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的反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实践的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实践的反思

劳动实践的反思范文1

关键词:哲学;哲学大众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A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2)02−0001−05

是当代中国的指导思想,哲学作为理论的基础性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应当在社会生活中,尤其是社会治理中发挥指导作用,因此也就有了哲学大众化的要求。然而,这样来说哲学大众化的必要性,显然说服力不够,因为它没有涉及到哲学与大众需求的关系。只有明确了哲学与大众的关系,才能进一步阐明哲学大众化的必要性,也才能在此基础上选择和设计哲学大众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本文从哲学的实践本质出发,来论证面向实践是哲学大众化的根据与旨归,并试图为哲学大众化寻找新的途径和方法提供思路。

一、哲学大众化面对的是

大众实践

马克思的“实践”思想是对哲学本体论的革命,主张世界只有相对于人来说才有意义。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56)对此,我们应当这样理解:实践就是包含人作用于自然和人类自身社会生活的活动,或者说,实践构成了人的生活世界。在这里,人的生活世界是人的活动与社会现实的统一体。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把人的活动分为三类:理论、实践、制作。理论只限于沉思的活

动,制作是指依据外在的目的生产出产品,实践则是指追求善的活动,有研究者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是指包含伦理的以及更高的思辨的有选择目的的运用的活动。[2](20)后一种解释将实践与制作区别开来,制作的对象是自然物,是依据自然界的规律来生产出产品,从产品的制作本身来看无需涉及伦理,关于制作的研究后来形成了自然科学和技术。实践则是人们处理相互之间关系的活动,追求善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人在社会中活动必须受到伦理的约束。康德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概念,在狭义上把实践理解为人们的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等。黑格尔提出了劳动的概念,实际上使得实践的概念扩展到人们改造自然对象的活动,同时他也指出:“一个人劳动时,他既是为他自己劳动也是为一切人劳动,而且一切人也都为他而劳动。”[3](56)这说明,黑格尔的劳动概念的重点仍然放在人与人的关系上。马克思在他的《184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劳动作了深刻的分析,他不是在工具和技术的意义上分析劳动,而是从劳动关系展开分析,从工人劳动的异化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正义、不平等,批判了在私有财产制度下社会的不道德、退化和愚钝。

综合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实践和劳动的概念,本文认为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一个总体实践概念。活动是一切生命物质的存在形式,但普通生物的活动是由自然关系所规定的,非目的性的,而人具有意识和目的追求,因此所谓实践,就是人的在意识指导下的、有目的的活动。实践的目的是由人的意志和意识所规定的,是由内在发出而指向外部的。根据实践的对象不同,又可以将实践划分为两大类:改变自然的实践和改变社会的实践。改变自然的实践即是创制出产品的活动,改变社会的实践即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显然,创制活动更多地是由自然规律所规定,但是由人类所发出的这种创制活动却是最终指向社会,带有鲜明的目的性。据此看来,哲学是源自于对大众实践的反思,因而是面向实践的精神提炼,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从大众实践中来的哲学,同时又以指向大众实践为其理论归宿,因而本文认为哲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实践哲学。但哲学不是解释实践对象的部门科学,而是对实践本身进行反思所形成的理论。这种经由反思而得到的理论,是关于人的本质,人的生存目的以及人生的意义等等的理论。那么,哲学的这种理论特质便为它的理论回过来指导大众的实践提供了基础。

动物按照自然规律所规定的方式生活,而人类作为具有自由意志的动物能够按照自己的选择来生活。在当代人的社会活动中,法律、道德、家庭、国家、社会组织(市民社会)构成人们的社会生活的主体。马克思指出,在现实中,私法、道德、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等等依然存在着,它们变成人的存在和存在方式,“在它们的现实存在中它们的运动的本质是隐蔽的。这种本质只是在思维中、在哲学中才表露、显示出 来。”[4](110)确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缺乏哲学思考导致人们对许多社会现象和问题认识不清,引发进一步的错误行为。那么,哲学大众化实际上就是要将面向实践的哲学与大众切实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哲学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指导原则,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意识形态教育上。

二、新时期哲学“大众化”

的使命在于澄清生活的意义

哲学研究的实践主要不是改造自然对象的生产活动,即技术活动,而是受道德、平等、自由、正义和幸福观等价值观影响的社会活动。制作等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获得有用的产品,制约这类实践目的的因素主要是外在的自然规律;而与人相处和政治参与的目的是指向人类自身的,为的是使人自己成为像马克思所说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由于实践具有目的性,而目的是人作为意识主体所决定的,人们做出某项实践的决策,其目的又是由人们对生活意义的看法,即价值观决定的。因此,哲学大众化的使命就是帮助大众澄清生活的意义,使尽可能多的人获得正确的价值观,能够明辨社会生活中的是非,增强幸福感。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57)在马克思看来,哲学的功能不仅如哲学家所研究的用来解释世界,而且更应该用哲学来指导人的实践,改造人的生活世界。哲学大众化在经历了几十年之后仍成效不显著,是因为把哲学仅仅当作是解释客观世界的方式,当作所谓“科学的科学”。于是,哲学被当作认识自然世界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因为是对自然界的认识,把它应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认识,则变成了所谓的客观规律,对人们而言这些规律是外在的强制,而这并非人类社会生活的现实。如前所述,实践包含改变环境和改变人两个方面的内容,而通常所说的作为方法论的哲学,仅仅是指改变环境的一个方面,相对于人改变自身来说只是外在的,因而无法被人们接受用来改变自身。实际上,哲学研究的就是生活世界,而生活世界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是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们从事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实践,哲学给人们提供的不是理论指导(说教),而是对这些实践活动的反思和澄清,以便获得清晰的、有意义的生活。哲学应当积极面对新时代生活中的新现象、新问题,做出澄清,帮助大众寻找积极的生活意义。

