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电视广告的看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电视广告的看法范文1
媒介融合对电视及其广告带来的影响
传统媒介有一致的弊端,即传播受到时空局限,是典型的线性传播,收视终端固定且不便于携带,无法做到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灵活性差。且是以媒介为主导的单向传播,互动性不强。因而传统电视媒介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收视状况划分了播出时段,有针对性地播出节目。广告的播出也对应时段,具有转瞬即逝的特性,互动性较差。借助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移动工具,受众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获取信息,灵活性、互动性强,持续时间也比较长。
有线电视行业的数字化正在推动模拟电视用户从“看电视”到“用电视”转换。因此,新媒体不仅分流了传统广播电视最具购买力和成长性的受众,而且瓜分了相当一部分广告市场,给传统广播电视的生存与发展埋下了危机与隐患。①
电视的优势
即使不断受到各种冲击,电视媒介依然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首先是电视仍旧拥有最广大的受众群。央视索福瑞收视率调查公司2009年的基础调查数据显示:全国35个中心城市人均(指15岁以上人口)每天使用媒介时间约387分钟,其中看电视时间占64%;其次是上网占22%;读报占7%;听广播占5%;看杂志仅占2%。央视2007年的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显示,电视在全国的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4.61%,有95.05%的人经常或几乎每天都收看电视,93.72%的观众认为看电视是闲暇时最主要的生活内容。电视广泛的影响力是目前网络等媒体无法比拟的,而且由于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的影响力在短期内还有可能继续扩大。电视收视存在马太效应,看的人越多,喜爱的人就越多。电视“覆盖范围广”的优势也一直是其广告价值实现的重要筹码。
在所有媒介当中,电视仍然是最具公信力的媒体。路透社和英国广播公司等机构委托全球舆论调查公司进行的关于公众对媒体信任度的全球最新调查显示,在10230名成年受访者中,82%的人说国家电视台是他们信任的新闻来源,75%的人信任全国性和地方性报纸。这项调查还发现,电视仍然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消息来源(持这种看法的受访者占56%),其次是报纸(占21%),互联网和广播电台并列第三(各占9%)。
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中国12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和《中国5小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也显示, 相对而言, 网民最信任的是国内电视新闻。基于这一优势,电视广告需对自身真实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得自己更权威。
尽管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后来居上,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但是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依旧具有不可抵挡的传播魅力,一些品牌企业在构建企业影响力的时候,仍然会把电视作为重要的广告投放对象。②
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生产和创造内容,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媒体。我们常说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受众面对的是过度泛滥的信息。网络广告泛滥,虚假难辨,真实性得不到保障。相比之下,电视媒介的权威性以及电视广告的可信度成为一种优势。电视广告应把握好这一优势,赢取更多客户和受众的信赖。作为专业内容生产者,电视的优势在于能提供有效的内容整合及信息解读的专业服务。以专业精神制造受众需要的内容,这成为抓住受众注意力的法宝。电视经营的目的就是要抓住尽可能多的目标观众来激发广告客户的投资热情,赚取广告费维持自身运营。抓住了受众注意力,即抓住了消费者,也就是抓住了广告主最重视的资源。因此,电视经营应将内容生产放在最核心的位置。
把握机遇,谋求电视广告新发展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媒介融合在给传统电视媒介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愈演愈烈的媒介融合大潮中,电视媒介日益凸显出一个举足轻重的竞争优势:在媒介融合中展现出强大的辐射力和凝聚力。众多媒介将电视作为其重要的信息来源,它们或者复制电视的某些节目,或者整合了电视的一些资源。因此,受众常常通过广播“听”到电视,通过网络视频看到截取的电视画面,甚至看网络直播电视。其他媒介形式都成为电视的一个个传播渠道,扩大着电视节目的影响。电视以它多元化的方式、多角度的渗透、多方位的到达成为领军媒体,占据了主动地位。③
媒介融合时代,媒介要想占据重要席位,就要出奇制胜,避开别人聚集的市场和业务,开辟新业务和新市场、提供新的经营模式、新的内容形态的竞争。这个道理可以用于电视广告的发展上,面对竞争的加剧,电视广告创意也应该不断创新,出奇制胜。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视自身也会融入更多互动成分,并带有更多个性化和体验式特征。电视只要在对待新媒体的问题上采取正确策略,完全有可能将新媒体的技术及特点优势为我所用,主动改造现有的制播上的局限,从而在整体竞争中占据主动。牢牢抓住现有的内容资源,通过内容优势整合媒体资源,并以此打通与新媒体间的合作通路,主动实现与新媒体的互融,并在新媒体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是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要占据现有环境制高点的关键。
