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范文1
第一点是艺术教学条件差,缺少相关音乐教学设施。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农村经济获得很大进步,但是城乡差距依然明显存在,教育差距更是格外突出。我们在城市随处可见幼儿园小学之类的教育机构,孩子们在快乐的玩耍,有的在玩滑梯,有的在画画,有的在唱歌,就好像一个快乐的小天堂,在这个小天堂里孩子们的素质能够得到全面提升。但是回到农村看到的乡村小学的状况却令人很心酸,一般乡村小学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扇破烂的大门,满是铁锈。进入大门之后看到的是满是杂草的面积狭小的校园,校园内基本没有任何供孩子们玩耍的娱乐设施。教室的现状更是令人堪忧,破烂的窗户有的没有玻璃,地面坎坷不平,桌椅板凳破旧摇晃,有的甚至没有电灯,阴雨天的时候只能点蜡烛,我们可以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学习心情肯定不会很愉悦。由这些学校硬件设施我们可以想象到音乐美术的教育有多惨淡,首先是没有专门的上课教室,一个乡村小学有教室上课已经不错了,哪里还有多余的空间上音乐课,有的就干脆在上课的教室上课,这样不仅空间受到限制,而且音乐课上发出的声音可能会影响整个小学的安宁。其次是缺少音乐教学方面的设施,在走访的这些乡村小学内音乐设施的到位情况基本是零,基本就是上靠老师口头教授,比如老师说我们这节课学《沂蒙山小调》,然后孩子们就只能跟着老师唱。就算是有的小学有那种古老的脚踏琴,但是全校可能就仅此一台,通常很少动用,动用的话就要从一个教室搬到另一个教室,这个过程就像是一个隆重的仪式。再次是缺少音乐教学所必需的多种教学设备和相应的音响、音像资料。孩子们根本不能欣赏到原版的优美音乐,严格限制了音乐的教学活动。因此完善学校的教育条件,置办相关的音乐设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二点是音乐教师队伍空缺,整体素质低下,缺少正规培训。在调查过的大部分乡村小学中没有音乐教师,教师到位状况基本是零。在极少数乡村小学有音乐教师的师资力量中,仍有一定数量的民办教师发挥着较大的作用。由于没有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真正意义上的专职音乐教师,有的音乐设施上课不用,长期闲置,变成了学校创品牌验收的办学硬件摆设。由于民办教师一般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因而在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以及对新教材的适应性上,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种现象反映了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技能素质急待提高。音乐教师尤其需要经过专门培训,但实际上他们接受正规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却少得可怜,于是许多能唱两首歌的音乐爱好者便成了音乐教师。教师音乐素质低,是造成目前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低下的又一原因。因此,重视对音乐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第三点是乡村小学教学观念落后,得不到相关领导的重视。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对乡村小学的影响力度不够,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大多数乡村小学教师和领导的教学观念,不少学校仍把各种统考分数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惟一标准,单纯的追求高分,因此,忽视音乐教学、占用甚至砍掉音乐课的现象就是很显而易见的。显然这是造成乡村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的一个最主要原因。而且在农村小学,乡、校一级的基层领导对音乐教育本来就了解的很少,加上他们本身艺术素质低。他们认为音乐是人人都可教的课,所以凡是认为教不好“主课”的老师就去教音乐,音乐教师当然就低人一等,于是纷纷改行,使本来就缺乏的音乐教师就更加缺乏。因此,加强和提高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措施就是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彻底改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教学观念,真正使乡村小学重视音乐教学。
乡村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范文2
摘 要:幼小衔接是幼儿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关键时期,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目前,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教学理念陈旧,幼小衔接存在单向化、表面化等问题。本文从幼小衔接的概念入手,对乡村学校设置非小学化幼小衔接班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旨在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设置衔接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乡村学校;非小学化;幼小衔接班;必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教学的主流趋势,人们更加关注各个阶段的教育问题。学前教育是幼儿升入小学的重要阶段,坚决不能小学化,不能将小学教学知识放到学前阶段学习,要尽可能地使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成长。目前在很多乡村学校,幼小衔接阶段存在教育问题,导致幼儿进入小学后,在生活、心理等方面出现断层。究其根本是乡村学校没有设置非小学化幼小衔接班。因此加强对衔接班设置必要性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幼小接的概念
