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劳动实践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庭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庭劳动实践的意义

家庭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1

摘 要:现代工业大生产使现代人面临着生命意识淡化的危机,包括工具理性膨胀的奴役,富足物质前的人格异化和整合思维的技术意识形态,本文通过分析家庭、学校、社会生命教育审美实践的重要性,明确审美教育对生命意识的积极引导作用并提出生命教育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审美实践的建议。

关键词:工业社会 生命教育 审美教育

作者简介:刘雁,女,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09级研究生美学专业。

一、机器大生产导致生命意识的淡化

现代化的进程中,工具理性极度膨胀,富足的物质生活把人的意识淹没,科技信息产品排挤和压制人的情感、意识、价值。

(一)工具理性膨胀的奴役

现代社会机器大生产让工具理性跃居主导地位。劳动被定义为完成机器无法完成的重复性工作,人的生命活力被扼杀。匈牙利哲学家卢卡奇认为,人的劳动变成商品中对象化的抽象劳动以后就完全按照商品生产的客观规律进行,合理化的分工和计算使劳动者的目光停留在局部的事情上,劳动者把自身异化成了资本雇佣设备的一部分,体验的是与自我相脱离、相对立的感觉。工具理性膨胀使整个社会沉浸在一种精神退却的痛苦中,整个社会都为数据和体制忽喜忽悲。大机器生产的渐进奴役和慢性麻痹使现代人间歇性忘却劳动的烦躁和痛苦,主动地将生命价值体现在如何高效率地完成工作。现代工业社会不仅陷入经济危机、政治危机、信仰危机,还有人的生存危机。

(二)物质富足的被动人格

现代工业文明通过机器大批量生产的方式使物质达到空前丰盛,富足的愉悦使消费不仅是满足生存的需要,更是最大限度地占有。人的生活目标变成从商场购买好的一切,原来的理想和宗教让位于占有欲。然而人们对物品膨胀无度的占有欲终究赶不上大生产的步伐,能力的贫乏和精神的空虚挥之不去。弗洛姆认为现代工业社会并不健全,物质大生产背后暗藏着罪恶:物质生活的富足以精神自由的丧失作为代价。确实如此,重占有的生存方式把人的独立、自由和批判的精神从有价值的实践中转移。当理性代替了过去的蒙昧,与此作为代价的是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被边缘化。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物质富足失去了应有的文化内涵,演变成一种物质的消极过剩,人格的活力被物质的占有欲望推动着。

(三)技术意识形态的控制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指出,科学技术正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它虽不同于传统的政治意识形态,但同样具有为社会辩护的功能。在弗洛姆看来,原始宗教意识形态的消失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冲破了宗教学说对自然的解释,现代社会生产的“伦理道德”截断了宗教对道德的诠释,技术能力跃然成为道德的职责和源泉。技术意识形态突出作用于大众传播对社会的操控,它借助科技成就,通过无形的文化力量对社会进行整合,调节公众生活,控制私人生存,把外在意识形态内化,把确定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标准加给人们,使人无法避免地消解内在的自由、独立的决断能力。现代人通过各种宣传鼓吹的所谓事实进行选择,事实变成了一种目的后的附庸,技术进步使得工业社会成了一个单向度的,却又是令人安然自得的极权主义社会。

二、工业社会中生命教育的审美实践

(一)审美教育对生命意识的引导

改革开放的深入、网络时代的来临、长期的应试教育,现代人思维方式往往重现实而忽视理想,重工具理性而忽视价值理性。健康的社会需要充分肯定个性和生命自由,而审美教育是调剂高情感与高科技的重要途径,对由现代工业革命带来的生命价值危机和主体存在感丧失具有疗伤作用。审美教育根据时代积极的审美需要,以形象与情感为特点,充分发挥审美教育功能,促使受教育者进行审美活动和审美体验,发现、感受和创造美,形成自由、全面发展的健康人格。审美教育在培养和发展感受力、鉴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感性能力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在加强心灵教育方面,审美教育将美的情感融入思想和行为规范之中,使受教育者正确地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在激活生命价值观方面,审美教育通过审美理解与审美体验提升生命内涵对人具有重要而直接的启示。现代工业社会需要通过审美教育方式进行的生命教育净化人们看待生命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生命教育的审美实践,有利于以一种感性的方式引导社会价值观,让受教育者超越现代工业社会的工具理性,正确面对物质富足带来的正反面影响,摆脱技术意识形态带来的挟持。

(二)生命教育审美实践的实施

生命教育在审美教育中的实践,从实践的环境来看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家庭实践是学校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基础,社会实践是家庭实践和学校实践的继续,学校实践是家庭实践与社会实践的桥梁。在这三个环境中进行的生命教育审美实践对引发受教育者关于生命的主动思考有积极的作用。

