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垃圾回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业垃圾回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业垃圾回收

工业垃圾回收范文1

To promote textiles waste recycling and re-use in China, the article analysed the relevant domestic laws and policies in detail. Furthermore, the author als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establishment of textiles waste recycling policy.

本文依据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委出台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和《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行业标准,以及北京、广州和杭州等城市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地方标准,结合我国《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国务院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 — 2015年)》,以及《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和《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文件,对我国关于废旧纺织品回收及再利用的相关政策及措施进行了梳理,以便行业及相关企业和社会团体进行了解和掌握。

一、我国与废旧纺织品回收及再利用相关的政策与措施

我国自2009年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以来,从国家层面和行业层面将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再生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列入“十二五”规划中。

从国家层面来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被写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并提出要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党的十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从纺织行业层面来看,我国《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支持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2015年初步建立纺织纤维循环再利用体系,再利用纺织纤维总量达到800万t左右的发展目标。加强资源再生循环及利用的重点任务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理念,逐步建立健全纺织制品回收再利用循环体系,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设立纺织制品回收再利用管理和监控体系等。

我国现行的与废物分类、回收及再利用有关的政策及措施,主要包括相关的法律、管理条例及“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相关内容(图 1),但缺乏针对与废旧纺织品回收及再利用相关的政策制度,无法满足废旧纺织品回收及再利用的需要。

1. 立法层面

法律法规是保证废物管理和有效利用的强有力手段。我国颁布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提出“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简称“三化”),为垃圾治理工作的基本原则。但废旧纺织品回收及再利用在我国尚未进入立法层面。

(1)《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为原则

在我国2005年4月1日开始施行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实行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和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的原则,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八十八条明确指出: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2)《循环经济促进法》以废物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在我国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的《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所称的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其中,所称的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再利用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资源化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

仅就废旧纺织品回收及再利用制度建设而言,我国尚未在法律层面进行立法。例如,《循环经济促进法》中规定了建立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对废电器电子产品进行回收利用、报废机动车船的回收拆解、机电产品的再制造,以及生活垃圾、污泥的资源化等进行了具体规定。但未将废物或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等内容纳入法律法规,且缺少实施细则。因此,上述法律在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中只起到原则性作用。

2. 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层面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回收和再利用。垃圾分类是指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利用价值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处置方式的要求,将垃圾区分成不同的种类。

目前,我国涉及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主要为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图 1),在上述各种生活垃圾的分类管理标准中,对废旧纺织品的归类存在一定的差异。

(1)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行业标准已将织物垃圾归为可回收物

根据2004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由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的规定,城市生活垃圾可分为六大类: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可堆肥垃圾、可燃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主要包括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织物等五大类。其中,织物是指旧的纺织衣物和纺织制品,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毛巾、床上用品、桌布、书包、鞋等。

为了规范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标志,2003年建设部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涵盖了14个垃圾类别标志,标志应按规定的名称、图形符号和颜色使用,以适用于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工作,同时也适用于有关产品的外包装。

2009年建设部颁布的《生活垃圾采用和物理分析方法》(CJ/T313 — 2009)将我国生活垃圾按物理组成分类为厨余类、纸类、橡塑类、纺织类、木竹类、灰土类、砖瓦陶瓷类、玻璃类、金属类、其他及混合类共11类。

上述 3 个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行业标准的特点主要包括:一是将废旧纺织品的名称统一为“织物”或“纺织类”,即英文为“Textiles”;二是将废旧织物作为生活垃圾的一种,并视为可回收垃圾。

(2)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未将废旧纺织品纳入分类收集范畴

为提高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各地选择适宜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路线,2010年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联合出台了《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并将废纸、废金属、废玻璃、废塑料的回收利用纳入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范畴,但未将废旧织物纳入其中。

(3)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地方标准有差异

如表 1 所示,北京、广州和杭州等 3 个城市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对织物垃圾的归类、名称使用、回收箱的设置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 3 个方面。

①地方标准对织物垃圾归类存在差异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中将织物归为可回收物类,这与建设部颁布的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国家标准相一致。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中的可回收物,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但已失去原有全部或者部分使用价值,回收后经过再加工可以成为生产原料或者经过整理可以再利用的物品,主要包括废纸类、塑料类、玻璃类、金属类、电子废弃物类、织物类等。

而广州和杭州将织物垃圾归在其他垃圾类中。其中《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中的其他垃圾包括大件垃圾以及其他混杂、污染、难分类的塑料类、玻璃类、纸类、布类、木类、金属类、渣土类等生活垃圾。而《杭州市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实施方案》中的其他垃圾主要包括:受污染与无法再生的纸张,受污染或其他不可回收的玻璃、塑料袋与其他受污染的塑料制品,废旧衣物与其他纺织品,破旧陶瓷品,妇女卫生用品,一次性餐具,贝壳,烟头,灰土等。

②地方标准对织物垃圾名称使用的不统一

各个地方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对织物垃圾的名称使用并不统一。如《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中使用“织物类”,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国家标准中的名称相一致;《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中使用“布类”,而《杭州市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实施方案》则使用“废旧衣物与其他纺织品”。

③城市社区回收箱设置不便于织物垃圾的回收

北京市按照“大类粗分”的原则,一般将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其它垃圾”等 3 类设置回收箱;广州生活垃圾回收箱则分为 4 种:有害垃圾箱、其他垃圾箱、可回收垃圾箱和厨余垃圾箱。杭州生活垃圾回收箱也分为 4 种,包括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虽然如此,但均存在一个问题:3 个城市的生活垃圾回收箱难以让居民辨识,废旧纺织品究竟应投放在可回收类垃圾箱还是其他类垃圾箱,难以界定。