所谓幼小衔接,是指在我国早期教育与初等教育过渡和衔接问题的简称。随着教育教学的深入研究,幼小衔接概念成为专业术语。在我国,幼小衔接即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之间的过渡阶段。该阶段,对于幼儿的成长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期,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幼儿的成长产生消极影响,故加强二者的衔接至关重要。
二、乡村学校设非小学化幼小衔接班的必要性
1.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乡村学校无论是在师资资源,还是在基础设施方面都处于落后状态,使得幼儿无法接受与城市幼儿同等水平的教育。设置非小学化幼小衔接班,不仅能够改变家长、教师的观念,还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使他们接受到更加科学的教学。很多家长认为,在幼儿园让孩子多学习写字、拼音等,能够在上小学时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缓解学习压力。如晶晶的妈妈每天空闲下来就会教晶晶背唐诗、背故事,不让孩子劳动。这种重视积累而非潜能开发的行为,实属揠苗助长,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会使孩子无法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衔接班的教师会根据学生现阶段的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措施进行引导和教育,使幼儿能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衔接班的教师会科学地安排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对拼音、书写及数学等知识有初步认识,在进入小学学习阶段后,有效缓解学生的落差感,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提高自身的知识接受能力。
2.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目前,很多学生都缺乏自理能力,不利于成长。在笔者看来,5~6岁的幼儿开始接触“幼小衔接班”相关课程,包括拼音、识字等,当幼儿能够掌握拼音方法时,便能够通过拼读的方式自主识字和阅读,且能够通过拼音记录听到的声音,形成知识输入与输出的循环体系,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汉语表达、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幼小衔接班的设置具有科学性,会根据该阶段幼儿的特点,设置实践活动。如在阅读方面,家长应与孩子一起阅读,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使孩子能够在画面与故事之间建立良好的联系,或者与孩子一起讨论故事情节,培养孩子的叙事能力。
3.发展幼儿的思维
一般来说,幼儿识字的敏感期在3~6岁,幼儿进入3周岁之后,形象思维开始发展,对于字的形状形成初步认识。随后,抽象思想开始萌芽,5岁起开始有实质性发展。在衔接班教学中,教师会抓住这一时机,培养幼儿的识字兴趣。同时在数学思维方面,教师会安排一些实践活动,鼓励幼儿能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还会对幼儿的独立性、互动性及创造性等方面予以培训,使幼儿在升入小学前,便对小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幼儿教师没有经过专门训练,对小学教学了解不充分,所教知识和技能不够规范,幼儿难以形成正确的习惯,如书写笔顺错误等。而在衔接班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幼儿能够初步了解相关知识,并掌握一些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三、结论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非小学化幼小衔接班的设置受到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在乡村地区,各学校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突破各个方面的束缚和限制,引入现代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身心发展特点,设置合理的课程,把握教育的最佳契机,减轻学生的焦虑情绪,加强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尽快适应小学生的角色,迎接美好的未来,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桦.幼小衔接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及对策――基于厦门市湖里区幼小衔接现状开展的实践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2):39-41.