家庭是生命教育审美实践的摇篮,融合正确审美观的家庭氛围在生活中引导着生命教育。首先,父母要用正确的审美教育观念引导孩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让孩子感受世界的多彩,提供孩子主动参与探索生命存在意义的环境。接着,通过家庭照片、家庭故事和有趣的家庭集体活动加强家庭成员。同时,营造符合家庭经济条件和气质的艺术氛围,让每个成员在广阔的艺术空间中找到寄托,通过喜欢的方式去再现价值。再而,通过家庭成员自信的态度互相激发珍惜生命的热情,使成员积极投入工作、学习与生活。另外,家庭成员应主动提供生命关怀,在遭遇挫折和压力时互相鼓励,正视挫折与逆境。最后,亲人的抚育和培养都让一个生命附上了美好的意义,复杂而美妙的生命是个体存在的方式,不应随意践踏。

学校是生命教育审美实践的基地。学校是一个人接收系统教育的地方,更是实施生命教育审美实践的基本单位。首先,学校要转变教育观,摆脱“成绩至上”的工具理性,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审美教育课堂上结合审美活动开展生命存在教育、生命价值教育、死亡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渺小与伟大。通过参观、调查、宣传、角色扮演,让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正确认识工业物质文明。其次,学校应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协助他们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他们不仅能从学习中汲取知识养料来充实自我,更能使其在迷失方向时及时以兴趣迁移。再而,学校可开设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热线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鼓励他们以坚强的生命意志面对生命中的挑战。

社会是生命教育审美实践的归属。面对现代工业社会文明带来的复杂影响,应该采取客观评价、积极利用的方式,不能矫枉过正。社会是每个人进行生命教育和审美教育的终身课堂,全社会要共同致力营造让人心身愉快的环境,实践正确的消费观,增强自我判断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主动参与社区交流活动,积极为社会作贡献,理解尊重生命。同时,借助现代高科技加强社会设施的审美建设,培养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和感受音乐的耳朵,让影剧院、音乐厅、美术馆、文化宫、图书馆走进生活,用游览、娱乐、竞赛的方式提高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另外,充分利用大众文化力量,根据网络、电视、电影、报刊等传媒的审美特性去宣传生命教育,通过感性的方式在全社会形成一股浓厚的珍爱生命的高尚风气,建立与现代生产力和社会进步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秩序。

参考文献:

[1][美]弗洛姆.弗洛姆著作精选[M].黄颂杰主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家庭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社会实践 职业道德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b)-0212-01

1 社会实践的涵义和范畴

社会实践就是学生在学习之余利用假期等课余时间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教育活动,即是俗称的打零工。社会实践的范围很广,有些是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选择做义工、支教、支农等无偿劳动,这类工作既锻炼了能力,又奉献了爱心;也有一些家庭困难学生从事相关有偿劳动,为自己攒学费和生活费用等。还有一部分学生倾向于选择和专业相关的单位实习(包括有偿和无偿)。而中职学生的社会实践更多倾向于有偿劳动。岗位类型有与专业相关的,也有与专业无关的,种类繁多,五花八门。

2 中职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意义

社会实践对于在校学生具有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确认适合的职业,为真正走向社会、向职场过渡打基础,增强就业竞争优势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社会实践也是在校学生通向社会的桥梁。

中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不仅对自身的职业技能、道德素养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学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加强自身独立性也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3 社会实践与在校学习、顶岗实习的区别

学校教育重在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及对学生性格特点、好的习惯的培养。同时还教会学生走向社会及工作岗位需要具备的技能。但无法检测学生所拥有的知识及掌握的技能在社会活动中是否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是检测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平台。

顶岗实习必须在学生完成在校2年的学习后进行,有固定的时间,周期为一年。顶岗实习需要学生完全履行用人单位岗位的全部职责,工作岗位和薪水也相对稳定。由于规章制度的限定,用人单位注重对工作中行为过程的培养,对学生的管理比较好把握,对其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也比较方便、有效。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技能水平的提高,职业道德的养成更大程度受制度和环境的制约,而从自我意识角度上的促进提高却有限。

社会实践相对顶岗实习从工作周期上讲比较短,在岗位及技能要求等方面也比较灵活。部分工作岗位在制度和技术含量上要求也不高,不重过程看结果,对学生的监管和约束没有顶岗实习那么多,故而管理的难度也相对较大。学生很容易就会形成散漫自由的习惯,但若在这样的环境下能自我约束和成长,有意识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和技能水平,则成长的速度和发展空间便会很快、很宽,也是他人无法比拟的。相反学生若不自我约束和提高,则进步的速度和空间都会大打折扣。

4 社会实践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要求

虽然社会实践相对顶岗实习要灵活的多,但每项工作本身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道德素养要求与顶岗实习没有太大的区别。

