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概算和工程估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程概算和工程估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程概算和工程估算

工程概算和工程估算范文1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 医用注射硫酸 钙椎体成形

胸腰椎骨折是脊柱骨折及创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50%~70%。椎体结构脊柱列线改变和生物力学改变,有的可造成严重和持续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1]。传统的后路椎弓根系统复位固定易造成椎体高度的再次丢失和内固定物疲劳、松动和断裂[2]。本研究用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医用注射硫酸钙椎体成形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患者经X线及CT证实均为新鲜胸腰椎骨折,骨折均波及前中柱。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8~78岁,平均54.6岁。治疗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24~77岁,平均46.2岁。两组在性别、年龄、伤椎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比值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经充分术前准备。采用俯卧位,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下,X线C臂机透视体表定位,取以伤椎为中心行后正中切口,正确显露伤椎及上下邻椎的双侧椎板、关节突关节和横突。经定位法确定进针点[3],先于伤椎上下相邻椎体置入椎弓根螺钉,X线C臂机透视下观察螺钉位置、角度及长度是否合适,在经椎弓置入达椎体中前部上好螺钉后,利用腰桥复位,结合内固定器械撑开恢复椎体高度和脊柱生理曲度。并进行相应的治疗:脊髓损伤者给予椎管减压、神经探查等。经透视证实椎体高度恢复满意后,拧紧螺帽,安装横杆。在病椎中线的上方或下方一些(侧位投影下),2分30秒内注入可注射硫酸钙骨水泥,每个椎体注入3.5~8ml,平均5.6ml,9~11分钟达到固化,最后固定内固定器,冲洗、止血、放置引流管,常规负压引流48小时。对照组不注射医用硫酸钙。

统计学方法:测量两组术前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及术后即刻、取出内固定2个月时的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比值,进行统计学比较(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术前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医用注射硫酸钙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讨 论

胸腰椎骨折治疗的原则:复位、固定、恢复椎体力学强度及椎体高度。研究表明:后路手术中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有较好疗效。但避免了前路手术创伤大、出血较多、解剖及手术技巧亦较复杂,对于多节段骨折的减压欠佳的不足之处。钉棒系统通过万向接头将椎弓根钉与金属棒稳固地固定,可在空间上进行三维调节,从而达到对脊柱骨折的有效复位和牢靠固定。但由于存在“空壳”,脊柱稳定性差,受力集中在所放钉棒系统上,患者过早活动可致钉棒的弯曲及断裂,椎体再压缩等[4,5]。为消除此效应,减少并发症,使患者早下床活动,发现经椎弓根灌注医用注射硫酸钙椎体成形术材料在有效重建前中柱取得一定的疗效,有效防止了内固定失败及并发症出现。本研究采用医用硫酸钙,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早期凝固填充伤椎空壳形成支架,伤椎内填充硫酸钙人工骨能够恢复和维持伤椎的高度,定性良好[6]。

总之,本研究结果说明,医用硫酸钙作为植骨材料进行椎体成形术,同时行脊柱内固定系统矫正治疗胸腰椎骨折,能提供前中柱的稳定,术后伤椎前缘再压缩减少,能较好的防止伤椎高度的再丢失,恢复了脊柱的力学分布。总之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医用注射硫酸钙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两者优势互补。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Mahar A,Kim C,Wedemeyer M,etal.Sh0rt segment fixation of lumbar burst fractures using pedicle fixation at the level of the fracture[J].Spine,2007,32(14):1503-1507.

2 张贵林,荣国威,丁占云,等.脊柱胸腰段骨折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及弯曲松动的原因分析.中华骨科杂志,2000,20:470-472.

3 德威.脊柱椎弓根钉植入技术及RF人术要点.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4(5):227-228.

4 张宏其,赵迪,陈凌强,等.胸腰椎爆裂骨折伴脱位的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中华创伤杂志,2009,25(8):682-685.

工程概算和工程估算范文2

关键词:工程估算;概算;工程设计

Abstract: in order to make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funds to play out the biggest utility, to create the best social benefit, need to pass the necessary engineering budget estimate and engineering design, in order to facilitate better use of construction funds, for effective planning and control. For this reason, this paper introduce the basic concept of engineering budget estimate and engineering design, basic matter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process of compi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nd played active role in the process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Keywords: engineering estimate; Budget; Engineer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F284文献标识码:A

1工程估算概算与工程设计的定义

所谓建筑产品,主要是根据建筑结构和设计要求在指定的地方建造的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每个建筑工程规模,结构类型,施工条件,装修标准不同,气候条件,施工期不同,所以不可能确定一个统一的建筑产品价格,但在施工之间,必须按照各种设计文件的规定和要求,之前对其进行经济预算[1]。工程估算概算,是指在建设实施过程中,根据定额,指标和其他费用的具体内容和收费标准,来进行设计的,通过计算和确定每个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来确定工程所需要的全部投资额的文件。它体现在建筑工程各施工阶段的经济使用上,能有效的体现建设工程计价文件的成本,是项目投资,分配,决策,管理和控制的主要依据[2]。

