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范文1

一、因地制宜,营造育人环境

我校充分利用军队资源开展德育工作,丰富育人内容,因地制宜,营造育人环境。我校创办于1948年,原校名为“东北民主联军南岗干部子弟学校”。1950年学校随军南下,历经四野干部子弟学校、中国人民第十五兵团干部子弟学校、华南军区干部子弟学校、八一中学(附二小)等名称。1964年移交地方管理,定名为广州市八一学校。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人文历史资源和周边环境,以革命传统教育为特色,营造军营特色氛围。

首先,我校在的大力支持下建设了“英雄广场”,让师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民族英雄、革命先烈和广大英模光辉形象的熏陶;让学生们每天在、雷锋等英雄塑像身边学习、生活。英雄就在身边,让学生以英雄为榜样,用英雄事迹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加强他们的组织纪律性,锻炼他们敢于面对困难,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耐挫能力。为学校打造了育人的良好环境,铸就了“文明、守纪、活泼、进取”的良好校风。

其次,多渠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课堂教学是实施德育的主渠道,学校鼓励全体任课教师深挖教材的教育价值,进行学科德育渗透,发挥各学科的育人功能。学校活动是实施德育的主阵地,因此学校经常利用校会、班会、升旗仪式等多种形式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其次追溯学校根源,整理学校历史,挖掘校园文化内涵,努力打造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校园文化品牌。

二、继承传统,培育世纪新人

“教之道,德为先”,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精髓,革命传统教育既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鲜明特色。

建立完善的德育网络。学校建立了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延伸的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立体交叉的德育网络。校内网络形成校、级、班三级管理;家庭网络以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为主要形式;社会网络依靠部队、政法、街道、德育基地等单位。

分层制定德育目标。为了有效地实施“革命传统教育”,在思想品德方面帮助学生明确以下目标:了解中国人民的光荣传统,认识中国社会发展历史;培养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好学上进、开拓创新的优良品质;理解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立志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确定具体的德育内容。为达到上述目标,规定了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重点对学生进行纪律和行为规范教育,个人基本道德品质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等等。

三、军事训练,拓展教育途径

根据少年儿童崇拜英雄、热爱的心理特点,为满足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要,为学生们创造一个与朝夕相处、向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学习的机会,我校每年组织初一年级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在军训中,学生们对军营生活充满了好奇,也磨练了意志,提出了“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的口号,锻炼了坚强勇敢的品质,表现了对参加军训活动极大的积极性。

除了组织军训活动,少年军校还聘请警卫营国旗班来训练我校的国旗班,从国旗班战士的一举一动中,感受严格、整齐的军事化生活,学习他们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范文2

知行结合的校本课程

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是多元化德育课程培育知行结合意识与行为的关键,也是快乐德育模式的精髓之一。员村小学强调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育人元素,注重养成教育,遵循“贴近实际生活,贴近学生心理”的原则,全方位、多渠道落实育人措施。

“红色教育”校本课程。我校与石牌干休所、黄埔少年军校共创育人模式,长期邀请老担任学校的少先队校外辅导员,形成了“革命传统教育”特色。学校立项区“十五”资助的科研课题《开发社区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研究》,把革命传统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中去,赋予革命传统教育以新时代内涵,编撰了革命传统校本教材《闪闪的红星》,引导学生爱国爱党。“红色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培养了学生遵纪守法、爱国爱家、刻苦坚强、乐观向上的品格。

“新六艺”校本课程。学校在深入理解传统“六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重新诠释,挖掘出体艺课程的德育元素――培养吃苦坚韧的意志品格与团队合作精神,开发了“新六艺”体艺课程,并设立“快乐艺术节”与“快乐体育节”对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检验。“新六艺”的具体内容如下。

多元化的德育课程,培养了师生知行结合意识:教师能够有意识地思考如何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渗透育人元素,如何在促进学生养成优良品德的同时,实现自身专业的发展;学生逐渐确立了主人翁意识,在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检查的过程中积极完成快乐成长的育人目标。

