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儿童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疗效
中图分类号:R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2-054-0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pura,ITP)是儿童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并且因血小板极度降低引起多部位出血(特别是颅内出血)危及生命。治疗中迅速提高血小板数量,控制出血是开始治疗的关键。自2006年3月起我科尝试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1g/kg.d)静脉滴注治疗ITP21例,现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2004年2月至2008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患儿40例,经临床表现、血常规、骨髓检查均符合ITP的诊断标准[1],其中2004年2月至2006年2月病例19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0例,女9例,年龄4月至12岁, 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病例21例为治疗组,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5月至11岁。治疗前对照组与治疗组的血小板计数分别为(6±16)×109/L,(4±17)×109/L,两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无显著差异,治疗前血小板经t 检验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应用地塞米松(1.0mg/kg.d),加入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连用3d,改为强的松2mg/ kg. d口服,6周内逐渐减量停药,治疗组加入丙种球蛋白(1g/kg.d)连用2d。同时予钙、钾补充,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密切观察病儿的病情发展,注意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前均查免疫功能,监测肝肾功能。
1.3 疗效评定 临床出血症状控制情况,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血小板达到正常时间,住院天数见表1,经t检验,两组出血症状控制时间、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达正常时间、住院天数均差异显著P < 0.05,见表1。随诊监测血小板三月,治疗组血小板有一例有降低至50×109/L以下,对照组有四例血小板降低至50×109/L以下。
1.4 统计学处理两组间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两组出血症状控制时间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达正常时间、住院天数均差异显著P
3 讨论
ITP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机体对血小板相关抗原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抗血小板抗体(PAIg),PAIg与血小板、巨核细胞特异性结合,导致其被吞噬细胞所破坏,另外PAIg还可引起巨核细胞膜功能核活性的改变,使巨核细胞成熟发生障碍,影响血小板的生成[2]。无论急性型还是慢性型,均可导致各种出血情况的发生,重症ITP患者的最大危险是颅内出血,常危及生命。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使血小板回升,但起效较慢。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有效率达60%一80%[3]。其治疗机制[4]可能是封闭单核巨噬细胞的Fe受体,减少单核巨噬系统对血小板的破坏阻断抗体信赖性细胞毒作用的细胞效应,增加IgG的分级代谢率,因此相应增加了抗血小板IgG的破坏,通过抗独特型效应(anti一idiotypic efects),增加抗血小板IgG的清除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治疗效果的高要求,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应用得以推广,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可迅速升高血小板,减少患儿出血危险,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儿及家长的住院负担。并且能显著降低复发。当然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应用可能引起肾脏损害已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重视。虽然本院本所观察患者中尚未发现有肾功能损害者,但仍应引起重视。另先天性免疫缺陷(IGA缺乏征)应用丙种球蛋白后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建议临床医生需提高警惕,在应用丙种球蛋白前查免疫功能。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79-285.
[2] 李兰娜,佟莉贞,何丽娜,等.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8.19(3):151.
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班级管理;管理能力
自制力不强、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纪律性不强等都是小学生的特点,小学生的这些特点不仅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对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也提出了挑战,尤其对经验不够丰富的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巨大挑战。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影响到学生的人生发展,因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展开论述。
一、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班级管理意识
很多青年小学语文教师刚刚走出校园到学校任教,教师对小学生的特点把握的不够透彻,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想要对学生有效进行知识点的讲解,首先应该具有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这样才能为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了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有效的进行班级管理,首先应该提高教师的班级管理意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班级管理意识。
(一)通过入职培训,提升教师的班级管理意识
小学语文教师在入职之前都要进行相关的培训,教师入职培训的内容较多,然而有些学校在进行入职培训的过程中,并没有对教师如何进行班级管理进行培训,因此,教师并没有意识到有效对班级进行管理的重要性。为了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班级管理意识,要求在入职培养的过程中,加入班级管理部分的内容,使教师在入职阶段就意识到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二)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认识
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发现小学阶段的学生与其他阶段的学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学生的学习方法性不强,容易出现注意力转移等多种不利于学生获取知识点的情况。真实的教学体会能够使小学语文教师逐步认识到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三)积极查看一些与小学班级管理相关的书籍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既缺乏经验,又缺少理论知识的指导,因此,教师首先可以从理论的层次着手。教师应该积极查看一些与小学班级管理相关的书籍,通过读书获取更多进行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与经验,进而更好的指导班级管理活动。当然,通过阅读书籍小学语文教师获取的方法与技巧具有一定的理论性,究竟能否切实的发挥有效进行班级管理的作用,还需要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进行应用,并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归纳总结经验,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也才能切实发挥对班级管理的作用。
二、与有经验的老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
在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虚心地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老教师的管理方法与小学生十分贴近,因此,虚心向老教师取经十分必要。
(一)单独交流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工作过程中要积极主动,要主动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老教师空闲的时间,以轻松交谈的形式向老教师取经,分享老教师的心得体会。小学语文教师在向老教师取经的过程中,可能某些教师的一些方法不按常理出牌,然而却能够收到良好的管理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进行思考。