而工程设计是指在施工之前,为工程建设提供图纸和技术支持的关键环节,工程设计体现在施工的全过程中,是建设工程项目生命周期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反映实施意图和总体规划的重要过程,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阶段。工程设计是经济合理的,具有确定和控制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重要意义[3]。

2工程估算概算与工程设计的编制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工程估算概算与工程设计之前应掌握以下主要文件资料。

2.1 建筑工程概预算定旅及其有关文件预算定额和有关文件的基本数据和计算标准的项目预算。它包括已批准的预算执行情况,投入的基本成本,单位估价表,材料的预算价格和其他相关文件等。

2.2 设计资料设计资料是编制工程估算概算与工程设计的主要工作对象。它包括经会审和审批后的设计施工图,设计选用的国标、、说明书、构件、各种设备安装、配件图集和门窗图集等。

2.3 工具书等相关实用资料在编制工程估算概算与工程设计过程中, 为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在直接计算过程中出错,同时也为了简化计算过程,工程估算概算与工程设计通常需要借助于材料或五金手册,或者将常用的各种标准文书提前制作成工具性图表,在编制工程估算概算与工程设计过程中直接查用。在一些较复杂的工程设计过程中,收集所涉及的辅助资料是非常重要的。

2.4 施工组织设计资料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是确定单位工程具体施工方法、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施工进度计划等技术文件,这部分资料在选择定额项目、计算工程量以及费用计算中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建设单位发放给施工单位的工程招标文件内容及其在设备、材料、加工订货方面的分工也是工程估算概算与工程设计的依据。

3工程估算概算与工程设计的关系及作用

建设工程估算概算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而工程设计是整个项目施工的灵魂,两者均贯穿于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当中,两者之间的顺利可以通过以下流程来体现,工程设计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的工程估算概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纸预算施工预算完工结算竣工决算流程,可见,在一项工程建设中,工程估算概算与工程设计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4]。

3.1 在工程设计时就应考虑工程估算概算工程设计和工程概算系统必须首先从经济的角度去把握设计,每个设计方案对工程造价进行估算,并控制施工图设计编制施工图设计预算参考测量,确定设计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在不影响功能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成本,提出合理的建议,最后在此基础上选出最佳方案[ 5 ]。改变设计人员的经济概念,克服目前地理事实不具备条件的设计观念,片面追求高标准的现象。如果片面追求高标准,必须事先加强设计的修改。因此,提高预算的编制和审查,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的目的。

3.2 掌握要素价格市场动态在市场价格的动态变化直接影响到项目的预算,合同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施工单位应当关注风险的动态变化,关注工程的焦点。对设备材料的品种,工程造价人员要求的规定,设备的性能和价格做到心中有数。当投标时必须及时了解市场价格,预测趋势,使价格合理,降低风险的潜在因素。在实施更应密切关注行情,在动态分析中,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材料的顺序,确定合理的价格要素,减少风险。尚未实现的产品价格,结算费用只能完成项目的真正代表的的市场价格[ 6 ]。因此,在数据收集,分析,在合同期内,质量控制,成本的三要素的要求和对合同做到知道具体的工程项目成本费,以及相对应的指标的得分,明确相应的违约责任,为合同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3.3 做好工程造价预算的编制工作控制预算工程是影响工程造价预算的原因,计算合适不合适,这将带来重大影响工程造价指数。基于工程综合考虑施工特点,应做好准备工作,收集工程勘察报告,地形图,施工设计图纸,各种标准和其他相关信息,进行研究和建设方案,深入现场调查,调查施工环境,了解当前的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材料预算价格的收费标准,统一使用的数量。尽可能的得到第一手工程建设的信息项目资料,控制好工程造价预算。特别是相对复杂的防腐保温工程项目及桩基工程,应特别注意工作项目的成本问题。严格按照清单计价范围,把握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提高工作的内容,尽量避免施工过程中增加项目的变化,确保成本预算的有效控制。

3.4 提高工程估算概算与工程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这施工项目成本预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人事成本预算管理,人事成本预算管理人员应掌握工程预算的专业知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在设计,材料采购,工艺,工程结构,投资分析,质量控制和其他方面的知识应该熟悉。对图纸和当地的法律、法规,地方特色,必须了解。员工成本预算管理还深入工程一线,因为实际情况非常重要。专业人员的基本预算项目成本管理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用人单位应提供对工程估算概算与工程设计人才培养服务,进一步建立研究人员的成本预算管理改进的平台。

4小结

实践证明,工程概算和工程设计是确定工程造价是否合理,以便能更有效地控制投资,同时更有效地控制建设规模,防止投资预算超概算现象。因此,在工程设计和工程概算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必须找到新的办法和新的途径,找到控制建筑工程设计和项目成本预算的新捷径,使工程概算与工程设计有机的结合起来,坚持做好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新理念,通过工程估算概算与工程设计的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积极推进建设项目圆满顺利按期的完工。

参考文献:

〔1〕 郑晓茜. 《关于建筑工程设计概算编制方法的探讨》河南科技, 2013.

