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的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教育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教育的特征

农村教育的特征范文1

农村教育研究是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长期以来,在农村教育研究方面,教育理论工作者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取得了丰富而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农村教育理论研究对农村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①。但“从整体上看,农村教育研究的学理水平还很低,无论在研究内容上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需要对现有的研究加以学术反省。”[1]所以,如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更为有效地开展农村教育研究,使农村教育的理论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农村教育实践的发展,有效提高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使广大农村青少年儿童享有和城市大体均等的受教育权利,使农村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社会发展,适应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快速迈向城镇化的新现实,是农村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摆在农村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那么,农村教育研究是否需要“理论”,这是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一般来说,关于农村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都属于农村教育理论研究。农村教育研究都是有“理论”的。任何一项研究成果,都内在地反映出研究者一定的立场、价值取向和方法论等理论素养,农村教育研究成果也必然具有“理论性”。但具有“理论性”的农村教育研究成果并不必然是“农村教育理论”的研究。农村教育理论是农村教育研究中的一部分:其一,它是对农村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的研究;其二,是在此基础上对农村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抽象出一般性的问题,从而确立一定时期农村教育研究的问题领域,进一步来明确农村教育研究的对象;其三,对“农村教育”这一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特征、发展规律进行抽象归纳,明确农村教育的特殊性;其四,基于以上研究,提出农村教育发展的总体性理论假设,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由此,“农村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农村教育的理论研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是后者的抽象与升华。

问题在于,农村教育是否应有属于“自己”的“理论”。目前的农村教育理论研究,更多的是将“农村教育”视为一个公共问题领域,将某一种具有相对普适性的“理论”应用到或移植到农村教育领域中来,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中的理论,正如将统计学引入到教育领域而成为教育统计学一样,从而生成农村教育的研究成果,农村教育研究要“综合应用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2],这是当前比较普遍的研究视角和路径。本文认为,跨学科的研究方式固然有助于农村教育研究的深入,但也应将农村教育视为一个相对特殊的研究对象,从探究农村教育发展的特殊的本质、特征与规律入手,构建农村教育的理论。问题的关键是,农村教育是否特殊到足以需要一种有针对性的理论来对其进行解释。从农村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组成部分的角度来看,将其视为一个公共问题领域有其合理性;但我国的农村教育亦有其特殊性,从体制来看,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形成的城乡二元发展模式造成城乡间发展的不均衡,农村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二元教育结构,尽管在国家教育政策文本或经典教育学教科书中,我们很少见到有关于农村教育是与城市教育相对应的教育的表达,但实际上,无论在观念层面或在实践层面,农村教育已成为一种区别于城市教育的教育”[3]。从文化上看,基于农业文明的农民生产与生活方式所形成的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差异的存在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此外,人口分布情况、地理和民族差异等等因素造成了农村社会与教育发展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并且这一特殊性无论合理与否,都是短期内无法改变的现实。更为重要的是,城乡教育发展均衡并非城乡教育发展“同质化”。所以,农村教育也需要属于自己的“理论”,为农村教育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作为农村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教育,必然有其异于其他教育的特殊性。农村教育研究需要立足于农村教育的现实。理论的生成不是由“一般到个别”,而是正相反。正如不是先“构建”辩证唯物主义,再“创造”历史唯物主义一样。农村教育实践发展的特殊性,客观上要求理论工作者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和提升,将其上升到理论认识,并探究农村教育发展的规律,从而提升农村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在坚持科学精神的前提下,通过整合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学科优势进行视阈融合,形成一种科学人文主义方法论”[4],据此形成属于农村教育的“理论”,而这一理论也将起到丰富和完善整个教育学学科的作用。对农村教育研究者来说,目前需要深入探讨的是如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即不仅仅是把农村教育作为一个空间意义上的领域,研究者只是将某一理论应用在这一领域中,而是将其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学科研究对象,研究者需要深入其中,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特征与规律,从而生成农村教育的理论。首先,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文化传统对当前农村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自秦汉以降,管理地方越来越重视教化的作用,“到明中期地方乡绅、族长成为教化的主导力量,与此相适应,乡约、族谱便成为教化的主要形式。”[5]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城市的现代化十分迅速,城市人口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对其的影响日渐式微,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相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变化是巨大的。而广大农村地区则更多地保留了农耕文化传统,其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和城市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无论这种差异本身是否合理,在短期内是很难消弭的,理论研究者不能无视这种差异。其次,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城乡二元发展模式,在体制上强化了城乡本就具有的这种差别。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等体制因素以及区域发展不均衡等的叠加影响,农村的社会与教育发展总体上落后于城市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总体上发展迅速,但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与城市教育之间的差距仍是巨大的。这也是理论研究者必须正视的现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6],“城乡教育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社会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7]。城乡一体化为农村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也说明,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无视这一现实,一厢情愿地进行抽象的批判和理论构想,对改善农村教育的现实并无裨益,这种流于清议的学术研究在实践中反而往往是有害的。农村教育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教育现象。由于文化传统、现实国情等原因,农村教育不仅是一个教育场域,更主要的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现象,简言之,农村教育有其特殊性。至于这种特殊性是什么,如何评价,那是另外一个问题。所以,农村教育理论建设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明确农村教育的内涵。包括其本质、规律、价值取向等问题,这是建设农村教育理论的合理性前提。

