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分析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教学分析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教学分析报告

网络教学分析报告范文1

网站设计与开发是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技术课程,是学生职业教育的核心课程。总学时106个,学分为6.5个。本课程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开发企业、商务网站的能力,积累网站开发的实战经验。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网站项目实施的工作流程,具备网站设计、建设与维护的能力,深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团队合作能力,积累实践经验,为今后从事相应的职业岗位工作打下基础。课程以真实的网站项目为载体,以网站项目的设计、开发与维护工作流程为主线,通过项目全面学习网站设计、建设与维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对真实网站项目的工作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形成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职业岗位工作做前期准备。在实施过程中,按工作流程将项目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在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同时引导学生组建项目团队,进行角色扮演,以学生为主体,团队在教师的启发、提示下自主开展学习,通过团队讨论,主动查阅资料,养成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课程的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按照用户需求,编写网站需求分析报告;对网站进行策划与设计,运行多种技术对动态网站进行开发和制作;并经过技术测试,最终将其到Internet环境;能对网站进行维护。通过引导、项目实施、讨论、总结、测评,帮助学生学习网站设计与开发的基本知识和实用技术,为后续专业课程、专业实践打下良好基础,为将来从事网站设计、开发和维护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团队开发,形成基本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素质。

1.具体的能力目标能根据用户需求,确定网站类型与网站内容,编写网站需求分析报告;能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的网站页面风格和布局;能编辑网页;能运用JSP相关代码按要求协作完成网站功能;能根据用户需求设计并协作完成后台数据库的开发;能针对网站制订网站测试计划并进行功能测试;能申请域名和IP,成功将网站上传;能及时更新网站,合理优化网站。

2.具体的知识目标掌握域名与IP地址等基本概念;熟练掌握网站设计原则、网站建设基本流程;了解网站运行的硬件与软件环境;掌握Div+CSS技术;熟练掌握网页编辑软件Dreamweaver的使用;掌握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方法及数据库的创建、管理与维护;掌握JSP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知识;了解网站更新、故障排除及网站推广的方法;掌握网站测试的内容、方法和技巧;掌握网站的与管理方法。

3.具体的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开发网站的团队协作、交流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站开发岗位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与客户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提升沟通协调、共同开发网站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实际网站开发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课程组根据网站开发项目实施过程,进行了课程教学内容的开发,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在内容组织上彻底打破学科知识体系的禁锢,教学摆脱了传统的以教材为主线的逻辑教学结构方式。对实现案例的模块功能所需的技能和必备知识进行了全新的组织。

四课程特色与创新

针对“高职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创新意识和协作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计算机人才”这一主题,按照“学研学工融合、突出专业特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改革思路,结合专业和学科建设,将网站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改革作为一个整体展开全方位的研究与实践。

1.“大案例、一案到底”教学根据专业建设思路,结合本课程的特点,推行“大案例,一案到底”案例式教学,课程将真实完整的案例——“网上商城网站的设计与开发”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组织上将网站设计与开发根据工作流程,分解成10个相对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完成数据库开发流程的一个过程,充分体现职业训练的高职教学特征。

2.创新构建了立足基础、体现特色、面向需求的数据库开发与应用教学体系首先,体现特色:围绕数据库技术的基本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其次,面向需求:以社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3.实践总结了一套与新教学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改造教学手段,更新教学内容,使网站设计与开发教学更加符合现代社会信息量大、知识更新快的特点。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一体化教学方法,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从“给出概念基础理论知识应用提高”的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向“工程实际问题引出概念及所需基础探索解决方法与理论应用提高”的探究式课程教学模式转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研究式、探索式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网络教学分析报告范文2

一、围绕一个中心

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总结提升阶段、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面启动的关键时期,全省教研系统必须坚持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围绕依法实施和科学实施新课程开展各项教研活动。

二、做好两个服务

教研工作要为行政部门教育决策服务、为基层教师教学服务。全年在两个“服务”上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为教育决策服务

.以“全面规划、稳步推进”为方针,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考察全国高中课改实验省,深入实验样本学校调查研究,了解我省实施高中课改的优势和困难,协助省教育厅制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文件。具体有: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方案、课程设置和管理指导意见、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新课程学科实施指导意见等。

.加强省级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县的教学指导。在对国家级实验区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总结实施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和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抓好一批学校和教师典型,组织召开义务教育课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

.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和管理。对地方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继续完善修订通用地方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教材。指导各实验区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制订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细则。

.调查全省教学用书使用情况,制订教学用书编写、审定、出版、发行的指导性意见。

.加强课程改革的协调和宣传。协助省课改办召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工作组会议。积极联系宣传部门及多种媒体,宣传浙江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研究成果和先进经验。

.认真做好全省个义务教育课改实验区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业务指导。加强初中生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研究,以及对市地命题工作的指导,做好全省初中生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质量分析;加强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继续完善高中会考制度。加强考纪考风建设,规范会考管理,提高会考的公信度。研究高中会考信息公布和运用的科学途径和方法,加强对普通高中教学的监控和管理。研制新一轮高中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生学业水平评价方案。

