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金融经济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金融经济范文1
(一)银行并购的动因研究
比较常见的银行并购动因理论主要包括规模经济理论、效率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市场力量理论和经营多样化效应理论等。除这些理论之外,Mitchell和Mulherin(1996)提出了并购的外部冲击理论,阐述了包括银行在内的企业并购的原因来自于外部因素,如技术革命、全球化、政府监管的放松等。Weston、Chung和Siu(1998)将现有文献中包括银行并购在内的并购动机大致分为四类:战略驱动的并购、管理层无效驱动的并购、管理层利益驱动的并购以及股市无效驱动的并购。Weston(2002)把企业并购的动因归纳为七个方面的因素:技术进步,全球化和自由化贸易,监管松弛,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经济互补推动的技术赶超,产业组织的变迁,企业家个人的才能以及股价的上升、利率的降低,以及经济的持续增长。Frohlich和Kavan(2003)对20世纪末大约10年间的12347家并购案例进行了分析,发现有四种动力推动了这些并购活动:(1)规模经济效应;(2)业务的区域拓展;(3)提高资本规模,拓宽营销渠道;(4)获取市场力量。
(二)银行并购的绩效研究
有些学者认为,由于典型的银行并购通常是业绩较差的银行被业绩优良的银行收购,并购能够产生效率改进收益,或提高并购双方的市场价值(Krabill,1985;Meehan,1989;Mcnames,1992;Houston、James和Ryngaert,2001;李世平,许琛,2011)。但也有研究指出并购的潜在效率收益几乎没有实现(Knapp、Gart和Becher,2005)。
Koetter(2008)分别从成本效率(cost efficiency)和利润效率(profit efficiency)的角度考察了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的银行并购浪潮情况。从整体上看,德国银行并购后的利润效率比成本效率要高。这表明,并购活动对夯实银行的盈利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成本管理的作用相对较小。Amir、Diamantoudi和Xue等(2008)、刘瑞波和赵洪茜(2011)的研究也发现,并购对于行业的市场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并购后的企业比没有进行并购的企业具有更高的盈利能力和运行效率。
二、金融危机后我国银行业面临的跨境并购机遇分析
(一)危机之后出现进行银行海外并购的有利时机
危机之后,全球银行业走出了金融危机的底谷,资本实力与盈利水平都有所恢复。美国银行业通过并购重组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实力;欧洲银行业整体上受到的冲击较大。我国银行业主要从事传统存贷业务,立足于国内本土市场。我国银行业有必要抓住时机,尽快地进行通过海外并购等措施,提高国际化经营的程度(王家强和彭继伟,2010)。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进行海外并购的另外一个有利因素是并购竞争对手减少。许多曾经活跃于国际舞台的欧美大型跨国银行急于自救,甚至收缩战线、出售资产。这些国际性金融机构的“退缩”降低了国际银行业并购竞争的激烈程度,给我国银行业的“出击”创造了有利条件(徐二明,王文彬,2009;刘瑞波,黄方亮,王政,2011;刘瑞波,黄方亮,王英姿,2011)。
(二)危机之后出现银行并购的有利条件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国际金融机构为降低成本、压缩规模,进行大规模裁员,国际金融业出现从业人员相对过剩的局面。而中国的商业银行极缺熟悉国际金融市场的高端人才。我国的金融机构可以借危机影响之机,以较低的成本吸纳高端国际金融人才(徐二明,王文彬,2009)。国际人才的储备将为成功的海外并购打好人力资源基础。
危机爆发后,我国的实业界也频频出击海外市场,其规模远远大于我国金融机构向海外进军的规模。这为中资银行进行海外并购提供了潜在的客户基础(熊忠,2009;于德泉,2009)。利用中资银行在海外建立起来的分支机构,为我国企业的海外业务提供金融服务支持,是海外中资金融机构与实业机构的互惠结合,这将极大促进两者在海外市场的发展速度。
三、金融危机后我国银行业进行跨境并购的主要风险因素分析
(一)收购方与被购方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收购方与被购方之间一般总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在跨国并购中,这种现象更加明显。例如,需要调查清楚对方交易标的权属、交易标的主体的资质、并购对象在经营管理和财务方面存在的潜在风险等问题。如果在前期调查阶段过于谨慎,可能会错过投资的最好时机,但如果不解决信息不完全的问题就贸然开始并购活动,则可能会付出高昂的代价(周志蕊和,2010)。收购方需要在掌握对方信息与果断采取决策之间做出权衡,需要冒一定的风险,但也需要把握好有利的时机。
(二)跨境并购双方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差异风险
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总是存在或大或小的文化差异,而东西方之间的民族差异、文化差异尤其明显。中资银行借金融危机之后的时机进军国际市场,重要的目的地是西方国家市场。东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会导致人们在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方面的差别,以及企业的商业理念、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差别。在并购过程中、以及并购后的文化替代过程中,可能出现比较严重的文化隔阂和文化冲突(彭俏春和沈映,2009;陶能虹,2010)。因此,我国银行业进行跨国并购所面临的东西方文化差异风险是最大的风险因素之一。这种文化差异会影响并购的全过程。