乡村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乡村小学;专职体育教师;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015-01
一、乡村专职体育教师的现状
根据《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体育课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体育教师。小学1~2年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年级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农村200名学生以上的中小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体育教师。可我们的体育教师队伍没有成比例的得到扩充,尤其是在乡村学校,专职体育教师可以说是无法满足学校体育工作需要的。比如我区,2010年招聘12名体育教师,距上次招聘已经有九年之久了,2010年至2014年共招聘体育教师24人,但整个翔安区小学数量将近百间。我校有27个班级,学生人数已经达到了1300多个,按《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应有6个体育教师,但是实际只有4人。原因很简单,师资的匮乏。
二、农村专职体育教师存在的问题
1、师资不足
目前我国有27万体育教师,其中20万工作在农村,但是体育教师师资仍然严重不足,在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远远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一些小学根本没有专职体育教师。[1]据我了解,在我区乡村小学的专职体育教师为数不多,无法满足各间小学均有专职教师,有的虽为专职,但不具有专业水平。师资不足导致兼职体育教师的出现。“近年来,在我区农村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的配备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而且有的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还不对口,体育教师队伍远远满足不了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2]体育课往往都是由班主任或语文老师、数学老师兼职。毕竟是兼职体育教师,他们没有接受到专业体育知识的培训,对体育学科内容也是相对陌生,而且在乡村这样一个“重智,轻体”的地方,他们的教学有很大的随意性,特别是主科教师兼职体育课, 有时无法完成主科教学工作,便会把体育课拿来上主科,剥夺了学生的运动权利。面对些情况又能如何保证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更如何谈不上贯彻落实新课改的要求。
2、体育设施落后或不健全
“目前我国很多农村学校的经费维持日常教学尚且捉襟见肘,更何况是用于体育教学设备的添置。”[3]虽然这几年有不断完善学校体育设施但仍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数量。在农村,经济本来就不发达,想要让社会对学校有所赞助,只是一种渴望。经费的不足还使一些破损的器材不能够及时的得到维修,使得整个体育器材室看似器材齐全,其实却没几样器材是可以派上体育教学用场。乡村学校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地大物博”,但同样是经费的问题,学校建立不起一个正规的跑道以及上体育课的场地,学生们常年在坑坑洼洼的黄土地上进行体育锻炼,着实给学生们留下了严重的事故隐患。
三、利于专职体育教师发展的建议
1、强化专业素养,全面教学技能
无论环境如何变化,作为一名专职教师,体育教学是根本。以培养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不断完善自身专业能力。新时期的小学体育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使自身具有开展学校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活动所需要的多种能力,具有广博的现代科学技术和其他各类学科基础知识,能够把掌握的这些知识在体育教育的实践中进行运用。[4]
2、各校加强合作交流,合理分配师资
首先与普通高等体育院校进行交流合作,专门面向乡村小学进行服务,让有意从事教育岗位的临近毕业学生参与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也方便其考取教师职位做准备。其次教育学院可以开设体育进修班或体育函授班,使一些有体育特长生的其他学科教师能够接受正规的体育教育,能胜任体育教学。最后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做出适当的行策调整,在每年招收新教师时,适当提高体育教师的比例,确保每所乡村学校都有专职体育教师。由于城乡学校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较悬殊,所以教育部门应广泛开展校与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学习,吸引城市体育教师或者体育专业人员到乡村去指导,去工作,还可以派农村的体育教师到城市学校去学校经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行政部门再根据他们的交流情况纳入办学业绩加以考评。
3、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合理利用资源
各级部门必须加大对乡村体育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一是多渠道多途径筹措经费,鼓励国营、民营、私营企业单位赞助一点,村里华侨或者学校董事会筹一点等方式修建学校体育场地和购置体育设施。二是“利用农村学校地理位置特点,大力开发校内外空余地,弥补体育场地建设的不足”[5]三是合理利用资源,可以将一些废弃的体育器材,进行改造并合理利用。
总之体育专职教师是我们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力军,关注每位孩子的健康是课程首要的任务,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体育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我们的学生正处于快速成长的时期,健康活泼的成长是我们每位教师、家长和社会的愿望。希望教育部门能重视专职体育教师的配置,让每个学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让每个专职体育教师能最大发挥专业能力,不断的全面发展,也使我们的新课程教学能切实有效的展开。
