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材料化学导论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材料化学导论论文范文1
一、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从“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总体要求出发,设计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学校材料化学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五大部分内容构成。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教育,体育活动,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基础等。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人文社会类,自然科学和艺术类等知识体系。
专业课程包括:大类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和材料化学专业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材料化学专业方向性选修课程。
实践性课程包括: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科技活动等材料化学专业实践训练知识体系。
二、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材料化学作为化学和材料科学的交叉学科,其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材料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培养学生具有材料的制备、表征、技术开发和生产的基本能力。在构建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时,我们一直强化教学环节的科学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将所有教育环节分为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五个知识体系。其专业课程体系以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基础,把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学、材料物理等作为本专业的入门专业课程。在经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之后,陆续学习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性能学、材料现代分析技术、机械制图等专业课程,在此基础上通过专业选修课程的学习形成专业特色方向。并通过开设材料科学导论、纳米材料导论等任选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了淡化专业界限,我校材料化学专业和化学、应用化学专业实施按大类培养,统一设置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平台。在2011年修订的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教学计划课内总学时为2633学时,学生毕业应取得总学分为154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与我校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一致;专业教育、实践教学和综合教育的课程体系与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有区别的开设,更加突显材料化学的特色。
三、构建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材料化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在教学计划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按照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我们优化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实验层次,注重基础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二是测量实验层次,注重专业技能训练,设置了课程设计、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等内容,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三是综合实践层次,注重综合素质训练,设置了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践活动等内容,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更新重组实践教学内容。
