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市场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能源市场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能源市场分析

新能源市场分析范文1

关键词:新能源产业;低碳经济;技术创新;品牌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1)11-0088-03

新能源产业是常州市全力打造的五大振兴产业之一,近几年发展迅猛,初步形成了以太阳能光伏和光热综合应用为主导,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和生物燃料生产等协同并进的发展格局。但常州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的国内外竞争对手,如果常州市不能及时调整新能源产业发展对策,就会在此轮竞争中处于下风,错过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因此,常州市必须针对自身的优势与不足,统筹兼顾,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对策,扩大优势,缩小劣势,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常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一)常州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太阳能光伏产业是常州市发展最快、最有前景的产业之一,目前拥有规模以上的光伏企业30多家,2009年常州市光伏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产品涵盖高纯硅提炼、单晶硅拉棒、切片、电池片封装、组件、系统开发及安装、产品研发测试、光伏设备制造、LED应用等各个环节,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配套能力很强,并成立了天合光伏产业园和金坛光伏产业园等光伏产业集中区,常州已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光伏产业制造基地。

(二)常州市风能产业发展现状

常州拥有风电整机及零部件制造骨干企业近30家,2009年风能产业实现产值30亿元。风电产业已形成较为系统的风电设备产业链,产品涵盖风电整机及电机、大部件(轮毂、底座、轴承、齿轮箱、主轴、塔筒等)、叶片(含芯材、树脂等)等核心零部件。常州市风能产业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

(三)常州市核能装备产业发展现状

常州核电装备制造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东方机械公司、苏源电力装备公司、常州飞机制造厂等企业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参与了秦山核电站的开发建设和配套服务。目前全市共有30多家各类核能装备制造企业,涉及的产品主要有压力容器、电线电缆、阀门、水工机械、变压器、管道、大型吊具、压力泵、专用起重设备等。2009年核能装备企业总产值超过20亿元,成为常州市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常州市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

常州市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相对较晚,规模相对较小。产业链包括生物柴油的生产和垃圾、沼气、秸秆等生物质发电。卡特新能源、强林生物在生物柴油方面的产业化技术与规模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用地沟油及动植物油提炼的生物柴油已实现批量生产,利用炼油的尾料生产生物增塑剂、油等延伸产品,使企业达到零排放。生物能源公司、恒宁生物多年从事稻壳发电机的生产和改装,永康农牧沼气发电机组已建成并发电。

(五)常州市光热产业发展现状

常州太阳能光热企业起步较早,目前全市有近200家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产品涵盖太阳能热水器、集热器、热水管及热水系统等。产业基础比较坚实,常州已成为国内太阳能产业集聚度较高的城市之一。但与国内一些城市相比,常州光热产业缺乏龙头企业和知名度很高的品牌。

二、常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常常被用于制定发展战略和分析竞争对手情况。

(一)常州市新能源产业的优势

1.产业体系较为完整

常州基本拥有新能源产业的主要子行业,如太阳能光伏、风能、核能装备、生物质能、太阳能光热等,这些行业在中国新能源领域发展较早,有一定的生产经营与技术研发积累,产品销往国内外,涌现出了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产业规模逐渐扩大,产业链得到延伸。以太阳能光伏产业为例,常州既有单晶硅电池,又有非晶硅薄膜电池,既有电池生产企业,又有光伏设备制造企业。

2.龙头企业影响力逐渐扩大

常州新能源产业的一批龙头企业在全国的影响力正在扩大。天合光能全球市场占有率由2008年的3.3%猛增到2009年的6.5%,被评为"2009最具竞争力境外上市公司”。2010年9月亿晶光电被评为“中国新能源企业30强”,亚玛顿玻璃产品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60%。

3.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市场竞争的加剧,推动了常州新能源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截止2010年5月,卡特新能源已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研发的“废弃油脂生产环保生物增塑剂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废弃油脂生产环保生物柴油关键技术研究”科研成果,先后通过中国石化协会组织的专家鉴定,整体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

4.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

常州近年来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已建立了一大批有一定生产与研发能力的新能源企业。产业规模的日益扩大,有助于技术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企业问的协作,从而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以光伏产业为例,常州先后涌现出100多家光伏生产及配套企业,集聚了天合光能、亿晶光电、华盛天龙、美晶太阳能等一批涉及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龙头骨干企业。围绕龙头企业,还有一些配套加工能力强、规模较大的企业,如顺风光电、东君光能、中弘光伏、灵晶半导体、亚玛顿玻璃等。

(二)常州市新能源产业的劣势

1.大部分企业缺乏核心技术

虽然常州一些企业依靠研发掌握了许多新技术,但新能源产业的核心技术依然严重缺乏。以光伏产业为例,多晶硅提纯技术掌握在国外企业手里,常州企业基本上集中在太阳能电池板非关键部件的加工制造上,而这一环节技术含量最低、工艺最简单,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加工,附加值比较低。由于新能源技术水平整体偏低,零部件的质量以及运行可靠程度不高,新能源产业所涉及的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主要是从国外进口。

2.缺少知名品牌

常州新能源产业的特点是企业多、品牌多,但知名品牌少,特别是行业内排名前三位的业内公认的大品牌更少。常州市科技局2009年数据显示,天合光能在2007年全国可再生资源蓝天排行榜中列全国第二,亿晶光电电池片产量位列全国前十位,新誉风电位居全国同行业第四位,而其他企业的品牌排名相对靠后。在太阳能热水器领域,常州还没有进入全国前十名的品牌。

