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计划与预算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计划与预算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计划与预算管理

财务计划与预算管理范文1

摘要:预算管理本质上是一个以预算为标准的管理控制系统,上级部门通过预算的方式确定工作任务和业绩标准,由下级部门执行,为了保证下级部门的执行过程符合预算规定的目标和标准,上级部门对其安排专门的部门和人员对预算执行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和计量,再将实际的执行情况与预算标准进行比较,并编制反馈报告送达上级部门,上级部门依据于预算执行情况,进而做出是继续或者是变更执行预算方案等决策。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强化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进而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事业单位是我国国家机关的重要部门,代表着政府承担着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随着我国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在取得有效进展的同时,也逐渐显露出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执行力度有待加强、缺乏完整的预算管理控制体制等问题。加强预算管理,有利于降低事业单位资金运行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证事业单位日常经营活动的正常运作,进而更好的处理好社会公共事务。

一、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当前的预算管理体制由部门预算、构架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环节构成,因此,要提高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成效,就必须依托于预算管理体系中每一个环节要素。事业的财务预算是我国国家预算体系的核心和关键,加强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深化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有利于提高预算执行和管理的效果。事业单位是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基础性部门,因此,事业单位运营资金主要来源于公共财政资金,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能够避免私吞挪用、损失浪费等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发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合规性和有效性。

二、目前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控制体系不健全

合理有效的监管机制是财务预算管理有序实施的重要保证,也是优化财务预算管理体制的必要途径。现阶段部分事业单位经费使用出现随意性、不规范性等乱象,财务预算方案得不到全面保障,财务预算管理控制存在很大的漏洞,究其原因除了事业单位过于看重社会效益,忽视了经济效益的本质原因之外,还有事业单位缺乏专业的预算管理监管机构,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预算监管组织体系。支出预算分配管理还停留在粗放型的水平,造成了财务预算管理控制存在很大的主观性,需要下级各部门的自觉配合完成,容易导致预算监督执行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不高

2.预算考核、绩效评估缺乏科学性

预算考核和评估即是要求各部门在预算执行结束后,要全面分析和考核本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并基于此对预算管理做出合理评价和总结,进而为下次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活动提供参考或者改进意见。然而现阶段事业单位的预算考核方法、评估体系亟需进一步改善。比如说,事业单位的日常经营活动涉及到的范围较广,项目收支具有数量大、种类多等特点,而预算考核往往只依靠财务部门,导致了预算考核进展举步不前,考核过程过于流程化、粗糙化。又比如说预算管理绩效评估手段较为单一,缺乏科学性。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考核中没有切实结合资金的使用效率、资产购置的科学性、资产配置和处置的合理性等等要素。

三、加强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策略

1.加强财务预算重要性的认识

我国部分事业单位缺乏对财务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知,片面的认为预算管理是一项形象工程,完全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从而导致了各部门预算管理积极性不高,不能够及时传递相关预算管理的政策和任务。预算编制方案没有按时上报,造成预算方案的准确性不高、缺乏科学性和可执行性。因此,优化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首当其冲的加强事业单位各部门对财务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全面意识到财务预算管理是本单位财务工作的一部分,对日常业务活动具有有效的控制和约束作用,有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加快单位部门的办事效率。可以加强对单位领导者和员工的教育培训,加大财务预算管理的宣传力度等等。

2.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

预算编制是财务预算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准确直接影响着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及其能否顺利完成。强化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做好预算编制工作,确保预算编制方案的科学性、准确性。编制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必须仔细研读《预算法》及其相关文件,清楚了解到我国预算政策的要求和标准,确保预算编制的合法性。其次,全面的调查工作是预算编制方案的科学性、准确性的基础前提,预算编制人员应当有充足的时间对财务预算相关事项进行全面、系统的深入调查,确保事业单位的每项收支、每笔交易的真实性、可行性。另外,财务预算编制要根据于效率优先的原则,预算编制人员要拿捏好资金的轻重缓急、合理搭配,使预算方案具有长远性、前瞻性。

