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的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教育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教育的概念

传统教育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乡村教育 变迁 传统 动因 展现形式

中国乡村的教育出现变迁原因何在?笔者认为这主要是近代以来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碰撞造成的。本文主要论述了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内涵,着重讲述了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碰撞是如何展现中国乡村教育变迁的。

一、从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内涵和它们的特质来初步探讨我国农村教育的变迁

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中的“传统”和“现代”两个概念并不是绝对严格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传统往往被认为某个地区一直以来传承的含义,而现代更多的指的是创新的内容。下面对这两者进行简单的论述。

首先简单的说明一下传统的含义,传统就是某些集群的成员在一些象征意义上达成共识的文化基素,这些文化基素让人们产生集体感和归属感,经过长时间的传承成为这一集群的人们共同的认识和行为的价值基础。经过很多次重复后,不管它是否合理是否落后,都会支配着它所在集群的集体生活。在遇到毁灭性的干扰之前,它会一代代的传下去,生生不息。

其次是现代的含义,刚开始只是时间的不同,后来经过发展成为一个可以进行价值判断的概念,“现代”的含义成为了现代性,它的宗旨是使社会走向世俗并且摆脱神性和幻想,使人类获得幸福并且展现人类的尊严和才智。 中国的乡村教育变迁过程是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展开的,很早以前中国已经开始这个方面的变化,只是近代以后才真正的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

二、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对中国农村教育变迁的影响

上面简单的对影响中国乡村教育变迁的“传统”与“现代”两个概念进行了描述,下面从传统和现代的碰撞对中国教育乡村教育的变迁的过程影响的具体表征进行描述。

碰撞的点与面的描述,现代性是与传统相对的一个概念,这一概念主要是通过影响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来影响教育的,它主要是利用影响教育者的目的、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来影响乡村的教育和文化传承的。中国教育尤其是中国乡村的教育主要是以德、智统一的教学论和教师观等为基本特征的,这些都与现代性的根本要求有冲突,这种冲突构成了两者碰撞的点与面。具体而论,首先是现代性以人为中心观念导致乡村教育目的的转变,中国教育一直以来强调的是“天人合一”,虽然也有人定胜天等类似的说法,但是中国主要的传统教育价值观向来注重道德的完善而轻视物质的探求,看重群体的观念而轻视个人的价值,注重整体思维,并且具有法古、崇古和注重权威的观念。因此人作为个体在中国的教育中是被忽视的,被认为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想法。现代性却以人类中心为主要观念,把人置于万物之上,我们的传统告诉我们“德”“礼”至高无上,而现代更要求的是“理性”“智性”。现代性一旦被作为教育目的得到认同后,对我国的乡村教育的传承是很大的挑战。

第一,进步的现代主义否定我国乡村教育的内容,进步的思想在时间上的直线性和文化观上的统一性直接否定了我国乡村教育中传承的已有的物质方面的传统文化内容,从而否定了其在知识价值等精神层面上的教育内容。这主要是因为现代性认为中国传统作为“过去”最终会被打入“野蛮”的死牢。在这种观念下很多传统的文化都被视为封建残余遭人遗弃,最终影响到乡村教育的内容。

第二,传统与现代冲撞的结果对中国乡村教育的影响。近代以来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军事上,传统都无不被现代所打败,相应的传统文化也渐渐的被现代文化所取代,但是中国的传统有其固有的优势,因此最终结果是在接受西方的现代文明的过程中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现代性进行融合,寻求自身的适应性和发展,中国乡村的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也不断地转变,既保留着传统中的合理部分,也不完全屏蔽现代的冲击,寻求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第三,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各自自身的特性在不断的被人们接受,从而影响着中国乡村的教育变迁。中国的乡村教育的变迁实际上是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进行的,两者有其自身的严谨性和被人们接受的度。严谨性主要是在体制方面,人们的接受度是在日常生活中对两方面的冲突的感受中呈现的。最终人们的理解和对两者的处理决定着两者交锋的结果及其对乡村教育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长时间的延续,自成系统,但是近代以来随着开放的加深受西方现代文化强烈冲击。传统的尊儒等思想近代以来开始被视为封建余孽,而西方的现代性却被推崇起来。正如近代以来众多学者的批判一样,这加速了西化的过程。随着西方观念的传入,我国的传统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乡村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传统的私塾到接受各种外来的学校组织和教育观念,再到现当代的学校体制,这是中国乡村教育的变迁最直接的转化和变迁。

