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心理健康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心理健康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心理健康管理制度

企业心理健康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心理健康 工作压力 员工心理

长庆油田区域工程服务板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钻井总公司为适应市场变化,提升公司实力,提高经营效果,工作节奏也不断加快,竞争压力也随之不断增大,特别是机关员工在工作、学习、生活和与油田公司人际关系处理的压力也不断增大,因此,多年来长庆钻井总公司把人员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出现心理失衡现象上升到了劳动保护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多方面着手,实行透明的厂务公开、开展多种有益文体活动、网络咨询、完善休假制度、逐步提高员工待遇、建立人性化管理制度等等大量的工作来调节员工心理,确保了公司和谐稳步发展。在此,初谈几点对心理健康工作的认识。

1.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1.1心理健康含义:是一种人的主观体验,它不仅包括积极的情感,情绪,也包括个人工作、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1.2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是员工的生存载体。钻井总公司构建和谐企业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员工发展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1.3心理不健康的危害:犯错误。如:由于不善于控制情绪,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而与同事打架,夫妻之间吵架,甚至动手打人,轻则犯错误,重则触犯刑法。

2.当前长庆总公司机关员工初步心理分析

2.1负面心理分析

(1)工作倦怠。主要表现为:一是情绪欠佳。在总公司,专业公司及项目部有些机关人员即使已经拥有在很多人看来十分优越的生活工作条件,仍然不知足、不满意。

(2)心理焦虑。主要表现为:一是深化改革引发的焦虑。近年来石油系统接踵而来改革,特别是川庆重组整合以来,由于长期处于快节奏工作,加上企法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使一些机关人员压力增大,危机感和急迫感大大增强,内心忧虑焦急,情绪不稳定,患得患失,甚至发生过激行为。

(3)心态失衡。主要表现为:一是失落心态。当前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给机关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二是投机心态。少数人员表现出惟上是从的官本位心理,急功近利的虚荣心理,官至富随的逐利心理,孤注一掷的赌徒心理等等。三是嫉妒心态。不甘心别人事业成功,怨恨他人抢去了机遇,想方设法压制他人发展。

2.2主要原因分析

(1)工作压力。随着总公司的改革不断深入,对机关工作人员的多元化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工作任务也越来越繁重,有的机关工作人员时刻担心工作失误会直接影响单位的声誉和个人的进步。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心理的脆弱。

(2)价值伦理规范的约束。我国是一个讲究伦理道德价值的国家,对企业人员要求严格,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理人员违纪违规行为处分规定”等等法规,使机关人员常常是谨慎刻板从事,不敢越雷池半步,但由于长庆市场激烈竞争的特殊性,有时又不得不对甲方、老乡变通行事,以达到要协调生产正常进行目的,这种游离的紧张情绪压抑,直接成为对心理健康的威胁。

(3)生理疾病和不良的生活习惯。由于高节奏的工作,过分地脑力消耗,缺少锻炼,身体抗病能力相对较弱,生病又不能及时发现与治愈。此外,由于工作需要喝酒、熬夜以及不良嗜烟生活习惯,使人失去了有益的心理健康的生活经验对其心理的调适,也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导致人格的偏执并有可能陷入恶性循环。

3.保持心理健康的几点建议

3.1思想认识到位。只有不断加强机关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保持机关整体队伍的心理健康;才能使机关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基层;才能不断开创总公司工作新局面、破解新难题、实现总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可以通过讲座培训、网络咨询、现场咨询、心理沙龙、公务员心理社团等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

3.2提高受挫能力。一是可适时开展拓展训练等形式,帮助机关人员开阔心胸,冷静地应对各种变化,化逆境为顺境,变压力为动力,保持良好的心态。二是坚持和完善谈话制度,不仅要在提拔任用时谈,更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谈,特别是当机关人员岗位调整后、工作推动不开、矛盾比较集中时,要及时找机关人员谈话,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给他们送上“心灵鸡汤”。

3.3促进内部和谐。应从尊重员工人格和权益,尊重员工的自由发展手。执行制度时应严中有情、情中有严,充分体现和保障员工的权益,特别要注重保障弱势员工的权益。

企业心理健康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 社会环境 成人学生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高校成人学生与统招大学生相比,其地位和竞争力一直处于劣势,所以高校成人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延伸和增加的趋势,这些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解决,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甚至会危及到工作和就业的问题。本文就现代社会背景下的高校成人学生的心理状况做了剖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望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勉之。

