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神经病学病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神经病学病例范文1
神经病学是一门临床二级学科,具有疾病的复杂性、症状的广泛性、诊断的依赖性和疾病的难治性等特性[1]。近年来随着相关科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神经影像学等的发展,各种先进的辅助检查方法供临床医生选择,例如CT、MRI、DSA等先进技术,对于神经病学的疾病诊断十分有益。与此同时学生们往往会产生过度依赖这些辅助检查而忽视临床基本技能的倾向。但任何一种辅助检查都是不能替代基本的临床诊断方法。所以重视神经病学教学中对医学生的临床基础能力的培养是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谈谈就此方面的几点体会,供大家讨论与参考。
1 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培养
医学生临床实习的学习是将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诊疗实践紧密结合的一个学习过程,而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是临床的一大基石。基础理论知识深厚,专业知识扎实是一个合格临床医师的必备条件。神经病学往往因为涉及到许多的神经解剖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解剖知识,那么对于神经病学的学习是不易理解和接收。在这过程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我们一方面利用讲座的形式,将丰富的图像和动态的画面结合起来,清晰地向学生展示并理解记忆。例如: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中感觉系统的定位讲解,单纯地理论讲解感觉传导通路解剖知识,学生可能不容易理解记忆,我们将感觉传导通路制作成动画,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将三级传导通路逐一显示,再加之讲解,使学生一目了然,从而在损伤不同的传导部位会产生相应的症状与体征,为神经病学的定位诊断打下牢固的基础。结合临床病例分析时候,学生们回忆到动态的图解就能自己逐步推理出每一步的定位诊断。另一方面,在学生临床实习过程中,每涉及到一个病例时都老师都需要将其基础理论知识系统化地贯穿到病例诊治过程中,以提问、自诉或者学生之间相互完善等形式反反复复的强化,做得在较短的时间内强化理论知识的目的。
2 注重临床基本技能的培训
临床基础的训练对于刚刚进入临床的实习生尤为重要。其中最为基础和重要之一的是体格检查。在现代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学生往往产生过度依赖大型设备如CT、MRI等检查,而这些辅助检查是基于神经定位基础上的。只有通过基础的神经系统查体,才能有了定位诊断基础,才能进一步合理利用现代设备,同时也减少给患者不必要的过度检查。基本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对疾病的定位及定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现代诊断设备不可取代的。在神经病学的学习中,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尤为重要。学生们往往已经熟悉心肺腹查体即望、触、叩、听,而神经系统检查不同于内科检查,它比较系统地对颅神经、运动系统、感觉系统、反射、自主神经系统等各个部分的功能进行检查。多数实习生在神经内科实习时感到神经系统检查方法比较复杂,更无法了解临床意义。这就要求必须首先要熟记神经系统查体的内容,正确使用神经系统常用的各种查体工具并且熟练掌握查体方法。同时神经病学的诊断重点在于定位、定性诊断。而定位诊断就首先要依赖与神经系统查体。因此,带教老师应该在实习的开始通过讲述、演示等方法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神经系统查体的方法,为实习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在这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规范化的手法、细心认真的态度。例如:巴彬氏征,如何去检查,如何判断阳性、阴性或可疑阳性,在查体中要注意左右对比。同样感觉系统的检查,一定要做到左右对比、上下对比甚至交叉对比,除外因患者主观感觉而错误地判断。肌张力的检查前提一定是患者需要放松,否则查体的结果完全相反。让学生们在掌握基本的神经系统查体的方法基础上,还需要熟悉每一体征阳性或阴性的临床意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定位诊断。
3 重视病史采集和病历书写能力的培养
在病史采集方面,对主诉和现病史的询问中应注重神经科疾病的特殊性,需要注意详细、客观和准确地反应病史特点。例如脑梗死患者,仔细询问发病诱因:安静状态还是活动状态;起病的时间:晨起发现某侧肢体不能活动,什么时候入睡,中间有无起夜,起夜时候肢体是否正常,以便决定疾病发生时间决定患者是否在溶栓时间窗内等等,这些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大的帮助。病历既是医疗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反映,也是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基本资料。书写完整而规范的病历是临床医生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是作为医生诊治病人过程中既能体现医师的医学基础理论水平,又反映了对神经病学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实习生在神经病学临床带教过程中,应该端正实习生的态度,正确认识病历书写的重要性;防止学生产生重临床操作轻病历文字书写的倾向。也要防止学生过度依赖电子化病历中一味的拷贝。在训练学生书写病历的能力时候要注意内容真实、格式规范、描述准确、精炼、书写全面。病历的书写是基本功,所以对于刚刚踏入临床的实习生我们带教老师一定要严格要求,培养严肃认真的态度。语言表达要规范、条理清楚、简明扼要,不能随意涂改[2]。
4 注重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由于神经内科见习期比较短,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后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熟悉定性定位诊断,进而去分析疾病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所以需要我们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临床思维方法。一方面我们重点是通过教学查房形式进行,主要是对典型病例进行集中分析,根据疾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解剖等知识进行定位定性诊断,帮助学生认识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查房时由教师示范正确的询问病史和详细的体格检查方法,然后详细讨论此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的方法和治疗措施。最后穿插相应的科学发现史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治疗手段,做到让学生将疾病的基本诊治与新进展相结合,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理论知识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激发了实习医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加深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基本诊治的临床思维的认识。教师通过对典型病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培养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
