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的过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实践的过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实践的过程

劳动实践的过程范文1

方法:随机选择17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57例老年非高血压体检者为对照组,对其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必要性。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101-0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的进步,人的平均寿命比以前有了明显的延长,老年人也越来越多,而同时由于饮食条件的改善,高脂饮食比例的增加及部分高盐饮食的存在,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很多老年人都是因为高血压而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但是在对我院近期老年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进行回顾时却发现一个情况,就是过度降压并引起老年患者舒张压显著降低,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在我院2011年至2012年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170人次作为观察组,以非高血压老年体检者57人次作为对照组。

1.2方法及观测指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老年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进行回顾,全天舒张压降低到50mmHg以下3次以上为阳性,其余为阴性。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采用X2检验。P

2结果

3讨论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常见疾病如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重要危险因素。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明显上升。而老年患者由于老年性改变心肌细胞减少而胶原组织相对增加,心脏的收缩舒张功能在正常时已有所下降,高血压时更容易出现心功能失代偿[1],因此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及时对血压进行控制。目前的高血压治疗指南均将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定在140/90mmHg。

但是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性,对每种药物的耐受情况不同,必须逐渐对药物进行调节,而且因为老年患者主动脉弹性的减弱,顺应性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最常见于单纯收缩性高血压,更容易由于过度降压引起舒张压降低。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能监测患者日常状态下、不同和服药后的血压变化,明确这类患者的诊断;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和判断疗效;控制合理的血压水平,在降压治疗的同时防止低血压发生[2]。

针对这次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回顾,应进一步强调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动态血压监测的必要性,甚至可以多次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的监测以避免过度降压,而不是仅仅用于避免“白大衣高血压”及确认是否患有高血压病。

参考文献

劳动实践的过程范文2

【关键字】社会生活 实践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273-01

社会存在,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之一。但是,研究社会存在,如果不把它同实践,同人的活动联系起来,那它就是抽象的、空洞的和僵死的。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表明,实践和社会存在,以及和整个社会有机体是不能分离的,它和社会存在、社会有机体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当然,实践和社会存在并不是完全等同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差异。社会存在主要是指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并不包括上层建筑。而社会实践不仅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运动,而且也贯穿在上层建筑的领域中。在这一点上,它们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但这并不影响实践和社会存在在本质上、根本上的一致性、同一性。从根本上说,它们都是客观的物质过程。社会存在的范畴是对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物质关系和物质过程的静态总括,而社会实践在本质上则是社会存在的动态表现,是社会的物质生活、物质关系的动态过程,或者说,是人类社会这一特殊物质体系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社会的物质生活、物质关系,以及整个社会有机体,都是以实践这种方式维持其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生活的一切活动,包括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活动,都是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不同方式,它们都具有实践的性质和意义。所以,离开社会实践,就不能揭示社会存在的特殊本质,就不能理解全部社会生活。

任何物质客体,从微观到宏观,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到社会,都有自己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社会实践则是人类社会这一特殊物质客体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人类社会就是在社会实践这一存在方式、活动方式中,世代绵延、生存和发展的。离开实践,人类社会就不会存在,当然也谈不到社会历史及其发展。如何理解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呢?

第一,实践创造了人类社会。马克思恩格斯把劳动实践对人和人类社会具有创造性意义活动做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理解。没有劳动这一活动方式,人类和人类社会就不会产生。动物界有自己的活动方式、存在方式,其基本特征是对周围环境的本能的、消极的适应。这种本能的、消极的适应性的活动方式,还谈不上真正的劳动。但是,在高级动物(猿类)中,已能使用简单的、天然的物件,猎取食物,敲击果实等。些简单的活动,孕育着人类劳动的萌芽,我们称之为原始的劳动,如马克思所说的,是“最初的动物式的本能的劳动形式。”②这是崭新的、具有创造性的生存方式、活动方式,它(真正意义上的劳动)为人类所独有,而一切动物,包括最高级的动物都是不具备的。所以,人类社会就是在劳动这种最初始的实践的基础上,在这种新质的存在方式中开始的。所以,恩格斯说,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至于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必须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当然,我们也必须说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