(二)通过座谈会的形式进行管理心得交流
除了单独请教老教师之外,学校也应该组织一些交流会,为小学语文教师与老教师搭建交流的平台。在座谈会上,经验丰富的教师将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与其他教师分享,不同的教师提出不同的班级管理经验,使小学语文教师的班级管理视角变得更加开阔,为小学语文教师有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同时在座谈会上,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就班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疑惑与老教师进行交流,寻找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使班级管理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
三、通过教学反思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
教师在从书本或者他人那里获取了班级管理经验之后,能否对班级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关键还要看实践。教师在将他人的经验运用到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可能会奏效,也有可能不奏效,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反思,对有效的管理经验进行反思,对失败的管理经验也要进行反思,这样教师才能有更多的领悟。
(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反思
教师在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就难以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及时进行反思,及时寻找原因并做出归纳与总结。
(二)在课后进行有效反思
课后的反思也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班级管理能力不可缺少的。针对班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在课后要及时进行反思,并积极进行探索找出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问题能够找到有效的应对措施。总之,反思在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班级管理能力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对反思引起重视并善于反思,才能收到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
四、处理好知识点讲解与班级管理的关系
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班主任;实践;问题;对策
1引言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各项管理的基础部分,班级管理作为学校最基础的管理单位,管理的效果直接反映出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所以每个学校都极为重视班级管理。小学作为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对学生今后人生道路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小学班级管理就承担着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的作用,对小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小学班级管理实践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小学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也严重限制了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必须尽快解决。
2小学班级管理实践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模式的滞后
现阶段,在小学班级教育管理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仅凭经验管理班级,重视班主任的常规活动,采取权威式的管理方法或者说教式管理方法,老师凭借自己的“权威”自上而下的进行管理,使得班主任会依靠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知识,不分时间、场合、地点和对象的情况,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模式,而未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1]。管理模式的滞后是小学班级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采取的方式往往很单一,学生的个体差异经常被忽视了,从而,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不论是哪一类型的学生,在班主任管理的过程中都统一采用圈定式管理法,即给小学生划定好条条框框,在这些条框内的被认为是合理的,而在条框外的这被定义为学生行为有失规范的举动,这种规定是不合情理的,是非常不科学也非常不人性化的。
2.2班主任管理知识的匮乏
现在很多班级中,学生数量众多,致使班主任的工作量普遍较大[2]。因为班级人数数量的庞大,导致班主任的日常工作量很大,而这一现象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班主任学习充电的时间减少,甚至是没有,这就降低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的能力。
我国小学的班主任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并没有进行过多少相关的职业培训,很多老师只是因为教龄较长,教学成果较为突出,所以转升为班级主任,但并没有学习过多少关于系统、科学管理班级的方法和知识,而当上班主任之后,因为教学任务较为繁重,就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系统的技能培训,所以,小学班主任由于任前和任后都没有系统学习班级管理的相关管理知识,造成班主任管理知识的缺乏,最终导致了班级管理的失败。
2.3情商培养的放养式
小学阶段是学生认知初步形成的阶段,很多习惯都是由小学阶段养成的。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中,往往以为中高考考个好分数打好基础为目标,专注于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情商的培养,在情商的培养上,通常采用放养式,任学生自由发展。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得到的过多的宠爱,使他们的自制能力越来越差,对于别人的容忍也越来越小,这些都是他们在性格上的不足。班级管理通常忽视这些性格的因素,没有对学生的情绪、情感进行引导,造成班级管理效果不佳。
3小学班级管理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3.1创新管理模式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一刀切的方式俨然已经过时了,班级管理需要用创新的思维,适时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变。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很好的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新的班级管理模式需要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时候,实施个性化的管理方案,对于每个学生,要着重考虑他们各自的特点。首先是班主任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内在差异性,然后,班主任在从这些差别中,找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管理办法,这样,既可以避免管理盲目性造成的无效管理,有可以维持学生的个性,不抹杀学生的个性,保证了学生更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3.2增加班主任管理知识
班级管理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个班级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决定的,班主任管理能力强,班级管理的自然有条不紊、秩序井然,而班主任管理能力不足,班级表现出来的状态自然就是杂乱无章、混乱无序、懒散涣散。小学班级的管理离不开班主任夯实的管理才能的支撑,而管理才能的有效保障,便来自于班主任管理知识的储存量。为有效的管理班级,学校应该定期组织班主任去学习系统的班级管理知识,以保证他们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可以运用更科学的管理办法,同时,学下尽量多开一些班级,把学生数量平均分配到各个班级,以减轻当前班主任教学任务繁重的现象,让老师们腾出一步分时间去学习班级管理知识,以便日后更好的管理学生。
3.3智商与情商培养并举
我国的小学教育过分注重学生智力发展,同时又过分忽视学生的情商发展,造成了小学生素质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出现了人们经常所说的“短腿”现象。情商的重要性,相信不用言说,大家都已经很清楚了,但应试教育的现实又逼迫的学校和家长往往忽视它的重要性,这当然是不正确的。智商的发展只能算作是小学生们在以后的学习、考试中可以略胜一筹,而情商的发展才是他们之后人生道路上的立身之本。培养小学生情商,应道他们正确、合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第一,他们在人际交往上会又给大的成就,实验证明,情商高的人可以拥有更稳定和更牢固的人际关系;第二,他们在学习上可以表现出更大的爆发力,情商高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是他们的自制力都很好,能够在任何时候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自制力是一个人在今后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学习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性格和情感,可以有效帮助他们实现高效率的班级管理。
