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集体经济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集体经济管理制度范文1
分析我国水利管理体制改革
“一种坏的制度会使好人做坏事,而一种好的制度会使坏人也做好事”。制度是重要的,好的制度不能百分百地保证效率,但坏的制度一定不能增加效率。
改革总体呈渐进演变
渐进与激进是制度变迁的两种模式。作为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有机组成,水利管理制度变迁经历了一个由点到面,由探索到充实、完善的渐进过程。在水利管理理念上,现代水利、可持续水利的引入,并没有一下子全盘否定长期以来以生产为导向的工程管理理念,而是立足我国国情和水利特点,逐渐由重工程管理向工程管理与制度建设并举、更偏重制度完善转变。在水利法规方面,从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到2002年修订,从1993年的《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到2006年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等,都表征为一个继承与扬弃的渐进过程。在管理体制上,从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相结合向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历时数十年。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水务改革、水权转让、节水型社会建设,农民用水户协会建立等,均以试点为突破,在实践探索中稳步推进。
路径依赖特征明显
新制度经济学有关路径依赖理论表明,制度变迁受文化和政治累积过程的影响,前者表现为社会累积的知识存量支配个体信念和心智模式进而影响个体行为,后者表现为现有制度的既得利益者为维护其利益而不断强化制度。我国水利管理体制变迁路径依赖的特征较为明显。其中,历史累积的水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天赐之物”等传统观点,一直以非正式制度形式影响我国水利管理,促成“以需定供”的管理制度长期存续;城乡水资源分割管理初期,制度收益递增效果明显,城市与农村水管部门分享该制度的收益递增,并为保持、巩固和扩大该收益,不断对制度施加对本部门有利的影响,使制度呈现较强的刚性;用水户协会成立初期,制度的激励机制和稳定收益预期的作用为农户和政府带来了双赢,促使政府和农户对该制度不断强化,同时,在学习效应和网络效应的作用下,其他用水户协会纷纷成立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该组织制度,形成一条不断促进灌区自立发展的路径。
在深化对市场与政府的认识中前行
从“守夜人”和“看不见的手”到引入政府干预,西方对政府与市场的关注由来已久,但直到制度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才将市场与政府置于制度的独特平台,剖析行政性指令和价格信号两类资源配置制度及其优劣。我国经济社会体制演进,不论是早期关于“是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的讨论,还是70年代末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变迁,对政府与市场作用、定位的认知,与西方类似,同样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其中,作为我国经济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水资源领域,主要表现为:在理念上,对水资源价值的认识经历了由无价值向有价值转变,为市场引入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实践中,水价体系逐渐完善,水商品生产不断壮大;水利工程管理分类改革逐步推进,部分经营性水利资产开始引入市场机制,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不断探索;城市供水、排水引入了BOT等市场模式;水权交易开始发生和发展;对水市场进行的“准市场”界定,表明对“市场与政府”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准市场”作为一种制度形态,不是市场与政府的简单调和,而是针对水资源的特点,在不同时期、场合“各得其所”的配置制度,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而且政府与市场要相互协调和衔接,互补彼此失灵的场合。
总体呈分权向集权演进的趋势
集权与分权是政治经济体制构建的核心问题之一。与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历程集权与分权交织大体一致,水利管理体制在横向由分散管理向统一管理集中的基础上,纵向经历了由中央向流域、地方放权的过程。在横向,为适应由1988年《水法》规定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向2002年《水法》规定的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资源统一管理转变,水利管理职能在国务院多次机构调整中逐渐集权,分散于农业、国土、城建、电力等部门的涉水权力逐渐向水行政主管部门集中,同时,地方以水务一体化为主线,分散于不同部门的涉水权力也开始向水利(务)部门集中。在纵向,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逐渐向流域机构、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放权,特别是向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放权,随着财税分权改革和地方经济发展而不断明显;向流域机构的分权,主要始于20世纪80年代7大江河流域机构设立,2002年《水法》对流域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予以明确,2003年在职能、机构、编制上进一步强化流域机构行政管理职能,增加或拓宽了其管理职责。水利管理体制的集权与分权选择,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取决于两种模式交易成本与收益的权衡。集权的优势来自凭借权威性解决全局性问题的效率,劣势在于信息成本高、激励机制缺失,交易成本大;分权的优势来自激励驱动的效率成本包括不可避免的引致委托—问题以及因地方保护主义产生的交易成本等。由于集权与分权的收益和成本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较强的变动性和较高的不确定性,对集权与分权的选择也呈现出交替性,但随着水问题日益突出、加强统一管理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日显迫切,水利管理体制在集权与分权交替中总体呈集中趋势。
诱致性与强制性变迁交互作用
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是制度变迁的两种模式,前者是人们在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具有内生性;后者指由政府指令等推动的变迁,具有外生性。我国水利管理体制变迁是两类变迁方式混合作用的结果。我国水利管理体制的诱致性变迁,一方面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稀缺价值不断彰显,为体制变革提供了收益超过成本的必要条件,从而成为制度变迁的经济诱因;另一方面,水文、气象等综合作用导致水资源情势变化以及水利工程生命周期变化等,为水利管理体制变迁提供了自然诱因。在上述因素诱致下逐利集团或个体力图通过变革原有体制攫取潜在收益。我国水利管理体制的强制性变迁,源于国家水利管理者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作为上层建筑的水利管理体制进行变革,以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高效配置有限的水资源,更好地建设和维护水利工程,最大化自身及其所代表的群体的政治利益。水权、水市场制度的出现是我国水利管理体制诱致性和强制性变迁交互作用的典范:一方面,我国水情和工情变化、水资源稀缺价值增长,提供了收益超出成本的激励,引致逐利集团的自发要求;另一方面,政府通过一系列规章和政策,促进形成交易的合理预期,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保护主体的合法利益等自上而下推动。