数字金融经济范文2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数字经济作为发展最迅速、创新最活跃、辐射最广泛的经济活动,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中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大力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等,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已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数字经济释义
数字经济就是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经济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数字技术被广泛使用并由此带来了整个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的根本变化。所以,数字经济的本质在于信息化。
数字经济在中国
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达到18.6万亿元,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对于中国来说,数字经济既是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变量,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增长的新蓝海。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8万亿元、网民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数字经济占GDP的10.5%……这些激发人们想象力的数字,反映着中国数字经济带来的效应。“双11”购物节再创全球在线交易新纪录、无处不在的二维码、形形的O2O等无不显示出,数字经济对中国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宏观的经济规模上,更是渗透到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场以数字化为形式、以技术进步为手段、以经济转型升级为目标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经济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成为重点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群体性突破是构建现代技术产业体系、引领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源泉,先进的信息生产力将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数字经济阶段演进。
按照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要求,到2020年,重点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以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供给体系基本形成。到2025年,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信息消费总额达到12万亿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67万亿元;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到本世纪中叶,数字红利得到充分释放,经济发展方式顺利完成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态。
数字经济面临的挑战
首先,数字经济对基于传统经济构建的国际税收规则和体系形成了巨大冲击。在今年7月份成都举行的央行行长会议税收高级别研讨会上,时任财政部部长的楼继伟以跨境电子商务为例,指出对数字经济征税存在难度,因为其有着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既得利益。同时,征税要解决技术上的难题,首先要实现监管。对此,楼继伟解释称,共享经济通过互联网可以逃过常规的知识产权监管,在这一领域如果不进行监管,财税部门也无法征税。因此,监管是基础。
数字金融经济范文3
当前,社会各界在努力推进普惠金融,将其建设为实现经济社会平衡发展的基础设施,这说明普惠金融正成为金融改革的着力点。即便如此,我们仍需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普惠金融应是赋能型金融服务,即普惠金融在向有融资需求的群体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也要给予其技能、能力上的支持。
尤其是在涉农金服领域,普惠金融须驱动更多的社会资源、资本流入农村,激发农村中小企业、农户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在发展赋能型普惠金融方面,我国农村信用社有着较好的示范性案例。比如,不少农村信用社在向农户发放贷款的同时,还向其提供种植、养殖技能培训等上门服务,力求在向农户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也提升其生产技能,以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目的。
此外,普惠金融的发展应充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的主流需求,密切配合我国中小微企业和城镇化发展的融资需求,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撑。