三、结语

中国的传统教育存在了几千年,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的现代观念也有其被需求性,但是我国的乡村教育不可能与西方完全的融合,必须继承传统教育中的合理部分,这既包括思想文化也包括对自身价值的定位。同样我国的乡村教育也不能完全与现代教育脱节,所以我们必须在继承传统合理性的基础上尽量吸收来自外界的能够丰富自身的营养因素,这样在接受以往教训的同时使我国的传统教育得到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启政. 期待黎明:传统与现代的揉搓.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0).

传统教育的概念范文2

一、“现代教育”是与“传统教育”相对而言的

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概念。1899年,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第一次使用“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概念。认为以他为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是“现代教育”,而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则属于“传统教育”。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无论是在教育思想,还是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都具有明显的区别。传统教育强调:教育是生活的预备,是接受知识、掌握本领为将来的生活打好基础的过程。而现代教育则认为:教育本身就是生活和生长,学习的过程也就是生长、生活的过程。也就是杜威所说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在教学方面,传统教育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书本知识(间接经验),强调课堂教学(班级授课制);而现代教育则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儿童的亲身体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要求用这新的“三中心”来取代传统的教师中心、书本中心和课堂中心。“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概念的提出,使人类对教育的认识更进了一步,有助于人们更加准确地把握不同时代教育的特征。要强调的是,杜威本人并没有把“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当作特定概念而加以限制和约束,没有说“传统教育”只能指代以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人为代表的教育主张,“现代教育”只能指代以他本人(杜威)为代表的教育主张;而是呼吁人们把这两个术语作为普通名词来使用,赋予更加广泛的涵义。因此,我们可以说“传统教育”或者“传统的教育”,不仅指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理论和主张,而是指一切旧的、过时的、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教育观念、思想、理论、主张和实践。同理,“现代教育”或“现代的教育”,也不仅仅指的是以杜威为首的教育理论或主张,而是指一切新的、先进的、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教育观念、思想、理论、主张和实践。

二、“现代教育”是与“古代教育”相对而言的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工业革命的完成,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有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变化。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然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适应于机器大工业生产的需要,人类的教育走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现代教育诞生了。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是适应生产力发展不同水平的教育,是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在教育上不同表现。现代教育建立在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标志的现代生产力水平上,适应于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古代教育建立在以青铜器和铁器为标志的古代生产力水平上,适用于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与古代教育相比,现代教育具有民主性、普及性、科学性、生产性和世俗性等等特点。———从办教育的根本目的来说,古代教育是统治阶级的禁脔,单纯地为统治阶级服务,把统治阶级的子弟培养成为统治阶级的接班人;而现代教育则打破了统治阶级的垄断,不再单纯地为统治阶级服务。现代资本主义教育不但把统治阶级的子弟培养成为新的统治者,而且要把劳动者的子弟培养成为新一代的劳动者,现代社会主义教育则把全体青少年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从教育者来看,古代教育的教育者主要是中小官吏、教会教士和不第文人,而现代教育的教育者则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教师。———从受教育者(教育对象)来看,古代教育的对象主要地是统治阶级上层子弟,而现代教育的教育对象则是社会的全体成员。———从教育内容来看,古代教育主要是“统治术”的教育,在西方是“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在中国是“四书五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书》、《礼》、《易》、《春秋》;现代教育则主要是普通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及现代生产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技能。———从教育手段来看,古代教育是笔墨纸砚、粉笔黑板,而现代教育则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卫星电视教育和互联网学习,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从教育方法来看,古代教育主要的是口耳相传、死记硬背;而现代教育则有多样化的方法。现代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有:以语言传递为主的讲授法(讲述、讲解、讲演)、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演示法、参观法,以实际锻炼为主的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社会实践活动法,以研究探索为主的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暗示教学、情景教学等。———从教育管理制度来看,古代教育往往是政教合一、宗教与教育不分;而现代教育则是有独立的教育行政体系。———从学校教育制度来看,古代教育往往是由比较简单而互不联系的几种学校来实施;现代教育则由多层次、多类型、具有完整结构的学校系统来实施。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的不同特征,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不同需求,反映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制约作用。也反映了教育的生产性,反映了社会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性。

