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范文1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我国的建筑业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建筑行作为我国典型的能源消耗性工业,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资源消耗过度以及环境污染问题。
据相关资料调查显示,我国的建筑垃圾排放已达到城市废弃物总量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而且到2020年,预计我国至少会产生三十亿吨的新的建筑垃圾,这将严重影响建筑业的发展进程,更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本文就通过分析施工企业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中的重要性,强调施工企业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中的主体地位,进而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希望能促进建筑垃圾的有效回收利用。
一.我国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基本现状分析
我国的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管理起步相对较晚,而随着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资源供应紧张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越来越困扰着我们,我国的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以及科研机构认识到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紧迫性,加快了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研究步伐。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不断的努力,我国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取得了不小的成效,比如说建筑垃圾中的再生混凝土配合比和性能、建筑垃圾再生砖技术等都在日趋成熟。
然而,我国的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现状不容乐观,由于我国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方面的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大部分建筑垃圾出现乱排乱堆的混乱状态,浪费资源的同时,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污染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威胁着人们的生产与发展。而且由于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对技术和资金投入量的要求很高,所以这就加大了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困难和挑战。同时我国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等不健全,缺乏法律制度的保障,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实行更加困难。当然,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与国家公民对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认知程度也密切相关,我国相关的施工企业乃至建筑施工人员和大部分社会公民在追求经济发展以及自身利益的时候,严重忽视了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而且,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的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仅为1%,与发达国家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程度存在严重的落差,所以说我国的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研究与实施现状不容乐观,建筑垃圾回收任重而道远。
二.施工企业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中的重要性
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过程中,党和政府是主导力量,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支持是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基本保障,同时社会公民对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认知程度对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可以说是群众基础;然而,施工企业才是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真正的执行者,是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核心力量。因为,建筑垃圾都是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所以无论是出于生态环保的责任意识,还是出于节约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施工企业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中的责任与重要地位都是无可替代的。施工企业作为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过程中的主体,一定要努力采取合法合理的有效措施,充分的利用建筑资源,尽量减少建筑垃圾的排放量,而且要减少建筑垃圾排放中有害物质,实现真正的建筑垃圾减量化生产。
施工企业的建筑工地是建筑垃圾的产地,所以要实现建筑垃圾有效的回收利用,还是要从建筑垃圾产生的源头出发。而施工企业作为建筑垃圾的源头单位,要响应“节能减排”的号召,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建筑垃圾处理政策和工作,带头推动“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的实施,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促进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实现真正的变废为宝。
1、施工企业要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就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方面的沟通,力争获取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帮助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是一项集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于一体的系统性工作,仅靠施工企业一己之力,绝对达不到理想的成效。所以,施工企业需要通过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就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方面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争取政府在政策以及法律制度上的支持,从而推进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顺利实施。而且通过政府政策的宣传可以提高社会公民的环保意识,争取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群众基础,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争取到政府资金以及技术方面的支持,获取政府在垃圾回收利用法律制度方面的保障,进而促进施工企业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全面开展和进步。
2、施工企业要努力与相关的建筑垃圾处理公司建立长期合作的友好关系,节约建筑垃圾处理的成本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一般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设备,考虑到施工企业的经济实力和资金成本,大部分施工企业很难建立属于企业的建筑垃圾处理厂。所以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与相关的建筑垃圾处理公司建筑长期合作的友好关系,有效的借助外力实现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而目前,我国的建筑垃圾处理公司有很多,这就需要施工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对建筑垃圾处理公司的经济和技术实力进行考察,同时要结合施工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选择价格相对合理而又能有效的处理建筑垃圾的公司进行合同的谈判,最终建立长期合作的友好关系,充分利用建筑垃圾处理公司的垃圾处理厂来实现建筑垃圾的回收与利用。当然,如果条件允许,施工企业也可以选择自行购买建筑来垃圾处理设备,或者说是与相关的科研机构合作研发建筑垃圾处理设备,但是要注意相关的技术操作以及设备的维护成本。总之,要尽量的找到建筑垃圾处理投入成本与建筑垃圾处理成效之间的平衡点,有效的推进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进程,促进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又能保护生态环境。
3、完善施工企业建筑垃圾处理制度体系,加强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监督管理力度
完善的建筑垃圾处理制度可以为施工企业顺利开展建筑垃圾处理提供制度保障,所以施工企业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设切实可行的建筑垃圾处理制度,规范建筑垃圾处理的程序,设置相关的建筑垃圾处理部门,配备具备相关技能和素质的专业人员来进行建筑垃圾的有效处理,为建筑工地回收利用建筑垃圾提供一套完整的实施指南。同时,施工企业还要加强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监督管理力度,在合理分析建筑垃圾产生的原因以及建筑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在建筑工地设置相关的垃圾分拣站,合理的回收和利用建筑垃圾,但是要坚决避免建筑垃圾的在没处理的基础上的直接重复利用,比如说废弃的混泥土,必须经过相关工艺进行处理才能投入循环使用。总之,在完善的建筑垃圾处理制度体系的保障下,可以全面推进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但是要严格监管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全过程,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要确保施工企业的建筑质量。
4、施工企业要注重对建筑垃圾的产生和处理的预测和评估,在实践中不断的推进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有效进程
施工企业在正式开展建筑施工之前,要通过采集相关的数据,结合国内外建筑垃圾回收和利用的有效经验,对建筑垃圾的产生和处理进行全面的预测和评估,从而有效的控制建筑垃圾从产生到处理的全过程。具体来说,可以通过预测建筑施工产生的垃圾类型和垃圾量,评估建筑垃圾的质量和用途,合理的制定建筑垃圾的处理程序,实现建筑垃圾的高效率回收和利用。总之要通过具体的数据调查分析,采用合理的预测和评估方法,全方位的调查建筑工地的施工情况,综合的分析建筑垃圾处理的成效,在实践中不断的推进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有效进程。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做为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主体执行者,要积极的承担起社会责任,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垃圾的同时,需要考虑建筑垃圾带来的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以及生态环境造污染和破坏,从长远利益出发,配合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集合社会民众的力量,同时要不断的完善施工企业内部的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机制,加强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监管力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制度和程序,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施工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力. 论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法律规制[D].重庆大学,2008.
[2]陈燕. 城市化过程中建筑垃圾回收利用[J]. 现代城市,2011,03:40-41.
