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生劳动实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生劳动实践范文1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4-0159-01
目前,中国高考的考试体系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是年度盛典,不可小觑的鲤鱼跳龙门的机会,一分之差可能就决定终身,虽说近年来高考扩招人数有所增加,但是每年高考的录取率还是不高,再者很多学生都希望自己能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因此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压力最大的一个特殊时期,同时高中阶段也是高中生身体发育、思想成熟的关键期,这个阶段也是高中生心理矛盾冲突最激烈、烦恼最多、承受压力最大和逆反心理最强的阶段。由于高中生面临高考升学的压力、青春期的身心特点,学习负担重,睡眠时间不足,导致了很多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堪忧。因此,必须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上,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疏导。本文主要就消解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途径进行探讨,为消解高中生的心理问题提供一种可供借鉴的方法。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在学校倡导师生平等交流之风
在传统社会,无论官学还是私塾,老师地位至高无上,“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传统更是成为师生关系毫不夸张的表述。到现在很多老师还坚守着传统死板的师道尊严观,认为教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学生一定要唯师命是从;但是今天新一代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学生平等意识的觉醒,对自尊的维护特别敏感。这两种观念很容易产生冲突,导致老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紧张和疏远,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立起基于平等、尊重、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引导教师养成与学生平等交流的习惯,倡导师生平等交流之风,乃是消解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美国心理学家危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察质,乃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引导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学会平等地与学生交流,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平等对话可以使人获得自尊和自信感,能够客观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也会因为情绪愉悦而产生愿意与对话方交流的欲望。更多的学生在这种与老师的平等文流中解开了心结,放下了心理包袱,其心理问题在老师的有效指引下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减轻学生因学习
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
目前还是以高考为指挥棒的教育学习状态,很多教师都采取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手段,使得学生感觉考试压力过大,精神长期紧张,从而产生考试焦虑的情况。过高的考试焦虑会引起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出现“舌尖现象”――思维紊乱、全身发抖等影响学生正常水平发挥,导致学生考不出理想的成绩,严重挫败学生的自信心,引发自卑,产生对学习的厌恶等心理问题。由此可见,不能忽视高中生学习压力对其心理健康所带来的影响。加强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减轻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对于改善和消除他们的心理问题有着重大的作用。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下列几个方面的好处:第一,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构建性的学习过程,要求学生尽可能摆脱对他人的依赖,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高中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减轻其学习压力。第二,自主学习并非绝对独立地学习,还强调学生与教师沟通,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在互动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问题得到了及时的解决,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改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因学习压力产生的心理问题在同学之间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了释放、倾泻、解决,同时这对于缓解目前日益严重的学生人际交往困难和厌学等问题有很大的意义。第三,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获得了积极向上的心态,能够更好地经受住挫折,处理学习、生活上出现的各种问题。这也提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另一个角度去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做到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消除
学生心理问题中的死角
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子女进入青年初期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若父母都采取情感温暖的教育方式,会使得子女形成热情、自信、自尊、自强、独立、有毅力、情绪积极等人格特点,促进其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相反,则会使子女变得忧郁、敌对、偏执、不信任,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另外,父母中有一方存在着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倾向的,就需要另一方做好相关的调节和均衡控制,以免使孩子产生心理障碍。综上所述,有了心理健康的父母,才有心理健康的孩子。作为父母,要积极引导他们,不断克服困难,解除心理矛盾,战胜自我,走向成熟。父母双方要有意识的结合和使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这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也对预防青年期发生的心理疾病有一定积极作用。
四、利用社会实践培养高中生心理健康观,建立
高中生劳动实践范文2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劳动技能;职业体验