神经病学病例范文2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糖尿病神经病变 甲钴铵片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41%~91%的糖尿病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损害[1]。我们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甲钴胺片治疗DPN 5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2例均为本院2005-03—2007-03神经内科门诊2型糖尿病(DM)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41~81岁,平均(59.90±10.24)岁;DM病程2~30年,平均(9.57±7.03)年;DPN病程6个月~15年,平均4年。西药对照组29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42~75岁,平均(64.62±7.86)岁;DM病程3~14年,平均(8.17±5.76)年;DPN病程5个月~14年,平均3.5年。中药对照组32例,男16例,女16例;年龄44~75岁,平均(60.06±10.18)岁;DM病程2~20年,平均(8.26±6.28)年;DPN病程6个月~12年,平均3.8年。3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2]
①有肢体感觉运动神经病变表现,如肢体麻木、疼痛、肌无力等;深、浅感觉明显减退,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②肌电图示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③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神经病变。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心、脑、肾疾病者; ②合并糖尿病足者;③其他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者;④近1个月内有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及感染者;⑤妊娠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肝炎等所致的高血糖患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基础治疗
3组均予常规糖尿病治疗方法基础上(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
1.4.2 治疗组
予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物组成:桃仁5~15 g,红花10~20 g,川芎5~10 g,赤芍药10~15 g,当归5~10 g,生地黄5~20 g,牛膝6~10 g,柴胡10~12 g,枳壳6~10 g,鸡血藤10~20 g,黄芪20~60 g。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同时予甲钴胺片(石家庄制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168)0.5 mg,日2次口服。
1.4.3 西药对照组
予甲钴胺片0.5 mg,日2次口服。
1.4.4 中药对照组
予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物组成及煎服方法同治疗组。
1.5 疗程
3组均6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6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症状(肢冷或肢体灼热、麻木、疼痛、无力,皮肤色黯、干燥)观察及统计分析;神经电生理检测双侧腓总神经及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应用丹麦DISA2500C型肌电图仪)。
1.7 疗效标准[3]
显效:自觉症状消失,深、浅感觉及腱反射基本恢复正常,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较前增加5 m/s;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深浅感觉及腱反射未能完全恢复正常,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较前增加3 m/s;无效:自觉症状无好转,深浅感觉及腱反射无改善,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无变化。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转贴于
2 结果
2.1 3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3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 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治疗组5017(34.0)27(54.0)6(12.0) 44(88.0)西药对照组295(17.2)12(41.4)12(41.4)17(58.6)中药对照组328(25.0)18(59.4)5(15.6)27(84.4)
与西药对照组比较,P<0.01;与中药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治疗组、中药对照组总有效率与西药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3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3组均有肢体麻木、疼痛乏力、肢冷或肢体灼热、皮肤色黯及皮肤干燥症状,治疗后3组患者肢冷、乏力、皮肤色黯、麻木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肢体灼热、皮肤干燥症状改善较西药对照组和中药对照组明显。
2.3 3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比较
见表2。表2 3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比较(略)
由表2可见,3组治疗前组间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较西药对照组和中药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
3 讨 论
