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实践的目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实践的目标范文1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德育实践;教学改革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与德育的结合再度被列为重要议题,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大纲强调的“以人为本”的德育思想与培养和塑造学生健康素质的关系探讨,成为了当前体育理论研究的一大亮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一样,肩负着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健康素质的任务。分析体育与德育的复杂关系可以发现,研究体育现象和活动规律总是与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及发展的规律密切相关,在涉及到体育学科目的论问题的研究层面,德育作用的发挥占据重要地位。高校公共体育要贯彻体育教学大纲的精神,弘扬体育文化的多种品质,并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体育实践能力,就必然要承载丰富的德育内容。以此为出发点,本文将着力探究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与德育实践的契合点,从而为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开辟有益的途径。
一 高校公共体育进行德育实践的主体是教师
与德育学科师生构成实践活动的共同“主体”不同的是,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德育主体并不明晰,只有当教师主动承担相应的德育任务时,德育主体及其价值才能得到彰显。换言之,体育教师只有用世界观来塑造大学生的心灵,使之朝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目标迈进的时候,德育主体的地位与作用才能发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统的公共体育教学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德育的效能,其制约因素主要来自于教师。高校公共体育教师要成为德育实践的主体,有着内在的规定性,即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要向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科研要质量,要效益。这是基础高校公共体育教育深化改革的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施德育对高校公共体育老师的迫切要求。高校公共体育教师要创造性地用好教材,把德育渗透于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结合课程教学分析,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既包括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又有体能训练课。高校公共体育教师既是脑力劳动者,又是体力劳动者。除了担负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还要承担大量的课余训练、群体竞赛及裁判工作。德育实践很容易在学习目标和过程中被边缘化,这也就更加迫切需要高校公共体育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能够娴熟地开展德育实践活动,通过自身的道德品质对大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使之达到和谐的精神境界。
德育实践目标与公共体育学科教育目标的结合程度,是考量教育过程和效果的关键,也是开展教学活动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目标教学是德育实践重点,它要求高校公共体育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体育教学大纲。目标教学就是将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内容分解成许多具体目标,既要明确每堂课需要完成的目标,又要界定好每个单元的部分目标,最终达到所要完成总目标。各个层次、各个阶段的目标中,德育的内容与任务可以有机分布其中,因材施教,使目标教学落到实处。要按照教学大纲上提示的教学步骤,深入分析学生达到该目标的难点,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反复钻研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内容。要培养学生自己找规律,自己做总结,通过独立思考、开发智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要进一步明确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目标,确定每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把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目标及时交给学生,让学生心里有数,从而达到了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使之在课堂上能有的放矢地进行体育教学与德育实践。
三 高校公共体育开展德育实践的主渠道是教学
课堂教学作为德育实践主渠道,客观厘定了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内容的内在关系,即身心双健、体德匹配的互动教育过程。高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知识,变“学会”和“会学”。这样的学习表面上是体育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接受过程,但其实质却是调动大学生高校公共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公共体育教学活动,形成以学生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育人为目的的德育教学模式。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是根据知识技能、顺序、结构和学生的认知及能力特点来安排的,教学活动应该在此基础上,按照知识技能的相对完整性。可将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知识及技能发展序列分解为具体的目标。
当然,德育实践的内容与体育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是其中的关键。这就要求高校公共体育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做到深入浅出,发挥引导作用,如采用“启发式”、“学导式”教学法等。高校公共体育教师还应精心设计,分析哪些教授内容让学生自学,哪些内容由教师精讲示范;哪些内容用讲练结合形式进行。怎样把握精讲火候,讲得条理分明,深入浅出,使讲解富于启发性。同时要避免高校公共体育教师“抱着走”,包办代替,唱独角戏,而应把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重点从“教”转移到“学”上,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