〔2〕 李亚莉. 《CAD技术在机械工程设计中的发展与应用》工程管理学报, 2013

〔3〕 陈凌昌. 《电力工程设计施工中的安全问题探讨》.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3

〔4〕 陈怀志, 刘志川, 苏凯, 等. 《关于钢结构工程设计问题的分析》河南科技, 2013

工程概算和工程估算范文3

关键词: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所谓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就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把建设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以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在对于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主要或者说绝大部分是在建设实施(施工)阶段,一般只注重施工预算、结算而忽视实施前的造价控制;只注重施工而忽视设计;只注重砍价和压价而忽视了科学合理的定价;只注重造价控制的形式而忽视其实质——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控制。其结果是事倍功半,造价控制效果不理想。

下面,我想从各阶段造价控制的特点入手,阐明控制造价的关键在设计阶段,以及针对实际当中的问题,如何在设计阶段控制造价。

一、造价控制的若干个阶段及其特点

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应遵循建设程序。建设程序是对建设项目从酝酿、规划到建成投产所经历的整个过程中,各项工作开展先后顺序的规定。它反映工程建设各个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从事建设工作的各有关部门和人员都必须遵守的原则。目前,我国的建设程序基本上是:投资决策阶段(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阶段(简称设计阶段),工程实施阶段(简称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

在投资决策阶段(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应编制投资估算。写项目建议书时应编制初步投资估算,做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编制投资估算,由于都是投资估算,所以误差较大,一般误差在正百分之三十到负百分之二十之间。这一阶段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难点是:第一,项目模型还没有,估算难以准确;第二,此阶段业主往往是为项目能上马,长官意识比较强,投资估算偏小;第三,投资估算所选用的数据资料信息有时难以真实的反应实际情况。这一阶段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应是力求把投资打足,避免钓鱼项目的发生。

在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应根据业主(建设单位)的设计任务委托书的要求和设计合同的规定,努力将概算控制在委托设计的投资内。在设计阶段内一般又分为三或四个设计的小阶段:作为控制建设工程造价来说,1.方案阶段,应根据方案图纸和说明书,作出含有各专业的详尽的建安造价估算书。2.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初步设计图纸(含有作业图纸)和说明书及概算定额(扩大预算定额或综合预算定额)编制初步设计总概算;概算一经批准,即为控制拟建项目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3.技术设计阶段(扩大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技术设计的图纸和说明书及概算定额(扩大预算定额或综合预算定额)编制初步设计修正总概算。这一阶段往往是针对技术比较复杂,工程比较大的项目而设立的。4.施工图设计阶段,应根据施工图纸和说明书及预算定额编制施工图预算,用以核实施工图阶段造价是否超过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以施工图预算为基础招标投标的工程,则是以中标的施工图预算作为以经济合同形式确定的承包合同价的依据,同时也是作为结算工程价款的依据。由此可见,施工图预算是确定承包合同价,结算工程价款的主要依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各设计阶段的造价(估算、概算、预算)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前者控制后者,后者补充前者,共同组成工程造价的控制系统。

在施工(工程实施)阶段,主要按照承包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以合同价为基础,拨付工程款,同时考虑因物价上涨所引起的造价提高;考虑到设计中难以预计的而在施工阶段实际发生的工程和费用;考虑到业主提高标准,指定材料、设备而引起的工程费用的上涨;合理确定结算价。

在竣工验收阶段,全面汇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实际花费的全部费用,如实体现建设工程的实际造价,编制竣工决算。

二、造价控制的关键在设计阶段

造价控制是一个全过程的控制,同时,又是一个动态的控制。从上面对各阶段造价控制的特点不难看出: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非常关键的。