参考文献:
集体经济管理制度范文2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
激励指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激励这个概念用于管理,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
一、当前独立学院人力资源激励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独立学院,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最终要服务于教学、科研、管理,要与高等学校办学规律高度耦合。然而独立学院在我国发展的时间毕竟很短,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独立学院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制度建设还比较落后,激励机制的层次和结构还比较单一
不可否认的是,独立学院在缓解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不足、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独立学院的师资力量大多是抽调或依赖于挂靠的公办高校,其激励机制明显倾向于这些抽调的教师,独立学院自身引进的教师在激励机制中明显处于弱势,这是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制度安排上明显的不公。具体到激励层次上,以职称评定和外出深造等激励机制为例,在这一激励领域中按资排辈的现象异常突出,严重抑制了独立学院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尤其是严重抑制了一些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动力。
在激励结构上,独立学院采用的激励方式主要是以薪酬激励为主,在员工职业发展以及员工精神层面上安排的激励措施相对不足。当然物质激励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会对教职员工发展起到非常有效的积极作用。然而要想让教职员工保持一种持续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就必须实现教职员工的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双丰收。
2.独立学院人力资源在激励约束机制上还存在需要提高的方面
当前我国独立学院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主要借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实行聘任合同制度。激励机制上的约束机制不健全,表现在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和聘任方面,一旦聘用成功,对聘用后期的管理还不是很到位,职称考核管理不是非常健全,依然是套用公办高校的做法,不能从独立学院自身实际出发,“职称终身制”现象依然突出,“能上能下”的人力资源流动约束机制并没有真正落实。具体到人力资源考核方面,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中的约束机制显得更是毫无“约束”可言,论资排辈、轮流坐庄的现象依然突出。对于绩效、薪酬以及进修深造等方面,明显偏重于教学科研人员。
3.独立学院在人力资源激励指标设定上数量过多,且重“量”忽“质”、执行不严的现象凸显
尤其是在年终考核的时候,一些教师员工根本看不懂下发的考核办法和考核文件。具体到岗位聘任上,对于岗位聘任的考核独立学院更多是偏重于量的考核,考察拟聘任的业绩成果数量、科研教学数量,对一些内在的质的考核上明显欠缺,一些教职员工为了尽早评上职称,在教学科研中过多包揽一些工作量,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到论文著作上,真正用在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科研质量的时间非常少,抱有只要完成课时量、只要科研能够顺利结题就可以的思想,其教学和科研的质量很难保证。在教学任务上,对教职员工的考核仅仅是完成任务的工作量大小,至于完成的质量如何却无从检验。一些教职员工内在的隐形创造力因为缺少健全的“质”的激励而受到抑制。
二、独立学院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构建的主要路径分析
1.独立学院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中要构建健全的竞争机制
竞争机制是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为有效的机制,也是最能发挥员工积极性、发掘员工潜力的机制。实行竞争机制,首先要引入岗位竞争机制,在岗位上要实行全员聘任制制度。独立学院实行全员聘任制度,能够有效增强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重视程度、自觉增加压力、自觉释放工作潜力和激发活力。采用全员岗位聘任制能够贯彻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公平原则,让所有员工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根据岗位对个人能力、科研和业绩的需求来竞聘上岗,真正实现岗位由员工综合能力决定、而非上级人为安排。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全员竞聘上岗能够有效实现人力资源在合理的范围内流动,保持广大教职员工队伍始终处于一种高质量、高负责的运转状态。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中引入竞争机制就是要为胜任者提供持续展示的平台,让不能胜任者抓紧时间提高自身素质,使独立学院的有限岗位实现人力资源上的高效配置,无形之中促使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加强自身业务能力提高、不断挖掘自身各项潜能。独立学院引入竞争机制,还要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方面下功夫。在人才引进上要采取公开、公正的社会化招聘,坚决杜绝人情岗,本着择优录取的原则,为引进创造各种条件,为引进人才之后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独立学院引入竞争机制,能够使独立学院广大教职员工队伍实现合理、优化和动态管理,发挥人力资源最大效益,实现有限资源合理优化。
2.独立学院在人力资源激励中要不断完善教职工的评价机制
一般来讲,人力资源评价机制可以分为发展性评价和奖惩性评价。奖惩性评价是借助奖励和惩罚的手段、自上而下的评价,这种评价机制主要应用在对教学和科研的效能性评价领域,运用奖惩性评价机制对员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激励和约束。奖惩性评价机制中,无论是采取积极的奖励还是采取消极的惩罚都会使员工的情绪和态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惩罚环节中,要注意适度的原则,坚持教育和引导为主。发展性评级机制主要是为教职员工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条件,以此促进员工积极性发挥。在发展性评价中,独立学院要克服自己办学的特殊性困难,采取切实措施帮助广大教职员工发展,实现人力资源潜能的挖掘。发展性评价相对于奖惩性评价而言,具有双重性的特点:发展性评价强调是员工与学院二者的结合,只要学院为员工长远发展奠定好充分的基础,员工就会以更加积极和努力的态度积极参与,有助于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对于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长远来讲有助于提高独立学院的竞争力;而奖惩性评价强调的是独立学院这一单向层面。独立学院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中具体使用哪种评价要根据实际情况。但总的原则是,要以发展性评价机制为主,积极引导广大教职员工全体参与、共同进步,在评价中重视评价结果的反馈,以此促进教职员工的全面发展。
