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能源市场调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能源市场调研范文1
关键词:新能源;资金投入
一、新能源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工具也从人力更换为机动的。石油,汽油,煤炭等能源日渐稀少,而我们的世界也一点一点被蚕食。新能源的交通工具被科研人员提上了日程,并步入了平民百姓的视线。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于21世纪初开始。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研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十一五”以来,我国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形成了完整的新能源汽车研发、示范布局。
2008年1-12月新能源汽车乘用车的增长较快,1-12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17%,商用车的新能源车同比下滑17%。2008年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
所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还不够完善,包括下面的问题。
(一)资金、人才均有较大缺口
资金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仍处于初级研发阶段,要实现产业化,资金缺口较大。一方面,大量资金投入需要在基础技术研究、关键部件和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方面。另一方面,充电站、加氢站的广泛建设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第三,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发展离不开大量的示范推广工作,这些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人才方面:在新能源汽车的基础研究、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研发方面,科技人才尚有巨大缺口。另外,产业管理人员的空缺出现在新能源汽车示范工作上。
(二)技术难度和实现低成本的矛盾
研究发现,混合动力汽车燃油效率很高。不过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系统太过复杂;二是如果实现复杂系统的动力装置,成本非常高。如果不这样,将技术标准降低的话,能提高的效率空间较小,利润较少,形成能效、技术难度和实现低成本之间的矛盾。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新能源汽车其他领域中,如燃料电池汽车已具备很好的能量转化效率,但是目前也不能大量生产。
(三)市场宣传力度还不够
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新事物,想要生命力强大,就需要大众形成消费心理。目前,我国做了新能源汽车的宣传工作,但是,并未出现成型的社会潮流。普通民众还没有一个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新能源汽车宣传普及工作还有待加强。
三、新能源产业发展对策
(一)政府和企业加大资金投入
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涉及到前期市场调研、研究开发、新能源安全测试等多个环节。只有大笔资金投入才能运行下去,企业在这方面加大投资力度,才能保持企业强大持续发展动力。同时,形成国内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以免在技术上落后于人。争取有世界性的创新,形成中国自己的特色。
(二)逐步建立起清洁能源供应体系
稳定的能源供应来源能让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长期、持续和稳定。国家和企业要开始建立起清洁能源供应体系。这样可为产业的健康发展准备能量供应来源并为企业的发展拓宽商业领域。
(三)加强国际间合作
一个国家很难把整个产业发展好,这样我们就要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参加世界范围内产业的分工,让自身风险减小。
(四)政府的政策支持和鼓励分区化
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生产企业和消费群体两个利益体。目前,国家对于分散个体很少有资助和补贴。但是,从市场稳定需求来说,老百姓才是根本。所以,应该将政府的支持与鼓励分为两部分,企业一部分,消费群体一部分。分别给这两部分一定的资助和补贴,让消费热情和生产热情更稳定,让产业良性发展。
结束语:新能源汽车产品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对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提高我国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从创新、生产、销售渠道、消费者市场体系。充分我们认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便于我们在节能及新能源汽车产品研制过程中,系统思考我们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发展目标、政策体系、技术体系、创新环境及服务体系方面存在的距离,也便于厘清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功能,进而改变和提高我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化汽车产业布局中的地位,这也是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基本内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标和政策体系是联系在一起的。政府应该推出有利的措施,促进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发展;实施积极的财政补贴政策,促进新能源轿车消费市场的发展。在当今全世界都倡导低碳经济的时代,新能源轿车消费市场也将会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推动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勇.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对汽车市场的影响[J]. 汽车维修. 2010(07)
新能源市场调研范文2