3.加强对财务预算的监督执行

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管理控制的监督机制,加强预算管理活动的监督执行力度,确保财务预算管理执行的系统性、联系性。这就要求实施“收支两条线”的预算管理战略。收支两条线是指事业单位各部门、各机构每年所实现的收入及其所需的经费花销都必须通过国家财政专户,实行专门的管理和分配,各单位部门不得单独设有过渡户及其它暂时性账户。另外,加大对各部门预算监督力度,强化预算方案的约束力。单位设有专业的预算执行监督小组,对各部门预算实施活动进行检查。加强预算监督执行,做好预算执行与预算决算的对比工作,进而优化预算方案,提高预算编制的有效性。

4.加强对预算考核和事后绩效评估

加强预算考核,做好事后绩效评估是强化预算管理,发挥预算对财务管理控制和监督效用的重要途径。

加强预算考核要从多角度、多方位的考核预算管理活动,对预算执行情况做出全面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要充分的考虑到预算资金的运行效率、资金使用收益等要素,进而确保预算考核的完整性、全面性。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价要采用多样化的评估手段,基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活动内容的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在实施事后绩效评估时在以财务部门为主要的评估主体时,还要让广大的工作人员参与到预算评估中来,确保评估的公开性、透明性,进而激发全体工作人员执行预算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另外,加强预算考核、绩效评估还应当建立健全的奖惩措施,做到褒奖分明,责任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于影.浅谈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的管理[J]. China’s ForeignTrade. 2011(06).

财务计划与预算管理范文2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含义

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各部门、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发展经营,以达成企业的经营目标的一种起着重大推动作用的管理系统,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主要方法,反应了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效果。同时,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战略性的系统管理,对于企业的人、财和物都可以通过不同层次的责任预算体系规范化管理,从而实现对企业全方位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决策能力,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及财务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二、全面预算管理基础上的财务控制优化措施

1.完善企业的全面预算系统

财务的控制管理是每个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关键,对平衡协调企业之间的相关利益及企业的财务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一个优化的财务控制制度在对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和监督制约上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全面预算管理是财务控制??化的基础,所以,要优化财务控制就必须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1)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小组。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首先就需要先组织一个专门的全面预算管理小组,完善组织结构和成员,分配好每一个成员的岗位职责,以此来为企业的发展经营制定科学的、明确的经营目标;(2)规范财务预算操作程序。同时规范小组成员的财务预算操作程序,保证财务资料的真实与安全,为预算的编制工作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为企业提供最有效、最合理的预算项目,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3)明确预算目标。预算目标是企业发展的目标,因此,企业首先要明确发展的战略目标,然后通过预算小组准确的制定好预算目标的计划方案,依据计划方案准确实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2.加强企业财务控制优化的意识

财务控制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有效方法,因此要建立和优化对财务的控制,首先,企业自身要提高对财务控制优化的意识,从而积极地开展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与学习活动,提高财务控制人员对优化财务控制优化管理的意识,使其明白财务控制优化的重要性。其次,要提高财务人员对企业财务控制优化的意识,企业要通过宣传和教育,不断加强财务控制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操守及道德品质,最后,要多培训财务控制人员的技能操作能力及业务素质,确保财务控制人员技术操作的熟练和准确,业务处理的执行力和有效性。

3.评估和总结财务控制工作

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企业的财务控制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不断的优化,不断的前进才能跟上社会的潮流,企业才能不断的壮大,持续的发展,因此,每个企业都必须建立一套适应自身,适应企业发展的合理科学的财务控制的评估标准,通过对每一次财务控制优化和预算效果进行评估,总结在财务控制优化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和有利之处,以及预算目标的实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实现预算目标的效果,及时的对财务控制管理进行优化和调整,通过自我调节,实现财务工作的目标,确保企业在市场变化中能够始终屹立不倒, 稳步前进。

财务计划与预算管理范文3

关键词:基建项目;财务管理与核算;问题;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建设企业的基建项目财务管理与核算能够帮助企业合理的筹集、分配、使用建设资金,对建设单位投资效益的提高有着十分明显的效果。尽管近些年来财政部颁布了很多的制度和办法,帮助建设单位的经济管理水平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了,但是在石化区企业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不仅不利于企业提高自身基建项目财务管理与核算的水平,还会影响到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对基建项目财务管理与核算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建项目财务管理与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管理理念和落后体制产生资金不到位导致项目中断

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的管理理念也应该顺应发展,满足当今社会的新要求。但是还是有很多的公司依然保持着较为落后和传统的管理理念和体制,从项目立项、勘察、设计到施工等一系列的工作中,没有资金预算,项目资金没有合理调度好,导致资金链断裂,进度款无法支付项目中断,出现欠薪、烂尾楼等现象。

