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乡村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促进乡村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促进乡村教育

促进乡村教育范文1

一、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教育的活教材。”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回归自然的环境,也是《纲要》中所蕴含的新理念。我们农村幼儿园的孩子地处得天独厚的农家地理优势,农村自然物为幼儿常见的,真可谓是“园内设施现代派,园外资源自然派”。充分利用农村自然大环境,因地制宜实施教育是我们的有利条件。于是我们在课程审议中,提出,充分利用和挖掘乡村特有的自然资源,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幼儿走进农村自然大课堂。田野里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带领孩子到田野放风筝,到田埂上散步,并有意地在田埂上设置障碍物,练习跳过水沟等等。秋天带着孩子到收割后的水稻田里,收割平整的稻秆秆正如幼儿园场地上的点子,他们玩起了很多的花样,有练习齐步走,有数稻秆点的,有一二三抢稻秆点子游戏的等等。在这里,孩子的快乐是无法形容的,兴趣是高涨的,纯粹比在幼儿园场地游戏练习效果好。刚开始去的时候,有的幼儿走田埂很慢,平衡协调能力差,跳水沟有点胆怯,经过多次的锻炼,孩子们不但动作发展了,体质也增强了,胆子也大了,培养了胆大心细、勇敢果断、不怕困难等多方面的心理品德和能力。

二、挖掘农村特有教育资源,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和谐发展

农村幼儿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大自然以其勃勃生机存在他们的周围,是孩子的欢乐之源。但平时孩子们接触自然界时是懵懂的,无目的的。而老师在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后,有计划、有目的地带孩子去玩耍,在玩耍中了解自然,探索自然,从而构建起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课程。尽力挖掘农村幼儿园所赋予的优势,摆脱课堂和书本的限制,走向自然,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来为孩子的发展提供“养料”。

可爱的小鸡、小鸭,猪等家禽农家一般都养,认知家禽和家畜就带着孩子走进事先安排好的农家院,直观的观察和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的话就多了,他们想说、敢说,乐意说,探究的兴趣很高。比课堂上的教育更有效更富有情趣。田野里的庄稼和农作物随处可见。在春秋时节,我就组织幼儿去野外观察,在老师预设的主题“美丽的春天”、“丰收的秋天”中,孩子们在野花飘香,绿草如茵中,沐浴着大自然的雨露阳光。他们争先恐后地把自己观察到的,寻找到的告诉我,有的说:我觉得春天很美,因为有五颜六色的小花;有的说:我觉得春天很香美,有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秋天丰收有沉甸甸的稻穗,有雪白的棉花……深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春天和秋天的美景。在春夏天,我们采集了各种叶子,孩子们采集了很多的农作物叶子让同伴猜,令人惊奇的是,无论是冬瓜叶、丝瓜叶、南瓜叶、葡萄叶、黄豆叶、黄瓜叶等都能正确说出来。野外观察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也使他们获得了广泛的知识,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和动手能力。自然角是为幼儿提供认识自然界的窗口,通过组织自然角的活动,能够增长幼儿的知识,而且又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同时通过对自然角的管理,能使幼儿学到简单的劳动技能,陶冶他们爱自然的美好情操。在我们的自然角里,不但种植了各种不同的花草,农作物,还养小鱼、小螃蟹、小螺丝等小东西,也给我们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材料。如:主题活动《种子的秘密》,我请小朋友收集各种种子,一开始家长们不明白为什么要带种子,当他们了解原因后,都非常支持,纷纷让孩子们带来各种种子。家长们还事先让幼儿熟悉种子,收集种子的过程更是一个孩子主动学习的过程。有目的有计划的利用农村自然教育资源,孩子的观察力、思维力、交往能力、语言表达力等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也拓展了孩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对周围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回主动地观察探索,主动地学习知识,有效地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

促进乡村教育范文2

全面推行农村小班教育 努力促进城乡教育公平

从2006年秋学期起,我市所有农村初中和具备条件的农村小学起始年级开展小班化教育,2007年秋学期起在全市所有小学起始年级全面推开,进一步提升我市农村义务教育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着力构建和谐的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我市之所以能够率先推行农村中小学小班化教育,首先是基于出生人口大幅度下降这一社会背景。我市2006年出生人口不足5000人。农村学生生源锐减,为推行小班化教育提供了前提条件。其次是基于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改善。经过大力度学校布局调整,我市先后撤并了200多所小学和30多所中学,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目前全市所有的农村小学生和初中生都在当地镇中心小学和初级中学上学。

