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妊娠高血压对胎儿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妊娠高血压对胎儿的影响范文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简称妊高征,是妇女在妊娠期间即为常见的一种特殊性高血压病症[1]。它的病症种类较多,且极容易引发胎盘早剥、肺水肿、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对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和危害[2]。本文选择2010年06月~2013年06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136例作为观察组,并择取同期136例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和比较她们的临床妊娠、分娩以及新生儿情况。现将具体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2010年06月~2013年06月,在我院妇产科科进行分娩的13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产妇年龄大约为22~40岁,平均年龄(29.6±4.8)岁;妊娠时间为28~42w,平均妊娠时间为(39.4±1.1)w;初产妇有107例,经产妇29例;病症类型中:子痫产妇7例,先兆子痫产妇10例,妊娠期高血压产妇119例;并发症中:HELLP综合征35例,胎盘早剥3例,低蛋白血症11例,早产92例,胎儿窘迫66例,低体重胎儿73例,胎儿成长受限84例。选择同期分娩的正常产妇136例作为对照组,产妇年龄大约为22~35岁,平均年龄(27.8±3.2)岁;妊娠时间为37~42w,平均妊娠时间为(40.3±1.2)w;初产妇有112例,经产妇24例;并发症中:低蛋白血症3例,早产11例,胎儿窘迫16例,低体重胎儿11例,胎儿成长受限12例。
1.2方法 对两组产妇在分娩期间及分娩后的临床资料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及并发症对产妇及胎儿分娩方式、生命安全等的影响和危害[3]。
1.3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2.0软件包对两组产妇的临床分娩情况进行对比、统计和分析,并进行χ2检验。当比较差异P
2结果
经过统计学对比显示,观察组在产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产后高血压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新生儿死亡率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据相关部门统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大约为9.2%~10.4%,并且是目前临床上造成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产妇的危害病症主要有:HELLP综合征、胎盘早剥、肾功能衰竭、凝血障碍等;对胎儿的危害病症主要有:胎儿窘迫、胎盘供血不足、低体重儿、早产、FGR等[4]。这些病症都有可能造成产妇及胎儿的死亡,因此,必须加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重视和早期治疗。临床研究显示,本次选取的13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其妊娠并发症明显高于正常产妇,且在产妇剖宫率(80.88%)、产后出血率(12.50%)、产后高血压率(20.59%)以及新生儿窒息率(52.21%)、死亡率(1.47%)方面远高于正常产妇(33.09%,3.68%,0,9.56%,0),组间比较的差异性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
因此,医院必须要加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的重视,积极对产妇进行科普教育和临床治疗,加强对她们的心理安抚和疏导,并做好产妇在整个围产期的临床护理工作,从而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并发症对母婴健康安全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段富英.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并发症与母婴结局的关系[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1,23(04):352-353.
[2]陈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3,05(07):1143,1145.
妊娠高血压对胎儿的影响范文2
古丈县妇幼保健院,湖南古丈 416300
[摘要] 目的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伴胎盘早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126例PIH伴胎盘早剥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118例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为84.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孕期、新生儿体重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死胎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H伴胎盘早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较大,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影响新生儿的健康。
[
关键词 ]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剥;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 R7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9(a)-0123-0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的病症,多发生在妊娠20周后[1]。该病的临床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等自觉症状。该病的发病率比较高,且极易引发胎盘早剥,是导致孕产妇及胎儿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2]。为了分析PIH合并胎盘早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我院对126例PIH伴胎盘早剥患者与118例健康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126例PIH伴胎盘早剥患者作为观察组,年龄在22~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6±2.2)岁,均为初产妇。另选取同期收治的118例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年龄在21~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3±2.8)岁;孕次1~3次,平均为(2.1±0.5)次。两组产妇的年龄、孕次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两组产妇均采用平衡液、人血白蛋白等药物进行扩容治疗,并采用心痛定等药物进行降压。两组产妇必须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药物以不影响胎儿的健康为原则。观察组产妇均给予解痉、降血压药物及地塞米松治疗,以促使胎儿肺部成熟,然后择期终止妊娠。对照组产妇只需行常规治疗、护理即可。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情况与平均孕期、新生儿体重以及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死胎等不良妊娠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
