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教育背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教育背景范文1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农村 小学教育 探析
一、农村小学教育变迁及现状
21世纪初期以前,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每个自然村均有各自的校舍、设备和教育系统,尽管有部分小学生在外就读,但所占比重较小,绝大部分可以在本村完成小学教育。
从2005年开始,旗辖区内开始并校,自然村的小学纷纷被撤销,逐步并入乡镇中心小学。截至2010年,80%的自然村小学被撤销,多数小学生开始外出就读。尽管部分自然村依然争取重新开展小学低年级(比如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的教育活动,但由于师资力量的匮乏和教育经费的不足等原因,并未得到预想的效果。
当前,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农村地区小学教育,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外地就读,如去通辽市内小学就读;一部分到并校后的乡镇中心小学就读;第三部分便是在乡间私立学校就读。其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吸纳的农村小学生占较大比重。从经济角度看,在通辽市或科尔沁地区就读的学生开销较大,而在乡镇中心校和地方私立学校就读开销较小。因此,家庭经济情况是影响农村学生就学的重要因素。
二、农村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城乡一体化拉近了城市与乡村的距离,加强了城市与农村在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但固有的城乡二元格局限制着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之间的交流。为了实现集约优势,合并自然村的教育资源也是实现教育城乡一体化的一个重要步骤,但是在转变中出现了较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传统教育体系脱节
并校后,大部分小学生在六七岁便外出就读,甚至在四五岁便外出接受学前教育。该年龄段是接受家庭教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儿童形成自我意识和学习传统道德的阶段。但外出教育需长期寄宿于学校,在家中时间较短,与家长的交流较少,直接削弱了家庭在子女教育中的功能。
此外,通过初步调查,发现随着独生子女的比重越来越大,家庭结构越来越简单,绝大多数家长在子女教育上更多寄希望于学校,而忽略了家庭在子女教育中发挥的作用。相对传统,现有的家庭教育功能已出现较大萎缩,但是学校和家庭是两个差异较大的场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子女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中发挥的功能不同,尤其对于小学学龄儿童而言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不可能完全承担家庭的教育功能。
(二)经济负担加重
由于大部分学龄儿童外出就读,从食宿、交通等方面加大了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的经济负担。虽然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为学生提供部分食宿补助,但与在本村就读相比,并校后家庭对子女小学教育的开支剧增。
通过调查,在通辽市内接受小学教育的费用较多。如在通辽市新世纪私立学校就读的小学生每年度的花费为12000~17000元,在乡镇就读的学生每学年的花费为5000~7000元。在并校前,由于实施义务教育,每年教育部门发放给每位学生补助就足以满足日常花费,节省了外出的交通和食宿等费用。
(三)学习状况不佳
教育资源整合后,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投入增加。学生的学习状况成为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据调查了解,由于学区之间对生源的争夺,小学生不得不转学,甚至多次转学,尤其正值并校过渡期的小学生。学习环境频繁变换,学生的心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扰乱了学生的学习。因此,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较差,并未达到家长预想的效果。
部分学校为了争夺学生,出现欺骗性教学行为。在部分私立学校,事先发放期中和期末考试的试卷,随后对试题进行详细讲解,用于期中和期末考试,如此每位学生的成绩均较高,绝大部分能得到满分。此外,除学习奖励外,学校以不同的缘由为学生发放奖状,以此来哄骗家长选择该校。
除了频繁转学和教学质量方面,频繁的家校环境转换也给对小学生的教育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每周或每两周小学生回家一次,并校后家校之间距离较远,途中时间较长,对儿童的身体影响较大,尤其从家回到学校后,小学生都要经过一定的状态调整才能投入到学习当中,而在刚刚适应了学校的生活后又到了假期,加之学校管理的纪律性和家庭娇惯的环境反差大,小学生普遍存在“奔家心切”的现象,如此反复,大部分学生出现厌学甚至出现小学尚未毕业便辍学的现象。
三、小学教育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注重家庭的教育功能
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出现外出就读的农村学生比例越来越高、年龄越来越低的趋势。儿童与家长交流的时间越来越短,随着家庭结构越来越简单,家长与子女交流的方式与发生了较大变化。家庭在子女教育中的功能越来越小, “孩子只听老师的话,而不听家长的话”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面对此种情况,必须加强家庭在子女教育中的作用,在社会转型期,保证儿童教育的健康发展。不能将教育责任完全寄予学校教育,不能忽略家庭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提升家长对子女教育的认识,学习家庭教育的方式,发挥家庭在子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改变“学校严管、家庭纵容”的教育现状,努力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适应、相配合。
(二)调整教育补助制度
在并校的教育环境下,应对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经济条件的小学生实行有差异的教育补助政策。对农村地区小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调查,对小学生的家庭按照经济状况进行分类,然后实施城乡有别、户户有异的教育补助制度,在保证农村小学生教育公平的前提下,切实减轻贫困家庭的教育负担,保证每位学龄儿童均不会因家庭经济问题而影响其享受接受教育的权利,保证每位农村学生都能按质按量完成小学教育。
(三)加强教育监督
在保证家庭教育和经济基础的情况下,学校教学质量是小学生接受教育的基本保障。经调查了解,各个私立学校都已申请并获取了与公立学校同样的教育补助。但教育质量未能得到切实的保障,存在哄骗学生和家长的现象。应对此种情况,教育部门应该进行调查了解,建立监督机制,实施有效的教育监督。严格成立私立学校的审批制度,并对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一视同仁,实行定期、不定期的教育质量检查,保证农村小学生教育按质按量完成。
四、总结
