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广告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视广告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视广告特点

电视广告特点范文1

广东十大特色糕点推荐

1、萝卜糕

萝卜糕是广东、福建等地都很流行的一种传统特色糕点,是以米粉、白萝卜和腊肉等食材为原料制作的,外观颜色洁白,味道十分松软可口,既好吃又便宜。

2、芋头糕

芋头糕是源自广东潮汕地区的特色糕点,在广州、佛山等地也十分流行,是以粘米粉和芋头为主要食材,辅以虾米、冬菇、腊肉等配料制作的,味道非常独特。

3、黄金糕

黄金糕也叫蜂窝糕,是发源于南洋的一种糕点,在传入广东后被称为黄金糕,黄金糕是使用椰浆、木薯粉、鸡蛋等原料制作的,对发酵和烘烤的要求都非常高,最后烤出的糕点外观色泽金黄,口感香甜柔韧。

4、伦教糕

伦教糕是源自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镇的特色糕点,也是岭南地区的传统糕点之一,是以籼米粉、西谷米等原料制作的,外观色泽洁白,味道清香可口。

5、马拉糕

马拉糕是源自新加坡的一种特色糕点,原名叫马来糕,在传入广东后被广东方言称为马拉糕,马拉糕的外形很普通,是以面粉、鸡蛋和熟猪油等原料制作的,味道十分松软可口。

6、钵仔糕

钵仔糕是广东省有名的地方特色传统糕点,是以粘米粉、澄面和木薯淀粉等原料制作的,不仅口味丰富,而且吃起来十分爽滑可口,深受人们的喜爱。

7、老婆饼

老婆饼是源自广东潮州地区的传统特色名点,是以面粉、鸡蛋和糖冬瓜等原料制作的,是广东潮式月饼中用料最少和做法再简单的一种,如今在全国各地都非常有名。

8、鸡仔饼

鸡仔饼是源自广东广州的特色小吃,也是广东省著名的十大小吃之一,其历史十分悠久,约创始于清朝咸丰年间,是以面粉、花生、核桃、芝麻等原料制作的,甜中带咸,口感十分酥脆。

9、马蹄糕

马蹄糕是广东广州、福建福州和广西南宁都非常流行的一种糕点小吃,是以马蹄粉、马蹄和白糖为原料制作的,外观晶莹透明,口感香甜爽滑,入口即化。

10、杏仁饼

电视广告特点范文2

与传统电视广告和电影植入式广告比较分析

电影式广告与传统电视广告的比较。电影式广告是广告人在传统广告效果式微的背景下对有效广告传播方式的探索。因而,与电视广告相比,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

首先,从时长上来看,电影式广告的时间明显长于传统电视广告。传统电视广告的时间一般为5秒、15秒、30秒、60秒;而电影式广告往往为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比如为宣传网游《传奇世界》而由宁浩导演、黄渤主演的《奇迹世界》长达28分钟,因而电影式广告可以负载大量广告信息。其次,从制作上看,电影式广告采用电影的拍摄手法与叙事方式,具有与电影一样的复杂性、丰富性、艺术性和娱乐性;传统电视广告也可以采用剧情式进行信息传播,但囿于时长因素,往往剧情不够突出,艺术性相对较弱。第三,从投放媒体来看,传统电视广告在电视媒体上进行投放;电影式广告则因为时长而引起的巨额广告投放费用决定了其避开电视媒体,选择新媒体和小众传播媒体等。最后,从成本上看,电影式广告的制作成本较高,推广成本较低;传统电视广告则恰恰相反。

电影式广告与电影植入式广告的比较。电影植入式广告将产品、品牌信息或其代表性视觉、听觉符号,以场景、对白、道具、服饰、音效和故事情节等方式植入到电影中,让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收广告信息,从而实现广告目的。可见,电影植入式广告和电影式广告都是广告和电影的联姻,一个是电影广告化,一个是广告电影化,甚至从广义上两者都可以界定为植入式广告。然而,两者也存在明显差异。

首先,在电影植入式广告中,植入的广告数量往往不只一个,而是多个,容易形成众多广告品牌信息的相互干扰;电影式广告则是广告主为了实现广告目标而量身打造,通常是单一品牌的信息传播,没有其他品牌信息的干扰,受众的信息接收效果相对更强。其次,广告在电影中的植入是以不影响电影内容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电影第一,广告第二的位置;而在电影式广告中,广告第一,电影第二。精彩的剧情、优美的场景……都是广告信息传播的表现形式,都为广告信息的有效传播服务。广告主可以根据广告目标和制作方需求设定电影式广告的内容和各项细节。第三,电影植入式广告的显著特征就是它的隐蔽性,可以降低受众的警惕性而使之将广告信息与电影内容同时接受。但正因如此,其也易被受众忽略;电影式广告虽然诉求含蓄隐晦,但广告目的明确,始终将产品和品牌信息的传播放在首要位置。