[3]白建明. 建筑垃圾回收与利用[J]. 山西建筑,2011,35:188-189.
[4]杨卫国,王京,暴雷,郭栋.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研究[J]. 施工技术,2011,23:100-102.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范文2
关键词:建筑业;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政策分析;
建筑垃圾是指弃混凝土、弃土、碎砖、碎玻璃等固体废弃物,主要产生于建筑物建设或拆除过程。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规模在不断扩大,而需要拆除的老旧建筑物也越来越多,这就导致了建筑垃圾的处理量也在逐年增加。从20世纪60年代起,发达国家就加强了对建筑废弃物回收处理方面的政策支持,通过法律政策手段推动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在我国的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本文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先进经验,提出我国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政策建议。
1美国、日本的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政策
1.1美国
美国是较早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的国家之一,主要从技术政策、法律政策、经济政策等方面引导企业从事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活动,促使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得以实现。
1.1.1分级利用建筑废弃物
美国建筑垃圾年排放量约3.25亿吨,占城市垃圾总排放量的40%。美国根据建筑废弃物的种类和特性,将建筑垃圾循环利用大致分为3个层次,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分层回收:1)低级利用。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分拣堆放,简单回填等,约占建筑垃圾总排放量的50%~60%;2)中级利用。建筑废弃物处理企业回收建筑垃圾,用建筑垃圾代替传统的路基材料。建材生产企业将建筑废弃物加工成为各种砌块、骨料等,约占建筑垃圾总排放量的40%;3)高级利用。将建筑废弃物加工还原,成为可循环建筑材料,如将建筑垃圾加工成水泥、沥青等再利用。
1.1.2制定完备的法律政策,规范建筑废弃物回收行为
美国建筑废弃物的有效利用得益于完备的法律制度。1965年颁布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法》对固体废弃物做出分类,对建筑产业废弃物的处置和排放做出规定。1970年颁布的《资源回收法》,进一步扩大了建筑废弃物管理的工作范围,从简单地控制排量、废弃物处理工作到回收、再利用、减量化等方面的管理工作。1980年颁布的《超级基金法》、《建筑垃圾填埋场设计规范》、《处理建筑垃圾行政许可制度》等法律制度则对建筑垃圾的处理做出更为详细的规定。相关行政部门做出专门许可后,企业方可排放或运输建筑废弃物。生产过程中产生工业废弃物的企业,不得随意倾卸废弃物。这些政策实现了源头控制,即控制了建筑垃圾的产生。
美国依靠政府强制力来推进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进行了三次大的政策变革。20世纪60年代,通过政府及部门的行政手段,实现建筑废弃物的污染控制;20世纪70年代,通过对市场进行经济刺激,鼓励企业在源头消减建筑废弃物产量;20世纪80年代,政府倡导、企业自律、公众参与三方结合,各州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法律规定,公开建筑废弃物年排放量,限制建筑废弃物的排放。美国各州积极响应联邦政府的政策,目前已有37个州提供建筑废弃物排放量信息,27个州提供建筑废弃物处理量信息,11个州提供再生建材产量信息。
1.1.3制订经济政策,引导、鼓励企业从事建筑废弃物处理活动
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鼓励更多的企业从事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工作。例如:亚利桑纳州的法律规定,若企业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再生资源或处理废弃物型设备,政府可以按10%的比例减少企业需缴纳的销售税;康涅狄格州政府对生产再生资源的企业,提供利率较低、风险较小的小额创业基金,同时减免该类企业的所得税、设备销售税及财产税等。美国也通过直接刺激手段,推动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例如,美国政府对排放建筑废弃物的企业征收排污费、垃圾税等。
美国环保局(EPA)发起了BuildingSavings计划,引导企业从事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活动,从源头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及排放。各州的政府与企业积极响应,出现了一系列示范项目。譬如,俄亥俄州的Marion参议员区在拆除过程中,对建筑废弃物进行人工分类和机械分类,回收可利用的建筑废弃物,使得该工程的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率达到82%,节省成本约160000美元。美国各州政府也制定政策,引导企业进行建筑废弃物分类回收。例如,加利福尼亚州环保局建立了建筑废弃物回收商品数据库;俄亥俄州环保局了建筑废弃物在线查询目录,为有意愿进行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的企业提供参考;德克萨斯州交通部于2013年投入6.77亿美元,用于购买再生建材,使得250万吨的建筑废弃物得以循环利用而非简单填埋,仅回收利用碎混凝土一项就为当地环保局节约了120万美元。
1.2日本
日本国土面积窄,自然资源匮乏,使其必须考虑如何节约资源,实现建筑废弃物的高效循环利用。日本将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划分为三个阶段:建筑废弃物产生阶段、建筑废弃物处理阶段以及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阶段。通过对各阶段的立法,结合严格的管理制度,减少了建筑废弃物的排量,实现了建筑废弃物的再生利用。
1.2.1建筑废弃物产生阶段的法律和政策
在建筑废弃物的产生阶段,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源头限制建筑废弃物的产生。日本政府对建筑物的建造和拆除有着严格的约束,表现为:在项目的设计阶段,要求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建筑废弃物从施工现场的排放;设计需尽量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新建或拆除建筑物需向部门申请,不得擅自拆除等(见表1)。
1.2.2建筑废弃物处理阶段的法律和政策
在建筑废弃物处理阶段,日本法律中规定,建筑废弃物的处理需由排放者负责,排放者可按法律规定,将建筑废弃物委托给建筑废弃物处置企业进行处理。日本的《废弃物处理法》、《建设副产物妥善处理推进纲要》等法律中规定建筑废弃物由企业亲自处理或委托给其他具有相关资质的企业进行处理。对于不按法律规定履行义务的企业或个人,政府将对随意燃烧丢弃者处以5年以下拘役或1000万日元以下罚款(见表2)。
1.2.3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阶段的法律和政策
在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阶段,为保证建筑废弃物被高效回收,日本政府确立了建筑废弃物分类回收制度。为规范再生建材的市场,引导企业从事再生建材生产活动,日本的法律中采用建筑废弃物处理的准用许可制度,明确了相关企业的责任与入行准则。政府需要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的单位或企业提供资金资助,以鼓励企业进行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同时,法律中规定了工程项目中必须使用建筑废弃物再生建材的种类与比例,要求公共建筑必须使用建筑副产品作为原材料,明确表示未按规定使用将受到处罚。法律强制要求政府和施工单位使用再生建材,可以保证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企业的利益,使得更多的企业从事再生建材生产,以实现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见表3)。