近几年来,在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下,我市先后完成了“三新一亮”“六有”“校校通”工程建设,农村初中“四项配套”工程也已首批通过了省级验收,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为实施小班化教育提供了硬件条件。第三是基于农村教师队伍数量、质量能够满足实施小班化教育的需要。农村学校生源锐减,随之而来的另一个负面效应就是农村教师的大量富余。同时,我市经过三轮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教师的年轻化、专业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与时俱进地实施小班化教育,能够充分利用现有农村充足的教育资源,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和谐、均衡发展。基于此,我市的农村中小学实施小班化教育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而全面的发展。小班化教育正视学生存有个体差异,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在教案设计、教法选择、评量模式上,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发挥学生多元智能和身心潜能,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提供适当的空间和条件,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提高。

2. 促进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小班化教育要求教师具备如下品质:能够自发性学习成长、自编学生需要的教材、自制教具、运用科技媒体进行生动活泼的教学设计等等。农村中小学实施小班化教育,将会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促进乡村教育范文3

基于西部边远乡村师范类毕业生引进困难、高素质教育人才难留住、师资严重匮乏等问题,分析高校师范类毕业生扎根西部边远乡村教育事业面临的阻碍,提出解决高校师范类毕业生扎根西部边远乡村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的对策。

关键词:

师范毕业生;西部;边远农村;教育

促进教育公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西部,尤其是西部山区,而扶贫要扶根,脱贫致富的基础在教育,师资是关键。2013年9月,在“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强调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通过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和人民获得自身发展、贡献社会和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1]但由于政策对西部边远乡村地区的倾斜力度不够等原因,高校师范类毕业生扎根西部边远乡村教育事业面临诸多阻碍,制约着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

一、高校师范类毕业生扎根西部边远乡村教育事业的阻碍

(一)环境条件恶劣,师范毕业生引进十分困难

西部边远乡村地区大多较为偏僻,远离经济政治中心,交通受阻,师范类人才引进十分困难。据调查得知,广大边远贫困山区尚有一半至2/3的乡村不通公路,物资交流和商品输出十分困难,且旱、涝、冻、风、沙等灾害频繁,水资源缺乏,电力供应不足,条件非常艰苦,加之居住和办学条件差,教育设施落后,高校师范毕业生望而却步。

(二)政策倾斜力度不够,高素质教育人才难留住

西部边远乡村地区教育资金严重短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政策倾斜力度不够,教师生活条件差。同时,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有限,进修、职称职务晋升相对困难。加之乡村基础设施不健全、没有如幼儿园等相应的配套设施,教职工子女很难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因此难以留住人才。

(三)就业观念导向,师范毕业生大多不愿去边远乡村地区

很多高校师范类毕业生毕业后都想在大城市寻找一份满意而体面的工作,因为大城市拥有更多的优质资源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基本不愿意去条件艰苦、发展空间和平台有限的西部边远乡村地区,甚至觉得去这些地区工作在亲戚朋友面前会没面子[2]。

(四)家庭因素影响,不允许子女去边远乡村地区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子女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多数大学生家境较好,父母对其过于宠爱,宁愿让孩子在大城市找工资低的一般工作,也不赞成孩子毕业后去西部边远乡村地区工作。

二、促进高校师范生扎根西部边远乡村教育事业的对策

(一)加大乡村教育资金投入,吸引更多高素质教育人才

同志强调:“政府要保障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够接受义务教育,并为他们提供进一步求学的机会。”因此,要使每个贫困家庭的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加大边远乡村地区教育资金投入,改善落后的居住和办学环境条件,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加大自然灾害的防范力度等。

(二)加大教育政策倾斜力度,争取留住高素质教育人才

教育要发展,政策是关键。同志强调:“基础教育资源要向农村倾斜,向边远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进一步健全资助体系,想方设法解决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孩子上学面临的实际困难。”国家应完善乡村配套教育设施、提高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改善乡村教师的居住条件、拓宽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使乡村教师无后顾之忧。

