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的目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班级管理的目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班级管理的目的

小学班级管理的目的范文1

一、万木草堂及其办学特色

(一)办学宗旨时代化

康有为作为具有变革思想的维新者,身处多事之秋。国难当头,清政府向外国侵略者割地赔款,康有为忧国忧民,深感中国甚缺“相救相周之侠”。中国多灾多难主要是因为近代中国缺失优良传统,利禄之风积习深重,应提倡传统人格所倡导的忠肝义胆热血之士。应回归传统的教育精髓一一教而为人,教而为仁。康有为创办万木草堂,以弘扬孔子讲学传统为依托,实质是要为新时代变革潮流张目。康有为就是要从“仁、智、勇”三大人格素质人手,达到人格重塑的目的,因此他为万木草堂制定学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反复强调学生的人格重塑不是简单的一己修身,而是要树立为国为民的历史感和民族责任感。要求学生时刻想着自己的祖国和自己的人民。康有为曾说过:“我有饥渴,望人拯之,人有饥溺,我坐视者,虽禽兽其忍之哉!”“若坐视朋友、姻党之患难,甚或深言正色以阴锄之,则亦将卖国而不动其心也。”康有为同时也赞成梁启超的教育主张,即采用激进法和以彻底改革,洞开民智,以种族革命为本位,亦注重培养人格的教育宗旨。

(二)管理体制的创意性

康有为私创万木草堂,其管理体制虽沿袭了古代私学和书院的管理体例,但是他对学生的管理却更具有创新性。

1,招生的选择性。万木草堂的招生没有年龄、职业的限制。虽无正式的招生考试,但必须经过康有为的一番考核,即与其交谈,以察其向,才纳其为徒。这就是继承孔子所谓的“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传统。因为康有为主张维新,曾上书光绪帝,力图变法,世人称“怪”,因而投奔康门的学生都是与其有相同维新兴趣之士。有的从其他书院慕名而来,有的是经朋友介绍,有的是举人,也有朝廷命官,他们不惧生死,赞同康有为的变法主张。

2,学生管理的自主性和严肃性。康有为对学生的管理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自己管理自己。首先,实行学长制,这是万木草堂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康有为从广州的学堂移植了这一做法,用于管理学生,起用优秀学生做学长,负责指导学生,并分工管理各项工作。平时学长负责协助康有为管理和维持万木草堂的学习和生活秩序。康有为外出时,由学长负责讲学,并批阅学生的功课簿,因而万木草堂在康有为外出时,一切教学活动照常进行。

其次,康有为为了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在万木草堂设一个“蓄德录”,交由学生依次传递,每日每舍必须在簿子上录入一些古人格言、名句之类或写上自己想写的东西即可。他定期收回翻阅,以掌握学生的思想倾向。让学生自我进行管理,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是万木草堂的学生管理的重要特色。

再次,康有为的万木草堂还加强人文环境的建没。其目的是要构建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氛围,以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增强万木草堂的凝聚力。他以“崇尚气节,检摄威仪”来警戒学生。他规定学生夏天不得袒褐,相见必以长衣。容止尚温文,语言去朴鄙。出入趋向,尤宜端重。外出不得人烟花之地,堂内不得交谈轻狂之语。聚赌吸毒,尤为妖物,自当远绝。这些规定对学生起到了极大的影响,产生了良好的管理效应。学生端庄肃穆,衣衫整齐。后来康有为还提出了衣服皆同式,饮食皆同时,上课上操皆部署整肃,起到了道德易一,分化易同之效。这种规定在当时是相当有见地的。

3,教学管理的创新性。康有为通过对洋务学堂注重西学西艺的教学的思考,在教学管理上着重处理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使其具有创新的特点。

(1)万木草堂的课程设置注重时代性。身处近代时期的康有为深知中西文化交汇,西学东渐的重要性,为重塑学生的人格,康有为注重课程设置的时代性。一重个人,二重世界。其课程设置如下:义理之学(孔学、佛学等)、经世之学(中、外政治等)、考据学(中外史学等)、文字之学(中外语言文字学),还有校中校外学科(演说、札记、体操、游历)。从以上学科安排可以看出,万木草堂在继承洋务学堂的课程设置基础上,又有进一步的改进和创新。如他坚持中西并重的原则,但抛弃了以往国学课程中的“四书”“五经”等封建政治教条,而设置了先秦儒学及诸子之学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西学除设置了电算汽化等自然科学知识,还设置了世界地理、历史等人文课程,这些设置体现了康有为力图教育学生对世界潮流有所把握。其中还贯穿了经世致用,变法维新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2)教学管理的独特性。万木草堂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强调两个方面,一是讲学;二是读书。康有为重视讲学,是对传统教育精华的继承。孔子曾说过:“学之不讲,是吾忧也。”因此他认为弘扬古代圣学,追求世界潮流,必须加强讲学。他在广州万木草堂每日必讲2~5个小时,每次讲学前,先把所讲题目通告学生,使之有所准备。讲学时,学生毕恭毕敬,课堂肃然静穆,营造出肃静向学的氛围。