四 高校公共体育推进德育实践的重点在于方法
劳动实践的目标范文2
关键词:领导艺术;哲学思想;管理过程
在哲学的视角下,领导艺术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而方法论直接受到世界观的限制和制约。领导艺术的多种表现形式当中均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发现这些哲学思想的内容,能够帮助领导者提升对领导艺术的认识,提高领导水平。本文将立足于领导艺术的基本内容,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作为视角,分析领导艺术对哲学思想的体现。
一哲学与领导艺术的关系
领导艺术是解决管理活动当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作为解决具体问题的途径和策略,领导艺术是对具体的技术环节的总结和概括,因而领导艺术是从属于哲学意义上的方法论的范畴,而方法论由世界观所决定。哲学作为一种系统化的世界观,能够产生对领导艺术的决定作用,由此可见,哲学本身具有对领导艺术的决定作用。同时,领导艺术又能够作为哲学思想的现实承担者,在领导和管理活动当中,要发挥哲学思想的作用,就需要借助哲学思想和具体问题的结合形式——领导艺术。因此,领导艺术可以在管理活动中成为哲学思想的载体。
二按制度说话的领导艺术形式
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规律观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固有、本质、必然和稳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展现为有形的物理联系,也可以表现为无形的相互影响关系。在社会行为当中,联系的重要体现形体就是维持整个组织运转的规章制度。按制度说话的领导艺术,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对规律的基本认识,以制度进行领导体现着对规律的把握和尊重。规律本身是客观的,具有客观实在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能够为人们所认识和掌握。
(一)以科学化的制度实施领导是对规律的尊重和利用
科学化的制度是在实践检验的过程当中被证明为有效的固定化的管理模式的统称。在反复的实践当中所形成的正确制度本身就体现着一定的规律性特征,坚持用制度管钱、管事、管人是对规律的尊重的体现。尊重规律能够体现为对制度的遵守,而遵守制度,使个体受到制度的制约,则能够体现出利用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造福于人的目标。使用制度的形式使得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进行统一是以制度进行领导的最终目的。由于人的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往往存在着一定的相互背离的情况,缺乏制度约束违背规律将受到规律的惩罚。当领导者本身对制度和规章并不抱以尊重的态度时,制度本身将成为一纸具文,不对任何人产生约束力。这也是从根本上违背制度设立的初衷,也违背企业和其他组织发展的规律。
(二)使用制度的约束机制体现违背规律的后果
在制度的约束机制体现着一定的惩罚。在西方政治学理论当中,政治权利的下限是权利所能够给予的最大惩罚,政治权利的上限是权利所能给予的最大赏赐。在违背制度时,制度本身能够给予的惩处不仅仅是一种领导能力的体现,也是人的主观意志和客观实际相违背时所产生的后果的体现。以安全管理为例,在矿井等高危作业的生产工序当中,众多较为繁琐的安全制度的本质是对生产作业规律的遵从。目前众多煤矿出现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以及群死群伤的生产安全问题,都是对生产制度不遵守,是对客观规律不遵循的问题所产生的恶果。这体现了人违背必要的制度,进而违背制度所承载的规律时所付出的惨重代价。在使用制度进行约束的同时,应当防止制度本身的僵化,事物本身都处于不断发展和演进的过程当中。制度僵化将使得制度自身不能够反应现实的管理需要,从而导致制度陷入一种阻碍整个组织进步的地位。在此时制度本身不仅仅不能作为客观规律的承担者也会成为违背规律的管理形式的体现。在组织行为学理论当中,伴随组织的发展,企业内部将可能出现保守者,这些保守者将自身的利益依附于一些旧有制度之上,为实现其个别利益,这些保守者将可能阻碍制度的改善,并由此使得制度本身和设立的初衷完全违背。这种现象本身也是一种规律,但是这种规律所揭示的恰恰是制度如合同规律相背离的过程。
三物质激励措施中的唯物史观
在领导艺术语境之下的物质激励措施并不是仅仅通过物质奖励的形式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而是强调将领导者的个人目标和整个集体的目标进行整合。调动起被管理者的主人翁意识是在领导艺术语境之下,实施物质激励措施的主要目的,这种物质激励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的唯物史观当中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的观念。
(一)以物质奖励体现人民群众作为物质和精神财富创造者的作用
从管理的目的而言,提升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核心目标。在哲学理论体系当中,唯物史观理论中的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当中的主体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理论。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以物质奖励的形式,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将劳动者的个人利益同企业的整体利益相结合,能够促使劳动者进行更为有效的生产和创新。这将有利于企业或各种组织的运营效率的提升,这在本质上是物质奖励功能的体现。现代市场经济强调创新的作用,利用创新产品,摆脱产品高度替代所产生的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规避粗浅的价格竞争是在不能实现规模经济和渠道控制的产业当中,实现超额利润的重要方法。加强对劳动者的物质激励,能够引导劳动者在具有较为良好的生活条件的情况下拥有更多的积极性和闲暇进行创新,从而帮助企业取得产品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在企业的竞争过程当中,通过领导者的管理艺术提升竞争能力,能够在使用最小的成本的方式提升企业的市场控制能力。
(二)提高被管理者待遇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的尊重
由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应当受到管理者的尊重,是用物质奖励的形式,提升劳动者的生活质量,能够体现劳动者的地位和作用,并由此满足被领导者的心理诉求,从而体现被管理者在企业当中的主体地位。在此前提之下,领导者能够用更为有效的方式对整个团队加以领导。尊重劳动者的主体地位是现代企业体现自身社会责任,确立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的重要形式。在劳动者的各种需求当中,物质需求是最浅层次的需求,在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得到社会的认可也能够使劳动者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提高劳动者的待遇,并配合其他手段进行奖励,能够帮助劳动者感受到企业对其的认同,从而提高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能够体现我国发展生产力的重要目标——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四沟通协商的领导方式