第二,人类社会不仅是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实践中存和发展的。首先,生产实践是整个社会生活及其发展的基础。说:“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③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最根本的存在方式、活动方式,人类社会就是以生产实践的方式,创造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生产实践之所以成为人类社会根本的存在方式、活动方式,不仅是因为它是社会各种活动时刻不能离开的东西,而且因为它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因此,人类社会不仅在实践中形成也只能在实践中向前推进,向前发展。所以,认为,离开了实践活动,社会生活就要停滞,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人类就会灭亡。

第三,社会和自然的矛盾、社会内部的矛盾,归根到底,要通过实践,以实践的活动方式加以解决。应该看到,社会和自然的矛盾、社会内部的矛盾,都是在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中产生的,即在人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同时,这些矛盾又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加以解决。离开社会实践,既不能理解这些何以产生,也找不到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社会实践包括生产实践、社会内部关系的调整、改革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存在着双重的关系、矛盾,即社会和自然的关系、矛盾,社会自身的内部关系、矛盾,以及这双重的关系、双重的矛盾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实践的过程也就是人类社会的矛盾运动的过程。这些矛盾既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又要靠实践,即要靠生产实践、阶级斗争实践和科学实验等方式才能得以解决。

第四,人们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活动,这些活动都可以合理的理解为社会实践在各个方面的展开,是社会实践的不同形式。说:“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④这里进一步表述了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深刻思想,指出社会实践贯穿于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表现在人所参加的、所从事的一切社会活动中。

综上所述,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活动方式,它同社会存在、社会有机体的活动在本质上是同一的。正是社会实践给人类社会贯注以生命的活力,成为社会生活诸方面、诸领域以及它们相互联结的纽带,使社会有机体这一复杂、庞大的活的机器得以正常运转。人们可以从不同方面把人类和动物、把社会和自然区分开来,但社会实践却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活动方式,是人类社会的最本质的规定。没有实践,就没有人来社会;离开社会实践,社会生活极其发展的奥秘也就成了不可理解的东西了。因此,只有把实践当成社会生活的本质,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最终找到历史前进的动力和社会运动的规律,才能科学解释历史,认识社会。马克思正是这样做的,所以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树立起历史唯物主义这面光辉的旗帜,完成哲学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第118――11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2页。

劳动实践的过程范文3

摘 要:实践效率问题是关于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层次问题,它包括实践作为手段的效率和实践本身的效率。实践作为手段的效率是指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所投入的时间、精力、物质、能量等与实践的外在目的实现的比值,实践本身的效率是指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所投入的时间、精力、物质、能量等与实践的内在目的实现的比值。深入进行实践效率问题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效率,而且有利于深化对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

关键词:实践;效率;实践效率

中图分类号:B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2)03-0026-04

目前,国内哲学界对“实践的本质”的研究主要有下列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意见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基础和动力,也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主要包括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等”[1]1527。第二种意见认为,“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2]。第三种意见认为,“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3]。第四种意见认为:创造性是人类实践的本质所在,是哲学重要的精神实质[4]。这些理论深化了以往人们对“实践的本质”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但是它们却只局限于实践的质的方面,而对于实践的量的规定性(即实践效率)这一深层次问题尚缺少系统的探讨。本文主要对实践效率问题展开理解,以期在最终目的上深化实践唯物主义研究。

对于实践活动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把实践作为活动和把实践作为结果。实践活动与实践结果之间的关系类似于生产与产品之间的关系。所谓的生产与产品的关系实质上是生产过程中的的投入与生产结果中的产出之间的关系,而且一定量的生产过程中的投入总是对应着一定量的生产结果的产出,一定量的生产结果的产出总是对应着一定量的生产投入。实践活动与实践结果是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投入与实践结果中的产出之间的关系,而且一定量的实践活动的投入总是对应着一定量的实践结果的产出,一定量的实践结果的产出也总是对应着一定量的实践活动的投入。

就实践作为活动来说,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过程。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一方面,实践主体必然要有一定量的时间、精力、物质、能量等方面的投入。虽然不同的实践活动会出现投入量的涨落,但决不会毫无投入,投入的中断意味着实践过程的停止,实践活动也就无法进行;另一方面,实践过程中还要投入相应的实践客体的信息。