.积极研究高考改革趋势,协助做好我省高考试卷命题和阅卷的相关工作,研究与高中课改相配套的考试和评价改革。

.探索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办法,和部分县(市、区)合作进行试点。

.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校(园)本教研制度的内涵和实施策略,积极推进全省校(园)本教研工作。完善浙江省校(园)本教研示范校评比标准,总结省校(园)本教研示范校(园)的先进经验。

.进一步推进教研工作信息化,继续做好“浙江省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光盘的教学设计和现场拍摄任务。

.研究高中学科建设,开展普通高中先进教研组评选活动。

.加强对民办学校教学研究的指导,建立民办学校教学研究联谊会制度。

.召开省、市教研室主任会议和教研室办公室主任会议,研究课改背景下教研工作的创新模式以及加强教研室自身建设的新思路。

.加强省际教研工作交流和协作,承办华东六省一市教研室主任会议。

.以展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成果为重点,做好第三届省政府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

.做好××年省级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和成果评比工作。

.协助做好第九批省特级教师的评选工作。

.开展新课程下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研究,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总结典型经验,推广先进的德育模式。

(二)为教师教学服务

.做好义务教育和高中新课程学科的培训工作。改进省级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

.启动全省教研员培训。制订全省教研员培训实施方案,分层分批培训各级教研人员。

.进一步推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实施,参与园长和幼教教研员全员培训。

.继续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携手行动”,加强对欠发达地区农村课程改革的引领和指导。

.加强教学用书的开发和管理。继续组织编写与新课程配套的作业本、暑假作业、复习用书、考试标准、地图册等,全面修订已经出版的教学用书。

.召开全省高考情况分析报告会,加强对高三复习阶段的教学指导。

.加强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指导,建立高中课改实验学校和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学校。

.进一步规范“三项教学评比(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课堂教学)”制度,本年度开始,“三项教学评比”省教研室不再收费。

.提高各类学生学科竞赛的质量和信誉,开展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协助做好“环宇建设”杯首届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征文比赛。

.建设“浙江教学研究网”和“携手博客”网络,为广大教师参与教研、共享资源提供平台。

.编辑印发期《浙江教学研究》杂志和《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年年鉴》。

.加强对教研室附属小学和厅属学校的业务指导。

.举办××年度浙江省优秀教研员评比。

三、提升三个水平

.提升教研活动水平。珍惜有限的教研资源,重视教研活动的前期策划和后期延伸,提高教研活动组织水平,实现教研活动的多重效益。首先要有教育效益,能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难点问题,能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有利于发挥教师参与的主体性,教师受益面较大。其次要有社会效益,教研活动成果能成为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能受到学校和教师更多的支持和欢迎。最后,还要讲经济效益,用同样多的钱做更多的事,以同样多的人做更多的事,做同样的事却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提升课程实施水平。教研员要从课程改革理念的高度看待学科教学改革,提高对教学行为的反思、评价、指导能力。在改革过程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抓住一些普遍的教学现象和问题,深入思考,把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要切实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包括现象观察、找准关键、正确归因、开展实验、总结提升、资源整合等能力,带头开展课题研究,同时指导和帮助基层教师开展校本教研。

.提升自身生存和发展水平。进一步加强教研室自身建设,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福利待遇。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进一步明晰内部各部门的职能,以及岗位职责和考核标准,提高教研工作效率。鼓励教研员参与课程建设、著书立说、攻读学位和出国考察。教研员要统一思想,认清使命,以学习完善自我,以有为争取地位,以合作获得成功,以成功提升影响。

四、狠抓四个重点

.抓好高中课改。与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不同,高中课改近似于一场“教育革命”,改革内容不仅涉及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还牵涉到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方式、乃至教学场地安排的变革。必须集中精力配合省教育厅完成改革实验方案、相关规章制度和指导性意见的制定任务,及时准确地为学校和教师答疑解惑,提前编好新课程学习资料和教学指导用书,同时通过网络同步教学设计栏目,使全省高中教师能及时共享教学资源。

.抓好网络教研。以网络为手段开展教研是改变教研方式、提高教研活动效益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从教学研究大众化、民主化、精细化的高度看待网络教研,努力实现常规教研和网络教研一体化。争取在上半年初步建成“浙江教学研究网”和“携手博客网络”,制定网站运作和管理规则以及教研员网络教研工作评价指标,试验各种网络教研和培训模式,尤其是发挥教研网络在高中课改中的独特作用,争取使教研室网站进入全省教育网站的前列。

.抓好校本教研指导。总结省校(园)本教研示范校(园)的先进经验,加强示范校和其他学校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充分发挥示范校的研究、示范和辐射功能。完善省级校(园)本教研示范校(园)评比细则,使之导向明确,操作方便。科学提炼各种学校教研模式和教学典型,编写和出版《校本教研丛书第二辑》,向全省同类学校推广。同时充分利用“携手博客网络”,为广大教师开展个性化教研提供技术支持和交流场所,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的职业生存方式。

