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银行运营管理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银行运营管理总结范文1
设计思路:运营管理由人、流程和产品实现管理,通过系统的运作得到有效的评价。借鉴先进的运营管理模式。地产企业自身的情况进行运营管理体系的思路设计,设计方面主要由以下四点构成:战略管理、战略管理体系、流程管理体系及绩效评价体系。这四点体现的就是从哪管、管什么、如何管和效果如何。
二、地产运营管理体系优化的战略设计
运营管理体系构建可以为企业提供战略的组织保障,所以,进行运营管理体系优化的战略设计一定要明确。对企业优热和劣势进行系统的分析,确定企业战略目标。企业外部威胁:企业外部环境受到政策、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威胁。政治上,房地产企业受到国家土地管理越来越严格的影响,导致土地成本不断升高,地房开发资金不断增加;经济上,受到银行贷款政策日益严格,甚至可能改变政策的影响,使地产开发融资十分困难,造成资金的紧张,竞争激烈;在社会上,消费者的消费日趋理性化,要求企业专业性要不断提高。企业外部机会:外部有威胁就有机会。在政治上,由于国家或地方政府都有一定的税收减免政策,对房地产行业可以起到一定的支持;在经济上,城市圈的建设为地产行业带来发展机遇,而且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也影响了地产行业发展。内部劣势:地产行业内部也要进行优劣势的分析。劣势为,地产行业众多,如果地产开发企业的知名度不够,品牌不强是很难获得竞争的机会;如果地产企业规模不大,也很难获得土地资源的开发权,企业的发展就受到很大的约束;地产企业如果规模不大,管理上就会不科学,尤其是中层管理人员水平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地产企业的资金和实力不够强,很难实现融资。内部优势:地产企业即便有一些劣势,还有很多优势存在。地产企业如果是本土企业就会了解本地文化与消费习惯,可以了解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开发出真正适合本地区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地产企业如果规模小,就可以进行灵活的组织,可以通过不断的创新,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地产运营管理体系优化体系的组织设计
地产企业的运营管理要实现战略目标,就要具备相应组织体系的保障,而地产企业现行组织架构基本上是可以满足工程项目开发的实际需求的,不过,要将组织架构进一步优化,更利于地产企业的发展需要。在组织静态结构上看,各部门的职责都定位在利于公司的发展和要求上,而静态的结构优化是对某些缺失职能的优化,例如:成本的管理和定位、策划等方面职能。在组织动态结构上看,地产企业的组织体系责权并不清晰,使各部门的动态职责和各方面的配合、接口都不清晰,这种责任不明确和组织效率低的行为都会影响地产企业的正常发展。对组织动态结构的优化是建立起清晰权、责的组织体系,使各部门间更好的实现沟通和协调,使领导可以更好的以事务性管理来解决问题。
四、地产运营管理体系优化体系的业务流程设计
地产企业业务流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未按照系统方法实现流程的规划,而业务流程可以分级和分类,通过规划管理明确流程的管控体系,使地产企业的工作效率低下,十分繁琐和复杂。地产企业结合自身组织的结构,以价值链完成业务流程的分级分类,然后进行规划,建立起业务流程体系。以价值链的理论,地产企业的价值链以基本活动与辅助活动组成的。基本活动从开发的顺序可以分成:环境调研、土地资源的开发、工程项目定位、营销策划及工程管理等方面内容。
五、地产运营管理体系优化体系的绩效评价设计
地产企业的绩效评价系统是以主要构成要素来展开的,而绩效评价系统有评价主体、客体、目标、指标、标准、方法及报告等内容组成。通过对地产行业及施工企业经营的特点进行综合的分析发现,结合了地产企业战略和组织架构、运营体系后,可以总结出影响地产行业绩效的重要因素,借鉴了平衡积分卡,可以优化地产企业运营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六、结束语
银行运营管理总结范文2
随着银行面向商户的支付结算系统不断发展,商户管理作为支付结算系统的基础应用模块也需改变以适应各类新型商业模式的使用。在国内银行大力发展“双线”支付模式――线下支付和线上(互联网)支付的背景下,其商户管理系统建设普遍出现数据模型不统一、商户信息不集中、商户接入管理分散等问题。文中提出了银行统一商户模型的设计,通过抽象化线上线下商户数据模型,设计了通用的商户基础信息、接入模式及签约管理等模块。该设计能有效地支撑银行支付结算的商户信息管理集中,显著提高银行运营管理效率,简化银行支付应用系统架构。最后提供了系统开发示例,并做了总结。
【关键词】商户管理系统 支付结算 商户数据模型 商户接入安全工具
1 概述
随着互联网支付结算新兴模式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银行支付结算服务也逐渐从线下往线上转变。如今移动互联网时代,由第三方支付公司所代表的互联网支付第一阵营,再次向传统金融机构发起冲击,各类互联网金融产品推陈出新,而支付结算作为银行重要的职能之一,也开始在移动互联领域基于支付结算服务开展了各类相关产品创新。
在支付结算工具发展的历程当中,从传统的线下POS收单系统到近年来流行的移动支付收单系统,银行为适应相应的新兴支付商业模式,开始了多样化的支付应用系统建设。作为这些支付应用系统的基础支撑,商户管理系统面向合作商户、合作平台、银行运营管理人员提供有关银行收单业务的一套集“商户申请及准入、产品签约、结算协议”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管理服务。
