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劳动实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服务劳动实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服务劳动实践

社会服务劳动实践范文1

关键词:社会服务刑;非监禁刑;刑罚;强制劳动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4-0289-02

一、目前各国社会服务刑立法

(一)英国的社区服务

在1972年英国《刑事司法条例》正式创立“社会服务”的刑种。规定法官对于罪行较轻的罪犯可以判令其进行无偿的社区工作,以此弥补因其罪行造成的损害。目的:(1)减少监禁消耗;(2)加强被拘禁者的改造与回归。该条例规定在16岁以上的被判处缓刑的罪犯本人同意的基础上,可判令其从事40~240小时无偿社会服务,并在12个月内完成。若罪犯不遵守法院的判令,法院可判处罚金、延长劳动期限甚至取消社会服务刑改判监禁刑的处罚。

(二)美国的社区矫正制度

19世纪末,美国就萌发了社会矫正制度。通常情况下社区服务作为社区矫正制度的一种附加手段,主要有两个目的赔偿和教育,其中赔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社会的赔偿;二是对受害人物质的赔偿和精神的抚慰。

社会服务刑的对象一般是未成年人罪犯,法院通常指令被判处缓刑的未成年罪犯在公益机构或政府机构,如图书馆、公园、街道等地方从事一定的强制劳动,以此达到赔偿的目的。

(三)俄罗斯的强制工作

前苏联时期就有不监禁的劳动改造刑,在1997年生效的俄罗斯联邦刑法将强制性工作作为一种非监禁刑的一种方式写入刑法典,并归入主刑中。对成年人,在不影响其正常工作或学习的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强制劳动60~240小时,每日劳动不超过4小时。对未成年人总的劳动期限则只有40~160小时,15岁以上每日强制劳动不超过3小时,不满15岁的则每日强制劳动不超过2小时。若恶意逃避强制工作刑处罚的,则可能会用监禁刑来替代强制工作的处罚,8小时的强制工作刑折抵一日监禁刑。还规定对特定的人群不得强制工作,如严重残疾人、老人、孕妇以及有8岁以下子女的妇女、现役军人等。

二、引入社会服务刑的必要性

(一)能有效解决传统刑罚的一些弊端

1.自由刑的弊端。(1)罪犯间交叉感染现象。对惯犯来说,相互交流犯罪经验,使犯罪手段有了进一步的提升,释放后可能犯下更严重的罪行。对于偶犯、初犯来说,在罪犯谈论“犯罪心得”的氛围中可能变得更具犯罪倾向。(2)发挥不了刑罚的威吓效果。对惯犯来说,短期自由刑起不到应有的威吓作用;对偶犯、初犯、过失犯来说,短期自由刑就过重了。

2.缓刑、假释、管制等刑罚制度起不到教育惩戒作用。社会服务刑作为一种非监禁刑,既起着对罪犯教育矫正作用,又能避免残酷的监禁刑。

3.社会服务刑优于罚金刑。中国罚金刑一是存在执行难问题;二是由于经济实力不同,罚金刑的效果差别也很大。对富人来说,少喝次酒吃顿饭的事,根本起不了惩戒作用;对穷人来说可能就是一个月的生活开支,惩戒作用深刻,产生“同刑不同罚”的问题。

4.社会服务刑可填补对未成年人犯罪惩罚的空白。中国刑法第16条规定14~16岁之间的未成年人,犯八项罪名的应当负刑事责任。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暴力犯罪行为”危害着社会的安全。家长管教效果甚微、政府收容教养等于打上“烙印”。中国刑法若将这些“暴力犯罪行为”处以社会服务刑罚,将有效弥补对未成年人惩罚教育的空白。

(二)社会服务刑符合刑罚经济的要求

根据中国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的专家评估:中国关押一名犯人的平均每年管理费用可能要超过10 000元人民币,若算上监狱的建造资金,这个数字可能要超过14 000元人民币。中国在2004年时监狱在押犯人高达150万人,目前监狱系统在物力人力上已经是超负荷运转了,消耗了大量社会财富。

