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教学研究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教学研究报告范文1
(一)网络教育环境分析
当今计算机网络的规模发展极快,由局域网互联成为广域网。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教育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通信技术,与传统的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实现了教师、媒体、学生的自主交流,使教育最优化目标的实现变得越来越近。网络教育具有其它技术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无不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年初就要求在**年以前把每一间教室和每一个图书馆都联到Internet上。英国到**年已有24门学科不同程度地实现了课程与网络的结合。日本政府在100所中小学进行的联网试验研究项目要通过一系列科学试验探索新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因特网中的信息资源非常丰富,可为全球的学习者建立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在作为资源学习的教学环境时可发挥重要作用。但其中的信息资源比较分散和混乱,不适合作为标准的教育信息系统支撑平台。
在我国,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只是刚刚起步。在中小学中将网络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实践还较少。**年3月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在全国首创网络教学,在初中实验班的地理、外语课试行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随后北京、广东、上海等地相继有学校进行网络教学的尝试。校园网教学环境能够把学校内部的各种资源共享起来,并提供支持管理和教学的一些专门的应用工具,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能够使用这些应用工具利用和共享学校的学习资源。目前已建成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络的学校非常有限,就是在这些学校,真正能够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功能的也寥寥无几。因此,在原校园网的基础上,用较少的投资构建一种把网络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教学互动平台十分必要;能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两者结合的最佳作用点是我们最大的期望,从而实现人与机、人与人、课程与网络的互动。
基于以上分析,本课题试图构建一个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网络互动平台,选择地理学科来进行网络教学实践,以期找到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从而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选题的意义
1、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宽学生接受地理知识的视野和途径,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意识得到增强;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有利于学生的协作学习的形成
协作学习主要是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讨论、争论、甚至辩论,以此保持自己的知识,升华自己的认识。网络环境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学习的要点,利用网络调用信息资料,自由浏览,或者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相互交流形成共识,教师也可调用某一学生的资料进行点评。这样,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协作可在网络环境中实现,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提高教师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转变教学理念,以适应网络教育的发展。
高中地理学科的空间性、综合性和学科交叉性的特点决定了网络必将在地理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因此地理教师在构建网络互动教学平台并利用它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取得一定的创新和突破。
4、拓展校园网络的功能,提高网络利用率
随着“校校通”工程的推进,我校校园网络趋于完善,怎样提高网络的利用率,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怎样避免使校园网只是学校“展览”的延伸成为一个花瓶摆设,也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我们选择构建高中地理互动教学平台,就是要使校园网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的舞台,使校园网不仅仅是一种通讯媒体,而成为一锅大家都来添菜加料的美味“石头汤”。从中我们将探索出网络与教学相结合的最佳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网的功能,提高利用率。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高中地理网络互动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该平台运行于校园网,也可以通过Internet访问,是面向校内地理教师和学生的网络教与学平台。平台基于windows**AdvancedServer操作系统,使用ASP(ActiveServerPage)开发环境和SQLServer数据库,以DreamweaverMX2004为开发工具。预设互动模块有E-mail(电子邮件)、BBS(电子公告板)、在线聊天室(Chat)、答疑系统、留言本、在线作业、在线自测、在线考试、地理游戏等,提供国内外地理教学和资源的优秀权威链接。
2、跟踪记录教师和学生利用该平台进行互动教学的情况
选择实验对比班级,深入教学第一线调查和记录教师与学生利用该平台互动的动态情况,在实验数据比较中分析和寻求网络与教学相结合的最佳切入点。
3、通过使用该平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获取、处理、创造、表现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并通过这些能力的培养实现对知识的探索和创新。
4、通过该平台使教师和学生找到一个最佳的交流场所,使平时无法面对面谈的问题在这里找到解决的方法。