社会实践需要学生具备最基本的岗位技能和理论知识,认识职场环境与学习环境的不同,善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遵守企业规章制度,掌握职场礼仪,要求学生有敬业精神,尽快了解企业文化,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5 学生具备的素养与社会实践所要求的职业道德素养的距离

笔者在对本校在校生进行抽样调查后发现,被调查的220名学生全部都进行过社会实践,其中有不计报酬的,但大部分是计算报酬的。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不同的岗位的实践过程中普遍认为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发现自身的诸多不足,而这些不足是在学校意识不到或发现不了的。学生只有通过独立的真实的岗位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认识到自身与用人单位要求的差距。

比如说学校和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同,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要具备团队精神,有时间观念;服务态度要好,要适时调整心态不能因为个人情绪影响工作。工作中要具备责任心,要好好学习岗位上的知识,加强与顾客的沟通。工作过程中要少说话多干事,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坚持不懈,还要有耐心等。而自己具备的仅仅只是少得可怜的理论知识和没有经过检验的技能,至于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职业道德只有在工作岗位和过程中才能有明显的体验,在校期间更加不会关注。

6 如何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培养并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提高学生就业率。

如何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培养并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提高学生就业率。是职业学校教师和学生值得思考的问题。学生进入顶岗实习,就相当于一只脚跨入了工作岗位的大门,如何让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就能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减轻企业负担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学校通过对相关企业的调查反馈得知企业的要求,根据企业的需要有针对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

学校可以在对学生实习过的单位进行调查反馈后,总结归纳大部分企业对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上的要求,然后在教学中有针对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培养,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到正规单位进行岗位实践,不断打磨锻炼自己,积累经验提高职业素养。从而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走弯路。

(2)学生有意识的自我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所有进行过社会实践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就是:父母挣钱不易。都表示以后不再乱花钱。这种体会和想法以及在调查中学生发现的自身的不足都是学生要求进步向上的信号,都是学生有意识的自我提高职业道德素质的标志。教师要鼓励学生将每次进行社会实践的心得收获记录下来,之后进行总结反思,用上次积累的经验投入到下次的实践中。如此反复,学生无论在技能水平还是职业道德素养上都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对今后进行顶岗实习或毕业后走向新的岗位都有很大的帮助。

家庭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3

一、因地制宜整合教学内容

(一)合理处理教材内容。劳动课内容主要包括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简单的生产劳动及劳动教育。为便于教与学,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整合为系列课(同一年级的相似内容进行归类),合理调整顺序。

(二)合理选择教学材料。在劳动课教学中学生每上好一节劳动课,完成一项劳动任务,都离不开学生实践所用的材料,因此,教师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教学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三)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小学劳动课教材大部分内容属于乡土教材的范畴,因此,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趋于合理性。

二、注重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一)在质疑问难中创新。在质疑问难中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尊重学生创新个性。创新的起点是从问题开始的,在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质疑问难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鼓励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批判、敢于质疑。

(二)在合理想象中创新。在劳动与技术教学中,要启发想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想象具有“创新”的特征与内涵,在课堂教学中,凭借教材的想象因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一些异想天开的学生,有时他们会提出一些荒诞离奇的问题,也不能打击他们,而是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白圆其说。

(三)在动手操作中创新。教师要利用学生动手操作的契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心灵手巧是聪慧的象征,动手又动脑是成才的必由之路,动手操作活动是劳动与技术课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而兴趣又是调动学生进行创造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要在学生实际学习环境中发展,要坚持不懈地培养下去。

三、落实实践提高学习效果

教无定法,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教法,在同一课程中,也有不同的教法,那么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用哪种方法更实用呢?从它的编制特点来看,我认为“实践教学法”才是上好劳动与技术课的法宝。因为实践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劳动习惯和动手动脑的能力,可以把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掌握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一)在课堂教学中实践。课堂实践是劳动实践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实践。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较短,场所较小,所以在选择课题时要选一些活动量小、材料容易准备的内容。课堂实践的主要方法是教师演示,学生模仿。使课堂教学和劳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劳动课“实践性强”的特点。

(二)在家务劳动中实践。家庭实践是劳动实践中基本实践活动的延伸。在课堂教学中,有些劳动课的内容,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但是却不能进行课堂实践。确切地说,是不能使全体学生进行课堂实践。

(三)在生产劳动中实践。生活实践是劳动实践基本实践活动的升华。课堂实践、家庭实践、社会实践的内容,都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但是劳动课中有一部分内容,它的实践活动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而需要几天或者几个月的时间来完成。

家庭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019-02

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尽早地认识社会和融入社会,使得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更加丰富和健康,对其将来更好地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许多高校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更加顺利,但是,高校在实施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对形势的认识和研究,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社会实践的作用逐渐降低,现在的社会实践已经流于一种形式,其内涵和作用与人们的预期相差甚大,这些问题需要社会和高校引起重视,发现其中的问题,并积极进行应对。