二、问题域:“教育的农村问题”抑或“农村的教育问题”

顾名思义,农村教育理论的价值是为农村教育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由上文,建设农村教育理论首先要为农村教育方面的研究“立法”,即在内涵上明确农村教育研究的特殊性,从而避免假借农村教育之名做泛性的一般化的研究。更进一步,农村教育理论的建构,也在外延上明确了农村教育研究的问题域。如果对目前的农村教育研究成果进行考察,其研究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个领域:一类是“农村的教育问题”;一类是“教育的农村问题”。所谓“农村的教育问题”,是指将农村教育问题视为整个农村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农村社会整体发展的视角下来审视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此类研究比较侧重于从宏观的社会层面来探究农村教育问题背后的动因,关注农村教育问题与其他农村问题之间的联系,试图从整体的视角来研究农村教育。关注此类问题的大多是具有政治学、经济学与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学术背景的学者。其研究的合理性是注意到农村社会对农村教育的整体制约性,也关注教育对社会的影响,理论视角比较开阔和丰富,其研究方法,尤其是社会学、经济学的方法,比较规范、严谨,其研究结论也具有说服力。其局限则是相对忽视了农村教育作为“教育”的特殊性,更多的是从外部而不是从教育自身出发来探讨农村教育问题,视教育为解决农村社会问题的手段与途径,造成农村教育改革路向的偏差。所谓“教育的农村问题”,是指基于教育自身的视角,从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出发来研究农村教育问题。此类研究更多的是将农村教育(农村学校)从农村大环境中剥离出来,做相对独立的剖析,关注相对微观的学校教育内部的问题,对农村学校教育现状的描述较为具体细致,有助于对农村学校教育问题认识的深入。研究此类问题的学者多具有教育学科背景。其研究的合理性是充分尊重了教育活动自身的特殊性,对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校架构等方面问题更为关注。其问题则是容易导致相对孤立地研究农村学校教育现象和问题:一方面,忽视了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的联系;另一方面,也忽视了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之间的差别。

两类研究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农村”与“教育”(学校)之间的分离。建构农村教育理论,需要将农村与教育真正结合起来,做到既有农村,又有教育。既要立足于农村,把农村教育问题视为农村社会问题的一部分;又要立足于教育,凸显出农村教育之于农村社会和城市教育的特殊性。农村教育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教育现象。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不必然就是农村教育理论的研究对象。从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看,一种是由教育自身原因引发的教育问题,这是农村教育理论研究主要领域。此种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教育领域内部矛盾发展变化使然,例如教师体罚学生,虽然问题也有社会背景,但主要是教师自身素质不高的问题,不必扯上什么社会原因,把责任推给社会。这类问题是教育矛盾自身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以也必然是教育学要研究的问题。一种是由社会原因所引发的教育问题,这类问题表现为教育问题,实际是农村社会(以及整个社会)问题在教育领域中的表现。这一问题不仅在教育领域反映出来,也在社会其他领域中得以反映,所以,这类教育问题实际上是社会问题。这类问题不可能在农村教育的框架内单独解决,而需要在整个社会层面才能得到解决。对于农村教育研究者来说,这类问题并非不可以研究,但需要更加审慎,不能流于空洞的情绪化的议论。农村教育理论需要在农村社会问题的背景下来展开对教育问题的研究,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村教育理论也要深入研究农村社会其他领域的问题。教育研究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是由于社会其他领域问题与教育问题发生切实的影响。教育问题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社会其他领域的问题也影响了教育问题的产生与解决,需要把教育问题置于广阔的社会问题的背景下去研究。教育理论之所以要研究这些问题,是因为这些社会活动中的矛盾影响和制约了教育活动的矛盾运动发展,所以,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构成教育研究的理论前提。所以,需要将“教育的农村问题”与“农村的教育问题”结合起来。“如果我们用传统的教育学的思维方式思考农村教育,那么农村教育就变成了一般教育理论的应用地,但是如果我们从城乡关系、社会转型等大的背景去思考问题时,就会发现农村教育有许多自己独特的‘问题型’”[8]5-10,由此所生发的问题,才是真问题,才是可以解决的有意义的问题,基于这样的问题的研究,才是有意义的研究。

三、落脚点:如何建设农村教育理论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的深化,农村教育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为农村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发展的契机,许多新问题需要理论研究加以应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8]5-10在学前教育、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义务教育、教师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设想,农村教育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农村教育理论的建设的路径,应是在对当前农村教育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的基础上,通过理清农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矛盾和核心问题,探索农村新教育理论构建问题。其目的是通过理论研究,系统总结之前的理论研究成果,为今后农村教育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农村教育实践的深化与发展。