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为84.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比较两组产妇的孕期、新生儿体重
观察组的平均孕期、新生儿体重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2.3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
观察组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死胎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2.4比较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4所示。
3 讨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PIH)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常见于初产、高龄孕妇。PIH多发于妊娠20周后,临床表现主要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是导致胎儿死亡的主要因素[3]。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部分学者认为与免疫、子宫-胎盘缺血及遗传等因素有关,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4]。目前,临床中对PIH的治疗原则为休息、镇静、解痉、有指征的降压、利尿;合理扩容等,密切监测母胎情况,适时终止妊娠。
PIH的主要病理改变在于全身小动脉痉挛,当孕妇的全身小动脉发生痉挛时,就会使底蜕膜螺旋小动脉发生痉挛与硬化,从而引起远端毛细血管缺血损伤或坏死,且容易导致血管壁破裂出血,使血液灌注至底蜕膜层,从而导致胎盘与子宫壁脱离,最终出现胎盘早剥。当患者的病情不断加重,就会引发胎盘后血肿及胎儿供血不足等情况,对胎儿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5]。因此,对PIH合并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是保障胎儿及产妇的关键。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死胎发生率分别为13.49%、21.43%、5.5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9%、5.93%,说明PIH并胎盘早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比较大,严重威胁胎儿/新生儿的健康安全。临床中对PIH合并胎盘早剥的诊断方法如下:①轻度病症:背部疼痛、阴道出血、子宫高张性收缩,且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现象;②重度病症:胎盘后出现明显的血肿,且有隐性出血症状,子宫压痛,多伴有脏器衰竭。其治疗方法如下:①产前检查:产前应检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引起胎盘早剥的相关因素;②适时终止妊娠:当孕妇情况稳定、孕期超过34周者可终止妊娠。其中剖宫产能有效预防或减少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因此在本次研究中PIH患者的剖宫产率高达84.92%;③当发现死胎时,必须要及时取出胎儿,且要促进子宫收缩,以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并保全产妇的子宫及生育能力。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等特点,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会影响产妇、胎儿的健康[6]。胎盘早剥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形成血肿与底蜕膜出血,导致胎盘自附着处剥离。由于血液外流受阻,导致胎盘积血不断增多,使宫底逐渐升高,当内出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冲开胎盘边缘和胎膜,从而导致混合性出血的出现,严重危险着母婴的健康安全[7]。临床中,对于妊娠高血压疾病并胎盘早剥患者,必须要适时、及时终止妊娠,才能有效阻断胎盘的继续剥离与控制出血。临床研究表明,对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早剥患者的早期、及时有效处理是降低母婴死亡率的关键[8]。本研究中,对于并发轻度胎盘早剥、且在短时间进行分娩的患者,在密切观察母婴生命体征下可尝试阴道分娩,但在分娩前必须要先破膜,使羊水缓慢流出,然后采用胶带包裹住患者的腹部,以缩小子宫容积与压迫胎盘,并阻断继续剥离,且要促进患者的子宫收缩,使产程加速,然后尽快分娩。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剖宫产率为84.92%,远远高于对照组的26.27%,说明对这类患者应采用剖宫产分娩,才能更好地预防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观察组的平均孕期、新生儿体重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死胎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PIH并胎盘早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比较大,严重威胁胎儿/新生儿的健康安全;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也远远高于对照组,说明PIH并胎盘早剥会引发产后大出血、Hellp 综合征、子痫等并发症的发生。综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伴胎盘早剥会增加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死胎的发生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比较大,且容易引发产后大出血、Hellp综合征、子痫等并发症。
[
参考文献]
[1] 欧阳新华.妊娠期高血压伴胎盘早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3,34(25):50.
[2] 李永红.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462-463.
[3] 邓玉娟,陈磊,张艳梅.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伴胎盘早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5):89.
[4] 邵华.妊娠期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4):42-44.
[5] 罗冰,谢芳.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影响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10(5):409-410.
[6] 赵荣,殷秀娥,尹满群,等. 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防治对策探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3):4544-4547.
