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护理护士长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脑梗死护理护士长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脑梗死护理护士长总结

脑梗死护理护士长总结范文1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ICU;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1(b)-109-02

Discuss of clinical pathway of nursing for ICU patients

YANG Xueying1, LIU Jie2

(1.Nursing Department of Wanjiang Hospital in Dongguan City, Dongguan 523000;2.ICU of People'sHospital i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Province, Dongguan 523018)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linical pathway of nursing for ICU patients. Methods: 32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treated by the clinical pathway of nursing as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other 32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treated by the traditional nursing as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Clinical pathway of nursing; ICU; Infarction

临床护理路径是指医院里的一组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病种进行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定的一个有严格工作程序、准确时间要求的诊疗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1]。脑梗死是发病率很高且较易确诊的常见脑血管疾病,患者一般入住ICU病房,其治疗和康复给家庭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2]。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对于缩短平均住院日,限制医疗费用,规范诊疗护理手段,加强医护合作,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作用[3]。本院ICU科从2008年开始选取脑梗死病种施行临床护理路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9月在ICU科抢救的64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0例,女24例;年龄35~90岁,平均59.5岁;发病至呼救时间为8~200 min,平均48.5 min。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3]。把上述64例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发病性别、年龄、呼救时间、疾病构成比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健康宣教及康复锻练等措施。

1.2.2 治疗组治疗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由主任、专科医生、护士长、专业护士组成,对小组成员进行教育和培训,统一认识,以确保临床护理路径的顺利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小组成员对本组患者进行前瞻胜调查,总结以往的治疗护理经验,然后对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讨论,并设计临床护理路径,按此表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护理。方法:①详细询问病史,仔细进行体格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初步诊断脑梗死,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临床护理路径的目的。②进行脑梗死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充分了解治疗方案与护理措施,以达到主动配合的目的。③做好入院指导,包括生活指导及心理指导,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完善相关检查;讲解疾病有关的知识,评估患者理解的程度,发放临床护理路径表。④指导患者应用脑梗死及治疗腹痛的药物。⑤合理饮食,强调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比例适宜。特别注意脂肪比例不宜过高,尤其是动物脂肪要加以限制。因高脂饮食可影响胃肠运动功能,加重脑梗死患者症状。避免过度饮酒及咖啡因,两者均可作为胃肠道的激动剂,刺激结肠运动。注意避免进食大量精细加工面粉和人工食品,以及可导致腹胀和产气的蔬菜、豆类和果实。⑥评估患者生理、心理反应及应对能力,找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计划,帮助患者改善防卫能力和应对技巧,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个别心理治疗、患者互助治疗、社会与家庭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治疗、暗示疗法和放松训练。两组都在护理前后向患者进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调查,跟踪随访与定期复诊,详细询问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的生活状况,完成脑梗死-生活质量调查。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患者情况比较见表1。治疗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当前脑梗死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及复发率高的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5]。西方国家脑梗死患病率约在600/10万,东方国家可高达900/10万。经CT、MRI临床统计,在脑梗死患者中,血栓栓塞性脑梗死占44%,TIA占21%,脑栓塞占21%。另一项资料也表明脑梗死约占脑血管病的75%[6]。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pathway of nursing,CPN)是一种制定好的计划,它的功能是用图表的形式给患者提供有效的照顾,使诊疗、护理有序,减少遗漏项目,缩短患者住院日,提高护理质量。临床护理路径虽然对护理及医疗诸方面有着明确的规定,但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随时更改或者加入相关的内容,必要的情况下患者可以从临床护理路径中撤出来[7]。在实施上,临床护理路径避免了资源浪费,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使患者预先知道所要接受的治疗与护理的过程及住院天数,患者对治疗与护理全过程充分掌握,减轻恐惧、焦虑的心理,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积极参加医疗过程,满意度显著提高[8]。同时临床护理路径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促进整体护理的推广和深化。

本科于2008年制定脑梗死的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并实施于院前急救护理中,使护理工作不再只是被动地、机械地执行医嘱或等待医生检查、指示后再实施护理工作,而是在医生检查、诊断的同时,护士能主动地运用护理路径对患者实施快速、有效的救护,为患者的救治争取了更多时间,提高了院前急救水平[9]。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的护理与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总之,临床护理路径是整体护理的一种工作模式,是整体护理的深入,它的引入改变了传统的医疗护理方法,缩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数,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为整体护理的改革及护理质量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为临床路径提供专业信息、提高护理人员各专业之间的协调能力,而且对发展专科护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惠贤.健康教育是建立新型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J].实用护理杂志,2007,17(3):54.