.抓好教学评价研究。我省已基本普及年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正走向大众化。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中考和会考的选拔功能不断淡化,逐步成为衡量学生基础学业水平和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课改实验区的中考已更名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要花力气进行水平考试评价理论和操作技术的研究,逐步建立相应的试卷评价体系和信息利用机制。重视研究中小学、幼儿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化。要逐步建立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尝试评价区域性整体教学质量的动态变化。

五、实施五个策略

.活动统整。课程改革是系统工程,许多问题不是单一学科所能回答和解决的。教研员应增强课程意识、合作意识、研究意识和决策服务意识,用项目统整学科教研,提高教研活动的合力和效益。能以学科整合出现的活动,原则上不分学科单独进行,如“携手行动”、“同上一节课”、“新生代教师教学风采展示”等活动。一年中,每个业务部(室)要有一项集体调研活动、一项多学科整合教研活动,出省考察原则上也要以部(室)为单位。鼓励跨学科、跨学段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和教学调研。

教研员要打消顾虑,积极参与统整教研活动。第一,统整活动有利于教研员参与热点问题研究和重要教学决策,有利于改变学科教研随意、分散的状况,扩大学科教研的影响力,提升学科教研水平。第二,统整活动并不否认单科活动,不否认学科个性,只是改变某些学科教学游离于新课程整体之外的状况,使学科教研活动的价值得到更好的挖掘和体现。第三,统整活动的主体仍是教研员,纳入统整活动的学科教研,主持人不变,活动经费不变,活动程序不变,成果归属不变。

.分类管理。从本年度开始,教研活动分为两大系列四个类别。一个系列是教研室主办的活动,以“教研室文件”发文,规定参加人数和活动时间,参加对象原则上不能缺席,不收费。另一个系列是学科教学分会或其他学会主办的活动,以“学会文件”发文,根据活动内容和目的自定人数和时间,自愿参加,可以收费。四类活动规定如下:

一类活动(全额拨款):以教研室的名义举办,如,综合性教研工作会议、新课程学科培训、大型总结和推广会、现代远 程教育培训会、教学用书编写会、学业考试和会考命题会议、网络建设会议、综合性调研活动等。

二类活动(限额拨款):以教研室的名义举办,如,三项评比活动、学会换届选举年会、课题研讨活动、小型学术研讨会等。

三类活动(自收自支):以学会的名义举办,如,各类学科竞赛和学生参加的评比活动、省教学分会常务理事会、全国学科教学研讨会、教学论坛、名师送教下乡、承办全国学科研究会年会等。可与特级教师协会、正源教育咨询公司合办。

四类活动(可以创收):以学会的名义,组织学科教学观摩活动;承办全国学科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与其他单位和民间团体合办的有创收意图的活动。可与特级教师协会、正源教育咨询公司合办。

.成果物化。教研员要设法显现教研活动的过程和价值,做到活动必有总结,研讨必有纪要,调研必有报告,外出开会和考察必有书面汇报。承担的研究课题,要扎扎实实组织研究,及时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和专著,争取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或在公开报刊、专业网站上发表,扩大成果的影响力。鼓励教研员写文章,出专著,到全国讲学,上网络交流。尽可能把教研成果物化,能为更多的教师和教研员所共享。

.规范运作。省、市、县三级教研活动应有所侧重。省教研室要尽量为市、县教研室留出活动空间,为教研员的业务学习和调研留出时间。一年之内,除了整合活动外,单一学科的省级活动不超过次;除了两次学科培训以外,要求大市学科教研员参加的省级活动不超过次;原则上不单独举办学科大市教研员会议和学科教学分会年会;除省教研室统一安排外,教研员出省参加全国会议不超过次。市一级教研活动希望省教研员参加的,应事先给省教研室发正式文件或邀请函,省教研室领导审批后,安排相关人员参加。

省教研室从本年度开始,教研经费采用项目预算制。每次活动必须做到“五有一能”:有策划、有预算、有决算、有报道、有纪要(总结)、能上网。没有做到前项,不能预支经费;没有做到后项不能结账报销。

活动安排尽量避开教育行政部门活动和全省性统一考试的时间。三项评比、考试评价、课题管理和教学用书编写等工作,请参照《××年三项教学评比的若干意见》、《××年度会考和中考的常规考务安排表》、《××年度教研系统课题管理常规安排表》、《××年度各类教学用书的编写、修订和送审、定稿、出版日程安排表》执行。

.上下联动。各级教研室应根据《浙江省教研工作条例》的规定,明确定位,合理分工;互相照应,步调一致;紧跟形势,尽力作为;服务基层,发展自身;队伍精良,状态积极;上下联动,共担风险。省教研员要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充分发挥基层教研员的积极性,尽量通过规范的工作机制,实现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一致性。

六、打造品牌

我们要努力打造以下教研品牌:

.高品位的教研活动。教学专题研讨会、教师发展论坛、高考改革研讨会、农村课改研讨会、教学调研诊断、名师巡回讲学等。

.高信度的考试评价。高中会考、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高声誉的教学评比。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教研系统课题研究成果奖、教学调研报告评比、教学论文评比、教学案例评比、课堂教学评比等。