1 高校成人学生所面临的多元化环境分析

(1)随着普通大学升学率越来越高,大学将面临普及化的程度。一些高校甚至开始扩招,专科第一、二批次学生录取的数量也逐渐增多,这使得高校的成人学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导致高校成人学生在社会上越来越不受到重视。

(2)一些企业对学历有着很高的要求,如今大部分招聘单位除了要求应聘者有专业的素质和水平以外,更是要求他们必须拥过硬的学历证明,如全日制的本科学历以上等等。一些学生感到自己本身并不缺乏能力和素质,却仅仅因为是成人学历而被大型企业拒之门外,这对于高校成人学生来说,这确实是一个难题。

(3)教育条件的落后,社会对高校的成人学历认可度普遍不高,所以一些私人教育机构把创办成人学校当成是增加收入的途径,除了缺乏必要的硬件条件之外,教师队伍素质也普遍偏低,对教学敷衍了事,离学生理想中的大学有较大的差距,所以造成了学生心理不平衡的现象。

2 高校成人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

2.1 缺乏对未来和社会的期望

一些成人学生都是在高考失败后才选择参加成人高考考入高校进行学习,与统招的学生在社会上享受的待遇确实不同,甚至有着很大一段距离。因此,自身存在自卑感,一想到自己将来找工作会受到冷遇,对未来的希望就会大打折扣。

2.2 过分敏感

一部分成人学生产生自卑情绪后,变得特别敏感,尤其是表现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当亲戚或者朋友问及就读学校或者高考情况时,对“成人学生”、“非统招”、“成教”、“落榜生”等字眼相当的敏感,并且有反感的情绪,甚至耿耿于怀。

2.3 过分放纵自身

由于高校对成人学生的管理制度和全日制学生的管理制度与要求有所不同,在管理上并没有很严格,甚至把招入成人学生当成是获得收入的途径,根本没有建立可行的管理制度来约束其行为,导致学生可以随心所欲,过分放纵,可以在网吧通宵打游戏,也可以不来上课,并且造成了他们破罐破摔的心理状态。

2.4 低沉的情绪状态

在一些高校里,因为成人学生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没有一定的学习气氛,环境也很差,导致学生失去了探索和学习的动力,甚至没有面临一切的勇气。上课昏昏欲睡,反正不来上课也没人管,缺乏上进心和斗志,对未来全是迷茫和无助。

2.5 以网络为心理寄托

由于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出路,一些学生选择了虚幻的网络世界,甚至有学生从来不去上课,每天在寝室里打游戏,沉迷于其中而不能自拔,现实中与同学、老师的交流甚少。

3 高校成人学生的健康教育现状

3.1 一些高校没有开设心理疏导课程

高校领导对成人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够重视,学校也没有开设课程,甚至连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也没有。这就导致了高校中一部分成人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疏导,并且一直被遗留下去。还有些高校,虽然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实际却很空白,学校甚至是用思想品德课来代替心理教育课,而且敷衍了事。

3.2 心理专业教师奇缺

高校中用于成人学生授课的教师素质普遍不高,心理专业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甚至一些高校对成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老师根本达不到专业要求,既没有参加过心理培训,又没有相关的资质证书。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素养,就无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4 控制成人学生心理失衡的对策

4.1 聘请相关的专业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来对成人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加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鼓励他们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找老师咨询。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学生有任何的异议或者不合时宜的观点,要尊重学生,并且做出理解他们的举动。

4.2 在校内开设心理咨询室

针对一些内向的成人学生不敢在课内公开咨询老师的情况,学校可以专门开设心理咨询室,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找老师咨询。老师要对学生出现的不正的思想苗头进行及时的矫正,让学生有宣泄烦恼的机会。当然开设心理咨询室不仅仅只是为了给学生减压,还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心态,以平常心来面对就业和人生的问题。

4.3 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一些高校的成人学生觉得自己在就业竞争中出于劣势地位,产生失望和迷茫的心态,甚至一部分学生在即将毕业和面临毕业的时候,不知该做些什么。因此,高校应该对成人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自信从容地面对就业问题。另外,就业指导课的教师必须对就业市场、职场、社会环境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够更好为学生的就业问题前景进行分析。

