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劳动实践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服务劳动实践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服务劳动实践总结

社会服务劳动实践总结范文1

产学基地双师团队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力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文件指出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促进职业教育教育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的紧密结合,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教(2011)11号文件又明确规定“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校企联合组织实训,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环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将课堂建到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实习实训的安全保障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提高教学效果。”高职的主管部门都非常重视教学实习场地的建设,并为高职院校实习基地建设指明了方向,2007年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被定为湖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立项建设单位,由于黄冈市是农业大市,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有两个涉农专业为骨干示范院校的建设专业,为坚持“树品牌、创特色、建示范”的办学战略,学校自组建以来,广大师生员工发扬老区精神,艰苦奋斗,通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服务区域设专业、依托产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课程体系职业化、课程内容项目化”的课程建设思路、“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内外结合、共建共享”的实训基地建设思路、“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社会服务思路。校企合作机制初步形成、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入、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服务取得实效,为创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落实学院提出的“内外结合、共建共享”的实训基地建设思路,生物化工学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在广泛开展行业调研的基础上,2011年与黄冈生物研究所按照“共建、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联合成立了黄冈食用菌试验示范基地,这种“产学基地”的成立,一为食用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创造了条件,二为学校开展社会培训、考证、鉴定、技术咨询和参与企业技术研发提供了平台。该基地投资200多万元建立了食用菌菌种制作间、食用菌配料间、产品冷藏室、食用菌出菇棚等多项硬设施,基地占地200多亩,长年开展菌种生产与食用菌产品生产,开展了产品保鲜、产品销售等业务,一年来产量突破100吨,产值突破300多万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教学效益、经济效益。“校中厂”式实训基地有力促进了骨干示范院校的建设,改造了教学条件,打造了专业特色,树立了教学品牌,提升了办学实力。食用菌试验示范基地的建立,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将对学校产生深远的影响,具体影响总结如下:

一、提供了校企合作平台

以往学校大都只单纯从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企业也只是单纯从事产品的生产与技术推广,加强“校中厂”的建设,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在校内建立黄冈食用菌试验示范基地,基地从事食用菌生产与技术推广,需要有成熟的技术与优秀的后备人才,还要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培育企业文化,而这一切都是学校缺少的并无法做到的。通过对企业的调研及与企业的沟通,有利于学校办学能了解行业、企业发展情况、生产需求,并根据社会需要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的修订,同时引入行业、企业人才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课程标准的执订工作,这就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初步形成“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校企紧密合作的关系,搭建了校企合作平台。

二、促进了双师团队建设

在校内建立黄冈食用菌试验示范基地,专业教师零距离与企业接触,教师能在第一时间内了解企业生产的情况、需要的技术、生产中会出现的问题、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难题以及学生需要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这些都是教师平常在学校中无法知道的,如校内有“校中厂”,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另外,教师在通过与企业生产多次接触,丰富了教师教学经历,提供了教师教学素材,更能使教师明白教学中重点与难点,使专业教学更具有“针对性、目的性”,教师在基地的实践活动提升了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另外通过聘用基地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作为相应用专业的理事会成员或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由于他们长期从事生产一线工作,专业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为教学提供鲜活的第一手教学资料,学生也能在第一时间进行观摩、沟通与交流,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与专业能力,能为专业建设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企业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进校参与教学过程,整合教学资源,优化了教师结构,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的双师团队。

三、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职业成长规律和学生学习认知规律,在“双境培养、双师共教、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依据专业特点和企业生产要求,实施能力递进工学交替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参照菌类园艺工职业标准、岗位任职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修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了课程体系;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食用菌栽培》核心课程;在完善“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全面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采用现场、虚拟情境等教学方式,采用任务实操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创新了教学形态,促进了学生能力递进、素质提升,突出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由于在教学管理中认真抓好实验、实训和实习三个关键环节,加强了顶岗实习管理,提高顶岗实习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这几年来,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双证书”获取率98%以上,就业率98%以上,企业满意度90%以上,这些结果都与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密切联系,在校内建立黄冈食用菌试验示范基地提高了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人的人才培养质量。

