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浅谈乡村教育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浅谈乡村教育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加强 城乡图书馆 一体化
一、城乡图书馆发展的战略意义
图书馆事业作为城乡社会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新的社会发展的环境下使县、乡、村图书馆事业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农村图书馆的现状。近年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农村教育,特别是近十年,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使农村的教育教学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一些贫困山区,由于政府财力不足,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农村教育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据调查了解到地处山区的一些学校不论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施都和其他普通学样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大部分山区学校只有一间小型图书馆,馆藏仅1000多册,图书馆没有正规化的管理,利用率极你。可以说,图书馆只是一个摆设,没有真正的发挥出图书馆的功能。农村学生的阅读渠道非常有限,加上贫困地区文化和经济相对落后,人们对孩子阅读方面不够重视,家长不愿意花钱专门买书供孩子学习或阅读。因此农村学生基本上是没有任何课外书可以阅读,这导致农村学生的阅读面非常窄。
2、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着力提高农村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满足广大学生的精神需求,转变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增强广大农民的自主创业能力,从根本上转变农村居民的生存方式。城乡图书馆事业发展一体化不仅是图书馆自身的发展,更要与农村教育、科学普及等各种文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通畅的城乡文化交流通道。在城市繁荣的同时,促进、带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城乡图书馆信息服务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 乡镇文化建设也同城市图书馆一样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乡镇图书馆更成为增强乡镇文化品位, 提高当地居民和农民素质, 促进信息流通和科技进步, 推动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因此, 协调发展城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性日趋突显。
1、有利于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从深层次意义上说, 城市化并不是简单地指越来越多的农民演变为城市的居民,其内涵是城市文化不断向农村传播和扩散的过程, 是城乡人民联手激扬先进文化, 创造先进文化的过程。图书馆信息服务协调发展正是这一过程的先导活动。不论是城市图书馆还是乡镇图书馆, 都是地区性的文献信息中心, 也是当地专门从事信息服盏牟棵牛 若能加大信息服务协调发展的力度, 努力做好信息服务工作, 为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 使得城市的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等向农村快速扩散、渗透, 这必将大大加快城市化进程。
2、有利干农村经济的发展。科技兴农是我国农业的长期战略方针,一乡镇图书馆围绕这一方针, 借助城市图书馆的优势, 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如通过城乡图书馆信息网获得全国各一级图书馆以及其他信息机构的信息资源. 调查了解农业生产需求, 不失时机地传递实用科技信息和技术资料、市场信`岛以乡一镇(村) 图书馆(室)为支点, 建立科技信息服务站, 编发信息快报, 开展定题和跟踪服一务, 为农村经济服务。
三、城乡图书馆发展的对策
1、加强城乡文化交流
(1)开展捐书活动。城市学生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资源丰富,学校图书馆馆藏量大,而且学生自身的课外书多,图书馆的很多图书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可以捐到农村去,充分发挥其作用。
(2)乡村老师授课活动。开展乡村教师授课活动,授课内容为乡村学生的日常生活片段,反应乡村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体现乡村学生好学奋进,但学习条件艰苦,特别是课外阅读难开展等问题,突出图书馆对乡村学生的重要性,号召城市师生积极捐书。
2、开展农村图书馆基础设施。农村文化的开展离不开图书馆基础设施,城乡图书馆建设一体化首先应该从完善图书馆基础设施入手。在馆舍、设备和文献资源建设中要本着多渠道、多方位、多角度的建设方针,配合通信、广播电视等“村村通”工程,综合设计,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整合城乡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按照城乡图书馆建设一体化的目标和合理配置、集约知识资源的要求,完善和优化县域村庄图书馆、文化站的规划,在中心村建设中心分馆,小型村设立文化站的星型结构。按照体现地方特色、秉承文化传统、突出按照农村生产、生活的要求,科学编制好每个村庄文化站的建设规划,进一步丰富村庄文化站的服务内容。
3、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城乡图书馆一体化建设要注重研究人才的培养。通过高校图书馆专业教育定向培训,增加实用性课程的设置,进行人才贮备。各级政府要出台有关政策措施,使乡镇图书馆专业人员有条件、有待遇,充分调动他们献身农村图书馆事业的积极。利用假期让乡镇图书馆员到城市图书馆参观、学习、交流,甚至亲身体验。利用各种有效的形式进行培训和提高。
近年来,有的地方突破体制约束,实现各级图书馆人、财、物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通借通还,建立起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切实解决了农民群众看书难问题,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实践证明,城乡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推进,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营造了团结、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优化了社会文化环境,促进了农民群众文明素质的提高,对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总之,要充分认识推进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的重要意义,逐步构建城乡一体的图书馆服务网络。要加快基层公共图书馆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以县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为主体的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要切实加强基层公共图书馆工作队伍建设,鼓励高校毕业生、志愿都到农村从事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努力建立一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专兼职图书馆员队伍。
参考文献:
[1]文化部:全国农村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经验交流会 2009-04-05。
[2]杨之光.乡镇图书馆服务模式探究[J].图书与情报,2007(5):123―125.