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社会转型给农村教育提出了重大的挑战,也由此引发了诸多问题。农村家庭经济负担加大,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学生学习状态欠佳,学校教育质量不高等问题都是影响农村小学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农村小学教育作为社会转型当中的一部分实施了教育资源的整合,在并校改革的过程中,当前制定的教育制度与实践之间需要一定的适应期,在此期间出现问题是正常的,必须正视,并在教育实践中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南京师范大学教研所、教育系编.农村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2]马戎,龙山(加).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乡村教育背景范文2
关键词:工学结合背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
教育部曾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新时期,高职院校应该大力推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互结合的模式,并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进行改革的重要方向。所谓的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就是各高等职业院校在与企业结合的模式下,以实践为基础进行学校和企业全方位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简言之就是各高职院校的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同时进行的模式,这一模式的实行,在给各高职院校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其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1.职教理念产生了曲解。在工学结合的背景模式下,部分高职院校极端的认为,工学结合的模式及以上要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所谓的“工”就是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这导致有些高职院校在不同的程度上出现了“重技能,轻素质”的现象。例如,有的高职院校在为学生安排学习计划的时候给学生的技能训练和实践安排了较多的时间,而对学生的德育并没有加以规范的约束,甚至在选择实习单位的时候,也是对硬件设备的考虑比较多,对德育目标的实现则很少考虑。
2.关于学生的适应问题。工学结合的模式要求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两者之间实现交替学习。因为企业的环境和学校的氛围是不一样的,学生由学校突然进入企业,受到企业的约束,难免会有一个难以适应的过程。学生要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其心理跨度比较大,有些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以致出现了一些怠倦、失落、消极的情绪,更有的学生会出现自信心不足等情况。
3.教育主体的缺失。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人员存在着数量不足的现象,有的甚至依靠一些兼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处于一种应付的状态,再加上现在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行,更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考验。例如,学校认为,既然已经实行了工学结合的模式,学生进入企业,其思想政治工作就应该由企业来完成,但是目前的大部分企业又没有相关的条件来完成这项工作,从而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同时,由于工学结合的模式刚实行不久,学校对此还缺乏相关的经验,这也使得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难以深入展开。
4.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工学教育的模式还是处于一种比较松散的状态,企业方面,育人职责不明确,对学生主要还是以技能培训为主,对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比较少。而学校由于学生进入企业,产生了“鞭长莫及”的现象。再加上部分企业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想从学校谋取“廉价劳动力”的功利思想,从而使“德育为先”的教学方针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
二、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对策
1.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众所周知,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改造,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塑造。也只有对学生进行了完全的人格教育,受教育者各方面的素质才能够得到提升。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可以说也是完整的教育,只是由于现阶段各方面条件还不是很成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本着以人为本、德育优先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不要在让学生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下丢失了根本。
2.全员参与,明确责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各高职院校应该和企业方面达成共识,使双方都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突出的位子,双方联合,共同搞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企业中,企业应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也应该定期的对学生的思想工作进行回访和巡视,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联合的局面,从而实现三方共赢的效果。
3.加强校企连接,消除教育盲点。在工学结合的背景模式下,学校应该对学生不同阶段的教育优势进行整合。在实训前,学校应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预防工作,并制定相关的教育预案,实现引导学生进行角色的转变。在实训的过程中,学校也应该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进行跟踪,矫正,及时的消除学生的消极情绪。
4.加强心理疏导,注重人文关怀。工学结合的背景模式下,学生面度不同的环境,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对其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湖产生一定的冲击,这就需要企业和学校双方能够在学生实训的过程中及时体现出人文关怀的一面,把为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此外,校企双方还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对学生的心理、意志、情感等问题进行把握,帮助他们克服岗位上的压力,使其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康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以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去迎接未来的学习和工作。
参考文献:
[1]李立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究[J].世纪桥,2011,13:114-115.