3.独立学院要不断优化和完善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环境,充分应用学院发展与个人发展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作用的发挥
工作环境对于广大教职员工来讲,是一种外在、软性的激励机制环节;独立学院在人力资源机制中要充分考虑员工工作环境因素,设身处地地为广大教职员工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优越的教学环节、融洽的管理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独立学院在领导作风、学院组织架构、硬件设施等方面要尽可能满足广大教职员工的要求。一旦教职员工对外在的工作环境满意了,才能更加投入地去工作。试想,如果教职员工连做基本的科研实验的硬件设备也没有、连最基本的办公条件也不能满足,他们的积极性、工作热情、责任心、奉献精神还会有吗?通过完善员工工作环境来实现人力资源机制,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要为广大教职员工提供一个能够全身性投入工作的校园自然环境。其次,要为广大教职员工提供一个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安居才能乐业,尤其是要想方设法在生活条件上满足引进人才的需要。再次,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为广大教职员工营造良好的秩序环境,让他们全身性投入到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
在为广大教职员工提供必要工作环境的同时,要把独立学院的长远发展与教职员工的个人发展结合起来。独立学院要为广大教职员工在进修、深造、培训和学习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只有员工的个人潜力被充分挖掘,才能实现人力资源作用发挥至最大,才能实现独立学院长远发展。独立学院要积极引导教职员工在努力工作中去实现人生报复、人生理想,充分考虑广大教职员工的特长、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共同参与到学院的发展规划制定中来,让教职员工在对学院有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实现独立学院长远发展与个人发展有效结合。
4.独立学院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中要不断改革工资薪金制度
独立学院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中最活跃、最核心的环节应当为员工的薪金激励环节。员工的薪金,不但是对员工工作成绩的认可,也是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员工不断深造的有效动力。通过薪金激励可以使广大教学科研人员以更大的动力投身到教学科研中,促进独立学院在教学科研层面上的提高;可以让广大管理人员用更加积极、更加负责任的态度投身到管理中去,为学院的发展奠定良好环境。独立学院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革薪金机制,不要盲目照搬照用公办高校等事业单位的薪金管理体制,要构建一种既能实现社会效益、又能服务经济效益的薪金管理机制,以激发员工形成公平性的发展环境为原则,更好地提升独立学院的竞争力,更好地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独立学院要想法设法制订在同类独立学院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薪金制度,以吸引更多的科研教学和管理人才。员工在薪金上的愿望满足了,才能更加安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以更加有优越感的姿态长期为学院的发展服务。薪金机制改革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在货币形式和物质层面上,还要建立一种隐形的薪金福利并纳入到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中,建立一种复合的薪酬体系。这种复合的、隐形的薪酬体系可以包括对员工的带薪深造、带薪培训等。这种隐形的薪金体系对于员工来讲更加具有吸引力。独立学院要紧跟国家高校体制改革的步伐,同时要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创新适合自身特点的薪金体系,实现薪金在独立学院人力资源激励中的作用发挥。
集体经济管理制度范文3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等学科的基础课程,打好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是学好相关课程的必要条件。但是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由于学生特点,使得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应该更多的偏重实用性、简洁性。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一)学生高中知识基础较差
在高考招生中,独立学院为本科第三批,总分相对较低,并可以适当降分录取。这就导致独立学院的学生高中知识基础较差,特别经济学类的专业大多招收的是文科生,数学基础相对更差,而在宏观经济学里面有很多公式的推导,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有困难。基础知识较差的原因大多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问题,这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改正,所以很多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感觉难跟上,听不懂。
(二)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学习新生事物能力较强
独立学院的收费较高,所以能上的学生大多家庭条件较好,家长一般对教育比较重视,学生思想活跃,情商高,兴趣广泛,大多有文艺特长,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非常熟悉,善于利用现代技术学习。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很强的探索和求知的欲望,讨厌刻板的理论学习。
(三)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欠缺,缺乏刻苦精神
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自控能力较差,在大学缺乏监督和制约的情况下,学习习惯很难改正,导致学习事半功倍,学习效果不显著;学习方法也缺乏灵活性,由于习惯了高中的填鸭式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不会自己总结和解决问题,严重依赖教师。此外,由于家庭条件较好,学习上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往往不愿深究,考试前临时抱佛脚。
