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神经病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神经病学范文1
神经影像学判读带教临床见习是衔接基础理论与临床实习的桥梁,神经病学历来是医学生学习难度最大和教学难度最大的学科之一,教学质量和效果往往不佳。神经病学一直以来以其教学内容广泛、学科基础复杂、思维系统严密的特点,其内容涵盖了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涉及学科包括神经解剖学、神经病理学、神经组织胚胎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生物化学、神经药理学、神经生物学、神经流行病学、神经影像学等;都是医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所在,还在一些医学生中产生了特定的恐惧情绪。所以在临床见习阶段这一关键时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刺激学生的兴趣,对其以后的临床工作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这也是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在长期的神经病学见习带教工作中,发现神经影像学检查的正确判读,能够使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神经病学的复杂性
神经病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很广,与内科、外科、解剖学、病理生理等学科密切相关,因为神经解剖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影像学的广泛应用。神经内科的实践性和专业性较强而课时相对较少,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课时相对较少,因此造成见习、实习学生在神经内科临床学习的时间短,任务重。虽然本院是一家大型教学医院,病种相对较全,但由于不同病种的分流方向不同,常常存在有些疾病,甚至是作为教学重点的常见病的病员缺乏的情况。这样就使影像学资料的保存功能更加重要。这些资料对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普遍认为学习时非常困难,教师亦觉得教学不容易,其主要原因在于神经解剖的复杂性、抽象性,单纯的文字表述困难,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影像学资料、从而使教学更加直观和形象。电脑的普及使得现在很多医学院校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电脑的便利,影像学改变等相关知识置于网络上,互动教学。
二、神经影像学的作用
带教老师应该培养同学初步的影像学阅片的能力,作为一名临床医生要看好影像片,除了有扎实的解剖学及影像学基础,还要大量的阅片,才能对疾病得出基本正确的影像诊断。教学中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们辨别正常的与异常的影像学资料的表现,并分别分析它们在诊断中的意义。复习影像学基础利用较短的时间复习影像成像原理,有助于学生对影像学资料的理解。同时比较讲解正常与异常的影像片。神经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数字减影(DSA)、经颅彩色多普勒(TCD)等,随着这些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正确性大大提高。学生在临床实习中,接触临床病例时,带教老师应结合一些典型病例的CT 或MRI或DSA等影像学检查结果,反复讲解,使同学基本掌握这些病变的影像学改变,这样既能加深同学对神经系统不同受损部位以及相应脑血管病变的临床表现的认识,帮助同学巩固加深既往学过的神经解剖知识,又能提高同学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能力,同时还能激发同学的神经病学学习热情。
三、神经影像学正确判读的意义
神经病学的诊断要求先查明病变的部位(定位诊断),再查明病变的原因(定性诊断)。面对每一位患者,带教每一个学生,神经科医生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对疾病做出准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定位诊断就是要确定神经系统损伤的部位,如脑、脊髓、周围神经等,并应判定病变为弥散性、局灶性、多灶性还是系统性。要做到准确定位,不仅需要熟练掌握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的理论基础,熟悉神经系统各种疾病的症状和体征,这些都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然而在实习带教中,恰当地选择和运用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如CT、MRI、DSA、SPECT、PET等并综合分析判断,明确病变的部位。这应是带教老师主要的带教重点和难点,能够正确的阅读影像资料。那么疾病已经诊断了一大半了。近20余年,由于影像学技术的不断改进和革新以使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总之,初学神经病学的同学们,都会感觉到神经有些内容很抽象、很深奥、难以理解。但如能真正投入其中将会体味到他的无穷乐趣。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吃透书本,然后认真阅读影像资料,能够正确判读,才能在以后成功的面对复杂多变的临床问题。希望能有更多的同学把神经病学学好、学精,以后投身到神经病学的研究,开阔视野、展望未来,以推动神经病学向更高、更新的目标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建平.神经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
[2]Hudson JN.Linking neuroscience theory to practice to help overcome student fear of neurology[J]. Med Teach,2006(7):651—653.
[3]王伊龙,王拥军,周永,等. 亟待建立中国卒中中心网络[ 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27—30.