[2]叶忠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9:85-86.
乡村教育背景范文3
关键词:乡村小学 乡村教育 联合办学
当前我国正着力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被逐渐提上日程。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其问题也愈发明显。秦玉友在《美国、印度、日本农村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启示》中指出:农村学校规模偏小、农村教师短缺、农村教育质量低下是我国农村教育面临的的三个主要问题。此外,随着国家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开展,城市化不断推进,乡村教育正逐渐失去乡村文化背景,趋同于城市教育。
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作为乡村小学,始终坚持教育家陶行知的“行知”教育理论,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本文以行知小学为例,探究其发展过程,为当今乡村小学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一.学生做中学,发展“特色乡村教育”
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他提倡“生活即教育”,倡导学生将课内外所学知识相结合。行知小学发展之初,教学条件简陋,但校长杨瑞清充分利用学校自然资源,组织学生开展种植、饲养、观察以及实验活动。学生在过程中学习了自然知识,增强了动手能力。教师、学生、农民之间需要合作,每个参与者也同样是受益者。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行知小学开展了“学农课程”。学校作为纽带,将学生与当地农民联系在一起。活动开展五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行知小学的学生多数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我国以乡土为根基,乡村为青少年良好道德的培养,自身潜力的发掘提供了淳朴洁净的社会氛围。行知小学凭借“乡土特色”的学校品牌获得了社会外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独特的自然环境吸引了二十二中等多所城市学校开展学农课程。学校设计了三类学农专业课,并结合实践小结,乡村体验日记等形式提升学生的认识。行知小学自身教育资源不足与资金短缺的问题因此得到解决。
二.“联合办学”,做村级大教育
陶行知曾强调“联合办学”的重要意义:“民主的校长,应当将校门打开,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在这种思想的支撑下,“联合办学”成为行知小学的办学理念。
小学在联合办学上有三次突破。第一次农民集资为学校易地新建,开展“村校联合”,第二次行知基地挂牌,实现“城乡联合”,第三次学校接待新加坡南洋小学开展中华文化浸濡活动,达成“国际联合”。联合办学使学校逐步形成了包含幼儿小学教育、农民教育、教师教育、乡村生活体验教育的大教育格局。
为了破除乡村小学封闭和落后的弊端,调动学校活力,“南京市中小学生行知农村科技实践基地”成立,建立行知基地的构想由此而生。基地成立后得到了许多中小学的积极响应。行知小学由此破除了乡村教育的局限性,与城市小学开展合作。这既没有让学校丢掉乡村教育的特色,又让更多人感受到乡村教育的魅力,从而为学校争取到了更多更宝贵的资源。
随着联合办学的开展,行知小学的影响由国内扩展到国外。2005年新加坡南洋小学师生来行知小学开展中华文化浸濡活动。同时,小学与外界的文化和教育交流日益频繁起来。如今学校每年要接待大批国内外师生的参观考察,小学的教师也走出国门,展开国际学习。行知小学逐渐由“村校联合”“城乡联合”走向“国际联合”,利用各种资源优势,推动学校不断发展。
三.问题与反思
行知基地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转机,联合办学使学校走出了固有的困境,但问题也随之产生。基地的运营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这给学校带来了繁重的负担,学校自身的发展因此被忽略。
此外,逐渐消失的乡村文化背景也是学校面对的难题。在工业化的影响下,乡村教育所依托的自然资源减少,乡村人文逐渐淡化,求富裕成为乡村社会的根本目标。主导价值目标的转变,导致了传统乡村文化的瓦解。乡村教育逐渐失去依托,这成为乡村小学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新问题。
四.结语
乡村教育背景范文4
关键词:乡村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2014年,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上台,把“新常态”作为执政新理念关键词。我国教育事业经过几年的发展,也进入了“新常态”形式。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用了64个“改革”、70个“新”、26个“教育现代化”等字眼。这意味着以深入推进改革破解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瓶颈问题,依然是中国教育发展转入新常态的重要“风向标”。
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的实施,我国经历着规模重大的人口结构调整和区域变迁。作为中国基础的乡村,正在面临老龄化和空巢化,农村的适龄儿童数量正在萎缩,引发了新的教育危机。
为应对这个变化,我国建立的村村小学的教育体系走向末日。政府近几年根据生源数量进行调整和合并教育单位,教师资源也相对集中。但是经历了一系列结构调整,乡村教育仍然面对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浙江师范大学的蔡志良老师在“撤点并校运动背景下乡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中,就分析了现在教育面临的问题。虽然经过集中教学调整,师资力量相对集中,但是加剧了农村教育的不公,因为距离等原因使得成本转移到农民家庭,我们仍然要面对新形势的教育不公。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需要:
一、加强乡村教育基础投入,减少教育不公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
经历了几年的发展,乡村教育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但是乡村教育滞后于城区教育的问题仍然存在。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学校长期经受政策经济方面的影响,办学条件滞后,校舍大部分陈旧,教学设施简陋,政府在财政投入上,对农村教育特别是偏远农村教育应当予以倾斜。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管理,缩小城乡办学条件差距。加强农村教育培训经费投入,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消除校舍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建议在乡镇建立设施齐全,师资雄厚的公办幼儿园,解决农村幼儿“入园难”的问题,使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受到平等的学前教育。另外一方面,在偏远的地区,我们要提供集体班车或者食宿服务,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更好的精力去学习。同时很多学校都没有,有的学校仅有几个实验设备摆设,实际教育过程中却没有发挥作用。我们要加强基础教育投入,建立科学的教育体系,完善实验科学教育,建立和城市衔接的教育模式。我们要考虑教育需求,引入现代教育手段,完善乡村基础教育。电脑等现代教育手段,实验科学等教育内容,都将会提高乡村教育能力,有效的减少乡村教育不公,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这样的教育,可以提高乡村学生的视野和能力。
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
二、加强学习和交流,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
乡村教师处于乡村,新鲜事物比较薄弱,教育形式一般比较老化。因为乡村教师一般需要守住寂寞,任劳任怨的人才能完成。在现代社会,城市的新引力是非常大的,比较好的老师和年轻老师都把城市为首选。特别是乡村教育调整,学校合并过程中,教师编制已经超出教学需求,很难进行新教师引进。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的经验就容易落后。
解决乡村教师问题是个重要的支点,唯有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实行同工同酬,实现待遇公平),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职称名额的分批中对农村教师要加大比重),推动城市优秀教师向乡村流动(加强城乡校际间纵横双向交流,以强扶弱,组织城区优秀教师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才能让乡村漂亮的薄弱学校提高教育质量,阻止生源的恶性流动,降低折校压力。对于教育来说,教育实施的主体仍然是老师。由于老师是人,每个老师的学识、经验、视野等都不相同,对教育内容的理解也不同,只有正确的理解教育内容并且科学的实施,才能为学生带来提高。宫玉芬老师在乡村教育新探索中也提出了“知其所学,善其所讲”的教育理念。也就是说,只有老师很好的掌握了教育理念,才能因材施教,能把要讲述的东西更好的传授给学生。
三、建立乡村特色教育体系
现代化的教育,应当有合理的结构。发达地区也有发达地区的难处,薄弱地区也有薄弱地区的优势。乡村教育是薄弱的,但是乡村教育也是有独特的优势地方。由于乡村属于独特的地方,家庭大多从事种植和养殖,小朋友从小就参加生活实践,培养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品德素质。
我们要加强乡村教育体系建设,发挥乡村教育的优势,在乡村环境下建立合理的教育体系,结合环境和书本知识共同培养我们的学生,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德、智、体、美、劳等素质,提高学生的自信力和学习时间能力。我们将动物的养殖引入到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小组进行养殖小鸡、兔子等不同动物,在养殖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合作精神。我们也将周围空地分给小组进行种植,可以按照各自的意思种植不同的花草和作物,在作物过程中体会了种植的乐趣,同时也更多的了解了植物和植物的生长。
作为现代乡村教师,我们要坚持以德为首,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同时,我们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多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在交流和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视野和能力,培育校园文化,形成办学特色。根据学校实际,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和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要,建设并形成特色鲜明的课程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是我们所追求的。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蔡志良,等.撤点并校运动背景下乡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4],35卷2期.