其次,建立与政策激励相容的市场化普惠金融体系。
联合国提出普惠金融这一概念时,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其社会公益的属性,但归根结底仍须实现盈利来确保其经营的可持续性。可考虑从以下两个方面确保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金融资源要实现向“三农”产业、中小微企业以及城乡低收入群体的配置,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
另一方面,市场失灵时,实现商业可持续性和服务民生之间的平衡,还需依仗国家政策的介入。比如,国家可从财政、税收、产业、金融监管层面给予普惠金融机构以扶持,相关职能部门也可从利率、风险补偿方面给予补贴。从国际国内的发展历程看,普惠金融为实现服务社会弱势群体的使命,经营模式要避免因过度商业化而导致的利率过高、负债过度、偏离服务目标等问题。
最后,要充分意识到“数字化”是普惠金融的一把“双刃剑”。
今年9月,G20杭州峰会上通过并的《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中,也明确提出需要平衡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创新与风险。
一方面,金融机构借助数字技术,尤其是移动端技术极大程度地扩展其服务覆盖面积,并降低服务成本。另一方面,我们在享受数字技术给普惠金融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需警惕其创新商业模式带来的金融风险和监管盲点。
比如,数字化背景下,普惠金融的低门槛、低成本和高覆盖特质可能增加金融风险的传导速度和范围。监管力度、范围或因赶不上数字金融的创新速度而出现监管空白等问题。再者,农村、中低收入群体对数字化产品的接受能力通常较低。因而普惠金融在运用数字技术升级服务、产品的同时,还须避免数字鸿沟影响该群体享受普惠金融的福利。
数字金融经济范文4
2月19日,银监会了《关于做好2013年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显然,这是监管部门释放的一个信号:即银监会通过完善游戏规则,要求银行业积极进行消费金融创新,除一二线城市以外,更要向城镇、农村市场延伸。
稍早些时候,2012年11月举行的十报告亦明确表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与国家扩大内需、启动消费战略同时强调的消费金融,正面临着一个转折点。如果说过去以信用卡、住房贷款、汽车贷款等为主体的消费金融把一二线城市当成主战场的话,未来消费金融将会“双轨并行”,除城市继续巩固以外,城镇和农村将是着力打造的另一个支点。
《通知》来得正是时候。在过去的2012年,基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调整,启动消费、推动消费金融的呼声此起彼伏。同年12月14日,耶鲁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陈志武在“2013网易经济学家年会”论坛表示,相对于实体经济,中国目前更应该重点发展金融市场。目前中国金融市场的自由度太低,必须要对国有企业国进民退的趋势加以遏制。
其实,即使未以《通知》的形式要求商业银行推动消费金融,因市场需求和银行机构自身的创新冲动,消费金融也在积极酝酿破茧而出的环境。只不过,《通知》成了银行业消费金融创新的助推器。
作为典型的消费主导经济增长模式的美国,消费金融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样本。从19世纪初,美国民众的消费原则从“一个人绝不应该让开支超过自己肯定能够得到的收入,哪怕一分也不行”,到19世纪后期“人不负债不富”、“节俭对社会有害,消费才是一种美德”的消费流行语,这种颠覆性消费观念变化的背后,正是基于美国成功打造了消费金融语境。重要的是,由于消费金融受到民众热捧而推动美国经济成为世界霸主。
一次金融创新,完全改变美国命运的消费金融,能带给中国怎样的启示?在推动城镇化建设、扩大内需、鼓励消费金融创新的背景下,消费金融需要怎样的生存环境?消费金融能否肩负中国经济转型时从推手到舵手的重担?本期我们邀请中国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戴兵女士对此进行深度解读。
市场普遍对消费金融认知低
数字商业时代:据我了解,中国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一直致力于消费金融创新,你们对市场长期研究之后,有哪些可以和我们分享的研究成果?从这些研究中有发现消费金融的趋势吗?
戴兵:首先有两个数据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两个数据,对“消费及消费金融”的解读有深刻的意义。一个数据是公开的,另一个数据是我们自己调研、未正式对外公布的结果。
第一个数据,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2年度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3205亿元,同比增长64.7%,这表明消费市场有良好的发展态势,消费意愿进一步放大。
第二个数据,这是我们在北京和河北范围内,针对不同群体发放的问卷调查,我们的调查结论是:28.2%的受访者根本不了解消费金融;22.6%的受访者比较了解消费金融,49.2%的受访者对消费金融了解很少。
需要指出的是,在对49.2%的受访者提示“信用卡也是消费金融”后,受访者才表示对消费金融了解很少。如果剔除提示因素,超过五成以上的受访者对消费金融不了解。这意味着,消费金融这一概念,市场认知度普遍偏低,从侧面反映出,启动消费及消费金融,更需要加以引导。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北京地区受访者对消费金融的认知、使用比例明显更高,而河北地区由于人均收入、市场环境等因素,受访者对消费金融了解普遍低于北京。
数字商业时代:这次调研对人群和行业有界定吗?通过这些研究能发现未来的一种趋势吗?