(三)转变父母的观念,使其鼓励学生投身乡村教育

高校师范类毕业生不愿投身西部边远乡村地区,与家庭教育观念息息相关。因此,父母应转变观念,如果子女自愿去西部边远乡村地区投身教育事业,父母应大力支持;对于怕吃苦而不愿去的,父母要积极鼓励。因为这既可以锻炼孩子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奉献精神,也能促进西部边远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3]。

(四)转变自身就业观念,培养奉献精神

同志曾说:“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虽然大城市对教师吸引力巨大,但教师投身西部边远乡村地区的教育,使贫困乡村的孩子接受优质教育,从而走出大山,人生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因此,学校应主动为高校师范类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使其转变就业观念。同时,高校师范类毕业生自身也要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勇于奉献。

三、结语

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基础扎实,素质过硬,西部边远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亟需其加入。但受城乡发展不平衡、交通地理条件不便、学校办学条件等因素影响,西部边远乡村地区存在吸引力不强、优质资源配置不足等客观问题。因此,应大力发展西部经济,为教育事业提供物质保障。

作者:明道琴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在“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视频贺词[N].人民日报,2013-09-27(03).

促进乡村教育范文4

关键词:和谐;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038-02

和谐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结构状态,也是事物运行的最优功能状态,和谐是和谐教育的必然追求。和谐教育是实现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和谐而达到教育价值最大化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将有效促进个体身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教导人们以和谐思维处理自身自然与身外自然的关系。随着教育的功利化、谋职化所带来的弊端,追求身心和谐的教育思想受到普遍欢迎。事实上,陶行知作为中国“五四”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人民教育家,他所提出乡村教育思想虽然没有直接提及“和谐”的字眼,但无不闪耀着和谐的思想,在当时社会乃至今天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和谐思想的产物

所谓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可见,承认事物的差异和矛盾,主张事物发展的多元化,是实现和谐的前提。陶行知正是在推行“新教育”期间,在发现矛盾解决问题过程中,创建了乡村教育思想。

乡村教育思想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第一,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应发挥对教育的动力作用。第二,社会即学校。传统教育是为学校而办学校,将学校与社会之间造了一道高墙,“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拆除,把学校拓展至大自然,拓展至整个社会。第三,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一的。”教学做有一个共同的中心是“事”,就是实际生活。在生活里,对事是做,对己之长进是学,对人之影响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由此可见,乡村教育思想的内容和表述形式无不体现多元和谐思想。第一,“生活即教育”与“社会即学校”,这个 “即”字,现代汉语解释中,是“靠近”、“接触”。实际上,这与哲学里把不同事物置于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的含义相近,强调两者虽有差异性,也有同一性。第二,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与中国和谐文化所说“天人合一”的表述如出一辙。可以说,乡村教育思想是和谐思想的产物。

二、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目标指向

1.培养个体“五育”全面发展。陶行知很早就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观点。他说学校要使学生“全部发育”,“身体和精神,要全体顾到,不可偏于一面。”在批判旧教育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中国乡村教育应适合中国的乡村实际生活,贴近农村生活实际,满足中国农民的实际需求,主张建设活的乡村教育,就是“从乡村实际生活产生活的中心学校,从活的中心学校产生活的乡村师范,从活的乡村师范产生活的教师,从活的教师产生活的学生、活的国民”。意在用教育的力量,唤醒老农民,培养新农民,为中国乡村开创一个新生命。这种“新生命”,就是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的新式农村建设者。陶行知提出的这个培养目标包含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进。

为了培养学生“五育”全面发展,造就身心和谐、有生活力的学生,陶行知提出“以国术来培养康健的体魄,以园艺来培养农人的身手,以生物学来培养科学的头脑,以戏剧来培养艺术的兴趣,以团体自治来培养改造社会的精神”。可见,培养个体的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构成了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目标指向。

2.倡导人与人关系和谐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谐的人际关系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处、友好亲善、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人与人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不仅可以减少乃至消除人际之间的纷争,而且由于人们同心协力,心存感激,将能更好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最根本因素是加强个人素养,而提高个体素养的关键在于教育。

陶行知提出“教育为农人服务的方针”,乡村教育不只是培养农民劳动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农民的素养,培育出“手脑并用”的农民,做到“种田的仍旧种田;种菜的仍旧种菜;守牛的仍旧守牛,抓住你的饭碗求学,抓住你的饭碗教人”。陶行知深知农村社会是个熟人社会,邻里间交往甚密,充满着情感性的关系,彼此也都认同各自社会角色,农民有其自在的生存之道和处事之道,以此感觉平衡和满足。

