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有形文化遗产 汉英翻译 策略
河北素有“燕赵”之称。文化底蕴深厚、有形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历史遗存众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中华文化越发散发出迷人的魅力,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纷至沓来,河北省内有形文化遗产汉英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越发的突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影响着燕赵文化的推广和传播,必须针对性的提出基于燕赵历史文化视野的有形文化遗产资源的汉英翻译策略,以便更好的服务旅游经济的发展,提升文化的影响力。
一、有形文化遗产资源的翻译原则
1. 跨文化交际的原则
有形文化遗产资源翻译的根本目的是要诠释文化和传递文化,一方面要让受众作出最接近历史真实的理解,同时更要让他领会到其中的文化韵味,这就要求译者首先要掌握跨文化交际这一基本原则,不仅仅是对汉英两种语言的熟练运用,更要对有形文化遗产资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有深刻的体会。
2. 忠实而明了的原则
有形文化遗产资源翻译的衡量标准首要是看译文的忠实程度。高质量的译文不仅是对有形文化遗产的简单描绘,更要能够清晰而准确地把文化传递给受众。在翻译过程中力求体现有形文化遗产的风韵,语言运用既要生动活泼还要能呈现其独特气息。同时,由于有形文化遗产涉及历史文化的演变迁流,如译文太过复杂则易让受众如入雾中,这就要求译文一方面要忠实,文字描述恰到好处,还要遵循明了易懂的原则,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3. 信息准确的原则
有形文化遗产均有独特的历史底蕴,乃至其名称的由来都历尽了沧桑变幻,蕴含了无比丰富的文化信息。译者在保证译文忠实度的前提下,要重点把握其是否能够准确传递出受众渴望并且需要得到的文化信息。为此有必要在翻译过程中巧妙的加入某些重要的背景知识。
二、有形文化遗产资源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1. 音译法和意译法
对于有形文化遗产资源名称的翻译多采用音译法、意译法或者二者交互使用的方法。特别是对于某些有形文化遗产资源中独一无二的文化特质或者历史渊源过于复杂悠久,有形文化遗产资源可直接采用音译法。例如保定大慈阁的“大慈”原指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如按照其深层含义翻译为Mercy Temple,会让国际友人有如入雾中的感觉,而进行详细的解释又会使翻译太长,此时一般应直接译成“Daci Temple”更加简洁明了,对于其中的典故,可另行注解。
也有某些有形文化遗产使用意译的方式会让受众理解起来更容易些,比如直隶总督署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座最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翻译时可采用The Zhili Governer’s Office,单从字面上便可得知这是直隶总督的办公场所。再如古莲花池也可采用意译的方法,译为Ancient Lotus Pool,通过名称便可知晓此园与荷花密切相关。
2. 补益法和去除法
由于有形文化遗产的翻译涵盖的历史文化太过丰富,仅靠单纯的直译并不能完全精准传达出其含义,这时便需要译者结合翻译对象采用灵活的处理方法。可以对译文进行补益或去除,既可适当补充说明或加入关联背景,也可将不影响对文化理解的部分隐去。例如,1968年,在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之妻窦绾墓中发现的长信宫灯。此灯乃为长信宫所出土,并因此而命名,鉴于此历史背景,有译者将其翻译为The Changxin palace lantern,但也有译者翻译为Gilt Bronze Human-Shaped Lamp,对其外形有了追加性的描述,同时去除了长信宫的信息。在同一墓葬中还发现了金缕玉衣,按照上述原则一般译为The jade garment sewn with gold thread,追加了“缝制”一词。
3. 类比法和释义法
为了让有形文化遗产的信息更迅速地让国际访客产生共鸣,可以采用类比的方式进行翻译,换句话说就是运用受众耳熟能详的事物取代直译。比如观世音菩萨可译为Eastern Venus。
如果有形文化遗产的文化渊源异常复杂而又难被受众准确的理解,便可采用释义的方法,例如在满城汉墓中出土的国宝“错金博山炉”,其炉身如豆状,炉盖之上则雕镂了用来寓意海上仙山的“博山”。通体用金丝和金片错出舒展的云气,香料置入炉内点燃,香气便会透过炉盖的微小孔隙,徐徐而出,香薰弥漫。错金是一种金银装饰工艺,博山则为传说中的仙山。我们可以翻译成Boshan bronze incense burner inlaid with gold(an incense burner, height 26cm)。表层意义的翻译,再加上进一步的解释会让受众更加清晰地感知其意义。
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写到:“老建筑对于城市是如此不可或缺,如果没有它们,街道和地区的发展就会失去活力”“老建筑对街道和街区的安全和公共生活是一种必需,人们离不开他们提供的方便和亲近的人际关系”。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保存城市历史发展的轨迹,留存城市的记忆,同时也是城市进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契机之一。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目的,是对构成人类记忆的历史信息及其文化意义在城市中的具体表现进行保存,使新的作用和活动与历史城镇和城区的特征相适应,确保历史城镇和城区作为一个整体的和谐关系,并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1 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已经走过了很长一段道路。在这个过程中,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人们对历史保护的认识水平还普遍很低,尤其是某些城市领导者的认识还有些欠缺与模糊。尽管近年来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发现一些古镇有很大的经济价值进行保护,但是,有些地方仍然把保护历史环境看成是经济发展的障碍,因而不能以积极的态度将保护纳入地方建设的规划中;某些城市把文化遗产仅作为吸引大量游客的资本,旅游业的不恰当与过度开发和管理不善引起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不利于保护的现象,都源于没有以全面、长远的观点来看待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从而对环境发展的策略造成误导,致使一些有价值的文物建筑、历史街区等文化遗产继续遭受着人为的破坏。虽然目前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日高,但理论的探讨却并未用以指导政策的制定。目前虽有许多专家不懈地为保护振臂高呼,尚且不能有效扼止破坏的强势,如若保护不主动,其后果可想而知。另外,还有些操作中的问题。
从现状分析,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出现许多问题,主要是:1)认识上的问题,人们普遍不能认识到保护的重要性,尤其是部分城市的决策者。2)方法策略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政府部门在如何协调保护和利用关系的认识上不完善,在狭隘的地方、部门、小团体甚至个人利益的驱动下,在制订政府策略时本末倒置,导致出现了许多旅游发展过头、历史文化遗产原真性丧失、居民利益受损等结果。3)管理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管理职能部门不清。中央部门管理和地方政府管理权限重叠,规划局、建委、文管会、房地局之间互相责权不明,由此产生政出多门、矛盾百出等问题。4)规划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传统的保护规划偏重宏观控制,缺乏操作性,缺乏和管理手段的衔接,缺乏进一步实施的具体技术指导。5)技术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对适合各种风格和类型的建筑的维护、修复、整治的研究和实践,出现许多画蛇添足、修旧如新的案例,甚至出现大量假古董。