.高规格的学科竞赛。高中数学竞赛、高中物理竞赛、高中生物竞赛、初中数学竞赛、初中科学竞赛、文学之星征文比赛等。

.高层次的教研报告。教学专题调研报告、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评估报告、高中会考信息分析报告、高考情况分析报告、新教材的分析评估报告、学科教学改革年度报告等。

.高质量的教学用书。教学研究论著、国家和地方课程教科书、教学指导用书、考试标准、作业本、暑假作业、复习用书等。

.高水平的教学培训。新课程学科培训、校本教研培训、教研员培训、教学管理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

.高效益的教研网站。浙江教学研究网、“携手博客”网络。

网络教学分析报告范文3

关键词:WebQuest教学模式;营养学;团队合作;自主探究

营养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健康-营养-食物关系的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应用性和社会性,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密切,在增强人民体质、预防疾病、保护和提高健康水平起着重要作用[1]。营养学也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他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从理论知识角度分析营养学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是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以及食品科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这必将对教师和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将其有机的结合起来应用于营养学课程的教学。

随着我国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医学科学的进步,大量前沿学科研究成果不断地被吸收到营养学课程内容中来。所以,营养学课程的知识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更新,其教学内容也涵盖着营养学发展的最前沿的科学知识体系。营养学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自然要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做好一名称职的营养学课程教师,无疑需要不断提高学习营养学知识力度,时刻关注并掌握营养学知识更新的进程,不断探索和寻找营养学课堂教学的最佳教学模式。

1 WebQuest教学模式的构建

WebQuest由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伯尼・道格和汤姆・马奇教授在1995年首创,是基于问题、基于资源、基于协作、基于研究、基于发现的新型教学模式,其主要方法是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引导,以一定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2]。一个完整的WebQuest由六个经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组成,他们分别是:绪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估、结论。绪言环节是介绍主题的背景信息,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的基本框架,明确学习的方向;任务环节是WebQuest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呈现给学生的,通常是一个需要完成的、可行的和有吸引力的任务,它是课程教学目标的具体化。资源环节是提供有助于学习者完成任务的信息资源,主要是网络资源 (如:网址、信息搜索链接等),有时还可以利用非网络资源(如:图书馆的资料),学生以此为定位,迅速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有关信息,并且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得到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过程环节是将完成任务的过程制成"导航",即将任务分解成循序渐进的若干步骤,并就每个步骤向学习者提出了短小而清晰的建议。评估环节[3]是采用评价测评表来考察学生完成任务的不同方面(如结果、过程、态度和情感等等)。结论环节是总结学习内容和经验,提示学生已经学到什么,鼓励他们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将学习经验拓展和推广到其它领域,且在WebQuest的任务和过程中,应该体现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和策略。

2 WebQuest教学模式在营养学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以营养学课程中"幼儿营养"为主题,应用WebQuest教学模式,设计4学时教学内容,尝试营养学教学课程改革。

2.1绪言 上海市六一幼儿园保健科老师,曾和我们分享过一个案例:有位小班的小朋友,平时吃饭时只有搭配榨菜才愿意吃,其他的菜肴都不喜欢吃,曾一度被称为"榨菜小朋友",家长和老师为此都感到头疼,并为他的营养和身体健康状况担忧。小朋友存在什么饮食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为什么大家会担心这个小朋友的健康呢?应该怎样为这个小朋友改善饮食行为?

2.2任务 通过资料查阅,整理幼儿的饮食营养与健康的信息,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探讨这个小朋友的饮食改善方案。全班同学分为5组,去收集、整理、研究信息资源。

2.2.1幼儿不良饮食行为组 调查与采集目前幼儿存在的一些不良饮食行为,并分析原因,找出解决方案,最终形成一份总结报告,并且以PPT形式汇报。

2.2.2幼儿膳食营养需要 幼儿的营养需要原则,膳食食谱制定的要求,网络资源中有关幼儿全日食谱摘抄6个,根据营养需要和生理特点,对其进行评价,最终形成一份总结报告,并且以PPT形式汇报。

2.2.3幼儿营养与健康组 文献查阅有关目前幼儿的营养健康状况,幼儿的生理变化,并分析其原因,最终形成一份总结报告,并且以PPT形式汇报。

2.2.4幼儿营养宣教组 搜集可以为小朋友做营养宣教的图片和视频,要求生动,有趣,根据搜集的内容和专业知识,请团队合作制作出一份大约20min的幼儿营养宣教计划,并能当场汇报。

2.2.5综合组 查阅资料,并综合以上3组的分析报告,请为"榨菜小朋友"提出一份可行的改善计划,最终形成一份总结报告,并且以PPT形式汇报。

2.3过程

2.3.1课前准备工作 ①分组,选出组长和组员;②小组讨论工作方案,明确组长和各个组员的工作。

2.3.2查找资料 资料来源可以参照老师提供的如下"资源"中。①密切联系各组的任务,互联网、书籍、期刊等查找资料; ②参考资料请记录,请注明来源。 2.3.3整理资料 全组讨论,综合整理。