一、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必要性

1、当代大学生的必然要求

目前,许多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在成长的阶段,享受到父母和家庭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他们经历的风雨较少,受到的苦难较少,这种生长的过程看似非常幸福,但是没有培养出孩子较强的能力,他们的自我意识太强,懒惰和不思进取的现象极为严重。而通过社会实践,能够让大学生融入社会,让他们经历一些以前从未遇到的难题,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认识社会、认清自己,通过社会实践,还能让大学生掌握许多有用的信息,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也非常有帮助。

2、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许多大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就会出现较多的不适应,主要的原因就是社会和高校的节奏、环境等要素完全不同,社会的竞争更加激烈,社会不会庇护任何人,所以,在大学期间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能够让他们尽早地适应社会的节奏,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得到显著地提升,有助于课堂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完美融合[1]。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科学的认识

一些高校的领导层没有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将其视为课堂教育的辅助部分,或者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形式,因此在领导的过程中,没有做到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没有在社会实践投入太多的资金和人力,使得社会实践的效果大大降低。同时,一些高校教师在认识和工作上也存在问题,将社会实践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帮助非常有限。此外,大学生自己的认识也存在问题,重视考试的成绩,忽视了实践能力的锻炼。

2、社会实践流于形式

目前,许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作秀”的因素,例如我校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会以调研、参观、发放宣传材料等作为活动的主要部分,然后照几张照片或者拍摄一段视频,就完成了社会实践的任务,这种活动的意义几乎没有,甚至浪费了学生的时间,还有一些高校的社会实践更像是一种旅游,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几乎学不到任何有用的知识和经验,忽略了社会实践真正的意义。

3、大学生的主动性较差

由于宣传效果较差、社会实践的口碑较差,使得许多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时会出现不积极的情况,许多社会实践主要是为学生干部、党员、特长生等准备,普通学生的参与机会也非常有限,这从而也忽视了普通学生成才的需要[2]。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对策

1、提高对社会实践的认识

首先,高校的领导要充分认识到社会实际的作用和意义,将其摆到正确的位置,纳入到学校的整体工作中,进行全盘考虑、统一领导、统一部署,为社会实践提供充足的活动资金和教师力量,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并主动引导学生进行参与。教师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除了要传授专业的知识之外,还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社会知识,让学生对社会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鼓励和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要及时解答大学生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虑,帮助学生从中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和能力。

作为大学生,也应当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到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在活动中努力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增长才干。

2、形成健康的工作机制

高校除了要保证资金和教师力量的合理分配之外,还应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保证社会实践活动能够顺利开展,高校要设立专门的对外联络机构,为大学生寻求良好的实践机会,并进行合理安排和部署,还应当将其作为一门必修课,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最后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激励机制,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都与社会实践存在联系,以此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3]。

3、创新实践的内容和方式

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需要,提供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机会,在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市场进行联系,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在实践形式的选择上,要合理地分配实践的时间,不要全部集中在寒暑假期间,可以将实践机会与志愿者服务、勤工助学、公益劳动、创新创业等活动联系起来,拓宽实践的范围,通过多种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社会实践是一种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有效教育形式,因此,社会实践应当得到高校、教师和学生的正确认识,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保证资金和人力充沛,建立健全科学的工作机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学生本身要积极参与其中,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争取在实践中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柯昌万.在社会实践中长才干[J].西北工业教育,2012,(2):15.

家庭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5

(炮兵指挥学院军队政工教研室,河北 廊坊 065000)

摘 要:教育的本质是人类世界的主体生产,是与诸如物质生产实践、社会交往实践、精神生产实践相并列的人类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这一观点的提出,在对于忽视主体生成做法的纠正、对于帮助打通对人的活动、文化整体性的理解、对于帮助深化对教育与创造的关系的认识对于帮助更加自觉深入地理顺教育和经济建设的关系,都有极大的意义。

关键词:教育;实践;基本形式

虽然教育对人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影响和作用巨大,但在目前流行的对哲学的体系建构中,体现不出这一内容。因此,我们认为对教育进行哲学上的探讨仍有必要。

一、对教育本质的传统认识

对教育的本质,我国目前在基本内容上还没有超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认识。这些认识很好地反映出学术界对教育在人类文化中的定位还没有达到清醒的自觉的程度。在当时,主要有四种观点[1]P.42―48。

第一种观点可以概括为“上层建筑说”。这种观点认为的:“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教育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具有上层建筑的共同的特点。”“教育受经济基础决定,在阶级社会里,教育中的哲学、思想观念、教育目的、制度及教学内容都随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并为基础服务。”确实,教育的内容在阶级社会里有其阶级性从而使教育有为政治服务的一面;但教育又有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服务于社会生产力的一面。因此,把教育单纯地局限于上层建筑之内,是不准确的。