[7] 韦壮丽,莫爱旭,黄红莲.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妊娠结局观察及相关分析[J].河北医学,2013,19(7):996-998.
妊娠高血压对胎儿的影响范文3
摘 要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分娩的176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孕产妇资料,观察发病率,并探讨合并证对其影响。结果: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5.2%,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且合并各种内、外科疾病比无合并证的孕产妇发病率高2倍多。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越早,对母婴危害越大,病情越重,为保障母婴安全,应全面考虑母婴情况,适时终止妊娠。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疾病 并发症 合并症 围生儿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疾病 并发症 合并症 围生儿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172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172
妊娠期高血压(hypertension in pregnancy)疾病是导致孕妇和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至今仍是严重威胁母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在我国目前约有10%左右的孕妇患有高血压[1]。由于近年来加强围生期保健,提高诊疗技术,发病率明显下降,且有效改善了母婴结局。一,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在我国目前约有10%左右的孕妇患有高血压[1]。由于近年来加强围生期保健,提高诊疗技术,发病率明显下降,且有效改善了母婴结局。
资料与方法
资料与方法
2001年5月~2011年8月收治分娩孕产妇3384例,妊娠高血压疾病组176例作为研究组,平均年龄29.4±2.8岁,无妊娠高血压疾病者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31.2±2.5岁,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2001年5月~2011年8月收治分娩孕产妇3384例,妊娠高血压疾病组176例作为研究组,平均年龄29.4±2.8岁,无妊娠高血压疾病者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31.2±2.5岁,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诊断标准:妊娠高血压疾病诊断参照丰有吉、沈铿主编的《妇产科学》(第2版)[2],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
诊断标准:妊娠高血压疾病诊断参照丰有吉、沈铿主编的《妇产科学》(第2版)[2],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
方法:观察同期进行孕前住院保健和分娩的孕产妇,与研究组进行对比分析。
方法:观察同期进行孕前住院保健和分娩的孕产妇,与研究组进行对比分析。
统计学处理:数据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统计学处理:数据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结 果
合并症与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的关系:合并内外、科疾病的孕产妇的妊娠高血压发病率是无妊娠合并证孕产妇的2倍多,见表1。
合并症与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的关系:合并内外、科疾病的孕产妇的妊娠高血压发病率是无妊娠合并证孕产妇的2倍多,见表1。
有无合并证与产科并发症的关系,见表2。
有无合并证与产科并发症的关系,见表2。
讨 论
讨 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全身小血管痉挛,胎盘循环及母体合并证增多,同时胎盘绒毛广泛坏死,全身各系统各脏器血流灌注减少,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3],可能发生颅内出血、急性左心衰、HELLP综合征、急性肾衰、DIC等危及生命的合并证,窒息畸胎、宫内窘迫、早产、死胎、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均高。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全身小血管痉挛,胎盘循环及母体合并证增多,同时胎盘绒毛广泛坏死,全身各系统各脏器血流灌注减少,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3],可能发生颅内出血、急性左心衰、HELLP综合征、急性肾衰、DIC等危及生命的合并证,窒息畸胎、宫内窘迫、早产、死胎、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均高。