2.3.4汇报研究成果 ①各组各派1名代表汇报研究成果;②汇报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例如演讲、powerpoint演示、图片展示、课程中心资料版和讨论版等等;③请各小组的其他成员将各组的研究成果综合起来。

2.4资源

2.4.1课程中心 http:///G2S/Showsystem/Index.aspx。

网络教学分析报告范文4

 

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是当今医学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考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一种测量,也是目前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手段。考试具有强烈的导向性,科学的考核可以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全面地发展和塑造自己,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奋发向上,从而培养学生全面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创新思维与能力,同时也是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技巧的途径之一。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型的考试模式也逐步被运用到很多高校,最大化地开发和利用网络在线考试系统,对提高医学院校的办学效率、推动医学院校的教学质量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

 

网络在线考试(以下简称“网考”)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的一种无纸化考试,可将随机抽题组卷、智能阅卷评分、试卷分析以及学生在线自测等功能汇聚于一身,考试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进行在线测试。采用网考,教学管理部门人员不再整天忙于印刷、分装试卷,任课教师也从此告别了人工组卷、手工阅卷、登记、录入分数、试卷分析等烦琐工作,节约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取而代之的是教学管理部门人员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和管理教学,任课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一线教学中去,这对高校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网考目前已经受到了众多高校学者和教师的关注和认可,那么相比于传统考试模式,网考具有哪些优势呢?

 

一、保密性得到了提高,做到了公平公正

 

考试有效性关键的环节就是试卷的保密性,假如考试试题出现泄漏,考试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传统的考试试卷到达学生手中,中间经历了多重环节,试卷保密性有时得不到保障。一次考试试卷的完成需要经手教研室教师、教研室主任、学院教学秘书、试卷印刷人员、试卷分装人员、试卷运送人员,虽然大多数教师都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但难免有少数人员在接触试卷的时候,不经意间就把考试试题泄露了出去。由于考试试卷经手的环节、人员较多,一旦发生试题泄题,很难查清在哪个环节出现了泄漏。

 

实行网考,可以很好地避免泄露试题现象的发生。考前,任课教师通过自己的账号和密码进入考试系统里面进行组卷、审核,审核无误后形成最终的考试试卷,通过计算机网络将考试试题发放给学生进行考试,其他人员没有任何权限查看本次考试试题。同时,在考试过程中分发给每个学生的考试试卷顺序都完全不致,并且每位考生的电脑屏幕上只能显示一道考题,基本上杜绝了考试过程中同学间相互作弊现象的发生。因此,网考在安全保密、考试公平公正方面是传统考试方式无法做到的[1]。

 

二、高效准确的考试分析功能

 

考试的目的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一份好的试卷,考试结果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怎样判断一份试卷是否良好,就需要对试卷、试题进行分析。目前,这个环节对于很多高校的教师来说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很多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这项工作,因此直接影响了试卷分析的效果。实行网考,考试结束之后,系统能够自动生成试卷和试题的测量学分析报告,相对于教师手工操作,计算机系统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广大教师可以根据系统生成的分析报告,及时调整教学方向,改进考试试卷质量,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三、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考试是一个烦琐复杂的工作,执行一个考试流程需要花费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经历出试卷、印刷试卷、分装试卷、组织学生考试、批阅试卷、登记成绩、网上录入成绩等,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多次往返院系、考试中心,教师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非核心的教学工作上,不能把有效的精力用于加强教学研究、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实行网考,考试流程时间将大大缩短,考前,任课教师只需要在考试系统里面进行抽题组卷、审核即可,大大简化了考试过程。考试结束后,计算机会自动接收保存考生试题,客观题考试结束直接出成绩,主观题阅卷可在电脑上进行批阅,最后由系统汇总成绩,如果设置考试系统与学校教务管理系统进行对接,考试成绩将自动导入教务管理系统,不需要任课教师在网上一一录入成绩,大大节省了教师的宝贵时间,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2,3]。

 

四、为设计新题型提供了条件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相比其他专业,有其特殊性,有些内容用语言是无法描述的。比如医学课程中的病理学切片的识别、内科学中的听诊以及一些通过操作来辅助诊断的疾病,无论语言描述得多么丰富精彩、多么生动,都不如直接看到图片、听到声音那么直观,传统的纸质试卷是无法设计这种题型的。然而通过网考,可以将各种病理切片、听诊音频、查体过程等,通过图片、视频编辑的方式进行出题,这样既丰富了医学考试题型,也能测试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临床思维能力等综合应用能力[4]。

 

五、节约高校教育成本,创造节约型校园氛围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考试都需要经历试卷的印刷、分装和运送,中间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以及宝贵的时间资源。我们都知道,纸的原材料离不开木材,在试卷印刷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印刷用纸,这也造成大量森林资源的浪费,然而利用网考,在整个考试过程中,直接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进行组卷,将试题发放给学生,不需要提供纸质试卷,避免了试卷的大量印刷,可以有效降低高校的教育成本,注重环保和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在高校中形成资源节约的氛围。