[2]彭亚玲.临床路径用于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的护理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3):15-17.

[3]许章英.院前急救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3,9(7):500-501.

[4]卢章云.临床护理路径在单病种医疗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3):66.

[5]郝绍丽.临床护理路径在大面积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09,2(11):75.

[6]林碧珠,壮琴英,陆嘉玲.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之运用[J].护理杂志,2008,46(2):45-53.

[7]戴红霞,成翼娟.临床护理路径-科学、高效的医疗管理新模式[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208-210.

[8]卢宏丽.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现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8,8(1):63-64.

脑梗死护理护士长总结范文2

关键词:老年住院病人 跌倒 分析及对策

The nerve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 old age in-patient tumbles the reason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Zhang Xiaoyan

Abstract:Tumbles is refers cannot control either pours intentionally in ground or other low plane.Tumbles is in hospital old age patient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may cause the serious bodily damage,also is the senior citizen is damaged one of after causes of death.Not only tumbles increases the patient and family members pain and the burden,can become the medical trouble dispute the hidden danger.But the nerve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 in hospital patient besides the age factor,its own disease,the medicine influence and the condition particularity causes the latent risk which it occurs tumbles to be higher.Therefore,prevented tumbles is nurses in the risk management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art,presently the patient who in June,2009 - June,2010 has my branch tumbles the situation to carry on the summary,the report is as follows.

Keywords:The old age in-patient Tumbles The analysis and the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199-01

跌倒是指不能控制地或故意地倒在地上或其他较低的平面上。跌倒是住院老年患者常见问题,可以导致严重的身体损伤,也是老年人受损伤后的死亡原因之一[1]。跌倒不仅增加病人及家属的痛苦和负担,更会成为医患纠纷的隐患。而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除年龄因素外,其自身疾病、药物影响和病情的特殊性使其发生跌倒的潜在危险性更高。因此,防止跌倒是护理风险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现将我科2009年6月―2010年6月发生的病人跌倒情况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科共发生跌倒20例,符合全国脑血管病学确定的诊断标准,这些老年病人在跌倒后都进行过头颅CT或MRI确诊。其中男性6例,女性14例,年龄65~91岁,平均(78±5岁),这些老年患者意识清醒,能独立行走,排除疾病急性期。20例患者中有5例皮肤挫伤,3例导致骨折,1例导致头部血肿,其余未产生严重后果。

2 原因分析

2.1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引起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65岁以上的老年人跌倒51%与环境因素有关[2]。在这20例老年跌倒患者中,有10例与环境因素有关,占50%。其中因地面潮湿滑到4例,夜间起身如厕因病房关线太暗致跌倒4例,穿着拖鞋活动不慎跌倒2例。

2.2 疾病因素:神经内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有脑梗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小血管的缺血性疾病,性血压过低等原因是老年住院患者偏瘫、脑供血不足,致大脑缺血缺氧,使患者突然发生脑功能失调,出现意识丧失而发生跌倒是老年人跌倒的又一重要原因。本组病例中有6例由于疾病因素导致跌倒,其中脑梗死偏瘫2例,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2例,短暂性闹缺血发作患者1例,下床后突发意识丧失1例。

2.3 药物因素:神经内科老年病人口服药偏多,许多药物如镇静催眠药、抗焦虑抑郁药、降压与利尿药、扩血管药等,都可影响患者的神志、精神、视觉、步态、平衡、血压等,易引起跌倒。本组病例中有4例是由于药物因素导致跌倒,其中镇静剂用后导致跌倒2例,高血压患者服降压药过量出现“降压供血不良综合症”跌倒1例,焦虑患者服用抗焦虑药物后出现全身无力而跌倒1例。

2.4 生理因素:女性跌倒的几率为男性的2倍多。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质疏松和代偿性骨质增生,易引起跌倒[3]。

2.5 心理因素:一些知识型老年住院患者由于自我认知欠缺,对自身能力估计过高而过于自信,对危险认识不足,或由于不愿意麻烦护士和家属,对所有事情都勉强为之而成为跌倒的危险因素。