2美国、日本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政策的经验和借鉴
2.1完备的法律体系,保证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美国和日本通过立法,既控制了建筑废弃物随意填埋、堆放的现象,又保证了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实践证明,实现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关键,在于制定一套完整且符合本国情况的法律。如美国政府于1965年颁布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法》和1970年修订的《资源回收法》等,日本政府于1970年颁布的《废弃物处理法》及2003年颁布的《建筑废弃物再生促进法》等十几部法律详尽规定了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方法、程序、相应的激励政策与惩罚措施。这使得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有了法律依据,在法律的约束下促使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
2.2宏观政策与微观政策相结合,加强政策的可操作性
美国、日本建立了完备的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法律体系又结合法律制订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保证了法律的系统性与政策的可操作性。美国环保局针对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法律,发起了BuildingSavings计划,列出示范工程节省的材料和资金,鼓励企业进行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日本结合法律规定,在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各个阶段实施不同的政策,如在产生阶段实行建筑物新建拆除备案政策,在处理阶段实行建筑废弃物转移联单政策,在回收利用阶段实行分类回收、强制性使用建筑废弃物的政策。法律与政策之间有效衔接,确保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2.3政府激励扶持建筑废弃物回收处理企业发展
为激励建筑行业相关企业积极从事建筑废弃物回收处理,美国、日本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激励政策,并且带头购买再生建材。美国的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企业可获得税费减免,各州政府带头购买再生建材,国家的审计人员有权对未按规定购买再生建材的地方政府机构进行行政处罚。日本为使企业增加对建筑废弃物回收处理设备、技术研究及开发项目的投入,首先鼓励中央和地方政府率先购买和使用以建筑废弃物为原料的再生建材。通过这种方式,鼓励企业开展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活动。
表3日本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阶段法律措施
3我国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政策现状及问题
3.1我国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政策现状
随着现代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新建工程、扩建工程、改建工程、需拆除的工程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大量的建筑废弃物产生。对我国近十年来建筑废弃物的年产量进行估计,发现我国建筑废弃物年产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见表4)。
从2010年开始,我国建筑废弃物产量增长速度大幅提高。经测算,2010、2011两年的建筑废弃物排放量年增长率达到19%以上。其中,拆除建筑物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废弃物,占建筑废弃物总排放量的80%以上。
建筑废弃物治理问题已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已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政策,对建筑废弃的回收处理做出详细规定。1995年颁布的《城市固体垃圾处理法》,对于建筑垃圾的收集处理等方面做出相应具体的规定,明确了设计方、施工方以及政府部门的责任。2005年经修订后颁布的《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就污染者依法负责、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监测;采用先进工艺从源头控制固体废弃物的产生等问题作出规定,并规定企业对固体废弃物处理需申报登记,经有关部门许可后方可处理。2005年颁布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中对企业运输建筑废弃物的过程做出规定,企业在获得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处理建筑废弃物,不得随意丢弃建筑废弃物,运输建筑废弃物的路线、时间不得随意更改,对违反规定的企业进行处罚。为规范建筑垃圾循环利用行为,我国于2013年6月成立了中国环境卫生协会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工作委员会,了关于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报告,以探索适合我国建筑废弃物循环再生的道路。
3.2我国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政策存在的问题
我国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促进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但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处理仍然存在问题。
3.2.1缺少关于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专项法律
涉及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法律虽然多,但是没有专门的法律来规定建筑废弃物的处理途径。长期以来,我国对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仅在法规中有所涉及,还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只是进行规定,不具有强制性。缺少专门的法律也使得各监管部门的责任范围不清,对建筑废弃物的监管体系存在漏洞。
表42004~2013年国内建筑垃圾年产量估计值
注:1.建筑施工垃圾年产量=建筑年竣工面积×单位施工面积建筑垃圾产生量,按每建成1万平方米的建筑,会产生建筑垃圾550吨进行估算;2.建筑拆除垃圾年产量=建筑年拆除面积×单位拆除面积建筑垃圾产生量,通常我国拆除建筑建筑面积约为当年新建建筑施工面积的10%左右,结合当前拆除建筑物的结构特点,按照拆除1平方米建筑物约产生1.30吨建筑垃圾进行估算;3.建筑垃圾年产量=建筑施工垃圾年产量+建筑拆除垃圾年产量
3.2.2缺少达到政策目标的配套制度
为实现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美国采用建筑废弃物分级利用,日本细化建筑废弃物的种类以便对其进行分类利用,而目前我国对建筑废弃物的利用则是堆放或填埋,仅要求建筑企业需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但没有回收利用措施与之相匹配。此外,对处理回收建筑废弃物的责任方的规定也不够明确。