在2011年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为35学分,占总学分的22.7%。实践教学内容重点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和重组了原四大化学(无机、有机、分析和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与结构,将实践教学内容分层次进行教学,确立了基础实验、测量实验和专业实验三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涵盖了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等教学内容。同时,积极推进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方法手段的改革,减少验证性实验,积极创造条件增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强化毕业论文实践环节的检查和指导;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安排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材料化学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探索和完善将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今后多年的一大工作任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实际,研究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课程体系遵循“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教学计划,在四年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分析理论教学相关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分配理论课程学时数,使课程体系逐渐趋于科学、规范,达到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和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禹筱元,罗颖,董先明.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0,(1).
材料化学导论论文范文2
计算机辅助生物制造,也称为快速原型法、分层制造或自由形态固体制造,是一门新技术,包括三维可累加的逐层制造技术,结合添加剂材料的选择,可制造出具有生物特性的结构,这种技术充分运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计算机辅助生物制造诞生于20世纪后期,由几个研究组独立研究发展而来,包括三维系统公司、Stratsys公司、MIT和德州大学Austin分校。在计算机辅助生物制造中,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表面被转化为一系列的多边形逼近(称为镶嵌技术)并且切分成一系列的横截面。计算机辅助生物制造分为直接型和间接型两种。直接型方法包括固态、液态和粉末状的辅助添加材料;间接型方法包括用计算机处理可用于计算机生物制造的模型或模具,例如计算机辅助生物制造方法可以用于创建用于熔模铸造、砂型铸造或注塑成型的结构。间接型方法与直接型方法相比,优势在于在结构最终成型之前可以节省具有某些化学的、腐蚀性的、生物的和机械的特性的材料,因为这些材料并不需要在计算机辅助生物制造中出现。本书旨在阐述最近由计算机辅助生物制造技术所制造的大量医疗设备所投入的技术,包括病人特制义肢,微型结构医疗设备,人造组织等。计算机辅助生物制造在未来10年将在医疗护理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它将主导着生物和医疗设备的结构设计制造。
本书内容共有14章:1.计算机辅助生物制造:导论;2.多尺度骨头诊断的计算机系统:二维微观尺度的有限元分析系统;3.基于淀粉的分层纤维支架结构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4.快速原型法制作三维支架的细菌和应用白念珠菌粘附技术制造骨头更替材料;5.生物黏合剂的喷墨式打印技术;6.羟基磷灰石造骨细胞复合的激光细微加工;7.双光子聚会物与陶瓷混合材料在皮肤渗透型药物研制中的应用;8.生物陶瓷药物释放体在三维粉末印刷期间的生物活性的同时稳定性;9.选择性激光熔化工艺制造钛椎间融合器的拓扑结构优化和机械进化过程;10.CT摄像机监控电流刺激切除神经的退化肌肉的生长情况和由电流刺激诱导的组织结构改变及其立体平版的三维建模;11.烧蚀鼻子肿瘤手术后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技术构造临时假鼻体:一个试验案例的报道;12.个人预制的重构上颚骨假体;13.快速原型法教学模型在胎儿畸形研究中的应用;14.骨架材料通过CT扫描的非入侵性考古和三维结构重建。
本书适合计算机生物辅助设计、生物医疗设备设计、医疗护理等领域相关研究人员阅读。
陈涛,
博士生
(中国传媒大学理学院)
材料化学导论论文范文3
徐仲榆自诩的“第三个春天”从这里起步。
“人家不要了,我捡回来不是蛮好的”
一位体魄健康的长者,一辆破旧的单车,一副永远在路上思考的模样。这就是徐仲榆在路上给人的第一印象。
徐仲榆创业的“工棚”――湖南大学新型碳科学研究所也和他一样质朴,不注重外表。研究所总共约有600平方米,主车间约百十平方米,里边堆满了自制的机床。在它的一角,用几张桌子拼成简易的多用途车间会议室,接洽谈判、给学生授课、师生交流都在这里进行。西墙上一幅国画《不老松》是一名工友之作,下边有一块大黑板,用来记载实验数据。
徐仲榆的办公室设在一个复式结构的“阁楼”上,沿主车间东墙南侧一架窄窄的铁梯拾梯而上便到了――中间几张桌子拼一块儿,旁边不知是哪踅摸来的一个小书架,上下两层都是书,相当简陋。紧邻主车间西墙北侧,是一间狭长的阅览室,几张桌子凑到一块就是一个大展台,自北向南依次摆放着各种荣誉证书、优秀论文指导教师奖杯、博士生论文、硕士生论文、本科生论文、历年科研鉴定、各类碳科学刊物、实验材料等。再往里是几间小房子,每间不过十几平方米,多是实验室。几张老式电脑桌,每张中间立块玻璃就是实验台。
实验室里除去做实验用的仪器设备外,里边坐的、用的,都是些老掉牙的电器家具,包括旧空调、旧器具和那些杂七杂八的桌子、椅子、立柜……在徐仲榆眼里都是宝贝,他把它们从学校的各个角落捡来,修缮后再用,其中有百十个被丢弃的干燥器,差不多得值万把块钱,也被他搜罗来,都派上了用场。
“人家不要了,我捡回来不是蛮好的?”徐仲榆对研究所的设备颇为满意。
“恢复搞业务,60岁起是我的第三个春天”
13年前,徐仲榆从湖南大学常务副校长的位子上下来时,已年届六十。至此,从他做系主任算起,已经连续搞了10年行政。再往前,他教过物质结构及固体物性、量子力学、量子化学、物质结构、表面化学、复合材料等课程;再前,他教过英语、俄语、数学、物理、化学,做过载波、测量,搞过选矿理论与应用研究,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果。
