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如何践行劳动实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如何践行劳动实践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挫折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4-0188-02
挫折在《辞海》的解释为:失利、挫败。在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科学中,挫折是一种情绪状态,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遭遇到无法逾越的困难障碍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消极的情绪反应、情绪体验。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进一步深入,大学生面临着学业、生活、感情、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他们在理想与现实、独立与依赖、交往与闭锁、个人意愿与职业选择诸多矛盾和冲突面前,容易在心理上产生挫折感,在情绪和行为上产生紧张、焦虑、沮丧、困惑、失望、抑郁等,这些都困扰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剖析导致大学生心理挫折的原因
1.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弱,抗挫折能力较差。如今的大学生大多是从家庭走向学校,缺乏社会经验,加之年龄较小,虽然生理上基本成熟,但心理尚未完全成熟。部分大学生几乎没有挫折经历,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名利得失、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不具备协作精神;部分大学生心理防卫能力较弱,应对外界刺激及其冲击的素质较低,缺乏良好的自我调节和平衡能力及耐挫折力。在这种情况下,当他们遇到挫折,往往会茫然失措,失去自我平衡的心理支点。
2.大学生理想期望值过高,不能正视现实。部分“90后”大学生是带着矛盾心态进入大学院校的。一方面,他们有自己远大的理想和追求,另一方面,为了理想和追求努力拼搏而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应对。他们追求理想、渴求知识,但又不愿付出太多的汗水,希望有一个和谐愉快的人际环境,却又在为人处世时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不会宽容与忍让。同时,他们在遇到这些挫折时,不敢正视现实也不肯改变“自我”,缺乏应对策略,或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和焦虑,或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长时间的压抑会使这部分学生精神活动降低并产生生理症状,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大学生自我意识强,集体观念淡漠。心理研究表明,如果集体中的成员缺乏集体意识,彼此之间不能进行良好的了解和沟通,不能相互认同和交往,就容易产生苦闷、孤独和焦虑。大学生虽然是青年群体中思想素质较高的一部分,但彼此间地域不同导致文化、习惯等多方面的差异,加之多数大学生在独生子女家庭所形成的“自我意识”,使得一些如学生会、老乡会等由松散个体组成的学生组织,缺乏广泛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成员之间思想情感交流不畅通,缺乏友爱气氛,缺乏集体凝聚力,这为不良心理障碍的滋生造成可乘之机。
4.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滞后,缺乏力度和实效。如今的大学生年龄多在17―23岁之间,他们对人生探索与思考的偏差,对道德标准认同的错误以及人生价值取向的偏差,都可能导致种种消极心理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应发挥其教育和辅导作用,引导学生朝着高素质的人才成长的方向发展。但是,我们不可否认,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挫折教育几乎一片空白。教育思想的片面化,使得学校教育重知识灌输,轻能力训练;重智力、分数比较,轻情感、意志培养。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偏离了对学生消极心理的引导,管理过程中也缺少科学的判断和切合实际的对策,大学生挫折心理的内在引发源难以及时消除,直至产生严重心理挫折。
二、加强挫折教育,提高心理适应能力的途径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大学生抗挫折的心理素质
1.加强教师素质培养和建设。《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通过专、兼、聘等多种方式,建立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因此,高校要加强对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其他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教师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方面内容的业务培训,要把他们的培训工作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大学生越来越多的心理咨询需求。
2.完善心理辅导机制。要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建立和完善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适应教育工作机制,通过大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对成才的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适应能力。一是要尽快把大学生心理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教育纳入高校正常的教学轨道,使之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系统地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实用的心理学技术和方法,消除其心理挫折所带来的心理危机。二是建立心理活动室,构建以个别或团体咨询、书信咨询、网络咨询、电话咨询为主要形式的心理适应教育网络,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减少心理挫折带来的压力。三是通过访谈调查、心理测试,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摸底,建立学生个人心理素质档案。对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予以特别关注,帮助其恢复心理健康,提高承受挫折和困难的能力。
(二)加强“三位一体”建设,营造大学生抗挫折的良好氛围
1.创建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消除可能产生挫折的因素。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和专业水平的提高。第一,要重视倡导一定的文化理念,对本校多年来形成的人文、科学精神进行认真总结、提炼,用适当方法宣传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践行,建设好院校的精神家园;第二,要深入开展文化建设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树立典型,弘扬正气,提高学生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的能力。特别是对于心理有障碍的同学,教师要有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多和他们谈心、交流,鼓励其参加校园文体活动,帮助其克服孤僻、离群的心理。
2.宽容学生受挫后的不良行为,为受挫学生提供情绪宣泄安全机制。一个人处于挫折情境时,往往会以紧张的情绪反应来替智行为,这种紧张的情绪如果不能适时地宣泄出来,就可能被累积而导致病态心理乃至攻击、自杀行为的发生。只有使这种紧张的情绪发泄出来,才能恢复理智状态。因此,在学生受挫折后出现异常情绪和过激行为时,学校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帮助他们从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以避免进一步加深他们的挫折感。高校工作者应当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优势,采取个别谈话、意见箱、开展心理咨询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等方式,给受挫者提供各种倾吐受挫情绪的场所和机会,让他们自由地、毫不顾忌地倾诉自己的烦恼、苦闷和忧虑,把不满的情绪全部宣泄出来,以达到内心的平衡,使他们能在一个自由宽松、充满关爱的氛围中日渐成熟,茁壮成长。