电视收视表现好,不仅仅是节目好,还包括品牌建设、渠道覆盖、管理推广等多方面的拉动。现今,互联网和电视如影随形。这些特定的传播通路所构建的传播形态和媒介形态,也设置和营造了广告形态。大众电视和公共有线网带来大规模人群,大众消费者追捧这个平台是基于品牌的力量。如果说常规传播渠道和高端传播渠道解决人群区分的话,那么网络传播渠道和手机传播渠道则是解决传播深度和时机问题。新的传播渠道,同时也是广告传播的新通路。所有正在出现、已经出现或是将要出现的媒体形态,都将是广告信息传播的新选择和新舞台。④
现在很多电视台实行广告套播。这类套播有的是黄金和非黄金时间的组合,有的是跨频道的时段组合。鉴于此,笔者认为,电视广告经营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转变经营思路,实施广告项目的多种经营。媒介种类正不断丰富,新型媒体层出不穷,面对这些新的利润增长点,电视媒体可以与自己的官方网络实行“捆绑经营”;
其次,利用现有的城市电视广告协作体网络,共同走联合发展的道路。制定可行的广告联播方案,共享客户与广告资源。⑤一言以蔽之,就是进行跨媒介的广告组合,将电视广告与网络广告相结合。
和传统的套播一样,新的套播方式会依靠合理的价格、理想的播出频次和到达率来满足广告投放需求,促进广告收入的增长。值得一提的是,媒体应多设置几种套播方案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
紧密结合电视媒介自身的优势,并且充分把握好媒介融合所带来的机遇,有针对性地改进电视广告经营模式,电视广告会有新的发展。
注释:
①欧阳宏生、姚志文:《媒介融合:广播电视产业创新的路径》,《当代传播》,2008年第6期
②中国广告网,/html/Article/2010/1116/20101116092425782.shtml
③叶选挺:《论媒介融合环境下电视媒体的竞争优势》,《视听纵横》,2008年第5期
④中国广告网,/html/Article/2010/1117/20101117091125278.shtml
对电视广告的看法范文2
[论文内容摘要]各种媒体对观众的渴求,集中体现在广告的竞争上。媒体总是绞尽脑汁让广告有更好的传播效果,于是电视广告的“倒计时”便顺应媒体人的期盼产生了。广告倒计时的出现,在观众的心理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从电视广告“倒计时”的出现背景、概念、变现形式及要求、观众的广告接受心理、电视广告“倒计时”对观众的心理影响、电视广告“倒计时”对媒体制作理念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广告倒计时出现的背景
长期以来,广大电视观众一直忍受着电视广告的折磨,特别是喜欢看电视连续剧的观众,往往在剧情最精彩的时候,一段广告“及时”出现,让人感觉从春风拂面的河边一下子走到了一条充满臭味的小巷子里,个中滋味,难以言表,恨不得立刻把电视砸烂。于是很多电视观众在广告来临的时候就开始看书、上厕所、聊天、换台等等,甚至部分电视观众直接关闭电视开始寻求其他的娱乐方式。通过改换关注点来打发时间,造成电视观众和广告制作人或者电视媒体人的间接对立,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电视观众很容易对电视广告产生本能的反感,从而对广告产生抵制心理,大大降低了电视广告的宣传效果。并且电视观众对电视台过多的广告怨言颇多,导致电视台的收视率下降,电视台的效益也就随之下降。而电视台效益的下降,导致了大量的电视广告进入电视节目,进一步挫伤了电视观众的热情,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
中国观众对广告的态度如何,随便问问周围百姓就知道了,其答案无不是“太多了,太烦了”。评价广告的作用和欣赏广告的制作精美的人寥寥无几。而从事媒介的人又苦不堪言,因为离开了广告,媒介就无法生存。
其实,广大的电视观众对于电视广告在电视媒介中的作用是理解的,适当的广告也是能够让广大电视观众所接受、欣赏的。为了更好地与观众沟通,在电视台与电视观众之间建立一个良性的互动,让电视观众欣赏电视广告、爱上电视节目,成了电视传媒人的一个紧要目标,寻找一个如何既让电视观众在电视广告出现的时候不反感,并欣然接受的办法,电视传媒人也在不停地探索。近年来,电视上的“广告倒计时”应运而生,就是媒介与观众真诚沟通态度的明证。
二、“广告倒计时”的概念、表现形式及要求
1.广告倒计时的概念。“广告倒计时”,顾名思义,就是对广告播出时间的倒计时。与一般意义上的倒计时有所不同的是,广告倒计时是对广告结束时间的倒计时。现在,在较大电视台的电视节目里,屡屡可以见到“广告倒计时”。如央视的《星光大道》中插播广告时,屏幕右上方便出现“广告还剩35秒”等字样。
2.广告倒计时的一般表现形式。广告倒计时的表现形式,也和其他传播主体一样,追求一种文化性、表达性和观赏性。(1)数字计时形式。该形式表现直观,一目了然,能够让观众立刻知道该广告的具体时间,也是最早出现的一种广告倒计时的形式。如“广告还剩××秒”“××秒后广告结束”等。(2)钟表表现形式。该形式表现灵活,能够让观众对广告本生或者广告倒计时的表现形式产生兴趣。比如把节目主持人的头像作为背景,而以红色圆盘作为钟表的秒针旋转、跳动等,王小丫主持的《开心辞典》就是采用这种形式。(3)形象表现形式。该形式表现古典,不直接告诉观众具体的广告时间,但是能够让观众了解大体的广告剩余时间,并产生对远古历史的畅想,体现一种古典美。比如用古代的“以沙计时”法等。