第二种观点可以概括为“生产力说”。这种观点认为:“教育就是生产力”,“教育是极其重要的生产力”,“教育是发展生产力的生产力”,“教育起了生产的直接作用”,“生产力直接对教育发生作用”,“教育是生产部门”,“教育的本质是为两种生产服务,是为物的生产、为人的生产服务,特别要为经济建设服务,……”。虽然提出了“为人的生产服务”,但笼统,且更多是着眼于物质生产和为经济建设服务。从而对教育的政治方向一面有所忽视,以致有人在这方面走得更远:“既然这样理解,教育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口号妥当不妥当就值得研究了。”这同第一种观点相比,显然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第三种观点认为“教育一半是上层建筑,一半是经济基础的”,“教育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作用具有双重性和平行性”,“教育既传授社会经验,又传授生产斗争经验这一双层基本职能”。这有折衷前两种观点的倾向。相对而言比较全面,但在分析教育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关系方面却只是浮在表面,并且忽视了教育活动的整体性。

第四种观点认为“教育本质性质的主要方面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认为教育由生产力决定,教育中的上层建筑因素最终也是由生产力的因素来决定。可见,他们对于“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还不太清楚。

二、对教育本质的哲学定位

在目前的哲学界,对教育本质的哲学定位表现为两个地方:一是放在三大实践基本形式的精神生产实践这一部分中

[2]P.235;一是放在社会基本结构中的生产力构成要素之中,作为生产力的准备性因素[3]P.159。这虽然比传统的哲学体系加大了对教育重视的程度,因为传统的哲学体系中的第三大实践基本形式被狭隘的规定为科学实验,并没有教育的位置,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之中,也见不到教育的踪影;但我们认为,这些对教育的定位仍然存在问题。

(一)关于教育与精神生产实践

教育虽然有培养受教育者的知识与素质,提高受教育者的精神境界等,从而有其精神生产的内容;然而在此之外,还有诸如受教育者由劳动技能培训而来的强健体魄的锻造,由艺术技能培训而来的生理的感官敏锐性与身体各部分及身与心的协调,尤其是教育中的体育内容,则直接以身体的强健与协调为内容,这就不是单纯地“表现为供社会享用的精神生产的产品”,而是以身体的这一物质存在为生产的对象了,因此,就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精神生产产品。再如,社会交往实践中也渗透着交往主体的意识、意志和情感,是精神生产实践吗?

(二)关于教育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教育在传授生产技能、经验与知识等方面,确实比较直接地作用于生产力。但,一、因一般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独立性实体要素中生产者又是起主导作用的要素,这样教育就只能被看作是生产力的不重要的要素,这样在强硬的生产力逻辑面前,教育只能让位给其他要素,从而很难得到应有的重视。二、教育在传授生产技能、经验与知识之外,还有提高人在社会交往方面的能力与素质,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与精神境界等内容,因此不能因其部分职能而把教育局限在生产力之内。三、准备性要素这一术语也不准确。如果把教育所传授的生产技能、经验与知识,所培养锻炼出的强健体魄看作是为物质资料的生产做准备的话,那么社会交往实践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与协调同样对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之间生产的协调方面发挥着比较直接的作用,由此社会交往实践不也是生产力的准备性要素?但这样一来,生产力的外延就与其内涵不相符合了。因此,从逻辑上的严密性来说,准备性要素这一术语并不严谨。所以,把教育作为生产力的一个构成要素是不正确的。

可见,在传统的哲学体系的构筑中,教育并没有被视作一种应当引起足够重视的人类活动。我们认为,这源自传统哲学中对实践的内涵、对实践的基本形式的狭隘理解。

三、实践的内涵和实践的基本形式

(一)实践的内涵

对于实践,传统的哲学教材一般是这样定义的:所谓实践,就是人类有意识地(或说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正是这一定义,使得人们在探讨教育的本质时,更多地是从物质资料生产、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角度,而不是从较为广阔的视野里来探讨,所以即使把教育说成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实践,也未能予以准确地解释。这是因为,教育作为传播人类文明成果、科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以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落脚点是培养和提高人作为主体的素质和能力,从而教育的结果是作用于人们所习称的人的主观世界,其实更确切地说是人的主体世界。因此,实践的内涵就不能只局限在改造客观世界上,而是也应该包括对主观、主体世界的改造;实践的内涵也就不能只局限在对世界的改造上,而是也包括对世界的充实上,这是因为教育不但是对人的主体素质和能力的改造,而更是充实,如孟子“浩然之气”的人格教育就更多地是充实人的主体世界,就是用人类所内心固有的仁义礼智萌芽即所谓“四端”“扩而充之”,就可以成为“圣人”,并明确地说“充实之谓美”(《孟子》中《告子下》、《尽心下》)。正因此局限,我们把流行的实践定义做了补充如下:“实践是人类以自己的本质力量改造和充实客观(包括主体)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动”[4]。正是加入了“充实”的内容,也就包含了物质资料生产之外的实践内容,这之外的内容,就是恩格斯所说的两种生产中的物质资料生产之外的一种生产,恩格斯称之人“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5]P.2。其实人自身的生产在种的蕃衍之外,还有教育。

