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定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道路勘测设计定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道路勘测设计定线

道路勘测设计定线范文1

关键词:工程测量;道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工程测量》课程是道路桥梁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测量基本理论知识又要熟练掌握各种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又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进行道路现场施工测量。《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是该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主要讲述道路线形设计与道路外业勘测知识。两门课程教学内容均有理论和实践环节两部分构成。在各自的现有教学内容体系中,两门课程均存在有知识点的不连贯现象,同时两门课程在知识结构上又存在一定程度的知识点交叉与重叠。因此,优化整合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科学合理安排教学次序,互相补充,删去重复部分,实现两门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对节约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一、存在问题分析

《工程测量》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工程上常用仪器的构造、使用和校核;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公路路线勘测阶段的任务以及工作方法,包括中线的测设和路线纵、横断面的测量;道路工程施工阶段的测量任务及方法,包括道路施工测量、桥隧施工测量等内容。简单概括为测量基础理论知识讲授与道路施工测量技能培养两部分内容。《道路勘测设计》课程主要内容为:道路设计管理与控制要素,平、纵、横断面设计、选线及总体设计,交叉口设计,交通设施设计,外业勘测等。同样可以分为道路线形基础理论与外业勘测技能的培养两部分内容。可见两门课程,在知识结构形式上均可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内容上也都离不开道路线形基本知识,联系也较为紧密。

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国内有关高等院校在该专业课程设置中,两门课程的教学安排大部分为以下模式:

《工程测量》设置在大二上学期,理论学时48课时(包含8学时的实验课时),另加2周的测量实习。《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置在大三上学期,理论学时56课时,另加2周的室内课程设计。

笔者用近两年时间,通过和学生谈话、调查问卷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等方式,发现两门课上述教学模式虽被大多数院校所采纳,但的的确确存在有一定弊端。

(一)理论教学方面

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工程测量》课程的重点是1、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2、公路路线勘测;3、施工测量。但是后两个知识点明显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道路线形知识基础,即:道路平、纵、横断面的基本知识以及相关计算公式。对于处在大二上学期的学生,只是学了一年的公共基础课,没有任何道路线形知识基础,想熟练掌握这部分知识是很吃力的。如果要求授课教师在讲授《工程测量》课程时,把这部分牵扯到的道路线形基本知识加进去,那么本课程的总共48课时是远远不够的。笔者每次讲述到这部分时,总感觉讲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也吃力。如果《工程测量》课程只讲授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授课内容明显不够饱满,也不符合该课程的大纲要求。因此,《工程测量》的三大内容(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公路路线勘测、施工测量)的连贯性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测量仪器基本操作与公路路线勘测之间出现了知识结构的断层。

接下来再来看《道路勘测设计》课程。《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内容分类为道路线形基础理论与路线外业勘测技能的培养两方面。首先,道路线形基础理论部分用到了工程测量学里面的有关计算公式,以及转角、控制测量等专业术语。路线外业勘测部分更是要求学生能够数量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是测量学知识在路桥工程中的延伸。因此《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学习依托于《工程测量》的知识基础;《工程测量》课程是《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先修课。此外,《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路线外业勘测部分和《工程测量》课程中的公路路线勘测部分讲述的都是道路几何线形在现场如何放线的问题。两门课程在这里出现了知识点的交叉和重复。

(二)实践教学环节方面

首先,来看《工程测量》课程2周的测量实习。2周时间的测量实习,真正能干什么呢?鉴于前面分析过的原因,在理论授课时,因学时的数量限制,学生又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教师针对道路路线指标有关的计算、测量部分,是无法讲解的。因此,2周的实习只能是在校内让学生练习一下测量仪器的使用,绘制小地区平面图。而道路桥梁工程现场的曲线测设、边坡放样等日常测量工作是无法进行的。这种模式的实习将导致学生虽然学过测量课程,,熟悉了道路施工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但是毕业后到了路桥施工现场遇到测量工作,仍然是一筹莫展,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尽快将学到的知识用到工作中去。《工程测量》课程的测量实习教学效果也就偏离了实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接下来分析《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2周室内课程设计。同样是时间限制,学生不可能有搬着仪器,到现场进行地形测量的机会。课程设计只能是在给定的现场地形数据,即地形图的基础上,学生按照规范要求生搬硬套,进行道路线形设计。因为缺少现场考察的过程,设计出来的成果往往未能和当地地形、景观、环境相协调,更容易忽视道路平纵横的相互配合。最终导致学生设计出来的作品,只是几种基本线形机械的累加,没有任何工程实践意义。因此,为期两周的《道路勘测设计》室内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同样偏离了实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综上分析: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两门课程无论是在理论教学上,还是在实践环节上,均出现一定程度的知识点次序混乱,连贯性脱节,不可能完整的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上述弊端,对两门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理论知识,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技能,真正实现实用性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