3.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陶行知看来,教育既为改良社会而设,也不能脱离社会孤立发展。他指出,教育的使命应该是“教民造富、教民均富、教民用富、教民知富、教民拿民权以遂民生而保民族”。说到底,就是“要教人民造富的社会,不造富的个人”,使富力成为人民的富力,政治力成为人民的政治力,教育成为人民的教育。只有把政富教三者结合起来,社会才能得到改观。因此,教育必须面向经济,与工农业生产实际相结合,使中国从“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实现工业化,“创造富的社会”,为人民大众谋幸福。由此可见,陶行知“政富教合一”的思想,体现为国家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均衡与持续发展,这实际上勾勒了一幅和谐社会发展的蓝图。同时,他认为,“乡村教育是不能关其门来办的,一定要与城市打成一片”,要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同时,要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学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关心家乡的建设、国家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社会服务中去观察、去感受、去锻炼、去分辨,以吸取有益的知识。

三、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价值取向

1.强调“农民至上”。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关系全局的根本性问题。陶行知认为,中国以农立国,只要农民有出路,中国就有出路。“农民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5%,这就是说,全国有三亿四千万人民住在乡村里。所以乡村教育是远东一种伟大之现象。凡关心世界问题的人们,决不至忽略这种大问题——无论办得好不好,中国的乡村教育关系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民。”

他特别指出:“乡村教育关系到三亿四千万人民的幸福,办得好,能叫农民上天堂;办得不好,能叫农民下地狱。”因此,他号召一大批人才把整个心献给三亿四千万的农民从事乡村教育,要把整个的心献给农民,要向着农民“烧心香”,要在心里装着农民的甘苦,要常常念着农民的痛苦,常常念着他们所想得到的幸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农民至上”,才能为农民服务,担负起改造乡村生活的新使命。

2.关注教师发展。“师范教育可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发展农村教育,改造乡村生活,关键是有好的师资。“地方教育及乡村改造的成败,是靠着人才为转移。所以培养乡村师资是地方教育之先决问题,也就是改造乡村的先决问题”。陶行知主张乡村教师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

为此,陶行知高度重视教师的整体素质对教育的作用。他认为传统教育中“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教师成了传递知识的话筒。而真正“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更不是拿书本去配学生,或拿学生去配书本,把一切活生生的东西往死里教。”教师要教会学生利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去独立学习。同时,教师的“教”要向学生的“学”看齐,一面教,一面学,不断吸收新知识,给自己注入新鲜血液,提高文化素质修养,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发展社区教育。农村社区教育作为新型农民提升自我和发展自我的平台,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并指出,新农村建设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陶行知关于乡村教育思想的表述,使我们认识到农村社区教育在中国当前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社区教育是迈向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教育形式,农村社区教育将终身学习与农村社区有机结合,为终身学习找到了良好的依存环境和最佳的组织形式。

农村社区教育必须与农业、农村紧密结合,才是“活的乡村的教育”。一方面,农村社区教育要围绕产业特色,开展农业生产、种植、养殖等知识的培训。另一方面,要善于因势利导将丰厚的传统文化引入社区教育,使中国农村传统的民风民俗得以发扬。农村社区教育,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也可以大大促进农业农村文化的发展,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是在推行“新教育”过程中,运用和谐的思维方法加创建起来的。无论从其内容实质还是其表述形式,都体现了和谐思想,即教育与生活的和谐,学校与社会的和谐,教学做的和谐。这一思想,对当今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仍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长明.教育的革命——从工业文明的谋职教育到和谐文明的和谐教育[J].济南大学学报,2004,(3).