4.4 多为学生举办课外活动

在课余时间,学校多举办活动,有利于疏导成人学生的身心,帮助他们增进友谊,让他们感到校园生活的乐趣,保持愉悦的精神状态。适当地开展社交活动、娱乐活动、体育运动,可以形成良好、积极的校园氛围,并且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要对成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单单只靠心理咨询,学校自身的良好氛围也是很重要的。

4.5 社会要对高校成人教育进行合理评估,避免失衡

如今社会各界对高校成人教育有所偏见和异议,这都是大家盲目追求高学历、文凭所导致的结果。当前,成人教育的学历在社会上仍然很难得到认可,甚至一些企业将成教毕业生拒之门外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高校成人教育给社会带来的贡献仍然不可小视。从解放初期开始,成人教育已经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他们虽然没有高学历,却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社会要对成人教育进行合理评估,不可故意将它与统招高校的距离越拉越大。

5 总结与体会

综上所述,高校成人教育也是社会教育系统的一部分,社会各界不能只用“歧视”、“看不起”的眼光来对待它,因为它也有自己对社会的一份贡献。虽然它在学历的含金量上处于劣势状态,但在教育的适用度上,与其它教育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且社会也需要这样的教育来提高公民的能力和水平。因此,高校成人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应该值得社会大众来关注,只有消除了隔阂与冷遇,才能改变成人教育低人一等的陈旧观念,只有高度重视高校的成人办学质量、办学层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帕提古丽·卡得尔,郑悠悠,潘晓嵋.新疆地区普通高校成人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和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版,2004.24(1):40-41.

[2] 刘希美.成教学生心理问题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1):75-76.

[3] 丁志强,李才俊.加强成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成教事业持续稳定发展[J].现代企业教育,2006(22):68-70.

[4] 王巧云,王彩云,肖克奇.成教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5(36):52-53.

企业心理健康管理制度范文3

一、充分认识市场经济对德育的负面影响

首先表现在外向型经济对学生的思想影响。改革开放国门大开,外向型的“三资”企业,中西方文化混融,各种思潮纷纷涌入,使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变化,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开始悄悄侵蚀学生的灵魂。涉外企业中的外方管理方法、手段及思想意识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学生盲目崇洋。收入待遇等因素使一些毕业生将外企作为择业的热点目标,国营企业即使有正式录用名额也不受他们青睐,祖国意识在一些学生的心目中渐渐淡化。其次是市场经济与学生价值观念的转变。由于部分学生对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不足,界线划不清,不能全面理解其共性、特性和作用,以及积极主流与消极支流的关系,致使认识上出现误区,价值观念发生扭曲。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原则,一些学生错误地将其视为思想行为的准则,导致了做事讲价钱,付出要索取,把自己的行为用“等价交换”来衡量。在为社会付出的价值观上具有浓厚的“务实性”,在利他的同时首先要利己,更有甚者表现出只顾自己的方便和利益,而不顾他人和社会公德,认为生活的真谛就是享受。无私奉献已不再成为人的价值范畴,造成理想境界的空虚。第三是劳动力市场及用人制度的变化,提出了新的人才质量要求。

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为企业输送人才的院校在培养人才上向质量要效益,应培养出觉悟高、能力强、懂理论、会操作的复合型人才。企业为适应商战竞争,还突出表现在管理制度、管理手段上的变化,强调制度的执行与制裁要奖罚分明。培养人才与工厂生产的产品一样,受到供求关系的制约,培养的人才类型、规格、特点、素质及管理手段,必须与人才市场的需求、管理制度相吻合;否则,我们的毕业生将会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失去竞争力,甚至失去人才市常第四是市场经济给思想品德教育带来的困难。在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社会观念的变化,知识的更新,信息的接受,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来说几乎是同步的。

就学生而言,他们的社会接触面及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远比在校门内的教师要广、要快得多。因此,教育者往往不能提前把握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当学生身上已反映出一定的思想问题时,教师才被动地去进行教育,这给德育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使教师的说教显得软弱无力,针对性不强,更谈不上“及时”甚至“超前”了,造成对在校生思想品德教育滞后的局面。

二、对在校生进行德育的思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德育工作的思路应是:

(一)突出爱国主义的教育主线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院校德育要坚定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将其作为思想教育的主旋律,引导学生在接触开放的文化环境时,自觉抵制民族虚无主义和崇洋的思想,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引导学生由爱父母———爱师长———爱他人———爱集体,最后上升到爱祖国。