万木草堂教学管理的独特性还表现在其根本没有考试。康有为是通过阅读学生的功课簿或札记来考察学生造诣的深浅。在这一方面万木草堂相比于洋务学堂,缺乏对考试制度的重视。但万木草堂取消了传统的考试定优劣,也有其革新的一面。

二、万木草堂的办学对我们现代学校管理的启示

万木草堂在近代教育的创办和管理上有其进步和独特的意义,给我们现代学校的办学及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对于当今学校的管理和发展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学校的开办要顺应时代的要求

万木草堂强调人格的回归,康有为以提倡“仁、智、勇”来培养学生;现代学校更强调人格的培养,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强调德育,培养健全人格,培养既有知识又有能力的人,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国精神、具有民族正义感的人。为顺应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多种形式的学校纷纷涌现于世。无论是私立还是公立学校,都是在顺应时代的步伐而产生并发展,共同促进教育的进步和提高。

(二)学校管理应具备独特的新颖性

在招生方面,万木草堂的招生没有考试,经由康有为决定是否收取学生,仅仅是考虑到兴趣的一致性。而现代学校的招生大多经过考试选拔,只有义务教育阶段有相似于万木草堂的招生形式,但是年龄有所限制。如今高考已经取消了年龄的限制,成人进修也无年龄限制,因而学生的入学渠道比以往开放多了,明显是一种进步。不同特色的学校,都应有其独特的办学特色。

小学班级管理的目的范文2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与实践

作为班级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班主任不仅掌握着班级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进行班级活动的组织。班主任是小学生在学校最长时间接触的教师,所以班主任更有责任担负起对小学生的德育和智育工作,同时班主任也要对自身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实践,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先对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班级管理的创新策略,以期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帮助。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现状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僵化,教师强硬的教学态度和单一的教学方法已不再适应于新课改的要求,所以学校也开始注重教学方式的拓展和创新以及班级管理的改革。班主任一般都是以自身的主观管理思想来进行班级管理,这就使得在班级管理中极易造成对学生的偏向管理,导致了班级管理的不公平性。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还处于学习的启蒙期,所以对于一些学习的技巧还没有到达一个准确掌握的程度,而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与之接触时间最长的教师,所以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而目前部分班主任一般都是进行一言堂,与学生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这就造成了班级管理的低效性,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创新和实践

1.加强对班主任教师的专业化培训

由于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生极易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一些与自身健康发展脱轨的思想观念,这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而且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代的以学生为班级管理主体的需求,因此,学校要不断对管理的技巧和方法进行拓展和创新,可以通过专家讲座、专业培训、到外校交流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等活动的组建来使班级管理模式得到创新性的途径拓展,并促进了班主任专业管理能力的提升,进而促进了班级管理质量的提高。

2.通过多样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实现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

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教育活动的开展,来实现班级管理方式的创新。首先,班主任教师可以通过每周的升旗仪式、班会等形式定期的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教育,尤其是在每周的班会中,教师就可以针对某一个班级管理中的问题进行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交流中,实现自身自主管理地位的发挥以及班级管理活动的积极参与,最后,在教师的总结中进行学生道德素质的引领,实现小学班级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其次,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积极的进行社会公益活动的参与,如,到养老院、孤儿院献爱心,协助社区进行环保活动的开展。这样学生就能在多样化的教育活动的参与中,感受到自身主体地位的凸显,实现了学生自身管理主体意识培养与提升,从而促进了班级管理的高效进行。

3.引导学生善用网络信息,加强班级学风建设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倘若放任学生自行在网络的海洋中进行探索,学生往往容易被一些不良的网络信息所吸引和影响,进而影响学生的三观养成和意志力的培养。因此,教师不应当视网络为洪水猛兽,而应当积极探索网络中的优秀资源,并将其发展成为教学及班级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工具,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主动地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来进行搜索,寻找有助于课堂学习的资源。如大禹治水,堵不如疏,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才能让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教师应当善用网络来进行班级学风建设方面的加强,让学生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