3.广告倒计时的一般要求。(1)“倒计时”要短。其实,“倒计时”只是个形式,无论是考试倒计时,还是奥运倒计时,都是给人们心理上一种或期待或紧迫的影响,并不会影响实际到来的时间。广告倒计时只适合较短时间的广告,如果时间过长,反而会增加观众的逆反心理。据目前统计,广告倒计时最长还没有超过110秒钟的。(2)“倒计时”要准。实施“倒计时”,需要增加相应的设备投入。电视台播出部门需要增加字幕播放控制系统,严格而精确控制广告播出时间。据调查,需要增加设备的资金大约在2万元以上。“倒计时”的时间要制作精细,差半秒都会影响该台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3)“倒计时”要定。忠实于某台某栏目的观众,对哪个时段插播哪些广告都了如指掌。所谓“倒计时”要定,就是时间确定,即每次尽量都是一定的时间,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约制作成本,一方面增强可信度。广告的变化不可控制,但变的时间幅度不宜过大。
三、观众的广告接受心理
观众对广告传播有着一定的心理,简单分来有正面和负面两种心理。
1.正面的心理。(1)观众的求知心理。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求知欲,而广告作为一种特定信息的传播方式,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传达信息,表达情感。广告的播出可以为观众提供信息,答疑解虑。观众期待真实、翔实而细腻的广告信息。(2)观众的群体意识。广告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是新鲜事物的展示。观众对广告的期待心理正是其内部群体意识的驱动,对社会信息的掌握是其不甘被社会淘汰、被群体遗弃的体现。
2.负面的心理。(1)对广告的逆反心理。广告总量过长,时间过长,这是引起观众普遍对电视广告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据不完全统计,一些电视台从7∶30~22∶30之间,广告累计占去1/3以上的时间(包括同一广告的多次重复)。特别是播出一些收视率较高的电视连续剧、大型综艺节目、大型体育比赛时,广告一播就是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因而导致观众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2)对广告先入为主的成见。广告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和促销的功利目的紧紧联系在一起。急功近利的思想使大多数广告呈现出一种急不可耐的推销色彩,无论其说的多么真诚与客观,都不能让人摆脱这种先入为主的成见,因此妨碍了观众对广告的信任和接受。
四、“广告倒计时”对观众心理的影响
1.对于在广告时间选择继续观看此台的观众。(1)增强期待心理。与其换台折腾,不如耐心地等待,这是许多观众选择收看的广告的原因之一,因为他们不愿意错过丝毫的精彩节目内容。在“广告倒计时”出现后,这种选择无论从数量上还是频率上都大大增加了。随着广告倒计时一秒一秒地过去,观众的期待心理也逐步得到满足。(2)放松享受心理。观众即使再讨厌广告,他们也深知,广告是不可能被拿下的,相反,大量的广告有可能是他们观看精彩电视节目的前提和保障。所以,广告的传播就只剩下技巧可言了。对于继续等待的观众而言,一小段的广告也许正是他们放松心情、享受与家人在一起的氛围的精妙时间,这段时间里,他们可以与家人谈论节目,表达观点,也可以放松心情。
2.对于在广告时间选择换台或不看的观众。(1)带来紧迫心理。选择了换台或不看的观众,对时间的精确掌握有莫名的紧迫心理,正如考试倒计时等一样。此类观众对未看完节目的强烈期待,成为他们产生紧张心理的原因,换台后对时间的掌握为他们带来紧迫的心理。(2)产生信任心理。仅一句“广告还剩多少秒”的字幕,就是电视人服务观众的具体诠释,体现的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文化。“广告倒计时”提高了广告播出精确度的同时,充盈着一种信用服务与人文关怀的理念,有效地与观众进行了一次次无声的“沟通”,在方便与尊重观众的同时,赢得了观众的信任,进而提升了电视媒体的形象。
五、“广告倒计时”对媒体制作理念的影响
广告倒计时是媒体人对传媒表现方式的一种成功探索和尝试,她的影响不仅仅在广告方面,体现的更是一种对观众心理的恰当把握,这也给广大的媒体人展现了一个新的理念。就是不论什么样的传播媒介,什么样的传播内容,什么样的传播方式,都要牢牢把握观众的心理,以一种人性化的立场,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一种鲜活的、紧紧贴近生活的表现方式,达到传播的目的,而不是用呆板的、对牛弹琴式的方式去传播。
六、结束语
广告倒计时是对广告有效而巧妙传播的努力探索和尝试,为广大的传媒人做大做强传媒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媒体人对它的探求还只是一个开端,广告作为一种媒体人既爱又怕的传播客体,其传播的技巧和方式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地方。本文也仅仅提供了一些粗浅的看法,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对电视广告的看法范文3
学者戴维o刘易斯曾经用仪器测量过大脑对电视幽默广告的反映。生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大笑或微笑时,压缩的血管使更多的血液被挤入大脑,从而使大脑分泌内啡太,产生良好情绪,使受众心情舒畅,从而让人们从一个更积极的角度来看待产品。研究同时显示,喜剧情节对大脑的效果与催眠很相似,在这种状态中,受众的注意力变得相当精准,热烈。因此幽默的广告最容易给人们灌输品牌意识。05年6月法国著名雷诺(Renault)汽车广告中,车库里的雷诺车异现成了一只活泼的宠物狗,那摇着后雨刷器的尾巴令观众忍俊不禁,拍案叫绝;好乐门(Hellmann)蛋黄酱的广告中,一个送丧人本应在葬礼上致悼辞,他却抱怨没有蛋黄酱,令人捧腹而笑。
其实国内的幽默广告历史也很早,不少人还记得数年前被人们传颂一时双汇火腿肠广告中,冯巩和葛优的一句经典对白:还想葛玲吗?葛玲是谁?。但是时至今日,似乎国内的广告创作大军并没有将幽默的火花发扬下去。事实上,幽默的用途遍布各个领域,这是它令广告上垂青的一大原因。广告心理学家戴维o刘易斯(DavidLewis)认为,幽默被惊人地用于众多领域。幽默是一把锋利的利器,广告商可以用它瞄准严格确定的人口群体和态度群体;又因它的普遍性,可以作为万金油,对每个人都讨巧。国际广告奖评委会经常奖励带有洗手间幽默感(lavatorialhumour)的广告,这一事实也助长了广告业内的一种看法——幽默是赢得眼球经济的途径。幽默在很多时候是共通共享的,但却很少有像英国人那样广泛应用幽默。三年前,⒐俅笱В║niversityofLuton)一项研究发现,近90%的英国啤酒广告运用了幽默手法。相比之下,荷兰和德国的同类啤酒广告只分别占三成和一成。英国人对幽默的依赖反映出该国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事实上这种文化未必能完全被国内的人所理解,就好像一些英式幽默的肥皂剧拿到国内却令观众不知所云。