体现了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沟通协商的领导艺术形式主要体现为领导者广泛的征求各方意见,用换位思考的方法使被领导者的意见和建议集中到领导者处,这体现了认识论当中关于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而沟通协商的领导形式本身也是一种间接性的实践活动。
(一)沟通协商本身可以取得间接性的认识
沟通协商过程在领导艺术语境之下,主要体现为用换位思考的形式收集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意见,以及对当前的重大决策的观点。被领导者的意见和观点本身来源于被领导者的实践,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分工决定了领导者的实践内容和被领导者的实践内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对被领导者意见的听取,能够有效的帮助领导者纠正决策的不足之处,这是由于被领导者基于实践所产生的认识能够通过沟通转化为领导者的认识。在哲学语境之下,这种认识可以被理解为间接认识。通过沟通协商的形式取得间接性的认识,能够体现认识论当中关于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观点,同时也能够在领导的过程当中,体现对民主风习的追求,也有助于塑造领导者个人的个人魅力和形象,在此背景之下,沟通协商活动应当得到提倡。
(二)沟通协商活动本身也是一种实践形式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性物质活动,能动性体现为实践者的个人意识。实践的能动性就是实践者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之前,就已经具有了通过实践获得一定的认识的主观观念,而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则体现为实践的主体和实践的对象都是客观实在的事物,而实践的过程也必须以客观物质性活动为依托。沟通协商活动符合于这样的特征,沟通的主体和对象都是客观存在的人。沟通的过程开始之前,沟通的主体已经产生了对沟通过程和结果的一个构想,并且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对沟通的过程施加影响。通过沟通,将被领导者的认识转化为领导者的认识也是一个认识转化的过程。对于领导者而言,这同样可以被看做是沟通的实践活动所产生的一个客观结果,沟通协商的领导艺术形式本身体现着通过实践获得认识的一个基本过程。
五引导和示范的领导形式
体现着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可以被概括为物质决定意识,而意识能够通过实践能动的反作用于物质。在领导艺术形式当中,通过引导和示范的作用提升被领导者对特定问题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使被领导者针对某一特定问题产生特定的观念,进而采取特定的行动改造物质世界,就体现着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的重要内容。
(一)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领导艺术当中应当包括引导的内容
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体现为意识的变化相对于物质变化的相对滞后性或者超前性,这种超前性和滞后性不仅仅体现为纵向关系上的时间先后,也可以体现为团体内部横向的不同成员之间的认识差异。领导者通过引导和示范效应进行带动,能够充分的利用意识独立性的特征加强对团队的领导。在时间上,针对同一个问题,认识可能是超前的也可能是滞后的。这种超前性和滞后性往往是由于意识的所有者所掌握的信息量的差异而产生的,领导者作为各种信息的中枢,掌握的信息量相对于被领导者更为全面。在此背景之下,领导者同被领导者在对已经发生的问题所产生的认识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为意识对物质的纵向独立性。在此情况下,领导者加强对被领导者的引导和示范,能够将更为详实的信息向被领导者加以透漏,从而帮助被领导者形成正确的认识。在横向上,引导和示范作用的主要作用是统一认识,并且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向被领导者传递间接经验。基于不同的工作岗位和个人利益,不同的被领导者之间针对同一问题,会形成一种相互差异的状态。此时,用树立典型和榜样的方式进行宣传,使不同的被领导者产生相互的对比,能够帮助被领导者产生较为统一的认识,这也有助于化解非正式组织对团队运作的影响。
(二)引导和示范的领导艺术目的在于能动的改造客观实际
引导和示范作用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被领导者的认识的改变,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在社会实践的过程当中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在我国的企业管理实践当中,相对僵化的管理机制的存在,导致领导者和直接的生产人员之间缺乏较为直接的沟通和交流,因此管理层的决策往往存在一种空转现象。除了硬性的制度约束,领导者缺乏对下层进行直接影响的能力和意识,这也最终直接导致被领导者同领导者的脱节,领导艺术当中的引领和示范效应也就因此难以实现。为了扭转这种情况,通过更为有效的工会制度和决策制度,改变原有的上下层分离的情况是解决相应问题的核心,要使得整个集体都产生一种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就需要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直接引领而不是简单的制度约束。
结语
哲学作为系统化的世界观,对作为方法论的领导艺术具有决定作用。在发挥领导艺术的过程当中,强调对规则的使用,这事实上体现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当中对规律的客观性的认识,构建起良好的制度,反应现实规律,能够帮助领导者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使用物质激励的方法进行领导的过程中,领导艺术所体现出的是唯物史观当中关于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的认知。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作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在得到良好的激励,树立起主人翁意识时,能够具有更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同时也体现出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沟通协商的领导艺术能够体现出认识和实践当中的辩证关系,通过沟通协商,领导者可以获得间接认识,而协商本身作为实践的一种形式,所得到的认识也是基于实践产生的认识。引导和释放的领导艺术更在体现着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将统一化的认识传递给被领导者,能够在被领导者的实践过程当中转化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勇.领导艺术中哲学思想的体现[J].法制与社会,2010,(5):290.