增设社会服务刑,轻微犯罪人就可以服社会服务刑不再关入监狱,将大大减轻了监狱的人力、物力消耗,并通过服刑者的无偿劳动能给社会带来一定的收益。

(三)社会服务刑是行刑社会化、预防犯罪的必然要求

刑罚的目的在于惩罚犯罪,使罪犯能改过自新,出狱后能融入社会正常生活,不再犯罪。行刑社会化避免打上“烙印”,行刑的过程、方式、环境与社会生活相一致,不受“一日行窃,终生是贼”的歧视。使罪犯在社会劳动中重塑罪犯的思想与人格,达到教育感化的目的。

三、社会服务刑的可行性

(一)中国对社区服务的尝试

2001年河北省石家庄长安区人民检察院,根据河北省出台的《关于实施“社会服务令”的暂行规定》,从2001年5月26日至6月28日进行了4 例“社会服务令”的探索。该院将“社会服务令”定位于“不前的考察方法”,社会服务令适用对象为未成年人,期限为“一个半月,100 小时”。检察机关对拟作相对不处理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根据其主观恶性相对较小、可塑性强的特点,提出适用社会服务的建议;在征得其本人及法定人同意的基础上,安排其以“社区服务志愿者”的身份在规定时间内到社区中进行无薪工作,由社区服务中心负责安排工作并对其监督,服务期满,由被服务对象、辅导员、社会服务中心对其工作表现和思想情况作出鉴定,最后由检察机关结合各方意见,决定对其是否适用不。

2003年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也宣布正式推行“社会服务令”。即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法院可以责令被告人完成一定期限无偿劳动服务。社会服务的期限一般为一至三个月,最长不超过六个月,适用于暂缓判决、免于刑事处罚或缓刑的未成年被告人。社会服务令在长宁法院试行半年的时间里,已有13名未成年被告人在完成一定量的社会服务后,因表现良好,获得免刑或大幅度的从轻处理。

(二)社会服务刑可能存在的困难

第一,缺少适当的社区服务刑执行场所。从各国司法实践来看,社区服务刑的执行场所一般定位于学校、医院、敬老院、孤儿院等公益性单位,但中国的社区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阶段,还不能满足执行社区服务刑对场所要求。第二,相关的配套制度尚需完善。社区服务制度是一个综合体系,它的运行必须依靠其他制度的配合,如帮教人员的培养与选拔、犯罪人改造评价体系等措施。大多数国家,社区服务刑都设有督导官,由假释官或缓刑执行官担任,其中绝大多数属于政府雇员,例如加拿大、日本、英国和瑞典。第三,非监禁刑非刑罚的观念需要改变。人们大都认为只有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关到监狱里才是真正的惩罚,这与现代的刑罚理念不相符。

四、社会服务刑配置构想

(一)社会服务刑的地位

国外的立法主要包括三种类型:(1)作为独立的刑种规定在刑法中,或主刑,或附加刑。如《葡萄牙刑法典》规定,社会服务刑作为主刑,是3个月以下监禁的替代措施;作为附加刑,适用于被告人因经济困难确实无力支付罚金的场合。(2)作为缓刑的选择性附加义务。如英国的缓刑考察制度。(3)既作为一种独立刑种,又作为缓刑的附加义务规定在刑法中。如法国规定对轻罪可使用公共利益劳动作为对罪犯的刑罚,同时又规定缓刑分三种,其中一种即是附公共利益劳动的缓刑。

中国若要增设社会服务型,应对社会服务刑做区分规定:在替代短期自由刑时作主刑适用,而替代罚金刑时根据罚金刑此时的性质判断是作为主刑或附加刑适用;另外,在对罪犯判决缓刑、管制以及裁定假释时作为附加义务。