乡村教育背景范文5
在新媒体和社会巨变的双向推动下,农村题材的影视动画迎来了繁荣发展的新局面,高校的影视动画教学模式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顺应时展需要,着眼新媒体发展方向,提高教育实效性成为影视动画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影视动画是一门复杂的艺术专业,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影视动画的传播环境,对影视动画的角色表达和动画分解形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得信息技术与现代艺术的融合更加紧密。同时,影视动画需紧跟时代脉搏,并不断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因此,新媒体的出现,及其给影视动画领域带来巨大变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影视动画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对具体教育模式的分析。
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在授课过程中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际来看,人才需求是多元的。影视动画教育以农村题材为切入点,结合专业特色和优势加强双创人才培养,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也能为乡村振兴输送更多具有竞争性的人才。具体的课程教学可尝试将乡村发展的现实案例应用于影视动画课程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近距离接触作品制作的机会。专业授课中还应结合新媒体相关知识,在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尝试参与新媒体传播的相关项目,激发他们的创新和创业意识。各大院校可与影视动画行业相关公司合作,为学生提供技术层面的实践机会,可与地方政府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走进乡村,进行体验式学习,实现对理论学习的发展和升华。
乡村应该成为影视动画专业教育重要的实践基地,而新媒体技术和双创思维应该成为影视动画专业教育的指导方向。专业教育与文化教育融合,为学生打开专业实践的新窗口。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荣誉感、提高全国人民凝聚力是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之一,展现农村新风貌题材的影视动画无疑成为一股重要的新兴力量。在此背景下,影视动画专业大学生应承担起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乡村面貌的艺术创作和传播责任,在新媒体视域下探讨农村题材影视动画的艺术展现方式。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元素和艺术元素,乡村文化是展现民族特色的重要支撑,将影视动画专业教育与文化教育相融合为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开辟了重要渠道。
在新媒体用户数量成倍增长的今天,多维度、多渠道的信息共同塑造着人们的价值观,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习惯和审美取向,因此,只有更多出类拔萃、文化内涵深厚的农村题材影视动画呈现在大众面前,才能唤起人们心中久违的温情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高校可采用项目教学法,将专业知识与实际项目联系起来,在保障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挖掘探索传统文化元素,并结合时代精神进行创新,有效结合专业理论、场景布局构建全新的影视动画教学系统。高校也应重视独具中国特色的表现方法、表达方式及表演形式,典型案例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1年创作的皮影剧《猴子捞月》。
乡村教育背景范文6
关键词:乡村振兴;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
人才对于提升中国农村整体的发展水平以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高职院校应该担当起培养人才的重担,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强大的人力资源引领和智力支持。高职院校是当前作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人才的优质学校类型,其教学目标更具有针对性,更强调对专门技能的训练,因此,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训农村专业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所以高职院校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时需要找准自身的发展位置,明确乡村振兴战略所提出的各项条件,才可以更好地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帮助农民提升创业技能水平。
1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行可以高效地缩短城市内部经济发展的差异,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明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一要求,对农业、乡村、农民经济的蓬勃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必须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目标和特点,紧跟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这是突破当前农业人才开发难点的重要步骤。高职院校注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是可以提升农村农业文化教育水准、提高农民的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存量的累积,帮助农村农民顺利地转化为新型职业农民。二是可以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改善农业劳动者就业质量。通过高职院校的培养,完成传统农业劳动者到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使其在中国市场经济中具有更强的竞争性地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农村市场经济的稳定性。
2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现状
