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工作情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生管理工作情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生管理工作情况

学生管理工作情况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管理 新情况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17

目前,认清并解决大学生管理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成为了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1 大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

1.1 高等教育的扩招带来的新情况

高等教育扩招出现了很多偏科的学生,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也能达到当地分数线进入大学。而进入大学以后,这些偏科的学生往往就成为了学习困难群体。以笔者所接触到的学生为例,有一部分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仅是50―60分左右(满分150分),在大学四个学期的英语学习中,基本上都存在“挂科”现象。

1.2 “微网络”的普及产生的新情况

随着移动设备以及WIFI等微网络载体的发展,QQ、微信、微博、人人网等以其即时互动的特性,成为了大学生行为、信息和思想记录及表达的重要形式。据调查显示,97%的在校大学生开通了微博,并且使用手机(同时用电脑)登陆微博的学生高达92%[1]。另外“通过调查可发现,有58%的学生至少每两天登录一次人人网,超过61%的学生经常用手机浏览人人网。”[2]“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在1小时以内、1~2小时、2小时以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47.7%、24.4%、27.9%。”[3]而网络的匿名性与虚拟性,使学生中出现“双面人”的情况,在网络中抛弃道德的枷锁污言秽语,丢失了批判的标准和道德的底线。还有一些学生沉迷于“织微博”和“打口水仗”,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寥寥无几。与此同时,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存在着在信息的获取、新技术的使用等方面落后于学生的情况,对学生中的流行文化和流行语一知半解甚至不了解的现象,这导致教育内容不能贴近大学生的真实生活状况,从而引起学生的抵触甚至逆反。

1.3 90后大学生全面覆盖校园后出现的新情况

当前90后大学生已全面覆盖了大学校园,“他们属于‘独生子女新一代+全球化的一代+互联网童年’的一代。”[4]总体上来看,90后一代具备以下特点:物质富裕、视野开阔、信息多元、生活在网络和现实的双重世界中,过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如此鲜明的群体,给学生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1.4 学生就业指导需求的变化而伴随的新情况

1.4.1 大学生就业难带来的新情况

日益突出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给在校大学生特别是农村家庭的大学生、来自落后地区的大学生和学习困难、家庭生活困难的大学生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就业难使得他们对实现教育公平产生了怀疑,对未来失去信心,甚至引发悲观厌学情绪,更有甚者可能会产生抵触社会的情绪。

1.4.2 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带来的新情况

目前,学生们不仅仅满足于怎样选择自己的职业,他们更多的关注以后的职业发展方向以及该行业所具备的潜能。而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多数是由学生管理人员开设。这就要求学生管理人员不仅要对此课程设置了解透彻,还能够指导学生对自己的生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便帮助学生最大程度实现自身价值。

1.5 大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新情况

由于环境的改变、学习和就业的压力以及对集体生活的不适应等原因,从而使得一些同学心理不适应,引发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笔者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做咨询时,就接触到很多因为不适应集体生活、不知道该如何和宿舍同学相处的案例。

2 当前做好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针对当前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上述新情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管理,从而使得学生管理工作更加有效。

2.1 实行层次化管理

对于扩招带来的生源质量下降,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新情况,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可以借鉴教学过程中的分层教学方法,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进行管理,针对不同的层次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自律性相对较好、成绩相对较好的同学,可以放手任其自由发展,必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指导。对于自律性较弱、学习相对比较困难的学生要抓好纪律性教育,并及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任课老师沟通,确保任课老师在课堂上能够“照顾”到这类学生的听课效果;同时,还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心理教育,学业上的压力,往往会给他们带来各种各样的不适应,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充分注意到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变化,做好心理辅导,在安全的原则下,充分了解他们的困难,采取相应的办法,尽力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2.2 加强网络平台的建设和利用

根据现代大学生获取和传递信息的习惯方式以及他们更愿意在一个虚拟的空间内以陌生人的身份来表达自己,以获取外界的帮助的情况。学生管理工作者要牢牢把握网络管理的主动权,将网络融入和渗透到学生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如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主题教育网站,引导学生在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转换中,要坚守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同时,对于社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可以在校园网、微博、人人网、QQ等学生常用的网络方式中设立主题板块,让学生民主参与、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提醒,从而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地对待社会热点问题。