(二)社会服务刑的适用对象

1.对初犯、过失犯,非暴力犯罪且危害不大的,可以适用社会服务刑。若是累犯、故意犯罪、暴力犯罪,不适用社会服务刑。

2.未成年人犯罪。特别是14~16岁这一年龄段的未成年人犯有八种罪以外的其他暴力“犯罪行为”的,可以处以社会服务刑让他们参加强制劳动。

3.达到一定年龄的老人、严重残疾人、间歇性精神病人不适用社会服务刑。

(三)社会服务刑的期限

作为监禁刑的替代刑罚时,中国的社会服务刑的期限可设定为40~480小时,对未成年人可以设定为40~240小时。

作为替代罚金刑时,社会服务刑上限设定为480小时为宜。仍不足以弥补罚金的,只能待犯罪人有经济收入时予以收缴,不得继续强制劳动,除非犯罪人自己同意。

作为附加义务时,应根据所附属的刑罚的期限来确定社会服务刑的期限,还是以每个月平均40小时计算。若刑期较长,执行一年以上不满两年的,以每个月平均30小时计算,超过两年的,以每个月平均20小时计算。

(四)社会服务刑的执行机构。

应当在公安机关内部设立一个类似法院执行局的专门执行机构,专司执行缓刑、管制、假释、监外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社会服务刑等非监禁刑。

(五)未完成社会服务刑的处理

社会服务刑并不剥夺犯罪人的自由,虽然有执行机关的监督,但主要依靠罪犯的自觉执行。根据国外的实践,不按照规定完成社会服务工作的现象一定会出现的,甚至有些罪犯恶意逃避社会服务刑的执行。因此就要针对这种情况事前制定一系列处置措施来应对。一是把未完成的社区服务刑变更为监禁执行,这是大多数国家的普遍做法;二是有的国家把不完成社区服务刑的行为单独规定为一种独立的犯罪行为,如法国刑法典把逃避社区服务刑的行为定罪为“妨害刑事司法权威罪”,在葡萄牙被规定为“藐视法庭罪”。对于确实因故未能完成社会服务工作的,可以允许其延期完成工作;对故意违规的,视情节轻重,可以处警告、罚款、延长社会服务刑期、甚至取消社会服务刑,处短期自由刑。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引入社会服务刑符合现代的刑罚理念,有助于改进中国的缓刑、假释、管制、罚金等刑罚制度,符合刑罚经济以及行刑社会化的要求,完善中国的刑罚制度,促进中国法制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戴群策.关于中国刑法设置社会服务刑的立法构想[A].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6.

[2] 马宁.构建中国社会服务刑之思考[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

[3] 邵坤.社区矫正制度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4.

[4] 戴群策.社会服务刑的设置与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A].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6.

社会服务劳动实践范文2

一、根据学校的基本条件和产业、行业、区域特色,围绕社会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考评员专业设置、师资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㈠以课程建设促进社会服务能力提高

临洮农校根据农业行业特点和优势,结合市场需求及当地经济发展确定课程设置。学校设有农园、畜牧兽医、农业经济与管理、计算机、工业与民用建筑、电子电工等岗位的考评员,对相关专业的学生及社会人员进行技能鉴定。在课程设置上该校坚持课程是专业的支点,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主要方面,积极探索和创新课程建设模式,构建课程体系,以建设专业优质核心课程、精品课程为重点,以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基础,以构建课程标准和考评体系为保障,融“教、学、做”为一体,全面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大幅度修改专业主要课程,组织考评员编写教材,建立相应的试题库,将职业资格认证、工种技能鉴定等内容纳入教学,在毕业生中推行“双证书”或“多证书”,在满足学生考证、就业需要的同时也促使学生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

㈡以考评员师资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考评员师资建设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保证。临洮农校按照“培养与培训结合,引人与引技结合”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教师技能培训和生产实践锻炼,依托行业优势,构建“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提升每一位考评员的专业实践能力,更好地胜任社会服务工作,也拓展了社会服务的领域,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做到了考评员师资建设与社会服务能力的相辅相成、有机结合。

㈢以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实验实训的设施、设备等条件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硬件支撑,也是学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基本硬件保障。临洮农校面向学生改善专业教学硬件建设,面向社会改善技术服务硬件建设。建立农园、畜牧兽医、农业经济与管理、计算机、工业与民用建筑、电子电工等实验室和实训场所。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坚持按照“五位一体”(以教学为主,兼顾生产、科研、培训、鉴定)的要求,建立“生产型”、“产学结合型”“、虚拟型”三类校内实训基地;按照“共建、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与企业、科研机构、生产培训基地建立“共享型”校外实习基地,充分的保障了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也为开展社会培训、考证、鉴定、技术咨询和参与企业技术研发提供了较好平台。