戴兵:本次调查共发放500份问卷调查,实际回收425份,有效问卷达85%。选择北京和河北两个地区,主要是基于我们问卷的可实施性。本次调查涵盖行业和人群广泛,包括金融行业、IT、电信、传媒、物流、家政、商业零售、电子商务等。在人群选择上,包括公务员、金融从业者、大学生、教育、IT从业者、家政人员等;受访者年龄从20~56岁不等。
一个值得欣慰的调查结果是,虽然28.2%的受访者根本不了解消费金融,但在问及是否愿意建立个人信用档案时,这一群体中有92%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建立个人信用档案,这对于未来推动个人信用体系有着积极的作用。美国经验表明,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是推动消费金融最重要的基石,上述28.2%的受访者在不了解消费金融的前提下,都有意愿建立信用档案,这是释放出非常积极的信号。
消费肩负中国经济增长的重任
数字商业时代:2012年以来的系列信号表明,启动消费市场,用消费金融撬动内需,渐次成为一股热潮。在这背后,是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在逐渐失衡。
戴兵:中央强调用消费提振经济增长的背景是,拉动国民经济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投资与出口遇到瓶颈,因此要保持“三驾马车”的平稳运行,必须要通过消费来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分析消费市场之前,我们先来看出口、投资这两驾马车的市场表现。
据海关统计,2010年中国外贸出口15779亿美元,同比增长31.3%;2011年外贸出口18986亿美元,同比增长20.3%;2012年,外贸出口20498亿美元,同比增长7.9%。
投资下滑是近几年的特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10~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下降。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2012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6483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3%),比2011年回落3.4个百分点。
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降至13年来最慢速度,2012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FDI)出现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以来首次下降——外商直接投资下滑,总额达到1117亿美元,比2011年减少3.7%。
投资、出口在2012年相继回落,因此启动消费则成为保持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渠道。
数字商业时代: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历史上的消费对经济有起到提振的作用吗?
戴兵:从历史上看,消费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可小觑。中国人民大经济学院刘元春在《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性质分析》一文中提到了一组数据:1978~2006年中国国民消费占 GDP 的平均比重为 61.4% ,但随后几年消费占比快速下降, 2005 年消费占 GDP 比重仅为 51.9%,比平均值低 9.5 个百分点,比历史最高值 1981 年的 67.1%低 15.2 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近年来的平均水平低 30 个百分点。虽然消费一度占据经济比重较高,但随着“三驾马车”格局的变化,消费贡献率却从 1999 年的 76.8%下降到 2005 年的 36.1%。2009~2012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2.5%、37.3%、51.6%、51.8%,尽管消费贡献率有所回升,但和20世纪90年代相比,仍有接近10个点的差距。
应该说,中国市场挽救经济颓势,消费将会肩负重任。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8%,投资贡献率为50.4%,这是自2001年以来,消费贡献率首次超过投资贡献率。
信用卡对经济贡献越来越大
数字商业时代:提到最终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作为消费金融的代表性金融产品——信用卡,对经济的贡献率有多大?
戴兵:从整体而言,尽管消费对经济贡献率开始下降,但消费金融的贡献度却是连年上升。以信用卡为例,中国银行业协会银行卡专业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信用卡的交易金额在中国消费零售业的占比从2007年的11.2%到2011年的41.72%,提升了30.52个百分点。
虽然增速很快,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消费总额占GDP 70%以上,其中信用消费占消费总额的2/3以上;而我国2010年消费总额仅占GDP的38%左右,信用消费仅占消费总额的12%。
数字商业时代:在你们收回的问卷当中,不了解消费金融的比例达28.2%,这会影响消费金融的发展吗?