学生管理工作情况范文2

关键词: 新形势 民办高校 学生管理工作 创新思路

一、引言

学生管理工作是构成高校管理框架的重要环节,高校的主要工作是保证学生的在校的学习和生活行之有效。随着我国民办高校数量的不断增多,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一直是各民办高校中的头号难题,严重制约民办高校未来的发展。随着我国整体教育水平不断的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方式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人民的关注。

二、概述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民办高校学生自身的因素

我国的生活水平和经济结构越来越高,在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特点及学习生活理念都发生很大变化,有些变化让人感到高兴,但是有些变化让人恼火。

1.社会政治意识较为淡薄,理想信念较低。

从社会政治意识角度出发,相对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荣誉感和政治理念都比较淡薄;从道德价值观看,不少民办高校学生都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物质主义”,这种理念与我国的发展观背道而驰,让学生偏离正确的发展道路。道德理念正在从学生的思想中淡化,利益、欲望、物资等一些理念正在逐渐渗入高校学生的学生和生活当中。“利益与商品人格”的广泛出现,让学生缺乏应有诚信,从而导致民办高校中出现找人替课、抄袭作业、考试花钱请、用各种办法贿赂教师等现象。如果就连最基础的学习、测验都要花钱通过,那么学生的诚信又在哪儿呢?这种学生进入社会又能为社会作出怎样的贡献呢?

2.找不到学习方向。

民办高校中有不少学生找不到学习的方向,学习态度不严谨,缺乏科学的学习方式,对自己的要求不严格;在学习时自由散漫,缺乏基础的纪律性和主动性。高校学生的背景不同,有的学生家庭条件优越,于是该学生就不愁以后找不到工作;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常常出现考试挂科和补考的现象;有的学生无法正常毕业或者是中途辍学。少数家庭较困难的学生由于不能合理安排生活和学业或勤工俭学的原因,兼职时间和数量过多,学习效率较低,成绩往往不是很理想。

(二)民办高校学生的现状分析

1.学生的政思工作不能落实到实际当中。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学生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和人生观,促使学生全方面地发展,为社会输送具有高素质、高能力与高价值观的多元化人才。但是,从民办高校的实际工作情况看,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政治思想教育并没有合理开展,很大一部分只是存留在理论之上,即使在实际工作中有所落实,也得不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其政治思想教学效果不显著。

2.管理制度存在问题。

一些民办高校的管理制度不符合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理念,还处于传统的管理层次,跟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不能很好地衔接上,从而难以提高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效率。

三、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措施

(一)组建完善的学生管理队伍和构建激励机制

想要学生管理队伍持续稳定的开展工作,就必须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激励制度,主要使用精神奖励,辅用物质奖励。精神奖励是指,以学校领导为单位向全校师生公开表扬优秀的管理人员,从而达到精神上的奖励;物质奖励是指当优秀管理人员在进行职称评定、学术研究和管理工作方面给予相对应的薪资待遇。另外,学校单位应该明确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并且适当减轻政治思想工作人员其余的行政工作,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方式。民办高校在建校和治校的过程中,校内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完善,特别是在近几年内,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和适用面不断拓宽。除此之外,学校单位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管理队伍的未来发展,不单单对管理人员进行合适的岗位转型,还应该从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初级的学生管理人员升级成为专业的学生管理人员,例如: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讲师、创意发展指导员等各个方面的专业。

(二)增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力度

我国民办高校的建校时间通常不是很长,虽然有较强的资金力量,但是学校的文化氛围不是很浓厚,民办高校缺乏形象的高校标志和文化,文化上的缺失不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民办高校应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纳入校园核心工作体系。在创建校园文化时应该从高校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出发,结合时展中积极的理念和价值观,从而在学生内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三)努力探索民办高校教学机制之间的各种关系

国内一些民办高校的教学机制和层次关系都比较模糊,育人理念、学术层次、核心竞争力都不是很强,高校内部的管理不是很规范,从而导致学生的管理工作缺乏优化的机会。民办高校的管理人员始终应该将高校的教学质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作为民办高校工作的核心内容,将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作为学生工作的重点内容,并且学校中的各项内容都要围绕这几个点进行,同时全力服务于这个点的工作。

四、结语

民办高校是我国新兴崛起的一种教育力量,对社会、人民和传统教育机构的冲击体现在各个方面。虽然民办高校有众多优势,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急需解决。因此,我们应该从不同角度,采取不同方式,最大化地完善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并让管理工作得到应有的创新。

参考文献:

[1]丘有阳.关于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2(6).