三、“现代教育”是与“近代教育”相对而言的

通常,我们把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到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这270多年的历史称为世界近代史,把从1840年到1919年这80年的历史称为中国近代史。相应地,这一阶段的教育就被称为近代教育,其后的教育就称之为现代教育。在这里,现代教育是近代教育的自然延伸,是近代教育的扩充、丰富和发展。所以,现代教育和近代教育在本质上没有区别。然而,由于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断变革,现代教育相对于近代教育,在程度和水平上则有很大的差异。———教育普及的程度更高、范围更大、年限更长。从普及的程度来说,现代教育打破了近代教育仅普及小学的限制,逐渐普及了初中、高中,甚至要“普及高等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现代“义务教育”制度的普遍建立,使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儿童少年普遍享受到现代文明的洗礼。———教育的民主化程度在日益提高。随着“受教育权平等”、“教育机会均等”等观念的进一步深入人心和“综合学校”运动的轰轰烈烈展开,资本主义国家学校的“双轨制”逐渐向“单轨制”过渡,世界范围的教育民主化程度在不断地提高。———教育的宗教性不断减弱,世俗性不断加强。教会被彻底地赶出了教育领域。———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课程体系不断完善。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的知识总量以几何级数增加,出现了所谓的“知识爆炸”、“信息爆炸”,也使学校教育的内容不断充实,更加丰富。———教师队伍不断扩大,教师素质不断提高。从“兰-贝制”到师范学校的建立,从单一的师范学校发展为师范专科学校、师范学院和师范大学,从师范教育的“专门化”到师范教育的“非专门化”,培养和培训教师的机构越来越多,构成了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完善的教师教育体系。———教育手段更加现代化。电脑网络的迅猛普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广泛而深入的应用,远距离教育,开放教育,带来了人类教育方式和手段的彻底革命。———教育观念进一步转变。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结构日趋完善。

四、“现代教育”是与“当代教育”相对而言的

通常,人们把“二战”之后称为当代,我们中国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称为当代。相应地,这一阶段的教育也就被称之为“当代教育”。当人们把“现代教育”与“当代教育”相提并论的时候,“现代教育”就是一个特指的概念,仅指从1919年到1949年或1917年到1945年的中外教育。这样划分的意义,在于强调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教育的发展与变革。的确,“二战”之后,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时代,也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以原子能、计算机为代表的科学技术革命,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对人类的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适应社会变革需求,改革教育内容、调整教育结构、更新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就成为战后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半个多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可以看出,“当代教育”仍然是一种探索中的教育,是一种尚未定型的教育,是一种充满了生机而又没有充分展露其特征的教育。

五、“现代教育”就是最新的教育

在更多的情况下,人们所说的“现代教育”并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既未与“古代教育”相对应,也未与“近代教育”或“当代教育”相对应,而是泛指最新的教育或最先进的教育,或指目前我们正在探索研究和组织实施的教育,是新近、最时兴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代教育”其实也就是“当代教育”的代称。在这个意义上,“现代教育”有着许多“别称”:21世纪教育,新时期教育,转型期教育等等。现代教育就是一个进行时。

六、“现代教育”就是最先进、最理想的教育

往往,当人们在谈论现代教育应当如何如何的时候,其实谈论的就是未来的教育或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谈论的是教育向何处发展的问题。也就是说,在这里人们所说的“现代教育”,其实指的也就是“现代化教育”或“现代化的教育”,是一种理想的教育或未来的教育。“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充实丰富的概念,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标准。原有的现代化标准实现了,又有新的现代化标准提出来。人类就处于实现现代化的不断奋斗之中。因此,现代化始终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现代化的教育或现代教育,就是理想的教育,最为美好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代教育”也就是“未来教育”或“理想教育”的代称。