二、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

鉴于上面的分析,两门课程有不同程度上的知识点次序混乱,连续性脱节现象,我们可以打破两门课程的现有格局,将两门课程的知识点糅合在一起,从新排序,形成一个逻辑性强的道路线形勘测与施工测量知识体系。新的授课内容安排次序如下:1、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2、道路线形设计基础理论;3、公路路线勘测;4、施工测量。其中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公路路线勘测以及施工测量三部分是原《工程测量》课程中的内容;道路线形设计基础理论和公路路线勘测两部分属于原《道路勘测设计》课程中的知识。新的教学次序连贯性强,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符合人们认识新事物的认识规律,更便于学生学习掌握。

此外,新教学体系从内容上新的理论教学内容涵盖了原两门课程的全部知识点,而且公路路线勘测部分知识只出现一次,避免了原两门课程在此部分知识的重复现象,节省了约20课时。这样,原来两门课程理论教学总104课时,可以缩短为84课时。

三、实践环节的改革

为了避免两门课程实践环节的上述弊端,我们同样可以将二者放在一起进行,互相弥补彼此的不足,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地物地貌适合教学、具有一定规模的地质公园作为实习基地。实践环节的4周时间,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周,进行地形图测绘。第二周,进行道路选线、现场放出导向线。第三周,进行道路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线形设计。期间如果对地形有疑问,可随时到现场重新测量核实。第四周,根据设计成果,现场进行模拟道路施工测量。新的实习内容安排涵盖了原两门课程的实践环节的教学任务,而且与道路施工的现场相吻合。通过实习学生不但完成了对测量仪器的认识与使用,也熟悉了道路施工工序,增强了工程实践经验。这样学生一旦走出校门,进入工地就可以马上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过程,尽快进行现场施工测量。

四、结语

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了《工程测量》、《道路勘测设计》两门课程的孤立进行的传统模式,而是将两门课程的知识点,融会贯通,按照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的从新排序,形成两门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无论是理论教学上,还是实践教学上,不但节约了时间,更有利于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学习掌握,在教学上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道路工程测量教学改革探讨[J].杨建光.北京:教育与职业,2010:138-139.

[2]道路勘测实习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J].文畅平.重庆:高等建筑教育,2006:86-89.

[3]工程测量教学内容改革初探[J].杨建光.张家口: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1-73.

道路勘测设计定线范文2

关键词:交通土建;道路勘测;教学模式;高职

前言

近年来,我国交通建设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家高速公路网[1]基本成型,城镇化建设急需推进。根据各省市的发展规划,未来高速公路网将进一步加密,对已有线路进行大规模改扩建,在城镇化建设中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基础。整个交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依旧旺盛。

高职院校毕业生往往从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相比较本科院校而言,对于现场的试验检测、测量等的动手能力更强。对于现场的技术问题的解决能力较差,与高职院校教学中侧重于施工方面有关。道路勘测设计是交通土建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从交通土建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和高职院校学生这也发展的角度,将道路勘测设计与基础课、实践课教学融合在一起,探讨适合高职院校和学生职业发展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符合我国交通土建事业发展,受企事业单位欢迎的创新型复合人才。

1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分析

1.1 教学现状

针对交通土建各个专业进行调研,道路勘测设计在各个专业教学大纲中为重点专业必须课,全部采用理论教学模式,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和课程设计。期末采用试卷考试的方式考核。

