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设计虚交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道路设计虚交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道路设计虚交点

道路设计虚交点范文1

【关键词】 旧沥青混凝土路面 改造拓宽 加铺 新旧路基路面搭接 设计原则及方法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运输业日益繁忙,道路交通量也与日剧增,城市现有的部分旧路已很不适应城市交通发展需求,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单位、部门、企事业逐步加大了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现状旧路进行改造拓宽,以满足城市日益增长交通量的需求。

旧沥青路的病害主要有:路面出现严重破损,路面出现裂缝、坑槽和拥包、沉陷、车辙等。旧路改造拓宽工程中,最常见的病害是新旧路基结合处出现失稳和不均匀沉降,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路面损害,路面反射裂缝等。因此在旧路改造拓宽设计中,如何对旧路进行调查,评定旧沥青路的病害,采用合理的方案防止或延缓新旧路基搭接处出现纵向裂缝,路面出现反射裂缝等问题是旧路改造拓宽设计的关键技术难题。

针对上述问题,以北海市金海岸大道(广东路~四川路段)改造工程为研究对象,结合设计方案,来浅谈一下旧路改造拓宽设计原则及方法。

2 项目概况

2.1 现状描述

北海市金海岸大道(广东路~四川路段)位于北海市银滩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东起广东南路,西止于四川路,总长约2.0km,金海岸大道是连接侨港和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主要道路,道路建成于1995年,为沥青路面。现状道路路面宽度不一,其中起点至K1+505路段路面宽18米,为两幅路形式,布置为:8.0米(机动车道)+2.0米(中分带)+8.0米(机动车道)=18米,此段尚未修建辅道和人行道; K1+505至终点段路宽40米,为三幅路形式,布置为:24.5米(机动车道)+2×2.0米(侧分带)+2×5.75米(辅道)=40米,此路段尚未修建人行道。

2.2 现状评价

现状道路路面局部已经破损严重,出现开裂、坑槽、沉陷等现象,路面凹凸不平,行车上下颠簸。道路全路段没修建人行道,道路整体景观效果差,与之作为是北海市旅游城市的主要道路的定位不符,严重影响了北海市的投资环境和旅游城市形象。

3 旧路改造的原则

旧路改造与新建道路设计方法在内容上、要求上有很大的区别。在确定旧路改造方案之前,应对旧路进行详细的技术调查,通过对道路建设、使用及维护过程的分析,以及现状道路病害的调查分析及防治来确实改造方案。原则上,应以满足技术标准为主,在达到设计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再考虑如何充分利用现有道路,以节约工程改造的成本。因此,为了使改造方案合理,需对旧路平、纵、横线形、路基路面损害状况、道路弯沉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

4 旧路现状调查

4.1 对道路平、纵、横线形的调查与浅析

旧路改造设计,首先要对旧路的平、纵、横进行调查。旧路进行改造拓宽,技术指标一般需要提高,这就要复核旧路的平曲线半径,两平曲线之间的直线距离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在纵断面上,要充分考虑与道路周边小区地坪标高和出入口标高的对接,要考虑纵坡的合理性。旧路线型较好可以微调能达标的, 在平纵面设计中均需考虑充分利用旧路, 以节省土地、 节省征地拆迁的费用、节省时间和对周边小区的影响;旧路线形极差,如平曲线多、半径小、交点间距极短,且受地形、地物的限制,所花费用又很大,应考虑改线。

4.2 对路基、路面近况调查与考虑

路面是在路基上铺筑成一定厚度的结构层,它承受较大的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还受到降水的浸蚀和气温变化的影响,为确切掌握路面的使用质量现状,提出路面改造的合理方案,应对路面的破损状况、强度、平整度和抗滑能力进行调查。以此鉴别需进行改建的路段和选择合适的改建对策。同时,调查结果也可用于划分改建路段的区域,以便于针对不同的病害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对沥青路面应重点调查路面的破损状况和结构承载能力。

4.3 测量道路的弯沉,考虑道路承载能力

路面弯沉是路面在垂直荷载作用上,产生的垂直变形。路面弯沉不仅能够反映路面结构层及土路基的整体刚度,而且与路面使用状况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沥青路面的承载能力可以通过测量路面结构的弯沉加以分析,以确定改造区域的划分。针对不同的路面损害状况,采用合理的改造方法进行改造。

