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的活动成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实践的活动成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实践的活动成效

劳动实践的活动成效范文1

关键词:哲学;哲学大众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A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2)02−0001−05

是当代中国的指导思想,哲学作为理论的基础性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应当在社会生活中,尤其是社会治理中发挥指导作用,因此也就有了哲学大众化的要求。然而,这样来说哲学大众化的必要性,显然说服力不够,因为它没有涉及到哲学与大众需求的关系。只有明确了哲学与大众的关系,才能进一步阐明哲学大众化的必要性,也才能在此基础上选择和设计哲学大众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本文从哲学的实践本质出发,来论证面向实践是哲学大众化的根据与旨归,并试图为哲学大众化寻找新的途径和方法提供思路。

一、哲学大众化面对的是

大众实践

马克思的“实践”思想是对哲学本体论的革命,主张世界只有相对于人来说才有意义。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56)对此,我们应当这样理解:实践就是包含人作用于自然和人类自身社会生活的活动,或者说,实践构成了人的生活世界。在这里,人的生活世界是人的活动与社会现实的统一体。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把人的活动分为三类:理论、实践、制作。理论只限于沉思的活

动,制作是指依据外在的目的生产出产品,实践则是指追求善的活动,有研究者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是指包含伦理的以及更高的思辨的有选择目的的运用的活动。[2](20)后一种解释将实践与制作区别开来,制作的对象是自然物,是依据自然界的规律来生产出产品,从产品的制作本身来看无需涉及伦理,关于制作的研究后来形成了自然科学和技术。实践则是人们处理相互之间关系的活动,追求善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人在社会中活动必须受到伦理的约束。康德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概念,在狭义上把实践理解为人们的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等。黑格尔提出了劳动的概念,实际上使得实践的概念扩展到人们改造自然对象的活动,同时他也指出:“一个人劳动时,他既是为他自己劳动也是为一切人劳动,而且一切人也都为他而劳动。”[3](56)这说明,黑格尔的劳动概念的重点仍然放在人与人的关系上。马克思在他的《184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劳动作了深刻的分析,他不是在工具和技术的意义上分析劳动,而是从劳动关系展开分析,从工人劳动的异化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正义、不平等,批判了在私有财产制度下社会的不道德、退化和愚钝。

综合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实践和劳动的概念,本文认为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一个总体实践概念。活动是一切生命物质的存在形式,但普通生物的活动是由自然关系所规定的,非目的性的,而人具有意识和目的追求,因此所谓实践,就是人的在意识指导下的、有目的的活动。实践的目的是由人的意志和意识所规定的,是由内在发出而指向外部的。根据实践的对象不同,又可以将实践划分为两大类:改变自然的实践和改变社会的实践。改变自然的实践即是创制出产品的活动,改变社会的实践即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显然,创制活动更多地是由自然规律所规定,但是由人类所发出的这种创制活动却是最终指向社会,带有鲜明的目的性。据此看来,哲学是源自于对大众实践的反思,因而是面向实践的精神提炼,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从大众实践中来的哲学,同时又以指向大众实践为其理论归宿,因而本文认为哲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实践哲学。但哲学不是解释实践对象的部门科学,而是对实践本身进行反思所形成的理论。这种经由反思而得到的理论,是关于人的本质,人的生存目的以及人生的意义等等的理论。那么,哲学的这种理论特质便为它的理论回过来指导大众的实践提供了基础。

动物按照自然规律所规定的方式生活,而人类作为具有自由意志的动物能够按照自己的选择来生活。在当代人的社会活动中,法律、道德、家庭、国家、社会组织(市民社会)构成人们的社会生活的主体。马克思指出,在现实中,私法、道德、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等等依然存在着,它们变成人的存在和存在方式,“在它们的现实存在中它们的运动的本质是隐蔽的。这种本质只是在思维中、在哲学中才表露、显示出 来。”[4](110)确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缺乏哲学思考导致人们对许多社会现象和问题认识不清,引发进一步的错误行为。那么,哲学大众化实际上就是要将面向实践的哲学与大众切实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哲学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指导原则,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意识形态教育上。

二、新时期哲学“大众化”

的使命在于澄清生活的意义

哲学研究的实践主要不是改造自然对象的生产活动,即技术活动,而是受道德、平等、自由、正义和幸福观等价值观影响的社会活动。制作等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获得有用的产品,制约这类实践目的的因素主要是外在的自然规律;而与人相处和政治参与的目的是指向人类自身的,为的是使人自己成为像马克思所说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由于实践具有目的性,而目的是人作为意识主体所决定的,人们做出某项实践的决策,其目的又是由人们对生活意义的看法,即价值观决定的。因此,哲学大众化的使命就是帮助大众澄清生活的意义,使尽可能多的人获得正确的价值观,能够明辨社会生活中的是非,增强幸福感。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57)在马克思看来,哲学的功能不仅如哲学家所研究的用来解释世界,而且更应该用哲学来指导人的实践,改造人的生活世界。哲学大众化在经历了几十年之后仍成效不显著,是因为把哲学仅仅当作是解释客观世界的方式,当作所谓“科学的科学”。于是,哲学被当作认识自然世界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因为是对自然界的认识,把它应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认识,则变成了所谓的客观规律,对人们而言这些规律是外在的强制,而这并非人类社会生活的现实。如前所述,实践包含改变环境和改变人两个方面的内容,而通常所说的作为方法论的哲学,仅仅是指改变环境的一个方面,相对于人改变自身来说只是外在的,因而无法被人们接受用来改变自身。实际上,哲学研究的就是生活世界,而生活世界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是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们从事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实践,哲学给人们提供的不是理论指导(说教),而是对这些实践活动的反思和澄清,以便获得清晰的、有意义的生活。哲学应当积极面对新时代生活中的新现象、新问题,做出澄清,帮助大众寻找积极的生活意义。