DNP发病机制与循环障碍、代谢紊乱、神经生长因子减少及免疫异常等有关,主要影响血管和血流动力学,使神经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病。大量研究也证明DPN患者血流缓慢,血小板聚集增强,全血黏度增高,为瘀血阻络说提供了客观依据[4]。DPN属中医学痹证、血痹范畴。消渴之初,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虚内热,煎灼津液、阴血致血液黏滞,血脉瘀塞而为血瘀。正如《医林改错》所说“血受热,则煎熬成块”。故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是DPN的治疗原则。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实为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之变通方。方中桃仁性平味苦,活血祛瘀;红花、川芎性温、味辛,红花活血祛瘀通络,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赤芍药性微寒、味苦,清热凉血,祛瘀止痛;当归性温味甘平,补血活血止痛;生地黄性寒味甘苦,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以上共为君药。柴胡、枳壳性微寒、味甘平,行气活血,为臣药。牛膝性平、味苦酸,通利血脉引血下行,为佐药。鸡血藤行血补血舒筋通络,为使药。重用黄芪大补元气,寓意“气行则血行”。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之功。纵观全方可谓不寒不热,气血双调,活血而不伤阴,祛瘀又能生新。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川芎、红花、赤芍药、鸡血藤等活血通络药可降低血液黏度,扩张周围血管,增加血管内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对肢体麻木疼痛有较好疗效[2]。临床观察表明,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甲钴胺片治疗DPN具有标本兼治、疗效显著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华传金,仝小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2003,22(3):59-61.
[2]吕仁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91.
[3]朱禧星.现代糖尿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33-341.
神经病学病例范文3
[关键词] 神经外科;深静脉血栓;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8(a)-120-01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系指血液不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1]。血栓形成大都发生于制动状态,尤其是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病率不断增加,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减少DVT发病率,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6~2007年神经外科700例病人中出现深静脉血栓15例,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40~75岁。其中7例脑外伤,4例脑出血,2例右侧额颞部脑损伤硬膜下血肿,2例重型颅脑损伤。
1.2 临床表现
病人临床症状主要有患肢胀痛或剧痛,股三角区或小腿有明显压痛,皮肤温度升高,广泛性浅静脉怒张曲张,活动后肢体胀痛,皮肤色素沉着、淤血性溃疡等,B超显示股静脉和(或)静脉内径增宽,血流信号显示不明显。
1.3 临床护理
1.3.1 心理护理 ①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安慰病人,鼓励其说出心中的感受,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②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要稳、准、轻、快,以增加病人的信赖,对病人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③教给病人使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来减轻疼痛,积极配合治疗。
1.3.2 生活护理用樟脑酒精或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每天2~3次,做好晨、晚间护理,使病人肌肤清爽、舒适。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以减少因用力排便,腹压增高影响的下肢静脉血回流。
1.3.3 预防性护理 对肢体瘫痪及手术后绝对卧床病人,应积极预防其发病率,具体措施如下:①卧床期间定时变换,鼓励病人深呼吸并咳嗽;②定时做下肢的主动和被动运动;③尽早下床活动;④需长期输液或经静脉给药者,保护足背静脉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1.3.4 确诊后的处理 ①急性期嘱病人卧床休息,并使上半身抬高15°,下肢抬高25°,膝关节屈曲15°。这种能使髂股静脉呈松弛不受压状态,缓解肿胀疼痛[2]。②尽可能采用患肢远端浅静脉给药,使药物直接达到血栓部位,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③严禁按摩患肢,防止栓子脱落。④预防并发症如肺、心、脑等重要脏器栓塞。
2结果
15例病人中1例发生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肺栓塞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病人治疗8~15 d后肢体肿胀明显减轻。
3 讨论
深静脉血栓形成在颅脑损伤病人虽是不常见的并发症,但颅脑损伤病人存在DVT发生的多种危险因素,目前它的发病率在不断升高,其根本原因与目前认识不足,护理针对性及预见性不强有关。笔者总结了神经外科病人发生DVT的三大因素主要包括血液高凝状态、血流缓慢和静脉内膜损伤,且好发于下肢。首先,手术可引起血小板反应性的改变,具有强烈抗凝作用的蛋白质减少,造成血液的高凝状态,加上神经外科病人大剂量脱水药及激素的使用,也可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液浓度增加,使血液更容易在血管内凝聚形成血栓。其次,深静脉血栓最易发生在各种疾病的卧床病人,尤其是瘫痪病人的肢体,这与肢体肌肉泵血功能下降有关。第三,深静脉置管造成血管壁的损伤,加上静脉注射刺激性药物,也易造成内膜损伤,从而激活凝血过程,诱发血栓形成[3]。手术病人术中、术后输血及术后脱水治疗可导致血细胞地容一过性增高,增加血栓形成的机会。合并心肺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龄等因素,也增加了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此护理人员应重视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主动关心病人的生活和心理需要,严密观察病情[4],提前预防,减少发病,积极治疗,提高再通率,避免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在我科治疗和护理后的病人大部分能够再通,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不会有太大影响,关键是需要病人及家属的大力配合,及医护人员的精心、耐心、专心,这样就会大大减少临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石国燕,赵红梅,李小敏.5例妊娠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6):106.