通过对旧路现状的充分调查,金海岸大道(广东路~四川路段)的病害主要为:路面局部破损严重、坑槽、沉陷、车辙等。

5 旧路改造拓宽设计方案

5.1 平、纵、横的改造设计

通过对旧路现场踏勘,对道路两侧小区总平,对旧路竣工资料的收集、以及对规划资料的收集,在平面设计中,充分考虑利用旧路,平面中线利用旧路中线,在满足拓宽改造后道路技术指标的前提下进行微调;纵断面设计中,充分考虑周边小区、构筑物标高来确定纵坡的合理性。根据规划,及合理利用旧路,采用双侧加宽,从而确定改造后的金海岸大道(广东路~四川路段)道路横断面采用三幅路的横断面:布置为:2×11.75米(机动车道)+ 2×3.0米(侧分隔带)+2×5.25(辅道)+2×5.0米(人行道)=50米。

5.2 路基路面处理、改造设计

(1)对路面局部破损严重、实测弯沉异常(弯沉值大)路段的改造处理。此路段路基的回弹模量已经达不到要求,路基的整体刚度已经较差,此路段应整体挖除原路基路面,新建路基路面。处理的方法是:将弯沉异常路段挖除至新的路面设计标高下66cm,碾压路基后依次回填20cm厚级配碎石,18cm厚4%水泥稳定碎石、18cm厚5%水泥稳定碎石。预留10cm路面厚度,待全路段的路基改造完成后,进行适当的调平,再进行全线统一加铺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4cm厚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

(2)旧中分带、侧分带的改造处理。因旧路的中分带、侧分带均为2米,道路拓宽为三幅路的横断面结构后,旧路的中分带、侧分带需破除,同时需对原中分带、侧分带内的虚土进行换填,由于中分带、侧分带均为2米宽,压路机无法正常碾压,具体处理方法为:将绿化带挖除至新的路面设计标高下42cm,对路基进行强夯后路,依次回填10cm级配碎石,22cm厚C25素混凝土至新路面设计标高下10cm。

(3)道路路基双侧加宽,新旧路基搭接设计处理。金海岸大道(广东路~四川路段)拓宽是在旧路双侧拓宽,旧路拓宽最容易出现病害的地方就是新旧路基结合的地方出现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路面出现纵向裂缝。为了保证加宽路基与旧路基的良好衔接,应采取有效措施使新老路基结合成为一个较好的整体,减少或避免新旧路基结合处的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出现的纵向裂缝。本工程采用的方法是:在新建道路与旧路搭接时,先将旧路边坡表土清除,然后将旧路基分层破除,挖成宽1米、内向2%~4%的台阶型,在每个台阶出与新旧路基结合的地方,铺设一层土工格栅,为了更好的增强新旧路基结合处的稳定,设计中要求路基基底采用重型振动式压路机进行分层碾压,路基压实标准在规范要求的基础上提高2%~3%。

(4)旧路面层加铺,路面反射裂缝等问题处理。旧路路基经过多年的营运,可认为路基已基本稳定,本工程对旧路原有路面弯沉值合理,路面强度满足要求的路段,采用在旧路路面上加铺的方法:在旧路上清除杂物后,先喷洒一层沥青粘层油,再铺设一层单边烧毛土工布,然后再喷洒一层沥青粘层油,最后依次加铺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喷洒沥青粘层油、4cm厚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在基层顶面与加铺的下面层之间,铺设一层单边烧毛土工布,是为了防止路面放射裂缝的产生;在基层顶面及沥青面层之间,喷洒足够数量的沥青粘层油,是为了沥青面层之间能更好的粘结,同时防止雨水的渗入。

6 旧路改造拓宽的效果

金海岸大道(广东路~四川路段)工程仅用了半年就完成施工通车, 沥青旧路进行改造拓宽后,道路路况良好,行车性能绿化景观方面大为改观,道路2011年竣工通车至现在一年多时间,目前全路均无沉降和反射裂缝出现。改造效果显著,社会反响良好,基本达到了改造的预期效果。

7 结语

旧路改造拓宽设计的方法与传统的新建道路设计方法在内容上、要求上有很大的区别,旧路改造拓宽的方法很多,各种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缺点。旧路拓宽改造时要特别注意新旧路基之间的搭接、面层反射裂缝的防治等问题。本文结合北海市金海岸大道(广东路~四川路段)改造拓宽设计,浅谈了旧路改造过程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就旧路改造拓宽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今后类似的旧路改造拓宽工程积累了设计经验。

参考文献:

[1]CJJ37-90.城市道路设计规范[S].

[2]司光晔.旧路改造工程中常见问题探讨,《公路》2009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