传统教育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数学 创新教育 有效教学 学情

一、摒弃传统教育观念,大胆实施创新教育

“传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只注意知识的传授和积累,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上课“满堂灌”,大搞“题海战术”,片面追求“高分”和升学率,从根本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才能。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特别是当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所接受教育基本上是封闭的、统一的模式,以模仿为主的教育模式到大学再怎么培养也很难改变他的思想模式。可见,青少年是实施创新思想训练的最佳时机,于是创新教育这一新的教育观念,脱颖而出,它是对“传统教育”的“背叛”。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课本上大部分是由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等一系列基础内容所构成的知识体系。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传统教育过分强调数学的科学性、周密性、严谨性、深刻性。只重视知识的认识过程(能做题),而忽略了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对知识的发现、归纳、设想、创新过程,可见,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要保证中国经济腾飞,需要造就一大批创造性人才,这也是传统教育无法做到的。

二、在教学过程中要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开放课堂的教学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是思考力的培养者,不是知识的注入者。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学习知识,还要教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归根结底要使学生学会思维。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学习的品质、能力,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工作和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多给学生一些思维的时间,引导学生学会思维的方法,使学生敢于并能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能够标新立异并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推理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给他们一个广阔的驰骋想象的空间,引导他们从多角度看问题,养成求异和创新的思维习惯,探究并掌握思维深处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提倡思维无“”,提倡学生向教师“发难”,提倡学习过程中不同意见的争论,使他们各自的创新意识得到加强,创造潜能、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是教学创新的重要条件。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并非只是“三尺讲台”,而应该是几十平方米的“大舞台”。在这个“大舞台”上,我们要用心、用情创设宽松、和谐、愉悦、民主的教学空间和氛围去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条件让学生将操作、思维、言语表达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高。在这个“大舞台”上我们要重新考虑学生座位的编排乃至学习群体的组合,根据学生学习水平、性格特点、操作能力等多方面的情况进行混合编组或同质编组。组织小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开自学探究、讨论争辩、操作归纳、质疑释疑,扩充信息反馈的容量。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曾经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的才能。”在这个“大舞台”上要淡化教师的表演,强化学生的表现,让学生尽展其能而不是教师独霸讲台进行单独表演,通过学生的成功来展示教师的成功。

三、注重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的新教材也注重了知识的引入和生成过程的编写,这也正是为了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当改变那种害怕浪费课堂时间,片面追求提高学生方法运用能力的做法,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增强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四、要教会学生学习

适当开设数学阅读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阅读课就是课堂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各自独立地进行学习。教师首先告诉学生阅读的范围,指导学生阅读的思想和方法,私下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等;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分析、训练,弄清知识原理,学会例题,完成练习;课堂后段教师用适量的时间进行点评、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数学阅读课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学习能力,为他们主动地去学习、以及获取课外知识提供可能。注重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的新教材也注重了知识的引入和生成过程的编写,这也正是为了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当改变那种害怕浪费课堂时间,片面追求提高学生方法运用能力的做法,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增强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传统教育的概念范文4

一、批判性思维

(一)批判性思维理念的基本概念

人的日常逻辑思维能力,实际上是一种相对独立于各种专门知识,包括逻辑专门知识的逻辑思维能力,即批判性思维能力。当我们批判性地思考问题时,会确定问题,检视事实,分析假设,酌情其他因素并最终确定支持或反对一项观点的理由。要进行批判性思考.你就必须进入一定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包括客观,谨慎,挑战他人观点的意愿和,将自己深信不疑的信念置于仔细检视之下的意愿。批判性思维理论的目标即是,寻找有效途径,训练这种能力,揭示这种能力上的差别,把这方面的高素质的对象选。

(二)批判性思维理念的基本特点

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自我校准的判断。这种判断导致解释,分析,评估,推论以及对判断赖以存在的证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语境的说明。批判性思维既体现思维技能水平,也凸显现代人文精神。它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探究工具,是教育的解放力量,是人们的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强大资源。,批判性思维是个人自治的基础。一个自主的人是自我管理的或自我指示的。自治使一个人较少依赖并因此较少受他人的规定、指示和影响。还有一个误解是,批判性思维并不包括或鼓励创造性。相反,创造性常常包括着大量对规则的遵循。一个原创的洞察力恰恰需要知道如何在给定的情景中解释和应用规则。智力是分析的、创造的和实用的信息加工过程三者的平衡。