2.6 其他因素:除上诉导致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外,跌倒还可发生于较长时间卧床,久蹲大便后突然改变,引起短暂性闹缺血而发生跌倒。

3 护理对策

3.1 环境的改善:病房布局合理、安全,房间有充足的照明,避免灯光直射,夜间护士及时打开地灯,地面保持干燥,平整等,是预防老年病人跌倒的重要方面。护士发放病人服时因选择大小合适,长短适宜的衣裤,着鞋合适,病区走廊、楼梯、厕所、浴室设扶手等。经上诉整改后,无一发生二次跌倒。

3.2 落实疾病宣教:患者入院后根据近一年内有无跌倒史、年龄、视力、意识、活动、药物、有无家属陪护等方面进行评估,大于等于4分者列为高危跌倒患者,护理人员应向病人及家属讲解跌倒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并根据原因宣教预防跌倒的措施,落实好陪护。如偏瘫患者,护士指导病人缓慢起立或坐下、上下床及肢体肌力训练和平衡训练,并给予患者更多的照顾,将病人经常需要的物品放置于病人随手可及处。高血压、短暂性闹缺血发作病人嘱其改变时宜慢,应遵循“起床三部曲”,即醒后30s再起床,起床后30s再站立,站立后30s再行走,定时监测血压,有头晕、头痛、头胀时及时告知医生。对于脑供血不足、小脑功能不全等平衡功能障碍者,日常活动应随时有人照顾。视力,听力差的病人外出检查等要有人陪同。通过加强上述宣教后,住院老年病人无发生二次跌倒。

3.3 正确指导患者用药:对于服用镇静、安眠药的患者,告知未完全清醒时勿下床活动,服用降糖,降压,利尿药的患者,应遵医嘱服药,勿乱用药,并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3.4 及时记录:病人入院即于评估跌倒风险,及时记录,每周复评,有病情变化随时评估记录,并在床尾挂跌倒警示标识,发放防跌倒宣教资料,并在护理记录里记录患者跌倒的危险性及所采取的防范措施,每班做好交接班工作。对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的患者,应及时记录发生跌倒的时间、地点、原因、病情、处理措施及后果,及时报告护士长,填写跌倒上报卡,上报护理部,并由护士长组织科内人员进行讨论,吸取跌倒事件发生的教训,加以防范。

3.5 提高护理人员防范跌倒的意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提高护理人员预防患者跌倒的集体责任感,同时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预防跌倒的护理干预措施。在科室内建立由护士长负责定期培训护士,强化防跌倒知识的教育,加强安全意识的建立。

4 小结

跌倒的护理重在预防,正确评估老年人身体状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创造适合住院老年患者的生活环境,同时对老年患者进行防护措施的宣教,并加强护理人员的教育,提高护理人员对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重视程度,一定能够有效地预防老年患者的跌倒,很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蒋小剑.住院患者跌倒管理流程的建立和应用[J].护理杂志,2008,25(2A):67

脑梗死护理护士长总结范文3

时间位点管理即是作为一个管理者何时何地做何管理,它是当前医院管理的一种新提法,它不但体现了环节管理的重要性,而且也是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1]。脑血管意外病人大部分是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卧床时间长、肢体活动障碍、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这些病人基础护理多、任务重、工作繁琐。不但增加护理工作量和护理管理难度,而且直接影响护理质量。但是如何去做,如何去管才能确保护理质量,提高护理管理绩效,这是本文探讨的关键所在。自从2007年1月份开始,将7个时间位点管理作为环节控制核心点运用到脑血管病房中后,我科护理质量、护理管理绩效及病人对服务满意度明显上了一个新台阶。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我科从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脑血管病人842例,男性435例,女性407例,年龄35~96岁,脑梗死383例,脑出血(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102例,脑动脉硬化、脑萎缩共327例,帕金森病18例,癲痫病人12例,其中2006年412例,2007年420例,两组的性别、年龄以及基础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可比性。