3.企业平均规模偏小

除了几家龙头企业外,常州新能源企业平均规模偏小。如果不计天合光能、亿晶光电,2009年规模以上的太阳能光伏企业的平均销售额在1-2亿元。常州市生物质能产业龙头企业卡特新能源2009年产值仅仅5000万元,其他的企业规模就更小。

(三)常州市新能源产业面临的机会

1.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将迅速放大世界新能源产业的市场规模

全球气候变化和化石能源的日趋枯竭,促使世界各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美国《2009年恢复与再投资法》规定将拨款约500亿美元用来开发绿色能源和提高能效,其中140亿美元用于可再生能源项目。欧盟宣布,2013年前将出资1050亿欧元支持“绿色经济”,发展新能源产业。世界各国将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未来几年,新能源产业市场会迅速变大。这些积极因素将帮助常州新能源企业扩大出口,提高产能,降低生产成本。

2.世界经济走出金融危机

在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经济刺激计划,携手应对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正在走出国际金融危机。2010年6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世界贸易组织联合的报告显示,2010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形势得到改善,预计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4.2%,全球商品贸易增长9.5%,外国直接投资将适度回升,发达国家失业率将下降。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将大大增加对新能源产品的市场需求,困扰新能源产业的产能过剩与市场需求不足的矛盾有望逐渐消除。

3.国家与常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我国对低碳经济一直非常关注,尤其是对新能源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继《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之后,《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也即将出台。在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中,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要达到15%。2009年《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出台,明确表示将对新能源产业进行着力培育发展,力争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4500亿元。常州把新能源产业作为五大振兴产业,力争到2011年,新能源产业产值突破700亿元。国家与常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常州新能源企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障。

(四)常州市新能源产业面临的潜在威胁

1.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

在国内外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新能源产业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新能源产业。2010年韩国三星电子公布了其在太阳能光伏领域的发展策略,其长远规划是在10年之内将太阳能电池产能扩充到数千兆瓦。TSMC购买从事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业务的美国Stion公司21%的股份,并从该公司获得CIGS工艺的授权。一些能源领域的巨头如BP、壳牌等企业也都进入新能源产业,国内石油、电力、煤炭等能源领域的国企也纷纷进军该领域。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增加,使常州新能源企业面对的是竞争日趋加剧的国内外市场,市场风险加大。

2.发达国家对核心技术的垄断

目前新能源领域的多数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风电领域主要由欧洲主导,而太阳能则是美国、日本、德国的企业掌控。欧美为了成为“下一个中东”,垄断性地掌握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并利用其技术优势垄断性地制定行业标准,以各种理由限制新能源技术的出口,从而使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新能源产业只能依附于欧美的先进技术。在核能、海洋能等方面,欧美不仅对中国设置了多重障碍,而且在中国研发这类技术时,还往往以国家安全等为借口,制约中国发展。发达国家对核心技术的垄断不利于常州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引进和研发,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后劲。

3.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

近年来,发达国家经常无端指责中国对新能源产业采取不正当的扶持政策,并威胁对中国新能源产品出口实施贸易保护措施。2010年9月9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向美国贸易代表署提交长达5800页的申诉书,指控中国的土地、低息贷款和财政补贴措施威胁美国的清洁能源产业。德国太阳能生产商conergy公司欲联合其他同行,向德国政府和欧委会申请对中国产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反倾销调查。

三、常州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对策

常州市新能源产业要想实现弯道超越,得到非常规发展,就要做到知己知彼,强化优势,克服劣势,善抓机遇,应对威胁。

(一)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

常州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瓶颈是缺乏核心技术,所以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在走自主创新之路的同时,要积极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与创新。加大与跨国公司、国内大型骨干企业、上下游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以充分利用其技术和人才优势,弥补自身的薄弱环节。利用外部的风险投资,形成技术创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共享技术创新成果与风险,从而在总体上增强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

(二)实施品牌战略

品牌和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知识产权,常州新能源企业在一手开发核心技术的同时,要实施品牌战略,通过几年的运营,培育一批国内名牌,几个国际知名品牌。实施品牌战略要有好的品牌定位,通过产品的质量、品牌策划和战略规划来提升品牌形象。从抓龙头企业入手,整合品牌,做大名牌。

(三)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常州当务之急是重点扶持一批有实力或潜力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形成重点龙头企业带动,中小龙头企业、配套企业竞相发展的充满活力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新格局。龙头企业要进行体制创新,调整优化企业股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提升经营管理水平。鼓励和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龙头企业,以资本运营和品牌管理为纽带,开展跨区域、跨所有制的联合与合作,通过收购、兼并、租赁、控股和承包等方式进行资产重组,组建现代企业集团。

(四)积极开拓新能源产品市场

常州新能源企业要继续扩大产品外销,在出口中应避免过于依赖价格竞争,以免遭受国外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要避免市场开拓过程中的单打独斗,尽可能开展市场营销合作,利用已经形成的销售网络,发挥各自优势,实行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积极举办各类新能源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发挥展览平台促销作用。加强新能源产品促销工作,召开产销对接和产品推介会。

