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建构主义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简述建构主义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简述建构主义理论

简述建构主义理论范文1

 

课堂教学的导入是新课的序曲,不仅能给学生带来亲切、新鲜的感受,还能诱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愿望,进入“我要学”的最佳心态。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但必须体现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突出“情”“趣”“新”三个字。课堂教学的导入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

 

①与授课内容紧密结合的原则。

 

②贴近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和兴趣的原则。

 

③突出“趣”激“情”的原则。

 

④形式多样的原则。

 

根据这些原则,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以下尝试。

 

一、堂课之外的常规导入

 

例如,在与新生见面的第一节课上,可以这样开始第一节英语课:“ Hi, nice to meet you. I’m very glad to be your teacher and your friend. And I’m sure that all of you can learn your lessons well, especially English. Do you know why? Yeah. Because you are the best students in our school and I’m one of the best teachers in this school.” 听完这段话,师生之间的关系顿时拉近了许多,学生首先喜欢上了英语教师,对学好英语这门学科也增强了信心。

 

二、课堂内各环节之间的灵活过渡

 

1.话题导入情境的创设

 

在新授课备课时总是要对话题导入进行一番精心设计,如何快速准确地将学生导入新授课话题是完成本节目标的重要保证。现在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2第3单元Welcome to the unit 板块的教学要求为例,本节课的目标要求学生谈论四幅图片中的Amazing people:Mother Teresa,Bill Gates,Beethoven,Zheng He,并说出他们主要的achievements。为了迅速引导学生使用得体的句型进入讨论和表达环节,我们可以PPT的形式设计一个猜字游戏:将乔布斯的头像用一个笑脸图标盖住其脸,要求学生根据字幕提示猜测头像人物。整个导入过程快速、高效,课堂气氛活跃,十分利于目标的达成。

 

2.扭转尴尬局面的导入

 

例如,教师想让一位学生用当堂所学的词语来形容一位公主如何漂亮,该学生憋了好半天,答不出来。这时教师灵机一动,便说道: “Good! I know you have already found the answer. She is so beautiful that no words in the world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her beauty. Look at her, what is she wearing?” 这不但消除了该生的不安情绪,也启发了他和全班同学的思路。接着教师便引导学生用 “in a good shape, in a beautiful dress, with a nice diamond necklace around her neck”等词语来描述,全班学生积极投入语言实践活动中,既避免了尴尬的局面,又成功完成了一项task。这是将突发事件成功导入预设目标环节的成功案例。

 

3.引导学生打开话题的引入

 

例如,让学生谈一谈是如何度假的,会出现许多学生将话题集中在游泳、帮助爸爸妈妈干活等方面。这时,教师可以问学生“Did you go to see your old teacher?”“Did you go abroad?”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了。有学生说他去看望以前的老师了,因为他很想念老师。教师便说“I envy your teacher very much, and I hope my students will often come to see me after they enter college.”还有学生说“I didn’t go abroad, but I went to Beijing, and I had a very good time there.”

 

4.语法课的语境导入

 

语法课的导入应根据学生的语法基础,由浅入深地进行。要提供适当的情景,让学生在自然而然中领会所学语法项目的真正含义。例如,在练习虚拟语气的语法项目时,可提供以下情景。

 

Tom came to school very late this morning because he did not catch the early bus. He did not catch the early bus because he got up very late this morning. He did not get up early because he stayed up very late last night.

 

然后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用虚拟语气来叙述这个事件:

 

Would Tom have got up late this morning if he hadn’t stayed up very late last night?

 

学生自然地做出以下叙述:

 

If he hadn’t stayed up late last night he wouldn’t have got up late this morning. If he hadn’t got up late he wouldn’t have missed the early bus. If he hadn’t missed the bus he wouldn’t have come to school very late.

