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制度机制风险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制度机制风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制度机制风险

财务制度机制风险范文1

关键词: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医院;改进;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许多方面都出现了重大变革,其中医疗机构运营也在其中。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我国医疗机构运营更为复杂,同时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也逐渐提升。医疗体制的改革促进了新的管理制度以及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但是这一制度受到原有制度的影响而在实施规程中遇到一些难题。为此在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管理必须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促进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改善以及风险

1.适用范围更为明确

基于原有医院会计制度,同时结合当下医疗结构的发展现状提出的新医院会计制度主要涉及到了强化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等内容。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中涉及到多项内容的改进,但是有一点是没有改变的,即只能是我国境内拥有独立的核算能力的公立医院才能适用这一制度。处于以上私用范围的公立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院、门诊部以及疗养院等,而乡镇卫生院以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被明确的划定在以上适用范围之外。由此可见新制度对适用范围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同时适用范围更为明确。此外公立医疗机构外的企事业单位或者是社会团体等非营利性组织可以在财务管理中借鉴《医疗会计制度》。

2.完善了会计科目体系与财务报告体系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设置上第一次提出了会计的5个基本要素,也就是医院的资产、负债、收入、净资产以及费用。其中费用代替了原来的“支出”,这一改变充分的考虑了医院的既有收入,同时也创新性的考虑了医院已有经费的经营实质。同时新的医院会计制度还取消了修购基金以及医院固定资金等科目,从而改善了累计折旧等新的科目体系。

其次在进行药品加成核算在新的会计制度下也被取消,从而在新的医院医疗成本中只剩下药品的实际成本而不再包含加成成本。这一改变使得医疗成本可以更为真实的反应实际情况,实现了医院医疗成本的分项化挂历,方便了医院的财务管理的同时也有利于对成本的分析控制。

此外新的医院会计制度还制定了一系列的财务报告以及报表系统,从而完善了旧制度,促进了医院财务管理的科学化。

3.新财务制度带来的挑战

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使得我国医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面对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需要一个过渡期来逐步实现以上改变,为此极大地考验了医院财务体系的工作效率。如果医院财务管理不能在此期间统筹兼顾就会在过渡期面临一系列的难题;其次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实施需要对医院原有的会计核算体系以及财务管理体系进行重构,而这一项工作需要所有财务人员以及不同科室的通力配合,同时也要求财务人员丰富自身专业知识,强化自身业务技能。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实施需要财务部门转变原有思想,主动地更新财务会计理念,此外还要积极准备、完善会计核算机制

1.完善会计核算机制以及财务管理控制机制

财务管理风险防范需要保证新的会计制度得到有效实施,从而保证达到预期目的。为此医院在进行新制度的实施过程中要对财务管理以及核算进行约束,从而保证医院的财务核算及管控按照制度要求展开;首先要建立于完善财务管理风险管控机制,强化医院财务管理的忧患意识;其次要强化医院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从而在多层次、全方位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运作;与此同时还要对财会管控上的风险进行动态评估,通过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来保证在出现风险问题后可以及时的进行有效处理。此外随着信息网络逐渐普及,医院还可以在不同医院之间建立专属的财务管理交流平台,方便经验交流。

2.积极准备新制度实施

面对新制度的出台,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实现新旧制度的衔接,为此医院要充分的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小新制度实施过程中给财务管理带来的风险。首先,医院在实施新制度之前要对会计科目及账表进行梳理,及时解决遗留的财务问题。新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要求拟建财务管理实施与控制框架,从而保障制度的顺利实施。其次医院要借助新制度的实施契机对财务管理进行规范化改造,立足于现有的财务管理实施基础,对新制度进行探索性的推行。最后新制度的实施要求所涉及到的部门要有明确的分工,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打造规范、和谐的财务管理环境。

结束语

医院面对这些新形势如果依然沿用传统的财务管理制度就难以适应财务管理工作的繁复性以及多元化需求。我国医院在面对新的会计制度喜爱要转变管理思想、更新财务会计理念,并积极做好新制度的实施准备,从而打造规范的财务管理环境,最终实现对于财务风险的有效防范。

参考文献:

[1]郭虹.小议新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J].新财经(理论版),2012,9(22):515-516.

[2]潘焕喜.现代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刍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1,7(16):29-31.

财务制度机制风险范文2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控制;内部控制

一、风险及财务风险介绍

(一)风险及财务风险的含义

1、风险的内涵及特征

企业经营总是有风险的,现代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要承受各种各样的风险。一般说来,风险是指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

风险的特征包括风险存在的客观性、风险存在的普遍性、具体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大量风险发生的必然性。

第一,风险存在的客观性指自从人类诞生以来,风险就伴随着人类的一切活动,但又是独立于人类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人们在风险面前,只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风险的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程度,而不能根治、消除风险。

第二,风险存在的普遍性指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第三,风险作为一种现象,其存在是客观的、确定的,然而具体到某一事件,风险是否发生以及程度强弱又是不确定的。这是由于任何风险的发生都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每一因素的作用时间、方向、强度以及各种因素的作用顺序等必须都达到一定的条件才能引发风险。而这些因素在风险发生之前,相互却无任何联系,许多因素出现的本身就是偶然的。就个别风险来看,其发生是偶然的、无序的、杂乱无章的,然而,对大量发生的同一风险进行观测,明显地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可以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准确的描述,从而使人们能准确把握大量相互独立的风险运行规律。

2、财务风险的内涵

企业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的经济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未来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一个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业绩如何,必然会体现在该企业经营资金运动的状况和结果上,表现为财务状况的好坏和财务成果的大小。因此,企业财务风险包括财务成果的风险和财务状况的风险。财务成果即收益;财务状况即企业的偿债、营运、获利等能力。从偏离的趋势看,出现偏差的结果只有两种,即财务成果的增加或减少,财务状况的变好或变坏。