现在的师生关系不算融洽,学生在新概念作文大赛当中竟然没有一个人去写自己的老师,哪怕是不喜欢或者失望都没有,他们集体逃避了这个问题。这该是老师的悲哀、学校的悲哀抑或是教育体制的悲哀?所以构建这个平台我们也想从中找到缓解师生矛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减少网络的负面影响。
三、完成本课题的条件
人员结构:课题组成员配备合理,有一线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有又有年富力强的青年教师,对网站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开发和应用达到了熟练的程度。课题组成员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的主要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及教育统计的手段,所有成员均能进行课件和网页制作。学校大力支持本课题组成员进行研究活动并给予必要的时间保证。
资料准备:学校有校园网、课件制作室、多媒体网络教室作硬件支持,有科研中心相应的科研资料作软件支持,同时每个教师家庭都有计算机连接校园网,这就为平台的构建和应用提供了充足的资料准备。
科研手段:1、主要采用对照实验,运用等组设计原理,随机选定两个平等班,对实验班采取网络互动教学,使实验班学生有机会在互动平台上学习和交流。而对对照班,则采用常态教育教学。2、文献检索法。3、统计测量法。4、问卷调查法。
学校对于教育教学研究将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课题组负责人将全面负责课题开展情况,并定期检查和总结。
四、课题人员组成及分工
1、人员组成
负责人
组员
2、具体分工
五、课题研究进度
主要研究阶段阶段成果形式
课题准备阶段
20**.5月至10月1、完善课题计划,写出详尽的研究方案。
课题实施阶段
20**.11月至20**年6月1、完成地理网络互动教学平台构建。
2、实施互动教学对比实验,跟踪记录实验数据并写出分析报告。
3、发放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进行统计写出调查报告。
课题总结阶段
20**年7月至8月1、数据统计分析
2、课题自评、论文集结
成果展示阶段
20**年9月至12月1、推出公开课
六、课题最终成果形式
1、完成课题结题报告。
2、完成课题论文集。
网络教学研究报告范文2
可使用比正文大1-2号的字型与变化了的字体(黑体)来排列,上空2-3行,下空1-2行。
二、署名
接标题下一行,一般写上“××单位课题组”。加注时要标明课题的级别、性质、归属、立题年份、负责人姓名、成员(顾问)姓名、研究报告的撰写者。也可单独列一页,或放置正文末尾括号中,将具体的工作与成员予以说明。
三、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内容摘要是对研究报告中所描述的背景、采用的主要方法、形成的结论与提出的新见解的简要说明,以100-300字为宜,接着“××单位课题组”空1-2行,其中“内容摘要”用中括号,变体字。
关键词除了帮助检索之外,还在于可提醒本研究报告的阅读者着意理解所列词语,以2-5个为宜,紧接着“内容摘要”,其中“关键词”也用中括号,变体字。
四、正文
正文是教育科研报告的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的提出
⑴揭示问题或困难;⑵是究的目的和意义⑶研究现状的综述⑷本课题关键概念的界定。
2、课题研究目标
目标的确定与后文的研究效果分析的思路要一致,有一定的联系。
3、课题研究的思路
这一部分需说明自己对本课题研究思路的角度和特色,还要将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工具、研究步骤等方面的问题交代清楚。
4、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这是研究成果的主体,是课题研究内容的全面展开。
5、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结果是根据研究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后展示的客观事实,它告诉我们最终得到什么,这些东西是什么。结果可用图直观表达,也可用文字简要说明。
五、结论
这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它是在研究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判断、归纳而概括出更高一个层次的成果或观点。结论指出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今后应怎样办等。
六、存在的问题与后续的研究
七、报告落笔的时间:
一般放在正文右下方。
参考资料的基本格式
引用对象 基本格式
书籍类 作者名《书名》(出版社,×年×月版)
刊物类 作者名《文章题目》(《刊物名》,×年第×版)
报纸类 作者名《文章题目》(《报纸名》,×年×月×日)
成果汇编
一、封面
说明课题名称、立题编号、课题负责人和承担单位、立题时间
二、目录
三、主报告
正文小四号,1.5倍间距;大标题(题目)三号,粗黑体;一级子标题四号,黑体;二、三级标题与正文同字号,字体变。附件如篇幅较多,正文可用五号,单倍间距,标题字号相应缩小。四、附件
包括课题申报表、研究方案、立项通知、子课题研究报告、有较强阶段特征的阶段研究报告、相关的研究论文、设计的相关材料(如调查表),相关的个案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活动设计、相关成果的获奖证明及其他有关材料。
研究报告格式范文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世界其他教育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在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都是逐渐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英语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来辅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所产生的促进和变革作用,对学校和教师实施新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地运用信息技术成为教师实施新课程的重要素养之一。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小学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有机地与小学英语教学进行整合——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