电影式广告的特点

通过与电影植入式广告和传统电视广告的比较,可以发现电影式广告的独特之处。

一是广告内容的娱乐性。电影式广告可以将产品介绍或品牌形象蕴含于充满趣味性、刺激性和震撼性的故事中。跌宕起伏的情节、扑朔迷离的人物关系、唯美的场景、时尚的服饰、悠扬的音乐、炫酷的舞蹈等等是其中最常出现的元素,无不吸引受众的关注。与其说受众是在观看广告,不如说是欣赏了一部电影短片。因而,娱乐性是电影式广告最显著的特征。

二是广告信息的丰富性。电影式广告的时间较长,这决定电影式广告可以负载丰富的产品或品牌信息。在明确的广告主题指导下,将产品或品牌信息进行多次而且巧妙的展现,有助于增加广告品牌在受众中的暴露度,增强受众对品牌的认知和记忆。

三是广告表现的艺术性。电影式广告借助了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因而,在电影式广告中,经常使用幽默、夸张、悬念、音乐等手法,艺术性地渲染广告的氛围和意境。其中,幽默是电影式广告满足受众对接收信息趣味性要求的有效表达方式。冯小刚执导的雅虎搜索之《跪族篇》具有导演深刻的冷幽默风格,著名编剧邹静之和喜剧演员范伟的加入更将这种幽默推向了极致。广告的故事性很强,极大地讽刺了暴发户的炫富和无知。此外,漫画、恶搞等手法的运用,也增强了广告的趣味性和表现力,受众在被故事感染的同时也自然而然记住了雅虎搜索。

四是广告传播成本的巨额性。与传统电视广告相比,电影式广告的时长和其所决定的巨额投放费用都使电影式广告不能选择电视媒体。张艺谋执导的丰田《威驰新风》仅仅在央视投放过一次,其他电影式广告在电视上也难觅踪影。与电影植入式广告相比,其独立广告作品的形式决定了它也不能植入到电影当中。因而,新媒体(网络、IPTV、移动电视、手机媒体等)和小众传播媒体成为电影式广告媒体投放的必然之选。

五是广告营销的互动性。电影式广告不仅仅通过广告自身进行信息传播,还借助电影营销的手法,非常重视与受众的深刻互动,强化受众对品牌的认知。比如雅虎搜索的广告营销活动。2006年,雅虎搜索召开“2006雅虎搜索创意盛典”新闻会,宣布其盛邀陈凯歌、冯小刚、张纪中三大著名导演以“雅虎搜索”为主题各自创作一则电影式广告的消息。随后,雅虎搜索通过“雅虎搜星”开展全国选秀活动,脱颖而出者将成为广告的主角。之后,雅虎搜索又进行了高调的拍摄活动,拍摄完成之后又在河北天下第一城举行了隆重的首映庆典。不管其广告整体效果最终如何,其广告营销与受众之间所展开的互动却是值得借鉴的。

电影式广告的传播策略

电影式广告传播方式的独特之处决定了其传播策略也必然具有针对性。

符合策略,展现创意。广告内容的娱乐性能够降低广告的功利性,因而,电影式广告应该充分做足娱乐文章。然而,成功广告的不二法则就是忠实遵循广告策略,充分展现广告创意。电影式广告作为广告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样需要在策略的基础上实现创意与品牌、产品的最大关联,在专属于本品牌的娱乐元素和娱乐主题创造的精彩故事剧情中巧妙融入产品和品牌信息,烘托出产品和品牌这个主角。如果纯粹用娱乐化来迎合受众的口味,只能湮没自己的品牌价值和品牌特色。广告给受众留下的印象仅仅是“电影”,而非“广告”,广告传播的效果自然难以实现。

把握元素,丰富形式。广告信息的丰富性和广告表现的艺术性决定了电影式广告必须丰富其表现的艺术手法。所以,好故事、好演员、好场景、好音乐对电影式广告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在电影式广告出现的初期,这些元素的使用很容易吸引受众的注意。然而,随着电影式广告效果的显现,这种成功的广告传播方式必然引来市场中众多品牌的争相模仿,从而使其由新变旧。而处于娱乐经济背景下的消费者,喜新厌旧的心理更加突出。在这种境况下,没有什么娱乐是不朽的,任何一种娱乐方式都很难一直成为广告传播的有效方式。“玩笑会马上过时,时尚会变得落伍,人们也会变得厌倦。一般化的体验将越来越难吸引消费者,而经常地变换形式保持新鲜的体验才能取胜于市场”。①

因而,电影式广告的传播需要聆听受众的需求和心理,将符合品牌个性的娱乐元素进行“旧元素新组合”。将娱乐元素重新编排或变更娱乐符号所对应的意义关系,实现娱乐元素的陌生化;或尽可能挖掘产品的娱乐特质,并加以提炼形成新鲜化、富有体验性的娱乐诉求点,实现广告作品、广告载体、广告营销等方面娱乐方式的创新,才能顺应娱乐化经济的要求,获得受众的认同和肯定,引起态度和行为上的正面变化。三星Any系列MV广告就是探索形式创新的成功案例。

