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班级管理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班级管理培训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2-0024-01
班级是小学体系中的重要形式,班主任是管理班级的主体,对班集体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小学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对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如何更好地管理班集也成了小学教育中十分关注的话题。
1.对当今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提教育改革这样一种大背景下,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教师在班级管理方面的重视。在现如今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班级管理的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小学管理班级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笔者根据多年班级管理经验,在相关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以下几点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问题。
1.1班主任班级管理观念落后。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般都是选取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担任班主任,缺乏系统的培训和管理理论知识。再加上现如今小学班主任趋于年轻化,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班主任既缺乏专业管理有没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的现象,造成班级管理制度较为混乱的局面。
1.2小学班主任的管理素质有待完善。小学班主任的选取一定要经过考核才能决定,但是,在实际的小学班主任选取过程中,并没有一套系统的考核标准,也缺乏相应的管理培训。这就导致了小学班主任管理专业水平参差不平,严重影响了小学班集管理质量。
1.3班主任工作量大,难以维持教学与管理之间的平衡。小学班主任一般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科目教师也是班级管理者。这就增加了班主任的工作量,导致班主任很少花费时间和精力去钻研班级管理制度,小学班级管理水平普遍较低,教学与管理难以平衡。很多教师虽然从事了多年的班级管理工作,但管理水平依然停滞不前。
2.提高小学班级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2.1班主任要注重情感的投入。随着素质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不断深入,越来越要求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深入贯彻情感教育。所谓情感教育是指,教师通过与学生开展情感方面的交流,打开学生的心扉,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在贯彻情感教育的过程中,要将学生的情绪放在第一位。班主任在制定班级规则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人性化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听取学生的建议,避免伤害学生的情感。应该彻底剔除像迟到罚款、犯错误抄课文等落后的班级规定,虽然罚款是教师严格管理班级的体现,也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但是像罚款和抄作业这种形式的惩罚,极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教师要以长远的目光看待小学班级管理,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出发,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2.2倡导鼓励教育,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主动与学生沟通,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建立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基础。此外,在处理具体的班级事务的时候,要坚持鼓励教育的原则,避免对学生苛责批评。学生在违反了班级纪律时,教师不应该质问、惩罚,而是选择一个比较隐私的场所与学生开展一对一的交谈。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制力和自控力还不是很强,这就需要班主任多于学生进行沟通,倾听学生的意见,理解学生的想法,然后激励学生主动改善自身的错误,规范自身的行为,一起守护班级制度。
2.3建立团结和谐的班集体。班级是一个集体,也是一个家庭。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稍有不慎就会将班级管理成一盘散沙,将很难开展管理工作。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要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构建和谐团结的班集体。比如,可以定期举办班级团结会,抽出一个课时的时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班级管理目标,展开讨论,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或开展游戏活动,如拔河比赛、创建黑板报等,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集体的重要性,在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助和关爱中,共同建立一个更有凝聚力的班集体。同时,在这样一种和谐、团结的环境下,学生对学习会更加充满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贯彻并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真正关注学生的需求。此外,教师还应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素质,在增强情感投入的同时,还有加强与其他班主任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共同探讨出更适合学生发展的班级管理制度,从而提高小学班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何丽.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9):22-23.
[2]仝建强.试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的创新[J].亚太教育,2015(5):83.
小学班级管理培训范文2
关键词:高效课堂;思想治校;文化治班;专业治教
近年来,我校就“教师进修学校培训方向如何转移”“新的培训模式如何建立”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分析和思考。在调研、分析和思考中,我们发现教师进修学校的工作面广,职责遍及多个方面,依靠学校现有的力量来进行全面的培训,必定会力不从心,效果不佳。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教师进修学校最根本、最关键的培训任务是什么?
