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教学研究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教学研究报告范文1
2003年秋季,我省高中开始使用新教材。高中数学新教材一改以往的旧模式,教材具有模块结构特点,分为必修与选修两部分。在内容和材料的选取、安排及处理上,增添了应用实例和知识扩展,注意数学与现代的科学技术及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同时,在讨论问题,表述数学概念等方面,关注数学的历史与发展,关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体现数学文化。新教材知识呈现的形式多样化,应用能力要求高,而高一数学教学课时相对减少,显然,教师继续沿用旧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要求,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围绕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来调整教学行为,让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本课题在上述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根据初、高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结构,针对新教材下初高中教材衔接面临的问题,从新课程标准、知识架构、学法转变、能力要求、学生心理生理的变化等方面研究初、高中数学新教材衔接的方法问题,探索适应高中学生的教与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寻找解决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学习衔接问题的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是在认识新知识的过程中,伴随着同化和顺应的认知结构,不断再构的过程,是在新水平上对原有认识活动来激活大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使具有逻辑意义的新知识和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发展相互作用,才能实现内化中的再建构。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策略: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策略认为: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可造之材”,许多学生没有获得最优异的成绩,问题不在于学生的智力方面,而在于他们没有得到适应各自特点所需的教学帮助和学习时间,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寻求使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手段,即寻求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以帮助,使其树立信心,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促进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总体目标是,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力争结合本校实际,开发校本教材,打破初高中相对封闭的系统,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能得到自然衔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初、高中学习的过渡,尽快适应高中学习的要求,并通过课题研究活动,进一步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树立教育新理念。
1.研究初中基础课程教学,使学生经历初中阶段教育,能获得坚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进入高中阶段学习所需的数学学习能力和一定的数学素养。
2.研究初、高中新教材的课程标准和课程基本理念,使教师能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引领,课堂教学融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新的课程标准要求。
3.研究初、高中的学习方式,结合新课程提供的多样性自主探索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4.研究初、高中新教材内容,对新教材的内容和材料进行合理的安排及处理,努力使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探索与研究我校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学习内容、方法、技巧、心理等的衔接方法,主要包括:
1.初高中数学的有效学习方法。数学学习有其本身的特有规律与方法,新课程标准更赋予数学学习以新的程序与规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必须从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入手,本课题涵盖了包括准备学习、自主探索、提出问题、合作交流、建构新知、变式应用、拓展创新、课后反思的各环节、各方面学习方法。
2.各学习方法的培养受哪些因素影响?由此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为实施有效教学打下基础。
3.初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如何具体有效地实施衔接教学,尤其是知识上的衔接,以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更好地落实新课改目标,把素质教育落在实处,由此逐步提出符合本校初高中衔接的特点和行之有效的数学创新教学新思路。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统计分析法、文献法,以及实验法、观察法等。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主要过程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08年5月~2008年6月)课题申报、立项;
第二阶段:课题目标体系构建阶段(2008年6月~ 2008年10月)课题论证、开题,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
第三阶段:研究方案实施阶段(2008年9月~2011年12月)设立实验班,研究初高中教材、教法差异对学生带来的影响;
第四阶段:课题研究总结提高阶段(2010年1月~2011年12月)编写校本教材;
第五阶段:课题成果深化推广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4月) 整理三年来的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和自我鉴定,邀请专家进行鉴定。
七、研究成果
经过对本课题多年的研究,我校的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已经自成体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更加高涨。作为省重点高中,我课题组成员多次向兄弟学校以及来访的外省市学校同仁开出公开课,介绍衔接教学的做法;课题组的一些成熟的做法也被推广至其它学科。随着研究的深入,课题研研究的内涵不断突破,从教材教法的衔接延伸到教学管理的衔接,从书本知识的衔接延伸到教学应用的衔接,从一味关注教学成绩延伸到追求科学人文精神,课题研究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方面学校高考数学单科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学生在数学竞赛中捷报频传;另一方面课题成员的科研能力不断提升,课题组有多名成员多次获得市级、省级以及国家级等多项荣誉;在省、市,国家等各级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并编写了校本课程《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