 

学生的语法知识在一定的语境中得到了巩固。纵观近年的高考试题,语法知识大多数是以一定的语言环境来考查的。通过一定的语言环境来进行语法教学,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感受语法知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考试答题能力。

 

英语教学理论和实践证明,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支架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设计教学环节尤其是成功的导入,是顺利完成整个教学流程、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简述建构主义理论范文2

一、树立开放的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认知主体积极的、主动的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内在的思维建构活动,是对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同化和顺应过程,而不是消极的、被动的、机械的反映。学生的主体性是天然具有的。所以,不应把学生看成―个可以任意装进各种知识的空的容器,而应充分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新的学习活动中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从旧的“教师中心、学科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中走出来,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开放的教学观念,以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二、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

首先,建构主义非常重视情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广泛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和模拟现实情境,以创造有助于学生独立探究数学知识的情境,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其次,建构主义非常重视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与经验的建构,结构不良领域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知识应用的每个实例中,都包含着许多应用广泛的概念在相互作用(即概念的复杂性);二是同类的各个具体实例之间,所涉及的概念及其相互作用的模式有很大差异(即实例之间的差异性)。因此,在课堂上,应允许多向交流,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书本之间的交流。在充满开放气氛的课堂里。师生关系融洽,同学问友好合作,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人人参与教学活动,人人有所收获,能充分发展自我,表现自我。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产生良好的学习情绪。

三、选择开放的教学内容

1.加强开放题的教学。数学开放题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积极地参加学习,能综合利用刚刚所学的知识,发现问题,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

2.加强数学实验的教学。加强数学实验教学,将动手与动脑有机地结合起来。凡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尽量采取学生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切实避免在黑板上空论,脱离实际,人为地把本来应该有丰富趣味性的内容变成枯燥而使学生厌烦或很难让人接受的内容。把数学实验变成学生课外活动与第二课堂必不可少的―个重要环节,把数学学习中动脑的思维能力跟课外活动中动手的能力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和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对相关学科的开放。数学的应用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明确把数学作为一门服务性学科来进行教学已很重要。在数学教学中,应着重讲清数学的思想方法,让学生自己懂得获得数学知识和理解力的特殊方式,创造数学课向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学科进行教学开放。

四、运用开放的教学方式

开放的教学方式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倡导和促进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多种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能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而建构主义所倡导的几种教学方式,正是体现了这种教学思想。

1.随机通达教学。随机通达教学要求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境都是经过改组的,而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使学生对概念获得新的理解。这种教学避免抽象地谈概念的一般运用,而是把概念具体到一定的实例中,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形成背景性经验。

2.情境性教学。建构主义者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向学习者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强调具体情境中形成的具体经验背景对建构的重要作用。由于具体问题的解决往往涉及多个学科,因此,他们主张弱化学科界限,强化学科交叉。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应展示与实际问题解决相类似的探索过程,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指导学生开展探索活动。另外,他们还认为这种教学不需要再搞独立于教学过程之外的测验,因为解决具体问题本身就已反映了学习效果。

3.支架式教学。我们借用建筑行业的脚手架概念形象地提出了支架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教师先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支架(指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管理、调控),通过支架逐步把管理调控学习的任务转移给学生自己,然后逐步撤去支架,让学生独立探索学习。

简述建构主义理论范文3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大学美术教学;应用

过去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大学美术教学应用目标教学模式,无论是知识目标的设计还是教学实施,都遵循既定的目标,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这样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个性的发挥,不利于我国美术的持续发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师生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作为一种认知与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动性、社会性和学习的情境性,对于美术专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加强对建构主义理论在大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十分必要。

一、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理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皮亚杰、科恩伯格等是代表人物。起初它是一种社会科学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建构主义逐渐应用于不同领域,并形成了新型的理论体系。现代建构主义思想的出现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维柯和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联系起来。《论意大利最古老的智慧》中所提出的“真理即创造”等理论第一次清楚地表达和描述了建构主义思想。该理论强调学生并不是毫无基础,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应将学生的现有经验作为新的知识生长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涉及范围较广,如情境、协作等。基于此,笔者将其中的学习理论与学习环境有机整合的教学模式总结为:立足于学生需求,教师要发挥自身组织者、指导者等作用,利用情境、协作等相关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最终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的建构。

二、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下大学美术教学改革措施

就传统意义层面来看,学习往往被视为一种模仿活动。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往往照搬教师传授的知识,并未真正实现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有效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不同,它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帮助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取信息,进行同化、改造及内化处理,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创造能力,重视整个学习过程。可见,建构主义理论与以往的教学理论存在本质上的不同。笔者认为,要想促使建构主义理论充分发挥积极作用,教师应对当前的大学美术教学进行改革:

1.明确美术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是整个课程设置的核心和基础,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不仅能够为课程教学指明方向,还能够实现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因此,明确目标成为美术教学建构的首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过程及情感等维度入手,制订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专业美术教学更多的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与培养,为美术领域培养专业人才,注重一种更深层次的欣赏与感受。目前,教学改革趋势下,高校美术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等等。

2.建构美术课程内容建构

大学美术课程内容体系的重中之重在于整体性,树立整体观念,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拼凑,应充分考虑课程要素,加强要素之间的联系,使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大学美术课程正处于改革中,整合课程的关键在于树立包容理念,加强对艺术、人文与自然科学的整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认知、情感与道德。目前,笔者了解到一些高校的美术教学课程设置一般由教师自行提出,各个学校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各具特色,但不可否认的是,课程结构设置存在单一性的不足。另外,在教育教学领域快速发展的趋势下,部分大学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盲目性。笔者认为,美术课程设置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美术理论;二是美术实践。针对课程的进一步细分,其中美术理论包括解剖学、写作、透视等;而美术实践应设置山水画临摹、人物写生及艺术考察等。各所高校可以结合自身地域特色,发扬文化传统,加强教学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增强课程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深度挖掘学生的潜能,并借助学分的方式调整学生的关注点,实现学科之间的整合,为提高教学有效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3.优化课程设置

当今社会,大学美术课程的实施既要关注理性层面,又要重视感性层面。因此,笔者基于跨学科、综合化层面认为,应采取多元教学方法,一方面,将美术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寻找学科之间的契合点,并分析其他学科内容对美术教学产生的影响,实现对多元关系的掌控,提升美术教学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将实践案例作为载体开展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效衔接。在教学中,针对美术理论模块,教师往往采取大课堂、学术讲座等方式开展教学,但是新时期下,学生与教师互动、交流的需求日渐增多。所以,教师应优先选择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方式,激发美术专业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其中。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中国画作为主题,介绍概念、技法、造型等内容,重点讲解绘画技巧,以便学生能够掌握该项美术技能。不同于公共美术课程,大学美术教学更具专业性,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强调学生的亲身体会,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和创新,将创造性思维应用于美术作品的创作中。

4.加强对美术教学的管理

美术教学建构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关键在于管理工作的落实效果。因此,教师应给予教学管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在教学改革中,可以将现有教学模式作为基础,一方面设置独立的艺术教育机构,强调独立性;另一方面与学校的整体美术教学整合,采用同一支教师队伍,兼顾公共与专业双重目标,在校内营造一种良好的艺术氛围,吸引更多美术爱好者积极参与其中。之所以提出独立思路,主要是因为这样能够支持美术教育自主发展,形成独立的风格与特色,为美术教学的持续发展作好铺垫。

5.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理论下,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因此,教师应注意观察,了解和掌握学生绘画中存在的普遍性和个人性问题,并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调整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形成一个观察、调整、反思的良性循环格局。如果在教学中完全按照统一的框架开展教学,往往会挫伤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且影响学生良好绘画习惯的养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也应引进定制式理念,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活每位学生的绘画潜能,使其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有所建树。此外,应用建构主义理论,教师在课堂中应更多地发挥组织和引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完成上述目标的重点是教师对于学生需求和心理状态的把握。所以,教师应营造一种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环境,这样才能够顺应学生的发展趋势,给予学生指导与点拨。交互性主要形成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使其围绕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通过实践获得新知识。