3.2.3惩罚多于奖励,难以调动企业积极性
我国的法律中仅提到政府对从事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对该类企业进行扶持。但政策中未详细说明何种行为可以享受税收优惠,优惠政策有哪些,政府如何对企业进行扶植等。相反,政策中对排污费的计量方式及收取范围、对排放建筑废弃物的企业采取的惩罚措施规定的十分详细。国外的经验表明,通过政府的激励和税收优惠可以调动企业从事建筑废弃物处理利用的积极性。如美国各州对从事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的企业或机构给予税收优惠与经济鼓励,购买再生产品或用于生产再生产品的设备可享受优惠政策。日本鼓励相关政府部门率先购置再生建材,通过“绿色消费”机制来刺激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这些国家的建筑废弃物数量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与本国的激励政策是密不可分的。
4完善我国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政策建议
美国、日本的经验表明,实现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与政策、法律息息相关。政府作为集体利益的维护者,应发挥其理性,通过设计、安排有效的政策,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从而实现对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借鉴美国、日本的经验政策,结合我国在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过程中的问题,对我国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4.1制定一套可供操作的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政策体系
制定专项法律,配合现有的法律法规,制定并完善具体的规定与措施,形成一套可供操作的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政策体系。我国已出台多部关于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法律,但只是一些笼统的条款,这使得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没有法律保障。因此对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需制定专项法律,出台适应我国国情的政策与措施,解决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率低、随意填埋堆放等问题。同时,各监管部门应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成立建筑废弃物处理专项委员会,使得各部门既可以各司其职,又能做到相互配合。
4.2深化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政策
具体的政策中应明确生产者的责任及责任延伸的范围,并细化各主体在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过程中的责任分配,政府对企业进行监督,保证政策的有效运行。同时,政府应鼓励企业对建筑废弃物采取分类回收方法。经分类回收的建筑废弃物可以直接进入市场进行利用,建筑企业不需要对分类回收企业进行支付,而且经分类的建筑废弃物,质量更高,杂质更少,回收利用价值更高,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范文3
关键词:废旧;建筑材料;回收利用;低碳经济
近些年来,在我国城市大建设、大发展的过程中,拆除旧建筑的现象呈高发态势,大量的废旧建筑材料由此而产生,自然生态环境承担着沉重的负荷,遭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生产各种建筑材料要消耗资源50亿t以上,消耗能源达2.3亿t标准煤,同时还排放大量CO2、SO2等有害气体和粉尘[1]。由旧建筑拆除下来的废旧建筑材料主要有混凝土、沥青、木材、玻璃、砖石、金属材料等。废旧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是指将废旧建筑材料回收后进行分类,经过粉碎或融化后作为生产某些材料的原材料来制造建筑构件或建筑成品[2]。由于回收利用废旧建筑材料存在着一系列困难和麻烦,生产成本也比较高,许多单位在处理废旧建筑材料时,往往采取传统的填埋、堆放的办法或在利用中常表现出盲目性和随机性。结果占用了宝贵的国家土地资源,浪费了大量的、可利用的材料资源,大幅度降低可利用材料的利用率,也使城市面临着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不断加剧的危机。因此,废旧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是在当代建筑领域和节能环保领域内,基于低碳经济理念下急需探究的重要课题。
1废旧建筑材料回收利用的意义
人类在科学技术开发、建筑产品制造、建筑产品消费等多方位,从自然界中无休止地攫取资源,能源消耗量逐渐加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逐渐降低。建筑材料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为提高我国的国民生活质量、扩大工农业生产、发展国防建设以及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建筑材料的生产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从材料的开采到制取和加工,都会消耗掉大量的能源,排放出大量的废弃物,使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如在建筑材料生产过程中,在消耗煤、油、气等碳基燃料时会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它除了成为污染生态环境的元凶之外,对发展低碳经济、遏制全球气候变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障碍。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14年我国水泥产量达到24.76亿t,增速达到了1.8%,何况还需要生产大量的建筑玻璃、沥青、木材、砖石、钢筋等建筑材料来满足建筑产品制造业的有效供给。可想而知,建筑材料生产过程会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从资源、能源的消耗和生态环境承受污染的根源来追究,建筑材料产业的大规模生产确实是造成生态环境污染、能源消耗和资源枯竭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旧建筑拆除后产生的建筑垃圾被无休止的排放并进入大自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必然日益增加。因此,将拆除旧建筑的废旧建筑材料有效地回收利用,既可减少建筑材料产业在采集、提取、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消耗的大量能源和资源,减少新建筑材料的生产过程成本,又可减少建筑垃圾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及其产生的污染,有利于促进国家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能源和资源浪费的整体目标的实现,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实现全世界节能、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贡献。
2废旧建筑材料回收利用现状