广告中的幽默盛行是英国民族文化中压抑的情感反应。对比其他西方国家,本土的英国人更倾向于抑制情感和自我贬低,并认为喜怒形于色是粗鲁的表现。在表达多样的情绪方面,美国等其他国家更为开放。美国广告中以情感为主题的广告范围就要比英国宽得多,他们广泛表达欢乐、爱情、雄心和欲望,这种方式是英国人所不能接受的。作家兼传播学者保罗o托维认为,英国人对销售的反感是幽默盛行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德国一类的重工业国家,由于崇尚工程的传统,人们可以直接了当地谈论产品质量和营销。与此相反,英国社会讲求万事平衡的闲散风格使人们更重视业余精神。英国电视广告的幽默便是以一种看似不在卖东西的方式,达到销售的目的。幽默和搞笑是有区别。相比那些情感宣泄的搞笑闹剧来说,幽默的手法更为含蓄。英国人习惯借用幽默来掩饰真实感受,因此英式的广告幽默便是静中取胜,创意里出彩。英国最大的Tesco连锁超市广告《主妇篇中》,借用一位十分幽默的吹毛求疵的老大妈来体现企业对细节的关注;某银行的信用卡广告,用一个白领摇摇晃晃的走钢丝来暗喻普通人日常经济开支的不堪重负,而当使用该信用卡后,白领在钢丝上便感觉如走平川。
一段优秀的幽默广告往往被人们竞相传颂,因此它还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可以成为社会凝聚力的来源。不同群体的人笑成一片,这是在分享共同的价值观。著名影星范伟为万通筋骨片做的广告一般人我不告诉他。已经成为京城酒席,聚会上的一句经典的打诨话。这也反映出广告商的水准:要诙谐风趣,就一定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并关心外界的变化。只有在讲幽默的人意识到观众的存在及观众的反应时,那才是一个上乘的玩笑或真正有趣的广告潜台词。
英式的幽默并不是在每个消费领域都适合。英国电视广告人普遍认为,美容产品和汽车产品的市场虽大,但几乎比任何其他行业都更严肃,因为人类健康和安全不是一个开玩笑之事。大体上来说,幽默在无关大旨的零散产品上效果最好,如糖果、酒类和儿童产品,日用品等。作为销售工具,幽默也是各有利弊。一方面,它是拉近与消费者距离的最佳方法;另一方面,当幽默出了偏差时,它会对品牌造成极大的间接伤害(collateralinjury)。当目标观众认为你的广告令人捧腹不止时,其他群体极有可能意见相左。针对那些热衷于为品牌创造一种年轻气盛的啤酒广告商来说,尤其有这种危险,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可能会伤害妇女和老年观众的感情。连锁超市Sainsbury在它1998年播出的广告中起用了著名主持人约翰o克里斯(JohnCleese)。广告中,这位明星通过麦克风冲着企业员工大声疾呼该企业的口号——大声疾呼的价值,却不想这个创意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企业员工的感情,并疏远了现有客户。后来,Sainsbury宣布其业绩不良时,这则幽默广告被视为是宣传不当的原因之一。另外,广告幽默还存在脱离品牌化的危险,观众时常会记住笑话却忘了品牌。为了保险起见,一些名牌产品如欧莱雅,CK,NIKE,奥迪等索性只打品味牌,彻底放弃对幽默的冒险使用。
中西方文化价值上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仁义为核心衍生出一个自成系统价值系统,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在电视广告中的渗透改变了电视广告单纯的经济社会产物的角色,无论是妻子丈夫,子女父母,都在亲情上做文章。从脑白金到酒类,手机,牙膏洗衣机,洗衣粉,使其朝着融教育性与宣传性,娱乐性之中的方向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形式。
国内电视广告的一个重要创作特性是讲究感性诉求。感性诉求与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社会和心里需求有关,许多消费者支持其购买决策的动机都是感性的,在进行购买决策时,他们对品牌的感觉可能比对这种品牌的特征或属性的了解更为重要。许多广告主在销售那些与竞争无重大差异的品牌时,既然理性的差异难于辨认,吸引消费者情感方面的诉求就会起到更好的作用。国内电视广告的另一个特点是体现诚信。诚信是义理的核心,也是商业行为的基本要求,国内电视广告内容以此为支点。牛奶《光明牛奶》三重广告,《三鹿奶粉》安全新鲜保证。中国移动通信广告用关键时刻,信赖全球通,贯穿三个故事:音乐人小孟的恋爱,某公司老总的生意;2002年6月10日中国游客越南海上遇险。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文化精神滋养出了一种崇尚和谐统一的博怀。家庭美满,和睦,国家和平,富强,民族团结,统一,成为千百年来人们追求的永久目标。
中国广告反映了人们的一种群体的共性观念:强调整体,非常重视家庭与亲情;而西方广告则反映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主体作用,重个性的张扬。从美学的典型理论角度上看,强调个性化的典型观是由类型化的典型观发展而来,效果自然要胜于后者。不妨还以酒类广告为例,国内几乎所有的的名酒广告都具有极力渲染亲情,友情爱情,讲求一团和气的共性。而英国酒类产品的广告创意则颇具个性,几乎每条广告都大相径庭。MONDARIZ.电视广告中,一个年轻人酒后醒来洗漱时,吃惊地发现耳朵和身上被别人趁醉穿了很多金属环,然后出现广告语:不想喝得太醉,应该选择MONDARIZ.。显然,这则广告暗示其产品MONDARIZ.是一种个性较温和的酒,即使贪杯也不会大醉。