3. “十二五”规划层面

国家层面和行业层面的“十二五”规划均十分重视再生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从制度建设层面、技术层面和再生纤维利用等方面均提出了具体的目标。

(1)从国家层面提出再生资源和生活垃圾回收体系和分类制度建设(表 2)

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另外,我国《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要达到80%,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制度。

再生资源和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需要制度保障,“十二五”规划充分体现了政府在制度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2)从产业层面提出废旧纤维回收和再利用体系的建设和标准制定(表 3)

在国务院出台的我国《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 —2015年)》中,针对废旧纤维制品的循环利用提出,到2015年我国再生纤维利用占纤维加工总量比重要提高到15%。

我国《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2015年初步建立纺织纤维循环再利用体系。建立健全纺织制品回收再利用循环体系,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设立纺织制品回收再利用管理和监控体系等。同时还提出,2015年我国再利用纺织纤维总量要达到800万t的发展目标。该规划从产业层面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国废旧纤维回收和再利用体系建设和制度建设的目标,提出了再生纤维的利用水平。

(3)从技术层面提出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的技术主攻方向(表 4)

在我国《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和科技部等部委出台的《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中,从技术层面解读了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利用。

《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要重点完成50项节能环保关键技术攻关,其中包括 2项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利用技术,即纯化纤废旧纺织品的再利用技术研究以及天然纤维和混纺废旧纺织品的再利用技术。前者主要包括研究合成纤维材料的生物改性及生物降解、纤维废旧料的回收利用、开发纺织废料回收及再利用成套装置及技术;后者主要指开展废旧纺织品回收、清洗、分类分拣、再利用关键技术及相关设备的研究,以解决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的技术问题。

科技部等部委出台的《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2015年我国废旧高分子材料产生量要超过4 000万t,同时提出了 8 项废旧纺织品资源化利用技术及装备的开发。

二、发达国家废旧纺织品回收及再利用的相关政策与措施

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就开始了对废旧织物的回收及再利用研究。在欧盟众多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中均涉及了纺织品回收和再利用条款。例如:欧盟环境保护法(1990)第 2 部分,将废旧纺织品视为“可控制的垃圾”,列为回收、处理、可回收处理类的垃圾;欧洲议会环境委员会在2008年欧盟废弃物指令第二次修正案中,提出了纺织废弃物回收再利用议案,规定欧盟各国在2015年年底前必须构建纺织废弃物的回收体系。

英国政府倡导全体民众将废旧织物视为可回收、可再利用资源,并提出“零废弃经济(zero waste economy)”的社会发展目标,2008年英国织物再利用总量达2.7万t。

据调查,每年每个美国居民大约丢弃70磅重的旧织物,其织物垃圾总量约占城市固体垃圾总量的5.2%,其中只有15%的织物垃圾会被再利用,其余85%则被填埋处理。2011年底,美国纺织品回收协会(The Council for Textile Recycling)提出到2037年实现织物垃圾“零填埋(Zero by 2037)”的目标。

三、结论

工业垃圾回收范文2

1现状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1.1现状概况

佛山市禅城区是工业发达地区,工业门类比较齐全,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种类较多,粉煤灰、炉渣和陶瓷废物是三类主要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2004年禅城区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6.39×104t,综合利用率86.03%,目前佛山市还没有专门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中心,这给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管理和污染控制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在佛山市各工业行业中,电镀行业产生的危险废物最多,主要为电镀污泥。目前禅城区电镀污泥存在没有按危险废物规定的贮存、收集方法进行,不仅占用了土地,其重金属还对周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目前禅城区有46座垃圾收集站,普遍采用车厢式收集。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000t/d,人均垃圾产生量约为1.03kg/d。生活垃圾主要以居民和机关团体垃圾为主,其中居民生活垃圾占55%、厂企机关事业单位占19%、小工商户占6%、公共场所占20%。其次是来自工厂,占18%,保洁和食品垃圾分别占4%和8%;生活垃圾中的竹木、纸类、布织物、塑料、橡胶制品等可燃物含量较高。

1.2存在的问题

1.2.1工业废物治理率有待提高

对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来说,禅城区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最大的行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其废物治理率有待提高,陶瓷废物是规划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同时应进一步加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管理和污染控制。危险废物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管理混乱,贮存、收集与运输尚无统一的规范,缺乏专业化的统一管理,偷运偷排危险废物和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和危险废物无证处置等时有发生。

1.2.2城市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难

由于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的现状特点,造成建设有三难:选址难、建造难、还建难。目前规划区内的环境卫生设施现状为旧区较多,新区较少,布局不均匀,规划建设需进一步完善;由于环境卫生设施处置物存在脏、臭等特点,造成建设征地难,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用地难以落实;同时还存在着环境卫生专业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小区详细规划协调度不够、容易脱钩的问题。

1.2.3垃圾处理无害化率低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增加,城市垃圾量逐年剧增,但由于资金的限制,只好对部分垃圾进行简易填埋,特别是生活垃圾。目前生活垃圾收运过程中有时存在洒漏现象,需完善密闭化运输设施;居民对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意识不高,使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还未能全面展开。

2规划编制基本原则

2.1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环境卫生设施必须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实现基础设施资源的优化配置。

2.2分类收集、资源化利用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染控制技术政策》要求,垃圾处理必须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优先强调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分类收集既有利于垃圾的源头减量,又是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前提和基础。

2.3因地制宜,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

环境卫生设施规划与建设主要以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表现形式,其经济效益融于城市各个领域的经济效益之中,因此,应因地制宜,使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