新的课程观让我们重新审视延续多年的教学观、质量观、发展观、人才观,深刻影响着教师长期习惯的教学行为。同时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对学校教育教学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无论是宏观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还是微观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最终都在因之而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体现了在保证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想,必将成为教育改革的着力点和发展方向。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课题的研究,我们力求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共同推进,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师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真正掌握最先进的教育技术,促进教与学的革命。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目的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方向,怎样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有效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是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其应用价值是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与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同时也让教师能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让英语学习更贴近生活。
教师要改变以课件制作、电脑辅助教学即为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整合的片面的教学观念,努力贯穿开放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寻求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最佳切入点,从而实现人与机、人与人、课程与信息的高度交互,并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实现,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真正还给学生,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自主式地学习,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资源中自由发展。
三、课题研究组织分工
负责人:
成 员:小学一级教师(英语)
小学高级教师(语文)
小学高级教师(语文)
小学一级教师(数学)
小学一级教师(语文)
小学一级教师(数学)
小学一级教师(数学)
小学一级教师(语文)
分工安排:
课题总负责:
制定课题方案:课题组全体成员,
资料搜集整理: 课题组全体成员
阶段总结:
最终成果总结:课题组全体成员
四、课题研究方法步骤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课题组成员带领教师立足课堂教学实践,加强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会反思、学会批判,在实践中边学习边总结,一方面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另一方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把全新的课堂带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力。
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学习相关理论,确定研究课题,组建课题组,制订相应的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明确分工。了解国内外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整合教学研究的现状,进而认识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2、实施阶段。在保定市现代教育技术“xx”课题研究的成果上,集中精力同时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分别在2个年级实施课程计划及学期方案。分析总结阶段性教学成果写出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有效整合研究的相关论文。通过课堂教学、问卷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再次分析、总结教学成果,调整原教学计划,写出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相关论文。
3、总结阶段。⑴系统整理过程资料,总结研究经验、成果,形成论文。⑵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⑶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并申请结项。
五、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经过一年的认真学习,努力实践,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
1、师生信息技术素养得到有效的发展提高,会应用计算机等工具进行信息收集、处理,绝大多数教师能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将计算机作为自己教和学生学的工具,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2、教师通过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使得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有了新的变化,学生的主体特征凸现,动手欲望加大,创新意识增强,达到较之以往更高的学习水平。
3、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初步构建了符合我校学情的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
4、通过课题研究,锻炼了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学校涌现出了一批信息技术运用比较熟练的师生群体,如在我镇总校担任现代教育技术组长的张海迁老师等,有在安新县文体教育局举办的文字录入比赛中获奖的杨子轩季明伟等学生。
5、通过课题实验,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都得到加强,新的课程观、质量观、教学观逐步形成。广大教师认真总结自己在实验中的心得体会,撰写的论文分别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或评比中获奖。
6、课题研究的开展,促进了教师改变长期习惯的教学行为,也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让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有效保证了学校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