参考文献:
[1] 田庆柱.农村体育教师的培养探析[J]滁州学院学报.2007(5)
[2] 庄凤鸣.惠安地区农村小学体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W]2006(9)
乡村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范文4
完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我国农村需要着重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吉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医疗卫生保健水平较低,个别贫困地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更是困难重重。同时,吉林省乡村医生的学历层次与专业素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现状与新农村建设乃至整个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成为吉林省卫生事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我省有12314个村卫生所(室),乡村医生共19774名[1]。针对我省农村医务人员的学历情况,吉林省卫生厅与吉林省人才办、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村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项目”的实施方案,方案决定从2006年起,依托吉林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医药学院、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白城医学高等专科等高校,采取脱产与半脱产两种方式,对在岗乡村医生和优秀农村青年进行医疗卫生专业培训,力争通过7年努力,使全省每个行政村都有1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每年计划培养不少于2000名,其中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不少于15%,全脱产定向专科班招生不少于15%[2]。截至2010年,全省已累计培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学生5000多名,有力地推动了吉林省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村自身的环境和条件所限,我省乡村医生培训机制仍然存在培训重数量轻质量、重理论轻技能、专业结构不合理、培训机制不够完善以及城乡联系制度不够健全等诸多弊端,要想较好地解决农村医疗存在的问题,必须以医药院校的培养目标、方向入手进行改革,政府有关部门给予长期的政策和物质条件等方面的支持,并将医药院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层次和专业结构等进行一定的调整,以提高医药院校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更好地推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医药院校服务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优势分析
地域性优势:医药院校虽然身处市区,但距离所辖范围内的农村相对较近,在医疗培训、医疗服务方面,具有距离近、可及性强的优势。不但可以就近招募生源,而且可以为乡村医生的培训提供便利条件。从培养人才和提供培训的各方面成本效益考虑,本地区医药院校无疑是培养本地农村医疗服务人才的最好选择。人才科技优势:高等医学院校是医疗人才培养的摇篮,作为医学科学的前沿阵地,医药院校是医学科学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医药院校不但明确当今医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和重点,而且肩负着培养地区医疗人才的重要任务。充分利用医药院校的人才、科技和信息等优势,为当地医疗卫生事业服务,也是医药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医药院校所拥有的医学科研人员和科研条件,都能为农村医疗服务水平提供技术和硬件支持。医疗资源优势:众所周知,医药院校拥有相对集中的医疗资源,其所拥有的直属及附属医院等,是集教学、科研和医疗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不但具备良好的设备等硬件条件,而且拥有技术过硬的医师和专家等软件条件,是培养医学人才和乡村医师培训的良好平台,具有其他机构不可比拟的资源优势。
吉林医药学院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与成果
作为我省“村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实施方案的重点依托单位,我校在近年来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并在人才培养与乡村医师的继续教育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制定适合乡村医生特点的培养方案:针对农村医疗卫生的特点,结合基层医疗工作的实际,学院将重点放在乡村医生的医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常见病、多发病的培训上,要求学生毕业后应明确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人类疾病的病因、病理分类鉴别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以及预防医学和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构建适合于乡村医生特点的课程体系:学院制定了吉林省乡村医生脱产培训学计划,共开设必修课程20门,总学时620学时。①专业基础课程276学时,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药理学、人体寄生虫学、诊断学基础等。