四、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四大功能之一,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中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研开发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要注意用科技工作的成果丰富或更新教学内容,在科技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总理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注意把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与就业准入以及解决就业问题结合起来,把职业资格认定、职业等级评定和技能型人才的选拔结合起来。”教育部周济部长也指出,“要加快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努力使劳动者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转变办学思想,深化教学改革,增强主动为经济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它既是高职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我院着力开展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将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列入学院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并形成我院最大的亮点。我院启动了“十百千万”社会服务工程,社会服务内容有各级各类技能培训,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对象的专业岗位培训、职工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进城务工劳动力培训,开展面向社会的职业资格培训、认定和考证工作,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新产品、新工艺研发等。为行业、企业和社会做好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为产业化建设服务。在实践中我校开展了以下工作,通过专业技术培训、科普知识展示交流、专题讲座和项目推荐等多种形式,大力推广和普及食用菌科技知识,使科技下乡、科普推广工作常态化。食用菌试验示范基地对外服务项目中开设了服务网站、开展了菌种对外销售与技术的跟踪服务;开展了技术培训与菌类园艺工的职业技术鉴定;从事了产品生产与产品加工,扶持了麻城市扶子河镇天麻种植基地的建设。一年多来,校内黄冈食用菌试验示范基地社会服务成果累累,获市级科技进步奖一项,获省食用菌协会表彰一项,多次获市科协、扶贫办送科技下乡的先进表彰,提升了学院社会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3]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

[4]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5]苏文锦.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服务的内涵与实现途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8,(6).

社会服务劳动实践总结范文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应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

现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重要职能。其中社会服务能力是近期一直被不断强调与强化的高等学校的一个重要职能,受到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也成为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风向标。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这样一个以应用技能为培养目标的学校群体来说尤其重要。“服务能力”是指一个服务系统提供服务的范围、深度与层次,通常被定义为系统的最大产出率(output rate)。对于高职来说,社会服务的概念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是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的。随着对社会服务的理解和认识程度的提高,结合具体高职院校的办学特征、资源优势、主攻方向,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领域越来越宽,形式越来越多样,高职院校利用自身的人才资源、实验设施设备资源、教学技术及培训资源、实习实训基地等良好的条件,为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人才培养(主要指员工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城镇待业人员上岗及转岗培训等),人才供给(主要指为地方企事业单位实时提供急需的技能型人才),技术供给(包括技术研发服务生产、技术服务与咨询)等社会服务性活动。

二、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

1.满足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各类职前、职后、转岗培训的需求

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企业技术进步、产品更新加速,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联系日趋紧密,教师与企业人员的交流和互动频繁,这些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由于政府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职业资格的持有率在职员当中要占一定的比例,否则就不会发给营业执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职业岗位培训方面做出更细致、更具体的工作。职业技能培训是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培育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工作。学院可依托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广泛地与社会各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企业合作,对企业员工及社会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既可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与服务能力,又可解决社会企业的员工培训问题,避免企业由于培训需要而产生不必要的浪费。

2.满足区域或行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的需求

由于所处地域、社会经济、人文环境、专业设置、师资队伍结构等的差别,不同的高职院校正在探索符合自身办学特点与能力的社会服务模式。不管处于何种社会环境,满足区域或行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的需求都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主要方向之一。高职院校实验人员、科研人员应实行开放、流动的机制,积极创造条件使下游企业可以参与到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必要时可与上游单位及下游企业针对某一项成果签订有关合作研究或技术转让合同,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关系,建立互惠互利的开放合作机制。随着社会服务的深入进行,可根据国家现行关于技术转让、专利保护、知识产权等规定,建立市场导向和科研开发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科技水平均能提高的良性循环驱动机制。根据市场需求将研究成果转化为适合于规模生产的共性与关键技术,融入社会经济效益大循环圈和企业经济小循环圈。吸收有市场价值的重要应用成果进行后续产业化研究,将成果或技术不断转入相应的企业,保持企业优势和活力,使之始终处于行业的领跑地位,同时又可以使高职院校的技术创新与开发能够软着陆,更加贴近民生,避免出现技术创新与开发都是纸上谈兵的状态,让创新不再是一纸论文。