六、课题研究的特色及价值
从宏观上讲,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会带动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改革。从微观上看,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可为我们教与学构建新的平台。因为网络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的超文本性可实现课堂的高效能管理,多媒体的外部刺激多样性容易激活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利用信息技术,既可以构建个别化学习环境,也可以营造协作化学习氛围。信息技术教育与小学英语课程的整合,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人才的有效方法。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力求凸现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显著特点,在互动化、网络化、情境化方面下功夫。从目前情况看,要真正把计算机网络技术融合到小学英语的教学中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学改革任务。我们首先狠抓教师教育理论的学习,立足于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其次是培养骨干,建设队伍;再则就是选择带头教师,力争以点带面。在实验中,我们力求突出信息技术的特点,围绕教学内容的难点,寻找整合实验的关键点。
七、我们的反思
1.要有课程改革的大视野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必须要有课程改革的大视野,必须要以实现课程改革目标为目的。也就是说,整合是在课改的大前提和大背景下进行的。
2.要有全体师生的高素养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很大程度取决于师生的信息素养,因此,要从教师培训机制、学校课程设置、人员经费投入等方面进行改革,切实扭转不利局面,为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提供保障。
3.要有智能便捷的新平台
对每一个教师而言,在保持和发扬朗读、演讲、板书、绘画等传统的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应当随着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学习新的技能和方法。如搜集、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有效整合课程要素、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等等。
八、未来的打算
我校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们还决心在下阶段进一步深化研究。学校的校园整体改造已正式启动,在不久的将来,当新的“三机一幕”进入教室后,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将会向更高层次开展。
1、加快校园网络环境的建设。
在校园整体改造中,学校将建成一流的网络设施,学校将继续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来建设学校的网络环境。除了硬件建设外,学校将完善已经建立的小学英语教学资源库,开发学校网络教学平台。
2、加强对教师网络信息技术的培训
首先是积极、认真参加上级培训,加强管理,加强考核;其次是继续进行校级培训,要求四十周岁以下的老师都要较为熟练的掌握信息技术,坚持每年进行电教使用的活动,并不断丰富内容。
网络教学研究报告范文3
0 引言
教学研究属于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措施。组织与开展好教学研究工作才能够有效推进教学改革进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而教学研究项目是教学研究的对象,能够提升教学水平,且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教学研究项目管理机制通常是以项目为主要的管理对象,随后由教学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的管理形式。制定合理的项目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重视管理,才能够提高改革质量,培养优秀的人才。
1 项目管理概述
项目管理一般是指一个组织为了实现制定的目标,在特定的时间与资金等条件下开展的一种特定的工作。①在工程项目中运用项目管理,在既定条件下,节省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随着社会的进步,项目管理也逐渐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美国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一切都是项目,项目所覆盖的范围会越来越广泛,既能够在大的工程与技术等项目中运用,也能够运用在一些具体的任务中,其中包括一些工程型与非技术性的“软项目”。
如今,高等教育活动的范围十分广泛,既包括了日常的教学与管理,还包括了一些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教学与科研管理目前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重复性的工作,例如平时开展的教学活动等;第二类是一次性的活动,例如创建一所大学或者实验室等,甚至包括了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等。由此可见,高校的项目管理种类较多,且层次较为复杂,在高校管理的过程中实施项目管理,就能够有效实现科学决策与民主作风,帮助高校管理者提高管理水平。在高校内做好项目管理工作,能够帮助管理者对一些优秀的教育科学成果进行总结,提升成果的价值,优化教育资源,且还能够帮助管理者将一些志向相同的教师聚集到一起,相互交流,为更多教师提供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以此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②
2 项目管理的特点分析
教学改革项目管理一般是以项目管理为主要对象,由相关管理者组织一些专业人士进行立项讨论,项目负责人需要对项目的研究进展进行监督。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强调中期验收、中期检查以及淘汰几种教学管理模式,一般具有以下几种特点:
2.1 需要实行项目滚动制管理
教学改革项目管理会经过年度或者中期检查评价,当确定一些研究计划能够实施时,就应当及时的追加经费,对于一些研究成果突出,有创新意识或者有重大突破的项目应当给予表扬。此外还需先考虑项目主持者在今后教学改革项目中提出的项目,对于没有按照研究计划项目或者没有完成任务的项目应当立即撤除后续的经费,同时撤销项目的资格。
2.2 重视实践