二、将科研方向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紧密结合,以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提高带动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临洮农业学校是一所有70多年历史的农业院校,多年致力于农业科研工作,在小麦育种、特种玉米繁育、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大丽花繁育等科研方向都取得很好的成绩。尤其在冬春小麦育种和特种玉米繁育方面更是成果斐然。经过多年的努力该校先后培育推广出大面积应用于生产的冬春小麦品种(系)五十多个,服务于我省的定西、临夏、甘南、陇南、天水和兰州六个地区,并在陕西、青海、宁夏的部分地区推广种植等地;特种玉米繁育研究更是走在全省的前列,荣获多次省市科技进步奖项。“临单”、“临糯”玉米系列和临农小麦系列已经形成品牌优势,全省年推广面积23.33余万公顷,年增加经济效益5亿多元,有力的提升学校服务能力,对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服务“三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发挥项目培训的辐射、影响、帮助、带动作用,不断提升考评员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社会服务劳动实践范文3

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内涵和外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职业教育由原来的系统教育一统天下,逐渐向多模式、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发展,其服务功能也随着其内涵的发展而发展。

1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内涵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也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总理说过“职业教育直接为就业服务,所以职业教育应把人才培养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利用先进的技术与教学资源,通过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和劳动实践,为社会培养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人才,为发展科学技术,提供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

2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外延

职业教育不仅指职业学校教育,还应外延至包括对全体从业人员的在职教育与培训。所以,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还包括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就业、转岗和下岗再就业的需要,为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所进行技术培训。同时,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也包括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做的具体的服务性质的活动。

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具体体现

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它的社会服务功能体现在多种方面,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了生产一线的高素质人才,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创新也贡献了力量

1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针对性,主要针对一个行业或专业进行技能型的学习和训练,为相关企业提供了各种类型的技能型人才。同时,职业教育通过对学生、转岗和下岗人员、进城务工等人员进行技术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和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

2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就需要大批有技术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创造科技成果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而职业教育就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这批具有较高生产水平和技能的人才。只有培养出这批有一定基础的技能型应用人才,才能发挥他们的科技创造能力,不断创新,创造出更多的科技成果,加快经济增长速度,转变区域经济增长的方式,由当前的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集约型转变,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职业教育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显而易见,“三农”问题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我国职业教育通过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及成人继续教育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训模式,提升农民文化素质与技能水平,改善农村低技能职业,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推进城乡、区域合作,增强服务“三农”能力。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为现代农业发展服务。

4职业教育服务于科技创新

我国职业院校的教师不仅具有教育教学的能力,而且具有专业的应用性知识,可以直接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及技术咨询服务。同时,教师也可以参与企业的项目研发工作,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职业院校的教师所从事的科研工作具有实用性,他们的发明创造可以推动科技进步。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也是技术应用型技能人才,通过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组织科研技术的开发,从而为科技创新服务。

职业教育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途径

实现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职业教育要坚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性技能人才,大力提升社会服务功能,力争达到国家对职业教育提出的各项标准和要求。

1产、学、研三结合

“产”指产业,“学”指学校,“研”指研究机构。产、学、研结合即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

产、学、研结合使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高校和科研机构作为技术创新源头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为技术创新创造了平台,是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有效途径。产、学、研三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可以深入到企业,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一些难题,与企业共同研发新产品,共同钻研技术创新,发挥职业院校资源及人才优势,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同时,企业也可给予教师一定的经费支持。教师通过深入企业研发项目,可以提升自我的技术应用水平,将从企业生产中获得的先进的技术和成果融入教材及课程教学中,还可以开设讲座,与学生分享科研成果,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道路。这既提升了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又为企业提供科研成果,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其次,企业还能参与办学,将专业设置与企业结构相结合,充分利用企业设备齐全、生产经验丰富的优势,在企业建立合作实习基地,开展教学、生产、科研和应用技术推广的合作教育。