戴兵:问卷显示,不了解消费金融的比例达28.2%,尽管如此,他们当中70%的人希望市场有更多的消费金融产品出现,这显示出他们渴望对消费金融有更多的了解。调查发现,受访者对消费金融了解的越多,他们对消费金融创新的期待就越高。
调查结果显示,22.6%的受访者了解消费金融,他们当中87.5%的受访者期待消费金融产品多样化;49.2%的受访者了解消费金融很少,这一群体中有77.5%的受访者期待消费金融产品多样化。
不了解消费金融的群体中,他们希望商家或金融机构向他们推荐消费金融产品的比例最高,达72.5%;了解消费金融的受访者中,有56%的能够接受别人推荐消费金融,了解消费金融很少的群体中,70.8%的受访者愿意接受第三方推荐消费金融。其实,让消费者合理利用金融杠杆,让财富增值保值,是我们推动消费金融的初衷。
启动消费需要完善的社保体系
数字商业时代:美国经验表明,有消费热情才能推动消费市场,而中国市场目前储蓄居高不下,但民众似乎缺少消费热情,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戴兵:去年11月,证监会主席郭树清透露了一个数据是,中国居民人均储蓄过万,储蓄率达52%,世界第一。中国人向来储蓄偏高,再加上消费金融创新不足,缺少消费文化的引导,因此民众缺少消费热情。当然,另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启动消费还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也正是美国启动消费的成功要素。
有需求才有动力,有消费才能推动市场,作为消费主导型的美国,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据联合国统计,2007年美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为71%,最高年份2005年达86.5%,个人消费成为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数字商业时代:中国目前最成熟的消费金融是信用卡、房贷和汽车贷款,这三个市场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市场需求和消费金融是正比例关系吗?
戴兵:以汽车金融为例,比较能说明问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宝马金融的渗透率达到了25%;奔驰金融2011年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为15%,未来希望提升至40%;奥迪同期的金融渗透率也在15%左右,它的目标是达到60%~70%;大众金融的2018年战略目标是达到25%的汽车金融渗透率。
汽车金融正成为外资汽车巨头在中国发力的筹码,是因为需求旺盛,两者之间是成正比例关系的。需求越大,消费金融越发达;消费金融越发达,需求则会持续。
消费文化改变美国民众消费观
数字商业时代:目前市场上存在对消费金融的曲解,一提起消费金融,部分消费者会认为就是银行想办法赚消费者的钱,甚至有抵触情绪,这对消费金融的推动可能会有一些影响。
戴兵:目前中国启动消费市场,推动消费金融最需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确市场上有一种误区,认为信用卡就是诱导别人、汽车贷款就是赚消费者的钱,这不利于消费环境的成长。启动消费及消费金融,需要社会共同推进,同时需要出台相应的规则,在保护消费者的同时,也要对金融机构予以立法保护。
欧美国家消费金融做得成功,除了完善的游戏规则以外,早期通过引导来改变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是很成功的。
数字商业时代:如果以美国为例,在研究他们消费金融和信用体系建立的时候,我们应该能学到什么?
戴兵:美国消费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消费文化的引导。美国人并非天生喜欢消费,是消费文化引导了美国民众的消费观念。
19世纪中叶以前,美国消费者和目前的中国消费者大同小异,他们以勤俭持家、家有存款为荣。但为什么美国进入19世纪中叶以后,逐渐掀起消费主导,并最终演变为现在的消费主导型经济模式?这和美国工业经济的高度发达以及当时倡导的消费文化密不可分。
18~19世纪,勤俭持家成为美国消费文化的核心,并强调通过个人的勤俭致富来拯救灵魂。当时盛行的清教主义反对过分享受,过度享乐和铺张浪费被视为犯罪。18世纪中叶,美国著名的清教徒布道家约翰?卫斯理的一句名言“拼命地挣钱、拼命地省钱、拼命地捐钱”成为当时消费环境的注解。
潘海林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消费文化的崛起》一文中这样描述过美国消费景象:进入20世纪,美国人认为,节俭对社会有害,消费才是一种美德。当你30岁时,你应该有1万美元的财产;当你40岁时,应该有2.5万美元的财产;当你50岁时,应该是5万美元。
数字商业时代:美国经验表明,在农业对经济贡献超过工业对经济贡献时,消费金融属于欠发达,反之,工业经济高度发达时则驱动消费金融,会引发消费。
数字金融经济范文5
【关键词】中职金融事务专业 创新教学 信息化支持 课程改革
一、背景
本文是以“珠三角”地区,尤其是广州市的经济及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才需求现状出发,进行中职金融事务专业课程改革新模式探讨和实践,本文以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金融事务专业建设为基础,进行课程改革及新模式实践探讨,树立及展示中职金融事务专业对金融行业岗位、职场的了解以及认知、核心业务岗位实训等。通过信息化新技术支持和校企联合开发模式,针对专业教学与实训打造创新的金融事务专业一站式综合实训平台,实现移动教学与平台化教学新模式结合,把专业实训系统、专业精品课程、专业资源库、职称考证与职业规划等相结合,打造金融事务专业平台门户,实现统一账户、统一管理、统一登录,并与学校的数字化校园系统对接,形成了专业数字化集群。所有课件及课程资源库全部开发成电子化、标准化模式,在教学与实践过程中,体验到了信息化的创新技术,让专业老师和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教学的方便、快捷及创新形式,让学生充分体验职场及职业的魅力和精髓。结合本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进行问题阐述和解决。