(五)进一步加大与优化新能源产业的扶持政策

常州市要加大财政政策扶持力度,在预算中安排更多的财政资金,补助、奖励常州市新能源优秀企业,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能。要大力减轻常州市新能源企业的税负,降低新能源产品的价格,提高市场份额,扩大产量,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六)改善融资环境

利用国家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机遇,积极帮助常州新能源企业争取国家和省级更多的项目资金投入,帮助条件成熟的龙头企业发行股票,上市融资,争取发行中长期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开发设计新能源产业信托基金。搭建银企对接合作平台,主动向金融机构推荐重点发展的新能源产业项目,促进金融机构对新能源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资金的长效机制,鼓励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积极开展对新能源企业的融资担保。大力发展常州本地的风险投资公司,引导外地风险投资公司投资于常州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市场分析范文2

关键词:Tesla;新能源汽车;影响与对策

一、引言

当今世界汽车行业正经历着由新能源技术带来的巨大产业变革,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十分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引导下,发展迅速。Tesla作为电动汽车的代表,今年开始进入我国市场,这势必会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造成影响。

二、有利方面

(一)对电动汽车产业

第一,提高市场对电动汽车的认可度。Tesla在美国取得的成功提高了市场对电动汽车安全性、便捷性的认可,从而对我国汽车企业形成有利影响。

第二,加快充电站等配套设施建设。Tesla的免费充电网络计划,将直接推动我国配套充电系统的进步。

第三,有助于全产业链发展,降低生产成本。Tesla公开部分专利有助于电动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并且通过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及竞争促进了从电池研发到整车生产的全产业链共同发展。

(二)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

第一,增强市场竞争,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陈出新与车企的优胜劣汰。

第二,刺激政府加大对本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支持。例如,受Tesla进入中国市场影响,2014年2月8日,国家发改委等单位联合《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将原定的新能源汽车购车补助标准2014年和2015年相比2013年降低10%和20%,调整为分别降低5%和10%,以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

第三,刺激企业增加对新能源汽车研发的投资,从而加快技术进步。

第四,提高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关注度,为新能源汽车培养潜在客户。

三、不利方面

第一,我国车企的市场份额变小。Tesla迅速抢占高端市场,并获得市场认可,使我国车企进入受阻;宝马、丰田等车企受Tesla影响都加快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投产,将进一步抢占我国车企的市场份额。

第二,造成充电站等基础设施资源占用较大,本土企业难以扩张。现有充电站保有量以及在建量不能满足电动汽车的迅猛发展。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2.59万辆,同比增长2.8倍。然而,充电站建设却受到各利益方影响处于相对停滞状态。

第三,不利于非电动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与发展。Tesla带来的基础设施进步、市场关注及政策支持,不但使得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电动汽车,而且促使各车企集中资源发展电动汽车,从而影响非电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四、对策分析

我国企业应当充分利用Tesla带来的有利影响,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同时,针对Tesla带来的不利影响,应从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一)开发新能源汽车的传统车企

第一,研发策略。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力度。在提高电动汽车技术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努力研发氢燃料、甲醚燃料等新能源汽车,开拓新市场。

第二,市场进入策略。首先,先从中高档电动汽车进入市场,再逐步将产品线向下延伸。这样有助于树立品牌形象以及回避生产成本高在低端市场难获利的问题。其次,以混合动力车为切入点,逐步过渡到纯电动汽车。在充分利用有限的充电桩资源的同时,打消消费者对于充电便利性的顾虑。再次,优先抢占客车、公交车市场,再向家庭用车过度。先占据政府及大企业采购市场,待普通消费者打消对安全性、便利性的顾虑后,再加大力度进军家庭用纯电动车市场。最后,抢占细分子市场。例如,在汽车种类上,Tesla选择豪华跑车、SUV等车型进入市场,我国企业优先抢占大客车、商务车等子市场;在价位上,Tesla选择进入中高端市场,我国车企率先抢占中低端市场;在地区细分上,Tesla优先选择一线城市开设体验店,我国车企就可以借助原有渠道优势在一、二线城市同时布局销售网络。

第三,品牌策略。注重产品特色,打造差异化竞争策略。努力做到使设计精良、安全可靠、性能卓越等品牌特点被消费者所认可的同时拥有与众不同的产品特色。

(二)非汽车行业公司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策略

第一,创新驱动发展。注重产品差异化、特色化,最好有颠覆式的技术创新或者运营模式创新,以一种全新的理念进入市场。例如,在技术创新方面,开发更加经济更加便捷的清洁能源汽车;在运营模式创新方面,借助租赁公司做好消费体验的同时利用长期租赁形式销售,根据偏好私人订制汽车等。

第二,借助互联网思维。利用网络及新媒体的作用迅速提高知名度,借助名人效应、事件营销等方式赋予产品更多的独特内涵。

(三)政府方面

第一,在现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依靠政策、舆论等手段引导国内企业在加快电动汽车研发生产的同时进行混合动力、清洁燃料等新能源汽车的研发。

第二,规范快速充电站、智能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相统一。推进社区充电桩与家庭用电网络融合,实现充电的便利性。

第三,鼓励进行太阳能充电站与清洁燃料补给站建设。

第四,利用差异化补贴政策引导企业及个人购买国有品牌新能源汽车。我国现行的补贴政策仅区分汽车生产地是在国内还是国外,而不是根据国有品牌还是外资品牌来区分。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细化补贴政策,使国有品牌、合资品牌、外资品牌的补贴标准不同,来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世宪,刘坚.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科技投资,2014(4).

