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计划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计划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计划分析

财务计划分析范文1

1沈阳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沈阳作为辽宁省省会,东北区域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地带,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日益提升的综合经济实力,完善的基础设施,较强的物流及相关产业,使沈备了建设区域物流中心的基本条件。经过几年的发展,沈阳物流业已由导入期进入较快发展时期,物流业规模不断扩大,物流主体逐渐壮大,市储运集团、运输集团等大型物流企业的营业收入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第三方物流企业有了较快发展,日本邮船、德国、中海、中外运、宝供等国内外大型知名第三方物流公司纷纷落户沈阳,以交通运输和仓储业为主的传统物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化步伐明显加快。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也明显增强,目前,大部分物流企业自行开发、购入和租用了物流信息网络管理系统,采用了系统条码等技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区域性物流服务网络系统。许多物流企业生产了许多科技含量很高的物流实验装置,有的已经达到国内甚至国际的先进水平。信息很重要,只有在信息上能够自由沟通,才能使实物的物流得以实现。整体上来看,大的公司自己负责物流。但是,那些实力太雄厚的公司,就由物流公司来负责这些事务。整体上对供给链的整合是未来一个趋势,使供给线更加优化,采购会越来越轻易。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也越来越先进,网上购物越来越方便,对促进采购的便利性有重要价值。让中小企业能够自由获得信息,才能促进自由采购。选择一个好的供给链,并加强信息化治理,对物流采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沈阳物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沈阳物流业发展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沈阳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的要求相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区域间协调不够;规划及政策支持不够;沈阳物流业还没有经过系统统一的领导,随意性较大,不利于物流集约化发展。专业性人才匮乏;集散能力不高,专业性物流园区少,大型现代物流园区正在开工建设阶段,物流配送中心和专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还没有形成规模。

2沈阳物流经济发展对于服务业的促进

物流系统运行的最终目的归根结底是要降低成本,创造新的利润源泉。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物流业作为新兴服务业之一,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且是促进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和重要手段。作为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和全国重要交通运输枢纽城市的地位,发挥区域经济中心作用,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是沈阳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也是实现沈阳自身加快振兴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由于现代意义的区域物流中心城市与传统意义上的交通运输枢纽城市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将沈阳市从一个全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城市发展成为区域物流中心,必须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布局、物流包装、加工及配送、物流信息化和物流产业环境等方面,根据现代物流发展的特点和沈阳市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建设。作为老东北经济区的中心枢纽的沈阳在物流经济对于服务业的促进上做了许多工作,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积极推广第三方物流,建设大型物流枢纽,发展快捷交通运输,健全综合运输体系,降低流通成本,促进物流社会化和现代化。未来,在供给链方面会有很多需求,比如说还会有很多的货场直接到前面商店的直销的活动,不管是制造商还是商品零售商,只有加入到这个供给链中,才能进一步加强竞争力。为了服务业能够通过物流信息化顺利完成有关采购,有必要对供给链进行整合,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和标准。

3沈阳物流管理下的采购模式

采购是指从通过商品交换和物流手段从资源市场取得资源的过程。它既是一个商流过程,也是一个物流过程。而所谓采购计划,就是对于采购全过程的活动计划。因为采购全过程,包括了商流过程和物流过程,所以采购计划也就包含了对于采购过程中的商流和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加强采购与物流管理,尽可能地降低资源获取综合成本,提高资源整体利用效率,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途径。在沈阳物流管理下的企业的采购方式和传统的采购方式有所不同,采购活动是以订单驱动方式进行的,然后生产部门制造订单驱动采购订单,采购订单再驱动供应商,这种准时化的订单驱动模式,使供应链系统得以及时回复用户的需求,从而降低了库存成本,提高了物流的速度和库存周转率。而传统的采购模式,采购的目的是为了补充库存,采购部门并不关心企业的生产过程,不了解生产的进度和产品需求的变化,因此采购过程缺乏主动性,所以沈阳物流管理下订单驱动采购模式有以下优点:一是沈阳生产制造厂家与供应商之间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签订合同的手续大大简化,不再需要双方的询价、报价的反复协商,采购成本也会大大降低。二是采购的物资直接进入生产部门,减少了采购部门的工作压力及不增加价值的活动过程,实现供应链的精细化作业。三是订单驱动的采购方式简化了采购工作流程,采购部门的作用主要是沟通供应与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协调供应与生产的关系,为实现精细采购提供基础保障。四是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形成新时期适应行业发展的人才梯队,为物流采购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

4物流信息对采购的重要性

沈阳市场需求极大,当前正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需求的特点仍以信息化为主,即在规范流程中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共享,建立决策、控制依赖于信息的机制。从总体上来看,沈阳绝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仍处于第一个阶段,即用少量投资,解决业务各流程信息化问题,建立决策要依赖信息机制,其别是将财务核算深入到各业务环节中去。流程改造和运行优化的要求在一些基础较好的企业成为现实需求,并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措施。企业在利益机制驱动下,不断追求降低成本和加快资金周转,将系统论和优化技术用于物流的流程设计和改造,融入新的管理制度之中。此时的信息系统作用有二,其一是固化新的流程或新的管理制度,使其得以贯彻执行;其二是在规定的流程中提供优化的操作方案,例如仓储存取、运输路径的优化方案等。因此信息系统是固化的管理和优化的操作。在信息技术、流程设计和优化、供应链管理三个层次的需求上,正由浅入深地稳步发展,沈阳的企业也越来越追求对流程和管理的了解和掌握。目前,许多沈阳的企业已经建立了信息化系统来保证采购分析流程的准确和快速。物流公司在接到客户的采购订单后,会结合生产流程安排和库存方面的信息,计算出物料需求清单。系统会根据系统中预先设置的供应商属性,将物料需求清单分成几个部分,并分别排出所需物料的详细列表和具体进料时间。订单信息可通过短信等方式通知供应商,让其登陆公司的网站查询订单信息。物流经济蓬勃发展,随着对物流诸子系统研究的进一步深,物流领域需进行专门、系统、细致研究,在加强采购信息化的基础上,物流与采购产业才能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