2丰富职业教育的内涵,明确职业教育的定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在开发这种类型的人力资源上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实现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就要丰富职业教育的内涵,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专业技术教育,其培养目标是为社会生产、管理和服务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人才。

实现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就要明确职业教育定位。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推行工学结合,突出是假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和建设实习基地,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3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深化社会服务功能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0

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使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渠道,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职业教育要向着这些目标努力,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深化社会服务功能。

职业教育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保障

实现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需要拥有先决的保障条件,构建职业教育社会服务机制,健全多渠道的投入机制,督促政府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加强政府参与机制。

1激励机制

构建职业教育社会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效益。注重建立激励机制,建立相关激励政策引导和鼓励教师在社会服务中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他们服务社会搭建平台。

建立社会服务的激励机制,就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力。一是职业院校领导要关心、尊重教师,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师的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二是要给教师和科研人员的项目研究提供充足的资金和完善的设施。三是要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撰写论文、出版专著、申请专利,将为社会服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成果,作为职称晋升和年度考核奖励的条件之一。四是鼓励支持教师深入企业,顶岗实习,为企业和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2政府参与机制

《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由此可见,政府的参与对于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尤为重要。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尤其需要国家的主导,需要政府在发展政策上的宏观调控保障。首先必须进一步强化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经费保障。在分配的原则上,政府应加大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其次,政府应出台相关扶持政策,让尽可能多的企业、行业协会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参考文献

[1]袁华,郑晓鸿.职业教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

社会服务劳动实践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产学研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1.89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1-193-02

一、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社会的必要性

教育部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项目建设所提出的具体要求给高职院校带来了全新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拓展机遇,但同时也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难题和挑战。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水平而言,要想更好地在社会服务中给地方经济带来发展推力,就需要更加努力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全能型技术人才,让其能够在面临社会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时能够正确分析形势并拥有正确的决策能力。高职院校一向以为社会提供技术劳动力、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为主要办学目标,相对于普通教育院校来说,高职院校更为注重社会服务功能,其社会服务功能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教学职能在社会的高度延伸。当代社会下,服务能力的高低已经成为了衡量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高职院校若失去服务行业的经济支撑就无法实现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从而失去存在意义。因此,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既要重视人才在社会实践中的能力,也要平衡社会服务给自身带来的经济保障。只有高职院校靠着自身服务理念的不断创新和提升才能有效获得社会的支持,从而有效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水平。

二、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

(一)打造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现如今正面临着产业转型的重要时期,只有调整好自身专业结构,加强现代化信息建设,采用技术教学手段对高校课程教育进行改革,才能更好的为国家培养专业人才,为我国服务行业提供更多人才资源。高校人才培养需要科学合理的模式构建,也需要积极创新发展人才的培养,打造高校高素质人才,使其既能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又符合未来的社会服务需求。高校想要提升自身在社会服务的能力就必须加大发展模式的转变,重点推进校园与产业的合作力度,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探究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为重点导向,提高学生毕业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运用知识丰富自身社会经验,实现高效“产学研人才”的合理培养。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技术中心,建设企业产学研究所,运用科技手段进行人才培养,推进校园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学校应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求,加大高校实训条件建设,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最大化整合校内教学资源,实现资源优化,达到学训合一的教学要求,并加强高校教师团队建设,完善高校人才的培养,不断完善人才的培养,加强专业水平教学,强化高校在社会服务上的功能开发,使自身在同等行业内突出优势,提高社会影响力,打造品牌高校。

