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体育教育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体育教育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体育教育现状

乡村体育教育现状范文1

关键词:乡村中学 体育教师 对策

一、前言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育资源的关键所在,是学校体育工作正常开展的先决条件和现实力量。学生的体育教育和体质健康,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情况和发展前景与体育教师队伍是密切相连。随着小康社会步伐的全面加速以及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中小学体育教育事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尤其是我们比较薄弱的农村体育教育事业还存在着诸多急需解决的难题。

二、乡村中学体育教师的发展现状

(一)乡村中学体育教师学历、职称的基本状况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发现国内大部分农村体育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远不及国家的相应标准。当前的农村体育教师的师资水平有待提高。从学历结构来看,农村体育教师本科毕业的教师较少,大专居多,成教函授是相当部分教师获得高学历的重要途径。另外,从职称比例来看,高级职称的比例极少,少数教师还处于最低级别。造成该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村经济落后、学校重学轻体是体育教师流失的重要原因。

(二)乡村中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状况

科学研究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也是全面提高体育教师能力的有效手段。较强的科研能力是衡量体育教师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大部分乡村体育教师没有科研任务要求,有的从没发表过作品,说明大部分体育教师科研能力比较低。

(三)乡村中学体育教师再学习、深造的现实状况

近几年,随着教育部对乡村中学体育教师在学历方面越来越重视,各学校对教师职称评定工作的严格把关,越来越多的乡村中学体育教师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再学习。对在职的乡村中学体育教师进行专业的指导培训,是提高乡村中学体育教师各项能力的重要途径,为培养优秀的乡村中学体育教师队伍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福利待遇状况

由于人们对体育存在偏见,在部分乡村中学里,体育教师的待遇与其他教师有所差异,可以发现存在同工不同酬的不公平现象。个别学校在年终进行评定考核时,将农村体育教师单独管理,将正规体育课时按低百分比进行折算。造成乡村体育教师,虽然课上得多但钱却拿得少。

三、解决乡村中学体育教师现状的对策研究

(一)改变人们对传统乡村中学体育教育的误区,以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学观代替以往单一的观念

要将终生体育思想作为乡村中学体育的主要教学内容。在国家教育部的宏观指导下,结合乡村中学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的实际条件相适应。教学方法和手段应与知识、健身、育心三者并育的原则紧密结合。注重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学生的健康教育,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娱乐中“促进健康”,在体育活动中获得乐趣,在体育教学中获得身心得益的体验和锻炼能力。

(二)大力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体育教师,尽量实现教师学历本科化

带动乡村中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要注重女教师的招聘录用,选择有经验、有责任、能吃苦的女教师,充分挖掘女教师在工作细心、方便,与学生更加容易亲近等优势,使体育教学中男女性别比例的协调性更优化。

(三)要加强体育教师在其他方面的学习

由于现在教学日趋现代化,国际化,不仅要求体育教师能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还要求体育教师会教育知识、技能技术等知识。专业知识方面:教师要通过函授、进修、脱产等各种渠道不断学习、培训。提高学历,提升教师职称。教育知识方面:体育教师要懂教学规律,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简单教会学生学习。技能技术方面:体育教师要能够操作计算机,识别外国书籍,学习其先进的教育技能

(四)应该多渠道筹集乡村教育经费

当地教育机构应起带头作用,利用各种手段筹措乡村体育教育经费。特别是动员一些优质企业和个人进行赞助,这样既可以缓解教育部门经费不足的状况,又可以使企业在民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促进相互发展。这样就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作为乡村教师的补贴,相对提高教师的待遇,组织体育教师的改行或兼职现状。

(五)要加强体育教师在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的修养

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要求一个人有敬业精神,道德修养。这样的教师才会敬重自己的工作,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求积极乐观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坚韧不拔的毅力,这样才能完成对学生情绪、心胸、毅力等各方面的培养。最重要的是体育教师要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做好本分工作,从而保证乡村体育教师在各方面的发展。

(六)科学安排教学内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针对教学,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体验到积极的情绪,精神上得到收获。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可采用各种先进、适当的方法增加一些学生有兴趣的技术动作,提高学生求知、求新的需求,巩固学生的基础动作。

参考文献:

[1]吴立柱,司鹏巧.河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3).

[2]郊淑玲.安徽省农村中学体育师资现状的调查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报,2006(7).

[3]翟兆峰,翟连林.山东省农村城镇中学体育师资现状调查与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1).