3.加强“家校”沟通,提倡共同教育,提高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讲道:“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大学生个性鲜明,思想意识有很大随意性和主观性,因此学校要善于组织、协调、统一各方面教育力量,特别是班主任、辅导员与学生家长教育影响要趋于一致,力求思想工作的最优效益,从而建立起健全大学生挫折抵抗能力的长效机制。第一,调动班主任的教育力量。班主任是学生工作的具体管理者,在学习、生活上关心、帮助、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深入到学生中去,有的放矢地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第二,发挥家庭的教育力量。家庭在学生挫折教育中的作用比智育作用更大,如果把学生的受挫能力比做卫星,那么家庭教育就好比是助推其上天的火箭。因而班主任要建立学生家庭档案,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互通情况,统一要求,帮助父母改变溺爱型和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及时纠正和解决学生的一些错误认识和看法,共同发挥教育作用。
(三)加强社会实践教育,提高大学生抗挫折的社会实践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载体,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精神,引导学生自觉把个人的成长同祖国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紧紧联系在一起,使他们在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互动的过程中,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知识远离生产生活等问题,从而实现社会实践与校内教育、实践育人与理论育人的有机统一和良性互动。如利用寒暑假组织大学生到农村或边远贫穷地区锻炼,让他们亲身体验劳动,感受社会生活的艰辛,在劳动的挫折中树立劳动光荣、热爱劳动、热爱劳动者的思想,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让大学生适当参加社区挂职锻炼,到相应岗位实习,使其在实际工作中树立正确的名利观、能客观看待成败得失,培养屡败屡战的气概和意志力;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培养大学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帮助其形成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抗挫折能力。
高校挫折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不断发展挫折教育理论,加强挫折教育实践,从而教会学生如何从容应对挫折,引导学生在体验、探索、破解、战胜挫折的过程中,培养自立、自信、自尊、自强的现代人格与品质。
参考文献:
[1]张旭东,等.挫折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段鑫星,赵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大学生如何践行劳动实践范文2
关键词 高职学生 职业伦理精神 培养
一、职业伦理精神在高职学生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一)实现高职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
职业道德素养是高职生成长成才的基本素质构成。《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培养的是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国家对高职生的要求与专门的技术培养学校的学员不同,高职生除了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之外,还应该具有国家所要求和社会所期待的作为一个合格大学生所应该具有的综合素质,其中应该包括职业道德素养。精神是人们行动的动力和源泉,职业伦理精神是良好职业道德素养形成的重要前提。
(二)学生成就未来事业的需要。
职业伦理精神是职业人的灵魂,是职业发展的最高境界,是职场成功者的必备要素。与本科院校培养的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相比,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是在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应用型人才,职业道德品质、职业伦理精神更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实践证明,一个人在职业活动中只有具备谦虚诚实、廉洁奉公、诚信公道、乐于助人、尽职尽责、敬业奉献的高尚职业伦理精神,并能够进行创造性地劳动,才能取得事业成功。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未来的职业人只有具备诚信美德、责任意识、竞争精神、合作意识、敬业精神等职业伦理精神,才有可能达到职业生涯的较高层次,从而为成就未来事业奠定伦理精神和健全人格的基础。
二、目前高职学生职业伦理精神状况
从总体上看,目前高职学生职业伦理意识淡化。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单一,除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人生规划》课程的课堂理论传授外,几乎没有其他途径,而且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理论课的兴趣不大,职业道德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意识淡薄。
在教育实践层面上,高职院校由于受功利主义与技术主义的影响,从而把职业教育设计成单纯的技能培训,学校往往注重强化专业理论教育,注重与职业有关的的技能训练;在具体的职业技能训练过程中,老师与学生都把目标集中在技能的熟练程度和技能训练的成绩上,忽视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的锤炼与职业伦理精神的培养。由此,导致了学生职业伦理意识的淡化,乃至模糊。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伦理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形势下,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将来就业等实际情况出发,高职生作为未来职业人应具备诚信美德、责任意识、竞争精神、合作意识、敬业精神等职业伦理精神。
(一)转变教育理念: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高职院校而言,专业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相对来说是比较重视的,而人文素质教育则比较淡化,处于边缘化状态。据调查高职院校学生绝大多数存在“重理轻文”、重“科技”轻“人文”的弊端,所以,学生人文素质偏低。因此,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哲学修养等,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二)优化课程设置: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伦理精神。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对高职院校而言就是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即不仅要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而且要加强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作风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范畴教育;不仅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教育,而且要加强职业道德评价教育。
具体地说,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原则、职业道德基本规范、职业道德基本范畴及职业道德修养等理论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学习自己所从事行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法规以及学习社会进步和职业发展对人的素质、能力、品德等方面的要求,努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伦理精神,确立学生的职业道德理想,塑造健全人格。
(三)开展多种实践活动,践行职业伦理精神。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实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专业实践活动,二是社会实践活动。专业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通过专业实践,学生能够感受和体验本行业、本专业的职业伦理内涵,从而增强职业伦理意识。社会实践活动是职业人成长的天地,是增强职业伦理意识、锻炼职业道德品质的理想场所,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理解、掌握和运用职业道德规范,践行职业伦理精神。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将学习到的职业伦理精神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领悟、体验和感受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精神的内涵,在实践中领悟到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职业伦理精神对展示个人形象及自己的生存发展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惠坚.关于高职教育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2006,9.