 

以上我们详细介绍了网考的一些优点,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开展实施了网考,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校也于2015年上半年首次在八门主干课程中实行网考,共有九十多个教学班,五千多人次学生参加了网考。通过各方面座谈交流信息,教师普遍反映网考在组卷效率、组卷质量、提高考务效率、试卷试题分析等方面较传统考试有了较大提高,但在实际考试过程中也遇到了以下困难。

 

1.网考需要使用计算机进行操作,在考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计算机死机、误操作导致的电脑关机、考试终端机与服务器失联等因素,因此要求考试系统要有相当成熟的应急程序,要保证考生在出现故障之前的答题能够全部保存。系统恢复正常之后,考生能够继续登陆系统,在原有答题基础上继续进行答题,否则将无法满足高校的考试需求[5]。尽管考试系统设有考试答案自动保存功能,但在考试过程中,我们还是出现了几位同学考试答案没有保存成功,可能与考试过程中计算机多次死机或与服务器失联有关,因此要及时改善和更新计算机硬件设施,同时还要保证考试期间校园网络正常运转。

 

2.网考全程要进行计算机操作,要求教师对计算机具有一定的掌控能力。当前,绝大多数教师都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但仍然有部分教师电脑操作能力比较薄弱,因此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技术问题,给在线考试系统实施带来一定困难。我校在开展网考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部分教师在电脑命题、审题、组卷、网上阅卷等环节上遇到难题,操作不熟练,效率不高,对网考的开展抵触情绪较大,极大地阻碍了网考的推进。因此,需要学校加大力度组织这些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并且加强计算机操作练习,同时要做好思想安抚工作,让他们能够慢慢接受并熟练网考程序,从而适应网考的要求。

 

3.由于目前各医学院校每年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一些医学基础课程,几乎所有的专业都开课,造成考试人数较多,同时进行网考,计算机硬件数量不够或服务器访问量过大,这些都会导致考试无法正常进行。本次网考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含有主观题课程考试中,一旦考试人数增多,在作答主观题时,就有部分学生出现“假死机”,考试界面无法进入下一题,学生被迫退出考试系统,再次进行二次登陆,不仅耽误学生的考试时间,而且对学生考试心态也影响较大。采用对学生进行分批次考试,可以有效地解决计算机数量不够、服务器访问过大等问题,考试效果很好。但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性,需要很好地把握前后批考试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同时分批次考试也会浪费一定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6]。

 

4.部分学生打字基本功底太差,在本次网考含主观题的课程中,这些学生要将大部分时间花在打字上面,间接影响了他们的考试发挥,也造成了他们对网考有着相当大的抵制情绪,对推进网考改革也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当前,我国医学院实行网考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需要在不断地应用和总结中得到优化和普及。网考将打破传统考试的繁杂程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考试组卷质量,提供了更精准的考试分析数据,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总之,网考是一种新兴的考试模式,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提高医学院校的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网络教学分析报告范文5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培训;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互联网+”概念

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的概念,要求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把“互联网+”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是对互联网化理念的一次拔高,也是对各行各业互联网化思路的具体落地。

“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将互联网作为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与各行各业连接,这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传统行业,并进行深度融合,改变思维模式,创造出更多价值。

二、“互联网+”企业培训模式

“互联网+”企业培训遵循以用户为中心的准则,信息传导机制由原来的自上而下转为自下而上。注重用户的参与感与体验感;“互联网+”企业培训是数据驱动,实现信息流的数据化流通。在培训策划各项流程中防止信息不对称,提供信息传导效率,借助大数据技术完成数据分析,让数据驱动产品的价值创造和价值传递。在“互联网+”企业培训中达到生态协同。在以用户为中心的模式下,各方共同参与,相互协作,最终变成利益的共同体。

(一)网络大学与MOOC模式

国家电网公司从2013年开始建设网络大学平台,按照“公司统筹、专业负责、分院实施、机构支撑”的模式实施管理和运营。国家电网公司通过打造网络大学平台,整合公司课程资源与知识资产,实现员工自主学习的电子化和多样化。公司建设与完善培训业务管理系统功能,全面实现培训管理信息化,提高培训管理运作效率,提升培训服务质量,支持相应业务的开展和持续改进。

企业培训不仅仅可以依靠自己独立开发的网络大学,还可以借助Mooc(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s)的培训平台。在Mooc平台培训中获得相应的学分及学习能力认证。Mooc的开放性为终身学习理念及学习型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在edX、Coursera及Udacity的带领下,各国MOOCs平台也逐步形成。2014年5月,爱课程网携手云课堂打造的在线学习平台――中国大学Mooc。学员不仅可以自行选学各类优质课程,还可获得相应的认证证书。通过对国内外Mooc运营情况的对比分析,不难发现Mooc完整的运营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如何将Mooc上的学习与实体培训中的学分互认,做到校企合作,互利共赢,如何规范课程获取,保证培训质量,商业模式、技术服务等都是Mooc运营的关键,也是促进Mooc稳定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O2O闭环转型模式