乡村体育教育现状范文2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有了极大的进步。浙江省农村中学体育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来不断的学习各科知识,在多个学科的联系与作用下,在向社会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水平。

关键词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影响因素

一、前言

现如今,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相对来说比较缓慢,特别是对于农村体育教师来讲,其研究成果不多,研究水平较低,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现象严重。因此本文主要对浙江省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现象进行了阐述,并对其职业道德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调查,希望能够使得农村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更加的完善。

二、浙江省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现象分析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体育教师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这种认识偏差由来已久,有着很大的现实因素。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现象非常明显,比如:中学体育教师在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各个方面都很不平衡;有一大部分的体育教师对我国的基本教育法规不了解,法律的意识很淡薄,存在着剥夺学生教育权利的现象;体育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比较少,并没有起到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责任;职业态度不理想,一些教师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等等。

三、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因素分析

主要根据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来对浙江省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业道德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对86名体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总共收回有效问卷80份,有效回收率为93.02%;共对学生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42份,有效回收率是80.67%。

表1影响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因素教师问卷调查

分类 第一 第二 第三 选项和 排名

职称评定过程中忽略职业道德 20 20 12 52 第二

对于农村学生的管理 16 14 28 58 第一

对新课标不了解 12 12 24 第三

教师专业技术差 6 4 10

教师职业素养低 8 2 10

由表1可以看出,影响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因素排在第一位的是对于学生的管理,排在第二的是职称评定过程中忽视对职业道德的评定,排在第三的是教师对于新课程标准不是很了解。由此可见,对于农村学生的管理、职称评定过程中忽略职业道德的评定、对新课程标准不是很了解、专业技术差、职业素养低等是影响着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因素。

四、提高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

随着我国的法制化的不断深入,各个行业的法律和法规也都在不断的完善,教师职业道德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虽然以前颁布了一些相关的法律,但是并没有对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做出明确的规定,所以,给基层的各个单位的执行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很难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产生积极的作用。健立健全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法律,不断给教师压力和动力,使得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在原有的基础上能有一个更好的提升。

(二)有效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

一直以来,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都不是特别高,重文轻舞的意识严重的打击了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需要使全社会对于体育教师的职业具有一个公正的认识,使得体育教师自身也有一种自豪感,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体育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更加的安心去钻研业务,为教育事业服务。

(三)除去应试思想,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因为应试教育的思想一直存在,社会对于学校、学校对于教师、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只是单纯的侧重了考试的分数,这种现象的存在极大的导致了体育教师的地位低下,同时也导致了教育的功利性。只有通过教育部门及其学校来根除这种思想,改变以前的学生评价制度,不断完善对于教师业绩评价方法,使得素质教育能够真正的渗透到各级教育工作者的行动当中,真正的实现素质教育,以培养全面的社会主义人才为最终目标,真正的重视体育在素质教育当中的作用,从而真正的使得体育教师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性,实现自身的价值。

(四)中学体育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完善自身

人们在从事着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是需要知识的,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习。农村中学体育教师首先需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第一,需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效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第二,加强对自身的技能的训练,掌握教育规律,积极的完成教书育人的工作。第三,通过深刻理解教育法律法规政策,不断提高自身遵守道德规范的自觉性。中学体育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来加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取长补短,完善自身,有效提高自身道德水平。

(五)健全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管理体系

完善的教师职业道德管理体系主要包括职业道德培训、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考核机制、评价机制、评分机制、奖励机制等等。上级教育部门、学校及其社会都需要充分的配合并在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各种机制的有机结合来使得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更加完备。

参考文献:

[1] 胡青忍.浅谈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与体育德育教育[J].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2010(2). [2] 方霞于.浙江省体育院校教师职业道德形象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1(3). [3] 艾合买提•托合提.浅谈职业院校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素养[J].商情.2009(10).

[4] 颜荣.浅谈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与体育德育教育[J].中国西部科技.2009.8(26):85.