[2] 装备工业司.新能源汽车产量快速增长[DB/OL]..2014-08-12.

新能源市场分析范文3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逐渐进入常态化,其以低碳经济环保等特点受到极大的推崇。然而如何有效扩大市场需求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和政府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对扩大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进一步扩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有效市场需求。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扩大;对策建议

一、引言

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是推动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汽车产业由大到强跨越发展的关键。对于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来说,发展新能源汽车也是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过去,在很多情况下讨论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主要问题时,都强调提升汽车自身的稳定性、节能型、安全性。但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逐渐成熟,其市场推广和销量却存在较大的问题,这在很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如何扩大需求、增加销量,促进发展,就是本文要研讨的主要内容。

二、扩大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存在的问题

消费者对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信心不足;自主品牌对有效市场需求的分析不足、营销策略太过单一;产品设计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政府推广政策力度不大等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因此必须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建议,以进一步开拓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市场。

1.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不足

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还很不成熟,长期以来我国自主品牌的汽车在市场中都受到一定的打压,整个国内市场充斥着国外品牌的汽车品牌。因此,使得我国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中很难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众所周知,我国在汽车生产技术、产品设计、自主品牌、文化影响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不足之处,使得广大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信心不足,甚至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扩大的空间,其整体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其在未来必须要着力提升消费者对相关产品的信心。

2.自主品牌对有效市场需求的分析不足、营销策略太过单一

目前我国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在市场推广的过程中还没有对有效市场需求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导致市场推广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一方面,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还没有与专业化的销售渠道商进行全方位的合作,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的合作渠道商仅占传统汽车企业的12%左右,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定位不足,还没有培养和引进专业化的营销人员对市场相关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和分析,因此难以取得预期的市场推广成效。另一方面,现阶段其采用的营销策略过于单一化,主要是以广告和人员推销为主,难以为其市场需求的扩大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使得很多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不为大众所熟知。

3.产品设计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将主要的精力集中于技术开发层面,而对产品的设计缺乏必要的创新性,使其设计显得单一性,因此使得消费者对其进行选择的空间较小。一方面,我国大部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自身在外观设计方面的能力较低,由于市场推广方面存在较大的压力,因此其利润空间相对有限,使其难以在产品外观设计方面投入太大的资本和精力,对其产品的设计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另一方面,企业对消费者的偏好分析不到位,使得产品设计单一性问题较为严重,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得不到有效的满足,因此难以进行有效的市场推广,使其面临的市场销售压力不断增大。

4.政府推广政策力度不大

很多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在市场推广的过程中还没有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因此其市场推广压力较大,政府相关的政策推动力度较小。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在推广的过程中还没有与政府建立完善的合作机制,政府及各部门对新能源汽车推广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政府对其产品的生产和设计方面的指导不足。另一方面,政府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新能源市场推广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售企业的市场推广没有给予有效的指导,使其在实施市场拓展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难以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动。

三、扩大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对策建议

1.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

鉴于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承认度较低,因此在扩大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体升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自主研发能力,提升技术水平,在关键技术方面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另一方面,要逐步提升品牌建设步伐,加强对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开发和建设力度,使其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强化发展能力,进而不断增强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知名度,以此打动消费者,使其能够将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作为消费的主要对象,进而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扩大目标。

2.加强对有效市场需求的分析,采取多样化的营销策略

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事物,要想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大市场需求,必须要首先加强对市场有效需求的分析力度。一方面,要依赖于传统汽车市场,重新审视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有效的市场定位,采取有效的定价策略,加强与渠道商之间的协商,开拓现有的消费市场。另一方面,要逐步加强对营销人员的培养和训练,使其能够在市场开发过程中及时收集相关的数据,并及时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根据市场分析的结果来选择目标市场,以此实现渐进式的市场需求扩大策略。

3.实现产品设计的创新性和多样性

产品设计的创新性和多样性对其市场需求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扩大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增强产品外观设计的创新性和多样性。一方面,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总结传统汽车在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充分借鉴其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对新能源汽车的外观进行有效的设计,使其能够满足大众消费的需求偏好。另一方面,要加强与汽车设计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签订有效的合作协议,使其为新能源汽车重新规划和设计,并建立动态化的设计方法,随时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整,使其能够通过创新性和多样性的外观设计来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

4.加强政府相关政策的推动作用

政府相关部门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方面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新能源汽车在扩大市场需求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加强政府相关政策的推动。一方面,要与一些国有控股的汽车生产企业进行合作,充分借助其强大的市场推动力来强化对市场的分析和预测能力,进而节约市场需求的扩大成本,尽快实现市场需求的扩大。另一方面,政府要以传统汽车产业的发展为依托,对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关的政策指导以此来有效提升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大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在减少成本的过程中全面提升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要加强对相关政策的实施力度,成立相关的执行监督部门,使得各项指导政策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为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扩大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

四、结语

在科技和相关政策不断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迎来了全新的机遇期,增强对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拓展成为目前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从本文的分析来看,应该从加强对市场有效需求的分析、实现产品设计的创新性和多样性、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强化政府在市场推广方面的政策指导等方面来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以此促进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颖琦,王萌,王静宇.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预测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04).

[2]董菊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与发展启示[J].装备制造技术,2016(04).