[2]张立杰.哲学视阈下的中国领导艺术研究[J].领导科学,2010,(32):27-28.
劳动实践的目标范文3
1高职汽车专业学生实践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高职汽车专业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有很多实践性的活动,常见的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和通过实践理解和掌握课本上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课程实践。高职汽车专业学生较为常见的社会实践有汽车相关理论知识宣讲、汽车后市场的社会调查、学习参观、生产劳动、社会服务、勤工俭学、预就业实习、挂职锻炼等。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有些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只有个别学生可以参加,如挂职锻炼;有些社会实践则要求所有学生均要参与,如生产劳动、就业实习等。社会实践有利于高职汽车专业学生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有利于校园的两个文明建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中的理论知识,高职汽车专业开设了汽车整车、汽车各组成系统、汽车主要零部件的拆检等实践活动;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设置实践考试。近年来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变化,高职汽车专业课程实践的比例越来越大,在早期的高职汽车专业课程实践所用课时占整个课程总课时的20%~30%,现在高职汽车专业一些课程的实践课时占到课程总课时的60%~80%,符合当代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高职汽车专业学生实践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汽车专业学生实践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仍处于变化之中,变化的动力除来自行业等方面的要求外,还与不同时期实践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关,实践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只有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服务学生的素质教育。当前高职汽车专业学生实践教育除了存在常见的组织管理、考核、建设等问题外,还存在以下问题。2.1无法有效达到实践目标。(1)高职汽车专业为在校学生设置了很多实践项目,为达到实践目标,每个项目设置了相应的实践强度和时间,从实践效果来看,只是完成了实践,实践的目标无法达到。如高职汽车专业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有一周的劳动实践,这本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在组织学生劳动实践时,考虑到学生的安全往往让学生协助安保人员做好安全和卫生的工作,通过一周这样的劳动实践无法让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2)高职汽车专业的课程实践也存在很多类似的问题。课程实践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践理解汽车的相关工作原理、掌握相关总成的拆检方法及汽车维修设备的使用方法等。如实践时往往要求学生在老师的示范讲解后单独或分组完成实践项目,但实践时由于实践时间有限,很多实践项目学生只是围观老师的示范或是1位~2位同学在操作,其他同学在围观,这样的实践教学效果可想而知。(3)高职汽车专业的课程实践所需设备无法达到实践目标,主要原因如下。1)实践中所使用的发动机、变速器、百分表、千分尺、游标卡尺、万用表、红盒子等设备和量具,使用一段时间后,如不能及时校正,就无法满足使用要求。2)一些设备无法满足实践要求。如发动机气缸或活塞的测量,该课程实践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发动机气缸或活塞的磨损规律,掌握如何对其进行测量,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发动机的工作特点,但学校为教学提供的发动机都是全新的发动机,这些设备如果没有使用何来磨损,可以想象学生即使认真完成这些实践也无法得到想要的结论。3)实践中使用的部分设备和教材中提到的设备不符。如现在高职汽车专业教材中所涉及到的车型基本没有普桑、北京老吉普等老旧车型,但部分高职院校由于经费等原因,仍在使用普桑、北京老吉普等老旧车型作为实践教学用车,导致实践内容和教材内容不符,影响实践效果。4)实践教学所使用的耗材费用巨大,学校由于经费等原因,教学中只能一味地凑合使用。如钣喷专业设置的车身修复、喷漆、焊接等实践项目,这些实践项目的耗材费用较大,只能将车身等耗材多次使用或用水代替油漆等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在实践中的感受与真实情况相差甚远。2.2现有设备无法做到物尽其用。现在的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基本都与汽车生产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办学,在校企合作办学中,汽车生产企业一般会赠送一定数量的整车作为校企合作办学教学用车,这些车辆作为教学用车使用一段时间后,基本不再使用,所以经常会看到高职汽车专业教学楼周围停了很多落满灰尘的整车,这些车基本已经报废,不再使用。另一方面,在汽车各系统实践教学中,如汽车发动机机械维修、汽车行驶系统维修、汽车制动系统维修等课程实践教学中需要汽车各系统总成的设备,这些课程所使用的设备往往已经使用很多年,早应更换,但总是凑合着使用,可以想象实践教学的效果。事实上完全可以将那些处于报废状态的整车进行分解,以满足汽车各系统课程实践教学的需求。2.3实践教育中缺少人文素质类实践教育。职业院校的学生往往在礼仪等人文素质方面缺失较大,表现为上课迟到早退、自私、无责任感、不懂礼让等,这类问题在高职汽车专业学生中虽然不是很普遍,但也不是个例。各高职院校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在不同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礼仪课程等相关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但效果差强人意,主要是因为这类课程的教学仍采用说教的教学方法。礼仪等人文素质教育是整个教学计划的一部分,要像改革专业课程那样精选人文素质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改变人文素质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开设人文素质课程的实践教学,积极营造人文素质教育氛围。
3高职汽车专业学生实践教育的几点建议
实践教育在高职汽车专业素质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所占课时在一些专业课程中已经超过理论讲授的课时。目前高职汽车专业学生实践教育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笔者认为下述建议或措施可以进一步提升高职汽车专业学生实践教育的效果。3.1灵活对待实践设备,做到物尽其用。(1)应根据实践要求和目标采购实践设备,不能一味地采购全新设备。在汽车机械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往往要通过对汽车机械零部件的检测得出汽车的工作特点及零部件的失效形式,如发动机气缸、气缸盖、曲轴、制动盘等。这些零部件如果是全新的,实践教学检测时就无法得到机械零部件的使用特点等知识,因此在采购时可以购买一些完整但已经报废的汽车机械零部件,从而更好地实现实践教学的目的。(2)各高职院校的汽车专业应该内部协调,充分发掘现有的实践设备。如在汽车整车教学中,很多整车经过多年的使用,已经无法胜任整车教学,但其相关系统仍然是完整的,可以拆解给相关课程使用。同样,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中淘汰的机械零部件(如轴承、离合器、制动器、联轴器等),这些零部件不能胜任专业课程实践的要求,可以给汽车机械基础等课使用,目前汽车机械基础课实践所使用的教具基本都是模型教具,效果肯定不如实物好。(3)合理统筹精选实践项目。汽车专业课程实践会使用很多通用设备或量具,如万用表、百分表、游标卡尺、千分尺等,这些设备和量具在很多课程实践中都要使用,这就造成学生在校期间要多次学习这些设备和量具的使用,然而很多学生一直到毕业都不能很好地使用这些设备和量具,原因是虽然学了多次,但由于每次使用的时间都很短,导致不能较好地掌握常用工量具的使用方法。所以这类实践教育应该进行统筹安排,保证实践时间,让学生充分掌握和理解这些实践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4)加强与汽车4S店及汽车维修企业的校企合作。