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一)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批判性思维在现代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对批判性思维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和掌握合理而正确的思维基本原则、规则、要求、技巧和训练方法。众所周知,在信息社会里,信息是首要的资源,然而,信息不断增长,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信息海洋。这些信息未必对我们都十分有意义和价值,并且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面对各种扑面而来的信息、各种可选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及他人的不同意见,我们都必须做出适当的评价。无怪乎人们把批判性思维列为未来社会的公民必须具有的五大技能之一,另外四项技能是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全球意识。

(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传统教育的概念范文5

一、初中生道德法治思维的发展阶段

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分析,中学生的道德法治思维发展会经历几个固定的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

学生按照规则、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2.权威阶段

学生对外界的权威表现出绝对的尊重和服从,将规则、制度视为不可更改的、绝对的。

3.初步自律道德阶段

学生从道德的他律转为道德的自律,不再将规则看做一成不变的。

4.公正阶段

学生的道德法治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现状及成因分析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道德水平已然逐渐达到了初步自律道德阶段,甚至步入了公正阶段,在这一时期,初中道德与法治?W科课程对于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与法律思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足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的受关注程度不高,学生在课堂普遍呈现出一种“心不在焉”的状态。深入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这是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初中生来说,在中考中,以往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开卷考试的学科,因此学生认为该学科的学习无需付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将更多的时间分配给中考中闭卷考试的学科。

2.传统教育影响

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教师将知识一股脑倾倒给学生,很形象地被称为“填鸭式教育”。传统教育方式未能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而新课改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探究式学习,为的是能够扩大学生在课堂中的影响,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然而,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至今依然存在,使学生主动学习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有所困难。

3.课堂气氛枯燥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的魅力,在于其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增加其法制知识,为学生更好地进入社会奠定基础。然而,也因为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容严谨、概念抽象,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感到课堂气氛枯燥,学习没有兴趣,从而更加被动地接受有关知识。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建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认为,倘若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能够更加轻松地教学。另外,新课改突出强调了探究式学习这一学习方式的重要作用,要求一线工作的教师能够在课堂中有所运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学生编为多个学习小组,再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课堂多种教学形式的选择。

1.利用多媒体构建课堂环境

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学习环境对学生是否主动学习、是否有效学习均存在重要影响。利用多媒体可以在恰当时候为学生提供辅助教学的微课视频,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教授学生与法律相关的内容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来为学生播放法制节目的节选内容。

2.利用有效提问促进学生思考

传统教育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传统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的交往已经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步入了信息化的社会,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21世纪新型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养。原有的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和基本应用为主的计算机学科教育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课程改革计划,以《信息技术》课程取代了原有的电脑课程,不仅仅表现在课程名称上的改变,最重要的是它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观点。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对原有的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彻底的改革。传统的计算机课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目标,讲授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我们必须运用信息科技尽快建立起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探索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发展的时空,培养学生运用信息科技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下是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初步探讨。

一、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的冲击

传统教育,面临着信息技术的巨大冲击,这种冲击来自于四个方面。

其一,传统教育基本是为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而存在的,其内容的本质是由已占有知识的教育者向未占有者传授知识。它若在知识处于奇货可居的落后的社会现实中,则仍显得那么重要甚至奢侈。然而在信息化社会中,知识占有者的优势会大打折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学习者带来的丰富的跨越国界、跨越行业、跨越校际的知识资源,以人类共同文化积淀的形态,使知识的传授数量和质量极大地优越于任何知识占有者个体的传授。仅作为“知识化身”的教师的存在,将失去重要性。教育应当使学习者得到包括学习知识在内的创新能力、适应能力、选择能力等更高层次素质的培养,教师的职业素质内涵将产生重大的变化。

其二,传统教育是以劳动密集型的行业特征出现的。重复性的低效劳动,教师个体水平差异和教学过程规范的粗糙,严重地制约了教育水平的整体发展,而计算机技术能有效地促进教育领域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以系统的规范控制由教师个体水平引起教学的随意性。在教育资源共享的纽带下,实现教育人力、物力资源的多层次开发和合理配置,充分解放教师的生产力,使教育实现现代化。