(二)财务风险的分类及特征

1、财务风险的分类

从企业财务活动各个环节来看,企业财务风险可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使用过程的风险、资金收回的风险、资金成本的风险及利润分配的风险。

从企业财务风险能否分散考察其外延,财务风险可分为不可分散风险和可分散风险。

从企业财务风险的可控性,可以分为可控财务风险和不可控财务风险。

2、财务风险的特征

第一,客观性。风险的客观性对财务风险的研究是重要的,我们研究财务风险,目的是控制财务风险,减少财务损失,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完全消除财务风险是不可能的。

第二,不确定性。风险作为一种现象,其存在是客观的、确定的,然而具体到某一事件,风险是否发生以及程度强弱又是不确定的。从风险的不确定性可以得出风险的可控制性,由于具体风险的发生和程度受有限因素的影响,如果对具体风险的相关因素充分了解并有效控制,则可以控制具体风险的发生和程度。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总的来说是有限的,虽然其中部分因素(如企业外部因素)难以控制,但另一部分因素(如企业内部因素)对于企业来说是可能控制的。

第三,损失性。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各种条件限制,财务风险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性、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和企业生存的安全性,最终威胁企业的收益。

第四,系统性。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各种财务关系上,是财务系统各种矛盾的整体反映。

第五,进步性。风险与竞争是一对孪生兄弟。各个生产和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为交换而生产的商品必须转化为货币,并通过购、产、销不断的生产和再生产,然而,在竞争中,商品转化为货币的过程是不平坦的。各个生产经营者除了要到处争取市场,还要改进生产技术、加强经营管理、财务风险管理,否则就可能被市场淘汰。承认和承担财务风险把企业推向背水一战的境地,必然使企业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尽力改善财务风险管理,增强竞争能力。

二、湖北联通公司财务风险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一)湖北联通公司财务风险现状分析

根据湖北联通公司近几年的财务报表特别是2005年的年报资料,从基本的财务比例和现金流量两个方面对湖北联通公司的2005度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1、湖北联通公司财务比率分析

财务报表中有大量的数据,可以根据需要计算出很多有意义的比例,这些比率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选偿债能力和流动性进行分析。

(1)偿债能力指标

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股东权益比、流动负债率和负债权益比。湖北联通公司近期偿债能力指标如表1:

年度2006.32005.122005.92005.62005.3

流动比率0.960.951.021.021.06

速动比率0.600.580.680.720.70

现金流动比率3.5610.9815.196.884.68

股东权益比24.6124.6725.8425.9829.74

流动负债比99.0498.9594.7594.1790.64

负债权益比295.07293.37276.56274.09228.00

资料来源:湖北联通公司公司年报

第一,流动比率分析。流动比率可以反映短期偿债能力。企业能否偿还短期债务,要看有多少短期债务,以及有多少可变现偿债的流动资产。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偿债能力越强。如果用流动资产偿还全部流动负债,企业剩余的是营运资金,营运资金越多,说明不能偿还短期债务的风险越小。

一般认为,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2。这是因为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金额约占流动资产总额的一半,剩下的流动性较大的流动资产至少要等于流动负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才会有保证。2005年年报显示,ABC的流动比率为0.95<2,偏低。

第二,速动比率分析。企业在不希望用变卖存货的办法还债,把存货从流动资产总额中减去而计算出的速动比率反映的短期偿债能力更可信。通常认为正常的速动比率为1,2005年年报显示,湖北联通公司的速动比率为0.58<1,偏低。

第三,现金流动负债比(%)分析。2005年年报显示,湖北联通公司的现金流动负债比为10.98%,同行业平均现金流动负债比为84.23%,湖北联通公司明显偏低。

第四,股东权益比(%)分析。2005年年报显示,湖北联通公司的股东权益比为24.67%,可看出该比率偏低。

第五,流动负债率(%)。2005年年报显示,湖北联通公司的流动负债率为98.95%,可看出该比率严重偏高。

第六,负债权益比(%)。2005年年报显示,湖北联通公司的负债权益比为293.37%,可看出该比率严重偏高。

(2)流动性分析

第一,流入结构分析。流入结构分析分为总流入结构和三项活动(经营、投资、筹资)流入的内部结构分析。湖北联通公司的总流入中经营流入占62.57%,是其主要来源;筹资流入占37.06%,占有重要地位;投资流入占0.37%,明显偏低。经营活动流入中销售收入占了94.47%,比较正常;收到的税费返还也占到了5.44%。投资活动的流入中,股利占67.85%,比较正常;投资收回和处置固定资产占32.15%。

第二,流出结构分析。流出结构分析分为总流出结构和三项活动流出的内部结构分析。湖北联通公司的总流初中经营流出占57.89%,投资流出占3.72%,筹资流出占38.36%。可以看出公司现金流出中偿还债务很大的比重。

经营活动流出中,购买商品和劳务占84.42%,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占5.67%,税费及其他9.91%。投资活动的流出中,构建固定资产占90.17%,权益性投资所制服的现金占9.83%。筹资活动中偿还债务占97.35%,支付利息占2.65%。

第三,流入流出比分析。经营活动流入流出比为1.1,表明企业1元的流出可换回1.1元现金。此比值越大越好。

投资活动流入流出比为0.1,表明公司处在扩张时期。发展时期此比值小,而衰退或缺少投资机会时该比值大。

筹资活动流入流出比为0.98,表明企业基本处于借新债还旧债的平衡时期。

(二)湖北联通公司财务风险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

湖北联通公司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例如漫游费的下调使得无法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财务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更大威胁。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企业的理财带来困难。湖北联通公司目前建立的财务管理体系,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湖北联通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理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性。目前,湖北联通公司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产生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4、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欠清晰