3.以社会实践基地为抓手,提供全方位的职业技术服务

高职院校实验实训设施、设备、场地等条件是高职专业教育的特色硬件支撑,也是高职院校优于本科教育的有力证明,更是学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基本保障。高职院校应将面向学生的专业教学硬件建设与面向社会的技术服务硬件设施统筹安排,有机结合,教学、服务两不误,才是一个高职院校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努力做到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坚持以教学为主,兼顾生产、科研、培训、鉴定,建立“生产型”、“产学结合型”、“教研结合型”校内实训基地;依据“共建、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与企业建立“共用型”校内外实习基地,在充分保障学生课业内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也为开展社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咨询服务和参与企业技术研发提供了良好平台。[1]

三、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定位

高职院校的专业方向不同,使得其社会服务内容不同、服务方向不同、服务深度不同,因此,不同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要进行准确定位,这样才能够为社会进行实实在在的服务。

1.正确选择服务对象

服务对象的选择是高职院校在进行社会服务时必须面对的内容,高职院校应根据自己的综合实力,避开高、大、上的企业类型,针对小、微、新的中小型企业,切实对企业起到帮助作用,不做为了搭名牌企业的顺风车,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到头来不仅影响到正常教学,还会影响学校的声誉,得不偿失。

2.正确选择服务领域

服务领域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行业范围。高职院校在进行社会服务时应根据自己学校的特长选择服务领域,做到避短扬长,发扬自己学校的优势专业,避开自己不熟悉或者不擅长的领域,争取做到社会服务的有效性。

3.正确选择服务形式

服务形式的选择决定着社会服务的深度,高职院校进行社会服务时应避免流于表面,尽量达成实质性合作,这样才能增强企业、行业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认可,吸引更多的企业寻求与高职院校的合作,为今后的持续合作打下良好的合作基础。

四、高职院校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

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进一步拓展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模式,促进校企合作,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声誉,才能实现高职院校基本职能,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保证学院的科学持续发展。

1.教师服务企业

教师能否顺利、有效地为企业进行服务,使企业对于教师产生信任与依赖,很大程度取决于健全的校企合作机制。学校与企业应建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关的合作内容,根据合作计划,制定促进校企双方合作的相关配套政策,同时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状况下给教师足够的自由度以保证能够进行良好的服务。制定政策时要本着促成合作的态度,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一致化。先合作,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任何一件事情开始是最重要的,没有开始就永远没有问题,所以有问题不可怕,只要共同面对、共同解决就可以。

2.专业服务产业

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起着“普及教育”的作用,学生的层次与素质对于学校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在这样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提高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但职业教育未来发展又要求高职院校在重视专业建设的同时,应该与社会产业服务能力建设有机结合。在专业建设中,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开发、教学内容的设计、实验实训内容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需要始终围绕经过调研确定的培养目标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基于工作过程来开展;同时,专业建设必须由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和参与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2]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我们加强专业建设、全面提升专业教学质量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的教学资源开发、实验实训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与社会产业服务能力建设相统一。

3.学校服务社会

社会服务不能是空中楼阁、无本求木。[3]无论是学校的设施设备还是学校设置的专业课程,既是一种教学资源,又是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应该加强行业的引导与指导,总结历史与传统的经验,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设施设备配置等方面与市场相协调、与地方接轨,这样就会激发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活力。因此,学校要主动寻求对接地方主导产业的契机,建立灵活的专业动态调控机制,通过优化专业结构、更新课程内容、对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换代,引导并促进教师关注产业发展、把握行业脉博、紧跟专业前沿、充分发挥好教学仪器与设施设备的社会服务功能,努力增强社会服务的活力。