我国现有的废旧建筑材料回收利用的技术手段还比较落后;废旧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的效率、效益不高;没有形成回收利用废旧建筑材料的产业链;废旧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建立健全。目前,大多数情况下,拆除旧建筑时所产生的废旧建筑材料在拆除现场直接出售,如农民购买门窗、木材、实心粘土砖等废旧建筑材料建造自家住宅;有些工厂购买一些废旧建筑材料建造简易厂房;有些施工企业选择经过检验确认质量比较好的钢筋经过敲打、拉直等简单加工后用作新建房屋的配筋(如果强度低、寿命短的钢筋混入后将会留下安全隐患)或制成铁艺栏杆作庭院的围墙;不能直接使用的弯曲钢筋或质量不好的钢筋直接运往炼钢厂回炉融化,作为生产钢铁的原材料;大部分废旧木材流向废旧建材市场,由经销商将木材经过简单加工后再出售;废旧的砖瓦要依靠当地瓦工,以人工的方式用瓦刀砍掉整砖周边存留的水泥砂浆,大部分用来建设建筑施工工地上品质要求不高的临时建筑上,如临时用住房、临时仓库、临时办公室、临时食堂;建筑渣土用来填挖基坑、平整场地或运往城市城郊集中堆放地点;碎砖用来铺路、垫高基地(在农村地区通常都是将建筑废料整车倾倒在需要垫高的基地上,潜在的环境污染和不均匀地基沉降问题相当严重)、回填等;废旧混凝土常常被运往郊外露天堆放或填埋。
3废旧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措施
3.1废旧钢铁的回收利用
废旧钢铁这一重要的载能材料资源的回收利用,具有及其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拆除旧建筑时产生的废旧钢铁可以作为炼钢原材料,减少原生铁矿石的开采和冶炼,也能够增加资源的储备。要有效地做好废旧钢铁的回收利用工作,应搭建起国家、省、市废旧钢铁加工配送产业信息平台,规范加工配送废旧钢铁行业的准入制度;加强废旧钢铁企业标准化设计和建筑废旧钢铁国家标准的制定、实施;广泛开展废旧钢铁回收利用行业技术人员培训;组织开展废旧钢铁回收利用行业信誉评价和媒体公开宣传活动;建立废旧钢铁产业发展与投资基金;建立和拓宽废旧钢铁回收利用电子商务和交易市场;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将建筑废旧钢铁加工配送中心打造成现代化工厂,并将这些工厂纳入钢铁工业体系,使废旧钢铁的回收利用形成产业化、产品化、区域化和规模化,在回收、加工、配送和应用多环节上形成一个规范的产业链;建立废旧钢铁回收监管机制,充分利用各市、地区数以万计的废旧钢铁回收网点,把旧建筑拆除的废旧钢铁有秩序地收集起来,再销售给具有一定规模的加工配送企业,加工配送企业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将废旧钢铁进行挑选、加工、制作成合格产品后,再配送到符合国家标准的钢铁企业后投入炼钢生产,并建立起相互信赖、体现双赢、长期稳定供货的渠道[3]。
3.2废旧木材的回收利用
我国工业生产对木材的年需求量大约为3亿m3,木材供求缺口十分明显,加快发展废旧木材的回收利用是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实现我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4]。但目前我国废旧木材的规模化、制度化回收利用工作体系还没有形成,特别是废旧建筑木材的回收利用率较低且很不规范,随机性很大,回收点也处于零散状态,缺乏政府合理地引导和管理。要有效地做好废旧建筑木材的回收利用工作,首先应建立健全拆除旧建筑时产生的废旧建筑木材回收、加工、利用机制和资源化体系;政府出台政策,畅通回收废旧木材的各个渠道,扶持企业建立和扩展在城市周边建立废旧建筑木材制品交易市场;建立废旧建筑木材回收基地并配套建设废旧建筑木材产业化工厂,通过科学地收集、筛选、分类、处置,形成回收、合成、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链。可以将废旧建筑木材粉碎后再采用高温、高压加工方法,可生产刨花板、中纤板等人造板材;将废旧木建筑材切成规整的标准尺寸碎片后,通过蒸汽加热、压缩后,可制作各种承重的构件;将废旧建筑木材粉碎后与废旧塑料等其他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并经过高温、高压粘结后,可制成各种类型的建筑结构型材。
3.3废旧玻璃的回收利用
据调查,我国每年的废旧玻璃数量约为450万~700万t,占城市生活垃圾的3%~5%[5]。要有效地做好拆除旧建筑时产生的废旧玻璃的回收利用工作,应高度重视做好回收后废旧玻璃的集中堆放、分类和计划销售。可以把回收的各种颜色的废旧玻璃与废旧陶瓷混合,经过加工可制成绚丽多彩的广告牌、风景壁画等建筑装饰板;将废旧建筑玻璃经过回炉加热熔化,可拉出不同规格的纤维而制成玻璃布、水泥瓦骨料等;使用专用机械设备可将废旧玻璃研磨成颗粒状,生产出人造大理石板、地面砖等;将废旧玻璃粉碎并经过筛选后作为集料,加入普通沥青混凝土中,可以生产加工出玻璃沥青混凝土;将废旧玻璃洗净、磨粉,加入CaCO3、碳粉类的发泡剂,混合均匀并放置在耐热钢板制作的模框中,在高温下熔化后,再经过膨胀、冷却、退火等过程,可制作泡沫玻璃保温板。
3.4废旧混凝土的回收利用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或者因达到使用年限,或者虽然还没有达到使用年限但不能满足国民生产、生活需求而被拆除,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废旧混凝土。从旧建筑物拆弃下来的建筑垃圾中,有大约34%的废旧混凝土[6]。由于拆除旧建筑时产生的废旧混凝土体积庞大,强度又高,无法像废旧钢铁那样可以高温融化,也无法像废旧木材或废旧玻璃那样可以切割或粉碎,使得回收利用废旧混凝土具有很大的难度。要有效地做好废旧混凝土的回收利用工作,应鼓励科研机构加强对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吸水性、抗冻性等性能的系统性科学研究工作。建立混凝土处理加工厂,将回收的废旧混凝土块破碎、清洗、分级后,按照外观尺寸相互配合而制成商品混凝土骨料,部分代替天然骨料。将其加入水泥砂浆搅拌制成的混凝土能够符合天然混凝土的国家标准,还可以加工成建筑砌块集料、道路填铺料、三合土集料等不同用途的再生集料[7]。
3.5废旧粘土砖的回收利用
旧建筑拆除后产生的废旧粘土砖的回收利用,和废旧钢材、废旧木材、废旧玻璃及废旧混凝土一样,在治理生态环境、低碳经济发展以及建筑材料资源再生等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政府职能部门应履行监督、指导职责,并鼓励企业有效地做好拆除旧建筑时产生的废旧粘土砖的回收利用工作。可以将回收的废旧粘土砖粉碎、打磨后,作为烧制新砖瓦、混凝土砌块的原材料或制成混凝土骨料;将废旧粘土砖经过筛选、分类、剔除杂质,再进行两级粉碎后,与粉煤灰、水泥等按比例混合,压模成形为不同型号的多孔砖、标准砖、混凝土砌块,用于建筑墙体填充材料;在政府职能部门的统一规划、指导下,通过科学合理测算后进行铺路、垫高基地、回填等。
4结语
目前,我国旧建筑拆除方法、废旧建筑材料回收利用方面的科研和加工技术等方面的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薄弱。各地区还没有形成有计划、有秩序地广泛开展废旧建筑材料规范化、规模化回收利用的大环境。国家应尽快制定和完善废旧建筑材料回收利用的有关规定和规范,各级政府应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在政策上给予优惠,有计划地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确立研究、开发项目,大力推动废旧建筑材料回收利用行业快速发展。建立健全拆除旧建筑产生的废旧建筑材料回收利用管理机构,根据建筑设计单位在建筑设计阶段计算出的建筑物使用寿命,做出废旧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区域规划,并给予废旧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工作以正确的指导,加强科学化管理,如严格审批和政策性指导废旧建筑材料回收利用基地、工厂的建设规划和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废旧建筑材料参与单位提出要求并加强监管,如基本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尽量避免使用种类繁杂的建筑材料或是使用太多的复合材料,给旧建筑拆除时废旧建筑材料的分离带来不便等[8]。
作者:杨帆 单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土木工程系
参考文献:
[1]李维红.浅析21世纪建筑材料的再生循环与利用和可持续发展[J].大连大学学报,2000(8):56-60.
[2]贡小雷,张玉坤.废旧建筑材料利用的低碳发展之路[J].天津大学学报,2011(3):138-142.
[3]翟昕.我国废钢铁回收利用发展的空间巨大[J].资源再生,2012(11):11-15.
[4]林文树,周沫,刘英健,等.基于基于SWOT-AHP的中国废旧木材回收利用行业发展战略分析[J].森林工程,2015,31(1):54-57.
[5]李烽,伍衡山,黄定平,等.废玻璃沥青混合料应用的初步研究[J].市政技术,2013(2):130-133.
