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支教小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支教小结范文1
关键词: 无边界职业生涯 体育院校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1994年,Arthur在《组织行为》杂志特刊上首次提出无边界职业生涯(BoundarylessCareer)这一概念,并于1996年将这一概念进一步的完善和修正,将其界定为“超越单个就业环境边界的一系列就业机会”,即员工不再是在一个或者两个组织中完成终身职业生涯,而是在多个组织、多个部门、多个职业、多个岗位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1]。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来临对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更为体育院校职业生涯指导工作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体育院校职业生涯指导面临的挑战
在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个体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就业竞争和更为频繁的工作变化,工作的稳定不再是组织追求的目标,组织重视的是个人对组织的价值,对于有价值的员工,组织愿意付出,员工对组织也不再依赖,而是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灵活变换工作岗位、部门甚至职业。个体的就业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包括工作性质、工作内容,不同岗位对个体的要求也将存在更大差异。组织对个人的技能要求不再是单一的特殊技能,而是具有广泛迁移价值、在多种岗位都能发挥作用的技能。[2]因此,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学生自主职业发展的意识、理念及长远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将是体育院校职业指导的重中之重。但是,我国体育院系的学科设置和培养方案比较明确地体现了体育类专业的专门性和特殊性,体育院系大学生学习的中心始终围绕专项技术技能展开,相关专业课程的设置较少,课程模式单一,选修课程较少。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状况,根本无法适应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改革迫在眉睫。
而且,无边界职业生涯成功标准发生方向性变化:从看重结果转变为看重过程,如从薪酬增长和职位晋升到生涯经历和社会网络等;从看重外在评价标准转变为个人内在感受标准,如职业声望和社会称许到工作与兴趣一致和工作与家庭平衡等[3]。在无边界职生涯时代,体育院校大学生将经历更多的职业生涯转型,他们在职业生涯中的个人价值观、兴趣、能力、工作环境、社会状况等都将成为主动改变自己的职业生涯边界的重要因素。因此,体育院校的职业指导服务不能仅仅停留在帮助学生实现就业这一单一的目标上,还要为学生的乐业和终身发展服务。如果职业指导的目标仅仅停留在就业这个层次,学生与未来职业的协调与否就必然存在很大的随机性,这种状态对于学生个人与社会而言都有可能是一种浪费[4]。体育院校职业指导服务应唤起学生的职业意识,引导大学生确定合理的职业生涯成功标准,在追求工资、提升等的同时,不仅仅关注个人市场竞争力,更关注对工作的兴趣及工作满意度等自身内在感受,并教给学生评估自我、评估自我职业发展方向的方法,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职业定位,培养他们的职业决策能力等。所有这一切,对于只限于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的体育院校而言都不是短时间所能解决的。
二、体育院校大学生无边界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为体育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使得体育院校在职业指导方面,特别是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方面的变革变得更加迫切。
首先,重新定位培养目标,突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让体育院校广大教师理解、掌握无边界职业生涯相关知识,明确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这一新的培养目标,并将其加入体育院校的课程教学目标,渗透到体育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去。
其次,构建多元化的课程模式,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学院应多开设实践活动课的内容,特别是突出以职业素质训练为主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设置要具有前瞻性、实践性、针对性、实用性。课程内容应理论与实践并重,文化学习与模拟实战并进,尤其是突出职业规划的活动课程部分。
再次,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提高职业指导质量。学校不仅要在校内加强对就业指导中心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及国际认证的各类培训和考试。
最后,创新职业指导路径,实现“全程全员”指导。学校既要有效地完成职业指导课这一职业指导工作的主线,又要重视团体辅导、个体辅导等学校职业指导体系的利用;既要重视校内直接性指导工作,又要利用好学校开设的各类课程、组织的专业实践活动及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进行职业指导。
参考文献:
[1]窦春玲.大学生无边界职业生涯规划.江苏高教, 2008,(6).
[2]吕平,刘华利.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的高校职业生涯教育模式.现代教育管理,2009,(9).
大学生支教小结范文2
原因分析;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1―0020―02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高职院校的主要人才培养模式。它是指在互利双赢的前提下,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目的,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模式。通俗地讲,即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进行基本技能培训,另一部分时间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岗位生产工作,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对学生的培养任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能有效地对学生、学校和企业达到“共赢”的目的。对于学生而言,劳动给企业创造一定财富的同时,它能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帮助学生提前实现角色转化,为学生以后适应社会作出铺垫。然而,在工学结合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各种思想问题也不容忽视。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学生思想现状
1. 学生对学院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不理解。主要表现为:(1)抵触。部分学生表现出不支持,不愿意去实习。一些学生甚至认为学校送他们下企业,主要是学校要从中得利,情绪上有所抵触。(2)怨恨、敌对情绪。学生对教师,甚至对整个学校都表现出一种不满意的情绪,与学校对立的情况时常发生。(3)失落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对学校这个大家庭有了充分的了解,并与其他同学在相互交流中结下了友谊,然而,实施工学结合后,学生不但原有的人际关系网被打破,还必须去适应新的陌生的环境,容易让学生造成一种被舍弃、不被关心的失落感。
2. 学生对学院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不适应。主要表现为心理上的不适应。在宽松、浪漫的校园文化氛围下,学生在象牙塔里过的是悠闲自得的生活。而进入工学结合的模式后,从允许犯错误、各方面不作过高要求的学生迅速转变为对产品质量有严格要求的责任主体。同时工学结合,意味着学生既要“工”又要“学”。面对着新的工作环境以及新的人际关系,如何把握好“工”和“学”这两者的平衡,如何适应社会的“流水线”作业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容易使学生产生紧张、恐惧和逃避的不适应心理。
3. 角色意识转换滞后。学生在进到企业后,他所扮演的角色不仅是学生,还应该是企业员工。因此,他们得服从企业的一切管理与安排。然而,部分学生仍然以学生自居,以学生的身份来逃避困难和面对挫折,并未将自己真正融入到企业中。
4. 过分的自我优越感。部分学生在企业中表现出一种过分的优越感,他们对自己以后工作性质的定位是既轻松又高薪。因此,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表现出怕苦怕累的思想,不愿意做基层工作,不愿意去艰苦的岗位,不愿意加班,而同时又希望拥有较好的待遇。
二、原因分析