根据这个思考点进行深入挖掘,我们逐一盘点了学校面临的培训任务和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找出了当前教师培训的核心重点,那就是整体提高教师素质,全面建设高效课堂。围绕这个培训主题,我们努力推动了以下三项工作。
一、转变观念,推动校长思想治校
学校校长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力。提高校长对课堂的领导力,是我校2011年以来培训的重点工作之一。
(1)举办专题培训。2011年以来,我校以“领航高效课堂”为主题,分初中校长、中心小学校长、村小校长三个系列,各组织和开展了三轮“思想治校”培训。在专题培训中,我们响亮地提出了“办有思想的学校,当有思想的校长”的口号,同时,要求接受培训的校长在培训过程中,按所任教学科每人上一堂展示课,我校组织专家对展示课进行评定。同时我县教育局普教科和教研室配合校长,提高高效课堂领导力和执行力,将校长赛课列为每年教学研究工作的重点,每年举行一次全县校长赛课活动。
(2)组织挂职培训。我校组织中心小学校长到我县高效课堂示范学校、名优学校挂职锻炼,集中学习这些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管理,让校长在与名校的零距离互动中感受什么是高效课堂,学习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
(3)组织外出学习。2011年以来,我校组织了300多位校长到山东省杜郎口中学、山东省昌乐二中、湖南省岳阳市许市中学、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松坪学校参观学习,还选派中心学校校长和高中校长到北京进行高级研修活动。通过外派校长到省外名校学习,拓宽了校长建设高效课堂的视野。
(4)组建 “楚沩论坛”。近年来,我校聘请了大量全国知名的专家进行讲座,如魏书生、李镇西、庞荣瑞、山东省杜口中学校长崔其升等都曾来我县讲学。“楚沩论坛”除组织专家讲学以外,还定期举办我县校长的讲学活动和交流活动,全面活跃了校长之间的学术交流氛围。
(5)出版理论专著。今年,我们学校编写了《走向新课堂――案例评析、拓展与提升》一书,分八章,内容为从旧理念走向新理念,从“大班”走向“小班”,从“观模”走向“建模”,从“教案”走向“学案”,从“牵生而教”走向“顺学而导”,从学会走向会学,从以教评教走向以学评教,从被动发展走向主动发展。这本专著解决了高效课堂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理论问题和方法问题,对于提升校长和教师的教学思想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重视文化管理培训,推进班主任文化治班
在教学第一线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重要规律:在高效课堂建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听课、做作业为主的传统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入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场境中,学生无所适从,课堂难于控制。根据这个现象,我们反复调查实验,发现了一个重要现象:凡是有浓厚班级文化和小组文化的学习集体,课堂就高效;凡是没有浓厚班级文化和小组文化的学习集体,课堂就低效。为此,班主任文化治班培训成为我们学校培训的新内容、新重点。
(1)专题培训。2012年以来,我校在思想治校培训、学科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资深教师培训和新上岗教师培训中,都增加了班级文化建设和小组文化建设的内容。目前,从高效课堂实验学校的情况看,班级和小组的奋斗口号、学习小组内部的合作学习文化、组员与组员之间的学习探究文化、组与组之间的学习竞赛文化、学习与文明捆绑评价文化等都已经形成。班级文化和小组文化成为班级和小组的主要管理文化,有力地促进了高效课堂建设。
(2)异地培训。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如何加强小组建设,对小组进行日常评价与考核?近年来,我校多次派出骨干班主任到教育发达地区如杭州、上海、深圳等地跟班学习先进管理经验。2010年,我校从我县抽调48名骨干班主任到浙江省杭州市学军小学跟班学习半个月。学习期间,学习人员不仅从理论上掌握了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观摩了学军小学班级常规管理模式,还轮流班主任,全方位参与班级管理,亲身体验和感受了学军小学的班级管理过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县如此大力度地对班主任进行异地培训,受到了杭州市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赞许。
(3)骨干引领。为了唤起广大班主任的爱心与责任心,我校从我县推选了一批优秀的班主任,如“爱心妈妈”“知心老师”等,组成宣讲团,到我县各学校巡回演讲,共达40多场次。宣讲团每到一处,用他们平凡而感人的事迹,使全县广大教师受到极大的震撼,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2011年以来,我校组建班主任论坛,为我县班主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平台。建立我县班主任群,为班主任、项目专家实时交流提供便利。组建一支优秀班主任的王牌团队,在论坛中定期交流班级管理经验,如张爱平介绍“我的班级管理之道”、刘令军介绍“班级管理十八招”、铙锦介绍“做美丽的班主任”、熊英介绍“优秀班主任的成长之路”等,他们的发言深受广大班主任的欢迎,为其他班主任在优化班级管理艺术方面起到了有力的指引作用。
三、多层面培训,推动教师专业治教
(1)化解高效课堂建设教师无专业知识储备的矛盾。高效课堂必须由高素质的教师支撑,而农村学校的基本现状是:教师知识储备过少,教学技能单一陈旧,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不了课堂。而我校面临1万多名教师的培训,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培训不过来。2011年以来,我们就思考如何建立一个长效机制,将全体教师拉到“大培训、大提高”的行列中来,这就有了教师五年360课时培训的长效机制和“教师读书知识竞赛”的长效机制。在教师360课时学习计划中,考试成为学习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我校组织了2400多名教师,2012年组织了2033名教师参加业务考试,我校计划在未来三年完成对1万名教师的考试工作。我校的考试采取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的形式,考试内容中,占30%的公共部分为“高效课堂”理论知识、教育法律法规及养成教育理论;占70%的专业部分为报考教师任教科目的专业知识。