乡村体育教育现状范文3

关键词: 贫困县中小学体育师资 现状 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小学生主要分布在县城及乡村学校,农村学校体育作为农村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复杂性、分散性、地方性、不平衡性和落后性等特点。因此发展城镇和农村学校体育是整个体育工作的重点。本文立足于贫困地区现有的经济现状,着眼于“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对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师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找出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师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逐项进行研究分析,制定出相应对策。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河北省保定市辖区阜平、易县、涞水、涞源、曲阳五县的100所完全中学(含县中)、初级中学、中心小学和小学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特尔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对获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研究,制定出适用于全省乃至全国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改革发展的相应对策。

三、结果与分析

1.体育教师数量及专职、兼职构成情况。

据调查,按师生比1∶400计,完全中学体育教师数量达标,其中还有超编现象。初级中学、中心小学缺近40%的体育教师。乡村小学的平均师生比例在表面上要好于初级中学、中心小学,但乡村小学还有48%的学校没有体育教师,这与乡村小学规模小、人数少有关。专职体育教师比例偏低,不到60%,尤其是乡村小学平均不到30%。可见,贫困县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尤其是基层学校专职体育教师的数量问题是近期急需解决的,应该引起有关教育部门的关注。

2.专职体育教师年龄构成情况。

从调查中得知,贫困县体育教师以青年教师居多,40岁以下者占71%,中老年教师日趋减少。但是,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仅占21%,从侧面反映了近几年补充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很大,当地政府及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尤其对体育教师队伍建设重视不够。另外,也反映了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有80%的教师从事体育教学达10年以上,40%的教师达20年之久。他们这种埋头苦干、艰苦敬业,为贫困县的中小学体育发展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敬佩。

3.专职体育教师职前最早学历结构情况。

从表1可见,学历结构距国家规定的标准相差甚远,专科以上学历刚达52%。这说明贫困县体育教师业务进修再提高的任务还非常艰巨。

4.专职体育教师目前职称结构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贫困县体育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高级职称仅占5%,中级和初级以下教师占95%。这可以反映出教育行政部门对体育教师不够重视,体育教师待遇较低,教师的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这势必挫伤了他们的教学积极性。

5.专职体育教师职前所学专业情况。

从调查中得知,贫困县专职体育教师队伍中有28%是非体育专业,尤其是初级中学、中心小学、乡村小学中非体育专业毕业教师占50%以上。可见,贫困县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体育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传授令人担忧。

6.专职体育教师继续再教育情况。

继续再教育是保障从业人员及时更新知识,掌握最新理论成果的重要环节。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时代,新的科学知识、科技成果日新月异,要想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系统了解和学习新知识,就必须不断通过继续再教育去弥补。从表3中可以看出,贫困县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继续再教育情况比较乐观,尤其是完全中学,90%以上的教师已进修完毕或正在进修专、本科。其它类型学校相对来说要差一些,出现明显的类型差异,但与前几年相比,已有很大改观。所有进修教师的学费都是采用公费与自费相结合的形式。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小学针对教师的学历、职称改革力度很大,体育教师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进取心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落后的经济状况严重影响了贫困县中小学的发展。

7.专职体育教师科研情况。

科研情况反映一个学校软件设施的状况,是教师对前沿科学了解多少的印证。从表4可见,贫困县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很低,学校类型差异很明显,学校类型越低,科研能力越差;教师学历越低,科研水平越低。

四、对策与建议

第一,配齐专、兼职体育教师是当务之急,增加专、兼职教师数量,对兼职体育教师质量要严格把关;第二,提高体育教师学历结构及中、高级职称的比例;第三,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鼓励体育专业毕业生志愿到贫困地区工作,尤其是到基层学校工作,鼓励年轻力壮、有体育特长的文化课教师兼职;第四,选拔爱好体育的高中毕业生到师范学校体育专业进修,培养一批新型的、业务水平高、热爱体育事业的教师队伍,毕业后直接返乡任教;第五,广开培训渠道,实行长期和短期结合、脱产和在职结合、公费和自费结合、自办和外援结合,建立健全教研网络,加速体育教师的知识更新;第六,定期、定点由高层次学校向基层学校选派骨干教师,“送教下乡”;第七,建议当地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安排,打破休息日不排课的规律,专职体育教师到就近学校上课,“串乡送健康”;第八,县、乡体育教研员利用假期、休息日共同组织专兼职体育教师观摩优秀教师公开课,集体备课,共同研究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强化科研意识;第九,建议当地政府及主管教育部门采取切实措施,认真贯彻《教师法》,争取体育教师享有其他教师的同等待遇,改善体育教师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减少体育教师的非自然流失量,稳定基层体育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曲宗湖,尚大光,李芬芬.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基本现状和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10,(4):1-12.

[2]曲宗湖,刘绍曾,赖天德.跨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22,(1):1-8.