一、研究背景
中学生处于职业生涯的成长和探索时期,是职业生涯形成的关键时期。在高中进行生涯教育能直接帮助学生填报高考志愿,为选高校、选专业做好科学系统性评估,为升入大学确定大学学习方向做好准备,为高中毕业后不能直接升入大学的高中毕业后就业的学生提供所需准备性条件和相关劳动技能。高中阶段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光,进入高中后学生对文理倾向的选择犹豫不决,对自身性格特点及适合的专业不了解,高考时盲目报考所学专业,导致大学中学生申请转专业屡见不鲜,或者造成许多学生厌学、就业未果。我国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的缺失难辞其咎,但是目前我国高中职业指导工作开展范围非常狭小,主要集中在上海、广州、北京等大城市的部分普通高中,且多是出于课题研究的需要,绝大部分高中还没有职业生涯规划课,也没有配备持有职业指导师资格证的教师进行专门指导。基于以上原因和我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经验,我进行了高中学生生涯规划内容及途径的研究。
二、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规划在高中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自我探索
高中生的自我探索具体分为四个方面:兴趣和爱好、能力、气质和性格、价值观。
(1)兴趣和爱好的自我探索最简单的问题就是回答“最喜欢什么,最喜欢做什么”。
(2)能力的自我探索是知道自己“目前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哪些方面存在优点,哪些方面存在缺点”。
(3)高中生阶段是价值观形成和完善的重要时期,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决定着对工作价值的认识和工作选择的种类。高中生需要认真思考的是“我希望通过职业获得什么”。
2.环境探索
环境探索是探索外在的工作世界,包括行业的特性、所需的能力、就业渠道、工作内容、工作发展前景、行业的薪资待遇等。高中生的环境探索主要是通过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以及自身主动的信息收集来对职业环境进行认识的。
三、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
1.利用地方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
从普通高中学生的特点来看,开设职业指导课可以在普通高中各年级开展,但必须以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为指导,同时密切结合普通高中教育的实际,科学、系统地开展对普通高中学生进行专业选择和未来社会角色定位的引导,通过职业生涯教育,使学生充分地认识自己和了解职业,明确学习目标与职业目标,能够顺利地完成探索阶段的发展任务。
2.职业规划咨询
学校鼓励心理教师考取职业指导师资格,利用团体的职业咨询和个别的职业咨询两种方式进行生涯规划的辅导。团体咨询时,咨询人员必须搜集与工作有关的信息,来协助学生作出一些重要的决策,并通过团体咨询的过程激励学生职业决策的动机,使高中生能够主动开始探索自己的生涯。个别咨询应帮助指出学生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给他们分析各行各业的特点和要求以及考入高校所需的条件,帮助他们把握好机遇。
3.利用社会实践让学生获得职业体验
学校可以利用周围及外部的资源,与社区、用人单位等建立良好的关系,将这些单位作为学生参观和实习的基地,利用寒暑假时间安排学生到相关机构见习。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访谈、实习等活动方式,了解某些单位或某些工作场所的情况,加强社会实践。
4.建立职业生涯辅导相关网站,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成丹.高中阶段职业规划教育问题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
高中生劳动实践范文3
【关键词】理财观念 高中生 理财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生活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大部分的高中生手中都会有较多的零用钱。因为不同的生活水平、不同的消费水平,思想观念也不尽相同,因此理财观不尽相同,在理财的时候出现多样化的理财方式。那么如何培B高中生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提高高中生的理财的能力,就成为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高中生理财意识的现状
(一)理财意识和观念在不断的加强
近年来,高中生理财的意识和观念在逐步的加强,几乎每个高中生手中都会有很多的零花钱,因此怎样可以将零花钱进行有效的管理成为高中生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很多高中生已经可以理解父母挣钱的不易,可以体会父母挣钱的辛苦,因此在拿到零花钱后往往会留出一部分攒起来。还有很多同学因为学习紧张,没有时间管理自己的零花钱,就会让父母来管理自己的零花钱,将钱存到个人的账户中去。很多的高中生都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实现零用钱的有效管理。高中生的理财观念和理财意识在不断的加强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
(二)对理财的认识更加深入
随着高中生理财观念的不断强化,高中生对理财的认识也更加深入。很多的高中生在日常的生活消费中,都开始注重合理性消费,注重消费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大部分的同学都开始充分的认识到了合理理财的重要性。而且很多的高中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还会关注股票和投资方面的信息和知识。这都充分的表明了高中生对理财的认识不断的在深入,同时也体现了很多同学具有很强的经济头脑,这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的促进他们未来的发展和成长。
(三)理财的方式呈现多样化
由于高中生家庭生活水平不一样,消费水平不一样,思想方式、态度和价值观等等都不相同,因此导致每个学生的理财方式都不一样。高中生在理财方面呈现出现多样化的理财方式,同时也体现出了高中生对理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表现出了他们具有灵活的经济头脑。高中生会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比如,有的学生会将自己的零花钱存到银行的个人账户中,有的会让自己的父母来帮自己管理,有的会让父母帮自己进行理财等等。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们不同的理财方式,导致高中生的理财呈现出多样化的方式。
二、如何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
(一)对高中生进行理财的教育
教育不单单是一种说教,应该在生活中引导学生在体验和管理金钱方面进行实践。这种方式既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规划梦想和管理人生,还能让学生学会体谅父母挣钱的不容易和辛苦,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建立起责任感。例如,教师和家长可以带孩子多参加一些类似于“一元钱生存挑战”的活动,让孩子体会父母赚钱的辛苦和不易。
(二)加强理财的意识,强化理财的观念
高中生,已经是成年人,每个高中生父母都会给孩子很多的零用钱。因此加强高中生的理财意识,强化高中生的理财观念,让高中生学会将自己的钱财进行有效的管理是家长和高中教师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让孩子养成平时记账的习惯,给孩子建立一个单独的账本,用于记录给钱的人的名字和金额,以此来增强孩子的感恩意识。同时要详细的记录每笔钱的去向,即每笔钱都花在了什么地方,按月进行总结或者按季度进行总结或者一年一总结,对这些记录进行分析,归纳哪些花销是不必要的,哪些花销是必须的,慢慢的让孩子养成对钱财合理规划的意识和思维。