规范管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通过组织管理,心理支持,健康宣教,饮食指导,预防性补钙和维生素E,酌情应用丹参,都可以很好的可提高产科质量,改善其妊娠结局,保证母婴健康。规范硫酸镁解痉的合理应用,用药时必须达到安全、足量[4],在解痉、降压的基础上,合理扩容、利尿,根据病情、B超、胎龄及胎儿成熟度尤其是肺成熟度等综合因素决定适时终止妊娠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规范管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通过组织管理,心理支持,健康宣教,饮食指导,预防性补钙和维生素E,酌情应用丹参,都可以很好的可提高产科质量,改善其妊娠结局,保证母婴健康。规范硫酸镁解痉的合理应用,用药时必须达到安全、足量[4],在解痉、降压的基础上,合理扩容、利尿,根据病情、B超、胎龄及胎儿成熟度尤其是肺成熟度等综合因素决定适时终止妊娠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已达足月,骨盆无异常,无胎儿宫内窘迫及其它合并证,病情较轻或子痫发作很快已控制,宫颈条件很好,估计短时间以内能够从阴道分娩的可以经阴试产。而对于骨盆有异常,病情较重,宫颈条件不成熟,胎儿宫内窘迫,引产失败,短时间内病情无法控制;子痫频繁发作,病情继续恶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合并心、肺、肝、肾等疾病,特别是:心衰、支气管哮喘、胆汁淤积,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需要立即行剖宫产。对于34~36周以前可用地塞米松6mg,每12小时静推或肌注,共4次,促胎儿肺成熟。如病情无好转,可立即终止妊娠。30~33周妊娠,在积极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基础上仍需促胎儿肺成熟,严密监测血压及病情变化。
已达足月,骨盆无异常,无胎儿宫内窘迫及其它合并证,病情较轻或子痫发作很快已控制,宫颈条件很好,估计短时间以内能够从阴道分娩的可以经阴试产。而对于骨盆有异常,病情较重,宫颈条件不成熟,胎儿宫内窘迫,引产失败,短时间内病情无法控制;子痫频繁发作,病情继续恶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合并心、肺、肝、肾等疾病,特别是:心衰、支气管哮喘、胆汁淤积,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需要立即行剖宫产。对于34~36周以前可用地塞米松6mg,每12小时静推或肌注,共4次,促胎儿肺成熟。如病情无好转,可立即终止妊娠。30~33周妊娠,在积极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基础上仍需促胎儿肺成熟,严密监测血压及病情变化。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万淑梅,余艳红,黄莺莺,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规律及其对母儿的影响[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8):510-514.
1 万淑梅,余艳红,黄莺莺,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规律及其对母儿的影响[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8):510-514.
2 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7-78.
2 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7-78.
3 景淑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267例母婴结局分析[J].临床医学,2008,28(12):68-69.
3 景淑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267例母婴结局分析[J].临床医学,2008,28(12):68-69.
4 张阳平,李丽丽,李兆艾.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206 例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9,9(3):240-241.
妊娠高血压对胎儿的影响范文4
诊断
妊娠期高血压指妊娠20周以后首次出现血压≥140/90 m Hg,但无蛋白尿。其最终诊断需在产后4周视血压恢复情况方可确定。
先兆子痫①轻度:血压≥140/90mmHg,伴蛋白尿≥300 mg/24小时或者试纸法(+)。②重度: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10m Hg:蛋白尿≥32.0 g/24小时或试纸法(++);血肌酐>106μmol/L或较前升高;血小板
子痫在先兆子痫基础上有抽搐及昏迷。临床常见为眼球固定、瞳孔放大,头扭向一侧,牙关紧闭,继而口角及面部肌肉抽动,四肢强直,双手紧握,双臂伸直,迅速发展成强烈抽搐。抽搐时患者呼吸暂停,面色青紫,约1分钟抽搐幅度减弱,全身肌肉渐松弛,孕妇以深长的鼾音做深吸气而恢复呼吸。如抽搐频繁而持续时间长即可出现昏迷。此时孕妇因抽搐可出现窒息、骨折、自伤。可有各种并发症如肺水肿、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肾功能不全、脑疝、脑血管意外、吸入性肺炎、胎盘早剥、胎儿窘迫、胎死宫内等严重并发症。
鉴别诊断
主要与原发高血压和肾脏病等合并妊娠鉴别,主要鉴别依据见表1。若鉴别实在困难,可按先兆子痫治疗,待产后随诊再做出诊断。
原发性高血压伴妊娠①孕妇年龄偏大,妊娠以前有高血压。本次妊娠20周以前检查血压≥140/90 mHg。妊娠后血压增高或血小板
先兆子痫并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孕妇,妊娠20周以前血压高,无蛋白尿,而出现尿蛋白≥300mg/24小时。
慢性肾小球肾炎伴妊娠①多发生在年轻初孕妇,过去有急性肾小球肾炎史或经内科确诊为慢性肾炎者。②妊娠20周以前即出现高血压,同时有浮肿及蛋白尿。③尿液检查:尿比重降低,尿蛋白(+++~++++),有管型及红细胞、白细胞。④血液检查:贫血,低血浆蛋白,尿素氨及肌酐升高。⑤眼底检查:有视网膜出血或蛋白尿性视网膜炎。⑥产后持续高血压及蛋白尿存在。
癫痫合并妊娠①妊娠以前就有癫痫发作史。②妊娠期可有癫痫发作,但不伴高血压及蛋白尿,血液检查亦正常。③脑电图检查有异常。
辅助检查
尿液检查根据蛋白定量确定病情严重程度,根据尿比重及(或)镜检出现管型判断肾功能受损情况。
血液检查①测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以了解血液浓缩程度。如血细胞比容≥35%,提示有血液浓缩。测血浆蛋白总量及白、球蛋白含量以了解有无低蛋白血症。②测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FDP以了解凝血功能有无改变。③测血电解质、二氧化碳结合力以判断有无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④测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肌酐、尿酸等了解肝肾功能有无损害。