2.护理效果 自从2007年1月份开始运用时间位点管理后,住院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由医院自制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发放及统计)由2006年88.1%(363/412),提升到2007年的98.8%(415/42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病人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5,P<0.01)。脑血管病人并发各种感染(包括呼吸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胃肠道、褥疮)由2006年的16.54%(68/412)降至2007年的4.3%(10/402)。护理投诉由2006年5例降至2007年0例,护理部对科室护理工作质量的考核评分(参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护理管理与基本技术规范中的护理工作质量检查评分标准进行考核,包括病房管理、基护、级别护理、安全隐患等)的分数由2006年的综合平均分90分上升到2007年的综合平均98.7分,获全院第二名。

时间位点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1.晨会交班前提前到位 晨会是白班与夜班工作交接的重要环节。而且脑血管意外病人病情重、卧床时间长、基础护理多、任务重,要确保护理质量,护士长必须提前到位,做到五查、五看、五问,心中有数,才能保证工作落实,措施到位。五查:一查夜间护理质量及工作完成情况;二查危重病人护理措施是否到位;三查病人夜间有无病情变化;四查夜间新入院,转入转出病人情况及特殊检查准备;五查夜间病区管理情况及安全隐患情况。五看:一看护士出勤情况;二看护士仪容仪表是否符合要求;三看护理记录及交班本书写是否符合要求;四看护士身体与情绪有无异常;五看各种管道是否通畅,有无异常。五问:一问病人当晚睡眠情况,二问病人病情情况与夜间护理是否到位,三问是否向新入院病人介绍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及责任护士、护长、医生,四问当班工作有无特殊交待及安排,五问特殊检查病人准备是否落实。

2.病人新入院时要主动到位 大部分脑血管意外病人新入院时因疾病特点及心理因素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悲观等心理障碍,因此接待新入院时护士长应主动到位接待,进行自我介绍及向病人或家属问好,要注重“首因效应”[2],一是消除陌生感,缩短护患的差距,二是通过交流沟通,初步了解疾病诊断,心理忧虑和病情,甚至可发现一些特殊的表象,预见性做好护理与管理。

3.病人发生病情变化或进行抢救时要及时到位 观察病情变化,以及危重病人的抢救是护士长技术管理的重点,质量管理的关键,安全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1]。加上抢救时亦是容易发生差错,纠纷的重要环节,而且脑血管意外病人病情重、变化快,因此护士长必须及时到位,积极参与和指导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不但要有效地落实快、准、效的抢救措施,而且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包括科内人力、物力的协调和科室以外的协调工作,保证药品、物品、呼吸机、心电监护机等各种抢救仪器正常使用,同时将病情报告有关部门。并且还要妥善处理好医患关系,及时疏散和安慰病人家属,营造相对宽松的抢救环境[3]。主动和家属沟通,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4.病人行特殊检查前回病房后护理到位 急性脑血管意外病人为了明确诊断,必须要做各种特殊检查如:MRI、CT、脑血管造影等,而这种病人病情重,往往带有各种管道及监护仪器。因此检查前要认真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做好生命征记录,并做好检查前准备。检查回病房后,护士长必须到床前参加听取交接班,了解检查中情况,以及回房时病人情况,如病人神志、瞳孔变化、输液有无外渗等,协助病人摆好,上好各种监护仪,确保管道通畅,并交代各班要注意观察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确保护理质量。

5.开展新技术,新业务要到位 随着医疗发展,新设备增加,新技术不断被引用,脑血管意外病人治疗也不断应用新技术,如我科开展介入治疗、溶栓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CT碎吸术治疗,因此在新技术新业务开展之前,护士长首先学习相关知识,熟悉新仪器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然后集中科内护士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做到有思想准备,技术准备,人员准备,并制定出相关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保证新技术开展顺利进行,避免差错、纠纷发生。同时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和科研水平。