学生管理工作情况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管理,实施,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学生管理工作也必须要深入研究现代化管理方式方法,以统揽全局的观念开展多方面的管理工作内容,保证大学生管理工作能够与时俱进,在科学发展观和新时期思想工作理论的指引性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基于此,本文从服务大局,创新工作和彰显核心价值观念几个方面对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施策略进行了研究。

一、服务大局,开展就业管理

十精神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理论,要求任何工作都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去统筹全局,同时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思想工作要以服务大局为主,要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因此,大学生管理工作也应该有服务大局的意识,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工作人才就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因此应该以服务大局的眼光来开展相应的就业管理工作。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就业需求,可以通过走访、座谈等交流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每周召开大学生工作会,掌握大学生们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对了解到的信息要做好统计工作,保证大学生管理工作能够以此为依据。其次,要组织多元化的交流活动,例如:让优秀毕业生回校开展演讲活动,向在校学生传授确立人生目标,确立就业方向的思想,介绍学校专业是他们日后事业成功的基础和奠基石,介绍专业人士的成功事迹,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又如:可以请企业成功人士来校进行演讲,讲一讲自己的成功经历和学校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并为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奠定基础。当然,在开展就业思想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有服务大局的意识,考虑到目前专业发展的就业环境,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

二、创新工作,开展网络教育

十精神讲求创新思想,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讲话内容也提出要在宣传思想文化的过程中增强主动性,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来开展工作。因此,针对大学生的管理工作要努力开拓多方面的创新工作途径,而网络环境的创设就是目前创新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

首先,要健全校园网络管理。积极组织实施“绿色校园网络”计划,努力把高校校园网络建设成为系统安全、制度完备、管理规范、内容丰富、信息健康的“绿色网络”。

其次,要建立网络沟通平台。教师要建立网络沟通平台,通过网络微薄、微信等途径了解班级学生、本专业学生的思想动态,以此作为管理工作的开展的主要依据。同时,网络也是纠正学生思想的主要工具,网络不良信息对大学生思想态度的影响是巨大的,反之利用网络纠正不良思想也是更为快捷的,大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要积极投身网络环境之中,选择说服能力强,有知识,善于运用网络技术的人才,将其培养成为网络体系中的领导型发言人,利用这部分教育工作者的网络优势去影响学生,倡导主旋律的网络舆论,建立协调有力、规范有序、科学有效的舆论调控体系。

三、彰显价值,开展德育管理

十精神提出要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建设和谐社会,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也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因此在大学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彰显核心价值,开展必要的德育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好班风、校风建设。辅导员要进行大量的深入细致地工作,正确的引导学生,使学生树立一身正气。利用集体活动、班队会、班级干部的指引榜样作用来抓好班风,营造班级良好的“小气候”。而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要重视校风建设,依靠传统的校风内容要求学生自我进步。其次,要推动价值观建设。目前,大学生功利心私心极重,主要是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为了更好地纠正这种现象,管理工作还是要从解决思想问题入手,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更多地走出校门,走向社会,通过社会实践或者“三下乡”等类似活动参与一些群体性活动,通过活动培养良好的社会风尚。另外,德育管理工作要结合学科教育,利用哲学课堂,进一步挖掘、整理、阐释经典价值理论,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和高校学生思想实际,创造性的发展和运用价值理论。

综上所述,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施要紧靠时代步伐,以先进思想理论为武装,保证在核心价值观念体系下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学生管理工作情况范文4

一、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形式

校企合作教育指高职院校与企业双方以生存和发展的共同目的为基础,以人才、技术、效益为结合点,利用高职院校和企业各自的环境与资源,以培养适合社会、企业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办学形式。校企合作模式下主要有以下人才培养形式:1.订单式培养形式。学院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双方共同组织教学及考核学生,学生离校后直接到该企业就业。2.分段制教育的人才培养形式。学院与相关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学院负责理论课的教学,企业负责实训课的教学,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3.与社会培训机构合作的人才培养形式。使学生毕业后既能获得大专毕业证,又能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以上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形式,较好的满足了企业及学生的需求。

二、校企合作下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

高职院校无论是采取何种具体的人才培养形式,都会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必然会给学生管理工作造成困难。具体来说,有以下方面:

