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小学生健康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小学生健康管理制度范文1
一、当前中小学安全事故的主要成因
当前中小学生安全事故的种类主要有:校园安全事故、校车安全事故、意外伤害、自然灾害等。
1.校园安全事故。指在校园内或学校门口附近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从近年的事故来看,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疏于管理是重要原因。如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管理不善,或学校设备设施陈旧,危房存在等原因往往会引起事故。从学生自身角度看,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方法是中小学生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从教师角度看,部分教师不依法执教,缺乏教育学生的艺术,随意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或处分学生不当而易导致事故。而学校门口由于环境较为复杂,尤其是城市学校门前车水马龙、人员混杂,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在时下社会转型时期,一些对社会不满的人士或精神病患者,为报复社会往往会对中小学生和幼儿下手。这类惨剧造成的社会危害性较大。
2.校车安全事故。现在,车祸是中小学生安全的最大威胁。究其原因有:校车安全性能不高,车况较差;驾驶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驾驶员没有经过正规培训,也没有取得驾驶证,安全意识淡薄,违规违法行车,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超载违章现象严重;加上社会上不少人对校车缺乏礼让尊重意识,车辆违规违法、行车行人不守交通规则、商户占道经营等导致的交通事故可能性增大。
而农村校车安全现状尤为突出。近年一些农村学校由于生源锐减,中小学进行布局调整较大,学校的数量减少,导致学生上学路程越来越远,不得不坐校车;再加上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留守孩子逐渐增多,且均由老人或亲友照管,导致接送学生上下学的车辆有了市场。还有一些农村私立幼儿园为了抢拉生源,大多向家长承诺使用车辆接送,远道接送存在安全隐患。而学生交通安全由于多头管理,造成执行不力。如接送学生车辆的营运审批由交通部门负责,超速超载查处由公安部门负责,学生交通安全由教育部门负责,路况整治和交通设施由建设部门负责,都负责但都负不好。
3.意外伤害事故。主要包括溺水、触电、食物中毒、煤气中毒、自杀等。由于家庭的不良影响或父母疏于教育,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的存在,或社会管理缺位等,极易导致未成年人发生安全事故,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类似的悲剧不胜枚举。
4.此外还有自然灾害等原因。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由于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极易导致学生受意外伤害。
二、减少中小学生安全事故的对策
就校园安全事故来说,首先学校要坚持防患于未然的方针。学校要严格管理,把校园安全问题列为学校的重点工作,并且做好管理人员的配备,如可设立一名主管校园安全的副校长,健全值班保卫制度。还要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完善监控设施,搞好门卫和保安措施,防止学校门口发生意外事故和可疑人员混入校园。拆除危房,并将之纳入政府职责中,新校址的选择要科学认真,新建校舍标准要高,抗震性要强。其次加强与公安、消防、交通、工商、卫生防疫部门的沟通,共同维护学校及周边地区的治安、消防、交通、市场经营秩序和食品卫生安全。再次,学校应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开设安全教育课,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对学生进行防火、防盗、防雷、防电、交通安全及防溺水专项安全教育,使学生掌握安全救护常识,学会预防事故、自救、逃生、紧急避险的方法和手段。
中小学生健康管理制度范文2
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车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为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学习条件和成长环境,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规范农村中小学校车管理,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车管理制度,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辽宁的重要内容,是扎实开展平安建设、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水平、保障中小学生生命安全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大力强化公共服务、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各地区、各部门要站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带着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切实把规范和加强农村中小学校车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努力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现实问题,为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构建和谐辽宁创造一个平
安、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明确农村中小学校车的营运性质和管理模式
校车是指经相关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并实行规范管理的、用于接送农村中小学生的公益性、服务性机动车辆。经营模式由各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采取政府购买、政府租赁、个人投资等多种模式,从业
主体可实行多元化。
各地要建立校车准入审批管理制度,做到“四个统一”:
——统一审批标准。校车必须是使用年限在8年以内、安全技术状况符合国家标准、相关设施齐全有效、7座以上的客车。校车驾驶人必须是驾龄3年以上、3年内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记录的本地居民。