[6]曹然峰.我国混凝土的再生与利用[J].中外企业家,2015(24):254-256.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范文4
关 键 词: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方法价值
中图分类号:R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也在相应加快。与此同时,它所带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每个行业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尤其是建筑行业,尤为严重。据统计近些年每年我国产生约 15. 5 亿 t的建筑垃圾,并有逐年增长的趋势,预计到 2020 年将达 50 亿 t 左右。建筑垃圾的处理已成为城市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建筑垃圾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建筑垃圾的主要处理方法是运往郊区或乡村堆放,或者进行填埋处理。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着很多的弊端。每个城市在规划时都会预留出填埋垃圾的场地,这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虽然垃圾填埋8米后加埋2米土层,但土层之上基本难以重长植被。而填埋区域的地表则会产生沉降和下陷,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状态。这并不能减少垃圾填埋对土地资料浪费的现状。并且建筑垃圾中还含有建筑用胶、涂料、油漆等带有污染性的材料,不经处理在野外中会造成对土壤和地下水的破坏。垃圾的运输也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浪费。
直接用于填筑路基、堤坝、房建等工程。建筑垃圾中的废混凝土块、废砖石、砂浆、渣土经破碎机械破碎,用筛子区分粒径大小,得到粗骨料和细骨料,粗骨料可作为碎石直接用于地基加固、道路和飞机跑道的垫层、室内地坪垫层,细骨料磨细,可用其取代水泥,砂子作为混凝土添加料。也可利用建筑垃圾中的部分材料与新鲜普通水泥混凝土再添加辅助材料生产轻质砌块、空心砖、实心砖、广场砖等产品。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分类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垃圾的分类比较困难。难以对建筑垃圾进行一个很明确的分类,每一类的适用情况还需要继续探讨。对于部分分开回收的建筑垃圾,对于其的利用也存在很大的技术难题和经济困难。
分类回收再利用。一直以来,建筑工程中的金属垃圾因其相对容易的回收处理工艺和丰厚的市场回报,而处于较高的回收率水平, 一般可以达到 70%以上。回收后的金属经过高炉熔化后,既可以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也可以经过其他工艺处理成为其他产品。这是一个较好的情况,但它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例如,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是工程中非常常见的情况,若能将混凝土与钢筋分开回收则对钢筋的回收率有很大的影响。科学研究表明塑料产品在自然界中自然降解能力极为低下,并对环境往往造成能以恢复的“硬伤”。 工程建筑垃圾中,塑料的回收率仅次于金属,达到 40%以上。回收的塑料垃圾,因其稳定的化学性质和低廉的生产成本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现代拆迁工程建筑垃圾中木料垃圾的比重很小,施工工程中木料的使用量比较大,但产生的建筑垃圾比重较小,装潢工程中木料垃圾的比重最大。 目前,对木料垃圾的回收再利用主要集中在优质和块形较好的木料上,块形不规则木料的再利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这些只是建筑垃圾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的建筑垃圾需要进行分类和回收。
2 建筑垃圾进一步处理对策
制订相应法律法规,加强政府在建筑垃圾综合治理中的作用。环保部门加大对建筑垃圾偷倒乱倒现象的处罚力度,迫使施工单位只能将建筑垃圾运至填埋场地或者再生建材制品工厂。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便开始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促进垃圾资源化,2011年日本的建筑垃圾回收率已达到97%。我过也应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立法工作,建立建筑垃圾处理的合理规范。
规范建筑垃圾分类,提高建筑垃圾的处理技术水平。建筑垃圾一般采用直接笼统填埋的处理方式,缺乏对建筑垃圾的有效技术处理,这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尤其是对目前可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做混凝土骨料必需破碎、筛分分级、清洗堆存的技术国内企业还少有研究。城市相关部门应尽快帮助协调并依靠企业技术研发解决在建设垃圾处理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
优化设计方案,建造长寿命建筑物,同时使用利于回收的建筑材料。建筑垃圾主要来自于新建建筑的余料、废料,养护产生的垃圾以及拆除重建产生的垃圾。建造长寿命建筑可延长拆除重建的周期,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减少养护的次数,可从根本上减少建筑垃圾的排放。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考虑其拆除重建时的废料回收利用,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材料,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也应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在方方面面减少垃圾的产生。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特别是工程人员的责任环保意识。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与广度,要让与建筑垃圾打交道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建筑垃圾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并把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最新技术和工艺方法介绍给大家,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其实在施工现场的许多建筑垃圾,如果施工人员注意就可以大大减少它的产生量,例如落地灰、多余的砂浆、混凝土、三分头砖等,在施工中做到精打细算,科学下料,工完场清,多余材料及时回收再利用,不仅利于环境保护,还可以减少材料浪费,节约费用。
3 建筑垃圾的经济效益分析
国外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已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据调查数据显示,2009 年世界发达国家再生资源产业规模已达6 000 ×108USD,2010 年达到1. 8 ×1012USD,再生资源回收总值以每年 15% ~ 20% 的速度增长,预计在今后 30 年内,其规模将超过 3 ×1012USD。而我国建筑垃圾现存量已超 20 ×108t,预计到 2020 年将达 50 × 108t 左右。按照每年