就实践作为结果来说,实践是实践主体对实践客体能动的、创造性的改造过程。在实践结果中,既渗透着实践活动过程中所投入的实践主体因素,又渗透着实践过程中所投入的实践客体的信息。

实践结果中之所以渗透着主体性因素,是因为实践主体具有能力结构。所谓能力结构是实践活动中主体能力的构成,它大体上包括社会经历、经验知识、理论知识和意志、情绪等诸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都是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和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包括知识背景和文化传统),通过后天的不同形式的接受活动和同化活动而形成的。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协同作用,形成主体现实的实践主体能力结构系统。当实践主体在进行实践活动时,他的能力结构会发生作用,并随着实践主体活动的进行而被投射到实践客体、实践结果中,从而使实践结果凝结着实践主体的因素。事实证明,不同的实践主体在对同一对象的改造中之所以产生不同的实践结果,是由不同主体的能力结构因素的参与而决定的。这正如马克思所说:“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5]不同的实践结果是由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实践活动主体的能力结构的不同导致的,同时,不同的实践主体在进行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关注的实践对象也是不相同的。“在乡间,植物学家会注意到不同的植物,农夫注意庄稼、牲畜等等。一个没有这些爱好的城市居民,见到的则可能只是悦目的风景”[6]。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实践主体所改造的对象又是他所懂得和感兴趣的事物。

正因为实践结果渗透着主体性因素,所以在关于实践的本质的讨论中,人们提出了能动性、创造性等问题。这实际上是对实践的主体性因素的不同理论反映。

实践结果之所以渗透着实践客体的信息,是因为实践过程是主体对有关客体信息进行接收、加工、存取和输出的过程。马克思在论述物质生产活动时指出,“生产直接也是消费”,也就是说,生产行为本身就它的一切要素来说也是“消费行为”[7]。这种“生产的消费”就是物质生产活动的投入,表明了实践活动中渗透着来自客体的信息。可见,由于实践结果中渗透着来自客体的信息,从而决定了实践具有客观性的本质。

由是观之,实践是实践活动与实践结果的统一。实践作为某一具体的活动过程,必然产生一定的实践结果;实践作为某一具体的实践结果,必然是具体实践活动过程的结果。把实践活动与实践结果之间的关系作为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投入与实践活动结果中的产出之间的关系来看,实践结果能够全面地反映出实践活动的投入是否合乎目的,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合乎目的。

“效率”一词在《辞海》中被表述为,消耗的劳动量与所获得的劳动效果的比率[1]1875。显然,这里的效率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的,它说明:当所消耗的劳动量一定时,所取得的有效劳动成果愈多,效率便愈高,所取得的有效劳动成果愈少,效率便愈低;当所取得的有效劳动成果一定时,所耗费的劳动量愈少,效率便愈高,所耗费的劳动量愈多,效率便愈低。笔者认为,对于效率问题,不仅可以作为一个经济学问题来研究,还可以作为一个哲学问题来研究。

所谓把某一特定问题作为哲学问题来研究,就是对某一特定问题作统一的、终极性的说明。要把效率问题作为一个哲学问题来研究,就必须对我们所知的一切效率作统一的、终极的说明。归根到底,我们所知的一切效率都是活动所规定的,效率相对于活动而言,离开活动无法谈论效率问题。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活动具有效率与活动讲究效率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这也就是说,效率是活动所具有的规定,任何活动都具有效率,但并非任何活动都是讲究效率的,唯有手段性的活动才是讲究效率的,而非手段性的活动是不讲究效率的。因此,要把握效率,还必须从手段谈起。

手段既是提出可实现的目的的现实条件,又是保证目的得以实现的现实力量。不与目的相联系,不能实际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就失去了作为手段的意义[8]。这说明,手段是实现目的的手段,正是目的使某种事物成为手段,具有手段的性质。同时,在实现目的过程中的手段不是唯一的,同一个目的可能有一个甚至多个事物作为达到该目的的手段,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能达到同一目的的手段越来越多。为了实现某种目的,就有一个对多种手段进行选择的问题。一般地说,最能准确、迅速而又最经济地实现目的的手段,是被优先选择的对象。手段是讲究有效的,即我们总是在众多的手段中选择更经济有效地实现目的的手段。