——统一外观标识。校车的车体外观标识、驾驶人标识、跟车教师标识和乘降站点标识的式样全省统一。其中,车体外观标识式样由省公安厅制定;驾驶人标识、跟车教师标识式样由省教育厅制定;乘降站点标识式样由省交通厅会同省公安厅、省教育厅制定。
——统一检验管理。各地要建立统一规范的校车管理档案,相关部门要依据有关法律规定,每年定期对校车进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严把校车资格准入关。
——统一驾驶人教育。各地要对校车驾驶人实行统一资格管理,每年至少组织两次交通安全集中教育培训。教育部门要充分利用校车行驶区间和车内空间,对驾驶人及学生进行道德法制等方面素质教育。
三、逐级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
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车管理制度,要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属地化实施的原则。省政府建立全省农村中小学校车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负责日常工作的督促指导和调度协调。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市、县两级政府也应结合本地校车管理工作实际建
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
市、县两级政府主要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农村中小学校车实施统一管理、制定政策措施、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其中,各市政府是校车管理的责任主体,各县(市)政府是校车管理的实施主体。县(市)政府要切实履行组织领导职责;各级交通部门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公路分级管理职责和权限,保证校车运行线路的路况完好,做好学校门前村屯公路交通标志的设置及维护工作,依法及时高效地受理并审批校车乘降站牌的设置申请,严厉打击校车从事除接送学生外的其他客运活动,避免因校车非法营运造成道路运输市场混乱。各级教育部门负责农村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掌握本辖区内中小学校位置、学生数量分布和校车需求等情况,建立校车及其驾驶人管理档案;会同公安、交通等部门汇总分析校车管理工作情况信息,向联席会议提出工作建议。各级公安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校车安全技术检验、校车驾驶人审验及安全教育,负责校车车体外观标识喷涂的监督检查,依法严厉查处校车超员等交通违法行为,配合教育部门对农村中小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各级财政、工商、税务、物价、保监等有关部门负责落实好校车相关税费减免补贴等扶持政策,进一步降低校车运营成本、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学生乘坐校车收费,由各市物价部门指导县(市)价部门根据校车运营状况和运营里程,按每生每月不超过20元的收费标准分别核定,有条件的地区逐步予以免收。
四、统一实行对校车相关税费减免、补贴等扶持政策
对专用校车统一实行以下政策:交通部门免收运输管理费、客运建设基金、综合性能检测收费,对普通公路通行费可实行月票制,养路费实行每车每年包缴6个月的优惠政策。公安部门免收校车办理牌照工本费。工商部门免收个体户工商管理费。税务部门按国家现行有关税收规定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保险机构对于投保商业车险的校车,按最大限度给予费率优惠,并建立校车理赔绿色通道,指定专人负责理赔事宜。财政部门对校车给予政策性补贴,具体标准由各市自
行确定。省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适当支持。
五、强化规范校车管理的配套制度和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各级政府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群众意识,统一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同努力,把各项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位、到人。各级教育部门要与本辖区内所有农村中小学校逐一签订校车及其驾驶人管理责任状,切实把农村中小学校车管理工作抓出成效。实行责任追究制,凡是因为工作不力、管理不善导致辖区内发生校车重大安全事故的,要按责任分工依法依纪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二)强化调度督导。要逐级建立报告制度,省政府每年召开一次调度会,集中听取各地农村中小学校车管理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要逐级建立评估制度,省有关部门统一制定校车管理评估办法,并组成专门督察组,定期对各地进行督导检查。各地区、各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调度、评估和督察工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这项工作扎实推进。
(三)强化监督管理。各级政府和教育、交通、公安等部门要积极履行监管职责,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农村中小学生生命安全为目标,以预防和遏制重特大校车交通安全事故为重点,结合开展平安建设和校园周边治安秩序整治活动,继续深入推进农村中小学校车集中排查整顿,严把校车及其驾驶人资格准入关,坚决杜绝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摩托车、拖拉机和报废拼装车辆接送学生,严厉打击手续不全、无资质车辆和驾驶人从事营运等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依法严肃追究责任。
(四)强化宣传教育。各地区、各部门要以深入推进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程为载体,以广大农村中小学师生和家长为重点对象,广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教育和引导广大家长和学生,不坐报废车、货车、拖拉机、农用车等非法营运车辆,不坐超员、超速等安全无保障的车辆,切实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同时,要建立通报制度,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适时召开新闻会,广泛宣传加强校车管理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成果,积极争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中小学生健康管理制度范文3
一、中小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原因分析