我们生活的基础是物质生产,经历了短缺经济的痛楚,改革开放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解放了生产力,快速发展、快速致富使得数量型的概念占据了人们思考的中心。人们追求速度,追求效率,可是,速度快并不一定带来效率高,效率高并不一定带来效益好。而且,这几年来在我国,追求过快速度带来的是短命的住宅和桥梁,原本引以为荣的世界最快的高铁却因追尾的惨重事故而不得降速。信息产业几何式速度的发展,使得虚拟世界很快成为许多人流连忘返的地方,缺乏面对面的交往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冷漠,网络上的欺诈更是让人防不胜防。哲学大众化就应当针对速度、效率与效益、虚拟与现实这些问题,给予大众分析的方法,帮助他们反思这些问题,重新确立正确合理的价值观,明确生活的意义。

哲学虽然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但与其他的意识形态不同,哲学除了反映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利益诉求外,它更要求以这种哲学来武装劳动群众,让他们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从而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变革社会的洪流中来。在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政权后,他们的主要任务便转为发展生产力和促进社会公平上来,而且这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需要具备正确的世界观和反思分析法来认清社会发展的新现象,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因此,不能把哲学大众化当作仅仅是执行意识形态宣传的手段,应当转变把哲学当作唤醒工人大众阶级意识的工具的做法,以哲学贴近大众的生活世界,帮助他们获得关于自身生活意义的正确看法,这才是当前哲学大众化的主要任务。

三、哲学“大众化”的目的是帮助

大众获得实践反思能力

人是自然人,同时又是社会人。前者表示人作为客体受自然律支配,后者表示主体具有自由意志,即精神。精神能够思考对象,获得关于对象的本质的知识,在这里,精神对自己的本质,即能够思考的确证需要在其对象中显现出来。可是,思想毕竟不是现实,思想的内容要想外化为现实,只能经过实践。显然,实践是思想外化的活动,哲学作为思想的原则能够帮助大众更好地设定自己的实践。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与动物都有感觉,感觉会引发机体的活动,但“感觉不引起实践”,因为“选择是实践的起因”。[2](168)在这里,实践的关键是选择,即做什么、为何做、如何做,可是人们依据什么来进行选择,这又要进一步来分析。一般来说,人的动物性决定了人具有依赖感觉而行动的动物精神,这是现代行为经济学者提出的一个概念,意指人们的许多经济行为受动物精神支配,并不总是理性的。[5](Ⅶ)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必须依理性的规则和目的来选择行动。本来依据动物精神是被动的,谈不上有选择,但在动物精神和理性之间则有了选择,古典经济学假设人在任何情况下的决策都是有理性的,否定人有非理性的动物精神,结果是经济危机不断袭来。所谓人要有自知之明,就是在决策时要警惕和控制自己的动物精神,尽量依照理性来做选择,而反思自己的动物精神和建立理性思维,非哲学不可。

长期以来,哲学的唯物辩证法被解释成方法论,甚至被当成能够指导一切的方法,这种将辩证法作为万能工具的做法导致哲学的滥用,对哲学的大众化起到了相反的作用。众所周知,马克思是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的基础上,将其改造为唯物辩证法的,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的辩证法时指出:“那种已经不是向外部而是仅仅在自身内部进行的抽象思维运动,就是说,纯思维的辩证法是结果。”[4](100−101)在马克思看来,辩证法在黑格尔那里只是精神运动的抽象形式,是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基础,而非方法。形式与方法不同,形式与内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形式由内容所规定,因而不能把某一类形式作为万能的公式方法去做任意的套用,这样的做法会产生荒谬的结果。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 的。”[6](24)这表明,马克思改造后的辩证法是一种对世界的根本看法,是属于世界观而不是方法论。

哲学反思不同于方法论。尽管方法论要对具体方法所隐含的前提进行哲学分析,但它毕竟是分属于不同学科的,例如社会学和经济学、物理学和化学都有各自不同的方法论。而且,方法论起着选择方法的作用,因而与方法一样,都指向外在的目标,是为了达成目标所使用的工具。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哲学反思则不同,它以实践者为主体,同时又以实践为对象,即实践者在反思中澄清自己的思维,并在实践与反思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使主体更具有理性。不善于反思的个体在遇到问题时只是以过去的经验简单地予以应对,过后也不会进行反思,这样,他的理性思维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善于反思的个体在遇到问题时,首先要判断情势,在自己的经验库里考察是否有相匹配的经验,同时对这些经验进行反思,考察其合理性,最后做出决断,这样,他的理性思维能力就在实践中得到不断提高。

长期以来,我国一些理论宣传工作者基于急功近利的考虑,将哲学方法论化,再由方法论进一步变为实用的方法,最后再变为操作性的技术化。这种倾向是很危险的,也是脱离了马克思哲学之本义的,因为技术操作脱离了价值考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功,工具论被人们从生产技术领域移植到社会领域,提出了社会技术和社会工程的概念,政府也常常把公共政策当作工具来使用,寻求以技术手段来治理社会。持工具论者忽视了工具(或技术)也是抽象的产物,某项工具的应用要受到严格的条件约束,而具体的社会问题却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他们企图一劳永逸地采用某种工具使问题得以解决,但事实上没有一种方法或工具能适应所有的情况。而哲学能为人们应用方法和工具提供反思性原则。因而,哲学大众化的目的是为大众实践提供反思性原则,以保证大众实践避免一味地走向工具论的道路,而是应该要让大众时刻地保持一种理性反思的意识,用一种开放全面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例如,辩证法要求从全面性、过程性(历史性)、和普遍联系性来看待社会问题,依事件的发生过程来选择或开发合适的政策工具,而不是简单地套用某些在其他地方被证明是有用的政策工具。