在国内银行的支付应用系统建设实践当中,由于不同商业模式的支付应用场景不尽相同,且线下和线上业务在时间上分属两个不同的发展时代,银行大多采用不同的系统以此更专业化地满足各类支付模式。而在商户管理方面,由于线下商户和线上商户所具备的属性也不尽相同,商户管理系统大多依托于相应的支付应用系统作为基础数据支持模块,因此银行系统架构内多套独立且各具特色的商户管理系统的并存是业内普遍的做法。但随着支付模式不断发展,支付应用系统不断更新优化,分化式商户管理系统建设方式将会对业务运营、系统运维等方面带来一些问题:商户数据冗余且不集中、运营操作重复且不统一、合作商户接入繁琐困难等。
而本文提出的银行统一商户管理模型,旨在解决分化式商户系统建设给银行支付结算业务带来的现实问题,达到“数据集中、操作统一、接入通用”的商户管理目标。
2 商户数据通用模型
以民生银行内部支付结算系统架构为例,面向商户的收单业务系统分为线上与线下两类。其中,线下收单类的系统有POS机收单、自助设备收单、二维码收单等系统,线上收单类的系统有网银B2C支付、网银B2B支付、快捷支付、手机银行支付、网关支付等系统。而不同系统所维护的商户信息是独立存在的,不同支付应用系统使用商户管理存在于相应配套的商户管理系统中,基本上一个支付系统会对应一个商户管理系统。多个商户管理系统的存在,使得商户数据大量冗余、运营人员操作维护不便利、商户维护接入信息不一致等问题突显。如图1所示。
举例说明,某商场成为民生银行的合作商户,接入民生银行线下的POS收单业务和互联网的网关支付业务。该商城的同样一份商户基础信息需在POS收单商户管理系统录入,同时也需要在网关支付商户管理系统录入,运营人员录入操作需执行两次,且操作步骤不同,增加运营操作失误率,而且同一份数据存在于两个系统中,出现了冗余。面向该商户提供的接入信息由于分属不同的商户管理系统,产生的接入信息也是不一致的,POS收单业务商户号、商户标识、协议号等信息与网关支付业务相应的信息是不同的,对商户端的接入银行合作信息维护带来了诸多不便。
因此,为有效改善上述的问题,设计通用的统一的商户数据模型是非常必要的。
2.1 商户数据抽象化
结合现有银行支付结算系统不同的支付产品业务,综合考虑线上和线下支付业务商户的共同属性及个性化属性,可将商户管理数据划分为以下几类:
2.1.1 商户基础信息,是关于商户的相对静态的各属性集合
在典型的银行线上和线下支付结算业务,商户基础信息具有普遍共性,属性一般包括但不限于:商户号、商户名称、商户简称、商户地址、所属行业、组织机构代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ICP备案、商户代表人、联系方式、归属营业机构、拓展人员等。以上属性作为银行内不同的支付业务所需商户信息具有共性,因此可抽象化。
2.1.2 商户接入安全工具
一般地,银行线下支付业务,大多依靠POS机、自助收款设备等终端机具或收款二维码展示,多为实体的收款接入工具;而银行线上支付业务,大多依靠商户电子商务系统与银行互联网支付网关之间直连的方式,为虚拟的接入工具。因此,可将该两类典型的商户接入方式抽象为商户接入工具,此工具分为实体工具和虚拟工具两类,不同类别的工具所具备的属性可不相同。
2.1.3 商户签约数据
银行面向商户提供支付结算产品或服务,将涉及银行与商户的合作协议,协议中包含商户所享受的服务的相关描述、服务时间窗口、合作接入方式、商户资金结算规则、银行中间业务收费等双方约定。一般可分为商户合约基本信息、商户资金结算规则、商户手续费扣收规则、产品交易规则等抽象类。
2.1.4 商艚鹑谡嘶数据
合作商户与银行签约支付业务,资金流转需依靠最传统的金融介质――账户来完成。不同的支付业务,可能需登记商户的收入账户、手续费账户、备付金、专户等不同用途的账户信息。
抽象化后的各类商户管理数据关系如图2所示。
2.2 商户的关系网络
银行的商户管理方面,除了针对商户数据的管理,仍需考虑商户与商户之间的关系。关系是一种“联系”,表明着关联的事物之间存在着一致性、共同性,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不同事务、特性的统一形式。银行内部庞大的合作商户体系,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一般地,关系区分了多个维度,包括商户上下级关系、平台外部拓展商户的间连关系、供应链上下游关系等。
2.2.1 商户上下级关系
大中型商户一般具有母子公司、总店连锁分店等显著的上下级关系,是一种双向关联的强关系。该类关系在支付结算业务中一般涉及到资金归集、下拨、以上级名义收付款、以下级名义收付款等方式的资金流动。
2.2.2 平台外部拓展商户的间连关系
该类合作商户一般属于平台,该平台自己具备拓展商户的能力,构建了自身的中心化的商户网络结构。比如客如云是一家餐饮行业的智能点餐平台,客如云自身拓展了众多餐饮企业、门店及外卖店等商家,为商家提供餐饮软件服务,包括了预定、排队、外卖、点餐、收银等功能,其中涉及客户支付的功能对接了银行的支付结算系统。各商家通过合作平台间接地享受银行的支付结算服务,商户与银行是一种单向连接的弱关系。
2.2.3 供应链上下游关系
该类关系一般多出现于银行合作的中小商户,在支付结算业务中一般涉及到担保金、票据、交割凭证等资金与信息流。商户之间存在着实际的生意往来关系。
2.3 商户管控
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与第三方支付类似,虽然银行在资产管理经验、资金及拨备保障、流动性管理经验方面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在实际的业务操作中,收单业务风险仍然是业务运营过程的主要阻碍之一。风险商户的管控是商户管理的另一个重要课题,基于本文提出的通用商户数据模型,可从商户的关系网络、商户合作接入等方面进行控制。一般地,管控操作分为技术管控与业务管控两类。技术管控方式,针对商户合作接入的各类交易进行控制;业务管控方式,通过商户签约冻结、商户之间的关系冻结等方式进行控制。
3 商户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上述的商户数据通用模型,可构建银行统一商户管理系统,优化银行支付结算应用架构,减少商户相关系统冗余。设计大体思路:针对银行各类面向商户的支付结算应用系统搭建统一的商户管理系统,该系统负责统一的商户数据录入、业务准入及技术准入。