在考试之前三个月,为参考教师指定学习范围和书籍,要求其进行认真学习。这样做的目的完全是为了以考促学,让教师通过考试发现自己的不足。另外,我校还在监考上主动创新:每个考场除了像平时一样安排了主副监考外,还请来了一名学生担任红领巾监督员,全程监察考风考纪。师生角色的转换给参考教师的心灵带来了巨大震撼。考试可以发现自身不足,而参与竞赛可以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闪光点,为己所用。和业务考试一样,读书知识竞赛也是我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标准动作,是坚持了很多年的传统项目。每年我校都会指定部分必读书目,内容涉及教育理论、课改动态、个人励志等方面,而竞赛选题则包括更加广泛的内容。竞赛形式也是多样的,分笔试、演讲、辩论等多种,全体教师参与,分层竞技,对决赛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教师读书知识竞赛活动是我县教师展示自我的一个重要舞台,吸引着大家积极参与,促成了广大教师养成了爱读书、会读书的好习惯,成为了我县师训工作的又一个招牌。
(2)冲破高效课堂建设盲区。我们认为,任何一个班级、学科的课堂教学落后,对教师来说都是不可饶恕的过失。在教师群体中,50岁以上的这部分教师大多存在理论陈旧、方法欠缺的问题,不受学生欢迎。当我们提出建设高效课堂的时候,来自这部分教师的反响非常强烈:“我们用了几十年的方法,好好的,为什么要改?”“我们50多岁了,让年轻人去干吧,我们教几年就退休了。”“人老了,心老了,干劲没有了,我们的历史就要结束了。”为了解决这个层面专业教学的问题,也为了冲破高效课堂建设的盲区,我们以“增进教育激情,提高教学技能” 为主题,开展了“资深教师培训”的活动,让湖南省宁乡县50岁以上的教师全部走向了培训课堂。培训中,我们采取每班40人左右的小班化模式,在学期中分散进行培训,通过听课、上课、技能训练等现场研讨形式,让资深教师充分感受课程改革的力度,学习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3)培育高效课堂示范学校。去年,我县初中校长在“思想治校”培训过程中,到湖南省岳阳市许市中学参观考察,并被他们的高效课堂所震撼。校长们回校以后,认识到打造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高效课堂”是自己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进行课改就要落后”成为全体校长的共识。自此,一场走向“高效课堂”的课改行动拉开了序幕。我们及时捕捉到校长的这种心理动态,并在湖南省宁乡县边远山区的五里堆中学开展高效课堂研究。这所学校通过近两年的实践、实验,已经形成了“315”高效课堂模式。高效课堂改变了学生,改变了教师,改变了学校,引起了我县学校的广泛关注,全县教学工作现场会也选择在这所学校召开。利用五里堆中学高效课堂建设初步成功的契机,我们先后扶植了金海实验小学、金海中学、城北中学、铁冲中学、灰汤中学五所高效课堂示范学校。金海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已经列入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重点资助课题,他们开始了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的研究;金海中学的高效课堂研究还得到了课改专家李炳林先生的悉心指导。
小学班级管理培训范文3
学校坚持“提前发现、及时培养、梯级发展”的教师培养工作思路,用文化兴校的理念引领学校校本培训工作。以提高教师自主发展的内驱力为核心目标,以实施“3395名师工程”(3名市级骨干、3名县级学带、9名县级骨干、5名校级骨干)为切入点,以课程建设为契机,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阵地,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实现文化自觉,将践行“真・实文化”提升到新阶段,建设一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素养全面的教师梯队,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相关干部为组员的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教师培训工作,形成了“计划―检查―汇报―总结―评价”的流程,通过全链条的管理,促进校本培训工作由计划到实操层面的落实。
构建完备的校本培训制度,从组织、制度、经费方面给予保障,通过制度的建立,统筹协调培训各方面资源,从而使校本培训有序开展,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实施“统筹+分层”的管理模式,学校总体统筹校本培训工作,同时分解各层次培训管理,设置语文培训部、数学培训部、科任培训部、班主任培训部、后勤培训部,通过分层管理,在培训中强化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实施“1+N”校本培训模式,突出培训的实效性。“1”为“一课制”研究培训为主导,“N”为多种培训方式参与相结合。即以团队为单位,围绕研究专题,开展富有实效性的“一课制研究”,形成“聚焦课题―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课堂实践―课堂研讨反思―再次集体备课―再次课堂实践―再次研讨反思―形成经验”的培训流程。同时,借助教学论坛、学习辐射、自学自练、分层帮带、专题讲座、信息技术等方式,构建横纵一体化的学习格局。
整合培训资源,一是充分挖掘校内培训资源,立足学校实际;二是开拓校外培训资源,建立校外资源地图,联系好市县培训机构,联系好市县兼职培训专家,引入家长培训资源,通过多元资源的整合,优化培训结构,改善培训环境,提高培训效能。
实施评价“双轨一体制”,打通教学与培训的层面联系。“研、评、培”一体化,体现培训的实际需求与价值,将培训工作的评价与学校整体工作评价相结合,体现培训即工作的理念。每次培训活动做到“八有”,即有计划、有主题、有内容、有主讲、有活动记录、有考勤、有评价、有音像资料。学校还研制了《教师培训手册》,引导教师把日常教学、教研、科研、培训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深化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关注教师、学生的发展需求及家长的期待,努力实现“研、评、培”一体化。校本培训的内容包括“真・实文化”建设培训,主要有职业道德修养培训、“真・实”校园文化理念培训、“真・实”课堂教学方式的研究培训;教师基本功培训,主要有钢笔字培训、岗位技能服务培训、E-CLASS平台应用培训;班级管理培训,主要有班主任培训、优雅教育培训、心理健康培训。通过模块化,实现学思结合,知行合一,促进培训落地转化。
