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计划实施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特殊教育计划实施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特殊教育计划实施方案

特殊教育计划实施方案范文1

关键词:本科;特殊教育学;校内实践平台

一、加强构建特教专业校内实践平台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到相关实习单位进行教学实践,把书本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教学活动。实践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实践经验的重要途径,是师范生进行职前教育的必然环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是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实现由学生到教师角色转换,逐渐培养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技能的过程。《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特别指出,高校要大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实践育人,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特殊教育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笔者所在学校今年的第一届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培智学校、自闭症康复中心等,特殊教育教师除具备一般教师的基础专业能力以外,还应掌握关于残疾儿童身体、心理、医学、康复和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要具有对特殊儿童身心缺陷进行诊断、评估、教育和康复等更为综合化、个性化和精细化的特殊教育能力。通过实践教学,特殊学生可以加深对特殊教育专业的认识,促进学生对特殊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思考,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职业认同感,为他们走上教学岗位做好心理和能力准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践教学包括校外实践教学和校内实践教学两部分。校外实践教学一般安排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集中一段时间到实习单位进行实习。笔者所在学校的校外实习单位包括医院、特殊学校、残疾人联合会和康复机构等。目前校外实践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出现“无课可上”的尴尬局面,实习过程中只是观察、了解,效果不佳。一方面由于学生的专业课程在学校和机构的课程中找不到相应位置,另一方面由于很多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的教学能力不信任,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能够得到切实锻炼。二是实习时间短,内容形式单一。特殊教育专业的校外实习时间共二十周,大学三年级每学期有六周的课程实习时间,由学校安排实习单位,大学四年级有八周的自主实习时间。学生在实践中遇到问题能等到时间结束后再向教师反映。一些高校很重视课堂教学实习,忽视比较实用的各类残疾儿童的康复与训练工作、各类特殊需要儿童的班级管理工作、心理辅导工作等内容。校内实践教学指高校在校园内组织特教学生开展以第二课堂为主的一系列专业活动,它的首要功能是为本科教学服务。学生可以在自由、宽松的时间和环境中掌握本专业的特点,在实践中验证课本理论知识。校内实践的内容较为丰富,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康复技能、个案干预等多方面的能力,具有实践对象范围大和实践时间自由灵活的特点。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可以加入校内实践中,可避免实习时间较集中的问题,解决实习时间靠前、学生知识储备不足的矛盾,避免实习时间靠后、学生发现问题后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弥补的缺陷。学校要不断拓展校内实践的内容,探索校内实践平台的构建,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学生的校外实践和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二、校内实践平台的构建

笔者所在学校立足于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以“品德修养高尚、教育理念先进、基础理论扎实、教学能力突出、康复技能全面、实践经验丰富”的复合应用型特殊教育师资为培养目标,除开设特殊教育的基础理论课程外,还开设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特殊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特殊教育沟通(哑语、盲文)、动作康复训练、语言康复训练、美术基础、音乐基础、教具玩具设计与制作、校本课程开发、心理治疗、音乐治疗等实践课程。学校成立于2002年,特殊教育专业在本校首次招生是2012年,并且成为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根据学校的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汇总特殊教育学校和机构、专业教师、家长和学生访谈等的调研结果,结合特殊教育专业学生校内实践平台构建的基本思路和当前社会对特殊教育专业师资的具体技能要求,学校分别从专业实验室建设、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第二课堂实践活动载体创新、科学规范的管理与评价机制建设和对外开放式服务项目开发等五个方面,构建出一整套丰富、稳健、规范的特殊教育专业学生校内实践平台,以期提升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校园与社会的完美对接。