(一)在对已有研究的研究中确立学术生长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与教育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取得了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推进农村教育研究,提高农村教育研究对农村教育发展的影响力,有必要对30年来农村教育方面的理论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其一,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我国社会各方面迅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十六大以来的10年,改革逐步深化,社会继续发展。适时进行理论总结,探究30年来农村教育研究的理论发展线索,对农村教育研究做相对全面的理论梳理,以形成对此一时期的研究成果的全面概括。其二,对30年以来农村教育研究所取得的经验与成绩进行总结。农村教育所取得的成绩与理论研究者的努力是不可分的。任何实践都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教育实践的深化与发展的背后是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此一时期教育理论研究的成功之处进行深入研究,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其三,对30年来农村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与反思。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当前还存在许多问题,这是必须正视的。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复杂,其中,农村教育研究的解释力与实践力的不足需要反省。所以,有必要对当前农村教育研究本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到原因所在,以求在今后的研究中克服。

(二)基于农村教育现实,明确农村教育发展中的基本矛盾与核心问题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凭空设想出来的,都有一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问题。构建农村新教育理论,离不开农村教育实践与理论中的现实问题。农村教育研究是研究农村教育中的问题的。所以,基于农村教育的问题意识,是农村教育研究的合理性前提。即只有研究的是农村教育的问题,才能称作是农村教育研究。这就需要找到农村教育研究中的基本矛盾与核心问题。找到了农村教育的特殊矛盾与问题,才能明确农村教育的特殊性,深入认识农村教育的本质和特征。也就能够确定农村教育研究的边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农村社会与农村教育的发展与演进路径和城市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这一不同造成了农村教育问题的特殊性。也就是说,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不必然就是中国教育中的普遍性问题。当然,包括农村教育在内的各种教育共同构成了中国教育,但由于教育发展与研究价值取向中的城市本位的价值取向,农村教育和农村教育研究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了。作为中国教育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村教育在现实中缺乏足够的话语权,从理论到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城市教育的“附庸”,这种局面,对于农村教育是不利的。农村教育中的问题是被“发现”出来的,而不是被“制造”出来的。本文力图通过文献梳理与调查研究,从理论上阐明农村教育的本质与特征,以确立农村教育研究的逻辑与现实起点。

(三)基于辩证法的方法论,构建农村新教育理论从研究农村教育问题之间的内在关系入手,可以追本溯源,从而提高农村教育理论研究的有效性。此外,农村教育理论的构建要基于农村教育发展的现实。教育理论研究不能构建农村教育的“乌托邦”。当前,“学科取向”与“问题取向”是教育研究中的两种价值取向。近一时期,后者在教育研究中居于主导地位。“学科取向”与“问题取向”本质上不是对立的,具有统一性。“问题”总是在一定的“学科”意识下被发现,“学科”也总是要通过研究教育中的“问题”来形成。建构农村新教育理论,需要本着系统性原则,将纷繁复杂的农村教育问题进行脉络梳理,理清问题的主次、先后,从而避免陷入“解决了一个问题,引发了另一个问题;解决了一个小问题,引发了一个大问题;解决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发了一个复杂的问题”等等的怪圈。所以,“问题取向”的农村教育研究在把研究坐实的同时,也存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潜在危险,导致研究的碎片化。教育问题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往往互为因果,单独就某一个问题做原子式的分析与探讨,固然可以得到比较深入的认识,但深入的认识未必是全面的认识,这就需要本着系统性的原则,从问题之间的联系入手来分析某一问题。

农村教育的特征范文2

1.区域经济发展为农村教育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农村教育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导向作用

农村教育与区域经济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系统体系,两者缺一不可,任何一个方面出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农村地区的整体规划计划。其一,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农村地区的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备基础,缺少了雄厚的经济支持农村地区的教育根本无从谈起。农村地区的改革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些资金支持会给教育的改革发展清楚一些不必要的障碍,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农村教育必不可少的动力鞭策;其二,农村教育的不断改革推进,促进了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经济的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完善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经济收入也随之得到了提高,农村地区的人们业务范围也随之不断的加大。而经济收入的渠道增多了,自然人们的生活也得以改善。

2.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协调

虽然我国教育与经济都相比之前有所发展,但问题依然存在。农村教育结构与农村经济发展不适合。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农村教育结构早已不能适应时下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农村教育落后遏制了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现象普遍发生。同时,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随之为农村的家庭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虽然农村父母可以负担起教育所话费的费用,但是不愿为子女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正是因为农村父母对教育意识的单薄,不肯为农村子女提供接受教育的条件,也造成农村教育往往不能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长期以往势必物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与我国政府对农村教育的发展需求是背道而驰的。