二、提高宏观经济学教学质量的方法探讨
针对以上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我认为应该扎实基础、加强课程教学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精神。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独立学院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畏难态度,使学生真正把宏观经济学学好
(一)扎实基础知识
主要体现在数学和经济学原理两门课程上,在大一的高等数学的学习中应该拿出相当的时间复习高中的数学知识,另外,在高等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还要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以打实基础。在经济学原理的学习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手段,例如案例教学、实际问题分析等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二)加强案例教学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因为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源于历代经济学学家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和经济问题的解决。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将经济理论和历史或现在的经济现象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和独立学院的学生注重实用性的特点是想符合的,通过形象的各种实际案例可以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生动的现实问题,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建立起正确的经济学思维模式
(三)创新教学手段
在教学方法上,也不能单一的利用教授法,这样难免使学生感到枯燥,失去学习兴趣。而应该充分理由学生知识面广、才艺突出、对计算机和因特网的熟悉来创新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对于通货膨胀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去采访自己的亲朋好友的通货膨胀经历,然后用小品的方式呈现出来,既可以发挥学生的特长,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对失业问题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互联网上查找典型国家的失业率指标,然后用PPT的方式进行演讲;而对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这样理论性比较强的章节,就可以通过课程提问的方式互动,多做练习,多多激励和表扬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总之,不能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要根据不同章节的特点,相应的选取合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不感到枯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完善激励制约机制
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自制能力较差,逃课现象比较突出,上课不专心听讲。对于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也同样如此,因此,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上面也要在制度上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制约。例如,在上课时,对积极互动发言的同学加平时学分,对上课玩手机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和迟到旷课的学生减平时学分,对旷课严重的学生给予退课处理等。通过奖惩两方面的作用,从外部起到激励和制约的作用,并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力。
集体经济管理制度范文4
环境管理的产生源于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剧增、环境污染、能源紧张、资源耗竭、自然灾害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加强政府的环境管理职能已成为各国政府有效处理环境问题的根本手段。几个世纪以来,环境问题从产生到发展,范围在不断扩大,程度在不断加深。为什么长期以来人类没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去遏制环境问题的蔓延呢?经济学家认为,当决定使用资源的人忽视或低估环境破坏给社会造成的代价时,就会出现环境退化,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两大类:“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一)市场失灵
所谓“市场失灵”,是指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从而导致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不能完全反映它们的环境成本。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经济活动的负外部性。负外部性是指人们的行为对他人或社会产生的负效应。它既存在于生产领域,也存在于消费领域,如工矿企业的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等行为,居民在使用汽车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及排出的尾气带来的空气污染,对他人和周围的环境均有负效应。这些负效应并没有计入到市场交易的成本与价格之中,并没有由行为人承担,而是转嫁给了他人和整个社会,从而构成负外部性。在存在外部负效应的情况下,由于外部成本不能被市场价格反映出来,市场机制并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使得市场并不能达到对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引发“市场失灵”。
2.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性。公共物品就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非排他性指可以供多人享用,无论个人是否支付费用,都无法排除他人享用;非竞争性是指享用人数的增加不会影响其他人的享用。环境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没有排他性,想要使用它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免费使用;没有竞争性,一个人享用并不减少他人对它的享用。公共物品可以免费使用的特性使得环境资源往往被过度使用,从而造成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3.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不清。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前提之一是资源具有明晰的、专有的、可转让的产权。在我国,环境资源的产权名义上是清楚的,由国家和集体所有,但在实践中由于缺乏具体的产权代表,产权不清、产权虚置的情况却大量存在,资源浪费与破坏现象严重。此外,有些环境资源难以确定产权,如大气、水、环境容量等,由于它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财产,也由于它们特殊的物质形态,使得法律意义上的权属难以确定,市场机制难以引进,也就难以通过市场优化资源配置。