三、校内实践平台的实施

1.专业实验室建设学校2012年开设特殊教育专业,并且作为重点建设专业。2013年开始,学校建成一批院级的实验室,包括美工实训室、奥尔夫音乐教室、沙盘实验室、知动实训室、语言康复实验室和蒙氏实验室共六个实验室。秉承“医教结合、教康整合”的理念,学校于2015年3月成立知动实训室,涵盖前庭觉训练器材、本体觉训练器材、触觉训练器材以及动作训练四类器材,共计百余件。语言康复实训室配有特殊儿童感知觉、语言、认知、精细动作、社会性发展等各方面的玩教具。奥尔夫音乐教室总面积120平方米,引进德国原装进口的乐器,大小共计430余件,包括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和无固定音高的乐器。蒙氏实验室配备教具为标准88件套,涵盖感观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科学文化教育、日常生活教育及音乐教育等六大领域,为特殊教育的早期干预服务。美工实训室总面积12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20余人上课。沙盘实验室采用国际统一标准配置,包括木制沙盘及沙盘桌6套,木质沙具架8个及各类沙具4000余件。另外,实验室还配有照相机、摄像机等设备,便于记录学生沙盘作品。目前,笔者所在学校正在计划建设特殊教育康复中心。实验室既可以作为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场地,又可以作为学生校内实践活动的训练场地,同时也是开展对外服务项目的场地。2.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学院以笔者所在学校获批河北省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结合学院目前承担的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体系综合改革探究”的工作需要,启动“青年教师助长”工程,制定《青年教师助长工程实施方案》,聘请相关教授担任指导专家,通过优秀教师传经送宝、听课评课会、实践反思、精品课程展示、参与课题研究、外出学习考察等多项措施帮助青年教师不断加深专业认识、拓宽知识视野、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3.第二课堂实践活动载体创新第二课堂主要以大学二年级、三年级的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为主,依托专业实验室通过辩论赛、读书会、特教技能(手语、盲文、感统)比赛、教学活动设计比赛和玩教具制作比赛等形式开展,旨在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加深对特殊教育专业的认识,提高特殊教育康复技能,为学生的实习及就业做好扎实的实践基础。同时,笔者所在学校制定的《大学生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试行)》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和创设第二课堂的积极性。4.科学规范的管理与评价机制建设学院制定各个专业实验室的《安全卫生管理规定》《工作人员守则》《实验室使用守则》和《学生守则》,以此规范实验室的使用,制定《青年教师助长工程实施方案》培养双师型教师,制定《大学生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试行)》规范第二课堂的开展与创设,制定《特殊教育专业服务中心管理规定》规范对外开放项目和志愿服务项目的管理。开展三级评级机制。第一级由教师把所有活动的资料汇总成书面资料上报学院领导,由领导展开评价。第二级是师生互评,师生共同对开展的活动进行及时的总结交流,开展反思活动。第三级由被服务的特殊儿童家长评价孩子所接受的教育康复训练。5.对外开放式服务项目开发所有对外服务项目都是公益性的,主要针对三类群体:正常儿童、特殊儿童和特殊儿童家长。学校以专业实验室为依托,在奥尔夫音乐教室、蒙氏实验室和美工实训室开展3~6岁正常儿童的亲子活动,开展围棋、绘本等兴趣班。学校在知动实训室和语言康复实验室,开展对自闭症儿童和智力障碍儿童的评估与个别化教育计划、语言康复、感知动作康复、集体认知和音乐律动五项服务。学校举办家长咨询会,解答家长在特殊儿童教育方面的疑惑,提供家庭康复训练内容与策略,指导家长顺利开展特殊儿童家庭康复训练。笔者所在学校于今年建成特殊教育图书馆,馆内的所有书籍免费借阅给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人群和想要了解特殊教育的人群,有利于加强普通大众对特殊教育的了解,提升社会对残疾人的接纳程度。

四、校内实践平台实施的反思

校内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锻炼机会,在今年应该更加充分利用平台,在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基础上服务于更多群体。第一,要整合专业实验室,建设康复中心,为更多障碍类型的特殊儿童进行全面服务。第二,要不断提高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第三,积极开发第二课堂的形式,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第四,要不断完善科学管理的规定,不断完善评价机制,实行实时评价和有效评价,对所开展的活动进行及时反馈,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准确性。第五,要扩展对外服务的对象数量和类型,在以后的志愿服务中鼓励更多的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参与,提升学生的康复技能。校内实践平台的建立不但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而且使学生能结合心理学、教育学和特殊教育教学法等专业的抽象理论,反思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从而真正理解这些理论知识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从实践的角度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巩固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刘宝超.如何在高师院校创建特殊教育专业——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特殊教育,2014

[2]何燕春.高师特殊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现代特殊教育(高教),2015

特殊教育计划实施方案范文2

【关键词】聋人高职 融合式 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科研规划课题“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XHB2013050);长沙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CSZY15C04);湖南教育科学特殊教育研究基地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23-02

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的课业、选择教材,提高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或设计。同时,教学模式也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包括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方式、教学程序及相应的策略等内容[1]。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属于特殊教育范畴,同时,它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残疾技能人才的重任。在残疾人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中,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关键,好的教学模式能实现最大的教学效能,将人才培养落到实处。本文的研究以促进残疾人就业及更好地融入社会为指导思想,以提高残疾学生职业能力及职业素质为目标,结合聋人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提出并探讨了残疾人高职教育的融合式教学模式。