[3]李泽群.影响湘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J].体育学刊,1999,(1):24-26.

乡村体育教育现状范文4

近年来,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途径之一的学校体育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但由于地区差异,这种发展又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在广大农村,特别是某些偏远地区,体育教育面貌与现代教育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管理部门重视不够

许多乡村学校至今仍把守着应试教育这根缠身令,以提高升学率为唯一追求,并以此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成绩。加之乡村学生从小就受一种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脱离农村的传统教育。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统一思路。尤其到了中学,只要是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去“浪费”时间。基于这一思想,体、音、美自然成为可有可无的小三门,被视为正常教学的附属品。

此外,乡村小学大都实行包班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一位思想活跃、又有一定体育爱好和体育素质的包班教师,还可能灵活地给孩子们安排几节体育课;反之,孩子对体育活动的渴望也就成了奢侈品,这对于无数渴望运动、爱好体育的儿童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2.体育师资缺乏并质量堪忧

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在某学科领域的教学水平。乡村体育师资严重贫血,多数学校无专职体育教师,其专业基本功也十分薄弱。据对某县中小学校的调查显示,仅有73%的中学和45%的中心小学配备有专职体育教师,在全部体育教师中,毕业于相关专业的又仅占体育教师总数的33%,即使这一部分人,为考核工作实绩及晋职评优的需要,又有近半数改教了数学、语文等主课,体育只是兼教,教师的专业能力又如何提高呢?

3.教学设施严重不足

教学条件是学校的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促进。但许多乡村学校因对体育教育的漠视,不可能投资于体育教学设施的改善。有的学校连一块普通的垫子也没有,更谈不上横箱、踏跳板、体操棒、音像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还有的学校即使有一些体育教学设备,也大多不真正用于日常教学,而只在少有的公开课、比赛课时偶尔亮相一下,其余时间则束之高阁如同文物展览。

4.教学不规范

不少乡村教师,尤其体音美老师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和借鉴学习,也少有本地区同行之间定期的教研活动,对国内外最新教育动态及先进的教学方法知之甚少,教学模式仍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水平。多数教师无法胜任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诸如对韵律体操、民族体育等要求感到力不从心;不少人不会备课,缺少教学资源,更无从设计规范的教案,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体育课上教师教得很吃力,学生学得很乏味,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针对我国乡村学校反映出来的上述问题,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1.改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教育功能的认识

要改变当前乡村的体育教育状况,应首先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各级管理部门及广大乡村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大纲》要求实施体育教育;加强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在乡村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和解决正课与体音美等副课的关系,让乡村体育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生活在广阔农村的乡村学生,时时处于大自然这一活动大空间内,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城市学生所不及的,一些乡村民间体育活动更是锻炼身心的独特武器。

2.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根据广大农村体育师资严重不足的现状,为基础教育输送人才的各级师范学校应结合社会需求,体现灵活而有针对性的办学原则,如利用暑假及业余时间函授办班;县区中学师范、进修学校利用本校条件开设短训班,并要求学生除搞好文化课学习之外,加强专业训练,做到多能并兼;此外,县乡也可利用假期时间聘请教师,有组织地挑选乡村学校有条件的体育教师,集中轮训。在此带动下,在岗体育教师更应钻研业务,研究教学方法,让校园内你呼我喊,你追我赶,处处出现体育氛围。

3.加强对教学设施投入,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活动

学校应首先配备体育教学的基本设施,如教学用具、场地器材、音响设备等。通过单位投资、社会赞助及勤工俭学等办法解决资金问题,还可以自力更生自做教具(如铁环、山羊、轮胎等)。

乡村体育教育现状范文5

【关键词】 农村学校体育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171-01

教育改革的深入,不仅体现了体育教育的优点,同时也暴露了它的缺点。笔者通过近十年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对中小学体育教学进行了客观的研究与评价。

1 目前农村学校体育面临的窘境

1.1 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

体育工作在整个教育工作规划中没有充分体现。组织机构流于形式,乡镇中小学表现尤为突出。对于体育教师、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建设等体育教学要求仍处于目标模糊和“放羊式”的管理方式,缺乏宏观目标和微观管理意识。农村学校体育系列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2 学校体育观念落后

学校忽视体育教学的社会价值,没有把体育从提高全民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大多数学校虽然把体育课纳入了教学计划,列入了课程表,但名副其实的体育课开课率相当低,体育课被其它文化课挤占。