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文化遗产 途径 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34 0085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如果说历史教学仅仅围绕着“分数”或“等级”进行,那么,历史教学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高中的历史教学更应该关注学生品德、道德、理想等方面的教育。而干巴巴的一本历史教材是很难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的。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文化遗产作为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地被利用到历史教学中,这也成为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历史学科本身和文化遗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应当重视灵活引用文化遗产的有关内容。
一、文化遗产的涵义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与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文化遗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利用现状
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学是比较单调乏味的,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一本教材,一堆复习题,这可能是历史学科留给学生最深刻的印象了。新课改以后,虽然我们仍然是“戴着枷锁跳舞”,但有一点不可否认,高考历史学科“等级制”的实行,对历史学科而言已经是极大的解放了。新课改以来的历史高考试卷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信息时代应更加关注学生解析材料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的能力。所以,如何拓展学生的视野,如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这已经是历史教学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了。
新课改以后,历史教材增加了大量有关文化、科技和社会史方面的内容,突出了历史教材的丰富性和人文色彩;呈现方式注重图文并茂,并增加了“学思之窗”、“探究学习”、“历史纵横”、“活动课”等内容,这就为文化遗产引入课堂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近几年,笔者尝试把太仓的历史文化遗产引入历史课堂,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文化遗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利用的途径
正如以上所述,文化遗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被利用的途径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1.通过教师讲解,丰富、完善课本知识
这是一种最直接、最简便的方法。如笔者在讲解中国古代戏曲时,总会穿插昆曲以及起源于太仓的作为伴奏的江南丝竹,让学生了解昆曲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的江南丝竹在其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再比如讲到《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时笔者总会联系我们太仓的实际情况。太仓的多种特色文化丰富多彩,有全国桥牌之乡、武术之乡、龙狮之乡、民乐之乡等称号,文学、舞蹈、戏曲、音乐、摄影、书法等文化艺术硕果累累。从课本联系到现实生活,再回归到课本,这些太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教学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参观考察
历史遗迹、遗址、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是最直观的物质文化遗产,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非常注意这些资源的应用。以太仓为例,太仓地处扬子江口,东海之滨,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人文荟萃。这座千年文化古城留给我们太多的物质文化遗产。笔者利用实践活动课,把学生带出了课堂。如太仓市的浏河镇,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古时就有“六国码头”的美誉。是中国的“居里夫人”吴健雄、著名百岁寿星画家朱屺瞻的故乡。有天妃宫(玛祖庙)、紫薇阁、梅花草堂、戚继光阅兵台、新闸桥(林则徐建)、老浮桥、望江亭、明清古街、吴健雄墓园等丰富的历史景观。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这样的教育实践,学生学会了通过文化遗产去联系课本上的相关知识,自然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开阔了视野,培养了纵横综合的思维和恢弘博大的胸襟。
3.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动手能力
当然,由于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还是很有限的。但是,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教学的时空限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如,以上提到的太仓的历史古迹还有很多,当与课本相关内容有联系时,笔者往往会采取分工合作探究的办法,让学生分组完成,如利用数码相机拍摄传输相关资料,或者利用互联网查阅。如笔者在上《祖国统一大业》“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一框内容时,要求学生收集台资企业在太仓的发展情况,学生利用互联网了解了太仓的陆渡镇,共有三十多家台资自行车零配件企业,被国际自行车权威杂志评为“世界上最集中的自行车生产基地”。通过这样的方式,以现实事例说理,使理论更具有说服力。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人翁精神,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四、文化遗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利用的作用
文化遗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史兴趣,拓展学生视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文化遗产相关内容引进高中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史兴趣与学史效果。同时,突破了历史教材的人为限制,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2.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经验或体验的过程。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古迹这样的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直接的情感体验,增强了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也培养了主人翁精神。