1.2 教学对象调查

教学对象为交通土建专业学生,通过随机调研问卷,90%以上学生在课程开始之初对道路勘测设计这门课程有很高的兴趣。期中调查问卷时,这一比例下降到40%以下。普遍反映出理论太强,难以跟上学习进度,缺乏感性认识。期末调查问卷中,70%的学生表示对课程认知模糊,知识点和技能掌握不够。

2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方向

《道路勘测设计》与基础课程联系紧密[2],从学生认知角度,《道路勘测设计》从理论上加深不少,与专业实践直接挂钩。如何引领从书本理论认知到实践职业技能过度,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在引领过程中,如何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点与勘测设计技能的掌握是最终目标。

3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理论与实训教学模式改革方法

3.1 梳理教学内容

根据高职院校交通土建专业教学大纲,结合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以及高职院校学生自己综合素质,把握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精细的设计教学过程。综合考虑下,确定《道路勘测设计》教学重点[3]主要有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平面交叉口设计、道路的选线与定线。难点主要有平曲线的计算、竖曲线的计算、设置超高加宽的计算,如何选线及定线。对于勘测设计的基本原理、线性设计的方法做为重点讲解。对于工程可行性研究、交通量预测等可以略过。在实际教学中,把最新科研成果与前沿知识渗透到教学中,是学生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更好的理顺道路设计的思路,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

3.2 教学模式的研究

《道路勘测设计》与实际工程联系紧密。学生未进入施工现场,对道路的空间想象一片空白,传统的板书教学容易缺乏直观感性认知,是学生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采用多样性教学手段,强化工程认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领学生从理论到实践技能掌握的转变。

课程开始之初,依托道路实训场,1:1比例的真实道路场景,带领学生参观,进行认知的讲解,提高学生对道路的感性认识,激发兴趣。课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4],理论联系实际,以工程实例讲解理论知识点,是教学内容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于平面线性、纵断面线性、横断面设计等不同教学内容,分阶段引领学生到实训场对线性设计的必要性和原因进行讲解。

在课程教学进入到线性设计之初,将课程设计引入。对学生进行分组,分派不同的课程设计任务。课程设计与理论教学节点一一对应,同步进行设计实践训练。通过多媒体技术,对线性设计中应避免的方案进行可视化的动画教学[5],模拟真实道路运营环境,强化学生对线性设计不同方法优缺点的认知。学生通过纸上手工选线定线并进行计算,整体设计成果。同时,开展道路设计软件的学习,对课程设计各个分组的设计任务,再通过设计软件重新进行设计计算,并绘制施工图。对比人工设计计算与软件设计的方案的差异。这些教学方法手段和思路相对传统教学模式,更加生动形象,更具有启发性,更符合道路勘测教学的特点,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3.3 互动性教学的研究

在《道路勘测设计》教学过程中,针对每个教学和设计节点,安排适当的课时,让学生各个设计小组对批次的阶段性设计成果进行复核,对方案进行评比,并加以解释说明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并进行多次答辩考核,作为学生个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通过互动式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

3.4 实训教学的研究

在理论教学结束后,安排一个月的实训教学,重点将勘测阶段的实地选线定线插入在实训教学中,以十人为一组,每组独立完成选线,中桩设置,平曲线敷设,中基平测设,横断面测设;并进行平纵横综合设计与施工图纸绘制。将测量学、工程制图与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融合在实训教学中,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和掌握。

4 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结果分析

针对《道路勘测设计》教学改革模式,对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监理工程安全方向专业2015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随机面谈。调查结果显示,95%的学生表示课程压力较大,主要是教学环节衔接紧密,学习任务较重。但同时,93%的学生表示对道路勘测设计的认知非常深刻,对勘测设计的知识点和技能掌握较好,通过期末测验和答辩,也印证了学生对课程掌握能力非常好。但在问卷调查中,也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普遍反映的W习压力大等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将进一步探讨研究。

教学模式的研究是一个不断完善没有终点的过程,通过《道路勘测设计》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全面提高了学生对交通土建行业的认知,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改善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也更清晰,培养的学生更符合行业的要求,同时对学生自己的职业发展更有帮助。

参考文献

[1]杨少伟,朱照宏.道路勘测设计[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6.