应该说,控制造价必须从投资决策阶段开始抓起,这才是从龙头抓起。但是,由于投资决策时连方案都没有,要确定准投资额也确实不那么容易,尤其民用建筑变化比较大,虽然都是宾馆饭店,可是由于建筑方案不同、设计标准不同,所选用的材料设备不同,所采用的结构形式不同(当然施工地点、方法、管理的不同也是造成造价不一样的重要原因),致使它们的造价是千差万别的。因此,虽然建筑类别相同,但很难有相同的工程造价。在设计阶段,由于针对的是单体(具体项目)设计,是从方案到初步设计,又从初步设计到施工图,使建设项目的模型显露出来,并使之可以实施。因此,这一阶段控制造价比较具体、直观,似乎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价值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经济比较,对不合理的设计提出意见,从而达到控制造价,节约投资的目的。例如在实际工作中,就曾提出过:多层住宅的基础一般就没有必要采用大口径扩孔桩;高层建筑可利用架空层作为辅助用房,而没必要回填大量的土方,这样做既节省了资金又增加了面积。因此,设计阶段控制造价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设计阶段控制造价还充分体现了事前控制的思想。设计阶段是项目即将实施而未实施的阶段,为了避免施工阶段不必要的修改,减少设计洽商造成的工程造价的增加,应把设计做细、做深入。因为,设计的每一笔每一线都是需要投资来实现,所以在没有开工之前,把好设计关尤为重要,一旦设计阶段造价失控,就必将给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现在,有的业主往往为了赶周期、压低设计费,设计阶段的造价没有控制好,方案估算、设计概算没有或者有也不符合规定、质量不高,结果到施工阶段给造价控制造成困难。据西方一些国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百分之一以下,但正是这少于百分之一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占到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由此可见,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是至关重要的,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对提高设计质量,促进施工质量的提高,加快进度,高质优效地把工程建设好,降低工程成本也是大有益处的。所谓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包括工程造价和工程交付使用后的经常开支费用(含经营费用、日常维护修理费用、使用期内大修理和局部更新费用)以及该项目使用期满后的报废拆除费用等。

设计阶段控制造价既是必须的又是行之有效的,同时在此阶段控制造价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设计阶段毕竟是纸上谈兵,建设项目还没有开始施工,因此,是调整还是改动都比较容易,而施工阶段改起来就麻烦多了。长期以来,我国普遍忽视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结果出现有些设计粗糙,初步设计深度不够,设计概算质量不高,有些项目甚至不要概算,概算审批走形式,造成三超现象(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严重。业主(建设单位)往往把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审核施工图预算、合理结算建安工程价款,算细帐。这样做尽管也有效果,但毕竟是“亡羊补牢”,事倍功半。要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造价,就要坚决地把控制重点转到设计阶段——这个关键阶段上来,未雨绸缪,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设计阶段控制造价是花小钱办大事,如果做好的话,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控制造价。该阶段的造价控制不只是表面意义上的控制估算、概算、预算,而其实际意义在于通过控制三算,达到提高设计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即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控制造价。因此说:控制造价的关键在设计阶段。

三、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条件

干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当条件具备时想要干的事情,通过努力也就干成了,而当条件不具备时恐怕想要干的事情也很难干成。造价控制也同样需要一定的条件。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也搞造价控制,但由于不管造价控制的好与坏,都是国家拿钱,最后使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流于形式。现在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建设项目中的投资方讲究投资效益,业主(建设单位)、承包方(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也都有各自的经济利益。因此,市场经济的建立,为造价控制在大的环境方面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虽然在设计阶段控制造价比在施工阶段的效果好得多,但它并不是无条件的,设计阶段控制造价依然需要主客观条件。没有条件就根本谈不上控制造价。

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主观条件是:业主(建设单位)非常真诚而且迫切需要控制造价,设计单位不但有水平非常高的设计师而且还有非常精通造价业务的造价师。这样,业主、设计师、造价师三方密切配合才有可能在设计阶段控制造价,而缺一方都是不可能的。设计单位应有完善的造价控制系统,每一建设项目都有一套完整的估算、概算、预算。

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客观条件是:国家(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各级政府)要有相应的、明确的政策法规。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设计概算要有明确的规定,一定要有资质的单位和人才能编估算、概算、预算,不能是什么人都能干。要建立严格的概算审查制度和对编制单位、编制人员的审核检查制度。同时,要赋予造价师一定的权力,还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只有在主客观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设计阶段控制造价才能实现,也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造价控制。

四、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目标的确定

当明确了控制造价的关键在设计阶段和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条件具备时,要控制造价就要合理的确定控制目标。

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目标一般是用投资估算(一般是可行性研究的投资估算)作为方案设计估算的控制目标,用方案设计估算作为初步设计概算的控制目标,如果有技术设计时用初步设计概算作为技术设计修正概算的控制目标,用修正概算作为施工图预算的控制目标,如果没有技术设计时就直接用初步设计概算作为施工图预算的控制目标。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业主委托设计的投资都偏低,这主要是业主为了能立上项目,在投资决策阶段(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的估算偏低,而在立项之后又提高标准,结果造成概算超估算。因此,通常情况下,初步设计报批时,业主都要追加投资。由此看来,在投资决策阶段将投资打足也是十分重要的,否则,也将给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带来不好的影响。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目标确定的关键是要在方案设计阶段把方案估算打足,初步设计阶段把概算做全,施工图设计阶段把预算做准。

现在,有些建设项目业主(建设单位)要求进行两阶段设计,即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成片住宅的设计中。这时就用方案估算作为施工图预算的控制目标。

对于三边工程(边设计、边准备、边施工),尤其是要把投资打足,把不确定的因素考虑全,使设计概算的控制目标定的比较切实可行。因为,三边工程的不确定因素比正常工程的不确定因素要多得多。