浅谈乡村教育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语文教育;古诗学习;方法;自学;文学素养
古诗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是经久不息、源远流长的文学宝藏。在小学中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普遍选取的是一些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多以五言故事,七言绝句为主,这些诗句浅显易懂,朗朗上口,对仗工整,声韵和谐,富于音韵之美,也能启示生活。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沉淀的过程,通过不断加强古诗的积累量,才能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从量变达到质变的突出效果,让学生从古诗的学习中,自然而然的理解古诗的深远意境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为以后更好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理解文学打好基础。
一、小学中年级学习古诗的重要性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拼音认读,积累了一定的识字量,也有了一些语文阅读的经验,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事物都充满了好奇,而且由于学生的阅历较浅,想法单纯,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古诗的学习在小学语文的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学习古诗对学生的文学积累,个人素养的形成和以后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1.了解古代人民的生活面貌。古诗主要是取材于古代人民的生产生活劳动,古诗从一定角度也是具有参考价值的。许多古诗都是以描述富于生活情趣的日常情景为主,这些古诗就是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以《乡村四月》中的“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一诗句就生动地描写了乡村四月农忙时节,乡村清新优美的自然景观,劳动人民忙碌的生活情景,跃然纸上,生动鲜活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在学习这些古诗时,就是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状态的过程,通过短小精炼的诗句,让学生感受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美好品质和对生活充满美好向往的生活愿景。
2.学习古人优秀的品质,引导学生形成精神和道德素养。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在美好品质和道德修养方面没有具体深刻的意识形态,因此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启蒙尤为重要。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用古诗中的高洁品格启迪学生,让思想教育在春风化雨的过程中悄悄进行。诸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刻苦,“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之情等,古诗不仅是文人抒感的媒介,更是表现诗人高尚品质的重要表达方式。通过学习古诗,学生能从实习中了解到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并学习高尚品质的魅力,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的文化修养,从小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王瀚在《凉州词》中写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诗中意境深远,词藻华丽,表现战士出征前酒宴时的酣畅淋漓,能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古人征战的男儿豪迈,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能够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对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文学气质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古诗中有文学的语言艺术,有动人的情感表达,有山河壮阔,有人g疾苦、世态炎凉,有家仇国恨、壮志未酬,古诗的世界是丰富、多元的。学生在学习古诗,积累古诗的过程中,就会将这些精神文化内化为自身的文学素养和精神文明修养,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巨大转变。从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基础教育的重点,古诗的教育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文学启蒙的重要途径。
二、有效开展小学中年级古诗教学的方法
1.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是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小学中年纪的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在进行古诗教学时,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心理,利用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采用情景教学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进行讲解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先介绍诗人的生平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教室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古诗朗诵,观看与古诗相关的图片,为学生的古诗学习创造一个情景,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有感而发,发散和活跃思维。通过运用情景教学法,可以丰富故事教学课堂的内容,让课堂更具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古诗教学活动的开展。