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湖北联通公司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原因,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内部各公司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

三、完善湖北联通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与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湖北联通公司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健全的财务控制制度本身就消除了一部分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它一般来说包括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财务信息报告制度、财务结算中心和财务总监委派制度。

第一,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湖北联通公司的预算考核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一是预算编报质量和上报的及时性,对预算编报不合格,上报不及时的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二是严格考核预算执行过程,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项支出都必须纳入预算管理,对先办事后预算等违反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要对有关企业和责任人进行必要的批评和处罚;三是将预算执行结果与考核兑现挂钩;四是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考核,对完成预算好的企业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完不成预算的企业和个人提出批评和处罚意见。

全面预算管理采用事先预算、事中监控、事后分析的方法,实现了总部对分支机构及子公司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动态管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第二,完善财务信息报告制度。湖北联通公司在建立财务信息报告制度,应当从信息报告质量评价入手,并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套控制严格、高质量、高效率的信息传递与处理系统。在财务信息质量上应根据各子公司自身情况,并结合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和重要性这两个墓本特征,制定出各自的财务信息、质量标准。同时,公司应本着既能满足对财务信息质量监控的需要,又能节约管理成本,提高效率的宗旨,对核心主导业务财务信息采用绝对性报告标准,即内容翔实,而且有详尽的因果分析和前瞻性影响预期;对相关非主导业务财务信息采用绝对性报告标准与限制性报告标准相结合的方式,即仅仅对一些重要的财务信息项目采用绝对性报告标准,其余的则采用限制性报告标准,即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只需达到规定的重要水平即可;对于相关业务财务信息,基本上采用限制性报告标准。

第三,建立与完善财务结算中心。财务管理的核心是管理资金的整个运动过程。湖北联通公司涉及业务范围、投资数额大、接触金融机构多。资金管理的集中、统一高效是企业追求的目标。财务结算中心在公司的发展中可起到如下重要作用:①通过财务结算中心的有效运作,可实现公司内部资金的有效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降低公司的资金成本;②由于财务结算中心将公司内分散的资金结算业务集中起来,可以有效地增强公司在银行的融资能力,同时还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和费用。③通过财务结算中心、公司可以对子公司的资金营运和业务进行适当的监控和管理。

企业财务结算中心使各子公司的资金收付都通过该结算中心办理,该结算中心对各子公司进出资金的合规性、安全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对资金的流量与流向、使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可以根据结算中心章程加以审查与核对,从而使各子公司的资金运作完全置于监控之下。

(二)建立湖北联通公司内部业绩考评和奖励制度

在企业内部建立奖励制度,其基本目的是将子公司管理者的个人报酬与企业目标成果联系起来。传统上,企业往往使用从财务会计系统中获得的指标,如将子公司利润为衡量子公司业绩和奖励子公司管理者的基本依据。这样的考评与奖励制度有助于刺激子公司为总部贡献更多的利润,但是,由于利润通常反映短期的经营成果,子公司管理者极可能为获得更多的短期利润而牺牲公司长期业绩,以便得到更多的奖励。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建议湖北联通公司设法依据综合业绩指标对子公司当期业绩进行奖励,或者使子公司管理者所获的奖励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期权。

另外,在建立内部奖励制度时,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即确定报酬究竟应以个人业绩还是以集体业绩为基础?以个人行为基础的报酬制度很明显不会促进集体行为的形成和完善。但另一方面,如果以集体业绩为荃础,则个人行为对集体报酬的影响又不易识别,因而会削弱奖励的效果。根据湖北联通公司目前情况,建议将集体报酬建立在集体业绩的基础之上,同时根据个人在实现其业绩[1标中的贡献确定其在集体报酬中应占的份额,应该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三)加强湖北联通公司财务风险的管理

1、筹资风险的管理

企业在向银行举债时,应制定合理的还款规划,在保证按合同要求按时还款的前提下,保证资金不出现过分紧张的情况。湖北联通公司可根据自身资金使用的实际情况,在借款合同中写明是采用到期一次偿还,还是定期偿还相等份额的本金或是分批偿还的还款方式,并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计提一定数量的风险基金,以降低筹资风险。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股份制企业将会越来越多,股票筹资将会越来越广泛。与其他筹资方式相比,股票筹资风险较小。这是因为,不管企业经背情况如何,企业都不担心投资者抽回资本,另一方面,企业终止与清算时,如果无剩余财产,可依法不分给股东财产。因此,从以上意义来说,湖北联通公司在未来筹资时,应充分利用股票来筹资,以减少公司的整体筹资风险。

另外,湖北联通公司大量的闲置设备等资产,可以考虑采用融资租赁这一筹资方式,这样既盘活了存量资产,又获得了一定的资金。

2、投资风险的管理

湖北联通公司首先应对利用技术改造盘活存量资产,尤其是非经营性资产,以收回以往的投资资金,降低公司整体的投资风险。与此同时,湖北联通公司集中资金投入到符合市场需求,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项目上,如航运企业目前可以投资市场看好的集装箱、滚装、海运船舶,重点发展这些高附加值运输,还可以进行运输产业物流化及产业升级的投资。以上这些方面的投资收益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的整体投资风险。

3、经营风险的管理

应收帐款管理属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一个内容,能否有效调控应收帐款,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销售和营运资金的周转。经调查,湖北联通公司对应收帐款管理主要是山各子公司收入科和总公司风险处共同管理,尽管机构设立表明公司对应收帐款管理较为重视,但其管理成效并不显著,因而,湖北联通公司要加强应收帐款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与完善应收帐款控制制度