一是在思想观念上,没有把健康问题放在第一位。就目前整个社会教育环境,决定了学校和家庭更注重中小学生的成绩,体质健康往往被忽视,尤其是各年龄段临近毕业班的学生,学业负担重,学习挤占了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时间,导致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体育锻炼。同时,学校体育教学时间安排少、内容不够丰富、体育器材比较单一,以及安全事故考虑,中小学生经常参加诸如跑圈等枯燥的体育活动,使得学生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和逆反心理,挫伤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二是大部分中小学生闲暇时、双休日或节假日,热衷于把有限的一点空闲时间用来玩手机、看电视、玩游戏或上网聊天等,缺乏体育锻炼的自觉性,没有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认真做课间操,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仍然呆在教室里,甚至对篮球、足球、乒乓球、跳绳等传统体育项目毫无兴趣,根本没有自己喜好的体育运动。
三是现在许多家长都过度地给予学习成绩的压力,认为孩子学习好就行,相互攀比心理尤为严重,并不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除了正常的课业外,往往还给孩子报各种家教、补习班、特长班等课外学习任务,导致孩子们经常挑灯夜战,严重威胁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
四是社会上真正适合中小学生运动锻炼的场馆和设施匮乏,许多学生所住的小区缺少体育活动场所,免费为中小学生开放的体育场馆更是少之又少,替而代之更多的是商场、超市中的电子游戏娱乐,像户外拓展、室内特色运行场馆收费较高,空气质量较差,严重阻碍了中小学生培育体育爱好的积极性。
二、加快全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事业发展建议
一是进一步完善中小学体质健康管理制度,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强化学校体育,保证健康教育,落实减负措施,提升治理能力,保障学生健康成长,不断提升广大学生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生活质量,为健康中国打牢坚实根基。建议市将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各学校的年终绩效考核,结合学生年龄阶段,以多种方式对学生身体素质、健康知识进行测评,将体育纳入。
二是加大对社会公共体育场所以及中小学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提高体育场馆的使用率和利用率,合理降低收费标准,要在居民区或者一定范围内配套建设体育场所;本市各公共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应免费或优惠向周边学校和青少年开发,真正发挥公共体育设施的作用,切实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是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充实体育师资力量,强化体育教师的培训和深造学习,增加在校学生体育课、课外锻炼,增加各类体育运行项目器材,进一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引导和鼓励中小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切实保障中小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
四是持续加大对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力度,校内食堂要实现“明厨亮灶”,增加直饮水和热水配套设施,保障学生在校期间充足饮水,严厉打击学校和学校周边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中小学生食品安全。
五是深入开展中小学近视防控行动,严禁学生将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统一保管,严格控制电子教学时限,每日要按时督促学生认真做眼保健操,在保护视力的同时,还要养成护眼爱眼的好习惯。
六是加强中小学医务室、卫生室等医疗基础保障,建立学校与就近医疗机构的迅速对接机制,加强防治知识宣传和防控工作,切实减少中小学流行性感冒、结核病等传染病例发生,定期对在校学生开展健康体检活动,及时将有身体健康隐患的学生转至医疗机构检查和救治。
七是进一步加强健康知识教育,在原有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基础上,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式,要把预防近视、食品安全、强身健体等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帮助学生提高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小学生健康管理制度范文4
【2】2016全国安全教育日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今年3月28日是第21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2016年第1号预警通知》精神,根据上级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学校安全工作实际,决定在学校开展2016年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开展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目的是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管理,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和应急演练,增强广大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掌握避险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遏制和减少各类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活动时间
3月28日
三、活动主题
今年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主题是加强疏散演练,确保学生平安。
四、活动目的