[2]胡玉翠.1例开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6):473.
神经病学病例范文4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临床分析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的一种类型,被FAB协作组定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3型(简称M3) ,是目前白血病治疗效果最好的一种类型。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及现代诊疗技术的发展和提高, ANLL患者的存活时间逐渐延长,其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2008年4月-2011年1月我院共诊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138例,其中12例发生CNSL,占8.70%。现将其临床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旨在探究M3并发CNSL的临床特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我院2008年4月-2011年1月诊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发CNSL患者12例为研究组,男7例,女5例,年龄17~56岁,平均33.47岁。其中发生于诱导期2例,缓解期7例,固化治疗期3例。以同期诊治未发生CNSL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126例为对照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本组138例M3患者诊断均符合《内科学》(第五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断标准[1]。12例并发CNSL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①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有脑脊液压力增高,蛋白>450mg/L,白细胞计数>0.01×109/L;糖定量减少;③脑脊液涂片见到白血病细胞;④排除其它原因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或脑脊液改变。
1.3 治疗方法 所有M3患者均采用维甲酸60-100mg/日,分次口服诱导至缓解,以阿糖胞苷100-150mg/日巩固强化方案治疗。治疗组加用甲氨蝶呤10-15mg+地塞米松5-10/mg,缓慢鞘内注射,每周2次,直至脑脊液细胞数及生化指标恢复正常,改为甲氨蝶呤5-10mg/次,鞘内注射,6-8周1次,直至全身化疗结束。效果不佳者改用阿糖胞苷30-50mg,用法与甲氨蝶呤相同。
1.4 研究方法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化疗用药时间、死亡率及复发率。所有数据录入SPSS11.5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研究组WB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P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发CNSL是由于白血病细胞直接播散或血液转移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的脑膜及脑实质白血病细胞局限性或广泛性浸润。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大部分的药物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少数药物能达到脑脊液,但药物浓度过低,不足以杀灭白血病细胞,这些部位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是造成临床复发的主要原因。CNSL一般多见于急淋和急非淋组的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 5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伴嗜酸粒细胞增多(M 4 Eo),有很大的凶险性。鞘内注射药物是预防和治疗CNS-L的主要方法,因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期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好,常常忽略对M 3 患者的CNS-L的预防。临床上有些患者不能理解和接受鞘内预防性用药也直接影响到CNS-L的防治。
有统计表明,随着生存期的延长,CNS-L的发生率也相应提高[2],本组12例患者大多数都在1年后发病,骨髓缓解期发病8例,说明在巩固阶段的预防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从治疗效果上看,仅有颅内压增高和脑脊液中有白血病细胞而无占位性体征者疗效较好,与朱步海等人报道[3] 的结果相似。随着M 3 患者的生存期的延长,并发CNS-L的机率也越高,临床上更应对M 3 合并CNS-L提高警惕。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211-212.