②专业课程344学时,主要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五官科学、急诊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基础、常见医疗技术操作、卫生法学(讲座)、英语及拉丁语药物名称(讲座)、合理用药(讲座)、医学伦理学(讲座)等。③选修课程包括: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皮肤性病学、医学统计学、医学心理学等。④毕业实习26周。选用或编写适合乡村医生使用的专业教材:针对村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基础理论知识相对薄弱,缺乏系统性的特点,为适应教学需要,学院编写了《实用基础医学》和《临床技能学》两部专业教材。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根据乡村医生的特殊性,制定统一的实习计划和实习内容,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本着“以人为本、优先自选”的原则,鼓励学生到工作单位附近的符合条件的县级医院实习,对于那些没有联系到合适的实习医院的学生,学院将为其安排省内具备临床教学条件的县级医院进行实习,确保临床实习工作顺利完成。建立乡村卫生医学网络教学资源网,方便乡村医生学习:为方便乡村医疗、在校学生及其他医务工作者工作学习需要,我院建立了乡村卫生医学网络教学资源网。卫生资源应用系统以乡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及诊断治疗为重点内容,充分体现乡村医疗卫生特色。本系统划分22个子系统,涵盖了医学各个领域,集普及性、实时性、前瞻性、科学性于一体,具有方便快捷、易学易用、互动性较强等特点,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为乡村医务工作者的学历后教育提供科学、丰富的医学网络资源。
医药院校为农村医疗服务的对策研究
明确办学定位:办学定位问题,实质上是要解决“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的问题。根据目前我省农村医疗服务的现状,结合我省提出的相关政策,医药院校必须以实际情况为切入点,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办学定位。①办学目标定位:我国很多高校在培养目标定位上缺乏清晰界定,在培养规格、层次和类型上区分度不高,缺乏特色[3]。我校正处于各方面提升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办学与科研实力与国内一流大学仍有一定差距,应着眼于生存和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奋斗目标,按照“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提高水平、创建名校”总体办学思路和“依法治院、质量立院、特色建院、科技强院”的办学理念,着力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②办学类型定位:作为吉林省惟一一所独立的医药综合类本科院校,我校在培养医学应用型人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医药院校类型的定位有利于高校找准落脚点,以更好的作出发展规划。作为国家高教系统的基础部分,我校类型应定位于以培养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实用型人才为主的一般地方院校。③人才层次定位: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及当前所面临的实际任务,培养层次应定位为以本科生培养为主,兼顾专科生和成人教育,培养人才方向应是实用性技术人才。④服务对象定位:面向地级市和所辖区域农村地区办学。医药院校的最直接目的是培养医疗人才以服务于医疗卫生事业,不但要服务城市,更要面向广大农村。⑤办学特色定位:办学特色是指某一学校与其他学校相比,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办学内涵。医药院校以兴办特色专业为主,增强服务针对性,如我校开办的药学市场营销及英语护理专业等,同时定向临床医学本科班开办很好地解决了招生和就业的问题,使之能够取之于农村,服务于农村,有利于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乡村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 存在问题 出路和对策 教学管理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需要,多少年来乡村学生渴望学习电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但同时也面临太多的问题。比如:学校信息化设备尚不够完善,教师的师资力量不够,学生的素质差异较大,学校对信息技术的考核不太重视等等,信息技术教学与管理已成为全新的课题摆在了乡村信息技术教师的面前,笔者在此略抒已见,与同行们商榷。
1 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还需根本地转变。从领导到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这门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还不够,未能深刻体会到抢占教育制高点是面向未来挑战的需要。说大话空话的多,付诸行动的少;等、靠、要和叫困难的多,自加压力、广辟财源、积极装备的少。在课堂教学方面,一是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二是忽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三是存在行为主义的影响,只注重外部刺激,忽视学生对外部刺激的信息加工过程和指导,忽视学生对构建知识结构的指导。
1.2 教师与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师资力量不足,乡村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大多不是专业的教师,充其量是电脑爱好者,虽然他们操作起来动作娴熟,但讲起理论来则有点力不从心。这样,低起点的教师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才。学生的个体素质差异较大,乡村中学学习信息技术缺乏适宜的硬件环境,导致其所能接触和学习到的计算机知识相对落后。有部分学生缺乏兴趣,因为计算机课程不像其它科目有考试压力,而一般的知识性讲授又比较枯燥。还有大多数学生是初次接触计算机,对它有一种恐惧感和神秘感。