中国广告语幅较长(highcontext),注重解说词等声音造型,表意性强,往往通过营造一种美好的气氛使观众对其产品产生某种直觉或好感,讲究的是以情动人,比较侧重感性认识:这类广告的往往是充满温馨的一家三口围坐在餐桌前喝牛奶,广告语:关注您家人的健康,给他们一个美好的未来。(友之友牛奶广告)。。英国广告通常比较客观,广告语精短,强调语言的精准,概括以及画面造型语言的推理和联想,因而理性的成分要偏多,整个广告多为一段有所寓意的画面作铺垫,最后给出画龙点睛般的广告语。我们先来看一则欧美的牛奶广告。首先出现的是牛奶挤到铁桶的画面和声音,然后镜头不断上移,令人意外的是出现的不是奶牛而是一只手在挤盒装牛奶,以此来比喻该品牌的牛奶非常新鲜。另一个广告是关于Begott奶油的,画面上首先出现的是陆续走过草地的一队奶牛,接着迎面又走过另一队奶牛。然后广告语奶油加工厂的交接班,画外音我们的奶油来自自然这则广告观众稍加一定的逻辑推断与抽象联想即可以得出产品新鲜自然的结论。
东西方在电视广告领域的差异与西方和中国传统美学上的主要差异——即写实(再现)与写意(表现)的差异不谋而合。雕牌牙膏中《新妈妈》篇中大段的独白就是典型的中国广告语幅风格:先为叙述二人情感世界的变化,后面才出现与产品有关的广告语:真情付出,心灵交汇,雕牌牙膏。再来看一则典型的画面语言讲故事的西方广告语。一辆运送旧家具的车停在一栋房子楼下,二楼的窗户不断有旧家具扔在车上。搬家具的车开走后,另外一辆小汽车开到楼下碰巧停在那扇窗楼下。开车人下车没走几部,从窗内又扔出一个旧沙发将他的车顶砸烂。这是出现一个名为store-brand保险公司的广告语:lifeisfullofsurprise.(生活中充满了意外的事情)。总体来讲,中文是螺旋式的,最后切题;而西方文字在语篇方面是直线型的,直切主题。这便是中西方文化在电视语言造型方面的一个显著差异。
其实,无论西方还是国内的电视广告创意都应以视觉效果为终极追求目标。视和听是电视所具有的两个功能,电视以视为主,主要靠画面语言来表现内容,听仅是看的辅助手段,那些尚未摆脱广播影响,一味凭借感性解说词来生存的电视广告是很难打下烙印的。因此,电视广告在创作时,必须以画面造型语言效果为中心,通过画面语言讲述故事。笔者认为,在摄制电视广告时,以画面语言效果为设计制作的落脚点,才是成功的关键。
大家熟悉的美国麦当劳广告baby篇,摇篮中baby摇前摇后的笑与哭,突出强烈的品牌意识。英国的一则数码相机广告中,没有出现类似国内广播广告一样的口述介绍防震特殊性能的方法。该广告的内容如下:一个仅穿着短裤的可怜虫在冬天的雪地里被黑社会胁迫着给一家人照相,于是哆嗦着双手拍下照片。冬天的雪地十分寒冷,可怜虫仅仅穿了一条内裤,而见到黑社会自然还有心里恐惧——这样情形下,照片效果却清晰无比,相机的防震性能不言而喻。国内广告也有一些用画面语言叙述的典型。美的空调电视广告,中心画面始终是一个虾和一个空调,一只煮熟的虾随着美的空调降温而逐渐从红色的体表变为褐色,最后竟然因为忍受不住冷气打了一个喷嚏,然后逃之夭夭。整个广告没有语言的强行推销,也没有产品的招摇过市,画面内容并无特殊性,镜头只有一个,但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却很有创意,让人觉得简单而有趣,接受起来就很容易。
西方电视广告的创意特点是常用反说法和异现法,在介绍产品的性能时,国内广告往往使用正面虚设为主的手法,不善于正话反说,直话曲说,言此意彼的方法。国外这种手法的例子举不胜举,英国著名StellaArtois啤酒广告靠着机智和大笔生产预算,在宣传品牌时将其定位为保证很贵,以此加深观众对产品质量的信赖;美国不粘锅广告,只在画面上显示煎鸡蛋在锅中流通汁液到成形的全过程,最后一个画面是此锅的商标。画外音讲:这种最好的不粘锅,只能粘住银石商标。
异现法是广告制作者应以丰富的联想为构思想象的前提,打破常规思维,创造出一种出人意料的广告语言。如啤酒广告,国内以亲友聚会和喝夸为主,语言不够含蓄,缺少新鲜感,而英国某品牌啤酒广告用网球球童不间断的来回往返跑(像网球比赛快速取球一样)取空瓶来引出该品牌啤酒在酒吧的盛行。英国非常有名的一则公益广告里,画面上是一个十分可爱的小孩在玩许多玩具,玩着玩着不知不觉开始玩刀子,最后居然把刀子放到嘴里……紧接着画面推出字幕——吸毒等于自杀。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动物和儿童是经常出现在西方电视广告中的,这也是异现法的延伸。80年代中期美国广告界曾经被人们称为狗的天堂,今天四足类动物和儿童在广告中仍然非常频繁的出现,画面上天真稚嫩的动物和儿童被许多人认为是吸引观众眼球的有力武器。
电视广告应该重艺术性还是社会性?这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虽然大众传播的属性使电视广告主要以信息传递为主要功能,但优秀的广告作品却往往都具有艺术性。艺术品是人类的记忆,其价值尺度必然反映着人类的价值发展,但反过来过度的艺术性又会湮灭传播的途径。电视广告的艺术性必须在非艺术假定或者说社会性的前提下来拓展空间,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换句话说:既要观众看得懂,又要新奇,上口。好比国内的脑白金广告,尽管它引起了广泛的批评,但是销售业绩是明摆着的。而评价一则广告成功与否,最过硬的标准当然不是其艺术性,而只能是其推销能力。脑白金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它直接针对着中国传统奉亲养老,礼尚往来和现代社会中人情交易的社会习俗。有战略眼光的企业,总是能站在更高的文化战略高度,在电视广告中推销自己,宣传自己。电视广告作为一种承载文化的媒介,在宣传商品和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是所谓先做人,后做商。这种理念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独特文化形态。国内一直火爆的哈药六厂系列的公益广告,注重的就是企业的品牌和文化责任,几乎全国人民都知道哈药之后,哈药才打出自己的商品广告。
对电视广告的看法范文4
自1997年Tivo出现以来,这个被称为“数字录像机”(DVR)的小家伙在短短五年内不仅改变了美国消费者收看电视节目的习惯,对美国的电视广告业造成了剧烈的冲击,也引起了企业营销人员极大的重视。
改变电视广告业游戏规则
1997年,迈克・拉姆齐和几个好友共同开发了这个名叫“Tivo”的数字录像机。他们当时的想法是:“Tivo的使用者不管有多忙,都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录下喜爱的节目,在方便的时候观看。”由于Tivo具备了自动暂停和跳过功能,使用者可以轻松地跳过电视台插播的广告。