专注燃气,将专业优势做大做强
多年来恒通客车始终坚持将燃气客车“做大做专”的理念,先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率先成立了全国唯一、亚洲最大天然气/新能源客车研究所和省级技术中心,深入改进研发LPG、CNG、LNG、气/电混合动力等燃气客车。目前公司的产品系列不断完善,从单一的公交领域延伸到新能源、城际、社区公交等。据恒通客车总经理郑先国透露:“恒通的产品定位坚持在燃气车领域,即便是混合动力的研发,也立足在气电混合。在当前的恒通产品序列中,90%以上依然是燃气客车。”同时,恒通客车还积极与国内外众多汽车高等院校、燃气科研机构、零部件供应商结成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加强对天然气客车核心技术的攻克和掌握,提高天然气客车研发实力和产品品质。
为了实现产品制造专业化,恒通客车于2007年投入3亿资金在渝北空港开发区建成年产10000台的恒通客车工业园,2008年元月正式开始投产。新厂拥有1条机械化程度极高的冲压生产线,2条焊装生产线、1条涂装生产线,2条总装线,1条燃气系统装配线,1条客车检测线,成为国内目前最大、装备最先进的客车生产企业之一。
精品造车,将燃气品质做精做细
恒通客车始终坚持质量高于一切的生产经营宗旨,将品质提升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经过不懈地努力,恒通燃气客车产品在动力性、安全性、节能性和排放等方面走在了行业的前面,并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在燃气客车技术上,简单地说,恒通的优势就是,与同类产品相比,恒通产品会比竞品的百公里气耗低2方左右!”这是用户对恒通产品的评价。
对于运输企业来讲,节能就是意味着多赚钱,长期下来利润可观。恒通为客户算过一笔帐:一辆燃气客车每天节省200元,一年下来就是7万多元,这个数字对运输企业来讲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收入。采用恒通专利的CNG系统,按每辆11米燃油城市客车每天行驶300公里计算,需消耗柴油120升,每月出勤26天,每月需消耗柴油3.12千升。按恒通11米客车8000辆计,每年节省299500千升柴油,相当于小型国家一年的燃油消耗量。
客户导向,将细分市场做深做广
新能源市场调研范文3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3)06-0053-03
近年来,在国际、国内日渐复杂严峻的经济金融环境下,鄂尔多斯地区由于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民间借贷资金断链、房地产泡沫破裂、煤炭价格下跌等因素,本地区经济下行风险较为突出。企业销售收入及经营效益普遍下滑,企业债务危机不断蔓延,民间融资和关联担保风险进一步向银行体系渗透,欺诈及恶意不还贷款等各类不诚信行为突出,社会信用体系及金融生态环境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如何避免呆账、坏账,确保银行资金安全;如何结合鄂尔多斯地区的经济特点,参与、协调、促进地区经济增长,都是银行信贷经营者需要重点思考分析的战略性问题。
一、鄂尔多斯地区信贷现状
近几年,鄂尔多斯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地区生产总值迅速增长,增速放缓的趋势(图1)。
与此相应的是鄂尔多斯地区银行资产规模逐年增长与增长率趋于平缓的趋势。以工行鄂尔多斯分行为例,近5年资产增长情况如图2所示:
以上两图显示:银行信贷与地方经济发展存在一定正相关关系。
在我国,银行信贷投向一直以来都较集中于传统行业及垄断性行业。鄂尔多斯地区也不例外。鄂尔多斯作为矿产资源城市,以煤炭为代表的支柱产业是本地区经济的基础和载体,大量资金流入煤炭及相关行业、企业,且其相当部分贷款是中长期贷款。而传统农牧业、第三产业的企业一般为民营企业。规模小,收益低,融资难。随着当前民间借贷、民间融资困难的加剧,更加阻碍了传统农牧业和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优质企业“去银行化”趋势越发明显
鄂尔多斯地区信贷投向集中于煤炭行业优秀企业。鄂尔多斯地区商业银行众多,为争取向优质企业投贷,容易采取压低贷款利率、放松贷款条件等方法来争取客户。但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大形势的变化,优质企业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多样,为追逐更低融资成本。地区已有不少企业通过设立集团财务公司、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保险资金债权投资计划等方式进行融资,并置换之前的高成本银行贷款。就全国来讲,2013年1-4月企业债券净融资1900亿元,同比多增1013亿元,增长114.2%,但实体经济却表现平平,各项指标均低于市场预期,这即是金融脱媒的主要表现,也对银行传统信贷业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中小企业融资两头难
中小企业融资两头难是指:一是取得银行贷款难,二是民间融资难。
银行为确保资产质量,降低风险,往往在信贷准人、客户准入、贷后管理等方面制订了严格的进入条件与适当退出条件。目前,鄂尔多斯地区中小企业由于发展时间短,底蕴不足,在财务制度、内部控制等方面存在不足。此种情况下,真正需要银行贷款企业,多是财务制度不够健全、内控制度不够完善的企业。银行信贷资源质量下降,各家银行在贷款投放方面较为谨慎,中小企业取得银行贷款难度加大。
鄂尔多斯经历了近两年的民间借贷风暴后,地区诚信体系遭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民间借贷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二、鄂尔多斯地区银行信贷风险分析
(一)信贷集中易引发信贷风险积聚
目前,鄂尔多斯地区的贷款集中于少数行业和企业,相当于把所有鸡蛋放于一个篮子中,银行的运营易被少数行业和企业所左右,势必增加整个银行业的风险积聚。同时,由于各家银行白热化竞争,争相对少数企业进行信贷投放,这些少数的行业和企业可能拥有超出日常经营所需的资金。这种情况下,企业集团化,多元化经营趋势意愿强烈。剩余资金可能被投入到其它实业或者证券市场中。而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无法实施有效监管,造成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积聚。
(二)银行间过度竞争易导致信贷风险加剧
我国商业银行间产品的同质化比较严重,同业竞争异常激烈。近年来,鄂尔多斯地区入驻银行较多,以煤炭为主的准格尔旗薛家弯镇为例,其金融机构达到11家,且有不少二级分行建制。由于各家银行的贷款注意力集中于少数行业、企业及项目,形成大量资金追逐少数行业、企业和项目的现象,竞争相当激烈,易发生压低贷款利率、放松贷款条件等一些恶意竞争现象,这样不仅会导致商业银行平均利润的下降,也因放松了对风险的防范而导致各家银行抵御风险能力的下降。
(三)银行资产受累于地区民间融资引发风险