四、大众实践的多样性决定了哲学

大众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其时代性就体现在它源自当代大众的实践,作为“精神的精华”它又必须而且能够指导大众的实践。哲学的生命力就体现在它的大众化中,可是在中国,哲学大众化的事业进展并不顺利,这里的主要症结在于推进者把哲学仅仅当作意识形态的教育,忽视了哲学大众化面临的受众的多样性。本文认为,哲学与其大众化的关系就是实践哲学与哲学实践的关系,哲学是基于实践的哲学理论体系,哲学的大众化则是哲学分析和反思方法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然而,大众生活实践的形式与内容是多样的,这就需要一部分哲学工作者走出理论书斋,面向社会、面向人们的生活,开发出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方法,通过宣传、讨论、对话、咨询等方式普及哲学理论精髓,提高大众的理性思维素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涉及工作决策、家庭生活、教育学习等方面的问题。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9)马克思在这里清楚地告诉我们,人是哲学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在于他的实践,实践的本意是人的追求善的社会活动。哲学大众化工作应当紧密结合人的社会活动,即面向政治活动、经济活动、社会工作和教育活动,提出基于哲学的分析范式,如制度范式和伦理范式,以及价值观分析,来帮助人们反思自己的社会活动。例如,针对当前社会的信用缺失较为严重,工作的责任感被轻视的情况,可以发展实践哲学的责任论,将其纳入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培训中。责任不能陷于空谈,而应落实到个体,具体可以设计成以个体为本位的责任论:①责任蕴含结果的承担,必须有一个最终的承担者,最终意味着不可再分而集体是可以再分为个体的;②责任需与相应的自结合,没有权力者可以不承担责任,而权力是由个体来行使的;③责任意蕴回应,回应者应当是决策者,最终的决策者是有权拍板者。这样的培训就是有针对性的,具操作性的,有助于提高决策者的责任感,减少决策的失误。

当代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哲学家认为专业哲学正变得越来越技术化,局限于学术界的范围,使哲学丧失了它的生命力,因而他们也在努力推动哲学理论的实际应用,向普通民众普及哲学。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哲学大众化在欧美许多国家被作为哲学实践而盛行,在美国出版了《国际哲学实践杂志》,在英国出版了《实践哲学》杂志。实践哲学是指将哲学理论、技术和方法应用于众多的专业和工作领域中。美国有Lipman教授的“儿童学哲学”项目,美国和加拿大的多个城市设有哲学学校供人们研修。欧洲许多国家流行哲学咖啡吧,专业哲学工作者在那里主持哲学讨论会,开展哲学咨询活动。由于国情的不同,西方国家的哲学实践运动不承担意识形态宣传的使命,主要是为了解决个体精神价值层面的问题,许多从事实践哲学的工作者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哲学大众化的多种途径和具体方法。

“构成实践的,不是行为模式,而是最广泛意义上的生活。”[7](79)生活世界构成了人的实践活动的领域。我们过去在进行哲学大众化活动时,往往将生活世界只看成是集体的实践,而忽视了个体的实践,导致许多人将哲学看成是极度抽象而与个体生活无关,排斥生活需要哲学反思的理念。但事实上,无论个体是否有哲学的反思,他都必然会依据一些于他来说是根深蒂固的前提预设来行动,这就是非反思的自然思维。在自然思维指导下的个体往往忘了人的生活意义,使自己陷入外在事物的控制之中。有哲学反思精神的个体常常会问自己:我们理解了生活本身吗?生活究竟是什么?我们知道如何改变自己的生活吗?我们知道自由选择是什么意义吗?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应当怎样?等等。日常生活的反思与哲学意义上的反思十分切近,只是哲学层面上的反思要比日常生活反思要更加的彻底以及全面。哲学的实质是实践哲学,它源于大众的实践,又可用于指导大众的实践。因此这样一种系统而又深刻的理论适合了大众的需要,也能够为提升大众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指导,因而哲学的大众化也就有了它的正当的必要性。实践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变化性,当实践变化了,我们的用于指导实践的理论当然也要随之变化。如果说,在革命战争时期,哲学的主要使命进行革命的意识形态宣传,唤起大众的觉醒,这就要靠集体的重要作用,那么在和平时期,哲学的主要使命就是创建和谐的社会,帮助大众认清生活的意义,这就要落实到个人。讲理性,不盲从,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基于这样的思路,使哲学回到大众的社会实践,哲学大众化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2] 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3] 黑格尔. 精神现象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7.

[4]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0.

[5] 阿克罗夫, 希勒. 动物精神[M].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09: VII.

劳动实践的活动成效范文2

——进贤县张公镇中心学校

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劳动教育必不可少,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动实践意义重大。为此,我校在县教体局和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把劳动课程纳入校本科研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场地建设为载体,认真实施劳动教育,具体做法是:

一、多招并举,建立劳动实践场所

1、以校园土地资源为依托,搭建学生劳动平台。

近年来,我们对全镇各校的校园空地进行调查丈量并有效地整合,组织师生开垦利用,有的种起了蔬菜,有的种起了花生。有的栽种了果树,各个学校利用劳动课及课余时间进行实践,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使学校创收增收,为学校办学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2、以校外农业企业相联系,建立劳动合作关系。

为更好地拓展户外劳动场所,让广大学生有更好的劳动实践机会,我们通过镇政府搭桥牵线,与学校周边两大农业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让企业生产基地成为我校师生劳动实践的场所。一是与张公镇生态葡萄园进行合作,定期组织学生为他们剪枝、打叶、扫地块、摘葡萄、打包包装。二是与红壤研究所的农业场进行合作,我们派师生学习他们企业的劳动技术,然后按照企业的要求和布置,为他们的茶场摘茶叶,洗茶叶;为桔场培土、摘桔、过秤、包装,为杨梅场除草、摘梅。

3、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开辟新型劳动场所。

近日里,我们通过努力争取,得到了镇党委及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镇领导为发展学生劳动实践场所,从张庙学校围墙外划拨了三亩土地供我校师生建设蔬菜基地,指派了附近农民为我们作技术指导并帮助我们翻耕土地,这一项目的实施对增进我校师生的劳动实践,改善我校师生生活将有着重大意义。

二、以劳辅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为更好地增进学生的劳动实践效果,有效地发挥劳动实践的教育作用,使这一工作常态化,持续化,我校一方面成立了“学校劳动实践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下设劳动教研组和学科组,分班级依场地划出劳动片区,各片区指定责任人和指导老师。另一方面设立了劳动实践评价机制和实践经费保障机制,制订了《劳动奖惩办法》、《劳动安全制度》、《劳动课程岗位职责》,要求做到“工作有计划,阶段有总结,过程有记载,活动有安排”。