开展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目的是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管理,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和应急演练,增强广大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掌握避险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遏制和减少各类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活动内容
1.各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设备和安全教育资料,大张旗鼓地向师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真正使安全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师生头脑。要紧紧围绕安全教育日活动主题,教育学生有序上下楼、文明把路行。要结合当地实际和以往事故发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和紧急疏散演练活动。要进一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坚决避免侥幸心理。要坚持利用升旗、课间操、上下学等时间开展演练。寄宿制学校还要开展针对宿舍区的突发演练,并确保演练时学生安全。
2.活动日当天要组织开展好六个一活动:
①悬挂一幅安全教育主题宣传标语;
②开展一次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
③出一期安全教育宣传栏;
④组织一次紧急疏散应急演练;
⑤举办一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让每名学生列举一条身边的安全隐患;
⑥发送《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倡议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3、学校将在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的同时,对学校的安全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自查,特别是对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进行重点排查,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六、活动要求
1、学校各学区、班级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及时检查。
2、各班不仅要抓好安全教育日的教育活动,而且还要切实抓好对学生的日常安全教育,要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建设平安、健康、文明、和谐校园。
2016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通知
各中小:、幼儿园、各区镇教办:
2016年3月28日是第二十一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是我安全,我健康,我快乐。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通知要求,各中小学要认真组织开展好相关安全教育活动。
一、开展专门安全教育
各中小学要结合实际、根据安全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在安全教育日前后、以主题班会、知识竞赛、专题讲座等为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一次专门安全教育。在教育内容上,要突出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范校园伤害等重点,使安全知识入脑入心、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避险能力。
二、收看安全教育节目
教育部委托湖南卫视策划制作的以中小学安全教育为主题的节目,3月31日18:00-18:30在湖南卫视《新闻大求真》栏目播出。各中小学要收看或通知到每一位学生、让其在家与父母母共同观看。
各幼儿园根据实际,在此期间也要组织开展相关活动。
各区镇教办要做好安全教育日活动的指导和督查工作。
【2】2016全国安全教育日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今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主题是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
二、活动内容
各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契机,结合学校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和演练活动,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避险抗灾的能力。
1.组织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各中小学要根据本校建筑分布、学生人数、楼梯宽度等实际情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针对火灾、地震、自然灾害和其他突发事件等不同情况,绘制详细的安全疏散路线图,制定周密的演练方案,在3月26日前后组织一次全校范围的应急疏散演练。要做好演练的总结分析、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演练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演练使每一位学生熟悉疏散路线,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自觉遵守各项安全行为规范,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安全、快速撤离;通过演练还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优化疏散线路,提高疏散时效。
2.开展一次专门安全教育。各中小学要结合学校实际,立足身边发生事故的规律、特点,在3月26日当天,通过国旗下讲话、安全知识竞赛、观看安全专题片、开展安全知识讲座、举办主题班会等形式,邀请法制副校长或辅导员,有针对性地开展一次专项安全教育活动。要利用中小学安全专委会网站提供的教学案例研究开展学科渗透安全教育,利用中国习网免费提供的网络平台组织开展学生安全知识竞赛。重点针对不同交通需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接送、安全行走、安全骑(乘)车的交通安全教育,掌握交通安全常识,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行为。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使学生深刻认识火灾的危害,懂得防范火灾的基本常识和扑灭火灾的基本方法,掌握消防逃生能力,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幸福你我一生的目标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围绕中小学生在成长中的心理、情感等方面面临的困惑和问题,加强心理疏导,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常识和心理调节方法,使学生学会适应社会生活,懂得珍惜生命、尊重他人,让学生在健康、快乐、和谐、安全的环境中成长。同时要加强预防溺水、饮食卫生、防范校园伤害、应对自然灾害等知识的教育,真正做到安全知识入脑入心,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安全意识和避险能力。