3.1 系统架构
优化后的商户管理系统,打破原有依附支付系统的商户管理的分散设计,建立统一平台,将商户信息、关系数据集中管理,简化银行支付系统架构。如图3所示。
统一商户管理系统,与银行内各支付结算系统、渠道系统的集成关系,阐述如下:
与商户门户的集成关系:商户通过银行的在线门户(如银行网银、银行官网、支付门户等)提交业务申请材料,门户系统将申请信息通过实时接口或异步批量导入的方式调用统一商户管理系统,作为业务准入工作流的第一个任务节点,自动创建流程,后由银行后台运营人员接收并审核。
与支付结算系统的集成关系:统一商户管理作为商户的业务准入、技术准入的入口,是支付结算系统的业务规则数据源。商户数据通过银行内部合规的运营流程的层层审核,最后导入到相应的支付产品所归属的支付结算应用系统。支付结算系统中存在必要非全部的商户数据,是统一商户管理系统中数据的子集和拷贝。
3.2 系统模块设计
根据商户管理通用数据模型设计以及运营工作流要求,统一商户管理系统可划分为商户基础信息管理、商户接入管理、商户金融账户管理、商户签约管理、商户关系管理及商户管理工作流六大模块。如图4所示。
3.1.2 信息管理
统一商户管理系统的商户基础信息管理、商户接入管理、商户金融账户管理、商户签约管理、商户关系管理五大模块属于业务信息管理类。
(1)商户基础信息管理,包括新增商户、修改商户信息、注销商户。
(2)商户接入管理,含实体接入工具管理和虚拟接入工具管理两个子模块。实体接入工具管理,包括工具配置管理、工具库存管理;虚拟接入工具管理,包括在线安全证书的类型配置、安全证书发放、安全证书维护、安全证书注销等;
(3)商户金融账户管理,包括账户类型配置、新增关联账户、修改关联账户信息、取消关联账户。
(4)商户签约管理,一般根据不同支付结算业务划分相应的子模块。如POS收单签约、B2C支付签约、B2B支付签约、快捷支付签约等。
(5)商户关系管理,包括关系类型配置、关系网络创建、关系网络维护等。
3.1.3 工作流管理
统一商户管理系统的商户管理工作流模K属于工作流管理类,主要包括用户角色管理、角色权限分配、任务权限关联等内容。
工作流管理中涉及到重要的用户权限控制,可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Role Based Access Control,简称RBAC)进行设计。RBAC基本模型包含了三个重要的实体:用户User、角色Role、权限Privilege。一个用户可以被赋予若干角色,一个角色也可以被赋予给若干个具体用户,用户和角色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同样,一个角色可以具有多项权限,一项权限也可被赋予给多个不同的角色,角色和权限之间也是多对多的关系。
工作流采用RBAC来控制各个任务节点的权限,工作流由多个任务节点按一定逻辑顺序连接在一起,一个任务节点为了实现针对用户的操作权限控制,可与RBAC模型中的权限关联,任务节点与权限之间是多对一的关系。如图5所示。
4 系统实现示例
基于文中阐述的商户管理通用数据模型及系统设计,可使用面向对象的语言及轻量级的开发框架快速搭建系统原型。以下以民生银行统一商户管理平台为例,简单介绍系统实现相关内容。民生银行统一商户管理平台的开发,使用Java语言,采用了经典的MVC框架,选用Spring MVC + Spring + iBatis开源框架进行构建。该平台主要面向商户拓展人员、银行运营管理人员、银行科技人员等用户群体。如图6所示。
5 结束语
为提高银行商户管理运营效率、优化银行支付结算应用架构,达到“数据集中、操作统一、接入通用”的管理目标,文中设计了一种通用的商户管理数据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设计了统一商户管理的系统。通过该系统,通过统一入口对不同的支付结算业务商户管理进行统一处理,显著改善了商户信息管理分散的问题。
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将会跟进新兴支付商业模式,致力于完善数据模型的通用性,进一步提升该系统对各类新模式下商户新特性的适配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聪,贾彦东.金融网络视角下的宏观审慎管理――基于银行间支付结算数据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10,4(358): 1-14.
[2]李丽.对银行支付系统设计的探讨[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35(sup):67-68.
[3]付雄,程文青,郎为民,谭运猛,熊志强. 安全电子支付系统研究[J].计算机科学, 2005,32(01):108-110.
[4]俞军备.基于商户关系的购物中心商户组合优化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9:1-133.
[5]饶林,周鹏博.有效实现第三方支付风险监管的几点建议[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8(09):110-111.
[6]Sandbu R.Role-Based Access Control[M].Advance inComputers, 1998,46:P1-49.
[7]肖弘月,吴刚.面向多商户的第三方电子券系统设计与实现[J].微型电脑应用, 2012,28(07):31-37.
[8]姚加贤.特约商户管理模式的比较与选择[J].金卡工程,1999(07):1-7.
[9]戴一岗.银行卡特约商户管理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金融科技时代,2011, 19(12):78-79.
[10]范佳荣,裘志华.大掌柜个体商户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办公自动化, 2014(09):41-43.
[11]晓辰.民生银行商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山东大学,2014:1-54.