6.发生医患纠纷时要及时到位 因为脑血管意外病人病情重,肢体活动障碍,生活不能自理等因素常会碰到突发意外事件发生,如病人跌伤、坠床、走失等,而且脑血管病人是高风险人群,医疗纠纷发生率非常高,因此在发生医疗纠纷时护士长必须要及时到位了解和处理发生纠纷的原因,同时要在管理中加强环节质控,通过参加护理交接班,查房、巡视病人来了解护理措施是否到位,有无并发症以及服务态度的优劣,做到预见性防范医患纠纷。但是一旦发生纠纷,不要回避,要冷静以诚恳态度听取病人及家属解释,对病人或家属的抱怨过激语言要尽量理解。同时学会运用语言艺术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合理解释。并对存在问题要认真进行分析,吸取教训,改进工作方法,修订完善制度,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7.防止各种感染并发症发生 脑血管意外病人病情重,管道多,如胃管、尿管、氧管、气管插管等如护理不到位易发生各种感染。为了防止或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护士长应做到:①通过参与护理指导了解护理计划中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是否到位,处理是否正确。如插尿管病人是否进行会阴冲洗,注意无菌操作,是否观察尿量及颜色的变化。②做好预见性并发症预防,并检查指导预防方法是否落实,如:昏迷、瘫痪病人是否设有翻身卡,上气垫床等。③对存在隐患要在护士会上进行分析,总结,引起重视。

讨论

在脑血管病房中实行时间位点管理,突出了抓住一天工作中最重要任务,最关键时间,来确定管理重点,注重了管理目标的优先次序,对紧急重要的事件,进行针对性、及时性做出处置,有效地提高护理管理绩效和护理质量。实行时间位点管理也突出了给病人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缩短护患距离,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实行时间位点管理加强护士责任心,认真落实每一项护理措施,保证了医疗护理安全,有效地防止差错,及护患纠纷发生,减少脑血管病人各种感染的并发症发生。因此认为实行时间位点管理是提高护理管理绩效和确保护理质量的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石 敏.外科护士长做好时间位点管理的实践[J].护理管理杂志2005,5(7):59-60.

脑梗死护理护士长总结范文4

1.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天津 300070;2.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神经内科,吉林长春 130021;3.吉林医药学院,吉林省吉林市132013

[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ICU设立PICC小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3年在神经内科ICU行PICC置管患者的资料,将设立PICC小组前16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设立PICC小组后178例患者作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干预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99.4%)高于对照组(90.1%)(P<0.001),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静脉炎1.7%,穿刺部位局部感染2.8%,堵管1.1%)低于对照组(静脉炎6.2%,穿刺部位局部感染8.1%,堵管5.0%)(P<0.05),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小组能够集中、规范化进行置管维护,控制相关并发症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提高护理质量。

[

关键词 ] PICC;ICU;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b)-0103-02

神经内科ICU的患者病情危重且病程较长,经常需要通过静脉途径补充高渗透压营养剂或给予对血管刺激性较大的药物(甘露醇等)[1]。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 PICC)不仅可以减轻患者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而且能够建立一条安全稳定的静脉通路,保护患者外周血管,在病情危急时,保证药物能够有效输入,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2]。但是PICC置管技术也存在高风险性,操作过程中任何疏忽都有可能导致置管失败或各种并发症的发生[3]。因此,建立规范、专业的PICC管理制度能够有效保障置管安全。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神经内科ICU设立PICC小组的临床应用效果,通过回顾长春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ICU成立PICC小组前后共计339名行PICC置管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1月—2009年6月(未设立PICC小组期)在某院神经内科ICU行PICC置管的16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09年12月—2013年6月(设立PICC小组期)行PICC置管的178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男98例,女63例;年龄范围为36~78岁,平均年龄为(47.3±4.8)岁;其中脑出血72例,脑梗死41例,颅内感染3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6例。干预组男111例,女67例;年龄范围为33~77岁,平均年龄为(45.9±4.1)岁;其中脑出血81例,脑梗死49例,颅内感染3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3例。经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情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PICC小组成立之前,该神经内科ICU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没有设置专人置管,没有对置管前、中、后实施连续的质量控制以及拔管后的跟踪随访。

1.2.1 PICC小组成员的组成在神经内科护士长的直接领导下,PICC小组设立组长1名,组员12名。组长由取得国家PICC置管资质证书且具有多年PICC置管经验的护士担任,组员由具有2年以上神经内科ICU工作经历的护士担任,其中3名已经通过该院PICC专科护士培训。

1.2.2 PICC小组工作职责PICC小组成员均为兼职,在完成日常临床护理工作的前提下,负责PICC专人置管、导管维护、控制相关并发症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4]。同时,小组成员还必须参与全院PICC会诊以及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工作,通过与院内外护理同仁进行交流、参加定期专业培训和考核,进一步提高PICC小组的专业水平。