3.组织一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各中小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学校安全隐患我发现,家庭安全隐患我排查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安全工作与自身息息相关,危险和隐患随处存在,自觉的把安全意识融入到学生思想、行动中、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各中小学校要及时对学生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认真核查并彻底整改,同时树立和表彰学生安全员典型,形成良好的排查机制。
三、活动要求
1.各校要切实加强对安全教育日活动的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制定活动方案,加大宣传力度,同时要认真总结分析本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特点、规律,结合实际,围绕主题,明确活动重点,创新活动形式,确保活动实效。各中小学要充分利用校园内各种场合和平台,大力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的宣传发动,形成人人讲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处处讲安全的浓厚氛围。各校同时要积极探索将安全教育日拓展为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月、安全教育年,推动安全教育制度化、常态化、课程化。
2.各校要结合本校实际、结合此活动方案,认真做好贯彻落实工作,确保活动取得成效。同时要将本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情况及亮点特色形成材料于3月28日(星期三)前报海门市教育局安全综治办,以便我们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宣传。
【3】2016全国安全教育日活动方案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教育为先原则,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教育活动为抓手,面向全体师生员工,着力打造 平安校园,确保师生健康幸福。
二、 活动主题
心系安全,珍爱生命
三、 组织领导
领导小组 组长 张家群 成员 李国元 刘培林
工作专班 组长 李国元 成员 陈昌福 刘培林 张继宏 张万建 李敬月 林小青
四、 活动要求
1、 强化领导,提高认识。建立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制度,是党和政府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确实做好中小学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中小学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领导和工作专班要扎实做好相关工作。
2、 明确任务,强化责任。各部门要对照活动方案,结合本班实际,选择需待整治的突出问题进行教育纠正,认真落实松滋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一日常规,不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实行安全教育是 十制常规,重点搞好 三全 二十六防。
3、 深入督查,长效落实。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建立和完善学校及周边环境整治的制度,不断夯实学校安全工作基础,建立校园安全长效机制。学校不定期对各班安全工作进行检查评比,搞好安全工作资料收集整理,安全效益与绩效工资挂钩。
五、 活动安排
1、3月10日前 制定学校安全教育日活动方案,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
3、3月18日前 学习宣传松滋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一日常规,对师生和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
中小学生健康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中小学生;艺术素养教育;现状分析;对策
一、中小学生艺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艺术素养教育是开启心智与情感的钥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的建设。下面对在中心学生当中实行艺术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
1、促进智力发育
科学和艺术具有相通性和互补性。比如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同时他的小提琴技艺也十分高超;达芬奇是伟大的画家,同时在数学、科学和工程等领域当中也颇有建树;歌德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使人,同时在自然和科学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艺术素养教育通过对人的熏陶和感化来培养审美直觉和想象力。因此在艺术教育当中,中小学生可以做到理论与感性的相通,从而由认识走向创造。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艺术教育可以充分开发人的大脑潜能,可以促进大脑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中小学生的智力发育。
2、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
在中小学当中,德育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说理和灌输。在这种规范性的教育主要作用于学生的意识和理性,很多时候不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但是艺术素养教育的方式多样,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和感性,能够在潜移默化当中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同时,还可以影响学生的情感和气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学生的积极性较高,愿意主动参与,德育教育的效果可以进一步被加强。