我们生活的基础是物质生产,经历了短缺经济的痛楚,改革开放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解放了生产力,快速发展、快速致富使得数量型的概念占据了人们思考的中心。人们追求速度,追求效率,可是,速度快并不一定带来效率高,效率高并不一定带来效益好。而且,这几年来在我国,追求过快速度带来的是短命的住宅和桥梁,原本引以为荣的世界最快的高铁却因追尾的惨重事故而不得降速。信息产业几何式速度的发展,使得虚拟世界很快成为许多人流连忘返的地方,缺乏面对面的交往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冷漠,网络上的欺诈更是让人防不胜防。哲学大众化就应当针对速度、效率与效益、虚拟与现实这些问题,给予大众分析的方法,帮助他们反思这些问题,重新确立正确合理的价值观,明确生活的意义。

哲学虽然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但与其他的意识形态不同,哲学除了反映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利益诉求外,它更要求以这种哲学来武装劳动群众,让他们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从而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变革社会的洪流中来。在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政权后,他们的主要任务便转为发展生产力和促进社会公平上来,而且这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需要具备正确的世界观和反思分析法来认清社会发展的新现象,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因此,不能把哲学大众化当作仅仅是执行意识形态宣传的手段,应当转变把哲学当作唤醒工人大众阶级意识的工具的做法,以哲学贴近大众的生活世界,帮助他们获得关于自身生活意义的正确看法,这才是当前哲学大众化的主要任务。

三、哲学“大众化”的目的是帮助

大众获得实践反思能力

人是自然人,同时又是社会人。前者表示人作为客体受自然律支配,后者表示主体具有自由意志,即精神。精神能够思考对象,获得关于对象的本质的知识,在这里,精神对自己的本质,即能够思考的确证需要在其对象中显现出来。可是,思想毕竟不是现实,思想的内容要想外化为现实,只能经过实践。显然,实践是思想外化的活动,哲学作为思想的原则能够帮助大众更好地设定自己的实践。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与动物都有感觉,感觉会引发机体的活动,但“感觉不引起实践”,因为“选择是实践的起因”。[2](168)在这里,实践的关键是选择,即做什么、为何做、如何做,可是人们依据什么来进行选择,这又要进一步来分析。一般来说,人的动物性决定了人具有依赖感觉而行动的动物精神,这是现代行为经济学者提出的一个概念,意指人们的许多经济行为受动物精神支配,并不总是理性的。[5](Ⅶ)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必须依理性的规则和目的来选择行动。本来依据动物精神是被动的,谈不上有选择,但在动物精神和理性之间则有了选择,古典经济学假设人在任何情况下的决策都是有理性的,否定人有非理性的动物精神,结果是经济危机不断袭来。所谓人要有自知之明,就是在决策时要警惕和控制自己的动物精神,尽量依照理性来做选择,而反思自己的动物精神和建立理性思维,非哲学不可。

长期以来,哲学的唯物辩证法被解释成方法论,甚至被当成能够指导一切的方法,这种将辩证法作为万能工具的做法导致哲学的滥用,对哲学的大众化起到了相反的作用。众所周知,马克思是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的基础上,将其改造为唯物辩证法的,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的辩证法时指出:“那种已经不是向外部而是仅仅在自身内部进行的抽象思维运动,就是说,纯思维的辩证法是结果。”[4](100−101)在马克思看来,辩证法在黑格尔那里只是精神运动的抽象形式,是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基础,而非方法。形式与方法不同,形式与内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形式由内容所规定,因而不能把某一类形式作为万能的公式方法去做任意的套用,这样的做法会产生荒谬的结果。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 的。”[6](24)这表明,马克思改造后的辩证法是一种对世界的根本看法,是属于世界观而不是方法论。

哲学反思不同于方法论。尽管方法论要对具体方法所隐含的前提进行哲学分析,但它毕竟是分属于不同学科的,例如社会学和经济学、物理学和化学都有各自不同的方法论。而且,方法论起着选择方法的作用,因而与方法一样,都指向外在的目标,是为了达成目标所使用的工具。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哲学反思则不同,它以实践者为主体,同时又以实践为对象,即实践者在反思中澄清自己的思维,并在实践与反思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使主体更具有理性。不善于反思的个体在遇到问题时只是以过去的经验简单地予以应对,过后也不会进行反思,这样,他的理性思维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善于反思的个体在遇到问题时,首先要判断情势,在自己的经验库里考察是否有相匹配的经验,同时对这些经验进行反思,考察其合理性,最后做出决断,这样,他的理性思维能力就在实践中得到不断提高。