“60岁,人家退休,我开始恢复搞业务。”13年前,他说自己人生的第三个春天该是时候了。
徐仲榆的第一个春天是在刚解放时,那时他是一个非常激进的热血青年,至今他还清晰地记得当时参加全上海200万人街头游行的壮观场面。
徐仲榆的第二个春天就是粉碎“”以后全中国知识分子的春天。
徐仲榆的第三个春天,是从这“工棚”――湖南大学新型碳科学研究所开始的。
“工棚”的前身是金防(金属腐蚀防腐)电镀车间,由于年久失修,早已破烂不堪,徐仲榆卸任副校长之际,决定利用这地方开办湖南大学新型碳材料研究所,瞄准世界碳材料领域开创自己的又一春,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
徐仲榆踌躇满志地找到“金防”管事的,用自己的经费换来了早已破烂的车间。接着,他又争取到了创业的合法身份――湖南大学新型碳材料研究所。有了牌子,有了公章,在他来看,这就够了。剩下的一切都要靠自己。
今天的徐仲榆回忆起往日从工棚起步的艰难,连用了三个排比,“这就是从一个荒草丛生的地方,从一个灰尘堆满的地方,从一个狼籍到处的地方,变成了今天这样。”
没有开办费,他从自己课题经费中拿,没有帮手,他用自己课题经费雇了一个退休职工…… 天下无难事,只怕只有心。在徐仲榆等的努力下,研究所终于像模像样地办起来了。
从那时开始,湖南大学新型碳材料研究所和徐仲榆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其中,“高模量炭纤维连续长丝及新型纤维石墨化设备”获1995年湖南科技进步一等奖;“ZGJ―100―26X真空感应烧结炉”获1996年司法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炭负极材料的性能指标已超过国家同类产品的性能。
“搞出了成绩,外国人也会找你合作”
2004年4月13日,一位法国人下飞机,出机场,上高速,行色匆匆赶到徐仲榆的“工棚”――湖南大学新型碳科学研究所,他是来履行合约安装调试设备的。
这是徐仲榆的最新动作。他刚刚搞了一个名叫高温分析示范实验室的法中联合体,从法国引进了一套高温热分析仪。据他介绍,这种设备国外只有法国和德国两个国家有,我们国家只有沈阳金属研究所和湖南大学新型碳材料研究所各有1台。
这套设备的到来,表明徐仲榆和湖南大学新型碳材料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和权威地位进一步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
早在2002年10月,徐仲榆就因其成就被在北京召开的Carbon’02国际碳素会议推选为大会名誉主席,并代表中国作了大会报告。这次会上,他一人带去了5篇论文,让与会者惊讶不已。
2003年10月,经过极为严格的推选程序,他获得首届中国碳素杰出成就奖。徐仲榆的研究成果,不仅受到同行的肯定,也引起了一位搞热分析研究的法国专家的极大兴趣。这位法国专家向法国Setaram公司总部汇报后,受总部指派多次往返于法中之间与徐仲榆洽谈合作事宜,最终促成了高温分析实验室法中联合体在湖南大学新型碳材料研究所的诞生。
法国人的这套设备也叫综合热分析仪,最高使用温度只有2400度,比不上徐仲榆自己设计制造的最高使用温度可达3000度的炉子。虽然如此,它的作用仍不可小视。比如在进行基础理论研究时,通过一个热天平,可以称量出到达某个温度时,试样由于热分解失去的重量。而这一点恰是徐仲榆原有设备的不足。这套设备,为研究所攻克碳纤维加热中有关速度上的技术难点创造了条件。
徐仲榆是个谈判高手。综合热分析仪从法方最初要价人民币300万,一路猛跌到93万元,还外搭3个软件、7种易消耗件,可以派人到法国去培训,路费、学费全由法方负担等,中方只需回报一个条件,就是以实验室名义发表文章,给他们做招牌。
为官之道:领导就比群众多1
徐仲榆常说:“我本赤条条来,还将赤条条去,留下几个脚印,当回首往事的时候,脚印没歪,就足已了。”
他55岁就任当副校长时,就职演说只一句话:“在位时想想下位的时候。”含义有两层:第一,我本是老百姓,不要盛气凌人;第二,上台不为人,下台必受窘。他这么说也这么做,在那个位子上为官5年,管科研、工厂、设计院、资产,所有财物进出都有明细帐,一分不贪,一分不欠;所有房子、课题经费都给别人;妻子是有色冶金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有一段时间单位效益不好,他当时分管设计院,不说是校领导,就是单凭教授、博导,把妻子调过来也不能说是过分要求,可是他恪守“五子登科我不沾”这条戒律,坚持没把妻子调过来。
徐仲榆想:“你要找我调爱人,我自己爱人没调来;你要找我要房子,我自己没有房子。这样腰板才挺得直,说话才有底气。”他家住房最宽绰时不过70来平方米。
“领导就比群众多1,群众是零;1减0等于1,但1非常重要,后边带的0越多,群众越多,带1个0是10,带两个0是100,带3个0是1000……倒过来,你躲到后边,那就成了0.1,0.01 ,0.001……”他这样形象生动地总结为官之道。
在徐仲榆看来,为官为学同样的道理。“工棚”里,冬天没有暖气,夏天没有冷气,他全然不顾。从官位上下来这么多年,他远离尘嚣,远离利禄,和学生们、工友们一起,一个猛子扎进“工棚”,寒来暑往,悉心钻研。
“他们是我的一千只手,一万只手”
徐仲榆的“工棚”还有个后花园。与“工棚”内不同,后花园是一派地道的田园风光,清新、恬静,还有几分幽香。园里有葡萄架和各种树木,玉兰树、黄杨木、罗汉松、雪松、桃树、枇杷树、石榴树、桂树、柚子树……树旁有绿地、花卉、水池、甬道,置身其中,好不惬意。最显眼的当属南墙上的一块碑刻《桃李园》,是他的工友之作。
徐仲榆的科研工作也有后花园――带学生。带的学生,既有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还有博士研究生。他带他们一起做实验,给他们讲课,指导论文。他的阅览室、柜子里,有很多学生的毕业论文。学生毕业后,他就是用自己的经费把他们的论文,包括他们的考卷、笔记,一一整理,装订成册,然后编号、排序、归档。另外,在他这里还有各项科研成果鉴定材料、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材料,以及国内外有关的各种杂志等等。徐仲榆说,学生到了他这里,要读书有书,要做实验能做实验,要查文献有文献,他就是要给学生们提供最好的环境。
“人是社会性的,有好影响也有坏影响。”徐仲榆认为,传道授业解惑,首要的在于传道。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重要的是培养人,“我们不是为搞科研而搞科研,更重要的是通过科研培养一批人,使他们在科研中成长。”他说他之所以要把学生论文摆在荣誉桌前边,就是体现这个主导思想,他之所以有力量,就是因为“这批人已经是我的一千只手,一万只手了”。