(二)加强对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引导德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悟”性,使其认识到如何做人。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性。然而学校的德育必须坚持一元化的导向,使学生明白社会所容纳的并不都是时代所提倡的。价值的真谛在于无论是社会价值还是自我价值,都要通过自身劳动来实现。说到底,人的价值就是更多地为社会创造和奉献。进行人生观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人活着为什么,怎样生活和做什么。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理想教育,从学生生活的最贴切处入手,诱发他们的生活理想,从而激发出强烈的职业理想,把社会理想、为祖国做贡献的理想教育落实到学生的职业理想上。理想是动力,也是激励,在理想的驱动下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三)树立新时期人才质量的德育观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最终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的根本不是物质资源,而是人才资源,当今市场的激烈竞争,实质是人才质量的竞争。做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高等院校,在德育上要积极探索新时期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建立新时期的人才质量标准。新时期人才质量标准,已不再单纯是过去那种踏实加肯干、服从命令听指挥的类型,而是思想和能力是复合型、适应型、开拓型的人才。因此,在德育上要给学生全方位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职业意识、创业意识、敬业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公关意识、科技意识和法制意识,同时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自省能力,能经受挫折和失败的考验。

总之,新时期的院校德育应培养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现代的人和国际型的人。

(四)德育管理制度和手段要与企业管理相衔接学校的德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德育必须把参照系由封闭的院校教育转向人才市场和企业要求上来,这一转变要求学校在德育管理制度和教育方法上都随之进行相应的转变,使之与企业的要求相衔接。如若不然,学生在校接受的是一套管理方法,到企业后是另一套,这将增加学生的不适应性,减低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为此,必须做到:

1、在日常行为规范上要与相应的企业要求衔接,把企业要求职工的行为规范,作为学校培养学生日常行为的部分规范要求,同时要设置专业环境,在环境中训练学生的日常行为。

2、德育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要与企业管理相适应。一位饭店的总经理说:“你们学生不及格还有补考机会,而在企业做错了一件事就难以挽回”。因此,在校的德育管理要与企业要求吻合。首先,应突出制度化管理,将规章制度熟知熟记,严格按制度办事,奖罚分明;其次,是在制度的执行上不能沿用“事不过三”、“下不为例”等旧的教育方法,制度不容违犯,否则就要受到处罚;第三,要适当减少耐心说服的思想教育过程,加强针对性和时效性,培养学生自律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否则就不能适应企业化管理的环境。

3、使学生进入人才市场参与竞争。创造条件使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供需见面会。在平时的学习、社会工作及各项评比和比赛中为他们设计竞争舞台,创造优胜劣汰的竞争氛围,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达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共同的目标导向下,进行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德育的针对性。

4、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市场经济活跃,人才竞争激烈,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他们能否承受竞争机制冲击的淘汰和排挤?能否经受挫折的考验?实践证明,学习好的学生不一定能在社会中经受住挫折和胜利的考验,这就要求德育应把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放到首位。新时期的素质教育包括:道德品质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教师应成为学生的“保健医”,把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培养新时期人才的着眼点,使学生增进心理环境的内稳性和肌体对环境的有效适应性,以积极主动、平衡灵活、正确理智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和协调社会环境,成为竞争中的强者。这首先要培养学生对竞争的心理适应力。在校期间应为学生设计竞争的舞台和竞争的环境,训练学生对竞争的适应力。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心理诱导,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优势,积极参与竞争。其次是培养学生的预见性。做好上岗前的心理准备,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了解人才市场情况,理论联系实际,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塑造出身体健康、道德健康、心理健康的人,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健康成长。

企业心理健康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职业健康持续发展保障健康员工素质

中图分类号: C9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企业的健康管理是提高员工生命质量的重要手段

1、加强职业健康管理,是践行“以人为本”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核心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即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本。随着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人们已把身心健康、舒适、提高幸福指数等作为新的奋斗目标,对健康的需求也在发生质的变化。让广大干部员工享有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身心受到应有的关爱与保护,是践行“以人为本”重要思想、维护广大干部员工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对于构建和谐矿区,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加强职业健康管理,是企业管理实现质的飞跃的具体体现。生命的状态不仅仅是活着,还有健康。随着煤矿员工安全意识的提高,对安全工作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避免伤亡事故,还要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追求更高的生命质量。煤矿的工作也不仅是实现安全生产,而是向全面做好员工的生命健康工作转变。只有健康的人才能从事一切活动,企业的健康管理是提高员工生命质量的重要手段。企业在“保障生命”到“保障健康”理念的指导下,奋斗目标由过去的单纯防范和控制人身伤亡,向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这一更高的目标和层次迈进,从而将保护员工健康的各种措施与企业的管理有机地融为一体,把损害员工身体健康的各种危害均列为危险源和风险加以控制,有效地改善员工的作业条件,减少并控制各种危害员工身体健康的现象,实现管理工作质的飞跃。