财务计划分析范文2

【关键词】 中级会计实务;教材变化;考试重点

2010年《中级会计实务》教材按照会计改革和税收改革的最新成果来编写,增加了许多新的知识点,这些新的知识点属于2010年考试的重点。下文就对这些新知识点作一分析,以便于考生快速掌握新内容。

一、中级会计实务教材变化总体说明

2010年《中级会计实务》教材整体变动比较大,除了章节内容的变动外,各章例题基本都有变动。另外,涉及到五章顺序调整,原第五章金融资产改为了第九章金融资产,使得原六章、七章、八章、九章改为了新的五章、六章、七章、八章。新增两章内容:第十章股份支付;第二十章预算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变动较大的章节:第十一章长期负债及借款费用;第十九章财务报告。内容增加较多的:第六章长期股权投资;第十五章所得税。对于教材变化的内容,尤其是新增的部分,一定要重视。根据历年考试的命题规律,教材中新增的知识点必然是当年考试的重点(见表1)。

中级会计实务教程的变化,越来越趋同于注会,使从业资格、初级会计、中级会计,划分成三个等级,中级会计今年会向高深度、综合性方面发展,所以必须扎扎实实地学习、认认真真地做题。

二、中级会计实务教材框架结构

(一)第一部分是会计理论部分。第一章总论,考生应掌握和理解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等内容。

(二)第二部分是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记录,共八章,第二至第七章、第十一章、第十四章,考生应理解和掌握对资产、负债、收入的确认、计量和记录的相关内容。

(三)第三部分是财务报告部分,是全书的重点内容,第十七至十九章。考生应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掌握会计政策变更和差错更正对会计报表的调整;掌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等。

(四)第四部分特殊业务,包括第八至十三章、第十五、十六、二十章。这部分内容考生应掌握每一特殊业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特点。

三、近三年主观题考点分析(见表2)

四、2010年中级会计实务教材变化点总结分析

变化一:对固定资产购置和处置按新税法作了重大修改

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不含可以抵扣的增值税)、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应特别注意的是,按照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企业购入的机器设备等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所支付的增值税在符合税收法规规定的情况下,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不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按照税收法规规定,购入的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目的的固定资产而支付的增值税,不能抵扣,仍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例1:甲公司支付117万元购入一台生产设备,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7万元,不需要安装。则:

借:固定资产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

贷:银行存款 117

例2:甲公司出售的一台生产设备,取得价款25.74万元(含税),已收存银行;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22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74万元(22×17%)。该设备原价100万元,已提折旧80万元;出售中发生相关费用1万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1.将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20

累计折旧 80

贷:固定资产 100

2.反映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1

贷:银行存款 1

3.反映清理收入

借:银行存款 25.74

贷:固定资产清理 22(不含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74

请考生注意:出售固定资产计算销项税额,这是今年的一个变化。

4.结转清理的净损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1

贷:营业外收入(22-20-1) 1

变化二:增加了高危行业计提安全生产费

按照财政部2009年6月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规定,高危行业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应当计入相关产品的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记入“专项储备”科目。提取安全生产费时,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专项储备”科目。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时,属于费用性支出的,直接冲减专项储备,即借记“专项储备”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固定资产的,应当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所发生的支出,待安全项目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确认为固定资产;同时,按照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冲减专项储备,并确认相同金额的累计折旧,即借记“专项储备”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该固定资产在以后期间不再计提折旧。“专项储备”科目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项下“减:库存股”和“盈余公积”之间增设“专项储备”项目反映。

例3:甲公司为煤矿生产企业,2010年6月按照生产数量等应计提安全生产费80万元;购置不需要安装的安全防护设备40万元(不含税),增值税额6.8万元;支付安全生产检查费10万元。甲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1.计提安全生产费

借:生产成本 800 000

贷:专项储备――安全生产费 800 000

2.购入设备

借:固定资产――安全设备 4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8 000

贷:银行存款 468 000

借:专项储备――安全生产费 400 000

贷:累计折旧 400 000

3.支付安全生产检查费

借:专项储备――安全生产费 100 000

贷:银行存款 100 000

变化三: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会计处理略有变化

出售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将出售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将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计入其他业务成本;同时将原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金额转入“其他业务成本”(2009年教材是转入“其他业务收入”)。

例4:乙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有关房地产的相关业务资料如下:

1.2010年12月,乙公司与丙公司签订了租赁协议,将办公大楼经营租赁给丙公司,租赁期为1年,年租金为240万元,租金于年末结清。租赁期开始日为2011年1月1日。租赁期开始日该办公楼账面原值2 194万元,已提折旧140万元,账面价值2 054万元;同日公允价值为2 200万元。乙公司出租办公楼的账务处理是: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2 200(公允价值)

累计折旧 140

贷:固定资产 2 194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46

2.2011年年末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2 400万元。乙公司的账务处理是: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2 400-2 200)