神经病学病例范文5
[中图分类号] R61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3(a)-0135-01
股静脉置管术为肾内科的一项基本操作,通过静脉导管可以行血液透析、免疫吸附、监测中心静脉压,满足长期静脉输液、静脉高营养等治疗的需求。但其并发症较多,如穿刺部位血肿、感染、导管残端遗留血栓等,其并发严重的深静脉血栓少有报道。本文阐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股静脉置管后并发深静脉血栓1例,同时总结了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并探讨减少血栓并发症的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7岁,2009年8月20日因眼睑及双下肢水肿2个月加重10 d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当时患者无少尿,诉脱发及双膝关节疼痛,无口腔溃疡及面部红斑,既往无乙肝及风湿性疾病病史。当时查体:血压130/80 mm Hg,神志清,精神可,皮肤黏膜无皮疹,眼睑轻度水肿,心肺未闻及异常,腹饱满,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轻度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9.87×109/L,中性粒细胞74.4%,HB 101 g/L,血小板126×109/L;尿常规:蛋白2+,潜血3+,24 h尿蛋白定量:1.48 g/d,血白蛋白34.1 g/L;彩超提示:双肾实质回声增强,免疫学检查:抗ds-DNA抗体阳性,1:45阳性,ANA阳性,抗Sm抗体阳性,免疫球蛋白IgG 15.01 g/L;IgA 1.93 g/L;IgM 1.07 g/L;C3 0.23 g/L;C4 0.11g/L;血沉 12 mm/h;类风湿因子 1 IU/ml;CRP 1 mg/L;凝血酶原时间9.5 s;纤维蛋白原含量 2.33 g/L;活化部分凝活酶时间24.4 s,凝血酶原时间0.72 s 凝血酶时间14.7 s,D二聚体0.4 mg/L;肾穿刺病理类型:Ⅱ型狼疮性肾炎(系膜增生性狼疮性肾炎),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Ⅱ型,于2009年9月4日行右股静脉深静脉置管术,术后行免疫吸附治疗,患者因水肿缓解不佳遂于2009年9月12日转入本院,入院时查体:眼睑及双下肢水肿,右下肢较左下肢为重,置管处无红肿发热,无渗出物,考虑右下肢静脉血栓可能,急行凝血指标检查,同时行彩超提示:髂股静脉后壁可见一55×3 mm中等回声物,形态不规则,边界尚清,中等回声物处血流束变细,诊断:右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遂嘱患者卧床,同时应用低分子肝素 5 000 U 皮下注射抗凝,考虑栓子较大,脱落可致肺栓塞等危及生命,故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术后应用尿激酶经右侧足部静脉滴注溶栓治疗,1周后患者水肿缓解,行彩超提示血管内无回声物,血流通畅,且无胸闷气短等肺栓塞症状。之后给予糖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抑制炎症与免疫反应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后出院,院外长期门诊随诊。
2 讨论
深静脉血栓是中心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2%~26%[1],ICU患者33%静脉血栓阳性,约15%与中心静脉导管有关[2],管壁血栓脱落可致肺栓塞等而危及生命,因此临床医生应明确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等。导管血栓形成原因:(1)血管壁的损伤。如反复穿刺所致的血管内皮损伤,产生白细胞趋向性因子,使白细胞移向血管壁。内皮细胞层出现裂隙,基底膜的内膜下胶的显露,均可使血小板移向血管内膜,导致凝集过程的发生[3]。(2)凝血功能异常。高凝状态可增加血栓发生的风险。(3)血流动力学异常。如长期卧床导致血流速度减慢,导管漂于股静脉内出现涡流促进血栓形成。(4)导管直径。Grove认为导管直径粗细与血栓有密切关系,直径粗且血管细者,血栓形成概率就高[4]。
因此,作为临床医生应做到:(1)操作者应熟悉静脉及其周围组织的解剖,掌握正确的进针角度和方向,置管应稳、准、快,避免盲目的反复穿刺,必要时可于彩超定位下置管,可提高成功率。(2)护理。①冲洗及封管,每次用管前0.9%氯化钠溶液冲洗导管,用后0.9%氯化钠溶液脉冲式冲管,并用肝素盐水封管。若长期保留导管而近期不用者,亦用0.9%氯化钠溶液冲管2次/周,并按要求封管。②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每周换药2次,注意观察置管处有无红、肿、热以及有无液体渗出,观察下肢有无水肿,若置管一侧下肢较对侧肿胀,考虑血栓的可能,可行彩超证实。及时发现管路受压、打折等,若管路打折可在严格消毒导管周围皮肤后,通过原穿刺点,可以多次换管[5]。Michaels等[6]建议导管留置时间1~2周。(3)血栓并发症的处理:①卧床休息。②抗凝,低分子肝素抗凝。③溶栓,若无禁忌,可行尿激酶溶栓治疗,本患者从右足部静脉滴注尿激酶,同时在膝部用止血带扎紧,以促进含高浓度尿激酶的浅静脉血液流入深静脉,从而达到更佳的溶栓效果。对于有深静脉血栓并可能有肺栓塞的高危患者可安装静脉滤网。④手术治疗,风险大,死亡率高,仅在内科治疗无效时选用。
深静脉血栓具有其隐匿性,若发现不及时,轻易拔管,可致肺栓塞等危及生命,增加患者的治疗风险和治疗费用,也是医疗纠纷的隐患,因此医生应该重视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重在预防,及早发现,减少血管栓塞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马连池,郁烨. 浅谈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原因及应对措施[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3):105-106.