[4]赵晴,杜建时,高明. PBL 教学法在神经系统定位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8( 11):1131—1132.
[5]罗海彦,胡长林.神经病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 (5):382—383.
现代神经病学范文2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优点不足解决方法
神经病学是与神经解剖学、病理学等学科紧密相联的学科,理论与实践之间具有高度的联系。由于神经病学教学内容多,专业性强,涉及症状体征较复杂,在既往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受到在有限的理论教学时限中充分掌握神经病学知识存在一定的难度。近年来我们在重视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将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于神经病学教学中,取得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发现了部分不足。
1多媒体教学方法的优点
1.1多媒体教学能够将静态和动态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生动化
神经病学知识内容涉及到许多的神经解剖等方面的知识,而对于学生在学习神经病学课程时以往的解剖学知识遗忘较多,所以单纯讲解神经病学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感到抽象,不易理解和接收。这就需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将解剖基础知识回顾,为神经病学的理解打下基础。既往的教学模式是用挂图、画图等形式讲解,比较单调,不易被学生理解和消化。而多媒体教学能够将丰富的图像和动态的画面结合起来,更容易清晰地向学生展示。例如: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中运动、感觉系统的定位讲解,单纯地理论讲解运动或感觉传导通路解剖知识,学生可能是课堂上理解,课后就遗忘,但应用了多媒体教学后,我们将运动和感觉传导通路制作成动画,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将三级传导通路逐一显示,再加之讲解,对于浅、深感觉的通路,以不同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地理解二者的共同与不同传导之处,从而在损伤不同的传导部位会产生相应的症状与体征,为神经病学的定位诊断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学生们反映即使课后有遗忘,但当回忆到动态的图解就能自己逐步推理出每一步的定位诊断,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2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多媒体教学能够将丰富的临床资料信息载入教学之中,扩大了教学内容,并且将生动形象的临床病例带入课堂。使神经病学知识内容生动、形象化,更大的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在通过单纯文字的表达的基础上同时更多的应用了声音、动画、图像等形式,把抽象知识更加直观形象化的展现,它能够分解知识信息的复杂性,使要说明的问题一目了然,使学生容易理解,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特发性面神经讲解中,我们使用了自制拍摄的视频动画,将典型的面瘫患者口角歪斜、闭目不能、额纹消失等体征,在课堂中真实地展示给学生。能够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有效的掌握,通过课后的问卷调查与反馈,多媒体教学在神经病学的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的优势,利于学生的记忆与理解,教师向学生传达更多的信息,有利于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提高了教学效率。
1.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在临床见习教学中的作用,对临床技能的培养起着一定的强化作用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和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志愿作为教学资源的患者越来越少,这给临床见习教学带来很多困难…。临床教学医院带教义务与患者享有自之间存在一定矛盾性,在这种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多媒体教学在临床见习过程中有着一定的帮助作用。我们的做法是将典型的病例体征自制拍摄视频,在见习过程中,结合理论知识的复习,先应用多媒体向同学们演示,如若有典型病例或患者配合的情况下,指引学生操作,加强实践性。例如:神经系统查体,让学生反复观看标准的多媒体视频片,然后相互之间实践操作,最后对有阳性体征的病人进行查体。这样避免了冒然对病人查体,学生不知所措,患者也对学生表现不满意继而不配合的现象发生。另外在学生见习阶段,有些同步的见习内容病区不一定有相应的典型病例,这时也可以采用多媒体视频演示向学生展示典型病例,继而填补了学生见习过程中的不足。
2多媒体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
2.1多媒体课件准备不足
有些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由于对于多媒体的理解把握不足或是过份依赖多媒体课件,只是将教科书内容过多的文字形式制作在课件上,文字满篇,与传统的板书无明显差异,造成枯燥无味,不能体现重点与难点。而另外一种极端是过度使用多媒体技术,将课件制作很色彩斑斓,无关的画面、动画都大量使用,造成喧宾夺主,课堂学生注意力分散,结果适得共反。
2.2教师对于多媒体教学理解不够
多媒体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是让教师能够更好地讲授知识,学生更好地接收信息。所以教师的讲解才是最重要的。过份依赖多媒体,避免照本宣科尤其是青年教师很容易忽视的问题。部分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不能够与学生互动交流,忽略了学生的感受,造成了教师在一味的念,而学生在一味的看,而没有达到实际真正吸纳、消化知识的目的。