第一,强化财务部门的管理与监控职能。按照财务管理内部牵制原则,在总公司的财务部下设立财务监察小组,由财务总监领导,配置专职会计人员,负责对有关业务往来的核算与监控,对每一笔应收帐款都进行分析和核算,保证应收帐款帐帐相符。同时规范各经营环节要求和操作程序,使经营活动系统化规范化。

第二,改进内部核算方法,科学划分帐龄段。目前,我国部分湖北联通公司将应收帐款的帐龄划分为四段:即1年以内、1年至2年、2年至3年和3年以L。这样划分,一是忽视了应收帐款帐龄的特点,即帐龄越长,回收的可能性就越小:二是忽视了应收帐款的性质,即应收帐款是流动资产而不是长期资产。因而,随着应收帐款帐龄的增加,可参照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将1年内的应收帐款细分为30天以内,30—120天,120—360天三段。新晨

第三,严格按公司的有关规定区分“未收款”、“拖欠款”和“呆坏帐”。未收款的处理:当月应收帐款未能于规定期限内收回者,财务监察小组应将明细列表交各子公司的收入科核准,再由收入科交业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负责催收。拖欠款的处理:未收款未能如期收回而转为拖欠款者,业务部门相关负责人应在未收款转为拖欠款后几日内将未能收回的原因及对策,以书面形式提交给收入科核示:应收帐款列为拖欠款后,营销部门应于30日内监督有关部门解决,并将执行情况向财务监察小组汇报。呆坏帐的处理:呆坏帐的处理主要由财务监察小组负责,对需要采取法律程序处理的由公司另以专案研究处理。

第四,对应收帐款实行终身负责制和第一负责制。谁经手的业务发生坏帐,无论负责人是否调离本公司,都要追究有关责任,同时对相关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界定,并作为业绩总结考评依据。

第五,定期对主要子公司营销网点进行巡视,检察和内部审计,同时不定期对应收帐款数额较大,问题较多的子公司进行审查,防范因管理不严而出现的挪用、贪污及资金体外循环等问题,降低风险。

(2)对往来客户资信程度进行科学的内部评估

湖北联通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建立有关档案管理系统。主要选择重点客户、长期往来客户作为内部评估对象,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然后决定是否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及赊销限额。公司在评估客户资信程度时应包括如下资料:客户的品质、商业信誉、经营作风及与本公司业务往来历史;客户的资本实力、资金运转情况尤其是流动资金周转情况;客户的经营性质、规模、营销能力、经济效益等。在进行内部资信评估时,通常以预期的坏帐损失率作为信用判别标准。

结束语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湖北联通公司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先从企业内部开始,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是重中之重。但改善财务风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企业在未来中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延波.企业集团财务战略与财务政策[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荆新、王化成.财务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彭韶兵.财务风险与控制分析[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4]寇日明、陈雨露、孙永译.风险管理实务[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5]郭元稀.资本经营[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6]张涛.内控制度与企业财务风险控制[J].贵州社会科学,2006,(6).

[7]张卉.浅议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和控制[J].河南化工,2006,(11).

[8]房英.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探讨[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6,(5).

[9]郑成哲.科学进行财务管理控制企业财务风险[J].航空工业经济研究,2007,(6).

[10]陈健.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J].云南科技管理,2007,(5).

[11]文慧娟.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现代商业,2007,(24).

财务制度机制风险范文3

关键词:高校;财务风险;会计制度改革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财务风险管理及会计制度等相关事宜的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我国高度重视高校会计制度的改革问题,不断对相关的会计制度进行改革,以保证其能够充分服务于高校财务管理的需要。从财务风险视角来看,我国高校会计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会计信息难以有效反映、资产核算问题、缺乏专业化人才的问题等,这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高校会计制度的改革,进而对其财务风险管理埋下了隐患,最终将影响到我国高校及教育改革的发展,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高校会计制度的改革。

1.财务风险视角下高校会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现有会计制度难以完全化解财务风险

2014年的新版《高校会计制度》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在固定资产折旧和累计摊销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规定,使得高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得以大大提升。但是,由于各个高校对新颁布的会计制度有不同的理解与认识,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预想不到的问题,例如预算管理的问题、报表列示收支的问题,因此现有的会计制度确也难以全面解决高校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2 资产核算的问题

2014年新颁布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虽然修改了高校在固定资产审查时不包含折旧和跌价的相关条款,要求高校对部分固定资产计提累计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累计摊销。但并未要求对高校所有资产计提折旧,书籍、文物、陈列品、图书、档案、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等仍然排除在外。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方法也未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对其部分资产存废及使用情况的反映仍存在一定的偏差,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也未能完全避免。

1.3 缺乏专业性强、知识水平高的会计人才

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人员大多都是“自产自销”,也就是来自于高校内部。由于高校财务管理及会计执行措施存在很大的专业性,这就加重了会计人员的负担。完善的会计制度的实施必须要有专业会计人员的保障。这是目前我国高校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很大疏忽之一,因此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1.4 会计信息真实性问题

由于会计制度的不同,其对相同会计事项的干预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使得高校的会计报表难以有效反映相关信息。现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在设置会计科目方面,还不够完善,例如支出科目,新《高校会计制度》规定“财政补助支出与非财政整部补助支出是支出科目的明细科目”,这是一种能够真实反映财政性资金开支情况科目的设置方式。但从另一方面看,高校会计制度的实施是以“大收入、大开支”为基础的,支出科目的细分与之又是相违背的。这使得《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实施难度增大,并使得高校现有资金的支出在反映时难免会出现偏差。无法得到准确的数据,高校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缺失,对于财务风险管理又增加了难度。