二、大力开展丰富多采的体育活动,提高健康水平

为广泛组织全矿职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职工体质,活跃职工生活,大力开展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丰富多采的体育活动,提高健康水平和员工素质。

1、成立了孙村煤矿全员健身协会。完善了协会组织机构。制定了协会章程。章程共分总则、业务范围、组织机构、会员管理、经费和使用原则和附则。协会设立辖篮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羽毛球协会、嗒嗒球协会、健美操协会、健美协会、垂钓协会、棋类协会、武术协会、登山协会十个单项协会。

2、建设健身硬件网络。为各单位、部室配备了健身器材,2012年全矿共投资19.9万元购买并发放了哑铃100副、握力棒87件、篮球53个、排球51个、嗒嗒球87副、羽毛球拍87副、乒乓球拍87副等活动器材;有条件的厂网点配备乒乓球台6张;投资3.2万元购买了健身器材,在西广场建立了活动健身区域,利用健身器材,方便了职工健身活动。

3、开展现代职场标准广播操的推广。利用安全大型活动时间,组织职工练习了广播体操,通过练习职工情绪高涨,认为多做广播体操既能增强体质,又能预防腰酸、颈椎酸痛等不良反应。今后地面各单位和部室将组织集中学习广播操,根据实际在灯光球场或自选地点,也可以直接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自行操练。

4、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活动。确保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保证了每个职工都有锻炼的机会。各专业、区队之间要开展各类友谊赛,比赛以参与为主,成绩只供参考,年终设各类比赛总冠军及全员参与奖,重点奖励参与职工数量多、广泛的专业、区队。增强有氧运动锻炼。有氧运动可提高机体的摄氧量,增进心肺功能,是达到健康效应的最佳方式。有氧运动包括步行(散步、快走)、慢跑、打球、游泳、爬山、骑自行车、健身操、太极拳等。结合有氧运动的特点,职工充分利用饭后等业余时间多外出散步,周末有条件的同家人一同外出郊游,既锻炼身体,又促进家庭和睦。工区充分利用双休时间,积极为职工联系外出旅游地点,通过组团方式,组织工区职工家属一同外出游玩,既能加强职工之间的交流,又能放松心情。

三、建立了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制度

1、建立了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一是全员学习。组织各单位利用半个月的时间集中学习了《关于促进全员职业健康的实施意见》,学习了煤矿职工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让全体员工明确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教育员工进一步牢固树立“快乐工作”等心理健康管理新理念,克服侥幸、麻痹、情绪、冒险、逆反、盲目、迷信、凑乎、松懈等不利于安全生产的心理,不断提高全员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对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二是扎实开展了大讨论活动。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各单位利用一个月的时间,组织员工在周一时事政策学习和周五安全学习时间里,采取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让每个人都讲述对“心理健康管理”的认识,开展好“心理健康管理”的大讨论活动。在讨论中围绕以下教育命题来展开,比如“什么是煤矿职工应该具有的心理素质”、“常见心理问题解决方法”等等。

2、建立了“一对一”心理疏导服务制度。开办“心理诊所”,采取“一对一”的心理疏导服务方式,专门为心理出现问题及严重、典型办班的井下违章人员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心理疏导等服务,对症下“药”,帮助改变不良的思维方式,消除影响正常工作的心理状态。

四、建立了职业健康知识普及教育制度

1、建立了员工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各基层单位在员工家庭档案中,增加了职业健康内容,主要包括:员工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职业病史、体检情况、工伤(职业病)记载等内容,使基层管理者了解每名员工的身体状况,为员工调整岗位和安排具体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企业心理健康管理制度范文5