二、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金融事务专业介绍
金融事务专业自1997年开办以来,为广州市四大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输送了大批人才,本专业秉承“为社会服务,做大家满意的专业”的专业发展思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建设宗旨,积极探索专业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室建设、学生学业评价等教育教改方面的研究。多年来为珠三角地区及广州市培养了大批金融专业人才和社会培训,在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树立了良好的新典范、新标准和新模式。
三、 珠三角 金融人才需求与现状
1.珠三角地区金融人才群需求
珠三角地区广州是核心,区域经济发展迅猛,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珠三角全区经济发展稳定,改革开放的活力彰显了区域经济魅力。由于本区域距离港澳特别行政区域较近,在眼下金融业态多元化的发展下,广州与港澳的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更多更广,本区域诞生了众多的著名金融企业。例如广发银行、民生广州银行、友邦保险、广发证券等等,在新经济环境和新模式下,金融业态发展迅猛,尤其是中小金融服务机构及民营金融机构的介入,本区域中小及小微企业较多,尤其是服务业及商贸流通和生产制造企业,在金融机构业务服务中,面对这样的客户如何进行专业化服务,这就给金融事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艰巨任务,不仅仅要求掌握金融事务本专业的技能知识和业务实操,还得需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客户的经营。在实际的金融事务服务工作中,在岗位技能和职业技能都需要转变观念和能力提升。不仅仅可以服务于本岗位工作,还可全程服务于客户的业务,从客户角度出发完成金融专业岗位所需的360度服务(例如客户企业的经营情况、金融服务的需求变化、企业金融服务的需求等等),客户的满意和客户的服务是增加客户与业务,业务与客户的粘合剂。这样的服务群体给中职金融事务专业提出了新挑战,不仅仅要求从专业能力及岗位业务能力要符合行业需求,在产品营销、产品服务及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金融产品推广和传播,例如目前的微信银行,微信服务、余额宝等互联网新产品。
2.金融人才就业岗位群分析
金融业务指经营金融产品的特殊行业,包括银行、保险、投资理财与证券,按照目前的岗位设置标准和就业从业适应岗位,金融事务岗位集群如下分类:
涉及财经类: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与银行、保险及证券打交道的金融工作人员
银行事务工作岗位:银行对公对私的操作人员及会计员及柜台储蓄等
保险事务: 保险销售人员及保险外勤等
证券事务:证券公司交易员、证券公司销售员、证券公司操作员等
投资理财事务: 理财顾问助理及在金融机构服务的专属理财人员。
互联网金融人才:互联网金融公司业务员
3.珠三角金融人才现状
珠三角区域广阔,经济发达,金融行业发展快速,特别优势是近距离接壤世界香港金融中心,在金融业务发展和改革趋于前卫,结合地域优势和经济发展,金融人才需求旺盛。在目前社会环境下,金融人才系统教育和培训还不够完善。人才专业及培养的学历层次较多,高学历人才培养还不完全与金融业务全岗位相匹配,还是属于基层岗位培养与阶梯培养模式,不利于其自身的职业发展和业务能力提升。从目前的就业形势和人才市场需求看,中职金融事务毕业生还有很大人才需求空间,一方面金融机构基础业务工作具体、岗位分工较细、且业务相对简单,本科以上层次专业人才吸引力较弱。但在中职金融事务专业人才需求和就业导向下的教学特色,人才培养对金融行业具体业务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较强。完全能满足金融行业基层基本业务操作和业务处理,中职人才成本相对较低。
四、专业建设新模式探讨与实践尝试
我校借助示范校建设契机,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及等方面做了些创新尝试和实践。与多个金融行业机构和组织进行产学研合作与研究,并与信息化技术公司合作,从教学设计到专业数字化资源库一站式平台建设,再到人才培养新模式尝试,通过创新的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过程梳理和改革。专业老师与合作企业人员及信息化技术公司组建专业建设项目小组,利用信息化新技术进行专业建设改革,逐渐实现电子化、信息化、标准化。下面是一些进行尝试的一些实践和做法。我校也会在不断地从金融事务专业本身出发,不断提升和完善,培养出更多出色、优秀、技能超强的中职学生和专业人才。
1.人才培养层面
在本区域与众多金融机构企业、人才协会及金融服务组织,进行专业人才需求及岗位能力模型调研与研究,走访并入户金融专业机构核心岗位,进行核心岗位专业人才技能需求提炼和人才岗位需求胜任模型,核心原则是“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培养什么人才”,把人才定位为高价值的特殊产品。