社会服务劳动实践总结范文3

关键词:地方高校 转型发展 青年外语教师 专业发展

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地方所属高校(省属高校)是指隶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特区,大多数靠地方财政供养,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学校(2500多所),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

随着世界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提成了新的要求,应用型技能人才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为了更好地弥补地方经济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地方高校转型,提供实用技能人才已经成为地方本科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经之路。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

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青年外语教师面临的问题

1、转型主动性不强,自主发展动力不足

很多教师对转型发展的认识与重视不够,面对转型发展缺乏明确的自我定位和职业发展规划。教师的职称晋升机制仍然以科研成果评价为主,对教师在实践、教学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工作却没有硬性要求,致使教师一味追求申请项目和,在应用性教学和提升自身实践能力方面不愿下功夫,缺乏自主发展的动力。

2、知识结构单一,跨学科知识缺乏

英语教师作为语言教学的实施者,有责任根据需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一些专业英语知识,将其培养成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并逐渐实现自身从EGP教师向ESP教师的转化。目前,高校青年外院教师虽语言知识和技能扎实,但知识结构单一,多以英语语言文学为主,普遍缺乏非英语专业学科知识,跨学科知识结构不够全面,难以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很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职业发展。

3、缺乏企业经历,实践能力不强

根据行业英语课程的性质特点,讲授这门课的老师应具备“双师”素质:一是要有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引导和讲解能力,二是要通晓相关行业的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关键环节的专业知识。青年外语教师中大多数大学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坛,从学校到学校的经历使他们缺少社会行业经验,与社会脱节、与学生们未来所从事的职业脱节,脱离岗位到企业进行培训或实习的机会不多,实践能力很难得到锻炼和加强。

三、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青年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1、地方高校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投入

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国家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地方高校应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投入,加强与社会企业合作力度,提高青年外语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为使青年外语教师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也为了使他们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地方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外社会资源,鼓励青年外语教师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实习,鼓励他们参与企业项目,开展横向科学研究,将青年外语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与社会服务有机结合――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与教学改革及课程开发相结合;教师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培养与企业项目及社会培训相结合;教师对外交流能力培养与对口支援和国际交流相结合,让青年教师真正了解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具体运转和实际需要,为青年教师以后把握市场动向、了解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实现学院社会服务能力与青年外语教师专业能力双提高。

2、青年外语教师要增强专业自主发展意识

当今社会分工日益细化,行业背景和专业知识与技能日益重要。在“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旗帜下,ESP教学模式将是今后地方高校外语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要求青年外语教师转变专业思想,建立一种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逐渐拓宽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思想。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整体转型过程。对一所转型发展的学校而言,学校领导是学校转型发展的设计者,基层领导是执行者,教师则是具体工作承担者。在高校转型发展中,不发挥教师学校办学主体作用,没有教师集体创新,教师只是旁观者或者被动执行者,不积极参与进来,学校转型发展方案设计得再完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也只能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实现。后现代主义学者认为教师发展应是主体自觉、主动、能动、可持续的建构过程。青年外语教师要增强专业自主发展意识,转变观念,积极行动,将专业提升内化为个体发展需要。只有具有内在的个体发展需要,他们才能够发挥潜力去不断提高自己的内在素养,才能够主动去了解社会、了解市场,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实现自身从EGP教师到ESP教师的转化。

四、结束语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说,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是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紧迫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部署,加快教育综合改革、建设现代教育体系的重大举措。地方高校转型,在一定程度上是高校的自我革命。这场革命能否顺利完成,主要取决于高校青年教师能否成功“转身”,因为教师是一所高校发展的支柱,青年教师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青年教师进行有效的培养是实现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环节。青年外语教师要认识到自主发展的重要性,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通过不断学习、实践,提升自身素质、能力和专业技能,成为一名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ESP教师,有效促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参考文献:

[1]曲殿彬,赵玉石.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应对[J].中国高等教育,2014(12).