[12]陈冰婷.成都移动联盟商户管理研究[D]. 四川:电子科技大学,2013:1-50
作者简介
林冠峰,男,北京市人。硕士学位。现为中国民生银行信息科技部项目经理。主要研究方向为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银行支付结算应用。
曾阳,男,北京市人。硕士学位。现为中国民生银行信息科技部软件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移动支付、移动互联收单。
银行运营管理总结范文3
1.1 总体分析
表1显示了截止2012年6月末四大行总体盈利情况。其中,净利润指标最为直观地展示了四大行的经营业绩,净利润同比增长率指标通过与去年同期利润相比来表现四大行经营业绩变化方向及幅度,总资产回报率指标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分别体现了四大行运用总资产及自有资本的效率和水平,而银行利润率则说明四大行的营业效率,体现了营业收入到净利润的转化能力。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银行在2012年上半年内遭遇最为沉重的打击,净利润增长率远远低于其他三大行,尴尬地跌入个位数增长。农业银行与之相反,表现出极为强劲的增长势头,净利润增长率独领,但不如人意的是其营业收入向净利润的转化率最低,体现了其营业成本相对高企,需后续进一步研究降低。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则各项指标均处于中等水平,表现了稳定而强劲的增长态势,并且在营业成本方面做到了较高的控制水平。
整理自2009年以来四大行的净利润增长率数据可得 图2,从图中可知,自农业银行上市以来,其每年6月末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均特别突出,这部分得益于其前期净利润相对较低,为后续大幅增长埋下空间,但同时也不可否认地展示了该行近年来的非凡经营业绩。2009年的次贷危机和2012年的欧债危机等恶劣经济金融背景时期,银行业明显受到冲击,四大行净利润同比增长率相比2010年及2011年时期大幅萎缩。
1.2 结构分析
表 3中各项指标反映出,尽管近年来银行服务费收入等非利息收入占全部银行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但非利息成本通常仍然高于非利息收入,对四大行来说,净非利息收益率均为负,体现了银行经营管理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非利息收入占比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体现银行的成熟度,非传统贷存业务的发展情况,从表中可知工商银行在这方面走在最前列,该值相对靠近50%,其次是中国银行,达到30%以上,剩余两银行均以不到30%排列其后。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上半年的平均利差在四大行中均较低,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第一,人民币进入降息周期,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客户存款呈长期化趋势,人民币付息负债成本上升快于生息资产收益。第二,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国内企业和居民持有外汇意愿增强,外币存款增长较快,但外汇贷款需求减弱,同时,主要发达经济体下调利率或维持低利率政策,外币资金利差收窄。其中,中国银行以2.1%最低利差垫底,说明其融资和资产运用成本较高,存在较大进步空间。
2 风险管理能力分析
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企业,风险管理能力是稳健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内外金融监管组织或机构也尤为注重对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监督和管理。面对恶劣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一向稳健的国内四大银行在2012年上半年中仍然体现了较好的风险管理能力和结果。下面从偿债风险(含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以及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等主要风险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2.1 偿债风险(含流动性风险)
表 4显示四大行具有极低的偿债风险,资本充足率均远超监管要求的8%最低限。资产负债率和权益乘数表明四大行具有优秀的长期偿债能力,而现金资产比率和流动比率则表明四大行具有充分的短期偿债能力。其中,农业银行具有极高的外币流动比率,一方面表明具有极强的外币短期清偿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源于其相对较少的海外业务和海外存款。
2.2 信用风险
表 5展示了四大行极低的不良贷款率和充足的拨备覆盖率,这充分表明了四大行极低的信用风险。其中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稍高,为遏制信用风险,该行也为其配备了高额的拨备,使得拨备覆盖率同样较其他行更高。
2.3 市场风险(汇率、利率风险)
从表 6可以看出,四大行均具有较大的利率风险缺口和外汇敞口,利率敏感系数也较高。面对着包含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在内的金融市场化的提速以及各行海外布局的深入,各行应加强市场风险管理,进一步完善资产负债配置,更关注防范市场风险。建设银行尤以26.89的利率敏感系数较之其他行面临着大得多的利率风险,急需研究改善。