人的活动之所以具有手段性,这首先因为,一方面,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另一方面,人能够通过自觉地发明和创造各种不同的工具以及操作这些工具的方式、方法来进行有目的的对象性活动。相对于第一个方面来说,第二个方面才是手段性的活动。

其次,手段性活动总是与其它活动有联系的,它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其它活动,而不是为了自身。也就是说,手段性活动的目的是非自身的。人们总是千方百计地提高手段性活动的效能,消耗较少的时间、精力,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从事其它活动,实现更多、更高的目的。

事实上,人总是在利益和需要的驱动下设定自己的目的,并通过自己的活动努力实现一定的目的。然而人们并不满足于自己已经活动了或者正在活动着,就像悠闲地欣赏天边飘动的白云那样等待它自然而然地达到目的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人的需要却是无限的,而人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实现自己的某些目的和愿望。尽管人们总是理智地缩小自己需要的范围,有选择性地确定自己的主要目标,按照需要的层次分出具体目的的先后次序,但还是希望在可能的条件下延长自己的生存时间,在有限的生存时间中尽可能地实现更多、更高的目的。在这里,人唯一能够自主控制的就是自己的活动(包括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人不会放任自己的活动,总是千方百计地提高活动的效能,力图使活动成果质量更高、数量更多、速度更快、耗费更低。所有这些努力,归结为一点,就是人的活动中的效率追求。

因此,就人活动的目的和作为实现目的的手段的活动的关系而言,人的手段性活动的效率实际上就是人的活动手段与这种活动的目的或目标的关系。作为手段性活动的人的活动总是根据其活动的目的进行必要的活动投入,人的活动的投入就是活动主体――人的时间、精力、物质、能量等方面的投入与活动客体――人创造的物质工具和活动主体所作用的客体对象的投入。进一步来说,人的手段性活动的效率也就是人的活动投入与这种活动的目的或目标实现的比值。换言之,所谓人的活动的效率问题,就是人的具有外在目的的活动投入在何种程度上实现了什么样的目的,或者为实现特定目的投入了人的多少活动。人以一定的活动投入实现较高的目的,这种活动的效率就是较高的;相反,同样的活动投入实现的是较低的目的,这种活动的效率是较低的。当人活动的目的或目标不变时,达到该目的或目标的手段或过程即活动投入越节省,这种活动的效率就越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实现目的的手段或过程即活动总量投入不变时,所达到的目的或目标越大,其活动效率也就越高,反之,活动效率就越低。人类活动的自觉能动性在于人力求最大限度地节省自己为达到某一特定目的所进行的活动投入,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物质、信息等从事其它活动,实现更多、更高的目的。

非手段性活动以活动本身的实现为终极目的,而不是另一活动的手段,即非手段性活动的目的是内在的终极目的或唯一目的。因而,在人的非手段性活动过程中,人满足于自己已经活动了或者正在活动着,并不讲究效率。例如,如果劳动仅仅是为了满足创造欲,为了劳动而劳动,而不是为了进行其它活动,那么人在劳动过程中就不会努力地去提高劳动的效能。这说明,非手段性活动是不讲究效率的。

在把握人的活动效率时,我们认为有必要对活动本身的效率与活动作为手段的效率加以区分,以进一步深化对活动效率的理解。刘永富教授认为:“人的活动的目的分为内外两种,或者说,活动具有内外双重目的。某活动的内在目的就是该活动本身,即进行或从事某活动的内在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对该活动本身的需要――一切需要归根到底都是对从事某活动、发挥某功能的需要。某活动的外在目的是该活动以外的其它活动,即进行某活动的外在目的是为了进行其它活动,是为了满足对其它活动的需要。例如:吃饭、劳动等活动都有双重目的;从内在目的来看,吃饭是为了满足食欲,因而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吃饭而吃饭,劳动是为了满足创造欲,因而也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劳动而劳动;从外在目的来看,吃饭是为了获得能量去干其它事,劳动则是为了挣钱去干别的事。”[9]从上述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活动本身的效率与活动作为手段的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活动本身的效率是指活动投入与活动的内在目的的实现的比值;活动作为手段的效率是指活动投入与活动的外在目的的实现的比值。