(二)政府失灵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在存在外部效应的情况下,只要政府出面,通过各种措施就可加以改进。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但并不意味着它总能这样,与“市场失灵”一样,也往往存在“政府失灵”,当政府的干预政策不能纠正甚至反而造成或加剧“市场失灵”时,就会发生政府干预失灵。在环境保护领域,导致政府干预失灵的主要原因是环境管理体制的不健全,环境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能配置上存在弊端,表现在:
1.环境监管中统管部门与分管部门职责权限划分不清。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是统一监督管理与分级(即行政等级,如省、市、地、县等)、分部门(即政府部门,如交通部、建设部等)监督管理相结合的体制。我国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经过了从部门分管到统分结合的两个阶段。统管部门是指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它们之间是行政隶属关系,即上级和下级关系。分管部门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对某一方面环境污染防治或对某一类自然资源保护实施监督管理权的部门。统管与分管部门在环境监督管理中的法律地位平等,二者之间不是行政隶属关系,不存在领导和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它们在环境监督管理中都是代表国家行政机关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其执法地位都是平等的,只是在环境监督管理中的分工有所区别,即监督管理的对象和范围有差异。这种环境管理机构设置模式的优势在于,既能发挥各个行业主管部门的积极性又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进行整体协调。然而,由于环境保护专门机构的地位和权限与其他行业主管部门平行,加之部门立法、地方立法的权限与关系不清,以至于在环境管理过程中常常出现权力设置的重复或空白,只有分工缺乏协作,既不能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又不能形成整体效益,造成统管与分管部门权限不清,关系不明,统一监管难以实现。
2.机构设置存在交叉重叠。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从部门分管发展到统分结合。在环境管理模式转化的每一阶段,国家只着重于成立或撤销环境管理机构,而不注意它们之间的协调和统一,从而出现了某些机构重复设置、职能交叉的现象。如在自然保护方面,国家环境保护部门设置有专门的自然保护司,而国家林业局也设置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其实,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仅是自然保护的一个方面。这种机构的重复设置必然造成职能的交叉和重叠。又如对水资源的保护,目前的水管理体制依然存在“多龙治水”的现象。“多龙”,是指有权管理水资源的部门众多,水利部门、建设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地质矿产部门、市政管理部门、环保部门都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进行管理。除此之外,各级交通部门的航政部门,渔政监督部门也都享有一定的管辖权。这些分别对水体的利用和保护拥有国家管理和监督权的机关,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往往使得工作中对同一客体的保护难以达成共识。权力分散、政出多门造成相互间的冲突与矛盾,各部门间职责权限划分不清,且相互间出于部门利益关系难以协调,执行分工职能时难免发生越权与冲突现象。由于政府内部部门职能的错位、冲突、交叉、矛盾,引发了国家公共利益与部门行业利益的冲突,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国家环境管理的制度选择
面对复杂的环境问题,国家环境管理要做出多种制度选择和制度安排,其中主要的有两种:环境行政管制和环境经济激励。
(一)环境行政管制
行政管制也称为命令控制方法,是政府通过运用 规章制度来对环境污染外部性进行直接干预,如发放许可证、颁布环境标准等。管制的优点在于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污染者别无选择,要么服从,要么面临法律仲裁或行政程序的处罚,最后的环境效果具有确定性。长期以来,我国在环境管理方面采用较多的就是这种以政府直接管制为主的管理措施、管理制度。现行的一系列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限期治理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等为基本内容的环境管理体系,基本上是以行政管制为主的管理体系。
政府的直接管制对中国的环境管理是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和作用的,它避免了大量因市场失灵而导致的环境问题。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政府的直接行政管制存在的诸多弊端也在逐步显现,表现在:第一,灵活性差。对于新的生产工艺、新的环境状况或企业间存在的技术差异、控制费用差异,管制方法想做出相应调整需要一段适应期。这是因为,命令与控制的本质是制定规则,而制定良好规则的前提是掌握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了解公共行业和生产技术的细节。而在短时期内,获得所有相关是比较困难的。第二,成本高。政府部门监测和执行的管理成本较大,经常难以执行。第三,缺乏对控制污染方法改进的激励机制,不能为开发减轻环境损害的新技术提供激励。第四,罚款的设定水平过低无法阻止违规。第五,可能会引发其他违法行为,如以较低的贿赂成本获取较高的不正当收益。违法者通过向政府行使贿赂来获取有利于自己的监测结果,从而逃避应交纳的排污费或罚金,这种行为不仅会导致环境进一步恶化,还会增加廉政成本。
(二)环境经济激励
所谓环境管理的经济激励,是指依赖于经济刺激而非规章制度来起作用的一种政策工具。经济激励是一种间接调控措施,是通过市场机制,对人们的经济行为及开发活动改变人们的相关费用和效益,使外部环境成本内在化,从而激励人们保护环境和资源。经济激励主要包括四种手段:
1.押金退款。购买具有潜在污染性产品的人将支付一笔附加款,这笔附加款将在他们把产品或其包装返回到认可的回收或适当处理中心时退还给他们。
2.补贴。通过采取拨款或贷款等形式为实际或潜在的污染者提供财政资助,用来鼓励其削减污染。
3.环境税费。环境税收或环境收费可被认为是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及环境污染行为支付的“价格”,是政府为实现环境保护目的或筹集环境保护资金而征收的一系列税或费。