4 结语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要能够用客观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各种问题,不可以急于求成[3]。在小学班级管理上,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班主任必须客观地对待这些问题,调整好心态,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这才是改善班级管理的根本办法。
参考文献:
[1]董云升.浅论小学班级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快乐阅读,2013.6.5:34
[2]成晓庆.我国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教学研究.2013,2(90):5
[3]倪绍兵.目前我国小学班级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对策探究[J].文教资料,2010,12:125
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班级管理 小学班主任 管理优化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通过本文作者对多年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经验的总结,并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认为目前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水平跟不上形势
从目前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方法来看,普遍存在着管理水平跟不上新形势要求的问题,大多数情况下,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只是根据个人的意愿来进行,很多管理方法没有科学性可言。在开展班级活动的时候,设置的活动不具有教育意义,而且对于学生参与活动的经验和体会没有很好的考虑,这些情况都是班级管理效果不佳的表现。
(2)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适当的转变为引导者和指导者。但是长期以来,教育的实际情况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毫无主体性可言。在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同样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不能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而学生也缺少表达的机会。
(3)教育评价体系不具有科学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的目标应该倾向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然而就目前学校的评价体系来看,在衡量学生的学习与能力之时,还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习惯等方面很少去考虑。特别是考试前的一段时间,学生的课外活动被减少,使得学生的个性难以发展。这样的教育评价体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很不利。
(4)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下,学生往往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少去关注学生的个人情况,有一些学生会对学习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如果这些情绪不能够及时的消除,久而久之就会转变为厌学情绪,加上前面分析的教育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这些学生最后就容易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程,并且在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二、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优化策略
通过对小学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问题分析,本文作者认为有效开展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展开。
(1)提高小学班主任的责任心
小学班主任是连接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桥梁,因此小学班主任的责任心主要体现在学校与学生两个方面,对学校的责任心主要是指小学班主任对于学校的各项制度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认真贯彻执行,在班级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使得各项工作能够有序进行。而对学生的责任心主要体现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进行,在小学生犯错误的情况下,对学生要有耐心,不能采取强硬的政策,通过这些来加强班级管理。
(2)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在学习过程中要突出学生占有主体地位。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的时候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意愿,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小学生尽管年龄比较小,但是也需要尊重和理解,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就要求班主任能够在开展班级管理的时候对学生的感受加以重视,能够听进去学生对于班级管理的意见,在班级管理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与学生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要给予学生一定的信任感,相信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在管理中以一个服务者的身份,为祖国的花朵浇灌最好的营养,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发展。
(3)培养学生的班级荣誉感
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可以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些参与集体活动的机会。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能够很好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使自己的特长得以展现,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个性的舞台。最为重要的是通过集体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班级荣誉感。通过班主任开展班级活动,能够陶冶小学生的情操,强化小学生班级主人翁的意识。特别是校级的集体活动中,学生能够代表自己的班级,活动中带着集体荣誉感。这样,对于小学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班主任还需要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在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时候充分的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协助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班主任将班级管理工作细分给班干部,然后在班干部表现良好的时候给予适当的表扬,同时要照顾一般同学的情绪,使班级内容形式多彩。
(4)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学生来源于不同的家庭,而且每个学生的个好以及性格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如何才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也是小学班主任值得探索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摸索,认为可以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根据小学生的年龄段特征来培养其行为习惯。小学生尽管对学习的主动性不强,但是也对老师的依从性还是比较强的。特别是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可以由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征出发,在班级管理中多为小学生讲一些名人轶事,间接的引导小学生对故事进行挖掘,提炼出故事的主人翁优秀的一面,使小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受到启发,然后在后续的生活学习中逐渐的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三、小结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责任重大,肩负着培育祖国花朵的重任。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摒弃过往的陋习,及时的发现自己管理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打造更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提亚春.简论小学班主任的管理艺术[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09) : 82.