1.2.3 PICC小组的规范化管理参照美国静脉输液护士协会(INS)制定的《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5],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PICC小组工作制度与流程。要求小组成员在置管前、中、后严格按照流程操作,与未设立PICC小组时相比,小组成员要及时、完整、真实地记录PICC穿刺过程及导管的详细信息,包括患者静脉状况的评估、穿刺次数和部位、导管的型号、品牌、置入深度等内容[6];建立突发事件的呈报和应急处理流程,对于突发意外事件进行总结和深入分析,完善PICC操作护理质量的监控[7];同时对于转出ICU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并做好跟踪记录,直至患者导管拔出为止。

1.3 临床观察指标

将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的护理记录进行整理,对设立PICC小组前后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静脉炎、堵管、感染、血栓等)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3.02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方法选用描述性分析、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范围为3~134 d,中位数为96 d;干预组患者时间范围为1~135 d,中位数为92 d。经秩和检验,两组导管留置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297,P>0.05)。

2.2 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的比较

干预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2.3 两组患者置管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干预组患者置管后并发静脉炎、穿刺部位局部感染以及堵管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两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该院神经内科ICU设立PICC小组后,对患者实施统一、规范的护理管理,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99.4%)明显上升,置管并发症发生率(静脉炎1.7%,穿刺部位局部感染2.8%,堵管1.1%)显著下降,说明PICC小组的设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此结果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一致[8-9]。2002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指南中也明确提出:专业的输液小组(包括PICC小组)可以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并发症及医疗花费[10]。为推动PICC置管技术走向规范化、科学化、专科化,PICC小组成员应进行定期规范培训与考核,更新理论知识,介绍最新技术。通过参与全院PICC会诊以及各科室内部的交流会,分享实践经验,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突况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不仅能够提高小组成员评判性思维能力,增进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也能提升PICC置管技术的整体水平。在未来的发展中,将PICC小组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将护理人员在PICC领域中的功能不断拓展,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而且能够促进护理专业输液队伍的发展。

[

参考文献]

[1]王仕学. PICC在ICU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8,22(2):139-140.

[2]邓旭,冯英,谢红宁,等. PICC导管在ICU病人中的应用体会[J].广西医学,2006,28(4):621-622.

[3]王虹.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小组规范管理的成效[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7):2064-2066.

[4]赵林芳.国内外输液小组与PICC管理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 2009,9(2):5-9.

[5]Infusion Nurses Society. Infusion Nursing Standards of Practice 2006[EB/OL]. [2006-10-15].ins1.org/i4a/pages/index.cfm pageid=3310.

[6]Evans RS, Linford LH. Computer identification of symptomatic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ssociated with peripherally inserted venous catheters[J]. MIA Annu Symp Proc, 2007(11):30-226.

[7]Intravenous Nurses Society. Infusion Nursing Standards of Practices[J].Supplement to January/February,2006:29.

[8]孙杰,姚秀霞,陈建芝. 神经外科ICU PICC术后82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8):1880-1881.

[9]谭海燕,彭丽彬,邱琼,等. PICC小组的设立及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1):8-10.

脑梗死护理护士长总结范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各病区住院的卧床老年患者及急、危、重症患者共30例,男23例,女7例;年龄50~90岁,其中,脑出血5例,脑梗死25例。

1.2方法

遵循循证护理的操作原则,对压疮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实践。①提出问题:压疮是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不当容易出现的并发症之一。为了控制压疮的演变及新压疮的发生,为原发病的治疗创造有利条件,首先搜集每个压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何合理、有效地应用新的方法进行压疮的护理和治疗,哪些措施有利于压疮愈合,并能缩短压疮愈合时间;哪些措施能预防压疮再发生。②根据提出的护理问题,确定检索关键词为压疮、预防、护理检索证据,查阅资料,获得检索结果。③评价证据:应用循证护理对上述科研结论进行评价,制订出合理的护理计划,气垫床对压疮发生的预防是否有效,敷料、局部用药、营养支持有利于压疮愈合等是最佳证据。④应用证据:根据以上证据,与患者具体情况(意识状态、年龄、压疮程度、大小便情况、营养状况等)、病房现有资源和护士的临床护理知识相结合,制订针对该患者的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压疮伤口的护理措施,预防再发生压疮,加强营养支持疗法等。⑤评价效果、总结经验,最终提高护士对压疮护理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提高压疮的护理质量。所有患者均采用以上操作步骤。