鄂尔多斯地区民间借贷一度十分活跃,近两年呈集中暴发态势。企业参与民间借贷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本身在银行贷款,同时在民间融资:二是利用银行贷款进行民间放贷。高利率民间借贷一旦资金链断裂,则易引发传导性风险,银行贷款必然受到影响。由于银行与民间借贷个体灵活性差异、信息不对称等条件的制约,法院在处置民间借贷案件时,倾向于保护弱者权益,高估企业抵押给银行的资产,使银行资产遭受进一步损失,
三、鄂尔多斯地区银行信贷风险控制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合理的信贷投资结构、严格的风险控制是提高银行价值的根本保证。信贷风险控制作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方式大致可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外汇风险、购买力风险、内部风险、政策风险六种风险。其中。信用风险分为两类情况:一是存款者挤兑而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可以支付;二是贷款逾期不能归还,导致银行资产损失。鄂尔多斯地区经济,现阶段总体稳定,银行风险主要以信用风险中的贷款逾期不能归还情况为主,因此,在控制信贷风险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大做强支柱行业,防控支柱行业信贷风险
一个地区的支柱行业向来是商业银行信贷倾斜的重点,鄂尔多斯地区的支柱行业包括煤炭工业、纺织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化、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蒸气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燃气生产和供应业行业。可以说,全市工业经济乃至全市整体经济发展都主要依赖于上述行业的强势拉动。
对于这些支柱行业中的企业,银行在决定信贷投向的取舍中,不仅需考虑行业现状、企业经营现状,更要思考判断行业、企业的未来发展态势,加大市场调研分析力度,实时调整信贷策略,积极优化信贷结构,提高其风险识别能力。一是关注宏观经济形势,防范、化解行业波动和政策变化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二是及时准确掌握贷款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最大限度地降低信贷风险。以煤炭行业为例,经历2001年之后的10年黄金期、2012年产能过剩、煤炭价格下跌后,煤炭企业应对煤炭在发电领域的稳定作用有充分的认识,根据汛期、季节(风能、太阳能发电)等特点,适当控制煤炭产量,防止产能过剩。伴随着地区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企业对煤炭产能的调控能力大大加强,地区企业应在良好沟通的基础上,很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此举不仅有利于企业经营,也从根本上保护了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
(二)提升改造传统行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鄂尔多斯地区的传统农牧业经济已有一定的基础,本地区的肉乳类加工、粮食蔬菜加工、绒毛皮加工等加工企业已初具规模。而第三产业发展则相对滞后。总体规模偏小,吸纳劳动就业的能力弱,与城市化水平关联度较低。第二产业独大的局面仍未从根本上改变。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本地区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已为第三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服务产品市场需求的空间广阔,第三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如康巴什新区根据国家及内蒙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等政策规定,成立了“康巴什新区扶持第三产业发展推进中心”,制订了《康巴什新区扶持第三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及奖励办法》。从“武钢养猪”,榆林煤老板向下游经销商营销等事件,我们应认识到引导本地区优质煤炭企业由跨国投资、收购资源的意愿转向投资带动本地区一、三产业发展方面,如设立养殖基地等。通过行业信贷限额及行业倾斜,引导、支持企业向第一、三产业投资。
现阶段,农林牧及第三产业内的企业一般为民营企业、小企业,虽然目前行业内已有一些优秀的企业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但与大型支柱行业企业相比,差距明显,融资难是行业内的普遍存在问题。换个角度,这些企业相对于银行而言,属于弱势企业,银行可有较高的议价能力,可带来较高的收益。银行可在做好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从中选择行业实力较强、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企业,给予适当的信贷支持和信贷额度倾斜。扩展银行客户集群,改善单一的盈利模式,促进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拉升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由于农牧林等生产周期长、收益慢,银行贷款的高利率也会对其造成一定压力,制约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可以尝试推出银行投资中小企业私募债等举措,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三)拓宽银行信贷投向渠道,关注新能源行业
针对鄂尔多斯地区特点,可适当加大对新能源行业(如风能、太阳能)的关注,将银行信贷资源向新能源行业倾斜。既可支持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又可优化银行自身的信贷结构。同时,可以解决地区能源利用结构单一和环境脆弱的问题,拓宽银行信贷资金使用渠道,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不过新能源产业利用成本却高于传统能源,不同企业的赢利能力差异性也较大。对于新能源企业及项目,应充分征求行业专家意见,从技术原理、经济可行性、市场动向等多角度作充分的论证,科学地评估项目投资回报率。银行需要关注资金在新能源企业与传统煤炭行业间信贷资金的比例关系。
(四)依据银行信贷结构,完善信贷市场退出机制
新能源市场调研范文4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素质技能;课程体系