[2]吴灿新.中国伦理精神[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大学生如何践行劳动实践范文3
[关键词]“小先生制”;艺术类高校;运用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3-0026-02
一、实施
(一)授业“小先生”:学高为师
在艺术类高校中,学高为师体现得尤为明显。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艺术类学生有一种普遍心理:英雄不问出处,不管学历,不论文凭,只要你比我唱得好、弹得好、吹得好、拉得好、表演得好,我就在专业上服你,所谓:以技服人。正是这种心理的影响,我们将大家认可的专业高手授予授业“小先生”。大学期间,授业“小先生”在试点班级采取“一帮一”结对形式帮扶他人;在全校范围则是以学术活动和兴趣社团为阵地,传道、授业、解惑。
(二)“一帮一”结对:必要形式
我们根据试点班级实际情况,对于学习处于困难境地的同学给予“一帮一”结对帮扶。各类“小先生”由学生自愿申报和老师做思想工作鼓励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学困生和有行为偏差的同学可以自主选择中意的师傅,以“一帮一”的形式结对,举行“师徒结对”仪式。为了方便帮助,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文化课等大班课上原则把师徒二人邻座或同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课分组时,师徒分在一组共同完成作业,课堂和课余的一切时间师傅均可对徒弟产生影响。在每次的班会上师傅要对带徒弟的情况进行小结。期末,根据平时记载、徒弟进步程度及徒弟的推荐评出“最具责任心的师傅”、“最有方法的师傅”、“最有耐心的师傅”、“最博学的师傅”以及“最受欢迎的师傅”,给以奖励。当然,对老师所带徒弟也要进行评比,对进步大的同学予以表彰和奖励。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一帮一”形式还有一种跨年级、跨班级的形式,就是同属一位辅导员管理的高年级的尖子生来帮扶低年级的学困生,而这两类学生的差距更容易出效果。
二、内涵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小先生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且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内涵。
(一)为每一个同学的发展搭建了平台
从同学的年龄特点考虑,每个同学都喜欢当“老师”这一角色。为了争当“先生”,同学们会自发地约束和支配自己的行为,主动地获取知识、技能,产生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力争成为先进生,努力去获得当“先生”的资本。如果当上了“先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对自己产生一种“我很行”的肯定评价,对同学自信心的培养大有好处。而对后进生而言,客观上存在着学习上的差距,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等问题,他也需要师傅对他的帮助和督促。而且,一部分后进生因为自己“后进”,所以对学校的老师(包括辅导员)有一种敬畏甚至惧怕的感觉。如果,让他自由选择接受学校的老师或是优秀的同学帮助他,可能很多同学都愿意选择同学的帮助。因为同学之间最容易沟通,更能取得进步。因此,在“小先生制”中,师徒双方都在最近的区域找到了发展点,为之努力,自然是双方都得到了自己应有的良好的发展。
(二)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意识
2014年,更加凸显的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再次表明市场需要“一专多能”的大学生。学校培养的大学生要注意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在专业设置上主动和市场对接。同时,注重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大学生具备某一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具备人际交往、吃苦耐劳等适应社会、市场的多方面能力。“小先生制”可以培育学生团结互助的意识,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心,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
(三)具有自我教育的作用
当上“小先生”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是每个人的愿望。但这需要努力,只有具备了相应的条件才能当。所以同学们在争取当“先生”的过程中,“以教人者教己”、“为教而学”,达到自我管理与提高。同时,当得不好还会下岗,这就需要师傅不断地努力,要以自己的发展去引领徒弟的发展。试点班集有个“小先生”因不称职被取消资格,还有个“小先生”因成绩下降多次被徒弟超越,专业老师将他们师徒二人进行角色互换。结果,两位被取消资格的“先生”很快有了重大进步,而由徒弟升格为“先生”的同学因受到激励,表现越来越好。不难看出,在这些变化中,大学生已经实现了自我教育。
三、反思
世易时移,但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教育理论的价值并不因世界的变迁、时代的更替而失去。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小先生制”理论的内涵和价值也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一)关于“小先生制”运用的领域。“小先生制”不仅适用于专业学习,而且适用于人文、语言、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等方面的学习。“小先生制”在高校里的运用可以跨班级、跨学科和跨年级。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师傅与徒弟主要是在某一方面或领域,要让每个同学的优点成为当“先生”的资本,让他的缺点成为找“先生”的需要,实现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二)关于“小先生制”运用的关键。学校的辅导员是这个制度的组织者,专业教师是这个制度的重要指导者,是“小先生”的“导师”。因为,学生毕竟是学生,是需要学习者,不可能全面替代学校教师,比如“小先生”自己还没有解决好的一些问题,就需要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的指导。不然,“小先生”该如何去指导他人。因此,陶行知先生说,“先生”作用的成败关键在于“导师”。陶行知先生说:“倘若导师自己目光不远,懒惰不长进,平日让小先生自生自灭,等到打了败仗,还说漂亮话,这种人者普及教育之罪人也。”可见,教师的鼓励、指导和激励作用是必须的。“导师”指导“小先生”注意自己的态度、方法,态度上要真心诚意,耐心细致,不能盛气凌人,指手画脚;方法上“授人以鱼”并“授人以渔”。对于自尊心很强,特别敏感的同学,辅导员和“导师”要注意洞察他们的情绪,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小先生”对自己的帮助,以免产生自卑心理。
(三)关于“小学生制”与现代学徒制。“小学生制”既可以认为是现代师徒制的渊源之一,又可以对现代师徒制作有益的拓展。2014年9月,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指出:“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对此,“小先生制”对现代师徒制的拓展之一是:师徒制不仅可以运用到现代职业教育的大专院校,还可以推广到大学,特别是艺术类大学。艺术领域的师徒制不管是在中国还是西方,自古有之,源远流长。例如,在古代的民间及宫廷,乐师、画家及匠人,上千年都是以师徒形式来传承技艺,并且人杰辈出。“小学生制”对现代师徒制的拓展之二是:优秀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当学徒制中老师角色。这是充分挖掘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解决教师资源匮乏问题的有益举措,在师徒双方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人文与艺术的叠加,能力与做人的促进中实现多赢的结果。
大学生如何践行劳动实践范文4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德育;途径;生活化模式
一、德育生活化模式的内涵
德育生活化模式主要是指德育要以生活为载体,教育应该从受教育者的实际生活出发,关注人的现实需要,让大学生在生活体验中理解社会的道德要求。[1]德育生活化模式认为,思想品德的形成只有道德主体在实际的政治生活、道德生活、学习生活与思想体验中完成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它将道德价值观念贯穿于生活中,通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思考道德事件,提高德育效果。