通过合作可以购买一些报废的轮胎、车身钣件等供教学中耗材较多的实践项目使用,从而实现在基本不降低实践条件的情况下,降低办学成本。3.2创新开发社会实践项目,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参加。目前高职院校的社会实践项目较少,绝大部分同学基本没有参加真正的社会实践,那些要求学生都参加的社会实践,学生基本都是填表盖章完成,毫无实践效果,因而在原有实践项目的基础上开发新的实践项目很有必要。(1)学校应为社会实践提供便利。现在的高职院校有各种各样的学生社团,每位同学基本都加入了相应的社团,学校可以要求各社团结合各自的特点,每年组织几次社会实践活动并对其进行考核。为了让社团举办的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学校应为社会实践提供便利,包括联系单位、提供场所,甚至是必要的经费支持等。如果每个社团每年都能组织几次社会实践,就可以让每位学生都有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2)现有的一些社会实践项目有待强化。如现在高职学生的停课劳动周,劳动范围基本是一个班的40多名学生协助保洁人员和门卫做好其所在院系教学楼的卫生和保卫工作,造成劳动周相当于给学生放假。学校可以联系周边的社区、养老院、保育院、农场等有实质性劳动的单位,做好交通、安全等方案,组织学生去劳动,让学生真正懂得劳动、尊重劳动。(3)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开展社会实践。高职汽车专业高年级学生基本都具有一定的汽车专业知识,其社会实践活动除了常见的青年志愿者、勤工俭学、公益活动、创业锻炼、社会调查等,还可充分利用学生在汽车方面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为一些社会群体提供汽车保养、维护等服务及相关的宣传和讲解,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成就感。3.3鼓励老师和优秀学生参加礼仪等人文素质类实践教育。根据高职汽车专业学生的特点,通过养成教育提高人文素质。无论老师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发现有自己认识的学生不和自己打招呼,老师要主动和学生打招呼并提醒学生注意礼仪,要求老师善于发现学生不足之处并加以提醒和纠正;鼓励优秀学生参与人文素质类实践教育,遇到需要与老师打招呼或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等情况,鼓励优秀学生及时提醒人文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将人文素质的理论教育变成有人督促的养成教育。3.4以“实战”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目前高职汽车专业学生大三年级的绝大部分学生进入汽车后市场实习,实习的具体情况学校实际上无法完全掌握,有些学生实习没几天就开溜,有些学生在实习单位一直洗车或一直从事简单的保养工作,导致相当比例的高职汽车专业毕业生不在汽车后市场就业。所谓“实战”是以高职汽车专业的老师及相关设备为基础,学校投入一定的经费、场地组建一个汽车后市场的综合体,该综合体可对外开展汽车销售、维修、零配件、保险、二手车等相关业务,不以盈利为目的,以培养学生为宗旨。优秀学生可以在大二时利用课余时间进入综合体“实战”,其余的学生在大三时都要到综合体“实战”,根据学生的能力及特点决定学生在各个岗位实践时间的长短,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专业老师可以全面掌握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职业能力,学生也会从“实战”中认识自己并提升自己的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
4结语
劳动实践的目标范文4
【关键词】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环节。而目前社会上普遍反映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存在明显的学历虚高而能力有限、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脱钩的现象,社会较为普遍的质疑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的质量。因此,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如何针对现有培养状况进行调整、完善优化培养体系已成为函待解决的问题。劳动与社会保障是在我国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大背景下产生的,设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目的就在于培育专业的社会保障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因此该专业具有极强的应用性。而在现实中,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本研究对我校社会保障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对地方高校在在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看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研究生社会实践概述
研究生社会实践指高校根据培养目标利用校外优质资源开展多种形式深入社会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挥聪明才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深入地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并从中提升自己的基本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社会实践能力。研究生社会实践形式主要包括假期社会实践、研究生挂职锻炼、与企业、政府公共部门联合建立基地、导师课题或项目引发的社会实践等。研究生实践形式多样,需要发挥高校、用人单位、研究生、政府的整体功能,“四位一体”紧密配合,共同参与、共同管理,构建科学有效的培养机制。
二、社会保障研究生社会实践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调研对象基本情况介绍
本次研究对象为AX学校社会保障专业的研究生。AX大学于1999年依托劳动经济学建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成为获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全国第一批8个院校之一。2000年建立硕士点,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成功获批国家特色专业和北京市重点学科。其培养目标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有扎实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掌握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工具及样本情况
1.研究工具。本文的研究工具主要为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社会保障硕士研究生对专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高校培养实践能力的方式满意度、获取社会实践能力机会、社会实践与专业相关性以及硕士研究生针对高校培养其实践能力的现状提出的建议5个方面。2.样本的总体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90份,回收问卷78份,其中有效问卷7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2%。其中调查研一学生28人,研二学生22人,研三学生24人;男性14人,女性70人。采用spass和excel统计工具进行数据统计、图表分析。AX学校社会保障专业经数年发展成为国家特色专业、北京市重点学科,因此选取其作为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社会实践研究的被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三)社会实践状况测算结果