回收建筑垃圾 150 ×104t (其中主要为混凝土) 计算,可替代约 120 × 104t 天然石材,价值约6 000 × 104CNY。如果能把我国 50 ×108t 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再生利用,可以创造上万亿元的价值。可见,建筑垃圾不是垃圾,是一个巨大的宝藏。遵循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律,将建筑垃圾推向市场,鼓励国内外投资经营者参与到中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当中。然而,经济效益是其企业生存的根本所在,也是企业所关心的重中之重。所以,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经济效益分析对于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产业的发展和突破是至关重要的。
4 展望
由于城乡建设速度的加快,建材资源的需求和建筑垃圾的产量都呈现快速上升的势头,因此无论从资源的利用还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都要求我们对建筑垃圾的管理能再向前跨进一步,走循环经济之路,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得以持续发展。加大对资源的循环使用,不但有效的保护了环境,利用了大量可再生的资源,而且在实行建筑垃圾处理有偿服务的同时还发展了环保产业,安置下岗人员促进了再就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
参考文献:
[1] 党 玲 朱家瑜 曹 琴. 我国现行城市工程建筑垃圾处理工艺探讨[J], 产经透视 2010
[2] 刘炳南 张小娟. 国内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经济效益分析[J], 产业观察 2011
[3] 王世民. 浅谈建筑垃圾的产生及处理方法[J],工程设计 2010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范文5
我镇十分重视镇村垃圾处理工作,把垃圾处理作为改善镇村面貌、提高人民身体健康水平、加强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现将我镇村垃圾处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本镇垃圾处理工作现状
我镇下辖8个社区24个行政村,共有365个村民小组、32905户、113347人,其中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全镇生活垃圾日产约110吨,其中城区生活垃圾日产量40吨,可回收利用25吨;农村生活垃圾日产量70吨,可回收利用60吨。城区垃圾主要是日用品废弃物、装修建筑垃圾等;农村垃圾主要是农业生产附属垃圾、建筑材料类、厨余物、日用品废弃物、人畜排泄物等。城区垃圾总量较少、种类多、成分复杂、污染性较大,可回收利用率较高;农村垃圾总量较多、可回收利用较少。
二、垃圾处理主要做法与存在问题
我镇受农村生活传统影响和基础设施条件制约,人民群众对垃圾仍然不规范堆放,乱堆乱倒垃圾情况比较严重,大部分自然村仍处于生活垃圾无序丢弃、露天堆放状态。同时垃圾收集处理设施、设备简易落后、损坏严重,致使垃圾池的垃圾无法进行规范拉运,垃圾池脏乱不堪。全镇大部分村尚未建立保洁队伍,资金保障机制还没建立。总之,垃圾处理存在处理层次低,处理方式落后,未能达到无害化处理技术标准,影响了村容村貌和周边生态环境。
三、垃圾处理下步发展规划
1、加强宣传,提高思想认识。要加强宣传教育,宣传做好垃圾处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垃圾污染环境的危害性,不断提高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做好垃圾处理工作,确保环境整洁卫生,营造良好生活环境,维护身体健康。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范文6
关键词:废旧塑料;再生利用;复合再生;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2
一、引言
一般来说,废塑料可来源于①塑料制品的使用以及消费过程;②下脚料、试验料、混合料、废品、残次品、边角料等一些塑料制品成型加工厂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物件。目前,从国内的情况来看,第一个来源主要是有三个大的领域:用于农业方面的塑料、包装使用的塑料与日常生活用品。塑料的难降解性,导致其废弃物的长期存在下去。而大量的塑料制品特别是其中的包装物使用周期非常短,大约6~12个月时间便废弃,很快以各种途径进入环境中,引起江河流域、交通干线、城乡结合部、旅游景区、农田的“白色污染”。废旧塑料成为垃圾,一方面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严重污染环境,并破坏生态平衡。据报导,全世界每年向海洋和江河倾倒大量塑料垃圾,造成鱼类大量死亡。另外,大量塑料垃圾分散于土壤中,影响土壤的透气性,不利于作物生长。纪录片《塑料王国》向我们展示了沿海各省的大型废塑料产区,他们回收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多个国家的塑料垃圾,其中含有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在国外被弃之不用的废旧塑料,进入中国后被以粗放的方式回收处理,引发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并最终损害公众的健康。
2014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 6部委近日《重要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推广及装备产业化)实施方案》,提出了废塑料循环利用工程的目标和任务是,开发废塑料改性等高值化利用技术、废塑料回收利用二次污染控制技术及专用设备,研发阻燃塑料、纸塑、铝塑、钢塑复合材料等分离技术,推广废旧塑料破碎分选改性造粒生产线、废塑料自动识别及分选技术,重点研发PET瓶、PS泡沫塑料、农地膜等废塑料的分拣加工技术。迫于当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压力,废旧塑料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开发与创新成为了各高校、团体和机构研究的热点问题。废旧塑料回收与再利用拥有的巨大的市场潜力也将推动废塑料行业企业的迅猛发展。
二、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的现状
(一)国外
美国是世界塑料生产大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已开展对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的广泛研究。1976年,美国颁布了《资源保护与循环利用法》,简称(RCRA),并授权联邦环保局制定具体的法规和实施纲要。2011年,美国消费类废塑料瓶的回收量达到118万t,比2010年增加1.7%,塑料瓶的回收率已达28.9%。 废PET瓶在2011年的回收利用量为72.8万t,回收率达29.3%。再生利用的废PET瓶,38.3%用于生产化纤,19.4%用于包装膜,11.5用于打包带,23.3%用于食品用瓶,5.5%用于非食品用瓶[3]。
日本是塑料生产第二大国。20世纪80年代,其年均废旧塑料排放量占生产量的46%。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回收利用废旧塑料率为7%,燃烧利用热能率为35%。2007年,日本废旧塑料的总排出量约为994万吨。其中,用作发电的有289万吨,用作发热的有132万吨。通过三种循环再造法再造的有效利用率为73%,2008年有效利用率达到了76%。 据日本废塑料再生利用技术协会统计,2011年,日本全国共产生废塑料952万t, 有744万t得到有效利用,占全部废塑料的78%。大部分是新能源转化,作为塑料材料得到回收再生利用的仅占22%。