德育生活化模式强调要以生活教育为主,充分发挥德育生活的渗透功能,就是说,在大学生活过程中引导学生自我感知、思考并进行价值选择,使他们在大学文化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启迪和教育,其立足点是教育与生活需要有机统一和互相促进。生活过程、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与德育过程是有机统一的过程。每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都源于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在生活中形成的对道德的认同,德育并不是离现实很远,它就是生活本身。
德育生活化意味着德育生活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一个人周围的刺激是影响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由于人具有模仿、从众、感染、体验和服从的心理,德育必须在生活中进行,那种脱离生活高谈阔论式的德育不仅无效而且令人反感。当前德育内容的重点应从传递特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转向引导大学生如何“做人”、“怎样生活”。不只是单纯从物质意义上,而是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看待怎样生活,怎样运用我们的一切能力使对自己、对他人最为有益,怎样去完满地生活,这正是大学德育的着力点和价值之所在。
二、大学生德育生活化模式的内容
(一)大学生的学习道德
1、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的学习态度
学习目的受制于学习的价值观念,而学习的价值观念又受制于学习道德观,因此,正确的学习目的对于良好的学习道德的形成至关重要。
2、良好的学习习惯、严明的学习纪律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习效果有重要作用,它一旦形成,其学习行为就能按照自主化的程序进行。德育应当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现代群体学习的形式下,学习纪律的约束是维系人们高效学习和保证学习计划完成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只有在具备良好的学习纪律的意识下,才会避免违规学习行为的发生,杜绝如考试作弊和学术道德失范等不道德现象。
(二)大学生的恋爱道德
1、尊重对方人格,培养以爱情为目的的恋爱道德
以寻找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是恋爱道德的显著特征,恋爱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面貌,这种道德面貌也包括男女双方应当彼此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尊重恋爱自由、平等的道德准则。
2、讲求文明的交往方式,树立健康文明的性观念
“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4]有着高尚情趣和道德品质的大学生,在恋爱的过程中应注重交往方式的文明。恋爱与性生活并无必然的联系,恋爱者要懂得自尊与尊人,树立健康文明的性观念,保证自己在生理、心理等方面都能健康发展。
(三)大学生的择业道德
1、事业第一,义利并重
大学生择业过程中,自身利益与社会的要求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时德育工作要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自觉以事业为重,从社会和国家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既能施展自己才华又可为社会服务的职业,自觉把自己的前途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挑战自我,自主创业
大学生要勇于挑战自我,主动参与各种劳动岗位的竞争,树立公平竞争的道德观念,树立自强、自立意识,挑战自我包括大胆自主创业,不是在就业挫折中磨蚀自信和自尊,不是抱怨社会,更不是回去做“啃老族”。学校德育应在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在挑战自我、自主创业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3、立足基层,艰苦奋斗
从基层做起,艰苦奋斗,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是许多成功人士的共同经验。学校德育要引导广大学生认识到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到农村去,是今后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途径,也是磨砺人生、成就大业的需要。学校德育特别要引导和鼓励来自贫困地区的大学生,树立为家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责任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他人,投身于艰苦创业的大潮中,担负起家乡发展的重任。
三、德育生活化模式的建构
(一)立足现实生活,建构良好的学习道德
1、激发的学习动机,巩固专业思想
首先,要发展大学生的学习需要。需要是动机的基础,把长远需要与近期需要结合起来,使近期需要的实现成为长远需要的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花大力气制定好近期目标。确定近期学习目标,应掌握三个原则:(1)求近不求远,要完成某项学习是眼前的事而非未来的事;(2)具体明确而非笼统模糊,学习目标不明确,就不能做到有的放矢;(3)分析个体情况,制订具体的学习目的,具有适中的挑战性。其次,要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因素。在培养学习兴趣时,应把专业兴趣的培养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因为我们的学习是围绕专业方向来组织的,专业兴趣的发展对推动我们的整个学习活动有着更切实的作用,对个体学习活动具有导向意义。
2、丰富学习形式,树立创新观念
首先,要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比如大学生学习创新特别活动、大学生优秀学习典范介绍会、学习兴趣小组联谊会等,向学生传递学习方面的认真、进取观念。使我们在丰富多样的学习形式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其次,在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中,应将创新观念贯穿始终,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树立自主创新的教育观念,建构丰富多样的学习道德教育方法。 转贴于
3、传授学习方法,维护学习道德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实现学习目的、取得学习成果的桥梁和手段,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让我们学知、学做、学会科学利用时间,根据大脑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掌握用脑的黄金时间,学会用脑,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学会拓宽自己的学习渠道,丰富自己的知识。学会独立思考,虚心向人请教,遵循学习程序,善于抓住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倡师生共同研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和参与意识,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探索。
(二)认同恋爱现象,培养高尚的恋爱道德
1、以理性为向导,将美的教育融汇于大学生恋爱道德教育之中
大学生在恋爱中,保持爱情的纯洁性、高尚性,理性无疑起重要的导向作用,它是爱情培养和健康发展的方向盘,也是爱情升华到至真至美境界的保障。在大学生恋爱道德教育中,以理性为向导,将大学生的恋爱道德教育与美的教育结合起来。(1)开设美学辅修课,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特别注意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择偶标准,坚持仪表美与心灵美的统一,并注重心灵美,使我们从理性上懂得,外表漂亮、穿着华丽,绝不是生活的全部内容。美只有建立在心灵美的基础上,才会升华为更高尚的美;(2)通过大学生恋爱心理、恋爱道德讲座,帮助大学生理解爱情的本质以及爱情的美学意义,引导我们认清:恋爱双方的相互尊重、相互给予、共同提高才是爱情美最深刻的含义;(3)通过开展学习竞赛、寝室卫生竞赛、青年志愿者活动及其它校园文体、科技活动,引导大学生把爱情建立在共同学习和集体活动之中,从而使大学生的爱情拥有丰富的精神底蕴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让大学生把爱情建成一所既培养道德又增进美的特殊学校。