2、加强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

劳动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课程的设计与管理,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力求达到以劳育德,以劳启智,以劳健体,以劳取乐,以劳益美的综合教育效果。为此,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对每一次实践要精心设制,认真安排,严格实施。一是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劳动观念,让学生在劳动中欣赏劳动的成果,感悟劳动的伟大,认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义,在劳动中培养勤奋,陶冶情操,感受光荣。二是要从教育为农的高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实用技术,同时要结合其他课程的教学实践,启迪学生的灵感和智慧,增长学生的知识;三是要充分发挥劳动课的运动功能,把握劳逸结合,劳思结合的规律,达到让学生强身健体的效果;四是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快乐情趣,让学生在劳动的成功中享受快乐,在劳动的果实里品尝喜悦;五是要在劳动实践中设计曲线美、形象美、节奏美、成功美的动态情形,从而增进学生“美”的认识。

劳动实践的活动成效范文3

关键词 准职业人实践周 德育 作用

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培养能为第一线生产和服务的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基于这个培养目标,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人格尊严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而通过准职业人实践周这个活动平台能更好的发挥德育的教育功能,起到更大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一、有助于培养学生四个观念的形成( 一) 劳动观念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通过自己勤奋的劳动,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使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

目前绝大部分家长普遍忽视对子女进行劳动教育,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学业教育。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的呵护心理更为明显,舍不得孩子参加必要的劳动。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的准职业人实践周活动首先培养学生劳动光荣的观念,要让学生体会到在现实生活中,任何的获得和成功都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使学生懂得尊重劳动,努力学习劳动。

(二)纪律观念

中职学生纪律观念不强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作为中职学生,连学生守则和校纪校规都不甚了解,又如何能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呢?如何教育学生成人成才?特别是少部分单亲家庭子女和留守家庭子女实际上处于一种脱管的状态。

如厌学、早恋、昼夜上网等事件在他们身上频频发生。准职业人实践周活动在校园内模拟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以一个准职业人的身份要求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只有加强组织纪律观念,才能更快的适应社会,促进企业、个人的发展。

(三)服务观念

对于一个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适生活的“90 后”职业学校学生来说,刚开始我们不可能要求他、他也不可能已经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而将来作为一名优秀的生产一线的服务人员,必须做到眼勤、手勤、脚勤、脑勤。正是基于此,准职业人实践周中卫生打扫、站岗、巡逻、纠违等活动都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能正常有序的开展做服务。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能感受到为别人服务的,成功的体验有助于学生服务观念的形成与巩固。

摘 要 中职学生存在的问题让中职德育教育变得复杂与繁琐,并且成效不大。本文试图以一种全新的活动方式解决其中的一些困惑。

关键词 准职业人实践周 德育 作用二、有助于培养学生四个意识的形成(一)责任意识责任是一种能力,又远胜于能力,责任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品格;责任就是对自己的工作,毫无怨言地承担,并认认真真地做好,这就是责任。今天的不少学生责任意识谈薄,缺乏责任心,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准职业人实践周活动,立足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实践的作用远大于说教的力量。

(二)规范意识

现今企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很严格的流程,很多企业提出了7S 活动,即: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和节约为内容的活动,消除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类不良现象。中职生的规范意识差,而他们毕业后却直接面向就业,为了使他们更快更好的就业,学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规范教育。准职业人实践周活动对学生的着装、工具摆放、站岗问候姿势等都有明确的规范。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学生却能充分领悟其中的真谛。

(三)岗位意识 岗位是组织为完成某项任务而确定的,由工种、职务、职称、等级等因素组成。

一个人对某个工作岗位的获得,既是自身努力的结果,又是组织的信任和培养的产物。得到一个岗位很不容易,要把一个岗位职责履行好并有所作为就更难。对于即将走入社会工作岗位的中职生,能在准职业人实践周活动中一人一岗,切身体会岗位的重要性,做到坚守岗位、珍惜岗位、爱岗敬业,相信这对学生来讲将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四)质量意识

质量意识是一个企业从领导层到每一个员工对质量和质量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对质量行为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思想基础。面对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未来企业员工的中职学生,培养其树立质量意识有助于其职业素养的提升,更好的实现就业。准职业人实践周活动就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不管你的岗位是什么,任务是什么,我们都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四种能力的形成(一)劳动能力劳动能力是指人类进行劳动工作的能力,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总和。准职业人实践周活动中的每一个人不仅要在自己负责的区域内进行卫生打扫,而且都要在自己的岗位进行站岗。有时候为了能高效优质的完成任务还真得动一番脑筋呢。

所以,准职业人实践周活动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体力劳动,更锻炼了同学们的脑力劳动。

(二)服务能力

准职业人实践周的同学承担了整个校园的保洁、礼仪、后勤等工作,他们的工作关系到全校师生是否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关系到校园人文文化的建设。

所以,在这里不仅有他们默默工作的身影,更能看到他们如阳光般灿烂的笑容,响亮的问

候以及同学间的互帮互助等等。他们就好比是当代的一个个活雷锋在校园中涌动,正是他们热情的服务让人温暖。同学们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培养了服务观念,更锻炼了服务能力。

(三)管理能力

作为学校、作为老师,我们要教会学生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因为我们的中职生不会一直是一线的工人,在经过不断的经验积累之后,他们也会走上领导岗位,我们的老师就是要教会他们这种管理的能力。不仅能很好的管理自己,更能很好的管理别人。准职业人实践周活动机构的设置就包括实践周班长、小组负责人等,对每一项目进行具体的负责,统一安排,有不合理的地方会及时进行调整。正是准职业人实践周这种仿真式的活动锻炼了我们同学的管理能力。

总之,准职业人实践周活动在中职德育教育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是其他德育教育不可替代的一种教育活动,它尤其适合我们中职的学生,能针对学生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培养、锻炼,这种形式更是学生所乐意接受的。