中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解决车用能源问题和履行“低碳”政策的新途径,也是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将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清洁能源汽车,未来十年仅中央财政就投入上千亿元用来支持以纯电动车、混合动力汽车为代表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推广。因此,新能源汽车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将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将迫在眉睫,所以建立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也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必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行业特征、产业结构、职业要求,根据行业发展进行专业定位,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懂科学、会技能、有素养、善交际”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就业时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车生产及维修服务企业,从事混合动力汽车、电瓶车、燃料电池车、氢动力汽车、太阳能电动汽车的生产、制造、工艺加工及经营管理等工作,也可以从事新能源动力汽车售后服务工作。因此,对于本专业人才培养,应加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拓宽专业知识面,强化实践锻炼,提升操作能力,力争使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成为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素质+技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要求、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需求以及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构建以新能源汽车技术行业发展要求为导向,以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素质+技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通过深入企业与人才市场调研,根据企业“订单”的需求确立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我校借鉴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结合能力培养的特点,以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最终形成企业认可的能够与企业生产一线工作情景相适应的人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具体的培养体系如下图所示。“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核心能力及拓展能力,重点建设学习领域平台、校内实训平台和校外顶岗平台,最终使学生具备四种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创造能力、社会能力),以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和社会要求。
在重视技能培养的同时,尤为重视加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从学生进入校园开始到毕业,利用多种方式倡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主管理,教师每堂课的教学任务涵盖素质教育的内容,充分利用过程性课程的实施,形成教育的特色。同时,丰富教育手段,拓展教育空间,积极为学生搭建展示个性和才能的平台,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弘扬人性化教育的本质。
三、以职业岗位工作能力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求,课程开发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工作过程需要选择学习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企业(行业)要求和职业资格为标准,真实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为依据,构建以职业岗位工作能力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目标,实践教学贯穿教学全过程,涵盖职业岗位的全部基本技能。专业核心课程用单元式、模块化、实例型教学方案,讲练结合、工学交替,形成“理实一体化”的新型课程结构。
专业课程体系的组建按照“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基本技能,安排如两课、体育、计算机应用、机械识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发动机构造等课程;第二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安排新能源汽车结构原理与维修、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器、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等课程,特别加入与合作企业对应的定向技术培训;第三步培养学生岗位工作能力,安排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答辩等。我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与职业能力分析如上表所示。
四、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高职人才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以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因此,高职教育具有其特殊性。高职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有异于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兴才.汽车维修专业对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应对措施[J].江苏教育,2012(09).