2、完善道德教育,对学生给予人文关怀
要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恋爱道德问题,老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回避的态度,主动地面对,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大学生进行恋爱道德教育,完善高校德育的内涵,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学校应有一系列完善、有序的有关恋爱道德的教育内容,并安排专业教师传授相关的生理和心理知识。当然,对不道德的恋爱行为进行公正和严肃的处理,也是对大学生的一种教育。学校在加强恋爱道德教育和管理的同时,也应增强对学生人文的关怀。堵和截并不是惩治恋爱道德问题的好方法,疏和导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
(三)正视择业现状,形成积极健康的择业道德
1、大学生择业道德教育要紧密联系大学生的择业实践
首先,要从大学生择业实践中收集整理正反两方面的真实道德案例,有的放矢,开展择业道德教育。真实案例源自于学生的择业实践,更易于被学生接受,更易于触动学生的心灵,引感共鸣,因而可以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其次,要将择业道德教育渗透到择业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如在择业准备阶段,择业指导教师、辅导员、团委等相关部门对自荐信、求职履历等材料的制作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在择业过程中,对面试的各个环节要做正确的指导,使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诚实自信地推荐自己;在协议签订阶段,要劝导教育学生深思权衡,勇于承担责任和义务。
2、大学生择业道德教育内容、途径、方法要不断创新
(1)要从择业的大环境及每一届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择业道德教育;(2)要充分利用心理咨询机构、就业指导机构、学生会、辅导员、课任教师、学生社团、校园网和宣传栏等,开展择业道德宣传教育活动,强化大学生的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意识、职业理想意识和奉献社会意识等等;(3)要对毕业生进行有关择业的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正确的求职技能和技巧,如自荐材料的准备、面试的技巧等等。
3、大学生择业道德教育要强化规范制度意识、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强烈的规范制度意识、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有助于使大学生主动自觉地控制和约束自我,严格履行义务,减少道德失范现象发生。首先,学校相关部门要认真审核“毕业生就业推荐表”相关内容,要根据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填写鉴定意见,以培育大学生的规范制度意识。其次,学校要加强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管理,如对于协议书遗失或违约的情况要给予备案登记,必要的时候,在学校就业信息网上公示,以培育大学生法制观念。
4、大学生择业道德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定位,从小事做起
大学生如何践行劳动实践范文5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人才结构的需求相应发生变化,突出表现为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激增。在这样的背景下,承担着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技术型人才任务的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2011年,我国有中等职业学校13177所,在校生2197万人;高等职业学校1280所,在校生744万人。分别占到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的半壁江山[1]。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旨在“培养有一定科学文化基础和较强综合职业能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在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等一线工作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2];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实践性学习为主要特征”[3],传授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可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加强学生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顶岗实习作为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办学”目标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在职业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顶岗实习是指职业院校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教学计划安排,组织在校学生到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的实习[4]。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顶岗实习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相继推出了一些政策法规来引导、规范和推进职业院校开展顶岗实习。如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对职业院校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时间、时限等做出了明确规定;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教职成〔2007〕4号),就实习场所、实习劳动强度、实习时间、实习待遇、实习考核、实习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推进职业教育顶岗实习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保障。但在实践中,顶岗实习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与困难,如实习组织管理不规范、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实习教学功能弱化、参与主体权益缺乏保障等,需要我们予以重视,找出问题根源,并提出解决措施。
二、职业教育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1.学校联系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实习单位困难
一直以来,在寻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职业院校十分重视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尽力为学生联系专业对口或相关的实习单位,以针对性地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就业,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而对学生来说,大都希望通过专业对口或相关的岗位实习,锻炼和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为就业打好基础。但在实践中,不少学校不但很难为学生联系到专业相关的实习单位,甚至连联系足够数量的单位都难,而学生自行联系专业相关单位更是难上加难。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其一,学校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脱节。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8年度职业教育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职业院校要努力做到“学校围着市场转、专业围着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着需要转”,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才,应是职业教育设置专业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但实际上,当前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滞后于市场需求变化的现象较为突出,致使某些过时专业的学生找不到对口实习和就业单位,而企业急需的新型专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再者,目前不少职业院校存在专业实训设施陈旧、师资不足等问题,加之部分学生缺乏准确定位和努力,导致自身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都较欠缺,当然很难找到专业相关的实习单位。