1. “两课”内容单一,缺乏实效性。“两课”是高效开展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然而,我们的两课往往总是以一种高高在上、完美无缺的教条式的道德教育的面貌出现的,这些内容往往都不贴近学生实际,致使“两课”课堂枯燥乏味,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大面积的逃课现象。
2. 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片面理解,发挥不了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目前,我们对校园文化建设都存在着一个误区,认为开展丰富多彩的各项文体活动,让我们的校园五彩缤纷,就是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不可否认,这是一个方面,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人才素养。但就高职院校来说,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更应注重专业社团、专业活动以及工学结合办学理念等与之相关方面的建设与构建。
3.学术界缺乏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证性研究。目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的文章不在
少数,然而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的文章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而且此类文章大多都是经验性的、理论性的文章。当然,这些理论对于我们的实践仍然具有指导意义,但是对于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具体该如何来开展他们的工作。
(1)学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不够重视。虽然现在学校喊得都是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但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却大打折扣。工作在第一线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的缺乏,已经使得他们的工作不能有效正常开展,一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担子基本就交给那些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辅导员或是聘用而来的后勤服务和管理人员的肩上,在解决学生问题的时候,只能治标不治本。而学校一方面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外,其他一切与学生有关的的行为都纳入他们的工作范围,造成他们的日常所担负的事物性工作繁重;另一方面,在对待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的地位、待遇等问题上,学生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别,对思想政治教育人员自身因工作造成的压力,学校也关心不够,造成队伍的不稳定,整体素质和经验的不足,人员流失现象也很严重。
(2)缺乏对学生人格特质的了解。目前我们的学生基本都是80后。他们这个群体的特征如何,他们是怎样对待生活,对待困难,学校和大部分老师仍然用老眼光看待新问题,用旧方法解决新矛盾,束手无策。
三、 解决策略
1. 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改革方向为增强现实性,实现多样性。实现性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学生关注的问题,将教育落到实处;多样性即扩充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其摆脱单纯的道德教育理论及政治理论的教育。除了基本理论的传授外,思想政治教育更应从高职院校学生出发,压缩那些超越高职院校大学生接受能力的抽象理论内容,切实从他们日常所出现的问题及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出发,如人际关系的处理、责任心的教育、职业意识、服从意识和安全意识的教育等方面来开展。如,在实施工学结合到企业之前,可以先委派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下到企业基层一段时间,以了解企业基层现状和探究学生会遇到的各种问题,然后将此研究结果带回课堂,这一方面增强了现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实性,同时又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效益。另外,各高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就业观的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在注重理论教育的同时,着重于实践,在学生下企业前加强就业指导教育,侧重于就业形势分析与就业能力训练方面,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下企业工作的积极性,又有助于减少学生择业的盲目性。
2. 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对学生素质和气质的塑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建设,即校园环境的建设与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分、教分、学分等的建设。另外,加强专业社团的建设与引导,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一般而言,社团成员都是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他们志同道合,这使其在交往中能够保持情绪上的愉快,使得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另外社团开展的各项活动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己,对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一方面不断增强他们的业务能力,主要包括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和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可以通过组织相关方面的培训、组织外出学习以及组织校与校之间的交流等途径来提高;另一方面积极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以增强这支队伍的稳定性。
4. 加强对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引导,发挥他们的先锋示范作用。这支队伍力量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不可小视的。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比教师更具感染力和号召力。他们在教师与学生中起着桥梁作用,一方面他能以学生的视角解释教师所传授的内容,并将之传达给学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与吸收,另一方面他们能将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指导老师。为此,学校应该注重学生干部与学生党团的选拔并定期进行培训、定期召开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会议,加强对他们的引导,定期召开表彰先进大会,树立典型。
5. 发挥企业作用。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企业。因而,企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承担着一定的角色。企业的文化、管理人员及学生的“师傅”等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之一,他们具有教师所不具备的丰富的实践知识及职业素养。学生一旦进入企业开始“工学结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力棒就责无旁贷地传给他们,因而要从这个角度给他们付酬带薪给待遇。
大学生支教小结范文3
关键词:大学衍生企业 治理结构 绩效 关系
引言
Zhang(2009)将大学衍生企业定义为:由大学雇员所创立的企业,即学者创办的企业。在我国大学衍生企业治理结构中,母体大学、学者在其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故而,我国大学衍生企业在同行业竞争中,应当具有天然的技术及人才优势,但是,现实中我国众多大学衍生企业,甚至包括成功上市(IPO)的大学衍生企业(股票市场称之为高校概念股)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李维安,2004)。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局面,是企业内部治理的问题,抑或是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相比国外大学衍生企业,我国众多大学衍生企业的成长机制和治理关系可能显得更加复杂和多样。目前为止,国内学界的有关讨论也仅局限于几十个较为知名的上市大学衍生企业,且多集中从整体治理水平上进行分析,没有深入探讨大学衍生企业治理结构内部各子维度对大学衍生企业绩效水平的作用关系。本文运用李维安等(2010)“行政型”和“经济型”二重治理环境划分来探讨:在不同治理环境下,我国大学衍生企业治理结构的内部各子维度同其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呈现出何种特征?