还有一种情况是业主(建设单位)在委托设计时根本不委托概算编制或者是委托后又来文说明不要概算,设计单位在不减少设计费的情况下也就不编概算,从而导致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失去目标,无法控制,同时也给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带来影响。其实,这样做是与现行的基本建设程序相违背的。目前,无论是计委、建委还是规委都没有发文说,取消设计概算,与之相反的是: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还成立了概算审查中心,加大了对概算的审查力度。国家早有文件规定:设计概算是设计文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在之所以有些业主只委托设计院进行设计而不要概算,这一方面说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投资的主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既有国家投资也有私人投资,更有公、私共同投资的;另一方面说明造价咨询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设计院编的概算质量有待提高。从有利于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宏观调控,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有利于设计单位提高设计质量出发,避免设计中华而不实、出现不切实际的形式主义,使有限的建设资金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应该说:设计概算是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

总之,在确定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目标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确定造价控制的目标,要使目标值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不能使目标值和实际值相差太远,并且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各目标值要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绝不可以单打一。

五、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方法

合理地确定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目标值以后,就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造价进行控制。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方法有:利用价值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进行限额设计,搞标准化设计。这些方法对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确实也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当前要强调的是:加强对设计阶段方案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编制的管理和审查是至关重要的。工作实际中经常发现有的方案估算不够完整,有的限额设计的目标值缺乏合理性,有的概算不够正确,有的施工图预算或者标底也有不正确的地方。

例如:墙体改革增加墙体保温的方案估算中,就只有当节能百分之三十时,增加造价百分之三;当节能百分之五十时,增加造价百分之五的估算值。而实际上由于节能要求不一样,采用保温的措施,施工的工艺和方法不同,节能保温所占造价的比例也是不一样。如果在墙体改革的方案中,多考虑一些影响造价的因素,使估算完善就好了。这样也为决策部门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再如:现在推行的热(采暖)分户计量的设计,在方案阶段只凭感觉,在采用同样铸铁四柱炉片的情况下,热(采暖)分户计量比不分户计量要贵,但贵多少,说不清。而只有通过分析测算,才能得出热(采暖)分户计量大概要比不分户计量贵一倍的结论,而并不象有些人所说的那样——贵两倍。因此,方案估算的重点在于分析测算,而不是拍脑袋胡夯。方案估算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能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各个方案所需的造价。对于设计单位来说,当务之急是要对各类各种设计资料进行分析测算,以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数据,这对方案估算是很有益处的。

现在有的开发商,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也开始对设计单位要求进行限额设计。应该说,限额设计是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好方法,但如果限额设计的目标值缺乏合理性,那么,这个额就要被突破。象二、三层的别墅住宅限额每平方米一千一百元(粗装修),其中:土建限额每平方米八百八十元,水、电、采暖(地板辐射采暖)、煤气合计限额每平方米二百二十元,这显然是不够的。最后,造价咨询部门作出的施工图预算为每平方米一千三百八十元(粗装修,含土建、水、暖、电、煤气)。这就说明限额设计绝不是业主(建设单位)说个数就限额了,这个限额不仅仅是一个单方造价,更重要的是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使其科学、合理。具体的分析步骤是:第一步要将这个限额按专业(单位工程)进行分解,看其合理否;第二步若第一步分解的答案合理,则应按各单位工程的分部工程再进行分解,看其是否合理。若以上的分解分析均得到满意的答案,则说明该限额可行,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限额控制设计标准;若以上的分解分析(不论哪一步)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则说明该限额不可行,必须修改或调整限额,再按上面的步骤重新进行分解分析,直到得到满意的答案为止,该限额才成立。前面所举例子中,之所以每平方米一千一百元(粗装修)的限额没有限住,就是因为土建单位工程每平方米八百八十元不够,另外,由于采暖单位工程是地板辐射采暖,它也要比一般铸铁炉片采暖要贵。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限额设计的技术关键是要确定好限额,控制好设计标准和规模。在设计之前,对限额进行分解分析是万万不可缺少的一步。

实际工作中经常听到有这样的反映:初步设计概算不准,与施工图预算相比,差距很大。当前初步设计概算确实存在一些质量问题,造成其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有些初步设计图纸的深度不够,有些概算编制人员缺乏责任心,概算与设计脱节,又与施工脱节,工程量算错,定额套错,间接费计取错误等都时有发生。要提高概算的质量,首先,就必须加强设计人与概算编制人的联系与沟通,因为,在初步设计阶段,设计不可能太详尽了,否则就不叫初步设计了,所以就需要概算编制人经常向设计人询问,搞清楚图纸上交代不清楚的地方。其次,就是要提高概算编制人的素质,加强责任心,多深入实际,丰富自己的头脑,多了解设计和施工。再其次,就是要加强对初步设计概算的审查,设计单位要建立健全三审制度(自审、审核、审定),大的设计单位还应建立概算抽查制度。从这些年的概算抽查实践来看,概算审查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避免重大错误的发生,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如在概算审查中就发现:有的写字楼概算,居然在概算汇总时将整个弱电工程概算漏掉;有的多层住宅楼概算,居然没有内墙的工程量。这些都是不应该发生的。