(二)积极拓展社会培训途径

社会培训的开展能够有效促进高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同时也可以扩大高校社会资源再生能力,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创新的前提下,应掌握好社会服务平台的发展前景,充分利用社会服务,选择合理的社会服务平台发展策略,构建多元化的开放性高职教育模式,以此适应新时代下的高校教育改革制度。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面向社会时的适应能力,开展多样化的专业技能培训实践活动,利用校园师资和各种技术设备等资源开展专业型人才的培训,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品质的专业性人才,紧跟市场资源部的人才需求,全面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同时,高职院校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学院优势,加强与地方政府间的合作交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给地方职工或群众打造再教育课堂,为他们提供多元化的知识教育,多开展社会公共管理事业培训,对于地方闲散人员、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等进行多形式化的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激发他们的创业信心, 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可以与地方社区进行定期互动,建立起职业培训服务机构,面向社区开展多种类的培训活动,如群众扫盲教育、老年人教育和各种职业技能培训等等,通过这些社区活动的开展,高职院校既能够使学生得到实际的职业训练,同时也能推动社区的教育和学习,分担政府教育服务工作,同时为学校的办学资金提供有力保障,互利互赢。

(三)大力推进校企互助合作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促进经济的长远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正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提供支持,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就要注意兼顾社会人才的需求,避免只重视自身学校专业课程改革,而忽视对企业提供人才的支持与帮助。只有学校和企业相互合作,共同获利共同发展,才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同时为自身发展带来商机。因此,高职院校应建立起主动型的服务机制,为企业打通社会服务渠道,全面掌握当地企业的发展现状,针对其技术难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如派出专业教师到企业中间进行团队辅导,解决企业有劳动力、无技术的困境,促进企业文化软实力,同时,高职院校还应积极进行企业实习工作,带领骨干教师参与企业活动,实质性解决企业管理难题,再根据企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目标为其确立发展和研究方向,并给企业提供技术帮助,将研究内容转化为实质产品,不断地帮助企业进行发展,在为企业带来新的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为高校技术水平的提高带来推力。

(四)建立“科研联盟”,提高技术研发能力

高职院校应加快与企业之间的研究与发展合作,共同建立多样化技术研究中心,打造技术研究团队,结盟发展,让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这样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同时也很好的为高校师生技术实践提供了使用场地,实现互助互赢的双向有利局面。从长远发展来看,高职院校通过集中校园人力物力进行技术团队的建设,能够极大地提高院校技术研究的发展,提升学校的科学技术水平,同时也能够锻炼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让其能够为社会服务作出更大贡献。另外,高职院校还应建立起完善的科学技术服务机制,运用各种服务政策对科研人员进行激励,提高服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为校园创造一个良好的科学技术研究氛围。高职院校拥有了良好的科学技术研究氛围,就能够促进科研成果的开发和教学机制的发展,就能够大力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发展,使高职院校成为社会性的公共技术研发基地,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带来动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应全力发挥自身优势,走出社会创造服务功能,拓展社会服务途径,积极探索新的社会服务渠道,并重视起企业服务的重要性,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建立良好的技术服务机制,利用企业进行实践培训,建立技术团队,积极发展社会服务项目,推进校企合作,共同发展培养人才。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不断提高自身在社会服务中的发展空间,为我国社会服务及各项经济活动带去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刘恩允.区域发展视角下的高校社会服务伦理探讨――基于威斯康星大学社会服务理念的解读及其启示[J].江苏高教,2011,(02).

社会服务劳动实践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 商务英语 社会服务 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5-0050-02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显现得更为清晰,加强专业建设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带动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注重处理好专业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主辅关系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任务之一。

一、社会服务功能的内涵及作用

社会服务是指高校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广义上它是指高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以及直接的社会服务功能。具体来说它是指以各种形式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做的经常性、具体性、服务性的活动。社会服务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为区域和行业提供高技能人才的培训与培养;二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具体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三是向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周边社区传播和辐射先进文化。社会服务具有针对性、差异性、双向性的特点,是高校与社会有关部门或企业的双向互惠行动。

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社会服务,社会服务能力与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质量、师资队伍以及文化影响力紧密相连。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和外延发展的根本。社会服务能力决定着高职教育的质量和规模,为高职院校的外延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现状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社会服务状况令人担忧。商务英语专业在专业发展定位、产学研合作、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实际状况与企业的实际需要存在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目前,大部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在专业发展定位、产学研合作、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诸多方面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办学定位不够明确

高职院校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为地方和行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然而当前商务英语专业对接行业、企业发展的目标定位并不是很清晰。大部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在为企业和行业开展员工培训、提供可持续发展支持方面深度不够,而以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为主体,为企业生产实际需要提供实质性指导或帮助的则更少。