[2]王龙,谢晓光.《道路勘测设计》课堂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1):78-79.

[3]张树光.张向东.张彬.交通土建专业综合改革[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3,(SI):65-67

[4]刘玉涛.安素平.多媒体课件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远程教育,2004,(13):60-63.

道路勘测设计定线范文3

交通土建专业在国内外诸多院校皆有开设,查阅资料表明,目前对于该专业一些课程的配套课程设计指导资料较多,但主要存在三点问题:第一,课程设计与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性较弱,没有很好地突出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因此在设计中没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第二,设计资料的编制往往主要面对某一门专业课程,没有从整个专业的角度构建课程设计教学体系;第三,课程设计资料没有专业特色。我校交通土建专业方向自1994年设立以来,多年来经过不断的建设和完善,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不断的丰富,目前有7门专业课程,其中《道路规划与勘测设计》、《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作为专业主干课程开设最早,目前课堂教学建设部分非常完善,但对其配套的课程设计的教学建设工作因为开展较晚,目前成果仍处于初级阶段。每门课程初步建立了相对独立的课程设计大纲和较为简单的课程设计指导书。总结来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点:第一,鉴于这三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有先后顺序,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道路规划与勘测设计》主要介绍一般道路的路线线形设计,在此基础上《道路工程》对一般道路的结构进行介绍,因此《道路工程》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道路规划与勘测设计》是其先修课程之一;而《桥梁工程》在课程教学中同样需要《道路规划与勘测设计》、《道路工程》为其基础。现有课程设计指导材料没有反映出课程内容之间的这种衔接,体现不出课程内容上的承袭。第二,因现有课程设计材料编制相对独立,因此,在内容上互相之间有一定的重复,例如《道路规划与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中有路线纵断面的设计要求,而《道路工程》课程设计中同样有该部分的设计要求等。第三,在设计开展的时间上没有很好的协调,教学效果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二、改革内容研究

(1)交通土建专业课程体系合理结构

目前我校现有交通土建专业主干课程中《交通规划与道路勘测设计》、《道路工程》以及《桥梁工程》三门专业课之间的关系是:《交通规划与道路勘测设计》主要讲述路线几何线形,《道路工程》则主要讲述道路结构的角度,这两门课程构成了道路工程专业知识的主体,而道路在延展过程过必不可少的出现桥梁结构,因此,桥梁结构是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针对三门课程辅助设置课程设计加强对课程的学习,从而构成了最基础的交通土建课程设计专业体系。而这种课程设计体系的构成,要明确课程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抓住课堂教学中需要通过实践练习加以巩固掌握的知识重点,合理建立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和目标。

(2)建立交通土建专业课程设计体系教学大纲

目前三门课程设计相互之间联系性不强,没有形成一个连贯的体系,例如《交通规划与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中完成了路线平、纵、横的线形设计,同时对路基工程量进行了统计,而《道路工程》课程设计中同样对道路的纵、横断面进行了设计工作,同时加上了路面结构设计与支档设计,最后同样统计了工程量。因此需要对两个设计内容进行梳理和整合,通过改革形成一个较为完好的体系。因此,应对现有课程设计指导大纲进行针对性的梳理、改革和完善,建立课程设计体系新版教学大纲,体现了课程体系上的相关性和完整性。

(3)确立交通土建课程设计体系教学内容

现有课程教学指导材料内容、结构、难度上存在不足,在有些方面应进行扩展和加深,例如道路结构方面的设计中,应该适当的增加设计内容,在现有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基础上,应该增加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设计,两种结构的设计都应该要求设计,从而达到对路面材料与结构设计知识的全面掌握和巩固;而对有些方面则进行了必要的删改,例如道路的纵断面设计部分不应该出现重复,这样使得设计中出现了大量的无效练习,应该把重点放在路面结构设计上和支挡设计上,同时考虑加入排水系统的设计。通过改革和完善最终形成新的交通土建课程设计体系教学指导书,使得各门课程设计从内容上构建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从工作量和难度上确定合理的尺度,经过投入使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道路勘测设计定线范文4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rural highway construction,especially mountainous highway,has come to a climax period. Combining with the rural reconstruction highway survey and design projects,survey work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rural highway reconstruction are discussed in the paper,and the application of GPS,total station and surveying and mapping software in rural old road reconstruction survey are introduced.