新一代的Tivo甚至具备了搜索功能,使用者只需要在地址栏中输入“布兰妮”,Tivo就会显示出自动录制的所有与布兰妮有关的节目。所以,Tivo又有一个外号叫“电视界中的Google”。
Tivo一面世马上受到了那些早已经对充斥屏幕的电视广告厌恶至极的消费者的追捧。虽然上市仅仅五年,Tivo在美国已经拥有了190万家庭用户。Forrester调查集团的预计,到2009年DVR在美国家庭的渗透率将超过41%,IRI集团CEO斯科特・W・克莱恩补充道,DVR产品将是今年圣诞节礼品市场最热门的商品。
迈克・拉姆齐非常自豪地表示,Tivo的使用者忠诚度非常高,公司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98%的使用者表示“无法离开Tivo了”!25岁的海洋生物学家Nick说:“直到我拥有了Tivo之后我才意识到,传统电视节目中充斥了太多的商业广告。我在普通电视中看一部电影的时间足够我在Tivo上看两部电影了。而如果在Tivo上,我要是对某个商业广告感兴趣的话,我会返回去重新看一遍。”
2001年年中,Tivo负责商业发展和收入运营的高级副总裁摩根・昆舍在美国有线与电信协会大会上就公布:“至少有50%的广告被轻松跳过”。更加可怕的是,目前Tivo的用户属于美国高收入的家庭,他们使用Tivo的时间越长,就越会频繁地使用跳过广告的功能。
去年,美国消费者在新媒体上的开支上升了6.5%,达到了1784亿美元,超过了广告开支。美国消费者为了获得能满足他们具体兴趣的信息和娱乐,花钱的意愿日益增强,而不是依靠由广告支持的、旨在吸引更广泛受众的传统媒体。
媒体商人银行(VSS)执行副总裁詹姆斯・卢瑟福表示:“消费者在用他们的钱包投票,他们想要做的事情之一,似乎是避开广告或将广告减至最少。”
非传统广告将是电视广告业的未来
今年10月,美国广告联盟针对企业营销人员和广告公司进行了一项调查,76%的被调查者认为Tivo将是“30秒电视广告的终结者”,非传统的广告形式将是电视广告业未来的生存之路。
“创意界里还是念念不忘30秒的电视广告,只是时间已经逐渐在流失了。”可口可乐的整合营销资深副总裁Chuck Fruit 表示。
产业研究也倾向支持这种预测。根据Forrester研究集团的研究指出,在知道TiVo一类可避开广告的工具即将普及之后,美国的广告主里大约有75% 打算在未来五年里至少裁减20% 的电视广告。
76%的被调查者认为Tivo将是“30秒电视广告的终结者”,非传统的广告形式将是电视广告业未来的生存之路。
最先走向末路的将是那些低级的、叫卖式的广告。“自从拥有了Tivo以后,我再看传统电视时有一种被摆弄的感觉,我觉得很气愤。他们好像硬要把这些广告灌到你的脑子里,尤其是一些传统电视广告,既吵闹又低劣。”33岁的音乐人Lee如是说。昆舍则认为:“不管什么内容,用创造的形式,消费者还是乐于去选择观看那些吸引他们或者和他们有关的商业广告。但是,那些引不起兴趣的恶劣广告、无关广告将会死亡。”
今年,市场调查集团IRI与Tivo联手开展了一项研究,它们免费赠送了2300台Tivo给美国八个州的目标家庭。每台Tivo都装有监测系统,可以监测到观众什么时候、跳过了什幺广告,以及这是不是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据内部人员透露,几家消费品企业巨头也参与了这项研究。
可以肯定的是,广告和节目内容的融合将是电视广告业未来的出路之一。2003年,在尚扬媒介美国公司的策划下,AT&T利用《美国偶像》节目,鼓励消费者用手机短信的方式进行投票。在不到半年的时间中,共有750万美国观众投票,其中大部分以前都是非短信用户,并带动了美国消费者使用手机短信的风潮。
此外,“寻址广告”(Addressable Ads)也将成为电视广告未来的发展。这项技术不仅可以让企业品牌出现在观众的搜索结果中,还可以让企业根据不同市场的不同目标家庭,推出不同的广告节目。有线电视系统商Comcast旗下的视觉世界数字媒体公司也正利用一种技术,依观众的兴趣和地点来锁定Comcast 的2000万有线电视家庭用户。
宜家家居
――包装旧电梯的营销之道
在今年的央视招标中,北京的曲美家居虽然不是最大手笔的企业,却也因为是参与竞标的第一家家居企业而备受关注。2004年,曲美家居就已经花了1000多万在央视打出了由葛优代言的广告片,曲美销售总裁赵瑞海称,“为了实现品牌突破,2005年(曲美)在央视上的投放额肯定要超过5000万。”
同行业的北欧企业宜家家居在营销战略上倡导的是“体验式营销+直效营销+一站式营销”,注重的是品牌带给目标客户的整体感受。2004年,由尚扬媒介中国公司和宜家中国共同策划执行,专门针对都市工薪家庭的“改变很简单”活动,获得了戛纳广告节“小预算类别”(Small Budget Category)金狮奖。这也是中国大陆的营销活动首次在戛纳获此殊荣。
宜家的大众攻略
瑞典的宜家家居(IKEA)是世界最成功的商业奇迹,1943年从小规模的文具邮购业务开始,在60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了在全球42个国家拥有180多家连锁卖场的跨国企业。2003年,宜家在Interbrand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中排名第43位。
根据宜家公司2003财年公布的报告显示,宜家2003财年在全球的营业额为115亿欧元,其中在中国的销售额就达到了7.13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了24%。实际上,自从1999年宜家在中国大陆开设连锁专卖店以来,每年的销售额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宜家中国地区公关部经理的许丽德告诉记者,在宜家刚刚进入中国的头几年里,考虑到中国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跨国品牌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认知,宜家主要定位于时尚、高端市场,目标客户主要是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的年轻白领一族。
在中国市场经历了5年的快速增长后,宜家已经在中国确立了“时尚、现代生活象征”的品牌定位,在北京市场的品牌认知度超过了90%。