1.3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Braden表)评分

Braden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评估表,该表有6个指标,评分总分范围6~23分,分值越小,患者器官功能越差,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大。评分首次在患者入院24h内完成,长期住院患者每间隔7d再次评估。责任护士通过以上评估,分析患者所处的压疮危险状态,制订防治计划,对极高危和院前压疮的患者立即报告护士长。

1.4操作方法

1.4.1碘伏的应用用碘伏擦拭消毒,由中心向外,有死皮者用无菌剪刀去除,每天1次。Ⅲ度压疮患者,先用碘伏浸透小纱布贴于创面,再覆盖纱布包扎,一般换药6~7次,创面明显干燥,无脓性分泌物及渗出液。治疗中需要加强全身营养,预防感染,定时翻身,保持床单位清洁。

1.4.2庆大霉素的应用用安尔碘酒消毒创面,用2ml注射器将庆大霉素喷射在创面上,待干后以无菌敷料覆盖,每天换药2次。同时应加强全身营养,预防感染,定时翻身,保持床单清洁、干燥。

1.4.3激光的应用患者取舒适卧位,创面暴露,常规消毒压疮处,去除腐肌和痂块,其治疗参数是:波长632.8nm,功率50mW以下,波形为连续波,能量密度1~4J/cm2,用激光距皮肤约5cm照射患处,持续照射20min,1次/d。

1.4.4经常检查受压部位,协助患者每2小时更换1次。

2结果

应用碘伏的10例Ⅱ度压疮患者10~12d治愈,5例Ⅲ度压疮患者24~18d基本治愈,说明碘伏治疗压疮临床效果满意。应用庆大霉素的10例Ⅱ度压疮患者7~10d痊愈。应用激光皮肤照射的5例Ⅰ度压疮患者5~7d愈合。通过减少骨突部位受压时间,定时翻身,所有卧床患者采用此方法均获得满意效果。

3讨论

碘伏是新一代广谱、高效、无毒的外用消毒杀菌剂,具有使组织脱水、促进创面干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软化和消散硬结的作用,可保护创面及周围的皮肤,防止细菌直接进入创面。庆大霉素对各种革兰阴性细菌及革兰阳性细菌都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可以防止细菌侵入。激光皮肤照射能使微血管扩张,增加微血管的血流量,可以促进溃疡愈合、上皮修复,刺激肉芽组织及上皮再生。发生压疮的患者,定时翻身可减轻局部压力,防止压伤部位软组织再损伤及压迫疮面致缺血、低氧加重影响愈合。

脑梗死护理护士长总结范文6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所致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加之老年患者长期慢性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导致体内环境稳定能力和应激能力下降。该病具有合并症多,病死率高,病情易变、多变,具有不可遇见性,高风险等特点。随着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患者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日渐增强,迫切要求我们护理工作者应转变服务理念,树立积极,正确的风险意识,为了有效避免护理并发症并保证医疗安全,对我院2008年7月~2010年7月住院8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有效避免了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现分析如下。

1 常见的安全问题

1.1 常见风险:慢支炎肺气肿肺心病患者大多为老年加之长期慢性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导致体内环境稳定能力和应激能力下降,结构和组织逐步退行性变导致患者意识模糊,判断力,记忆力减退,自理能力低,但病程长,反复住院,过高估计自己的自理能力及家属思想上放松警惕,在一定程度增加了该类患者在安全方面的危险性,常常导致坠床、跌倒、烫伤、氧气装置脱落、输液时脱针漏针等意外发生。

1.2 通气功能障碍:由于炎症导致纤毛运动减弱及咳嗽咳痰反射减退,小气道发生塌陷和扩张肺的顺应性下降而出现排痰困难,咯血,及支气管持续痉挛等导致通气功能障碍发生窒息死亡的危险。

1.3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肺疾病,肥胖可引起呼吸紊乱,表现为间歇性通气降低和血氧下降,睡眠时由于呼吸道肌肉力量减弱,对抗吸气负压的作用下降,而致下呼吸道塌陷,尤其是在熟睡时骨骼肌完全松弛,舌后缩,颚脱垂形成解剖学的狭窄而影响通气,出现打鼾并伴有20秒或更长时间的“无呼吸期”如果次数在30次以上,则称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诱发猝死。