与种的蕃衍之更侧重于生物层次相比,教育更强调使人成为社会中的、被文化武装起来的人这一层次的内容,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我们把教育活动称作主体生产实践。

(二)实践的基本形式

对实践的基本形式,传统的理解虽然名目有些不同,但内容却是完全一致的。一般认为,实践的基本形式有三种:一是物质生产实践;二是社会交往或说社会关系实践,在阶级社会里,这处理和调整社会关系实践的主要内容就是阶级斗争;三是精神生产实践,其核心内容即科学实验,此外还有艺术表演与欣赏、体育欣赏等等。我们认为,作为主体生产实践的核心内容的教育,不能归结到此三者的任一项中去,但其对人、对人类社会与文化的作用与影响又表明其是极其关键的因素。因此应当把它作为三者之外的又一种实践的基本形式。

1、主体生产实践的内涵

所谓主体生产,就是人类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包括自我教育或说自我学习),对现实、具体的个人或群体进行使之成为现实的主体(包括实践主体和认识主体)的实践活动。其中,教育是主体生产实践的主要力量和基本内容。

2、主体生产实践也是实践的一种基本形式

我们认为,判断主体生产实践是不是实践的一种基本形式,可以通过考察它能不能归属于三大基本实践形式、与三大实践形式有无密切联系、对人与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有否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可以了。

首先,主体生产实践不能归属到其他三大基本实践形式之中去。我们已经知道,把主体生产实践既不能归属为物质生产实践里面去,也不能归属到精神生产实践里去。同样,也不能归属到社会交往实践里面去,因为:一、现实的社会交往的经验也是需要主体生产实践来传授的;二、主体生产实践还有传授物质生产经验与精神生产经验等内容;三、虽然我们可以说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但在这个社会中,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从本质上来说不具备完全的主体资格,因此只能称为前主体,正是因为其是前主体,所以我们才把教育这种把前主体转化为主体的活动称作主体生产实践,是把生物的人转化为社会的人、文化的人的实践活动,也就是为进入社会做准备的活动,因为即使是家长等在婴儿刚出生即开始的一系列的引孩子看、听、触摸东西以及后来的教孩子运用语言等,其实就是在进行着教育活动或说主体生产实践活动。因此,我们认为,主体生产不能归属到社会交往实践中去。

其次,主体生产实践与其他三大基本实践形式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一、物质生产实践只是人类从事其他活动的前提,但具体的、现实的个人进行物质生产实践,却又必须以掌握一定的生产生活技能等等作为必要前提。自从人猿相揖别,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就从来没有离开过主体生产实践,而且正是由于主体生产实践,使得人类在物质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知识、能力等等得以迅速、完整地、普遍地传递给后代。这样,主体生产实践就和物质生产实践内在机制地联系在一起。而且在当代,主体生产实践对物质生产实践的作用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二、主体生产在进行物质生产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同时,也进行着包括阶级立场、阶级意识、道德规范、合作精神和政治生存技巧等等内容的传授。从现实来看,这些内容通常都不是自发地获得的,而是常常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等而逐渐获得和树立起来的。因此,社会交往实践离开主体生产实践而能存在与发展是不可想象的。三、科学技术的创新离开全人类的文明成果是不能进行下去的,基本的如数学中的四则运算、思维中的逻辑规则与语言运用等等,都只能通过教育活动才能为具体的现实的个人所掌握。

再次,主体生产实践对人与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通过教育的主体生产活动,一个个具体的、现实的、生物的人才得以充实成一个个社会的、文化的人,成为实践和认识的主体,而正是这一个个社会的、文化的人,才构成了现实的人类社会。人类世界的所有既有内容与创新精神、创新模式等等,也正是通过主体生产实践进入到社会中每一个个体和群体中去,这样也才有知识的积累与进步。

总之,通过以上三点,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把以教育为核心的主体生产实践规定为人类实践的又一大基本形式。

四、主体生产实践概念提出的意义

(一)对忽视主体生成做法的纠正

实践基本形式的传统三分法,从根本上说,是从现成主体活动的领域来考察实践的基本形式的,这样就对主体本身的生产或说生成缺乏应有的关注。这样由主体生成观念的缺乏也就使得主体容易走向成为社会历史的类的概念,成为马克思所批判的“内在的、无声地,把许多个人纯粹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6]P.56似的东西,从而忽视对主体的直接的现实的重视,这是在用宏观层次的历史逻辑吞噬着微观层次的个人的鲜活的生活与生命,这无疑是与创始人一贯倡导的研究现实的人的存在而不是研究先天、先验的主体的做法是背道而驰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7]P.66―67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7]P.67马克思又说:“我们越往前追溯,个人,从而也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最初还是十分自然地在家庭和扩大成为氏族的家庭中;后来是在由氏族间的冲突和融合而产生的各种形式的公社中。……”