[2] Mc-Gee DC, Gould MK. Preventing complication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J]. N Engl J Med,2003,348(12):1123-1133.
[3] Veenstra DL,Saint S,Saha S,et al. Efficacy of antiseptic-impregna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in preventing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a meta-analysis[J]. JAMA,1999,281:261-2671.
[4] Bozzetti F,Matiani L.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omplications in 447 patients on home parenteral nutrition:an analysis of over 100 000 catheter days[J]. Clinical nutrition,2002,21(6):475-85.
[5] 赵小平,谭耀坤.深静脉留置导管时间与感染关系的研究[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2,24(6):855-856.
神经病学病例范文6
关键词:周围神经病;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in lower limb,LDVT)是指[1]下肢筋膜内静脉血栓形成,包括小腿深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及肌肉静脉窦),以及静脉,股深静脉,股浅静脉,股总静脉,髂静脉,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堵塞静脉管道,导致静脉回流障碍。住院周围神经病患者,当运动神经累及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迟缓性瘫痪,肌张力降低,肌肉萎缩,使得活动减少,下肢血液失去肌肉泵的挤压作用,血液缓慢淤滞,所以易形成血栓。栓子形成过程隐秘,不易发现,并且容易脱落,引起肺栓塞,甚或危及患者生命。现将周围神经病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表现及诊断
1.1根据血栓发生的部位、病程及临床分型不同而有不同临床表现[2]。
1.1.1中央型血栓发生于髂-股静脉,左侧多于右侧。表现为起病急骤,患侧髂窝、股三角区有疼痛和压痛,浅静脉扩张,下肢肿胀明显,皮温及体温均升高。
1.1.2周围型包括股静脉及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前者主要表现为大腿肿痛而下肢肿胀不严重;后者的特点为突然出现小腿剧痛,患足不能着地和踏平,行走时症状加重,小腿肿胀且有深压痛,距小腿关节过度背屈实验时小腿剧痛(Homans征阳性)。
1.1.3混合型为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表现为全下肢明显肿胀、剧痛、苍白(股白肿)和压痛,常有升高和脉率加速;任何形式的活动都可使疼痛加重。若进一步发展,肢体极度肿胀而压迫下肢动脉并出现动脉痉挛,从而导致下肢血供障碍,足背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进而足背和小腿出现水疱,皮肤温度明显降低并呈青紫色(股青肿);若处理不及时,可发生静脉性坏疽。
1.2 LDVT的诊断[3]①静脉腔内强弱不等的实性回声;②加压官腔不变瘪或部分变瘪;③脉冲彩超多普勒在病变处不能探及血流或显示血流充盈缺损;④形成慢性血栓时,可见静脉周围有侧支循环形成。
2护理
2.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肢的的疼痛、动脉搏动、皮温、湿度、颜色及肿胀程度。每日定人员、定时间、定部位测量患肢周胫,一般测量大腿中部和小腿中部,并与健测肢体相比较。若周径不断增加,说明静脉回流受阻;若患侧肢体颜色红润,肿胀消退说明缺血症状得到改善;若患侧肢体皮肤青紫苍白,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应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处理。
2.2患肢的护理患者早期应抬高制动,高出心脏水平20~30cm,以利于静脉血液回流,膝关节微屈,避免膝下垫枕,防止压迫()静脉而影响回流。注意患肢的保暖,室温保持在25℃左右,防止室温过低导致血管痉挛。患肢可行踝运动和足背伸曲运动,禁止按摩、热敷患肢,以防止栓子脱落造成肺栓塞。
2.3保护静脉切忌禁止在患肢进行静脉穿刺和静脉滴注。应尽量选择上肢静脉穿刺和静脉滴注,避免反复穿刺受损血管。使用刺激性药物时更应注意保护静脉,严防药物外渗。如有炎症反应出现,在穿刺部位,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静脉炎的发生[4]。
2.4基础护理患者制动后,翻身活动不适。长时间固定于一个,部分血管持续受压,而影响血液回流[5,6]。为了防止发生压疮,应必要时使用气垫床,协助患者定时翻身。翻身动作应轻柔、迅速,避免引起患者的不适。应教会患者床上大小便,并教会家属或陪护人员,如何正确使用便器,避免刮擦患者臀部皮肤。加强晨晚间护理,保持室内适当通风,为患者顺利康复创造一个舒适的良好的休息环境。
2.5饮食护理应给予患者高蛋白、富含纤维素、低盐、低脂的清淡饮食,嘱其多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有利于肠蠕动,促进排便,饮水量>1500ml/d,减少食盐的摄入,有利于稀释血液浓度,禁忌饮酒、吸烟,以防尼古丁等刺激血管,引起静脉收缩[7]。禁食油腻、辛辣食物,同时为保证抗凝药物的作用,不要使用维生素K含量高的食物[8]。