6.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影响下,大学美术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不再局限于某一方面。填鸭式教学、教条主义的弊端日渐暴露,影响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因此,将建构主义理论引入教学非常必要。基于此,美术教学能够回归本真,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为了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有所发展,教师应重视与学生交流,并在生活中掌握学生的特点,给予其更为高效的指导和辅助。多数情况下,教师在美术教学中是组织者,应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实现对美术作品的创造,同时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和讲解,将传统与现代美术知识有机整合,促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遇到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评价是大学美术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全面、客观的评价活动对于师生都有所帮助。如,教师能够发现教学中的不合理之处,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学生能够发现自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具针对性地学习和完善自身,构建更为扎实的美术知识体系。因此,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教师应制订相应的考核体系,坚持创造性与多元性目标,对学生更注重过程考核,如,将写实、多种表现技法的应用等作为评价内容,教师不要立即否定学生的创作成果,要做一名优秀的聆听者,详细听取学生的观点后,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鼓励学生思考和创新,使其逐渐形成创造性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更好地发挥能动性。

结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建构主义理论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将其应用于大学美术教学,在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建构主义理论的研究,了解该理论的内涵与本质,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多个角度进行改革和调整,从根本上建构立体化教学体系,不断提高美术教学的水平和有效性,并适当调整理论与实践的比例,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思维,促使其能够兼顾传统与现代文化,形成独立的风格和特色,从而促进我国高校美术教学持续发展,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于景宇.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大学美术教学.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12).

[2]向宏年.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大学美术教学.咸宁学院学报,2009(2).

[3]金丹,宋丽娜.普通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建构——基于生态式艺术教育的考察.美育学刊,2011(6).

[4]姜卫春,纪敏,于宏伟,张军.建构主义理论下美术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初探.大舞台,2011(11).

[5]金丹,宋丽娜.浙江普通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建构及其实施策略研究.艺术教育,2011(12).

[6]赵超.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在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教学改革的理论思考.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3(2).

[7]尹玲.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对美术教学的启示.艺术教育,2012(1).

简述建构主义理论范文4

关键词:高层建筑;剪力墙;钢筋;位移控制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水平梯形撑的安装

(1)水平梯形撑由两根边杆(若干根水平梯杆尺寸和两端两个柱套组成,两根边杆为的d14mm钢筋,长度为相临两柱间的净尺寸,两根边杆之间的长度为墙体两侧纵向水平筋的净空尺寸。边杆两端弯折与柱套焊接,并确保二者在同一水平面上。梯杆为2d14mm钢筋,间距和墙体竖向筋的间距相同,垂直于边杆并与之焊接牢固,长度为墙体厚度-2mm。柱套内框的长宽净尺寸为柱截面尺寸-25mm,由于墙体柱的截面形式不一致,故柱套的形状和套住的钢筋由施工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2)施工时,先将水平梯形撑两端柱套套在两端的柱筋上,用23#火烧丝绑扎牢固。水平梯形撑是重复使用的工具,在该段墙体混凝土浇筑完毕,用手指用力压混凝土面,以不出现深痕迹为宜方可拆除,经休整后用于上一层同一位置。为了更好地保证墙体钢筋的位置,在墙体的水平筋中每隔1m取一根墙筋作为水平梯形撑,钢筋型号比墙筋增大一级。这部分梯形撑为一次性工具,一起浇筑在混凝土内,所以它的梯杆可以采用钢筋废料进行加工,梯杆两端头必须刷防锈漆,防止其生锈,进而腐蚀墙体主筋。

2垂直梯形撑的作用和组成与安装

在墙顶部的水平梯形撑安装完毕以后,在竖向还要安装垂直梯形撑,位置在柱子间的墙体上,间距为1.5~2.0m原则上每道墙不少于三道,施工中可根据墙体的长度具体控制数量。

2.1垂直梯形撑的作用

一是墙体水平梯形撑的刚度较小,柱距较大时,在安装模板或者进行混凝土浇筑时,由于对钢筋的扰动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水平梯形撑的变形和扭曲,为此采用垂直梯形撑作为水平梯形撑中间的支座,提高整体梯形撑体系的刚度和稳定性。二是保证模板位置和墙体截面尺寸的准确,增强墙筋网片的刚度。垂直梯形撑直接支撑在两侧的模板上,保护墙体钢筋网片不受挤压,并且加强了两层钢筋网片间的横向连接,既起到拉又起到支撑的作用,也使墙体钢筋网片的刚度增强。三是支撑墙体水平筋,保证墙体水平筋的间距。由于垂直梯形撑的梯杆间距按照设计要求的水平筋间距进行分档,所以水平筋进行绑扎时,竖向梯形撑的梯杆既是横筋的分档标志,又是横向梯形撑的中间支撑点。