优质高效的育人团队

德育是细雨入夜、润物无声的工作,需要德育工作者敏锐的意识与扎实的行动。优质而高效的师资团队蕴藏着丰富的育人智慧与强大的行动力,可确保“快乐德育”扎实而持久的实行。

我校实行德育工作全员化制度,以“快乐提升”为目标,以“六个一”为手段,切实而全面地提高团队成员的育人素质。每学期,德育团队各成员都制定适合自身专业发展的计划,扎实践行各项措施,快乐而充实地成长。班主任每学期举行一次经验交流会;德育领导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著作,做一次专题讲座,主抓一项德育课题研究;全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大型主题教育活动、一次社区联席会议。在我校“敬业、爱生、乐教、善导”教风的影响下,教师认真对待事业,以真心对待家长,以真爱对待学生,快乐工作,为学生的快乐学习与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正是这样,员村小学成就了一批敢于担当的教师,教师成为学生快乐心态的引导者,他们以“每一个学生都是发展中无限可能的人”的教育信仰,对学生进行肯定和正向引导,并以自身乐观的人生态度、坚定的信念感染和鼓舞着学生快乐成长。

多样化的特色实践活动

学校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精心设计和组织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道德实践活动。除开展“:缅怀过去、感动现在、展望未来”“让历史告诉我们”“祖国我心中”“党旗下幸福成长”等节日或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外,我校经常开展“社会实践”和“年段启蒙”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主要是组织少先队员、“成长小记者”到干休所、消防队进行慰问演出,到德育基地举行团队活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活动或竞赛,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快乐学习与成长。又如,“情系玉树、传递真爱”“古村手拉手,感恩冬令营”等活动,引导师生将“感恩”转化为行动,在行动中提升德性。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范文3

中国少年先锋队四十七团中学附小少先队是富有朝气的少先队基层组织,少先队员370名,“红领巾”小社团39名。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下,我校大队部紧紧围绕“雏鹰行动”,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核心,以“品牌活动”为主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一、建设自主化的小社团组织

我校根据“把全体少年儿童组织起来”这一少先队组织发展工作的方针,基于“全童入队,先教育、再学习”的原则,建立了“红领巾”小社团组织机构。

二、品牌化的社团活动

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近年来,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开展了放风筝赛、学雷锋树新风、革命传统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少先队活动,充分调动了少先队员的积极性,使队员们在做中学,玩中学,乐中学。通过几年的实践,少先队活动已不仅是让孩子们喜爱,大队部还紧紧围绕学校的主体活动确定了少先队的活动。

1、生态道德教育活动

为推进生态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向更高层次发展,四十七团中学十分重视学生的生态道德意志和行为的培养与形成,积极探索对未成年人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我们通过少先队这个组织,有效地开展了以“弯弯腰,净校园,争做环保小卫士”等为主题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弯弯腰,净校园,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环保意识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心中有自己,心中有他人,心中有学校,共建平安、和谐、洁净的校园。

2、四十七团中学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讲座

为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预防在校学生违法犯罪及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四十七团中学在学校教学楼前举行了一场题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法制报告会,派出所的同志在报告中深入浅出的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及形成过程,还结合中学生违法犯罪的案例,进行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并重点对中小学生的斗殴、敲诈、抢劫等刑事犯罪作了深刻的剖析,并指出导致这种犯罪的原因是模糊的法制观念和淡薄的法律意识以及感情冲动、哥们义气等。最后,他真诚、中肯的向同学们提出要求——远离犯罪,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三、深入扎实化的队、基地建设

1、少先队小干部的成长伙伴——革命传统教育

传统的清明节到了,四十七团中学附小“红领巾”小社团在校团总支的组织下,为了思念已经逝去的亲人和先辈们,开展了清明节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希望大家记住这都是前辈们用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换来的,那些轰轰烈烈的壮举作为时代的缩影将在世间永远地流传,凝成了“热爱祖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奋进”的兵团精神,成为兵团事业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值得兵团人永久珍惜、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换来我们的觉醒,焕发我们的力量,去学习,去拼搏,去奋进,我们作为兵团人的后代,一定要努力学习、拼搏,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做对祖国、对兵团有用的人,将兵团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展现我们兵团人的光辉形象。