[2]田晶.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探究[J].高教探索,2015(09).

社会服务劳动实践总结范文4

一、畜牧类专业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特殊性

建设畜牧类专业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必须充分考虑其特殊性。1、“校中厂”、“厂中校”模式必须改革创新。高职院校一般都位于中心城区,校园内因环境影响与用地制约,一般不适合在校园内建设畜禽饲养场,难以实施“校中厂”模式建设实习实训基地;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动物诊疗机构,均不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每个企业能容纳的实习生人数比较有限,因此建设“厂中校”模式的实训基地也必须改革创新。2、高职院校规避市场风险能力有限。集约化规模化畜禽养殖行业投资大、市场风险高、疫病风险大,而职业院校财力有限、承担风险能力不强,校方充当基地主体时规避风险是需要应对的巨大挑战。3、生产的连续性与教学的阶段性矛盾。畜牧生产具有极强的连续性,而传统的实习实训具有阶段性。因此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设,实现教学与生产的高度融合是基地建设的重点内容。

二、“三•三一”多点式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原则、内容与功能实现

(一)“三•三一”多点式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原则

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必须实现学生顶岗实习,生产合格产品;以基地为阶梯,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完成“产学研”合作项目[2]。为此,在“三•三一”多点式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中坚持以下基本思路:一是在“校中厂”基地的建设中不一定建设畜禽生产的整个生产流程,而将技术含量高的部分功能转移到学校;二是在“厂中校”基地的建设中不一定将成建制的班级安排到一个企业,实行分组分阶段轮岗;三是拓展“双主体”建设机制,形成“政院合作”、“院企合作”、“院村合作”等多种基地建设模式[1]。坚持三项建设原则:一是坚持特色性原则。依托“地方特色”,突出“专业特色”。二是坚持实用型原则。充分体现专业岗位的要求,不断完善基础技能训练平台、专业岗位技能训练平台、专业岗位实践平台。三是混合型原则。混合型体现在教师类型的混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混合、教室与实验室的混合等方面,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教室与实验室的界限,形成一体化混合实践教学模式。

(二)“三•三一”多点式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内容

“三•三一”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包括“三室一院、三场一站、三村一园”。“三室”:“校中厂”基地———动物疫病监控诊断实验室(与娄底市畜牧局、娄星区畜牧局“政院合作”共建)、动物繁育实验室(与天华科技牧业“院企合作”共建)、饲料营养与食品安全检验实验室(与唐人神集团“院企合作”共建)。“一院”:“校中厂”基地———娄职动物医院(与湖南长沙文医生宠物医院“院企合作”共建)。“三场”:“场中校”基地———湘村高科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湘村黑猪养殖场)、涟源天华科技牧业有限公司(湘中黑牛养殖场)、涟源市明珠农业综合专业合作社(涟源黑山羊养殖场)。“一站”:“校中厂”基地———湖南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湘中丘陵区试验站(属湖南省农业厅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三村”:“村中校”基地(与三个养殖特色村“院村合作”共建)———娄星区小碧乡十字村(土猪、土鸡、经济动物养殖)、双峰县印塘乡铁马山村(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湘中黑牛养殖基地)、市开发区大埠桥办事处中阳村(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湘村黑猪养殖示范推广基地);“一园”:“校中厂”基地———“娄职学生农林创业实践园”。

(三)“三•三一”多点式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功能实现

“三•三一”多点式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产业契合度高、社会服务功能强,能很好地实现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功能。1、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科学,实践教学体系更加完善,实践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实训设备更加完善,实训教师技术水平提高,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更加科学,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2、社会服务能力增强。开展社会服务的平台更加完善,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得到提升,在社会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为企业进行畜禽疾病监控诊断和养殖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的社会服务能力大大增强。3、生产服务经营以产养训。充分利用娄职动物医院、动物疫病监控与诊断实验室、娄职学生农林创业实践园等基地,在实境教学的同时,开展对社会和养殖企业服务。实现课堂教学与生产服务的学做合一,并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以产养训。