小学班级管理培训范文4
一、当前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各项问题
(一)教学观念比较落后
新课程改革的力度在不断加深,但是我国现阶段仍有许多教师没有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有的教师即使将学生视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但是没有从实际工作中转变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评定还是通过考试的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所以,要做好当前小学教育管理工作,首要任务就是革新教育理念。
(二)师资队伍力量相对薄弱
在新课改所规定的内容中,相关教育工作者要结合课程教学的需要,认真审视自身情况,对于管理模式要进行全面的革新。但是当前许多地方院校的小学教师综合管理能力没有达到理想的高度,自身也缺乏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经验,所以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也显得格外重要。
(三)没有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新课改对当前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多明确的要求,要在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探究更多创新的新模式,教育要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对诸多教育工作者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有许多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盲目地对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改革,还会带来更多负面的作用。
二、创新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方法
(一)树立起正确的教学观念,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前小学教育阶段,许多教育工作者受到过去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的判定大多都以成绩来进行分类。新课改中明确要求了小学教育中要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管理中也要以学生为根本。认清每位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不能以成绩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管理工作中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课上课后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为后续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加强教师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管理素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教育理念不断革新人们对教学管理模式的认识,过去的管理方法以及不适应现在教育发展的需要,所以应该从根本上进行革新。从诸多统计信息中得出论断,小学教学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角色就是教师,所以要不断加强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要加强教师管理队伍的建设,可以定期组织相关管理培训课,让教师们学习更多先进有效的管理方法。并根据学校以及教师的实际情况,对教师队伍进行严格考核,确保教師自身具备良好的管理素质。定期开展各类管理工作的交流研讨会,促进对管理模式的全面了解。
(三)创新教育管理思想,明确教学任务
在当前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首要的任务就是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从本质上改变教育工作者的管理理念,从而摒弃过去传统的管理方法。立足于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发挥出学生在课堂教育以及各项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从学生的角度理解并解决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内容的需要,有阶段性地制定教学目标,采取适当有效的方法来激励各项教育工作。恰当的鼓励支持能提高教育教学的管理效率,从而更好地开展后续的各项工作。
(四)完善教师的考核体系
过去的教师考核体系中,都是以班集体学生的综合成绩来评定教师的工作能力。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此类评定方法已经不再适用。相关管理部门要出台更为全面的教师考核体系,以此来督促教师提高自身综合能力,这也更利于小学阶段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更好地完成管理创新事务。对于考核体系的设置,可以采取多方面进行评分,学校管理者以及学生对教师进行评分,教师之间的评分,通过多方面的评定,使得教师明确自身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明确下一步的改进工作。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加快,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受到格外的重视。教师的管理方法要适应时展的需要,明确管理目标,对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的更改,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马国华.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方法的创新[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47):53.