创新载体,拓展渠道。数字和IP技术为新媒体带来了丰富的双向性,即互动性,这种互动性极大地释放了受众的时间、空间自由度,有利于受众在接收广告信息时建立一种身临其境的参与感,并且能够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身心的愉悦。另外,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往往采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FLASH动画等多种形式,能够丰富广告表现手段,增强广告传播的现场感和冲击力。这和电影式广告的特质不谋而合,因而新媒体是电影式广告拓展其传播渠道的必然选择。在新媒体中,网络媒体(尤其是视频网站、企业网站、门户网站的博客、播客、论坛等)是不可小觑的选择之一。手机媒体也因其个性和互动性,具备娱乐化的潜质,也是电影式广告投放的目标载体。

此外,小众传播媒体,如设置在地铁、公交和楼宇的移动电视,具有覆盖范围广、反映迅速、移动性强和强迫收视的特点,消解了受众在等待中的“无聊”,极大地拓展了“无聊经济”巨大的利润空间。因而电影式广告在充分考虑受众媒体接触习惯的前提下,也可以在小众传播媒体上进行电影式广告的投放。

娱乐受众,深化互动。进行电影式广告传播时,还应该认识到仅仅电影式广告作品自身的娱乐化是不够的,它只能吸引受众的关注,在娱乐化和体验基础上形成的深刻互动是提升广告效果的重要前提。

与受众互动的途径多种多样。比如借助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开设专门性的网站或播客、博客,进行趣味性、参与性及奖励性的信息传播,展开病毒式营销和口碑传播;充分制造话题,吸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报道和炒作,增加广告品牌在受众中的暴露度。此外,可以邀请受众参与电影式广告的表演,充分展示“自我”形象;也可以吸引受众的想象参与,为电影式广告创作续集或者结尾;邀请受众参加影迷见面会,与广告明星面对面。企业可以充分考虑自己的产品特性和消费者心理,选择有针对性的互动方式,在娱乐受众的同时,获得品牌形象和产品销量上的提升。

电影式广告的蓬勃发展为广告传播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采用电影式广告的传播方式就能取得广告的成功。广告人需要准确把握电影式广告的特点,实施针对性的传播策略,才能取得广告效果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栏目责编:邵满春

注释:

①[美]沃尔夫著:《娱乐经济》,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265页。

电视广告特点范文3

国家形象广告是以塑造“国家品牌”为目的的广告。国家形象广告从广告性质来看,既包括公益广告,也包括商业广告。1997年,布莱尔政府借鉴英国BMP广告公司主管安娜可・艾利维斯的主张,运用国家品牌进行营销,布莱尔以“酷不列颠”打造全新的英国国家形象,用创意和想象打破了人们心目中英国人保守、呆板、沉闷的刻板印象,向世人昭示了一个充满活力、时尚、现代、创新的国度。

广告与媒介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广告的变化也在某种形式上解释着媒介的变化,广告的每次飞跃式发展,都离不开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

大数据在不知不觉中降临,英国学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其著作《大数据时代》中提到,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在互联网的初期,井喷的是信息,如今,发展到互联网的第二代,数据被称为整个网络社会的软黄金。大数据时代国家形象广告的传播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传播形态:精准传播

大数据的核心特点是能够“预见未来”。目前,我国拥有6亿多网民,每个用户上网都会留下数据的痕迹,形成一幅庞大的“数据影像”,这些数据的量(Volume,数据大小)、速(Velocity,数据输入输出的速度)、多变(Variety,多样性)与可用(Veracity,可用性),正是大数据的4V特点。

美国学者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通过复杂的计算和模式推导指出:“93%的人类行为是可以预测的。”互联网可利用Cookie追踪每个受众的信息以及兴趣爱好,再根据这些信息判定出其亚文化信息。广告的传播也从以往单纯的硬广投放,转移至社交媒体上的“众包”与共创广告、制作植入品牌价值的微电影等,进行精准制作以及精准传播。

大数据分析的特点是寻找关联性,基于数据分析达成有的放矢的营销,进行广告的精准推送。大数据时代的国家形象广告是以“技术”为驱动、以海量数据挖掘为前提,对广告市场调查、广告投放以及广告效果进行评估,实现对特定受众的精准传播。利用大数据进行广告调查是必要的手段。匈牙利大型网站HolinfoBank就曾推出了一项名为“你的匈牙利形象”的广告调查,其问卷设计有意区别了匈牙利人和非匈牙利人两个不同的凋查对象群体。大数据对国家公益广告的至关重要,根据对目标受众的大数据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国家公益广告的内容制定以及渠道和形式,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传播策略:个性化互动传播