一、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残疾人高职教育除了具有普通高职教育的一般特征外,还有自身的一些独特性质。近些年来,残疾人职业教育教学的相关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许家成从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方向提出了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准备式和支持式模式。甘昭良从改革残疾人职业教育课程的角度,提出了聋校职业教育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四种模式。[2]王水奉基于提高聋生生计能力的目标,提出聋校“9+X”生计教育模式,在9年义务教育阶段,以实训为主融合开展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X年的教育采用个别化教学,实施X项弹性教学时间和内容[3]。此外,在教学方法及策略方面,西方特殊教育领域长期以来一直倡导实施“个别化教学”,强调为每个残疾学生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IEP) 。我国的特殊教育在教育改革中,学习了国外个别化教学的理念、经验及做法,逐渐普及实施个别化教学。但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发现,由于个别化教学着眼于个体,重点强调的是教学上的个别化,而没有考虑教学上的共性,针对个别学生制定的目标因缺乏共同标准的参考,其随意性也比较大;个别化教育计划往往因为缺乏科学的评估,因而在实施过程中易与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脱轨。此外,个别化教育计划还与我国普遍实施的班集体教学出现难以对接的情形。基于以上事实,我国学者在班集体为单位的教学基础上,通过分层、分类教学反思及特殊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了差异教学[4]。这些研究对于促进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持。但现阶段,我国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包括很多聋人职业学校仍在移植以前正常学生的传统学历教育模式,也没有合理构建出适应残疾人身心特点并促进其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结果是残疾人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不能很好适应社会的需要。究其原因,在教育的内涵建设中教育指导思想不明确、教学目标定位模糊、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评价体系不太科学等都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期待教学模式的改革。

二、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提出

发展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要针对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教授他们基础知识的同时,主要的还是要培养他们的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素质,使他们成为应用型、复合型技能人才。实践告诉我们,将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我国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相结合,是促进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条“金科玉律”。本文的研究基于聋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及相关研究,提出和探讨了融合式教学模式。

融合式教学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在中外特殊教育教学先进理念指导下,融合了差异教学、小组协作学习及项目化教学方式,基于聋生身心特点及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确定培养目标,根据聋生学习规律将传统的、较为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转变为科学的、多方位的综合评价方式的一种课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职业活动及岗位能力需求为中心来解析和重构课程教学内容,通过对职业能力要求的分析,归纳出知识点和技能点并组合成项目化的课程教学内容。该模式根据高职聋生的学习特点,教学过程在“差异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协作学习的方式,通过“项目化”操作实训来培养聋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从而更好的融入社会。

三、融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需要在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一定时间的、复杂的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实践,才能把一个较抽象的、基于经验归纳、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升华为一个系统性的、具有较强操作性和推广价值的教学模式。融合式教学模式是基于一定时期的聋人高等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并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特殊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逐渐完善并形成的,通过课题组成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及跟踪调查,确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教学活动的整体架构。

(一)确立“就业导向,服务聋生”的教学思想

近年来,党和政府大力支持聋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聋人高等教育的教育公平和内涵建设获得迅速发展,但聋人大学毕业生就业因受自身心理素质、专业技能、社会接纳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就业形式依然不容乐观。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需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促进聋人大学生就业。如进行多方位的心理健康咨询,开展形式、内容多样化的就业及创业指导,实施和推广融合教育,提高聋人大学生的专业素质等。融合式教学模式切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理念,与聋人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脉相承,它以聋生身心特点和学习规律为出发点,教学过程在“差异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协作学习的方式,“项目主题”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以项目小组或项目团队的组织形式,让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要经历知识点、技能点的运用、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团队协作能力的训练,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和自我学习能力,使其不仅掌握了职业技能,同时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也得到提升,不仅能够适应现在职业岗位的要求,同时还具有了适应环境变化、自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融合式教学模式能较好地培养聋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社会竞争力,有利于他们很好地融入社会。

(二)制定符合聋生特点的校企合作课程标准及教学计划

融合式教学模式注重培养聋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学校在对聋生实施培养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国家对残疾人就业扶持的相关优惠政策,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主动与接纳聋人就业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建立联系,学校要通过沟通交流从而和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来对聋生进行职业技能培养,促进就业。在课程开发中,要注意课程与课程的衔接,聋人高职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应再有的单纯意义上的理论课或实践课的区分。长沙职业技术学院聋人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围绕“心理健康咨询、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就业及创业指导”等环节确定了职业基础课、职业素质课、职业技术课及生计课四个课程模块,课程组织内容以“项目”为主线,通过完成一个又一个的“项目”,实现“学中做、做中教”,以达到教学效能的最大化。