[2] 姜立晔.关于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9):36.
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 小学班级 管理模式 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159-01
对小学生来说,班级是其接触到社会最初的社会群体,因此对于小学生一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班级建设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小学生对社会的观点和评价,好的班级会让小学生产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需求,积极而乐于接受学校教育,否则会使其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今后的发展。因而,构建一个有优秀的班集体,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是每一位小学班主任面临的重要课题。
1 传统小学班级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缺乏必要的管理知识
尽管有些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取得了很多优秀的成功经验,但是在新课改要求,对于如何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班级管理中的以人为本还是缺乏必要的理论认识,对于如何实施人本管理理念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方法,这些还需要教师主动学习和积累经验,借鉴其他班级的成功管理经验。
1.2 管理过程中对学生的主体性认识不足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中,通常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导者和执行者,很多工作都是由班主任来完成的,多数班主任忽视了学生参与的重要性,剥夺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需求,使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只能被动接受,不但造成诸多的被动管理问题,同时也抑制了学生的锻炼机会和发展空间,不利于自主管理能力的培育和发展。
1.3 缺乏与社会、家庭、学校之间的有机协调
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并不是孤立的个体,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作为学校的一个部分是和学校分不开的,同时和每位学生的家庭也是密不可分的,要求在学校、家庭、班级之间做好紧密协调和联系。通常与家庭之间的联系较为薄弱,对于学生的家庭影响因素的重视和研究对应程度还不够。
2 以人为本班级管理模式实施方法
以人为本是现代社会管理的重要管理理念。新课改对于班级管理要求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教学上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围绕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教育教学工作。要求班主任教师将每位学生作为教育的完整对象,充分重视和尊重每位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个性差异,发挥每位学生的主动性,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第一,班主任不断充实班级管理素养。学校可以在教学空闲之余如假期为班主任教师开展班级管理培训,聘请具有一定理论水平或经营的优秀教师为班主任教师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帮助班主任老师或者没有班级管理经验的教师提高理论水平,充实经验,从而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工作质量和水平。
第二,班级管理实施民主管理,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实施自主管理。最好的管理是自主管理,班主任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实施自我管理,要让学生自己来管理自己,可以鼓励班干部自由竞争上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实践,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会加强对自身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在管理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做到公平、民主,让每位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以形成有竞争意识的班级自主管理机制。
第三,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活动,就是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来全面认知自己的行为,通过自我评价进行查漏补缺、取长补短,倡导“一日三醒吾身”,通过学生对自我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达到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目的,为建立积极、健康、活泼、有序的班集体打好基础和铺垫。
第四,班主任要以身作则,积极示范。小学生从其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来说,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班主任教师要积极利用这一特点,在班级管理中要多做示范,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带领小学生做班级的小主人,如可以带头整理板凳、清理地面等,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会自己学习和模仿教师的行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因而,小学班主任教师不仅需要做小学生的教育引导者,同时还需要做小学生的日常行为示范者、模范人。
第五,做好与学校、家庭之间的有效协调、保持班级管理与学校、社会管理的一致性。要想使班级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建设健康、协调发展的班集体,还需要班主任教师做好对学校管理方针、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并通过和学校领导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不断满足和实现小学生的实际需求,实现学校管理与班级管理、学生管理之间的有机协调和发展。同时,需要对学生开展社会教育,用现代化的社会教育理念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规范,引导学生的社会行为和习惯,建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最后还要经常召开家长会,倾听来自家长的心声,同时对家长传达学校的管理思想,实现家长与学校步伐和思想的一致性,保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连贯、统一和有机协调。
3 结语
班级是每位小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必经阶段和重要舞台,在新课改的倡导和理论指引下,教师要勇于创新和改革,不断探索和学习新的管理理论和知识,不断丰富和充实自我管理经验,在班级管理中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自主管理的意识和习惯,加强与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和协调,以更好的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建立积极、健康、活泼、有序的班集体,为将小学生培养为合格的社会人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余运东.以人为本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论述[J].教研论坛,2010(9).