2 .财务风险视角下完善高校会计制度的对策

2.1 强化会计制度改革的力度,进一步明确方向

从目前我国高校会计制度改革来看,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要从财务风险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强化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的力度,制定明确的措施保证高校会计制度改革能够顺利实施。同时,要进一步明确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的方向,朝着降低高校财务风险,保证高校健康发展的角度进行相关的改革。

2.2 完善资产的核算方法

虽然新版《高校会计制度》对相关的问题有所改进,但是对其进行核算过程中还可能存在虚增和漏洞,高校的部分资产损失也难以计量。因此,要借助《企业会计准则》,将高校有效资产全部纳入计提折旧范围,明确折旧标准与年限,使得高校的资产价值与真实情况能够在会计报表中得以准确反映,同时能够有效反映其固定资产管理及使用等情况,避免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等情况。

2.3 强化会计报表的信息披露度、改进会计科目的设置

我国高校属于事业型单位,其财务报告中列示了收入支出表、资产负债表及相关的收支情况说明等,缺乏其他详细信息的披露,因此会计信息只能通过报表进行反映,难以反映非量化的信息。因此,高校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必须要向上市企业学习,提高其会计报表中对相关信息的披露程度,增强会计报表中的信息含量,促使现有的会计制度更加完善。另一方面,会计科目设置时仍然要以“大收入、大开支”为基本依据,并不是会计科目设置越详细越科学,对专项资金应设置一级科目核算。

2.4 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

高校会计制度的改革对于完善高校会计制度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首先,必须要着力提升高校财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对高校的财会人员进行定时培训,使其熟知最新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另一方面,要鼓励高校财会人员其进行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认识能力综合素质、丰富其知识结构,以充分迎合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的需要,增加应对高校财务管理风险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

总结

完善的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进而对高校及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对目前我国高校会计制度的变革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应该主要从改进会计科目设置、完善资产的核算方法、强化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和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等角度出发促进我国高校会计制度的变革,进而有效提高其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高校的健康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财务制度机制风险范文4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 财务风险

自2007年1月1日我国颁布新的会计准则以来,就对我国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有利于是对我国新型经济业务会计处理规定的补充和完善,更有利于我国与国际会计制度更快地接轨。2012年12月19日,我国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颁布,并于2013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在此背景下,本文将这重点剖析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和思考。

一、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关键要点分析

本文将主要从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风险、预算管理风险和财务收支管理风险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一)财务内控体系不健全

这主要表现在:一些事业单位忽视了不顾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基本原则,将重要的财务审计部门设立在财务部门下面。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直接导致单位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名存实亡,甚至发生一些情节恶劣事件。比如,有些职员出现公款私私用、公款炒股、弄虚作假及搞账外账等一些违法违纪行为,这都导致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失效;由于管理手段的落后,也可能最终导致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缺乏必要的保障,致使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收到严重的影响。

(二)财务预算管理滞后

这主要表现在:预算管理的意识有待提高。一些事业单位没有建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不能将单位的整体发展战略与预算编制紧密地结合,从而导致预算的编制大多流于形式;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很多事业单位采取传统的基数增长法进行预算编制,缺乏更加科学的测算依据,不能很好的适应新时期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预算执行缺乏力度。这主要是由于一些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本身缺乏科学性导致的。比如盲目将预算金额做大,或者随意改变资金用途,致使预算根本无法体现实际支出的需要,预算的执行缺乏力度;预算监督职能弱化问题严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一些单位总是奢望通过追加预算的方法来争取更多的财政收入,而非对单位现有资源进行整合配置,合理预算。

(三)财务收支计量与会计核算方面存在很多薄弱环节

这主要表现在:资产的计量和归属问题。由于长期受我国传统经济体制和管理模式的影响,一些事业单位的领导往往忽视了无形资产的价值,忽视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与监督,发生了无形资产流失的问题;会计核算潜在风险。在日常会计核算中,经常出现填写凭证过于简单,会计科目设立有失规范,以及帐证不实的现象。比如,对于出差开会或者培训活动,受约于差旅费的报销规定,一些单位的经手人开具的通常是会务费,这其中却包含了超标准的差旅费、住宿费和考察费等,导致会计核算上难以将其正确分类列支。

二、强化我国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的思考和对策

一般来说,财务风险控制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建议建立科学全面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从而从根本上避免、减低和化解财务风险,这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需要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管理

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要本着相互制约、互相协调的基本原则,要能够及时发现和化解财务管理工作的各种漏洞,通过建立完整的内控机制,以促进单位财务等各项决策的程序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规范财务流程,规范财务审批程序和制度。比如建立合同审查签证制度,严格签约资格审核,严格法人委托制等;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监控体系,提高单位各部门对新会计准则的认知程度,不断强化资金管理和控制;制定单位财产物资得内控制度,落实财产检查盘点和清查制度,确保单位账实相符。

(二)需要加强预算管理

逐步加强预算执行的刚性约束。通过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将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整体协调,从而有效减低财务风险;实施有效的监控。可以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单位内部和外部审计,实现对预算支出情况的全面监督,尤其需要建立规范的日常监督制约机制,从而有效保障财务管理的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财务风险基金)应对突发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基金是事业单位按一定比例进行提取并专款专用。也就是说,一旦事业单位发生了不可预知的财务风险,这笔基金可以保障其正常运营,免于陷入财务困境。