2.2垂直梯形撑的组成

垂直梯形撑由两根边杆和梯杆组成,边杆为钢筋,其长度为墙体的层高,两根边杆间的净尺寸为两排墙体水平筋的净空尺寸,为节约钢材,梯杆直径为剪力墙钢筋直径,其长度为墙体横向钢筋的间距。

2.3垂直梯形撑的安装

垂直梯形撑安装时绑扎在墙体中间的位置,上端先与安装在墙顶部的水平梯形撑绑扎牢固,中间的梯杆与中间的水平梯形撑绑扎牢固,形成一个固定的骨架,下端与下层的墙筋甩槎连接。安装时应注意一点,就是梯形撑的梯杆的位置应在墙体水平筋的位置,这样绑扎水平筋时,可以采用在柱筋上划分档线和利用垂直梯形撑的梯杆进行双向控制。同时在施工中应严格进行检查,保证竖向梯形撑的垂直度,最后再与墙体内的水平钢筋绑扎牢固。垂直梯形撑为一次性工具,与墙筋一起浇筑在混凝土内,所以它的梯杆可以采用钢筋废料进行加工,梯杆的两端头必须刷防锈漆,防止其生锈,进而腐蚀墙体主筋。

3墙体钢筋的绑扎

垂直梯形撑安装完毕,经过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墙体钢筋的绑扎。先绑扎竖向钢筋,竖向钢筋下部与下层墙体钢筋的甩出的预留钢筋相连接,上部与水平梯形撑绑扎牢固,竖向筋卡入水平梯形撑的梯杆的2d14mm钢筋之间。其垂直度由于钢筋本身的顺直,所以不必进行测定,在施工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对部分顺直度不足的进行调整,也可根据工程的质量要求标准,要求操作人员进行带线绑扎,并借助水准仪等仪器进行检查。水平钢筋的起步筋(即第一道钢筋)距楼板结构面为5cm,由于水平筋的位置是根据垂直梯形撑的梯杆位置和柱筋上的分档线进行双向控制的且间距为水平筋的设计间距,所以能够很好地保证墙筋的定位。分档时应考虑在柱子处与箍筋及其他墙面伸入墙筋的关系,使其相互错开,避免重叠,水平筋绑扎时只要将两端对准柱筋上的分档线,中间架在垂直梯形撑的梯杆内绑扎牢固即可。

4一字形卡具的安装

为了更好地保证钢筋的位置准确,在施上中可以适当地增加部分字形片具,其主要作用是支撑模板,保证培体截而尺寸,连接两层培体钢筋网片以增强刚度和稳定性。一字形片具安装方便,可以采用钢筋废料制作,以节约材料。应注意的一点是废钢筋必须保证表面污染和锈蚀必须提前清理干净,端头刷防锈漆。一字形片具采用不小于d12mm的钢筋制作,两端采用d6mm或d8mm短钢筋头与一字形直杆焊接牢固,其长度为墙面厚度-2mm。安装时将墙体水平筋卡在一字形片具的短钢筋头内,绑扎牢固,间距控制在1200mm左右。在大模板附近必须增设一根。该片具既起到拉结的作用,又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墙体的钢筋网片之间的刚度和抵抗模板的挤压作用大大提高。