大数据时代的传播策略是个性化传播,依据对数据的掌握,针对每个受众的特点进行个性化传播。并且,在海量的数据面前,多元化互动成为趋势。

在新媒介环境下,受众有主动权,完全可以避开自己不喜欢的广告,主动挑选自己喜欢的广告。网络可以将信息带到世界各地,不受地域限制。只要网民上网就可以点击接收广告信息,不受播出时间的限制。同时还可以提供海量信息,增加信息传播的深度与广度。微博、微信等移动网络媒体的广告发展迅速,而且传播速度以及传播效果非常乐观,2014年圣诞广告大战中,国外的Levi's广告等在微博以及微信朋友圈传播甚广。

网络上每天产生海量数据,数据之间具有相关性,我国的国家形象广告制作者要透过大数据的统计与调查准确把握国际受众的观赏需求,找到共同的意义空间,学会向西方表达中国故事。国家形象广告的对外传播战略在大数据时代要改变,要通过数据来讲“中国故事”,使传播更加精准,在大数据中展现当代中国的各个方面,传播一个鲜活现代的中国形象,冲刷掉西方意识形态和媒体文化对中国社会的遮蔽。

营销模式:让广告成为内容

不少国家形象广告的效果在国内和国外不尽相同。以人为本,让广告成为内容,在新媒介环境下尤为重要,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受众,制作出相应的广告加以传播。

【本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媒体环境下‘美丽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B14XW003】

参考文献:

电视广告特点范文4

关键词:广告;POP;设计;版式

POP广告能够以动态或静态的视觉要素(如图像、造型、色彩及文字等)引起买欲望和购买行为,通常被陈设、摆放或悬挂于商品周围。POP广告可配合其他商业活动、节庆、季节变化,为商品销售营造亲切宜人、趣味性强的和谐氛围,传达与介绍商品的性能、品质、特色、优越性、价格等信息,展示购物场所的经营个性与自我特色,可强化商品宣传及促销效果。[1]为避免POP广告粗制滥造,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商业与艺术价值,合理运用独特构思及立体、半立体或平面表现手法,还应明确版面的构成特点,以促成最终购买。

1 版式构成特点

1.1 版式规划

在设计POP广告时需要合理规划版式的各类构成要素。首先,POP广告中的引导文句应能够起到修饰作用,满足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条件。广告中的主标题字数应尽量不要超过十个,同时确保主标题可以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如果主标题不能清楚说明重点,可以在POP广告版面中设计副标题,副标题要配合主标题加强POP广告的宣传效果,同时起到视线承接作用,引导POP广告的受众群体将视线依次从主标题转移到副标题,再由副标题转移到广告版面中的具体说明。其次,POP广告中的边框装饰具有方便受众阅读信息与提取信息的作用,设计POP广告的版式结构时,应保证边框装饰能够与POP广告中的主体信息互相配合,避免边框装饰在整个版面中喧宾夺主,确保版式构成协调统一。[2]在规划POP广告版式时仅设计单纯文字,版式构成则会显得单调无味,所以为增强版式构成的趣味性,通常需要在版面中利用色彩鲜明及形象生动的图形来增强POP广告的信息传播效果。此外,在撰写POP广告中的说明文文案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受众的阅读习惯,以方便受众阅读作为撰写文案与规划版式的基本原则,尽量分行书写,在文案开头撰写最具魅力及吸引力的信息,让受众能够对下文产生期待心理,并继续阅读文案中的其他内容。

1.2 视觉表现

POP广告中的文字、色彩与图形均属于版式视觉表现要素。个性化的文字可对视觉效果产生直接影响,POP广告中的正文、广告语及标题等文字需符合设计个性化、色彩运用鲜明化及版面编排合理化的原则。通常采用装饰形式或夸张造型突出标题文字,正文通常为印刷字体,编排文字时,需合理搭配背景色彩与文字色彩,使文字信息产生视觉刺激作用,或将图形结构与文字搭配在一起,增加文字意义,同时让受众可以快速发现文字中的重点信息。色彩具有强化POP广告宣传主题的作用,属于不可或缺的视觉沟通语言,广告版式中可变的色彩能诱发受众的心理反应与情感反应,设计POP广告版式时需要考虑不同职业、兴趣、年龄及性别人群的色彩偏好。[3]例如,老年人群的商品广告以柔和、庄重及古朴的色调为主,青年人群的商品广告以轻快、层次变化多样的色调为主,儿童的商品广告以明度高的色调为主。商品特点不同时,版式中的主体色彩也会存在差异,如珠宝首饰类广告以华贵绚丽、富丽堂皇的色调为主,食品类广告以暖色为主,数码相机、手机及电脑等高科技商品广告以冷色系为主。POP广告中的图形可以刺激视觉,构成广告版式的图形主要包括悖异图形、具象图形及抽象图形。具象图形以绘画形式或摄影形式为主,如风景及代言人等;抽象图形表现形式包括肌理效果、自由曲线及平面几何等,能够产生时尚与简洁之感。悖异图形打破了习惯性或常规性的思维定式,主题表现手法包括主动出击与声东击西等。此外,卡通图形也是常见的POP广告图形。