2.合理安排预习任务,引导学生自觉学习。教师可以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利用课本下面的注释,提前尝试古诗翻译。这一过程就会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古诗的学习不仅要靠老师的讲解,更取决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才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学生在自学中更能激发出对古诗多元化的理解,这就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做好了铺垫。学生在听课时已经对古诗产生了一定了解,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更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知识。通过合理的布置预习任务,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能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3.注重诗意解释一下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古诗本身语言凝练,用字考究,这就给学生理解诗意带来障碍。另一方面,由于时间的推移,汉语言的发展环境与古代的语言环境存在很大差异,这就导致越多词的词性和意思发生变化。以“妻子”为例,今意是指男性的配偶,是单身概念,而在古意中是指男性的配偶和子女。这种词义的差异也构成了学生学习的障碍。因此教师在进行古诗讲解时,更要侧重于古诗翻译的解释,让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古诗的意思,一边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古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记忆古诗。只有真正的理解古诗的内涵,才能更好地进行古诗的积累,将知识内化为自身修养。
三、结语
古诗的学习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注重小学中年级的古诗教育,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更能提高学生的文化涵养。实际上,开展小学中年纪的古诗教育,也是对古诗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加强小学中年纪的古诗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王洁.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艺术[J].教海,2016(8):79-80.
浅谈乡村教育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课外阅读;兴趣;方法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可见阅读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的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开展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学得有兴趣,学得扎实,学得活。因此,扩大课外阅读量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但是对于乡村学生来说,要想扩大课外阅读量,还存在许多问题和障碍。笔者结合自己十余年的教学经历,浅谈在乡村小学中如何进行课外阅读教学。
一、激发兴趣,使学生乐于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书,学生才愿意主动去阅读,去探索,并且在阅读中获得快乐,从而在快乐中收获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课堂氛围,让课堂成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良好平台。比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鲸》时,农村学生大都没有见过鲸,课堂开始,采用设疑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并出示课件展示蓝色大海,再问:“美吗?就在这美丽的蓝色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宝藏,生活着千奇百怪的海底动物。其中有一种动物号称‘海中之王’,它的形体庞大,比大象要大得多。你们知道它是谁吗?”接着播放视频展示鲸在大海中活动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这是什么动物?与别的动物相比有什么不同或相同的地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搜集介绍鲸或者其他动物的文章、书籍,并且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以此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乐于读书。
二、教授方法,使学生善于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这足以说明方法的重要性。新课程改革让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开始重视课外阅读,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的课外阅读缺乏恰当、明确、系统的指导。许多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或者从课堂的学习中已经有了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可他们却不知如何“读”。因此,在课外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方法才是最有价值的。
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阅读和读书方法。针对高年级学生,我要求学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延伸到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善于摘抄、勤于批注等,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再者,我会教给学生一些读书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来运用。如篇幅长、难度大的文章或书籍,我会让学生采用“泛读法”;对于只需要从文章或书中选择有用的资料时,我会推荐学生使用“浏览法”;针对报纸杂志类的材料,我会让学生采用“通读法”,意在读懂、读通;对于名篇佳作,我推荐学生使用“精读法”,要做到细读多想,反复琢磨和分析......