3环境卫生基础设施规划

3.1垃圾产生量预测

根据《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的要求,垃圾转运站的位置和数量是根据垃圾日转运量确定的,垃圾日转运量的计算公式如下:Q=knq/1000式中:Q———转运站的日转运量(t/d)n———服务区域的实际人数q———服务区居民垃圾人均日产量(千克/人?天)k———垃圾量的气化系数,一般取1.3~1.4采用人均指标法预测规划区垃圾的产生量。通过预测,规划期末城市生活垃圾日产生量为2015t。2020年规划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取30%,规划区远期生活垃圾日清运量为1410.5t。

3.2设施布局

在居住区、商业文化大街、集贸市场、体育馆、大型公共绿地等场所附近及其他公众活动频繁处,应设置垃圾容器、公共厕所等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同时,由于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在运行过程中难以避免产生噪音和异味,建议规划用地时拟建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四周各增宽5m以上用地,设置绿化隔离带以改善环境。在新建、扩建的居住区或旧城改建的居住区设置垃圾收集站,并与居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时投入使用。垃圾收集站设置在道路条件好、市政设施齐全且不影响市容景观的位置;收集站建设时应配套供水和排水管网,以减少收集站的运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鼓励居民实行垃圾分类,建立垃圾分类制度,提高废旧物品的再利用率,制定鼓励垃圾分类回收措施。建设垃圾转运站1处,占地面积5hm2;垃圾回收站1处,规模为500t/d,占地面积3000m2。

4主要对策

4.1科学编制规划

要正确处理好近期和远期的关系,即近期面向实施,能有效指导建设,远期在基于近期的基础上延续规划;结合实际,统筹安排;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的关系、改建与新建的关系;并在具体实施中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切实解决环境卫生设施“少、差、低”的严重问题。

工业垃圾回收范文3

解构分析理论与模型

众多研究学者一般把能源强度的变化归因于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2-7].产业结构是影响能源强度的最主要因素,这是因为不同行业在能源利用效率水平上有着巨大的差异,既满足消费品的最大供给又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始终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最终目标;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将有助于降低能源强度.除了以上两点之外,笔者在对长春市的研究过程中发现能源的回收利用和工业产品的进口也是影响其能源强度变化的原因.首先,根据生产所追求的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回收能源对常规能源的消费有很大的替代作用,而长春市的主要消费能源类型是煤炭等固体化石能源,这类能源的首次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对其进行二次甚至三次回收利用则将大大降低能源强度.其次,进口要素对能源强度也有一定的影响,进口工业产品的能源强度在理论上可认为是0,因为它几乎不消耗本地能源,但在实际的测算中却并非如此,长春市的主要进口商品是汽车零部件,占到所有进口商品的70%以上,作为生产资料的投入,这类商品的进口价格将完全换算成能源的消耗,因此能源强度可认为是1而不是0,进口量越大,能源强度就越高.换一个角度来说,进口因素并不是直接的参与本地能源强度的变化过程,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客观的反映了它的变化.

综上,本文将能源强度解构成回收利用、技术效率、产业结构和进口4个因素,建立分解公式:能源强度=dfip=籼dfi(dfi+rf)(dfii+rfi)fififfp=籼rtise.(1)其中,dfi为能源消费量(不包括回收能源),包括原煤、洗精煤、煤制品、焦炭、其他焦化产品、焦炉煤气、高炉煤气、其他煤气、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和原油;p为工业总产值;rf为回收利用的能源量,包括煤矸石、质能、工业废料和城市固体垃圾;f为产品最终需求;下标i表示产业类别.r、ti、s、e分别代表解析出的回收利用、技术效率、产业结构和进口4个因素.回收利用因素r变化后为1-rf(dfi+rf),其中rf(dfi+rf)又被称为回收利用率,可以反映生产过程中对回收能源的利用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替代常规能源.技术效率因素ti表示i产业单位产品销售量的能耗,直接受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费量和产品销售量两个因素的作用,综合反映该产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以及掌握、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产业结构因素s反映了该区域各产业比重分布.产品销售量f是从工业总产值中p加上进口总量i、减去出口总量o的结果,于是进口因素可以表示为1+ip-op,当i减小,o增加,能源强度下降.为了量化各因素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程度,本文引用sun[13]在1998年提出的完全分解模型来计算各因素对能源强度变化的作用量,完全分解模型的优点在于消除了分解中常出现的余项,使结果更加准确.