4.排污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的原理在于:首先,确定某一区域环境容量即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其次,把环境容量或排放总量分割成若干排污指标,通过颁发许可证的方式分配排污指标,并允许排污指标在市场上交易。环境容量也是一种珍贵的资源,它为人类活动提供消化吸收污染物的条件。从属性上讲,环境容量本身难以具体分割和确定权属,不能在市场上交易。但是,排污指标具有确定性,通过界定环境容量和排污指标,抽象的环境容量转化成具体的排污指标,排污指标分配后,持有人对它就拥有了一定的排他属性,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排污权交易的意义在于允许排污者通过市场转让节余排污指标,刺激排污者改进技术改善管理,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实现总量控制,从而达到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
相比较于行政直管,经济激励有许多优点,表现在:第一,成本较低,它可以减少政府政策推行的成本。它不需要设置庞大臃肿的部门机构,不需要花费高额的执行监测费用。它以市场为基础,通过间接调控改变市场信号,影响当事人的经济利益,引导其改变行为方式。它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实现预期的目标,这对资源有限的中国来说尤为重要。第二,灵活性更强作用范围更广。它可以通过市场,把保护和管理环境的责任从政府转移给环境责任当事人,从而使环境管理模式更加灵活。它应用的范围也更为宽泛,不论是在末端治理还是在清洁生产领域都能得以有效利用。第三,经济激励由于充分利用了市场力量,透明度更高,相比行政强管提供的违法机会就会减少,所以,它可能既更有效又更公正。
三、国家环境管理的制度创新
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依靠环境管理制度的构建与完善。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国家在选择环境管理手段、进行制度安排时要注意制度的创新。
(一)环境管理行政制度创新。
1.坚持统管与分管相结合,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同国家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的程度不同,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模式亦有所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模式:分散管理模式、集中管理模式、分散管理与统一监督结合的模式。分散管理模式的管理权由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门分别行使。该模式的优点在于各行业主管部门熟悉本部门的工作,容易把行业管理与环境管理协调起来,不足之处在于这些行业主管部门既有业务目标又有环境目标,出于部门利益可能会以牺牲环境利益谋求业务目标的实现。集中管理模式的环境管理权由从事环境管理工作的专门机构统一行使。该模式的优势在于有一个专门机构对环境实施全面统一的管理,不足之处在于此专门机构由于不太熟悉其他行业部门的业务,难以和其他部门协调,难以有效的推行既定的环境政策。分散管理与统一监督相结合的模式是把环境管理权赋予与环境相关的各行业部门,同时创设一个中央机关负责实现环境质量标准并协调环境保护各机构之间的工作。我国采用的乃是此种模式。采用统管与分管分工协作、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是由环保工作的广泛性、复杂性、综合性和跨地域性所决定的。一方面,环境的整体性要求对环境的管理统一指挥、宏观调控;另一方面,环境的复杂性又要求相关各部门都必须参与到对环境的保护工作中来,因为仅靠单一的主管部门不可能完成环境保护这样一个长期宏大的工程,所以,环境管理必须坚持统管与分管相结合。此外,在坚持统管和分管相结合的基础上,还应当进一步理顺统管和分管部门的关系,通过立法加强统管部门的统一性、权威性,完善统管部门对分管部门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责任追究制度。
2.完善环境监管体制立法,实现机构设置与职责配置的法制化。世界各国均注重环境监管体制的立法,无论是机构的设置,还是职责的配置,均有详尽的成文法规定,以避免和消除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的任意性和盲目性,而我国目前还无环保机构的组织法。立法的欠缺是导致环境管理工作低效率的首要因素,因此,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在通过立法手段确立主管部门的统一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明确各分管部门之间的职责权限,明确各部门职能分工的标准和原则,明确不履行职责所应承担的责任以及责任追究的方法和途径。
(二)环境管理经济制度创新
1.强化经济手段的运用,加强经济手段使用的广度和深度。我国的环境管理政策是在经济背景下产生的,主要以行政管制为主,经济手段地位薄弱,因此,无论从制度设计的理念还是制度本身,体现的都是“环保靠政府”的管理模式。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单纯依赖行政规制手段,依靠政府管理,会造成行政成本高等后果,难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因此,我国的环境政策必须从以规制为主向规制与经济手段并存的方向发展。和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的经济手段应用范围较窄,手段较为单一。如押金退款制度,在部分西方国家作为一种污染控制手段应用较为广泛,但我国环境保护法领域目前还没有建立该制度,在理论研究中也较少涉及。即使是已有的经济手段,在使用过程中因为缺乏必要的条件也存在很 多问题。经济激励手段的有效实现还要依赖于一些重要的条件,如不受干扰的市场竞争的存在、灵敏的表明稀缺的价格信息、安全可转让的产权等,以及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来为使用经济手段提供法律权威。同时还要求政府行为的合理化,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政策来引导、规范各种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市场运行。
集体经济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水利;发展;管理
中图分ax类号:[TV-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一、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是推动水利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1.划清水利单位性质,做好水管单位分类定性
水管单位的定性长期以来一直不够科学,一直游离在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水利工程是综合利用工程,既有一定的公益性,又具有经济开发性。经济与公益混合在一起,如果不能很好的区分,那么既会影响到工程的管理质量,又会影响到水管单位的发展。只有合理平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水利经济才能更有序的发展。根据水管单位的公益性将其分为纯公益性、准公益性及经营性三种:公益性的单位应定位为事业单位;公益性的单位应根据其收益状况来确定,具备自收自支条件的单位可定位为企业,有的单位随着水价、电价的增长能够用收入来维持单位日常的正常支出,应该鼓励其转制为企业,而判读企业内能达到自收自支状态,不能依据单位某一年的收支来确定,要全面综合的考虑单位经营资产及非经营资产的构成比例,对多年来单位的平均创收能力也要作为判断的重要因素。总之,对水管单位的定性要考虑全面、论证科学。
2.理顺管理体制,激活管理机制
首先,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不顺,水管单位之间权责不明,政府、水管单位、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管理关系不够明晰,责任界定也划分不清。有的地方管事不管人,也有的地方管人但不管事,有的事情大家争抢着管,而又有的事情大家都不去管。