3.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习惯,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格、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更加稳定、更趋成熟,他们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来分析问题。文化遗产在教学中的利用正好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习惯,培养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总之,把文化遗产引进高中历史教学是顺应时展的需要。早在2006年的时候,我们国家就已经把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作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作为未来的接班人,更应该具备这样的意识。通过近几年的摸索,笔者明显地感到学生视野拓宽了,主动性增强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显著提高了。高中历史教师重视关注学生,关注现实,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能有效提高高中的历史教学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陈大伟主编.有效研修[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范文4
论文摘要: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的文化、经济、生活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其科学合理的保护利用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用地性质置换等方面入手,以四川省三台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试图提出一种以经济发展为引导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使其与城市经济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1 问题与矛盾
历史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195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将每年的6月7日设立为“世界文化遗产日”,其意义是明确“具有特殊意义的建筑或自然风景不仅属于它所在的国家,也属于全人类”。2006年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并决定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确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随着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修订、2008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颁布与实施,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并在法律地位上予以明确。
很长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曾经被片面地理解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限制,致使很多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片区成为城市发展难以逾越的“门槛”,曾一度影响了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申报工作。这种状况尤其在发展相对缓慢的中西部地区还持续存在。在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起飞期”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从2005--2008年开始酝酿并初步提出了国家层面的主体功能区空问规划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城乡统筹发展,为中国西部地区城市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更加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对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产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来说,不得不面临着经济发展与遗产保护两个方面的难题。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往往是一些中小城市,经济实力薄弱,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对滞后。因此,如何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经济发展科学地结合起来,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中西部地区众多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经济发展为主导的科学思路,将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经济发展要素,从经济、旅游、城市规划等多角度思考,提出一种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并以四川省三台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用以分析所述模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 三台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与价值认识
三台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绵阳市东南部、涪江中上游,为绵阳市辖县,距绵阳市中区57km,距成都市153kin,以县西三台山得名。三台县于199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三台县古为郡县,是古国文化发源地。自公元前201年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自古享有“蜀川重镇、剑南名都”之称。境内沿江平川、浅丘绵延,溪流纵横,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物产丰富,具有山水之利的半山区县,既是人文荟萃的文物之邦,又是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历史上李白、杜甫、薛涛等诗词文人均在此汇聚,并留有名篇佳作。