要完善农村人才结构,必须要在政策以及人才队伍的建设上下功夫。培养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团队带动农村产业经济发展。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提高农村农民职业素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助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2.1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体结构不均衡
首先,培育对象选择范围狭窄。高职院校在培养对象的选取上,虽然具有“择优选择”“以点带面”的优点,但是针对广大普通农民所进行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却没有普及。长期下去,势必会导致农民发展不均衡问题的进一步加剧。其次,教育对象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要求教育对象必须具有相应的农业专业知识基础,受教育程度与个人文化素质高低的影响,高职院校完成传统农业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困难重重。最后,培养的对象以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偏多,而在专门技能型及专门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上则严重不足。这种培育结构不均衡的现象,违背了乡村振兴战略中对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需求,会导致高职院校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方面的成效不显著。总之,如果缺乏一定的教育经历和文化水平,就很难完成从传统农村农民到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
2.2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内容单一
生产技术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在组织培训工作时的重点培养类型,培训内容虽然能够适应广大农户的需要并被农民接受,但却远不能满足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所必须的社会知识系统。乡村振兴战略从产业、生态、乡风、治理与生活五方面明确提出了具体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从乡村振兴战略的五点要求中得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是包括科技、人文、生态建设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构复杂、多元的综合体系。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从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特点和目标入手,来组织农民的培育工作。
2.3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手段和方式单一
目前的培养手段与方法都还不灵活,也相对片面,无法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元化的需要。部分高职院校只对固定的基础课程实施了严格的专业训练,在培养过程中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培训形式上主要以新农村农业领军人物的培训和示范性培养为重心,主要面向农业领军型人物和农村基层领导者开展的核心培训,教学方法上也大多采用讲座、研讨会、参观等单一型方法,但现代新型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和开放式教学方法还没有充分运用在农民培育工作当中,而远程教育,小班课堂和实战训练的教学形式还没有充分普及,这些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进度。
2.4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师队伍结构亟待调整优化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师资结构也亟需进一步调整。一是培养师资流动性较强,多是兼职的、从学校以外聘请的短期性师资,无法连续固定的时间对新型职业农民实施培育。同时为适应培养需要,培训师资的能力门槛也逐步下降,部分师资甚至自己也不具备足够的农业实践经验,所掌握的农业技术能力和水平也达不到正常培养标准,与学员素质之间出现了断崖式差距,使得传统农民培育的效果大打折扣;二是部分师资虽然具备了扎实的农业基础知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充分考虑受训学员的现实状况,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无法实现因需施教;三是有着丰厚实践经验的老师,由于从未进行过体系的理论训练,无法形成书面的规范性指导,也无法把丰厚实践经验的理论知识系统地、条理清晰地讲授给学生。
3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路径
3.1转变观念,建立科学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观
科学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观,对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积极先进而科学的农民培育观,对高职院校的农村农民培育工作具有正面带动的效果,而消极错误的农民培育观对高职院校农民人才培育工作具有负面阻碍的影响。所以,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人才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逐步摸索出符合当前国情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观。首先,扩大培育视角,确立了“大职业培育观”。乡村振兴战略,是包含政治、经济、人文、生态等几个领域多方面的全局性战略。将培训范围由单纯的农业生产技术训练,拓展至涵盖了多种内容如:农业生产技术、道德、生态意识、法治观念等具体综合素养的培育,这也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标准。高职院校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时,必须重新确立强大职业农民培育观念,以更为开阔的视角来组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其次,吸引多元化人才,建立合理的人才观。合理人才观影响着高职院校对于人员的培养、考察、引进等多方位的人才管理培育工作。高职院校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时候,首先要始终铭记新型职业农民才是乡村振兴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将所有可能发展的受培养的农民学生都吸收到培养团队当中,以公平的眼光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受教育培养的农民,力争培育出一大批生产经营型、专门技术型与专业服务性新型职业农民,服务于农村建设及农民生活等各个领域,并努力将其打造成新一代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农村高新技术应用的普及与推广者。最后,顺应时展趋势,逐步建立了终身教育的培育观。社会网络发展飞速,这就需要广大农民具备更高的文化素养和更多的技术,单靠一种技能很难应对竞争加剧的现代社会。所以,高职院校要建立终身教育的培育观。一方面转变以往农村群众过于重视教育功利性的观点,一方面帮助新型职业农民形成了终身学习的价值观。另外,高职院校建立农村长效化教育追踪服务制度,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对象进行培训后的追踪辅导,并通过建设农村信息化服务管理系统,搭建农村线上追踪服务平台,以有效地解决农民学员在农村生产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3.2针对不同的农民群体,优化培育内容