2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

收到租金时:

借:银行存款 24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40

3.2012年1月,乙公司与丁公司达成协议,将该办公楼出售,价格为2 500万元,已办理过户手续,全部款项已收到并存入银行。乙公司处置该项办公大楼的有关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2 5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 5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2 054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46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2 200

――公允价值变动 200

注意: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资本公积转入其他业务成本,是今年的一个新变化。

变化四:对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核算作了重大改变

根据财政部2009年6月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规定,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一律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这是今年的一个重大变化,考生应特别注意。成本法下收到股利的账务处理是: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例5:有关甲公司投资于C公司的情况如下:

1.2009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现金800万元给B公司,受让B公司持有的C公司15%的股权(不具有重大影响),假设未发生直接相关费用和税金。则甲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 800

贷:银行存款 800

2.2009年4月1日,C公司宣告分配2008年实现的净利润,其中分配现金股利100万元。甲公司于5月2日收到现金股利15万元。甲公司账务处理是:

借:应收股利(100×15%) 15

贷:投资收益 15

借:银行存款 15

贷:应收股利 15

注:将应收的现金股利直接计入投资收益,这是今年的重大变化。

3.2009年,C公司实现净利润300万元,甲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不作账务处理。

4.2010年3月12日,C公司宣告分配2009年净利润,分配的现金股利为80万元。甲公司的账务处理是:

借:应收股利(80×15%) 12

贷:投资收益 12

借:银行存款 12

贷:应收股利 12

5.2010年C公司发生巨额亏损,2010年末甲公司对C公司的投资按当时市场收益率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确定的现值为750万元(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长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为800万元,需计提50万元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50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50

6.2011年1月20日,甲公司经协商,将持有的C公司的全部股权转让给丁企业,收到股权转让款900万元。

借:银行存款 900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50

贷: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 800

投资收益 150

变化五:对长期股权投资新增加了合营方向合营企业投资非货币性资产的处理

合营方向合营企业投出或出售非货币性资产的相关损益,应当按照以下原则处理:

1.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合营方不应确认该类交易的损益:与投出非货币性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重大风险和报酬没有转移给合营企业;投出非货币性资产的损益无法可靠计量;投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

2.合营方转移了与投出非货币性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重大风险和报酬并且投出资产留给合营企业使用,应在该项交易中确认归属于合营企业其他合营方的利得和损失。交易表明投出或出售非货币性资产发生减值损失的,合营方应当全额确认该部分损失。

在投出非货币性资产的过程中,合营方除了取得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外,还取得了其他货币性或非货币性资产,应当确认该项交易中与所取得其他货币性、非货币性资产相关的损益。

变化六:在长期股权投资章新增加了“共同控制资产和共同控制经营”

某些情况下,企业可能与其他方约定,各自投入一定的资产进行某项经营活动,而不是通过出资设立一个被投资单位的方式来实现,即为共同控制经营;或者是不同的企业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对若干项资产实施共同控制,构成共同控制资产。

共同控制经营及共同控制资产与合营企业的共同点是,两个或多个合营方通过合同或协议的方式建立起的共同控制关系;区别在于,合营企业是通过设立一个企业,有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存在,而共同控制经营及共同控制资产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

1.共同控制经营。共同控制经营,是指企业使用本企业的资产或其他经济资源与其他合营方共同进行某项经济活动(该经济活动不构成独立的会计主体),并且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对该经济活动实施共同控制。通过共同控制经营获取收益是共同控制经营的显著特征,每一合营者负担合营活动中本企业发生的费用,并按照合同约定确认本企业在合营产品销售收入中享有的份额。共同控制经营的情况下,并不单独成立一个区别于各合营方的企业、合伙组织等(即不构成――个独立的会计主体),为了共同生产一项产品,各合营方分别运用其资产并且相应发生自身的费用。例如飞机的生产过程中,一个合营方可能负责生产机体,另外一个合营方负责安装发动机,其他的合营方可能分别负责组装飞机的某一组成部分。作为参与飞机生产的每一个合营方,其责任仅限于完成整个经济活动中的某一个组成部分,之后各合营方按照合同或协议的规定分享飞机销售所产生的收入。

在共同控制经营的情况下,合营方应作如下处理:(1)确认其所控制的用于共同控制经营的资产及发生的负债。在共同控制经营的情况下,合营方通常是通过运用本企业的资产及其他经济资源为共同控制经营提供必要的生产条件。按照合营合同或协议约定,合营方将本企业资产用于共同经营,合营期结束后合营方将收回该资产不再用于共同控制,则合营方应将该资产作为本企业的资产确认。(2)确认与共同控制经营有关的成本费用及共同控制经营产生的收入中本企业享有的份额。

合营方运用本企业的资产及其他经济资源进行合营活动,视共同控制经营的情况,应当对发生的与共同控制经营的有关支出进行归集。

例如,在各合营方一起进行飞机制造的情况下,合营方应在生产成本中归集合营中发生的费用支出,借记“生产成本――共同控制经营”科目,贷记“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等,对于合营中发生的某些支出需要各合营方共同负担的,合营方将本企业应承担的份额计入生产成本。

共同控制经营生产的产品对外出售时,所产生的收入中应由本企业享有的部分,应借记“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等,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同时应结转售出产品的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等科目。