三台县主要有4个历史文化片区,分别是古城墙南门片区、大佛寺片区、琴泉寺及北塔寺片区、东山公园及东山大佛寺片区。该4个片区大多依山就势,坐落在县城的凤凰山、牛头山、三台山、蟠龙山上,构成了县城“山水城”的城市骨架。但是,由于城市经济发展的强烈诉求并缺乏及时的保护规划,致使以上历史文化片区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部分山体形态被快速发展的房地产建设吞噬,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此种状况已经引起了文人名士的关注。作家舒乙认为,三台古城墙年代久远、质量高,城墙的材质超过北京古城墙,并就三台的保护事宜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提交了提案。本文就其重要的历史街区进行概要说明。
2.1古城墙和南门片区
2.1.1概况与价值
古城墙和南门片区内大量的清代民居共同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现在的古城墙文风厚重,于清乾隆32年至35年(公元l767—1769年)由知县徐世楹在明嘉靖墙楼的基础上培修复建而成,现仍保留下南城门楼和东城门门洞,是目前国内少数保存完整的石砌古城墙之一,1996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规划保护区。东门至北门段和南门至老西门段的部份城墙保存完好,城墙总长约2km。南门城墙高6m、厚9.8m;城墙用长1.2m,高、宽0.3—0.35m的条石垒砌,门洞为纵联式券拱。南门城楼为木结构抬梁式,重檐歇山顶,九架梁前后单双步梁分心用9柱、面阔5间、进深8间。南门片区现状为大量成片相联的古民居院落,受北方建筑营造法式影响,形成多进院和几个多进院落并列住宅,以及“四水归堂”,“一颗印”式住宅,其造型别致、古朴典雅,具有北方明清代建筑风格,富有古城韵味。
2.1.2主要问题
城墙被开有断口10处,搭建若干处,均因经济发展而又缺乏保护规划所至。同时,该片区人口密集、基础设施差,导致民居院落年久失修,破坏严重,增加了改造的周期与成本。此外,城墙周边的城市用地性质不合理,大量的工业用地给城墙和民居的保护带来了环境、交通等诸多问题。
2.2大佛寺片区
2.2.1概况与价值
该片区位于三台县潼川镇南河路蟠龙山腰,是县城山水形态的重要构成节点。大佛寺内造像凿建于元大德五年,距今有700多年历史,坐东南朝西北,高8.3m,肩宽3.8m,为“说法像”。清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发现此佛,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修建大佛寺,其佛教文化影响力大、交通区位好、城市地标功能强。大佛殿的大佛是绵阳市唯一、全省少有的元代佛教造像,在研究元代佛教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佛殿为九脊歇山式木结构,造型独特,气势恢弘。
2.2.2主要问题
周边用地性质复杂,建筑风格不和谐,景区被城区严重屏蔽,缺少“透气”的空间,影响了大佛寺片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
2.3琴泉寺及北塔片区
2.3.1概况与价值
琴泉寺始建于北周,唐初按星象落座建殿,文人荟萃。唐宋以来,李白、杜甫等人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石刻碑,阴刻、楷书,文物价值较高。北塔位于琴泉寺北侧的北塔山顶,清嘉庆十八年修建,现保存完好。随着城市的向北拓展,可与琴泉寺片区携手打造城市北部的城市公园。
2.3.2主要问题
该片区位于城市西侧,处于城市发展的,受城市发展冲击较少,但是随着近年来城市用地的快速拓展,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最前沿,同样面临着严重的保护问题。
2.4东山公园及东山大佛寺片区
2.4.1概况与价值
该片区主要包括东山公园与东山大佛。东山公园始建于唐代,李白、杜甫、薛涛等文人墨客都曾于此驻足作赋,因有“东林晚钟”之景而有“小寒山寺”之称。东山大佛位于东山观音寺,沿涪江东岸山崖而建,面对涪江,自然景观优良。内有坐式佛像高14m,历史悠久,为唐代所造。唐人侯圭《东山观音寺记》对其就有描述。该片区位于城郊涪江东岸,人文历史资源丰富,自然景观条件好,为城市的景观骨架节点。
2.4.2主要问题
东塔年久失修,人文历史遗迹保护力度不够,周边建筑不和谐,缺少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如停车场等服务设施。东山大佛景点受地形地势的影响较大,发展空间较小。
3.以城市经济发展为主导的保护思路与模式
城市经济发展并非意味着城市取得了全面的发展。城市的全面发展包含了城市经济在内的社会、环境、基础设施、公共空间、居住环境、投资环境等诸多方面,因此作者从旅游学、经济学、城市规划等多学科进行了多角度综合思考,明确提出了以经济发展为主导,以激活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点,以提升城市形象为目标,以最终达到科学合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思路,为城市的游憩空间、文化旅游发展提供较大的空间。
3.1保护思路提出的研究基础
经济发展战略——支撑作用:深入研究历史文化街区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与旅游经济对接、与文化经济对接和与休闲经济对接,并据此确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如本次案例中古城墙及南门片区与凯江滨水区的协调发展。
历史文化资源战略——激活作用: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将其与城市的其他资源进行整合,以文化为主线进行挖掘、包装,将单个文物古迹的保护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展示相结合,通过举办各种城市节庆活动引导城市经济发展,真正激活历史文化资源,使其转变为经济资源,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旅游发展战略——引导作用:当前,旅游产业逐渐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高度上重新认识历史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景观价值和旅游价值,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依托历史文化遗产自身的影响力并结合城市节庆活动,有效地开展旅游文化活动,与区域旅游协同发展。
城市品位战略——提升作用: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引导,加强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营造良好的城市形象;结合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将其融人到城市公园、文化商业街区的建设中[。如本案例则可以从宏观的城市用地性质调整,到局部的传统商业街区建设、滨水空间建设,大大提升三台县的城市形象,为市民提供需求较强的休闲文化空间与场所。
3.2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模式
3.2.1基本思路
基于前述研究,以全方位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提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思路:①将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作为一种现时的城市资源考虑。跳出传统思路,突破将历史文化遗产作为静态资源进行孤立地保护,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资源之间的关系_6j。②将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作为一种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依托资源考虑,通过公共空间建设来提升城市形象。在以上思路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建设、用地性质调整、景观建设,为历史文化遗产从用地布局、保护思路、利用方式等方面“松绑”,真正发挥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取得历史文化遗产价值最大化和城市发展全面化的良好效果。