1.3 图版率与跳跃率

POP广告的图版率、图片与文字跳跃率是决定版式构成的重要条件。图版率指的是版面中图形与文字之间的面积比,如版面中无照片或插图,仅设计了文字,则图版率为0,反之则为100%。POP广告的图版率宜控制在50%~90%之间,以提升受众对版式构成的好感度,同时避免版面过于空洞、单调或缺乏生气。设计图版率时,需根据照片、插图、正文、标题及品牌所占版面情况画出草图,科学计算图版率,合理控制用于修饰版面的照片、插图,确保照片、插图能够与POP广告宣传的主题相互匹配,使整个版面可以有效传递信息。图片跳跃率指的是最大图片与最小图片之间的大小比值,文字跳跃率指的是最大标题字高、字幅与正文字高、字幅的大小比值。POP广告受到时空的限制,且图片信息认知负担相对较轻,文字信息认识负担相对较重,受众通常会刻意忽视POP广告的文字信息,使广告传播效果受到不良影响。对此,需要合理调整图片跳跃率与文字跳跃率,使版式结构更加合理。文字跳跃率低时,版式的结构表现出沉着、平静的特点;跳跃率较高时,版式结构则表现出充满活力、充满生机的特点。图片跳跃率低时,版式稳定;跳跃率高时,版面具有活力。

2 图形、色彩与文字设计要点

在色彩设计方面,应注意烘托主题及制造气氛,深入及准确地揭示形象、主题个性等特点,同时对感知力度进行强化,不但要向受众传递信息,同时要给受众带来美的享受。设计POP广告中的色彩时,可以从色相、纯度与明度三个方面入手,准确宣传商品特征与传达商品形象。例如,红色属于刺激色,刚烈外向、温暖,容易使人冲动、紧张、激动或兴奋,设计时融入白色,可让版式趋于含蓄、温柔;融入黑色,可让版式趋于朴实、厚重、沉稳;融入蓝色,可使版面趋于柔和、文雅。设计字体时要处理好象征性与趣味性、实用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关系。趣味性可夺人眼球;象征性让广告字体变得高雅,使广告字体雅俗共赏;实用性的字体可有效宣传商品或服务;艺术性则能够避免广告版式流于俗套,使整个版面富有创意。在设计POP广告中的图形时,应采用扩散性与开放性的思维路线,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中融想、象征、比喻、重叠及塑造等创造性设计手法。

3 结语

POP广告制作成本较低,具有较强的机动性与亲和力,是刺激潜在消费欲望、促进销售的载体。设计POP广告时要准确把握版式结构特点,运用独特新颖的构思,保证构图与色彩搭配协调,引起视觉紧张感,明确促销目的与美化卖场,具有阅读方便、风格独特、造型简练与设计醒目等特点,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服务形势与销售方式,避免了版式结构的乏味与单一,提高了版式结构的观赏性,从而产生促销效果。

参考文献:

[1] 皇甫晓亮.探究摄影作品在平面广告中的运用[J].艺术品鉴,2017(1):72.

电视广告特点范文5

广东省自2005年开始实行生物高考试卷自主命题,5年来经历了高考体制改革、新课程改革。2005和2006年高考模式为“3+综合+X科”,为了适应高中课改的需要,2007年开始改为“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文、理分科,贯彻了稳中求进、稳中求改的方针。为不断深化高考改革,响应社会上的相关呼声,2010年将考试科目调整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这与目前全国大多数省市高考科目类似。对5年来广东生物高考单科试卷进行分析,试图追踪高考命题的轨迹,捕捉高考命题的规律,以便更好地适应新一轮高考改革,获取对应届考生的学习和备考有指导意义的信息。

1 试卷的基本情况

1.1 命题的教材依据

2005~2006年的高考试卷主要根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旧教材)进行命题,从2007年开始,广东生物高考试卷统一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依据进行命题,与新课标教材教学要求相适应,并增加选做题型,其内容包括选修模块一《生物技术实践》及选修模块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考生只需二选一。每年的命题亦需综合考虑广东采用的各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另外,试题的部分考查内容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高于基础,这是广东省高考命题的一大特色,且生物高考题的选材内容很多是来自课本之外。

1.2 题型及其分值

5年来广东生物单科考试的试卷都为150分制,全卷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表1)。

从表1可以看出,2007年新课改后,多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所占的分值增加了,单项选择题的分值则减少了。这样分值分配的变化,提示教师对基础知识及其灵活应用的考查难度增加了。