(二)基建项目管理体制的落后

很多企业并没有专门的基建项目管理的工作人员,只是在项目建设开始时临时的选取一些不专业的人员组成管理班子,这些工作人员缺乏相关工作的经验,同时没有技术和专业知识的支持,难以在管理中有所建树。同时很多企业的领导过分的追求建设管理,忽视了财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导致企业的基层人员对财务管理并不重视。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前的管理人才新旧交替较为频繁,很多企业被迫录用大量的应届毕业生,他们不仅缺少工作经验,并且所学习的知识对基建项目管理体制的涵盖面很窄,这些原因最终导致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落后。

(三)会计核算缺乏规范性

会计核算管理是企业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企业的会计核算缺乏应有的规范性具体体现在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过低、项目成本核算不完整等各个方面。一些财务人员没有按照规章、规范进行会计核算,往来款长期挂账,竣工决算不及时。总之,会计核算中出现的问题将会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四)企业的内部监督和激励机制缺乏

一些建设企业项目资金支付未履行严格的授权审批程序。特别新成立的企业,因人员未到位存在由一人办理项目资金全过程业务情况。企业的内部监督和激励机制缺乏,一方面未能及时对资金安全情况进行检查造成项目资金被贪污挪用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必要的奖惩措施,项目建设管理人员的积极得不到有效调动从而造成项目成本增加和工程质量低下。

二、加强和改进基建项目财务管理与核算的有效措施

上述内容已经让我们对石化区企业基建项目财务管理与核算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和改进企业的基建项目财务管理和核算能力,结合本人的工作经验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概预算管理,强化约束机制

一是要建立计划和程序相结合的制度。财务部门应加强同计划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共同搞好投资计划的制定,避免重计划轻预算情况的发生,切实建立计划和预算相配合的约束机制。二是要把基建资金等各项专项建设资金纳入公司预算管理,做好融资预算,保证建设资金及时到位,并根据实际情况按规范的程序及时调整概预算。

(二)规范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减少资金浪费

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企业必须建立统一规范的资金管理办法管理基建资金,实行程序控制。一是对项目资金来源不落实,来源不合理或重复性、低水平建设的项目,计划部门不得下达投资计划。对未经批准擅自上项目的要按违纪处理,严格查处。二是加强票据审核管理,对项目资金支付票据实行会签制度,未经会签票据不予付款。

(三)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

要树立企业重视财务管理的意识,不仅要重视建设管理,同时还要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加强财务管理。可以从加强会计的基本工作入手,健全具有高度科学性、合理性的监督和管理制度,配合相关的规章和规范,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同时要加强与其他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沟通与交流,进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四)构建企业内部基本建设项目内部监督和绩效评价体系

企业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应加强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企业还应研究制定基本建设项目绩效评价体系,从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概算、建设、竣工决算等诸多环节对项目进行评价,评价的指标包括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包括外部中介机构、内部审计部门查出的违纪违规资金的金额及比率。

三、结束语

由于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已经难以满足当今的新要求,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对基础建设财务管理与核算水平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近些年来我们园区企业的管理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是存在管理体系落后、会计核算缺乏规范性等一系列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企业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与核算水平,进而帮助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新梅.关于规范基建会计核算问题的探讨[J].商业经济,2010(13).

[2]李红春.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会计核算问题与对策[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

财务计划与预算管理范文4

【关键词】财务成本 会计核算 管理措施

一、引言

环境问题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问题,而环境成本的核算是一个新兴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环境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经济的发展需要以环境的破坏作为代价,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十分严重了。在基于环境污染破坏十分严重的情况下,我国企业在财务运作方面需要对环境财务成本进行进一步的分异与研究,进而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共处。

二、企业环境成本的基本情况

(一)企业环境成本的概念

环境成本就是在基于环境保护的原则下,对企业的运营活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而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所付出的成本,以及企业为了达到相应的环境目标所以付出的其他投入成本。企业的环境成本概念的提出是对环境保护重视的一个新认识,其是为了预防、治理、恢复由于企业生产运作带来的环境破坏。