2.共同控制资产。共同控制资产,是指企业与其他合营方共同投入或出资购买一项或多项资产,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对有关的资产实施共同控制的情况。通过控制的资产获取收益是共同控制资产的显著特征,每一合营者按照合同约定享有共同控制资产中的一定份额并据此确认本企业的资产,享有该部分资产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

各合营方一起共同使用一项或若干项资产、分享资产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如各合营方共同使用一条输油管线、一个通信网络或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或特定的时间段内共同使用有关的资产。共同控制资产不需要单独设立区别于各合营方的企业或其他组织,仅仅是有关各方共同分享一项或多项资产的情况。

存在共同控制资产的情况下,作为合营方,企业应在自身的账簿及报表中确认共同控制的资产中本企业享有的份额,同时确认发生的负债、费用或与有关合营方共同承担的负债、费用中应由本企业负担的份额。

(1)根据共同控制资产的性质,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按合同或协议中约定的份额将本企业享有的部分确认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等。该部分资产由实施共同控制的各方共同使用的情况下,并不改变相关资产的使用状态,不构成投资,合营方不应将其作为投资处理。(2)确认与其他合营方共同承担的负债中应由本企业负担的部分以及本企业直接承担的与共同控制资产相关的负债。本企业为共同控制资产发生的负债或共同控制资产在经营、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负债,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应由本企业承担的部分,应作为本企业负债确认。(3)确认共同控制资产产生的收入中应由本企业享有的部分。因各合营方共同拥有有关的资产,按照合营合同或协议的规定应分享有关资产产生的收益。如两个企业共同控制一栋出租的房屋,每一合营方均享有该房屋出租收入的一定份额,则各合营方在利润表中应确认本企业享有的收入份额。(4)确认与其他合营方共同发生的费用中应由本企业负担的部分以及本企业直接发生的与共同控制资产相关的费用。

对于共同控制资产在经营、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有关直接费用以及应由本企业承担的共同控制资产发生的折旧费用、借款利息费用等,合营各方应当按照合同或协议的约定确定应由本企业承担的部分,作为本企业的费用确认。

变化七:新增加了一章“股份支付”

股份支付包括股份支付概述、股份支付会计处理两个问题,现将要点归纳如下。

1.股份支付概述。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股份支付分为两种情况:如果最终给的是股票就形成权益工具;如果最终给的是现金就形成负债。应强调一点,股份支付应该授予本公司的股份,这样才能把业绩与报酬挂钩,起到激励作用。

股份支付的四个主要环节。股份支付通常涉及四个主要环节:授予、可行权、行权和出售。应该理解相应的四个日期:

(1)授予日是指股份支付协议获得批准的日期。其中“获得批准”,是指企业与职工或其他方就股份支付的协议条款和条件已达成一致,该协议获得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的批准。(2)可行权日是指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职工或其他方具有从企业取得权益工具或现金权利的日期。只有拿到的是已经可行权的股票期权,才是职工真正拥有的“财产”,才能去择机行权。从授予日至可行权日的时段,是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的期间,因此称为“等待期”,又称“行权限制期”。(3)行权日是指职工和其他方行使权利、获取现金或权益工具的日期。例如,持有股票期权的职工行使了以特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公司股票的权利,该日期即为行权日。(4)出售日是指股票的持有人将行使期权所取得的期权股票出售的日期。

股份支付工具的主要类型。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1)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服务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作为对价进行结算的交易。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最常用的工具主要有两类: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是指职工或其他方按照股份支付协议规定的条款和条件,从企业获得一定数量的本企业股票。企业授予职工一定数量的股票,在一个确定的等待期内或在满足特定业绩指标之前,职工出售股票要受到持续服务期限条款或业绩条件的限制。例如,授予某高管10万股本企业股票,在本公司年净利润未达到5亿元之前不得出售。股票期权是指企业授予职工或其他方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条件购买本企业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股票期权实质上是一种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的认购权证。目前,多数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采用股票期权方式。(2)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服务承担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确定的交付现金或其他资产义务的交易。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最常用的工具主要有两类:模拟股票和现金股票增值权。股票增值权和模拟股票,是用现金支付模拟的股权激励机制,即与股票挂钩,但用现金支付。除不需要实际行权和持有股票之外,现金股票增值权的运作原理与股权期权是一样的,都是一种增值权形式的与股票价值挂钩的薪酬工具。除不需要实际授予股票和持有股票之外,模拟股票的运作原理与限制性股票是一样的。

2.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1)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原则。对于换取职工服务的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应当以股份支付所授予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应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资本公积中的其他资本公积。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等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对于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对已确认的成本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

例6:说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甲公司为一上市公司,2009年1月1日,公司向其总经理授予100万股股票期权,总经理从2009年1月l日起在该公司连续服务三年,即可以4元每股购买100万股甲公司股票,从而获益。公司估计该期权在2009年1月1日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15元。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1)2009年1月1日,授予日不做处理。

2)2009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100×15÷3) 5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00

3)2010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100×15÷3) 5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00

4)2011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5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00

5)假设总经理在2012年12月31日行权,甲公司股份面值为1元

借:银行存款(100×4) 4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 500

贷:股本(100×1) 1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900-100) 1 800

对于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提供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例如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股份支付),应在授予日(其他情况下授予日不作账务处理)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将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原则。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服务而承担的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的交付现金或其他资产的义务的交易。