实证分析结果与解释

为防止产业分类过粗造成结果不准确,将工业分为5大产业38个两位数行业(表1);各行业产值、能源消费量、回收能源量以及进出口货物量来自1997年~2008年《长春市统计年鉴》.特别说明,本文根据工业品出厂价格分类指数将各年份各产业产值统一换算成2000年可比价格;将焦炉煤气、煤气、天然气由体积单位换算为质量单位,能源全部以质量计;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用产品分类目录将进出口货物归入对应的行业.1997年~2008年,长春市工业能源消费量由764.8万t波动上升到1872.7万t,年均增长8.5%,特别是在2003年后,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和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长春市的工业能源消费量呈“j”型增长;因为工业产值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同期能源强度不断下降,从1997年的1.42t/万元下降到2008年的0.50t/万元,下降幅度达64.8%(图1).图2是对长春市工业能源强度的解构分析结果.1997年~2008年能源强度下降了0.92t/万元,产业结构因素的贡献最大,促使能源强度下降0.74t/万元;技术效率因素促使能源强度下降0.23t/万元;回收利用因素贡献很小,促使能源强度下降0.0016t/万元,进口因素作用起到反作用,使能源强度上升0.06t/万元.4个因素对能源强度的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长春市自2000年以来,重视开发与回收利用能源,热电行业、食品加工业等行业开始使用回收能源,但是数量和种类很少,主要为煤矸石和城市固体垃圾.回收利用能源量只在2001年和2006年比较大,但是与同期的常规能源相比仍不及其消费量的1%.2005年东北三省首家垃圾发电站在长春市建成且并网发电,城市固体垃圾回收利用量由2005年1.0万t快速上升到2006年13.6万t,促使能源强度降低0.0055t/万元,由此可知,回收利用因素能够促进能源强度下降.垃圾发电站建立之初对能源的回收和利用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城市固体垃圾呈现几何级数增长而垃圾回收配套设施不健全导致这种作用未能持续,到2007年城市固体垃圾回收量又降到2005年的水平.除了以上提到的两种回收能源,长春正在积极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和风能等新能源,2009年华能集团在长春建立起生物质能热电厂,填补了生物质能利用的空白.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长期来看回收利用因素将会对长春市降低能源强度发挥更大的作用.

1997年~1998年亚洲经济危机的爆发,导致食品加工、电子设备制造、电力供应等行业产品销量大幅下降,而同期能源消费量没有缩减,因此技术效率的下降导致能源强度上升0.49t/万元.1998年~2008年,技术效率的快速提高稳定地促进了长春市工业能源强度的降低,特别是2007年、2008年技术效率提高十分明显.这可能与2003年以来东北振兴战略以及2005年以后我国推行的节能减排政策相关.技术效率因素通过单位产品销量的能耗表征,长春市工业产品平均单位销量能耗由1997年的1.42t/万元减少到2008年的0.46t/万元,降低了67.6%(表2).原材料工业产品单位销量能耗最高,其变化过程为2002年前持续升高,一度涨到10.67t/万元,自2003年起开始下降,尤其在2007和2008年降幅和降速都很大.其中,电力、热力和燃气生产供应业单位销量的能耗最高,而且起落变化巨大,原因在于电、热及燃气生产供应业对市场变化的反映较慢,特别是为了保障冬季供暖长春市容易出现电力生产过剩,因此提高应对市场变化与转移过剩产品的能力是此类产业节能降耗的主要手段.采掘业产品单位销量能耗波动下降,下降幅度微小.其中,煤炭开采业单位销量的能耗从1997年的0.67t/万元下降到2008年的0.58t/万元,与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相比,耗能高且下降幅度小;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单位销量的能耗从1997年的0.61t/万元下降到2008年0.04t/万元,下降速度非常快.加工工业总体表现非常好,单位产品销量的能耗从快速下降(从1997年0.28t/万元下降到20030.09t/万元)到稳定在较低值(0.05t/万元附近)而且继续下降,2008年单位销量的能耗仅为1997年的17.9%,进步很大.对加工工业细分来看,只有专用设备制造业出现波动,其他各行业均为稳定快速进步.需要特别指出的是,1997年~2008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长春市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是长春市经济的支柱)的单位销量的能耗从0.23t/万元下降到0.05t/万元,技术效率水平稳定提高.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品单位销量的能耗快速下降,2008年其单位销量的能耗为0.05t/万元,仅为1997年的5.2%.其中,医药制造业是长春市的重点行业,其产品单位销量的能耗一直在下降,从1997年的0.89t/万元下降到2008年的0.09t/万元.五个产业中唯一技术效率下降的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其单位销量的能耗在波动中上升.该产业的单位销量能耗上升主要受农副食品加工业的影响,因为农副产品加工业在该产业所占比重达到77.9%(2008年).1997年,农副产品加工业单位销量的能耗仅为0.14t/万元,到2008年达到0.82t/万元,上升了485.7%.

产业结构因素是促进长春市工业能源强度下降的最大贡献因素,但是发挥作用越来越小.从图2可以看到,以2003年为分界点,2003年之前,产业结构的变动对能源强度降低发挥的作用十分明显,促使能源强度总量降低了1.18t/万元,但是作用不断减小;2003年之后,产业结构的变动却使能源强度上升,而且幅度也在增加.长春市工业5个产业的结构变化如图3所示:加工工业占据主导地位,1997年~2008年间加工工业在五个产业的比重从66%上升至86%,之后回落到76%,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一直是长春市的支柱行业,也是加工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加工业的90%以上.原材料工业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占整个工业的比重较大,二者在工业部门的比重先下降后上升,与加工工业的趋势相反;采掘业和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所占比重和整体变化都较小.与之前分析的技术效率因素结合可知:2003年之前,单位产出能耗较低的加工工业在工业部门的比重持续快速上升,而单位产出能耗非常高的原材料工业比重不断下降,因此,这一时期产业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能源强度的降低.2003年之后,原材料工业迅速扩张,加工工业则不断萎缩,导致能源强度上升.此外,根据前面对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效率因素分析可知其已逐渐成为高耗能的产业,而且近年来在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所以它在技术效率和产业结构两方面都使能源强度升高.

由图2可知,贸易逆差是导致长春市能源强度的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具体来说,2000年的贸易顺差促使能源强度下降,2001年开始转为逆差,随后两年持续扩大,商品的大宗进口促进了能源强度的上升;2005年以后逆差微小波动,导致能源强度小幅变化.长春市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之一,汽车零配件是最主要的进口货物,占进口总额的70%以上.长春市的汽车产业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当地零配件供应难以满足汽车生产需要,大量的进口也推动了能源强度上升.2005年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的建立吸引了一批零配件制造商,增强了自主研发能力,促进了园区内部合作,这将有助于减小对汽车零配件的进口依赖,促进长春市能源强度降低.