“有心人天不负。”现在,他培养的博士生在美国的有16个,都是在国家一级的实验室。还有很多学生在国内教育、科研等部门以及碳素行业担任要职。眼下他还带着8名学生。
硕士研究生陈晗说:“徐仲榆导师让我受益终身,做事认真,要求严格,不能有半点马虎。有一次停电了,我却忘记关闭电源,结果烧坏了炉子,他很严厉地批评了我,话不多,却刻骨铭心。”
得意门生刘超说:“能来这里很幸运。徐仲榆导师不仅传授给我们知识,而且用行动教育我们做人。比如下雨了,他可以把伞让给学生。像这样细微的事情很多,常常让我们感动。”
材料化学导论论文范文4
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下,高新技术的发展使生产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因此急需大批中高级应用型人才。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应用型本科教育”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即进行应用型本科教育,而我院冶金与材料专业培养的是介于工程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之间的工程技术型人才[2]。
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
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伴随着办学层次、形式、特色的多样化,但是新的教育模式必须经过理论和实践的论证,具有其合理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强调专业理论和实践的同等重要性,不能顾此失彼。我院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优化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教学大纲,合理设置理论课与实践环节的比重,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环环相扣,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我院一方面借鉴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两个学科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另一方面结合独立学院的生源情况与培养目标进行探索。在注重专业基础的同时,增加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建设一支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具有很强技术应用能力的师资队伍。我院充分利用校本部的优秀教学资源,聘请了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前来授课,同时由年轻教师担任助教,推动我院教师队伍的成长与壮大。此外我院还从钢铁企业聘请了一批高级工程师担任特聘教授,定期展开讲座,使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亟待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建立长期的产学研基地,强调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践环节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专业知识,将理论向生产力的转化,具备较好的科技创新能力。
(四)建立完备的实验设施,使学生能够利用实验室资源,基本掌握材料组织分析及表征手段。并结合材料研究进展不断开发新的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和科研能力。
三、教学环节设计
(一)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根据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培养目标,参考校本部的专业设置,我院对自身的专业和知识结构体系进行了明确的定位,如图1所示。
1.对教学实施及时进行评估、总结,不断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以适应新的教学目标。学生在第五学期同时进行冶金与材料专业课的学习,其中包括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材料科学基础等方面的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冶金、材料成型的基本原理;并且后续设置了湿法冶金、材料成型加工、无机非金属材料等课程,使学生掌握材料的成型与制备工艺,将专业理论与生产工艺相结合,从而具备从事冶金行业的产品设计、开发能力。
2.为了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院投入专项经费开展了重点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预期通过重点专业建设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改善教学实践基础设施,构建以专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培养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课程改革,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资源,增进教师间交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例如《材料科学基础》精品课程已连续两年以诺贝尔奖石墨烯、准晶材料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文献综述、交流,同学们能够很好地结合课堂所学专业知识来理解前沿的研究成果,又激发了自身的专业学习热情,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为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视野、更多地了解行业动态和国际前沿,特聘请客座教授授课,介绍冶金与材料行业的最新进展和科技动态。学生通过该课程对冶金行业的发展、前沿的科学技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热情与信心。