(三)需要加强会计核算等工作

对比新旧会计准则,在会计核算账户、会计处理流程及方法、报表内容等方面都具有较明显的变化,这要求事业单位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来建立和完善新的会计核算制度;还需要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以便适应新时期的工作需要。需要事业单位紧跟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需求和趋势,通过学习和培训的方式,及时了解和掌握我国最新的财务管理办法和相关规定,来科学有据地调整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从而不断加强财务管理规范工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何在新形势下顺应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需求,积极应对各种财务风险,是当前我国各个事业单位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的问题。希望我国的事业不断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管控,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管理机制,保障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财务制度机制风险范文5

关键词:财务违规;合规文化;风险管理;队伍建设;独立性

现如今,全球经济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要面临不可逆的局势,而国内经济短期内下行压力不断增大,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对保持稳健经营和盈利转型提出了新挑战。要充分做好应对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所带来的风险,商业银行就需要保证自身的操作足够标准,以此避免因为内部原因而导致的资金风险出现,由此,类似于“遏制违规经营”“防控合规风险”以及“建立合规长效机制”等问题开始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的研究课题,笔者作为金融业的一员,有资格也有义务对其展开深入的研究分析,为我国商业银行有效避免财务合规风险提出具有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国有商业银行财务合规风险管理的意义

第一,提升国有商业银行人员对财务合规风险的识别以及应对水平。国有商业银行通过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来提高内部员工对财务合规风险的防范意识,再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管理体系,分别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可以大力提高应对风险的应对水平,避免因此导致的一系列损失。第二,落实财务合规风险管理制度。在已有的财务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可以全面展开国有商业银行的落实管理制度工作,做到切实管理各岗位职能,在各方面都形成高度统一的标准和理念,从而确保制定的目标具有一致性的特点,提高综合竞争力。第三,形成资金安全保障屏障。发挥合规文化的正面导向作用。通过正确财务价值观去树立一个标准的业务操作规范,也可以直接激发员工主动向正确的财务价值观靠拢,从而由自身理念到具体的操作行为都与银行的经营目标高度统一,以此来提高银行的价值创造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提升员工职业素质,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安全运营的保障基础。

二、国有商业银行财务合规风险具体表现

国有商业银行财务合规风险所表现的形式具体有五个方面,即:财务核算风险、财务审核风险、财务管理风险、资产管理风险、税务工作风险,具体分析如下:

(一)财务核算风险

涉及财务核算类型风险的操作包括:成本费用预算出现违规现象;费用科目分列出现错误;账簿设置不规范;部分成本费用出现没有按照常规流程产出;成本费用计算时间不准确;会计原始凭证出现不完整的现象;各项目往来账款清理不及时;不按规定进行账务调整;提计税金不准确等。

(二)财务审核风险

涉及财务审核风险的表现主要有:没有遵循相应的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安排处理有关业务,报销票据签字不全财务报销或没有向专门审批的负责人进行审批就私自进行的财务支出往来;各费用超金额批准列支;采取各种避免审批的采购方式;大金额的业务项目逆流程审批;财务发票不合规列支、缺乏真实用途虚报发票套取资金,甚至使用“虚假发票”等。

(三)财务管理风险

财务管理风险主要有:超额支付;库存现金超额;账户审批不按标准流程;账外经营;抵债资产自己固定资产租赁没有及时入账或直接不入账;潜藏资产;利用职能便捷留取利润;财务收支违规挂账、以收抵支;通过虚假合同、虚假交易套取现金,用于其他用途,私设“小金库”等。

(四)资产管理风险

资产管理风险主要有:固定资产预算执行情况不够真实准确,存在虚列固定资产情况;项目实施各环节的审批程序不合规,存在反程序操作情况;未按规定的装修标准及面积标准进行装修改造,存在超预算、超规模问题;未按照竣工决算相关规定的要求,及时办理项目竣工决算,房产权证办理不及时;存在不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资产入账以及系统方面的其他不规范操作;办公用房配置不符合负责人履职待遇规定;漏报、瞒报房产情况,闲置资产处置过程不合规;入账操作不合理;无形资产管理未按标准流程执行:出入库台账手续不完善等。

(五)税务工作风险

税务工作风险主要有:工作人员未根据相关规定审计相关费用、开具税务发票等;未按规定完成纳税申报、纳税申报资料及附属报表未妥善保管;未按规定按月核对增值税进项税,已开具的增值税发票记账联、增值税专票抵扣联、税务检查资料等税务档案未装订及时归档等。以上风险不仅会直接侵害国有商业银行的经济利益,还将间接导致银行的声誉和信用受损。

三、国有商业银行中财务合规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财务合规意识薄弱,合规文化体系不成熟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仍一定程度存在财务合规意识不强、风险观念淡薄、财务合规管理文化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一方面是对违规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很多违规行为的发生往往是因为员工不认真学习相关法规政策,不懂法律和制度规范,或者尽管知晓清楚财务制度规定,但合规意识疏忽、自身行为散漫,甚至以信任替代制度、迫于领导强权屈从,造成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触碰合规底线。另一方面,考核激励机制重业务发展轻合规管理仍在一定程度凸显,银行经营机构迫于市场竞争和内部各部门业务指标考核的双重压力,逐渐形成为了增加经济效益可以不考虑长远发展而选择偏向于激进类型的风险策略的氛围和风气,从而直接放弃顾及合规制度的约束。例如为完成年度营业收入目标,基层经营者往往违背会计核算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而将大额手续费收入一次性入账。这就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原有的合规机制基本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进而引发财务合规风险在商业银行运营过程中发生的机率和影响力。