结论与对策建议

工业垃圾回收范文4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措施;建议

中图分类号:R124.3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由此带来的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大,我国许多城市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已经超过了1kg/(人・d)这个标志性的水平线;而且城市生活垃圾成分的组成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然而,我国许多城市的生活垃圾管理还处于强调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以及提高清运率阶段,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迅猛增加以及为无害化处理需要付出的高额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处理处置费用,为城市环境管理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压力。

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

(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及特点

近10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大幅度增加。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均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440kg,全国城市垃圾年产生量达1.5亿t,且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全国历年垃圾存量已超过60亿t,约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1]。

城市生活垃圾来源主要是道路清扫、保洁的垃圾,单位、居民区的生活垃圾,商业垃圾,部分工业垃圾和建筑、装修垃圾。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特点主要是有机物增加,可燃物增多,可回收利用物增多,可利用价值增大。垃圾种类的多样化,尤其是电子垃圾,如电视、电脑、手机、音响等产品日渐成为困扰我国环境的大问题。

(二)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主要采用填埋、焚烧和堆肥等方法,其中,最主要方式是填埋,占全部处理量的70%以上;其次是高温堆肥,占20%以上,焚烧量甚微。处理能力小,处理设施技术水平低,存在污染隐患多。大多数城市还未将生活垃圾分类装袋、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利用,依然以混合收集为主。部分中小城市垃圾仍然沿用直接倾倒和简易填埋等原始方式处理,约有50%的城市生活垃圾直接向外界排放[2]。

(三)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政策

从2007年7月1日起,由建设部新制定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同时,作为“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的专题之一,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工业废物在内的“固体废物管理污染控制战略研究”已经全面启动。这些都为进一步规范垃圾处理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保障。

2007年11月22日,国务院了由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该规划中明确指出:将推进工业固体废物、废旧家电处置与综合利用等固体废物的治理。不少有识人士已经看到了其间蕴藏的巨大商机,垃圾产业的投资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投资模式。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必将推进垃圾处理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思考

(一)通过立法强化垃圾管理

20世纪90年代,我国出台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针对垃圾处理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缺少相应的实施细则,可操作性差,导致实际中很多做法与这些法律法规相背离,执法力度也不强,给依法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二)完善垃圾处理费的征收和管理

2002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财政部、建设部、环保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垃圾产业化的通知》,之后2年内全国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管理办法或相关法规、政策;有118个城市实行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还有相当一部分城市将要开征垃圾处理费[3]。

(三)加强垃圾分类回收

2004年4月,我国选定了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杭州、厦门、桂林8个城市进行垃圾分类回收的试点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政府投入不足,宣传力度不够,人们对垃圾分类的好处认识不足,环保部门设备落后等综合原因使得我国在垃圾分类回收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要加强垃圾分类回收,首先应加强垃圾分类回收的宣传教育。通过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宣传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意义,呼吁每个公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其次,应该将垃圾分类产生的经济效益用于垃圾分类。

(四)加大垃圾处理技术研究的力度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管理体制日益暴露出缺陷与不足,并且缺乏一支专业的垃圾管理队伍;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与资源化领域的科研工作,加大垃圾处理技术研究的力度,完善管理体制,建立一支从事垃圾处理技术研究的专业队伍,形成对垃圾处理行业发展的科研支撑,为垃圾分类综合利用提供技术保障,从而实现垃圾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

参考文献:

[1] Pinjing He,Min Li,Suyun Xu,Liming Shao.Anaerobic treatment of fresh leachate from a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or by upflow blanket filter reactor[J].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in China . 2009 (4)

工业垃圾回收范文5

关键词:城市垃圾 资源 产业化

我国是世界上垃圾包袱最重的国家,人均每年垃圾产量440公斤。2000年、2001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分别为1.18、1.35亿吨/年,城市历年的垃圾堆存量高达66亿吨,侵占35亿多平方米的土地,已有2/3的大中城市被垃圾包围,有1/4的城市不得不把解决垃圾危机的途径延伸到乡村。尤其是城市垃圾的二次污染,导致城乡结合带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全国城市垃圾处理的总体水平还很落后,管理体制不顺、经费不足、垃圾处理的科技水平和基础设施落后,远不能适应城市建设、管理和环境保护需要。形成一个“垃圾产生量增加-环境污染加重-治理费用上升-财政资金不足”的恶性循环。

一、城市垃圾的概念及处理现状

1、城市垃圾概念

城市垃圾主要是指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市政维护和管理中产生的垃圾,而不包括工厂所排出的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的成分很复杂,但大致可分为有机物、无机物和可回收废品等。属于有机物的垃圾主要是动植物的废弃物,属于无机物的垃圾主要为炉灰、庭院灰土、碎砖瓦等,可回收的废品主要为金属、橡胶、塑料、废纸、玻璃等。由于工业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当前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的城市垃圾数量剧增。我国城市垃圾每年排出大约1亿t左右。

2、城市垃圾处理现状

①城市垃圾混合回收的方式加大了垃圾资源化的难度。我国城市垃圾基本上属混合回收,从回收的垃圾中分选有用物质,在目前分选技术差的情况下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利于城市垃圾的资源化。

②城市垃圾资源化技术较落后。我国城市垃圾中的无机成分多于有机成分,不可燃成分多于可燃成分,不可堆腐成分多于可堆腐成分,且大中小城市又各有不同,因而资源化难度大,经济效益较差。