其次,水管单位内部内部运行机制不够灵活,人力及分配制度还在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做法,不能调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我国在长期治水工作中形成了分级管理制度,这基本符合水资源管理的特点。但目前这种分级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管理的权责也不够分明,对于这些弊病必须进行改革。运用创新机制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对水管单位实行量化管理,确保水管体制改革可以顺利进行,保证水利经济可以健康、良性的发展。
3.改革水利工程管理经费来源途径
根据权威调查的数据现实,我国有拨款的水管单位比例为30%,无拨款的水管单位比例约占70%,调查中也发现有一部分纯公益性单位被定性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这样看来大部分水管单位不能获得财政拨款,单位的日常用款捉襟见肘,甚至连员工的工资发放也成了问题。在这种条件下很难保证水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说水利工程管理费用的来源途径是必须要改革的。
按照财政制度改革要求:纯公益性水管单位的日常支出应该由同级财政负担;准公益性水管单位的公益部分日常支出应该由同级财政承担;企业性质的水管单位,其运营的水利项目费用支出由水管单位自行承担,政府财政不予补助,企业要增加自己的资金积累,以抵御风险的冲击。
无论地区经济是否发达,都要拿出资金的具体筹措方案,主动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争取获得相关部门的支持,保证水利经济的稳定发展。
4.培育新的着力点和增长点
水管单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水费,水价定位偏低水管单位无法收回成本,难以实现良性循环。目前应该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当地的水费收费标准,并且要将制定好的收费标准向省级人民政府报批。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想要大幅度的提高农业水费价格标准还是有困难的,也不太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所以在这方面要适度的推进,在农业水价和农民减负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根据市场情况在不给农民造成过大负担的情况下,对收费价格进行适当的调整。
另外,大多数水管单位不能依托行业优势积极的开展多种经营,落后的观念使资金循环变得极为困难,目前我们所处市场经济时代,思路和步调都要再放开一些,不能固化于过去的框架之中,拓展水管单位开展多种经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是目前水管单位完成改革的基础保证。
5.进行内部机构改革
水管单位内部机构设置过于臃肿,非工程管理岗位设置过多,使得单位的工作效率低下。全国水管单位职工将近50万,人员过剩,但水管单位还是都缺乏真正的工程技术人员,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具有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的专业类技术人员,仅仅占到职工总数的4%左右,这是无法满足水利工程的管理需求的。所以,水管单位必须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革,对内部机构岗位设置进行调整,科学合理的设置岗位,并形成有效的内部竞争机制。
6.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管理转变
大部分水管单位的财务管理薄弱,内控制度不够健全,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水管单位必须健全制度,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管理转变,才能创造效益。
7.建管结合,管养分离
多年以来,水管单位都是管养一体,重视建设而轻视管理,职责划分不清,人员配备不合理。所以对于水利工程要实行管养分离的改革,其目的就是要降低运营成本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对于这种分离可分步骤、有层次的进行。首先,水管单位要是实行管理和养护机构、人员、经费分离,维修养护实行内部合同管理制度;其次,将维修养护部门转变为企业,与水管单位分离开来,但其主要业务仍然是要承担原单位的养护任务;最后,将工程养护业务彻底的从所属的水管单位中剥离出来,水管单位以后的养护业务均可通过招投标的形式来进行。通过水利工程实行管养分离的改革,使得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真正的走向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正确道路。
8.做好人员分流及社会保障
水管单位要引导分流人员的重新择业观念,妥善安置分流人员,建立起完善的事业单位保障机制,是企业经营无负担。
二、将水资源变为水管单位发展现实生产力的优势资源
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前提就是要有可利用的资源作为保障。水管单位的资源就是水,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有利于充分发挥生产力。
首先,要加强水管理,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动力保证,水利是社会经济的基础产业,也就是说只有保证了城乡用水、成产用水、农业灌溉用水,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所以,对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才能使其产生最大的效益,才能使国家经济发展得到保证。
其次,要确保水电开发的良性运行,因为受到水资源短缺及季节性的影响,为了适应调水防汛的需求,部分流域的发电效益受到了影响。由于补偿机制不够健全,作为水利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电的效益一直未能充分的显现出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水电资源将形成产业优势,也将成为保证水利单位收入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
最后,要加速水利工程旅游业的发展,水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资源,水利工程本身其实就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震撼力,部分水利工程还会体现出一些内在的含义,能体现出历史文化或是民族精神。所以我们要充分的利用水利工程这一特点,发展水利工程旅游业,相信在未来水利工程旅游项目必将成为水利产业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水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保证
首先,弥补水管单位事业经费不足的根本途径就是发展水利经济,开发水利单位的多种经营更是尤为重要;其次,企业实体的不断发展壮大为水管单位人员分流、水管单位体制改革提供了有机的载体,水管单位分流出来的人员,现有的企业、实体将成为这些人员转岗的有效的载体;最后,目前的水利骨干企业是抗洪抢险的中坚力量,抗洪防汛除了依靠军队、人民群众以外,还必须有抗洪抢险的专业人员,特别是有经验的冲锋舟手,每年各个水利系统在相关部门的组织下进行防汛集训,为抗洪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集体经济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 平邑县农村集体经济 财务管理 研究