企业应当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对可行权情况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负债,并在结算前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和结算日对负债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将其变动计入损益。在等待期内的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可以根据规定作相关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对于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可行权日之后,在结算前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和结算日对负债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将其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计入成本费用。账务处理如下: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例7:说明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乙股份有限公司经股东大会批准,决定授予总经理100万份现金股票增值权,条件是从2009年1月1日起必须在公司连续服务三年,即可自2011年12月31日起根据股价增长幅度获取现金,该增值权应在2012年6月末前行使完毕。

1)2009年初授予日不作账务处理,因为尚未提供服务,不能确认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酬。

2)假设2009年末,每股股票增值额为6元,则乙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100×6÷3) 2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00

3)假设2010年末,每股股票增值额为7元,则乙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100×7÷3×2-200) 267

贷:应付职工薪酬 267

4)假设2011年末,每股股票增值额为8元,则乙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100×8-467) 333

贷:应付职工薪酬 333

5)假设总经理在2012年3月末行权,每股股票增值额为8.3元,则乙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 8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

贷:银行存款(100×8.3) 830

变化八:增加了在收入确认、计量中授予客户奖励积分的会计处理

某些情况下,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的同时会授予客户奖励积分,如航空公司给予客户的里程累计等,客户在满足一定条件后将奖励积分兑换为企业或第三方提供的免费或折扣后的商品或服务。企业对该交易事项应当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1.在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的同时,应当将销售取得的货款或应收货款在本次商品销售或劳务提生的收入与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之间进行分配,将取得的货款或应收货款扣除奖励积分公允价值的部分确认为收入、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确认为递延收益。

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为单独销售可取得的金额;如果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不能够直接观察到,授予企业可以参考被兑换奖励的公允价值或其他估计技术估计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

2.获得奖励积分的客户满足条件时有权利取得授予企业的商品或服务,在客户兑换奖励积分时,授予企业应将原计入递延收益的与所兑换积分相关的部分确认为收入,确认为收入的金额应当以被兑换用于换取奖励的积分数额占预期将兑换用于换取奖励的积分总数的比例为基础计算确定。

例8:说明奖励积分的会计处理

甲航空公司给予客户里程累计奖励,每100里程奖励100分,累计积分达到10 000分时,可以奖励500元价值的机票免费旅行(免票机票不参加里程奖励)。

1)甲公司10月3日出售给乙客户机票,取得价款8 000元,积分6 000分。则甲公司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8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80 000-300) 7 700

递延收益(500×6 000÷10 000) 300

2)甲公司10月15日出售给乙客户机票,取得价款5 500元,积分4 000分。则甲公司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5 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5 500-200) 5 300

递延收益(500×4 000÷10 000) 200

3)10月28日乙客户将10 000积分兑换成500元的免费机票。甲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递延收益 500

财务计划分析范文3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企业;财务管理;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有了很大的变化,逐渐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市场激烈的竞争性与复杂性日益突显,企业为了持续发展就必须要进行改革。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之中重,会计信息化的实现,能够有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是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企业在实现会计信息化的道路上还存在着许多障碍,因此,对如何优化企业管理结构,实现会计信息化进行讨论是很有必要的。

1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内容及特点

1.1内容。信息技术的容量大、范围广,这就意味着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很多,其中,为了保证财务管理能够尽早实现信息化,需要一个完善、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它主要体现了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系统化和信息化,在整个系统中,各部分子项可以科学、有效的管理各部分任务,并且以信息化的方式呈交给上级管理系统,因此可以说它所具备的功能是强大的,对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也起到了完善、补充的作用。此外有区别于传统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的决策性和灵活性可以更有效的保证企业管理工作持续进行,它能够针对各种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和解决,企业可以随时关注市场的需求,进而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信息化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实现了计算机和人的沟通与交流,HCI系统的问世不仅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也使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上避免了大量结构化现象出现,加强了财务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使企业财务管理更为科学、合理。1.2特点。会计信息化顾名思义,是企业财务管理利用科学技术优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从而达到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现。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会计信息化最为主要的因素便是科学技术,它使企业的财务信息资源整合更加快捷、方便,为企业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并且提高了企业对各类信息的综合利用,使人力资源管理不再人浮于事。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所具备的特点很多,首先是对科学技术进行合理利用,使企业财务管理与信息模式接轨,在信息化的作用下,企业财务处理远程事务不再是难事,进而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可以实现对某种信息的聚拢和集中,使企业可以及时地发出和接收信息,这样一个系统、科学的管理模式是企业迈向未来的必需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在内容、形式以及作用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信息化管理模式使企业的业务处理和财务处理保持同步,使企业信息随时处于共享状态,优化了财务管理结构。此外,为了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信息化下的管理模式使企业能够随时监督财务工作中的各项管理并进行研究。该过程实现了企业信息数据一体化,保证了运作能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始终处于有利先机,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2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首先,企业为了高效运作就必须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但是据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许多企业对会计信息化不是十分重视,并没有投入足够的成本,导致会计信息化程度较低。社会经济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各行各业的发展也必须要以大环境为主,尤其我国目前的市场竞争情况愈加激烈,企业为了发展各出其谋,那么如何有效利用环境优势,加强企业对信息化管理的控制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企业能否与时俱进、迈向未来的关键所在,因此企业加强成本投入刻不容缓。然而许多企业着重于眼前利益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仍然以传统的管理模式为主,其管理内容偏形式化,没有体现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其次,由于我国多数企业的财务管理还主要以传统模式为主,对企业成本缺乏科学、有效、合理的预算,这样的预算管理是无法符合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同时,企业成本预算缺乏监督系统,高层人员无法及时掌握企业成本流动情况,成本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此外,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形同虚设,使企业资金在周转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造成企业资金利用率无法满足发展的要求,其安全性和稳定性难以保证,因此,企业在加强财务预算的同时,还要注意预算监督的具体落实,才能有效保证财务管理信息化尽早完成。最后,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之所以在我国企业寸步难行,主要是因为财务管理人员传统意识根深蒂固,对信息技术的认知水平不高,信息化意识淡薄,对市场的需求也没有及时的认识与了解,使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难有起色。另外,由于会计信息化管理模式还处于成长的时期,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无法保证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开展,使企业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的支持与保障。