参考文献

劳动实践的活动成效范文4

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减轻家长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也为了有效控制学生流失,避免这个学生流失的高发期的出现。如果适时集中并组织他们到企业参加社会实践,好处是不言而喻的。这种实践也可称为生产实习,不一定要强调专业岗位对口,但能为以后的对口实习(或叫专业岗位实习)与顶岗实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能在行为习惯方面初步形成行业、岗位职业素养。要做好这一工作,关键是要有组织有领导地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让家长与学生认识到参加企业社会实践的必要性。为此,学校由校长牵头,由实习就业处、专业部、德育处和班主任组成宣传动员小组,以专业部为单位,组织召开学生大会,然后召开家长会。校领导、部门领导与家长代表激情发言,反复说明中职教育与普高教育的区别。

明白告诉学生与家长,职业学校的课程分为三大类:一是公共素质课,二是专业课,三是实习课。三类课程在时间分配上各占一年。组织中职学生到企业参加社会实践是中职教育体现实践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中职学生必须完成的实习课时与学分制内容,也是“校企合作”的内容之一。到企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势在必行,且时间只能选择在第一学年后的暑期,因为第二学年与第三学年有对口实习与顶岗实习。时间定为四个月,是为了凸显其有效性。虽然占用了第三学期前两个月的学习时间,但符合实施性教育教学大纲关于实习课总课时的规定①,符合教育部关于中职学生实习课应集中与分散安排相结合的指示精神,符合国家中职学校示范性专业建设的要求。

二、参加社会实践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般说来,四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家长普遍是欢迎的,因为是校企双方共同管理子女的安全、生活与工作,他们放心,省心。但部分学生思想上有顾虑,觉得忙了一学期,应该好好享受一下假期,自由自在地休息玩耍,不愿参加该项实践活动。学校将各专业各班学生分成小组,多次召开学生座谈会,从班主任到科任教师,分别与学生讨论谈心交流沟通,同时也告诉学生,学校与合作企业会做好人性化的安排,会为他们安排充足的休息时间,在节假日会给他们安排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而且从制度上保证了劳逸结合措施的落实。再让上届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他们参加社会实践的好处,不仅4个月挣了6000-8000元人民币,还能帮助自己完成学业,提高自己生活质量。

与此同时,还有这样一些重要的隐性收获:第一学年军训、见习、实习的时间少,通过到企业参加社会实践,可弥补实习课之不足,继续开阔眼界、认识企业,锻炼提升了专业技能;在这四个月时间,可培养自己的职业意识,适应职业纪律的约束,可以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体验劳动的艰辛,挣钱之不易;置身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容易体味父母的辛苦,能生成责任意识,生发感恩之心;参加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中职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必修课程之一;可以通过企业严谨而又认真的操作实践,不断消磨自身的娇气、傲气和暮气,不断克服粗枝大叶、自以为是的职业心理;在身临其境中受到职业道德、职业文化的熏陶,有利于职业意识与职业思维方式的养成,有利于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即符合某个职业岗位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所需的作风和行为习惯②;通过实践环境的磨练,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内化与职业能力的加速构建,有利于实践智慧与敬业、乐业精神的动态培养,有利于职业素养的全面养成,有利于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在动手操作中,通过自我调节、自我掌控,学会与他人合作、协作,容易形成团队意识,在明天的生存发展之路上,更容易适应市场,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这也是由学生角色转为社会角色,完成中职学生社会化过程的途径之一③。

三、建章立制、量化考核,加强社会实践过程的有效管理

为了让社会实践有成效,学校建立了暑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由学校分管实习就业的副校长任组长,选派组织沟通协调能力强的中层干部做领队,各专业部选派责任心强与学生关系最和谐的班主任或科任教师作组员。一般是前往“校企合作”中的对口企业参与实践。由于“校企合作”平台的支撑,保证了大多数专业都能到对口企业参与实践,体现了职业教育实践活动的针对性、优越性与规范性。尽管少数专业没有对口企业可去,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由于幼儿园也放暑假了,只好安排她们到企业实践。通过做思想工作,启发学生从对比角度体会由于行业、岗位不同而形成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与职业文化的差异,加深对学前教育专业职业素养的理解。凡是校方安排到企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由学校与实践企业根据“校企合作”的相关规定签订协议,明确双方各自的责权利。同时,学校与家长或监护人也签订了协议,明确双方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不能子女到了企业作家长的就不问不管了。

学校还制定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责任书、签到表、成绩册,学校还吸收企业的意见,制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带队领导与教师必须遵守的工作手册,促使他们对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进行教育、指导与管理,配合岗位师傅做好学生实践期间遵章守纪、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和任务完成等方面的考核与评估工作。学校还制定了社会实践指导教师的管理办法,从工作要求、待遇、考核细则与奖励等方面进行规范,突出管理的实效性。在具体操作上,我们强调有学生在就有教师在。从校门口上车起,带队领导与指导教师就和学生食宿在一起,全面跟踪了解学生,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积极听取企业、家长的反馈意见,全力做好协调解释工作;组织好每周一次的学生工作生活总结会,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建立有效的安全防范机制,确保学生无事故发生;及时做好学生的工资保管与零花钱的发放工作;及时解决好学生生活与岗位操作中的各种问题,对生病的学生,在第一时间赶到身边给以关爱,确保学额巩固,有效控制流失;建立了学生异常情况报告方案。师生共同遵守企业与学校的规章制度,服从企业与学校的管理。学校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考核细则见表。