4.积极进行先进教学管理理念的学习与贯彻,实现班级管理的创新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理念不仅出现了极大的转变,教学管理理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需要教师应在这种新型的教学形势下,积极的进行先进、科学的教学管理理念的学习,并将之贯彻到班级管理的过程之中,实现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首先,班主任教师应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的贯彻到班级管理的工作中。在以往的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教师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只能在教师的强制下,进行班级管理制度的遵守,完全忽视了学生在被管理过程中的情感与态度。因此通过“以人为本”教学管理理念的贯彻,使学生自主管理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确认,学生能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到班级事务的管理过程中。其次,班主任教师还应积极的进行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使班级管理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得到有效的创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班级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实践中,班主任应以学生的年龄和性格、身心发展特点为出发点,进行班级管理方法的针对性、实用性的制定,从而使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得到良好的发挥,进而更好地实现班级管理质量和效率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存光.谈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中国新通信.2019(22)

小学班级管理的目的范文3

一、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现状

小学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结合“以人为本”思想,是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更好推进的必要条件。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开始时期,是各项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采取“以人为本”的教育和管理方式无疑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但从当前小学班级管理整体情况来看,“以人为本”思想观念并未真正深入,仍旧停留在表面阶段,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方式和手段过于简单,大多以纪律管理为主,缺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关怀。这种方式不仅落后,而且无法适应个性化鲜明的当代学生。与此同时,这种以学生被动接受为主的管理模式可能致使学生主体人格意识丧失,压抑学生主观意志,与新课程改革初衷相违背。二是部分小学班主任素质良莠不齐,管理班级的专业水平不足,严重阻碍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发展与进步。三是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严重,使小学阶段教育管理的重点偏重于知识理论教学,真正留给管理的时间有限。再加上学生工作点多面广,内容复杂多样,涵盖方方面面,如此重的任务却只有较少的时间,致使很多班主任实行具体管理工作时处处受限,难以实施真正行之有效的管理。

二、“以人为本”管理内涵及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必要性

在讨论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实施“以人为本”管理的必要性之前,应当先明确什么是“以人为本”管理。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实行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有利于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出良好、和谐、合作、共赢的氛围,帮助提升教学整体效率。同时,强化以人为本管理观念,能在学生心中形成强的说服力,帮助学生达到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目的。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大多在7岁至13岁之间,这一年龄层学生大多好玩、好动,喜欢新奇事物,好胜心、好奇心和求知欲等都较为强烈。同时,他们具有注意力不易集中、学习可持续性差和畏难情绪重等“短板”特征,且随着年龄增长,这些性格特点会不断放大。班主任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发挥学生主体性,积极培养学生的民主管理意识,帮助他们建立健全人格。

三、小学班级实施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策略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小学班主任在实际学生管理工作中结合“以人为本”管理思想,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意义重大。以下,笔者就从三个方面探讨“以人为本”思想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实施策略。

1.确定学生主体地位

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并在管理过程中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的道德发展及情感需求发展,让学生成为教育管理的主人。

2.和谐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良好、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施“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的重要前提。对于小学生而言,班主任既是学科教师,又是学习工作中与自己关系最近的人。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学生接受教育管理的最终成效。因此,班主任在实际管理中要将自己摆在与学生同等的位置,将自己定位成师者、朋友和亲人,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和关爱,从而激发他们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达到教育和管理的目的。

3.制定科学的制度

班主任实施以人为本管理模式还要加强学生管理制度方面的建设,以尊重学生发展为基础,结合具体校情、学情,制定出符合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管理制度,以此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

小学班级管理的目的范文4

作为小学班级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与手段,科学激励机制的主要目的在于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全面纠正,以培养其学习自觉性、创新性以及进取精神。管理小学班级教师必须基于班级实际状况,构建合理、科学的班级体制,对班级资源进行科学利用,以不断促进学生能够健康、全面发展。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该正确把握学生的生理与心理,从而有效地实施与完善激励管理机制。为此,本研究主要分析与探讨小学班级管理期间对激励机制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

班级管理;小学;激励机制;应用

对于小学管理层面来说,班级管理是其关键和主体,所谓班级管理,其实就是班主任对班级内资源进行有效协调与组织,构建和实施激励机制等班级制度,确保小学生能够全面、健康发展的一种班级管理目标。①学生在小学时期的能力与知识都比较弱,而且耐挫能力小,应该以激励机制确保其健康、全面发展。基于这种情况,应该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有效、完善的激励机制,以此实现小学班级的有效管理。