(二)办学水平不够高

娴熟的专业实践技能是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必备条件之一。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缺乏优化合理、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商务英语教师来源渠道狭窄,很多教师是普通高校毕业生,大多没有一线工作经验。而来自企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大多数量和水平都不是很高,生产实践和技术应用能力相对缺乏,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双优的双师型教师非常缺乏。

(三)社会服务意识缺乏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薄弱。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偏重于理论学习和语言技能的提高,大部分学生对社会服务概念模糊,没有激情。高职院校对激励学生开展社会服务的引导不足,害怕“节外生枝”。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也没有开展社会服务的经验和先例可以借鉴,体制机制不健全。

(四)社会服务内容局限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在社会服务内容上不同于理工科。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量相对不大,大多的外资企业需要的是既懂专业又懂英语的复合型人才。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不足,专业相对单一,实践经验缺乏。在相对重要的商务谈判活动中,企业高管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持有怀疑态度,不敢在关键岗位大胆使用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

三、商务英语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途径

高职院校在商务英语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上要做到“三方互动”,即学校“开渠引水”,企业“圈地养鱼”,学生“工学结合”。在实践和理论教学中,商务英语专业应增加实用性教学内容,针对企业和社会需要不断调整课程内容,将语言技能与商务技能有机结合,让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掌握各国文化差异、国际商务规则,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服务能力。

(一)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指针,找准办学方向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需要紧密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专业建设的目标要充分体现高职学院为相关产业服务的特点,专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形成良好的课程与工作相结合的机制。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突出地方特色,针对不同行业岗位职业群的具体要求来定位,进一步明确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向。

(二)注重“开渠引水”与“筑巢引凤”

社会服务的合作基础是“多赢共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政策支持和企业、行业的大力配合,高职院校要赋予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开渠引水”的功能,搭平台,“筑巢引凤”。努力嫁接国际、国内的外贸企业,为外资企业提供“圈地养鱼”的天然场所,全方位开展合作办学和人才定向培养。

(三)以职业能力为目标,构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支撑点,强化学生在外贸函电、国际贸易、旅游管理等操作技能方面的拓展,以从业为本位出发,突出实践性和技能性的培养。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可以与企业和行业联合开发为产业、行业、企业所需要的专业和课程,增强专业和课程的吸引力。高职产学研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要满足学校教学的要求,也要满足企业人才培训的需要,增强学校服务的吸引力。

(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商务英语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与企业联合,采取 “共建人才库”、“挂职交流”等方式开展师资建设。安排专业教师定期到外贸企业实践,增强实践能力。同时聘请企业和社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实现与企业的人才资源共享,减少教师引进、培养等重复劳动和相应成本。要力争实现与企业的人才资源共享。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与企业人才在师资上的共享程度越高,说明专业和企业融合度越高。

(五)采取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高职商务英语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工作需要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作保障。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学院自身应在有关文件和制度中引导和激励教师开展社会服务。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欠缺从事社会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政府、学校与企业在社会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权利和义务等没有明确的责权划分可以借鉴。需要建立和健全高校社会服务系统,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激励措施,实现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规范化。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需要依靠专业自身的内涵提升、资源整合,不断提高商务英语专业的综合实力,在谋求专业自身发展的同时争取获得社会、企业的支持和帮助,为外资企业提供有价值、稀缺的人力资源,拓展互利共赢的发展空间,增强双方的综合竞争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刘锡奇,崔承刚.辽宁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0(5).

[2] 王智全,李武.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0(12).

[3] 吴红胤.试论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3).

[4] 赵向军,吕同斌,胡进.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3).

[5] 杨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意义及实现途径[J].机械职业教育,2009(8).

[6] 黄湖滨.加强高职学生解决社会问题能力培养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

[7] 王武林,曹雨平,张新科.“三位一体”共建校企合作利益平台[J].中国电力教育,2008(19).

[8] 孙艳,吴华.“服务能力”与高职教育自身建设的导向――以安徽省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07(4).