三、校企一体化合作建设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的思考

社会服务劳动实践总结范文5

关键词:推拿学;改革;社会力量;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3-0054-03

推拿是利用手、身体其他部位或借助器械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通过不同的手法作用,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从而达到保健、治疗效果的方法[1]。推拿疗法没有药物治疗的毒副作用,也没有针灸对皮肤及表皮组织的损伤作用,对许多疾病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疗效。加上手法简单易学,深受学校广大师生的喜爱。《推拿学》属于体育保健康复方向选修课程。课程的重点在推拿手法的实践性教学,通过校级公共选俢课(以下简称校级公选课)《推拿学》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了解推拿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和推拿时的注意事项,掌握推拿按摩的基本手法和穴位按摩,以及在体育运动、养生保健和治疗运动损伤中的作用。自2004年开设该门课程以来,我院积极推进课程的改革,着重培养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联合社会力量举办保健按摩师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同时开展社会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和社会声誉。本文拟对校级公选课《推拿学》课程的改革进行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一、联合社会力量进行保健按摩师职业技能培训

2006年,在学校的支持下,我院正式与云南省康健保健按摩师培训站签定协议,成立云南农业大学分站,可面向社会举办初、中级保健师职业技能培训。至今,云南农业大学分站已为社会培养该类人才约180人。职业技能培训是校级公选课《推拿学》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学习的再继续。从此,我校学生在校期间便可取得按摩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具有合法的按摩师职业资格。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在竞争中占得先机。争取社会力量,联合举办保健师职业技能培训的动机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原因:(1)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式严峻。学生在校期间便已感受到巨大的就业压力,迫切希望学习有用的职业技能,以增加就业机会。(2)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日益提高。推拿由于其独特的功效和应用时的舒适感,使社会掀起了一股推拿按摩热潮。(3)扩大学院影响力的需要。通过社会招生,可以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我院的办学,扩大社会影响力。(4)通过培训活动,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按摩技能。

二、挖掘课程的道德教育功能

学习推拿可以为家人、亲朋和同学服务,也可以为父母尽点孝心。这也是很多同学选修这门课程的原因。在授课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希望学生多想想父母抚养子女成人的艰辛,为子女能够成才所付出的努力,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可是对此我们能做什么?通过问题,鼓励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推拿手法,放假后能回家为父母尽点孝心。品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课程结束后反馈回来的信息显示,该门课程考试合格的许多学生回家后主动要求给父母做推拿,父母深感宽慰,觉得子女终于懂事了,长大成人了。从父母喜悦的眼神中,学生体会到了责任,在迷失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同时“孝心”的宣传,也使学生在推拿学习过程中更加投入,更加愿意参加社会实践。