近年来,加拿大废弃塑料的回收再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三分之二的废塑料得到回收再利用。2011年,约268.8万t塑料废弃物得到回收。消费类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率同比提高24%,其中以非瓶类硬质包装物的回收再利用率同比跃升明显,高达70%;塑料瓶的回收率增加19%;而塑料袋的回收率亦有%的提高。目前,每年仍有大量无法回收的废塑料被地下填埋。加拿大塑料工业协会下属机构的最新研究表明,如将这些废塑料用于炼油,可生产出燃料900万桶,足够60万辆汽车行驶一年;如作为燃料供给电厂发电,则可供50万户居民全年之用。
(二)我国
2003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塑料制品产量达到1700万t,如果算上小型企业,保守估计产量达2500万t。若按塑料制品中有20%为可回收塑料计算,则我国可回收塑料废弃物每年约有400万~500万t,而这不包括企业生产中产生的边脚料和没使用过的残次塑料制品回收。然而,2003年我国回收废旧塑料却只有200多万t。2012年国内相对实际的塑料消费量大约为5500万t,塑料制品的废弃率高达45%~55%,废旧塑料回收率仅为29.3%。2013年国内相对实际的塑料消费量大约为5900万t,废塑料产生量为3300万t,再生利用量为2150万t,废旧塑料回收率仅为23%。我国在 2007 年开始先后出台了《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废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三、废旧塑料的再生利用技术
(一)废塑料的单纯再生利用
废塑料的简单再生利用主要用于回收塑料生产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边脚料、下脚料等,也用于回收那些易清洗和挑选的一次性废弃品。该方法国内已经比较成熟,如利用废农膜压制花盆、盘、垃圾桶;利用废PP生产编织袋、打包带、捆扎绳、仪表盘、保险杆;利用废聚氯乙烯生产管材等。由于简单再生利用的制品性能欠佳,一般只能用于档次较低的塑料制品。
(二)废塑料的复合再生利用
复合再生是指对已无使用价值的塑料种类分选、前处理配合、熔融、混炼、成型等工序处理,生产出再生的塑料制品。该工艺是以混合废塑料为原料,再参与其它配料的利用方式。
1、废旧塑料制再生粒子
2000年4月,新日铁化学公司以所拥有高市场占有率的阻燃性聚苯乙烯(PS)为中心,使用配料调配技术将废塑料的物性恢复到原来状态,再生做成塑料颗粒。废旧塑料再生粒子在国内需求量很大,如一家中型农膜厂,年需用再生粒子1000吨以上,一家中型鞋厂年需用再生粒子2000吨以上,小型私营塑料企业,年需用再生颗粒也在几百吨以上。但供给方面,以苏州为例,据权威人士估计,苏州市全年的废旧塑料总量在350吨左右,可制造塑料粒子300吨左右。而实际上,苏州一个公司一年的需求量就在3000吨左右,供给根本满足不了需求。目前,全国各地塑料市场高压聚乙烯原料的平均价格为7000元/吨,而再生颗粒平均价格为3800元/吨,每吨相差3200元,因此,许多塑料加工制品厂都选用再生粒子作为原料。
2、废旧塑料制包装材料
2004年4月,武汉现代工业技术研究院的科研人员,采用PE、PP、PVC废旧塑料和农作物秸秆及木质纤维等材料再生为新型环保工业用包装托盘的生产技术开发成功。应用该技术不但可以生产包装用托盘,并且可生产多种工业用包装材料,如包装箱、支撑架、防潮垫仓板、建筑用模板等制品。该产品除具有硬度高、装饰性好、防潮防腐、无蛀虫、抗静电、阻燃等优点外,其使用寿命比一般木质包装材料长达5倍以上,与新塑料制成的包装材料使用寿命一样,而成本可降低50%以上。
3、废旧塑料制建筑材料
生产建筑材料是废塑料资源综合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已成为国内应用较广泛且技术比较成熟的再利用方式。废塑料制备具有防水、保温等功能的建筑材料,有望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武健[8]指出利用废泡沫塑料可用于制备防水涂料和保温材料,制备出的防水涂料可以常温速干且耐水时间长,可以替代防潮油用于瓦楞纸箱和纤维板的防水。用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成的铝塑板比泡沫混凝土、沥青玻璃棉毡等建材的保温性高,且经冬天实际检测不会出现反霜、结露现象;此外,将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成铝塑板的工程造价低,操作简便,损耗量小,尤其在北方采暖地区具有广泛的用途和良好的市场前景。还可向废塑料中加入粉煤灰、碳酸钙、石墨等填充物制备建筑瓦料,可以降低瓦料的生产成本、提高瓦料的硬度、增强瓦料的耐热性和稳定性。是一种所产价值极高的废塑料回收再利用的方法。龙斌等[9]选用废弃聚乙烯(PE)、PP来改性防水材料10沥青,发现最好的配比条件是沥青(36g)、相溶剂EVA(1.5g)、PE、PP(7.5g)。改性沥青与未改性的沥青相比,高温稳定性及抗冲击性能更高,低温抗裂性更好。吴彦[10]用焦化厂的废液、水泥厂的窑灰、垃圾堆的废塑料,与煤焦油,聚氯乙烯共混、热塑、交联、混炼而制备的新型防水材料,具有低温柔韧性好,冷作业施工,单层防水,一次性完成防水作业等特点。王秀岩[11]发明的由废聚苯乙烯为基料制得的一种耐水性、耐寒性突出的建筑装饰粘合剂,适于在卫生间、地下室、鱼缸、水池、游泳池、桥梁破损修补等防水、防潮性要求高的场所使用,成本较低。蒋正武等[12]发明的一种由水泥、聚合物乳胶粉、废弃PP纤维、膨润土、水性硅烷 硅氧烷乳液、石英砂和水按适当配比和一定的工艺制备的建筑内外墙用的环保型防水保温砂浆,具有优良的保温隔热性,以及良好的耐水、防水、抗渗性能。
四、废旧塑料再生利用后产生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随着废塑料回收及再生利用技术的不断开发,回收料及改性再生塑料应用领域得到不断扩展,含废旧塑料的再生制品由于其绿色低碳而获得相关环保认证并得到推广使用,成为塑料原料重要补充。2012年数据显示,我国回收再生利用废塑料总量约占到塑料消费总量8400万吨的29.6%,与当年合成树脂消费总量7063.3万吨的1/3相当,等于节约使用2486万吨原料,或等于节约5000~7000万吨原油及大量减少炼制乙烯生成的CO2、SO2排放以及减少生产垃圾填埋1600万吨,并节省70%的工业能耗[5]。可见,合理的对废弃塑料改性不仅能够提升废塑料使用性能,还能够显著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现技术和市场双赢效果。在“十二五”号召下,世界电子电器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在IT行业、电视机行业、成像设备行业和小家电等行业中使用回收塑料,其市场需求量日益扩大。
五、结论
目前,我国陆续开展了废旧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科研开发工作,在回收废旧塑料制取油品,利用废旧塑料制备建筑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技术还不是十分成熟。2015年新环保法的颁布和执行,对废塑料行业企业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和考验。因此,政府和企业应加大投资和扶植力度,加强设备和工艺的升级,加快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步伐,努力打造一条由实验室到产业化的高速路,不断开发出不同类型的具有较高使用价值的产品,扩大废弃塑料的再生利用领域,早日赶超世界上废旧塑料回收利用起步较早的国家,为我国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郜娅,魏春雪. 浅析我国塑料回收利用技术[J]. 化工管理,2014:105
[2]关于印发《重要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推广及装备产业化)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改环资[2014]3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