5剪力墙钢筋结构施工建议

(1)健全项目管理制度,责任彻底落实到班组,落实到作业人员。坚持对新入场钢筋工进行岗前培训教育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录用;坚持开展作业班组分项工程质量教育活动,以提高质量意识。(2)加强监督机制,在浇筑中,必须由有经验的钢筋工和土建工工长一起监督混凝土浇筑的全过程,并及时配合混凝土工把变形的竖向钢筋调整到位。强化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保证钢筋施工质量。对年轻的技术人员、质量检查人员系统组织学习,及时掌握施工验收规范及企业质量标准,在施工实践中锻炼成长。钢筋工程作业中由钢筋工长旁站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坚持“三检制”及责任工长负责制,严格执行相关奖罚制度,严把工序验收关,杜绝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3)控制好梁筋骨架定位措施。用14#铁丝将柱内梁锚固纵筋与暗柱纵筋绑扎牢固;在施工规范允许偏差范围内调整暗柱箍筋间距,以梁底箍筋作为梁端骨架支撑定位筋,标高等于钢筋混凝土构件底标高加25mm;当先绑梁跨度≥4m时,在梁底那道箍筋上设三道14定位筋,长度L=墙厚,与柱纵筋点焊,同时与箍筋绑扎牢固,共同作为梁端支承体系。标高控制按照设计图纸;用三组48×3.5mm架管及调节丝杠搭设简易排架体系作为骨架的整体支撑,有效阻止梁自垂及翘头,骨架中部底标高为钢筋混凝土构件底标高+30mm~35mm。(4)吊装大模时要平稳,尤其吊入到作业层,要控制起吊速度。放置模板时用专用支腿临时固定,勿用铁丝将大模绑连在柱筋上。安装柱端带豁口异形模时,由于模板体积小,重量相对也小,当吊入作业区域后,采用人工摆放位固定。浇筑墙柱砼时,振动棒垂直在梁端振捣,注意振捣方式,混凝土工等作业人员不得踩梁作业。(5)保持文明施工,楼层用料堆放到指定地点,不得放置在梁骨架的钢筋上。支设梁板模时,当梁底满堂架设完成时,及时拆除排架钢管、丝杠等材料。(6)制定钢筋成品保护制度,严禁任何工种在任何情况下弯折钢筋。

6结束语

以上对剪力墙钢筋位移控制进行了详细探讨,在剪力墙施工中,各施工单位要继续探索新的钢筋位移控制策略,加强施工管理,保证剪力墙工程施工质量,为人民建造安全、舒适的建筑。

参考文献

简述建构主义理论范文5

关键词:数学;建构主义;启示

什么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课堂上,老师讲授的数学问题,学生很快就能掌握,但是课下遇到同样类型的问题,学生反而不知道怎样解答。这种情况下,亟须一种新的学习理论与方法来改善数学教学中的这一难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便成为数学教学的新方向。

一、重视学生的预习工作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老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一定量的数学知识,这就会造成课堂上学生思考时间的减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老师“以学生为中心”,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辅助的。有限的课时,并不能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学习和思考时间,所以就要发挥课前预习的作用。

课前预习是学生自主独立学习的一种方式,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下,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推理能力、运算能力对新知识进行学习与掌握,积极构建数学知识在脑中的框架。自主学习更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模式的形成。课前预习还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新知识当中自己掌握不好的部分,在课堂中带着目的去听课,更有针对性,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加有效率。

二、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下,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要抛开传统教学模式,即被动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堂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实践。老师在课堂上要尽量缩短教学时间,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去研究例题,思考解题的思路与方法。老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是一个引导者、帮助者,在学生思考过程中及时给予引导与帮助,点拨学生、启发学生。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形成数学思维模式,才能做到举一反三,牢牢掌握数学

简述建构主义理论范文6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已经成为当代数学教学与课程改革的基础。本文主要从知识观、学生观、教师观三个方面来阐述对数学知识的态度和数学知识应用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时的主动建构和合作学习;以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的教学和教师角色的转变。

古今中外,历史上有各种派系的学习理论,就各派学习理论所阐述的主要思想而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今的教育教学影响更大,受到数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当代数学教学和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不是被动的、简单的知识累积,此建构活动中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同化和顺应。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对建构主义的理解从知识观、学习观、教师观三个方面来阐述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对数学教学的思考。