(一)学生方面

1.对实习机会不重视、不珍惜,抱怨多实习过程中一遇到困难,就想放弃,不懂得珍惜这是一次利练与成长的机会。对实习工作岗位挑三拣四,偷懒,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基层做起,抱怨工资低、劳动时间长,心态不端正,工作态度不积极,对酒店辛苦工作感到厌烦,成就感降低,有的甚至顶撞客人与领导,出现迟到、早退、矿工的现象。

2.人际交往能力差,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多数学生不善于沟通,人际交往能力差,工作协调能力有待提高,缺乏与人交谈、倾听的艺术和技巧。对老师依赖感强,遇到问题找老师,独立能力较差。

(二)学校方面

1.对学生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不足

实习前教育培训不到位,仅仅依靠实习前的动员大会。学生法制观念不强,不懂劳动法,心理健康教育缺乏。

2.缺少高水平的专业指导教师队伍

多数指导教师任务繁重,既要保证学校的课堂教学,又要分身指导实习,实习效果难以保证;有些指导教师负责几十个学生的实习工作,沟通交流不及时;有些指导教师缺少实习管理指导经验,或指导方法不科学,遇到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把指导责任推给酒店。对实习指导教师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奖励机制,有些指导老师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对实习生疏于管理。

3.实习基地的选择和合作机制不理想

选择实习基地时片面强调酒店的星级、品牌、所处城市等硬性指标,没有考虑到酒店的软性指标,如酒店文化、内部管理是否人性化、是否接收过实习生,是否有专门的实习生管理规章制度与福利制度等。经常更换实习基地,合作缺乏稳定性,酒店从经营效益考虑,对实习生的数量要求变化大。

4.管理制度、考核制度不够完善

实习计划与实习管理、考核制度是实习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尽管很多学校都有实习计划,但很多都不够周详,完善,缺少应急预案,具体实习期间的管理制度、考核制度也够完善,实习管理的主动权多是在酒店手中,学校较少参与。

(三)酒店方面

1.对实习生不够重视,缺少系统的实习培训体系

有些酒店对学生培训时间过短,仅仅培训两天就上岗;有些酒店将实习生培训与新入职的正式员工一起培训;学生对酒店历史、文化、部门规定等不是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就上岗,没有循序渐进地进入工作岗位。

2.对实习生的管理不够系统完善,缺乏激励机制

没有充分调动实习生工作的积极性,当实习生的工作受到肯定与嘉奖时,积极性、示范作用才会起到作用,才会更愿意出色的、积极地、主动地去完成工作,缺少针对实习生的奖励与激励机制。

3.对实习生的考核不到位

考核项目不全面,仅有硬性指标,缺少个人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发展潜力地考核。酒店认为实习生实习几个月后就离开,没必要浪费人力物力去对实习生进行全面的考核。

4.人力资源潜流失

相当一部分实习生认为在酒店实习时很苦很累,只看到了辛苦的一面,对未来从事酒店行业信心度低,毕业后不愿选择酒店行业,造成了潜流失。

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顶岗实习优化对策

(一)学生方面

要调整心态,转换观念,合理、正确地定位自己的角色,明确实习目的和实习意义,认识到酒店实习是课堂理论知识学习的一种升华和补充,加强对酒店行业的认识与理解,准备迎接各种挑战。在实习期间要有吃苦的精神,树立大局观,摆正心态,不患得患失,不怕脏不怕累,爱岗敬业,多看多学多问,不断提高专业技能,积极参与酒店的各种活动,如参加酒店技能比赛、足球赛、联欢会等,融入酒店这个大群体,理解酒店的企业文化。工作中要学会思考,思考如何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如何更好地服务客人,培养酒店职业人的意识、能力,不断思考、总结,提高实习收获,通过自身的不断总结与教师指导分析,找准职业发展方向。