长期以来,我国一些理论宣传工作者基于急功近利的考虑,将哲学方法论化,再由方法论进一步变为实用的方法,最后再变为操作性的技术化。这种倾向是很危险的,也是脱离了马克思哲学之本义的,因为技术操作脱离了价值考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功,工具论被人们从生产技术领域移植到社会领域,提出了社会技术和社会工程的概念,政府也常常把公共政策当作工具来使用,寻求以技术手段来治理社会。持工具论者忽视了工具(或技术)也是抽象的产物,某项工具的应用要受到严格的条件约束,而具体的社会问题却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他们企图一劳永逸地采用某种工具使问题得以解决,但事实上没有一种方法或工具能适应所有的情况。而哲学能为人们应用方法和工具提供反思性原则。因而,哲学大众化的目的是为大众实践提供反思性原则,以保证大众实践避免一味地走向工具论的道路,而是应该要让大众时刻地保持一种理性反思的意识,用一种开放全面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例如,辩证法要求从全面性、过程性(历史性)、和普遍联系性来看待社会问题,依事件的发生过程来选择或开发合适的政策工具,而不是简单地套用某些在其他地方被证明是有用的政策工具。

四、大众实践的多样性决定了哲学

大众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其时代性就体现在它源自当代大众的实践,作为“精神的精华”它又必须而且能够指导大众的实践。哲学的生命力就体现在它的大众化中,可是在中国,哲学大众化的事业进展并不顺利,这里的主要症结在于推进者把哲学仅仅当作意识形态的教育,忽视了哲学大众化面临的受众的多样性。本文认为,哲学与其大众化的关系就是实践哲学与哲学实践的关系,哲学是基于实践的哲学理论体系,哲学的大众化则是哲学分析和反思方法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然而,大众生活实践的形式与内容是多样的,这就需要一部分哲学工作者走出理论书斋,面向社会、面向人们的生活,开发出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方法,通过宣传、讨论、对话、咨询等方式普及哲学理论精髓,提高大众的理性思维素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涉及工作决策、家庭生活、教育学习等方面的问题。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9)马克思在这里清楚地告诉我们,人是哲学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在于他的实践,实践的本意是人的追求善的社会活动。哲学大众化工作应当紧密结合人的社会活动,即面向政治活动、经济活动、社会工作和教育活动,提出基于哲学的分析范式,如制度范式和伦理范式,以及价值观分析,来帮助人们反思自己的社会活动。例如,针对当前社会的信用缺失较为严重,工作的责任感被轻视的情况,可以发展实践哲学的责任论,将其纳入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培训中。责任不能陷于空谈,而应落实到个体,具体可以设计成以个体为本位的责任论:①责任蕴含结果的承担,必须有一个最终的承担者,最终意味着不可再分而集体是可以再分为个体的;②责任需与相应的自结合,没有权力者可以不承担责任,而权力是由个体来行使的;③责任意蕴回应,回应者应当是决策者,最终的决策者是有权拍板者。这样的培训就是有针对性的,具操作性的,有助于提高决策者的责任感,减少决策的失误。

当代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哲学家认为专业哲学正变得越来越技术化,局限于学术界的范围,使哲学丧失了它的生命力,因而他们也在努力推动哲学理论的实际应用,向普通民众普及哲学。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哲学大众化在欧美许多国家被作为哲学实践而盛行,在美国出版了《国际哲学实践杂志》,在英国出版了《实践哲学》杂志。实践哲学是指将哲学理论、技术和方法应用于众多的专业和工作领域中。美国有Lipman教授的“儿童学哲学”项目,美国和加拿大的多个城市设有哲学学校供人们研修。欧洲许多国家流行哲学咖啡吧,专业哲学工作者在那里主持哲学讨论会,开展哲学咨询活动。由于国情的不同,西方国家的哲学实践运动不承担意识形态宣传的使命,主要是为了解决个体精神价值层面的问题,许多从事实践哲学的工作者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哲学大众化的多种途径和具体方法。

“构成实践的,不是行为模式,而是最广泛意义上的生活。”[7](79)生活世界构成了人的实践活动的领域。我们过去在进行哲学大众化活动时,往往将生活世界只看成是集体的实践,而忽视了个体的实践,导致许多人将哲学看成是极度抽象而与个体生活无关,排斥生活需要哲学反思的理念。但事实上,无论个体是否有哲学的反思,他都必然会依据一些于他来说是根深蒂固的前提预设来行动,这就是非反思的自然思维。在自然思维指导下的个体往往忘了人的生活意义,使自己陷入外在事物的控制之中。有哲学反思精神的个体常常会问自己:我们理解了生活本身吗?生活究竟是什么?我们知道如何改变自己的生活吗?我们知道自由选择是什么意义吗?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应当怎样?等等。日常生活的反思与哲学意义上的反思十分切近,只是哲学层面上的反思要比日常生活反思要更加的彻底以及全面。哲学的实质是实践哲学,它源于大众的实践,又可用于指导大众的实践。因此这样一种系统而又深刻的理论适合了大众的需要,也能够为提升大众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指导,因而哲学的大众化也就有了它的正当的必要性。实践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变化性,当实践变化了,我们的用于指导实践的理论当然也要随之变化。如果说,在革命战争时期,哲学的主要使命进行革命的意识形态宣传,唤起大众的觉醒,这就要靠集体的重要作用,那么在和平时期,哲学的主要使命就是创建和谐的社会,帮助大众认清生活的意义,这就要落实到个人。讲理性,不盲从,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基于这样的思路,使哲学回到大众的社会实践,哲学大众化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2] 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3] 黑格尔. 精神现象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7.

[4]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0.

[5] 阿克罗夫, 希勒. 动物精神[M].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09: VII.