八、问题与对策
1.问题
(1)教材方面:现行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每一新知识的引入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比较形象,并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那些在高中学习中经常应用到的知识,如:对数、二次不等式、解斜三角形、分数指数幂等内容,都转移到高一阶段补充学习。这样初中教材就体现了“浅、少、易”的特点。高中数学一开始,概念抽象,定理严谨,逻辑性强,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繁冗复杂,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
(2)教法方面: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教学要求较低,且课时较充足。因而课容量小,教学进度较慢,对于某些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多次演练,能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但高中数学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且课时少,高中教学中往往会通过设导、设问、设陷、设变,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解答,比较注意知识的发现过程,侧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这使得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
(3)学生方面:①心理原因:高中学生一般是16~18岁,在生理上,正处在青春时期,在心理上,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与初中生相比,多数高中生表现为上课不爱举手发言,课内讨论气氛不够热烈,与教师的日常交往渐有隔阂感,即使同学之间朝夕相处,也不大愿意公开自己的心事。高中学生心理上产生的闭锁性,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表现在学生课堂上启而不发,呼而不应。②学法原因:初中三年的学习使得学生形成了习惯于围着教师转,满足于你讲我听、你放我录,缺乏学习主动性,缺乏积极思维,不会自我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看书的能力,碰到问题寄希望于老师的讲解,依赖性较强。到了高中,许多学生往往仍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出现困难。
2.对策
(1)注重初高中数学内容的衔接:①利用旧知识,衔接新内容。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对初中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的要求,高中数学新授课尽量从复习初中内容的基础上引入新内容。如在讲二面角时,要先复习初中学过的平面角的概念,进而提出空间角的概念。②利用旧知识,挖掘加深新知识。 如平面几何中,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到立体几何中就不成立。其实,有不少结论在平面几何中成立的,到了立体几何中就不一定成立了。如果能一步一步挖掘、深入,不仅可使学生巩固初中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逐步得以接受、理解新知识。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①注意加强化归思想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联想转化能力。转化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这种方法在数学中应用十分广泛。立体几何研究的虽是空间图形,但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来解决。比如空间平行的转化策略:证明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空间中垂直的转化策略:证明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线线垂直。另外,空间中的角、距离及几何体均可转化。②重视知识归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思维由单维向多维发展,形成网络。在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好各章节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真正做到“由薄到厚”又“由厚到薄”。在复习中要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图表,以便理清概念,使其系统化,便于记忆及掌握运用。对所学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要进行分类总结,找出其共性与个性,区别与联系,形成学生的解题思考方法。③ 拓宽吸收知识的途经,培养“授人以渔”的自学能力。数学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源泉。但事实上,由于时间的局限,老师讲课的内容是有很的,无限的知识探索和掌握还是靠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自学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另外,在教学中培养自学能力要注重“导”与“学”,“导”就是教师在自学中起好引导、指导作用,教师可列出自学指导提纲,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了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就能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初中教学研究报告范文2
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分为3类:一是基础教育服务对象,即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受教育者,其中幼儿园阶段问卷由家长作答,小学阶段问卷由家长和学生共同作答,中学阶段问卷由学生独立完成;二是教育工作者,即幼儿园教师、中小学教师和校长;三是社会公众,即网民。针对3类调查对象8个群体设计了8套问卷,单题最低分为1分,最高分为7分,分值越高表示各群体对教育的满意度越高。每个群体的教育满意度指数满分为100分。每个群体的满意度调查内容均包含总体满意度指数和期望指数,教育服务满意度调查包括教育公平感知和教育质量感知指数;教育工作满意度调查包括条件与保障、学校管理、发展与机会等;社会公众满意度调查包括规划与保障感知、管理与服务感知指数。
本次调查基础教育服务对象和教育工作者采取分层多阶段不等概率抽样,按照国家―省―县―校分层,在各学校内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社会公众按区域、年龄、性别、家庭收入等指标抽取样本。覆盖全国31个省份370个县(市、区)、4 925所幼儿园和中小学校,近8万人参与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2 420份,其中学生(家长)46 306份、教师17 578份、中小学校长3 718份,社会公众4 818份。