三、营造环境,使学生勤于读
阅读环境是学生进行阅读的前提条件,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外阅读环境对他们的阅读能力发展尤为重要,但他们的阅读环境却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
首先,家庭环境。农村家长的自身素质有其局限性,认识度不够,再加上平时为了家庭生活忙碌着,留守儿童偏多,即使家长在家也很少有时间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因此,笔者认为要改善学生的家庭阅读环境必须先要让家长改变观念。一方面利用方便快捷的通讯方式多与家长进行沟通,另一方面提醒家长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更好地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
浅谈乡村教育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一、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往的教学过于注重教师的作用,忽略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想要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一定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因此,教师一定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教学需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多动脑思考,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切实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想要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从心里认识到语文知识的重要性,热爱语文,才能保证有效教学。
1.将多种设施和教学方式融入语文教学
现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有将现代化设备和新的教学方式融入其中,才能提升教学效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将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化设备融入其中,利用多媒体视听手段完善教学。此外,教师还要开展多种教学方式,例如,讲解课文《将相和》时,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和表演,在锻炼学生朗诵能力的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语文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只有让学生意识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多带领学生走入社会,走进乡村,帮助学生了解语文知识与平时生活的巨大联系,在实际中开展教学,从而实现高质量教学,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3.开展分组教学法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学习的时间还较短,一味采取灌输模式开展教学,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开展分组教学,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根据教师的提问进行探讨,并发表各自的观点,促进他们积极交流和有效沟通。
三、逐步提升教师的素质文化水平和教学能力
众所周知,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他们的素质能力和文化水平对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新课标的开展,以往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完善自己教学水平的基础上,还要提高道德文化素养。各学校也要做好选拔工作,挑选能力素质过硬的教师进行教学,定期组织培训,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坚持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并存的发展战略,打好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功底,为社会培养接班人。
四、做好语文课后评价,完善作业体系
小学作业和课后评价是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学习的收尾环节,是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进行检测的重要手段。过去的小学语文评价方式太过单一,作业形式也比较片面,只有习题检测或作业书写方式,根本无法做到有效的测评,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逐步改变以往的作业形式,不仅需布置书写作业,还要将实践作业、动手作业等形式融入其中,并完善评价方式,改变只根据成绩评价学生的单一手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善于结合评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学习,从而为课堂有效教学作铺垫。
总而言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水平逐步提升的大背景下,教育教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为了切实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做到有效教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组织教学,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并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完善自我能力,为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浅谈乡村教育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农村 小学教育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21-01
1.前言