[8]P.2而个人的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不是通过生物的血缘关系就能完全地达到的,要通过由生理的人转化为文化的、社会的人才能达到,才能把社会的、人类的本质传递给现实中的个人,对个人来说,也才第一次把社会与个人作为人本质地联结起来。一出生就脱离人类社会的狼孩等其实具体地说是脱离了人类社会的主体生产实践活动与实践机制,才具备人的体质特征不具备人的本质属性。因此,从理论上具体地说明人类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必须引进主体生产实践概念。

(二)帮助打通对人的活动、文化整体性的理解

传统的实践基本形式三分法,只是涵盖了人的主体性活动,而对于人类使每一个个人由前主体向主体转变的活动溢出了视野之外,因此对这两种活动如何统一也就不会作为一个问题进入自觉意识中来,这也充分说明了传统三分法的重大缺陷所在。我们认为,虽然从事物质生产实践、社会交往实践和精神生产实践各个领域里的不同主体,甚至同一实践领域里的不同主体虽然有甚至可能是巨大得好象不可通约的差异,但由于主体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秉承了共同的人类文化传统,如最基本的交往规则(现在伦理学家们热衷的普世伦理的探讨就是在归纳在不同文化之间普遍存在的最基本的交往规则)和思维规则等等,从而使其在现实中虽然会经历一些曲折,但最终总会在不同的主体之间达成一定的活动的整体性,从而保证着文化的整体性。

(三)帮助深化对教育与创造的关系的认识

正是教育只是知识的传播观念的流行,而不是认为教育是对主体的生产,因此教育也就被认为只是简单地复制前人的知识和技能,自身没有什么创造性因素。这一观点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一、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模式上就大多习惯地采取“填鸭式满堂灌”消极复制方式,而不再自觉地积极探讨生产主体的自身特色与规律,在此基础上形成探索创造式教育模式。二、简单的复制式教育使受教育者习惯了被动的地位,逐渐丧失了对创造性思维与理论思维的兴趣,从而在不习惯、不熟悉的创造性思维与理论思维面前常呈现出痛苦的表情,这样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就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实现。三、简单复制式教育使对教育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标准也大大降低,甚至在不少人那里形成了谁都能当老师的错误观念。四、由于没有主体生产的观念,所以对主体生产的产品质量就只能是运用物质生产实践的产品标准来加以衡量,片面追求分数与升学率即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由此不可避免地对真正致力于创造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教师产生普遍的不信任:因为真正的创新教育与素质未必能立竿见影地给学生带来高分,可能在一段时间之内分数还会有所下降;况且真正的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时时创新,也就不可避免地会犯或大或小的错误,有错误就必然有损失,因此片面追求分数与升学率这一指挥棒也在本质上是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相冲突的;再者新的教学模式必定引发对旧有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的强烈要求,因此教学管理部门不改变工作作风,必然制约着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进行。

而主体生产实践概念,恰恰能打破教育只是简单复制的观念。因为创造不只包括器物、制度、精神产品等等的创造,而是更包括人的创造,尤其是帮助人们更新观念、认识与发扬自身的潜能尤其是得天独厚的潜能等等。教育把潜在的主体转化为现实的主体,这不正是人

的创造吗?现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理论深入人心,教育工作者们也正在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与模式,这本身无论对于教育工作者,还是受教育者,不都是一种创造吗?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创新是科学创新、制度创新、社会创新的基础。

(四)帮助更加自觉深入地理顺教育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从主体生产实践的本质上说,教育本身并不创造经济价值,其价值是通过其所创造的主体的价值体现出来的。因此对教育经费的投入标准,就不能用由物质生产实践而来的经济指标来决定。许多对待教育的急功近利态度,就是片面追求经济指标而来。而教育被忽视,也会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为现代化的生产,需求大量具有现代科学知识技能的工人,这些工人的科技水平越高,就越能提高一个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制造业方面,高级技工的作用是不用多说的;即使在信息产业领域里,如软件行业,也需要大量的软件蓝领工人。而软件蓝领工人对程序编写知识与技巧等等,也只能来自于教育。可见,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不能离开主体生产实践。因此,从长远的角度而不是从官员为了提升搞短期“政绩”的话,教育的繁荣必然会带来经济的繁荣、社会的昌盛。

由上述可知,主体生产实践的提出与强调及引入哲学体系中作为实践的一种基本形式,有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常春元.教育原理[M].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

[2]李秀林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3]赵家祥等.哲学原理[Z].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孟志国.非对象化刍议[J]. 社会科学,2002(8).