劳动实践的反思范文2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研究;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3-0054-04

在中小学,“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渐入人心,成为研究型教师是不少从教者的追求。针对目前教师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教师研究要坚持“教(学)研(究)相长”的价值取向,走“在教学中研究”之路。

一、被割裂的教学与研究

目前的中小学,既有教学部门,也有科研部门,既有教学人员,也有科研人员;教师既有教学任务,也有科研任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日常教学的“去研究化”和教师研究的“去教学化”,教学与研究割裂,理论与实践脱节。

日常教学的“去研究化”,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缺乏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缺少研究行为,为教书而教书。不少教师视教学和研究为两码事,未把自己的教学行为纳入研究视域;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教学。研究是专业人员的事情。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把教学理解为“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的过程”,认为只要掌握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就够了,其“研究”视野仅囿于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和教辅书。这时,教师的教学只是一个知识的传输过程。这种“教书匠”型的教师,不仅知识结构不健全(只关注学科知识,缺乏足够的条件性知识即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广义的文化知识),而且其教育理念也难以更新。

教师研究的“去教学化”,指教师忽略研究对教学实践的观照与服务,忽视对自我的发现,为研究而研究。相当多的教师认为,教学是“下里巴人”,研究则是“阳春白雪”,研究要高于教学。以论文写作为例,“选题宏大,热衷于‘去情境式’的研究”“文章中不见‘人’,个人情感和生活体验被排除在外”。这种研究眼光向上,没有看到脚下的财富。教师每天身处无限丰富的、多样性的教育教学情境,这些都值得教师去敏感地感悟、理性地思索和精心地提炼――这个过程,本身即具研究之雏形。离开教学实践,教师研究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没有研究的教学和脱离教学的研究都是盲目的、不科学的。目前,无论学校和教师都日益认识到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教师研究作为学校科研中最重要的内容与最主要的形式,日益得到推崇。于是,被割裂的教学与研究开始走向融合。但这种融合并非浑然天成的“生长”,而是人为的“手术缝合”,留下了难看的“疤痕”,即教师研究的行政化、功利化和边缘化。不少学校采用任务式、管理式思维开展教师研究,如规定每学期教师要开多少节公开研讨课、要写多少字的教学反思、要读几本书乃至写多少字的博客,等等。这种行政化色彩极浓的研究缺少主动性和发展性,因加大工作负担而遭人反感。再者,许多教师功利心太强, “论文情结”难解,以论文获奖或者发表为最终目的,为研究而研究。教师研究也是教师的价值追求之一,视研究为一种功利本无可厚非,没有任何价值的事情没有人愿意做,但为研究而研究的功利化和功利主义取向则不可取。

二、“教研相长”:教师研究的价值取向

教学和研究作为教师劳动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既各有特点,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教学离不开教育科研的指导,研究也离不开教学实践,只有两者的辩证运动才能推动教师研究乃至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以教促研”“以研促教”,让教学和研究相互促进,即“教研相长”是教师研究应然的价值取向。

教学之于研究,不仅提供了研究的对象、课题和资源,还提供了研究的动力、思路、途径,甚至教学本身也可成为研究。教师研究不像学者的理论研究,他们从事研究是为了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他们的研究不是在实验室和书房里进行,而是密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自己的日常教学生活和教育世界中进行。教师研究的最大特点是其研究紧贴教学实践,不仅其研究的课题和素材来自教学实践,其研究目的也是为了教学实践,甚至一些研究的方法和途径也出自教学实践。这既说明了研究对教学的依赖,也充分说明教学对研究的促进作用。在此意义上讲、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是合二为一的,教师研究是一种“行动研究”。我国学者普遍认同:行动研究是一种以教育实践工作者为主体进行的研究,它以研究自己实践中的问题,改进教育实践工作为其本质。所以,教师从事研究,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教学对研究的促进作用,否则就会走弯路、做无用功。

我们应强调的是,以教学促进研究,是强调教学实践在教师研究中的独特作用,并不是仅仅把教学作为研究的手段。教学不是不可以成为研究的手段,但我们要反对那种单纯把教学视为研究的手段,且有必要重新审视那种为了展示教学技巧的“借班上课”和“重复课”等现象。这些所谓的“研究课”看似具有“研究价值”,但对于上课的教师尤其是学生来说,上课不是其生命的展示和发展,而是研究的工具和手段。因此,用生命教育的理念来看,这样的课是一种“表演课”,是对生命意义的遮蔽,没有教育价值。既然如此,教学之于研究,到底是手段还是目的?从价值哲学角度来看,这一问题实乃教师研究中的价值冲突:教学的手段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之间的冲突。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具有天然的研究价值;既然要研究,就离不开对教学的研究利用,教学不可避免的会成为研究的工具和手段。这一冲突该怎么调适?“在同一价值序列中……目的性价值相对于更高层次的目的来说则构成手段性价值,而手段性价值相对于较低层次的手段来说,则构成目的性价值。”可见,手段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是相对的。对于教学来说,研究是手段,研究是为了服务于教学;而对于学生的生命成长,教学则又可以是手段。所以,在教师研究中,教学可以是但不仅仅是研究的手段,这时的教学应着眼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师生生命意义的挖掘,而不能进行单纯的“为了研究的教学”。

研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形而下”的,即对教学的诊断、矫正和促进;二是“形而上”的,即通过对教学的研究提升教学生活的意义,实现教师的幸福。其“形而下”的作用,是许多教师进行研究的最初的、基本的动机和目的。这反映了教师研究的功利性,若没有这种对教学的矫正和促进,教师研究就失去了最基本的价值。从哲学角度看,这种功利性价值是基本的、必要的;同时仍是低层次的,教师研究不可在此层面上裹足不前,还要超越之并追求更高层面的价值。一个不能胜任教学的教师无疑是没有幸福感可言