3解决方法
(1)多媒体教学是衔接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强有力的手段,所以我们在应用它的过程中应该扬长避短,将现代与传统的方式相结合,相辅相成。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应用它的优势将神经病学的难点重点以直观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将典型的病例以视频形式向学生演示,这样弥补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带来的神经病学教学资料不足现象。同时应该对于多媒体课件严格把关,做到有重点,有特色,避免片面追求画面的漂亮和动画效果,分散学生注意力。
现代神经病学范文3
神经病学留学生教学模式自2009年起,我院首次承担了天津医科大学留学生的本科教育实习工作,神经病学作为一门临床课程,是每名留学生必修的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对留学生的神经病学的临床实习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从汉语教学到全英文带教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我们改革留学生实践教学带来一些思考。
一、医学留学生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所面临的问题
留学生有一些不同于本国学生的特点:(1)文化背景:我校招收的医学留学生主要来自印度,他们普遍使用的印式英语有其自身的构音和表达特点,与国人从小就接触到的美式或英式英语的发音存在较大差异。而绝大部分学生完全不懂汉语,这导致了师生之间语言交流障碍。(2)学习能力方面:留学生由于教育背景不同,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也存在极大差异,知识结构参差不齐。(3)临床医学教育,临床实践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留学生的课间见习、实习等都要在医院医疗环境中进行,学生交流的对象是病人,这对于那些不具备汉语条件留学生来说,仅从带教老师那里获得信息,很难完成学习任务。
目前,我院神经病学教研室教师梯队的学历层次较高,均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带教条件。作为医学专业教师,当务之急是建立留学生神经病学临床实践质量标准,更好地指导临床教学实习。
二、解决医学留学生的神经内科临床实习问题的对策
为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国内外学者提出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为此,我们探索了几种可行的解决方法:
1.教师培训经常化。留学生教育,教师是关键。为此,我们尽可能加强教师队伍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的训练。具体措施有:(1)创造留学生教育氛围。坚持每周在科里开展教师英语读书活动及组织青年教师、研究生进行晨读,强化教师口语的训练,在授课中应尽可能使用简单易懂的词汇和句型。(2)坚持分层带教。为了让教师树立信心,科主任和高级职称教师定期进行英语教学查房;青年教师床旁带教、组织留学生病例讨论、英语小讲课和参加医院统一组织的留学生专题讲座活动,教学相长,不断提高英语教学能力。(3)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科主任曾由天津医大选派赴英国邓迪大学研修,系统学习世界高水平医学院的教学理念、方法,提高留学生和医学生的授课质量并与国际标准接轨,同时在神经科病房和卒中单元参观学习,通过学习对英国的医学教育体系、医疗体系和神经科的工作有了深入、系统的了解。通过以上努力,目前已逐步在教研室培养出了一支专业素质高、外语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2.教学内容现代化。全程英语教学模式决定了英文教材的选用。目前国内没有适合的英文版神经病学实习教材,所以,在教学的同时,结合国内临床医学教学内容及我们在多年临床工作中积累的案例,教研室组织编写了内容丰富、知识前沿的神经病学留学生英文教学提纲和实习讲义。
3.带教方法多样化。在诊疗过程中会涉及许多很难理解的神经解剖学基础知识,这也给临床神经病学的实习带来了困难。为此,我们采取了很多方法:(1)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它是以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技术,将神经解剖学知识、神经系统查体、腰椎穿刺等神经科基本操作、神经疾病的常见临床症状体征等直观地进行动态演示,进行模拟教学训练,使他们能尽快地了解和掌握疾病及神经病学临床技能。(2)对留学生实习教学的难点——神经系统查体,通过电子模拟人在神经系统查体中的运用,帮助学生学习神经系统查体等基本技能。(3)编写了适合留学生书写的神经科英文专科病例,通过病例书写,强化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症状体征的学习。在学生问诊过程中,组织英语口语较好的中国医学生参与到留学生教学中,采用“一对一”帮扶模式,中国医学生作为患者与留学生之间的“桥梁”。此方式不仅能进一步加强留学生与患者的沟通,同时还能提高中国医学生的专业英语素养及交流能力。(4)采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模式。PBL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式,即互动式教学模式。实习中以锻炼学生临床思维为主,穿插典型的病例分析,以个体病案来揭示普遍规律,并适当地介绍新进展,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思考,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4.完善留学生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建立适合留学生技能培训量化标准及临床实习质量考核标准