对于每一届新入学的聋生以及在校高年级聋生要选择合理时间进行阶段性的摸底调查,调查内容应涉及到聋生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学习途径、学习方法、未来职业规划等各方面,专业教学团队应针对调查中反映出的具体情况,和企业专家、技师一起商讨,及时修订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专业所属系部或教研室要及时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深入分析就业岗位群对所需残疾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的要求,并以此为依据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重构[5]。在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中,要遵循岗位能力或企业项目开发的要求,对典型性的工程项目或工作过程进行任务分解,合理设计出教学项目,“项目主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把握每位聋生的学习动态,根据聋生的学习反馈来对后一阶段的教学活动进行及时的梳理和调整,进行新的教学设计。

(三)围绕提高聋生“职业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这一中心组织教学

融合式教学模式注重教学的实效性,在“差异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协作学习的方式展开教学,在组织方式上破除教学班的限定形式,采取项目小组及项目团队的方式,开展以“项目”为主线的教学活动。长沙职院聋人计算机专业教学组织形式是一种“阶段式的项目教学”。对于一年级新生对其开设的主要是职业基础和职业素质课程,其教学“项目”则是计算机专业教研室根据企业工作任务或典型工作过程的能力要求梳理出知识点和技能点,再和企业专家、技师一起进行归纳、提炼而设计出的“模拟项目”,这些“项目”对于引导聋生了解IT相关企业文化、熟悉企业工作岗位的要求能起到很好的“启蒙”作用,同时,“模拟项目”还达到让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目的。计算机聋生班从二年级开始会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专业潜质在专业方向上进行的再细分,如:计算机应用可再分为日常办公、网店客服,网站美编、婚纱影楼照片处理及局域网组网、硬件维修等方向。专业上的合理再细分有利于聋生增强专业技能,进而更好地面向就业。为强化专业技能,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对于“二年级”的聋生在学习中接触的是“体现企业工作过程要求或企业真实项目特点”的大型模拟项目或中小型企业实际项目,以“项目学习小组”的方式,通过聋生的团队协作及教师的适当引导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攻关并完成项目。在课程的学时安排上,保证每个工作过程或工程项目的完整性,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对聋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聋生到了三年级的学习阶段,将进入团队项目实战和企业实习阶段。在三年一期将按企业项目组的模式在校企共建的项目团队孵化室组建聋生项目开发团队。每个项目团队在一个学期中会由易到难地接受各种中小型的“模拟项目”或实际项目,每个项目都规定了具体完成时间,项目完成时间可以提前但不能推后。每个项目组由专业教师或企业实训指导师指定一名聋生担任的项目主持人,负责协调整个项目组的工作,主持制定项目的实施方案、实施步骤等,项目组成员担当不同的角色,按任务分工完成各自不同的工作。基于聋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项目组一般每两个成员承担一项具体的工作任务,成员之间既分工又合作。另外,每个项目组还由一名专业教师或实训指导师担任项目顾问角色,项目组需每天召开小组会议,总结项目进展,分析下一步工作重点,从而有效地控制进度。考虑聋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一般都不强,项目顾问还会对项目组活动进行全程跟踪指导,直至到达项目的完成时间点。专业教师会和企业技师一起作为验收组成员对每个项目组的完成情况进行验收和点评。通过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团队项目实战,培养了聋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企业顶岗实习是聋生由学习过渡到工作的重要阶段,这一般是安排在三年级二期进行,这时聋生要完全按企业的工作要求来进行工作,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指导老师共同对他们进行岗位职责、工作方法等方面的指导,还包括交流感受,心理疏导等。

(四)围绕“聋人技能人才培养”建立新考核评价体系

围绕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建立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是融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融合式教学模式坚持用新的多元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新的考核评价体系彻底打破以一张试卷或一个分数来衡量学习好坏的评价办法,采用有利于培养聋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灵活、弹性考核办法。坚持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考核并重,以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考核为主的原则,实行形成性考核与阶段性考核相结合,结论考核与过程考评相结合,加强对聋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和考核。对于校内“项目实训”的考评采取专任教师、企业实习指导老师、项目团队成员共同评估的方式来评定成绩,重点考核聋生专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同时,建立新的学习成绩评定体系,重视对聋生学习态度、职业操作规范、团队意识、自我学习能力及创新意识的考评。

四、结束语

在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中,我们首先在聋人计算机专业的班级进行了融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高年级班相比较,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班级的聋生在学习自信心、学习积极性、自觉学习意识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在近一年内开展的聋生技能比武、计算机社团对外技术服务等活动中,实行了教学模式改革的班级也表现出更好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团队合作意识;此外,我们在对聋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绝大部分的聋生都认为采用融合式教学模式对他们的专业能力的培养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当然,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现在还只是在起步阶段,我们的实验样本范围选取也还比较小。下一阶段,我们将更全面、更深入地推进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曾.论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7(21):100-101.

[2]甘昭良.聋校职业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9):46-49.

[3]王水奉,方雅红.聋校“9+X”生计教育模式的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08(7):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