理论及假设
在以技术资源禀赋为核心的大学衍生企业治理中,母体大学在大学衍生企业的治理和利益分配之中将或多或少占据一席之地(Zhou Y,2008);Shane(2002)发现,在大学衍生企业的成长过程中,拥有技术资源优势的学者也将在大学衍生企业的治理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处于不同治理环境之下的大学衍生企业也必然将呈现出不同的绩效水平。因此,本文从母体大学、学者以及治理环境三个层面,具体提出以下五个假设来探讨我国大学衍生企业的治理机制与特点:
(一)大学衍生企业治理结构中母体大学的作用
Di Gregorio 和 Shane(2003)认为母体大学在路径引导、平衡学术与商业利益、整合资源三个关键功能上发挥重要作用,并能有效促进衍生企业的持续成长。我国大学衍生企业创立之时资金的最主要来源是母体大学,其他来源还包括母体大学技术入股、个人技术入股、政府资助、风险投资和银行贷款(Weiping Wu et al.,2011)。积极鼓励发展多元投资主体的企业资本结构有利于形成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而企业资本结构的多元化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稳定收益和产生协同效应(陈晓、江东,2001)。相关实证研究表明,多元化的资本结构特征,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绩效。那我国大学衍生企业是否也倾向于多元化资本结构特点呢?本文拟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我国大学衍生企业多元化的资本结构同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大学衍生企业作为一个盈利性组织,多以中小科技型企业为主体(Weiping Wu et al.,2011)。已有研究表明中小型企业倾向于相对分散的股权结构,这有利于降低成本或风险(Stulz, R,1999)。企业集中的股权意味着有限的财务风险分担和较高的资本成本,会导致企业所有者在引进新的投资时更加谨慎,而不愿意过多地负债和接纳新的投资人(Randoy,T. et al.,2003),因此,股权比例过于集中使得潜在投资者害怕大股东的侵权行为,这势必损害企业价值和运营绩效。母体大学对大学衍生企业的投资比例大小将对企业绩效产生不同影响,根据现有文献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我国大学衍生企业中母体大学的股权比例同企业绩效负相关。
(二)大学衍生企业治理结构中学者的作用
Damiano Bonardo等(2011)通过对来自英国、法国、德国以及意大利的大学衍生企业的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大学衍生企业在IPO之际,有学者出现在企业高层团队里可以促进大学衍生企业市场价值及运营绩效的提升。夏清华等(2010)通过对影响大学衍生企业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大学衍生企业的管理者来自外部利于企业的持续成长。本文认为,高级管理者为双肩挑的学者,在公司的日常治理过程中,可以有效发挥其自身拥有的专业和技术的优势,以此提升大学衍生企业的绩效。故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我国大学衍生企业中学者双肩挑(既负责科研又担任企业高级管理者)同企业绩效正相关。
大学学者作为大学衍生企业治理中的重要成员,其对企业治理过程中投入程度将会对大学衍生企业的治理效果及效率产生怎么样的作用呢?Zucker和Darby(2002)对生物技术型大学衍生企业的实证分析发现,学者尤其是明星科学家的技术和知识优势对企业的创新和成长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Zhang(2009)发现一旦学者改变自身职业路径,决定在大学衍生企业中投入大量资金,并积极参与到大学衍生企业创生过程中去时,则能够很好地提升企业市场价值或运营绩效。李雯、夏清华(2010)研究发现,学者投入大学衍生企业时间与精力越多,则企业能够获取更高水平绩效。故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4:学者对大学衍生企业的资金投入同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学者对大学衍生企业的时间投入同企业绩效正相关。
(三)大学衍生企业治理环境的调节作用
李维安(2010)分别对行政型、经济型二重治理环境进行定义:行政型治理环境是指,以资源配置行政化、经营目标行政化和人事任命行政化为治理模式的企业治理环境;经济型治理环境是指以产权制度和委托理论为基础,一切经营活动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治理环境。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国家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毋容置疑,母体大学同大学衍生企业间的治理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相应的治理环境也随之发生着转变。La Porta(2002)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企业外部良好的产权保护制度等公司治理环境能够有效降低控制权的私有收益,减少大股东的“隧道行为”,并促使大股东将更多的利益与其他股东共享,以此提升企业的绩效水平。李维安等(2010)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治理环境对企业绩效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经济型治理环境能够提升公司绩效,而行政型治理环境则降低了公司市场绩效。我国的大学衍生企业所处的治理环境将对大学衍生企业的治理结构及运营绩效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国内现有文献并没有给予解释,本文在学者李维安二重“治理环境”概念基础上将治理环境视为企业的内生性变量,在不同治理环境下,企业的治理结构将对企业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故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5:经济型治理环境对大学衍生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行政型治理环境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起反向调节作用。
图1为本文的研究模型。
研究方法及结果分析
(一)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样本的获取分为三步:第一步,为预调研。课题组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完成问卷的初步设计,并在湖北省内展开预调研,请填写者提出反馈意见,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73份,回收率为60.8%,在预调研数据基础上进行信度、效度分析,并进一步修改完善测量题项,最终确定正式调研问卷。第二步,为正式调研。课题组以邮寄形式向全国112所“211工程”大学衍生企业累计发放问卷550份,回收410份,回收率为74.5%,其中有效问卷395份,总有效率为71.8%。第三步,问卷抽样。从回收的395份有效问卷中进行抽样,主要收集了我国大学衍生企业在2007-2009年期间运营绩效的信息以及治理结构现状,剔除一些企业信息不完整和年度数据有缺失的问卷,总共获取212家非上市大学衍生企业的相关数据。本研究运用Spss13.0及Amos17.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
(二) 变量测量