学生和家长对教育工作总体满意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指数为79.16分,教育公平感知指数76.34分,教育质量感知指数75.27分,教育期望指数76.68分,反映出其对当前教育工作比较满意。
(一)在区域上东部地区满意度指数高于中西部地区
各学段的总体满意度指数呈东、中、西部逐渐下降趋势,东部比西部地区高2~4.2分。教育公平感知指数的地区差异略小,各学段的地区差异在2.03~3.85分之间。教育质量感知指数地区差异较大,各学段的地区差异在2.03~4.95分之间。西部地区学生和家长的教育期望也较低,各学段的期望比东部地区低2.03~4.95分。
高中学段的满意度指数地区差异最大。不论是总体满意度指数,还是公平感知和质量感知都是各学段差异最大的,东西部地区各指数差异在4~5分之间。
(二)在城乡上城市满意度指数高于农村
城区学生总体满意度指数及各有关指数大部分高于乡村学生,最大差距超过6分。幼儿园总体满意度指数城乡差异达到6.11分,幼儿园教育质量感知和教育期望指数城区均比乡村高5分以上,而教育公平指数几乎没有城乡差异。
(三)在学段上小学满意度指数最高,高中最低
幼儿园家长满意度指数为83.9分,小学生及家长满意度指数为84.9分,初中为76.7分,高中70.6分。幼儿园四个维度的反映趋势与中小学略有差异,教育公平感知与本学段其他有关指数相比相对较低。
(四)不同群体间满意 度指数存在一定差异
1.外省户籍中学生满意度指数低于本省户籍学生。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流动儿童满意度及其各有关指数与当地儿童差异不明显。但初中和高中省外户籍学生的满意度各指数则多低于本省户籍学生。省外户籍高中生的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感知指数只有65分左右。
2.住宿生的满意度指数低于走读生。住宿生的总体满意度指数以及其他3个指数均低于走读生,学段越低差异越大。小学阶段住宿生和走读生的差异最大,4个指数差异在2.26~4.9分之间。初中在1.9~2.77分之间,高中阶段的各个指数上住宿生略低于走读生1分左右。
3.家庭社会阶层高的学生满意度指数高于低阶层学生。社会阶层一般采用收入、学历和职业3个指标表示。如将家庭经济条件根据当地的相对水平排序划分为5个等级,家庭经济条件最好的比最差的群体总体满意度指数及有关各指数高12~20分。监护人学历越高总体满意度指数及有关各指数得分越高,各个学段学生父亲学历在大专及以上的比小学及以下的高5~8分。从父亲职业来看,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子女比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总体满意度指数高5~6分。对母亲学历情况的分析结果也大致相同。
(五)学生及其家长对教师工作态度最满意而对课业负担重与校际质量差距大最不满意
各学段的学生及其家长高度认可教师工作态度。在单题满分为7分的情况下,班主任认真负责以及学习困难时老师给予帮助方面,各学段学生和家长评价较高,均超过6分。
小学及家长、中学生对教育工作评价最低的方面集中体现在课业负担重和学校质量差距上。小学生对放学后没有时间玩的意见最大,初中生抱怨睡眠不足,各学段均认为学校在国家课程之外的教育活动组织不够,突出表现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社团、选修课、阅读支持等方面做得不到位,评价最低。学校间质量差距也是学生和家长突出不满的问题,幼儿园阶段的评分只有4.04分。幼儿园“入园难”和“入园贵”等热点问题在本次调查中评价也很低。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学生和家长对上学路远问题集中表达了不满。
(六)人均GDP高的省份满意度较高
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3年的人均GDP水平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人均GDP高的省份基础教育总体满意度及其3个有关指数得分均最高;处于人均GDP低水平的省份,其在4个指数上的得分均相应较低。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总体满意度指数在人均GDP最高组和最低组之间分别相差4.70、2.81、4.33和4.58分。学段越高,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影响越大。尤其在中学阶段,教育公平感知和教育质量感知的指数在GDP最高和最低组之间相差5~7分。
教师和校长对教育工作基本满意
(一)教师表示工作愉快但对保障条件不满
1.各学段教师总体满意度指数均达到60分。按照教师群体工作性质差异分为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两个群体,幼儿园教师总体满意度、学校管理和总体期望等指数在70分左右,中小学教师的3项指数得分在60~68分之间。幼儿园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的政府保障指数均较低,分别为56.85分和57.97分。
2.教师满意度指数东高西低。东部地区教师在4个指数上的得分均最高,西部教师得分均最低。东部地区幼儿园教师总体满意度指数69.41分,比西部地区高3分,学校管理指数、政府保障指数和总体期望的差异均约为5分。东部地区中小学教师总体满意度指数63.56分,比西部地区高5.67分,其他3个指数东部比西部高3~6分。
3.西部地区教师满意度城乡差异较大。从全国总体来看,城区、镇区和乡村教师的满意度指数依次降低,但实际分值差异只有1~2分左右。但分地区看,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各个指数城乡差异较大,总体满意度城乡相差达4分,表明西部地区城乡更为不均衡。
4.未评职称和高级职称的教师满意度指数较高。各学段都表现为没有评职称的年轻教师和高级职称教师的满意度指数较高。对教龄的分析也证实了新入职教师满意度最高,随着教龄增长满意度下降,教龄11~15年的教师满意度最低。
5.各学段教师学历与满意度关联性不明显。幼儿园教师学历越低,教师满意度及各有关指数越高,中等学历教师的总体满意度指数72.82分,高于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将近9分。在小学阶段则是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满意度最高,达到71.5分,专科和本科学历的教师没有差别,中等学历教师满意度最低。初中阶段表现出明显的学历越高教师满意度越高的趋势。研究生学历的满意度指数63.91分,比本科和专科学历教师高了5~7分。本科学历的教师在高中是主体,但满意度最低。
6.收入越高教师满意度指数越高。各学段都表现出教师月收入水平越高,满意度指数越高的趋势。收入提高对中学教师的满意度指数的影响比低学段教师更大。
7.教师对工作氛围和办学条件认可程度高,对待遇低、压力大、缺乏社会尊重等问题表示不满。教师最不满意的5项事项依次为:待遇过低、工作压力过大、政府制定教育政策法规时教师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缺乏社会尊重。幼儿园教师强烈反映工资、保险、编制等方面保障严重不到位。
(二)中小学校长满意度指数约71分
中小学校长总体满意度指数71.30分,发展与机会指数65.31分,保障与环境指数61.19分,总体期望指数69.97分。
1.中小学校长满意度指数地区差异较大。东部地区中小学校长满意度的各项指数显著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总体期望指数地区间差异最小,地区差异为3分。保障与环境指数、发展与机会指数差异较大,达8分左右。
2.校长满意度指数城区高于乡村。城区中小学校长总体满意度指数为72.75分,比乡村校长高3分。其他相关的3个指数城乡差异在2~4分左右。发展与机会指数城乡差异最大,城区67.1分,高于乡村校长4分。
3.小学校长满意度指数高于中学校长。小学校长总体满意度指数为73.4分,比中学校长高3分,发展与机会指数、保障与环境指数也较高,但总体期望低于高中校长。