关键词: 公路改建;GPS;全站仪;勘测

Key words: highway reconstruction;GPS;total station;survey

中图分类号:U4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7-0299-02

0引言

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物流量迅速增加,农村道路的技术等级和通行能力跟不上要求,不适应现代运输要求,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十一五”以来,陕西省制订了农村公路发展总体目标,全力筹措建设资金,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动性,调动农民群众盼路、修路的积极性,掀起农村公路建设的新。

文章结合陕南某县灾后重建四级公路改扩建勘测设计项目,对当前农村公路改扩建的勘测工作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介绍了GPS、全站仪和测绘软件在农村公路勘测的应用。

1控制测量

公路工程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网一般分两级布设,首级控制一般采用GPS控制网,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布设路线控制网。高程控制测量一般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

1.1 平面控制测量

1.1.1 GPS平面控制测量

1.1.1.1 GPS测量技术设计GPS测量技术设计是根据《公路勘测规范》以及GPS网的用途、用户要求等,对GPS测量工作进行精度设计、基准设计、网形设计和施测方案设计等。本勘测项目首级控制采用一级GPS网。

1.1.1.2 GPS测量的外业工作①GPS选点及埋石。利用测区已有高级控制点,沿道路中线位置每隔4~5km布设一对互相通视的GPS点,边长不小于500 m。共选GPS点5对,现场埋石编号,并绘制GPS点之记。②GPS观测。GPS外业观测采用4台Ashtech型接收机进行静态同步观测,按边联式推进,组成异步环,GPS测量技术指标如表1。

1.1.1.3 GPS基线向量解算及网平差每天外业观测结束后,及时下载观测数据,采用solutions软件进行基线向量解算和检核。外业全部结束后,进行整网二维约束平差和成果检核,各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及最弱边边长相对误差满足规范要求。

1.1.2 导线测量为便于公路施工测量,在首级GPS网的基础上布设二级附合导线作为路线控制网,二级导线测量技术指标见表2。

1.1.2.1 导线点选点及埋石根据公路工程特点,导线点尽量设在施工范围以外50~300 m,导线平均边长为300~400 m。所有导线点编号并绘制点之记。

1.1.2.2 外业观测采用索佳SET2130R全站仪进行测角和测边,所有观测数据满足导线测量的技术指标要求。

1.1.2.3 导线平差外业观测数据检查合格后,使用导线平差软件PA2005进行平差。平差结果满足规范限差要求。

1.2 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在已知水准点基础上布设附合水准路线,按五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进行施测,所有GPS点、导线点均进行水准联测。外业检核合格后采用平差软件进行平差计算,水准测量数据和平差结果应满足五等水准技术要求(见表3)。

2地形图测绘

道路施工图设计需要测区的大比例尺带状地形图,采用全站仪数字化测图方法进行地形图测绘。

2.1 数据采集在控制测量点的基础上,利用全站仪三位坐标测量功能进行实地数据采集,并现场绘制地形草图

2.2 内业数字化成图采用CASS成图软件进行屏幕编辑,绘制地物、地貌,并进行分幅、编号,最后输出打印。

3道路中线测量

3.1 平面线形的确定为了能准确地测量道路路线纵断面和横断面,必须拟合旧路路线平面线形,确定曲线计算要素,并进行道路逐桩坐标计算。

3.1.1 选点测量通过皮尺测量确定旧路中线位置,使用全站仪沿道路中线每隔10~30m测量一点坐标,曲线上适当加密,特殊位置可测定道路边线坐标,并绘制草图做好记录,供路线设计参考使用。

3.1.2 穿线交点根据所测定的道路中线上各点的坐标,利用CASS成图软件按野外实测点号进行展点并保存,然后在纬地HintCAD软件下打开CASS展点文件进行穿线交点,反复审查路线直至合理,直接采集路线交点坐标。