2、饶有趣味的校外实践活动——假日小队、环保活动

为响应师少工委“共享奥运盛世,参与志愿服务”的号召,四十七团中学课余时间,在校德育处及团总支的带领下,全校团、队员举行了“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的主题教育活动,号召大家学习雷锋精神,做新时代的文明小公民。学校还充分利用板报、国旗下讲话、观看一部《雷锋》电影、团队会等形式弘扬雷锋精神,通过学雷锋做好事等活动激发学生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培养学生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范文4

因本次“网上缅怀革命先烈、网上祭英烈”活动对学生继承革命优良光荣传统有重大的教育意义,所以学校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一起来看看清明节网上缅怀革命先烈活动总结范文5篇,欢迎查阅!

清明节网上缅怀革命先烈活动总结1

清明时节,我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积极宣传“祭英烈”的重要意义,营造出了一个“感怀清明追忆先烈”的良好氛围。学生们在活动中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抒发对党的无限深情,进一步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意志。也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勿忘光荣的革命传统,同时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继承先烈们的革命遗志,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此次活动使早已远离战争、身处和平的同学们重温了为国家独立、民族自强、人民幸福而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心里迸发出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也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当代青少年更应感到自己所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打好基础,培养全面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的和平稳定、富强、繁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蓄力量。前事不忘,后世之师,重温历史,警醒现在。“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活动使每名学生更加珍惜今天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坚定了保卫祖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信念。

清明节网上缅怀革命先烈活动总结2

在活动中,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烈士们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感人事迹,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先烈们那种坚贞不屈、英勇无畏的高贵品质和革命精神。他们纷纷表示不能让烈士们的鲜血白流,要向英烈们学习,沿着先烈足迹,接过先烈手中的接力棒,继承先烈的遗志,勤奋学习,奋勇拼搏,勇敢地挑起建设祖国的历史重担,为使中华民族傲然立于世界之林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活动是一次震撼学生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它带给学生的影响却是深刻而又长久的。此次活动使早已远离战争、身处和平的同学们重温了为国家独立、民族自强、人民幸福而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心里迸发出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也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当代少年更应感到自己所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打好基础,培养全面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的和平稳定、富强、繁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蓄力量。前事不忘,后世之师,重温历史,警醒现在。“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活动使每名学生更加珍惜今天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坚定了保卫祖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信念。

清明节网上缅怀革命先烈活动总结3

为充分挖掘运用重要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生动形象地进行“中国梦”学习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慎终追远、缅怀先辈,铭记革命先烈光荣事迹,倍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学习懂得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道理,不断增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学习、成长成材,清明节之际,我校积极响应中央、省文明办《关于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的通知》精神,组织全体少先队员开展了“网上祭英烈”活动。

一、领导重视,统一部署。

学校接到《关于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的通知》后,领导非常重视该活动,制定了活动方案,统一部署,广泛动员,发挥少先队的组织优势,要求各中队辅导员提高认识,组织全体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活动,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形式新颖,内容丰富。

这次活动的一个特点就是把网络引入活动中,富有一定的新意。队员们可以接触到大量的信息,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如:上网搜集信息,宣传英烈事迹;访问中国赣州网、中国文明网等相关网站,进行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学生代表参加缅怀烈士扫墓活动;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宣传英雄人物的事迹。

三、效果明显,意义深远。

这次活动是一次震撼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它带给全体队员的影响是深刻而又长久的。此次活动使早已远离战争、身处和平的孩子们重温了为国家独立、民族自强、人民幸福而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心里迸发出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也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当代少年儿童更应感到自己所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打好基础,培养全面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的和平稳定、富强、繁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蓄力量。前事不忘,后世之师,重温历史,警醒现在。“网上祭英烈”活动使每名队员更加珍惜今天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坚定了保卫祖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信念。