③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资金不足。我国城市垃圾处理费用主要来自于政府,金额有限,而建大型的卫生填埋厂或焚烧发电厂均需大量资金,从而造成城市垃圾资源化基础设施差。

④法规不健全,管理不善。当前,我国把垃圾处理的重点放在减量上,对垃圾资源化不够重视,无相应的资源回收法,管理差,且目前的管理体制不利于垃圾的资源化。⑤资源化意识淡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随之改变,资源的回收观念淡薄,回收难度大。

二、城市垃圾处理对策

1、城市垃圾资源化

①加强我国城市垃圾的分类回收。城市垃圾分类回收是实现城市垃圾资源化的重要前提。过去城市垃圾的混合回收,加大了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的难度,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为了促进垃圾的分类回收,应在居民区,商业、文化及娱乐中心放置不同标志的垃圾容器,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奖惩措施来保证居民自觉地分类放置垃圾,实现垃圾的分类收集。

②征收城市垃圾费。长期以来,我国的环保费用都是由政府提供,资金来源有限,限制了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处理。而市民征收城市垃圾费符合“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既为城市垃圾的资源化筹措了资金,又能减少城市垃圾的排放量。如美国1000多个市镇对垃圾以袋、罐计算收费,垃圾的产量从1981年的每人1周3桶减少到1995年的每人1周1桶;又如美国的西雅图市政府规定,每月每户垃圾量为4桶,需交纳排污费13.25美元,每增加1桶,加收9美元,该规定实施后垃圾量减少了25%以上。当然,城市垃圾费的征收应根据居民生活水平、垃圾数量、分类放置等不同情况而异。再比如德国,垃圾处理费的征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向城市居民收费,另一类是向生产商收费(又称产品费)。对于居民收费来说,德国的各个城市的垃圾收费方法不尽相同,有的是按户收费,以垃圾处理税或固定费率的方式收取;有的是按垃圾排放量来收取。目前,大多数城市都采用按户征收垃圾处理费的方式:部分城市开始试用计量收费制,按不同废物、不同量收取不同费用。产品费的征收更充分地反映了“污染者付费”的原则,要求生产商对其生产的产品全部生命周期负责。产品费的征收对于约束生产商使用过多的原材料,促进生产技术的创新,以及筹集垃圾处理资金都有较大的帮助。

③大力发展城市垃圾资源化技术。面对垃圾的挑战,许多科学家提出应全面应用高科技,变废为宝,向垃圾要效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在很大程度上与资源化技术有关。科技的进步可增加可利用废物的种类及其利用深度,提高综合利用率,从而推动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加强垃圾资源化技术的研究,为城市垃圾资源化提供硬件支持是非常必要的。垃圾资源化技术的选择应根据各国的国情而定。我国资金有限、技术较落后,但是地域广阔,因而垃圾资源化潜力较大。有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垃圾资源今后持续开发利用的方向除回收再生和综合利用外,最终处理应有60%用于填埋,30%堆肥,10%焚烧。

④加强废旧回收,推动旧货市场的发展。我国历来重视废旧物质的回收和综合利用,且收入不扉。如国内贸易系统从1950年~1994年,回收总值达1340.25亿元。此外,现有供销社系统每年回收废旧物资1600多万t,回收总值约2000亿元。由此可以看出,废旧物资回收潜力很大,我国应继续鼓励有关部门加强废旧物质的回收工作。

⑤加强城市垃圾资源化管理。城市垃圾资源化管理,首先必须建立和完善城市垃圾资源化的法规体系,如资源回收法、废弃物处理法等,用法律的手段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资源综合利用行为,并把它变为自觉行动。其次,要改变目前政企合一的垃圾管理体制,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宜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将垃圾清运单位和处置单位从政府部门独立出来转变为企业,自负盈亏,实行有偿的社会化服务,环卫部门进行管理、监督。第三,建立城市垃圾资源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管理能力。

2、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化

城市垃圾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从技术开发、设备制造、安装维修、原料能源相互利用、垃圾产品生产以及管理培训,将形成一个产业链。而且这是一个不衰落的产业,它将会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而持续发展下去。

①走综合处理技术路线,提高技术集成能力

垃圾处理要遵循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技术原则。传统的填埋方式占用土地、形成二次污染,达不到无害化要求。焚烧方式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我国城市垃圾成分复杂、含水率高、可燃物少。因此,适于走垃圾分选、再生利用、有机物发酵制肥、可燃物焚烧供热发电的综合处理技术路线。目前,从事垃圾处理技术研究开发的单位很多,在某些单项技术上也有所突破,但垃圾处理技术是涉及机械、化工、生物、电子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技术,因此,提高技术集成能力更为重要。我国还缺少这方面的开发机构,急需发展有高度技术集成能力的研究开发单位,把国内的和国外的先进技术与工艺引进、吸收、消化后加以创新,创造出适合我国城市发展水平的综合技术。目前,一些军工科研院所,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所利用自身优势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②改革现行的城市垃圾管理体制,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

一个产业的发展,除了先进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市场的培育,垃圾处理要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要有适于产业发展的土壤和环境。因此要打破目前垃圾处理中政企不分、垄断经营、非市场化运作的现状。由原来的政府环卫部门的运作转变为市场机制企业化运作,让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政府通过税收、能源、土地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加大环保立法和执法力度,目前我国已制定了《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和一系列环保法规,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规体系,强化相关的执法力度,推动这一产业的发展。上海市建委环卫系统采取了多项改革措施,探索出“政府参与、企业投资、商业化运作”的一条新路。