2 信息技术教育的出路和对策
2.1 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是搞好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深化乡村中学的教育改革,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再认识,用够用好用足现有的政策,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学校不仅要有长远规划,而且要具体落实到行动上来。
2.2 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是实现乡村中学开设信息技术、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根本。抓好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在课堂教学的评估上,应把电教技术的应用、电脑课件的制作等纳入教师的考核之中。在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课的考核时,要严肃认真,客观公正,从而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的高度重视。
2.3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面。
2.3.1 首先要打破学生对电脑的恐惧感和神秘感。乡村学生许多都是初次接触电脑,对它敬而远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得给学生讲清楚电脑固然是先进的高科技的产品,也正是由于它的科技先进性,使其操作系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容错性能,在教师的的指导下,学生尽可以主动、大胆地进行操作练习。电脑的学习过程中操作练习是十分重要的。电脑的每一个操作命令或步骤都需要学生经过大量地、反复地操作练习,需要学生在练习中仔细观察、体会和揣摩各个操作命令的方法、功能和技巧。只有这样才能迅速有效地掌握所学的电脑知识,并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操作技能。
其次要重视电脑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的学习。电脑知识博大精深,循序渐进,打好基础意义重大。对于初学者只能从基础学起。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选好内容,认真备好课。但由于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不能教给学生一些过时落后的知识。
最后要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和尝试,适当放手让学生动手去玩,理论联系实际,不断上机操作,有问题及时向教师请教,不要畏首畏尾,也不要怕麻烦,不要因为没有试过、怕弄坏而不去试,不实践永远也学不会。学习电脑知识,单靠教师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注重实践,重视上机操作。通过上机操作,验证从理论上学到的知识,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发现新问题,明确进一步学习的内容。
2.3.2 在制作教学课件中,色彩的合理搭配,可以增加教学效果的感染力,但又要适度,以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为原则。如:色彩要合理,色彩配置要真实,动、静物体要分开,前景、背景颜色要分开,每个画面的颜色不宜过多,以防止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尽量增加一些学生参与的交互功能。一个好的课件不能像放电影一样,从头到尾让学生像观众一样,这样就失去了教学的目的。须加入一些交互的内容,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如在一堂课的开始时,可以展示有动画组成的现实生活场景,并设置悬念,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来充分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既学到知识,又增强能力。
3 信息技术教学管理方面
信息技术教学80%以上的教学任务要在机房完成,因此乡村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就要善于利用机房这种特殊环境组织和实施教学。受经济的影响,有的学校机房不能达到人均一台电脑。解决人多机少的矛盾,管理好电脑机房纪律,合理编排座位和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就成了电脑管理方面的重要问题。
首先,合理编排座位。自信是做好好任何一件事的前提。信息技术教育这门在中学新开不久的课程,对多数学生来说,新奇、神秘和陌生,甚至有些令人恐惧。因此,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从心理上放松、破除神秘、减缓恐惧就现实地摆在了教师面前。而就两人合用一台电脑的现状,学生来到机房后首先面对的就是电脑前的同伴,同伴的影响变得更为直接、更为具体。如果对电脑一无所知者,能与有一定电脑操作基础的同学为伴,并得到及时帮助、及时鼓励,这将对其学好电脑的自信心起到促进作用。
乡村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 乡村教育 位育 乡村文化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识码:A
Explore the Way to Weiyu of Rural Education
PU Zhe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