1.研究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在问卷调查中,当问到“您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时,认为重视和非常重视的占20%;28%的研究生表示一般,而不重视和非常不重视的各占55%和3%,共占58%。按1-5分进行打分,该专业研究生的重视程度的平均得分为2.84分,这说明大多数研究生对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知程度较低,不能理解参加社会实践的重大意义,于是被动地参加社会实践,把社会实践看成完成任务、走过场,社会实践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2.研究生对高校实践能力培养方式的满意度。通过统计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保障研究生对高校实践能力培养方式较不满意,占到总人数的85%。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第一,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或项目不多。随着研究生的招生规模逐年增加,一个导师通常带二到十几个学生,在项目数量一定的条件下,分摊到每个学生的机会均减少,并且学生大多从事的是一些辅的工作。第二,AX大学在劳动与社会保障实操性软件或者专业教育基地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学生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后不能进一步领会,无法快速适应市场需求。3.获取社会实践机会。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此专业学生获取社会实践机会比较多,这是因为AX学校地处北京的优势,各种社会资源十分丰富,参加社会实践的渠道也多种多样。学生可以选择去一些企业做人力资源实习生,还可以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根据AX学校的培养方案,学制3年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为一年半,也就是说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综合素养,增长才干,了解社会,增加社会使命感。4.社会实践和专业相关性调查。当被问及“您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己的专业相关吗?”,75%的学生认为不相关,他们参加社会实践的方式集中于企业实习、社团活动、校外兼职三种方式。从社会保障的培养目标来看社会实践应有较强的专业相关性。而在企业实习中,大多数研究生从事的是人力资源实习,而社会保障专业与劳动经济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习内容重合,这样社会保障学生在人力资源实习中并不占优势,对今后职业发展不利。
三、相关对策探讨
(一)加大宣传力度,加深认知程度
大力宣传社会实践,鼓励研究生全身心积极地投入社会实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认识到实践在自我发展成才中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主动寻找实践的机会,同时避免社会实践“走过场”、“流于形式”,要达到社会实践的真正目的。为了使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长期顺利开展,导师作为学生研究生的引领者,可以给予适当支持与引导。
(二)加大社会保障专业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是保证社会实践长期稳定可持续开展的重要场所,鉴于社会保障实践基地平台在AX高校还属于空缺状态,大学可根据社会对社会保障人才的需求状况,联合企业或政府公共部门投入资金建设社会实践基地,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稳定的专业发展平台。具体可以模拟社保部门的工作程序和场景,学生通过操作社会保障软件,更深入理解社会保障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增强实操技能,培养专业兴趣,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三)持续增加经费投入保障
实践活动的长期顺利进行依赖于充足的经费,可以通过学校财政拨款、拉取企业赞助等方式筹集专项资金,为社会实践的开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筹集的资金用于基地建设、专业人才聘请、活动经费,此外,要设置奖学金加大对实际操作能力强学生的奖励力度,鼓励学生创新,为研究生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解决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
(四)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指导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需要一批专业的管理人员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划、领导、组织、协调活动,并能够及时解决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问题。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践教学的安排评估实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保证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社会实践能与正常的科研、教学结合,形成稳定的运行机制,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最后学院对该专业的总体实践教学情况分析归纳,汇总形成评估报告。
(五)实践内容应注重与社会保障专业紧密结合
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是一个“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综合事业,因此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需要的是具有一定实践技能的综合性专业人才。目前行政事业、企业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潜在需求大,而高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专业社会保障人才的重任,必须改善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加强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就业竞争能力,有效弥补我国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不足,解决人才需求和供给脱节现象,这也是高校的责任所在。
四、结论
科研能力、操作能力、实践能力是高校培养研究生的三个方面,而操作能力、科研能力又依赖于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提高实践能力成为高校制定培养方案时关注的重点。在现有的制度基础之上,高校必须完善培养机制,加大投入,加强组织管理,探索实践新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同时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利用社会优质资源,共同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营造良好的社会实践氛围,最终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斌,苏同营,贾强,等.试论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64-65.
[2]陈闻,杨丽媛.论研究生社会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3(5):101-104.
[3]谭彦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10):85-86.
[4]安华,张笑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人才开发,2007(7).
[5]高嵩.社会实践与研究生素质培养[J].中国高教教究,2005(12):50-52.