上列关于对学生的考核细则是根据学籍管理办法和实习课要求而制定的,每生社会实践学分设定为40分,每月实行一次学分考核,每月考核之和即为该生社会实践得分,再将该项得分乘以在实分中所占比例,即为该生社会实践实际得分。带队指导教师负责实施考核并记入学籍。达到规定学分才能颁发毕业证。诚如上述,由于建章立制,让过程管理有据可依;让过程管理落到了实处。最近三年,学校成规模地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已是第四批,参加学生达4000余人次。通过对社会实践过程的精细管理、量化考核,有效性大大提高。家长十分满意,不少家长给班主任发短信,认为子女参加社会实践,既挣了钱,又比以前懂事多了。学生十分满意,他们在社会实践总结中说,通过四个月的辛勤劳动,手脑并用,精心操作,亲手制作了大量产品,享受了劳动成果带来的喜悦;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提高了不少,初步明确了自己专业学习的方向;还在潜移默化中体味了挫折予人的酸辛,不但锻炼了意志,而且去掉了几分浮躁,心境上获得了几分平和与宁静。

他们在回校后的作文中写道,原来可口的食物,舒适的服装,身边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凝聚了多少人的劳动与心血,得来是多么不容易。那些迷恋上网、惰性十足的学生,回校后在汇报会上感谢学校为他们做了好事,通过社会实践淡化了网瘾,找回了青春,找回了自我,赢得了做人的尊严,因而重新认识了自己。特别是占学生总数30%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己劳作,丰衣足食,学费不愁,解决了完成学业的后顾之忧。市县媒体也多次报道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社会各界看到了职业教育的别样风彩,反响相当不错。学校也十分满意,自始至终坚持实践岗位的学生占99%以上,控流效果极为显著。学生通过参加四个月的社会实践,在公民道德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职业习惯与职业纪律等方面初步接受了实践的检验,对职业生涯规划、人生定位上有了清醒地认识,无论在精神与物质方面都有可观的收获,十分有利于第二、三学年的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

四、注意事项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不是所有完成中职一年级课程的学生都必须去。凡年龄未满16周岁,未领到居民身份证的学生,或未通过体检,有传染性疾病以及特异体质的学生则不能参加。这部分学生虽是少数,但由学校同家长或电话或当面协商,也要签订社会实践协议书,就近安排或由家长安排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次,学校还要求带队领导和带班指导教师及时作好带队带班工作总结,写成书面汇报交流材料,他们回校后在专门的时间作专题交流,让留校教师分享成功经验,吸取工作中的教训。让每一个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写出实践报告,表达心得体会,让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人身历练,得到启迪。并根据学校制定的相关规定,对社会实践中成绩显著者给予表彰奖励。

劳动实践的活动成效范文5

社会管理创新是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而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与检察工作密切相关,既是检察机关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领域,也是检察机关承担的重要社会责任。[1]就社会管理职能而言,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相比,相对较为间接。因此,检察机关在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上既要有新作为,但也不可无所不包,偏离检察工作主题。应当立足自身职能,结合地区实际,有针对性地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本文以法制教育实践作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切入点,在理论和形式上作一些探讨。

一、法制教育实践的内涵及价值分析

1.当前法制教育的现状

法制教育是国家、社会有目的形成人们一定法制观点、法律信念和法律信仰的教育。在我国,法制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国从1986年开始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多年的“普法”教育,使知法、懂法的人也越来越多,人们对法律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法制教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就信任法律了。现实生活中,当人们产生了纠纷或者权益受损时,普通民众真正想到要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并不多见。特别是当前存在的一些司法腐败现象,使得人们对法律的运行状况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满意。这集中反映出一个实质问题,那就是公众法律信仰的缺失。其实,法制教育的关键与核心问题是法律信仰教育。[2]法律信仰是指人们基于对法律的认识而在内心自然产生的心理体验,通过这种心理体验,赋予法律以威严性、崇高性和神圣性。法律信仰普遍根植于人们的内心,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导致公民法律信仰的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的法制建设还有待完善,特别是法制教育存在一定问题,诸如重知识不重理念,重说教不重实践,教育内容宽泛、手段单一,教育环境缺乏等,严重影响了法制教育目标的实现。

2.法制教育实践概念的提出

所谓法制教育实践,不是通常意义下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两个概念的简单叠加,本文所指的法制教育实践,是一种将法制教育“实践”化、把法制教育寓于司法实践和社会活动、具有多层次和动态意义的法制宣传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实践”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将司法实践与社会参与、自我塑造相结合,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法治国家、和谐社会所需要的法律信仰和法治意识,从而为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提供法制保障。法制教育实践的基本方式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引导个体参与司法实践。以协助、参观、旁听等方式,让教育对象一定程度参与法律活动,进行“体验”式教育;二是让社会参与司法实践。将部分司法职能交给企业或社会组织,如社区矫正、附条件不考察等,发挥社会力量在法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三是司法机关在司法实践中承担社会责任,体现法治精神和人文关怀,将职能向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方面进行合法的、必要的延伸,通过自身的执法办案活动影响个体,影响社会,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法制宣传教育效果。

3.法制教育实践的价值和意义

作为对传统法制教育模式的突破,法制教育实践将法制教育活动生活化、社会化、具体化,更能使公民贴近法律、了解法律,真正将法制观念和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树立法律信仰。正如卢梭所言:“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1]法制教育实践的意义在于:第一,引导作为教育对象的个体参与到法律实际中,比简单灌输法律知识和理论说教,更能激发他们对法律的感知和认识。当然,并不是说要排斥相应的法律理论知识教育,相反,要将这种实践活动与法律理论学习相结合,使教育对象能理论联系实际,理性观察、思考、分析法律现象和问题,从而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产生良好的教育成效;第二、社会力量充分有效地分享、协助、监督司法实践活动,是司法民主化和社会化的体现,使普通民众对司法拥有更切身的感受,避免司法与民众、社会的隔膜。[2] 同时,又能合理地配置有限的司法资源,以尽可能少的投入产生最大化的效益。[3]第三、司法机关在司法实践中改进执法方式、创新工作机制,在执法办案中融入社会责任、体现司法人文关怀,使法律得以正确实施,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法制教育,必将有助于公众对法律产生信任、珍视、依恋和崇敬的情感,从根本上提升全民整体的法律素质。