新能源市场分析范文4

7月16日上午10时,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度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6月份规模增加值同比增长10.7%、二季度GDP增长7.9%、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市场分析人士纷纷表示,种种迹象表明目前国内经济复苏迹象明显,在宽松货币政策推动之下“保八”效果初显。

不过,略超预期的宏观数据并没有影响到沪深两市的走势,16日上证指数呈小幅震荡,午后2点之后一度创下反弹以来的新高3221点,但此后冲高回落,最终下跌0.15%,而周五大盘呈现高位振荡特征。热点还是集中在以通胀为主线的个股,如煤炭、钢铁、金融等行业上。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A股日均成交量进一步放大,其中周三周四上海连续两日突破2000亿,这也导致A股换手率创出今年新高。对此有市场分析人士提醒,高换手率或让市场近期出现高位振荡的几率进一步加大。而实际上,分析上周市场运行特征后不难发现,股指在目前已经进入实质上的短线震荡的格局,其原因有二:

首先,从技术角度来看,经过连续的攀升之后,目前上证综合指数开始触及去年6月10日向下跳空缺口即3215.50~3312.72点区间的重要技术阻力。在上述强大的技术和心理压力之下,指数继续上行阻力将明显增大。

其次,随着二季度宏观数据的披露,市场对经济好转预期实际上已经得以兑现。本轮行情从去年底的1664.93点见底回升以来,截至周四的高点3221.07点,累计最大涨幅高达93.46%。本轮大幅上涨行情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经济好转的预期。由于下半年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包括政策微调预期、出口恢复的不确定性等等,都将加大机构的分歧和短期套现冲动。

不过,也有分析师表示,尽管短期股指运行压力明显增加,但在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主基调不变的情况下,经济进一步好转和宽松流动性将有利于遏制大盘可能的回调空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经济正加速回暖,经济复苏的态势进一步得到确立。实际上,结合近阶段的市场表现来看,经济复苏预期正是推动行情发展的重要动力,无论是金融地产、有色、煤炭、汽车,还是钢铁、电力以及化工等板块的良好表现,都说明主力资金围绕经济复苏这一主线挖掘相关受益板块的思路十分明确。

新能源市场分析范文5

[关键词] 新能源 科技企业 融资 成长周期

一、中小型新能源科技企业的成长周期

1.种子期

种子期又称创意期、创业前期,主要是科技人员或创业者通过探索研究,以及市场分析,提出具有商业开发前景的新能源项目,行综合调研。在此阶段,新能源企业尚未建立,以智力投入为主,资产投资少。

2.孵化期

孵化期,即初创期。公司注册标志着企业进入孵化期。绝大多数新成立的新能源科技企业都入驻了当地政府所成立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类似的“科技园区”,享受当地政府的各类政策优惠。由于新能源科技企业目前广泛享受着优越的孵化环境,初创期称之为“孵化期”更为合理。

3.加速期

加速期,又称成长期、扩展期。由于新能源需求强劲,一旦研发成功、确定盈利模式后,企业便会加速发展。此时,企业的技术风险降低,管理风险上升,财务风险增加。科研成果产业化标志着新能源企业进入加速期,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或提供服务标志着企业加速期结束,步入成熟期。

4.成熟期

中小型新能源科技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加速发展后,达到了一定经营规模,具有稳定的市场份额,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良好。新能源科技企业的成熟期时间较长,可以长期获得较稳定的丰厚利润回报。实现新能源产品或服务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标志着企业进入成熟期,新技术的出现或企业转型标志着成熟期结束。

5.转型期

新能源科技企业在清晰的战略指导下,重新整合企业的人力和物质资源,通过合理的资本运作,将企业导入新的成长曲线,使企业进入更加辉煌的青壮年时期。这个阶段,企业通常已经具有雄厚的财务实力,融资需求大,但融资渠道多,虽有因涉及大量的资源的重组和转换而带来的企业经营收益上的波动和企业转型失败的可能,但新能源科技企业主动转型的总体风险并不大。

中小型新能源科技企业生命周期中的各发展阶段是一个滚动上升的过程,前一时期必须为下一个阶段提供足够的能量:即资金、技术、市场和人才等,各阶段所经历的时间越来越长,所需融资量越来越大,面临风险越来越小。

二、中小型新能源科技企业主要融资渠道及问题

1.股东投资

股东投资指的是创业团队所投入的核心资本。毫无疑问,股东投资是成本和风险最低、最简单的融资策略。但由于核心股东大多是新能源技术研发人员,自有资金和从亲戚朋友处获得的直接资金或间接资金是相当有限的,通常只能满足孵化期的资金需求。

2.政策扶持

新能源行业作为国家政策重点扶持的行业,可以获得来自于发改委、经贸委和科技部门的多项政策资助。如发改委每年度的“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和贴息贷款、经贸委的“技术改造”和“科技攻关”项目、科技部“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等,都对中小型新能源科技企业有明显的政策倾斜。争取政策上的无偿资助不仅是企业最经济的融资模式,还能提高企业形象。但同时也耗费企业精力,尤其是当企业实际开展的项目与政府资助项目的要求存在差距时,难以获得资助。

3.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被视为天使投资者,是目前中小型新能源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大规模融资的主要途径;甚至于许多新能源创业人员将寻找到风险投资机构视为创业成功的必经之路。虽然新能源科技企业的是风险投资最有兴趣投资的项目,但投资机构对项目的要求高、审核严,最终能获得投资的新能源项目是有限的。