(1)技能培训量化标准。在留学生教学过程中,完善留学生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内容包括病历书写、专业基本技能、病案分析、人文能力(汉语能力、与病人交流能力、实习纪律等)。(2)实习质量考核标准: 通过实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急救处理;在技能训练方面,掌握神经科病例的书写,神经系统检查和定位、定性诊断原则,神经内科常见病的概况,CT和MRI阅读;示教腰椎穿刺步骤,理解腰椎穿刺基本过程;能对病史、检查结果、病情变化和诊疗经过做出简明扼要的综述病历整理;另外,对留学生的汉语能力、与病人交流能力、实习纪律等做出评价。
目前留学生医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是医学院校的责任,也是中外医学院校极为重视的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身作则,亲身示范如何与患者更好地沟通,尊重患者的隐私,邀请经验丰富的老医生给留学生做讲座,介绍他们从医以来的心得和体会,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医德。
我们在带教过程中,应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能时刻跟随医学发展的步伐,做到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为以后的从医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Khoo EM. Teaching methods used in primary care. Malaysian Family Physician.2008,3(1):42-44
[2]裘晓华.《诊断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6(2):86-87
[3]Belland B,French B,Ertmer PA.Validity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research: A review of the instrumentsused to assess intended learningoutcomes [J].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of Problem-Based Learning,2009,3(1): 59-89
现代神经病学范文4
神经外科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创建于1953年,是国内建立最早的神经外科科室。1978年,该科室被国务院批准为硕士培养基地,1985年被批准为博士培养基地,2002年被评为湖南省重点学科,2006年被认定为国家首批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011年被卫生部评为国家临床重点学科。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公布的《中国最佳专科排行榜》中,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名列全国第五。经过几代人半个多世纪的共同努力,该科室的医疗水平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目前,该科室拥有正教授10人,副教授17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2人,主治医师46人,共开放住院床位260余张(包括神经外科ICU床位20张),独立的现代化专科手术室8间,拥有包括手术显微镜、神经电生理监测设备、神经内窥镜、立体定向仪、神经导航仪、超声吸引器及数字化手术平台等国际一流的硬件设施。近年来,该科室的年门诊量高达20000余人次,年住院人数达6000余人,年手术量高达5000余例。目前,该科室已成为国内乃至国际的大型神经外科诊疗中心之一。
袁贤瑞医生简介:袁贤瑞医生现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肿瘤学组副组长、湖南省神经外科委员会主委、中国神经科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肿瘤专家委员、《国际神经病学与神经外科学杂志》副主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袁贤瑞主任曾多次应邀访问欧美等国的神经外科中心,并与之进行学术交流。他擅长治疗脑膜瘤、听神经瘤、颅咽管瘤、脑干及四脑室内肿瘤、三叉神经鞘瘤、颈静脉孔区肿瘤,尤其擅长做动脉瘤手术、动-静脉畸形手术、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等手术。迄今为止,袁贤瑞主任亲自主刀施行颅底、脑、脑干、脊髓等部位的肿瘤及血管显微手术多达6000余例,手术的成功率高达99.5%,有“湘雅名医”的美誉。
刘景平医生简介:刘景平医生现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专家委员、湖南省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湖南省及长沙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委员。刘景平教授1983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留校后被分配到湘雅医院神经外科,此后一直从事神经外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7年来,他凭借着扎实的显微神经外科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手术操作技术,独立开展了多种外科领域复杂手术的研究工作,曾奇迹般地一次性全部切除颅内及高颈段8个肿瘤。刘景平教授擅长做脑干肿瘤手术、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手术、大型颅咽管瘤手术、三脑室肿瘤手术、高颈段髓内肿瘤切除手术等,尤其在诊治脑积水及儿童神经外科疾病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神经内科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是由我国神经病学科的奠基人之一黄友岐教授于1934年创建的,是国内建立最早的神经内科科室。