3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对策

第一,实现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信息技术加以利用。为了完成会计信息化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企业也要出台相关政策保证会计信息化的顺利建设。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监督与控制,使企业财务的软、硬件设施都能够符合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企业要积极寻求与先进企业的交流合作,在各方提供的信息与对策中找到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捷径;此外,会计信息化并不仅仅是针对企业某个方面而言的,它更需要得到基层员工的大力支持,因此,必须要在基层员工中宣传会计信息化带来的作用与影响,使员工对信息化有着一定的认识与理解,从而促进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顺利进行。第二,制度是各行各业得以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于企业来说更是如此,为了早日实现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有必要对企业采取控制手段,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制度的目标以会计信息化为主要方向,制度的内容应该首先明确各组织机构的权责明细,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并加大监督力度,设置专人专办的监督管理机构,严格把控财务管理工作的每一道程序,使企业财务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此外企业需要对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加大成本投入,提高薪资待遇,完善招聘制度和招聘条件,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对信息化技术加以利用,使企业财务管理更加符合现代化管理理念。第三,人才是二十一世纪发展的源动力,拥有了人才,也就拥有了未来,因此,在信息化环境下发展的企业更加渴求人才的加盟,信息化人才是企业信息化的先进条件。企业面向社会高薪聘请专业人才的同时,还要注重对本企业内部员工的扶植与培养,首先要改变管理人员的传统管理思维,定期开展对信息化的学习与培训,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安排优秀的管理人员到国外深造。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员工提出新建议。同时,改变传统的“轻实践、重理论”的管理观念,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对“人”的重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明确奖惩规则,对有重大发明、贡献的管理人员或员工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对的人员予以警告罚款,严重者开除岗位,这样的制度能够从根本上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时时刻刻感受到企业的关怀与关心,从而将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建设中。此外,考虑到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可以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适当为管理人员提供各种福利,如年假、带薪休假、购房补贴等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说明了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在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迫使企业不得不做出必要的改革,企业为了与时俱进,必须加强对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视,实现会计信息化,不仅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先进发展理念,是企业迈向未来的重要一步。

作者:沈捷 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白云.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5(9):00132-00132.

财务计划分析范文4

【关键词】财务审计信息化;必要性;现状;问题;策略

一、财务审计信息化的必要性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的各项服务都在进行信息化的建设。针对政府对新时期财务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各部门纷纷制定财务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制度。财务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现行的审计体制存在不足之处,使得财务审计的功能得不到有效地发挥,严重影响了财务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第二,与财务审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使得审计人员产生了不同的判断标准,容易引起不合理的审计结果;第三,财务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审计工作人员除了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同时对于计算机的操作也应该很熟悉。第四,财务审计在信息化的背景下,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完善,才能紧紧跟随时展的步伐,重新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

二、财务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已经开始了财务审计的信息化建设,随着一系列相关措施的出台,使得管理者从思想上认识到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深化了财务审计人员对信息化的认识,不仅为财务审计信息化提供了所需的软件和硬件,同时还培养了一批能够胜任财务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进一步推广了计算机在审计方面的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我国财务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时间较短,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实际的建设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投入和产出反差过大

由于财务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各部门都在为自身的审计工作引入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大资金或者人力物力的投入,但是收效甚微。主要表现为:虽然硬件设备的配置齐全,但是利用率不高;虽然搭建了比较先进的网络平台,但是部分审计人员还是不能利用网络完成基本的日常审计工作;由于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软硬件设备的更新速度较快,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面临被淘汰的境况。

(二)财务审计信息化建设不平衡

受传统观念和资金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各个地区的财务审计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的趋势日益严重:在一些东南沿海地区,财务审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经初具规模,不仅软硬件设备齐全,网络平台也逐渐被完善,计算机和网络等高新技术被进一步地推广和使用;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成效还不是很明显,财务审计工作仍旧沿用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远远落后与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

(三)信息化与审计工作结合不紧密

近年来,随着财务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逐步进行,财务审计工作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信息化与财务工作的结合还不够紧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财务审计人员不能完全运用计算机,工作人员不仅要学会使用计算机提供的办公软件,还需要学会运用计算机接入网络的操作;第二,专业的计算机人员不能完全掌握财务审计所具备的知识。这就造成了既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又具有财务审计经验的综合型人才的缺乏,财务审计的信息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完善财务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财务审计信息化建设十分必要,而且在目前的建设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了适应新时期审计工作的要求,必须完善财务审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真正实现审计业务与信息化社会的接轨。完善财务审计的信息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制定财务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详细计划

在真正实施财务审计信息化之前,一定要制定好建设的目标和方向。第一,根据自身需要进行个性化建设,在当今社会,各个部门或者企业都需要进行财务审计工作,但是对于财务工作的要求、内容等不尽相同,因此,必须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财务审计的信息化建设;第二,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强大功能,不仅要发挥计算机对于数据分析和计算速度快的特点,还需要重视其网络的接入功能,使得财务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更加全面;第三,使得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结果与预期的目标相一致,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进行监督工作,对于每个阶段完成的目标与建设要求相对比,确保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完整实施。