其二,企业缺乏接收实习生的热情。这是当前职业院校、职业教育工作者认为开展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要障碍。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企业,往往不愿意接收实习生。对于企业而言,“利润的最大化和利润追求的无限化”是其根本目标,企业是否招收实习生,取决于可获得效益的大小。正如一家生物科技产品制造企业的负责人说:“其实我们企业并不是不愿意提供岗位接收职校学生实习,主要是现在很多职业学校教授的内容与我们企业最新的技术标准脱节,导致很多学生到企业后完全无从下手,反倒成了企业的负担,影响企业效益。”[5]这充分表明:只有真正质量过硬并能为企业创造效益的人才才是受企业欢迎的,而当前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离企业的这一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而真正用心去接纳和指导这些“不合格”的实习生,意味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包括提供培训、实践指导专家、机器设备成本,以及实习生管理的风险成本等。这种效益与成本的实际反差,导致企业接收实习生“无利可图”,自然“热情”不起来。
2.学校强制学生到指定企业实习现象突出
当前,关于职业院校“强制学生到指定企业实习”的事件频繁见诸报端,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笔者以“强制实习”为关键词在“百度”中检索,显示相关结果多达526万余条,足见此问题绝非个别现象。从学校的解释来看,要求学生集中实习是因为:实习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环节,但很多要求分散实习的学生并没有真正实习,而是托关系开假实习证明应付学校,学校集中安排实习是为搞好实践教学,加强管理,让学生真正学到技能、锻炼能力,是对学生负责任的体现。但学生认为,学校指定的实习企业多是生产流水线、服务岗等工作,与自己专业的关联度不大,甚至毫不相关,自己可以找到更好的实习岗位,学校强制学生集中实习有充当“劳动力中介”,有从中牟利的嫌疑。
学生实习造假现象的确存在,学校集中安排实习有其理由,但学生的“猜测”也绝非子虚乌有。实际上,在学校抱怨“企业缺乏接收学生实习热情”、“为了给学生寻找实习企业,学校四处求人”的同时,实习生似乎又是某些企业的“香馍馍”,成为这些企业主动联系学校、极力争取的对象[6]。这类企业主要是一些流水线生产、商业服务类等企业,对学生专业的对口度要求低、培训周期短、见效快,接收学生顶岗实习不但可以缓解劳动力不足,还可以节约大量人力成本,因而不惜给予学校一定的费用,希望吸纳到更多的实习生。在现实中,很多职业院校都在按一定标准以“管理费”的名义向这类企业收取费用。对于学校来说,无论集中实习的安排是多么的“用心良苦”,只要牟取了这种利益,就很难不让学生认为自己遭到了学校的“贱卖”,引起社会公众质疑也就在所难免。
3.顶岗实习应有的教学功能没有得到体现
“实习”一词,顾名思义,实践学习。因而顶岗实习,既有让学生顶替员工完成岗位任务、承担岗位职责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岗位实践得到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职业能力的锻炼。换句话说,顶岗实习的制度设计,本质上是“有效强化学生实践技能、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7]。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企业都是教学的主体,共同承担培养学生的任务。但在实践中,让学生“顶岗”似乎成了唯一的目的,具体表现为学生从事岗位与专业不相关、轮岗困难,校企双方培训、指导不足,顶岗实习应有的教学功能没有得到体现。其直接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部分职业院校没有制定规范的顶岗实习课程标准,对各专业实习应达到的目标、各实习环节、实习内容、形式、程序、时间分配、实习岗位、考核要求及方式方法等,没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缺乏实习教学的依据。
第二,企业接收实习生的态度取决于是否“有利可图”,招收实习生,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遵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要求从事生产性或服务性劳动,为企业创造效益,企业关注的重点是学生如何为企业所用,而不是如何提高学生技能和强化素质培养,更谈不上引入学校课程教学的相关要素和要求来改进实习过程”[8]。对此,学校亦无能为力,由于大多数企业愿意或能够提供给学生顶岗实习的有效岗位十分有限,导致学校在组织学生顶岗实习时,只能考虑如何把学生安排到企业去,至于实习岗位性质、工作内容和标准,学校方面的发言权很有限。即使对相对弱势的流水线生产、商业服务类企业,学校虽提出了实习岗位、内容的一些要求,但碍于双方的利益与合作关系,学校也只能对企业执行的不到位听之任之。
第三,囿于学校师资的缺乏,以及对实习指导老师激励机制的不足,很多学校无法派出相应的实习指导老师跟踪指导,即使派有指导老师,也更多在发挥监督考勤与日常照顾的作用,而对学生实习岗位、内容的安排,学校尚且“无能为力”,指导老师就更无话语权了。
4.顶岗实习利益相关者权益不同程度受损
顶岗实习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是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从利益目标上看,学校希望通过顶岗实习保障实践教学效果,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实习单位希望通过学生顶岗实习缓解人力资源不足,节省人力资源成本,发现和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学生希望通过顶岗实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方的利益目标具有契合点,这是合作的基础,有效地组织和实施顶岗实习可以实现多方共赢。但在实践中,在各自“利益最大化”原则的指导下,三方在利益博弈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侵权和权益受损问题。如对学校而言,“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是《教育法》赋予的基本权利,而学生的实习造假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干扰了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实习企业而言,学生的无故离岗,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但相对而言,在顶岗实习中,学生处于“弱势地位”,其权益受损最为严重。
一项涉及5296名高职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将近40%的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其自身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即使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选择各种维权的也仅占13.9%,而选择忍气吞声的占81.6%”[9]。学生的权益受损主要来自于学校和实习企业两方面的侵权。来自学校的侵权包括:以完成教学计划为由,强制学生到指定单位实习,严禁分散实习;委托中介机构或者个人代为组织和管理实习,学校指导和管理缺位,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合法权益保护不力;以文凭或实习成绩作为威胁工具,强迫学生参加与专业不相关的实习工作;以“管理费”的名义向企业收取费用,实则变相克扣学生实习劳动报酬。来自实习企业的侵权包括:以“实习生”的名义,向同样完成了和普通职工一样工作量的学生支付极少的报酬;无故延长加班时间,未支付加班费用;未提供适当的防护措施或安全条件,使得实习生面临不能回避的岗位风险,乃至发生人身伤害事件,但当学生遭到身体伤害时却难以索赔。