4.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日益增多,使用英语来表达信息、传播信息变得尤为重要,因此我院设置了双语教学的《材料科学导论》课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作为教材,使学生通过原汁原味的英语来学习专业英语的阅读和写作技巧,同时掌握扎实的专业外语,具备获取最新国际研究成果、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注重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验证与补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锻炼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我院为适应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进行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其中包括冶金物理化学实验室、金相与热处理实验室、水力学模型试验室、清洁能源实验室。实验室除承担部分实践教学任务之外,也是本科毕业设计顺利完成的保证。
目前我院开设了《金属学与热处理实验》、《材料科学工程与基础实验》、《冶金工程实验技术》、《冶金物理化学实验》四门实验课程,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点进行了探索。
1.根据培养计划进行实验课的设置,按照重点授课内容进行最优的实验设计,使学生通过对比实验探求规律,得到正确理论认识,进而结合专业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思考。
2.合理分配实验课学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通过实验课掌握分析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的基本方法。
3.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试验。使部分学生参与到具体教学研究项目中,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四、结语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材料系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校本部优秀教育资源,但是由于独立学院自身设备、资金、经验不足等一些特点,探索、总结出适合于我院大材料专业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十分重要。自建系以来,我们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今后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完善整个教学环节,培养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材料化学导论论文范文5
要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加强教师学术修养,提升指导学生的能力[3]。第一,适当减少每位教师指导学生的数量,以免因教师精力有限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第二,鼓励现有青年教师通过进修、读博等方式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同时青年教师也应积极参加教学研讨,学习兄弟院校毕业论文工作的先进经验;第三,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在专业素养与创新潜能方面的培养,为本科生提供基本的研究条件,并尽可能为其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特别是,指导教师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学生,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学生感到学术的尊严,对学术保持敬重的心态;培养学生良好的治学品性,诚实做事,杜绝抄袭现象。
2、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方法
毕业论文选题一个好的论文题目是完成高质量论文的要素之一,指导教师要根据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出发,科学地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根据相关学科研究动向,结合自己课题及实验室条件,选择难易适中的课题。选题要力争与生产实践相联系,使课题具有科研价值和现实意义。具体说来,选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紧扣专业特点自主拟题