1.3 教学设施严重不足

许多乡村学校因对体育教育的漠视,所以对体育教学设施不投资。有的学校连一块普通的垫子也没有,更谈不上横箱、踏跳板、音像以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有的学校虽购买了一些器材,但仍然与国家颁布的《中小学场地器材配备目录》相差甚远。

1.4 体育教师短缺,体育教师积极性不够

专职体育教师不足,大多数中小学体育教师都是兼职,很难保证教学质量。有的乡镇小学连一名体育教师没有。有的学校早操、课间操不算工作量,在每年的评优秀、先进教师等一些名单里,也总是难见体育教师的名字,这势必极大的挫伤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导致体育教师上课热情不够高,往往是得过且过。采用“放羊式”教学。要求每年上传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只是流于形式,大多数学校没有真正测试,上传的数据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体质。

1.5 学生体质令人担忧

近年来,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差、意志品质低、怕吃苦、心里承受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爱打闹、爱说话,肥胖和近视比例升高,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下降明显。据专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得不够,包括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均达不到体锻达标要求,情况令人担忧。

2 开展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新局面的建议

2.1 改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教育功能的认识

要改变当前乡村的体育教育状况,应首先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各级管理部门以及广大乡村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大纲》要求实施体育教育;加强提高认识,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在乡村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和解决正课与体、音、美等副课的关系,让乡村体育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2.2 认清形势,明确目标,把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纳入“普九”督导内容

农村学校体育底子薄、经费少、发展落后和不平衡是普遍存在的事实,因此,我们要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明确目标。农村学校占80%,农村学生占74%,这是教育事业的大头,是体育文化事业的重头戏,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领导应站在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意义,要认识到,加强农村学校体育不仅是增强农村学生的体质,而且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是增强民族素质,改善农村生活方式、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需要。

2.3 因地制宜,加强对教学设施的投入

改善学校体育的基础设施条件。应从当地的实际出发,贯彻灵活多样的方针,农村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应继续鼓励与提倡农村地区学校自制一般教具与器材,如自制毽子、跳绳、沙包等,保证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课外活动的基本需要。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有乡土和民族传统项目的特色体育。

2.4 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强专职、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函授、进修和观摩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和境界。可根据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派一部分教师到体育院系进行短期培训,也可组织教师在职学习进修,还可以报考上级学校继续深造等等;关心广大农村体育教师生活,稳定教师队伍,正确对待体育教师的待遇、地位、荣誉、使用等,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

2.5 勤于学习,勇于探索,因地制宜,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拓展新的空间

以体育课为突破口,抓好《达标》工作,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使学生获得体育教育的机会,享受体育的乐趣。由于各地农村差距较大,起点不同,但上好体育课是最基本的要求,这是突破口。农村体育课可以突破城市教学模式,因地制宜地选用教材,提高体育开课率。要坚持以开展“课间操”课外锻炼为手段,推动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要按《锻炼标准》的要求,因校制宜,符合农村特点,有条件的学校,特别是乡、镇要抓好一个学校的课余训练工作,搞好传统项目;县、镇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以上以田径为主的运动会。

总之,农村体育教育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促进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不是一天两天短期内就能改变的事,它需要我们各个方面的努力和配合。只要努力相信农村学校体育工作一定会有一个新的局面。

乡村体育教育现状范文6

关键词:校园;体育教育;现状

自《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国的校园体育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促进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校园体育能够提高校园生的体质,磨练校园生的意志,有效促进校园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的发展,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1]但城乡教学资源配置仍不合理,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待革新,师资队伍急需建设等问题也同时存在。我国颁布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来,校园体育教育是否符合其要求,真正体现其倡导的基本理念,达到了其提出的五点目的,本文经过深入的调查,对我国校园体育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学校体育教育资源匮乏

在教育资源整体失衡的大环境下,体育教育资源的不合理也就愈加明显,无论是在教师资源、教学器材,还是教学管理、课堂规划,都存在着此类问题。

“体育教师是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主导因素,同时也是保证体育教学工作顺利完成的基本因素。”[2]因此,体育教师的素质决定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但是,正规体育院校的毕业生仍然没有成为校园体育教育的中坚力量,而且,城市占据了其中八成以上的教师资源;乡村的体育教师大部分为其他科目教师兼任。至于教学器材,更是相差甚远,城市的校园有必备的教学器材、场地、运动设施等,条件好一点儿的还有体育馆、塑胶跑道;而乡村一般情况下只有些必备的球类,单双杠等,能满足基本需求,但要想达到教育部《校园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相关要求,更是无从谈起。在课堂规划上,城市更加注重教师的培养和选拔,通过教学研讨等方式促进和督促教学,而乡村则无力顾及,缺乏必要的支持和监管。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体育教育资源配置难度进一步加大,但城市和乡村的体育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导致了教育不公现象的严重化,在乡村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的今天,体育教育资源配置同样是一个应该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