[2] 陶行知全集:第1卷[M].重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3]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促进乡村教育范文5

十多年前,我县学校结构涣散,多数学校办学前提粗陋,教育用房、生活用房不配套,局部校舍存在严格安全隐患,寄宿制学校基本前提不足,配套设备和保证办法跟不上。学校结构涣散招致教育治理坚苦,教育投入难以处理很多问题。基本设备前提掉队知足不了学生住读的要求,乡村任务教育学校学生60%以上为走读,局部学活道路悠远,无法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和歇息时间。涣散的结构难以达到师资队伍的平衡装备要求,教育质量良莠不齐,直接影响了全县基本教育的平衡发展。

一、科学规划结构,促进结构平衡。

县教育局经过认真调研,提出了大力施行学校结构调整、改善学校办学前提、增强学校治理等一系列教育发展的规划和办法。县委、县县政府高度注重,在充分思索所在区域的人口情况、服务半径、生源分布、经济程度、学校建设等要素的基本上,制订了《全县中小学结构调整规划》。到2009年,全县中小学由163所调减到25所,比规划提早一年完成了中小学结构调整任务。我们坚持把学校建设与结构调整相结合,做到先调整、再建设,不搞反复投资。经过开展“初中标准化达标学校”和“乡村保育寄宿制及格学校”两项创立工作,加速了学校建设措施,为全县任务教育平衡发展打下了坚实基本。

二、加速项目建设,促进前提平衡

坚持严密结合教育项目建设,依照宜昌市“初中标准化达标学校”和“乡村保育寄宿制及格学校”评价标准,不断改善办学前提,努力使城乡一切学校办学前提平衡化。“十一五”时期,我县共投资7692万元,新建校舍39290平方米,维修正造校舍49925平方米,维修正造体育场53490平方米。经过施行学校项目建设,全体新建学校3所,迁址1所,具体革新21所;学生宿舍、食堂、茅厕配套率达100%。到2010年,全县生均校舍面积小学到达10.6平方米,中学到达14.5平方米,一切学校教育用房、生活用房配套完全,校容校貌面目一新,学生在校生活质量分明提高。

三、提高配备程度,促进配备平衡

加大设备设备配套建设和配备建设力度,使各类教育、生活设备设备配套完善,知足需求。一是配套生活设备设备。一切学校均建有“水冲式”茅厕、洗漱间、洗衣房,配有效品柜、衣物晾晒点、风扇等生活设备;一切食堂汽锅、蒸饭柜、冰箱、消毒柜、餐桌椅等设备设备完善。二是配足学习文娱设备。一切学校做到班班有电视机,建有专门的学生活动室,装备影碟机等体裁文娱器材。三是配齐现代化妆备。保证图书、仪器惯例配备悉数达标,知足新课程施行需求。“十一五”时期,我县共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为25所中小学装备核算机1696台,新建核算机收集机房24个,均匀每10逻辑学生拥有一台核算机,一切初中和大局部小学坚持了多媒体专用教室和电子备课室;积极推进“班班通”工程建设,全县已有9所学校171个教育班完成了“班班通”教育。

四、增强队伍建设,促进师资平衡

我县借教育人事准则改革之机,创新工作办法,争夺政策支持,配齐、配强了一支任务教育学校的教员队伍。一是数目上配齐。在执行省定教职工编制装备标准的还,充分思索乡村保育寄宿制学校教育教育治理工作的非凡性,恰当添加编制员额,提高乡村学校教育质量奠基了基本。二是本质上提高。每年开展以提高教员本质为重点的各类政治营业培训,分学段召开全县教员集训大会,分学科开展营业常识培训,走出去、请进来开展高效教室培训,教员本质大面积提高。三是平衡上务实。引进的大学毕业生在安排时向乡村学校和单薄学校倾斜。积极开展城乡教员交流活动,每年安排一批城区教员到乡村学校任教。扎实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每年组织优异教员到乡村学校送教。

五、创新治理准则,促进治理平衡

在推进全县任务教育平衡发展的历程中,我县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准则。学校结构调整查询研讨和督办准则保证了全县学校结构调整的提早完成。学校建设投入申报和审批准则、学校建设进度督办检查准则等保证了学校建设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教员支教和交流轮岗准则促进了城乡教员的平衡装备。学校后勤治理评价准则、后勤“学生称心食堂”“文明宿舍”“情况优佳校园”“星级茅厕”四项创立准则、学生食堂称心度评选准则、乡村学校教员住校准则、住读生治理员、保育员培训准则等,为乡村学校提高治理程度供应了准则保证。严格的学籍治理准则节制了生源的不合理活动,促进了生源分布的平衡。创立学校特征准则促进了学校的特性化发展。任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分类评价准则促进了任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的平衡提高。

促进乡村教育范文6

就一般的人而言,做“志愿者”的确可以在不影响自身工作和生活的前提下,凭借我们的专业和特长,最大程度地满足我们对于社会和教育的关怀,同时也可以发展我们的心灵。不过,任何教育工作,尤其是“乡村教育”,都不是一件简单的技术操作活,它还包含着你对于教育、对于社会、对于人之发展的理解。因此,我们在热心从事“乡村教育”志愿者工作之前,不妨先问问自己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去做志愿者?