其他检查①眼底检查:重度先兆子痫/子痫时,眼底小动脉痉挛,动静脉比例由2:3变为1:2或1:4,或出现视网膜水肿、渗出、出血,甚至视网膜脱离、一时性失明。②胎心监护:妊娠32周后做胎心监护以了解胎儿宫内状态。③超声波动态观察:羊水量及胎儿发育。如羊水量进行性减少,或胎儿发育受限提示胎儿宫内缺氧,如出现脐动脉舒张期血流缺失或反流,胎儿随时有死亡危险。④根据病情需要作心电图,初步判断有无心肌损害;作脑电图及脑CT、MRI等检查,了解有无脑水肿、脑梗死或脑出血。
对母婴危害
对母体的影响先兆子痫/子痫的孕产妇死亡率为7.5/10万,明显高于一般孕产妇,主要死因为脑血管病变及心力衰竭。其他有胎盘早剥、DIC、HELLP综合征及肾衰竭等。子痫的孕产妇死亡率达1%~20%。
妊娠高血压对胎儿的影响范文5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对策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一种发生在妊娠期妇女的特有的高危疾病,其典型的临床症状为:高水肿、高血压及高蛋白尿,甚至会出现抽搐、昏迷和心肾脏衰竭等高危症状[1-2]。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通常发生在糖尿病或高血压的妊娠期产妇身上,有时也发生在贫血或多胎妊娠的孕妇身上,若不能及时的发现疾病,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加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对于改善该疾病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院对7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78例,年龄在24~4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3岁。其中,初产妇42例,经产妇33例。孕周在31~41周之间,平均为35周。按照血压的高低分为三类,其中轻度(血压130~140/80~90mmHg)49例,中度(血压140~160/90~110mmHg)17例,重度(血压160~200/110~140mmHg)12例。经过护理后,最终顺产24例,剖腹产54例,全部都治愈出院,未发生围产儿死亡事件。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当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办理入院手续住院后,尽量给患者安排单人病房,为患者营造良好舒适的环境。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的饮食,嘱其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并补充适量的钙、铁等微量元素,保障孕妇的健康,促进胎儿的正常发育。因为钙代谢异常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的病因,所以孕妇在妊娠的中期就要适当的补充钙元素,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患者在住院期间大多会精神高度紧张,影响睡眠。这时,护理人员要足够耐心的开解患者,缓和患者的紧张情绪,在必要情况下,给患者服用安定,以保证足够量的睡眠。
2.2 病情观察
2.2.1 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在患者入院后,要严格监测其生命体征,并做好详细记录,大约2-3h为患者测量血压一次,记录好患者24h内液体的出入量。护理人员要细心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头疼、目眩、胸口闷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都可能是先兆子痫的表现。若患者一旦发生这些症状,护理人员必须马上及时上报主管医生,并给予心电监护。
2.2.2 观察患者宫内胎儿的情况
在患者入院后,要定期定时监听其子宫内胎儿的胎心跳动次数,并且密切观察胎儿在子宫内有无缺氧等异常情况。若发现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做好记录并上报主管医生。在必要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应采用胎心监护仪,记录胎心曲线,观察胎心率的变化等等。
2.2.3 药物护理
硫酸镁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药物,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子痫的发作,并且对宫缩和胎儿都没有不良影响。但是,过量的硫酸镁会破坏心肌的正常收缩功能,甚至引发心搏骤停。因此,护理人员给患者服用硫酸镁时,必须要严格控制用量和滴速,并且要细心观察患者的膝反应有没消失,肌肉收缩力是否有所下降,呼吸是否顺畅等等中毒的先兆症状。若患者一旦发生镁离子中毒症状,应马上对其静脉注射10mL的10%葡萄糖酸钙进行解毒。当患者发生全身性水肿、心力衰竭时,应给患者服用利尿药如呋塞米,呋塞米具有强烈大排钾、排钠功能,但容易造成电解质紊乱,因而在给患者服用呋塞米的同时,也要监测患者的血电解质变化。
2.2.4适时终止妊娠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在经过临床治疗后,其症状仍没有缓解或加重,应适时终止妊娠。
2.2.5 产后护理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在其生产后24小时到5天内都是子痫的发病高峰期。因此,护理人员仍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现头疼。目眩、恶心呕吐等子痫的先兆症状。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很高,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一旦发现征兆,马上上报主管医生,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3心理护理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大多会心理抑郁和高度紧张。因而,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热情的接待患者,细心耐心的为其解答问题,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使其处于平稳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有利于稳定患者的血压。