的,教师“只有当个体在合规律性的活动之中实现了自己的目的时,才会有幸福状态和幸福感”。那种从事“去研究化”教学的教师只是在黑暗中摸索,即便其经验丰富,也只是感性的积累而没有理性的升华,只是实践的叠加而缺少理论思维的冶炼。教师只有通过研究,在教育科学的指导下,才有可能使自己的教学逐渐趋向、达到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才有幸福可言。教学的进步、能力的提高以及一些研究成果的取得,使得教师从研究中体会到一种职业的成就感与幸福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此时,研究之于教师就具有了“形而上”的价值:实现教师的幸福。因此,教师从事研究,不失为医治现实中弥漫的教师职业倦怠症的良方。教师从事研究,对教学生活具有“拨冗”“沉淀”以及“冶炼”的意味,能够让教师从再普通不过的日常教学生活中,发现和提炼职业的价值与生命的幸福,使“祛魅”的生活“返魅”。

三、“教中研”:教师研究的实现路径

价值取向是价值追求和价值实现的统一。遵循“教研相长”的价值取向,我们就要从研究对象、研究视角与方法等多维度对教师研究进行再认识,走“在教学中研究”之路。

(一)开采教育实践的天然“富矿”

在教学中研究,教师就要对自己拥有的教学实践这一天然“富矿”进行勘探、开采和冶炼。同大学教授等专业研究人员相比,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从事琐碎的日常工作,既缺乏足够的时间、文献、设备等客观条件,主观上也存在研究方法等理论功底方面的不足。这是教师研究的弱点。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教师才能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的研究才能和教学实践紧紧联系在一起,避免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尤其教学实践中凝练而成的实践知识和实践智慧,是一线教师的独特财富,为专业理论研究人员所难以企及。苏霍姆林斯基在35年的教育生涯中,跟踪观察和研究了3700多名学生,积累教学资料2000多本,这是成就他一系列教育名著的基础。因此,教师越要从事研究,就要愈发重视教学实践。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实践知识和实践智慧越丰富,其研究则愈发接近教育教学的规律与本质,愈发使教学与研究做到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统一,逐步走向自由自觉。具有研究意识的教师,他的教学意识不是淡了,其教学的主体身份没有退隐,恰相反。他更加重视教学,且是以研究的姿态去从事教学。

(二)“返乡的陌生人”的视角与审视

在教学中研究,需要教师具备“返乡的陌生人”那样的崭新视角和深入审视。熟悉的教学生活虽是教师的先天优势,但正是由于其熟悉,教师反而容易对此熟视无睹。日复一日的繁冗的教学工作,机械、单调、重复的生活方式会使教师沉陷其中,难识庐山真面目。不少一线教师常常哀叹没有东西可研究,找不到研究的旨趣。实际上,即使教师开始研究自己的教学生活和教育世界,也常苦于少有发现和创新。虽然此问题比较复杂,但教师研究视角的转换,也许有助于唤醒教师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发现意识。这时,教师“要成为一个陌生人――让自己成为返乡的陌生人。对日常生活采取陌生人的观点,意味着教师以探索、怀疑的眼光,来审视一个人所生活的教育世界……返乡者对于他的故乡会注意到前所未见的细节与形态”。当教师以陌生化的眼光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生活,用批判、怀疑和探究的视角深入审视,就会发现自己身处一个需要自己重新认识、重新改变的世界。例如,即便自己教过无数遍的教科书也有值得质疑、商榷和改进的地方,就像“返乡的陌生人”难以完全自动地适应故乡的风俗习惯一样,教师重新研究教科书,对这一课程资源进行重组和整合,就会有新的发现。实际上, “返乡的陌生人”意识就是教师的发现意识,是教师从事研究不可或缺的专业意识和专业能力。没有“返乡的陌生人”所具备的批判、怀疑和探究眼光所带来的专业觉醒,教师就无法在机械、重复乃至平庸的教学生活中捡拾到意义的珍珠,那座实践的“富矿”就会沦为一座普通而又荒废的煤渣山。

(三)寻找合适的草根研究的方法

在教学中研究,研究方法必然与教学有某种“天然”的联系。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专业、系统的研究方法既难以掌握又不适用。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教师逐渐掌握了一些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多可归于质的研究方法之列。以最常见的教师研究即公开课研讨和论文写作为例,前者常用的方法多是观察、访谈和讨论。教师为研究而进行的教育随笔、教育叙事和教育反思的写作,也多以观察、访谈、情境分析、案例分析为主,均可归入质的研究方法之列。为什么教师研究大多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呢?表面看来是由于方法本身的适用性,实际上是教师在长期的研究中创造了这些符合教学实践、符合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例如,评课议课是教师教学生涯中最常见的研究,它的研究方法还是以质的研究方法为主比较好,许多时候不适宜用量的研究方法加以分析。这是由教育的特点决定的,尤其是由教学情境的无限丰富性和多样性决定的。那种统计课堂提问的次数、师生互动的次数等量的研究方法的实际意义有多大,值得拷问。过分的追求量化,会使得教育的人文性受到伤害。又如教育随笔、教育叙事的研究方法,一度被专业研究人员排除在“学术论文”之外,不被看作是一种研究方法、学术成果。但由于它与日常教学实践联系紧密,且易于运用,因而具有极强的生长力。最终得到教师及学术界的认可,是教师“在教学中研究”的得力的研究方法。