3.2.2保护模式
根据以上保护思路,提出以“经济旅游、城市节庆、城市文化公园、滨水区等公共空间为前导,以道路交通组织优化、城市用地性质调整为支持的历史文化保护模式”,见图l。图1中简明地介绍了既能有效地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又能充分发挥其城市公共资源的优势,合理保护与利用,真正使其成为城市生活的组成部分,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接。
4 重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方案
4.1保护理念与原则
根据以上研究思路和提出的保护模式,围绕“保护古城,发展经济,旁山依水,北进南拓,两翼,山水其问”的总体理念,从保护“山、水、城”的城市格局,提升古城形象,强化古城特色,有序开展旅游,拓展新区功能,疏解环境压力等方面,并按照下列原则制定保护方案:文化遗产保护优先原则;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资源价值最大化整合原则;特色化、人性化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4.2保护范畴与内容
保护范畴与内容主要是:①遵照文化遗产保护优先的原则,确定各个历史街区的文化价值及其特点(表1),从物质层面确定保护的实体内容。这是做好保护工作的基础研究。②从保护“山、水、城”城市形态的层面,保护城市的视觉通廊。位于城市山体制高点上的寺塔之间,以及各点与城楼之间的视觉通廊是三台县的主要景观视廊,应将其作为城市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保护。③从风貌环境层面,保护城墙、院落、建筑的周边环境,对建筑高度、色彩、形态等方面提出保护要求。
4.3保护方法
划定保护分区:根据具体地段的实际条件,确定分级保护区,提出控制要求,包括建筑的限高、色彩、形态等。视觉环境保护:视觉环境保护主要包括位于城市各个制高点上寺塔之间的视觉通廊,各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色彩。通过建筑高度的限制、用地性质的控制,保护古城墙的风貌环境,保护建筑、山体形成的空间层次。
建筑保护与整治模式:依据建筑的质量、风貌、年代定量分值(表2、表3),按一定权重标准,确定本次规划保护区和重点保护区每一建筑的保护与整治方式。主要是:①保护——保护原样,以求真实反映历史遗存。对规划保护区和风貌典型、质量较好的传统民居采取保护措施,可进行修缮或对个别构件加以更换,修旧如故,以存其真。②改善——指建筑结构尚好但不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的建筑,原有结构不动,局部修缮改造,配备市政设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③重建——对传统风貌影响大的建筑采取拆除改建的措施,以保障与传统风貌的协调。④保留——对20世纪80年代以后兴建的建筑,砖混结构,造型与质量较好,同时与传统风貌环境冲突不大,采取保留,维持现状。⑤整饬——对质量较好但风貌较差建筑的立面进行整治,包括降低高度、屋顶平改坡、改变外墙和屋顶色彩等。⑥拆除——指对违章搭建或原先没有以后增建的,破坏院落空间环境的建筑应予拆除。
4.4用地布局及道路交通调整
要保护好古城的结构和布局,必须对现有历史文化街区的城市用地性质进行调整与控制。调整沿城墙周边的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沿城墙留出绿化带和开敞的空间。按照保护规划控制护城河周边用地项目的要求,将污染严重或影响古城风貌的豆豉厂、印染厂等几个工厂在近期内搬迁至新工业区。根据三台县总体规划的人口规模及每人的用地指标,在城内和城外布置必要的居住用地减少城内居住密度与人口数量,改善居住环境。
4.5主要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方案
4.5.1古城墙及南门片区
①保护内容。主要有古城墙、南门城楼、东城门。南门片区现有街道的格局,民居院落,建筑风貌、色彩和高度,保护现有街道与凯江及对岸山体的视觉关系(图2、图3,见封三和封四)。②保护措施。对现有墙体进行整治和修复,恢复历史原貌;对城墙两侧用地布局进行合理调整;拆除沿城墙搭建的构筑物,整治周围环境;保留方家街、下南街和南外街的现有格局及其与南门城楼的关系;保护南门片区现有的民居院落形式、建筑风貌。③利用策略。在整治保护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在古城墙两侧各留出10—20m保护带,规划布置绿化带、游步道等,通过不同景观塑造表达三台的历史演变过程,尤其是打造在三台历史上积淀厚重的盛唐文化;将南城门、东城门作为重要节点打造,使其成为具有文化性、观赏性等功能为一体的旅游休闲景点;对南门片区的民居院落进行整体保护开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功能更新和居住条件改善,结合旅游开发,以适当的方式使其成为一条集商业、旅游、餐饮、民俗等为一体的传统文化商业街区;将外南街与凯江交汇处作为重要景观节点,恢复当年川北古码头的繁盛景象,通过南门片区的综合保护开发,带动凯江沿线的城市滨水空间建设,促进三台县的城市经营。
4.5.2大佛寺片区
①保护内容。蟠龙山山体形态、山体制高点和现有的建筑群落,保护大佛寺与南城门楼、牛头山等的视觉轴线通廊。②保护措施。加大对大佛寺重点建筑的保护力度,包括经费投入和技术指导;调整周边用地性质,将工业厂房移出大佛寺的保护协调区;控制周边建筑高度和建筑风貌,周边的建筑高度不得超过大佛寺的高度;明确保护蟠龙山山体及其保护范围,不得继续破坏现有的山体形态,严禁在山体西侧后部进行取土等损害山体的破坏行为;保护大佛寺与南城门楼、牛头山等视觉轴线通廊,在视觉轴线上不得布置高层建筑,使大佛寺融入城市整体景观系统中。③利用策略。结合佛教文化,对现有建筑群落进行布局完善,在功能上进行充实,形成食宿、休闲、佛事等若干个功能区,将其打造成三台县的民俗佛教文化公园;在蟠龙山麓至南河路之间,规划大佛寺广场,满足香客、游人的停留和礼佛朝拜用品的出售,同时为城市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
4.5.3琴泉寺北塔片区
①保护内容。现有建筑群、摩崖石刻、甘露泉、北塔、名人文化遗迹等文物古迹,保护现有建筑平面格局与建筑轮廓,保护北塔的城市制高点及其周边山体的自然景观。②保护措施。研究发掘琴泉寺按星象落座建殿的布置格局,科学划定琴泉寺和北塔寺的保护范围,保护现存历史文物和建筑;对北塔寺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对塔体及其周围建筑进行修葺维护,在未来开发中可适当扩大北塔寺规模;加强琴泉寺和北塔寺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围绕道路、市政设施、绿化及各种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琴泉寺和北塔寺的通达性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性。③利用策略。充分发掘琴泉寺唐代禅宗祖庭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展示琴泉寺的“佛教文化”、“名人文化”、“诗词文化”、“摩崖文化”,形成与东山公园呼应的城市文化公园;按照高耸建筑物的观赏要求保护北塔的城市视觉通廊,使其成为西北侧城市的制高点;结合北坝新区城市中心的建设,打造新城的城市坐标和城市景观轴线;整体联合打造城北新的景点,提升新城的自然环境品味和历史文化底蕴。
4.5.4东山公园片区
①保护内容。东山的山体轮廓,东塔的制高点,自然景观、历史建筑、历史遗迹、摩崖石刻;东山大佛、东山观音寺以及沿涪江的滨江景观;保护三台城东“山、水、城”的自然格局。②保护措施。重点维护培修东塔、临川阁、故池、薛涛塑像、碑林、苏公泉、流杯池等文物及景点;保护现有东山公园内包括古树名木在内的植被;保护东山公园滨江景观,不得在滨江一侧进行破坏性和永久性的建筑活动;清理东山公园周边不协调的因素,尤其是大门附近现代风格的建筑;东山公园周边的用地开发,严格进行高度控制,其建筑高度不得超过东塔高度的1/2。③利用策略。对东山公园与东山大佛、小明湖进行整体考虑,在朝拜、休闲等功能达到互补;突出东山公园的休闲功能,明确东山大佛的朝拜功能;在东山公园与东山大佛之间适当位置配套社会停车场,满足香客、游人朝拜的需要;在涪江大桥东侧设置东山大佛寺山门。