在教学改革中,教学改革项目的确立必须具有实践性,还需注意实践后的效果,实践的结果应当对相关专业有利,且一旦立项成功,就能够使多方获得共同进步的机会。在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的审查中,不能对可行性较差的项目进行支持,应当对一些实践性强,且具有特色的项目进行支持,帮助项目提出者推广项目。
2.3 具有复杂性
项目管理属于较为复杂的工作,通常由多个部门组成,会跨越多个组织,需要运用多门学科的理论或者经验来解决一些问题。且项目工作在执行的过程中通常存在多种未知的因素,每个因素都具有不确定性。③另外,教学改革项目改革还需将不同经历与不同组织的教师集中在一起,在特定的时间以及成本的约束下完成项目,这些要素都决定了项目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
2.4 具有创造性
由于项目具有一次性的特点,需要在承担风险的同时发挥创造性,这与一些企业的重复性管理不同,项目的创造性通常离不开科技的支持,而如今的科技发展一般具有两个特点:首先是综合性。综合性一般是指要解决更为复杂的项目,通常需要依靠多种综合学科的研究成果,将多种技术结合起来,才能够有效实现科技的发展,将先进的科技运用到项目中,才能够提高项目的实践性;其次是继承与累积性。主要表现为人们可以采用前人的经验,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与经验,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创新,研发出更加先进的技术。
3 项目管理的运行机制分析
3.1 完善相应的制度
在确立项目前,各大高校的主要工作一般是确立项目指南,确定项目表格的设计以及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这是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主体,对于整个教学研究活动都会产生影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确立项目管理办法。制定合理的教学研究管理办法是保证教学研究活动能够顺利实施的前提,因此在立项前就应当制定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应当包括对项目的监督与审查、确定项目的意义、项目的评审等。项目管理办法作为一种管理制度,应当对管理部门与负责人进行约束,这是建立项目的基本前提。第二,设计申请表格。确立项目申请表是为了使评审专家充分了解项目的价值,表格设计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影响专家的评审结果。理想的申请表应当包括选题的目的、内外研究现状以及项目的特色等,使评审人员通过表格就能够了解到与项目有关的信息,为立项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④第三,确立评审标准。制定完整的评审标准后才能够进行立项评审,确立标准时应当重视教学研究项目的理论支持与应用前景,还需突出项目的实践效果等。此外,还应当标明软指标,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为评审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
3.2 对过项目过程进行管理
教学研究的重点在于过程,对项目研究的过程进行管理也是开展课题研究的重要前提,能够有效提升研究质量。
第一,进行合同化管理。确立项目后,项目主管部门与负责人应当签订合同,对其进行合同化管理,使立项者与管理部门之间能够建立起契约机制,既能够使管理部门在项目管理活动中有具体的规章可循,还能够使项目负责人明确自己的任务,保证研究活动能够顺利实施。第二,实施网络化管理。项目管理部门在管理过程中应当结合自身情况,研发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管理系统,对项目成员以及项目变动情况等进行网络化管理,为教学研究项目的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保障,且还能够提升信息决策的合理性,有效实现科学管理。第三,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在管理工作中,开展阶段性检查,能够将项目与日常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此种检查形式应当以系部为主。此外,还需做好中期检查,中期检查主要是以 学校为主,项目主持者应当认真填写并提交项目进度表,同时还需向管理部门汇报研究进展。⑤例如在管理过程中可对项目参与者开展了哪些工作、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以及实际效果等进行检查,通过中期检查,就能够找出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3.3 重视验收程序
教学研究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形成教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教育理论,同时还能够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日常教学中,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验收标准是否严格,直接决定项目是否能够推广实施,因此需要格外重视。
第一、 规范验收程序。虽然学校开展的每个项目都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进行的,但项目的研究属于动态的过程,为了保证项目质量,就应当做好把关工作,按照项目验收程序审核程序,验收程序见图1。第二、召开研究报告会。教学研究项目报告会应当由学校组织,项目负责人进行讲解,全体师生均可参加。项目负责人应当在报告会上汇报研究成果,并讲解创新与关键性问题,与参加报告会的人员进行互动。参加报告会的人员通过报告会了解项目成果,获得学习的机会,同时还能够对项目结题工作进行监督,促进项目成果的推广。第三、推广研究成果。教学研究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是教学研究与管理中较为重要的环节,经过这一环节,教学研究成果才能够发挥自身的作用,为促进高校的稳步发展做出贡献。在推广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学校应当充分利用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促使教师与管理人员关注教学成果,促进高校的稳定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有效地将研究项目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就应当充分地了解项目管理的特点与运行机制,结合项目的特点与教学目标进行,在确立项目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项目的可操作性,为教学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持。
注释
① 张超,杨军丽,李洪霞.高校学生活动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4):192-193.
② 阎文兵,申荣卫,姜绍忠,张兴梅.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6):49.