如上所述,实践是实践活动与实践结果的统一。一方面,由于实践活动过程有投入,即任何实践活动过程都要有一定量的时间、精力、物质、能量等的投入;另一方面,实践活动又有产出,即任何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投入必有一定的产出。因此,就实践活动的投入与产出而言,实践具有效率。当然,实践具有效率与实践讲究效率并不是一回事,这就是说,并非任何实践活动都讲究效率,只有当某一实践活动作为实现其它活动的手段的情况下,这一实践活动是讲究效率的。否则,实践活动作为非手段的活动是不讲究效率的。

事实证明,人们在自觉的手段性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总是选择能准确、迅速而又最经济地实现实践活动目的的方式或手段;也就是说,人们总是在不断地反省和干预自己的实践活动,千方百计地提高实践活动的效能,力图使实践活动成果质量更高、数量更多、速度更快、耗费更低。所有这些努力说明,人在自觉的手段性的实践活动中追求效率。

人的自觉的实践活动的效率就是人的自觉的实践活动作为手段与这种实践活动的目的或目标的关系。作为手段的自觉实践活动根据其实践活动的目的,必须进行必要的实践活动投入。人的实践活动的投入一方面包括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所投入的时间、精力、物质、能量等因素;另一方面,还包括实践过程中所投入的相应的实践客体的信息。

进一步来说,人的实践活动的效率也就是人的实践活动中所投入的时间、精力、物质、能量等与这种实践活动的目的或目标实现的比值。换言之,所谓人的实践活动的效率,也就是人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投入在何种程度上实现了什么样的目的,或者为实现特定目的投入了人的多少实践活动。以一定的实践活动投入实现较多、较高的目的,这种实践活动的效率就是较高的;相反,同样的实践活动投入实现的是较少、较低的目的,这种实践活动的效率是较低的。当人的实践活动的目的或目标不变时,达到该目的或目标的手段或过程即实践活动投入越节省,这种实践活动效率就越高。从另一侧面讲,当实践活动总量投入不变时,所达到的目的或目标越大,其实践活动的效率也就越高,反之,其实践活动的效率就越低。因此,相同或相近的实践活动过程可以产生不同的实践结果,不同的实践过程可以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实践结果。

如上所述,由于人的活动分为内外两种目的,因此,人的活动效率也分为活动本身的效率与活动作为手段的效率。所谓活动本身的效率是指活动投入与活动的内在目的的实现的比值;活动作为手段的效率是指活动投入与活动的外在目的的实现的比值。因此,为了进一步深化对实践效率问题的认识,我们还应该区分实践本身的效率与实践作为手段的效率。

就实践作为一种活动来看,它的活动目的也可以分为内外两种,实践活动的内在目的就是该实践活动本身,实践活动的外在目的是该实践活动以外的其它活动。这也就是说,实践活动的内在目的是为了满足创造欲,而不是为了别的,是为了实践而实践;实践活动的外在目的是为了指导某一具体实践以外的其它活动。可见,人的实践效率又可分为实践作为手段的效率和实践本身的效率。实践作为手段的效率是指实践活动的投入与实践的外在目的实现的比值,实践本身的效率是指实践活动投入与实践的内在目的实现的比值。

由此可见,深化对实践效率问题的研究,全面地把握实践效率这一问题,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实践活动中的效率,而且有利于深化对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2]张恩慈.认识论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21.

[3]肖前.辩证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32.

[4]赵正全.牢牢把握实践的创造性本质[J].青海社会科学,2005(3).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6.

[6]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104.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5.

劳动实践的过程范文4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竞争与挑战的世纪,二十一世纪需要人才是具有“开拓型”的人才,我们肩负的任务是培养新世纪的建设和创造者,在幼儿期,我们不仅要培养幼儿具有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外,还要培养幼儿动手实践的能力,以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劳动者奠定物质基础。

那么,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该从哪方面入手去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能力呢?