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 寺庙 寺庙人文活动 寺庙公共空间 什刹海地区 发展与保护
引言
什刹海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不仅包括古桥、园林、寺庙、王府、名人故居、胡同民居、老字号等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资源,还包括非物质形态的上元灯节、西寺庙会、观莲赏荷、祭祀火神等民俗活动,和戏曲、诗词、书画、曲艺等文化活动。什刹海地区的寺庙以其分布密集的特点,与其所承载的许多民俗文化活动,共同成为该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之一。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寺庙及其所承载的各种民俗活动逐渐退出了城市生活的舞台,成为城市历史的象征。如何在城市发展的新时期,妥善保护和利用这些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什刹海保护规划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基础研究课题之一。
本文即是将什刹海保护区的重要的保护对象之一——寺庙及其周边环境作为研究课题,对其演化发展和保护进行全面的研究,结合寺庙的历史和现状,对其保护和发展进行思考。
一、什刹海地区寺庙概述
(一)什刹海地区寺庙的特征
什刹海地区寺庙的特征总结起来,主要有两个:数量多,分布最为密集;级别高,多为历代皇帝赦建。据有关文献记载,北京“佛寺至千余所”,“庙宇不下千百”。清乾隆年间绘制的《京城全图》中标有寺庙 1300 多座。而数什刹海地区的寺庙最为密集。什刹海地区的寺庙多为赦建,深为皇家重视。在皇家看来,什刹海是京城水域的水关,因此什刹海畔寺庙的神灵是最灵验的。例如:什刹海东岸敬奉火神的火德神真君庙,其资历要比明清皇宫里的火神资历高深。
(二)什刹海地区寺庙的民俗活动演变
在众多的民俗活动中,与宗教祭祀相关的活动主要有:盂兰盆会、祭祀火神、西寺庙会、城隍出巡和上巳春禊。这些活动有的已经停止,有的延续下来,并以新的形式融入现代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生活之中。这既延续了历史文化传统,又增强了现代城市生活了文化底蕴。
盂兰盆会是一种宗教仪式,它在我国最早施行市在南朝初年(538 年)七月十五日,是曾三次舍身佛门的梁武帝首创的。由于皇帝的提倡,又符合民间孝亲的传统观念,所以盂兰盆会兴盛起来,一直到清末的一千年以来,延续不断。具体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大致可划分为两个历史阶段:宋代以前的盂兰盆会,以佛教寺院为中心,以供佛斋僧为主要内容;到了宋代,盂兰盆会从寺院走向民间,以祭祀祖先和超度亡魂为主要内容之一,同时带有民间娱乐活动,形成了一种佛教习俗和民间习俗合二为一的社会新风俗。
北京的盂兰盆会活动,早年间是在什刹海举行的。活动分为水上和陆地两部分。其中,水上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放河灯。 可见,什刹海地区的寺庙无论在选址、命名、院落格局和公共空间的景观特性上,都与水有密切的联系。在对环湖寺庙周边环境进行整治的过程中,营造亲近水岸的公共空间,形成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融合,既是对寺庙历史文化脉络的一种延续,同时又丰富了环湖景观的历史人文特色。
(三)寺庙人文活动和公共空间的特征
寺庙作为一种祭祀的场所,它的兴衰与祭祀文化的兴衰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漫长的古代封建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不发达,以及统治阶级维护和巩固统治的需要,祭祀文化兴盛。无论是宗教祭祀,天地鬼神祭祀,还是对历史人物的祭祀,祭祀活动是全民性的,它反映出人们的精神信仰,是城市居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寺庙作为祭祀的场所,在中国古代城市中是很有生命力的。近代 20 世纪上半叶,随着清朝的灭亡,受封建统治阶级推崇的各种宗教祭祀活动逐渐走向衰落,城市中的寺庙也因此香消火断,祭祀功能逐渐衰退,寺庙逐渐演变成了现代城市中的历史遗迹。
当然,寺庙作为现代城市中的历史遗迹,它与其所承载的祭祀文化一起,是一种历史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若能对其进行挖掘和开发,用来发展旅游,将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品味的提高。在寺庙的祭祀功能逐渐衰退的情况下,一些寺庙周边的商业区却并未随之消亡,而是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延续下来。有的保持了古代寺庙和商业街区合一的特点,如上海城隍庙;有的则完全演变成商业街区,古代庙宇已不复存在,如北京隆福寺。因寺庙而起的集商业、娱乐和祭祀于一体的庙会是古代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特殊形式,对我国古代、近代乃至现代的经济文化生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不可否认,由寺庙祭祀文化而形成的商业街区也因此具有了传统文化的底蕴。在这些商业街区的发展过程中,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强化其传统文化特色,将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价值。
(四)什刹海的功能变迁对寺庙周边环境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政府再次组织了大规模的什刹海的整治工作,并打通了环海的道路,治理了整体的环境。由于当时的财力不足,难以对很多东西进行修复和保护更新,于是进行了严格的保护措施,防止不当的建设对什刹海地区传统文化特色的破坏。什刹海地区的寺庙道观作为有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文物保护单位,部分也得到了重修和改造。随着后续多次的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规划工作的展开,什刹海地区的部分寺庙也逐渐得到了及时的保护和整治,其周边环境也正在逐渐改善。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宗教文化逐渐退出了社会文化的主流之列,寺庙也成了城市的文物古迹,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象征。因而寺庙周边环境的发展趋势与什刹海地区的整治和保护规划有密切的关系。
二、什刹海地区寺庙及其周边环境案例研究
什刹海地区众多的寺庙,其古建筑风貌、使用状况和周边环境的现状情况各有不同,有的仍保持原建格局,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但未列入文保单位,如什刹海寺;有的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已经完全不存在,如丰泰庵、弥陀寺;还有很多文献记载的基本保持原建格局的寺庙还未被发掘。
(一)火神庙的历史沿革
火德神真君庙位于地安门外大街,占地约 4000 平方米,坐北朝南,南倚后门桥,北望钟鼓楼,西临什刹海,东临地外大街,是古都北京中轴线上一处重要的道教庙宇。
火德神真君庙建于大唐贞观六年(公元 631 年),距今已有 1370 多年的历史了。建成之初规模还很小,元、明时期均有重修,并且规模有所扩大。如今火德真君庙的格局就是明代重修后留下来的。至乾隆二十四年(公元 1759 年)又重修,明清时期是火神庙的鼎盛时期。清末民初时,火神庙被挤占了不小的面积,但建筑和神像仍基本保持完整。目前火德神真君庙的主体现基本保存完整。西城区人民政府已将火神庙列为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深度开发重点之一。
(二)火神庙人文活动变迁