当然,当前提高设计质量,使设计图纸符合设计深度的要求,这对于提高设计概算的质量也是很必要的,为了确保概算能真实反映设计图纸的内容和标准,必须要加强对设计图纸和概算的审查。概算审查不光是设计单位的事,业主(建设单位)和概算审批部门也应加强对初步设计概算的审查,概算的审批一定要严,这对控制工程造价都是十分有意的。

施工图预算或者标底是签订施工承包合同,确定承包合同价,进行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它的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然而,现在有的施工图预算或者标底也居然有漏项的,现浇框架梁柱、预制楼板的六层厂房,居然把预制楼板上的迭合板给漏掉了;宿舍楼把壁橱给漏掉了;按理说,这些都是不应该发生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加强对编制施工图预算或者标底的单位和人员的资质审查,加强对他们的管理。

工程概算和工程估算范文4

关键词:排洪工程;工程造价;估算调整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5-0223-01

1 工程概况

温州市城市中心片流域面积308 Km2,其中三溪片面积152.8Km2,占中心片面积49.6%,而三溪片又是温州城市的暴雨中心,经水文分析,三溪片的50年一遇三日洪水量占城中心片总洪水量的52%。三溪片洪水均经西山河灌入城市内河后由沿江水闸外排瓯江,加剧了城市内河及水闸的排洪负担,因此提高温州城市的防洪排洪标准,关键在于如何外排三溪片的洪水。温州市西向排洪工程实施后,可使三溪片50年一遇70%的洪水直接从排洪大河经卧旗水闸外排瓯江,将极大地减轻了三溪片洪水对温州城市的排洪负担。

2 估算调整原因分析

2.1 施工条件发生变化

受土地审批影响(土地面积被核减700多亩),原可研拟定在排洪大河两岸的土方消纳场地(运距为1km左右)无法落实,其它区域的土方消纳场地也难以满足工程需要,过程中产生的土方须运到瓯江口半岛围区消纳,致使工程投资增加约2.73亿元左右。

2.2 政策处理及土地征用费大幅上涨

由于原2002年可研估算编制时土地征用标准为4.5万/亩,现调整估算标准为8.8万/亩,相关的费用几乎翻了一倍。征地面积也由原来的1545亩增加到现在的2113亩,致使工程投资增加了1.17亿元。

2.3 工程量调整及交叉项目投资的增加

因地形、地质及规划等因素影响,部分实际工程量同原可研估算工程量有所调整,如:河道开挖土方工程量增加较多、104国道桥建设规模的调整等。

由于原可研阶段尚未对交叉建筑物项目的实施方案进行细化,采用暂估的方式确定投资。后按照有关程序进行项目的具体设计并经有关主管部门的审批,审批后的概算投资同原可研阶段的估算增加投资约1.235亿元。

2.4 估算编制依据发生变化

原2002年可研估算编制执行(99)概算编制细则,现执行(2006)概算编制规定,(99)细则与(2006)编规比较,工资水平、取费标准等均不相同。

2.5 基础材料价格发生变化

原可研估算编制年为2002年,目前的主要材料、设备价格涨较大,导致单价提高。

2.6 工程建设期延长

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土地审批滞后,导致工程实际开工时间滞后,工程建设期延长,建设期由原来批复的5.5年调整为10年,导致工程建设独立费用大幅度增加。

3 估算调整方法分析

3.1 基本完工的工程

梅屿大河(一期)、梅屿隧洞、卧旗水闸等三个工程项目已基本完成,工程量按实际完成的工程量、投标单价计入调整估算,临时工程和其他费用采用投标包干使用,材料采用补差办法计算进行调整。

3.2 未完工的(含待建、在建)工程

工程量按施工图工程量计,材料价格暂按2009年12月温州工程造价信息价,进行重新组价分析。

4 调整后估算总投资与原可研估算总投资情况比较分析

调整后本工程总投资估算为139283万元,其中建筑工程为85089万元,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为467万元,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 531 万元,临时工程为2771万元,独立费用为10723万元,征地和环境部分为20071万元,基本预备费11965万元,建设期融资利息为7663万元。

5 调整估算的编制原则

5.1 核实工程量

本工程调整估算的编制严格按原初步设计批复的内容、规模和标准进行,主要项目的工程量原则上应控制在初设阶段工程量范围内。由于设计深度的变化和设计变更引起主要项目的工程量增加或新增工程项目,属于重大设计变更的,业主和设计单位必须在实施前以书面形式说明原因,报原初设审查部门批复。