对绩效的测量。参照Ensley, MG 等(1999)对企业成长绩效衡量指标的选取办法(选取企业的销售收入增长率;销售收入以及利润率作为绩效的衡量指标),本文对非上市大学衍生企业的绩效变量选取如下两个相对客观的衡量指标:近三年的年均销售收入的自然对数(ln Sales)、近三年年均销售利润率(ROS);对治理结构的测量。本文结合非上市衍生企业的组织结构的特殊性,主要选取了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衡量指标进行探索性测量,资本构成Capital为分类变量;股东构成Stakeholder根据控股主体不同分别赋值;学者职位Position、投资状况及服务公司时间根据其实际情况赋值。另外,为了较为准确反映大学衍生企业的治理结构水平对治理绩效的影响,本研究还控制了公司的行业特征(Industry)、雇员人数(Employee反映企业规模)等因素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本文将大学衍生企业的治理环境设置为虚拟变量,若大学衍生企业为母体大学所有或控股则划分为行政型治理环境类,赋值为1,其他则为经济型治理环境类,赋值为0。
(三)实证结果及讨论
1.描述性统计。表1及表2分别表示各主要变量在不同治理环境下的分类统计结果、各主要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由表1可知,经济型治理环境下的大学衍生企业同行政型治理环境下的大学衍生企业的绩效之间有显著的差异,经济型治理环境下的大学衍生企业绩效好于行政型治理环境下的企业;在治理结构方面,资本机构、持股比例、学者投资有比较显著的差异。由表2可知,主要几个被解释变量同绩效的主要测量指标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主要解释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不太明显。
2.假设检验及结果。本文首先对全部抽样企业进行多元回归分析。Model1仅放入控制变量,Model2加入6个主要解释变量,Model3再加入交互项,Model4-6变量放入方法相同。由Model4的结果可知,大学衍生企业治理结构中的资本结构同企业绩效(测度指标为ROS)之间有较显著的正向作用关系,β=0.12(p
为了验证经济型治理环境的调节作用,本文接下来对不同治理环境下的企业治理结构同企业绩效进行分组回归,由表3模型1与模型2中资本结构Capital系数分别为β=-0.144(p
结论
大学衍生企业治理结构中各要素对企业绩效产生不同作用效果,并且会因治理环境的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特点。本文从母体大学、学者以及治理环境层面出发,运用我国212家大学衍生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第一,大学衍生企业多元化的资本结构、学者对于大学衍生企业时间的投入力度同企业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第二,母体大学在大学衍生企业中的持股比例以及学者在大学衍生企业中的资金投入同企业绩效呈现负相关关系;第三,行政型与经济型治理环境对我国大学衍生企业治理结构子维度(除学者双肩挑任职)同绩效作用关系起反向的调节作用。由以上结论本文可以获得一些政策性启示:我国大学衍生企业在治理结构的设计当中应当鼓励资本结构多元化,以此降低治理的成本和风险;学者要慎重考虑自身在大学衍生企业中的资金投入,在参与大学衍生企业的治理过程中应当在知识、技术以及管理咨询上多投入时间和精力;大学衍生企业的治理结构应向经济型、市场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当然,本文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没有进一步考虑大学衍生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如初创阶段和成长阶段)可能会对治理结构维度要素同绩效的影响产生作用;另外,在治理结构子维度选取上还不够全面和完善。以上不足也是本文将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Junfu Zhang. The performance of university spin-offs: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using venture capital data[J].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09(34)
2.Zhou Y. Inside story of China’s high-tech industry: Making Silicon Valley in Beijing[M].Lanham, MA: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8
3.Shane S. 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 University spinoffs and wealth creation[M]. Northampton, MA:Edward Elgar,2004
4.李维安,谢永珍,程新生等.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与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2)
5.李维安,邱艾超,古志辉.双重公司治理环境、政治联系偏好与公司绩效—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转型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6(6)
6.Shane S, Stuart T. Organizational endowment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university start-ups[J]. Management Science, 2002, 48 (1)
7.Di Gregorio D, Shane S. Why do some universities generate more start-ups than others?[J]. Research Policy, 2003(32)
8.Weiping Wu,Yu Zhou.The third mission stalled? Universities in China’s technological progress[J].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11(8)
9.陈晓,江东.股权多元化、公司业绩与行业竞争性[J].经济研究,2001(8)
大学生支教小结范文4
关键词:结构性失业;专业设置;困境;对策
一、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现状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的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各类高校共有毕业生559万,2009年为610万,2010年达到历史最高的630万,加上往年沉淀下来的毕业生,2010年全国待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将超过1000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目前已经出现总量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并存的矛盾。一方面,存在大学生供大于求的现象,大学生供给超过了经济增长带来的对大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在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由于大学生自身知识结构不能适应,出现大量岗位空缺,产生结构性失业,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
二、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和调整中面临的主要困境
1.专业设置存在滞后性
滞后性是指高校不能准确地对未来的专业需求进行预测。高等教育的培养过程具有周期性,一般需要3―5年的培养,但就业形势在不断变化,因此对大学生的培养相对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目前的现状是当社会表现出了对某一专业的高度需求时,高校才匆忙地设置相应的专业。经过几年的培养后,当这些专业的大学生毕业时,当初的社会需求空缺可能已经饱和了或者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而减少甚至消失了。