通过开展此次“网上祭英烈”活动,寄托哀思、追忆历史、缅怀先人,对我校全体队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忆苦思甜教育,让革命烈士的精神激励广大少年儿童珍惜当前,奋发图强。同时倡导网络祭祀、文明祭祀的新理念。

清明节网上缅怀革命先烈活动总结4

因本次“网上缅怀革命先烈、网上祭英烈”活动对学生继承革命优良光荣传统有重大的教育意义,所以学校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

首先,在第6周的升旗仪式上,校少先队向全校师生发起了“缅怀革命先烈、网上祭英烈”的倡议,六年级的刘瑞情同学在操场发表了关于清明节的精彩演讲。

接着,因为学校网络条件有限,学校分批发动学生参加了“网上祭英烈”活动,有条件的同学还将活动延伸到了家里,本次活动有3-6年级的同学积极参与,投票参与人数大概统计为600票左右。

这次活动,使全体少先队员更好地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使每名学生更加珍惜今天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坚定保卫祖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信念。

清明节网上缅怀革命先烈活动总结5

清明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的有效手段。沛县五段镇大四段小学根据按照中央文明办要求和省、市文明委年度工作部署,县文明办、县教育局、团县委、县妇联、县关工委等部门关于清明期间开展《万名青少年凭吊革命先烈系列活动的通知》,积极制定活动方案,以“网上祭英烈”为教育主题,并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1、学校成立了“网上祭英烈”宣传发动小组,一是利用升旗仪式,以国旗下讲话的形式对学生介绍了关于清明节的来历、有关先烈的事迹介绍等,号召大家向先烈们学习。通过讲话学生知道了革命先烈们的感人事迹,纷纷表示要继承先烈遗志,奋发学习,立志成才,爱国爱乡,学好本领。二是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班会等认真组织、积极宣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利用课余时间对全校师生如何进行网上祭扫进行专项培训。为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性的支持。组织全校师生到学校微机室,登陆中国文明网进入活动主页,进行网上献花、网上留言、浏览革命纪念馆和革命人物先进事迹等活动。以“网上祭英烈”互动平台,进行发表祭奠感言、开展网络访谈。参与学生达426人次,评选出优秀感言20条。活动倡导了网络祭祀、文明祭祀的新理念。

3、搜集有关革命先烈、英模人物的事迹材料,举行追忆历史、缅怀先烈、讲述我最尊敬的英雄人物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会。通过革命故事搜集及主题班会弘扬了民族精神,激励了广大学生,珍惜当前,奋发图强的斗志。

4、阅读中国革命历史及英烈事迹的书籍,记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

5、结合感恩教育,积极组织的“学习革命英烈”征文比赛活动。通过追思先人的养育恩情、弘扬先贤的精神品质、讴歌先烈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表达对先人、先贤、先烈的深切怀念和无限哀思,在学校中开展了祭文征集活动。此次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进取心,进一步规范了学生养成习惯教育。

通过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寄托哀思、追忆历史、缅怀先人,对全校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忆苦思甜教育,让革命烈士的精神激励广大青少年珍惜当前,奋发图强。同时倡导网络祭祀、文明祭祀的新理念。活动取得预期效果。

相关文章:

1.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活动总结范文5篇

2.清明网上祭英烈的活动总结范文5篇最新大全

3.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活动总结范文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范文5

铜像纪念园,作为一个专题型的纪念馆,始终按照博物馆纪念馆的性质,围绕工作任务,最大化的发挥了博物馆纪念馆的教育作用,努力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为博物馆纪念馆致力于和谐谱写了新的篇章。

一、共建共享,建设精神家园

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依托和归宿,反映了一个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所传承下来的特有的传统、习惯、精神、心理、情感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文化之林独树一帜,千百年来一直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家园。

博物馆纪念馆作为公益性文化场所,是社会民众的公共大学。知识经济社会里,特别是在今天的中国,广大民众对于知识的渴求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强烈。作为文化交流窗口的博物馆纪念馆,自然而然地担负起了教育的职能。在物质生活十分富裕的今天,追求精神世界、精神生活,便成了人们的理想境界。因此,建设精神家园,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人们努力追求的、共同享有的最高境界。