(二)学校方面

学校承担着重要的管理和教育的职责,应帮助学生顺利实现身份的转换与过渡。关注整个实习阶段学生的心理成长、专业成长,关注学生的职业选择心态和职业规划。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管理体系,提升实习效果,优化实习质量。要选择有经验、认真负责的专业指导教师,做好酒店与实习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要精选实习基地,选择有接收实习生经验、有实习生培训系统、管理制度、重视实习生发展,软硬性条件均适合的实习基地。在实习准备期,做好周密的实习方案,包括实习目的、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实习成绩的考核、突发事件的预案等等。让学生客观、全面、准确地了解酒店行业的工作性质与具体工作内容,培养学生的行业意识,服务意识,在日常的教学生活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到酒店行业是一个需要从基层做起的行业。坚定学生顶岗实习的信心,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化被动为主动,既要避免过份自卑又要避免盲目乐观,要帮助学生预见实习中的各种困难,知道如何应对、如何处理。在实习初期,指导教师要与酒店、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帮助学生心理上、身体上适应酒店的环境,学会与人沟通,微笑乐观面对工作。学校要健立、健全实习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制度来考核、管理学生。实习中期,要加强过程指导,此时学生们已适应工作环境、工作岗位,对工作可能会有新想法,如想轮岗换岗,想得到更多锻炼的机会,想参与技能比赛等,学校应鼓励、支持学生的新想法,不要怕麻烦。实习末期,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浮躁、偷懒、想家等的心理,要加强引导,珍惜实习机会,为将来走上社会,积攒更丰富的社会经验。实习结束时,要注重实结,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在以后的实习避免这些问题与改进。

(三)酒店方面

企业心理健康管理制度范文6

Key words: enterprise management;employee mental health;mental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9-0176-02

0 引言

当前中国市场经济日益深入,人才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员工承受的压力也不断加大,幸福感越来越少。电建单位作为特殊的国有企业,对安全有着特殊的行业要求,这就决定了员工在工作中会有种小心谨慎如履薄冰的感觉,也正因为电力企业对安全的高要求,一旦员工心理出现问题,将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极大的隐患。因此,有效的员工心理管理对电力企业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1 当前企业员工的心理状态

电网规模日益扩大、高新科技广泛应用、电气操作日益复杂对员工技能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对员工心理产生强大的责任压力。在电力企业所担当的社会责任的重压之下,企业上上下下都在为安全生产、可靠供电长期超负荷工作,衣食住行的生物钟被打乱,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饭,从管理者到执行者都感到工作压力巨大,身心疲惫。据《中国电力行业员工职业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在衡量职业心理健康的身心幸福感、职业枯竭和抑郁倾向三类核心指标上,电力行业员工的表现都明显比员工总体差。(1)身心幸福感水平低。调查显示,电力行业14.6%的员工心理幸福感低,22.4%的员工身体幸福感低,显著高于易普斯咨询“中国员工职业心理健康数据库”(简称易普斯咨询数据库)当中的对应指标,分别是10.6%和16.3%。身心幸福感水平低,反映员工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差,心理幸福感低表明员工在组织中工作生活的不够快乐和舒适,而身体幸福感低则表明员工可能出现了疲劳或体力透支,身体出现了问题。(2)职业枯竭程度严重。电力行业25%以上的员工职业枯竭状况严重,而易普斯咨询数据库当中,只有不到20%的员工职业枯竭状况严重。电力行业员工的职业枯竭主要表现为工作没有活力,感受到身心疲惫,对工作也失去了热心,并且开始怀疑所做工作的价值。(3)高抑郁倾向员工比例高。相较于易普斯咨询数据库中3.7%的高抑郁倾向员工比例,电力行业5.6%的高抑郁员工比例亟待关注。高抑郁倾向通常表现为工作积极性下降,兴趣减弱,睡眠质量不佳,食欲下降,有强烈的抑郁情绪,感觉生活无希望。总而言之,当前电力企业员工的心理状态不容乐观,心理疲劳和心理压力大是导致种种问题出现的最主要因素。电力行业员工压力大具体表现在以下主要的压力源:(1)责任重大。电力行业员工肩负着重大责任,尤其是一线员工,工作中稍有不慎就会酿成重大事故。电力企业一旦发生事故,电能的损害巨大,甚至是毁灭性的。电业是个具有高度危险性的行业,电力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使电力系统本身造成破坏,还会给人民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造成灾难,每年因触电死亡的人数约占全国各类事故造成的总死亡人数的10%,仅此于交通事故。加上电力体制改革和目前的缺电局面,使电力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电力工业的重要性决定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因此电力员工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巨大的社会压力。员工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很容易造成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2)工作环境艰苦。电力行业工作繁重,流动性大,加班频繁,电力运行人员的工作性质是属于全天24小时连续倒班作业,工作不分节假日,不分白天、晚上,临时性工作多,员工长期处于工作状态中,得不到很好的休息。(3)工作生活无法协调。由于电力员工长期处于工作状态,这就直接导致了员工与家庭和朋友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的减少,很多已婚员工甚至长期与家人两地分居,家庭成员聚少离多,很容易引起夫妻关系疏离冷淡,亲子关系淡漠,从而导致家庭矛盾,产生焦虑,烦躁等情绪。而对于未婚员工,由于工作地方偏远,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与人群疏远,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自我价值的迷失,而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很容易产生失望,甚至绝望。综上所述,当前电力企业员工的心理状况令人堪忧。