4.校长学历越高满意度指数越高。研究生学历的校长总体满意度指数比中等学历的校长高5.37分,期望指数、发展与机会、环境与保障指数分别高3.63~7.2分。
5.校长对本地教育普及、本校影响力和家长支持认可程度高,对待遇、均衡发展和教师数量等方面评价低。校长最满意的5个事项依次为:所在地区中小学教育普及水平、本校在本地区同类学校中影响力、本校学生家长支持学校办学、才能在工作中得到充分发挥、社会尊重中小学校长。家长、学生等服务对象与教育工作者对彼此态度的评分都比较高,互相认可,呈现出积极关系,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校长最不满意的五项问题为:与本地公务员相比,校长待遇较低、本地中小学发展差距较大、本地教师数量不能满足教育发展需求、本地政府落实办学自不到位、制定相关教育规章制度时校长发表意见的机会不多。校长与学生和家长群体都认为学校间差距较大。
(三)中小学教师、校长满意度与学生满意度呈正比
将中小学教师、校长对教育工作的总体满意度指数得分标准化后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比较学生满意度指数的差异。所在学校校长、教师教育工作总体满意度水平高的,其学生在总体满意度及其3个有关指数得分均最高;而所在学校校长、教师教育工作满意度水平低的,学生在4个指数上的得分均最低。校长满意度指数处于最高组的中小学生,其总体满意度指数比最低组中小学生高12分。教师工作满意度和学生满意度关联性更高,两组学生的满意度指数相差达17分。
社会公众教育满意度较低
社会公众是教育的评判者,其调查对象是依据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从网民群体中配额抽样的。本次调查结果显现,社会公众的总体满意度指数52.64分,教育期望指数为55.11分,规划与保障感知指数为51.69分,管理与服务感知指数为49.89分,均低于受教育者和教育工作者。
(一)东部地区社会公众满意度指数高于中西部
东部地区社会公众的总体满意度指数为55.61分,高于中西部约9分。中西部地区之间各指数得分相近。
(二)城区社会公众总体满意度指数高于乡镇
居住在城区、镇区和乡村的社会公众总体教育满意度指数分别为53.97、48.87和44.47分。
(三)社会阶层越高满意度越高
家庭经济条件越好满意度越高。将调查对象的家庭经济条件划分为5个等级,在当地属于条件非常好的群体其总体满意度指数为67.39分,非常差的则仅为35.58分。
社会公众学历越高满意度越高。4个指数均是学历越高得分越高。大专及以上群体总体教育满意度指数53.13分,小学及以下的得分为39.76分,相差13.37分。
(四)社会公众比较认可就近入学而对城乡和地区差距最为不满
社会公众最满意的方面是本地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情况;其次是本地政府保障基础教育质量;本地政府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方面满意度排第三。社会公众最不满意的方面是本地政府缩小城乡学校差距的成效;其次是本地基础教育水平与邻近区县之间的差距;最后是群众向本地政府反映教育意见和建议的渠道畅通性。
政策建议
提高教育满意度需要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共同努力,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沟通协作,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大战略新理念深化教育改革,提升精气神,汇聚正能量,从加大投入、改善环境和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等多方面入手实现人民对教育的期盼。
(一)加大教育投入
一要发展经济提高教育保障能力。调查显示地区经济越发达、家庭经济条件越好、教师收入越高满意度就越高,可见大力发展经济是提高教育满意度的一项关键举措,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加快扶贫脱贫步伐,提高低收入人口保障水平改善生活条件。
二要增加教育投入向薄弱环节倾斜。对于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短缺、义务教育阶段个别地区班额过大、缺少活动场地和设施,普通高中中部镇区大班额等问题,要有针对性地重点投入加大建设力度补短板,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
三要提高教师待遇稳定队伍。教师待遇低是造成教师满意度低、队伍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而教师校长满意度低的学校其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也低。改善教师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激励教师积极工作是提高教育满意度的必要手段。各级政府应严格遵守《教师法》有关规定,健全中小学教师权益保护机制,落实聘任教师、编制教师同等待遇。
(二)促进教育公平
一要保障各个群体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调查显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中学阶段的满意度非常低,这主要与中考高考户籍壁垒有关,要逐步清除户籍对学生的升学限制,理顺学生流动的通路。
二要缩小学校间发展差距,保障各群体平等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父母为农民的学生满意度水平在多个方面都最低,与最高得分存在几十分的差距。改变这一状况,根本途径在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尤其是加强农村学校和城市郊区学校建设,加快教师交流机制建设,落实农村教师待遇倾斜政策,增加弱势群体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高中阶段还应严格规范招生秩序和招生行为,控制跨区招生,维持乡镇普通高中教育的良好生态。
三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课程多样性、选择性,加强社会实践,丰富社团活动和其他课外活动,提供心理服务和生涯指导教育等,从而满足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加强各类活动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课堂教学效率,针对教师职业生涯不同阶段开展分层培训,针对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激励措施,保障教师队伍的活力。
(三)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一是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更加注重引导社会合理预期。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教育观,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树立人人成才观念,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树立系统培养观念。引导社会特别是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儿童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寻找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引导广大群众形成合理预期,是营造保障和改善教育发展良好社会氛围的基本要求。正确有效引导社会舆论,把政策讲透彻,把思路举措讲清楚,把群众的利益安排讲明白,争取社会和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最大程度凝聚社会共识,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初中教学研究报告范文3
时间:2013.12.