火神庙是一家道教庙宇。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间风俗活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六月二十二祭祀“火祖圣诞”的活动。过去皇帝每年都要遣太常寺官前往致祭,可见,火德真君庙也像其他皇家庙宇一样,列入了国家祀典。
在火神庙内,每年还有很多传统的活动:正月初九玉皇大帝诞辰;二月十五太上老君诞辰;夏至为上清灵宝天尊诞辰;冬至是玉清元始天尊诞辰;七月十五位中元节,中元赦罪地管清虚大帝诞辰。
但在解放以后,由于历史的原因,火神庙的功能发生了变化:道士们陆续离庙还俗,该庙院落殿宇成为公安派出所,后来变成了防化兵招待所和公安局交通队的家属宿舍,据说有 30 多户人家居住。
(三)火神庙周边环境的演变及现状问题
火神庙历来是一处游玩的胜景。唐代修建火神庙时,什刹海还是一片野水,庙宇周边主要是一片自然野趣的景观。元代,什刹海成为京城航运的枢纽,来来往往的漕船经过火神庙前,以致鼓楼前大街逐渐成为繁华的商市,火神庙原有的野景野趣的环境因此大大改变,成为繁华的商业之地。明代以后,漕运停止,什刹海成为游览胜地,但因地安门外鼓楼前成为了繁华的闹市后,火神庙失去了其清静怡然的幽雅环境。
自解放以来,由于火神庙内宗教活动的停止和庙宇功能的变化,火神庙在长期缺乏规划的使用下,其周边环境整体质量大大下降。
(四)火神庙周边环境的整治规划
火神庙以其显著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和高级别的建筑形制,成为什刹海地区一处历史和宗教文化重要的人文景观,它引发的宗教和民俗文化活动是古代城市居民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上,火神庙及其周边是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修缮完成以后,将由中国道教协会管理,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向社会开放。它将为什刹海地区的旅游观光和市民生活提供具有文化底蕴的场所。通过挖掘和利用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使其成为城市旅游观光和市民生活的公共场所,有利于城市公共环境的建设和人文价值的提升。
三、什刹海地区寺庙周边环境的保护与发展思考
由于历史的原因,什刹海地区的寺庙许多已经受到严重的破坏和荒废。在现在仍保存完整或部分殿宇的寺庙中,被单位占用的大多进行过整修,现状条件较好;而作为民居大杂院的寺庙,建筑大多比较破旧,且居民私搭乱建现象严重,院落内拥挤不堪。
寺庙既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历史文化遗存,既要保护,又要开发和利用。例如火德神真君庙目前已在修缮整治中,修缮完成以后,将有中国道教协会管理,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向社会开放。这对文物保护和地区文化内涵和人文活力的提升来说都是有益的。
什刹海地区的寺庙不同于建在深山密林中的寺庙道观,具有自然的野趣,它们星罗棋布地分布在沿海及大大小小的胡同中,与民居院落比邻而建,它们与社区的关系密切,更像是城市中的公共活动场所。依据寺庙的性质功能和所在社区的特点,创建既体现民族文化,又满足居民生活需要的休闲娱乐场所、文化生活交流中心、民间技艺的场所等,一些寺庙还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传统习惯,定期举办一些小型的庙会活动,以弘扬民俗文化,改善社区生活环境,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结语
本论文是针对什刹海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之一的寺庙道观进行的研究,包括地区内寺庙的整体概况、历史沿革和民俗活动,以及地区内现存的部分寺庙的历史和现状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对寺庙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一些个人的想法。希望这些努力对什刹海今后的保护工作会有一定的帮助。
北京的寺庙是千年古都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对于寺庙及其周边环境的发展和保护思考对北京旧城内其它地区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本论文在第一部分中,从理论上阐述了寺庙的祭祀文化和寺庙引发的城市活动,并通过案例分析了寺庙对城市的影响,希望在对寺庙的保护和利用中,不但从文物建筑的角度,更从城市的角度去看待古刹寺庙。
参考文献:
[1]吴英才.中国的佛寺[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2]候仁之.什刹海志[J].2002.
[3]田尚.中国的寺庙[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
[4]张敏.北京什刹海地区规划建设的回顾与论述[J].1992.
[5]晓许.老北京的庙会[J].中国商贸,2000(4).
[6]肖艳.“盂兰盆会” 是怎么一回事[J].文史杂志,2000(4).
[7]陈康.火神庙[J].集邮博览.2006(5).
[8]张必忠.什刹海的历史变迁[J].北京社会科学,1999,0191.
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范文6
一、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瑶族文化的开发背景
荔波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不仅有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而且还有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荔波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且近几年来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相当火热,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荔波旅游品牌。其中瑶族是荔波四个世居民族之一,分为三支:白裤瑶、青瑶、长衫瑶;总人口有5800多人。由于当地的瑶族长期生活在深山之中,形成了独有的民族文化:药浴、自然崇拜、盘王节、丧葬习俗、禾仓……这是当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
二、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瑶族文化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荔波文化绚丽多姿
(1)荔波瑶族文化丰富。神秘古朴的瑶族节日:盘王节、过大年;有独特奇异的建筑,其保存着传统的瑶族建筑风格,以粮仓为代表;有妙趣无穷的婚恋习俗,抢腰带和凿壁谈婚;有神秘庄严的丧葬习俗,以请铜鼓、跳猴鼓舞、砍牛等形式为代表;有多彩的瑶族服饰,最具特色的白裤瑶中女子的装束――两片瑶;有历史悠久的养生之道――瑶浴;有热情奔放的文体娱乐,以陀螺竞技、打猎舞、猴鼓舞等为代表。
(2)布依族民族文化独具品味。荔波的布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9%,其布依族文化享誉贵州。布依族花布远销海外,布依族傩戏、矮人舞吸引了许多游客的目光,是旅游文化不可多得的部分。
(3)水族文化神秘传奇。水族特有的水书、水书先生吸引着海外游客前来探秘,想一睹其真容。而水族的民族节日,如端节、卯节等都为开展民族节事旅游提供了足够的舞台。
(4)其他各民族风情绚丽多姿。荔波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除了布、水、瑶之外,世居民族还有苗族。同时还有其他的少数民族。如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都是荔波文化的延续,地方特色明显,为旅游产品打造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文化相态多样,底蕴丰厚,尤其是他的瑶族文化更是神秘多姿,而这就使荔波瑶族文化的旅游开发有了丰富的源泉。