一般的人,在动身赴“乡下”前,脑海里即有了对“乡村”及“乡村教育”的先验式图景,这些图景,直接唤起了他的良知和责任,也激发了他从事“志愿者”教育服务的决心:

1.贫穷。因为贫穷,许多孩子都上不起学。所以乡村教育志愿者服务的目的之一,是“扶贫”。我们十分赞赏志愿者这一朴素的服务动机。但需要指出的是,贫穷有物质意义上的,也有精神意义上的。物质上的贫穷,在某些时候反倒是一种力量,可以锻炼人的品格。只有精神上的贫穷,才令人揪心。我的一个朋友,每年都给山区的结对孩子送去专属城里孩子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和玩具。我小心地提醒他:这样做,未必对孩子有益,至少会使他失去某种意义的财富。贫穷与不读书间的关系,是可然的,而不是必然的。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乡村教育”定位为“穷人的教育”甚至“落后的教育”。事实上,中国的乡村,历史上“耕读”的传统不也说明了教育的发达么?

2.入学与辍学。我们去做志愿者的时候,总以为乡下的孩子因为各种原因而上不了学,故我们愿意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重返校园。不过,以“入学率”的高低来形容乡村教育、帮助乡村教育,其实是最表面的文章。按照刘铁芳先生的说法,这只是一种“教育的形式层面”的作为[1]。乡村教育的根本目标,当远非如此。当然,入不了学,总还是坏事,但我们需做的,是帮助农民具体分析他们孩子辍学的真正原因,尤其是改变他们那“不上学等着穷,上了学立刻穷”的观念。

3.教学设施落后。这个的确是事实,尤其在中西部地区。但当我们带着“先进的设施”去从事教育志愿者服务时,我们却在暗地里抢占了教育话语权的先头山峰。我们自以为代表了科技的最新成果,也代表了教育的最优秀理念,甚至还给他们带去了最丰富有效的教育资源。果真如此吗?别忘了,乡村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也有着独特的生活理念。先进的设备设施,可以带去一种方便和视野,但代替不了乡村教育。这是我们走入乡间前必须具有的意识,否则,这些物化的成果反而会加深城乡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隔阂。我们要做的,始终是开掘和融合,而不是对立和打击。

4.乡村教师素质差,教学效果低下。这似乎是我们志愿者去“扶贫”的最理直气壮的理由。不过,其中的“城市中心论”痕迹还是十分显著。其实对“什么是教学效果”这个问题,历来有争论,何况“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对“高效”的理解,未必在同一个基础上。当“城市教育”挣扎在以分数高下论“教学效果”的泥潭时,我们有什么资格去乡下“扶贫”?

许多时候,我们去从事乡村教育的“志愿者”,是本着对教育的热情,以及对“乡村教育”一般性的观察和理解,更是受了这一领域内先辈们的决心、做法和经验的启示。不过,在我们真正实施“志愿者服务”前,倘能透彻考察自身的动机和愿望,也许我们的工作,可以事半功倍,更具有教育的实质性意义了。

第二个问题:我们去哪里做志愿者?

这个问题的另一种说法是:乡村教育在哪里?

1.大多数志愿者眼中的乡村教育,往往发生在中西部贫穷落后的山区。那里的教育长期不被重视:校舍破烂,设备落后,教师奇缺,教育观及教学方法很不得当。事实上这些地区确乎需要教育力量的输入与协助,不过这一观点就本质而言,还是源于经济与文化、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造成的诸多二元对立话语。正如前文所述,乡村教育并非“穷人的教育”。事实上,在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生活虽可比拟(甚至超越)城市,但其教育,依然落后。故我们选择了中西部,而不是东部地区作为我们志愿者服务的对象,是基于我们的城市优越感。我们称呼“乡村教育”这一概念时,与当年白人称呼黑人为Negro一词具有类似的心理。