开题地点:福永中学三楼会议室
专家:廖苏珊、朱丽霞、石红梅、倪岗、徐春晓
参与人员:陈伟明、万应荣、廖海萍、方曼君、白婷、陈琼丽、王珍、梁雪、张云金、朱雁青、周丽、甘璐、邓梦倩、张燕丽、王琦、穆天船、王博、陈钰丹、吴文勇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
三、本项课题研究题为: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研究
(一)选题理论依据:1.英语阅读和写作是中考考查的范围,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也是学生终生受用的语言运用能力。近年的中考测试学生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题目分值逐年加大,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越来越得到英语教育者的广泛重视。2.《英语课程标准》对语言技能中的读、写等技能提出五个级别的不同目标要求。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语言技能目标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这些要求都可以在平时的对英语读写结合的训练中得以实现。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校在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中,注意充分开发和利用地方的各种资源,组织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研究正式适应并切实落实这一要求。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理论意义:本研究以Krashen的语言输入理论和Swain的语言输出理论以及任务型教学为理论依据,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特点,教育学理论,教育实践理论,及新课改英语学科对师生的要求,本研究从如何阅读英语报刊以及中学生写作存在的困难谈起,探讨初中英文阅读教学和写作相结合的实证研究。
2.实践价值:1.丰富学生阅读素材,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素材具有内容新,语言鲜活,容量大,趣味性和实效性强,贴近中学生生活的特点,学生喜欢读且乐意读,通过阅读,吸取更多信息,积累更多好词好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写作提供经验和素材。2.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阅读与写作组成了书面表达中两个互逆的书面交际过程。通过阅读文章,学生从篇章中探索文章主题、结构和中心思想,从词语表达中学习组句表意的技巧,同时结合老师的指导,学生能灵活运用词汇、句型、语法、语篇知识,培养英语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写作能力。
(三)完成课题研究的有利条件:
1.我校领导教科研意识强,愿意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准备。本课题组成员为长期从事初中英语教学的一线中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团队意识以及合作探究意识强,都有改善英语教学方法的强烈愿望。
2.进行细致的分工,全面落实课题研究各个环节的工作任务。
3.有良好的课题研究基础。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课题,综观国内外有关读写课题研究的专著与论文,各位专家、学者、实验人士等对读写课研究的成功经验很多,加之现今社会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我校的教学理念具有前瞻性,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注意到英语读写结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积累了很多相关的经验,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四)研究目标、研究的主要问题、难点及主要研究方法:
1.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有:(1)在教师层面,创设新型的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研究,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课本阅读资源,指导学生快乐阅读,轻松写作。(2)在学生层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思维,提高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发展个性,磨励意志,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等都起着重要作用。(3)提高读写结合的课堂效率,提高教育教学成绩。探讨以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研究的自主学习模式。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等因素,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有:(1)初中英语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研究。(2)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讨。(3)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4)探索读写训练、以读为本、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模式。
3.本课题主要的研究方法:(1)比较验证法:在两个平行的班级中进行一段时间的实验,以班级平均分为基准,判断学生读写水平,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实验结论。(2)案例研究法:整理研究资料,积累“初中读写结合作文教学模式”资料,撰写教学案例。(3)教育观察法: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通过与学生的接触和交流进行有目的的观察。(4)等组实验法:①自变量:在实验班通过实施教研组教研计划,实践预想方案来进行英语读写教学,对照班按照常规英语英语教学方法进行一般教学。②因变量:通过改进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英语阅读与写作的浓厚兴趣,养成乐于预读,乐于写作交流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们的英语预读和写作能力。③无关变量控制:教师素质,教师能力无明显差异,实验对象大致相近,实验班和对照班不能随意加班加点,延长学时。对照班不采取非常规措施,不淘汰差生,不实验另一种英语教学方法。(5)经验总结法:在阶段实验之后,对教学中出现的有代表性的教育现象和方法进行提升和总结,形成理论。
4.本课题研究的难点为:(1)精选阅读素材,从而形成有效的“初中读写结合作文教学素材库”。分别从语言表达、中心与材料、思路与结构三个方面精选典型素材。并针对这些素材理出共性的东西,从而让学生感到写作有章可循。(2)突破文本框架,巩固和延伸读写能力。(3)优化课堂设计,整合读写教学。
(五)研究的主要阶段及具体安排:
本课题研究计划全程为三年,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3年5―8月)
组建课题研究小组,进行文献梳理分析,学习关于思维导图的基础知识,确定研究总思路和研究方法,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阶段(2013年9月―2015年8月)