(二)企业环境成本的特征

企业环境成本具有以下几个特殊特征:一是多元化。企业环境成本是存在在企业的生产运作的每个环节之中的,因此其具有一定的多元化与多样性。二是环境成本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这是由于环境成本的投入与其他投入成本不同,其不是发生在生产运作的直接材料或人力之中的,其的出现往往具有一定的不定性与随机性[1]。例如,当企业的环境污染物排放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会造成罚款,这也是企业环境成本的一种。三是滞后性。环境具有一定的容纳性,所以在企业在对环境产生即时污染时对环境的破坏并不能即时显现,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四是全面性。企业在核算传统的投入成本中一般不会将环境成本纳入其中。企业环境成本所包含的范围较大。其中包括原料的选择、加工、销售等过程。

(三)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管理作用

1.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要求。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企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生态环境在企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环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并且企业环境质量的高低又对企业的经营生产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另外,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活动,例如大量的废水、废气、废物等。所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重视对环境负责的义务,充分合理的利用环境资源,保证生态资源持续发展[2]。

2.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和谐发展。对环境成本进行准确的核算是合理控制环境污染的基础。对环境成本的核算范围进行确定,并且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从而降低企业生产作用的环境成本。另外,强化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还能够支持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

三、环境成本计量的原则与内容

环境成本计量的原则:对于环境成本计量主要遵循的原则为遵循科学配比原则,也就是企业的投入成本需要与获得的经济效益相匹配。在基于合理配比的原则下,需要对成本与收益的关系的进行详细的分析,进而做出判断。在基于成本收益的原则下,即时出现的环境污染治理成本应该即时进行确认;涉及一段时期内的环境污染治理成本应该进行资产化处理,在有效时期内进行摊销处理。未来可能发生的环境成本进行预先支付,并且进行科学预测,根据其可能性进行评估。

四、企业环境会计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资本化与费用划分不明确

环境成本的资本与费用主要是指将环境成本资金化,并且将其确定为一项资产进行核算。由于环境成本资本核算的标准不统一,所以导致在会计处理中各个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存在差异,进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二)环境会计法规尚待完善

关于环境成本的核算方面,我国只存在一项相关法律的规定,那就是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存在“排污费”以及“绿化费”。除此之外,我国在核算环境成本方面并没有做出其他的明确规定。

(三)环境成本量化难度大

鉴于环境资源的破坏程度以及破坏类型十分多样化,所以其判断标准与过程存在一定的困难。另外,环境恢复的技术与标准也并不十分明确,所以要将环境成本进行量化处理存在一定的难度。环境成本的计量问题也是阻碍环境成本会计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3]。另外,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问题以及企业的自身条件有限也是阻碍企业环境成本量化的重要原因。

五、强化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与成本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国政府对企业发展环境管理方面的要求逐渐严格。在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发展的基础上,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足,并且以良好的势态发展就必须对环境问题加以足够的重视,强化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管理不单单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社会责任。

(一)明确环境成本资本与费用化标准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基于经济与社会角度思考认为,只有在考虑环境成本问题会增加企业未来效益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够将环境成本进行具体点资本化。环境成本资本化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即使环境成本不能够获得任何的未来经济效益,但是可以从企业其他资产中获得其没有产生时所获得的未来经济效益。二是环境成本存在可回收的价值,并且资本化的金额能够以收回的金额为限制。另外,其他环境环境成本应该进一步进行费用化处理。

(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我国在环境会计法规方面制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情况:对会计法规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需要增加有关环境会计方面的问题,将硬性的法律法规问题作为会计工作的最高规范。将环境会计的核算制度纳入会计法中,将环境会计的地位提升到强制性的法律形式,并且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归入会计要素,制定相应的环境会计制度。

(三)强化环境成本核算

1.明确环境成本计量。在会计计量中,企业环境成本是十分关键的构成部分,其与其他成本计量一样也是遵循一般的会计原则。但是由于环境成本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环境成本的计量方式还应该遵循经济与社会效益和谐共存的原则。这一原则意味着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时刻秉持着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原则。追求经济的发展不能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也不能够为了保护环境而阻碍企业的发展。企业在环境成本在计量标准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多样性。环境成本核算所控制的活动不单单包含人类的生产活动,还包含了自然环境基本情况,其具有一定的商品性质,而又不仅仅限制于商品性。鉴于这一特殊性就要求环境成本在计量时需要使用除货币以外的计量单位。