对于一个国家发展而言,教育有着基础性地位,因此,社会各个阶层都应充分意识到教育的重要作用。对于我国而言,教育更是实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根本。然而,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使得城乡差异仍旧是目前国家所面临的十分严峻的问题,其体现在教育上则表现为农村教育水平较为落后,特别是农村小学教育与城市小学教育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需要国家予以特殊对待,并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促进其发展。
通过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可知,目前我国居住乡村人口数约占全国人口的50.32%,农村小学数量相当巨大,是目前国内教育部门所必须进行重视的组成部分。农村小学教育水平关系着占全国半数以上青少年的知识启蒙、学习能力及人格的初步培养,因此,国家必须充分意识到农村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从各个方面解决办学过程中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大力度办好农村小学教育,方能培养出更多从农村走出来的优秀人才,促进我国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异,进而实现国家的全面、和谐发展。
2.我国农村小学发展尚存问题
2.1 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差,经费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农村小学办学经济来源主要依靠于农村自身的经费投入,由此便受当地农村发展程度的制约,若当地经济条件较好,则可投入较多的教育办学资金,学校办设水平通常相对较高,若农村发展相对落后,如我国的贫困乡镇,则难以摊拨出足够的资金作为办学费用,当地的小学教育质量往往较为低下,且发展进程缓慢。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教育投入日益增加,对于农村小学办学的经费支持亦较从前更为充足,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大部分地区都建造了新的楼房作为学校校舍,然而仍旧存在部分地区办学设备难以满足小学教育需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得不到良好的教学设备服务,教学效果因此受到影响。同时,教学设备的不完善导致学生无法充分的了解外界的发展,所接受的知识单调、闭塞,不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2.2 学校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师资力量雄厚,教师业务水平高,则其采用的教学方法先进,课堂气氛融洽,学生学习效率较高;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低下,则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课堂效率低,学生学习主动性缺乏,学习效果不理想。
在我国农村,特别是偏远的贫困地区,师资力量普遍薄弱。一方面,教师薪资待遇水平低,难以招聘到水平较高的教师进行授课,且教师人数不足,很多地区出现一名教师教授一个年级全部学科的现象,几乎全部的白天工作时间都必须用于课堂教学,只有利用晚上时间进行作业批改,教师工作量大,工作条件艰苦,教学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年轻教师所占比重较小,普遍为常年在当地农村进行教学的中老年教师,加之受经济条件所限,其极少进行进修,故教学理念往往老套,教学方法陈旧,难以适应时展的需求。
2.3 思想观念陈旧
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目前农村家庭子女数量通常为一到两个,加之留守儿童所占比重增加,隔代养育现象普遍,上述诸多因素导致家庭给予子女更多的宠爱,对于子女的学习状况则往往更为放任纵容。此外,由于“重男轻女”的观念长期存在,许多家庭对于儿子过分的溺爱放纵,对其学习状况不管不问,而对于女儿则教育方式往往过于简单粗暴,且许多家长法律意识薄弱,不赞成女孩接受教育,剥夺其受教育的权利。
对于上述现象,学校通常采取家访的方式对学生家长进行教育、劝阻,但往往收效甚微,许多家长蛮横固执,对教师提出的建议不予理睬,甚至采取粗暴的方式予以回绝,导致农村小学教师出现了“怕家访”的现象,十分不利于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3.农村小学教育发展建议
针对前文所述及的几点问题,并结合我国农村办学现状,可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以促进农村小学教育水平的进步与发展。
3.1多方争取资助,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教育发展初期,我国农村小学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为当地农村自身投入以及国家的政府投入,如今,随着公益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慈善机构开始通过公益募捐筹集资金作为农村办学的经济支持。因此,农村在小学办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向国家、政府进行经费申请,同时,还可向各助学机构争取资金资助,从而弥补经费不足的短板,完善教学设备配备水平,提高教学发展质量。
3.2 提高农村小学师资力量,加大优秀教师引入力度
针对师资薄弱的现象,一方面,政府应加强教师薪资投入,提高教师待遇水平,同时加强教师流动机制的推广实施,将更多更优秀的新生师资力量引入农村小学教学之中,帮助当地教师改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农村当地应给予小学教师以更多的关怀,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并呼吁村民、学生尊重教师,爱戴教师,此外,还应勤于发现教师的先进事迹,并予以宣传,呼吁更多的优秀教师加入到农村教学的教育奉献中去。
3.3 改变家长观念,创建“家长学校”
农村小学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尚应关注对学生家长观念的改变,因此,创建“家长学校”便显得十分必要。由于留守儿童数量逐渐增加,“家长学校”所针对的对象主要为留守儿童的祖父母等隔代监护人以及部分儿童的父母,学校主要的任务为改变学生监护人的教育观念,帮助其意识到少年儿童受教育的重要性,并给予学校、教师以更多的配合,共同完成学生的小学教育。
总之,相比于城市学校,农村小学在办学过程中具有其特殊性,然而就国家的教育发展而言,其又具有长远性。因此,国家及当地政府需充分认识到目前农村小学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方能促进我国农村小学教育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海燕. 浅谈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 柴达木开发研究,2013,04:52-53.
[2]赵娜. 关于农村小学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13,40:35-36.