毕业论文需要大量专业知识的积累,也能充分体现学生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用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次综合素质的练兵,因此,指导教师在选题时要紧扣专业特点,既要注意学生所学知识的深化,也要注意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力求使课题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同时所选题目具有研究意义,易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如,在我院环境科学专业毕业论文命题中,“校园水源的监测与评价”、“校园植物铅、镉污染现状调查与评价”、“陕北地区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等选题,让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学生对本区域环境污染状况的了解并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很具有现实意义,也容易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
(2)结合指导教师科研项目进行选题
在毕业论文选题中指导教师可以将所承担省、市、校级科研项目分解为若干子课题,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可以组织课题小组,这样项目总体研究全面,各子课题的研究也较为独立,课题小组学生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各有重点。例如,我院指导教师的“AM真菌-植物联合修复陕北原油污染土壤研究”为陕西省科技厅项目,研究内容很多,指导教师将此课题分为不同的子课题,学生承担其中一项子课题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题目,如“陕北柠条根围AM真菌分离及保藏”、“陕北石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铜、锌污染分析”、“沙打旺和刺槐对石油污染的耐受力调查研究”等子课题,学生凭着科研的兴趣和爱好积极地参与,实践证明,此类论文完成质量良好,均入选校级、院级优秀毕业论文集,后期经过指导修改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了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另外,凡是参与此类论文的考研学生均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主要是学生从第七学期初就已经进入课题组,延长了论文的写作时间,学习考研并未受到影响,并为日后的研究生学习打下了坚实的科研基础。为了更好的推广以科研项目作为毕业论文选题,指导教师自身需提高科研学术水平,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并在院系网络平台设立指导教师信息专栏,供学生查阅,以便学生提前介入毕业论文研究,有充足的时间作保障。作为指导教师要注意把握各子课题的相对独立性,论文研究内容深度和难度要适中,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
(3)结合本科生创新实践进行选题
目前各高校都在积极推广大学生创新实践环节[4],如STITP(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数学建模、开放实验等各种形式。学生经过专业课程学习,已初步具备所需专业理论知识,可以开始创新实践研究,如将创新内容延伸到毕业论文环节中,可以有计划、系统地完成研究和分析,也是创新实践的延续和深入。从我院环境科学专业学生STITP立项完成情况看,凡作为毕业论文题目的均结题,毕业论文质量也较好,均在不同期刊上公开;相比没有作为的毕业论文的立项课题,由于项目计划安排及学生自身的原因均没能按时结题。因此,指导教师如果将指导的STITP项目转变为本课题组学生的毕业论文,因为研究时限较长,研究内容系统、深入,一般来说,论文质量较高。
(4)加强校企合作,在生产实践中选题
鼓励学生到企业开展毕业论文实践活动,首先要加强教师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可以安排环境专业教师到设计院等相关部门接受工程师培训,不但提高了教师自身科研水平,同时也能够联系实际提出生产实践中的课题。指导教师可由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承担,可以参与到企业治污工艺改进等课题的研究。此外,对于因签约单位要求实习等原因不能在校内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在选题时一般以综述性的论文形式完成,但由于本科学生较难把握,此类论文质量普遍偏低。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严格要求、减少综述性的文章数量外,还应与学生签约单位加强联系,根据企业生产需求,协助学生选择毕业论文题目,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学生,探索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一套规范的毕业论文管理模式。
毕业论文实验环节学生选题后,指导教师应该先组织学生阅读相关研究资料,使学生尽快了解课题的概况,然后重点介绍一些环境类检索期刊,让学生自己独立查阅和理解资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并按要求在文献调研后,写出课题综述,并开始设计实验方案,提出课题的初步研究目标、路径和方法,包括实验材料、试剂、仪器设备等。然后师生一起讨论实验方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可行后再进入实验阶段,完成实验目标。由于实验室同时要承担低年级本科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易发生相互冲突。因此,必须要加强实验室管理工作,协调好两者之间关系,合理利用现有实验室资源。第一、要求学生必须遵守实验室相关管理规定,在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指导教师应组织学生讲解相关实验室守则及制度,提出实验工作的具体要求,注意事项,并介绍仪器设备的功能特点和试剂存放的位置和方法,要求学生要有勤俭节约精神,爱惜各种仪器设备,学会保养维护方法,尽量减少仪器的故障和损耗。