[2]曾祥伍.对小学班级管理的创新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2):108.
[3]王静.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J].小作家选刊,2017(4):118.
[4]刘守军.如何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17):230.
小学班级管理培训范文5
教师进修学校作为引领区域教育发展的教科研培训指导机构,如何准确把握功能定位、拓展培训职能、助力转型升级,是区县教师进修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和平区教师学校多年来从教师培训工作实际出发,在“研训一体化”工作格局下,注重培训者、管理者、参训者之间的相互需求、协同发展、上下联动的内在联系,形成了和平区“科学实施、规范管理、创新模式、智慧操作”的培训工作特色。
关键词:
智慧转型;研训一体;教师培训;创新发展
在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大力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新形势下,基础教育领域正经历着重要的转型发展阶段,这对作为区域教育业务培训指导机构的教师进修学校来说,如何准确把握功能定位,并实现自身功能的最大发挥,是区、县教师进修学校必须深入思考的现实命题,也是教师进修学校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几年来,在省、市教育行政及业务部门的领导下,在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的高度重视下,和平师校以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区域教育改革为己任,全面规划培训项目,科学实施、规范管理、创新模式、智慧操作,不断拓展深化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职能,不断满足教育转型发展的迫切要求,大力构筑区域教师研修的坚实基地,为全区教师搭建起专业发展的立交桥,全面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一、以智慧转型为理念,全面优化培训者队伍
培训工作的实效性主要体现在是否满足教师成长需求和区域教育发展需要上,而取得这一成效的核心因素在于是否有一支优秀的培训者队伍。为此,学校启动了“师者之师智慧转型”工程,其目的就在于引导师校的教科研人员关注未来、关注发展,在多样化的教育发展形势下,如何从培训者自身的角度出发,转变观念,提高能力,靠前服务,带好团队,从而有效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以“研训一体化”工作策略为导向,通过组织开展培训者培训、研讨、交流、论坛等活动,培养建立起了由师校科研、教研、培训、电教、评测中心、编辑部等62位教科研人员组成的专职培训队伍。他们以本专业学科为基础技能,并基于教师最佳实践经验萃取凝练开发了系列区本课程,为广大基层学校教师提供了菜单式培训服务。同时我们还注重培养教科研人员对培训项目的需求分析、培训方案设计、培训资源开发、培训活动实施、培训项目评估等多项综合能力,实践过程中,我们突破了狭义的研训一体方式,而逐步实现广义上的研训一体,即教研、科研、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之间的工作联系与合作,并努力实现以问题为中心、以能力为目标的研讨活动与专题培训相结合,力争实现全体教科研人员在教师教育目标一致前提下的培训与教科研工作统筹安排,建立起“实践、研究、培训相融合”的广义上的“研训一体”工作模式,从而完善了“研训一体”的共同体,营造了“研训一体”的学习场,建立了“研训一体”的情感链,保证了培训工作低重心、高实效地持续开展,也形成了良好的管理机制。我们一方面既注重培养一批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专职培训教师,又积极拓宽师资来源渠道,注重拾遗补缺,按需选择兼职培训教师,以“专兼职结合”的策略组建了一支专业水平高、适应区域教师培训需要的培训者队伍。
二、以专项工程为牵动,统筹管理培训项目
为了有效落实教师培训工作,我们基于教师需求和区域发展所需,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群体,从宏观大局着眼,从目标细节入手,实施了一系列队伍建设工程,设立与之相适应的培训项目,通过项目牵动,对全区教师培训工作进行全面统筹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干部教师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有效地提高了培训效果。近几年来,我区先后启动了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后备干部培养工程、新教师岗位能力提升工程、研究型教师培养工程、学科能力提升工程、班主任培养工程、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等,搭建起了从新教师到青年骨干、从学科带头人到名师、从名师到首席教师的金字塔成长架构,力图实现区域人才成长梯队发展。