浅谈乡村教育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意外伤害;幼儿园;幼教
2013年5月,中国少儿出版总社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联合了《中国幼儿安全自护报告》,该报告显示北上广等一线城市55.1%的幼儿曾经发生过意外伤害事故。由这份报告的相关数据可以断定,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危害幼儿健康甚至生命的罪魁祸首。幼儿园作为幼儿生活及接受教育的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其在防止幼儿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以昆山市绣衣幼教集团锦华分园为调研对象,对幼儿园学生意外伤害知识现况进行调查,希望可以获取幼儿园、幼师及学生自身在意外伤害事故知识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并根据相关统计结果,为杜绝幼儿园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建议建言。
1 资料与方法
根据知识水平以及文字理解水平的差异,将调研对象分为两大类,一是幼师类,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二是学生类,采用随机采访的形式。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2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0份,随机采访学生9人,小班、中班、大班各3人。调查问卷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学校安全教育的状况、教师对意外伤害的理解、处理意外伤害的方式方法等。随机采访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安全意识、学生对安全教育的接受度、学生遭受意外伤害的应急能力以及如何保护自我等。
2 结果
2.1调查问卷的反馈 根据调查问卷的调查内容,得出以下结果(如图1~4)。
2.2随机采访的反馈如图5~10。
3 结论
3.1跌摔伤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引起的伤害仍是学生受到意外伤害的主要类型,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①幼儿园自身建设方面:校园文化中安全文化建设的力度仍然不够,安全性提示不够鲜明或者相关教育不到位;学生之间的关系仍时常会紧张,学校的德育教育落实情况较差;②学生自身方面: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3.2幼师处理意外伤害事故的基本能力欠缺:①缺乏独立应变能力;②缺乏基本的救护知识;③受体制性禁锢,依赖性强。
3.3个别学生的自理能力较差:①社会交际能力或者说群体生活能力较差;②自理能力较差;③自立能力较差。
4 推论
安全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前提性教育。任何教育都必须以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为第一前提。理想的安全教育需要三方合力:①幼儿园需要为幼儿提供安全的环境,需要为幼师提供进行安全教育的环境;②幼师需要从掌握意外伤害事故处理方略出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③作为另一教育重地,家庭教育需要配合学校教育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
4.1幼儿园的改进措施
4.1.1鼓励幼师继续推进幼儿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日常化、实时化并转变幼儿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采取情景模拟的方式或案例教学的方式,增强学生学习与记忆的主动性与牢固性.
4.1.2推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①以鲜明的图案或图示标明危险位置,提醒学生注意;②让学生参与到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来,例如,针对某一安全主体征集学生绘画作品,增强学生的感受力和认同感;③加强德育教育,强调秩序与和谐的重要性,随时随地教育学生要学会分享、主动分享;④建立学生健康档案,详细记录学生目前的身体状况、以往病史以及家族遗传病史;⑤根据以往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类型及情况针对性的制定相关伤害或疾病的紧急处理预案,使幼师在遇到意外伤害事故时做到有章可循;⑥加强家校联系,第一,不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实地联系,使家长随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以及学校教育的教育方式方法,并针对学校教育情况制定与之互补的家庭教育办法,使家校教育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第二,通过网络手段,例如微博、微信或邮件,加强幼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使教育互为透明化、互为连贯化。⑦重视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及沟通能力,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想办法、独立解决问题。
4.2幼师的改进措施
4.2.1学习基本的护理知识与常见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办法,并将学到的知识主动运用到意外伤害事故与日常教学中来,①可以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促使自身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合格的幼儿教师;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自理自立能力;
4.2.2将德育教育列入日常工作的重点性内容,①德育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②德育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德育水平的提高可从根本上促进知识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③德育教育有利于塑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校园文明.
4.2.3以身示范,学校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更多的时候不是说教而是浸润,幼师必须从规范自身行为,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出发,为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树立榜样。
4.3家庭教育的改进措施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犹如列车的双轨,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完善的教育体系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所以,安全教育的地域也理应扩至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重点包括:
4.3.1德育教育 ①告诉孩子做什么是对的,为什么对,及时对孩子的正确行为予以表扬,什么是错的,为什么错,及时提醒孩子错误的行为并告之改正方法,使孩子具备基本的是非判断能力;②告诉孩子什么样的品德值得提倡;③提醒孩子及时换位思考[1-6]。
4.3.2让孩子学会坚强、学会担当。尤其是当孩子遇到挫折或犯错误时,应及时利用现时案例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该坚强,什么时候该主动承认错误或主动承担责任。
4.3.3鼓励孩子犯错误 ①让孩子知道犯错误的后果,避免重蹈覆辙;②避免过多说教给孩子带来的抵触心理。
参考文献:
[1]赵红.西安市0~6岁儿童意外伤害调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杂志,2013,1:98-99.
[2]何艳.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与护理研究[J].健康必读:下半月,2011,8:172-173.
[3]浅谈家长和幼儿园如何有效防范孩子意外受伤[J].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13,6:16-17.
[4]孙媛媛,吕陈灏,王卫卫,等.我国儿童意外伤害干预研究现状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3,4: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