(三)教育学生养成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习惯
要引导高中生在个人消费时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量入为出,让自己的消费标准和家庭情况相适应。要根据个人的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选择理性的消费,不盲目的追求奢侈消费,减少攀比心理所造成的不必要的花费。同时要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明确哪些东西是必须要买的哪些是不必须要买的,以此实现对自己零用钱的合理规划,以实现有效的理财。
(四)教师、家长合力给高中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理财的氛围
由于我们还处在高中阶段,认知水平受限,阅历水平有限,社会经验也有限,因此需要教师和家长合力给我们营造一个学习理财的氛围。
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政治老师可以在政治教学的课堂上开展积极的沟通活动,让学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向教师提问自己在理财方面不懂的地方,教师对如何形成好的理财观念和意识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指导,以促进学生加深对理财的认识。
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父母就理财观念和方式多和孩子进行沟通,孩子要多向父母请教理财的经验,同时父母可以将自己的家庭财产管理的方式介绍给孩子,让孩子可以根据家长的经验对自己零用钱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理财观的意义
合理、健康、文明的消费习惯和理财观念,可以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又关系到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关系到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需要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以促进其可以有效的对自己的零用钱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四、结束语
高中生不但要掌握好基础的课堂知识,还要掌握另外一项基本能力就是正确的理财,学会正确的理财可以有效的促进自己未来的发展。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高中生手中零用钱越来越多,高中生的理财观念也在不断的加强。由于每个人生活环境的不同,使高中生的理财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因此,要培养正确的理财意识和理财观念,学校和家庭要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理财的氛围。同时学生要与家长和教师多进行沟通交流,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学会合理的理财,不断的提升自己理财的能力,为以后自己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生劳动实践范文4
关键词:生物 高中 改革 课程 教学
自2002年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已经有7年的时间,我们理解和传承着教育理念,也在反思和实践这些理念。回过头来,为了更好地领会新课改的精神,促进课堂教学新局面的更好形成,在这对新课改的实施进行几点反思。
1、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社会日益旱现出“学习化”社会的特征。学习化社会强调,人的生活过程就是一个学习与发展的过程,社会是人学习的基本背景,社会中普遍存在着人的学习资源。
(1)在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中,突出创新,注豆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成为各国普遍的改革目标。
(2)要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基础教育应克服仅仅关注知识结果获得的功利主义教育观,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重新建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2、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对高中教育的新要求
(1)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客观存在地要求普通高教育关注每位学生的终身发展的需要,激发每位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具有基本的职业意识、创业意识以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2)作为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应该满足现代高中生的全面素质发展的需要,如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道德水平、身心健康状况、终身学习的能力、人生规划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个性发展等方面。
(3)教育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仅仅是针对少部分学生而是惠及每个学生。学生的发展的差异性决定了教育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是教育的一个难题,也是教育的基本原则。
3、旧课程标准中的中学生生物学教学目的和任务
3.1掌握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反观旧课程标准,中学生物基础知识可以分为两类
3 1.1重点知识
是指那些在生物科学中占有最为重要的地位,又是学生迸一步学习、工作和生活所必需的知识。
3.1.2必需知识
是指那些虽然不是本门学科知识中的主干,但仍然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那些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2培养学生的能力
3.2.l必须树立正确对待学生的教学思想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主人,既是教育的客体,更是教育的主休。要从思想上承认这个现实,下决心改变那种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要提倡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己学习和自己钻研问题,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3.2.2要鼓励和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特别是允许他们发表和老师不同的见解,使学生有“求异”精神。
3.2.3要了解在生物教育中培养能力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l)要用正确的观点去统率教材。
(2)要使学生了解学生了解生物学研究的层次,并且了解教材的层次,使做到的思维的脉络清哳。