③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扩大融资渠道

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垃圾处理需要一个非常大的资本投入。全国668个城市,设想平均每个城市建设一个垃圾综合处理厂,投资一亿元人民币,那么就需668亿元的投入,靠政府财政投入没有那么大的力度,也不可能形成持续的良性循环。只有到资本市场上去寻求资金,才是适应市场经济的有效渠道。投资社会化,谁投资谁受益,政府可以引导性地以少量投资,吸引企业和社会上的资本投入。企业产权股份化,多家联合,共同投资,形成技术合力和资金合力,增强抗市场风险能力,以往由政府投资和管理,往往出现投而不运现象,上亿的投资成为样品和摆设,不能良性运转。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增强金融支持力度,国家选择有技术优势、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或上市发行股票,扩大融资市场。“二板”市场要特别关注从事城市垃圾处理研发的企业。建立垃圾处理产业投资基金用于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新产品开发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短期融资和信贷。充分利用目前国外资本看好我国环保市场的有利时机,注意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利用外资。

3、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意识对人的环境行为有指导作用,能够使环境行为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从而对环境保护的进程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人们都注重各自家庭的小环境而忽视了公共的大环境,如果能够将市民们的小环境意识延伸到社会公共环境上来,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必将得到市民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我们要通过各种媒介不断地利用环境观、垃圾资源观、资源危机观等来教育市民,让市民了解保护环境的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晟志.试析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1).

[2]高平城市垃圾产业化初探.再生资源研究,1999(03).

[3]张新亚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与可持续发展,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1999(03).

工业垃圾回收范文6

关键词:节能环保;复合保温隔热;镀膜低辐射玻璃;生态水泥;建筑垃圾资源化

The construction of energy-efficient design of new energy-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

Zhang Cai-li,Song Xiao-qing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Zhengzhou 450007)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development trend of new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using four party is using new type of thermal insulation materials, energy-saving windows and doors, cement and fly ash, construction waste resources and building energy saving face,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 the future. Pointed out that the new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building materials i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building materials.

Keywords: energy saving; composite insulation; coated low-E glass; ecological cement; construction waste recycling

我国建筑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使得建筑节能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在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先进节能技术的基础上,采用新型的节能环保材料,对推动我国在建筑领域内节能工作的进展,推广建筑节能环保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

新型环保型建筑材料是建材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环保’不仅只是考虑地球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因素,也要保证材料在生产与使用过程中资源和能源的节省。环保型建筑材料的发展应具有以下特征[1]:

1.1节约能源、降低能耗

与传统建材相比,新型建材不仅要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和能耗,而且能使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新型建材不仅不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污染,而是有益于人体的健康,有助于改善建筑功能。

1.2减少二次污染

积极利用可循环使用的建筑材料可以减少垃圾掩埋的压力和节省自然资源建筑物到达使用期限后,其材料应能自然降解或转换对自然环境具有友好性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3对现有材料进行新的加工处理

环保型建筑材料的发展在于新材料的运用,而新材料的运用主要是对一些材料进行新的技术处理,提高其强度和抗毁坏度,以达到作为建筑材料的要求。

2.新型节能环保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建筑节能的主要目的就是降低建筑耗能,我们这里所说的建筑节能,是指在满足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在建筑规划、建筑设计、建筑材料生产和使用、建筑设备选型和使用及建筑物施工和投产过程中,采用新材料达到降低建筑耗能的目的。结合目前建筑工程应用新技术、新材料的实践,就新型保温材料、节能门窗、水泥和粉煤灰的利用以及建筑垃圾的资源化谈几点体会:

2.1新型保温材料

采用新型的保温材料,对推动我国在建筑领域内节能工作的进展,推广建筑保温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现有保温材料主要有无机保温材料和有机保温材料。无机保温材料丰要有珍珠岩、蛭石、硅酸钙、发泡水泥、矿棉、玻璃纤维等[2]。与有机保温材料相比,无机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偏大,保温热效果稍差,但防火阻燃,变形系数小,抗老化,性能稳定,使用寿命低;有机保温材料则主要有发泡聚苯板、挤塑聚苯板、喷涂酚醛树脂、酚醛树脂泡沫板等;有机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小,保温效果良好,但是,它们都容易燃烧,一旦发生火灾,会加快火焰的蔓延,而且有大量的有毒气体排出。另外,有机保温材料不耐老化、变形系数大、稳定性差、安全性差。

本文正试图提供一种兼具无机及有机保温材料的特点,将酚醛树脂与耐火材料特点结合,制备出一种有机/无机复合保温隔热材料,解决了轻质后耐火材料的资源化问题,降低外墙保温材料的制造成本,加强外墙保温材料的阻燃性,减少有害气体释放,降低热阻,具有重要经济和社会意义。提供一种以酚醛树脂和轻质耐火材料回收料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憎水、固化、和增韧剂等助剂,采用热压成型方法,制备一种耐火回收料和酚醛树脂复合的保温材料。该复合保温材料兼有有机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低和无机保温材料的强度高、阻燃之优点。

与现有保温材料及制备方法相比,该材料具有如下优点:

(1)与其他的复合保温材料相比,采用轻质耐火材料回收料,回收料经过高温服役,呈现多孔结构大大增强了与酚醛树脂材料的结合强度;多孔结构还能降低复合后的热导率;高温煅烧清除了无机颗粒中的低熔点物、挥发物等有损保温、阻燃效果的成份,提高阻燃性。