Abstract Chinese society is built on the basis of local community. Rural education provides a pool of talents for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However, the hug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caused by the orientation of focusing on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The current rural edcuation based on urban model is not suitable to the development demand of rural areas. This dissertation aims at finding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rural education by using the weiyu theory of Mr.Pan and looking for the solutions. The final objective is to establish weiyu system of rural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rural individuals.
Key words rural education; weiyu; local cultrue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社会,农业在整个中国的发展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农民群体也一直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虽是“乡土的中国”,但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得我国教育变成了脱离乡村的教育,城乡教育差别越来越大。乡村教育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致力于当下乡村教育问题的解决。要解决现实的问题,我们不妨回到历史中去寻求答案。
1 当代乡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乡村受教育主体的不在场
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影响乡村经济的发展,改变乡村的生活方式,更影响着乡村教育的发展。乡村学校教育以城市教育为范本,忽视了乡土最本真的教育资源,脱离了乡村的实际,只是一味地教人脱离乡村加入城市生活,这不符合乡村的需要。学校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课程设置都指向城市教育的模式,乡村受教育的主体不在教育现场。以升学为目的的教育目标让大多数乡村孩子对学习渐渐失去兴趣,升学对大部分孩子来说是一个遥远的梦;脱离乡村生活以城市生活为蓝本的教育内容让乡村孩子脱离了生长的土壤;标准化的课程设置让乡村学生的大部分时间留在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使孩子们离开家住到学校,乡村家庭和社会对这些孩子的影响越来越微弱,他们成为不在乡村的“乡村人”。离开乡土前往城市为生活奔波的大部分父母将孩子留给了乡村中年迈的祖父母,长期在家庭生活中“缺席”,祖父母们宝贵的生活经验却在不断更新的社会中急速失去作用。即便父母带着孩子进入城市,迫于生计也无法承担起传授生活技能的重任,当无法在城市继续生活回到乡村时,孩子们表现出更多的不适应。这些孩子既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的生活也失去了在乡村生活的基本技能。
1.2 物质环境的巨大差异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乡村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城乡间的差异越来越大。随着城市化进程地不断加剧,城乡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乡村经济发展缓慢。基于此,城乡教育差异也变得十分显著。事实上,乡村教育长期处于一个弱势地位,主要表现在投入严重不足,基本的办学条件差,教师队伍素质层次不齐流动性大,教育的不公平在城乡教育之间的体现十分突出。随着时间的发展,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农村基础教育设施有了极大的改善,但却远远达不到教学需求。
1.3 乡村文化的落寞
在现代化的路途中,乡村社会为城市贡献建设主体,但是在乡村和城市化接轨的过程中,乡村的劣势却不断显现,乡村在无比被动接受现代化的同时被无情地边缘化。首先表现最为直接就是经济的边缘化,经济的边缘化导致文化的边缘化。
“乡村社会在改革开放、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属于被动的位置,乡村社会的文化内涵在以发展为中心的现代化框架中被隐匿。以城市取向为中心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原来的乡村文化秩序土崩瓦解。民歌、民间故事、民间曲艺逐渐从乡村消失,乃至绝迹,代际之间的乡村文化交流已经完全让位于对以金钱为中心的拜物教文化的崇拜。乡村社会的独特性已经或者正在全然丧失,完全沦为城市文明的附庸。乡村其实越来越多地成了一个地域的概念,成了一个没有实质内涵、或者说缺少文化内涵的空洞符号,作为文化―生命内涵的乡村已经终结,乡村社会成为文化的看客,不再具有自我文化生长与更新的能力与机制。”①
乡村文化的边缘化使得乡村的少年对自己身边文化的漠视,这些文化无法将他们的目光聚集在乡土间,失去了与乡土间的那份亲近,乡间不在是他们乐于生活安于生活的地方了,他们更向往城市五光十色的生活。失去乡村文化的支撑,现代媒体猛烈冲击乡村生活秩序,乡村儿童的父母缺席整个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本身的错位导致很多乡村孩子不爱读书,厌恶读书。
2 潘光旦的乡村教育思想
我们如今所处的时代与潘光旦先生所处的时代已经相去甚远,但是他针对当时教育脱离乡村的现状进行了严厉批判,并强烈呼吁进行务本的乡土教育,这对于我们现代教育是一种警示。潘光旦先生认为“一切生命的目的在求位育,以前的人叫做适应,教育为生命的一部分,他的目的自然不能外是。我们不妨进一步的说,教育的唯一目的是叫人得到位育。”②
2.1 释“位育”
位育看似是个新词,实则出自《中庸》,《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其注曰:“位者,安其所也;育者,遂其生也。”潘光旦先生将这个古老的概念赋予新的内涵,按照他的理解,位育的概念与西洋生物演化论中的adaptation或adjustment最为相近。“西洋自演化论出,才明了生物界所谓adaptation或adjustment的现象。我们很早(好像是跟了日本人)把他译做‘适应’或‘顺应’。适应的现象原有两方面:一是静的,指生物在环境里所处的地位;二是动的,指生物自身的发育。地位和发育的缩写,便是‘位育’。”③潘光旦先生认为“适应”强调的是适应者主体对客体被动地调适和顺应,它从根本上忽略了适应者主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没有认识到作为适应者主体的人在“适应”环境、在跟外界交往过程中,同时作用于自身、他者和环境。由此,潘先生认为将其解释为“位育”更为得当。