3.1.3 拟合曲线根据《公路勘测设计规范》要求,确定曲线半径,反复拟合,使直到平面线形尽量与旧有路线一致。

3.1.4 计算逐桩坐标根据交点坐标和曲线半径等要素,计算逐桩坐标。

3.2 道路中线放样根据逐桩坐标表,使用全站仪进行中桩放样,每隔10m放一点,用钉子和红油漆标注中桩里程。

4纵、横断面测量

4.1 纵断面测量每个道路中桩放样结束后,利用全站仪的三维坐标测量功能直接测定各中桩的地面高程,用于绘制路线纵断面图和纵坡设计。

4.2 横断面测量根据放样的中桩位置,测定与路线中线垂直方向的地面起伏情况,采用花杆皮尺法测量,要求测量精度符合技术要求。

5桥位断面测量

为了合理选择桥梁位置,设计人员在河流与路线交叉位置现场选择桥轴线根并埋设轴线控制桩。利用已知控制点,采用全站仪测量轴线控制点坐标和桥轴线上河床断面图,为桥梁设计提供测量数据。

6测量成果

测量成果主要包括:控制测量成果,路线大比例尺带状地形图、平面线形拟合成果,逐桩坐标表,纵、横断面测量成果等。

7结论

本文结合实际公路勘测设计项目,对农村改建公路的勘测工作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其方法和内容符合现行公路勘测规范,在实际工作中,节省了人力、物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一定参考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国家交通运输部.《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年6月.

[2]刘建勋,陈添保.浅谈旧路改造中测量技术的应用.交通科技与经济,2006,(05).

道路勘测设计定线范文5

[关键字]道路勘测 体验式教学 沙盘模型

引言

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让学生亲身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从而使学生成为真正自由独立、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是情知教学论、现代学习观和现代教学论,其实现条件是创设适宜的情境,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和场所,提高教师的素质。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现代教学模式,它的存在、发展、完善要靠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方能实现。本文试图探索将这一方法应用于道路桥梁专业《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教学。

道路勘测设计是大学道路桥梁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主要介绍公路与城市道路设计和勘测的基本理论、原理和实用方法,内容包括道路等级与技术标准的确定,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道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道路定线和外业勘测等。该课程实践性很强,并与理论紧密结合,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必须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合理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方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程实践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仅有课程设计,一般是让学生在给定的地形图上进行简单的道路线形设计,没有与工程实际相接触,造成所学知识与工程实践联系不紧密。多数工科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完善,学生实习也大多是走马观花,浮于表面,达不到培养学生工程设计和实践能力的效果。可见加强实践性教学是目前课程教学急待解决的问题。仿真模型也称沙盘模型,沙盘是根据地形图或实地地形,按照一定的比例用泥沙、木板等各种材料堆制而成的模型。沙盘模型最初应用在军事上,常供研究地形、敌情、作战方案、组织协调动作和实施训练时使用。现在,沙盘模型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城市概貌、模拟场景、楼盘模型等等,它能够直观表达建筑物相对位置、大小、整体景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良好的演示效果。将仿真沙盘模拟应用到道路勘测设计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将一些复杂的设计过程利用仿真沙盘模型模拟现场,将设计过程动态的表现出来,形成独特的体验式教学,使同学们在模拟实践中学更加轻松的学到知识。仿真沙盘模型模拟设计过程可以使同学们在体验式教学中自己发现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因此,进行仿真沙盘模型应用于教学的研究是必要的,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体验式教学实践实例研究

(一)总体方案的设计

根据道路桥梁专业不同的课程可以设计不同的沙盘模型制作方案,尽可能包含课程讲述过程中涉及的概念。本文以线形模型为例讲述《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体验。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线形设计是一个突出的难点。由于没有具体的实践,教师只能通过一些图片加以讲解,抽象的概念学生往往难以透彻理解。如果通过亲自尝试制作公路线形模型,就能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山区公路沙盘模型设计内容包括平原区、山岭区、丘陵区选线工作,道路路基路面设计等,这些模型的制作涉及面广,要求掌握的道桥专业知识较多,难度系数高,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加深学生理解更全面的道桥专业知识点,以下以制作山区公路仿真沙盘模型为例表述模型制作的过程。