(一)管理对象的不在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学生会在较长的时间里进入到企业顶岗实习。因此,学生做为管理对象已不在学校当下的视野之内。由于学生的不在场,造成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分离。学生进入到企业后,离开了学校的视线。当学生离校来到企业后,学校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及思想动态。这时,如果学生不愿遵守企业的劳动纪律,无法达到企业的顶岗实习要求,就会妨碍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对学生以后的就业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如何在学生不在场的状态下,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这的确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难点。

(二)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有的学生进入企业后,对自已的专业理论知识及相关技能缺乏自信,无法顺利从学生转变到企业员工。但是,用人单位需要学生尽快进入到工作角色,并且对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有明确的岗位要求。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不清晰性与企业对学生从事岗位要求的明确性,成为了一对矛盾。这一矛盾引起的根源,来自于学生在顶岗实习之前,没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入职心理准备。如何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来鼓励学生积极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也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三)诚信意识淡薄。学校和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合作一旦展开,校企双方就要承担各自的责任、义务。因此,学生在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书时,也要讲诚信,并为自己的行为担负应有的责任。但现实情况是,一些学生进入企业后,认为实际工作条件、待遇等方面与自已的期望有差距,出现毁约现象。这造成了用人单位对学校的不满,为校企合作增添了不和谐因素。这反映了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的随意性较大,学生思想不够稳定,也反映了部分学生缺乏诚信。因此,在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之前,就应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诚信意识。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随着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学校传统的管理理念及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因此,需要在已有的学生管理工作基础上,增加新的方式及内容。

(一)搭建信息沟通平台。虽然学生来到企业后离开了学校的视野,但做为管理者我们必须要能随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当学生进入企业后,我们必须要以现代科技成果为媒介实现与学生的交流。我们要学习最新的网络,通信等知识,充分利用网络,手机,QQ等方式,实现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在企业的工作,生活情况。同时对情绪有波动的学生通过网络聊天、视频等方式,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及相关指导。要让学生觉得自已虽然不在学校,也能感到老师时刻就在他身边,心理有困惑时,一样可以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

(二)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管理。由于学生没有充分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导致不能尽快的适应企业岗位要求。学校应系统的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并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正确规划职业生涯。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不断学习来适应所从事职业的变化,实现自身的职业目标。其次,要引导学生确立务实的职业岗位定位。进入企业工作后,有的学生对所从事的岗位期望值过高,认为自已学非所用,没有现实自身的价值。学校应结合当前大学生就业情况,帮助学生树立岗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的思想。再次,要引导学生立足岗位,争做岗位能手的责任意识,要求学生在企业勤练岗位技能,短时间内达到用人单位的岗位技能要求。

学生管理工作情况范文5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当中出现法律风险既会让学生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又会严重损害高校的社会形象,给高校带来经济损失,影响高校的长远发展,不论是对学生来说,还是对高校来说都是完全无益的,为此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当中,必须要加强对法律风险的控制。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首先简单分析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然后主要就如何控制这些法律风险提出了部分探讨性意见,以期能有效保障高校学生合法权益,促进高校长远、和谐发展。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法律风险;控制

一、高校和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高校是我国的主要高等教育机构,它担负着为社会输送高等人才、保护高等人才的重要责任。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由于管理方式的相对落后,法律思想的相对不足,在当前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当中,极易出现法律风险,这一方面会使学生的合法权益遭到侵犯,另一方面还会给高校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为此探讨与实践如何有效控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法律风险,就具有重要的作用意义。

那么在实际的学生管理工作当中,高校和学生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法律关系呢?第一,高校作为组织和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事业单位法人,大学生作为有完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双方都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所以其之间存在一种民事法律关系;第二,学校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拥有招生、学籍管理、教学组织、颁发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奖惩等权力,具有行政权力的基本特征,所以高校与学生之间又存在一种行政法律关系;第三,高校有权利对学生进行课程安排、成绩评定、宿舍管理、校园安全管理等,这是国家所赋予的一种特别权力,所以高校和学生之间还存在一种特别权力关系。基于高校和学生之间的这些法律关系,在学生管理工作当中,必须要依法处理、控制好各种管理措施,以防止法律风险发生。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