铜像纪念园,是学习思想,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圣地,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博物馆纪念馆历来被称为“立体的教科书”“学生的第二课堂”,在对学生进行课外教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铜像纪念园始终坚持视民众的教育为己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纪念馆的教育职能。为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坚持以“共建”为载体,以“共享”为目标,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的资源和阵地作用,把利用博物馆纪念馆开展教学活动纳入中小学生教育体系方面的长效机制。多年来,铜像纪念园相继与部分大专院校和周边的中小学校签订了“馆校联谊 共建爱教基地”协议,并组织签约单位开展参观活动,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在我们的精神家园里,采取“请进来”的方式。为了更好地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了将学生的“第二课堂”融入第一课堂中,利用学生队日活动、思想品德课和一些特别的节日,适时地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生等入园进行参观,并针对不同的对象,制定不同的讲解词;通过举办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让他们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接受教育。

在我们的精神家园里,本着“走出去”的理念。为了避免特殊的、专一的书本知识带给他们的枯燥和乏味,为了增添他们的学习趣味,为了丰富他们的生活,我们不定期地走进校园、走进社区,通过讲故事、教唱革命歌曲和其他互动活动,送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让他们更进一步了解了的生平思想,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使博物馆纪念馆这本“立体教科书”真正成为了学生的“第二课堂”。为了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力度,让残疾学生享有和正常孩子同等的教育,我们走进特教学校,因材施教,不断开展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二、服务社会,构建和谐精神家园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建设和谐家园,是新时期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需要。

对于博物馆纪念馆而言,是指建设和谐的精神家园,其责任就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使博物馆纪念馆与观众之间相和谐;使博物馆纪念馆事业与社会进步相统一;使博物馆纪念馆社会效益最大化。同时,博物馆纪念馆应积极与其他组织机构开展合作,博物馆纪念馆之间的合作应向深度发展;要积极争取全社会支持与参与,彼此形成良好的互动态势,让更多的民众分享博物馆纪念馆文化。服务民众是博物馆纪念馆的天职,如果不主动融入社会、拉近与公众的距离、增强博物馆纪念馆的亲和力,博物馆纪念馆就难以成为社会公众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博物馆纪念馆自身也不可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广阔空间。博物馆纪念馆在社会服务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越来越深刻地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关注社会、服务社会。

博物馆纪念馆服务社会的关键,就是为社会提供教育场地。博物馆纪念馆不仅具有收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职能,更多的是通过博物馆纪念馆收藏开展社会教育,进行文化传播。免费开放吸引更多的公众走进博物馆纪念馆,使博物馆纪念馆成为大众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欣赏艺术、文化休闲的理想场所,成为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铜像纪念园被纳入我国第一批免费开放单位之列,免费开放后,观众数量剧增,观众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应地,博物馆纪念馆不仅为低收入群体、农民工、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和其他不同阶层提供了一个接受文化教育的场地,也为城镇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场所,为社会公众构建了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园。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范文6

一、活动主题

继承五四精神,展现青春风采

二、指导思想

以举办系列活动为主线,进一步深化团员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倡导青年团员把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有机结合起来、把民族精神与时代使命有机结合起来、把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纪念“五四”运动91周年的系列活动,回顾和缅怀令人难忘的革命历史岁月,展现新时期报慈青年的风采。

三、活动内容

(一) 青春的纪念。

组织青年团员祭扫革命烈士墓、观看革命历史电影、开展老团员退团纪念活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瞻仰革命遗迹,回顾革命历史,继承光荣传统。

(二) 青春的榜样。

评选表彰xx市、报慈小学优秀共青团员、团干部,展示新时期报慈青年风采,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学习时代楷模。

(三) 青春的风采。

组织青年团员开展迎“五四”教育教学叙事征文比赛,表达对“五·四”精神的传承,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展示激扬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