③ 陆继锋,陈炳霞.高校教学研究项目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0(3):40-41.
网络教学研究报告范文4
利用网络,开展课题研究
2007年,学校开展【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网络环境下隐性知识管理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之子课题《中小学课堂“一课多讲”的实践与效果分析》课题研究工作。在中小学教师知行同盟(e友学习网)等网络平台进行“一课多讲”课题实验活动,教师利用平台建立个人空间,上传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研究成果等,初步形成属于教师个人的资源积淀,教师的广泛、积极参与为教育博客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教师在同伴的欣赏与互勉中,专业发展意识不断激发与强化,通过专题研讨、教学研究等形式,将个体行为变成群体行为,将自发行为变成自觉行为,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
2012年,北山小学在e友学习网()开展了网络课题《网络协作学习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个案研究》的研究。通过这一途径,探索协作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协作学习对传统课堂教学产生的影响,协作学习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如何实现“网络协作学习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等。以研究报告、论文、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等形式反映研究成果,为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促进校际协作学习提供借鉴。
开展学生课题研究
《基于网络的多元化校际协作促进有效学习》课题研究是学生校际协作学习活动,是以科学课《溶解》一课为研究内容的实验活动,整个活动通过网上在线讨论生成子主题,用实验去验证子主题,参与其他子主题的形式,对其他小组的实验活动进行评论,撰写实验日记上传空间。通过这样的实验活动,学生动手查找资料、做实验、提问题,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在实验中,学生家长也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研究,每天晚上在线讨论,交流互动,打破了以往合作学习过程中,形式单一,学生厌倦的现象,也让学生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有了近距离了解,增进家校间的联系。网络平台为师生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成为教师和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在这个课题研究中,灵活选用有效的合作方式,营造适当的竞争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教与学的过程变成一个合作、互动、民主、开放的过程,让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实现教师和学生知识的共享与创新,丰富和补充课堂教学,进而提升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水平,提高学生素质与创新能力。
教育博客在课题研究中的作用
教育博客是一个进行知识管理、行动研究、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的平台,教师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使教师学生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教育博客从内容到形式都便于管理、查阅、交流,它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有效载体和工具。因此,北山小学开展了《利用教育博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课题研究活动,建立班主任、科任和学生家长qq群,建立北山小学博客圈和校园网站;完善学校博客平台、博客栏目;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研讨。为了促进课题向纵深发展,组织开展“网络博客”研讨课、课题展示课、骨干示范课等活动;组织教师参与博客评选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国家、市、区各级的技能竞赛;利用博客开展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在博客圈子中开展讲座、论坛、组织教师进行网上评课等。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们利用信息技术备课,收集、整理、归纳相关信息,有计划、有目的地把这些充实到教学中,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教师与学生的学习空间,优化了学校教学资源,形成了具有北山小学特色的教师专业成长模式和开拓创新的新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促进校际协作与交流
学校组织课题组成员定期开展与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教师交流研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通过“e友学习网”平台与湖南、重庆、新疆、江苏等全国各地学校开展校际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活动,还与县域、区域内的学校进行校际协作学习,增进了校校之间的友谊,促进了校际间的协作与教师专业发展。
网络教学研究报告范文5
关键词:网络工程专业 学科规范 课程体系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计算机网络已渗入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显示,截至 2012 年 6 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5.38亿[1]。在网民数量激增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开始建立基于自身业务的网络系统,并开发基于网络的应用和业务。目前,国内高校的网络工程专业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原有的计算机本科专业为基础,课程体系[2]沿用计算机本科体系,无法体现网络工程专业特色。例如:以编程类课程来说,计算机专业[3]强调的是语言编程,而网络工程专业强调的是网络管理编程及其底层协议通信。因此,这样的课程设置泛而不专,不能体现一专多能的作用。另一类是以通信工程为主体,强调计算机网络与原有电信网络相结合,主要体现在各个邮电学院的培养计划中。这两类都不符合目前网络工程专业的发展需求,没有给出清晰的专业定位,造成教学质量和效率下降。