根据实施方案开展具体的研究工作,并注重材料的积累、存档。每学期进行阶段性小结,小结课题实施情况,反思存在问题,修正实施方案,在根据修正后方案进行研究。
初中教学研究报告范文4
“2012年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奖”一、二等奖获奖项目及申报人名单如下:
一等奖(1项)
《微型地理景观探究及其教学应用研究》(陈月平、黄东锋、田安太)
二等奖(32项)
《运用“愉快体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聂莲)
《高一学生数学学习性别差异调查研究》(潘少华)
《校本课程剪纸艺术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郑顺全)
《民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校园文化建设》(何一音)
《信息技术教材建设促进学科内涵发展的策略研究》(陈明宏、黄世勇、黄伟祥)
《基于体验学习方式的高中历史有效教学实践研究》(梁础珊、张桂才、黄永利)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成果》(张艳婷)
《中小学“进转改”活动式写作教学的探索》(梁经伟、谷清华、连雪君)
《让本土文化精粹滋养孩子的童年――佛山本土文化与幼儿园美术课程整合的研究》(何桂珍)
《幼儿“四合一”趣味健康活动的研究与实践》(李长缨)
《小学数学智慧乐园的创建与使用研究》(王金发)
《商务英语模拟教学研究》(杨荔)
《高中地理尖子生培养的实践研究》(张萍海)
《基于科幻美术主题教学载体上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黄建军)
《“打造书香特色与促进师生发展”的实践研究》(黄丽萍)
《开展“生活能力”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美味厨房”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余燕琼)
《新课程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张光洋)
《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创建的研究》(杨翠、林光练 )
《特殊学校开展串珠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邓娜)
《“教师电影课”开发与应用研究》(华峻)
《科普读物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肖小亮)
《中小学“微课”资源的区域开发实践与创新应用研究》(胡铁生)
《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CSCL 促进意义建构之“如何改善地球暖化”研究报告》(萧仕铮、邓广汉、何顺兰、陈庆)
《“散合式教学法”研究》(杨俊)
《从正确引导“麻辣学生”入手,培养小学生主动参与管理的精神》(罗辉、董荣芳)
《网络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研究》(梁文威)
《小学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张少娥、曾春销、肖丽华)
《“1分钟创意游戏”体验,促进学生品德与心理健康协同发展》(李园萍)
《引导小学生正确对待和运用网络语言的研究》(徐淑仪、吴少敏、萧伟峰)
《构建书法课程体系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龙焕权)
初中教学研究报告范文5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命教育;对策方法
1 生命教育概述
1.1 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是近几年来生物教育领域新兴起的课题,很多研究者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探讨和思考。生命教育按照教育的内容、方法、目的不同,基本概念也有区别。在初中生物教学的环境中,生命教育指的是在初中阶段学校对学生进行的以认识生命的孕育和发展过程为教学内容,通过教育使学生形成对生命及其价值的正确理解,进而形成对自己、对他人、对自然的尊重态度,是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过程。
1.2 生命教育对初中生物教学的意义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初中生物教学对学生的情感价值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发展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使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形成对世界的整体认识。比照生命教育的含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是生物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手段,是使教学有效性提高的途径之一。
1.3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缺失
尽管推行生命教育已经在我国初中教学中进行了很长时间,但教育的效果甚微。学生面对学习压力选择自残或自杀的方式以求摆脱的例子屡见不鲜;青少年伤害他人的犯罪事件并没有减少;中小学生以虐待动物为乐趣的行为比比皆是。即使“进行生命教育”被写入初中生物教学大纲,但是在生物课堂上,大多数教师受到学校条件和课时安排的限制,将教材书本知识讲清楚已经很不容易,生命教育的开展显得困难重重。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加强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如何在学校教育能够提供的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开展生命教育,我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三种方法,供同仁们参考。
2 灵活设计教学内容以突出生命教育主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生物教材内容新颖、教材体现形式多样化、结构也十分清晰,十分适合在生物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只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就能够建构一个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课堂。
以“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一单元的学习为例,这一章的内容是以植物的基本类型、植物的生长、植物的作用为主线,在每一章的内容里都穿插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中与植物有关的知识。一般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以教科书为主,而我在教学中为了突出“生命教育”,将教学内容做了调整,在进行“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教学时,将“在文学中寄予植物的情怀”这部分内容提前,准备了一些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如“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莲者,中通而外直、不蔓不枝……”、“远看是一片绿色,近看却又没有了”等,让学生们讲出这些文学作品中涉及到的植物,然后根据文学作品给植物赋予的“情怀”来对植物进行“定性”,再将这些被定性的植物进行分类,接着学习植物的种类和基本形态。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使学生对各种植物的形态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