5.2 确定调整估算单价

为了便于同原初设概算进行比较,估算调整单价原则上按原初设批复的编制原则、取费标准和价格水平计算,即估算调整单价同原初设审批的单价水平是一致的。

5.3 落实设备购置费

按原初步设计概算的设备清单对设备的数量、规格、型号及价格与业主提供的设备订货( 或到货)清单核对,对型号、规格不符的设备要进行原因分析,以确定是否列入估算调整内容;对设备运杂费要根据实际发生情况列入。

5.4 调整政策性调价

定额、编制办法和费用标准等的政策性调整,在规定调整之日后实施的工程项目,原则上在原初设概算的基础上,根据新的规定调整。

工程概算和工程估算范文5

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大,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的因素众多。其中合同管理不当体现在工程建设方有可能是缺少专业的技术人才,对工程的结算方式不了解,对工程建设过程中一些造价影响因素不了解,在签订合同时,没有考虑周全,最终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例如某建设工程使用的钢材在其工程建设期间钢材的价格不断的上涨,而由于合同中签订的结算方式是在工程全面完工后进行结算的,但是合同中钢材的定价却是签订合同时的价格,结算也必然要使用当时的价格,这就使工程建设方承受超概算带来的损失。这就是签订合同管理不当对工程概算产生的影响。

二、工程的事后监督存在弊端

工程的投资控制应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之中。它会经过投资估算、可研究性估算、初步设计估算、施工图预算和竣工决算多个步骤。严格的通过这个程序,实时的把握工程投资,可以有效的防范工程超概算。但是,当前我国很多工程建设都是采用的事后监督体制,即不按着相关程序来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而是工程建设完成后,一核算,才发现超出概算很多,但是这也已经成为了无法挽回的事实。工程的事后监督单纯的成为了工程投入的再次核算,对于投资的控制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

三、工程建设项目超概算对策

1、重视工程设计

工程的设计方案是工程建设的依据,也是工程建设相关内容的重要参考文件。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建筑领域都存在着“轻设计,重施工”的现象,对工程设计的不重视,就会影响相关人员在进行工程设计时的态度与责任心,就会使工程设计人员不深入的挖掘影响工程建设的各方面因素,其中也包括工程投资的影响因素。如果对工程投资的影响因素不做深入的分析,不做切合实际的市场调查,就不能预测工程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工程的超概算现象也就会出现。重视工程设计,对于可能影响工程建设的各个因素进行论证,对于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例如工程处在的地质环境、水文环境以及地形、地貌等进行实地勘测。还可以实行限额设计,也就是为工程规定一个上限,在限额之内进行工程设计。重视工程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最终使用的设计方案达到最优化,最优化的工程设计才会将出现超概算的机率降到最低。

2、对施工单位进行严格的监督

施工单位会对工程建设投入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案差异导致了工程投入的增加,而这种差异的产生有的是临时的施工情况发生变化,不得不进行的。而有些则是施工单位为了提高工程投入,赚取更大的利润而采取的一种方法。对施工单位进行严格的监督首先要约束施工单位按招投标文件进行施工,无论是使用的材料和采取的施工工艺,不可以轻易的进行修改,都要与招投标文件中的相关条款相符。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还在于要规范与严格执行工程变更制度。工程变更制度主要是为了应对工程建设必须进行修改的情况而设立的,它不应成为一些单位获取更高利益的方法。

3、加强对合同管理科学合理性

工程建设双方签订的合同中会对工程款的结算方式和结算依据进行协议。在签订合同前,应对合同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专业人员对合同中的条款进行核对分析。结算方式要符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结算依据也要制定好。合同管理还涉及到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工程的工期,受突发状况对工程质量产生的影响而引起的工程投资增加,这个责任由谁来承担,都要在合同中明确的提出来。加强对合同管理的科学合理性,就要是研究建设工程的特点,借鉴其他工程建设的经验,对于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做到提前说明。

4、重视过程管理

工程概算和工程估算范文6

关键词: 土木工程 造价 投资估算

中图分类号:S969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是研究分析项目投资经济效果的重要条件,一旦可行性研究报告被批准,其投资估算额即成为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项目的估算不仅对其设计概算起控制作用,还是项目筹措资金及制订建设贷款计划、核算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需要额及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重要依据。

一、工程造价投资估算概念

1 、工程造价

在介绍投资估算的概念之前, 需要对工程造价作一个简单的了解。工程造价,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时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工程建设中需要支出的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设备租用或购买费等等。工程造价的核心内容包括工程投资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 施工图纸设计阶段的设计概算,施工方案设计阶段的修正概算,正式施工之前的施工图预算以及工程结算、竣工决算六个重点。

2 、什么是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是工程项目建设前期从投资决策直到初步设计阶段以前的重要工作内容,是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投资估算的准确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到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质量和经济评价结果, 而且还会关系到下一阶段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的编制, 对建设项目资金筹措方案产生重要影响。