劳动实践的反思范文3

“心太软”其实是块遮羞布。不可否认,教师的性格对教育有一定的影响。但性格绝不是影响教育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比性格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能力。一个性格温柔的老师,如果他的能力比较强。他一样能教好学生。于是我开始了停的实践,不停地反思,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从此撕碎遮羞布,走上成长路。

一、不停地实践

上帝只救自我拯救的人,于是我加强了实践。实践就是不停地做。教育首先是做出来的,不只是“说”出来或“写”出来的。做又绝不是重复自己,而是不断地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我把实践的重心放到了课堂上,每天争取上好一堂课。上好课的关键在于备好课。于是每天我都花大量时间到网上收集相关的教育素材,选择那些有趣的视频。尽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热情。通过我自身的努力,学生上课睡觉的人减少了,爱思考的人多了。

我把改善师生关系作为实践的重要内容。我给自己规定了个任务,即每个星期至少找学生谈话三人次。找学生谈话并不是学生出了问题才找他们谈,而是自然而然地与学生交往,与学生无拘无束地聊天。跟学生交往和聊天我都没有强烈的目的性,我也没有刻意想要去教育学生。其实好的教育就是学生感受不到的教育,但学生的心灵却受到了影响。由于我没有刻意去教育学生,学生更容易把我当朋友,我就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师生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二、不停地反思

教育是关于精神的事业。教师作为学生精神的引领者,必须养成反思的习惯。不断的实践,必须伴随着不断地反思。反思是一名合格教师起码的素养。近些年来,我加强了教育反思。

我的反思,不是冥思苦想,亦不是突发奇想,而是针对自己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事件做出的理性分析,分析成功、精彩、幸福、快乐之点,沮丧、头痛、恼火、郁闷之处等,皆是我反思载体。

我的反思,不是就事论事,亦不是原地转圈,而是针对自己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事件在自我思考的基础上,努力寻求教育规律,哪怕是很微不足道的理性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我的反思,不是头脑中的一闪而过,不是蜻蜓点水式的浅尝辄止,而是需要在动脑基础上的写作。写教育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最为有效的方式。在动笔过程中,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事件会显得客观全面起来,自己的分析会冷静理智起来,得出的结论也会令自己的思想灵魂更深刻一些。

于漪老师说:“反思三年,必成名师。”但我觉得反思的目的不是为了成名师,名师只是反思的副产品。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成为明师,成为一个明明白白的老师,少说糊涂话,少干糊涂事。

三、不停地阅读

那些年,我以没有时间为由拒绝阅读。现在想来,时间其实是有的。因为我们吃饭,洗脸有的是时间,那是因为吃饭洗脸是我们内在的需求,我们已经形成了习惯。同理,阅读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需要,只要我们形成了习惯,就不存在没有时间。

那些年,我以记性不好为由拒绝阅读。现在想来,记性不好不要紧。前几年我也不知道我每顿饭吃了些什么,但只要吃了,就对我的身体有好处。同理,书读了记不住也没关系。你要坚信,只要你坚持阅读,你的精神就在成长。

阅读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我阅读了大量的学科专业期刊。比如《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中学英语教学参考》《中学生英语》。通过学科专业期刊的阅读,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我阅读了大量的教育期刊,比如《今日教育》《教师月刊》,通过教育期刊的阅读,开阔了我的心胸,更加能理解学生,包容学生。我还自费到淘宝网邮购了不少非教育书籍。比如《老子》《庄子》《论语》等。通过这些非教育专业书籍的阅读,更让我站在宇宙的高度看待人生,站在人生的高度看待教育。让我对教育的理解更深刻,以思想者的眼光审视教育,以教育者的情怀感受世界。

四、不停地写作

劳动实践的反思范文4

关键词:教研组;青年语文教师;教学风格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1-0174-02

教师的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科学的教学理论指导下,通过长期教学实践的探索与追求而逐步形成的、并逐步趋向完美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观点、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作风、教学效果等方面综合体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教学特点与审美风貌。雨果言:没有风格,你可以获得一时的成功,获得掌声、热闹、锣鼓、花冠、众人的陶醉的欢呼,可是你得不到真正的胜利、真正的荣誉、真正的桂冠。

优质教学风格的形成是青年教师成熟的重要标志。导向优质的教学风格主要有以下特征:热爱语文教育事业,基本功扎实,方法多样,现代教育技术水平高;具有亲和力,关心学生,平等对待学生;讲课情绪饱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条理清楚,层层剖析,环环相扣,论证严密,结构严谨,成绩突出。学生不仅学到知识,同时受到思维的训练、情感的熏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青年语文教师导向优质教学的语文教学风格的形成关键在教师本身,但教研组作为学校最基层的研究团队,对青年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起到很大的作用。

一、在氛围营造上发挥作用

罗伯特·特拉弗斯认为:“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于其它任何表演艺术,这是由教师与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所决定的。”所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注意到自己的个性特征,并把个性因素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本质上教师劳动是一种个性化的劳动,鼓励年青教师建立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是对教师创造性劳动的尊重,能积极调动青年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是衡量教师成熟和教学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要尊重每一位年青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并加以积极扶持,鼓励青年教师要别具一格,独树一帜,靠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教学风格而闪光。教研组组长与骨干教师要深入课堂,细致分析观察,尊重年青教师的个性,在氛围营造与引领上发挥积极作用。