(2)与现有有机保温材料相比,克服了有机保温材料的易燃、强度低、抗老化性差、使用寿命短的缺点,结合了有机保温材料和耐火颗粒料的质轻、导热系数低的优点。

(3)与现有无机保温材料相比,克服了无机保温材料的与有机物界面面积小,结合强度低,低熔点、挥发性成分含量高、导热系数大、保温效果差的缺点,保留了无机保温材料的防火阻燃、变形系数小、抗老化、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4)使用回收耐火材料,目前耐火材料的回收问题尚未商业化,回收成本低。将复合耐火板的成本降低到原来的30-50%。

(5)性能指标:

阻燃等级A级。

2.2节能门窗和节能玻璃

从目前节能门窗的发展来看,门窗的制作材料从单一的木、钢、铝合金等发展到了复合材料,如铝合金―木材复合、铝合金―塑料复合、玻璃钢等。目前我国市场上主要的节能门窗有PVC门窗、UPVC门窗铝木复合门窗、铝木复合门窗、铝塑复合门窗、玻璃钢门窗等。就玻璃钢门窗而言,玻璃钢(FRP纤维增强塑料)门窗是以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为增强材料,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基础材料,经拉挤工艺生产出的型材经过组装制作成的门窗。玻璃钢门窗是继木、钢、铝、塑之后的又一代新型门窗。其型材具有极高的强度和极低的膨胀系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

除结构外,对门窗节能性能影响最大的是玻璃的性能。目前,国内外研究并推广使用的节能玻璃主要有中空玻璃、真空玻璃和镀膜玻璃等。镀膜低辐射玻璃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节能玻璃,镀膜玻璃是指在玻璃表面涂覆一层或多层金属、合金或金属化合物薄膜,通过镀膜以改变玻璃的光学性能,满足某种特定要求[3]。玻璃镀膜改变了玻璃对光线、电磁波的反射率、折射率、吸收率及其他表面性质,赋予玻璃表面其他性能。既可以保证室内的能见度,又能减少冬季室内热量向外发散,还能控制夏季户外热量过多的进入室内,提供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将是未来节能玻璃的主要应用品种。

2.3水泥的发展和粉煤灰的利用

水泥工业在我国建材行业中耗能最大,随着水泥工业的发展,其对环境的影响也已由无节制排放污染物发展到对自身产生的污染物尽量回收利用,而且正在全方位地扩大利废功能,利用其它工业废物来代替传统的矿物原料、燃料。至此生态水泥的产生解决了这些工业废弃物所带来的环境影响问题。所谓生态水泥就是广泛利用各种废弃物,包括各种工业废料、废渣及城市垃圾制造的一种生态材料。这种水泥能够降低废弃物处理的负荷,既解决了废弃物造成的污染,又把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气物作为原材料,变成有用的建设资源,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4]。

粉煤灰是燃煤发电场的废弃物,由于其具有轻质多孔的特点和潜在的水硬性,可以作为多种建材的生产原料。粉煤灰的利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在冶金、精细化工、道路建设、机场跑道建设以及建材等领域。目前美国已经开始利用粉煤灰原料开始替代传统建筑材料,用于墙板、空心石柱,替代砖瓦,利用F级粉煤灰制造过火砖,利用粉煤灰与纤维合成复合材料生产墙体材料,以100%粉煤灰生产高性能砌块。目前粉煤灰使用主要在以下两方面:一是粉煤灰外墙装饰板,利用70%的粉煤灰加30%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房屋外墙护角板,市场前景很好;二是粉煤灰仿制天然石,使用100%粉煤灰添加少量添加剂制造,非常适合国内使用。开发粉煤灰建材不仅可以解决能源和资源问题,同时还可以解决这种工业废弃物造成的污染问题。今后在粉煤灰综合利用方面,需要重点开发研究的前沿技术课题有大掺量粉煤灰制品,各种免烧结、免蒸养自然养护工艺的粉煤灰砖制品和粉煤灰陶粒等[5]。

2.4建筑垃圾资源化

在我国,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还处于初级阶段。其基本思路均为将建筑垃圾进行分选,从而进行分类利用。在实际的应用方面,真正规模化利用建筑垃圾的报道目前国内还很少。

建筑垃圾资源化是指采取管理和技术从建筑垃圾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它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物质回收:指从建筑垃圾中回收二次物质不经过加工直接使用,例如,从建筑垃圾中回收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废纸板、废玻璃等;

(2)物质转换:物质转换是指利用建筑垃圾制取新形态的物质。例如,利用混凝土块生产再生混凝土骨料;利用房屋面沥青作沥青道路的铺筑材料等;

(3)能量转换:能量转换是指从建筑垃圾处理过程中回收能量。例如,通过建筑垃圾中废塑料、废纸板和废竹木的焚烧处理回收热量。近几年,我国在建筑垃圾开发利用方面投入了相当大的资金,不少地区将建筑垃圾作为一种再生资源,对固体废弃物加以筛分、破碎后制成建筑垃圾砖或垃圾砖取代传统黏土实心砖作为砌体材料,净化了环境,节约了能源,保护了土地资源,是一种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品,从而使建筑业走上了一条良性循环的经济模式,成为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3.总结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和节能思想的深入人心,建筑节能必将成为未来节能研究的焦点。新型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代表了建筑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符合世界发展趋势和人类发展的需要。新型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将一直更新,有毒害的材料不断减少,新的绿色建材产品不断涌现。它的应用遍布各行各业。新型节能环保型建材不断开发应用必将促进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我们相信通过推广环保型建筑材料,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一定能使我国的建筑业朝着绿色、环保和节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文硕.新型节能环保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2.

[2] 陈红波.建筑材料环保问题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4.

[3] 姚寿山、孔令辉.低辐射镀膜玻璃及其应用[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2.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