同时要求同学维护实验室清洁并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第二、毕业论文实验环节有别于专业课程实验教学,学生科研实验相对独立性较强,这就要求制定毕业论文实验管理办法来规范学生行为,建立实验仪器、药剂领取及使用的指导教师责任制,指导教师和学生除了遵守原有的实验室规章外,还应严格规范实验室作息时间等方面管理,既杜绝浪费、损坏,又要保障毕业论文实验的正常进行,同时还不能妨碍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的开展,教学、实验室管理部门要加强沟通,共同研究制定新方法新规定,规范实验室管理。第三、指导教师应全程指导并参与实验,及时了解学生工作进展和困难,及时总结、发现问题,以现场指导、例会等形式督促学生认真研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实验方案,以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
学生在经历查阅资料、方案讨论与确定、实验室试验、实验总结、数据分析等环节之后,就进入做后的撰写论文和答辩阶段。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撰写毕业论文有一定难度,指导教师需精心指导,耐心修改,提高学生毕业论文撰写和答辩的能力。在此期间,指导教师要向学生讲解科研论文的写作方法,以科研论为范本,让学生掌握毕业论文的写作格式、方法和技巧。指导步骤一般是:拟写提纲,定提纲,写初稿,反复修改,最后定稿。毕业论文的修改一般要经历5、6次以上,才能最终定稿,每次教师都要指出学生论文的错误及问题所在,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这些步骤都是必不可少的。作为指导教师要切实把好关,严格按照步骤来指导论文。
材料化学导论论文范文6
关键词:环境功能材料;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3-0226-02
一、引言
在当今的世界,环境污染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制约着人类的发展。因此,用于环境保护的功能材料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环境功能材料是指具有独特化学、物理、生物性能,并有良好环境净化能力的新型材料。它们可以在经典的环境净化工艺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可以为人类新的环境污染提供解决方案。为了使学生掌握好材料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为今后的研究和实际工作中利用好环境功能材料治理环境污染打下前期基础,在环境专业中开设“环境功能材料”课程至关重要。但是,这门课的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这门课程内容涉及材料、化学、物理、环境、生物等多个领域,学习内容多、学时少。而且大部分的材料是学生日常不熟悉的,容易造成学习困难。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师生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近几年来对本课程的教学体会阐述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与同行商榷。
二、将生活实际融入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将直接关系到他们对这门课的掌握程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平时留心将环境功能材料有关的生活资料收集和整理出来,适时穿插到课程中去。例如,在讲到吸附材料或活性炭时,先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大家常见的空气净化器以及厨房净水系统用的滤芯一般用的是什么材料?”让学生调研后再来回答这个问题;在讲到汽车尾气净化材料时,可以让学生先去了解一下平时经常听到的“三效催化剂”到底能处理哪三种污染物,车子的性能与“三效催化剂”是否有关等问题,然后再对材料的组分和结构进行分析和讲解,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将环境功能材料的理论与学生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易于接受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并能学以致用,使学生对环境相关的新材料产生强烈的亲切感,由此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主动学习这门课程。
三、成立兴趣小组,定期开展实验研究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可以通过自荐和推荐的方式将学习环境功能材料兴趣浓厚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由老师指导的兴趣小组,定期开展与课程相关的小型实验课题研究,以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积累了一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举行阶段性研究成果小型报告会,锻炼学生的讲演能力,同时增加成就感。报告会要适当邀请环境功能材料专业老师、研究人员和学院相关领导参加。例如,利用业余时间,让兴趣小组的学生针对当前某种典型的水或大气污染,基于某种环境功能材料设计实验方案来治理或解决这种污染,对所选择的环境功能材料进行适当的改性或结构优化,并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最后将所得到的改性材料尽可能做到一个简单的小产品中,实现更高的污染物去除能力。如果效果理想的话,可以让他们参加校级或市级的大学生创新项目比赛,或将最终的成果写成。