要积极营造学习研究的氛围。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推荐阅读书目。主要有教育理论、教育名家传记、教育随笔等,如《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主体教学论》、《学习策略》、《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教学与研究》等与语文教学密切相关的杂志要通读。树立终身学习是专业发展的必然的理念,明白有眼界才会有境界,有实力才会有魅力,有作为才会有地位。要写出读书笔记,通过博客或在组内活动时交流,相互分享彼此的心得与成果;组织读书交流与报告会;带领组内成员进行教学研究。不仅及时解决青年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更能开拓青年教师的教学视野,提升职业效能感和幸福指数。

二、在价值引领上发挥作用

在教研组内通过价值引导和典型示范等,努力培育青年教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及时更新和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要引导青年教师学会并掌握正确的科学的思维方法。正确的思维方法是缓解教师心理压力、驱除教师主观意识模糊并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前提。面对自己的职业,面对学校的各项制度,面对现实利益的诱惑,如果一个教师没有正确的思维方法,首先是自己不能理解这种伴随社会主流的发展变革,从而对自己所做的工作就会产生一种懈怠或者无意识的对抗,进而使自己处于一种思想和身体的亚健康状态或者临界状态,就会认为自己的工作毫无意义,是迫不得已行为。如此,自己的人生价值就会疑惑、就会失去方向。自己也就没有追求、没有理想,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及与人的合作性就会下降甚至消失。如果青年教师没有了理想和追求,也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就会在教育改革中被淘汰。

教研组要引导组内年青教师正确的面对自己所处的实际环境,有力地调节自己,改变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与时俱进,努力快速适应当前的环境,进而产生工作的动力,焕发锐意进取、团结拼搏、刻苦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教师的价值体现所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应该成为青年教师价值观的核心。青年教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要能感觉到自己存在及劳动的价值,并通过学生能够体现自己的劳动价值。只有这样,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创造性也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整个教研组才能处于一种和谐、团结、积极、主动的良性循环之中。

要积极发展教研组文化。良好的教研组文化建设能使青年教师生心情愉悦,同时又能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更能起到引领青年教师人生价值的取向,催人奋进。

三、在自我定位上发挥作用

教研组要帮助青年教师正确认识自己,挖掘自己的潜力,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教研组可建立青年语文教师教学风格分析框架,让青年教师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自我分析定位。

从信息传递角度看是单向传输为主还是双向交流为主,从教学媒介使用角度看是传统媒介为主还是现代教育技术为主,从教学语言角度看是直白为主还是幽默为主,从授课教学情绪看是充满激情为主还是以冷静为主,从课堂组织看是教师控制为主还是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实践来看,通过五个方面的分析,青年教师对自己的分析定位会比较准确。

组内同伴的分析也比较重要。组内教师彼此接触听课多,了解比较深,提供的分析参考相当重要,对青年教师教学风格的定位相当重要。

作为一位立志打造自己教学风格的年轻教师,必须要明确自己该往哪个方向走,不能毫无目标毫无方向地教学。更不应该随大流,整天忙于磨学生,盲目追求分数至上,自己也被磨得毫无棱角。下表为李如密的教学风格分类,作为青年教师定位努力的方向参考。

四、在探索研磨上发挥作用

教研组是教学改革的最前沿阵地,富有创意的教研活动能突破传统教研活动中缺乏新意、形式老套之弊端,使教研活动从形式到内容走进实际青年教师的教学生活,走进青年教师的需求领域。通过富有创意的教研活动,能使教研活动这一沿袭已久的教师业务学习方式注入新的活力,从而使教研组真正成为青年教师汲取教学精华、形成优质教学风格的重要组织。

教研组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让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科特色,自主创新,取准突破口,积极进取,锐意创新,激发兴趣,提高成绩。教研组围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并以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为研究重点,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预先设计好研究问题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侧重于研讨与反思,善于捕捉教学中的某一环节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在新的理念下如何转化为新的教学行为方面深入研究,多探索,多实践。教研组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和自身优势,围绕课堂教学改革确立课题。抓住青年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这一关键,自主性确定课题。大胆实践探索,进一步增强青年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能力,把新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在实践中锻炼,在反思中提高,发挥课题在提高教师教学研究和教学水平中的针对性与导向性作用。

每一位青年教师都结合自身教学中的困惑或者自身关注的教研方向,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并撰写详细的开题报告,确定教改课题,精心准备、授课、评课,结合自己在课题研究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撰写教学反思和案例分析,定期在全组范围内进行经验交流。全组教师努力从机械的日常教学中跳出来,围绕自身研究方向,注重平时的主体思考,并在随机的交流中研讨,使教研组活动摆脱活动时间的困扰,实现机动、灵活而又富有实效的日常教研。

教研组内所有教师都要对青年教师进行听课并进行课堂评价。课堂评价结束后,学科教研组内交流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反思报告,说自己的教学思路,最终由教研组长将所有教师的评课情况进行总结,形成教研组内所有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的评课报告。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观察同学科教师的教学、参与教学讨论以及共同评课等多种学习方式,带动提高每一位青年教师的施教能力,在研讨、评课中,教师们引用经典教育教学理论,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教育理论水平。

为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可聘请教研专家、教研员到学校指导教师课堂教学及科研课题的研究,促使青年教师教学有质的飞跃。

五、在规划制定上发挥作用

教研组应指导青年教师对自己的教学风格培育进行主动规划。规划程序如下:

第一步进行专业发展现状自我分析。主要分析个人专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以在规划时进行扬长避短,扬长补短。扬长就是进一步培育自己的长处,力争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补短要补基本的可补之短,性格、个性等方面的欠缺难以弥补的则要尽可能避开。

第二步为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目标制定。可以设立总目标与阶段性目标。如制定三年或五年的发展规划总目标后,还应有学年发展规划阶段性目标。学年队段性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总目标的实现。

第三步为具体措施制定。也就是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法与确定具体的实施途径。

劳动实践的反思范文5

继续坚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围绕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这一工作重心开展工作,坚持科学发展的工作原则,在扎实有效的教研工作中一如既往地强化“研究、指导、管理、服务”的工作职能,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层次和水平。

继续围绕学校在课程实践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展开细致而又深入的研究,逐步引导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上走向常态,逐步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研究,全面推动这门课程在全校范围内的有序开展和全面探索。

积极挖掘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当中的已有资源和成功经验并加以提炼,逐步形成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教育特色。

二、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按照省、市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安排如下:

1、高一年级劳动与技术课以《劳动与技术》课本为依据设计教学,也可开发自编教材或综合实践活动主题,需将方案报学校教科室备案。每周一课时。

2、高二、高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劳动与技术》课本为辅设计教学。每周一课时。

三、主要工作

(一)积极落实课程常规,夯实课程实施基础

1.理性分析我校的实际情况,引导学校和教师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面的研究,落实课程计划。

2.开展形式多样的现场观摩和研讨活动,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指导,全面推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的发展。

3.完善教研组建设,优化师资配置的方式。积极推进学校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的建设,提高学校课程实施的能力和水平。

4.广泛征集学校在课程建设中形成的优秀经验,并组织相关的评比活动(教师案例、课堂指导设计、计划总结等),逐渐丰富我校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

6.继续开展教学实践周活动。

7.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研究

(二)组织多项教研活动,提升课程理解水平

1.继续开展“再学习课改理念,再反思课改行为”以及“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主体的研讨活动。进一步学习贯彻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与管理》等文件精神,提高对课程改革必要性、重要性和艰巨性的认识,熟悉相关学段的课程信息,如课程的产生背景、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等,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专业水平,始终保持与新课程同行。

2.引导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教师努力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师队伍信息素养的养成,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师应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能力。

3.坚持每月一次的教研活动和不定期举办的主题沙龙研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教师提供交流和研讨的平台。

4.引导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分析,增强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的理解和领悟,从而更加科学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

5.继续组织高中教师密切关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

(三)积极开展研究工作,提高课程实施能力

1.进一步稳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团队,开展课题研究式的课程实验,紧紧围绕影响课程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进行行动研究,积累可行性经验,为整体推进课程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重点项目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有效渗透和融合,引导学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有选择地创建课程与教学特色。

4.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研究,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学业评价体系。

劳动实践的反思范文6

论农民工的分类及其转型

村干部的“赢利”空间研究

耕地流转制度实践的再思考

西方“话语机会结构”理论述评

社会学学科史书写的方法与政治

社会变迁与阶级分析:理论与现实

定性研究中的求异法及其理论依据

中国法律社会学研究的进程与展望

承前启后:袁方的劳动社会学思想

涉诉的基本类型及其治理研究

治理理论的适用性、本土化与国际化

纳入与排除:卢曼系统理论的第三演进阶段

何以为善:郑杭生慈善社会学思想理论评析

权利分层:社会分层研究必要的补充维度

理由给定的社会过程:潜在的问题与拓展的可能

当代中国城市基层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

情感的公共与私密:一个人类学研究的新视角

“国家与社会”分析框架的应用与限度

食品安全危机中的消费者行动:基于实践的视角

社会科学研究的困境:从与自然科学的区别谈起

市场交易秩序何以可能?——兼与焦玉良商榷

可持续城市社区的形成:一个自下而上的视角

强化与变异:网络社会中的“全景敞视”

经济绩效、价值认同、政治参与和政府信任感

论“依法抗争”概念的误区:对李连江教授的回应

学术语境与政策行为:“农村社区”的表达与实践困境

韦伯中国命题新解:中国宗教之当代经济意义初探

货币、道德与秩序——评《货币与交换中的道德》

时间、行动与他性——“社会科学困境”的另一个构想

象征交换与世俗伦理——对鲍德里亚拟像序列理论的反思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系列期刊

“假设的真实性”:科斯与弗里德曼的“和而不同”之处

两种嵌入性:城市居民金融投资行为的社会视角

转型中国的组织现象研究——国内组织社会学研究新进展

合作社:乡村工业的可能模式——《江村经济》的实质主题

常规治理何以替代运动式治理——基于一个县计划生育史的考察

复数的鸡毛换糖——浙江义乌经验的商业起点与伦理渗透

熟人社会、生人社会及其市场交易秩序——与刘少杰教授商榷

后现代空间理论的维度及其限度——读苏贾《后现代地理学》

开发与治理——清代中期以来新疆土地开发的社会学研究

西方经典小农理论范式的反思与重构——立足于转型中国的思考

地区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状况对我国居民健康差异的影响

论社会关系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兼评社会资本的消极作用

“生活论”研究范式的构建——日本社会学研究的启示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系列期刊

被误读的韦伯社会学认识论:理解范式诸因素及其内部联系

抗争性政治中的群体差异与资源借用:中产抗争与农民抗争的个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