(二)财务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制度执行不到位

目前来看,我国大多数的国有商业银行中的财务人员配备普遍短缺或是专业能力不强,而国有商业银行为了使得平时业绩表现良好和平稳运营,在人员配置上多向基层机构、一线营销岗位倾斜,对于财务人员招收要求“退而求其次”,也默认了人员兼岗的现象,也就使得银行大部分财务人员都不是专职人员,因此,银行财务人员的岗位、职能、职责等都出现互相兼容、界限不清的混乱现象,这种缺乏科学合理的人员安排和配置也会大大制约了合规机制的有效落实。其次,银行财务人员财务知识贫乏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不精,对宏观形势的判断力和经营战略的理解力有所不足;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员工没有进行过系统化的培训和学习,对于财务规章制度了解不够清晰,制度执行流于形式。此外,上级行制定的财务规章制度,往往未能深入基层调研,与基层实际脱离,操作难度大,反馈评价收集不全面,因此对于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很难及时掌握并解决。

(三)全流程内控管理缺位,事后监管效果不佳

一是全流程管控薄弱。现如今各事物更新换代过快,越来越多的新型资金产品层出不穷,进而增加了更多新型的财务交付流程,这也加剧了商业银行财务监督体系的配套跟进压力,财务审核人员因专业性不足而未严格执行财务制度的规定,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也会因政策把握不准形成财务违规。此外,银行财务监督几乎涉及所有部门和员工,涵盖各个业务板块和条线,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往往无法实现各岗位职能的有力结合,最后使得管控实施流于形式。二是事后监督力度欠缺。由于前文所述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财务人员的专业性欠缺,在面临新型业务流程迅速更新换代时,就会出现财务检查力度欠缺的情况,从而无法完整地把控当前的财务风险形势,也没有能力应对风险带来的破坏力。同时,银行内部也存在对监督检查的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检查流于形式,也间接助长了财务违规操作的风气。

四、加强国有商业银行财务合规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巩固完善财务合规文化体系建设

一是要提升学习效果,强化理念培育。积极采用各种形式,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展合规培训和政策再宣讲,加强制度传导的深度与广度,开展案例警示教育和树立良好示范典型,完善员工的职业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明确合规的底线和道德准则。让合规经营理念这只“看不见的手”规范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只有通过管理者带头遵纪守规,使财务合规的价值理念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才能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化理念。二是重新制定合理的考核机制,保证财务内控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国有商业银行可以把员工考核指标扩大到各个方面,其中就要包括财务合规风险的考核指标,此外也要直接将财务合规目标与员工个人绩效收入相挂钩,从而有效规范财务人员操作,发挥财务合规风险管理的最大效益。三是建立并落实财务合规问责机制,并罗列相应的惩罚条例,进一步增强追究力度。严肃处理新发现问题,坚决遏制屡查屡犯。对新问题从严问责,对于屡查屡犯、违规问题严重且整改问责不力的机构及责任人,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和管理责任,还要上追领导责任,严肃追责问责,警示教育全员,有效制止违规违纪、有章不循现象。

(二)建设完善的财务制度

一是建立相应的财务合规管理制度。对于管理制度而言,财务合规管理需要做到切实可行,这就需要财务合规管理要全面覆盖到预算、审批、采购、核算、管理等环节,并且要求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在财务合规管理制度上有相对应的条例,才可以使其在完全贯穿于整个业务流程之中。对单位内部及各部门间的财务内控职责进行科学分工,落实各岗位职责和责任,资源配置完全公开透明。在兼顾效率的情况下,从严从紧扩大事前审批范围,从源头抓好合规管理,严肃队伍纪律,降低基层机构违规风险。二是增强财务制度规范的操作性、执行性。对现有的流程进行全面的梳理,将财务制度科学合理的融入业务流程中,让执行过程有清晰的条例可以作为依据,从而稳步提升财务制度的约束力,避免造成不可逆的损失。三是强化财务制度传导执行。形成了涵盖负责人履职、费用开支、集中采购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税务管理等财务管理领域的全流程制度,构建起全面覆盖、监督有效的财务制度体系。严格对照各项制度要求,系统梳理检视执行情况,紧盯风险突出的重点业务、重点环节,规范本机构的操作。对薄弱环节、问题易发业务要着重关注,确保制度到位、制度有效,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

(三)重视和加强财会专业队伍建设

一是配备充足且合格的财会人员,保障国有商业银行财务人员都具有相当的专业素质。注重人才培训管理机制,促进基层机构财务队伍建设,优化专业技术资格管理和会计基础达标考试,狠抓专业资格持证率,鼓励员工自主学习,实现自我提升,例如组织员工考取外部专业资格证书,培养高层次、复合型财会人员。定期培训财务人员,采用现场培训、网络培训、专业能力测试、以查代训等方式,开展以财务应知应会、业务操作、岗位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专项培训,提升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对无法胜任财务工作的人员进行动态岗位调整,并将财务人员梯队建设、能力素质提升效果纳入机构绩效考核范畴。二是科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落实各岗位之间相互制衡。轮岗、休假、转授权管理等都要严格落实执行,合理安排会计岗位机制可以极大程度降低员工道德风险。

(四)强化督导检查

一是保证会计监督团队的独立性。建设一支高效的财务合规监督队伍,要求部门之间的监督工作互相分离,从而独立开展会计监督工作,不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二是加强会计检查监督。制定年度财务管理条线内控风险重点防范工作、检查要点和检查实施计划,细化现场和非现场的检查与监督方式,选择最科学合理的检查方法,对财务管理的重要业务、薄弱环节、关键岗位要实施定期重点检查,有效保证财务监督覆盖面在稳定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增加。会计监督人员要提高自身专业胜任能力,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利用大数据筛查功能,建立常态化合规风险预警和处理机制,实现对财务违规风险的识别、评估和警示,精准定位问题,推动预警“向前一步”,及时发现和制止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加强非现场全流程管理,提升合规管理“机控”“智控”化程度。三是坚持检查与辅导相结合。不仅要将监督工作常态化,还应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强化机构自查自纠能力,提高检查工作成效,一旦出现财务违规现象,要做到可以及时掌握准确的情况,并快速分析成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再将问题清单落实整改责任到人,确保整改实效。