[2] 赵海燕.新时期小学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探讨[J].科教论坛,2010(3).
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班级管理;问题;措施;意义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基础条件不断完善提高,小学班级管理也逐渐趋向现代化模式。网络化环境下的班级管理是一种更加高效、民主的班级管理方式,并且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当中,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提高小学教学水平。但是,在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辩证地认识网络这一新鲜事物,深刻认识在网络环境下的班级管理问题,从而进一步推动小学教育的创新发展。
一、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不足
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给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了很大影响,对小学生的影响较为明显。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身心发育尚不成熟,所以当下面对的问题就是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对互联网中的一些游戏、暴力、虚假等不良信息的教育不足,这就容易使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学生如果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学生不服管教,利用教室的电脑多媒体放视频、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等。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
2.管理观念落后
在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发展,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强调突出W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注重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但是,不少教师仍然存在班级管理观念落后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扼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例如通过点名的方式考查学生的课堂出勤率,对学生课堂违纪采取罚站等方式,这种军事化的教育管理方式对班级管理并不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这会导致教师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3.教师管理压力较大
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因此,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教给他们正确的“三观”。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在教学的同时,也要负责班级的管理工作,这种繁杂的工作加大了教师的管理压力。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主要阶段,也是一个相对较为特殊的阶段。在网络环境下,教师的班级管理并不能保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实现个性化管理,因而就会使学生的成长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的意义
1.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工作在新时期就要有新的发展。因此,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要求。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主要是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现的。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的开展是对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创新,从而更好地满足现代化教学工作开展的具体需求。例如,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的形式可以利用在线讨论、网上教学、网上班级活动等形式,使得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方式日益丰富,可以有效增强小学班级管理的效果,提高小学教师教学的质量水平。
2.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充满着开放性、趣味性与教育性,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当中,为班级的建设献言献策。在网络环境下,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图像、音乐、视频等信息充分融入班级的管理中,增强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
3.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班级管理可以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这是因为教师与学生在班级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可以充分利用社交平台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这种沟通方式的好处在于学生可以更轻易地表达自己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同时,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任何不懂的问题也可以向教师提出疑问,这样就可以缓解学生在面对教师时的紧张情绪,从而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三、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1.提升教师素质
在网络环境下,随着新思想、新技术的出现,对小学班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时展潮流,在具体的教育管理实践中,小学教师应该不断丰富知识涵养、更新班级管理观念,不断提高自身利用网络资源、网络技术服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能力,有效引导和服务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从而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政府和学校要不断加大对教学、学生管理服务等网络技术的硬件、软件投入,不断改善学校的教学和管理,以现代化技术为支撑,夯实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
2.利用网络资源
在网络环境下,小学教师应该充分开发网络资源,利用网络的互动优势,充分联系家庭教育,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QQ、微信等网络平台,建立班级的主页,及时与学生、班级相关的信息,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例如布置作业、安排各种亲子活动,评论班级中的各种事情和现象等,为家长们提供参与教育的机会,提供家校互相沟通、互相交流的平台。同时,小学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互动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班级管理中的问题。
3.注重思想引导
新时期下的班级管理方式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时也要避免网络环境带给学生的不良影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质的培养。例如,小学教师在日常班级管理实践中,针对网络资源中的某些热点事件进行剖析,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在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因此,我们要对其加以合理利用,充分发挥其优势之处,从而达到增强班级管理的效果和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因此,面对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的新形势,班主任也应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班级管理,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努力营造学生主动参与、善于交流的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氛围,从而增进师生间的情感沟通,努力使得班级管理工作做到科学民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昌龄.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8).
[2]张 健.浅谈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电子制作,2016(14).
[3]张 艳.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策略探讨[J].亚太教育,20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