(一)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

学生到高校就读,本身就依法享有最基本的受教育权,这些合法权益主要包括对学校教育事务的建议权、名誉权、学位权以及考试权和听课权等等,在任何的情况下,只要是非法定程序,不论是学校的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能剥夺学生的这些权益,在学生管理工作当中,只要干预了学生行使这些自身具有的合法权益,就都会出现法律风险。

(二)侵犯学生的公正评价权

在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当中,明确规定了教师与学校应当公平、公正且客观的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品德素质以及学业成绩。但是在实际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当中,不少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都难以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客观的评价学生,在评价结果当中或多或少的都会掺杂一些个人情感,这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极为不公平,可能影响学生评先选优、入党甚至是就业,这给学生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三)侵犯学生的人身权

人身权即非财产权利,这项权利虽然不直接具有财产的内容,但是它却与主体人身不可分离,其具体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信用权等等。从现实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情况来看,不少学校都并未为学生提供有效的人身权保护,甚至是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例如学校公开学生的个人信息损害了学生的隐私权,从不少新闻中爆出的大学生跳楼、军训猝死等事件中,也可以看出高校对学生人身权的不重视,不论学校在这些事件当中有没有直接的关系,都非常容易出现法律风险[1]。

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法律风险控制

(一)树立、巩固法治治校精神

高校在学生管理中,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管理,在保证大学生履行法定义务的同时,注重依法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高校管理者必须树立法治精神,创造体现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高校应针对全体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编制年度普法规划,做好普法宣传,组织全院师生学习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定期举办法制讲座。通过教育,使管理者知道自己的职权范围,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让学生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知道什么是服从管理,什么是合法权益,使他们知道维权但又不盲目维权[2]。

(二)完善学生管理制度

制度是高校学生管理最基础的依据,所以高校必须要从依法治校的最基本角度出发,健全、完善学生管理制度,确保所有的学生管理措施都符合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与约束,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因为学校的管理措施而受到损害,避免学生和高校之间发生摩擦,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谐有序推进。除了要保证学生管理制度完全合乎法律规定与约束之外,同时还要确保制度的可操作性,要能够在学校管理工作当中发挥出高效率、高质量的作用,不能只是一纸空谈,否则学生管理制度的价值与意义就会完全丧失,这反而可能会引起更多的法律风险。

(三)建立正当的管理程序

依法治校要求高校建立正当的管理程序。在对涉及学生利益的学位授予、违规处分等事项进行处理时,高校要按照公开的规则和标准进行,要充分听取相关人的意见,允许学生为自己辩护。处理决定要以书面形式作出,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告知并送达学生本人,否则处理决定不能生效。在送达时要同时告知救济的途径[3]。

(四)完善校内学生权利救济制度

完善校内学生权利救济制度,是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重要措施,而且这能够有效避免高校学生管理法律风险发生。完善校内学生权利救济制度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建立大学生维权代表组织。目前不少高校尝试成立以“维护大学生权益”的学生维权社团,及时收集学生意见,构建学生与学校沟通、交流的平台,在教育行政部门和司法介入之前负责调节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纠纷,有效地维护了学生的合法权益。这种维权组织值得推广;第二,建立健全校内学生申诉制度。高校应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研究制定相应的学生申诉管理办法,成立相应的申诉机构,规范学生的申诉程序,保证每一个学生申诉的案件都能得到及时处理;第三,建立校内仲裁委员会。学校应设立校内仲裁委员会,邀请有关法律专家、学者以及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为仲裁员,共同研究处理学生与学校之间发生的纠纷,以避免诉讼的发生[4]。

(五)完善教育行政复议制度

为了使学生的个人意愿得到表达,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高校应当完善教育行政复议制度,让对处理决定有异议的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且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知情权、告知权、申辩权、权,让学生对管理工作中的一切事务都有清楚的了解,并且能够在必要的时候有效行使相关权利,保护自身合法利益。

四、结语

在我国法律思想越来越完善、法治意识越来越健全的情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当中的诸多法律问题也开始暴露了出来,其具体表现为在不同程度上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使学生失去了合法权益保障。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下,高校应当牢固树立依法治校思想,在学生管理工作当中采取合乎法律的管理措施,防止出现法律风险,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实现自身的长远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进.高校教育法律责任的认定与风险防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5:165.

[2]丛扬,谢芳.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法律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15:230.

[3]林春树.构建高校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14,04:87-94.