2.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企业采用一定的形式对环境成本信息进行披露,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企业有关领导作出正确的决策,进而落实企业环境成本的实际意义。环境成本信息与传统的会计信息不同,其存在记叙性,非货币信息以及货币信息。基于环境成本的特殊性,企业只有保持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平衡,才能够长久的坚持环境保护活动[4]。

(四)环境保护设计与营销

企业在生产运作的过程中应该时刻秉持着绿色环境保护设计与营销理念。绿色设计主要就是指在产品生产初期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环境属性,使用各种先进的手段与技术,将制造过程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绿色的营销理念就是企业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基础上,满足自身经济、消费者需求以及环境利益三者相平衡的要求,进而达到绿色消费的目的。

六、结束语

随着社会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逐渐重视,政府对企业的环境管理的要求也逐渐要个。企业自身需要对所破坏的环境负责这一趋势以及逐渐普及。强化企业环境财务成本核算不单单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需的优势,更为重要的是其能够完全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只有将环境成本的确认以及计量情况落到实处,才能够进一步保证环境成本核算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Na Liu,Jin Deling,Shao Guangcheng; On the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cost management [J].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2010(02)10-11.

[2]徐玉凤.关于建立或有环境成本准备金制度的基本设想[J];财会通讯(学术版);2010(10).

财务计划与预算管理范文5

关键词:集团 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优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企业也逐渐向集团化的方向发展,集团企业也应该适应时代的变化不断地优化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对下属公司进行管理。通过优化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保证集团企业财务安全,有利于更好地对下属子公司进行管理,更好地实现集团企业的经营目标,因此可以说优化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是提高集团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

一、集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和真实性

集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集团企业在采集、归类、记录、分析会计信息上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可以真实地反映出集团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实际经营情况,可以及时发现会计信息中的弊端和错误,也可以进一步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性、真实性和实效性。

(二)完善现代企业企业管理的需要

集团企业不具备自己独立的法人产权,它本身不是一个法人实体,是一个企业法人联合体,主要是以资本为纽带将母公司与子公司联系到一起的。财务决策、财务预测、财务分析和财务控制是集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主要内容,因此优化集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加强对资金的管理,通过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指导和完善各个部门去更好地实现集团公司的经营目标。加强集团子公司之间的协作是财务内部控制的主要任务,可以将分散的财务管理目标进行整合,这也是完善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三)可以更好地实现企业的财务计划

集团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财务内部控制,也是内部控制的中心环节,可以更好地保证企业财务计划的实现。完善与设计财务内部控制,有利于集团财务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可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财务执行能力。集团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是一种动态的管理,财务计划的实现是不能通过任何方式来保证的,集团企业财务计划需要一定的监督和调节才可以更好实现,然而影响集团财务活动的因素也是复杂多变的,这也是造成财务计划很难实现的原因之一。集团企业可以通过优化内部控制体系及时调整财务计划,纠正企业财务计划中的不足之处,更好地实现企业的财务计划。

二、集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工作不到位

集团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缺乏预算管理意识。预算管理要求财务部门不仅要对资金的收支情况进行控制和计划,还要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情况进行预算管理,可以看出预算管理是需要企业员工共同参与的工作。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中小企业只是重视生产、销售、费用、成本、利润等方面,忽视了对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预计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其次,预算管理工作缺乏战略性、导向性,很多集团企业并没有认识到企业发展战略在预算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制定企业战略目标比较形式化,因此可以说预算管理缺乏了一定的导向性,对企业的指导性较差。

再次,预算管理关联性较差。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集团企业都已经构建了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但是还存在着重视全面预算自身的计划、控制和考核的功能,并没有认识到协调和处理全面预算管理与其他管理手段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二)缺乏健全的集团财务制度

财务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财务制度,也是集团企业进行各项经济活动的主要依据之一,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集团企业财务控制体系中财务制度还不够健全,其中主要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随着我国集团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集团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因此现有的财务制度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由于缺乏健全的财务制度,严重影响到了财务控制体系重要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集团企业母公司对下属子公司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有的时候集团企业的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在使用资金的时候得不到彼此的监管,这样就严重影响到了集团母公司对内部资源的分配和调整。由于财务制度的缺失直接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降低了集团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效果。

(三)缺乏完善的业绩评价机制

集团企业管理层的行为可以通过完善的激励制度来进行调整,有利于集团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集团企业要想更好地实现经营目标,必须在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中建立健全业绩评价机制,将激励机制与财务控制机制结合在一起,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集团企业的业绩评价指标与实际的战略目标相脱节,业绩评价的时效性也较差,不能够满足母公司对下属子公司评价的需要,影响到了集团企业激励制度作用的发挥,不利于集团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优化集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