三、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有效运行的保障措施
1.建立企业接收实习生的保障机制
首先,国家应通过政策、制度、立法制定优惠的经费、财政、金融和税收政策,鼓励企业接受实习生。现行的《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税发〔2007〕42号),由于实习生报酬并不高,对于企业来说,减免力度不大,加之程序繁琐,对企业激励作用有限,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有必要制定标准,给予接收实习生企业一定的经费补贴,使企业能从参与职业院校学生培养中得到更大的回报。
其次,建立接收实习生企业资格准入制度。职业教育顶岗实习的目的在于对学生专业技能、职业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对实习企业有一定的要求,如企业的规模、设备条件、企业技术和技能人员的素质、企业文化等,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具备接纳实习生的条件。所以,企业接收实习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为此,国家应制定资格准入认定标准:一是认定标准和主要内容,二是认定的流程,三是相关配套激励和优惠制度与措施。认定标准重点是企业管理者与技术技能人员的素质、企业设备条件、培训场所条件等;认定流程包括企业申请、对企业进行认定评审、发放认定资格证书、定期考察复审等程序。
再次,明确企业的责任。一是提供实习岗位,同时配备指导师傅;二是承担用工责任,企业应优先接受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三是承担培训实习生的责任;四是对学生实习进行评价考核。
2.制订专业教学指导标准
当前职业院校因人设课,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导致学生知识、技能与企业需求脱节,这固然有实训条件差和师资不足的原因,但缺乏专业教学指导标准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笔者认为,在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尚不高的情况下,对专业教学标准进行顶层设计有其必要性。尤其是完全依赖学校和企业共同商定顶岗实习标准的制度安排,会因双方基于不同的利益诉求产生分歧,很难真正“商定”出符合专业要求的顶岗实习标准。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发指导性的专业培养标准和课程体系,对不同专业的实习要求、实习内容、实习方式等应有明确的规定,为顶岗实习岗位安排提供参照标准,提升学生顶岗实习的专业针对性和实习效果。
3.健全顶岗实习组织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针对学生顶岗实习组织管理制定了较为具体的规定,已出台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但其适用范围只限于中等职业学校,对高等职业学院没有约束力。而适用于各类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从组织与计划、过程管理、考核与奖惩、安全与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目前还处在征求意见阶段,尚不具有法律效力。这一国家层面上的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急需尽快落地并付诸实施,以规范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组织管理行为。
大学生如何践行劳动实践范文6
关键词:高职;双导制;导师;导生;教育模式
作者简介:张凤营(1973-),男,河北唐山人,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青年专项课题“高职院校‘双导制’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编号:11050031;主持人:张风蕾)最终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9-0067-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1]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类型,在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 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为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比如:学生素质普遍下降;教学资源不足;教育理念落后;重智育教育、轻德育教育;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学生成才、轻学生成人;以及新一代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等等,已经难以适应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为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与实际就业岗位技能要求的“无缝对接”,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借鉴导师制和导生制长期实践的经验和成果,探索创建了“双导制”教育模式。
一、高职“双导制”的核心概念
高职“双导制”是对高职院校学生同时实施导师制和导生制、德育指导与学业指导同步进行的全新教育模式。其中把导师的工作内容确定为“五导”—导生活、导学习、导思想、导成长、导成才,自学生入学直至毕业的三年时间,要求导师负责学生的生活习惯、专业学习、思想素养、心理疏导、生涯规划、党团知识、能力培养、“三观”教育、就业指导等方面,核心目标是因材施教和学生的健康发展;把导生的工作内容确定为“三导”—导生活、导学习、导融入,自学生入学直至一年级结束的一年时间,要求导生负责新生的日常管理、校园熟悉、生活适应、学习方式、活动开展、社团介绍、党的启蒙教育等方面,核心目标是分享经验和适应融入新环境。
二、高职“双导制”的理论来源
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它是一种由导师对学生进行学习、生活、品德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弥补课堂教学不足,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大学教学任务的一种人才培养制度[2]。近年来,国内各高校都在探索研究生教育以外的高等教育以及建立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导师制,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与成长。[3]
导生制(Monitorial system)又叫贝尔—兰卡斯特制,是由英国国教会的贝尔(Andrew Bell,1753-1832)和公益会的教师兰卡斯特(Joseph Lancaster,1778-1838)所开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教师上课时先选择一些年龄较大或较优秀的学生进行教学,然后,由这些学生做“导生”,每个导生负责把自己刚学的内容教给一组学生。导生不但负责教学,而且还负责检查和考试,完全是教师的助手。有了导生的帮助,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大减轻了,因而能够教育更多的学生。[4]随着时代的发展,导生制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现在的导生制是选拔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综合能力较强的高年级优秀学生担任导生,协助学校对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生活指导的一种全新管理模式[5]。
在国内把导生制和导师制结合起来开展“双导制”的有福建农林大学、贵州大学、深圳大学,他们只是在本科生中进行了尝试。但针对高职办学特色和学生特点实施“双导制”模式还是一个全新的探索和实践。
三、实施“双导制”的意义
(一)引导新生。对于刚踏入大学之门的新生们,环境的改变使他们很难一下子迅速调整而进入角色。“双导制”中的导师与导生可以帮助他们快速适应大学生活,把握好人生方向。
(二)锻炼老生。“双导制”给老生们搭建了一个综合能力提升的平台,更是锻炼学生、培养学生干部、选拔学生党员的良好载体[6]。导生通过开展引导工作,角色上有了一个转变,从原来的被动工作转为了主动工作,培养了自己主动思考的好习惯,也提高了自身的演讲能力、社交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等素质。