(二)总体方案的制定

通过查阅资料和文献,经过认真分析,结合交通工程道路技术标准规定,最终确定一条行经平原、山岭、丘陵区域的公路选线设计和模型制作。按照老师推荐选定的山区地形图,结合山区公路设计标准,首先纸上选线定线,参考课本线形设计规范的内容,进行山岭区、微丘区、重丘区、平原区公路线形的布置设计,同时根据地形考虑桥梁的设置,要求进行桥型选择和布置,然后进行沙盘模型的制作,模型的制作包括:山岭区、微丘区、重丘区、平原区公路的线形制作,道路路基路面设计制作,河流的制作以及桥梁的制作。

(三)方案流程图设计

在模型制作之前,编写设计方案,画工艺流程图,并提供效果图。通常,模型设计制作工艺流程如下图1所示。

图1:仿真沙盘模型制作方案流程图

三、体验式仿真模型制作流程

(一)地形的制作

主要采用重量轻、易切割,易镶嵌、不易变形泡沫材料制作山体,辅助材料有人工胶合板、泡沫板、硬纸板、石膏等。具体制作方法:

一是根据垂直比例尺大小确定等高距、材料的厚度,以及基础等高线。

二是等高线的标描、复印与剪裁工作。用彩笔进行标描,对等高线进行综合取舍,在强力海绵材料上复印等高线时要按由低到高的顺序,并标明层数,然后逐层进行沿线切割。

三是山体的粘钉工作。用乳胶漆将底层的“梯田”准确粘贴于底盘上,然后逐层进行叠加粘接,层与层之间套合不好的地方要随时用剪刀或手术刀进行修整。对于河流、湖泊,当用有机玻璃作原料时,先把湖蓝色有机玻璃压在基准起算面底下,用乳胶等粘牢,由此构成地貌雏形。

(二)公路选线设计制作

按照平原区、山岭区、丘陵区公路设计标准,按照计算的数值比例对沙盘模型中平原区、山岭区、丘陵区的公路进行制作,先用陶泥在已经选好的路线上进行铺设,再用石膏和白乳胶涂抹路面,使路面平整光滑,然后用灰色喷漆对制作好的路面进行颜色渲染,使道路模型更显逼真。

(三)修整与美化

沙盘模型制作初步完成后,请专业课老师和道桥专业的同学们进行评比,然后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让老师和学生提出沙盘的修改意见,按照老师和学生的建议,对沙盘模型进行修整、美化,沙盘模型完成。

图2:道路线形的沙盘模型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道路桥梁专业《道路勘测设计》课程体验式实践教学的研究,试图探索将实践与课堂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在国内还是刚刚兴起,对体验式教学的研究虽然较多,但也处于刚起步阶段。大多对体验式教学的研究还停留在对体验式教学的特征、价值及其实现途径的探讨,只有极个别的研究者开始关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建立。将体验式教学应用于道路桥梁专业还是一个有益的探索。沙盘模型制作与研究,弥补了以往《道路勘测设计》课堂表现手段的不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以实际制作模型的形式直观全面反映出所学专业知识的概念,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值得推广。下一步应完善和规范交通工程构件模型库,加强模型制作技术在交通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全过程的应用研究,为在教学中全面推广这一教学方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鄢前飞,孙丽娟.山地小区沙盘模型制作及特点.林业调查规划,2006,第31卷增刊:59-61.

[2]徐德生,黄玉全.沙盘模型在建筑领域的功用初探.山西建筑,2010,第36卷第1期:51-52.