针对市场对人才需求,把金融事务专业目标界定为: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建设需求的专业人才,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岗位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熟练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信息化处理能力。并具备专业化的金融知识和掌握金融业务的具体业务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注重初级、中级、高级不同梯队的专业人才培养,为可以胜任在银行、保险、证券及理财、基金公司等就职做好基本基础,也同时为将来从事比较专业的金融业务操作和岗位操作做好核心岗位技能储备和能力提升。
2.制定金融事务专业培养模式和模型
金融中职培养模型是以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为基础,按照核心金融行业业务为实训和实操为核心。侧重与业务实际运作和训练,贴心真实企业业务操作和作业,按照“真实企业核心业务为主”开展任务式教育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课程兴趣,进行分组互动、学生互动、老师和学生互动等。在专业知识培养角度不仅仅重视专业知识还特别注重金融行业综合能力,例如金融行业的产品营销、客户服务及素质与素养、金融行业的发展历史、关键核心工作流程、核心工作业务描述、真实的业务实操场景,关键的核心业务表单和文书等,抽象出关键业务能力模型或核心岗位业务能力模型。为后续的实习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坚实基础。例如金融行业的核心业务处理、团队协作意识、精神面貌及为人处世等技巧。让学生通过数字化资源库及精品课程及顶岗实习与实践,了解和认知金融行业所需专业知识和业务作业操作。让学生第一时间近距离进行企业真实业务了解和学习,掌握和了解金融行业最新发展趋势和业务发展变化。通过与合作企业及社会用人单位合作,通过信息化技术与他们网站及用人需求整合,第一时间到专业平台。
3.课程改革层面
课程设计层面基本是以信息化数字化及标准化为准,通过信息化手段和新技术进行课程设计与教学。例如本专业进行校企合作开发金融事务专业数字化资源平台,与学校的数字化校园集成使用,与实训模拟软件对接,并自行开发了移动比赛平台、数字化资源库、考证平台、微课堂及多门精品课程,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学生评价、考证与综合训练及在线调研整合。尤其是教学过程中课件移动化,学生可以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学习与资源库访问和学习,通过统一账号统一登录统一管理,实现本专业资源集群和共建共享。学生的顶岗实习、就业管理实现数字化和移动化,学生签到、人员管理及就业信息等。逐步建设成为本区域及本校特色专业的数字化专业集群平台,让学生和老师及社会、企业等实现一站式信息与管理。
4.专业教学层面
教学层面我们进行了引企入校及订单班培养合作模式。让金融行业机构的专业人员作为专业兼职教师,从业务一线前沿及核心岗位业务操作入手,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与培养。逐步打造多元化金融专业课程,培养混合式金融人才,提炼企业的核心岗位职责、岗位流程与岗位核心业务描述、尤其是核心工作业务场景,让学生在课堂就可以通过数字化资源库进行金融行业岗位及工作场景认知与了解。并伴随专业实训软件系统进行业务模拟操作和作业,形成任务式驱动或实训游戏驱动。课件建设与设计全部是电子化,考试题库全部是电子化,考试测评全部是电子化。
五、结束语
中职金融事务专业建设与改革,任重道远,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尤其是新技术新经济模式与新改革的变化和尝试。从学校及本专业出发,我们还有很多艰难道路要走。还需要与各位兄弟单位学校、行业企业单位职教专家及信息化专家合作与交流。通过两年建设,逐步成为珠三角地区及本市甚至全国金融事务专业标准和样板。
【参考文献】
数字金融经济范文6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宏观经济 影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模式能够很好地适应当下金融发展的主要形式,并对于我国经济制度的创新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使得我国的经济制度能够适应经济模式的发展。另外,互联网金融具有很多不可忽视的优势,为金融业务的办理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使经济的发展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互联网金融为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下文将针对相关方面进行阐述。
一、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一)众筹模式
互联网金融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互联网金融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于经济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主要利用计算机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达到资金流动与交易的目的。众筹模式是当下使用最为普遍的金融模式之一,是由者将自己的项目在相关的筹资平台进行,吸引众人进行集体投资。众筹模式的发展需要较为安全、规范的交易平台,并且保证项目能让更多人看到,从而达到更迅速地集齐资金的目的。
(二)P2P信贷模式