一些网络企业凭借互联网技术上的优势,积累了丰富的用户体验经验,能迅速进入一种“浸染式”教学模式。对于一些老牌的传统培训机构,早已大力开发在线培训模式,如新东方的Koolearn、新东方TV学堂等。而本身一些在线教育机构如沪江网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为提高用户使用黏性,由主场“线上”转至“线下”。在2014年7月成立在线教育体验店,正式对外开放。显然,O2O(online to offline)的线上线下闭环模式成立企业培训转型的重要法宝。

根据中国经济网与移动学习资讯网联合推出的《在线教育前景与热点分析报告》显示,O2O被视为最被看好的商业形式。沪江网在2015年3月推出的“蚂蚁计划”,以“零租金”入驻孵化器模式,与创业者共同构建互联网教育产业生态圈,是“互联网+”的一种尝试,也为在线教育O2O模式发展带来希望。

(三)翻转课堂与C2C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影响下,也可以把C2C(customer to customer)与翻转课堂相结合。让学员与学员先在线互动交流,学习在线课程,相互解答疑问,分享所学知识,然后再共同进行课堂学习。YY100就采取以在线社区化互动为主的C2C模式,让学员根据爱好,选择相应语音教室进行学习。2015年YY100从单一的网络直播转为翻转课堂的模式,结合直播、录播、在线学习、在线答疑等多模块,让学员自主学习,增强学习的兴趣,实现培训的个性化、自主化、社交化。

(四)移动学习与微课模式

网络教学分析报告范文6

【关键词】 审计;案例教学;实践教学

审计课程是一门相对来说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内容复杂且抽象,课程中涉及到的定义、术语和技术规则等条条框框的东西非常多,对于初学者来说在理解上存在很大难度,就使得审计课程一贯给人留下枯燥难懂的印象。传统的审计课堂教学多侧重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偏轻实务技能的培养,教学方法局限于灌输,教学也缺乏必要的案例和实践,使得审计教学质量不高。在经济全球化、高新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新会计和审计制度已推出,审计环境日趋复杂,这些因素对会计审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挑战。审计学课堂教育的不能与时俱进,就更加深了审计理论与实务之间的裂沟,审计课程的特点和重点就是要突出其实务性,为了更好地在课堂理论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务技能,必须合理地采取案例教学方式和合理开展实践教学。

一、合理地选择案例并建立审计案例库

审计案例最好是根据来源于审计实践的第一手资料提炼并整改润色而成。来自于审计实践的审计案例会更加通俗易懂,可以加强学生对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等内容的了解,也会让学生更有积极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的兴趣。作为教师,有机会应亲身参与会计师事务所与政府审计机关的审计实务工作,既可以获得实际工作底稿等实际审计的具体案例资料,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实务操作能力。除此之外,可以参考国内外专家的审计案例书籍和国内外知名事务所网站上公布出的案例,还可以收集财政部、审计署、中注协、证监会公布的处罚公告中涉及财会方面的案件并将其整理制成适用的案例,形成案例库。

另外,审计教师还应开拓视野,关心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气候、资本与证券市场。可以从财经媒体、报刊杂志和网络上查找新闻并探索其暴露的问题并做成案例,在收集资料时要注意不能只停留在记者的报道和网络数据上,应该有自己的专业分析。可以引导学生去网络和报纸上收集各类资料、关注证券市场实事要闻、分析上市公司年报、看相关的评论报道,让学生把相关公司的各年度年报数据都拿出来分析,独立判断事件的真伪,既可增强审计案例教学的生动性和互动性,又可锻炼学生的会计审计实务操作技能和独立判断能力,还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可让学生实际调查一些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同时请被调查单位来评判学生建议的可行性。

为了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每章每节最好都有一个案例做引导。案例的选择应与课程密切相关,结合审计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具有基础性和代表性,可以用来解释某一个或某几个知识点或原理性内容。在案例的选择上,要注意内容比较新、完整且长短适中,适合该章的学习。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案例的把握水平和自身的分析能力有差异,内容的选取要让学生有可思考性,要结合学生的层次以及接受水平来选择,综合性和深度都要适当,以便能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充分讨论,对教学起到理想的促进作用。

二、案例教学时需注意的问题

(一)课堂讨论方式

1.大型案例不一定适合于课时有限的课堂教学。如果课时充足,也可安排专门的案例分析与讨论课,做深度分析。建议教师把编好的案例提前一周发给学生做准备,让学生在课堂讨论之前先熟悉案例做好预习工作,对案例分析有大致的思路并做出初步分析。也可以由老师定题,将案例分析布置成作业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资料,分小组写出案例分析报告,并在课堂上讨论,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自学审计案例还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中小案例比较适合课时有限的课堂教学。教学中,应注意适时穿插引用简短的中小案例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可运用由多个小案例组合成的综合性审计案例来说明审计证据的收集、审计工作底稿的形成和审计报告的完成过程。案例分析要尽量地符合中国实际。