这种专业培养的长周期性和市场变化的即时性是专业设置和调整的最大困境之一。高校对市场需求变化缺乏敏锐的预测和快速的反应机制是导致专业设置滞后的重要原因。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专业热点的不断切换,高校不但应该对已经出现的热点进行积极的应对,而且更应该加重对未来的社会需求和专业冷热点的变化进行预测,提前行动,做到与社会需求的变化基本一致。但是,现实的情况是高校很难对未来的专业热点进行预测,即使是对已经表现出来的社会热点,高校也很难做出合适的对待,通常是盲目地设置新的热门专业,当大学生走出校门后才突然发现,毕业即失业。总体来说,高校对市场需求具有滞后性,缺乏相应的预测体系。
2.高校之间盲目跟风,恶性竞争,导致相关专业毕业生供过于求
通过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市场中的供需会处于平衡状态,但有时也会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等原因造成“市场失灵”。高校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供与需的关系,因此,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也同样在高校中起着作用,同样也有“市场失灵”的时候。当社会上出现某些领域需求的热点时,各个高校就会竞相设置有关的专业,往往忽略了或者说根本没有能力了解其他高校对这个新的社会需求做出怎样的反应。结果就是,在不考虑其他高校反应的情况下,各高校纷纷设置了相同的新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最终导致了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总供给量远远超过社会的总需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各个高校之间缺乏信息交流平台和协调的机制,各高校各自为政,盲目跟风,形成了恶性竞争的局面,导致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
3.高校和高校教师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中存在“惰性”
高校专业的设置和调整牵涉到很多人的既得利益。首先,对高校来说,任何专业都是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后才得以设置的,在如此大的投入后,要想撤销或者缩减这些专业的招生规模,必然使得前期的投入付之东流,这是高校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高校在专业调整中存在“惰性”。其次,对高校教师来说,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在一个专业领域投入的时间越长,越不愿意涉足或是没有能力涉足其他领域,这就意味着他们现有的知识和能力很难适应新的专业,专业的设置和调整将会使得他们失去自身专业领域的优势。同时,某专业的撤销或者减少招生规模也使得这一专业的教师面临转岗的危险,因此高校教师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方面不够积极主动,存在“惰性”。凡此种种都使得高校专业的设置和调整面临着重重阻力。
三、对策与建议
1.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构建专业设置预测系统,这是治理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根本举措
既然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之间不是即时性关系,那么,如果当社会表现出了对某种专业的需求时我们才去设置这个专业,其结果就是,我们不能满足当年的社会需求,也不能保证4年后社会对此专业的需求依然存在与延续。因此,专业设置就不应该是依据现在的就业情况和产业分布情况,而是应该依据若干年后的可能情况,也就是要建立高校专业设置预测系统,遵照学科分化组合的内在逻辑,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发展变化的方向,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超前设置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专业,这样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使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达到平衡,从源头上破解我国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难题。
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或是委托的第三方机构应该通过社会调查和毕业生就业反馈的信息,检验学科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并预测市场的需求,及时对学科专业进行调整。在对未来几年专业需求的趋势判断上,政府应该明确高校应该新增什么专业,招生规模是多少?缩减哪些专业的招生规模,缩减多少等。
2.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发挥宏观的调控作用,避免高校之间的恶性竞争
专业的设置与否和招生规模的大小与高校本身的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当某一热门专业产生时,各个高校都会竞相开设相关的专业,造成专业设置雷同,最终导致结构性失业的恶果。要想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需要有一个可以调节高校之间专业结构的角色。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只有政府的相关主管部门才适合充当这一角色,因为只有政府才能超脱专业结构的分配所带来的利益制约。因此,政府还应该制定相关程序和评价机制,评估哪些学校可以开设新增的专业?每个高校的招生规模是多少?进行统筹规划,总量控制,这样既能保证大学生的质量,也能避免结构性失衡。
3.高校应该充分认识专业设置和调整的重要性,在这个基础上深化高校内部的改革,实现专业结构的优化
(1)要克服学校内部“惰性”带来的各种阻力,就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引导,并形成相应的引导机制,使教师们认识到专业设置和调整的重要性。思想的高度决定行为的力度,只有在认识上足够的重视,行动时才会没有思想上的顾虑。
(2)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增加其专业领域的广度,鼓励教师“一专多能”,适应社会发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3)全面筹划、理性对待高校专业设置和调整的成本。首先,在专业设置或专业调整前,要有充分、全面的筹划,并形成相关的制度,避免“拍脑门”、盲目跟风带来的人力、物力损失。其次,高等教育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对学生负责。高校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当一个专业设置不当,与教育目的相悖时,我们就应该对这一专业果断进行调整。因为如果专业设置不当,对高校损失无论多大,与毕业生将来的人生道路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
(4)优化结构,深化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使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坚持教育要面向市场,坚持年度招生计划与毕业生就业率适度硬挂钩,控制招生规模,突出行业专业特色,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社会认同度。
参考文献:
[1] 曹洪军.专业设置预测与大学生结构性失业治理[J].学术论坛,2009,(5).