二、农村地区教育与经济的发展状况

1.农村教育的现状

农村教育升学率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这些问题已经不容忽视。当下,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普及已经很普遍,体制改革也已经基本完成。过去农村地区普及义务教育主要是由由农民自己来进行,现在政府相关部门已经承担起主要的责任。政府采取相关的政策积极的减轻农民负担,农村地区普及义务教育已经不是难事。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改革和发展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2.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尤其对不发达地区而言,其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优惠政策也没有绝对的优势,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但是,近几年来又出现了城市贫困化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一些资源性城市、结构重型化城市或老工业基地。相比而言,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贫困已经是一个老课题,积极的加快城市化进程,相应的发展一些小城镇,这些举措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轻农民的负担,就业途径的不多增多,就业范围的不断扩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而一些地区出现的城市贫困化问题却成为了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这些城市对资料的依赖性非常的大,近几年特别是新产业的发展兴起,以及资源的枯竭和替代资源的不断应用,这类城市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举步维艰,致使这些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十分缓慢,有的甚至呈下滑趋势,大量职工下岗,生活水平较低。

三、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农村教育水平

农村教育的特征范文3

【关键词】新四化;农村教育;主体;互动

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发展状况对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有着很大影响。中国教育改革开放的30 年是中国农村教育发生巨大变化的30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水平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烈需求、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殷切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现象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新四化”即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是2012年十报告中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将主导未来十年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四化的提出,有利于逐步消除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为许多教育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农村教育发展提供了可能。那么,新四化背景下如何发展农村教育?本文尝试从教育的多主体互动的角度来分析。

一、农村教育对新四化的意义

新四化“新”在发展理念从“以物为主”向“以人为本”转变,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新四化强调以人为本,与农村教育发展理念一致,对农村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农村教育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现代农业建设人才,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结合原有生活基础,将能够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现代农业建设者,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农村教育发展是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城镇化是一个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的过程,是现代工业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向城镇进化、农村文明向城市文明转型发展的历史过程。

农村教育为新兴工业化培养大量高素质劳动力,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根本途径。新兴工业化是对传统制造业和简单加工业的升级改造,这种升级的完成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和劳动力,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使人口这一资源优势真正变为优势资源,顺利新兴工业化转型具有尤其特殊的重要意义。

农村教育是信息化,特别是教育信息化的重点领域。信息化的核心特征之一是知识含量高,其关键是人的信息化,农村教育也是知识密集型行业,信息化的推进需要借助农村教育来实施,特别是人的信息化。

二、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

农村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体,而学校教育应主动地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联系,使三者结成一个网络。眼下农村教育在这三方面均面临不同程度的问题。

1.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严重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转移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但却不能提供相应的劳工子女教育服务,导致许多农民工子女留守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母的爱和家庭的温暖,家庭教育缺失严重,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2.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下滑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镇巨大的向心力使农村地区的学生、师资和教育投入还在不断地被大量吸走,农村教育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农村学校由于环境因素、福利待遇等多种因素,导致优秀教师和年轻教师流失严重,对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产生了巨大冲击;同时,由于取消了小升初考试,农村学校领导在教育质量方面的压力消失,教育教学管理也略显松散,也间接导致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下滑。

3.社会教育功利化倾向严重

社会上的拜金主义和金钱万能的思想,给学生带来了诸多不利印象。许多父母迫于维持生计而外出打工。这样,给许多人造就了新的就业机会,也出现了许多机遇,同时也造就了少部分文化程度不高而富有经营之道的打工人。以东乡县杨桥镇汶田村为例,全村现在内蒙呼和浩特市经营者,都相继地积累了一定的家产,少的十几万,多的数千万,这种时代的机缘造就他们的成功,造成了许许多多人错误的以为,读书与不读书一个样。加上一些被誉为有经济头脑的人,算了一笔简单的经济账:例如,他以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培养费,到参加工作之后,相同的时间里,和一个只读到中学就外出打工所挣的钱相比较,认为后者不会比前者差,甚至更好。正是这种因社会分工不同,报酬不同导致社会上一种读书永远是输的错误思想。同时,城市文明与农村乡土文明的融合进程中,由于缺少引导,城市文明中的一些不良倾向被吸收,乡土文明的优良习惯被稀释,导致社会风气功利化倾向严重,青少年很容易接受这种社会教育环境熏陶。

三、新四化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的多主体互动分析

教育的关键在于主体之间的互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有赖于多种教育主体进行交流。农村教育的主体包括以教师为代表的学校、以父母为核心的家庭、学生所在城镇社区、学生。新四化战略为诸多教育主体的互动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新四化带来的有利条件,精心设计多样化的农村教育主体互动路径有助于更好的发展农村教育。

1.城镇化背景下社会教育集约为社区教育与文化建设

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讲是发展农村基层组织-社区建设,社区文化建设将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心理生活环境,能间接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从而农村社会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社区的文化教育职能有效发挥将实现社会教育的集约。

学校作为社区文化中心,需要积极与社区互动,社区承担着区域内文化建设的重任,也需要善用学校资源和优势,发挥各自优势,给社区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同时,社区也需要服务社区居民和家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居民共性的子女教育问题,建设社区家教服务中心。

2.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农村学校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

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对传统工业和农业的升级改造,改变过去的以经验和简单体力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强调技术运用和知识创新,因此对教育人才的需求规格和类型提出不同的要求。农村学校虽然主要承担基础教育职责,但仍然可以结合素质教育理念因地制宜,在加强普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同时,针对社会发展需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实用性和技术性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式上,农村学校教育也可以跟生产实践主体积极互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参与生产实践,激发学生学习需求;教学评价上,强调基础的同时,更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总之,农村学校素质教育理念的有效落实,方能培养适应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生产的高素质人才。