学生管理工作情况范文6

关键词:信息时代 中职教学管理 现状 改进策略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大部分中职院校都建立了校园网,构建了网络教学管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管理水平。目前在中职教学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予以深入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改进对策,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全面展开,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

一、信息时代中职教学管理现状

1.学分制实施不到位,学生管理不规范

在大学教学中,普遍实施学分制,而在中职教学中,因为师生双向选择、实习设备、教师、师资力量等因素无法满足学分制实施需求,推行难度较大。学分制的实质就是在学生完成一门课程学习之后,得到相应的学分,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教师、专业等,对某门课程不感兴趣的时候,可以选修感兴趣的课程,在完成课程学习之后,得到学分,完成学业。如果这学期没有达到目标,可以下学期继续,两年内修不完的,可以工作之后继续修,指导修完为止,才可以算是真正毕业。现阶段,大部分院校学生成绩管理存在着不规范的情况,导致“赝品”中职生非常多,并且呈现恶性发展,严重影响了中职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施。

2.管理方法与手段不当

在中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缺乏系统化、信息化的管理体系,导致教学管理工作不科学、不规范,存在着很多的缺陷与不足。比如,某位同学在甲校上学期间,严重违反校规校纪,受到了纪律处分,被迫转到乙校。在乙校接收该同学的时候,本着给学生再次机会的原则,没有予以记录;一些学生在中职三年,转校很多次,最后也获得了毕业证。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转校的时候,没有思想方面的记录,也没有学分记录,为学生提供了很多退让。此类管理缺陷与不足,经常被某些学生利用,甚至效仿,导致中职教学管理混乱。

二、信息时代中职教学管理的改进策略

1.坚持以生为本,突出人性化管理

首先,信息时代的教学管理工作必须考虑学生的需求。学生需求不仅是对学校管理与教学的需求,也包括对就业的需求。为此,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在构建教学管理体系的时候,需要囊括学生学习成绩信息管理,重视学生选课情况,让其明确自身的学习成绩,知道选课学分,避免出现学生盲目选课或者延迟选课的情况,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在教学管理体系中,还要构建就业指导平台,让学生对就业形势、方向等进行了解,进而调整自身学习计划与目标,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其次,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为教学服务。教学内容涉及比较广,如科研活动、教学活动等,在信息时代中,必须努力构建一个信息共享平台,摆脱以往教师教学“闭门造车”的现象,充分展示教师教学成果,为教师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在交流过程中,激发教师的灵感,不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最后,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时候,必须秉持“方便、准确、快捷”的原则,为师生提供便利。在信息时代,教学管理工作的特点就是方便、直接、全面,为此,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构建网络化的管理系统,规定教师与学生的登录账号,登录系统之后,获取相应的信息,积极参与教学管理工作,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提高中职办校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强化教学管理共享网络的构建

在构建教学管理网络的时候,必须具备以下功能:一是,能够协同办公,这样就可以在院校中形成一个有效的沟通网络,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全面展开;二是,具有领导功能,其可以让院校领导不再每天奔波于听课,了解师生情况,领导只需要通过网络,就可以全面了解院校工作情况及师生教课与学习的情况,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可以为领导决策提供有效依据。在构建教学管理共享网络的时候,主要包括四个层面:数据层、业务层、网络层、用户层。首先,数据层,主要就是储存数据,充当一个资料库。在此资料库中,主要包括学生档案、学生成绩等,领导与教师要向了解学生的情况,就可以进入这个资料库。同时,也包括一些教学资源,以供教师下载使用。其次,业务层,主要就是为教务管理提供便利,保证教务工作的有序完成。在此层面中,主要包括教务信息、各项政策颁布、展示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等。再次,网络层,主要就是在利用现有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的情况下,完成教务网络化管理的主要层面,其可以即时院校信息,让学生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并且予以相关反馈。最后,用户层,主要就是针对使用这一系统的用户,主要有领导、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以及想要了解学校情况的公众用户。在教学管理系统中,一定要广开门户,让社会大众可以了解院校信息,进而选择在此上学。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时代不断发展的形势下,中职教学管理工作应该更加多元化、更加全面、更加便捷,为此,可以结合中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构建一套完善的共享网络体系,明确教师、学生的发展情况,保证教务工作的全面落实,提高中职院校的竞争力与办学质量,进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学习。

参考文献:

[1]刘勇.学生管理要始终渗透一个“情”字[A].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