从广义上讲, 投资估算指的是对建设项目的投资额所进行的大概估计,即一个项目从开始研究时投资额的估算,直至初步设计时的设计概算及施工图设计阶段甚至施工阶段的预算都可以纳入到投资估算的范畴。从狭义上说,投资估算仅仅是指建设项目在投资决策阶段,依据现有的资料和特定的方法, 对建设项目全部投资额进行的预测和估算, 本文主要从狭义上去阐述投资估算的重要性。

二、投资估算在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的发挥的作用

上述提到投资估算是建筑工程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表现形式,同时它也是一种研究拟建工程项目是否可实施,需要花费多少费用的成本控制手段。投资估算是建筑工程经济效益评价的基础,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具有统领全局、决策各分项建设过程成本的作用。以下是详细论述。

1、建筑工程在投资决策阶段进行项目投资估算时, 需要拟定一份合理的项目建议书,在项目建议书中会拟定多种投资方案,项目主管部门通过对其方案进行分析和筛选, 最后确定一份最为合理的、可行的项目投资方案,以供建筑工程后续的项目规划、项目实施等工作作参考。从这一点来看,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投资估算的主要作用是:为项目主管部门提供项目建议书的审批依据; 对后续的项目规划等工作起参考作用。

2、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利用投资估算可以对建筑工程的投资效益进行合理分析,对建筑工程的投资合理性进行判断,帮助项目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当其报告中所研究、分析和计算所得的数据可靠,能够大致预算出建筑工程的投资经济效果,并且其效果很好时,这份可行性研究报告会得到批准,随后将报告中计算得到的投资估算额作为建筑工程的最大投资限额。由此来看,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投资估算发挥着决定工程项目坐待投资限额的作用。

3、投资估算环节处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活动中的首要环节,其对后续的所有的预算和概算、估算工作都起着决策和统领作用。尤其是在工程施工图纸的设计阶段, 其对工程的设计概算还起着控制作用。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的设计概算费用是不允许超过工程的最大投资限额的, 设计概算中所设定的预算定额、施工设备价格以及施工材料价格等预算费用都应该控制在投资估算限额之内。

三、科学合理进行投资估算的方法

1 、根据其所处的阶段, 确定投资估算的精确度

(1 )投资估算阶段的划分

第一阶段—— 毛估。主要是对比同类型已投产项目的投资额并考虑涨价因素的估算。

第二阶段—— 研究性估算或者叫做粗估。这个阶段一般应有概念性设计, 包括初步流程图、主要设备生产能力和地理位置已经确定。

第三阶段—— 初步估算, 或者叫做可估算。这个阶段以及有设备材料的规格表,设备的生产能力和尺寸,工厂的总平面图,建筑物的大致尺寸,公用设施的初步配置。其估算可用来确定项目是否可行,并可以列入投资计划。

第四阶段—— 确定性估算或者叫做项目控制估算。一般情况下,可根据这个估算筹资。这个阶段图纸和详细设计不完备, 但是各种细节已经很清楚, 并且已经可以和制造商谈判。

第五阶段—— 详细估算或者叫做投标估算。这个阶段的估算是根据全部设计图纸,说明书和材料清单等资料编制的,因此可以使用单价逐项计算。

(2 )投资估算的精确度研究

投资估算的精确度主要是指研究报告中对工程建设所花费用的估算准确度,它是投资估算质量的标志。精确度高,投资估算的质量便好,精确度低,估算质量便相对较差。而一旦投资估算的质量变差,必然将直接影响项目投资者和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 使其在经济上蒙受损失,严重者还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因此,在投资估算工作中,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所反映的估算数据、信息等的精确度是极为重要的, 相关人员应该对其加以重视。然而一般来说,随着项目设计工作的不断推进,能为估算工作提供依据的数据、资料将陆续增多, 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估算的精确度, 减少估算误差。

2 、健全价格信息网, 加强材料、设备价格的动态管理建筑工程造价由建筑安装工程造价、设备购置费以及工程建设其它费用组成, 而材料费及设备购置费在建安工程造价中占有很大比重。所以我们要建立一套价格信息网络, 及时的反应材料设备是价格动态。

结束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准确性不但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而且决定了建设项目的目标能否在规划的资金限度内实现。要提高项目决策水准就必须深化可行性研究, 将投资估算做的尽可能准确合理,所以,投资估算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极其重要,它不仅利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目标的实现, 还能为企业实现最大利益。

参考文献

[1] 蔡雄文.浅谈投资估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J]. 现代经济信息. 2011(12)

[2] 江荣科.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的研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1(06)

[3] 高秀峰.浅谈建筑工程造价中投资估算的重要性[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0)

[4] 强文健.浅谈造价工程师如何做好投资估算[J]. 中国招标. 2011(33)

[5]张震宇,唐力军.论建设项目前期的工程造价合理确定.建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