2 2005-2009年涉及新课标教材内容的试题的分值分配

广东现在采用的生物教材基本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所以将2005~2006年的高考生物试卷的考题按照现行生物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进行分类。如旧教材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相当于新课标必修一“细胞的分子组成”的内容(表2)。

有的综合题则涉及多个章节的知识点,特别是非选择题中,为使各内容比重尽量准确,将同一题中考查到不同章节内容的,按照评分标准分别将分值划分开。如2009年高考试卷第29题(8分),要求考生根据病毒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作出应答的部分过程的示意图回答4道问题,考查考生对各细胞器功能及其相互协调配合、遗传信息的表达等基本知识,从题目中获取生物学基本信息,综合运用免疫学基本知识分析问题等能力。图示要求根据形成的抗体推断其前体细胞类型(2分)、判断B、T细胞间功能的区别(1分),以及病毒(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和由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B细胞的两个过程(2分),属于“细胞结构”的内容;推出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合成蛋白质的模板是mRNA(2分)属于“遗传的分子基础”的内容;而蛋白质(抗体)的合成和运输的过程(1分)则属于“细胞结构”的内容。

2.1 必修部分各内容所占分值

高考考查知识覆盖面广,必修部分几乎每个内容都成为高考考查的范围,虽然有些内容所占分值不是很明显,但其相关知识也是解题的基础。

从表2可以看出,不管是按旧教材命题的生物试卷,还是按新课标教材命题的生物试卷,其中生物学科各内容的比例基本上是“细胞的代谢”、“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所占的比率最高,其次是“生态系统”和“遗传的基本规律”。也可以看出所占比率高的几部分内容之间的分差悬殊逐渐拉近,其余部分所占的分值相当。

2.2 选修部分各内容所占分值

选修部分主要考查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内容,旧教材全一册第三章“遗传与基因工程”和第四章“细胞与细胞工程”体现在新课标教材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l,旧教材全一册第五章“微生物与发酵工程”体现在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中,其中微生物的利用、酶的应用、PCR技术、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生态工程、细胞工程等内容比较常考。选修部分内容在试卷中所占分值在15分以内,其中2005年和2006年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2007-2009年以非选择题考查,且为2选1的选做题。

3 试卷命题的亮点

3.1 重视对科学探究性实验的考查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学的基础理论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析2005~2009年广东高考生物试卷,实验部分考查的试题占了18%以上的比例(见表3)。

实验试题所涉及的知识覆盖面广,并涉及课内外知识,考查考生对实验原理、实验目的、材料的使用、实验操作的方法步骤,以及实验设计、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实验结果的预测等多方面的掌握情况。从认知层次看,包括识记、理解、综合运用三个方面。其中综合运用层次的实验试题不仅考查考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综合运用知识和知识迁移的能力,而且对文字表达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一般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命题,所占分值16分以上。如2008年的第35题,要求考生完善“免水盐代谢调节实验”的实验报告,主要考查考生验证生物学事实的能力,预测实验结果,运用水盐代谢相关知识分析、解释所预测的实验结果;对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并预设后续实验。

3.2 重视与现实生活和社会热点话题相关生物学知识的考查

重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关联系,关注和参与生物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是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览这五年来的生物高考试卷,与生物学知识相关的现实生活、社会热点话题也是高考的常考题目(表4)。

这类题目给出问题情境考查考生利用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题目涉及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相关的问题,还涉及关于健康和环境等社会热点话题题,如艾滋病、癌症、非典、禽流感、甲流感等与健康相关的话题,环境污染(富营养化、赤潮等)、环境治理等环境问题。

如2009年的第28题,关于甲型H1NI流感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的比较,就是以当前及近年的社会热点话题为背景命题的,考查有关免疫接种疫苗的知识及考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综合了抗原的特异性、不同人体的免疫能力差异、特异性免疫以及病毒的基因突变等生物学知识。

3.3 注重考查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

知识性内容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相关性越高,实现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其时效性就越长久,对终身学习和发展的价值就越大。从近五年广东生物高考试卷看,所涵盖的知识面很广,但一道题只单独考

查一个知识点的很少,大部分都是一道题考查了几个相关的知识点,或需要考生从题目、图表中获取信息,重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理解、应用的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在非选择题中表现更为明显,大多为综合性题目,而且对文字表达能力、生物学专业词语的掌握应用也有较高的要求。如2008年的第29题。考查对机体受病原体刺激后,免疫系统会产生相应抗体的应答过程。其中考查了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及遗传信息的表达的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涉及的知识覆盖了必修部分的3本书,考查对抗体的化学本质和来源的了解,以及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准确用语言文字描述的能力。

3.4 各内容所占比重趋于稳定

分析2005~2009年高考考点,按归属现行生物课程标准的内容进行分类并统计相应的分值,结果显示细胞的代谢、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占的比率最高,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其次是生态系统和遗传的基本规律,每年考试各部分的分值比重趋于稳定。但值得注意的是,涉及分值很少的内容并不是不重要。