2 有效的员工心理管理的意义

当前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比较严重地影响到企业的安全生产与和谐稳定,员工紧张压抑、忧郁疲劳等不良心理状态会引起工作效率的下降,安全事故的增加以及企业成本的上升,因此,有效的员工心理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效的员工心理健康管理会带来良好的效益,这种效益不仅体现在企业本身上,在整个社会层面更有不可忽视的地位。首先,在企业方面,通过对员工进行心理健康管理,有助于疏导和帮助员工树立良好的心理,使员工的心理压力处于最佳状态,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更好地进行工作;人力资源管理者通过对员工进行心理辅导,可以摸清员工的心理状况,并及时处理员工心理死角,消除可能妨碍员工绩效的因素,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进而增加企业内部凝聚力,推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经常与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员工的心理动态,引导员工的心理方向,可以帮助员工激发潜质,实现自我,强化员工的敬业精神,激发其工作热情,并使员工感到企业及管理者对他们的重视和关心,使员工心灵有归属感,进而可以留住人才,减少人才流失,吸引更多的优秀员工,保护企业的人力资源;以员工尊严、员工追求、员工发展、员工情感为出发点的现代企业管理是人性化回归的人本管理,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的员工心理管理,能够减少员工对企业对组织的抱怨,进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另外,在以人为本的政治大环境下,实施员工心理辅导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最后,在社会方面,通过实施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缓解员工心理压力,实现心理和谐,可以使员工意识到自己的社会成员的身份,担当起社会、家庭的责任,并能及时阻止员工心理方向迷失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伤害的发生。对于像电力企业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国有企业,健康的员工心理状态意味着安全的生产工作,进一步意味着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因此,有效的员工心理管理不但可以带来良好的企业效益,更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3 如何进行员工心理管理

面对屡见不鲜的员工心理困扰、压力增大以及由其带来的安全生产事故的现象,如何有效地开展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工作,改善和提升员工心理健康和幸福指数,促进和谐的企业环境的形成,这些问题已经得到了电力行业各级领导的重视。一些电力企业已经在“职业心理健康管理”方面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以南方电网公司、东北电网公司、河南安阳供电公司、南京供电公司等企业为代表,他们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已经涉及到“员工心理评估、员工心理帮扶(EAP)、搭建网站或电话等咨询平台、自助手册、离退休员工临终关怀”等各个方面,东北电网公司甚至成立专门的部门“员工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建设了包括音乐放松与身心反馈、箱庭体验等功能在内的专业实训基地。笔者认为,电力企业开展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应该以提高员工幸福感、归属感,促进企业和谐、提高企业效益为最终目的,采取内外结合的方式,帮助员工快速解决影响正常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心理困扰。具体措施如下:

3.1 以人为本,实施人文关怀 人是企业得以存在的根本,对人的亲情关怀,是企业以人为本的最现实的体现。在人文关怀方面,要突出真情关爱,带着对员工的深厚感情做工作,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在工作中既要讲原则又要讲人情,人文关怀与科学管理并重,管理制度既要体现刚性化,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又要充满“柔情”,给职工以“机会”,达到人与制度的和谐。实施亲情管理,尊重员工,善于沟通,对员工宽容、仁慈,尽量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增强员工归属感、稳定感,以人文关怀构建安全心理防线。

3.2 优化工作环境,建立和谐企业 好的工作环境可以直接影响员工的心理状态,企业可以从人体舒适度的需要出发,如关注空气、噪声、光线、温度、整洁、绿化、装饰、拥挤度等方面,给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优美的工作空间,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在工作当中,插播轻松舒适的背景音乐,或是给员工留出工间操的时间,都有助于员工减少工作压力。另外,企业可以设立一些员工休闲设施,例如阅览室、吸烟室、咖啡室、上网室等,让员工在休息时间能够获得放松心理的免费服务。在企业文化方面,通过引导员工用和谐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方式处理矛盾,倡导感恩、善念、包容、快乐、和谐的理念,培育员工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心态,来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促成企业内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优化人际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