二、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思想落后

所谓体育教育,是通过身体活动和其他一些辅手段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那么,是否能达到应有的教育目的,教育过程至关重要。

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很有市场,“不可否认,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程序和方法有合理和科学的部分,但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师的说教下,被动地进行机械的模仿练习。”[3]但其无法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老套乏味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失去了应有的兴趣,难以达到教学目的。现行教育体制下,教师基本能够按照大纲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再纠正”的单一授课模式急需改革。而且,在乡村体育教育中,“放手式”、“遥控式”教学依然存在,一个球就可以玩一节课;在城市体育教育中,也存在着自由活动时间过长,教学环节不完整,过于随意等现象。

落后的教学思想更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教学中,只注重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和体格素质锻炼,而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应该全面发展,更应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使其形成一种良好的个人习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倡导的就是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师生关系,从而摒弃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达到应有的体育教育目的。

三、学校教学不应挤占体育课时

体育课是副科,这种想法在极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依然被广泛认同。因此,素质教育掩盖下的应试教育变得更加可怕。在很多学校,体育课程经常被挤占,用于文化课程的学习。

学生文化课成绩决定着一切,“对成绩提高的过分追求使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甚至是学校忽视体育教育,占用体育教育时间,缩减体育教学课时,已经成为了多方默守的应试突击方式。”[4]因此,尽管课程表中的确排有体育课,但是经常被挤占,特别是如遇雨雪等恶劣天气时,更是有了堂而皇之的理由,体育课程被随意挪用侵占,直接导致校园体育教育得不到有效实施,校园生得不到应有的体育锻炼致使身体素质底下。

四、对校园体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校园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经过广泛调查,查阅资料,实地考察,提出如下建议及对策:

1、真正重视校园体育教育。各级领导、老师应该脱离应试教育的束缚,彻底转变观念,对校园体育教育给予高度重视,并落到实处,对政策执行不到位,挤占体育课时的现象要予以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追究责任,这样校园体育教育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

2、深化“健康第一”的育人理念。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是改变教师、家长乃至社会的传统育人理念,深入贯彻“健康第一”的观念,使学生健康成长。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不可偏废,只有科学文化知识,没有强健的体魄,是无法实现自身价值的。

3、转变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体育课堂应该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一个哨子两个球,学生老师都自由”的情况应当避免出现,尽量营造愉悦的体育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锻炼的潜在意识,尝试新型的“主动教学模式”和“开放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调整教学手段,深入挖掘教学素材,不断丰富体育教育课堂内容。在过去,体育课的教学的形式主要是以体育竞技为主,用体育项目的测试成绩来评估学生掌握的体育运动技能和水平的高低。正确的改革方向应是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兴趣爱好为主,并用这一项目作为锻炼学生的手段,从而达到提高心理、身体素质,培养社会的适应能力。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增加体育课程的内容,并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互动,全体,个人,竞赛,社团或表演的形式,而非单一的以理论、测试成绩为目的的教学。

五、小结

面对如今的社会发展,体育教学也应与社会的发展的趋势做出相应的改革。通过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知识和价值,以便让学生有更充足的自身条件竞争未来。只有真正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育人理念全面落到实处,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输送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作者单位:大连海洋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斌,赵亚敏.校园体育教学现状和对策的研究[J].校园教师,2009,(4)

[2]蔡雪红.浅谈校园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吉林教育,2009,(12)

[3]张铁庚.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论改革传统校园体育教学模式[J].江苏教育,2002,(8B)

[4]沈勇.浅析校园体育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2010,(7)

[5]代志星,刘海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校园体育师资的重要性和不足[J].大众文艺,2010,(18)

[6][德]德尔・雅思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6

[7]张成岗,现代技术:问题与出路――论雅斯贝尔斯的技术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7

[8]韩会君,刘会深,人文体育的流失与唤醒[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