3、促进人格的完善
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而艺术素养教育可以为学生人格的完善提供新的方式。比如在艺术教育集体活动当中学生可以建立起相互合作、团结友爱的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的精神。同时学生还可以在多样的艺术活动当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全面的发展。
二、对中小学生艺术素养教育及测评的现状分析
本次课题研究之前,笔者与小组成员一起对本市的中小学艺术素养教育情况进行了实地的调查,主要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来深入了解本市中小学艺术素养教育的情况。对问卷结果进行整理之后对中小学生艺术素养教育和测评的现状进行如下的分析。
1、艺术素养教育工作实施缺乏保障机制
艺术素养教育的管理包含了艺术课程教育、活动开展、教育条件等各个方面,可以说艺术教学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目前根据笔者的调研了解,很多学校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艺术素养教育管理保障机制。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知道目前中小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并不重视艺术课程的开设和管理。学校的艺术教育课程局限性比较强,只是开设了美术、音乐、舞蹈、手工等基础的课程,这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70%以上的学生和教师表示艺术教育课程有时候会被其他课程挤占。最后,学生缺乏对艺术教育的合理评测,只是通过笔试或者口头答题的形式进行评测,实际意义不强。除此之外,学校几乎没有针对艺术教育方面的活动和实践。
2、艺术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
调查中发现,60%的教师并非专业技术教育类出身。这是由于学校本身并不重视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因此对于艺术类教师的学历和能力要求都不高,一些简单的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都是由班主任代为教授,无法达到专业的水准。而对于一些新的艺术课程,比如摄影动画、戏剧表演等因为没有教师可以教授而没有开设。这导致了学生对于艺术教育课程的反应一般,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根据对学生的调查可以发现,60%以上的学生认为艺术教育老师专业程度一般。
3、学校艺术素养教育投入少
经过实地调研发现,很多中小学生的艺术课程配备设施都不符合要求,不但缺少专门的艺术活动场所和新型的多媒体艺术教室,同时还缺乏艺术课程教育所需要的资料和美术模型。问卷调查当中发现,大多数教室表示目前艺术教育方案的实施效果并不好,学校对艺术教育课程的支持不多,资金投入较少。
4、对中小学生艺术素养教育重视度不够
除了学校的因素以外,目前我国整体环境对于中小学生艺术素养教育的重视度并不高。艺术在中小学当中往往是作为“副科”的形式存在的,因此艺术教学往往被边缘化,调查显示,60%的学生表示所在班级每周仅开设1-2次艺术教育课程。经过访谈发现,大多数的中小学生对于艺术课的兴趣较高,认为艺术教育课程可以使自己变得多才多艺并能够更加热爱学习和生活。显然,学校目前的艺术课程无法满足中小学生的实际需要。与此同时,艺术学科进中考的相关制度才刚刚开始被落石,执行办法、考评操作等还不完善,以评促教的作用缓慢。
三、对完善中小学生艺术素养教育对策解析
针对在实地调查当中发现的中小学生艺术素养教育的问题,结合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和中小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的对策。
1、健全学校艺术素养教育管理机制
首先,要构建学校艺术教育组织管理保障机制。要通过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确保艺术教育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效运行。在有了有效的管理制度之后还需要将艺术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整体规划当中,制定近期与远期的发展目标,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推进艺术工作计划的开展。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和健全学校艺术教育管理网络,使艺术教育工作能够有序开展下去。要将教育工作的责任划分清楚,避免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做到工作有序、信息畅通。其次,还需要建立和运行有效的学校艺术教育评价机制。可以通过自评制度和考核机制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这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教育部门可以每年面向全市各级中小学校进行艺术实验考核,主要考核音乐、美术等常规的艺术课程项目。在平时也可以以抽查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的成绩要作为教育质量评价和目标管理评价的依据。
2、加强艺术教师素质建设
为了改善中小学当中艺术教师素养不高的情况,可以发展中小学生艺术教学平台,打造艺术特色课堂,为中小学生的艺术教育提供更多的形式和更丰富的内容。同时,还可以对接地方大学艺术类院系教育类师范生的实习基地,提高中小学校艺术类教师的整体素养和水平,为艺术课程配备更多的专业教师,从而开设更多种类的艺术课程。其次,对于学校在职的艺术教师也要通过学习和培训等方式来提升他们的业务素养和基础文化素养,使艺术教师能够积极探索艺术领域当中的系统知识,提升教学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举办教师艺术比赛等方式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3、增加艺术教育投入、完善教育资源
首先,学校要提高对于艺术素养教育的重视,增加艺术教育的投入,学校的相关人员需要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改善艺术教学的资金和设备,获得上级部门的支持。这样才能建立起学生专门的艺术活动中心和教师。同时,学校还可以加强与校外艺术培训机构的合作,开拓艺术教育资源的新途径。最后,学校还要引导教师改进艺术教学的形式,注重开发艺术课程资源。比如可以以校园文化为依托,加强校本艺术资源的开发,还可以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探索多样化的教学资源。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确保艺术课程按照规定计划开设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基础特色、教师的特长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按照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研究将地方浓郁的历史文化知识和艺术编成校本艺术课程当中,使地方文化进入到学生的艺术课程当中。