1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重要作用

从根本上说,激励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对事物发展形成推动作用,在具体管理工作中选择表扬、鼓励等让人奋发努力的一种有效管理方式。该管理方式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对人们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具有调动作用,对集体奋发图强具有促进作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选择激励机制,有助于班主任将班级秩序管理好,以形成优良的小学班级学习氛围。除此之外,激励机制既可以将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调动起来,而且还有助于对学生集体主义精神进行培养,以确保其能够形成独立、民主的价值观。总之,激励机制被称为现实目标的重要心理过程,教师在对学生价值观予以转变的过程中,还必须尽量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将基础保障提供给班级管理工作。②

2激励机制在管理小学班级中的原则

所谓激励,指的是通过外部诱因将人类动机激发出来,确保人内心形成一种向某个目标迈进的综合心理过程。作为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方式,激励机制通过遵循规律发挥其在激励对象环节的重要作用,以此保证激励发生、运行等所应用的方式与体制。

2.1内外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原则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外部激励其实就是置身工作任务之外的满足感,以荣誉激励、物质激励、榜样激励、目标激励等为具体表现;内在激励可以说是工作任务之内的刺激感,是组织成员在活动期间自我形成的成就感或者满足感,其特征主要表现为持久性。作为小学班主任,应该使学生形成重要的自我教育管理意识,不断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确保其能够在学习中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以此实现自我完善,不断学习新知识。除此之外,还应该适当应用外部激励机制。只有让两种激励机制相辅相成,彼此配合,才能将学生的创造性与积极性激发出来,使学生健康发展、不断进步的班级管理目标得以实现。

2.2正负向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原则

正向激励是奖励与组织目标相符合的期望行为,其主要目的在于能够出现更多类似的行为。而负向激励主要是惩罚与组织目标相违背的非期望行为,从而使该行为得以终止。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正负向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当然,主要采用正向激励,辅以负向激励。奖励与班级管理目标相符合的期望行为,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惩罚与班级组织目标相违背的非期望行为,以实现奖惩分明的班级管理目标。

2.3精神物质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原则

小学班级管理期间,可以选择物质激励的方式,比方说,面对家庭有困难的学生,班主任给予其物质上的资助;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其一定的奖励。此外,如果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有所进步,应该给予其一定的精神激励,比方说,颁发奖状证书、口头表扬、授予荣誉称号等。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激励的过程中应该采用精神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原则,确保两者能够彼此促进。而且还必须意识到精神激励本身属于持久性、主导的一种激励形式,应该将两者有机、合理地结合起来,并加以灵活应用,以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③

2.4适时适度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原则

依照学生实际情况与特性在合适的情况下对学生加以激励,才能将激励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而且激励的强度一定要适中,激励不足或者过于强调都无法将激励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甚至还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情况,导致消极影响,无法达到激励效果。

3激励机制在管理小学班级中的实际应用

3.1竞争激励机制

就某种程度而言,竞争是事物发展与进步的不竭动力,同时也是时代精神的一种综合体现,竞争激励机制的合理构建是班级管理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例如,将一个班级划分为若干合作小组,小组与小组间就卫生、纪律、队标、学习等方面进行比赛,每周一小比,每月一大比,依照小组的综合实力对其成绩进行评判,奖励优秀的小组,鼓励其它小组,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该竞赛活动中。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已步入全面变革时期,所以在竞争激励机制构建期间一定要严格遵循公正、公平原则,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小组竞争中,同时确保学生能够在竞争过程中实现小组和个人的共同发展,使教学质量与班级管理效率不断提升。④

3.2目标激励机制

所谓目标激励,其实就是依照动机与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同时依照学生个人或者班级实际状况对合理目标进行指导。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适时地指导与帮助学生树立目标,并明确目标的意义与价值,那么最终目标实现的概率就会根据目标价值的提升而上升。从根本上说,班级管理是展开教学活动的前提与保障,如果在班级管理中能够将目标激励作用发挥出来,那么就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评价激励机制

班主任正确评价学生的激励作用非常大,反之则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伤害。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其实还应重视教师激励评价学生是否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水平。基于以素质教育为根本与核心,知识、思想、道德等为重要参考因素实施评价激励,也可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依照学生与学生间的评价,由班主任做出总结性评价。班主任在评价激励中,可以选择评语+等级的评价方式,也可在实际评价中选择较为形象、生动的图形代表评价学生的优良,例如:黄色星星代表良好、红色星星代表优秀、绿色星星代表努力等。采用发展激励评价方式使学生能够实现健康、全面发展,这对提升学生整体学习水平具有促进作用。