3 结论
基于我国四大上市银行2012年半年报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综合资产负债、盈利能力以及风险管理能力等多方面情况,不难得出如下结论:
(1)在盈利能力方面,中国银行净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而农业银行的银行利润率相对较低,说明前者在对自有资金的运用上欠佳,而后者则未能较好地控制住营业支出等,需加强成本管理。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对利息收入的依赖相对较低,展示了良好的非存贷的其他业务发展能力。建设银行具有相对较高的净营业收益率和每股收益,表明其较有成效的运营管理能力和较好的获利能力,其股票投资价值较高。
(2)考虑风险情况,四大行均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但具有不同特色。农业银行具有极高的外币流动比率,一方面表明具有极强的外币短期清偿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源于其相对较少的海外业务和海外存款。同时,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相对较多,对资产运用造成较大不利影响,但其相对较低的外汇和利率风险缺口使得其市场风险较小。建设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和利率敏感系数上均相对较高,预示将占用较多拨备和面临较大市场风险。与上述两行不同,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贷款质量较优,中国银行的资产负债配置相对较好使得其利率敏感系数较低。
总之,当前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给四大行的经营管理带来了挑战和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大银行的快速发展,四大行的经营业绩同样也如实和详尽地体现了客观现实。但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四大行仍然依靠庞大的资产负债规模较快扩张,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仍然优秀。由于历史、业务特点等原因,四大行在经营特色、各项财务数据构成上各有不同,2012年上半年的发展势头不尽相似,相关管理者很有必要认真分析对比同业和自身的异同,从数据中从经验教训中总结,以符合自身和环境特点的战略及思维,及时调整改进,以便使得各自银行在后续的发展中变被动为主动,换挑战为机遇,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历年年报及半年报(2009-2012)
[2]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历年年报及半年报(2010-2012)
银行运营管理总结范文4
(一)紧抓运维工作确保分行业务连续性
作为分行科技部门,时刻绷紧业务连续性保障的这根“弓弦”是与总行科技工作部署和要求相互呼应的重要工作内容,针对这项工作分行科技中心严格要求外包商工作人员,确保网点运行故障响应时间最短,解决问题最快,同时做好分行主要设备节点的日常巡检和设备维护工作。截止2016年12月20日分行未出现因技术支持不及时而造成的业务异常中断。
(二)顺利完成了社保工资系统升级改造工作
作为**分行深度合作的机构类客户,2016年5月**市社会保险局提出了对其工资系统进行改造的意向。考虑到社保工资业务的特殊性,科技中心花大力气与相关业务部门一道积极协调总行有关条线,促使该项目早立项、早研发、早上线,从而使分行从中更好的受益。目前,改造后的社保工资开卡系统已经顺利投产运行。
(三)配合分行机构部门顺利完成网点弱电工程建设
2016年**分行机构部门提报网点建设项目4项,且按照总行相关规定,自2016年起分行所有建设网点弱电工程实行属地化管理,工程立项、招标、施工、验收均由分行自行实施。针对这一情况科技中心派出专人对各个项目予以跟踪,做到弱电工程项目早立项、早招标、早施工,同时在工程的各个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审核控制,确保为分行打造出一批精品弱电工程。
(四)配合分行会计结算部做好新柜面及新后督系统上线工作
由总行运营管理部着力推进的新柜面及新后督系统对于我行的业务发展及风险防控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总行相关领导及部门对其上线及运行效果极为重视。而**分行要在下班年实现其全面上线运行还有大量的基础性工作要配合实施。针对这一情况信息科技中心一定倾尽全力配合分行会计部门做好相关工作,同时积极与总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确保了各项工作高效的开展。
(五)与总行相关部门积极配合顺利完成住建部资金管理直连系统上线
银行运营管理总结范文5