3.信息化支持下的家校互动,全面关心学生教育与成长历程

信息化对农村教育而言,不仅仅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在现有条件下,还包括家校互动信息化、社区教育信息化等多方面。对留守儿童而言,信息化有助于其感受家庭的关心;对家长而言,借助信息化手段了解子女在家和在校表现也是便捷又承担得起的服务,以中国移动的校讯通平台为例,它在促进家校沟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对在外打工的家长而言,及时了解并督促子女学习状况,能大大提升家校互动水平;社区或学校还可以建立家长QQ群,促进家长之间就子女教育进行经验交流和互助,也有助于改善农村教育面临的许多问题。

借助信息化,教育主体之间的交往与互动将大大增长,有助于各方面关心学生教育与成长历程,从而提高教育效率效果。

总而言之,农村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各教育主体的积极参与和互动,新四化建设为农村教育多主体互动提供了诸多条件和机遇。抓住新四化建设契机,为农村教育发展加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整体规划和设计,并体现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在落实过程中体现新四化的以人为本理念,全员参与,加强社区基层组织的教育与文化职能建设。

参考文献:

[1]胡俊生.农村教育城镇化:动因、目标及策略探讨[J].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

[2]余丽红.关注农村教育发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J].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第1期

农村教育的特征范文4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农村 基础教育 愉快教学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新形势和新局面,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这是城乡社会发展中高瞻远瞩的正确思路。过去,因为我国的特殊国情和当时的国际形势所迫,我们在发展道路上选择了一条暂时牺牲“三农”保城市、工业的路径。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把目光再次聚焦三农――这次不是为了“牺牲”,而是要“反哺”,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涉及到各种资源的协调与整合,而其中教育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教育是百年大计,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是根本,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虽然没有发展农村教育的专门章节,有专门涉及农村教育的条款,并把发展农村教育写进了“发展任务”里同时。在第四部份“保障措施”中提出,凡是涉及农村教育的内容都强调要重点加强或重点发展。近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普九”以后,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和软硬件有了显著改善,但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在农村教育中,农村学生、农村教师和学校,被称为教育“三农”问题。我们要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局面,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在农村教育中重视素质教育,要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实施教学方法上的创新,让学生在快乐的体验中学到知识,增长才干。这一点在基础教育中尤为重要。

所谓素质教育,是根据人的社会发展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和主动精神,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康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它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需要。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效果。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面向每一节课,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避免满堂灌,克服“填鸭式”的教学。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积极推行愉快教学法,运用新奇的导入法、优美的教学语言、开放式教学等教学手段,把学生强制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索的过程,变“苦学”为“乐学”,使教室成为师生的“共鸣箱”,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关键所在。

愉快教学法简单地说,就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自身、教材及环境中所蕴涵的快乐情境,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激发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求知欲和良好的心境,使其真正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人,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在与学生的教与学的交流中倾注感情。情感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和谐,无不以真情为前提。一旦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往往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在课堂上行为的情感性比较强,他们往往乐于配合那些与他合得来、关心爱护他们的教师的教学活动,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平时,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就会缩短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对学习较好的学生要多鼓励,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多一分关心,少一分指责,则会增强他们的自觉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来说,也就是可以在课堂教学的三个阶段,即新课引入阶段,新课进行阶段,巩固运用阶段,分别根据每一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需要,努力创设愉悦的课堂气氛。(1)在课堂教学的最初时间内,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人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因为在基础教育中,由于学生年龄的特点,这一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往往与兴趣结合得更紧密。我们可以采取录像、实物、实验、游戏、故事、儿歌、谜语、讨论等多种多样的引入方式,用有声有色的画面立刻牢牢地吸引住学生,并产生浓厚的探究新知的乐趣。(2)在课堂学习的第二阶段,由于学生年幼,注意力不易持久等特点,可以通过表扬、暗示、鼓励等手段,同时采取师生合作表演、竞赛、讨论、游戏等形式,让他们自己动口、动脑、动手去探索科学知识,激励学生刻苦学习,这样可以使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识的过程。(3)在课堂教学的最后阶段,由于已临近结尾,学生的疲倦感已经到了最高峰。这时,如果再采取传统的死记概念、简单罗列知识点等方法,学生难以产生兴趣,最终导致课堂宝贵时间的浪费。在这一阶段,可以采取讨论、抢答、操作、游戏等易于保持学生兴趣,又可以巩固课堂前两阶段所学知识的形式,同时一部分书面作业也可以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这样能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让学生始终在一种愉快的体验中轻松学习,使学生不会产生厌倦情绪,从而使课堂学习能自始至终保持一个良好的效果。

总之,在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过程中,没有农村的繁荣、农民的富裕、农业的发展,我们的现代化就无法实现。而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重视农村的教育发展。要努力进行教育方法的创新,通过实施愉快教学法,充分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尊重他们的主动精神,变教学生“学会”为学生“会学”,贵在学习方法指导,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样就可以形成以人的健康个性为根本特征的现代农村教育,让素质教育得以真正地推行,让民族素质真正得以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永宁.将愉快寓于教学之中.中学教学参考,2010,(4):96.