[2] 李昌林.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客观因素及对策[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大学生支教小结范文5
二,支教期间的各项制度和计划
1,木垒县支教学生管理办法
为了切实加强实习支教工作管理,确保实习支教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具体内容如下:
(1)支教学生应服从实习学校的生活及教学安排,完成教学工作量以及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认真备课、上课,及时辅导,认真批改作业等。
(2)支教学生应虚心向实习指导教师学习,每周听课不少于两节,主动争取教学指导,并积极参加支教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
(3)支教学生要严格遵守支教学校的校纪校规,按时上下班,不得出现迟到、早退、旷课现象,晚上10点前必须返回宿舍。外出须向小组长请假,不得无故单独外出,不得私自参加外出旅游等活动。
(4)支教期间如因特殊原因需请假时,必须履行严格的请假手续。请假一天以内的,由实习学校领导批准;请假三天以上,需报教育局及学院带队老师备案。
(5)支教学生作风上要谦虚谨慎,言行举止文明大方,符合教师身份。不在校内吸烟、酗酒、寻衅滋事。
(6)支教学生要爱护学校公物,节约水电。
(7)支教学生在实习期间,要积极主动打扫办公室、宿舍卫生。
(8)支教学生不准体罚,辱骂甚至殴打学生。
(8)支教学生如有违反上述管理制度者,学院有关管理办法予以处理。
2,天水师范学院赴木垒县顶岗支教实习工作和教学指导计划
(1)工作计划
①了解各支教小组日常情况:每周五向各个支教小组打电话了解各小组该周的教学生活情况。
②听课并检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周记和三字两话(画):到每个支教小组至少四次,检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周记和三字两话(画)的情况;每个同学听课不少于3次;并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
③补助发放:每月月末发放补助。
④每月举行一次总结大会:总结大会上对上一阶段教学和生活上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并对下一阶段的相关事务进行安排。
⑤节假日安排:节假日前,打电话了解各个小组放假的情况,以及节假日期间小组同学的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根据具体情况安排集体活动。
⑥汇报:每2个星期向学院主管领导汇报支教情况,特殊事件及时汇报;每周和木垒县教育局主管领导沟通,交流支教学生近期的各项情况。
⑦网站建设和更新:及时更新网站内容,特别是与教学相关的备课资料。
(2)教学指导计划
天水师范学院赴木垒县顶岗支教实习学生总计37人,顶岗支教实习所教学科有: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小学体育,小学美术,小学心理健康,小学科学,小学新疆,小学信息技术,初中英语,初中生物,初中历史,初中地理,初中信息技术,初中美术,其中有5位同学所教学科与自己专业不符,但基本上都与所学专业相关。根据各个实习支教点人员分配和教学科目的情况,制定以下指导计划:
①指导次数:每位同学每人至少听课3次,个别指导3次,个别同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每个支教学校集体指导3次;阶段总结会集体指导3次。
②指导形式:个别指导,集体指导。
③指导内容:备课方法,听课方法,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相关问题,教学基本功的练习(三笔字,普通话,简笔画)。
④指导时间安排:个别指导在听课完成之后,根据具体授课情况进行。集体指导一方面通过到各个实习学校听课后,针对突出集中的问题,小组内进行;每次阶段总结会对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集中指导。具体时间按照工作计划表中进行。
3,小组长汇报制度
为了方便支教期间各项工作的展开,每个支教学校推选一名同学做为小组组长,负责支教期间小组内日常工作和生活。
(1)各小组组长:木垒县第一小学:成雄;木垒县第三小学:邓义平;木垒县哈族中学:张斌;照壁山乡中心学校:张娟;西吉尔镇中心学校:张永胜;英格堡乡中心学校:石洪鹏;东城乡初级中学:王伦;白杨河乡中心学校:常国祥;博斯坦乡中心学校:赵宏图;雀任乡中心学校:武荣;新户中心学校:王金鹏。
(2)小组长的主要工作:全面负责小组同学的日常安全、教学和生活;每周向带队老师汇报小组的各项情况,特殊事件及时汇报;收集教学资料(照片,视频);小组同学补助的发放;和支教学校领导老师沟通。
三,学生支教期间教学生活情况
1,教学情况
(1)教学任务的安排
根据教育局要求和安排,各支教学校基本上都给支教学生安排相对独立的一个班一门学科的教学任务,个别同学负责同一学科不同班级的教学任务,李艳红同学还担任班主任工作。(2)教学指导
各支教学校给支教学生安排了骨干教师担任实习指导老师,制定相应的实习指导计划,并不定期的互相听课,互相交流学习,使实习支教学生得到较快的成长。实习支教学生根据学校安排,每人每学期至少要上一次公开课,各学校在组织骨干教师听课的基础上,认真组织评课、指导教学设计、交流教学反思等,使实习支教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技能得到较快的提高。另外,教育局将大学生实习支教工作作为教学常规检查的一项内容,将对各学校大学生实习支教工作进行检查,在此期间,教育局将组织教研员针对支教大学生的课堂教学开展一次听课和现场指导活动,教研员走进实习支教大学生的课堂听课、评课。通过教研员的现场指导,使实习支教学生们得到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帮助。
(3)日常教学情况
根据工作计划和教学指导计划,对每个同学的教学设计、听课记录、教学反思、周记和三字两(话)画情况进行了统计,具体数量如下:根据检查的情况,大部分同学都能备课,完成教学设计,课后及时反思;听课方面,总体而言,大部分同学没有完成每周至少2节的基本任务;周记方面,部分同学并没有按时完成,甚至有些同学是补写;课堂教学方面,除刚负责教学任务的第一个月,部分同学有不适应的表现,大多数同学都能很快转换角色,投入到日常的教学中,特别是担任体音美三科的教学任务的同学,在教学过程中表现的相对突出。体音美的同学课后还担任兴趣小组的指导工作,各学校兴趣小组每周都有训练和指导,他们在这些工作中任劳任怨,发扬了师院精神。
2,生活方面
木垒县教育局及各个学校为支教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环境。在教育局的安排下,各实习学校提前将生活、学习、教学条件准备妥当,并安排专人负责照顾实习支教大学生的生活。各种生活用品(被褥、水瓶、脸盆、衣柜等)全部是崭新的,住宿全部安排在有暖气的房间,以保障住宿安全。在各乡镇学校和县一小、县哈中实习支教的大学生同其他教师一起在教职工食堂用餐,县三小因为没有教工食堂,实习支教大学生集中在县哈中的学生餐厅用餐。在生活费用的补助方面,部分有教职工食堂的学校采取免去伙食费的方式,部分学校采取为实习支教学生发放200元—40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费的方式。周末和节假日期间,教育局经及各学校常安排支教学生进行活动并聚餐,使得学生在支教期间能够安心工作;教育局领导还专门安排了2间宿舍供支教学生周末和节假日休息。
、班级管理方面
作为一名班主任,管好一个班是最基本的任务。这学期,在班级管理方面,我做了如下工作:
(一)、继续抓好对学生各项常规的培养。
经过了一个暑假,学生一下子长大了许多。他们渐渐地有了自我意识,做事情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搞“个人主义”。这虽是学生个性的体现,却不利于整个班集体的发展。因此,继续抓好对学生各项常规的培养,仍然是班务工作的重头戏。