[中图分类号] F3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042-01
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改革,传统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够满足当前农村对经济管理模式的需求,就需要制定出新的农村经济管理方式,本文将会对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模式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希望能够对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模式的实行有所贡献。
1 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的概括
1.1 财务管理的概括
财务管理的涵义是企业的财务管理范围,应该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明确的支出了财务管理的活动空间,而且,随着自主理财模式的兴起,让财务管理模式被当成了企业财务目标的重要衡量标准,给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建立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1.2 财务管理模式的目的
让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够达到企业的要求,财务管理模式能够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方向,而且,财务管理的目的是作为任何的财务管理活动的起始点和重点,能够被当成检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是否达到要求的重要依据。
1.3 农村集体经济的概括
农村集体经济,代表的是部分劳动群体对劳动成果的自愿分享形式,按照形成主体的意愿,进行独立经营,自给自足的合作经济体系。
2 平邑县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实施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2.1 相关干部的财务管理意识薄弱
在当前农村形势之下,很多的农村干部自身素质不够高、年龄都比较大、文化水平比较低、不能够带领农民们走向发家致富的道路,而且,在当前的农村干部组成队伍当中,一些农村干部的领导能力不足,知识水平比较低,而且还缺少相关的思想水平,通常他们都认为财务管理工作仅仅是村镇会计的所需要操心的工作,作为村干部没有必要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财务管理方面,而且,某些村干部缺少相关的法律意识,贪污、挪用公款等现象经常发生。
2.2 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整,缺少相应的执行力
根据相关部门颁发的规定,账款要分别管理,但是很个别的农村干部身兼数职,财务支出不能通过集体研究,私自动用账款,数目较大的财务支出也没有进行商讨,而且,有些农村干部还自己用钱自己批准,由此可见,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制度非常的不完善,而且,缺乏相应的法律意识。
2.3 农村财务监督小组没有实际作用
有些农村财务监督小组制度不够完善,不能根据相关的规定,选出财务监督人员,大多数的农村财务监督人员都是有村长直接指定,不能根据相关的规范来行使自身权利,对村长惟命是从,不能维护村民的利益。
2.4 农村财务会计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自身素质低
往往农村选择干部的方式,选举的都是那些在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根本不具备胜任会计的条件,而且,有些村干部仅仅是为了挪用公款和贪污的方便,提拔亲近者,那些真正具有才能、能够充分胜任会计的人选往往得不到重用,账务处理不清,发挥不出会计的作用,造成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模式很难实施。
3 解决当前巴邑县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问题的一些建议
针对当前巴邑县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实施过程当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出一些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希望能够对解决巴邑县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进行过程当中的问题有所帮助:
3.1 提高农村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思想观念,从根本方面入手,定期开展法律讲堂、警示教育和村干部培训活动,提高农村干部的自身思想观念和法律意识,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农村干部素质低的情况,减少贪污、挪用公款等现象的发生,促进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模式的实施情况,为村民多谋利,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速度。
3.2 完善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例如民主理财的方式、现金分开管理方式、财务支出审批方式等,根据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形式,改善当前农村一人掌财的方式,分散到多人手中,避免财务支出签字使用情况的发生,让相关村干部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确保农村会计的独立性质,改善以前的村干部身兼数职的情况,确保财务管理模式的顺利实施。
3.3 加大财务监督小组的监察力度,改善当前财务监督小组无作用的形势,定 期对村镇账务进行公开,而且,对村里的财务支出进行严格的监督,做到账票相符、账表相符,针对监督过程当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的上报并且采取措施,根据所犯错误轻重程度不同,做出相应的处理,切实的保障村民的利益不受侵犯。
3.4 增强会计法的推广和宣传,提高会计本身的思想观念和法律意识,对农村的财务人员进行定期的法律培训,在监督、计算的同时,建立双层财务管理监督制度,符合当前农村的双层经济体系特点,改变本村人担任财务人员的情况,直接由上级委派两名财务人员,去进行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工作,而且在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进行相互监督,互相制约,杜绝财务人员和村干部贪污现象的发生。
结束语
从上文的分析情况来看,虽然平邑县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仍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多加注意,杜绝村干部污、挪用钱款等现象的发生,增强村干部,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身素质,为了促进巴邑县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更好的发展而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苏建宇.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 经济管理:全文版, 2016(8):00274-00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