3.在课堂讨论中,案例讨论可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一般的大型审计案例都比较难,让初学的学生一个人独立回答比较困难,可对全班学生分小组,让其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每组选派代表上台对讨论的结果进行系统阐述,其他组成员可以提出问题来反驳,教师最后做点评和总结。在案例讨论中,教师要注意驾驭课堂教学进程,维持讨论秩序、把握讨论方向,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各种问题,并逐一进行分析与讨论。为了督促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讨论,可以要求学生将讨论内容及过程做好记录并最后提交一份完整的案例分析报告上交,教师对其进行评分,评分结果计入平时成绩。在这样的案例讨论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总结案例涉及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分析和思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各种分析思路进行点评,所以除了应当具备准备和组织案例讨论教学的能力外,更应当具备将理论和实践进行贯通和融合的能力。

(二)多媒体手段的使用

审计课程比较抽象,理论性强,如果要配以案例教学的方式,则多媒体教学手段必不可少。利用多媒体、网络通讯等手段可使教师的课堂讲解更直观、内容更丰富且更具有吸引力,可促使学生学得更快且印象更深刻。不论从理解或记忆的角度来看,多媒体教学都能达到良好的辅助教学效果,它能实现传统的课堂教学所无法实现的生动效果,还可以增加每节课的信息容量,提高课密度,使授课内容达到传统课堂教学所无法达到的饱和度,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意识。

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学生往往反感排版密集的文字版PPT,最好能“删繁就简”,把教学内容用文本、图像、声音、影画等形式进行有机组合生动地呈现出来,通过借助多媒体使教学内容实现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这样既可避免满版的文字或表格给学生造成视觉压力,也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上,它只是辅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辅助工具,还应与教师的讲授和板书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效果。

尽管多媒体教学有它独到的优势,对其还是应采用一分为二的方法来看待。多媒体工具毕竟只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太多种媒体的介入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反而导致学习效果不好,不能因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而使其成为教师的“负担”。要做一个图文并茂的生动课件,开展多种形式的多媒体教学,会对教师提出很高要求:教师必须擅于运用office软件,能熟练掌握类似visio这样的绘图工具,最好还会制作flash;教师还应该擅于搜索所需的资料,能很快地查找到自己所需的任何相关背景资料。

教师还应有快速反应能力,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能快速辨别出所接触的众多信息中是否有信息需要保留和分析,是否与所授课程有关。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使得教师们无暇钻研多媒体教学设计和分析那么多的信息资料并改造制做为授课所适用的资料。如果过于强调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会导致教师教学负担的加重,可能会削弱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审计实践教学的开展

单纯的审计案例教学虽然有利于学生增加实践经验,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仍不能使学生身处真实的审计工作环境中。除了案例教学和多媒体工具的使用之外,还可以恰当的安排一些实践性教学模式,如审计模拟实验、亲身到事务所实习等模式,以强化审计案例教学效果。审计学课程实践性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审计模拟实验

审计实验能够使学生从感性上了解审计的具体操作,使学生在掌握了一定审计理论的基础上,在实验室将理论运用于实际。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来筹建校内审计模拟实验场所,模拟审计场景,为实践教学提供相应平台。审计模拟实验场所的建设包括硬、软件建设。现代化的硬件建设需要配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计算机,需要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应有高标准要求。软件建设是指需要购买一整套专用的审计实验课软件。在进行模拟实验时,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抽查被审计单位的凭证、账簿、报表及其他资料并编写审计工作底稿,使其对审计中会接触到的原始资料产生直观认识并切实体会到如何开展实际的审计工作,可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审计实习

为了让学生真正学好审计学这门课程,学校必须提高对校、内外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的认识,适当增加资金投入。努力争取与会计师事务所及内控较好的大中型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甚至可以自办事务所安排学生实习,这样在校内和校外建立审计实习基地,就可更好地培养锻炼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学校可以利用寒暑假给学生安排为期一个月左右的课程实习,实习课程也计学分。在实习单位,应在指导老师的直接监控和指导下,以学生直接充当审计人员的角色来操作为主,这样可以检验其动手能力与独立判断能力。也可让学生利用寒暑假到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平时做审计实验的时候,每个学生一般只能够接触和处理到审计实务中的某部分流程,如果能在事务所实习,则可让学生参与对公司财务报表审计的整个审计流程,可以让学生对审计流程有个整体的把握,这对理解和掌握审计相关知识会很有帮助。

(三)审计方向毕业论文

在课程结束的时候,可以由教师将本学科的前沿问题、热点问题或值得写成论文的问题形成论文题库,交由学生选择写成论文,并规定每个学生的论文选题不能重复,让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一个论题。也可以将实习与毕业论文相结合,让学生在实习单位就实习的情况做毕业论文,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审计实务的理解,使理论与实际更好地结合。

参考文献

[1]梅丹.我国高等审计教育改革探讨――兼谈南开大学审计教学的发展[J].教育财会研究.2009(3):53~56

[2]张雪梅.审计教学中的研究性教学方法探讨[J].会计之友(上旬刊). 2008(4):70~72

[3]郝晓雁,辛旭.审计学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月刊.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