3.4情感激励机制

所谓情感激励,其实就是班主任通过分析学生心理状态而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情感诱导激励。情感激励一方面可以将教师信任学生的心理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满足。经常和学生多接触与交流,和学生实现平等对话,避免将居高临下的姿态表现出来,这样不但有助于改进教师教学工作,而且对提升教师思想与工作作风也极为有利。在和学生交流与沟通期间,教师对学生的建议与意见思考越多,与学生接触时间越长,就越能明白学生的心思与所需,然后对学生加以激励,就能将激励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情感激励时,可以用亲切的话语鼓励学生,也可以采用期望的微笑与赞赏的眼神等方式传达对学生的激励,以保证学生能够领悟到老师最为真实、直接的鼓励。多肯定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对其投以鼓励的眼神,保证学生能够在老师的眼神中看到激励与自信。除此之外,教师若以宽容的微笑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以会心的微笑对待改正错误的学生,学生就能在教师友善的微笑中领悟到老师的鼓励和关心。⑤

3.5榜样激励机制

小学教育对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极为重要,很多成功人物在成长中都会有一个成功的榜样,并将其当作自己奋斗、努力的目标。所以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正面教育榜样提供给学生,可邀请周边的成功人士到学校作讲座,向学生传授做人的道理,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作为教师,其本身的行为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每天的言传身教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任课教师与班主任都应该严格要求自身言行,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班级管理期间,班主任还可选择较为优秀的学生,将其当作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鼓励他向其他同学传授养成优良习惯的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在彼此交流与沟通过程中,增进相互之间的情感,对学生举止言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⑥管理班级期间,班主任也可将自我展现的机会提供给有一定特长的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我优势,以榜样的力量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4总结

总而言之,作为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小学生的想象力比较丰富,求知欲也比较强,但是在注意力方面却往往存在不稳定情况。所以,若要有效管理小学班级,就应该合理、有效地应用激励机制,以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培养,确保学生能够在合作和竞争中获得锻炼,通过榜样激励、情感激励、目标激励、评价激励等方式实现激励机制价值,从而有效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作者:丁晓燕 单位:南通市通州区兴东小学

注释

①马玉芳.基于职级管理的班主任激励机制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4.1(1):49-51.

②罗莎“.激励”是班级管理的灵魂——浅议小学生激励机制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12):29-30.

③刘现忠.基于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构建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158-159.

④刘佩.班级管理的艺术在于恰当运用激励机制[J].中小学校长,2013.6(6):41-43.

小学班级管理的目的范文5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小学生的发展规律和教育特点,以心理学为理论依据,以培养小学生正常心理为目的,以培养德才兼备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班级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班级管理中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健康的人格培养

小学生健康的人格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处于心理和生理的发育期,对老师有一种盲目的崇拜,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就要善于抓住这一点,不断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1.2有利于创建和谐的班集体

创建团结向上的班集体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目标。当前,由于独生子女多,他们在家庭中大都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缺乏与他人沟通的能力,缺少坚强的意志品质,也不会懂得关爱。在班级管理中,只要善于抓住机会,不断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正确的引导,小学生就能学会关爱他人,关心集体,成为一个能担当、有集体荣誉感的人,从而有利于创建和谐的班集体。

1.3有利于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由于当期的小学生大都心理不成熟,是非观不强,受挫能力低,不利于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在班级管理中适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就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这些不良因素,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2班级管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教育中的重要问题,正确了解和认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找到切入点,从而对症下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厌学情绪严重

由于教育本身和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当前大部分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较差,普遍存在厌学情绪,不认真听讲,完成作业不及时,不喜欢上学,不喜欢老师等是其重要表现。

2.2心理发展畸

形社会的发展也导致了很多孩子处于单亲或留守儿童状态,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这造成了部分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畸形,这部分小学生性格孤僻、乖张,大都和同学相处较差,对老师的教育不合作,对家长不尊重,情绪波动较大,是班级管理的老大难问题。

2.3意志品质较差

由于家庭和性格等因素的影响,班级中有些小学生的受挫能力和自信心不足,不会关爱他人,人生态度消极等。这部分小学生遇到一点失败挫折,就悲观失望,对周围事物不信任,对他人的关心怀疑戒备,常常处于封闭的状态。