4、积极搭建艺术活动平台
除了学校自身的努力之外,地方教育部门还要积极为中小学生搭建艺术活动的平台,使中小学生可以展示艺术教育的成果。比如可以举办“中小学生艺术节文艺汇演”的活动,为中小学生的可以充分展示艺术教育的成果,营造浓厚的艺术教育氛围。活动可以采取市赛和校赛相结合的形式,参赛对象为全市中小学生在籍在读学生,为他们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与此同时,还可以在元旦、五四青年节的节日当中开展文艺演出活动,在学校的宣传栏、文化墙等平台当中展示学生的艺术学习成果。
中小学生健康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体育教育;安全事故;原因;预防措施
安全是每一个社会个体生命得以存在,生活得以延续的前提。中小学生身体、心理等都处于成长阶段,他们的安全知识欠缺,安全意识不强,对自我人身安全的保护方法等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新的时代背母下,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防御能力,尤其是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分析安全事故的成因,提出合理的预防和对策建议,无论对在中小学中开展安全有效的体育活动还是对培养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小学校体育安全事故的成因
进入新世纪以来,开展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方面素质的综合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界和社会的共识。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教育是一种对抗性、运动性比较剧烈的教育教学活动。体育教育作为中小学生成长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中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开展体育教育无论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素质,还是心理素质、合作精神、道德素质等都十分有益。
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加上学生身心、个人自我防御能力以及社会经验各方面的不成熟,中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安全事故,这给他们的生活、学习和成长带来了许多隐患。体育安全事故一旦发生,给学生家长、学校、教师等都带来了许多问题。从而客观上不利于体育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这在整体上阻碍了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中小学体育教育中出现安全事故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学校方面的原因。由于长期以来对体育教育的忽视,很多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普遍缺少应有的体育运动的场地,很多学校体育器材十分陈旧,不能满足学生上课和日常体育运动的需求。加上仅有的场地和体育运动器材长期得不到保护和维修。场地器材破坏比较严重。而且,也有很多场地器材设施不符合国家的安全和质量标准,从而会使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安全隐患的威胁,造成一些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方面的原因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学校的管理和相关的制度建设方面,例如学校缺乏对体育场地和器材的监督管理,破旧的器材得不到及时维修,器材管理制度不完善,责任不明确等,这都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发生。除此之外,学校对学生缺少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引导,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和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也导致了学生体育教育安全事故发生。
第二,教师方面的原因。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直接引导者和教育者是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引导和安全教育工作的不到位同样会导致学生体育运动安全事故发生。例如,学生运动前教师没有安排必要的准备活动,或者安排的运动量不当;教学内容违背学生的身体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教学方法不科学;对学生缺少必要的保护和帮助甚至有教师变相体罚学生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对学生的安全造成威胁。同时,有一些教师擅自离开岗位,对学生运动缺乏必要的监督,也有的教师忽略学生生理卫生常识以及学生的体质特点等,同样会造成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三,学生方面的原因。学生是参与体育运动的主体,也是体育安全事故的直接受害者。中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他们自身安全意识的不足与行为上的不当容易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常见的问题有:缺少安全防护知识,安全意识淡薄;在体育课上不遵守纪律,不顾老师的教导和说明擅自参与一些危险性的项目,甚至不顾自己的身体条件,不遵守体育常规和体育运动的规律参与一些运动项目等。
第四,其他方面的原因。造成学生体育运动安全隐患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除了来自学校、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因素之外,还存在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例如运动场地的周边环境,包括温度、光线、空间大小以及噪音等物理因素的存在都会影响学生上课的情绪和行为,尤其是一些不可抗的自然因素例如寒冷、酷热等也会对学生的运动产生很多麻烦,缺少对这些意外因素的关注,也同样会有产生安全事故的可能。