道路勘测设计定线范文6

[关键词]城市测绘 道路勘察 测绘技术

[中图分类号] U212.2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7-240-1

0引言

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测量技术的要求逐渐提高。在测量过程中操作条件下,易遭受作业条件和通视状况的限制,通过传统的测量技术,操作作业低效率,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情况多。实时RTK动态定位新技术,能够实现定位观测点的实时位置,以此技术测量效率高,测量精度好和外量作业量小的优势。

1 RTK在公路勘测技术的应用

1.1检核控制点

当进行道路勘测设计中,首先要检核现有的控制点,控制点检核确定是否符合X,Y坐标的差值较差<±5毫米要求。其他水准点的复测高差和初测高差的较高要满25毫米限差,保证各个点的稳定、完好保存,满足测量的要求设置。某条公路的定测阶段,要进行复试控制点有92个,要是按照同级别的精确度复测,就相当于重新测量控制点,造成了繁重的工作量和不必要的浪费。

1.2测量横断面

在横断面测量采用RTK过程中,采用RTK可以在任何时候使用测定任何位置的三维坐标,要使用华测手簿中它的放样道路功能,再选择需要测量的横断面里程道路文件和任务文件。根据设计的需要测量横截面的里程来选择合适的里程,按照手薄提示来测量相应的横断面测量,这里只需要把前后偏移量控制在一定范围,把左右的偏移量控制在规定的长度范围之内,选择合适地形变化点进行测量。此种测量方法和全站仪测量横断面的方法一样,地形的变化点同样需要测量人员到达。

1.3测量纵断面

设计师在大比例尺地形图定线后,要标定出来地面道路中心线。利用RTK对从断面进行测量时,我们使用华测手簿内业键入,或者使用内业软件直接键入。将路线设计键入软件,从而使整条线路坐标与其里程能点对点对应,在业外中桩测量中,如根据所选择的道路文件与项目文件,手薄将自动根据里程放样自动提示放样点位置。

1.4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

在道路设计过程中,比较重要工点需提供提供一个大比例尺地形图,如采石场,大型桥梁,隧道,树木,采空区等,这些测量地段的面积不是很大,采用RTK测量横断面过程中可以顺便完成,这将有助于统筹安排工作。测量的过程中能够方便的使用编码测图,与此同时RTK无需通视,测量复杂地形更方便。

2应用实例和精密工程测量评估

2.1对某公路进行定测的任务概况

道路全长44.15公里。设计线路穿山,地形起伏比较大,属于典型的高山底,山地地貌。此线路中地形最高点1514米,线路最低点997米,平均高程1231米。因封山育林,山区的机耕路,乡村路少,对工作带来不便。此工程所处特殊的地理地形以及工程本身的复杂性,以致对工程测量有非常高的要求,再加上该项目工期紧迫,进一步的加大了工作难度。此工程中线放放样测量,涵轴测量,横断面测量,水坡测量,水文测量全部都使用RTK进行测量。由于通视条件差,山峦起伏,地形沟壑纵横,丘陵,我们通过华测T5接收器测设。

2.2作业要求以及注意事项

公路道路中心线放样的最重要原则是要确保放样点均能在设计的线路上。高程和平面精度按照表1,表2所示进行执行。

因放样线路的距离长,地形比较复杂,再考虑到实际测量过程中的无线电发射器的信号强度和定位精度的要求,在实际求解把测量区域分成几个部分5?10公里的若干测段,在对每个测段工程软件求解坐标转化参数,也要注意测段之间的控制点选取和测量。具体的放样测量过程中,要在每个测段合适的位置分别设立基准站以及建立相应的项目文件,使用RTK解算固定后再利用手薄沿道路设计线路对地形和地貌逐一放测,并且实时注意质量,要控制因子变化情况与复核沿线的控制点,以做到心中有数。

2.3精度分析

RTK放样结果精度,除了会受到基准站点精度的影响以外还会受模糊度解算误差,GPS天线对中误差,坐标系转换误差等影响,因此,在上述工程实际放样工作中,在流动站放样施测同时,要随时对沿线部分已知的GPS控制点比测,还要使用全站仪和GPS接收机对沿线控制点进行平面检核和高程检核,都要与原有控制资料比对,这三者之间两两比对结果情况见表3。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道路勘测的过程中,RTK在公路测量中有实效的意义。它公路路线侦察方面可以缩短设计周期,在此节省了设计成本和勘测的成本,在公路勘测设计中还具有良好的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