3.3进行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3.3.l爱国主义教育
(1)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和生物科学家在生物科学史上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使学生了解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增进他们对祖国自然的深厚情感和高度的责任感。
(3)通过对我国生物学家的热爱科学、热爱祖国事迹的介绍,使学生学习老一辈生物学家的高尚情操。
3.3.2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l)使学生认识生命的物质性。
(2)普遍联系的观点。
(3)变化发展的观点。
(4)矛盾统一的观点。
3.4进行卫生健康教育
我们注意到,在旧课程标准中,政治化与口号化的东西还是比较多,强调的是一种老师说,学生必须听的教学理念。并且,对于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做了区分,分为重点知识、必需和一般知识。
4、高中新课程标准的研制标准
4.1高中生物新课程中的目的和任务
高中生物课程的任务是既要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并为他们选择今后的职业方向和学习方向提供帮助。从着眼于生物学工作者的培养,到面向全体高中生物的生物科学素养提升,这一变化不是意味着降低了高中生物教学的要求和质量,而是要使高中生物学教育得到全面加强,当全体高中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提高以后,就扩大了优秀生物学人才产生的土壤。
4.2高中生物课程的结构
(1)高中课程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组成,高中生物科目的内容包括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共6个模块,必修模块有“生物L分子与细胞”、“生物2遗传与进化”、“生物3稳态与环境”;选修模块有“选修L生物技术实践”、“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2)高中生物课程采取了必修、选修模块式的结构,这使得新的生物课程在结构和内容上都有了很大变化,在学时数不变的情况下,必修内容的主题略有减少,3个必修模块突出了尘物学的核心基础,又注重反映生物学迅速发展的领域,力图能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
(3)在必修的基础上,选修内容从科学、技术、社会的层面展开,构成三个模块,以加深学生对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拓宽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强课程内容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力求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使课程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4.3高中生物课程的地位
高中生物课程是高中科学领域中的一个科目,在必修部分的要求方面,它同该学习领域中的另外在3个科目一样,都是6学分,108个学时。这使得高中科学课程中的理、化、生、地处于同等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陈皓兮.中学生物学教学法酗[M].北京:北京 师范大掌出版社,1987: 44- 45 50,53- 56 60- 65, 68 70- 72.
[2]苏伶俐.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6 17, 20 23 70, 72, 73- 74
[3]汪忠.生物新课程教学论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 03 4卜43.
高中生劳动实践范文5
关键词:高中生物;模拟性实验;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115-01
引言:生物实验教学是高中生学习生物知识的主要方法,实验研究主要包括了分子生物学,化学生物,结构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组织学等等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生物知识。而模拟性实验教学是在教学改革的条件下提出来的,模拟性实验教学打破了以往生物实验教学的常规和局限性,开放了教学空间,不仅节约了课程资源,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实验的可控性,在模拟性实验教学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了学生的思维,由此可见,模拟性实验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正确的教学理念。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在我国的当代的社会发展中,生物技术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运用和发展,很多企业的发展也需要生物实验的原则和方法来支撑。在新课改中,生物实验的原则也被编进了教程,以实验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由此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使课堂的氛围更加融洽,同时把新课改的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到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去。根据社会的需求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希望将来能够成为栋梁之材。教师也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创新,改变以往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多钻研生物实验技术及研究理论,把模拟性实验教学方法应用到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去,把每一节课程都精心全面的设计,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其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二、模拟性实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模拟性实验教学中,让学生成为某一课题的提出者,设计者,实施者以及完成者,真正置学生于学习的主动地位,掌握主导性,真正对学习的知识及技能加以实际的运用,这探究的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究体验的机会
实验中的探究性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其中,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够发现问题,提出质疑,以此激发学生们乐于探究,勤于动脑,探索新知的欲望。教师为学生们构建的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激励学生们自己去发现新问题,自己通过实验研究获得答案,通过对信息的采集及实践的验证,学生们也从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养成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由此可见,丰富的理论知识固然重要,还需要有切实的实践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水平,革新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理念。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