(三)有利于因材施教。导师针对学生的特点具体指导 ,督促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结合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好选修课,拓展知识面,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提高和发展,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潜能的发挥提供条件。
(四)有利于职业技能的培养。导师都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指导他们专业知识拓展学习,锻炼和培养他们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
(五)有利于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解决传统教育中人为地将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分离的矛盾,让师生全都参与到学生的培养中来,对学生的思想、心理、生活、学习、成长、成才等方面引导,坚持从学生一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目标[8]。
(六)有利于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校管理。“双导制”可以大大增加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机会,促进他们的感情,培养他们的爱心,形成良好的风气,从而为创造良好的校园风气做出贡献。
四、高职“双导制”的设计与实践
(一)模式的设计
以每个班级为基本单位,安排导师和导生,考虑到导师既要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还有一定的管理工作,时间和精力有限,为了保证每名学生得到充分的指导,提高工作开展的效果,所以按照每十名学生配备一名导师;在高校男、女生公寓是不允许异性进入的,所以为了保证导生能够深入到新生宿舍更好地开展工作,所以每个班级配备男、女导生各一名。这样每个班级都有几名导师和两名导生共同负责。导师既全方位培养指导学生又对导生进行工作方式、方法的指导和监督,导生受导生组组长和导师的双重领导。
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反馈工作动态、总结指导经验、沟通各种情况、研究解决问题,各位导师和导生们的创造性的工作方式方法相互共享,使管理工作更规范、更有成效。
(二)工作职责
1.导师的职责:全面深入地了解所指导学生的兴趣、个性和特长,采取整体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关心帮助分包学生;从关心学生学业进步入手,因人而异地制定指导计划,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引导学生参加积极向上的课外文化娱乐活动,激发他们参与活动发展个性特长的热情;关注并掌握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表现过程,帮助、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系统考察和评定所指导的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习情况,及时填写工作记录,建立每一名学生的成长档案。
2.导生的职责:引导新生尽快熟悉校园环境,适应大学的管理模式、教学方式、学习方法;及时了解新生的思想动态,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增强集体荣誉感,培养爱校荣校的情感;引导新生开展各类有意义的活动,参加社团组织,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及时了解学生身心发展情况,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深入新生宿舍内部,引导新生保持良好的宿舍卫生和宿舍安全;协助导师开展工作,完成布置的各项任务。
(三)模式的实践
为了探索实践“双导制”教育模式,自2010年6月份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开始在2010级8个新生班中全面推广。
1.组织机构。成立“双导制”领导小组,它是整个教育模式实施的核心机构,负责机制的构建、规章制度的制定、工作的开展运行、任务的设计安排、人员的选拔考核、过程的监督控制、效果的评价考核等。
2.制度保障。制定了完整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以及实施细则,包括《“双导制”工作领导小组》、《“双导制”模式工作图》、《“双导制”实施办法》、《导生工作细则》、《导师工作细则》、《导师工作流程图》、《导生工作流程图》、《例会制度》、《“双导制”考核和激励办法》等,做到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9]
3.人员的选拔聘用。为确保导师和导生两支工作队伍的质量,保证教育和实施效果,充分做好导生和导师的选拔聘用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招聘条件,并张贴公布,充分做好发动宣传,认真组织报名筛选,导生还要安排竞聘演讲、面试,还要经过集体培训、考核通过后方可确定聘任并颁发聘书,导师聘期三年,导生聘期一年。
4.考核评价。导师每学年考核一次,评选优秀导师,颁发奖品和荣誉证书,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年度考核、晋升职称及职务聘任的参考条件。导生每学期考核一次,评选优秀导生,颁发奖品和荣誉证书,并记入学生档案,在评优、评先、入党、就业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和推荐。
考核方式采取过程监督、材料检查、指导效果、问卷调查、学生座谈等项目进行,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导师、导生解除聘用,严格执行退出机制,做好两支工作队伍的发展与提高。
(四)实践效果
自开展“双导制”教育模式一年多来,通过各位导师、导生、参与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全系上下形成了团结和谐、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风尚,学生道德水平、纪律观念明显增强,刻苦学习、努力成才蔚然成风。
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完善体制机制建设
完善的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是保证“双导制”教育模式科学发展和推进的有力保障,能够适应形势的变化,做出及时的的调整和应对,形成模式开展实施的良性循环氛围。
(二)导师和导生工作队伍的建设
导师和导生是“双导制”模式开展的执行者、推动者,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决定了实施效果的好坏以及整个模式实践的成败,所以一定要注重导师、导生的选拔与聘用,加强导师、导生的的培训和管理,真正建设好两支工作队伍。
(三)充分做好宣传工作
积极利用电视台、网站、期刊杂志等多种媒体充分展示“双导制”工作取得的有效成果,使兄弟院校、社会各界都能掌握“双导制”工作开展的动态,了解这项工作推进的进程。通过探索实践,在理论及实践层面为高职院校的育人工作提供先导性经验,并为教育主管部门对人才全面素质教育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总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探索创建“双导制”教育模式,可以实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要、强化学生的职业规划和终身发展素养、道德指导与学业指导同步[10]的教育目标,可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万明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迎来教学改革的新时代[J].今日教育,2010(9):18-19.
[2]林若红.构建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导师制[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8):141-142.
[3]百度百科.导师制[EB/OL].http:///view/862994.htm.
[4]百度百科.导生制[EB/OL].http:///view/2258765.htm.
[5]李文晶.“导生制”在高校新生管理中的应用浅析[J].才智,2010(2):298.
[6]伍国勇.农经专业本科“双导制”教育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907-4909.
[7]刘学芬,马香.高职示范院校“三导制”育人模式践行的实践与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0(3):54-55.
[8]黄阳全.关于高职院校导师制的实施[J].职业教育研究,2008(5):62-63.