一、激发幼儿动手实践的兴趣和愿望

兴趣是最好地老师,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游戏,利用游戏来和愿望,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给幼儿提供操作与实践的机会。

(1)角色游戏中的动手实践活动。幼儿在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通过动作来表达的,如用身体的摇晃表达在“船上”,再如“娃娃家”游戏中扮演爸爸妈妈幼儿自然在游戏中去模仿成人的劳动,给孩子穿衣服、喂饭、洗脸、梳头,学习叠被子,炒菜、洗碗,打扫卫生等,游戏结束后,还要学习收拾整理玩具材料等。

(2)体育游戏中的动手实践活动。如在体育游戏中开展拍皮球练习,跳绳练习,还有转呼啦圈,跳皮筋、踢毽子、骑自行车等,都能很好地促使幼儿动手、动眼、手脑并用,以及肌体的协调运动。

(3)科学角中的动手实践活动。如在科学角或科学室中做小灯泡接通干电池的实验,物体的沉浮实验,虹吸现象的实验,水的三态变化实验,弹力球,磁铁玩具等,都能深深地吸引幼儿去动手操作实践,去探索科学的奥秘。

二、为幼儿创造动手实践的条件

提供多种类、多层次的操作实践材料,是幼儿动手的物质条件。

(1)教师要充分利用成品的玩具和材料,让它们在操作中发挥作用。

(2)要多给幼儿提供半成品以废旧物品为主的原材料,可供不同能力水平地幼儿需要,如提供纸工活动后的各色纸屑、纸盒、饮料瓶、易拉罐、鸡毛、雪糕棍棒、线轴、彩色旧毛线、各色布头等。

(3)作品展览活动,将幼儿平时所做得泥工、绘画、折贴、插塑、自制玩具等作品收集起来,供幼儿参观学习,去激励幼儿积极动手的热情。

三、鼓励幼儿积极参加环境创设活动

环境的创设,应体现以幼儿为主的现代教育观。

一年四季的墙壁画得更换,节日活动的环境布置,教师应积极鼓励幼儿参与活动过程。在环境的创设过程中,由于幼儿身心愉悦,无过多的束缚与规定,幼儿能充分动手动脑,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调动操作学习的积极热情。由于幼儿参与环境布置的收集、布置和整理工作,最终幼儿看到和享受劳动所带来的收获与成果。

四、强化幼儿的动手实践技能,并转化为基本的劳动技能

实践技能的熟练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劳动的效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强化幼儿的动手实践技能,使之转化为基本的劳动技能,将来更好地为自我和他人服务。

(1)多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如利用泥工活动、折纸、剪贴等,训练幼儿的手指肌肉的发展及手指的协调能力,利用打击乐 促进幼儿敲击节奏的协调,利用拼拼、折折活动训练动作的灵活性。

(2)强化值日生工作

对值日生的工作要提出具体要求,如当好老师的小帮手,帮助老师整理图书、玩具、餐具、桌椅、清扫地面,照顾自然角的动植物等。

(3)开展园地劳动,经常带幼儿到班级种植园地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种种植活动,如整理田地、拔草、浇水、选种、播种、观察、记录生长等,这些劳动都有利于培养幼儿认真负责、持久细心地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体验到劳动的辛苦,懂得珍惜和爱护劳动成果。

五、密切家园联系,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强化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必须和家庭取得教育上的一致,幼儿园或班级可通过“家园之窗”专栏,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帮助家长转变观念,想家长介绍有关培养动手能力的有效经验和方法,另外,教师和家长之间还可以采取便条交换,信息反馈等途径,保持教育上得一致。

劳动实践的过程范文5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其中比较常用的就是开展劳动竞赛,使劳动实践过程带有适当的竞赛因素,以激起学生在劳动中获得愉快的情感。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学生,上进心较强,他们的主导性劳动动机是取得优秀成绩,争戴小红花,争当优秀生,以博得老师、家长的赞扬和同学们的尊重。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倾向、可以在中低年级学生的劳动实践中、适当安排一些小竞赛活动、给优胜者以适当的表扬与奖励,使学生的劳动兴趣和动机始终处于极佳处况,一定会增强教学效果。