劳动实践的目标范文5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竞争实质就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而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劳动者真正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表现。而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体制明显存在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脱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脱离了社会实际。这样的教学往往以学校、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校要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实施的主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探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1、实施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以往几种课程的随意叠加,它的内容和形
式和其他课程有交叉,但价值取向和功能是相对独立的。我们在实施中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关注兴趣。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一个基本标志。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立一个更接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创新课程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确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选择。
(2)回归生活。学校课程建设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课程设计向真实生活情景转化,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当今学习理论表明,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中和有背景中,即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发生密却联系时,才是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客观上决定了这类课程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必须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这是综合实践活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须坚持的一条最基本的准则。
(3)立足实践。不在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根本特点。需要指出的是,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实践情景,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4)着眼创新。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着眼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要以培养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主动实际的过程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具备初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2、实施途径
(1)信息技术教育
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即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素质。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组织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参加实际,使书本知识在运用的过程中成为活知识,使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培养。
(3)劳动与技术教育
增加科技含量,赋予劳动教育更多发明创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给学生让出创造的空间。将发明创造赋予动手实践的过程,使劳动技术变得富有生命力。
3、实施步骤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成败的关键。这不是几个担任该课程教师的事,而是全体教师的事。通过学习和研究,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学习观,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
(2)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立是一种新生事物,必须动员全员参与,全社会参与和支持。以协调和组织顺利开展各项活动,必须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学校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与协作小组,制定具体工作计划,落实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名单: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
综合实践活动协作小组名单:
二年级组负责人:*
成员:*
三年级负责人:*
成员:*
四年级组负责人:*
成员:*
五年级组负责人:*
成员:*
六年级组负责人:*
成员:*
(3)选好主题,落实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合作开发和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选题既要体现学校特色(文学)和社区实际情况(城乡结合部),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4)加强联系,取得支持
综合实践活动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探究建立社区、家长有多效参与实践活动的新机制,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劳动实践的目标范文6
论文摘要:加强各个学科教学的实践性,既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目标,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基础。综合实践活动课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开展课程,不必拘泥于各个领域划分所带来的条条框框,而应该以课程思想为核心,最大限度地体现其设置的目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是课改的创新,也是课改的难点。目前我市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被分成了课时和教学内容相对独立的三个部分: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仅对应课改纲要中的研究性学习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下文中的综合实践活动也仅指这些内容)。其中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在课改前就已经设置,有现成的教材和比较明确的教学内容。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从2002年唐山市原新区作为课程改革试验区以来,到唐山市整个地区已经全面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仍然是个令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头疼的问题。这里面固然有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中考科目对其他科目的挤出效应、传统教学思维的转变不到位等等,但是,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的具体实施来看,也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首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系统性和可考查性不够。