其三,传统教育是以一次性教育和精英教育为特征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这种教育模式必将被终身教育和大众教育取代。信息技术能将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将面授教育和远程教育结合起来,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育不可克服的缺陷,促进终身教育和大众教育得以实现。

其四,传统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并不具备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加工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适应新世纪的激烈竞争,重要性毋庸置疑。教育当然不可漠视社会对人才规格的新要求。

所有这些都可能引起教育内部的革命,包括对教育体制、师资培养、资源配置、办学模式、课程设置、人才评估等领域,都将产生重大变革。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

传统的教学系统只有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要素。在现代化的教学系统中,多了一个要素――“教学媒体”。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这四个要素不是孤立地、简单地组合在一起,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而教学系统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就是教学结构。

中小学的传统教学结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在这种结构下,教学系统中四个要素的关系是: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甚至是教学过程的绝对权威,教师通过口授、板书把知识传递给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用耳朵在听,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是外部刺激的接收器(相当于收音机或电视机);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作为辅助教师教,即用于演示重点和难点的直观教具,传统CAI就是起这种作用;在这种结构下,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老师讲这本教材,复习和考试都是依据这本教材。

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为了有效地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即彻底改变教学系统中四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

三、国际上信息技术教育所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

CAI(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大约是从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后期。此阶段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运算、图形动画和仿真等功能,辅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这些CAI课件大多以演示为主。这是信息技术教育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一般只提计算机教育,还没有提出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

CAL(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计算机辅助学习)阶段:大约是从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后期。此阶段逐步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也就是强调如何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例如用计算机帮助搜集资料、辅导自学、讨论答疑,帮助安排学习计划等,即不仅用计算机辅助教师的教,更强调用计算机辅助学生的学。这是信息技术教育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计算机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两种概念同时并存。

IITC(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 Curriculum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大约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此阶段不仅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用于辅助教或辅助学,更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全新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这是信息技术教育的第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原来的“计算机教育”概念已完全被信息技术教育所取代。

从国际潮流来看,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正在逐步进入第三个阶段。在进入这个阶段以后,实际上信息技术就不再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即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结合在一起。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我国基础教育具有自己的优势,但是也要看到其不足:多年来我们培养出的大多是知识应用型人才,而比较缺乏创新型人才。而“创新”,正如同志所指出的“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上同志还进一步提出:“要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应当通过什么途径才能大批地、有效地培养创新型人才呢?这就要依靠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借鉴美国教育部2000年度“教育技术白皮书”中有关e-Learning概念的权威论述。综合该白皮书中多处论述的观点所得出的关于e-Learning(数字化学习)的完整内涵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来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从而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达到培养大批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人才(即创新型人才)的目的。这个内涵实际上包括下面三个要素:①现代信息技术(以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数字化学习的条件;②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数字化学习的方法(通过有效的整合可以建构出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以及有利于培养学习者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全新学习方式――例如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式学习);③教学深化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数字化学习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创新型人才培养所需要的。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目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

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

1.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认知主体的作用。

在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如果教学软件编得更好,则连教学策略也可以选择,比如说,可以用个别化教学策略,也可以用协商讨论的策略。这就是说,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教学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听从教师摆布,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认知的主体,必须发挥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这种主动参与性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真正发挥了认知主体的作用。

2.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合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信息收集、处理和利用的所有阶段,批判性地处理信息是重要方面。要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检索策略,对所要利用的信息源、对所获得的信息内容都能进行逐一评估。学生在接受信息之前,会认真思考信息的有效性、信息陈述的准确性,能够识别信息推理中的逻辑矛盾或谬误,识别信息中有根据或无根据的论断,确定论点的充分性。这些能力的形成不仅要通过信息技术,还要通过加强科学分析思维能力的训练来培养。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使学生掌握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和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

3.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使学习信息技术既可作为辅助教的工具,又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目前流行的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有“以教为主”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教学设计两大类。由于这两种教学设计理论均有其优势与不足,将二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而且这种理论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求。在运用这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对于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不管是多媒体还是计算机网络),都不能把它们仅仅看做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教具,而应当更强调把它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继承了传统的学科教学的优势,同时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的特点的教学类型,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乘着课程改革的春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做好准备工作,为早日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以上是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初步探索,望得到其他专家和老师的批评与指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