4 讨论
妊娠高血压对胎儿的影响范文6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疾病; 预防措施; 治疗方法; 孕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precaution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 and effect on pregnant women and perinatal prognosis.Method To analysis retrospectively two hundreds forty-four patients of 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 in our hospital for more five years. Results There are two hunderds forty-three are healed in two hundreds forty-four patients,one patient died ofserious eclampsia complicating of postpartum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expiration failure, double thoracic cavity fulled of liquid. There are six Neonate stillbirth.Conclousion To strengthen the perinatal period care,to deal with perfectly in time,it can prevent or relierve development of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To develop prenatal diagnosisand terminate pregnancy promptly, can cut down pregnant women and perinatal mortality rate .
【Key words】 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 ,precautionary measures ,therapy method,mortality rate ofpregnant women and perinatal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是妊娠特有疾病,以全身小动脉痉挛为基本病变。本病常发生在妊娠20周后,以高血压、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以及母婴死亡。仍为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现对我院2002 年10月至2007 年1 0月五年间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作回顾性分析, 探讨降低孕妇及围产儿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以及对孕妇及围产儿预后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2年10月~2007年10月我院收治的24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其诊断标准参考《妇产科学》第6版。年龄19~ 45 岁。孕周小于34周99例, 孕周小于34~36+6周38例,足月妊娠96例, 过期妊娠1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0例,轻度子痫前期32例, 重度子痫前期157例,产前子痫22例,产后子痫11例。
1.2 临床症状 189例患者入院2 h至数天前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视物模糊等不适。22例患者有抽搐后住院,11例均为产后24 h时内抽搐。患者血压高、水肿、蛋白尿。轻度子痫前期患者32例,重度子痫前期157例,子痫33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8例,合并胎盘早剥1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7例,视网膜剥离1例, HELLP综合征9例,肾功能不全4例。胎儿宫内窘迫 7 例, FGR 20例, 产后出血 13 例。合并产后心衰,呼衰 1 例, 且此患者为重度子痫前期,双侧胸腔积液死亡。
1.3 治疗方法
1.3 .1 镇静、解痉、降压为首选的治疗方案 轻度子痫前期门诊治疗,重度子痫患者首选硫酸镁静脉点滴,方法为首次硫酸镁5 g + 葡萄糖注射液(糖尿患者用生理盐水代替)200 ml,2 h 滴完,使血中镁离子迅速达到治疗浓度,然后硫酸镁15 g 按1.0 g/ h~2.0 g/ h的速度滴入,以稳定血中镁离子的浓度。降压治疗首选心痛定,其作用迅速,可随时给药。血压> 160/ 110 mm Hg患者给予硝酸甘油或硝普纳入泵静脉推注。本院157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经上述处理后病情稳定。
1.3.2 必要时扩容及适时利尿 当血细胞比容Ht≥35,全血粘度比值≥3.6,血浆粘度 比值≥1.6,尿比重>1.020给予扩容,水肿明显或血浆蛋白明显降低者选择白蛋白扩容,或者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并在扩容基础上利尿。