(二)促进信息化的全面建设

众所周知,财务审计工作涉及范围较广,工作内容多而复杂,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其看做一体化的工作,同时推进各个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高对于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进一步的宣传教育,使相关人员充分认识到加强财务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第二,呼吁各部门配合信息化的建设,通过完善相关机制,明确各部门在建设实施过程中的责任,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相互配合完成建设任务;第三,促进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应用,通过将计算机和审计工作的联合培训,培养同时具备两种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第四,鼓励创新,通过设置一定的奖励机制,鼓励业务人员对于现行的信息化建设提出改进性意见,促进财务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落实和完善。

(三)分步实施财务审计的信息化建设

不同地区的财务审计信息化建设不可能同时完成,主要原因是:首先,通过以上的分析得知,在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财务审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差异很大,很难同步进行;其次,财务审计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工程,各地区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建设,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不同地区的财务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需要分步实施信。因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根据不同地区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不同水平,立足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完成在自身基础上的进一步建设。第二,分层次进行财务审计信息化的建设工作,在完成当前建设的基础上,合理地对未来的建设工作作进一步规划,完成信息化建设的长远计划。

(四)培养高素质的信息化人员

培养集计算机应用和财务审计于一身的高素质人才,是财务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积极培养人才,关系着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因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普及财务审计的基础知识,对于计算机的相关人员来说,财务知识的培训至关重要,学习一些财务审计的基础知识,可以减少未来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时间;第二,根据不同职能培养财务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对于普通的财务人员来说,只需要学习与自己工作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就可以,而对于管理层的人员来说,必须熟练掌握网络知识和计算机知识,才能更好地管理整个审计工作;第三,在培养过程中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财务审计的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涉及的内容较多,覆盖的知识面较广,如果全部掌握需要很长时间,因此,需要进行循序渐进地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南(第2版)(套装上下册)[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2]崔春生.荐系统中显式评分输入的用户聚类方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28(8):

2856-2858.

财务计划分析范文5

关键词:会计信息;财务会计;流程优化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企业原有的经营模式提出了挑战。面对信息时代对企业发展的巨大影响,企业会计部门必须不断转变流程模式以适应信息技术时代对会计工作流程的优化要求。这不仅关系到会计流程的改革,更关系到企业管理模式的进步。会计部门是企业内部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应加强对会计信息化情况下财务会计流程优化工作的足够重视。

一、财务会计流程在企业中的作用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财务会计流程主要针对两个方面体现其显著特征。一方面从企业经营面对的顾客出发,以顾客为企业日常经营的导向进行的财务会计流程。另一方面则是以企业为主体,在企业内部的一切活动中,通过与各部门间的联系和合作,从业务方面、会计财务方面和企业管理方面入手,对每个流程中产生的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并进行研究分析,并将得出的结论反馈到企业管理层,为企业管理层进行高效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由此可见,财务会计流程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传统财务会计流程的缺陷分析

(一)相关流程中的各个阶段缺乏联系。在财务会计流程的优化过程中,财务人员以完成了从手工记账到半手工记账、从按一定顺序独立完成记账到采用独立的子系统记账的过渡。这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的财务会计流程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依然不够紧密,无法真正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没有实现对财务会计流程的更进一点的优化。

(二)对企业的经营状况缺乏全面、准确地反映。财务会计流程的优化主要是为了提升对企业经营相关信息数据的采集并进行科学的分析,并提出有利于企业未来发展的思路和建议。然而由于部分企业在内部体系和科技条件上的限制,使得财务会计无法实现全面的采集相关信息,这导致了后期的信息数据分析不全面、不准确,因而也无法真实有效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严重影响了财务会计流程对企业发展的帮助作用的发挥。

(三)会计信息存在滞后性。财务会计流程的优化还在于能使会计核算与业务达到同步,从而有效掌握企业资金流和物流信息的动向,真实有效的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然而,不少企业由于科技条件达不到这个要求,使得财务会计核算长期落后于企业业务的发生,这就形成了企业会计信息的滞后性,而会计信息还要经过不断地加要处理才能被使用,这就导致了财务会计核算无法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企业经营状况分析,从而对企业决策造成误导。

(四)信息之间缺乏联系。传统的会计流程只负责对企业正在进行的业务信息的采集,而对企业的相关运作没有进行相关信息的采集和反馈。这使得部分信息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和联系,脱离了企业运作而独立存在。这也造成了相关信息在传递、整合和分析过程中缺乏综合性,失去了全面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意义。

三、财务会计流程优化的核心理念——企业流程再造

企业财务会计流程的优化,必须在企业流程再造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对企业流程再造对相关管理体质的变革对企业资源进行重组和优化,形成企业进行财务会计流程优化的有力依据,是财务会计流程优化的核心理念。企业流程再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流程的分析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是通过对企业原有的工作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企业流程再造的第一个阶段,分析阶段为企业流程再造后期的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企业流程的再设计阶段。针对分析阶段找出的企业运作中存在的问题,这一阶段的工作任务是对这些问题提出进行改进和完善的方案。在这一阶段的工作中需要注意,企业流程的再造并不是机械地、不可调整的,而是灵活的,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实现科学技术与流程设计的完美结合,这样才能通过企业流程再造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企业流程再造的实施阶段。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工作,在具体实施阶段,将分析结果和再设计的方案通地具体的实施完成对企业流程的再造。这一阶段的工作会为企业组结构、人员、职位等产生影响,因此企业在该阶段的工作中一定要特别谨慎,以免因实施不当对企业的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