五、结束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全球市场经济变化动荡不安,国内金融环境也愈发复杂多变,为了更好地维持银行稳定运营,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快速适应越来越多的新型业务形式,而在此过程中,财务合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国有商业银行应直面问题,精准施策,从合规文化体系建设、财务制度完善、专业的财务队伍构建、独立的监督检查制度建立等方面入手,健全财务合规体系,保证其可以完全适应国有商业银行业务流程,打造纪律严明、风清气正的合规文化,实现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振宏.国有商业银行财务合规存在的风险及对策[J].财会研究,2021(03):79-80.

[2]郜祥安.F农信社财务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J].当代会计,2020(11):74-75.

[3]车朝立.论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J].全国流通经济,2019(10):112-113.

[4]黄志坚.商业银行财务会计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优化措施[J].经营者,2019(03):64-65.

[5]李俐.业财融合创新求变——新形势下商业银行的财务转型探索与实践[J].金融会计,2019(01):24-29.

[6]李泉.试析国有商业银行中财务合规存在的风险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9(02):155-156.

财务制度机制风险范文6

关键词:小企业;财务;危机;方法

中图分类号:F23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2-0178-01

1 小企业在金融危机中遇到的财务困境

(1)小企业融资难度加大,首先,金融危机下,融资环境恶化,融资渠道和融资规模受到限制;其次,中小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随意性也制约了其融资。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缺乏财务预警机制,一旦不能按期偿还,将使企业陷人财务危机。

(2)企业的资金管理缺乏科学性。资金是企业的血液,特别是对于融资困难的小企业来说相当重要。目前,许多小企业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规范,财务授权审批制度、财务清查制度、稽核制度或者残缺不全,或者形同虚设,财务手续不完备,资金管理混乱。小企业缺乏必要的现金、应收账款、实物资产的控制机制。金融危机时“现金为王”,而小企业存货严重积压,大量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实物资产又无法盘活,从而陷入流动资金紧缺的困境,资产结构比例失调,财务风险大增。

(3)小企业投资盲目。由于许多小企业投资决策权集中在所有者个人手中,使得投资过程缺乏内部控制,没有必要的投资可行性分析,使得企业的投资决策带有一定盲目性,缺乏科学评估过程,往往造成投资效果偏离预期目标。在金融危机时,这种盲目投资对企业可能是致命的。

(4)小企业财务缺乏有效监督。一方面,小企业内部通常没有相应的内部审计机构,或形同虚设;另一方面,小企业财务信息外部使用者主要是金融机构和税务部门,由于信息使用者较少,外部监督的次数和力度都明显不足,从而造成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同时,由于缺乏对经营者的有效监督和约束,导致经营者视制度和规则为摆设,在管理决策中主观、随意。在金融危机时,缺乏监督的弊端暴露无遗:费用支出矢控,财产物资潜亏凸现,经济往来审查制度不健全,企业资产大量流失,对企业无疑“雪上加霜”。

(5)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小企业规模小,主营业务单一,经营活动相对简单,因此很多小企业对会计岗位不重视,会计人员无证上岗现象严重。这部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会计账目不清,业务混淆,更不可能利用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优惠政策在信贷、财税政策执行上给企业一定支持。

2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

(1)树立风险意识,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在小企业树立全员风险意识,是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并积极应对风险的前提。企业管理者和企业会计均应提高自己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应充分考虑到财务风险的存在和影响,并将财务风险的管理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完善小企业财务制度控制系统。财务制度控制系统是指企业按照《会计法》和国家相关制度,从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角度出发,制定的适合本单位财务制度,对财务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有效控制的机制。该机制应渗透到企业各项经济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部门和岗位,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各个环节,不留死角。

(3)建立预警系统。小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实行稳健的财务运营模式,建立财务困境预警机制。财务困境预警机制指会计通过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各类财务指标的分析,对财务困境作出预测,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及时发出警示。

①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只有提供足够的现金,企业才能生存,没有必需的现金,必将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从而影响企业的信用等级和资金周转,甚至资不抵债。

②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财务风险由萌生到扩大,通常都会经历一个逐渐积累和转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财务风险的影响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上。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分析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及时预报风险信号,建立长期预警分析系统。当可能损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因素出现时,预警系统能预先发出警告,以提醒企业决策者尽早采取对策,控制财务风险的扩大。

(4)加强以现金流为核心的企业财务管理,增强自身的风险“免疫”能力。经济危机中企业生存的关键,是保证现金流足以维持生产经营所需。

①小企业应通过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来实现现金流量控制。即要求企业加强现金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坚持“以收定支,与成本费用匹配”的原则,明确现金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

②小企业必须建立完整的应收账款核算体系,账务核算准确详实,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并且真实完整;必须制定相应信用政策评价客户资信程度,通常从信用品质、偿还能力、资本、抵押品、经济状况等五个方面来评价客户的资信程度;加强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确定收款率和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落实专人专职负责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加强应收款的催收力度,提高资金周转率。

③加强实物资产控制。实物资产控制是为保证企业实物资产安全、完整而采取的会计控制措施。建立实物资产管理和岗位责任制度,对实物资产的验收入库、领用、保管及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控制;建立实物盘点制度,定期盘点存货等实物资产,并与记录相比较,看是否存在缺损现象,并查明原因;做好实物资产档案保管,建立实物资产会计档案保管制度,便于业务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