[5]恩格斯.1884年第一版序言[A].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四[Z].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一[Z].人民出版社,1995.

家庭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精彩实践;源于生活

鲁迅先生这样描写百草园:“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油蛉低唱,蟋蟀们弹琴;拔何首乌,摘又酸又甜的覆盆子。即使是白雪覆盖着的冬天,也是趣味十足……”这一段文字使我不由得联想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它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的实践空间和发展机会,在那里领略到社会的博大,体验到生活的丰富,感受到人生的精彩。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一次生命成长的体验,如何走向生活寻找资源,丰富综合实践活动呢?

一、立足校园生活,探索实践途径

学校是儿童生活的基本空间,充满朝气的校园是学生的乐园。校园作为学生最熟悉的活动场所,从这里开发综合实践资源是最便利、最符合学生的实际的。所以,将校园生活巧妙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中,就能为综合实践活动注入生机,使它富有新鲜气息与生活特色。

例如,《校园植物资源调查》综合实践活动,学校聘请园林局专家给学生授课和指导,经学生分组调查、认真识别、记录,校园内共有12种主要植物。在专家和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满怀喜悦的心情给植物挂牌,使春意盎然的校园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通过此次调查活动,学生既获取了知识,又获得了体验成果的愉悦感受,不仅提高了学生探究和动手实践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爱我校园的意识和热情。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教师注重挖掘校园中具有生命力的资源,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那综合实践活动会在校园中处处开花。

二、着眼家庭生活,丰盈实践内容

人们常说,家庭是儿童来到这个世界之后迈进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生活是五彩缤纷的,饮食起居、休闲娱乐、消费与理财、护理与保健等都是家庭生活的内容,以充满情感的家庭生活为着眼点,不断生成有意义的活动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生活化的拓展策略之一。

我们根据学校区位特点(地处城乡结合部)和学生家庭特点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1)在综合实践活动《生命中的水》中,先让学生调查各自家庭一周的用水情况,再让学生设计出各自的家庭节水方案并在家庭中实施,然后再调查节水后家庭一周用水量,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节水意识和用水习惯,以及数学应用能力。(2)开展亲情账结算活动和今天我当家的厨艺比赛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父母生育、养育自己的艰辛。(3)结合母亲节、父亲节等,倡导学生写信给父母表达心声,做感恩卡、折千纸鹤、温馨百合花等手工艺品送给父母,主动做“孝心家庭作业”,如,洗碗、扫地、整理房间、煮饭、炒菜等,这样增强了学生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挖掘社会资源,开拓实践舞台

同志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社会是个大舞台,更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它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现实,也为孩子们的活动贡献出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教师应该努力挖掘社会中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物质环境等教育资源,使其最大限度地得以开发利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1.进行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社会发生的某一现象进行调查,弄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的一种研究策略。比如,《无公害绿色蔬菜的调查》活动开展前期,我们就需要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农贸市场。这时的他们,俨然一个个“小小研究家”,少了平时的嬉嬉闹闹,多了一份严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走访蔬菜市场管理人员,了解蔬菜的进货渠道以及产地时,又锻炼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对信息的把握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和研究,学生对无公害绿色蔬菜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懂得了一些有关的知识。通过这种社会性的调查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 ,了解社会的现状,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让学生体会参与社会服务的意义,熟悉各种社会资源,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锻炼自己勇于参与、大胆实践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交流思想和组织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时令时节开展活动

威海一年四季的色彩层次清晰。抓住时令特征明显的资源优势开展野外实践活动,带领孩子们亲近大自然,有利于激发他们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秋天到了,金黄的稻子成熟了,苹果树上的苹果笑红了脸,可开展季节性很强的综合实践活动——“成熟的秋天”,在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验劳动的滋味,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结合地方特色开展活动

威海民风淳朴,民俗丰富,像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民俗节日的背后,深藏着文化底蕴,让学生去搜索、展示,定会受益丰厚。如,在端午节来临时,我们开展《粽香端午》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上网搜索、查阅有关端午的传说、故事、诗歌等资料;在学生产生深入探究欲望时,引导学生将问题分类、人员分组,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并将收集到的资料筛选组合,以各具个性的表现形式(诗朗读、演小品、编手抄报、美文共赏等)展示汇报。学生在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意义时,积累了端午文化,爱国热情随之激发,并且学会了围绕主题、搜集、筛选、整理及运用信息的能力。

4.参观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带领学生走入企业、大学,进行实地考察与实践,使学生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从“现代”中不知不觉渗入“未来”,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教育灌输。

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出发,以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给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真正地在参与中体验,在实践中发展,感受到知识和生命的涌动与成长。

路在脚下,而希望就在眼前……

参考文献:

[1]郭元祥,伍香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8.

[2]范蔚.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育科学研究,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