4 对高考复习、备考的建议

2010年,将迎来新一轮高考改革,高考统考科目调整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文/理综合试卷均采用3科合卷的方式,不设选做题,选修一并人实验题中考查,与之前的生物单科考试有比较大的差别。但广东省生物高考命题中充分体现的“体现基础、重视实验、关注热点”等命题特征相信仍将继续。生物高考重点内容的大方向应该不会有很大的改变。

4.1 全面掌握课本知识,注重重点内容章节的理解与识记

2010年的高考与全国大多数省市高考的模式相似,从近几年全国卷Ⅱ理科综合生物部分的分析来看,考查的内容主要是3个模块,即代谢、遗传与变异、调节与免疫,这与近5年广东高考的生物试卷考查的主要内容相当。所以,在全面复习的同时,教师要使学生重点掌握这些重要章节的内容。

4.2 注重实验、探究,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新课标下了考试大纲从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对高考所要考察的能力进行了界定,明确了观察、实验(包括调查)、分析、综合、假说演绎等科学方法在能力要求中的地位,与课程标准的要求一致。所以考生对考纲所规定的实验,要理解其实验原理、实验目的,了解使用的材料,掌握操作的方法步骤,对实验现象进行科学的判断、分析,实验设计和结果的预测等,能将实验设计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并能学会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

4.3 联系生活,关注社会热点话题

生物高考命题将更多地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这是命题的重要方向之一。所以复习时教师要注重有关生物学与生活、健康、生产和环境等方面联系的内容及知识点,使学生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原理去分析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电视广告特点范文6

关键词:手机广告;市场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1-0150-02

手机是目前为止所有媒体形式中最具普及性、最快捷、最为方便并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媒体平台。通过手机终端这个平台,向目标受众群体投放品牌广告或销售信息,与纸媒、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统媒体相比,手机拥有随时接触、传播、反馈、一对一到多点互动等特点,其信息个性化、定向沟通、低廉成本等优势。

1 手机广告在市场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1.1 手机广告的优势

(1)庞大的受众群体,市场规模潜力巨大。

(2)手机贴身性,可及时传播。

(3)手机广告的再传播性,极大降低广告运营成本。

(4)手机广告注意力集中,到达阅读率高。

(5)手机广告可测量性,确保精准营销的进行。

手机这一私人媒体平台的价值被挖掘后,执行了精准营销。与传统媒介的广告相比,手机广告可以实现精确投放和后续营销。最大特点是以用户数据库为基础,广告客户可以根据年龄、性别、甚至位置来特定的广告。同时广告主可以借助精确统计出来的数据评价广告效果,来进一步审定广告投放策略。正是由于手机广告具有可精确测量性,可以便捷地实现数据库营销与精准营销。

1.2 手机广告的劣势

(1)产业链及商业模式不成熟。

(2)现有的手机广告表现手段单一。

(3)手机广告收入细分市场中,以短信为主,赢利渠道单一。

(4)WAP流量收费,制约手机广告发展。

(5)缺乏第三方监控,手机广告市场未规范。

2 推行中国手机广告市场可行性分析

2.1 软硬件的不断发展,在技术层面上可行性

2.1.1 智能手机等硬件的不断发展,操作工具可行

在中国,彩屏、照相、音乐手机已达到普及临界点,能支持无线上网的手机已经占到总量的 85% 。而智能及3G手机也已步入热点产品行列,智能手机是指将移动计算和移动通信集合在一起的手机产品,集合手机和PDA(个人数字助理)的特点,在接收传送的影像、声音、文字等移动短讯以及信息处理上远远高于传统手机,同时在无线上网方面也具有极大优势,这一切为手机广告在手机上的投放提供了硬件上的支持。

2.1.2 相关软件的开发,为手机广告的发展提供技术平台

“无线身份识别系统”可用于记录手机用户的上网浏览习惯,通过长期的数据积累分析受众的兴趣爱好倾向性;“受众属性挖掘平台”则通过用户是否是信用卡会员以及用户本人提供的月消费能力,判断用户的营销价值;“无线定位技术”也是一项强大的工具,广告商可以借助该技术向某一区域的本地潜在客户投放广告。通过这几项技术,广告主可根据受众的特征智能筛选、比对、匹配广告,弹性地选择广告投放时间段和投放的目标区域,极大的提高了手机广告的有效性。

2.2 手机广告目标市场群体广大,市场效益巨大

2.2.1 手机用户总体规模庞大、增长迅速

中国不仅是手机生产大国,同时更是手机用户大国。随着手机资费的不断降低以及单向收费在各地的陆续实施,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手机“一族”。截至2007年12月底,中国移动电话用户已超过5.4亿,百人手机拥有数已达41.6%。未来几年,中国手机用户的增长仍将持续。伴随着手机用户数的增长,手机广告尤其是定向类手机广告将具有一个庞大的受众群体。