为了满足现代化农村发展需要,为新型职业农民所制定的基本培育内容必须全面涵盖农村实际需要,除必要的农业专业技术基础知识教育、农村农业管理人员教育、市场动态培训外,还必须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群众文化教育,以及政策与法规培训等基本教学内容。一是培育内容符合农村需要。培育内容覆盖基础技能、核心技能以及适应社会交流的技能。首先,培育内容与农业基本技能相匹配,有助于增强农民对新型农村文化知识和有关政策法规的了解与接受。其次,培育内容必须与农户的核心专业技能相匹配,并针对实际职业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以帮助农民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的有机融合发展。最后,培育内容与农户的社会交流技能相匹配,涉及新事物新技能如电商和网络技术等,除此以外,作为农民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交流能力与团队合作才能也是其中的重要培育内容。二是培育内容必须符合本地资源。因为各个区域的农业产业都有着各种不同特征属性。造成各地农业发展存在独特性的因素,主要是受自然环境条件不同、地域差别和季节变化等自然因素及生产市场、人为因素和农业生产组织结构等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所以,必须对全国各地的农业发展问题开展全方位研究,并加以全面和细致地总结,以创造适应各地农业发展趋势的新思维,发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新内涵,寻求处理农业发展问题的新方法,并合理运用农业生态资源,提供符合各地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内容。
3.3创新培训方式,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高职院校的教育方式是相对单调刻板的,但身处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年代,高职院校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活动中要紧跟时代潮流,通过智能手机、电脑等教学工具,充分发挥网络的优越性,积极革新农民培育方法,增加教学灵活度,并充分调动起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例如可把教学地点选定在果园,与此同时利用网络技术,现场连线种植技术比较领先的公司,合作来共同完成远程教育;农户可通过一边听老师的讲解,一边在种植地内进行实训任务,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这些方法都极大地提高了农户对参加培训的兴趣和主动性。
3.4优化课程体系,推进课程实用化
高职院校应当把握区域农村农业领域发展的相关状况和要求,据此提出培养目标,构建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型职业岗位需求的职业技术基础知识、社会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多层次课程体系,同时变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方法。课程设置要坚持实践性原则,紧密联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按照现实的农业需求设计课程,重新取舍教学门类和教学内容,逐步重构课程内容,使课程的设置更加适应地方农业实际发展需求。逐步淘汰过时的技术,有选择地把适应地方农业生活经济发展需求的新技术吸纳到课程当中,并适时调整课程,以保证教学工作时时保持“源头活水”。
3.5创新人才引进与激励制度,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团队建设
农民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成效如何,与培训教师提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很重要的关系。为保障新型职业农民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创新人才引进与激励制度、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首先,梯队培养、外部人才引进教师队伍。通过招聘农业学校的兼职教师,及高学历的涉农专业技术人员,对现有教师队伍进行补充,提升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师的质量。其次,加强与本地企业合作,实现共赢。为培养符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高职院校可以和本地公司共同协作,通过让涉农专业教师在基地、对口公司定期进行挂职锻炼,以实现对师资的全面培养。最后,严格考核制度。为了确保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成效,高职院校应当设置严格的教师考评制度,并定期对教师进行考评。在考评中业绩最优秀的教师将获得在评优、评职称等工作方面的优先权,并期望借此来督促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知识水平,加强对自身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提升基层农村整体素质水平,对进行更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意义重大。高职院校一定要主动担当起这种社会责任和农村教育任务,在教学实践中加以优化充实,全面提高农村农业生产能力,全力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深入发展,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发展这一宏伟的战略助力。
参考文献:
[1]康亚华,许文静,尹秋莲.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路径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9(2):89-94.
[2]林靖.地市高职院校服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路径建构研究———基于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个案[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9):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