(一)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的水平

集团企业优化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要提高预算管理的水平,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集团企业要打破传统的管理观念,建立科学的全面预算理念,在思想上承认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能够使企业取得最大利润的管理模式,转变原来只为预算而预算的观念。

其次,提高预算管理方案的科学性。集团企业制定预算管理方案的时候,要全面了解集团人员编制、资产的使用和分布情况等,并且要对现阶段经济市场的需求情况有透彻的了解。同时,集团企业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编制全面预算管理方案。例如,可以综合运用弹性预算、动态预算、固定预算、零基预算等方法,集团企业要从不同预算项目的规律和特点出发,选择最优的预算编制方法编制预算管理方案。

再次,集团企业绩效考评体系中要建立相应的全面预算考核机制,在不同部门中建立一套完善的全面预算考核制度和方法,并且集团企业要定期严格地按照考核标准对各个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同时,为了提高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审核力度,集团企业的审计部门也要做好预算编制的审计工作,落实好对预算支出和收入的审计工作。

(二)建立健全集团企业财务制度

健全的财务制度是集团企业进行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保证。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势必要有新的财务制度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集团企业要尽快制定出满足新时代要求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新经济环境下财务管理工作的岗位职责,明确财务管理的工作流程,这样集团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才能规范化地进行。集团企业也要定期对企业执行财务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地发现和解决问题,使企业财务可以得到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同时,集团企业要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评定客户的赊销等级,定期核对应收账款,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管理方案,对应收账款的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要在取得相关的证据后,再对应收账款的坏账、呆账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三)不断完善业绩评价机制

因为在所有权和经营权上集团企业是相互分离的,时常会出现财务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因此集团企业就必须建立起相应的激励制度,然而激励制度的关键之一是完善的业绩评价机制的建立,不断完善的业绩评价机制才能够真实地反映集团企业的经营情况。集团企业要对下属子公司进行不同的分类,对业绩评价的指标的等级进行划分,然后再将这些指标进行汇总来评价集团企业,这样就可以极大程度上提高业绩评价的灵活性。

(四)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集团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通过采用信息化技术,可以为集团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提供所需要的信息。因此,集团企业要加强对财务信息的信息化建设,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信息化教育和培训,通过财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和业务的需要,赋予母公司和子公司不同的电子权限,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止下属子公司权限过大,可以更好地加强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交流,方便母公司和子公司及时地了解集团企业的财务情况,集团企业也可以通过财务信息化管理来规范子公司的行为,更好地发挥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控制的作用。

(五)完善财务控制流程

优化财务内部控制体系需要完善的财务控制流程,集团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制定并完善相关财务控制流程。例如,要详细地规定物资采购流程、财务开支审批流程、销售收款等流程,集团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可以通过完善的财务控制流程得到高效、高质量的完成,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避免财务工作中舞弊行为的发生。同时,集团企业要认识到财务控制流程的完善是循序渐进的,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集团企业利用相关的信息软件来不断完善财务控制流程,通过科学的软件制定出适合集团企业自身发展的财务控制流程。

四、总结

综上所述,优化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是集团企业获得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集团企业可以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因此集团企业要认识到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不断优化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这样才能够保证集团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足。

参考文献:

[1] 李寿喜.中国上市公司会计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研究――来自制造行业的经验证据[A].两岸四地会计准则研讨会论文集[C],2013.

[2] 赵建凤.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财务计划与预算管理范文6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供电公司;预算管理;分析研究

一、当下形势,供电企业预算管理弊端

1.预算预测片面性,没有和非财务指标紧密连接

在供电企业预算管理活动中,预算计划过于关注财务任务,忽略了非财务体系,进而造成预算预测活动不能从企业财务运作整体出发,造成财务预算管理弊端重重。以往供电企业财务预算是利用财务计划要求,来展开公司发展和经营管理活动。财务计划发展方向是公司机构较为关注环节,其中客户主体满意度和工作人员满意度和非财务计划指标对预算活动具有相应影响,关系着供电公司未来发展和预算管理活动。