[2]曹晓娟.新能源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学园,2014(09):18―19.
[3]胡新林,刘苏兵.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铜仁学院学报,2013,15(04):140―143.
[4]张 湃,刘康声.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意义及实践[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6): 31―32.
新能源市场调研范文5
“汽车已进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时代”“互联网、新能源将把汽车行业引入一条全新的S曲线”……在日前召开的以“大变革:重构产业体系”为主题的第六届全球汽车论坛上,“互联网+”、工业4.0、智能制造成为众多嘉宾发言的主题。
然而,在论坛私下交流环节,企业家、专家却又都流露出对拥抱互联网的诸多困惑:“很多企业还处在2.0阶段,何来4.0”“拥抱互联网是好事,可投资回报率是多少”“智能制造是大企业该考虑的事儿,中小企业最大的现实是生存”“拥抱互联网究竟该从哪儿入手”……
“互联网+”对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大道理已经讲过很多。用企业的切身感受来说,就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消费者的要求提高了,市场由蓝海变成红海了,规模扩张的老路不好走了,传统技术升级的空间不大了,靠常规管理降本增效的余地也变小了……总之一句话,企业不再像前些年那样容易赚钱了。不只汽车产业,当前,中国传统制造业大体都处在了急需跨越S曲线的阶段。“互联网+”带来的产品智能化、个性化、用户体验极致化,恰恰能给企业增加新卖点,提高品牌附加值,还能带来巨大的增值服务空间,甚至引发商业模式变革。这无疑是传统产业浴火重生的绝佳机会。
也许有人会说,拥抱互联网、工业4.0太过“高大上”,离普通企业有些远。其实,“互联网+”离企业一点都不远。因为,它给传统制造业带来的改变,绝不只是智能制造,它涵盖了从消费者调研、产品定义、研发、供应链协同、制造、物流、市场推广、销售,到后市场的全产业链。对于中小制造企业而言,一步实现智能化生产投资大、见效慢,可能并不现实。但是,流程控制、成本管理、精益生产、质量把控、精准营销、优质服务,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必须练就的内功。而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改造传统管理模式,让其效率更高、消耗更少,企业不论规模大小都应该做,也必须做。如今,借助众筹平台推介新品、通过电商平台扩大销路等,许多中小企业已在尝试,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新能源市场调研范文6
作为电子工业发展基础的电子器件,已经历了三个巨大变革时代:1. 电子管时代1905~1947(42年);2. 晶体管时代1947~1958(11年);3. 集成电路时代1958~?(到2014年已有56年)。
电子管的发明拉开了电子时代的序幕,为当时蓬勃发展的无线电报事业提供了核心器件,在它存在的40多年的时间里,推动了收音机、电视机、雷达、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美国是电子工业发展的代表,1920年即开始广播,也是30年代最早开始电视广播的国家之一,最先研制成功了脉冲雷达和电子管计算机,美国电子工业产值从有统计的1927年的2亿美元发展到1947年的36.6亿美元,增长了18倍。
1947年美国贝尔研究所的肖克利、布拉顿和巴丁发明了晶体管,解决了电子管在体积、功耗、寿命等方面的局限性,进入了电子器件的固体时代,耐冲击,耐震动,体积小,仅是相应电子管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可靠性提高百倍,可以设计出小型、复杂、可靠的电路,对军事、航空、航天及计算机的发展起到了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晶体管时代时间很短,仅有11年,可说是个过渡期,它吹响了集成电路发明的号角。1958~1959年间德州仪器和仙童公司便发明了集成电路,人类进入了集成电路时代,以迄于今。