作为一个单独的课程,研究性学习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教学目标笼统而抽象,具体教学过程中很难确立系统性的教学体系。只片面强调类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的宽泛的教学目标,脱离我们现有的教学实际和教学水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无法具体衡量教学的进度、难易度及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不同的教师、学校和地区之间无法就教学效果达成比较一致的标准,从而使得准确的考查无法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实施。
课程的系统性和可考查性是课程存在的基础,这两点缺乏的后果就是教师感到课程实施无从下手,教学过程茫然无序。
其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形式主义严重。
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基本是研究性学习领域。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和认知的方式,但是因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课程内容没有系统性,也不具备考查性,从而使得一种学习的方式在我们的课程实施中连续地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如果说学生在课程的起始阶段需要了解这种学习方式以便更好地实施课程,这还能让人理解,可是如果课程教学一贯如此,那就是形式主义了,是为了研究性学习而研究性学习。从而,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学校和教师仅仅是在应付视察、评估的时候才开展,因为他们觉得来回重复这种形式实在是没有必要,而我们的教学实际也根本不可能允许和无视这种浪费的发生。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问题的实质是课程内容。无论是研究性学习还是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都是一种方式,他们要经由具体应用,才能显示价值,而且其价值的大小也仍然依赖于具体应用,课程内容指的就是这些具体应用。不解决好这个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无论如何是不能忽视学生已有知识体系的,并且其目标也应该包括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这样的体系,而我们现在恰恰就是忽视了这重要的一点,没有与学生的主体课程紧密联系,从而也就脱离了占据学生大部分时间的重要课程的学习。当然,我们的本意可能是想将学生从繁重的重点学科的学习中脱离开,专注于诸如创新精神的培养。可是,我们真能够离开像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等这样的学科知识去谈创新,去谈素质吗?毕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必须将现有的学科知识体系适当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来,使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真正成为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周围世界相联系的桥梁,激发学生学习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与现有课程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只有这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才有希望真正有效地开展起来。
笔者以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按照以下三条主线来安排:
1.科学实践。科学实践可以理解为“我们身边的科学知识”,即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周围世界相联系,甚至通过周围的世界来学习科学知识,这将会使得平时看上去枯燥无味的科学世界变得生动许多,使得学习也变得轻松而有趣。
科学实践的基本内容是利用诸如风筝、气球、指南针、望远镜、食盐等生活物品或者工具进行的成系列的展示科学原理的科技活动。在了解科学原理之外,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物品分类、测量和观察、周密思考、准确记录以及正确处理数据等等普遍需要的科学技能。这些科技活动应该是令人愉快的,有趣的和引人深思的,目的在于介绍科学概念和学习方法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要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家里、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学校,获取知识可以从身边开始。
近些年,国内引进的的国外科学实验教材大多数都生活气息浓重,深入浅出,重视培养兴趣,十分符合科学实践的要求,此类教材也为数不少,完全可以在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为我所用。这些教材在知识体系上大多数都可以对应我们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学科的教学实际,相辅相成,既适合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也促进了各个学科的教学。
2.艺术实践。艺术实践的形式着重指情景化的戏剧表演、诗歌朗诵和演讲评论等。艺术是经过加工提炼的客观事实。学生可以通过亲身体验不同的艺术形式和内容来加强对社会现实的认知和分析能力。不用说,这些艺术实践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也有很大的益处。
艺术本身就是创造力的集合体,即使是同一内容在同一种艺术形式下,也可以得到不同表现。不同的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可以担当不同的分工,这既可以是内容角色上的分工,也可以是不同工作的分工(比如导演、舞蹈、演奏、服装、布景等),但都可以表现其对艺术的理解,可以更全面地培养展示学生的才能。
在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学科中包含大量的可以用作艺术实践的素材和线索。没有什么比亲身体验更能让学生提高对这些内容的兴趣和理解了,何况这些学科在本身教学中就存在有诸如表演、对话等等具体实践了。
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的勇气和信心也是艺术实践的重要目标,这将为学生在其他领域实践中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就是将学生从课堂上拉到课堂外,学校外,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获得体验与发展。如果科学实践和艺术实践都能很好的开展,那么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就将会有一个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包括,学生将知识与实际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待社会生活的事实能够具有批判和分析的能力,以不同形式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分工组织和团结合作的能力等等。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应该是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之后对社会的一次全新视角的接触,这既是学生知识技能综合应用的过程,也是学生了解、认识社会,自身正确定位,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为社会服务的好机会。
在课程指导纲要中,对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内容领域目标、内容主题的维度和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都作了具体的说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应该按照要求分阶段、分内容、有重点地逐步实施,而不应该随意安排。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不仅仅是实践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只有教学过程安排有序、内容前后联系,才能使得这种学习变得有章可循。这里并不是反对整合,但是,整合的前提是学生对需要整合的各个部分自身都已清晰明了,否则就会欲速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