我们先后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教科院、深圳龙岗教师进修学校、微软公司等高端培训机构合作,组织开展了校长培训班、名师高研班、语数外骨干教师培训班、新教师培训班、名班主任培训班、科研骨干研修班、网络新技术培训班等项目,取得了卓有影响的培训效果,也深得基层学校的欢迎。针对这一系列队伍建设工程,我们坚持做好顶层设计,确定时间表,画好路线图。每个培训项目的实施,我们都非常注重狠抓四个环节:培养目标、培养周期、培养团队、培养过程。我们建立实施项目负责制,每年学期初,各相关部门围绕队伍建设工程自主申报培训项目,学校成立专门项目评估小组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论证,通过确定的项目要制定科学可行的培训方案和经费预算,项目实施过程中由培训部专职人员对项目进行过程管理。培训结束后,评估小组要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价。总体上,我们强调培训项目的“针对性”和“个性化”,严格以项目培养对象的需求为目的,因材施教、深度参与,理论联系实际、理念结合经验。如在实施区名班主任高级研修项目过程中,我们对参训学员的基本情况和发展需求进行了充分的培训需求调研,同时,又积极考证目前国内班主任培训的前沿方向和培训目标。我们选定了深圳龙岗师校的班主任培训团队及李玉平培训工作室作为我们的合作方,确定了以提高班级管理策略和班级文化建设为核心内容,经过理论导航、名师引领、行动内化、借鉴学习、实践跟进、总结反思等几大阶段的研修,使参训教师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既注重合作单位的智力支持,也十分注重内在资源的有效利用,外借脑、内借势,践行研训一体,助力区域教师队伍建设。
三、以特色创新为手段,构建内涵丰富的培训模式
我们知道,培训的首要问题是要解决教师的理念问题,而这一内容的落实往往是通过专家讲学的方式进行的,对一线教师来说总觉得过于高深;而培训另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技能技巧,这是属于操作层面的,看似简单,但特别容易老生常谈,往往形似而神异。为了解决培训的效益问题,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搭建教育思想与教育行为的融合、互通的平台,采取多种方式,创新培训模式,实现学用结合。几年来,我区以立足于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为根本,以建立“全程、全员、全面”大培训体系为目标,不断探索新的培训模式,调整和完善培训过程,逐渐形成了关于培训宗旨、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载体、培训取向的“全能统合立体化”培训工作模式。既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个内容、关注三个维度、实现四个转变、达成五个目标。我们始终围绕校长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中心,着重突出校长教师通识性培训和提高性培训两个方面内容,力求实现在“专业理解与认识、专业知识与方法、专业能力与行为”三个维度上的发展,以四个转变为载体实现培训模式的实质性转变:即培训主体从培训者中心向参训者中心转变;培训内容从理论中心向问题中心转变;培训场所从报告厅向教育现场转变;培训方式从讲座式、授受式向参与式、体验式转变。并最终达到培训“有用、实用、够用、好用、耐用”的价值取向。实践中,我区根据不同的参训对象的发展需求和区域教师队伍的整体打造,以多种形式和方式积极推进培训项目有效运行。一是通过名师高研班及名师工作室建设等项目的实施,实现以优秀个体和团队的培养扶持牵动整个区域队伍的成长。二是通过多元化培训方式的改进,如引进“破冰之旅”和“世界咖啡”等形式,增强参训者的学习体验和自我提升。三是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如“学思分享教育讲堂”“青年教师沙龙”等,为教师提供交流思想观点分享的平台,既强化了团队建设,又打破了学科、学段的界限。四是通过建立网络研修室开展线上线下研讨活动,或以专题为主线、或以案例为载体,满足了信息化条件下培训方式的变革,实现了教师培训的“课堂翻转”和资源共享。五是通过“微研修”课程的开发,包括“微行动”学习、“微课程”制作、“微研究”实施等,为全区教师的研修学习提供多种资源和途径,并以送课下校的主动服务意识,为基层学校的校长、教师提供了学习课程,解决了部分工学矛盾。总之,在各项培训中,我们始终坚持“科教培电评”五位一体的大培训运作方式,并以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为场景,以流程、工具、方法为培训切入点,全面激发了参训教师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找到了角色感与归属感,寻求到了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在理论和技术层面有了质的提高,在实际工作中问题的解决更是取得了惊人的效果。我们的培训被学员们誉为“走心的教育,落地的指导”。
四、以校本研训为抓手,建立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