1知识观

1.1对数学知识的态度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活动,那么每个建构者的知识背景和经验不同,每个人建构的知识体系就不同。因此人类的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不是最终的答案,而是会随着人类知识的进步而不断地被新的解释和新的假设所推翻、所取代。数学知识也不例外,所以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应对数学知识猜测、质疑、检验和批评。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讲授,学生接纳,教师的话是金口玉言,教材是金科玉律。很少有人质疑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让我们重新认识数学知识,要求学生带着质疑的、批判的眼光看数学知识,而不是唯一地接受。比如,欧几里得( Euclid )在2500年前建立的以《几何原本》为典范的数学逻辑结构体系,直到19世纪末都作为真理和可靠性建立的范式。这种概念持续到20世纪初,出现的许多悖论无法对此真理做出解释,特别是在解释集合论和函数论中出现的矛盾,对此绝对真理产生了致命威胁。当然学生对这种真理性的、原则性的知识的表征能提出质疑的可能性很小。但我们的教师在教学方面也会有错误的,我们的教材也会有纸漏存在。如果学生有质疑的习惯,能及时发现在学习中所遇到的知识的问题并纠正。这既能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正确态度,又能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1.2对数学知识应用的培养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应用的情景性,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情景。因此,教材不能只教给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应多设置能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现实情景问题,在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技能时,还应培养在情景中的应用能力,比如可以设置现在大家都比较关注的能源危机问题、环境保持问题、人口问题等等。学生学习的应是在实际生活中有用的数学,而不是枯燥单纯的数学符号。例如,在讲函数时,有这样一道题: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心理学家发现学生的接受能力依赖于老师引人概念和描述问题的时间,讲授开始时学生的兴趣激增,中间有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学生的兴趣保持较理想的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分析结果和实验表明,用f(x)表示学生掌握和接受概念的能力,x表示提出和讲授概念的时间(单位:min ),可有以下公式:

(1)开始后多少分钟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能维持多少时间?

(2)开始后Smin与开始后20min比较,学生的接受能力何时强一些?

(3)一个数学难题,需要55的接受能力以及13min时间,老师能否及时在学生一直达到所需接受能力的状态下讲授完这个难题?

砰)如果每隔5 min测量一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吗?

像这样的创新应用题,是讲学生接受能力及老师讲课的,题意很新,又运用了所学知识,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学生讨论自身听课能力的情况下,复习了函数,并且是分段函数的概念、定义域、值域等问题。也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是与生活实际和生产实际相联系的,而不是冰冷的数学式子,体现了数学知识运用的情景性。

2学生观

2.1对数学知识的建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以自身的经验背景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1991年,Cunningham提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传统的数学课程内容重结果轻过程,形成结果的生动过程往往被单调机械的条文取代,所以学生的学习只是认真听讲和单纯记忆,不必深人思考,不必建构创新,造成学生学习的许多弊端。而建构主义提出的主动建构强调学生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微积分教学中,导数的概念一节,本是用速度问题和切线问题引出导数概念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已有的速度、切线概念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主动构建导数的概念,也为导数的实际应用打下基础。但笔者见到在实际中很多教师怕麻烦或者怕讲不清它们的联系,就省去了这一学生熟悉的情景,直奔主题,讲出导数的定义,即

f =

有的甚至不讲,用此定义怎么求导数(给出一些简单的函数关系,用定义的式子求导数),就直接给出求导数的公式。这一节本可以用学生们熟知的知识,即已有的认知图式,在教师的帮助下主动地建构出导数的概念的,而在实际中这个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过程经常被教师的一堆冰冷的式子代替。这不仅抹杀了学生的建构意识,也隔断了知识在实际情景中应用意识的培养。

2.2学生的合作学习建构主义者维果茨基强调,人高级心理的发展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相互作用内化的过程,也即强调共同协商与合作。基于维果茨基这一理论,学生的数学学习也是一个相互合作的过程,在课堂上的合作学习一般是分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合作交流的氛围中,有机会倾听同学们的解题思路,进行质疑、思辨、解除困惑,从而更清楚地理顺自己的想法;能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辨别能力。与传统认真听讲、埋头做题的单调乏味相比,互相探讨、合作学习是一个愉快的、主动的、共同进步的过程。

例如,笔者在讲数列时,有一题为:已知数列fart的首项为1,公比为q}q>1)的等比数列,是其前n项和。此题学生们都能利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情况,但很多学生会忘记q=1的情况或者认为q=1在此没有意义,这样计算的答案就不完全正确了。

像这种分类讨论的题,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更能把学生的弱点、容易忽略的小问题放大、罗列出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更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

3教师观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教学不是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的知识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中,教师提供帮助和支持,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产生出新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人,帮助学生形成思考、分析问题的习惯,启发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