1.4 医源性感染:许多呼吸道疾患具有传染性,在未明确诊断前同居一室潜在交叉感染及长期慢性肺部疾患者免疫力低下。各种菌群易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人体内,长期卧床又易使多个器官发生感染;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引起二重感染;各种操作如支气管镜检查、胸腔穿刺、吸痰、吸氧、置管等护理检查治疗时消毒隔离不严等等均可引起医源性感染导致原有呼吸道疾患加重而诱发心肺功能衰竭。

1.5 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老年呼吸道疾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及由于长期缺氧,酸中毒,使得血液粘稠性增加和肺血容量增多,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加重,严重时出现全心衰竭;夜间患者入睡,交感神经兴奋性受到抑制,迷走神经兴奋,大脑皮质对心脏的调节功能相对下降,心率和血流减慢,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供血减少及回心量增加,加重了心脏的前负荷,从而增加了心脏负担,促使心力衰竭的发生,由于心率和血流量的减慢,极易促使患者夜间发生脑梗死。

1.6 药物不良反应:由于抗生素联合使用及必要时激素冲击疗法导致二重感染及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增高;老年患者对药物吸收能力差,清除能力下降,致药物半衰期延长毒性反应增多;大多存在电解质的紊乱,尤其是血钾低,造成机体对洋地黄耐受性差导致中毒及使用较强的镇静剂时,抑制呼吸中枢使二氧化碳潴留加重,易造成昏迷。

1.7 压力性溃疡发生:由于剧烈咳嗽及年老因素,意识不清致使小便失禁潮湿,污染及营养失调,心力衰竭,严重慢性疾病至长期卧床;及肺源性心脏病的病人常取被动强迫半坐卧位等原因使受压皮肤发生压力性溃疡并难以愈合。

2 护理对策

2.1 完善护理评估及告知:认真对新入院的患者做好整体的评估识别高危(可能坠床,摔倒,烫伤)患者,进行认真做好入院须知告知的基础上完善了护理安全告知制度,陪护告知制度,以提高患者及家属防范意识,并制定落实相应护理措施,如建立“高危警示牌”在床头,有利于护士看到此标识时就会警觉,也是对患者和家属的一个温馨提示,同时在护士站小黑板栏内注明“高危人群”以便护士动态了解全病区高危人群状况并进行动态观察评价,落实防护措施。

2.2 完善护理查房,落实分级护理制度及交接制。为了进一步规范及确保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及一般病人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护士严格按分级制度进行病房巡视并做到每班认真对每一位患者情况进行床旁交接,加强夜间巡视,发现问题及早处理。

2.3 培养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风险教育是提高防范意识护理风险的基础,要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护理风险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采用岗前培训,晨会进行教育,对科内发生错误进行分析,进行死亡病例护理问题讨论,查自我缺陷进行回顾性查房,吸取经验教训。在强化护士风险意识的同时,护士长要加强护理风险的监控,重点对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的监控,尤其对重点对象,重点患者,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等加强监控。

2.4 加强技能培训,提高业务素质。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缺陷事故的发生往往有着直接的联系,是维护安全护理的最总要的基础,重视专业技能培训,采取结合呼吸专科特点举办专题讲课,总结专科疾病的观察重点及应急预案,加强急救技术及常规技术操作的考核,组织年轻护士进行操作授课考核,以督促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她们的基础知识和 操作技术水平。

2.5 转变服务理念加强基础护理: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基础护理,落实好口腔、皮肤护理,建立高危皮肤预警制度(高危告知,评估,皮肤跟踪,报告制度)落实防护措施,针对肺部的慢性疾病,预防性雾化吸收指导正确咳嗽以及叩背,物理震荡排痰,正确留取痰标本,及早采集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以便配合早期合理选用抗生素,加强对吸痰,氧气导管,湿化器,雾化吸入器的清洁消毒工作;对可能呼吸道传染病的患者及早进行双向防护,做好病区的消毒隔离,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2.6 加强预见性护理:在对原发病进行观察护理的同时,随时注意各器官功能损伤症状出现;协助医生收集诊断数据:生命体征的监测,借助各种监护仪及变化。临床的检查手段,对器官,系统功能进行监测,尽早预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准备好所需的抢救物品及相应处理,预防和防止意外的发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