(一)经营管理水平低下。我国尽管已经对金融体制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不仅逐步提高了银行的管理意识,进一步加强银行的管理能力,同时也切实提高了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然而,就银行内部信贷管理而言形势仍十分严峻,主要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定位不准确使得风险不能得以妥善的控制,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未对信贷风险进行全面的判别。同时,在贷款过程中忽视后期的管理;二是缺乏成熟、一体化的风险预警系统,使得风险无法被第一时间发现。同时,由于政策的缺失使得风险被发现后也未必能第一时间纠正过来;三是缺乏行之有效的风险分析工具。目前所使用的风险分析工具无法与时俱进的满足当前信贷管理的需求。同时,银行内部的效率低下以及缺乏成熟的监测机制也是信贷管理出现问题的重要因素。然而,尽管我国商业银行早已开展了股份制改革,但由于新制度建立的时间较短使得尚未打牢基础,因此许多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存在以组织结构混乱为代表的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最终使得信贷无法得到有力的审查以及全面的控制。
(二)信贷人员专业素质有待加强。从选人用人上来看,一些商业银行在进行信贷人员的选聘时,追求的更多的是量而非质,这就使得所招聘的从事信贷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偏低,没有树立信贷风险意识,最终导致基层信贷工作的开展停滞不前;同时,从管理与培训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往往并不重视对信贷人员进行业务有关的培训,使得原本综合素质偏低的工作人员更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仅如此,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忽视创建对信贷人员进行奖励与晋升的机制,使得行业中的一些资深人士为了自身的发展与利益,跳槽频繁。这也导致银行无法全面、持续的掌握客户信息。
(三)信贷过于集中。信贷过于集中是导致商业银行濒临破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拿2008年的金融危机来说,包括一些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承受不了巨大的冲击,濒临倒闭。究其原因可以发现,信贷过分集中便是主因之一。假设银行信贷过分集中,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银行的极端风险上升,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特殊情况下,容易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就目前我国现状来说,由于信贷资源的单一,使得商业银行将过多贷款集中发放于一些利好的行业。不仅如此,为了吸引大型企业的注意力,使其将存款存入本银行,商业银行也只能将贷款集中到这些企业的身上,势必产生信贷过分集中的情形。
(四)政府干预的风险。尽管我国商业银行不受政府管理与掌控,然而,这并不代表银行与政府毫不相关。我国商业银行从一定程度上受到政府的干预和影响,信贷业务便是其中的代表。一方面,地方政府工作中主推的建设项目通常也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融资项目,具体由哪家银行操办取决于政府,因此,银行常常需要依靠政府。在实际操作中,政府的要求常常会左右银行是否进行贷款,甚至使其降低贷款的门槛;当贷款方发生经营问题时,便没有能力还清银行贷款,此时,政府通常希望银行不予追究,最终使得贷款“打水漂”。另一方面,我国尚未建立成熟的企业破产救济机制,而机制的缺乏使得银行遇到贷款企业破产之类的问题时无法将风险平摊,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资金损失的风险。
(五)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当前,我国银行监管的立法尚不完善,与金融发展的实际需求无法匹配,难以实现有效的银行监管。目前,现行的法律法规多达4000余部,但仍主要依赖以《商业银行法》为代表的少数几部法律。这些法律建立的相对较早,且内容较为单一,无法适应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同时,这些法律法规也为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体制,无法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控探究成对金融体系的实际监管。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控措施
(一)建立健全银行信贷的综合授信系统。要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进行行之有效的防范,从根本上来说便是要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假设能够建立并健全有效的授信系统,便能够成功掌控贷款的质量。综合授信指的是商业银行基于全面评估信贷相对方的财务情况以及信用状况,确定银行所愿承担的风险量,该风险量便是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同时对信贷相对方开展集中控制的制度。就综合授信来说,具有简单、有效的特征,基于既定的额度,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确保信贷的安全性,将信贷控制在银行可控的范围之内。该办法已经享誉其他国家的金融机构,他们利用最多的是最小值核定法,银行依照贷款人所申请的授信业务余额对其真正的资金需求与还款能力等进行分析,并基于有关法律、规定等指标获取最小值,该最小值便是企业被核准的授信额度。最小值核定法是一种能够为国内金融机构所采用的好方法。