实践证明,这些有针对性的、趣味性的小项目研究和实验,不仅提高了兴趣小组学生的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带动了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印象,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环境功能材料课程中,有些章节比如多孔材料的内部结构,一些微观概念和理论相对比较晦涩难懂,某些微观过程也很难理解。因此,我们需要适时地引入多媒体教案。例如,分子筛的结构和种类,微观结构相对比较抽象,学生仅凭想象很难判断。多媒体课件能以立体图来表现,使其“具现化”,这对学生来说就容易理解多了;再如,讲到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原理的时候,由于内容抽象,老师在讲解时很难解释清楚,为了清晰地阐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动画的表现形式,以两个钠离子交换一个镁离子软化水质为例来展示交换过程。课件具体设计时,首先显示出离子树脂上的钠离子,当含有镁离子的流体通过时,两个钠离子就会与一个镁离子交换,随后钠离子随流体流出。这样直观的画面展示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仅扩大了宏观视野,同时也强化了直观效果。
五、建立合理科学的考评体系
新教育观念下,理论联系实际地探索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实用性的考评体系是一大重点。其实,考试只是检验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并不是学生学习、老师教学、乃至学校和社会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最终目的。“环境功能材料”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新兴学科,具有更新快的特点。这门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用闭卷考试的传统评价形式很难合理科学地评价学生对“环境功能材料”这一课程的掌握程度。闭卷考试很容易使学生形成为考试过关而死记硬背的应试学习心态,为了能更好地避免这一消极现象,更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整个课程学习过程的表现、学科知识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本课程需要将考核方式进行细化,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课程考核的方式要加强多样性和实用性。例如,一些基础性的知识点可以利用较短的课堂时间通过随堂测验的考核方式来测验,并及时给出相应的评价结果;为了加强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期伊始即可布置开放性的研究型论文,这也将成为期末成绩考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实际情况也可在期末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将“学术报告会”也作为考评的一部分内容,既锻炼学生能力,也可节约老师的评阅时间,教师结合学生的讲演给课程论文评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以小组形式自主设计实验过程,与授课教师讨论并提出可行的研究方案。合理科学的考核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锻炼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小结
环境功能材料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多学科交叉、综合发展的新学科。本文作者结合这几年对本课程的教学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浅谈几点体会和看法。笔者坚信,通过广大专业教师的不懈坚持和共同努力,不断总结经验、与时俱进,今后环境专业中“环境功能材料”课程的教学手段将更加丰富多彩,教学评价也更能反映学生实际情况,教学效果也必将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冯玉杰,孙晓君,刘俊峰.环境功能材料[M].第一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高如琴.《环境功能材料》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2,28(2):86-87.
[3]杨慧芬,陈淑祥,等.环境工程材料[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4]韩桂泉,李善忠,张东恩,等.开设环境材料课程的认识与体会[J].科技信息,2006,22(10):235-236.
[5]解念锁.环境材料学课程的和谐教学法[J].机械管理开发,2009,(04):153-154.
[6]刘佳,牛金海,齐岩.双语教学模式融入功能材料专业实验课的实践意义[J].教育教学论坛,2016,(32):167-168l.
[7]郭新立,王增梅,陈坚,等.新型功能材料的产业化发展趋势[J].功能材料信息,2013,(01):19-22.
[8]杨海燕,赵尧敏,李文卓.《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体会[J].广州化工,2012,(14):228-229.
[9]苏丽芬,夏茹,袁孝友,等.新能源材料导论――课程教学体会与探索[J].广东化工,2015,(12):228.
Some Opinions and Experience on Teaching of "Environmental Function Materials" Course
WANG Yan-gang
(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Architecture,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093,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