农村教育的特征范文5

关键词:农村教育;不平衡; 经济发展;优先发展

中图分类号:G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4-0155-03

农村问题是国家制订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点之一,探讨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农村教育发展的基本对策,对于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农村与城市在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距。发展农村经济,有效地缩小城乡差距,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造成城乡发展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育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劳动者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最有效途径,无疑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笔者认为,优先发展农村教育,通过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一、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现状

第一,国家对农村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农民教育负担过重。近年来,我国农村教育经费投入虽然显著改善,但仍嫌不足。在教育财政制度上,我国政府义务教育经费分担的基本特征是地方负担为主 ,中央政府只提供少量的补助。国家把农村教育交给了县镇,而县镇财政支付能力有限,教育经费在农村实际上主要由农民直接负担。城市居民只负担子女的杂费和其他学校收费,不再直接负担义务教育经费。农村居民除了负担子女的杂费和其他学校收费 ,还要以农村教育费附加及教育集资的方式负担大部分义务教育基建费和部分事业费。

第二,农村教育质量不高,城乡受教育机会存在较大差异。教育所带来的个人福利的增进并没有均匀惠及每一个人,城乡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在城市已普及微机教育,实施网络教学的今天,一些贫困农村小学甚至买不起必须的课桌椅、粉笔,常因为基本教学仪器不足而使办学难以为继。而农村教育师资水平较低,教师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得不到保障,影响着农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这使农村教育的质量一直都在低水平徘徊。低质量的教育使农村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个人的教育收益都不明显,降低了农村社会和个人对教育的需求,使农村学生的受教育机会减少,这突出表现在农村教育的辍学率明显高于城市上。

第三,教育改革的某些措施造成了城乡教育的不平衡,加大了城乡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一方面,招生评价存在以城市教育为中心的倾向。如,注重能力素质的考查,加大应用型和能力型题目的分量等。这些改革的动机是好的,对选拔优秀人才非常重要,但对那些缺乏优秀师资、教学设备的农村学校的学生显然不利。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使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减少。农民支付能力的不足不仅会影响农民对高等教育的投资的热情,也影响其对高等教育的选择。农村学生或者干脆放弃考大学的愿望,辍学在家;或者选择收费相对偏低的一般性院校。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一般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度逐年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有所抬头。由此看来,现行的某些教育制度安排使农村学生获得社会提升的机会明显减少,客观上造成了城乡受教育机会的不均等。

二、农村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提出

教育经济学的原理告诉我们,教育对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导致城乡人力资本存量的不平衡,这是制约我国城乡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同城镇存在着巨大的差距。2000年,每10万人中受教育程度人口数量,大学程度城镇是农村的18倍,高中程度城镇是农村的4倍,初中程度人口数量,城乡基本接近,只有小学程度人口数量,农村大于城镇①。如果考虑不同受教育程度质量上的差别,城乡人力资本存量差别更大。农村教育落后、劳动力素质低下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难以推广运用,传统农业占据主导地位,耕作粗放,农村经济始终处于低水平半自给状态。这就存在一种不良循环:“农村教育落后

―农村劳动者素质低―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教育落后”。类似地,也存在这样的不良循环:“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人力资本存量不平衡―城乡经济不平衡―城乡收入水平不平衡―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我们知道,循环总是带有一种强大的惯性,要改变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不良循环,就需要借助某种力量打破旧循环的惯性,从而实现新的良性循环。

教育的均衡发展对促进收入分配的平等化和经济的均衡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从各国教育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其真理性都已得到证明。鉴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现状,笔者提出农村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认为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是影响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之一,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我国城乡经济均衡发展的有效突破口。

三、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农村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一)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增加农村受教育的机会,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城乡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制约了农民在未来获取社会升迁的机会;而低质量的农村教育使农村学生很少获得高收入工作的机会,这使农村的整体收入水平提高缓慢。据统计,我国目前城市居民收入是乡村居民的2.9倍。在资本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城乡收入水平与支付能力的差异使教育分配趋向不平等,而城乡的教育分配不平等则进一步加大了城乡收入的差距,并呈现出收敛的趋势。Galor和Zeira(1993)的研究认为,个体在进行教育投资决策时存在投资门槛h,通过比较效用的大小,初始财富大于h的人进行教育投资是最优的,而初始财富在某一值f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含着对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创造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是现代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平等的教育服务是每个人应当获得的基本人权。自亚当・斯密以来,教育就和社会公平和经济进步联系在一起。比如说舒尔茨认为教育是减少收入不平等的基本因素,“总地来看,我们的初等、中等以及高等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已经成为减少个人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手段”②。教育对收入的形成和分配有着重要的影响,让穷人接受较多的教育会减少社会收入的不平等。与土地和物质资本相比,人力资本的平等分配对全面的经济增长和贫困的减少更加重要。Comer(1988)在他的论著中指出,教育在减少未来的分化和社会不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③。在我国有限的教育资源条件下,将教育公共投资向农村教育倾斜,通过分配教育服务保证农民能够获得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有利于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因此,社会应该通过制度安排优先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教育的办学质量,改善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和途径。