二、法制教育实践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

1.法制教育实践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

法治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向,而法治的实施必须建立在法制上,法制所包含的不仅是法律和制度,还包括法律的实施、法律的监督和法律的宣传教育。法制教育实践具有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推动法治实践的重要职能,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一,规范行为作用。通过法制教育实践,使人们对法律知识和法制理念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在作为和不作为之前,了解国家允许和保护什么行为、禁止和限制什么行为,然后决定自己的行为。这就给人们的社会活动指明了方向,使人们遇事能事前判断,衡量即将出现的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是否合法,在法律上是否有效,其法律后果是肯定性的还是否定性的。这显然有助于“规范社会行为”。[4]

第二,利益调节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利益差别成为构成社会冲突的基本原因。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利益关系的协调与平衡,主要以通过传导某些基本原则规定和设计某些救济制度来实现。比如,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物质利益观念,对失足人员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引导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等途径获得物质利益,从而调整人们的思想和情绪,化解各种利益矛盾。

第三、社会稳定作用。法制教育实践除了教育公民知法、守法,减少和遏制犯罪,维护社会治安,从而体现其社会稳定作用外,还通过司法实践,加强司法机关和政府部门、社会力量的衔接与合作,共同引导民众依法有序地参与社会管理和行使各项权利,推动全体公民逐步形成以法律理性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认同感,而法律理性正是社会秩序的调节器和社会和谐的稳定器。

2.法制教育实践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理性选择

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和方式,各种理论探索和具体实践有很多,从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的原则和检察职能的内容、特点来看,法制教育实践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首先,法制教育实践符合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检察权不仅是法定的权力,也是有边界的权力。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坚持依法参与,有限参与原则,绝不能以法律监督的名义,擅自突破法律的界限,超越、代替行政权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法制教育实践虽然强调“实践”功能,通过司法机关创新工作机制,让个体和社会参与法律活动,但这种“参与”和“创新”都不能突破法律框架,本质上还是一种“实践”化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而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既是检察机关的法定职责,更是检察工作的应有之义。其次,法制教育实践最能体现检察职能特征,有利于检察职能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延伸。法制教育主要体现为指引、教育、预测、评价、保护、威慑、稳定、激励、信仰等九大功能,[1]和检察机关打击、保护、监督、教育、预防等五种职能密切相关,互相融合,在弘扬法治精神和建设法治社会的价值目标上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很容易形成契合点,使得检察职能能够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得到充分发挥和有效延伸。

三、检察机关开展法制教育实践、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途径选择

由于法制教育实践与检察职能的五个方面紧密相关,检察机关围绕打击、保护、监督、教育、预防这五个方面来开展法制教育实践、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最具现实意义的路径选择。

1.围绕打击职能开展法制教育实践

检察机关执法办案、打击犯罪的过程本身就是法制教育的过程,办案人员的言行举止、执法观念和案件的处理结果,直接影响社会公众。因此,检察机关在履行打击职能时,要注意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平衡、打击与服务的统一。既要严格执法、秉公办案,还要避免就案办案、案结事了,要结合案件的办理,以案说法,做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同时,要注意发现案件所涉及的社会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对可能发生的事件、对社会发展的某一方面的态势作出准确分析与预测,为社会管理提供参考,有效实现社会预警。

2.围绕保护职能开展法制教育实践

检察机关是法律的“守夜人”、国家利益和公民权利的“守护者”,在保护国家利益不受侵害,维护法制统一的同时,保护的重点应该放在保障人权上,放在社会弱势群体和未成年人的权利保护上。围绕这两方面开展法制教育实践的具体措施为,通过宣传教育和司法实践,教育检察干警树立尊重人权、保障人权的执法理念。同时,引导公众了解和掌握关于保障人权的法律规定,使他们更好地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以未成年人和在校学生为主要对象,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并进行“体验”式教学,开展常态化的法制进校园活动;以法治实践为内容,在原有青少年维权岗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保护“侦、捕、诉”一体化工作机制,探索特殊人群特别是失足青少年的保护帮教、矫正回归等工作机制;加快制定社会弱势群体救济工作措施。

3.围绕监督职能开展法制教育实践

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的根本职责,也是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更能在法制教育实践中得到延伸。延伸监督职能的渠道和方式很多,但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应成为监督的重点,一是因为在基层检察工作中已经普遍形成较为成熟的工作机制并取得一定成效,二是对作为社会管理直接主体的行政部门加强法律监督,更能推动社会管理创新。[2]在法制教育实践中,要着力宣传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工作成果,在司法实践中进一步扩大衔接的内容和形式,加强动态跟踪,促使行政执法监督体系的形成。

4.围绕教育功能开展法制教育宣传

法制教育实践的本质特征是“实践”,当然要求检察教育功能要实践化。以某基层检察院为例,该院的教育实践措施分为硬件建设和软件设计。硬件建设主要建设法制教育实践基地,该基地由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和失足人员帮教基地组成,教育内容涵盖法制宣传、法治实践、预防犯罪和劳动技能培训。其中失足人员帮教基地为检企共建,以回归为目标,以自律为核心,让失足人员在此进行学习劳动、心里矫正;软件设计方面,围绕如何在法制教育实践中延伸检察职能,自侦、预防、公诉、侦监、监所、控申、民行等职能部门开展课题研究,进行制度设计,完善工作措施,充分发挥各部门在法制教育实践中的职能作用,倾力构建以检察机关为主体的、社会广泛参与的法制教育实践体系,为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5.围绕预防职能开展法制教育实践

检察预防职能主要体现为职务犯罪预防,而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具有明显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服务性,其本身就属于宏观的社会管理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预防职能与社会管理活动最接近、最容易实现对接。同时,预防工作又以教育为基础,是开展法制教育实践的有效载体。因此,预防成为检察机关运用法制教育实践手段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途径。一些基层检察院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一些做法值得借鉴。如以构建社会化大预防工作格局为支点,将预防职务犯罪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体系、成立预防职务犯罪协会、建立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成立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监督检察工作室、建设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创办预防杂志等,在法制教育实践方面进行多层次、多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使预防职能的辐射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检察机关机关融入社会、牵动社会、造福社会、体现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阵地。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张秀山.司法规律层面检察权运行表现[J].法学杂志,2009,(11).