1.3.3 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对孕周小及合并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患者,采用促胎肺成熟及促胎儿宫内发育的治疗。一般孕32 周~35 周者用地塞米松,而> 35 周者不用,因高血压的胎儿有胎肺早熟的倾向。
1.3.4 产科处理 适时终止妊娠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子痫患者在抽搐控制后2 h考虑终止妊娠。对子痫前期患者疗效好,血压下降理想且临床症状逐渐好转者期待治疗至孕34~37周,期间严密观察胎心、胎动及孕妇血压、蛋白尿及水肿情况。对血压下降不理想、自觉症状不减轻者以及胎龄
2 结果
2.1 发病孕周对胎儿及新生儿影响 6例死胎患者为孕24~32周患者,死亡率为2.46%。孕34周以后患者有2例死亡2例均为双胎妊娠患者(一胎存活,一胎死亡),死亡率为0.82%。发病孕周越小,对胎儿和新生儿的预后越差。
2.2 母婴预后 244例患者中243例痊愈,1例因为重度子痫前期合并产后心衰,呼衰,双侧胸腔积液而死亡。分娩新生儿死产6例(2例为双胎妊娠、胎儿宫内窘迫,4例为低体质量儿,均为重度窒息死亡)。胎死宫内2例均行引产术。
3 讨论
3.1 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原因 目前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原因尚未阐明,可大致分为两大类: ①胎盘因素。②母体因素。胎盘因素源自胎盘在形成、发育过程中出现了障碍, 形成了缺陷胎盘, 导致出现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症状。母体因素源自母体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易感或母体长期合并微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导致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更为常见的病因是两种因素并存[2]。其主要病因学说有内皮细胞损伤和激活学说、胎盘或滋养细胞缺血学说、免疫学说、氧化应激学说及遗传学说,由于多因素作用使母胎免疫失衡和免疫耐受失衡,滋养细胞受累及浸润能力下降,胎盘浅着床,造成胎盘缺血缺氧,使胎盘局部出现氧化应激,引起脂质过氧化及释放自由基,同时释放大量炎性因子,激活中性粒细胞,直接或间接导致血管内皮损伤,最终引发子痫前期、子痫[3]。
3.2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预防 医院应利用现有的宣传途径, 提高社会各界人士对孕妇的关注, 孕前了解自身的健康情况,动员孕妇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按时参加孕妇学校听课, 提高对妊娠高血压疾病危害及防治知识的认识, 做好自我监护,有异常情况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适时终止妊娠, 可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加强对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培训, 孕中期开展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预测性诊断, 对有妊娠高血压疾病倾向的孕妇增加产检次数及心理沟通, 保持心情愉快, 适当休息,目前已发现多种营养素缺乏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血清钙浓度降低可使血管对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反应性增强, 并可直接减少血管组织中前列环素(PGI2) 的合成。而PGI2 /TXA2 (血栓素) 的比例与全身小动脉痉挛有关。在孕20周起每日补钙, 即是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即将发生时补足血钙, 减少了该病发生的可能[4]。微量元素中的硒可防止机体受脂质过氧化物的损害, 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 避免血管损伤; 锌在蛋白质和叶酸合成中起重要作用[1]。VitA、VitC、Vit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5], 能减少内皮细胞损伤; VitC还能促进钙、铁吸收; VitD可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 其他维生素能促进和调节物质代谢, 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功能, 均有利于防止和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从源头上降低孕妇和围生儿的死亡率。
3.3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治疗 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液粘度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在此基础上, 全身小动脉痉挛,血管内皮受损,易形成微血栓,机体处于慢性D IC状态,胎盘供血不足,易发生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所以及时解痉及合理扩容可改善机体的微循环状态及胎盘循环,纠正组织缺氧可促进胎儿宫内生长。从而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妊娠高血压疾病是由妊娠引起的血压升高,所以适时终止妊娠对妊娠高血压治疗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7-109
[2] 石永云,凌斌.妊娠高血压疾病病因学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2006,25(4):200-202
[3] 林其德. 子痫前期子痫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10):57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