3 改变教学方法潜移默化进行生命教育
教学方法的改变对教学效果提高的积极作用,已经在很多教学研究中均有提及,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探讨教学方法的改变对生命教育的促进作用,仍是值得我们尝试的。在实际教学中,我采用了问题探索式教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具体的教学安排如下。
在进行“动物的运动和行为”这个单元的教学时候,在学生掌握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和生活栖息特点之后,我在“动物的运动和行为”这一章的教学中,将“动物的行为”设计成三个问题,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探讨。每个问题的提出都有一定的资料作为背景,实际上,是以不同资料为背景,分别回答三个问题,通过解决问题,进行生命意义学习的过程。第一个资料是教材给出的“科学家故事——珍妮.古多尔和黑猩猩交朋友”,第二个材料是“狼孩再进入人类社会”,第三个材料是“风雪中的帝企鹅——帝企鹅的繁衍”。将全班同学分成六个小组,通过抽签获得材料,每两个小组的材料是一样的。请学生们通过研究材料,回答三个问题:①材料中哪些内容描述了动物的先天?②材料中哪些内容描述了动物的社会行为?③动物的先天和社会行为是怎样产生的,分别对动物的生存产生怎样的影响?带着问题,学生们开始仔细阅读教材,并且结合材料,进行小组内的讨论和组织答案。通过探究问题,学生们不仅学习了动物的各种行为的定义和表现形式,而且对动物行为和生存的意义有了自己的理解——在进行第三个问题的回答时,同学们纷纷报告:先天是动物生存的基本保证,动物通过在群体中活动和交流学习而来的社会行为是生活的必备技能。只有在自己的种群里生活,生命的意义才是完整的。
4 巧妙安排课后作业渗透生命教育
初中生物并非初中教育中的“重点科目”,面对中考和升学的压力,很多学校对生物这门课程更加忽视,学生家长也认为“和中考关系不大”而不重视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然而,生命教育是可以在生活的各个角落以渗透的方式进行的,即使学生由于课业繁忙无法使用大片时间去完成和生物学习有关的课外探索,生物教师也可以通过“期末考察”的形式,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会生命的意义。
在初中八年级下册生物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我给学生们安排了生物教学中唯一一次“实践作业”,给学生们一个“生物研究报告”的简略模板,请学生们自由选择任何一个题材,进行一次生物实验实践。模板中包括实验的题目、实验的内容、实验的方法,最后得到的结论。只要是和生物知识有关的内容,都可以进行生物实验,而在“生物研究报告”模板的背面,我拟了一个特殊的题目“我的生物实验中的有趣现象”。学生们花了一周时间完成了各自的“生物实验”。有的学生在报告里写出“我给我家的狗,吃了很多肉,之后它就拉肚子了”;还有的学生在报告里写“奶奶家的母鸡,没有见过公鸡,也在孵蛋,是因为它想要生小鸡”;也有的学生写到“我种的豆子,有一棵发芽比较晚,还长歪了,检查之后发现是因为种子上面压了一块小石头”。这些看似平淡又简单的报告,对学生们的启示实际上要比大人能想出来的大得多,“美食不可多得”、“母性的力量”、“不屈不挠的精神”也许就通过这些实验,在学生们的心中永远种下种子,相信通过成长,这些种子最终会结出丰硕的“生命之果”。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生命教育,是延展初中生物教学的意义、实现生物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之一。面对我国中学生物教学模式下对生命教育的缺失状态,建议各学校和初中生物教师,采用灵活设计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等手段,重视课后作业的布置对生命教育的渗透性,以提高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路桥.试论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生命教育[J].新课程导学,2013(10):18-20.
初中教学研究报告范文6
关键词:活动课教学;研究过程;教学能力;教学质量
从2001年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被纳入新课程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它涉及的内容领域很多,其专业性、综合性都很强,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具体分工教学,需要与各学科相互结合、相互衔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到目前为止没有课标、没有材、没有教学指导用书,作为学校管理层及一线的老师们对这门课程的教学仍存在许多困惑。
我校于2003年9月建校,七年来我校有了六届初中毕业学生,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数占本县总人数的10%以上,且逐年上升,六年中考中分别有四、五、六名同学总分进入全市总分前十名,各学科人均分在全市也都是以绝对优势遥遥领先,教学质量得到了全市及周边地区的认可。学校办学成功的经验是提高老师队伍素质,搞好学习与教研,到2008年3月我校已完成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的省级课题。
学校一直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就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学校在这方面也花去不少力气,安排教师去安徽省蚌埠市、安庆市、阜阳市、黄山市等地学习,为了使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各学科能较好地进行整合,学校要求各学科利用教研活动、备课组备课时间,加强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研究。学校数学教研组于2007年申报了一个市级课题――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研究,2008年被安徽省滁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批准立项并进入研究阶段。
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教师要教好数学,首先必须不断学习研究新的课程标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的教学应当是把数学知识通过一定形式设计、融入课堂双边活动中去。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数学教学形式设计与实施,这种设计可以是多学科间的整合。
新课程标准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都是非常大的两个课题,作为从事教学一线的教师,不是专职的研究学者,无论从专业知识、研究时间、物质设施等都不能有较深的研究,只能就各地区、各学校在现有的条件下数学教师多花时间去学习、探讨、讨论与合作
教学。
一、有明确的目标
本课题的开展有利于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有利于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有利于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的探索与创造,通过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化的活动过程,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