2003年,宜家中国的负责人提出了“宜家的市场策略是为中国人提供廉价的家居解决方案”的目标,开始了向大城市大众市场扩张的步伐。2003年9月1日,宜家在中国大陆销售的1000种商品开始降价销售,在2003年的新产品目录册中,平均降价幅度达到了30%以上,将目标顾客锁定在了家庭月平均收入3500左右(或以上)的主流工薪家庭群体。
旧电梯改造计划
经过宜家和尚扬媒介对于北京工薪家庭的调研发现,这些家庭一般都居住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修建的比较老式的居民楼公寓中,他们目前使用的都是10多年以前的笨拙的老式家居,有家具更新换代的需求,但是之前从来没有购买过宜家的产品。
这些工薪家庭普遍认为,要改变自己的居住环境比较困难。“这些消费者觉得,宜家家居是年轻、时尚、昂贵的西方品牌,离他们的生活太远了。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渠道来和这些消费者沟通,既要改变他们对于宜家家居昂贵的老看法,又不损害品牌时尚的形象,实在是不容易。”尚扬媒介中国区总监阚欣告诉记者。
“改变很简单”主题营销活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宜家与这些主流工薪家庭的沟通和联系,教育和鼓励他们尝试宜家产品。
除了运用报纸夹带广告、海报和定点发放目录册等比较常规的手段来引起目标顾客的注意外,宜家和尚扬媒介中国创造性地选择了北京老式居民楼中的20栋进行旧电梯翻新改造。这20栋居民楼都位于工薪家庭居住非常密集的地区,宜家和尚扬媒介将这些居民楼的旧电梯箱改头换面,布置得让受众如同置身于宜家的展示厅之中。
“(旧电梯改造广告)冲击力相当强,每个见过的受众都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而且他们也将这个新鲜事向亲戚熟人宣传。”阚欣高兴地说。同时,电梯的管理人员还负责向乘梯人发放宜家的目录册。
根据第三方的跟踪调查,这次广告活动的回想度达到了100%,受众对于广告的喜好度达到了60%,受众对于宜家品牌的亲密感提升了14%,购买意图提升了20%。怪不得戛纳广告节将2004年度“用较少的预算达到最佳的营销目的”的称号给了这次广告活动。
合理的媒介规划和体验式营销
许丽德小姐表示,尽管宜家十分擅长于运用各种媒体与消费者沟通,企业也十分注意大众媒体与分众媒体的组合,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随着宜家在中国大陆市场的不断渗透,今年宜家也开始使用电视媒体来向大众消费者进行宣传。
对电视广告的看法范文5
影片模仿广告的流行是因为其和传统广告相比具有独特的优点:
1. 注意力效果好。影片模仿广告最大的卖点是通过模仿当代比较流行的电影和电视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对于流行的电影和电视的情节和演员甚至道具,一般的受众都耳熟能详,当广告中出现其熟悉的情节和演员时,受众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造成影片重放的误解,当广告提及广告商品和广告主时,在会心一笑中,广告就被记忆。通过受众熟悉的情节,引起受众关注,迅速穿透消费者生理和心理过滤层从而引起记忆是影片模仿广告最具杀伤力的特点,也是影片模仿广告试不爽的最主要的原因。
2. 综合成本低。影片模仿广告主要关键点是模仿,模仿情节,演员甚至道具。由于是模仿就不需要原有电影和电视中的演员和特殊要求,而只需要寻找一些和电影和电视相似的导演,演员和道具,因而就节约了聘请明星的大笔费用,同时由于拍摄以娱乐受众为主,所以拍摄简单拍摄成本低,时间也短,这是吸引广告主的原因。
3. 创意简单。由于模仿影片广告是模仿的流行电影和电视,因此它不能偏离原有影片的主要情节,结合广告商品和广告主的形象,广告的创意很容易寻找,由于影片本身的创意的制约,也不需要比较太多的创意,和传统广告相比较创意更加简单,广告公司乐意创造这样既简单效果又好的广告。
虽然影片模仿广告具有以上的优点,但是运用影片模仿仍然具有较大的风险,这也就是影片模仿广告虽然性价比好,当仍然有许多广告主和广告公司反映不太热情的原因。
1.成见效应。由于模仿的是流行电影和电视,许多的受众对影片都有自己的认识,当广告所体现的与原影片出现矛盾时,受众会对广告商品和广告主产生抵触情绪,这就是成见效应。特别是对比较忠诚的影迷,当出现他们认为不能忍受的虚化或者丑化他们的偶像形象的片断是,会把愤怒转移到广告商品和广告主身上,这是培养品牌的大忌。
2.道德问题。因为是模仿流行的影片,从人物到情节到场景都同原有影片有所差别,所以不需要太多的版权问题,但是到底模仿影片该不该付版权,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模仿影片广告不付版权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因此即使一般的受众对此不大在意,广告主也要慎重考虑,勿以损害形象而采取模仿影片广告。
作为一种新兴的电视广告形式,广告主和广告公司采用影片模仿广告应该认真考虑,影片模仿广告单从广告效果而言,应更加细化,注意以下问题。
对电视广告的看法范文6
[关键词]电视广告明星模糊现象
当前,我国电视广告中采用形象代言人的方式几近泛滥。代言人涉及影视明星、文化名人、体育明星等等。但是,这些采用了明星做代言人的广告是否如广告主所愿真的扩大了广告主和产品的知名度、名誉度,为广告主和产品带来了利益呢?未必。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广告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重点不突出的原因;没有详细研究受众接收信息心理的原因等。但是对于采用了形象代言人这种策略的广告来说,当前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认知的模糊,也就是受众无法像广告主预期的那样,能够将广告主或产品和所采用的形象代言人准确地对应起来。这样一来,广告传播和明星效应不仅不能给广告主或产品带来知名度的提升,反而使广告主或产品淹没在了明星的光环下,造成传播成本的浪费,甚至等于间接传播了其他产品和广告主的广告信息,成了互相“为他人作嫁衣裳”。