(二)建立并完善银行内部的监控体制。一方面,为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应当专设对风险资产进行管理的专业机构,从而确保信贷的质量。管理机构不但能够对信贷资金开展时时跟踪与管理,对于信贷资金,也能够进行行之有效的划分,同时,对于一些存有问题的项目与单位,还能够第一时间进行预警;对于明确发现问题的贷款,可及时追讨。同时,要将贷款的追回责任落实到人,例如以停薪等方式处分问题贷款的负责人,力求贷款能够最大程度追回。另一方面,要将贷款的审查与发放的部门分开,两者相互协作、相互制约,又各司其职。审查部门做好贷款相对人相关信息的收集工作,了解其经济状况以及还贷能力、行业发展状况等诸多因素。而贷款部门则根据流程进行贷款的发放,并掌握好贷款发放的额度。两部门分开能够防止贷款权利过于集中,切实规避审批中所存在的风险。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要将着眼点放在我国银行监管的实际工作中,同时运用国外先进的经验和管理办法。我国银行业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必须深入研究国外银行业监管领域在立法上成功的经验,并站在世界的高度用前瞻性的眼光看问题。在此基础上,还要将我国当前银行发展的现状与监管情况有机结合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我国银行业发展特征的法律实践体系。一是要补足短板,完善不足,建立健全我国银行业内部控制法律制度。比如可以以银行信贷业务的性质与功能为基础,打造出授权分责的法律法规,同时,还要规范各类审批程序,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使得贷款的审批与发放有制度相支撑;又如可以根据规范化监督制约等原则,建立其行之有效的会计控制制度;再如建立并健全资本金等制度,并基于这些制度的建立实现信贷资产质量的提升,结构的优化等,使内部控制制度在银行中发挥出积极的推动作用;还有以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为保障而打造的金融计算机系统风险控制制度等等。二是要吸取教训,善于总结,并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银行业的相关法律政策。
(四)加强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设。首先,应当拓展国际资本引入的途径,并发掘资本引进的深度,调整好商业银行调整结构。就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来看,国有企业常常是银行的大股东,处主导地位。这些企业由于自身的设计缺陷使得其在入股商业银行后,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银行治理结构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所以,拓宽国际资本引入渠道,能够推动银行治理结构朝着良性方向改革,能够有效对信贷风险进行防控。其次,应当设立单独的、能够直接与高层对接的银行内部监控与评估部门,并打造出相应的信贷报告线路。该部门能够时时对银行运营管理开展卓有成效的监督,并就所发现的问题的情况直接向高层汇报。该部门还能够定期向董事会等高层汇报审计情况与信贷情况。由于及时获取了这些情况与信息,使得董事会等银行高层管理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纠正信贷中所遇到的问题,并能够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得信贷款项被及时追回,从而将风险降到最低。最后,商业银行应当将“经营风险”纳入企业的文化建设中,打造出相应的信贷文化。同时,必须健全与完全内部的规章制度,以制度为依托,切实让规章制度发挥效能。
(五)实行积极的贷款定价策略。在信贷管理中,假设银行要取得最佳的经济利益,就必须要对贷款进行合理、正确的定价。根据国外一些国家的先进经验可以得知,贷款定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为各大银行所重视。然而,我国商业银行常常运用固定利率政策,贷款利率遵循统一的标准,因此无论是对大型企业还是小客户,不管企业的风险指数为多少,都采用同样的利率,这种固定利率政策使得银行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也使得资金无法获取最高的收益。对于一些风险与收益都非常高的贷款项目,基于固定的利率政策,让银行无法从中获取更多利润,致使银行积极性不高;而一些信誉不达标的企业同样也能获取这样利率的信贷,让银行风险进一步上升。特别是近些年,国际金融一体化的格局初步形成,利率市场化对我国而言不再遥不可及,我国商业银行在逐渐掌握定价的主动权。
三、总结
银行运营管理总结范文6
【关键词】网上银行 风险管理 防范
一、引言
网上银行不是储蓄所和营业室这样的实体机构,而且是一种全新的金融服务模式,即无论何时(Anytime)、何地(Anywhere)、以何种方式(Anyhow)都能为有需求的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由于其具有运营管理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并且能够更加便捷的满足各类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因此在银行业中所占的业务份额必将越来越重,成为银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然而伴随着网银业务的发展,以及客户的增多,网上银行自身存在的各种缺陷也在逐步暴露,现如今网络安全隐患日益显现,不断曝出各类问题。如何加强网上银行的风险管理,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已经成为在当今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二、网上银行存在的风险分析