二年级的孩子,自觉性还是相对较低,早上来得早,很少有人自觉读书、打扫卫生,需要老师在旁边不停地督促、提醒。针对这一情况,我先在班上选出五名责任心强、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同学,将她们两人一组搭配起来,每天一组轮换,一个领读,一个组织纪律,早晨一到校就组织同学进入早读,并配合“争星评比台”用小红花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奖励。一个学期下来,大部分学生到校后都能在领读小组的组织下自觉进入早读。
进入二年级,学校分配了室外清洁区。经过一年级一年的锻炼,大部分孩子已经能比较好地完成教室的清扫任务。但是,打扫室外清洁区需要用大扫把。学生人小力微,用起大扫把来力不从心。再加上秋天落叶很多,学生扫起来简直是人仰马翻,“岂一个乱字了得”。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坚持每天早到校,和学生一起打扫卫生。他们不会用大扫把,我就手把手地教他们使用诀窃。经过一段时间,学生终于慢慢地进入了状况。现在,即使我不在场,学生们也会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任务,把清洁区打扫得干干净净。
这学期,学校更加严格了对集会时路队的要求。虽然我们班过去集会时的站队状况一直良好,但并不代表我们可以躺在成绩薄上睡大觉。结合学校的要求,根据我们班在路队方面的现状,我在班上召开了一次“雁群飞行我站队,都是守纪小模范”的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思想教育。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反省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并以身作则,在每一次集会时首先按要求站好,为学生作出好的榜样。一学期下来,我们班的路队又有了不小的进步。
(二)配合学校安排,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
这学期学校组织的活动较多,每一项活动我都认真对待,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力求使学生从每一次的活动中得到锻炼。这学期我组织学生参加的活动有:
九月份:结合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召开以“中国骄傲”为题的主题队会,鼓励学生学习奥运健儿的拼搏精神,以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他们的爱国主义情绪;教师节,组织学生开展“上好一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的尊师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老师的谆谆教诲;中秋节,号召学生开展“一个水果一颗心”的慰问解放军活动,使他们了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和学生一起动手布置教室,美化自己的学习环境,积极参加“最佳教室”的评比;组织学生分析本班特点,申报“安全”特色中队,并针对这一特色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十月份:利用“十。一”长假在学生中开展了“我为祖国拍新照”或“写新诗”或“画新貌”的活动,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眼中的祖国记录下来,并选送作品参加学校的爱国摄影展;在中国载人飞船升上太空一周年之际,在班上召开以“航天知识知多少”为主题的班会,激发学生对航天知识的兴趣,引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美好愿望。
大学生支教小结范文6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作为团委的一个品牌活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举措.为了响应,团中央关于大学生在暑期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号召,根据今年团省委的要求,在政法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在校团委的正确指导下,我院团委组织了20__年暑期"三下乡"实践服务团,并于7月11日开赴雷州市龙门镇竹桥管理区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短短的7天里,队员们本着"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理念,履行"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的诺言,充分发挥师范大学的师资优势,积极扎实地开展了多项富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真正学习宣传实践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落实了实处,为即将迎来的华南师范大学七十华诞的增光添彩.下面我们将我实践团所开展的工作报告如下:
活动主题:走进校园,服务社会
下乡地点:湛江雷州市龙门镇竹桥管理区
下乡人员名单:
杨炎李学英洪桂玉曾铨张慧桦欧阳国添何秋晨龙伟杜麦小河
张航宇何柏略郑健雄姚剑婷叶强钟翠莉
活动过程:
准备:积极准备,认真落实有关文件精神.
多方努力和支持使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领导重视,组织认真,准备充分是今次"三下乡"活动顺利开展的可靠保证.学校和学院历年高度重视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期初,院领导在专门召开的学期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提出了把三下乡活动作为学期工作计划之一.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们听取校团委关于"三下乡"活动的工作思路和活动安排,进一步明确了今年"三下乡"活动懂得主题:实践三个代表,弘扬民族精神.引导青少年深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挥智力优势,躬身实践,服务基层,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在活动准备阶段中,学校和学院拨出"三下乡"活动经费以及提供老师知道,保障了"三下乡"活动的顺利进行.我院团委按照关于"三下乡"活动的指示精神,及早动手,安排部署,并成立由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等组成的"三下乡"活动队伍,为"三下乡"作充分准备.在策划的过程中,队员们各司其职,根据专业特色和服务项目,确定服务内容,充分发挥团体协作精神为构建整个活动出谋划策.
准备阶段工作安排
做好准备工作是这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此次活动,主要由学院团委实践部牵头组织,负责整个活动的筹备,包括与上级团委,实践地的联系,活动方案的征集,撰写,方案的审批工作.今年的三下乡活动是采用项目化管理的试验第一年,因此在方案准备方面,我们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如落班宣传,出宣传海报)积极做好学院同学的宣传和动力员,调动同学们参与活动,出谋划策的积极性.具体过程主要有:1,五月初进行三下乡活动的总体宣传.2,五月中旬进行方案征集活动.进行方案,信息的整理和完善.3,5月下旬敲定实践方案,并与实践地作好相关的联系工作.
活动开展:实践出真知,深入显成效.