电视广告的本质目的是为了让受众记住自己的产品,记住自己的广告作品所传达的信息,而采用形象代言人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大知名度,这仿佛是所有广告主一致的看法,原因是利用暗示手法和受众的模仿心理等特征,可以将明星的光环嫁接到广告主和产品上。这点没错,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广告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当一个明星的光环嫁接到了很多广告主和产品身上之后,那就等于很多产品或广告主成了同一副面孔。如此一来,电视广告的本质目的,区别、记忆、知名度的提升,名誉度的提升,便不复存在。
当前我国电视广告中由于明星代言产生认知模糊的表现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广告主和产品的信息在明星的光环下被淹没,广告成了明星的广告,而非产品或广告主的广告
目前的一些广告作品过于注重明星所拥有光环的“亮度”,一味采用大牌、当红的明星,而忽略了自己进行广告传播的本意,甚至没有认真去考虑自己广告传播的意图是什么,从而盲目地崇拜明星光环,在广告作品中过多的镜头给了明星,主体的部分给了明星,而真正要传播的产品的形状、特性、品质等等全被淹没了,造成了明星与广告传播的目的脱节,与产品脱节。如我国某国产品牌手机,用台湾知名艺人林志玲做代言人,但是广告作品中过多地对该明星的优雅和美丽进行了表现,对应的户外广告牌上,代言人也是占据了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版面,而产品却被放在了毫不突出的代言人腰部偏下的位置,且在色彩上也未进行合适的处理,使得受众眼球的第一注意力不在产品而在明星。这样的广告作品导致受众看完之后只记住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代言人,而非产品的特点(卖点),此其一。其二,相比而言,明星林志玲的演艺圈的知名度较该品牌手机在同类产品中的知名度相比,显然要高出许多,这就容易让消费者产生一种该手机品牌“攀”了林志玲“高枝”的心理认识。而这种心理认识显然不会给产品带来积极的作用。如此一来,广告作品成了明星露脸的机会而不是产品露脸的机会,甚至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
二、广告主和产品的信息在“一人多代”的情况下无法被受众准确记忆
众所周知,明星代言这种形式可以让产品或品牌在最短的时间内扩大知名度,增强美誉度。这就造成了一些急于在市场上提高自身品牌或产品的知名度的广告主,往往更乐于采用明星代言这种“速成式”的途径。而现实中相当多的产品和品牌依靠这种方式取得的成功更助长了这种风气。但事实是明星数量的成长速度远远赶不上广告主和广告商的需求。如此一来,众多需要请明星代言的“僧”就面临着明星(尤其是大牌明星)这锅“粥”太少的现实。这样的现实就多少造成了“众僧一碗粥”的现象出现,也就是众多的产品和品牌采用了同一个明星做代言人,也可称为“一人多代”现象。例如最为消费者(受众)所熟悉的成龙、梁朝伟、濮存昕等大牌明星,代言过的产品和广告也许连他们自己都无法数清楚。这种“一人多代”的现象就可能造成了一种事实:一旦离开了电视,走进商场、超市,消费者就无法根据广告主赖以进行传播和沟通的广告作品,将产品和明星有效联系起来,从而也就无法对产品和广告信息进行有效而准确的记忆。对于大多数消费者,他们看电视时是一种非目的性的收看广告,但在商场、超市他们却是有目的性地在购买产品,这种反差就要求明星代言的广告作品必须在有效的时间内让消费者记忆准确而且深刻,尤其是明星代言的广告。而“一人多代”现象最突出的弱点就在于此。
三、广告主和产品的信息无法与代言的明星进行有效的联系,从而造成广告信息传播的效用降低
即使是一些创意比较好的名人代言的广告作品,由于在进行广告表现这一阶段的工作不够细致,没有根据广告的风格或者广告信息的传播要求寻找合适的明星代言人,也会对广告信息传播的效用产生不利影响。例如某品牌家居广场就请来了当红的电视剧明星陈宝国和他的妻子做代言人。不能说二者之间没有联系,但是在消费者的心目中陈宝国给消费者的心理印象更多的是正面的政治形象,而非生活形象,因此陈宝国和这一家居品牌之间就无法产生很紧密的、一致性很强的、有效的联系。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新天干红葡萄酒,就将葡萄酒“讲究品位”的这一特性与张曼玉代表“品位女人”的形象较好地进行了结合,这样才能够进行有效的广告信息传播和沟通。
明星代言导致的认知模糊的现象目前普遍,要想改进、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必须尽可能避免一人多代的现象。广告活动作为一种传播活动,它的效果来自于信息的传播技巧或者说是沟通的技巧,而非单纯依赖形式的取胜。无论广告主还是广告商,注重的本质应该是内涵、技巧,其次才是形式。因此未必请明星代言就一定是最好的扩大知名度办法。走过了十几年风雨的我国护肤品品牌大宝,一直坚持采用普通的社会角色作为产品的代言人,而这没有丝毫影响它的知名度的逐步提升。在面临“僧多粥少”的问题时,广告主和商一方面应该更多地在广告创意上下功夫,而不是单纯地把希望寄托在明星光环的照耀中,如雨润火腿广告的夸张创意,一眼就深入了消费者的记忆,既节约了成本,又达到了有效传播。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形式方面大胆创新,明星代言只是广告表现的形式之一,其他的如卡通、音乐等多种手段都可以灵活运用,新的手段,或者手段的新组合都是另辟蹊径的好办法。
其次必须找到合适的代言人。合适的代言人包括代言人自身形象(包括外在的和内在的)和产品的一致性和关联性,和广告风格的一致性和关联性等。例如姚明这种国际明星的身份和运动形象与可口可乐品牌的国际品牌身份和充满青春活力的定位就比较一致,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与此相比较,姚明与中国人寿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就不是最紧密和一致的。而纵观成功的明星代言广告,多数是将广告所要传达的产品或品牌的独特性或风格等内在内容,与代言人自身具备的某些特征(无论这些特征是在艺术作品里塑造的还是通过媒体塑造的)进行了有机的统一。对于广告商来说,为产品或品牌寻找明星代言人应该遵循“宁缺勿滥”的原则,或者应该在创意和构思阶段充分考虑到这一限制性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