2.2.2 WAP网络的不断发展,无线上网用户迅速增长

2003年中国WAP用户数只有900万,到2004年用户数增长了四倍多,达到4600万户,至2006年为止,中国手机上网用户群体已经接近1.2亿。短短2、3年,中国的无线互联网已超过有线互联网的用户规模,预计到2008 年,WAP 用户数将达到2.5 亿。无线上网用户的不断增长为手机广告业的兴旺发达奠定了人员上的基础。

2.3 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实操上可行

手机广告在国外已经发展成熟,日本的NTT DoCoMo于2000年进入手机广告市场,平均年市场增长率超过40%,2007年已达到1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韩国SK电讯2003年成功推出“Nate Ad MoA”手机广告业务。“Nato Ad Noa”主要采取的是嵌入式的广告模式,它将广告通过手机待机画面、无线互联网连接画面、关机画面和电源开关画面等七个方式来呈现,让人们只要使用手机就会不停地接触到其投放的广告。广告内容还可以通过自动联网实现更新,既避免了因为长久观看同一个广告而感到厌烦,也可以即时传递公司最新信息,这种嵌入式广告能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良好的广告效果, 2007年市场规模也超过了3亿美元。国外的这些成功经验证明手机广告现实上是可行的。

2.4 政府和营运商合力发展,市场越加规范

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利于手机广告规范发展。随着3G牌照的发放、核准制的制定及中国TD-SCDMA网络大规模测试,这些将从政策层面加速手机市场竞争全面升级,国家出台的相关规定有利于中国的手机广告规范稳定的发展。通过手机广告切入移动营销市场,符合移动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战略目标。这意味着未来可能会以运营商为龙头,整合各个行业来共同发展移动媒体,而不是一种开放式的、无序的发展。所以说运营商一定会在主要业务内容上、主要门户上,主要通道上进行管控,从而为中国手机广告市场的整体有序发展,提供大环境上的可能。

3 中国手机广告对未来发展引起的思考

3.1 整合产业价值链,促进手机广告产业链全面发展

手机广告市场要想获得发展,无法绕过电信运营商的介入。首先要做就是高度重视运营商在产业链上的领跑地位。其次,在运营商的无线平台之外,有着多达8万多个独立的WAP网站,但这些站点基本上处于分散状态,难有盈利。所以,我们应该把这些WAP网站整合起来,通过直接购买关键广告位、集中向客户销售等,来实现运营商、广告主、WAP网站共赢的局面,促进手机广告产业链市场全面发展。

3.2 丰富手机广告表现手段和形式

用户在接受手机广告时,必须改变以短信推送为主的广告模式,开发和运用丰富的手机广告表现方式。如:手机内置广告、嵌入式广告、手机游戏广告、手机视频广告是比较成熟、效果良好的广告形式。所以应该采取发送短信、彩信、IVR(互动声讯服务)、游戏下载、移动梦网网页栏目广告等多种方式,从而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

3.3 协调广告内容与用户相关,注重用户研究

有效的手机广告,关键便是让广告内容和用户相关起来。首先必须做到许可营销,即不向用户发送未经许可的广告信息;其次是精确定位,即要获得手机用户的个人资料和偏好,以发送用户感兴趣的信息。拥有细分和接受许可营销的手机用户数据库,将是手机广告领域内最珍贵的资源。同时发送时间上,要充分考虑目标群体的生活轨迹及习惯,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发送,减少对受众的干扰;在发送频次上, 任何一种广告形式都需要受众接触一定的频次才能留下深刻印象或采取行动,手机广告也一样。

3.4 完善第三方监测助职能,推动手机广告发展

中国手机广告者非常分散,为了进行管理,尤其是为了控制向同一部手机用户发送的广告数量。需要适当集中手机广告权,对商家或个人直接大量短信广告的现象予以限制。应建立手机广告经营登记制。作为新兴广告形式,手机广告也可以灵活采用经营登记管理制,使广告经营规范化、专业化。实行手机广告审查,手机广告是直接发送到接收者的私人手机上,具有“直达性”,某些虚假广告可以直接击中缺乏防护的受众,要求手机广告的事前审查制,避免虚假广告对受众造成危害。

3.5 改革流量收费模式,推出新模式

目前,中国的运营商对手机用户都还是采用流量收费方式。如果用户接收的手机广告含有较大的数据流量就必须付费,这样必将打击客户使用手机广告的积极性。因此,运营商要改变思路,顺应消费者需求,探索新的收费业务模式,。如对于广告主可以采取下面三种方法:以广告的曝光次数为计费标准,即CPM计费方式;以广告的点击次数为计费标准,即CPC计费方式;以及新增的以广告实际产生的效果为计费标准的按效果计费。对用户实行免费或看广告优惠话费等。调查显示有80%-90%的消费者愿意以免费音乐或视频为条件在手机上接受广告,通过以上措施进一步推进手机广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以谦.媒体与广告[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