2.生态资源珍贵立体
(1)优良的自然生态为养生休闲提供了条件。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之称的荔波,全县有林地116.14万亩,活立木储存量5007.9万立方米,森立覆盖率达49.1%。优良的生态环境为瑶族文化的开发提供了绝佳的载体,也为瑶族养生休闲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2)优美的水生态令人沉醉。荔波境内全新较大的河流水系有:打狗河水系(包括樟江干流和方村河支流)、三岔河水系和甲料河水系。丰富优质的水资源成为良好的旅游造景资源,并利用于开展多种依托于水的旅游活动。
3.良好的交通和地理区位
荔波,地处黔南边陲,东北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从江县、榕江县接壤,东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环江县、南丹县毗邻。西与独山县相连,北与三都水族自治县交界。近年来,随着荔波支线机场正式通航、麻驾高速、驾荔高速公路全线贯通,省道206建成通车,以及省道312即将投入使用,荔波外部交通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4.市场优势
凭借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这一标志,荔波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在全国都是十分可观的。尤其是珠江三角洲是主要客源地。而荔波特殊的地理位置,周边相邻的地区都有较大的城市人口,以及荔波长期开展旅游的一些固定消费者都为荔波瑶族文化的旅游开发提供了稳定的地方消费市场,成为了该项目生存的基本保障。
(二)机遇
1.荔波瑶山古寨的开放是最大的机遇
瑶山位于距小七孔景区6公里,距荔波县城31公里
从荔波县城沿樟江河顺流而下30多公里,便进入了风光绝妙的小七孔景区。这便是铜鼓桥。过了铜鼓桥,溯樟江河谷坡地上行几公里,就是远近闻名的瑶山瑶寨瑶山。这里靠近大小七孔景区,非常有利于连成片大造休闲观光游。
2.贵广高铁与沪昆高铁的机遇
贵广高速铁路广州到贵阳的时间仅至4小时,到桂林为2小时。沪昆高速铁路是一条东起上海,西至昆明的东西向铁路干线,预计2016年底全线通车,全程只10小时。高铁的“快旅”将促进“慢游”,只要把握得力,将吸引珠三角与长三角的游客进入岑巩来享受原生态的休闲度假旅游。
3.市场成熟度的机遇
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普遍快速提高、中产阶级群体日渐庞大,不满足于观光体验的成熟旅游者群体对度假旅游产品的需求也应运而生。
(三)挑战
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瑶族文化与周边地区有一定的同质化,对于其瑶族文化未来的旅游发展将是个很大的威胁,同时也存在合作的空间。
1.周边民族旅游竞争强手如云
东南部收到广西的壮族文化的牵制,同时有“世界瑶族在中国,中国瑶族在广西”的影响,造成了在荔波开发的瑶族文化缺乏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东南部受到“歌舞之州、生态之洲、美酒之州、百节之州”称号的黔东南的制约,尤其是黔东南的西江千户苗寨是目前贵州较为成熟的民族村寨;北部又受到三都水族自治县的制约;西部的独山在民族文化这一块较为薄弱,缺少突出的有影响力的民族文化旅游的产品以吸引客源。
2.与周边存在合作的空间
广西、广州都有开发瑶族文化的旅游产品,瑶族的支系繁多,各地的瑶族除了共同的民族特征外都有自身的特点,相互间合作,无论在产品打造还是市场营销上都能打到合作共赢的局面。
三、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瑶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总体策划
为加快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瑶族文化的旅游开发,充分利用项目区内河流,山地,森林,历史文化等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以荔波瑶山和洞塘瑶寨为核心,整合周边资源,发展原生态瑶族文化休闲养生度假游。营造瑶族村寨的乡村情调,打造原生态露天瑶族生态博物馆,助推荔波成为全国有影响以休闲度假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
(一)总体策划思路
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瑶族文化的开发总体定位是:级自然生态环境、人文景观、文化遗产为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区和原生态瑶族文化体验游的村寨。营造“碧水荔波,神秘瑶山”的市场形象。
1.国际标杆,生态标杆,主题旅游,度假和养生视野
以瑶族的瑶浴为突破口,充分利用项目内的水体做足养生。以荔波本身生态环境依托,利用荔波的旅游品牌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高起点、高标准的开发塑造瑶山瑶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塑造东方瑶都。开发健身产品,绿色生态产品,突破观光困境,打造“瑶族生活方式”,一种慢节奏的养生度假生活。
2.以瑶族文化为制高点
瑶族文化历史悠久,积淀丰厚。包括瑶族女书、瑶浴、瑶药、自然崇拜、婚恋习俗、丧葬习俗、文体娱乐、饮食文化、生产方式(山地打猎)、图腾崇拜等。
3.成为荔波旅游的缓冲地区。
站在全县的角度思考其功能。瑶族文化开发的区域可与大小七孔景区,茂兰连成一片,形成旅游带。它就正好是全县旅游休闲度假的中心,也是旅游中转服务的中心。是荔波旅游的缓冲地区。
4.正确处理好瑶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荔波瑶族文化的开发是与荔波旅游融为一体的,因此借助传统文化符号与自然山水综合开发,既能古为今用,也是对传统的开发性的保护。以瑶山古寨为代表的荔波瑶族村寨可以考虑原地复原。坚持部分遗产原地复原,更多遗产创新利用。采用原生态露天民族博物馆的形式,既可以很好地开发瑶族,又能保护文化。
(二)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瑶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总体产品构成
休闲度假的核心是能够借助吸引物让游客留下来。核心吸引物是以荔波山水为载体的瑶族文化。
1.打造以“碧水荔波,神秘瑶族”为核心的原生态瑶族露天博物馆
包括瑶族的铜鼓,狩猎山区,表演场地,瑶族建筑,瑶王殿,瑶浴体验馆、瑶药展示厅和购买点。配套漳江风景名胜区和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等。
2.打造大型瑶族狩猎体验区
挖掘瑶族同胞山区打猎的历史遗迹,展现瑶族狩猎文化的内涵,将其打造成荔波旅游的一张文化品牌。其主题可考虑,瑶山围猎、瑶王殿的神秘面纱、热情怪异的舞蹈、庄严肃穆的丧葬文化、活力四射的婚恋习俗等。
3.仿瑶都文化休闲街区
设计体现新、奇、趣、异,增强观赏性和吸引力。包括瑶族美食街、瑶族农家生态园、现代娱乐街、瑶族文化广场、瑶族文体娱乐表演馆、瑶族旅游商品市场,泛采用标志性文化小品,以体现古街区特色魅力。
4.打造有瑶族建筑特色的酒店群
以瑶族原民居为原型,修建生态环保型酒店。让人们在享受现代技术带来的方便之时,尽情享受瑶族民居的魅力,体会瑶族文化的独特。
(三)重塑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瑶族文化旅游产品的空间格局
以荔波瑶族文化为核心,呈圈层结构向外扩展
1.第一圈层,精密关联层
第一层一荔波瑶山瑶寨为基点,扩展的休闲与度假体验包括,瑶寨寻古与生活体验、畅游大小七孔、荔波布依寨休闲观光、茂兰徒步,骑行等。
2.第二圈层,度假支持层
以荔波旅游综合体为中心,向外扩展3-4日旅游线。荔波县内通往独山、都匀、黔东南、三都、广西的省级公路都是四通八达的可以荔波旅游综合体向四方扩展,形成自然与人文感受居家的3-4日短程度度假光“瑶家度假生活”。
3.观光扩展层
向周边县域扩展,向其他省的瑶族地区扩展。以瑶族文化体验游为主题,连接广西到广东甚至可到东南亚国家。形成大板块的以荔波为出发点的瑶族文化体验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