劳动实践的活动成效范文6

关键词 综合职业能力;课程开发;理论;实践

伴随着技术的进步,社会职业越来越综合已是大势所趋,现代职业所要求的智能结构已经大大跨越传统职业所界定的内容,其中的许多技能和知识,已成为许多职业活动和事业发展的共同基础,任何职业都需要的基本素质成为社会的普遍需求。劳动者应掌握不同职业都需要的通用本领,即所谓宽基础的职业智能结构。

我院自1999年成立以来,以综合职业能力本位思想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对高职教育综合职业能力课程开发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综合职业能力课程开发的理论探索

1.综合职业能力观

二十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能力本位教育在北美地区兴起时,提倡注重任务技能,注重技能目标行为化的能力观,特别强调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操作技能,以求通过能力本位的教育与培训,使毕业生能迅速上岗操作。综合职业能力观中的“能力”是劳动者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素质要素的整合,是将一般素质与一定的职业活动或工作情景相联系的一种广义的概念。

2.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观

(1)课程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综合职业能力本位是将课程目标,指向充满生机的学生个体,以及他们内部心理和外部行为所要发生的变化,用能力指标来反映这些变化。

(2)以“企业专家导向”为教育导向。综合职业能力本位课程开发主要是由产业界的权威代表来做出决策,只有产业界代

表才最能把握职业岗位现在与未来对于其从业者的能力要求。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有一定的教育专家参与,以便加深对各项能力的理解。

3.综合职业能力课程开发原则

(1)课程内容的选择。华东师大职教所石伟平教授在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进行国际比较时选取三个维度作为比较分析的框架:课程与工作的匹配程度、课程的理论深度以及理论与实践的整合程度。“所谓课程与工作的匹配程度,指高职的课程内容与所对应的工作要求之间达成的吻合度;课程的理论深度指理论课程在内容上是偏向基础理论还是应用理论;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度指高职课程中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程度。”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始终要牢牢把握好这三个维度。

(2)课程组织的方式。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进行的高职教育课程结构在构建过程中必须打破传统的按学科分类组织课程,而采用综合化、模块化的课程组织手段。所谓课程综合化、模块化就是打破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程结构模式,对教学内容按照培养目标进行整合、重组与优化,按“模块”构建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

二、综合职业能力为本的高职教育课程开发实践探索

我院在综合职业能力课程开发理论探索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其实践推广的可行性及其规律,坚持渐进性、科学性、可行性和系统性原则,点、线、面多种改革形式相结合,形成了阶梯式的以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为核心的课程开发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为我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输送了大批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受到广大用人单位的好评。

1.课程实施方案

组建了由专家和业内行家组成的各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并由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以就业为导向,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线,制定了较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本着“宽基础、强素质”原则,适当加大了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比重,使之占总课时的比例约为50-60%;本着素质全面性原则,增加了选修课的比重,规定各专业学生除了选修专业选修课(4―30个学分)外,还必须跨专业选修课程(2―8个学分);本着实践性原则,增加实践课程,提高专业技能课程中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的比例(约为4:6);本着创新性的原则,引入了由语言表达、外语口语、计算机操作、团队协作等模块组成的《职业综合能力》课程改革方案。

2.实践课程创新

鉴于学生一般已具有一定的本专业领域工作能力和职业技能,通过“项目化”方式运作,创新了以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践课程体系。

(1)实践形式系列化――在实践教学中,除了抓好课程见习、技能实训、专业实习或毕业实习等常规实践环节外,还实施了系列化的实践方案:如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了“暑期创业计划设计”(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专业)、“景观(展馆)设计投标”(艺术设计专业)等专项实践活动;组织跨专业小组或团队对外承担实践项目(如承接网站建设项目);结合“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活动开展了形式各异的旨在增强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团队训练活动;通过校企合作大力推行“实训――就业”实践模式等等。

(2)实践内容项目化――“项目化方案”是我院为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而进行的重大改革举措之一,是根据课程(专业)、职业岗位或具体实践活动要求确定实践内容,以“项目包”的形式组织实施的实践活动。

(3)实践基地多样化――近年来,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共建了几十家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新建和改造了15间专业实验室、专业技能实训室和研发室等。在校内外实践基地中,既有每年都稳定接受学生或教师定期实习的紧密型基地,也有根据生产需要选择优秀学生参与具体项目实践的松散型基地;既有能接受多专业学生实践的大型企业,也有仅能接受一个专业学生实践的中小企业;既有主要用于专业实践教学(如计算机房)或专业实训(如非线性编辑实训)的专用场所,也有具备了部分产学研功能的生产―研发实验室(如软件研发实验室)。

3.第二课堂开发

(1)创建活动平台,展示技能风采――重视在学生中加强“重技能、强技能”的思想教育,努力营造“重技能、强技能”的学习氛围,并注意创造条件为学生多渠道展示专业技能风采搭建平台:每年均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并积极组队参加全校性的各种竞赛活动,全面检验、展示各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综合素质;为个人或团队参加省级、国家级专业技能大赛提供指导和帮助;聘请业务强、技能精的学生协助组织、指导专科学生专业实训工作等。

(2)倡导自我服务,激发素质提升――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创造性,放手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各种社团活动,使他们在“在活动中磨砺,在活动中提升”。

(3)活跃文化生活,促进全面发展――生动活泼的课余文化生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载体,几年来,我院一直以学生为骨干承办院刊《高职团学窗》,鼓励学生创办年级文学刊物,营造人文氛围,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院团委、学生会和年级团总支、学生分会经常结合专业、年级特点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社团活动,活跃课余文化生活,并积极参加各级文体竞赛活动,成绩斐然。

参考文献:

[1]谭移民,钱景舫.论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教育研究,2001,2.

[2]孟宪平等.论职业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的原则[J].职教论坛,2003,10.

[3]李志峰,孟庆廉.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构建高职“1+X”模块式课程结构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2,25.

[4]张晓东.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2,3.

[5]高恒山.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及其结构改革[J].职教论坛,19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