关于志愿者服务动机中潜伏的阴暗的“施舍观”,许锡良先生有一段精辟的描述:

如果一边是城乡之间的种种阻隔,各种歧视政策拉大差距,一边去以“希望工程”的施舍方式去关注乡村,这只能是富人对穷人的施舍心态下的关注乡村,虽然比没有关注要好一些,但是,并不是乡村教育的根本出路。[2]

是的,这样的志愿者服务,只会强化中国社会的等级观念,也会在无形中打击乡村精神自建的信心。

2.进城务工者子弟学校。必须承认,这类学校事实上是乡村教育的延伸,或者是“城市里的乡村学校”。这是因为,这些学校的孩子虽然身处城市(严格地说是城乡接合部),但从来没有真正融入到城市的生活中去过;不仅如此,相比乡下的孩子,他们的处境尤为尴尬:他们面对的既非真正的城市生活亦非真正的乡村生活,他们“居无定所”,毫无“家”的安全感。甚至他们还受到了来自城市同龄人的奚落与排挤,来自家庭和学校对他们无缘由的“城市化”要求。因此他们心中的苦,更不堪言。不可否认,“进城务工者子弟学校”的出现,源于城乡经济、教育不公平大背景下,农民的“主动出击”与“兵临城下”。但这类学校的教育定位,实在值得关注。非常可惜的是,据我所知,教育志愿者对他们的注意力,至今尚未足够、充分。

第三个问题:我们如何做志愿者?

乡村教育志愿者服务,事实上是乡村教育活动的一种补充。即便它往往以“援助”的形式出现,它也为乡村教育带来了新鲜的思想和做法,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乡村教育在师资力量、教学设备上先天的不足。不过,在这过程中我们还是必须警惕其中可能出现的“城市化”话语侵略。就目前来看,对乡村教育的志愿者服务大概包括如下几种:

1.物质捐助。这是我们寄托爱心的最朴素的做法。无论是“希望小学”的建设,还是对结对孩子的助学帮助,都是以物质的形式帮助贫穷的孩子走出困境,获得教育的机会。在灾难(如汶川大地震)时期,此类捐赠往往自觉地达到高峰。物质捐助的社会意义自不必说了,但我们须考虑到受捐者的心理调适问题。

2.课程援助。简单地说,是我们向乡村输出教育人才及教育资源。基于对乡村教育的不同理解,所援助的课程教学也分野成三个层面:

(1)应试教育。虽然所有的教育志愿者在服务初期都有“素质教育”的美好愿景,但限于其自身的受教育背景以及专业视野,在实际的操作中,他们都滑向了“应试教育”的窠臼――无非他们的“应试策略”也许更加有效,更能提高乡村孩子的考试成绩。不过这一点,对于孩子而言,也算是实际的受益。需要警惕的是,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在志愿者的服务实践中,大多隐含着城市文化的入侵。我的一个朋友在赴甘肃支教后,虽然坚持“美术、音乐、地理、历史应该还给学生”,但又感叹学生“在歌曲鉴赏上,停留于单一的草原曲调,如琅琅上口的凤凰传奇的歌曲,而对于《但愿人长久》等结合诗词的歌曲毫无兴趣。”这令我们想起当年潘光旦先生对乡村教育的批判:“三十年来普及教育的成绩,似乎唯一的目的是教他们脱离农村,而加入城市生活。”[3]志愿者所要做的,是改变这种状况,而不是强化它。

(2)技术教育。有人从陶行知先生的晓庄学校的乡村教育实验中得到启示,以为要阻止农村孩子的“弃农”思想,必须采用“职业教育”,即将他们“培养成一个种田成手、养猪大户、医生、兽医、司机、技工、商人等等”。这虽然将乡村教育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了,但其目的,却是“想通过教育复制社会的等级性,固化农村人的心态,让农村人安心做农民”[4],“同时也剥夺了农村孩子进入城市主流文化和走向社会上层的机会,不利于社会阶层的公平流动”[5]。对志愿者而言,这一观点无论是学理上还是实践上都不成立。