1993年,该科室被国务院批准为博士培养基地,2000年被批准为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经过黄友岐、欧阳珊、陆雪芬、谢光洁、杨期东等老一代神经内科专家的不懈努力,该科室在临床、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人员梯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该科室共拥有医护人员145人,其中正教授12人,副教授14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22人,共开放住院床位214张,另设有3个普通病房,1个老年病房,1个重症监护室及独立的急诊系统。近年来,该科室的年门诊量高达15万人次,年住院人数达5500余人。目前,该科室主要开展的诊疗技术有:彩色多谱勒超声脑血流检测(TCD)、重心平衡检查及治疗、诱发电位肌电图检测、远程脑电监测、多导睡眠监测、脑电地形图检查、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生化及病毒学检查、脑出血颅内血肿穿刺术、脑血管疾病介入诊断治疗术、肌肉活检术、神经活检术、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及神经系统免疫疾病特异性免疫吸附治疗等。
肖波医生简介:肖波医生现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脑电图与癫痫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内科学杂志》社长、《神经病学与神经免疫学杂志》副主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肖波主任师从我国著名的神经病学专家黄友歧教授和谢光洁教授,擅长诊治癫痫及周围神经病。近年来,肖波主任主持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主编或主译了《神经病学》、《癫痫治疗学》、《神经病学住院医师手册》及《神经病学药物治疗》等教材或专著,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吴阶平医学研究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奖等多种奖项。
唐北沙医生简介:唐北沙医生现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医学遗传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唐北沙教授擅长诊治帕金森综合征、老年痴呆、运动神经元病、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病、腓骨肌萎缩症、痉挛性截瘫等多种神经变性疾病和神经遗传疾病。
耳鼻咽喉科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科是上世纪20年代由我国耳鼻咽喉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林筱周教授创建的,是湖南省建立最早的耳鼻咽喉科室,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在林筱周、彭勇炎、陶正德、李学正和肖健云等老一代耳鼻咽喉科专家的带领下,该科室在内镜颅底外科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并成功地开展了多种复杂的颅底外科手术,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吸引了大量世界各地的患者前来就诊。目前,该科室共开放住院床位101张,另设有15个诊室和8间隔音室,年门诊量高达9.6万人次,年手术量达4300余例。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科的治疗范围是: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喉癌、下咽癌、鼻咽癌、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扁桃体良恶性肿瘤、颈段食管癌、颈段气管肿瘤、腮腺颌下腺肿瘤、颈动脉体瘤、颈静脉球体瘤、早期声带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孙虹医生简介:孙虹医生现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院长、耳鼻咽喉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湖南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委员会副主委、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委员会副主委、湖南省病理生理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肿瘤学会副主委、美国耳鼻咽喉科学研究学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孙虹院长是我国重点学科耳鼻咽喉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他擅长诊治各种耳科疾病、难治性或复发性鼻科疾病及耳鼻咽喉头颈肿瘤。
肖健云医生简介:肖健云医生现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学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学会主委、《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主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肖健云教授擅长诊治鼻咽癌、颅颌肿瘤及各种耳科疾病。
普外科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普外科是国家级重点科室、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科室,是湖南省和邻近省份的普外科医疗中心。该科室现有住院床位620余张,年门诊量高达118659人次,年住院人数高达21495人,年手术量近1.7万例,位居全国各大医院前列。目前,该科室下设有内镜微创外科、肝脏外科、腹部器官移植外科、胆胰外科、门静脉高压症外科、胃肠外科、血管外科、乳腺外科及甲状腺外科等大型专科,拥有正教授45人,副教授54人,博士生导师1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1人。此外,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普外科还设有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移植医学工程技术中心、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心、肝癌研究室等5个科研机构,拥有价值100万元以上的原子力显微镜、MARS人工肝脏支持系统、内生场肿瘤热疗仪、CUSA、操作模拟系统、原子力显微镜、高效液相色检测仪、全套双向凝胶电泳装置、双向电泳图像分析系统等诊疗设备,总价值在6900万元以上。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一流的诊疗水平使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普外科深受广大患者的信任。