社会服务劳动实践范文6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大职院)的发展定位和办学理念,自2007年学院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以来,一直将社会服务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面向社会广泛开展科研与培训,延伸专业服务功能。2012年,大职院为推动学校进一步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推出了以“专业标准建设”为核心的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和“一十百千”校企合作计划。

在教学质量提高工程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通过调查省内行业、企业,走访兄弟院校,咨询行业专家,重新定位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并与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明确互相服务、协同发展的新思路。

一、确定了更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是学校对专业培养出的人才质量标准的规定,最根本的要求是体现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和区域经济的特殊性,因此,合理的人才培养规格是专业及专业培养的学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

(一)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调研、分析,我们确定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主要服务于两个专业领域:第一,服务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这些企业从事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人事管理等工作;第二,服务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主要从事人事、职业指导工作。并进一步形成人才培养目标,即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人事法规、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与培训、企业绩效与薪酬管理、企业劳动关系管理、职业介绍与指导等知识,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公文写作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从事中小企业及职业中介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助理、职业指导、行政人事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

1.知识结构

本专业要求掌握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通用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专业拓展知识等四个方面,如图1所示。

图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结构

2.能力结构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岗位能力要求及胜任岗位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将能力结构划分为四个组成部分,分别为通用基础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及未来发展职业拓展能力,如图2所示。

图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能力结构

3.素质结构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职业素质、人文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如图3所示。

图3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素质结构图

二、明确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社会服务需求

社会服务需求的现状是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主要参考坐标,同时是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的现实土壤。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和高职院校,同时满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专业与课程建设、产学研结合等方面的需要,我们以“社会需要什么―高职院校需要什么―应对措施”的思路进行分析,分析内容见下表。

表 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社会服务需求分析

三、内外结合、多元化的社会服务模式

根据上文所述,良好的社会服务模式应满足社会需求和高职学校的需求,实现企业、政府、高校和学生个人四方的共赢。因此,我们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特点、大职院的实际情况及社会需求,确定了内外结合、多元化的社会服务模式。

(一)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1.企业人员深度参与课程设计

以学校2014级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制订为契机,重构课程体系,引入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使课程内容实现三个一致,即与行业标准一致、与职业资格一致、与企业需求一致,更好地满足专业人才培养需求。

2.企业全程参与学生培养

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力度,提高校企合作质量,让企业真正全程参与到学生培养中,按照企业需要和岗位实际设计培养方案,通过企业专家讲座、企业岗位认知、实习实训指导、企业人力资源服务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缩短与岗位的对接距离,让企业成为在校生优良的实习基地,让学校成为企业员工扎实的理论培养基地,实现双赢。

3.互相提供人力场地支持

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并承担企业订单任务,参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学校为企业招聘、培训等工作提供场地、人员服务。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指导教师和实习、实训场地。

4.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引入企业资源,将企业特别是职业中介机构的工作室设置在学校,由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师带领学生完成企业的真实业务,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二)创建校内服务平台

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特点和情况,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需要,构建――以学生自我建设、自我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协会为载体,以提升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为目标,由素养提升活动、职业技能竞赛和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活动构成的人力资源管理第二课堂(见图4)。

1.成立人力资源管理社团

根据人力资源专业特点开设人力资源管理社团,在社团的部门设立中参考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技能设置培训开发部、考核测评部、创业部、招聘部、保险仲裁部、外联部、办公室等部门,将人资专业的学生全部纳入社团进行管理,定期进行社团内部轮岗,并由社团组织模拟招聘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金牌培训师大赛、创业大赛、劳动法规知识竞赛等,帮助学生在校内活动中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

2.校内外人力资源服务

从第二学期开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参与校内招聘会的服务工作,一方面满足学校招聘会的人力资源需求,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招聘会组织、设计能力。

第三、第四学期学生主要到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的临时用工需求,并在校内,同时根据学校学生的个人情况合理推荐兼职岗位,锻炼学生的人才素质测评和职业推荐能力。

第五学期,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参与企业服务任务,为企业提供测评、培训、管理制度设计等方面的服务工作,更深化技能,夯实就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