四、基于会计信息化的财务会计流程优化

(一)为财务数据设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想要实现基于会计信息化的财务会计流程优化,首先要完成对财务数据的标准化设置。这是企业财务会计流程优化的重要环节,通过这一标准,为企业建立可以共享的标准编码的源数据,可以保证企业财务工作中相关数据信息采集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同时,还能减少相关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在财务会计流程最初的环节就开始实现优化。

(二)简化会计核算流程。对财务会计流程的优化,提高工作效率,必然要对工作中不必要的步骤进行简化,从而减少对数据的重复加工。这一工作,可以通过采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相关数据的直接输入,并最终在共用平台上生成相应的表格实现。

(三)打破传统的会计流程。想要实现财务会计流程的有效优化,必须打破传统的会计流程,通过对实施事件驱动,根据不同的动机将会计数据信息划分为不同的若干种事件,然后再设计出与各个事件相应的过程程序模型,当决策者需要某种信息时,根据不同事件驱动相应“过程”处理程序,从而得到相应的信息,以此解决财务工作与企业经营业务之间各自独立、缺乏有效联系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仇铭燕.基于会计信息化下的财务会计流程优化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3,23:182-183.

[2]赵万英.会计信息化下的财务会计流程优化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3,18:168-169.

财务计划分析范文6

关键词:财务;会计;电算化

1引言

会计电算化指的是利用电子计算机来处理会计信息数据,将会计电算化应用到财务工作之中,可以降低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工作效率,强化财务会计改革,全面发展财务工作。会计电算化能够直接影响会计核算、工作人员以及管理,所以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会计电算化对企业财务工作的影响

2.1对核算的影响

传统核算是按照人工的方式进行,不仅速度慢,并且还可能出现错误。会计电算化,其核算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来开展,这样不但可以满足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时也能够对准确率有所保障。在核算中,传统核算包含的账面较多,计算烦琐,容易出现错误,但是利用计算机来开展会计电算化的相应工作,因其带有固定的程序,错误就可以降低,这样在确保准确率的同时,还能够防范出现不必要的漏洞。另外,传统的会计核算主要是由人员来进行操作,虽然会在权限方面进行设置,但是在信息的处理与修改这一方面的问题却无法避免,数据处理的安全性也难以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利用会计电算化来进行会计工作,能够做到分工明确,职责统一,确保企业财务工作能够正常的运转。

2.2对企业工作人员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可以将实际的工作强度降低,并且在日常工作开展中,还可以减少负担的存在。但是传统的财务工作种类烦琐,并且任务量较大,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中,因为繁重工作的压力,就使得会计从业人员无法利用闲暇的时间去充实自己,获取新知识。但是会计工作的开展,需要与社会发展相互适应,长此以往,这样就会影响会计从业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当会计电算化出现在会计行业之中后,不但可以减少压力,同时还会让会计人员拥有自我充实的机会与时间。

2.3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在电算化工作开展之后,还应该针对性地开展评估工作,企业首先就应该将电算化之中的报表编制、工资核算、财务处理等一系列的工作完善,之后,再分析财务管理工作的电算化;在技术方面,首先可以选择违纪单机运行,之后再实现网络技术化。凡事存在利就必定会存在弊,这对管理功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企业想要实现会计电算化,就需要相配套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支持,能够将会计电算化对于财务管理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企业为了能够满足自身的发展,就需要强调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作为专业的会计人员,不但需要掌握相对应的会计知识,还需要相应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的支持。所以企业为了实现自我发展,就需要让会计人员强化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强调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这样才可以利用已经掌握的技术知识,从而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实现企业的管理与创新,最终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3企业财务工作实施会计电算化的主要措施

3.1完善会计管理

身为企业,需要对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进行充分的认识,通过电算化技术的引入,即财务工作主要的手段之一,可以推动电算化的应用,满足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制定,确保方法与制度的全面性以及规范性,相应的信息与数据的规范与完整还需要健全会计制度的支持,做好核算流程与方法的规范,这样才可以实现电算化工作的有序开展。

3.2岗位责任制

为了满足电算化的顺利实施,还需要落实会计电算化岗位协作工作,基于电算化以及财务工作特点,就可以完善分工,明确职责,进而根据目标来开展工作,一旦出现问题,必须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这样才有利于电算化部门与用户职责的彼此分离,一旦在实施电算化过程中出现错误或者违法的行为,就可以及时地解决问题,并且对问题进行合理的控制。

3.3加强内部审计

基于会计监督制定相对应的制度,才可以审计会计资料。其主要的内容方面囊括了财务处理的正确性、财务报表的相符性以及财务处理是否满足法律规定。针对可能出现问题的账表,需要及时地进行处理,并且按照要求和流程进行相对应的调整;同时,加强各个环节的进度,避免出现会计数据非法修改的行为,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4结语

总而言之,会计日常工作的开展必定会受到会计电算化的影响,会将传统模式下的财务局限性完全的打破。会计电算化的出现还能够帮助财务人员降低其劳动强度,提升实际工作效率,帮助会计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实现会计工作朝着管理型转变。因此,重视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应用,完善财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会计电算化的实施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李红英.探讨会计电算化对财务工作的影响及应用[J].中国商论,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