二、发挥学生之间的互相协作,促进学生对劳动技能的掌握在劳动课教学中,学生是劳动实践的主体。发挥学生之间的互相协作,乃是组织学生更好地实践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教师应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为他们创造一种协作环境,引导他们互相帮助,彼此取长补短,共同协作完成任务。这样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劳动实践中,组织学生互相协作的形式较多,常用的大体有这样几种:分工性协作。几个人或一些人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每个人负责劳动实践中的一个环节。这样,每个学生在劳动实践时,就会体会到自己同他人,同整个集体之间的关系,考虑到这个环节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别人或整个劳动过程,影响到整个任务的完成。小学生普遍具有一种积极向上的要强心理,在劳动实践中,恰当地组织好学生的分工协作,会极大地调动他们的积极劳动动机,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刷书包》和《洗衬衣》等课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在劳动实践时,?教师可以将每个学生安排在整个劳动过程的某种环节中。如每组的1号同学打水泡书包或衬衣;2号同学打肥皂,揉搓书包或衬衣;3号同学进行漂洗。

辅协作。在劳动课教学中,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形:教师讲解演示得十分细致清楚,但总有那么一部分学生就是学不会,掌握不了,但往往经过同学的指点帮助后,他们很快就掌握了所学劳动技能的要领。例如一次某校上《学针织》一课,在学起头技巧时,尽管教师讲解,演示的很清楚,甚至配上幻灯录像增大了演示的可视度,但仍有一些同学掌握不了一手挽线,一手挑线的技巧,但经周围同学稍一指点,他们“顿开茅塞”,很快掌握了起头的技巧。

互协作。有些劳动课的实践内容较为复杂,环节较多。由于小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加之缺乏锻炼,在从事劳动实践时,有时会出现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的情形。在进行这方面的实践时,应让学生结成对子或分成小组。当一人实践时,他人可以在旁提供帮助或照顾,以保证劳动实践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以集体形式组织劳动实践,提高学生劳动技能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在劳动实践中,不同的劳动组织形式,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影响也有区别。不同的劳动情境和条件,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学生个人单独实践的形式,可以锻炼其独立的品质,培养其创造精神。但也容易产生单纯计较个人实践效果,炫耀自我思想倾向。而以集体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劳动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每个人在劳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变化,这就需要他们能灵活地运用劳动技巧,又能协调动作,搞好配合。同时,这种劳动集体本身就是一 个有力的教育因素,学生在集体劳动中,会更多地想到集体的劳动效果,集体的荣誉,看到集体的力量。一般来说,小学生都比较向往集体活动,有较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所以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的要求,组织好集体形式的劳动实践,通过它促进学生集体主义意识的形成。转贴于

教材中的《建立校外服务站》和《帮助军烈属和残疾人》等课,如果以集体形式组织学生劳动实践,每个同学都要发挥其作用,还要注意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比如会修自行车的主动去修车;会洗衣服同学认真洗衣服,即使劳动技能较差的学生,也会努力寻求动手操作的机会,发挥作用。这时学生的主导性劳动动机就是怎样提高集体的劳动效果,怎样为集体争取荣誉。实践证明,这种集体形式的劳动,对学生的劳动技能和集体责任感的形成,都有较好的作用。

四、努力创设愉悦的情境,增添劳动实践的乐趣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小学劳动教学也同样是如此。如果单纯地让学生机械的模仿、操作,课堂气氛就会枯燥乏味,从而会使学生感到烦燥、厌倦、劳累。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兴趣的不稳定性,运用多种形式,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劳动环境,使学生的劳动情感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让学生在一种美的艺术享受中来学习掌握技能技巧。在这方面通常有这样一些做法:角色游戏。例如在指导学生实践“摆放收拾餐具”、“泡茶”等,教师可找几个学生分别扮作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客人,然后让学生按一定要求模拟摆放餐具或端茶敬客。再让同学们检查评论。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会感到生动有趣,乐意参加。

现场实践。经验证明,小学生比较喜欢新鲜的场景和新奇的活动内容。现场劳动实践,身临其境,会使参加劳动的学生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积极、主动、兴奋的精神状态,教学效果较好。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好这种形式的劳动实践。