集成电路将晶体管和电阻、电容集成在一块硅片上,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单片功能电路,所谓“立锥之地布千军”,获得了飞速的发展,集成度日益提高,从小规模集成电路不断向着中规模(MSI)、大规模(LSI)、超大规模(VLSI)、特大规模(ULSI)、极大规模(GLSI)迈进,现在一块芯片上已可集成几十亿(14~35亿)个晶体管,一个针尖上可容纳3000万个晶体管。集成电路更具面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和可靠性高、成本低等优点,便于进行大规模生产,应用遍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与晶体管不可同日而语。
人们通常把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笼统地称为半导体器件,半导体器件是20世纪的最重要的发明,是一、二百年间才能见到一次的发明。半导体器件是所有电子设备的心脏,它改变了人类社会,从“钢铁时代”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半导体是工业的“石油”,农业的“稻米”,“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石”。它变革了人类国民经济、军事战争、人民生活甚至文明文化等各个方面,以前说“钢铁即国家”,而今是“电子(半导体)即国家”,出现了“电子立国”之说,一个国家的进退兴亡全在半导体此举!
市场发展
半导体市场之初发展极为迅速,据有关资料报导,1960年世界半导体市场不过8.5亿美元,到1995的35年间,平均以每年约16%的速度增长,基本上直线上升到1550亿美元。此后,半导体市场方才出现起伏不定的状况,据市场调研公司IC Insights 2010年的一个报告显示,1995~2010年15年间的年均增长率放缓到4.7%,其间1996年、1998年都是负增长,特别是2001年在上年大幅上场37%、突破2000亿美元达到2190亿美元后骤降32%,降至1490亿美元,2008~2009年又相继下行,2010年又逆风飞扬30%,首破3000亿美元达3100亿美元(图1)。
据WSTS报告,2011年世界半导体市场微增0.4%,2012年略减2.7%,计2916亿美元,2013年据SIA今年2月最新报告,超出WSTS去年6月预测的2.1%达到4.8%,再次跨越3000亿美元,达3056亿美元。著名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和IHS去年底曾分别预测2013年世界半导体市场成长5.2%和4.9%。增长的原因简而言之,即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对存储器(包括DRAM和NAND)的殷切需求,促使存储器价格成倍翻高,营收大增,分别飚升了35%和28%,据说若无此两大产品的惊人业绩,半导体产品市场或许就是零增长。
附带说一句,近年因世界宏观经济及各行各业发展的不确定性,难于预测,修修改改已习以为常。SIA并预测2014年世界半导体市场将增长8%,为几年来所少见,同时SIA还援引WSTS的报告称,2014年将略增4%,2015年续增3.5%,达3280亿美元。总之,我们看到自2013年起世界半导体市场将维持增长的势头。
展望未来发展,市场调研公司IC Insights 去年9月发表报告称,随着欧洲经济缓慢地改善及世界经济也在逐渐好转,世界半导体产业前景有望。尽管半导体业将受到技术的多方面严峻挑战,但该公司总裁Bill McClean说:“总的看来,半导体产业未来10年的成长趋势可望提升。”(表1)世界1997~2012年15年间每块集成电路的平均售价从2.12美元下落到1.34美元,影响到同期世界半导体市场从1277亿美元仅成长到254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4.7%。未来受世界GDP增长的带动,预计2015年和2016年世界半导体市场将分别成长11%和13%,2017年则将步入衰退。综观2012年到2022年的10年间,集成电路的平均售价将有所反弹,从1.34美元上升到1.48美元,而同期世界半导体市场则从2548亿美元成长到503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7%,优于上15年间的4.7%。预测终究是预测,姑妄言之,到时将由事实最后来说明。