4.合同融资

合同能源管理是目前新能源科技企业最主要的赢利模式。虽然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初期投资大,但却有着长期稳定的收益,并且这些收益不受新能源企业自身财务状况的影响,以该项目合同向商业银行或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抵押贷款,是目前新能源企业最常用的一种新的融资模式。

5.商业银行

通过商业银行申请抵款贷款、信用贷款、贴现融资等是普通企业最常的简单、快捷融资方式。对中小型新能源科技企业而言,通过商业银行融资比较困难,主要因为新能源科技企业大多是新办的中小型企业,所能提供的抵押物十分有限,企业信用记录尚未建立、往来票据少。但随着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商业银行将成为新能源行业不可缺少的融资渠道。

6.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资本市场上从事证券交易和资本运作等中介服务。很明显,在中小型新能源科技企业发展早期,根本不需要也不可能通过投资银行来获得融资。但进入成熟期,尤其是实现企业转型时,新能源企业则离不开投资银行的金融支持。

7.上市融资

上市不仅是新能源科技企业进行融资的一种途径,也是风险投资者收回投资、实现投资收益的一个出口。新能源虽然是资本市场的新宠,但对于绝大多数新能源企业来说,不论是IPO还是买壳上市,以及利用二板市场融资等,大多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只有进入成熟期和转型期的新能源企业,才有可能获得上市融资的机会。

8.债券融资

对于进入成熟阶段的新能源科技型企业来讲,可转换债券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筹资方式。可转换债券的可赎回性,为企业增加了融资的灵活性,有利于降低资本成本,增加企业的价值。但能够通过债券融资的新能源企业也只能是进入成熟期或转型期的企业。

三、中小型新能源科技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融资组合

1.种子期融资策略

中小型新能源科技企业在种子期所需投资不多,却面临着多项风险,项目失败率高,风险资本无意投资,也难以申请政府的无偿资助。因此,股东投资应是新能源科技企业种子期最基本的融资方式。

2.孵化期融资策略

(1)充分利用优惠政策,通过申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进行融资。该基金所资助的新能源项目一般都会获得省、市、区级科技局的相应配套资金。获得基金资助还对提升企业形象、吸引风险投资有积极促进作用。

(2)尝试引入风险投资。虽然孵化期内多项不确定因素使得新能源企业较难获得风险投资机构认可,但与风险投资机构适当接触是有意义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可以了解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为未来引入风险投资积累经验;二是风险投资者通常能够为创业者提供经营上的建议,这些建议对新能源企业成长有利。

(3)与商业银行建立联系。即使在孵化期新能源企业可抵押的资产有限,很难获得商业银行贷款;但企业应在此时与商业银行建立联系,通过短期小额信用贷款等建立信用基础,为开拓商业银行融资渠道做准备工作。

3.加速期融资策略

(1)新能源企业在引入风险投资的过程中,应加强与投资银行、信托公司等类似的中介机构联系,进行项目包装与宣传,同时与多家风险投资机构接触,增强与风险投资机构的谈判能力。

(2)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扩大企业影响力。进入加速期的新能源企业此时可申报的政府课题已经很多,对其所开展的新能源项目进行必要的包装、策划,可申报“节能减排”的专项资助、在建项目的贴息贷款等多项课题资助。

(3)利用商业银行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加速期的新能源企业已经具有一定资产和信用基础,可根据项目需要办理商业贷款,同时采用票据贴现融资等,提高财务效率。

4.成熟期融资策略

(1)在投资银行金融支持下,实现上市融资或债券融资。基于新能源概念,新能源企业的上市容易受到资本市场关注,对实力雄厚的企业可利用二板市场或买壳上市的方式融资。也可以采取私募方式,以金融机构或对企业掌握较多信息的长期投资基金及其他机构投资者为私募对象,进行债券融资。

(2)申请商业银行贷款。新能源企业此时即有了可用来抵押的固定资产,也有收益稳定的能源供应项目做支撑,金融机构已经很愿意提供商业贷款,可根据项目需要,向金融机构申请各种类型的商业贷款,优化企业资金结构。

(3)通过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进行合同融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新能源企业所收取的能源管理费用比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更有偿债保障,通过多种渠道筹集项目资金,共同开展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是成熟期新能源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

5.转型期融资策略

在转型阶段,新能源企业已经处于该行业的领先地位,竞争领域不断扩大,资金的需求量更大,虽然已经成长为大中型企业,但也面临着不可忽视的风险。因此,对应的融资渠道应以境内或境外上市融资为主,通过并购与回购的方式,同时加强购并资产的重组与整合,谨慎地进行资本运作。

参考文献:

[1]叶山梅: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周期及其融资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0)

新能源市场分析范文6

【关键词】中国;汽车出口;策略

一、我国汽车出口的优势分析

(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策帮助

政府提出“在2010年以前,我国就要成为世界主要汽车制造过,汽车产品满足国内大部分需求并批量进入国际市场”;“2010年,汽车生产企业要形成若干驰名的汽车、摩托车和零部件产品品牌;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几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力争到2010年跨入世界500强之列。”这些目标在今日已经初现雏形,上汽集团、一汽集团已跻身世界500强之列,中国一些品牌在某些发展中国家已经具有了一些品牌号召力。

我国对汽车出口的重视程度,特别是自主品牌轿车的出口是非常高的,这位中国汽车企业出口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我国汽车企业,无论是合资企业还是自主品牌企业,都应该抓住这个契机,大力发展汽车出口业务。