例如,教学《给小树浇水》和《小树的养护》等课,一定要到实地进行具体劳动实践,而不要在课堂上搞模拟实践,纸上谈兵。

实地参观。有些教学内容,由于劳动实践的局限性,课堂上只能指导学生做部分实践。如学《灭鼠害》一课,消灭老鼠的方法很多,课堂上只能做几种灭鼠工具的模似操作,在课堂上根本不能捉到老鼠。对于这一类教学内容,教师如能领学生亲自到粮库、仓库等地去参观,请有关人员介绍实际灭鼠情况,学生会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更会加深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

音像配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无疑会大大提高劳动课的教学效果。

在小学劳动课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都在这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比如用幻灯、录相演示劳动技能的操作过程,或在学生动手实践时播放一些符合劳动气氛的音乐等。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及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在充满美感的环境里得到缎炼,受到熏陶。

五、注意对学生进行安全卫生教育,使其养成规范性的良好的劳动习惯安全卫生教育是小学劳动课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生爱热闹,好动,自我控制能力差,考虑事情不周全。如果教师在安全问题上,不事先说明,不把各种可能出现的事故因素都交代清楚,一 时的疏忽大事,就可能造成不良后果。而卫生教育直接关系到学生良好品质和习惯的培养,从严要求是有益的。如果放任不管,不负责任,将会使学生养成一种丢三拉四,顾首不顾尾的坏毛病,而且不易改变。因此,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安全卫生的教育,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把它作为一个重要部分加以考虑和处理,以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劳动实践的过程范文6

一、利用劳动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发展

劳动实践场所是教学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的最佳结合体。如何在实践中帮助学生增加知识和提高综合素质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基于以上问题,我们进行了如下探索。

1.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实践内容

在实践课中,每个年级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课程内容。针对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学生,课程主要是以认识和理解为主,带领学生到实验场所参观实验场地,认识各种动植物,记录动植物的生长期及特点,并进行简单的护理和喂养,从而使学生对劳动场地和动植物生长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知识的再运用和再实践,经过科学种植和科学养殖,由初浅的认识上升到深入的理解,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指导学生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过程,掌握动物喂养和护理的方法,从而达到实践课的目的。

2.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

劳动实践教学是以实践为主,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积极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兴趣,从看似简单的问题中挖掘出蕴含的深刻道理,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二、利用劳动实践基地结合课本内容进行教学

劳动实践课程要与课本内容相结合,将实践内容向学科延伸,从中挖掘出活动的内容与课程切入点。把各个年级的语文实践活动和数学的应用融入到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活动中,不但能提高课本教学应用力,同时也在劳动中收获了知识。例如,在玉米基地劳作时,教师指导学生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是语文课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延伸。将劳动与课本相结合,不仅开拓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也对课本内容的学习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

三、利用劳动实践基地拓展科学知识

教师指导学生在劳动实践基地种植农作物和蔬菜,在此期间,指导教师不只是分配工作,而是将与作物有关的科学知识穿插其中,有利于普及科学知识。这种形象化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通过教师的指导和教授,学生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科学知识,对拓展知识面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亲近自然、体验劳动、体验丰收也是学生对课本上的科学知识的再学习和再利用,能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四、利用劳动实践基地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情

“看到的记忆不深,听到的容易忘记。只有亲身体验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我校劳动实践教育教师和学生到试验田和养殖场参观,听技术人员讲解养殖栽培技术,通过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科学的奥秘,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热情。比如,在实践中要求学生多观察,学生通过观察提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对科学的探讨,教师帮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就是从观察自家的植物中引发了对科学的兴趣,从而才会有他伟大的环球航行,最终有了生物进化论的伟大成就,对世界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这些引导、教育和启发,很多学生养成了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对将来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五、劳动实践基地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的动植物都需要精心的护理和照顾,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幸福的来之不易,从而增强了完善自我的意识,有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一笔巨大的财富是其他的实践活动无法比拟的。

劳动实践教育是在劳动中获取知识。学生通过参与,不仅积累了知识,也初步懂得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劳动光荣、劳动平等的道理,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此外,遵守纪律、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和勤劳俭朴、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将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