2.6用药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主要采取抗凝、溶栓治疗。溶栓后患者不要过早下床活动,患肢不能过冷、过热,以免部分溶解血栓脱落致肺栓塞[9]。治疗期间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发生率为12%~45%[10]。所以用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注意观察患者皮肤、黏膜、牙龈是否出血,静脉穿刺时有无渗血以及有无肉眼血尿、痰中带血、血便等,尤其注意有无颅内出血症状。低分子肝素因出血率低,而广泛应用于LDVT的临床治疗,但应注意皮肤黏膜、牙龈有无出血,特别是皮下注射时避免注入肌肉而导致局部血肿[11]。同时应密切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血浆纤维蛋白原,一旦发生出血迹象应该立即上报主管医生,及时抢救。腹内压增高可影响下肢静脉回流,预防顽固性咳嗽,咳痰,应遵医嘱使用化痰、祛痰药,促进痰液排出。
2.7并发症的观察肺栓塞是LDVT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也有报道发生率高达51%[12]。治疗期间积极预防呼吸道疾病,预防剧烈咳嗽,保持大便通畅。发现患者突然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口唇发绀等肺栓塞症状时,立即通知医生,予以高浓度吸氧,取平卧位,避免下床或翻动,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心电图、中心静脉压及血气分析变化等,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工作,同时注意观察有无其它器官再栓塞等症状加重的变化[13]。
2.8心理护理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合并LDVT,除了累及神经病变外,下肢胀痛都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患者带有悲伤、焦虑情绪并担心病情进一步发展。护士应给予心理疏导,使患者了解心理调节至关重要,只有良好的情绪才能促进疾病向好的一面转变。
3讨论
经典的VIRCHUOW理论提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14,15],即静脉血流滞缓、血液高凝状态和静脉壁损伤。除了三大高危因素,还有其他相关因素高龄、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血管硬化、肢体活动障碍、长期卧床等。所以护理人员应该了解和掌握为什么会发生LDVT和与之相关的高危因素及临床表现,有针对性对此类患者早期采取干预措施,降低LDVT的发生率。一旦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人员除了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外,还应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降低LDVT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赵勤,萱改丽,王翠霞.脑出血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6):214-215.
[2]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54-357.
[3]黎伟,闫爱萍,李文彬,等.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2,39(6):504-506.
[4]房艳蕊.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4):29-30.
[5]林海菊.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康复护理[J].当代护士,2011,4(下月版):92-93.
[6]陈彦.老年患者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1):4237-4238.
[7]彭伟英.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0):3151-3152.
[8]蔡平,李群.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指导,2010,16(2):245-246.
[9]周欣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研究进展[J].首都医药,2012,11(下):48-49.
[10]王玉琦,叶建荣.血管外科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20.
[11]朱丰梅,黎小珍,徐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J].河北医学,2009,15(6):718.
[12]张金铭.肺栓塞的核医学诊断[J].医师进修杂志,1998,21(1):2.
[13]李婷婷,张华,王婷,等.神经外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及护理.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4):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