位育必然存在两个条件:一个是生物的个体或团体,一个是这个个体和团体所处的环境。位育强调的则是这两者之间的一个协调的关系,个体或团体无法完全征服环境却也不是完全消极地顺从于环境。真正的位育就是生物个体或者是团体如何与历史与环境取得协调。
2.2 求“位育”的乡村教育思想
潘光旦先生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寻求位育,“教育的目的不止一个,而最概括没有的一个是促成此种位育的功能,从每一个人的位育做起,而终于达到全人类的位育。其实这最后所达到的境界,教育也大可以不管,因为,如果因教育的努力而人人各得其位育,人类全部的位育是不求而自致的。”④而讲求本末的教育才是真正能实现位育的教育,“教育虽然是一个人与历史、人与环境相互感应的过程,从教育的立场说,要教育促进位育的功能,却不能不分一个本末宾主,因为教育的对象终究是人自己,而不是历史,不是环境。我们不得不假定人是本,历史是末,人是主,环境是宾。”⑤
教育作为一种工具在发挥位育的功能时,一是加强对人的教育,提高人的自控能力,二是教人正确认识与对待环境,适应环境并做出适度改造。通过教育的功能人的自身素质提高后对环境有了正确的认识,是人与环境之间得到很好的调适从而实现人的位育。
潘先生认为乡村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人才,间接原因是教育。“如果农村中比较有志力的分子不断的向城市跑,外县的向省会跑,外省的向首都和通商大埠跑,人之云已,邦国殄萃,试问,地方又安得而不凋敝,农村又安得而不衰落?”⑥人们为何如此轻易地去其乡,原因在于那时的教育是舍本逐末的教育。因为人不认识不了解自己身边的乡土,也便无从产生对乡土的热爱,乡土自然也不值得留恋。没有从乡土中学得脚踏实地的精神,变得盲目淡漠。
乡土教育是一种注重本末脚踏实地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教人认识乡土,能在客观上将自己所处的乡土与他人所处地进行比较,进而进到对乡土的热爱,因为客观地认识这种对乡土的爱成为一种有条件、有制裁、有分寸而非盲目的爱。人一旦有了这样的爱,就不会轻易地离开自己乡土,即便离开也会回馈自己所处的乡土,这样便留住了人才保住了乡村发展的核心。
3 实现乡村教育的位育之道
面对当前的问题,必须让乡村教育成为培养乡村人,为乡村发展服务的教育。
3.1 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目标
乡村教育问题的关键在人,在人才。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步伐,必须改变城市模式的乡村教育,在城市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目标,使乡村教育能为人的内心幸福和自由提供更大的可能。
乡村教育的根本目标应该是乡村少年的精神成人。乡村教育应以它独特的蕴涵凸显出对乡村少年身心健康的关注,培养他们对于乡土的热爱,拓展乡村教育的文化内涵。
这样的教育目标包含着两层涵义:第一是尽最大努力促进教育的公平,给乡村少年同等的国民教育待遇,遵从国家教育方针、追求全面发展国民素质。第二是满足乡村少年的发展需要,培养他们对乡村的情感和对乡村文化的自信,在积极接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保持住对乡土的热爱,从而获得个人身在乡村生活中的生命意义。这样,今后不管他是立足于乡土亦或离开乡土都有一个健康的生存心态。这便是潘光旦先生强调的安身立命,实现人的位育的观点。
3.2 重建乡村教育的文化内涵
在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目标后,必须将乡村教育建立在乡土最本真最深厚的文化环境中才能实现它的位育之道。
“乡村建设,就是将乡村建设得适宜于农民居住,让乡村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充当稳定与发展的力量。乡村建设,就是要将乡村建设得山川秀美、风景宜人,就是要将乡村建设得祥和安宁、幸福快乐,就是要将乡村建设得经济发展、生活方便。”⑦自然层面与经济层面的乡村建设是乡村社会、文化建设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更加关注乡村文化价值的建设。
贴近乡土、回归乡土能够弥补我们当下生命的缺失能够满足我们生命本有的需要,只有当置身于乡土的人们能够发自内心地爱护乡土、理解乡土才能重建人与自然人与人自身的和谐。当然,乡村社会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批判需要改造的地方,对于乡村社会乡村生活不能只是一味浪漫地怀想,需要的是在乡村社会适应现代化的过程中促进乡村生活的内在转向。
建立在乡村自然、质朴的生存姿态上的乡村文化拥有着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乡村生存经验,乡村传统与习俗,民谣民歌和那些精彩的民间故事,乡村道德。乡村少年置身乡土,与自然的亲近热爱则成为乡村教育的重要意蕴。
注释
① 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37.
② 潘乃谷 张海焘.寻求中国人位育之道――潘光旦文选(上)[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7:1-2.
③ 潘乃谷,潘乃和.潘光旦选集(IV)[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425.
④⑤潘乃谷,张海焘.寻求中国人位育之道――潘光旦文选(下)[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7:624.
⑥ 潘乃谷,张海焘.寻求中国人位育之道――潘光旦文选(下)[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7:629-630.
⑦ 贺雪峰.如何进行乡村建设.甘肃理论学刊,2004(1).
参考文献
[1] 余影丽.社会转型期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隔离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9(15).
[2] 乔东华.寻求中国的位育之道――潘光旦教育思想探微[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