(二)长久以来的人力资本优势

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低廉的原材料成本共同促成了中国汽车产品出口国外的价格优势。虽然上世纪80年代开始,汽车产业旨在提高资本密集度、降低劳动密集度,但就汽车整体的成本构成来看,工资成本仍然占有7%~10%,并且汽车强国的工资增长率远远超过了劳动生产率。我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成本不到发达国家的1/30,不及巴西的1/5,低于菲律宾、泰国和马来西亚。可见,我国在劳动力成本方面具有其他发达国家不可比拟的优势,相较于一些新兴制造业国家,也处于相对优势。如果考虑到劳动力素质因素,劳动力的综合竞争力优势要更大一些。我国拥有熟悉制造工艺、具有一定技术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的工资成本仅为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另外中国制造业整体实力较强,价格低、产量高、品种全是其特征,这位汽车产品的出口提供了丰富而低的成本原来材料。

(三)汽车产业初上规模,发展条件基本成熟

我国国内汽车市场的巨大需求促进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并且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同时拉动了汽车产品出口的同步发展。目前我国已成功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一汽,上汽,东风等产能超过百万辆的大企业集团以及其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形成了产品门类比较齐全的汽车工业制造体系,为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提供了有利的支撑,中国汽车“走出去”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四)国内差异化的市场区域为出口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中国幅员广阔,区域差别十分巨大,既有温度很低的北方城市,也有天气炎热的西部吐鲁番,既有发达拥挤的大城市,也有道路环境建设欠佳的乡镇。我国汽车厂商为了迎合不同地区的要求,生产出了适合不同行驶条件的车辆,这些都为我国汽车出口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所以我国生产的汽车不仅能满足气温在零下40摄氏度的哈萨克斯坦,也有适合气温在40摄氏度以上的中东地区的车型。既能满足城市建设完善,道路条件良好的欧美地区,也能满足相对落后,道路坑洼的非洲地区。正式由于国内市场区域差异巨大,国内汽车厂商不得不研发适合各种天气和道路状况的汽车,这些都为汽车出口奠定了监事的基础。

二、中国汽车出口存在的问题

(一)汽车出口贸易不具备国际竞争力

中国与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的人均GDP水平相差很大,所以,需求偏好相差甚远,而且国内企业在技术和成本上生产不出适合国外市场的产品。在很多汽车消费大国,随着对汽车需求偏好的增加,汽车消费者不再只追求低价格,对汽车装备,装饰的豪华程度,舒适度,方便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中国生产的轿车的装备程度和电子化水平还很低,劳动生产率也不高,使得中国生产符合国际化市场需求标准汽车的成本高于国际市场成本。国产汽车的成本,质量和品种没有优势,使得汽车出口贸易没有国际竞争力。

(二)技术不过关,易遭遇技术壁垒

中国的汽车工业经过半个世纪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和汽车生产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汽车工业技术创新取得了显著地效果,但是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应清楚地看到,中国汽车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对此,国内一些专家学者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论据各异,因而有多种不同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中国轿车整体水平技术比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落后10-15年,比韩国落后5-10年;研发水平比发达国家至少落后20年,中国汽车工业总体落后世界水平15年是真正的现实。二是,总体来看,我国汽车工业的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有1-2代的差距。轿车产品技术落后世界先进水平10年,生产技术落后20年,设计开发至少落后30年。三是,由于自主开发能力差,我国的汽车产品除了引进就是测绘仿制,即使是自己设计的东风和一汽系列,开发技术手段也不高。轻型车和轿车更不具备独立开发能力,没有真正自己的车型。

(三)中国的汽车工业规模分散,多头合资的现象严重

中国有120多家整车厂,占世界630多家车厂的20%,但产量仅占世界产量的0.02%。而且,中国的汽车出口几乎是同门操戈,仅哈萨克斯坦一个国家而言,我国就有18家企业向其出口客车。在本土轿车出口之初,仅马来西亚一个市场就有四、五家中国厂家同时挤入。在国际市场中,中国的企业间缺乏协作,其后果就象日用品出口一样,往往会受到进口国的抵制,严重的还会受到反倾销的。

(四)汽车售后服务发展滞后

不少的中国汽车企业只管卖车,不管售后服务,缺少长期、持续发展的眼光和市场战略,也是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不受青睐的缘故之一。这个问题,日本的汽车业就曾经走过一段弯路。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进入了美国市场,但由于进入市场过急,相应的售后服务跟不上,最后被迫退了出来。直到20世纪80年代,丰田在解决了售后问题之后,才重新打开了美国市场。而中国的服务业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中国的汽车企业能否冲破服务滞后的重围也是关系在国际汽车市场中胜败的关键因素。

(五)整车出口比例小于零件出口

2008年上半年,汽车及其关键件、零附件出口总金额为210.72亿美元,同比增长32.78%。其中:汽车整车(包括成套散件)49.98亿美元,同比增长85.%;汽车零部件160.74亿美元,同比增长22.06%,其中发动机7亿美元,同比增长51.88%。汽车零部件的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76.3%,因此,汽车零部件出口仍然是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的主力军。

(六)汽车行业法规滞后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汽车出口贸易的良好发展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持。现行的政府管理模式和法律法规体系还有着许多不到位的地方,与国际通行的管理方式也存在较大差距,政策法规繁多,部分内容重叠矛盾,相对滞后于市场的发展。