(二)优先发展农村教育,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农村人口的城市化

现阶段,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已成为农业产业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大障碍。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里走出来,进入第二三产业,这更加大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压力。据估计,到2020年将有2.2~2.3亿的人口要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农村剩余劳动人口的存在,首先,会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其次,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会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造成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而且闲置劳动人口数量过大,会导致社会秩序恶化,社会治安混乱的严重后果。

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城市化,是解决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就业的根本出路。农民城市化战略关系到农民脱贫致富和农业现代化的最终实现,是市场经济体制最终确立和现代民主制度建立的根本保证,其创造的巨大市场需求将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持久的动力。目前,我国是一个城市化水平低的国家。随着城市化和劳动力市场化的进程,必然会逐步放开农民进城的限制,而农村大量人口进城创业、就业,必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在这个大的趋势中,最大障碍将不再是政策限制,而是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问题。因此,优先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素质,使之适应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规则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国家应通过各种途径,从全民族、全社会的利益出发,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实现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

(三)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可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的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被大多数经济学家所证实和认可。农村教育的发展可以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快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农村教育,可以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世界银行对低收入国家农民教育与农业收益的关系开展了18项研究(Lockheed 1980),研究报告的结论是,一个受过四年初等教育的农民比没有受过教育的农民多生产8.7%,研究还发现,如果进行如化肥、良种或农业机械等补充投入,教育的收益会更大(可增产13%)④。在韩国、马来西亚和泰国的研究(Jamison and Lau 1982),以及近来在巴基斯坦、尼泊尔、泰国、孟加拉和拉丁美洲国家的研究(Jamison and Moock 1984,Moock and addou 1992),进一步证明了教育对提高农民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作用。而农村教育的发展也可以加快农业科技知识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研究表明,农业技术扩散与扩散主体的文化程度密切相关。杜雷塞米(1989)发现,印度农民使用高产稻的水平与他们的受教育水平正相关。林毅夫在对湖南五县500个农户采用新稻种的研究中,发现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农民倾向于较早采用新稻种⑤。

另外,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可以通过教育收益的外部性来发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它是实现农村社会进步最有效的手段和最持久的推动力。Foster和Rosenzweig发现学习的外溢效应的强有力证据:农场主自己的和其邻居的关于高质量品种的经验,显著提高了效益,拥有一个有经验的邻居的农场主比其他人赚取更高的收益⑥。从教育――生育决策分析,教育的发展可以提高农村抚育子女的机会成本,减少其对子女数量的需求,从而降低农村的生育率。教育对农村社会的发展所做的贡献还在于它能够培养农民的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减少犯罪率,增加社会内聚力,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等。

四、结论与建议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强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包括科教兴农,而科教兴农必须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优先发展农村教育是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根本途径。对农村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应处理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发展的战略的重点上,不能只注重增加教育经费,而忽略了“教育”本身。农村的教育发展与经费投入有极大的关系,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教育观念、教育决策、教育法规等也是影响教育的重要因素。如何从全局性和长远性的战略高度做出农村教育发展战略决策是教育现代化有序高效运行的关键。二是在发展的战略取向上,立足点不能仅仅停留在农村经济发展,而应考虑到农村的全面进步与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教育与经济之间并非是简单的线性联系,它只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具有战略性的影响因素,除此之外,资金、区位、管理、自然资源、国家政策、周边环境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注 释:

①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

②西奥多・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105.

③Comer J P Educating poor minority children.Sci.Am.1988,259(5):42―48.

④Lockheed M,Jamison D,Lau L 1980 Farmer education and farmer efficiency:A survey.Econ.Dev.Cult.Change 29(1):37―76.

⑤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20―243.

⑥Foster,Andrew,and Mark R.Rosenzweig,1995,Learning by doing and learning from others: Capital and technical change in agricultur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3,P.1176―1209.

参考文献:

[1]Martin Carnoy.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M].闵维方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王善迈,袁连生.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J].教育研究,2002,(06).

[3]Durlauf,S,1996.Neiberhood feedback’s, endogenous stratification, and income inequality.Proceeding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conomic Theory and Econometrics, W. Barnett,G.Gandolfo, and C.Hillinger(Ed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Galor,O, and Zeira,J,1993.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macroeconomic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vol.60,No.4.

[5]Jamison D T and Lau L J 1982. Farmer education and farmer efficiency.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for the World Bank, Baltimore, Maryland.On Prior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Rural Education.

农村教育的特征范文6

1.1管理效率较低

在管理的过程中,管理的目标不清晰,教师们也早已失去了主动发展自我的意识.管理效率低,不能以人为本,不能从当地以及教师的实际出发,很难得到教师的很好配合.此外,物质管理也比较混乱,财务管理不完善,教学场所以及教学仪器经常出现浪费以及闲置的情况.