随着网上银行业务量的迅速增长,特别是网上银行业务在整个银行业务中所占比重的成倍加大,这一新型电子化金融服务模式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随之而来的网上银行的风险管理问题日益显现出来。所谓网上银行风险,是指可能会对银行收益或资本产生不良影响的一些能够预见的或未能预见的事件,主要是指会对银行的资本、收益、信誉、业务操作、系统安全等产生负面影响的预期或不可预期的潜在事项。
三、网上银行风险管理的优化改进措施
网上银行的风险管理就是通过风险分析、风险预测、风险控制等方法,预防、避免、排除或者转移经营中的风险。网上银行面临的风险又有其特殊性,更要加强风险研究、防范和管控,具体来说,需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
(一)提高网上银行技术安全
建立一个有足够安全的网上银行安全系统,从而尽可能的杜绝各种安全隐患。这就必须研究硬件设施安全技术、身份认证技术、防火墙技术、密码技术以及风险预警技术等。值得注意的是,网上银行的安全性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有其特殊性的任务,只有不断升级网络安全保障系统,才能有效防范面临的各种风险。
(二)建立网上银行安全评估体系
中国银监会《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2006年3月)中指出,网上银行安全评估体系是金融机构在开展网上银行业务过程中,对网上银行的安全策略、内控制度、风险管理、系统安全、客户保护等方面进行的安全测试和管控能力的考察与评价。它应真实、全面的评价网上银行系统的安全性。所以,网上银行安全评估体系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安全策略;(2)内控制度建设;(3)风险管理状况;(4)系统安全性;(5)网上银行业务运行连续性计划;(6)网上银行业务运行应急计划;(7)网上银行风险预警体系;(8)其他重要安全环节和机制的管理。在评估报告的结论中,评估机构应采用量化的办法表明被评估机构网上银行的风险等级,说明被评估机构网上银行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隐患,并提出整改建议。
(三)增加客户安全意识
由于网上银行是以网络为媒介的方式向客户提供服务,所以保证网上银行运营安全的首要问题,就是进行对客户身份的认证。如何确保客户身份真实可靠,如何加强对客户的信息管理,如何提高其风险意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建设,是网上银行目前应当注重。对此,笔者认为:一是要求网上银行对客户仅通过网络开立账户的行为,设置严格的开立程序,并且对客户的可疑活动及时通报。二是要求网上银行对消费者进行教育。如:在网站上提供相关链接演示网上银行的业务流程、风险教育动画等,或是允许客户对在线银行的执照和存款保险进行查证。三是银行要在其网页的醒目位置提供完备的安全防范手册,对客户安全使用网上银行进行教育。
(四)完善银行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银行内部管控是对银行操作风险的重要防范措施,因此针对网上银行,也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机制。首先,树立银行各级管理者、银行全体员工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意识,具备预见和操作风险的能力,能够将现实的风险转向潜在的风险,将风险的事后处置转向风险的前期控制。其次,通过建立独立于银行业务部门的网上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委员会和风险管理经理制度,集中管理网上银行的操作风险。再次,要建立业务操作管理制度和权限制约原则,并采取逐级管理原则;要明确规定系统操作人员的工作过程和权限,每一步操作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分离,每个级别人员都要受权限控制。最后,审计部门要加强科技力量,改进内部检查手段,增加内审的频率和深度,对操作风险管理工作实施内部实时审计,防范风险。
(五)加强网上银行人才知识储备
网上银行是技术的产物,建立完善的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则是发展网上银行的必要保证。因此,一是要引进专门的网络技术人才,为网上银行提供专门的技术保障;二是要通过举办专门的技术讲座,以培养一批既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又掌握金融业务实务和金融业务管理知识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除此之外,还要专门培训员工如何正确操作网上银行,使之对客户进行教授演示,教会他们如何使用银行的设备,并通过培训向客户披露有关的信息,以减少相应的法律风险。
四、结论
网上银行必将成为是银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但网上银行的风险问题所导致的损失也是非常巨大的,银行在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同时,要加强网上银行的风险管理,认真分析研究网上银行的特点属性,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风险技术和管理经验,探索有效的网上银行风险评估体系和风险管理模式。
本文通过对网上银行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有针对性提出一些优化措施和改进意见,但是受理论水平和工作实践的限制,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研究中进一步的完善和总结。
参考文献
[1]章杰文.我国网上银行业务风险及监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