现代神经病学范文5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诺迪康联合弥可保;弥可保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最常见,发病率高达50%-80%,甚至90%[1]。临床症状以对称性肢体麻木、感觉减退、腱反射减退为主要特征。以往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来诊断,缺乏客观量化指标,目前肌电图检测神经传导速度(NCV)是DPN受损的直接证据。近年来,我们用诺迪康联合弥可保治疗DPN,并观察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及治疗前后NCV的改善,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为我院2008年5月~2010年3月间的门诊和住院病人79例,均按1997 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提出糖尿病诊断和分类标准而确诊为糖尿病;且伴有以下症状或体征之一:①皮肤感觉异常:症状包括疼痛、麻木、发凉发热感等;体格检查时有痛觉过敏或减退,四肢末端呈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②肌无力或肌萎缩,走路不稳,活动受限或踏棉花感;③膝腱反射和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④肌电图提示MCV速度减慢;⑤排除中毒、感染等其他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其中1型糖尿病15人,2型糖尿病64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间临床资料有可比性,治疗组49例,男27例,女22 例,年龄平均(53土9.6)岁,病程5~22年,平均(16士4.5)年。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平均(52士8.9)岁,病程4~24年,平均(15.6士5.1)年。
1.2 治疗方法
①两组均常规给与糖尿病饮食,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积极治疗糖尿病,将血糖控制在10 mmol/L以下。②治疗组给予诺迪康2粒联合弥可保500 毫克,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给予弥可保500毫克,日3次口服;疗程3 个月。③于治疗前后3 个月分别记录临床症状体征并检测NCV等。
NCV测量采用丹麦产Keypoint肌电图机,用表面电极和单极电极分别测定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 )。室温保持20~28 ℃,被检查者皮温在28~30 ℃之间。正中神经的MCV和SCV正常值分别〕45~47 m/s,腓总神经的MCV正常值分别为42 m/s,腓肠神经的SCV正常值为40 m/s。低于上述各值为异常。
1.3 疗效判定
①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深浅感觉异常完全消失或明显改善,腱反射基本恢复正常,NCV降低部分提高50%以上;②有效:感觉障碍减轻,深浅感觉及腱反射未能完全恢复正常;NCV降低部分提高49%-20%;③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NCV降低部分提高率≤19%。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X±S表示,组间分析用X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79 例患者中治疗组3 例,对照组1 例因资料不全被退出,完成观察的治疗组48 例,对照组28 例。经3 个月的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均治疗前明显好转,治疗组的总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用诺迪康联合弥可保治疗后显效20 例,有效25 例,无效4 例,总有效率91.8%;对照组用弥可保治疗后显效8 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明显显著性意义(P<0.05 )。 诺迪康联合弥可保与弥可保治疗前后NCV变化见表1;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见表2。
注:﹡表示同种药物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两种药物治疗后比较P﹤0.05;表示两种药物治疗后比较P﹤0.01。
3 讨论
糖尿病末梢神经损害一般发生在糖尿病症状之后,但也可以为首发症状,任何周围神经均可受累,临床工作中常见到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并没有神经症状,但行肌电图检查时发现NCV减慢,因此测定NCV可以早期发现亚临床的DPN,提高诊断率[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了。DPN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由于神经内膜微血管病变导致神经营养障碍,有髓鞘纤维和无髓鞘纤维出现不同程度的节段性脱髓鞘[4]。DPN的特点为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下肢的症状重于上肢且先于肢出现,感觉障碍重于运动障碍,以远端对称性神经病变为多见[3]。神经内膜水肿发生在糖尿病神经病变初期,这一阶段变化大多是可逆的[5],但随着病变的发展出现脱髓鞘,变性和再生,可发展为顽固的难治性神经损伤[6.7]。这也表明神经病变随病程延长有累积作用[8]。神经传导速度主要反映神经髓鞘功能,测定神经传导速度有助于确定周围神经病变的性质、程度和范围。