目前各行各业需要什么样的网络技术人才呢?而国内的高等院校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否完全满足这些需求呢?为此,我们一方面调查并分析了多个典型行业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技术与技能要求,另一方面跟踪分析了包括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美国 MIT、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西点军校、CC2005、加拿大 Dalhousie 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和国立大学、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等多所国内外知名院校当前网络工程或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并以此为依据,确定网络工程专业涉及到的知识领域及对应的知识点,然后制定覆盖各知识点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
2、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等技术人才,网络工程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网络工程师,目前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向主要有网络工程管理与规划设计、网络维护与管理以及网络应用程序开发等方向[4-8]。根据普通工科高校办学层次和培养对象,我们立足于“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突出创新意识”的教学理念,确立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系统掌握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具备计算机应用、网络编程与应用开发、网络规划设计部署、网络管理等基本能力,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人才。
3、制订专业培养方案的方法
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可以采用“需求驱动”的方法。首先,对人才市场进行需求分析,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然后,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需求分析,得到了本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大致确定本专业的专业课程;根据这些专业课程又需要哪些专业基础课程的支持,从而大致确定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分析这些专业基础课程应该得到哪些基础课程的支持,大致确定本专业的基础课程;最后,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制订原则,仔细、合理地调整各模块内容和学分分配。
4、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4.1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则
课程体系的设计必须分析网络工程的专业特性,且与当前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基于网络的社会需求众多,网络技术日益复杂,因此,最好根据需求,将这些特性分类,设计网络工程专业方向,然后为不同专业方向设计不同的课程体系。网络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我们从两个学科的本质出发,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划分社会需求,分为网络设备的研发与制造产业、网络系统软件的完善与拓展、基于网络的应用软件与工程设计 3 个方面。第 1 方面属于硬件领域,第 2 和第 3 方面属于软件领域的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在网络设备的研发与制造产业,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有 CISCO、华为、H3C、中兴等;在网络系统软件的完善与拓展方面,有代表性的领域有下一代互联网的协议研究、无线通信协议的研究、网络安全相关协议的研究等;基于网络的应用软件与工程设计有 Web程序设计、防火墙和 IDS 软件的研发、网络规划与设计等。
4.2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体系
对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进行知识点的归类整合,在工科学生培养的框架内,重新组织课程,增强课程教学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在课程结构调整方面,以课群为基础组织和建设课程内容,这样既便于同类相关课程之间的知识衔接,又便于在课群内组织任课教师开展课程建设等教学研究活动。同时,专业课群也体现了培养目标所确定的学生应具备的主要技能,便于在课群的基础上通过修订课程内容,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完善培养目标的具体内涵。
4.3课程体系强化方向性
网络工程专业作为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虽然与计算机、通信工程专业相近,但具有其鲜明的专业特色。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虽然总在调整,但总体而言,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很多高校网络专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尝试以任务驱动及实例教学为主,通过学习和模仿,制作出一个相对完整的、能够完成一定操作的程序(或应用软件)。这种尝试,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改革力度是不够的。建立切实可行、符合本校特色的教学计划、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是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的基础,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体系要瞄准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浓缩课时,科学合理地整合课程,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对培养应用型本科来说石家庄铁道学院网络课程体系结构以四大专业主干课程为基础,三大专业方向为主导的课程体系。基础主干课程涵盖了电子科学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四大专业体系,保证了本科教学的宽基础平台。
4.4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