(七)管理职能分割过细,多头管理,规章繁杂

如在生产环节,汽车产业长期规划、产业政策、投资项目审批和产品准入的认证职能由国家发改委行使;有关汽车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由各级国资委行使;生产企业所需进口零部件管理职能由商务部行使;国家重大汽车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管理职能由科技部行使。在消费和使用环节,汽车产品的国内贸易流通、进出口贸易、进口配额管理(属于机电产品进口管理范畴)等职能由商务部管理;汽车尾气污染和噪声污染防治等由环保部门行使;产品的强制认证、产品质量、标准化管理职能由技监部门行使;汽车维修保养、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与管理职能由交通部门、建设和城市规划部门综合行使。

三、对中国汽车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政府应支持技术创新,发展自主品牌

要实现我们的汽车工业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我们必须要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发展自主的品牌,因为好的品牌才是汽车出口发展的重要保证。比如我们的日本或者韩国都是比较发达的汽车制造过,他们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就在于引导他们自己国家的汽车企业积极发展自己的品牌。我们的政府应该加强对一些新技术的支持,比如我们可以对新技术的创新进行奖励或者补贴,同时形成具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体制,激励我国汽车技术的大发展。另外我们的政府还应该多购买国产车,为我们的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示范,促进自身汽车品牌的发展。

(二)加快国内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实现规模经济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们的企业已经不是单独的战斗,而是大家一起进行整体发展。我们的汽车产业要实现整体发展就只有通过我们兼并和重组来实现。现今我们国家产销突破100万辆以上的仅有我们的一汽、上汽、东风等几大汽车集团。我们应该鼓励一汽、东风、上汽、长安等大型汽车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兼并重组。支持北汽、广汽、奇瑞、重汽等汽车企业实施区域性兼并重组。

(三)加大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随着全世界环境危机的加剧各个国家都十分希望有新的能源汽车被开发出来。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应该加强对系能源汽车的研发力度,我们的中央财政应该拿出专项资金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给与补助,支持我们的各个车企开展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新能源汽车的开发要求我们的国家尽快在国内自主品牌当中开展。同时,尽快拥有我们的新能源技术,为以后的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机会。由于我们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不够成熟,研发资金较高,我们可以先在公交、出租邓车型上进行运用,等技术达到了一定的阶段和熟练程度就在我们的其他汽车上进行运用推广,只要我们抓住了新能源汽车这一关键点,相信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将会得到极大的增长。

(四)加快制定有关汽车贸易的法律法规

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的国家各项工业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各方面的问题我们国家被反倾销也经常出现。因此,我们的国家要着力加快相关汽车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使我们的汽车企业能够有法可依有法可循。比如美国就对电子产品的进口拟定了法律来限制电子产品的进口,主要是《控制放射性的健康与安全法》、《空气净化法》和《防污染法》等,通过这几个法律法规来对本国汽车产业进行保护,比如他们在法律中要求汽车必须安装防污装置,并且技术十分严格,基本上只有美国本土的汽车企业才可以实现,这就使大量的外国大排量车被拒在了美国的国门之外。因此,我们中国也应该加快制定和完善我们的法律法规进城。

(五)企业应加大自主创新力度

企业的自主创新是企业能够得到长足发展的基础,我们国家的汽车企业要实现出口大发展,必须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同时我们的产品的性价比与我们的自主创新同样也是离不开的。比如我们的奇瑞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做得比较好。比如2002年以来,奇瑞公司与世界著名的奥地利AVL发动机合作,联合研发了从0.8升到4.2升的18款发动机,全部达到欧4号排放标准。在这18个型号的产品中,有4款为奇瑞与AVL联合开发,其余14款均为奇瑞自己开发。2005年底,奇瑞的新发动机ACTECO正式上市,这是中国轿车第一个“中国芯”。

(六)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

人才是各项工作的发展基础,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战略,作为汽车企业要培养和发展一批高素质的人才。特别是培养软件、产品设计开发、工艺规程设计、市场营销策划等方面的人才,因此我们的汽车产业要实现走出去战略要加大对人员培训方面的投入,培养和引进一批熟悉海外风情和了解国内外汽车市场,能够独当一面的专业性和综合性人才。

总之,世界上的汽车贸易产业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汽车贸易企业也处在发展的转型时期,在我们国内市场逐渐饱和的情况下,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契机对汽车贸易进行不断的整合,让所有的汽车企业共同的面对风险和威胁,相信以后一定会在汽车出口贸易上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赵英.中国汽车进出口首次“顺差”意味深长[J].望新闻周刊,2005(47)

[2]王昌文.中国汽车“走出去”要解决七大问题[J].中国民,2005(08)

[3]李俊宏.突出重围 自主品牌轿车生存记[J].世界汽车,2005(02)

[4]庞建新.谁堵住了中国汽车出口的大门?[J].经济,2004(12)

[5]张鲁滨,韩建保.2004年美国汽车市场进口车型新技术透视(下)[J].汽车维修与保养,2004(11)

[6]白明.入世后中国汽车出口贸易成长分析[J].世界机电经贸信息,2004(10)

[7]kim.几家欢乐几家愁――7月份国际汽车市场分析[J].世界汽车,2004(10)

[8]汽车产业发展政策[J].司法业务文选,20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