2.预算编程较为固定化,无法紧随实际运作活动进程

随着经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促进了供电公司管理全球化和对外贸易发展,进而供电公司之间竞争越来越大,供电企业经营和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在预算管理环节,供电企业的预算管理活动和企业长远发展计划,越来越受外部因素影响。因此,供电企业只有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依据实际运作活动中环境变化形势,改变自身预算管理策略。

二、平衡计分手段在供电企业预算管理活动中分析研究

1.分层进行供电企业预算管理活动,把发展策略和预算管理活动紧密结合

预算管理编程首先要以供电企业发展策略为基础,但是由于企业发展策略具有较强理论性,进而预算管理活动不能完全依据企业发展战略展开管理工作,会带来企业预算管理活动和企业实际运作活动分离,阻碍供电企业全面发展,在供电企业利用平衡计分卡来进行预算管理,可以把供电公司发展计划进行有序分析,把不同发展环节和预算进行整合发展,增加预算和企业发展战略均衡性,把供电公司财务体系和非财务体系,放在全面角度进行整合管理,把供电企业近期发展计划和长远发展计划,整合发展。

2.把不同财务指标进行关联,促进供电公司预算全面化

对于供电公司财务体系进行划分,主要包括财务性发展计划标准和非财务性发展计划标准平衡记分卡,在供电公司财务预算活动中应用,增加了这二者紧密联系性,促进了企业预算管理活动全面化整合化。利用平衡计分这一手段,可以在供电公司建立全面化管理框架,包括对企业财务进行管理、用户全体管理、企业自身管理学习和发展等等进行管理。这四个管理环节可以充分展现供电公司发展计划,进而对其管理活动;依据企业发展计划和要求把对不同管理主体进程进行评判,建立合理化评判指标,把不同指标结果和有效讯息,传送给预算管理体系,增加供电公司不同财务环节和指标管理水平,对不同环节财务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和监控,进而实现供电公司预算管理全面化。

3.紧随外部环境变化,具有实际意义

平衡计分卡在供电公司预算管理活动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对外部环境、市场变化、同行业发展进程等进行观察,依据不同主体变化情况,针对自身发展形势进行改变和创新,完善企业发展战略,优化评判发展策略,增添了预算管理灵活性和实际性。利用平衡计分进行预算管理活动,可以全面展现供电公司发展方向和策略,利于对外部环境和市场进行及时观察,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4.方便对预算活动进行实时跟踪,发现弊端因素

在供电公司预算管理活动中,平衡计分卡的运用,不仅可以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及时观察和管理,也可以对企业不同财务指标和各个环节财务运作环节进行管理,达到了供电公司预算管理全面化。与此同时,平衡记分卡在供电公司运用,也平衡了企业内部财务进行管理、用户全体管理、企业自身管理学者三个环节关系,增添了管理紧密联系性。企业的长远发展,首先要满足客户群体需求,平衡计分卡可以实现进对企业经营活动和产品运作体系进行管控和分析,利用供电企业改善生产环节不足,对企业工作人员发展弊端进行指导和培训,增加企业工作人员学习机会,达到客户满意最大化,方便对预算活动进行实时跟踪,进而促进预算管理活动有效进行。

三、平衡计分手段在供电企业预算管理活动构建环节

平衡计分卡在供电企业预算管理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满足企业自身发展战略,也具有可行性。平衡计分在供电企业预算管理活动中运用,是建立在供电公司发展目标和战略基础上,进行预算管理活动,把不同财务管理环节包括财务、客户群体、企业自身整合管理。对于供电公司预算管理活动,主要构建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要建立在供电公司发展战略和方向基础上,包括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等等元素和企业发展目标紧密联系,进而在整合不同外部因素,展开全面预算管理战略构建。其二,把企业员工学习计划、财务发展计划、内部管理计划和企业发展紧密联系,建立科学化预算管理体系,并对其进行管理和评判。其三,供电公司内部管理机构,对不同环节财务运作活动和管理人员工作行为进行管理和监控,增加预算管理工作规范性。其四,对供电公司预算成果进行评价,找出发展弊端,保证预算管理效果最大化。其五,构建合理预算管理周期,使其和企业发展方向结合,增加管理工作实际意义。其六,构建严格分析管理体系,对预算管理各个环节进行评判,制作业绩考核文件,对不同工作人员管理成绩进行奖励和惩罚,提高工作人员工作兴趣,保证预算活动效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