根据上述数据推算,世界半导体市场规模发展到1000亿美元大约用了34年,从1000亿美(1994年)元成长到2000亿美元(2000年)仅用了6年时间,成长到3000亿美元(2010年)用了10年时间,而预计到2022年可成长到5000亿美元,即是在12年时间内增长了2000亿美元,果若如此,那是速度可观,前景可待。
日本媒体资深记者,现日本产业时代公司社长泉谷涉2013年初撰文说,现在许多人认为半导体业未来前景将遭遇红灯,近7、8年间起伏不定,半导体市场发展到了25万亿日元。但他同时指出,从晶体管诞生而开始的半导体历史,总是开拓新应用领域的核心,它是新产业革命的“核弹头”,其今后的作用地位也不会变更。泉谷涉并预测到2030年,世界半导体市场将从25万亿日元成长到40万亿日元,大致算来18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2.6%,速度虽不算快,但总是在成长,笔者倒是认同的。
产品应用
1955年日本引进美国贝尔研究所发明的晶体管,实现了规模生产,开始生产晶体管收音机;1958年IBM开发成功晶体管计算机;1961年日本推出晶体管电视机和计算器;1962年美国德州仪器等公司率先投产IC(集成电路);1967年日本上市IC 计算器,拉动了IC的大量应用;1970年美国IBM发表了LSI 370系列大型计算机;1971年美国英特尔公司开发出微处理器,具有革命性意义,被称为“生命之石”;美国苹果公司1977年推出了Apple电脑,PC时代曙光乍现,颇获好评;1981年IBM推出IBM-PC,PC从此尽显风流,应用日益广泛,得到了极大的普及,成为半导体业的增长引擎。据市场调研公司IHS iSuppli 2012年报告,世界IC四大应用产品依次为PC,手机,平板电脑和液晶电视,约占IT市场的90%。
世界IT市场的主力产品―PC经过30多年的发展失去从容,步入衰微,世界PC出货量于2011登顶约近4亿台,2012~2013年两年接连下滑,已仅为3亿台多一点,原先PC曾独占半导体应用的35%,如今急速凋落对半导体影响很大,进入了后PC时代。继而力挺IT领域的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爆发增长,世界智能手机出货量2012年即达6.5亿部,2013年激增至9.5亿台,有说最多可达15亿部的,也有说2~3年内可望增长到20亿部,无论如何,它总有一个到头的日子。平板电脑发展近年同样迅速,据市场调研公司IDC称,2013年其出货量已超越笔记本电脑,达近2.2亿台,比上年增长5l%,但已落后于2012年的窜升87%,说明世界平板电脑市场发展也己趋缓,臻于成熟,今年或可首见发达国家如美国市场的出货量缩减的情况,世界又将迈入“后智能手机时代”!当前媒体热议的是可穿戴设备,其他还有所谓“脱IT产业”的医疗电子、新一代汽车、航空、机器人、绿色能源等将继续推动半导体业的发展。一般而言,“一门产业的寿命约为30年”,而半导体从大发展的上世纪70年代算起,已超过了40年,针对半导体微细化工艺进展的摩尔定律还没有走到尽头,美日市调公司或专家预测,世界半导体市场还有最后一、二十年的成长空间。对中国而言,发展半导体事业真的已到达了刻不容缓,时不我待,时不再来的关键时刻!
升火待发
总理在今年人大的政府报告中指出,要调整产业结构,扶持新兴产业,“设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在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大数据、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赶超先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首次把集成电路放在了明确领先的地位,各新兴产业相辅相成,半导体在其中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这合乎国民经济发展规律,定能促进经济不断发展,集成电路可期待矣!
日本网媒去年5月有篇报道说,日本半导体产值现为5.9万亿日元,在整体制造业中不过占2%,但它却具有不可或缺的战略意义,是占有日本出口总额10%供应链中的核心产品,有“小巨人”之美称。从世界来看,半导体市场约为30万亿日元,规模也不算大,约占世界电子工业产值153万亿日元的近20%,可影响至为巨大,它是所有产业的心脏和知识产权的载体,不仅电子产业,其他如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用设备等莫不对其有所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