落户访问,积极调研,关心农村,农民生活.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情况,风俗习惯,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在落户访问前的前一天,我们主动与当地的村干部一同开了一个座谈会,向他们了解情况.在两个多小时的交谈当中,我们了解到了村子里的风土人情,并就当地在建设当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教育状况,税费改革,村政府职能改变等问题交换了意见.时间虽然不是很多,可是我们从村领导的话语和眼神中读明白了他们的苦处,期待及农村的希望.会后,我们还根据所得资料认真讨论了下乡访问的主题和调研方向,制作了相关的问题,使下来的活动更有针对性.知己亦要知彼,然后就是把诺言付诸行动.为达到我们"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下乡目的,与村民亲密接触是必须做好的第一步.在村领导的带领和帮助下,我们确定了访问对象.仁厚我们带着捐赠物资一户一户的进行访问,在访问的过程当中,我们专设了两个通讯员负责对话记录,拍照以及整个活动资料的整理.队员们不怕累,不怕苦,主动走近 群众与群众交谈,关于群众;与贫困户,五保户的接触,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国庆;与村领导的交流,我们明白了农村发展的艰辛;与专业户,退伍军人的讨论,我们看到了农村的出路,还有村民对这块红色土壤的热爱.
普法,普的也是情.
法学专业是我院的一个特色大专业,在此次活动中,我们充分发挥这种优势,组织了8人的普法小组,主要负责法律知识的宣传,政府政策的宣传,税费改革的宣传等活动.农村因为条件限制,农民知识水平普遍不高,法律意识水平更是让人担忧.平时在日常生活当中不懂自觉运用法律来解决问题,于是往往会为管理,治安带来不少的问题.我们这次普法活动主要采取设点宣传与定点服务结合的形式开展:一方面在人口密集的时常周围设点宣传,结合艘村民咨询;一方面是积极宣传,以我们的居住地点——竹桥小学为驻地欢迎村民"上门"咨询.为鼓舞村民畅所欲言,我们特设抽奖活动,不但为来咨询的村民热情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而且还为他们讨论关于子女教育,学校教育,计划生育工作等问题.活动受到的当地村民的欢迎和支持,在群众中形成一定的影响.通过普法活动我们不但宣传了华师,宣传了法律知识,为农民提供的有效的服务,提高了农民的法律意识,更让我们明白到了知识的重要性,更加体会到知识只有用于实践中才能发挥价值的道理.
支教,理想主义教育工作备受好评.
支教,是我们这一次"三下乡"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针对的对象是竹桥小学二年级到五年级的学生,主要活动内容有:1,捐书活动.在三下乡整个活动的准备期间,考虑到支教对象和当地学校的具体情况,我们联系到华工附小与他们共同合作开展了一次"我为农村教育作贡献"的捐书活动,发动广大师生捐书(科普书,教科书,课外读物等)377册,练习本,笔记本100多本,并于7月14日捐献给竹桥小学,并为他们带去城市小朋友的祝福,为补充学生文化粮食,增强当地教学资源出了一分力.2,图片展,图片内容包括卫生知识宣传,城市生活剪影,华师大介绍专栏,我们的大学生活,成长轨迹等,图片展由各班的负责教员带领学生参观并作解说,鼓励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改变贫穷状况.3,形式多样的主题课堂.我们以理想主义教育为主线,根据各班实际开设形式新颖的主题课堂,如"我的理想","新概念英语","如何建立自信","生活小科技"等,通过教与学的有机组合,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传递给农村小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既使学生学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同时也锻炼了支教小学生积极参加课余活动,组织他们排练文娱节目,如:教唱英语歌,学习三十二步舞蹈,玩游戏等,后来还组织小学生在7月16日联欢晚会上表演,既增强了活动的参与性,又提高了活动的娱乐性,收到了较好活动效果.
文艺演出,送文化粮食下乡.
为更好地做到送文化下乡,我实践团队员一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一边抓紧所有业余时间排练节目,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加班加点,夜以继日,终于高质量地完成了7月16日在雷州市竹桥管理区竹桥小学举行的题为"走向明天联欢晚会——暨三下乡实践活动总结"的联欢会.虽然说我们的演员水平并不是十分高,但是还是能够保证了节目的质量,节目内容深受群众的欢迎.而且通过我们发过小学生以,及当地老师同台参与演出,更使活动增色不少.由于交通,竹桥地区的文化建设并不完善,村民很难得到有观看表演的机会,通过我们的辛勤工作,将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献给了劳动人民,真正做到了送文化入乡,送情下乡.
在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我们还特别注意到以下的几个方面的工作:
住宿.我们住宿的地点是"竹桥小学",该校历史悠久,原名"徐闻县青桥乡第十四保国民学校"于1946年创办,全校有学生450人,13名教职工,学校设施简陋,于去年拨款修建新教学楼.其中,女队员住在前教学课室中,难队员则住于教学课室中.
伙食问题.为节省经费开支,加上当地条件简陋,我们采取了自己分组办伙食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这样一来既免给当地人民带来负担,同时也都增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
在整个活动过程当中,我们设有专门的"下乡日记"来供队员们交流体会,心得.并让村,校领导给我们的活动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利用每天晚上的时间来排练节目,同时也会在晚上以简单的形式通报当天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作好活动小结,交流经验心得和体会.下乡归来,我们还组织了较规范的结果会议,讨论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一些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和值得发扬下去的方面.为以后活动开展提供了参考.
此外,我们还举行了一个"走进校园,服务社会"三下乡活动成果展,向广大同学展示了我们的活动成果,使三下乡活动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尾.
三,经验总结
纵观整个"三下乡"活动,从写计划到方案的实施,总的来说还是开展地较为顺利并且也得到了领导的支持,村民的欢迎和好评.并且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宣传了华师七十年半学成就和辉煌历史,进一步激发了青年学生成长进步,奋发有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增强了青年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学生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接受了深刻的教育,经受了火热的锻炼,促进了我们全面的发展,健康成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闪耀光芒,学子青春在奉献中锻炼成长.但是,我们的活动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部分细节问题没有处理好,如部分队员的情绪问题,这是在日后的活动开展中要密切注意的,只有调动起队员的积极性,营成良好的合作氛围,活动才会更加有效率,质量才会更有保证.
时间安排方面应该要更趋合理,任务分配方面同样要根据各队员情况的不同,注意他们之间的合理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