2.4品行不端在班级中一些小学生的品行不端

嫉妒心强,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强,对成绩比自己强,生活比自己好的同学怀有很深的敌意。有的同学嫉妒心发展到偷取比人的东西,甚至打架斗狠,攻击他人。

3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当期,由于社会和家庭等方面的原因,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班级管理中亟需采取一定的对策,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1全面了解小学生

每个小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来自不同的家庭,生长环境迥异。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想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就必须全面了解小学生。全面了解小学生就要通过各种途径来了解小学生的家庭状况、思想动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只有全面了解小学生,才能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找到心理教育的切入点,才能进行因材施教,也才能拉近与小学生的距离,得到小学生的认可,从而受到教育的效果,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3.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和小学生打成一片,把小学生看成自己的朋友,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小学生,才能赢得小学生的信任,了解小学生的心声,也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3.3充分利用主题班会

在班级管理中,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很多,效果不同,利用主题班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途径。利用主题班会开展一些自信心、抗挫折等方面的活动,让小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激发小学生不断进行自我教育,培养良好的心态,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3.4加强与小学生的沟通问题

小学生是班级管理的重点,加强沟通,积极与小学生对话,及时了解问题小学生存在问题的原因,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让这些问题小学生感受到温暖,从而敞开心扉,解决问题。

4、结束语

小学班级管理的目的范文6

班级是构成学校的基本单位,学生在校园内的学习与生活,也主要是在班级集体中进行的,每一个班级都作为一个小型集体而存在。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日益盛行,班级管理也成为一个随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更新的古老话题,这个动态的管理过程,要求班主任依据一定教育内容与目的,合理实施一定的手段与措施,从而引导全体学生实现对班级内各种资源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营造和谐的班级环境,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最终有效实现教育目标。

一、正确认识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决定了其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实际特点。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小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等也越来越复杂,其每天都能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到大量的信息,再加上其思维的异常活跃,小学班级管理的状况也越来越复杂。如何让学生在信息大潮中一直处于有益的信息生态环境中,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急需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因此,小学班主任必须重视班级管理这一具有很强专业性的工作,担负教书和与人的双重重任,高度重视班级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性,进而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良好的学习与成长环境,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与生活理念,积极向上地进行学习与生活,最终实现学习与成长的双向发展。

二、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前的学校教育,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的教育了,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化,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和班主任的主导作用,而一个积极的班级整体形象更能促进学生自信乐观心态的建立,从而实现其学习、做事的高效性。因此,班主任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要尽量引导学生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引导其在良好的班级环境中实现自我管理,并健康快乐的成长。

例如:让学生参与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踊跃提出自己的意见,并由大家共同讨论其积极意义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班长等责任人轮流制,让每位学生都感受一下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职位,并从中获取感受,从而更加爱护班级集体,更加重视班级集体环境的共同营造,等等。

在学习之外,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其建立团结互助等良好品质,培养其建立集体荣誉感,成为有道德、有品质的社会主义新型建设者与接班人。

三、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沟通机制

当前的学校教育中,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双向的互动沟通模式所取代,这也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其在班级管理活动中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例如:如果班主任是数学教师,那么一句数学知识比较繁多,有的也比较复杂的特点,同时考虑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注意力又不易集中,所以其很难保证一堂课能够老老实实的上完,那么班主任就可以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注重对学生信息的传递和学生真是感受的反馈,比如采取设置疑问、一问一答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班级整体的掌控。

同时听取、采纳学生的合理意见,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善于表扬和鼓励学生,改善班级管理中师生互动沟通的状况,从而有效提升班级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四、班主任应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素质与能力建设

教育管理理论认为, 管理的效益来自于科学的管理思想,而当前的班级管理中,其核心是“ 育人” 而不是“ 管人”,因此,小学班级管理有效性得以提升,班主任就必须不断更新观念,加强自身专业素质与能力建设,以“人本思想”为管理理念,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科学发展。

例如:时刻关注国家教育事业的相关政策与新精神,与时俱进,保持教育与管理的先进性;不断加强自身教育方法、教育心理学等的学习与研究,正确掌握学生心理,灵活运用管理策略,实现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和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跟随信息时展的脚步,致力于信息技术等先进科技的学习与掌握,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等,从而在实现良好的班级管理的同时,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此外,班主任还应重视对学生自我自治管理机制的培养与树立,因为现代社会更加重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独立管理能力的提倡,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引导学生建立“ 群言堂”的辨析,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同时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其建立一种自我管理的模式,为学生创造更多表现自己、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进而实现其自我个性的充分发展和张扬。

五、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