1.2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物质的支撑.教育物质的优劣虽然对教育质量没有非常显著的影响,但是一旦物质缺乏,势必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低下.而在某些乡镇,政府对发展教育事业的意识很模糊,对教育发展不以为然,对教育投入不在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学校基础建设落后,不能满足基本的发展需求,教育质量想要提高势必成为天方夜谭.

2本土知识建构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应然之策

学校与社会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关系,学校是知识的汇集地,是培养人才的机构,它的存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谓的“本土知识”,有如下关键特征,即“地方性”、“整体性”、“授权性”等.而作为“本土知识”当中的“地方性”应是与“全国性”和“国际性”相对应的概念,它不仅指特定的地域,还涉及“知识的境域性”,即在知识生成中所形成的特定情境.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如果能够把这种极具创新性的知识整合到本校的知识体系中去,那么不仅会增加学校的无形资产,还会提升学校的竞争力.要实现农村学校的知识创新与独立发展,本土知识建构是应然之策.

2.1优化教育资源对农村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是实现农村教育改革的出发点与立足点.从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来看,农村教育的投入比例较小,要提升农村教育的办学水平,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使培养的人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就必须强调办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优化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调整教学内容与课程结构,紧密联系农村生活实际,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操作能力的培养.只有满足学生实际生活需要,学校才能实现为当地生活实践服务,促进农村教育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2.2农村教育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急需加强

课程从狭义上来理解是指教材、教科书.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载体、教师教书育人的依据、学生学习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2003年9月20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农村中小学教育内容的选择、教科书的编写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实现国家规定基础教育基本要求时,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农村教育的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是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课程的开发应该以农村实际为依据,将本土知识纳入到农村课程体系中,发展本土知识,解决本土功效,实现课程为地方服务,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需.

2.3纳入本土知识推动学校教育发展

农村学校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更新与学生的进步.纳入本土知识应该成为每所农村学校努力的方向.本土知识是本土传统文化的沉淀、文化之精髓,解决当地实际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正是由于这部分知识深植于地方实际,如果将本土知识纳入到农村学校的课程和教材中,不仅强调了义务教育的全面性,更是实现了农村教育的实用性,迎合了农村教育改革需要.学校这一特殊的机构,所拥有的知识既包括传统的文化知识与学科知识,还包括学校创新性知识.创新性知识的拥有是学校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本土知识是学生真真切切能够体验到的知识,知识的掌握可以更好地让学生适应本土生活,服务地方.

3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本土知识建构策略

要重视并扶持农村教育发展,全面提升义务教育水平,发挥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全局性的重要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农村实况来思考.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生对于本土知识略显匮乏,解决本土问题的能力不足,特别表现在本地的民情风俗、历史文化、农业知识等方面.因此,我们要重视本土知识资源在农村教育发展和建设中的作用,将本土知识纳入到学校知识中,以此来推进与改善学生学习本土知识,在掌握本土知识的基础上,利用、保护并发展本土知识文化,将来更好地投入到农村的发展事业中去,努力形成学校和当地农村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在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本土知识建构的可以有以下几种思路:

3.1在课程内容上凸显本土文化境域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设置上是以科学知识为主,课程内容上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这种以科学知识为主体的课程内容,在教材编排中往往会脱离本土社会生产实际,忽视当地的文化境域与历史发展,无法满足当地对本土知识的需要.对于解决本土问题的本土知识空缺,可以在课程编制上,将本土性知识“纳入”到现代学科课程体系中去,突显本土知识对当地社会生产实际问题的解决与思考,课程内容上注重给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特别是要增强他们对于本土知识解决本土问题的视野.在课程内容上凸显本土文化境域,让学生们更多地了解本土知识与文化,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完成国家基本要求的同时,鼓励农村中小学在课程内容改革方面大胆创新,适当增加当地文化知识内容,大力开展课外实践,促进办学更加贴近生活.

3.2开发以本土知识为主的校本课程

开发以本土知识为主的校本课程就是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通过对学生的兴趣需求进行系统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的本土知识和学校的知识资源,通过整理挖掘,编制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农村小学初中教育开设职业知识和技能的课程,是教育主动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内在需求,而且这类课程是最有条件贴近农村实际,贴近农村生活,突出农村特色的,也最能直接体现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开发以本土知识为主的校本课程,就是开发独立的课程系列,以改变学校与本土实际生活相脱离,本土知识不能应用于解决本土问题上的现象.以本土知识的核心的校本课程开发,是依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理念,以学校的现实课程资源为依托,突出本土知识,而开展的一切旨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课程开发活动形式.这些校本课程开发的知识可以是由当地人民在生活实践中知晓的、并时常应用到的知识,可以满足学生社会生活的需要,也可以满足学生了解农乡的需要,教学生一些本土的生产知识等等.这些知识是围绕一些实际的生活和生产问题展开,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在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中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与水平.

3.3开展以本土知识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