网络工程专业是一门工程性很强的专业,必须加强实践环节,IEEE-CS和ACM任务组在CC2001报告中也特别强调了将专业实践并人课程中的必要性。1999年,全国开始扩大本科生招生规模,IT类本科学生数量急增,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IT市场的人才紧缺状况。然而,从近两年的毕业分配情况看,许多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单位,而许多IT类企业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IT技术及其应用发展迅速,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二是学生专业技能掌握得不够。根据人才市场需求调查的结果,目前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能够马上胜任本专业某个领域工作的人为数不多,在专业技能方面有些还不如高职毕业生,需要单位进行岗前培训,而高职毕业生,专业理论知识又不够,因此必须对本科毕业生进行正确定位,对本科培养方案作适当调整,以满足社会需求。
4.5专业课程的设置
教学计划以计算机网络规划、网络管理及应用开发能力培养为特色,加强包括计算机网络总体规划设计、网络管理、网站开发设计及维护等教学环节,涉及网络协议与路由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网络系统应用软件的设计开发等内容。专业课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课群:1)网络设计与规划课群;2)网络管理课群;3)网络应用技术课群。学校还应加强前沿与特色选修课程的开设。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成为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我校在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强化网络安全特色方向,通过该专业特色方向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网络安全应用的配置和开发能力。
4.6加强实验室建设
对于实验室建设,我们遵循两个步骤:确定实验内容和实验方式、确定实验环境和实验设备。根据课程体系确定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验内容包括:网络组建/规划、网络设备配置/设置、网络操作系统使用/配置、网络管理、网络协议分析。对于实验方式,应采用分组进行,这样既便于实验课管理,也具有较好的课堂气氛,并且学生可以独自动手在真实设备上操作、配置,教师可以控制和检查学生配置、实验结果是否正确。但由于设备的各种接口易损坏,所以需要限制教师和学生此类操作。
5、结语
作为本科院校,在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制定过程中,我们以为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网络工程技术、网络管理及网络应用与开发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体现专业特色,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张东. 大话存储: 网络存储系统原理精解与最佳实践[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2]潘旭华,鲁声清,尉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设置探析[C]//电子商务理论、应用和教学研究论文集[D].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3]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吴怡,蔡坚勇,洪亲. 论网络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教学体系及改革方案[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3):87-89.
[5] 焦炳连,浦江. 网络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建设[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3):315-318.
[6] 王亚文,容晓峰,范会敏,等. 论网络工程独立实验课程的建设[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7(4):122-125.
网络教学研究报告范文6
参加此次峰会的客户有来自政府、教育、医疗、国内金融、制造、互联网、电信、能源等行业的信息化专家及IT主管。戴尔通过行业分论坛以及现场演示向客户展示了戴尔在这些领域最新的解决方案,并与CIO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沟通。CIO们还现场体验了戴尔云计算、虚拟集成系统以及智能数据管理等解决方案。峰会上,戴尔展示了完善的制造业解决方案,如供应链管理学院研修课程、Dell Dragon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戴尔产品及利润分析解决方案等;在金融行业,移动信息平台、银行柜员终端解决方案,商业智能,村镇银行核心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等帮助金融企业适应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也展示了在教育行业的互联校园解决方案、虚拟化实验室及教育云等新一代教育信息化架构;戴尔是全球医疗IT解决方案主要提供商, 其移动临床计算解决方案可以显著提高临床医生的效率,将推动中国医疗行业的发展。同时带来了从XPS13超级本、Latitude系列商用笔记本到Latitude ST平板电脑等的最佳移动体验,以及包括第12代服务器、Compellent存储、WYSE ThinkClient等戴尔新一代企业级产品及解决方案。
峰会上,针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人才技术培训及试点合作,戴尔与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希望通过双方的合作更好地践行教育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的信息化应用要求,为中国教育用户创造更丰富的信息技术应用体验。戴尔与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签署戴尔虚拟集成系统(VIS)联合实验室项目备忘录,帮助教育行业客户率先使用戴尔VIS解决方案和“互联校园”教育信息化技术; 同日, 戴尔为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设计并搭建的虚实共存且动静结合的云时代数据中心在北京大学正式落成。戴尔还与中国东方航空双方就长期发展签署了合作备忘。戴尔已经参与东航的虚拟化、呼叫中心、联合办公以及东航ERP e—HR系统的管理咨询和开发咨询工作,双方致力于把航空服务和客户需求紧密结合,打造出新一代完善的航空信息技术解决方案。
“非常高兴能够与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和北京大学以及其它行业机构建立长远的合作关系。这些合作加深了戴尔在中国的实践,也聚集了业界最优秀的专家,进一步体现了戴尔服务中国客户的决心与承诺。IT和业务不断融合,客户期望我们提供端到端的IT解决方案,为企业提升运营效率。客户的心声就是我们的行动。希望通过此次客户峰会以及深入的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在信息化方面的需求,帮助客户实现业务目标。”戴尔全球副总裁,中国区大型企业及公共事业部总经理容永康先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