P2P是近些年来金融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主要是利用网络作为主要平台从而进行相关的借贷活动。P2P是借款人按照规定的程序完成信息的审核,然后在相关平台实现资金的借贷。P2P在应用过程中有一定的借贷门槛,但其借贷效率高、速度快也是不可忽视的优点,该模式的对象一般为部分中小企业与个人,P2P为他们提供需要的借贷服务,实现资金的流动与经济的发展。
(三)第三方支付模式
伴随着淘宝、天猫等网络购物平台的兴起,第三方支付平台也逐渐发展,第三方支付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网络购物的安全性与信用。该模式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购物平台建立一定的联系,使得资金支付更加方便,保证了网络购物的安全性与规范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四)数字货币的发展
数字货币的发展是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征之一,这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比如Q币、游戏币、代金券、充值卡等,然后再按照一定的比例与人民币进行兑换,从而达到在虚拟世界消费的目的。例如,目前在淘宝上极为普遍的数字货币的充值,8.8元人民币可以购买10元Q币,数字货币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实体经济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另外,还有部分人利用比特币投资,从中获取实际利益,这都是数字货币的发展带来的效应。
二、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一)风险较大
互联网金融是近年来兴起的经济模式,它与传统的经济模式有一定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挥传统金融的相关功能,但是在监管方面却存在一定的漏洞,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为宏观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例如,在互联网借贷中,互联网只是为交易双方提供需要的平台,并不承担相关的违约风险,因此,贷款人就需要承担该风险,若对方的信用不良,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大贷款人的风险。同时,由于网络交易的局限性,贷款人无法知道对方利用该资金作何用途,若借款人将资金用于炒股等高风险活动,这也会在一定程度增大风险。另外,借贷平台在进行交易时并未对交易双方的信息进行严格的审核,也没有对资金的用途进行调查,虽然网络借贷效率高、成本低,却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借贷人的经济风险。
(二)为影子银行的发展带来风险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形式较为简单,且银行在很大程度上承包了金融发展的大部分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银行成为金融市场的垄断者,许多中小企业由于无法达到银行的借贷标准而向影子银行进行借贷。目前,我国的互联网借贷已然成为借贷的一种主要形式,部分互联网借贷平台不仅作为借贷的中介,还进行一定的财富管理,如投资相关理财产品等。互联网借贷平台已经具有影子银行的相关功能,影子银行主要是指在监管范围之外,具有一定风险的金融中介。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影子银行的发展造成了威胁。除此之外,互联网借贷不能对资金的用途进行相应的调查,只要求借款人按时还款即可,这使得互联网对资金用途的监管并未发挥作用,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互联网金融的信用与违约风险。
三、针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相关建议
针对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造成的影响,相关人员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而有效降低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宏观经济健康发展造成的影响。基于此,下面就对互联网金融实现健康发展的有效对策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一)建立完善的互联网监管
互联网金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经济市场的竞争力、资金的流动速度以及利用效率等,但是在缺乏完善监管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的发展而言仍然存在一定风险。因此,目前我国主要针对互联网中介平台的发展建立了相关的监管机构,并及时提出相关的指导意见,对互联网金融的相关平台与机构进行规范、有效的管理,提升互联网经济的利用效率,保证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例如,对互联网相关的金融企业与机构发放牌照等,并根据借贷、投资以及存款等分别建立不同的监管系统,保证对互联网金融的高效管理,除此之外,互联网金融还能高效地为人们提供各类服务。因此,监管机构不仅只是针对相关服务进行一定的限制与打压,而应该引导互联网金融向积极、有利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