(3)“本土化教育”,即课程教学中坚持乡村文化与生活传统。对这一点,我个人十分赞同。首先,这样的乡村教育,可以使得孩子的学习视野,基于自身的生活环境,又延拓至对于世界的认识(即从家到国到世界),符合“融合”、“发展”的教育观;其次,这也可以使志愿者认识、体验到乡村文化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生活资源,从而改变其城市一维论的教育观念。这或许便是刘铁芳先生提倡的“作为文化与精神事件的乡村教育的本体层面”,隐含着“对以城市化为中心的现代性价值本身的反思与对乡村生存价值理念的合理性的尊重”[6]。

3.阅读促进。阅读可以开拓视野甚至改变人生,这个道理是十分显见的。但在乡村,孩子的阅读的确是一个问题。我曾询问一位出版商,为何不面向农村印行一些低价而实用的书籍?他的回答令我十分尴尬:对乡下的孩子而言,再便宜的书他们也不会买,或者买不起。由此可见,推动乡村读书运动,也是志愿者服务的一种必须内容。

目前,对志愿者而言,促进乡村的读书活动,有以下几种办法:

第一,捐赠书刊。不过,非常不幸,我们所捐赠的书刊,如同其它捐赠物那样,往往不知所终;而且我们也无法得知我们所捐赠的书刊,是否对那里的孩子合适。

第二,阅读指导。如果不放心所谓的“爱心捐赠活动”,我们自然可以亲身躬行地指导乡村孩子的阅读活动。不过这种单枪匹马的指导,存在着不少的实际困难。

第三,支持乡村公共图书馆建设。乡村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在乡村教育史上由来已久,譬若民国期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办的大公图书馆,就曾被誉为“民国乡村图书馆的翘楚”。这种图书馆是独立建制的,所以可最大程度上包容学生读者;另外,晏阳初在“定县实验”中采用的“巡回文库”,也是一种推广普及阅读的极好方式。[7]对志愿者来说,选择一个具有真正乡村教育情怀的图书馆,并向其捐书、参与其组织的教育活动,是极富意义的。

这其中,李英强、余世存等先生创办的“立人乡村图书馆”(China Rural Library)是一个典范。他们提出“立人”的宗旨是:以图书为载体,以教育为内容,立足乡村,连接城市,推广国民阅读,促进乡村教育革新。而他们的图书选择、教育活动的开展,都别具一格。因此,相比简单的“图书馆下乡”,立人图书馆更具有思想的高度和教育的针对性。

4.生活重建。卢安克是一位德国人,他称自己“仅仅是一名教育研究爱好者”,但他凭着对教育的理解和对孩子的爱,在广西的农村里支教十年。他整天同孩子们一起,生活、修桥、筑路。“我不是来扶贫的。”卢安克说。“如果只帮他们赚钱回来,村里得到的变化只是:不用再那么辛苦地从早到晚干活,以前的生活任务没了,可能赋予生活意义的新的任务又没有。结果,他们的心里会越来越空虚、弱和不健康。”

卢安克的志愿服务案例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我们不能仅仅从技术和实利的角度去建设乡村教育,否则,既改变不了他们的被边缘化的处境,甚至也改变不了他们贫穷落后的状况。

对于这一点,刘铁芳先生在其《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根本目标》中曾有明确的主张。他认为对乡村教育的关注应该有三个层面:教育的形式层面,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的融合层面(即文化层面),以及作为文化与精神实践的乡村教育的本体层面(即人格精神层面)。“促进乡村少年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的同时又保持与乡村社会的共契,就成了当下乡村教育问题的关键。”

乡村教育不是简单的农民问题,而是关乎所有人的。“那是一个巨大的财富,是一个宝贵的精神资源,一个提供新的想象力的创造源泉,是一个创造新的存在、新的可能性的广阔天地。”只是在乡村教育志愿者服务工作中,我们“既不能过于渲染城市取向的现代化价值理念,同时又不能过于美化乡村生活,保持现代化与乡村传统之间必要的张力。”惟其如此,“志愿者服务”才真正成为一种服务:服务于乡村,服务于教育,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所有的人。

参考文献:

[1][6]刘铁芳.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根本目标[J].探索与争鸣,2008(5).

[2]许锡良.我们是怎样误解了乡村教育?[J].青年教师,2008(5).

[3]王丽.关注我国农村教育:找回“家”“国”的支点[N].中国青年报,2009-5-3.

[4]王兆林.反思与前瞻: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J].教育探索,2005(5).

[5]杨宝琰.人口空心化背景下农村教育[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