弥可保是维生素B12的活性成份,是细胞生长繁殖和维持神经系统鞘完整所必需的物质。诺迪康是采用在西藏高原缺氧的环境下生长的药用植物—圣地红景天为原料,采用现代科学方法精制而成的纯天然药,主要成分是红景天甙[9]、多种黄酮等,能有效地扩张动脉,改善组织缺血缺氧,其红景天甙、黄酮等成分能明显减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减轻血管平滑肌的痉挛样收缩,同时可去除沉淀在血管壁上的脂质防止动脉粥样斑块[10];其扩张微血管的作用可保证末梢神经的血液供应。
本文通过观察应用诺迪康与弥可保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并与单独应用弥可保进行了临床效果比较,表明虽然对照组的临床症状和NCV检测较治疗前有改善,但联合治疗组对其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弥可保联合诺迪康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既有效地减弱了神经损害性因素,又明确地增强了神经保护性因素。表明两药联用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弥可保单用,是一种有效的联用方法,且给药方式简便未见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故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Bril V,Werb MR,Greene DA,et al.Single-fiber electrom yography in diabetic peripheral polyneuropathy[J].Muscle&Nerve,1996,19:2.
[2] 郭力军,齐向红,戴银花,等.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应用价值[J].现代康复,2000,4(2):270.
[3] 赵炬,田慧,苏风霞,等.糖尿病332例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8,6(2):87.
[4] 郭玉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预防和治疗[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4,7(6):325.
[5] Tomlinso DR, Femyhough P, Diemel LT. Role of neurotrophins in diabetic of neuropathy and treatmentw ith neuergr owth factors[J].Diabetes,1979,46(2):43.
[6] 王桂侠,宋国培,郝守才,等.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病理变化[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6,12(1):38.
[7] 钟学礼,朱禧星,等.临床糖尿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43-246.
[8] 同复兴,周仁,NIDDM病人周围神经病变的自然病史[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96,16(3):161.
现代神经病学范文6
关键词 老年 2型糖尿病 相关因素
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发生在糖尿病患者中比较普遍,神经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产生疼痛、麻木、运动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甚至致残,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资料与方法
2009~2010年收治>60岁2型糖尿病患者135例,男67例,女68例;其中74例经诊断合并有DPN[1]。135例患者分为糖尿病组61例和糖尿病合并DPN组74例。排除有脑血管病变、颈椎病、腰椎病、风湿性疾病、维生素B12缺乏症、酗酒、吸毒、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尿毒症、急性或慢性肌肉骨骼疾病和由其他疾病引起的神经病变的病例。
方法及内容:患者入院后,了解患者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病史和糖尿病病程;测量血压、身高(m)、体重(Kg),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实验室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时计算TC/HDL-C。
结 果
患者一般情况,见表1。
糖尿病合并DPN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见表2。
讨 论
糖尿病神经病变包括周围神经病变、植物神经病变、颅神经病变、脊髓神经病变、脑部病变、糖尿病性肌营养不良症、糖尿病孕妇产下的婴儿神经病变,其中周围神经病变(即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约占糖尿病神经病变的75%。临床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常累及的有股神经、坐骨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及股外侧皮神经等。早期症状以感觉障碍为主,但电生理检查往往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均有累及。据报道,欧洲患糖尿病患者截肢和糖尿病足部溃疡的发生风险明显高于亚洲,这主要是由于亚洲糖尿病患者的周围血管病变和DPN发病较低的缘故[2]。本研究单因素分析中显示年龄、病程、LDL-C和TC/HDL-C是危险因素。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发现年龄、文化程度和病程与DPN发生存在相关性,其中的年龄和病程因素与国外报道的结果一致。因此在DPN的预防上要综合考虑以上报道的各种因素,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