二、中小学体育教育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
我国法律对学生安全事故处理及预防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在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对学生在校期间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做出了具体的规范和要求。根据该办法第二条的规定,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规范应该在其范围之内。
对于学校体育安全事故的预防应该严格按照规定和要求进行执行。第一,建设符合安全标准的体育场地,配备符合要求的体育器材。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因此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二。对学校的各种体育场地和器材进行严格的管理。由于各种原因,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的管理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因此,学校应该建立体育场地和器材的按期检修制度,明确体育场地器材的管理责任,并做到每一次使用之前都进行常规性的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自救教育。学校应当对在校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救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开展实践性的运动教学,还要开展一定比例的课堂安全知识与运动常识教育,让学生懂得人体基本的运动常识,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运动。同时要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注重教给学生基本的运动规则和规范的运动技巧、动作,避免由于学生动作不正确或违反运动规则发生安全事故。第四,落实卫生监督和保障工作。学校应该检查学生的体质,为每位学生建立一个健康档案,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和学生的身体情况开展适当强度的体育教育活动,避免由于运动强度过大、学生身体状况不佳带来的运动安全隐患,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除了学校的努力之外,教师也应该注意提高对学生体育安全事故的重视程度,尤其需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要高度重视自己的课堂教学,防止由于粗心大意和认识上的不到位造成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不能由于担心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不重视体育运动的开展,那样损害的同样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的培养。首先,教师尤其需要在课堂教学之前对课堂活动进行尽可能的预设,要认真做好课堂教学工作,尤其是运动之前的准备工作,从而尽可能地把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到最低程度。其次,教师还要在教学之前对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进行仔细的检查,尤其是要发现那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器材,尽早排查,降低学生在运动和使用中被伤害的可能性。第三,教师还要在教学之前对学生的体质状况有所了解,要善于根据学生的体质情况,结合天气等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教学调整,使运动量控制在适合的范围之内,减少不必要的伤害。第四,教师还要严格遵守课堂教学的规律和常规,不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一时兴起而开展不必要的运动项目,硬不能因为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而心存侥幸开展一些教学计划之外的运动项目,从而给安全事故的发生提供可乘之机。
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学生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正确认识安全对自己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能对安全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要时时提高警惕,处处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其次,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自己的饮食健康,要保证足够的睡眠和营养,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要在每一次运动之前认真做好热身工作,尤其是准备活动要做充分。第三,运动之前配合教师仔细检查场地和运动器材的安全性,认真按照教师的要求和操作方法进行运动,不要自做主张进行一些不适当的运动。第四,不要逞一时之强做一些危险的项目和运动,要依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做适量的运动,如感觉身体不适应及时将情况报告给教师。最后,学生要按照教师的示范进行运动,不要模范他人的一些错误的运动方法和行为,避免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此外,学生应该自觉学习一些基本的体育运动损伤、伤害的处理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参考文献:
[1]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编,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注释本[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5
[2]梁成和,林国平,浅议中学体育教学中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J],体育科技,2001(4),
[3]胡莉萍,夏成前,学校体育活动过程中的运动损伤及安全教育[J],安徽体育科技,2004(1),
[4]白莉等,关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处理的若干法律问题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