三、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1.调整教学内容。以往的《推拿学》教学内容,主要依托于《体育保健学》中的按摩章节,内容较少,主要介绍按摩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常用的20种按摩手法、按摩的应用和一些常用的穴位,整个教学过程大约占12学时。我院在开设校级公选课《推拿学》课程,并取得初、中级保健师职业技能培训资格后,相继对原有的教学内容作了调整。现课程内容主要是:基本手法的动作构成和操作要领、运动按摩、保健按摩、治疗按摩。手法主要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校级公选课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不变,教学以教授实用技术为主,主要是为普及推拿知识和扩大影响。鼓励学生学完继续参加提高班学习,争取获得中级按摩师职业资格。提高班学习要求结合云南省教学实际,按照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保健按摩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规定的教学内容进行。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校级公选课《推拿学》课程的重点在推拿手法的实践性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因此实践教学是学习推拿的主要方法,实践教学贯穿整个课程教学过程的始终。利用在校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以巩固、提高《推拿学》课程的教学效果。(1)加强多媒体教学。将学生分组后,要求学生边看多媒体边练习,操作过程要求认真体会手感,注意被按摩者的舒适感。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好总结、讲解及示范工作,指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不足或错误之处。学生在不断地感受、纠正中得到提高。多媒体教学比较直观,不乏味,教师有了更多时间来逐个指点学生,纠正错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体育保健室实习。我院体育保健室在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主要是进行常见运动损伤的治疗。根据实际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选修《推拿课》的学生开放,安排学生在体育保健室实习,其目的主要是实践伤科推拿手法,能有针对性地选择推拿手法,进行常见运动损伤部位的推拿,达到治愈伤病的目的,为将来能够有机会成为合格的保健按摩师打下良好的基础。(3)开展社会服务。由于推拿不受环境条件限制,操作简便,适应症广,疗效显著且无副作用,故深受人们喜爱。人们都愿意接受推拿作为保健祛病的手段。因此推拿是开展社会服务的良好载体。我院在开设校级公选课推拿教学以来,一直重视发挥推拿的社会服务功能,多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校园内为辛勤工作的老师们服务,放松头部、肩颈部及腰部等部位的疲劳;为周围的老人做保健按摩。活动影响巨大,得到学院领导的鼓励,受到学校老师及周围社区老人的一致好评。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也得到了锻炼。(4)加强运动按摩实践。运用按摩是可以在比赛前、中、后进行,起到有效地调节运动员生理机能,消除疲劳、改善运动能力和预防运动损伤等作用,在体育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在每年的校运会期间,任课教师均鼓励学生参加为运动员推拿的志愿者活动。通过实践,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了按摩的基本技巧,熟悉了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实施按摩的手法和步骤、动作要领及操作时间,能为以后的体育实践服务。

四、严格考核

考核分三部分:实验考核、笔试和平时成绩。实验考核占课程成绩的70%。实验考核分为基本手法和手法应用两部分,学生随机抽题,并当场操作抽到的手法,依操作手法的准确性评分,以百分制计算。手法应用考核要求学生随机抽取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按摩,手法自行选择,以一定的顺序进行,同时对正在操作的各种按摩手法的特点边讲解边操作。

面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真正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的问题,我院在教学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创新。校级公选课《推拿学》的课程改革是一种尝试,但这种尝试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的教学将不再只是在课堂内完成,选修课的结束并不代表学生推拿学习的结束。真正做到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探索教学的新途径,才能担负起培养学生的责任。

参考文献:

社会服务劳动实践总结范文6

社会工作人才是以助人为宗旨,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进行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等社会服务工作的专门人才,在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是现代社会管理与服务的重要力量。在发达国家,社会工作已有上百年历史,社会工作者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普遍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巨大活力,但也由此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各种社会矛盾集中凸显,社会问题大量涌现,迫切需要大量社会工作人员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改革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加紧建立一支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以加强社会管理,改进社会服务。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已成为当务之急。

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必须加强党的领导。社会工作人才广泛分布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具有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高度分散的特点,要使他们真正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必须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他们凝聚起来、组织起来。社会工作人才从事的是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社会工作人才是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宝贵财富。各级党委要从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把社会工作人才列入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抓紧抓好。要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要求,明确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要求,牢牢把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正确方向;积极探索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特点和规律,认真总结以往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做法,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法规;在党委领导下,建立组织部门综合协调,人事、民政、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等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司法、卫生等有关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形成工作合力,把分散在方方面面的社会工作力量整合起来;采取舆论宣传、政策引导、法律规范、搞好服务等多种措施,大力营造有利于社会工作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留住、用好现有人才,激励、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社会工作中来。

要加强教育培训,大力提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社会工作是一种职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从业人员的政治素养、道德水准和专业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必须加强教育培训,着力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要抓紧制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规划,从现状出发,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明确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方法步骤,增强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计划性。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把这一学科摆上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位置,加强学科建设,完善学位体系,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有计划、分层次地对现有社会工作人员进行大规模专业培训,鼓励他们参加进修、实习、短训、函授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尽快提高职业水平。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服务观念、奉献意识和敬业精神,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