在探究性实验学习中大多以小组的形式来展开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探究,充分展现了团队合作精神。问题的解决虽以自我研究为主,但也少不了互帮互助,师生间的交流,学生间的交流以及各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明确的分工避免了一人承担可能带来的不周详的实验结果,减轻了个人的负担,同时又能够高效的完成整个实验探究。在实验探究中获得的成果是大家智慧的结晶,由此可见,要想让实验的结果有质的飞跃,就需要个人将分内的工作做好,做好量的积累。在另一方面,由于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因而也显得更为珍贵,记忆更加深刻,无形中也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懂得分享交流实验的果实,并在以后的实验课程中继续发扬这种精神。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探究性教学中,发现和提出是学习的开端,所有的活动都围绕着问题去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擦亮双眼,从寻常事物中发现不寻常之处,从看似完善的问题中再发现细小的问题,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这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摆脱了以往有问题只依靠教师解答的状况,教师在这里只是担当引导和鼓励的角色,帮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搜集分析资料,从而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这样的探究过程才显得更有价值和意义。生物也是一项贴近生活的学科,通过对学生探究解决身边小事的引导,也可以帮助学生以积累的经验解决其它生活中的问题。
4、使学生具有科学的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心,使命感
高中生是国家培养的新一批的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除了知识的教授,更重要的是培养高中生积极进取的思想,敢于担当的责任心。在模拟性实验教学的应用中,学生们深深体会到了探究成果得来的艰辛,同时也学到了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的道理,也懂得了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积极进取,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争做国家的栋梁之材。
三、结论
模拟性实验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具有生物教学实验中里程碑的意义,其不仅是教育上的进步,理念上的创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有了前所未有的改观,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是培养了品格及动手能力,为国家储备了更多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 陶铜筑.国外研究型学习的开展情况[J].生物学教学,2003,28(5):37-39
高中生劳动实践范文6
一、日常规谋求一日发展,成就八种习惯。
1.参与一次家务劳动:每天在家里帮助家长做一次家务,并填写在家务劳动反馈本中。
2.撰写一条人生寄语:以班级为单位,学生人人轮流写当日寄语,然后抽出一条写在黑板的左边(格言、警句等)。
3.总结一天成长经历:每天在《我的进步足迹》上反思自己一天的经历,总结成功经验,审视自我不足。
4.展示一回军人的威武:每天在大课间期间对学生进行军姿训练,以展示当代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5.装饰一个最佳形象:仪容仪表总体要求整洁、大方、得体,符合中学生身份。
6.维护一份课间宁静:(1)下课后及时整理好上节课的学习用品,并准备好下节课的学习用品;(2)迅速做好生活上的准备;(3)上厕所不奔跑,要守秩序、讲文明;(4)教室内、楼道内不大声喧哗、追逐打闹;(5)不做过分剧烈的活动;(6)要求教室里轻轻走、走廊上慢慢走、上下楼梯靠右走。
7.化解一起矛盾纠纷:正确处理和帮助他人有效解决心理挫折,并将解决的过程记录下来,以此在积累自我处事经验、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强化自我的心理成熟。
8.解读一种文明现象:(1)语言谈吐上要讲究礼貌待人;(2)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3)起坐要端庄稳重,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4)要保持安静和卫生;(5)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6)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7)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
二、周常规强化五个尊重,修炼五种品行。
1.尊重国旗,严肃自己的升旗意识。每周一以班级为单位轮流负责升旗仪式,各班要选择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升旗手,并需将主升旗手的事迹撰写成书面材料上交学生处,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或印刷成资料分发各班学习。
2.尊重成长,品味青春在成长中的意义。各班每双周(星期四)上一次德育活动课,按照《崇德教育手册》、《励志教育手册》、《生命成长教育手册》等三本德育校本教材分模块设计编排。
3.尊重健康,提升健体有益完善生命的理念。分学年每周(星期二――星期五)安排体活课,同时强化课间操和体育课,不走过场,不图形式,不走花架子,使学生的强身健体真正在训练中落到实处。
4.尊重成果,树立珍惜他人劳动的理念。提倡每人每周为他人、为集体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班长需将事迹记录在《班级好人好事记录簿》、《班级文化建设参与簿》中,树立珍惜他人劳动的意识。
5.尊重制度,强化约束对生活群体利益的维护。(1)活动育人:开展文体艺活动、重大节日活动、系列专题主题教育活动;(2)阵地育人:通过黑板报、升旗仪式、监督岗、校本德育教材、校外德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培养他们的好习惯;(3)让学生学习、牢记《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和《鸡西市第一中学学生管理手册》,并以此规范自己的日常言行。
三、月常规立足实践探究,提升综合素质。
1.目标领航:用《生命成长教育手册》德育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丰厚的人生基础。
2.分段构建:高一年级以“认识自我”为主题,分为“认识自我、提升自我”两个核心基点,致力于培养合格的高中生;高二年级以“丰富心灵”为主题,分“丰富自我、完善自我”两个核心基点,致力于培养成熟的高中生;高三年级以“规划未来”为主题,分为“发展自我、超越自我”两个核心基点,致力于培养优秀的高中毕业生。
3.主题推进:一月,刻苦奋斗、诚信教育月;二月,传统文化教育;三月,法制教育宣传月;四月,青春话题月及外语节;五月,特长展示月;六月,目标实现月;七月,家庭教育及亲子活动月;八月,社会实践月;九月,常规教育月;十月,爱祖国、理想教育月;十一月,科技与健身月;十二月,艺术教育展示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