本课题研究目标是:通过课题的开展,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
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重视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有明确的分工
任何一项研究要想取得成功都需要加强研究的宏观统筹和微观指导,学校成立了课题组,教导处专职主任负责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组长具体负责课题的申报、制订课题的实施方案、领导课题组开展工作;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确保课题研究工作事事有人做,课题组成员人人有事做。有的负责制订各个阶段的计划及调查了解计划实施情况;有的负责学习材料的搜索、整理、并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的负责计划的实施检查及各个阶段的总结的撰写;有的负责网站的设计、建设、充实、提高;有的负责计纸质材料的收集和整理;有的负责电子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所有课题组成员在平时的教学中都要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教学内容由教师本人选定,但所选择的内容必须在课题组会议上作出通报和说明。我校已实施过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测量旗杆高度、通过某一路口车辆统计、丢弃塑料袋的调查分析、白塔河水污染情况调查、农村中学初中学生年龄结构、我市市区中学生的零花钱、数学兴趣题快速抢答等,把活动课贯穿到学校教学的始终。
三、时间上有保证
课题研究学校有具体的时间安排,一般一个星期安排两节课的固定时间为全课题组活动时间,其余分散安排在下午活动课时间。每周固定研究时间,主要是学习、交流、讨论。每学期召开两次正规的汇报交流会,每位成员必须有准备性发言,学校有关领导参加会议,对课题研究工作加以督促、检查和指导。
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7.9~2008.8,各成员制订其所负责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计划并付诸实施,学年结束时及时加以总结。
第二阶段:2008.9~2009.8,各年级按计划正常开展活动;召开课题中期研讨会,对实施方案及目标进行修正;加强理论学习,各成员撰写论文并积极参与评比或发表。
第三阶段:2009.9~2010.6,对前两个阶段的实施情况加以总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撰写数学小论文并积极投稿;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学生与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研究结果,进行评价,汇编研究材料。对研究的资料进行整理、筛选、撰写研究报告。
材料整理好后,由学校安排初步验收,初步验收合格后提出申请,请上级主管部门验收结题。
四、教师的学习与提高
为了提高研究水平,使研究能规范深入的开展,我们课题组成员坚持理论学习,学习相关文献,并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撰写研究论文。每个学期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一次集中理论学习,学习内容由课题负责教师确定,同时课题负责教师给予适当的学习辅导。
学校经常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只要上级或兄弟学校举行教学研究会,我校必定会安排教师前去参加。几年来我校教师到周边省市学习机会日益增多,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实验学校、泰州市洋思中学、金湖县金湖中学、山东省杜郎口中学,安徽省教科所每年召开课题讨会我校都有领导和教师去参加,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充实自己。
五、检查与激励机制
我校对教师教学研究工作十分重视,每学期学校要对教师教学教研工作做一次全面的检查,检查结果作为教师考核、教师晋升晋级、教研组考核的重要依据。
每学年对课题组有中期报告或按期结题,学校还给予适当的经济奖励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六、促进教师成长
学校开展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在课题研究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产生一些困惑,这也正是课题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解决了,教师能力提高了,学校教研工作能力加强了,学校教师综合素质提高了。
由于数学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滞后及一些现代教学技能、素质的欠缺,导致了数学实践活动的两种不良倾向,影响了活动的效果。
从活动内容看,由于受传统影响,实验往往数学味道较重而实践味较淡;从活动过程看,教师一人主宰整个活动过程,教师的活动仍占据着大量的时间,活动过程仍是以教师的提问、讲解、指令为主线安排的,学生被动地跟着教师亦步亦趋,实践活动的时间也得不到保证,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如何消除以上两种不良的数学实践活动,使数学实践活动真正成为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有效途径呢?课题组人员认为教师是个关键因素,只有教师对数学实践活动这种新型的教学形式所提出的挑战作出积极的回应,那实践活动才会真正迸发出活力,体现它的多种效能。教师的积极回应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数学实践活动的实践性、主体性要求教师要有“退居”意识。
(2)学生实践活动的开放性、互动性要求教师要有“收放”能力。(3)数学实践活动的灵活性、新颖性要求教师要有“开发”精神。
开展好数学综合实践课程,不仅是单纯的课题研究问题,我们应不断学习和思考,把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贯穿于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去,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第一目标。当今社会是学习型社会,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我。这样我们一定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六年时间我校数学组已完成两个数学课题的研究。两个课题结题了,虽然没有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但课题的研究过程促进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提高了学校教研氛围和教研能力,提高学校数学教学质量。几年来学校有十多名数学教师在市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课堂教学比赛、教学技能比赛中获一等奖,特别是年青教师得到了迅速成长。教师撰写的教学论文、教学点滴、教学设计在省市级评比中多次获奖。在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我校毕业班数学成绩连续五年平均分位于全市第一,且人均分高于第二名近二十分(市教育局有内部分析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